校本课程武术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本课程武术(精选8篇)

校本课程武术 篇1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特色最浓郁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长期练习武术,可以达到提高素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品德、交流技艺、增进友谊的目的,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大众化的运动形式。我校小学部自开办校本课程武术班以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响应号召“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方针与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武术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坚持了体育教学的基本方法,例如: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练习法与比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同时根据武术难学易忘、技术性强、易于疲劳的个性与特点,选用了“顺序教学法”、“塔式(金字塔)教学法”和“可逆教学法”,以求更好地完成武术教学任务。

所谓顺序教学法,就是按动作结构顺序进行教学。即在武术套路教学时,从预备姿势开始,逐个动作按顺序教至收势而结束。这样教学,不破坏套路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正确的套路概念,并能认识各动作之间的联系。教学进度比较快,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所谓塔式教学法,它不是像顺序教学法那样按顺序从头教到尾,而是宝塔式的重复教学,如1,1、2,1、2、3,1、2、3、4,„„即学会第一个动作后,再学第二个动作。在学第三个动作之前,必须重复第一和第二个动作。这种教学方法,看起来进度慢,但根据我们实践,证明其进度是快的。

所谓可逆教学方法,就是根据动作、套路的结构需要,不按套路动作顺序进行教学的方法。采用可逆教学法的优点还在于学习复杂的套路和难度较大的动作容易学会和掌握。

除了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与改善,我同时也对学生的武术品德进行了专项训练,效果十分显著。例如:在礼仪方面,在上武术课前学生见到老师和下课都要行抱拳礼,要让学生知道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教会了同学之间互相谦让,不仅增加了友谊,而且使得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为了达到武术陶冶情操的目的,我还经常给同学们讲一些从古至今的英雄故事,例如岳飞精忠报国和现当代武术明星的感人事迹,期望学生从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不怕吃苦、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在“习武”的过程中,感受武术的内涵与要义,感受人生哲理,体悟价值与快乐。

通过武术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灵敏性和协调性方面。由于武术动作变化快、内容丰富,对学生的动作记忆能力和注意持久能力的提高,效果特别明显。许多协调性很差的学生,在练习了武术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家长解决了身体训练的后顾之忧。每当周六放假的时候,很多家长总是笑着对我说“我的小孩很听你的话”、“小孩很喜欢上你的武术课”、“你们学校开办的武术课真好”等等,家长的认可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肯定,同时也是一种压力,激励我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我的一个新课题。

校本课程武术 篇2

一、统一思想, 确立武术为体育校本课程

充分理解校本课程, 结合当地实际, 选择切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素材编撰成教材, 对学生进行生动鲜活的教育, 简单说, 就是对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学校确立“立足校园, 突出特色, 试点实验, 辐射带动”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 制订了《常州市外国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为我校武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领导, 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力保证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地域特色。为此, 我们加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一是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 科教部主任任副组长, 各学科负责人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负责制订课程开发计划, 审核教材内容, 指导检查开发进程, 评估教学效果。二是组织骨干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 负责课题选编, 确立教学目标, 具体指导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

三、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我校武术特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学生武术运动的进一步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我校武术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和体育组教师一年多的努力,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 结合多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 编写了适合我校应用的武术校本教材。

1. 知识水平与技能

通过师生共同开发武术校本课程, 让学生充分认识武术运动, 加强武德修养,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通过武术训练, 使学生掌握技击, 提高自卫防身技能,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探究习惯和科学训练意识, 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搜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在实战训练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提高学生反思、评价和调控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理论学习和身体训练, 使学生体验到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的魅力, 加深学生对武术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传统体育风格的了解, 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 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勇于拼搏的心理品质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气质, 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 课程内容

在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将课程共分为五个主题:武术基本理论与武德修养的讲述;武术套路练习;散打基本技术;女子防身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等。

四、武术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

1. 强化师资培训, 增强实施武术校本课程的能力

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武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通过教师重点培养、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走出去与请进来等方式, 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课改知识, 使教师在短时间内领会武术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

2. 认真编写课程纲要

因为缺乏相关的教材, 教学活动无从下手, 所以课题组就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结合教学的经验, 搜集整理信息, 编写了武术课程纲要, 为武术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让教材指导教学活动。

3. 采取灵活的形式落实武术教学

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每周安排一节武术校本课程, 进行有组织的理论教学和身体训练, 并采用合理的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学生进行身体和思想教育, 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思想品质得以净化。同时, 通过引领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有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如, 武德在习武者的形态体现、学习女子防身术的心理影响因素等。

五、评价

1. 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以便有效地将课程落到实处。

2. 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除终结性评价外, 教师更应重视过程性评价。从学生的出勤率、团结协作、意志品质、完成小组分配任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方法

评价校本课程一般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我们主要选用以下几种:计算法、量表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小学校本武术操创编之初探 篇3

【关键词】小学  校本  武术操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16-02

1.前言

武术是中华古老的优秀文化遗产,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青少年儿童的欢迎,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校作为武术推广、普及、和发展的重要阵地,为更好的体现我国民族的特点,教育部把武术列为中小学必修体育科目。贯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也是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拓展武术教学,形成特色校本教育内容,是我们的着手点。创编这一套武术操,既保留的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又展现了具有现代体育精神和文明。武术,不但具有健身性、对抗性、表演性,还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强,中国强”,中国的未来在少年,希望在少年。通过武术操的教学,拓展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武术这项运动的喜爱。同时也全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意志。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临沂红旗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与实践对象。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

3.创编过程与分析

3.1寓品德教育于实践活动

学生对于武术这项运动的认识,只是兴趣、模仿,表现在表面上,跟随影视剧中的侠客、英雄人物的动作而已,与同学之间相互嬉闹、模仿,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习武先习德”的理念。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95%的同学对武术表现出极大的喜爱,5%的同学表示不关心、无所谓。在实际教学中,个别同学表现出怕吃苦、怕累、娇生惯养、随意性很强的特点。根据这一现象,和学生慢慢沟通、了解,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逐步树立自信心,转变了态度。在学生学习动作的同时,并将意义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有了想法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有武德精神,达到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3.2简单易学是创编的特点

在创编本武术操之前,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学生对武术这项运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生家长对此也十分支持和拥护。因此创编一套校本武术操非常有利于武术活动的开展。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以“五种步型”为基础,以《精忠报国》音乐为伴奏并配有口令的形式,创编了一套简单易学的武术操。还有意增加了学生的发音与动作协调配合,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振奋了学生的精神,表现出阳刚之气,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3.3创编武术操实用价值

3.3.1 健身性

红旗小学少年武术操《精忠报国》共十个八拍,前六个八拍为一个单元,均以步行为主加上上肢变化,在原地进行。后四个八拍为单一的组合,一拍一动,主要内容在五种步型的基础上配合上肢的变化,动作节奏为2秒一动,内容比较丰富。“弓步”“马步盘肘”“虚步架打”“竭步冲拳”“击响冲拳”“砸拳马步连环拳”“提膝下截掌接弓步上挑拳”等等。由于是以操的形式出现,所以后一单元的动作变化也只能左右移动不超过三步,并且结束时要回到原地。该操的运动量要大于一般的广播操,学生初始学习时,四肢明显无力,下肢显得较为突出。经过一时期的完整练习,且学校进行了武术操的比赛,各年级、班级积极备战,认真组织练习,不怕吃苦和疲劳,出现了非常好的局面,在三分多钟的有氧运动中,学生既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动作,又大大提高了身体的协调能力、灵敏能力和柔韧性。身心和体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3.2表演性

攻防技击不仅是武术的核心还体现出内在独特的美,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也是大型娱乐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全区举行的多次大型运动会中,全校所组织的800余名学生进行了表演,气势震撼全场,对各校影响非常巨大,同时我校被授予“兰山区体育传统学校”,也应邀参加了山东教育电视台主办的有关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在临沂市宣传部组织的“纪念屈原诗歌朗诵晚会”又组织了60人进行了表演。在上述几次大型活动中,对武术操又加以改动,既符合了舞台艺术的需要,又体现出了武术独特的魅力。学生兴奋,家长支持,社会各界反应强烈。通过学习和表演,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认识,培养了团结协作、克服困难、互助友爱的优良品德。

3.3.3教育性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武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影响着全世界。当今,武术作为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体育项目,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一直备受重视。通过习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有助于骨骼、关节、肌肉和有关器官的发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练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精神和品德的教育,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影视剧中的侠客,树立正面、积极向上的榜样。

4.结论

4.1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课堂教学内容充满了色彩,形成有特色的校本教学内容。武术这一项传统文化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

4.2实践证明,通过武术操的教学,提高的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了坚定的意志,培養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激发了学生对武术知识的渴望,同时也使武术这一项民族文化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4.3从初步了解学习,到多次参加大型活动,无不反应出学生对武术这项运动的喜爱,从而启发了学生对武术技能、技巧和知识的浓厚兴趣,提高和增强了身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陈雁飞.《中国学校武术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7月

[2]《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第一至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9月

武术校本选修教材 篇4

第一节 武术起源与发展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武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着一种勇猛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有着圆润,和谐的深厚哲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武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体育之林。原始社会人们在狩猎觅食和抵抗猛兽的生存之争中,把抗击的本能和自卫动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拳打脚踢和使用简陋武器的攻防方法,久而久之逐渐成为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武术的萌芽,而使用的武器就是武术器械的原型。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纳入了社会主义体育运动的发展轨道。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下,武术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城乡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逐渐深入,竞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武术的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武术理论研究也日趋活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也逐渐为各国人民所接受。许多国家和地区兴起了武术运动,成立了武术团体、筹建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并举办武术比赛。1987年 10月,亚洲武术联合会在日本正式成立。1990年9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武术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载入亚运会的史册,这标志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武术,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项目。武术已进入世界运动会、亚运会等大型国际综合体育赛事,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武联于2001年12月10日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申请,并得到五大洲、各国武协的积极响应和声援,特别是得到了中国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以及北京奥组委的高度重视和鼎立支持,得到社会各界朋友们的帮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夫人,以及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威尔布鲁根于2007年8月9日在中国郑州观看了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安排的武术专场表演。罗格主席在观看表演时,不时为中华武术的魅力所感染,多次鼓掌致意。表演结束后罗格主席和夫人走下主席台来到运动员中间,学着用武术的抱拳礼庆贺表演成功,并与运动员们合影留念。

第二章 武德修养与武术礼节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讲究道德。武术是一项具有健身价值和技击功能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既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能通过研练武术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武术特殊的价值功能,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护人民利益,调节人际关系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如戚继光、岳飞、霍元甲,都是武德高尚的民族英雄,武德教育能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通过武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一代新型武术人才。所以,武德与武术礼节教育是引导武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一、武德修养

武德修养,就是按照武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过程,也是经过长期努力所形成的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武德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而变化,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把崇德尚武,发扬民族精神作为武德的基本原则。武德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

1.武德高——爱国爱民,品德高尚; 2.武旨正——强身健体,卫国防身; 3.武纪严——遵规守纪,不逞凶斗狠; 4.武风良——尊师爱生,共同研习; 5.武礼谦——以礼相待,谦虚诚恳; 6.武志坚——意志坚强,百折不挠; 7.武学勤——拳不离手,勤学苦练; 8.武技精——钻研武技,精益求精; 9.武仪端——举止庄重,容端体正; 10.武境美——环境优美,井然有序。武德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学生“十不可”——不可忘义,不可逞斗,不可欺人,不可酗酒,不可赌博,不可吸烟,不可戏色,不可炫耀,不可无礼;

教师“五不传”——人品不端者不传,人无恒心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心险好斗者不传,轻浮外露者不传。

二、武术礼节

武术中礼节主要有徒手礼和器械礼。徒手礼主要有抱拳礼、点首礼和注目礼三种;器械礼主要有抱刀礼、垂刀礼、持剑礼、垂剑礼、持棍礼、持枪礼、递刀礼、递剑礼、递棍礼、递枪礼、接刀礼、接剑礼、接棍礼和接枪礼14种。

(一)徒手礼 1.抱拳礼

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掌眼(虎口)斜对胸窝,臵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

2、点首礼并步直立,目视施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勿低头弯腰。此系受礼者表示对行礼者答诺的一种礼仪。

3、注目礼

并步站立,目视受礼者或向前平视。勿点头弯腰。表示对受礼者的恭敬、尊重的礼仪。

第三章 基础训练

习武者都知道这么几句老话:“打拳不溜腿,终是冒失鬼”,“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当前武术多是以套路的形式出现的,如果把一个套路比作一台机器的话,那么基本功、基本动作就如同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只有把每个零件按其规格制做精确,才能为确保

这台机器的质量提供最基本的保证。由此可见,基本功、基本动作在武术训练中的重要性。基本功、基本动作是指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以及跳跃和平衡等动作的练习。少年儿童正处长身体时期,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以培养少年儿童正确的身体姿态,并使其身体各关节、各器官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具体地讲,经常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可以增强少儿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其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强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进行腾空和组合旋转动作的练习,有助于发展前庭器官,从而提高少年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一节 基本动作

一、手型

(一)拳

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如下图)。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纠正方法:讲解拳的攻防作用。教法提示:先示范与讲解拳的规格、要求,再采用手型变换练习。

(二)掌

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如右图)。

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 虎口处。

要点:掌心开展、竖指。易犯错误:松指、掌背外凸。纠正方法:讲解掌的攻防作用。教法提示:同拳。

(三)勾

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如右图)。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要点:屈腕。

易犯错误:松指,腕没有扣紧。纠正方法:讲解勾手的攻防作用。教法提示:同拳。

二、手法

(一)冲拳

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图1)。

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1 力达拳面,目视前方(图2)。

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 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冲拳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拧腰、顺肩、急旋臂、动作快速。(2)冲拳力点不准。纠正方法:击靶练习。(3)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在攻防中的作用及受力分析。(4)拳从肩前冲出。

纠正方法:强调肘贴肋运行,使拳内旋冲出。教法提示:

(1)先慢做,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逐步过渡

到快速有力。

(2)结合步型、步法做冲拳练习。

(二)架拳

预备姿势:同冲拳(图1)。

动作说明:右拳向右上方架起,拳眼向下,目视左方(图2)

要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力达前臂外侧。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摆臂不顺,架拳不够稳健、舒展。

纠正方法:摆臂要松肩,架拳时前臂内旋、突停。(2)经体侧架拳,动作路线不对。

纠正方法:利用对方打来之拳,体会上架要求。教法提示:

(1)先慢做,体会上架位臵,然后再加快练习。(2)同冲拳(2)。

(三)推掌 预备姿势:同冲拳。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目视前方(图1)。

要点:同冲拳,注意沉腕、翘掌、力达掌 外沿。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冲拳。教法提示:同冲拳。

(四)亮掌

预备姿势:同冲拳(图1)。

动作说明:抖腕亮掌,臂成弧形举于头上,目视左方(图2)。

要点: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以臂部动作为主,抖腕动作不明显。纠正方法:经常做抖腕练习,提高腕部的灵活性。(2)亮掌与转头不一致。

纠正方法:做亮掌时,用信号或语言提示转头。教法提示:

(1)先练习摆臂、抖腕、亮掌、转头动作,而后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2)同冲拳(2)。

三、压肩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也可以

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屈的振动压肩动作;也可由助手协助做搬压肩部的练习(图1-3)。

要点:挺胸、塌腰,臂、腿要伸直,振幅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增加外力时由小到大。

易犯错误:压肩幅度小、拉不开。

纠正方法:先调整人与肋木的距离,压肩时应挺胸、塌腰、臂腿伸直、肩带肌放松,压点集中于肩部。

教法提示:压肩时振幅应逐渐加大,增加助力时由小到大。

四、臂绕环

(一)单臂绕环

预备姿势: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按于左大腿上,右臂上举。动作说明:右臂由后向前绕环一周为后绕环(图1-3)。

要点:臂伸直、肩放松、划立圆,逐渐加速。

易犯错误:绕环时,臂没有划立圆,动作僵硬不圆活。纠正方法:做动作时,肩部放松,臂伸直,腰要协调配合。教法提示:先压肩。绕环时,速度由慢到快。

(二)双臂绕环 1.前后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右臂上举(图1)。动作说明:左臂前绕环,右臂后绕环。(图1-3)。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单臂绕环。2.左右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臂同时从右向左划立圆绕环(图1-2)。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单臂绕环。3.交叉绕环

五、抡拍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前下方伸出,左掌心朝里,插于

右肘关节处(图1);上动不停,成右弓步,同时右臂抡至右上方,左掌下落至左下方(图2);随即,上体右后转,同时右臂抡至后下方,左臂抡至前上方(图3);即而,上体左转成右仆步,同时右臂拍至右腿内侧拍他,左臂停于左上方;目随右手(图4)。2 4

要点:上抡贴近耳,下抡贴近腿。

易犯错误:两臂抡动不顺,上不能贴近耳,下不能贴近腿。纠正方法:强调松肩,抡臂成立圆。抡臂与重心转换要协调配合。教法提示:由慢到快做抡臂练习,然后逐步过渡到完整的抡拍练习。

一、步型

(一)弓步

动作说明: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部约与脚面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手腰间(图1)。要点: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绷。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后脚拔跟或外掀脚掌。

纠正方法:强调脚跟蹬地。

(2)后腿屈膝。

纠正方法:强调挺膝后蹬。

(3)上体前倾。

纠正方法:强调沉髋。

教法提示:结合手法做原地或行进间左右弓步,交替练习。

(二)马步

动作说明: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三~四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眼看前方,两手抱拳于腰间(图2)。

要点: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脚尖外撇。纠正方法:强调脚跟外蹬。

(2)两脚距离过大或太小。纠正方法:量出三脚距离后,再下蹲成马步。

(3)弯腰跪膝。

纠正方法:强调挺胸、立腰后 再下蹲,膝盖不得超过脚尖。教法提示:原地做马步与弓步 的转换练习,或结合手法进行练习。

(三)虚步

动作说明: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图3)。

要点:挺胸、立腰、虚实分明。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虚实不清。

纠正方法:等支撑腿下蹲后,前脚尖再着地。

(2)支撑腿蹲不下去。

纠正方法:脚尖外展,多做腿部练习。

教法提示:先做高姿势练习,再结合手法做正确动作。

(四)仆步

动作说明: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掌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图4)。

要点:挺胸、立腰、开髋,全脚掌着地。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平铺腿不直,脚外侧掀起,脚尖上翘外展。

纠正方法:平铺腿的脚外侧抵住固定物,使之正确。

(2)全蹲腿未蹲到底,脚跟提起。

纠正方法:增加踝关节柔韧性,强调腿平铺时沉髋、拧腰。

(3)上体前倾

纠正方法:挺胸、立腰后再下蹲。教法提示:

(1)先把姿势放高一些,再做正确动作。(2)结合手法练习。

(五)歇步

动作说明: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图5)。

要点:挺胸、立腰、两腿贴紧。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两腿贴不紧,后腿膝跪地。纠正方法:强调后腿膝关节穿过前膝胭窝。

(2)动作不稳。

纠正方法:前脚尖充分外展、立腰、两腿贴紧。教法提示:同虚步。

(六)丁步

动作说明:两腿半蹲并拢,一脚全脚 掌着地支撑,另一脚停在支撑脚内侧 相靠,脚尖点地(图6)。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 示同虚步。

二、步法

(一)插步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手叉腰(图1)。

动作说明:右脚向左脚后横 插一步,两腿交叉(图2)。易犯错误:插步幅度太小,撅臀。

纠正方法:可在地上划出插步 点;插步时不要转胯或转身,保持

躯干朝向正前方;强调沉髋。1 2 教法提示:先练习下肢动作,然后再配合手法练习。

(二)击步

预备姿势:同插步,唯两脚前后开立(图1)。动作说明:前脚蹬离地面,后脚向前以脚弓碰击前脚跟(2),后、前脚依次落地;目向前平视(图3)。

要点:跳起腾空时,保持上体正直并侧对前方。易犯错误:两脚不碰击。

纠正方法:练习原地跃起两脚碰击动作。

教法提示:先练习原地跃起两脚碰击动作,并逐渐增加向前上跃起幅度;而后再进行行进间练习和结合手法练习。

(三)垫步

预备姿势:同击步预备姿 势(图1)。

动作说明:后脚提起向前脚 1 1 2 处落步,前脚以脚掌蹬地前跳落步,目向前平视(图2)。

要点:教法提示同击步。

易犯错误:两脚相碰,与击步混淆。

纠正方法:强调前脚前移迅速,后脚踩踏前脚位臵。教法提示:先练习原地两脚移位动作,而后再进行行进间练

习和结合手法、腿法练习。

三、腿法

(一)压腿 1.正压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上体向前下做振压 动作(图1)。

要点:直体向下振压,压至疼痛 时,进行耗腿练习。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两腿不直。

纠正方法:强调收胯、正髋,也可用手下压膝部。(2)上体不正。

纠正方法;挺胸、立腰,被压腿异侧的肩、胸部前俯,双手

抱住被压腿脚掌。

教法提示:

(1)集体压腿时,统一口令进行。压至疼痛时可停住不动。(2)压腿前先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压腿后把被压腿屈膝抱

在胸前,然后松开。可与控腿、搬腿、踢腿和摆腿练习交替进行。2.侧压腿

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侧对。

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右臂上举,左掌

附于右胸前,上体向左侧压振(图2)。

要点:立腰、展髋,直体向侧下压振。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同正压腿(1)。(2)上体侧振时前屈。纠正方法:支撑腿脚尖外展,被压腿一侧髋尽量前送,向里 掖左肩,右臂上举并向头后伸展。

教法提示:同正压腿。3.后压腿

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背对。

动作说明:左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 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图3)。

要点:挺胸,展髋,腰后屈。易犯错误:两腿不直。

纠正方法:挺膝或同伴用手顶其被压腿膝部,另一手协助其 上体后振。

教法提示:同正压腿。4.仆步压腿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腿全蹲,左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两脚全脚

掌着地,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图4)。

要点:挺胸、立腰、沉髋,臀部 尽量贴近地面。

易犯错误:步幅太小,髋关

节拉不开。纠正方法:逐步加大两脚距离。

教法提示:仆步振压时,不要太猛,以免拉伤韧带。仆步与

弓步交换练习。

(二)搬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腿支撑,左腿向前上方举起,挺膝、脚外侧朝前

;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或膝部做正搬、侧搬和后搬练习(图1-6)。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正、侧、后压腿。

(三)劈腿 1.竖叉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尖勾起

;右腿内侧或前侧着地(图1)。

要点:挺胸、立腰、沉髋、挺膝。易犯错误:两腿不成直线。

纠正方法:在地上划一直线。

教法提示:练习竖叉时,先做压腿、摆腿和踢腿等练习,以 免韧带拉伤。

2.横叉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腿内侧着地(图2)。要点、易犯错误、纠正动作、教法提示同竖叉。

(四)直摆性腿法 1.正踢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图1)。

动作说明:左脚上步直立,右腿挺膝,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目向前平视(图2)。

要点:挺胸、收腹、立腰。踢腿时,迅速收髋、收腹,脚尖勾起绷落,过腰后动作加快,要有寸劲。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俯身弯腰。

纠正方法:收下颚、头上顶,直腰。

(2)拔跟或送髋。

纠正方法:降低踢腿高度,腿上踢时收髋,支撑腿全脚掌着地。

(3)动作缓慢无力。

纠正方法: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教法提示:

(1)先练压腿,再练踢腿。

(2)先踢低腿,适当放慢速度,然后按要点练习。

(3)左、右交替的行进间踢腿。

2.斜踢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向异侧耳际猛踢,动作同 正踢腿;目向前平视(图3)。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 示同正踢腿。

3.侧踢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右脚上步,脚尖外展;左脚跟稍提起,身体略 23

右转,两臂后举。随着,左腿勾脚向左耳际踢起,右臂上举亮掌,左臂立于右肩前;目向前平视(图4-5)。

要点:开髋、侧身、猛收腹。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同正踢腿第(1)、(3)。(2)侧身不够。

纠正方法:支撑腿外展,异侧肩朝前。教法提示:同正踢腿。4.外摆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动作说明:右脚上步;左脚尖勾紧,向右侧上方踢起,经面前向左侧上方摆动,直腿落在右脚旁;目向前平视,可用掌在面前依次迎击脚面(图1-2)。

要点:展髋,腿成扇形外摆,幅度要大。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同正踢腿的第(1)、(2)。(2)外摆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外摆腿越过适当高度的障碍标志,体会外摆动作 要求。

教法提示:同正踢腿的(1)~(3)。5.里合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同外摆腿,唯由外向内合(图1-2)。

除要求合髋,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外摆腿。

6.拍脚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图1)。

动作说明:左脚上步;右腿挺膝、绷脚面向上猛力踢摆。同时右拳变掌,于前上方迎击右脚面;目向前平视(图2)。

2

要点:收腹、立腰。踢腿高度过胸,击拍脚面要准确、响亮。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同正踢腿(1)。(2)击拍不响。

纠正方法:脚面绷平,手掌并紧。教法提示:

(1)先练原地单腿的拍脚,再练行进间的左右腿交替拍脚。(2)也可做用异侧手击拍脚面的“斜拍脚”练习。

(五)屈伸性腿法 1.弹腿

预备姿势:同拍脚。

动作说明: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脚面绷平,力达脚尖(图1-2)。

2 要点:收髋,弹击有寸劲,力达脚尖。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屈伸不明显,类似踢腿动作。纠正方法:强调收髋、屈膝后再弹出。(2)力点不明显。

纠正方法:强调猛挺膝、绷脚尖。教法提示:

(1)逐渐增加弹腿高度。(2)结合手法练习。2.蹬腿

预备姿势:同弹腿。

动作说明:同弹腿,唯脚尖勾起,1 1 力达脚跟(图1)。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弹腿。3.侧踹腿

预备姿势:成插步(-1)。

2

动作说明:右腿伸直支撑;左腿由屈到伸,脚尖里扣,用脚掌猛力踹出,高与腰平,上体倾斜;目视左侧方(图2)。

要点:挺膝、开髋、猛踹,脚外侧朝上、力达脚掌。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脚尖朝上、成侧蹬腿。

纠正方法:强调侧踹腿内旋后再踹出。

(2)高度不够或收髋。

纠正方法:上体倾斜;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做侧踹腿练习。

教法提示:

(1)逐步提高踹腿高度。

(2)手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做侧踹腿练习。

(六)扫转性腿法——伏地后扫腿

预备姿势:成左弓步,两堂向前推出(图1)。动作说明:成右仆步,上体前俯,两掌撑地,左腿全蹲;右腿伸直,脚尖内扣,以左脚掌为轴贴地后扫一周(图2)。

2

要点:转体、俯身、撑地、扫转要连贯协调,一气呵成。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向右转体、拧腰速度慢,以致旋转无力和腰腿动作脱节。

纠正方法:多做高姿势的快速甩头、拧腰、扫腿动作的练习,体会扫腿动作的用力方法和连贯的要求。

(2)手扶地的位臵不对。

纠正方法:强调上体右转,两掌在右腿内侧撑他。教法提示:

(1)先体会以拧腰带动扫腿的旋转要求,然后再逐步增加后

扫腿的速度和力量。

(2)先做以左脚掌为轴向后旋转的练习,再逐渐降低重心,做完整的后扫腿练习。

四、平衡练习

平衡泛指一腿支撑,另一腿抬高离开地面的单脚独立动作。分持久性平衡和非持久性平衡。依平衡动作的姿势可分为直立提膝平衡、直立举腿平衡、屈膝半蹲平衡、折身举腿平衡等。本节介绍

提膝平衡和望月平衡。

(一)提膝平衡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腿直立站稳,左腿屈膝高提近胸,脚面绷直,垂扣于右腿前侧,右臂上举于头上 亮掌,左手反臂后举成勾手(图1)。

要点:平衡要站稳、提膝过腰、脚内扣。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站不稳。

纠正方法:摇摆时,支撑腿稍屈膝调节,脚趾抓地。(2)勾脚。

纠正方法:强调屈膝、绷脚面。

教法提示:做提膝平衡前先做弓步压腿、提膝抱腿等练习,以提

高髋关节的柔韧性和腿部的控制能力。

(二)望月平衡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脚后撤一步站稳,同时两手左 右分开上摆成亮掌。上体侧倾拧腰向支撑腿 同侧方上翻,挺胸场腰。左腿在身后向支撑 腿的同侧方上举,小腿屈收,脚面绷平;目 视右后侧(图2)。

要点:展髋、拧腰、抬头。图2 易犯错误:左右晃动、站立不稳。纠正方法:右脚脚趾抓地。

教法提示:原地先做抖腕、亮掌、摆头的练习,然后过渡到完整 练习。

第四章 拳术套路

五步拳

动作名称: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一虚步挑掌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图1)。

动作说明:

(一)弓步冲拳

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间抱拳;冲右拳。目视前方(图2)。

(二)弹腿冲拳

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前方(31

图3)。

(三)马步架打

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冲右拳;目视右方(图4)。

(图3)

(四)歇步盖冲拳

(图4)

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身体左转90°,收左拳;目视右掌(图5);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左拳(图6)。

图5(图6)

(五)提膝仆步穿掌

两腿起立,身体左转。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向上。同时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图7)。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面。目视左掌(图8)。

(六)虚步挑掌

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上成右 虚步。同时左手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目视 前方(图9)。

(七)并步抱拳

左脚向右脚靠拢成并步。同时左 钩手和右掌变拳,回收抱于腰间。目 视前方(图10)。

少年拳一

第一节:震脚架打

动作要领:落步轻,冲拳有力。有气势。教学重点:震脚。

教学难点:震脚时身体要直立下沉。第二节:蹬踢架打

动作要领:蹬踢时脚尖上勾,手脚配合连贯、快速。教学重点:蹬踢。

教学难点:蹬踢下压有力,与架打动作连贯快速。第三节:垫步弹踢

动作要领:弹踢时脚面绷直绷平,与膝盖同高。教学重点:垫步。

教学难点:垫步与弹踢要紧凑,弹踢时上体要稳定。第四节:马步横打 动作要领:平行挥摆横打。

教学重点:马步型,步法和手法协调。

教学难点:马步、转体与横打动作协调一致,右拳平伸,两肩平。

第五节:马步撩掌

动作要领:眼神与手配合好。教学重点:弓步型,手眼配合。

教学难点:转体成弓步时左脚尖外展右,脚跟转蹬。第六节:虚步架打 动作要领:高虚步冲拳。教学重点:高虚步。

教学难点:右拳横架后,左脚右移 并抱左拳,待成高虚步站定后再冲拳

第七节:跳步推掌

动作要领:向左跳步右推掌。教学重点:跳步。教学难点:左脚向前落步 后要立即向前远跳,右脚落地轻。

第八节:撩拳收抱

动作要领:弓步撩拳并步收抱。教学重点:撩拳。

教学难点:撩拳有力,拍击响亮,收抱动作连贯。

少年拳二

一、起势 1.预备势

动作说明:预备动作:两脚并拢直立,两手握拳 屈肘抱于腰侧,两肩后展,拳心向,下颌微收,头向左 转,眼看左方。如下图

2.抡臂砸拳

动作说明:左脚向左跨一步以前脚掌着地,上体右转,左拳变掌向右前下方伸出,掌心向下,上动不停,向左后方转体180度,同时左手向上、向左、向下绕环屈臂外旋,使掌心向上臵于腹前;右手向右后、向上抡起下砸,似拳背砸击左掌心 作响,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在砸拳的

同时下跺震脚成并步半蹲,上体稍前倾。眼视前下方,如图

二、第一段 1.望月平衡

动作说明:右脚后撤一步起立,同时右拳变掌,两手左右分开上摆,左手在头左斜上方抖腕亮掌; 右手至右侧平举部位抖腕成立掌,掌心向右;左 腿屈膝,小腿向右上提贴于右膝窝,脚面向下。眼

随左掌转动,在抖腕亮掌同时向右转头。眼向右平视,如图 2.跃步冲拳 动作说明:

(1)上体姦转前倾,左腿向前提起,左手向左下后摆至体后;右手以掌背向左下后挂至左膝外侧,掌心均向里,眼视左下方。(2)左脚向前落步,右腿屈膝向前上提,巆脚随即猛力蹬地嘑前跃出两臂向前上绕环摆动,眼视左掌。

(3)右脚落地全軲,左脚随即落地向前伸直平铺地面成仆步;两臂同时继续由上向右、向下绕环,右掌变拳收抱于右腰侧;左掌屈臂成立掌停于右胸前。眼视前方。

(4)左掌经左脚面向外横搂,同时重心前移,右腿瞪直成左弓、步z左掌变拳收抱于腰侧,右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眼视右拳,如图

3.弹踢冲拳

动作说明: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36

在膝盖接近水平时,脚面绷平猛力向前弹踢; 右拳收抱于腰侧,左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眼向前平视。如图

4.马步横打

动作说明: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内扣; 左拳收抱于腰侧,右拳臂内内旋右后伸直,在向左转体度成马步的同时,向前平摆横打。眼视右拳前方,如图

三、第二段 1.并步搂手

动作说明:右脚向左脚并拢下蹲,右拳变掌直接向右 小腿外侧下搂,至右小腿旁变勾手继续后摆停于侧后 方,勾尖向上、眼视右方,如下图

2.弓步推掌

动作说明:向左转体90度,左脚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勾便拳收抱于腰侧,左拳变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眼视前方,如图

3.搂手勾踢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经后下直臂向上、向前绕环落于左腕上交叉。同时重心移至左腿,上动不停,两臂迅速向下后摆分掌携手至体侧后反臂成勾手,勾尖向上;同时右脚尖上勾,脚跟擦地面,向左斜前方踢出.身体随之半面向左转,眼视左前方,如下图

4.缠腕冲拳 动作说明:

(1)两勾手变掌前摆于腹前,左手抓显右手腕,右腿屈膝,小腿自然下垂。

(2)上动不停;右手翻掌缠腕,在向右转体的同时臂外旋用力屈肘后拉于右腰侧抱拳,右脚全掌跺地震脚下蹲、左腿屈膝提起。

(3)左脚向左侧跨一大步,右脚

随之滑动,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手变拳经左腰侧向左冲出,拳眼向上。眼视左拳前方,如下图

5.转身劈掌

动作说明:右脚蹬地屈膝上提向右转体90度,随身体直立:两拳变掌直接上举,在头前上方以右手背击左掌心作响。眼视前方,上动不停,继续向右后转体180度,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变拳收抱于

腰侧,右掌下劈成侧立掌,小指一侧向前。眼视前方,如图

四、收势

1.砸拳侧踹 动作说明:

(1)右脚蹬地屈膝上提,重心移至左腿并向左转体90度。成提膝直立姿势;同时左拳变掌臵于腹前,掌心向上,右掌变拳上举至头前上方,在右面下跺震脚成并步下蹲的同时,以拳 背磕击左掌作响。跟视右拳前下。

(2)右腿直立,左腿出膝上提,脚尖上勾,以脚跟向左下方蹦出与膝盖同高,上体稍向右倾斜;同时左掌变拳收抱于腰侧,右等上举横架于头前右斜上方,拳心向上。眼视左方,如图

2.撩拳收抱 动作说明:

(1)左脚向左落地向左转体90度。成左弓步;右拳由上向后、向下,以拳面向前撩出停于左膝前上方;左拳变掌拍击抓握右拳背作响。眼视右拳。

(2)上动不停,左脚收回与右脚并拢,两掌变拳左右分开屈肘收抱于腰侧。头向左转,眼视左前方,如下图

3.还原势:直立、两拳变掌,直臂下垂,头向 右转,眼视前方,如图

长 拳

第一段

预备式;立正姿势站好(图 3A8);

2.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两拳同时向外抡臂侧劈、平举,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 3A10)。

要点:与上述第二个动作的拗弓步冲拳相同,惟动作相反。

七、蹬腿冲拳

右脚不动,左脚屈膝提起,向前平伸蹬出,脚尖翘起;同时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之成直拳向前冲出,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 3A12)。

要点:与上述第四动的马步冲拳相同,惟动作相反。

第二段

一、弓步推掌

上动稍停,上身左转,右脚随之向前上步,左腿伸直,右腿屈膝,成右弓箭步;在右脚上步之同时,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之变为侧立掌向前平伸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 3A13)。要点;左肩前顺,右肩后牵,防止两脚拔跟、掀脚。

三、弓步楼手砍掌

1.上身从左向后转,面向左前方,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箭步:左掌直腕成俯掌,于转身之同时从左向后平摆横搂,眼随左掌(图 3A15)。

要点:1.转身、搂手、收拳、砍掌的动作,必须协调一致同时不必过快。

2.砍掌时,肘腕关节都须伸直;砍掌之后,掌心略高过肩,两肩松沉。

四、弓步穿手推掌

1.左拳变掌,从左腰侧由右掌上面向前平伸穿出,掌心朝上;于左掌前穿之同时右掌和右臂内旋使掌心朝下成俯掌,顺左臂下面屈肘收于胸前(图 3-A16)。

2.上动不停,左掌臂内旋,五指成勾手,勾尖朝下;此时上身右转,面向右前方,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箭步;右掌同时成侧立掌向前平伸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 3-A17)。

要点:1.穿掌与收掌的动作,必须同时进行;转身、勾手与推掌的动作,也必须同时进行;而这两部分的动作,又必须先后紧密

相接,协调连贯,中间不要停顿。

2.推掌之后,掌腕要尽量向上侧屈,掌指高与眉齐;勾腕要尽量向下屈,勾顶略高过肩。弓步同前。

五、弓步推掌

1.上动稍停,左勾手变为倒掌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掌指朝下。2.左脚向前上步,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为左弓箭步;右掌同时变拳,骨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掌随之成侧立掌向前平伸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 3-A18)。

要点:与上述第二节第一个动作的弓步推掌相同。

六、拗弓步推掌

两脚不动,步型不变,上身左转;左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同时变为侧立掌向前平伸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 3-A19)。

要点:与上述第二节第二个动作的拗弓步推掌相同,惟动作相反。

七、弓步搂手推掌

1.上身从右向后转,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箭

步;右掌直腕成俯掌,于转身之同时从右向后平摆横搂;眼随右掌(图 3 一 A20)。

2.上动不停,右掌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同时变掌,臂外展,从后由外向身前成仰掌平摆横砍;眼看左掌(图 3 一 A21)〃

要点:与上述第二节第四动的弓步穿手推掌相同。

第三段

一、虚步上架

上动稍停,左脚尖里扣,上身右转,右脚撤回半步以脚前掌虚点地面。两腿屈膝略蹲,身体重量落于左腿,成左实右虚之虚步,左掌变拳,于上身右转成虚步之同时,向上屈肘横举在头顶上方,拳心朝向身前,拳眼朝下;右勾手随之变拳,臂内旋使拳眼朝下,47

向下屈肘复在右膝上面,拳心朝向身后,拳面朝下;眼向右前方平视(图 3 一 A24)。

要点:上架之拳,肘略向身后展张;下栽之拳,肘略向前牵引;必须挺胸、塌腰,身体重量完全落于左腿;左脚实踏地面,右脚虚点地面,虚实必须分清。

二、马步下压

1.左腿伸直立起,右腿屈膝提起;右拳同时从下由里向外抡臂绕环,至右前方时成仰拳平举,左拳下降至背后(图 3 一 A25)。

2.上动不停,左脚蹬地跳起,上身同时从左向后转;右脚在转身后立即落于左脚的原位,左脚随之落于上身左侧,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右拳于右脚落地之同时,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拳向后、向上轮臂,在左脚落地形成马步之同时,臂外旋,屈肘以前臂为力点,从上向身前下压,大臂垂直,前臂举平,拳心朝上;眼看左拳(图 3 一A2 6)。

要点:1.跳步的时候,先使左膝略屈,然后以脚掌蹬地.伸腿跳起:跳起之后,上身即在空中做向后转的动作;转身后,必须使右脚先行落地,左脚随后落地。

2.右拳外抡必须与提步的动作同时进行;右拳屈肘抱腰必须与右脚落步的动作同时进行。左前臂下压必须与左脚落步的动作同时进行。

三、拗弓步冲拳

左脚跟和右脚掌同时碾地使上身左转,左腿屈膝,右腿伸直,成左弓箭步;左拳同时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仍朝上;右拳随即从右腰侧成直拳向前平伸冲出,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 3 一A27)。

要点:与上述第一节第二动的拗弓步冲拳相同。

四、马步冲拳

左脚尖里扣,右脚跟里转,上身右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即向左侧方成直拳平伸侧冲,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 3 一A28)。

要点:与上述第一节第四动的马步冲拳相同。

五、虚步上架

上动稍停,右脚尖里扣,上身左转.左脚辙回半步以脚前掌虚点地面,两腿屈膝略蹲,身体重量落于右腿,成右实左虚之虚步;同时右拳和右臂外展,向上屈肘横举于头顶上方,拳心朝向身前,49

拳眼朝下;左拳随之内旋使拳眼朝下,向下屈肘附在左膝上面,拳心朝向身后,拳面朝下:眼向左前方平视(图 3 –A39)。

要点:与上述第三节第一动的虚步上架相同,惟动作相反。

六、马步下压

1.右腿伸直立起,左腿屈膝提起,左拳同时从下由里向外抡臂绕环,至左前方时成仰拳平举,右拳下降至背后(图 3 一 A30);2.上动不停,右脚蹬地跳起,上身同时从左向后转;左脚在转身后立即落于右脚的原位,右脚随之落于上身右侧,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左拳于左脚落地之同时.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向后、向上抡臂,在右脚落地形成马步之同时,臂外旋,屈肘以前臂为力点.从.上向身前下压,大臂垂直,前臂举平,拳心朝上;眼看右拳(图 3-A31)。

要点:与上述第三节第二个动作的马步下压相同,惟动作相反。

武术课程教学计划 篇5

水平一(一、二年级)

1、初步了解武术的含义,初步了解武术的精神文化,初步了解学习武术的意义以及武术的健身和健心的功能。

2、了解学习武术家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武术精神,培养学生爱国和爱家的情怀,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

3、初步学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学会一套简单的武术操,了解并学会一些武术的练习方法,了解武术的一些常用术语。

4、通过学习武术发展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力量和平衡等素质;促进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培养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学习武术的自信心。

5、通过活泼、有趣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6、在掌握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武术操的过程中,以集体和小组的练习方式,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讲友谊,讲团结,共同发展进步。

7、在学习中要树立安全意识,养成遵守纪律、行动听指挥、活泼思考的良好习惯。

1、武术的三型(身形、手型、步型),学习身形。

2、基本手型:拳、掌、钩

3、基本步型: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4、基本功: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正踢腿、侧踢腿

5、基本动作:冲拳、推掌

6、自编武术操

7、武术家介绍:李小龙、李连杰、霍元甲

8、武术知识:武术起源和发展

水平二(三、四年级)

1、进一步了解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明确学习武术的要求,制定学习武术的计划和目标。

2、了解学习武术家的故事,学习他们所弘扬的文化精神,培养爱国的情怀。

3、提高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力求手型和步型正确有力,学会武术套路动作和一套少年拳,初步有武术的风格。

4、通过学习武术发展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力量和平衡等素质;促进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培养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学习武术的自信心。

5、通过活泼、有趣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6、在掌握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武术操的过程中,以自练、集体和小组的练习方式,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7、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初步学会自评和评价他人的方法;学会在学习中与同伴团结协作,共同发展进步。

1、基本手形:拳、掌、钩(复习提高)爪

2、基本步型: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复习提高)

3、基本动作:弹腿、蹬腿、架拳、摆掌、撩掌、盖掌、击掌、4、基本功:外摆腿、里合腿、马步冲拳、弓步冲拳、格档冲拳、弹踢冲拳、马步击掌、弹踢推掌、仆步穿掌、提膝穿掌

5、武术的常用语:身形、手型、步型、眼法、手法、身法、武德、武功

6、武术套路、自编少年拳

7、武术家介绍:张三丰、叶问、黄飞鸿

8、武术知识:拳术大观

水平三(五、六年级)

1、进一步了解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能说出一些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武术的计划。

2、了解更多的武术家的故事,能向别人介绍你所熟悉的武术家。学习并弘扬武术家的精神。

3、进一步提高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质量,逐步达到动作有力,节奏分明,动与静、形与神统一,学会简化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展现武术的风格。

4、通过学习武术发展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力量和平衡等素质;促进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提高上下肢关节的灵活性、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和柔韧性以及爆发力,培养学生对连续不断形体动作的记忆能力。

5、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与练让学生体会武术对心理、生理健康的影响。体验互学互评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乐趣。

6、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遵守纪律、执行规则。

1、基本手形:拳、掌、钩、爪(复习提高)

2、基本步型:并步、开立步、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3、基本动作(复习水平一和水平二)

4、基本功(复习水平一和水平二)

5、自编太极拳和太极推手

6、武术家介绍:董海川、马金骠、苏乞儿

《武术运动》课程教学大纲 篇6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武术是一门较系统教授武术套路基本理论、初级套路和培养教学能力的课程。

(二)编写依据: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要求和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武术》内容制订。

(三)目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武德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武术套路理论和技术实践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武术套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初级套路及其基本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武术教学和看图学习武术套路的基本能力。了解武术裁判的基本知识。

(四)课程编码:20110016

(五)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 68学时,4学分。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学期学时分配

类 别

第四学期

理 论 课 技 术 课 考 核 机 动 合 计 54 2 2 68 54 2 2 68 小 计

(二)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学期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内容

第四学期

第一章 武术运动概述 第二章 武术内容与分类 第三章 武术套路教学 第四章 武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

合 计 2 4 2 10 2 4 2 10 小计

(三)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学期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内容

第四学期

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组合练习

初级长拳(第三路)简化(即二十四式)太极拳 器械介绍(棍术技法)器械介绍(刀术技法)器械介绍(枪术技法)

合 计 6 18 14 4 4 4 54 6 18 14 4 4 4 54 小计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一)理论课 第一章 武术运动概述

知识点:武术的产生与发展,武术的概念、形式,武术的特点和作用等 第二章 武术内容与分类

知识点:关于武术流派的不同说法,以及现代武术运动的内容与分类等 第三章 武术套路教学

第一节 武术教学的特点

知识点:重视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结合攻防动作进行讲解示范等特点

第二节 武术教学的组织和方法

知识点:授课的基本形式和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 第三节 教法示例

知识点:长拳教法、太极拳教法等 第四节 攻防实用技术的组织与教法

知识点:特点和一般教学过程、组织教法、教学中应注意的的几点原则等 第五节 武术图解知识、常用动作术语及动作要求

知识点:图解的基本知识(如运动方向、动作路线、往返路线等),看图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简要介绍常用动作术语及动作要求

第四章 武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

第一节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知识点:裁判员组成、裁判员临场位置、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竞赛的通则、评分标准与方法以及对场地器械的规定等,简要介绍散打规则

第二节 武术竞赛的组织

知识点:介绍武术竞赛的组织、编排记录等内容

(二)技术课

1、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技术点: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跳跃动作等

2、组合练习

技术点:主要学习教材中的动作组合,如仆步与虚步的组合、五步拳等

3、初级长拳(第三路)

技术点:初级长拳的基本动作、方法、组合及套路等

4、简化(即二十四式)太极拳

技术点:简化太极拳的基本动作、方法及套路等

5、器械介绍(棍术技法)

技术点:主要介绍棍术的基本动作、方法及组合等

6、器械介绍(刀术技法)

技术点:主要介绍刀术的基本动作、方法及组合等

7、器械介绍(枪术技法)

技术点:主要介绍枪术的基本动作、方法及组合等

四、考核

(一)考核的形式

1、理论考试: 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进行,由试题库中抽取。理论考试的评分标准见试题库标准答案。

2、技术考试:考核初级长拳,由考试小组执行。(1)技术考试评分标准

技术考试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5分。(2)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

(3)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

分为3档9个分数段,其中:很好为5.00~4.10分;一般为4.00~3.10分;较差为3.00~2.10分。

——凡劲力充足,节奏分明,编排合理,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很好”。——凡劲力较充足,节奏较分明,编排较合理,风格较突出,动作与音乐较和谐一致者为“一般”。

——凡劲力不充足,节奏不分明,编排不合理,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乐不和谐一致者为“较差”。

3、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执行。

(二)成绩的计算

采用百分制评分。比例为:理论考核占40%、技术考核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20%(其中简化太极拳、器械技法占15%,平时考勤占5%)。

五、教材与参考教材

《武术》 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年6月第1版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2004年 《武术套路汇编》 成都体院学报编辑部,1993年5月

校本课程武术 篇7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地做好校本德育课程工作,我校领导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经过研究,确立了“琢玉”主题,并将其渗透到教学、德育等方面。校长室负责“琢玉”校本课程的顶层设计,2011年,编写了第一本《琢玉》校本教材。为了更好地凸显铜小的琢玉特色,2014年,德育处集我校全体班主任的智慧编写了《琢玉班会校本课程》。

一、班会课程设计,凸显琢玉理念

1. 在顶层目标下设计班会课程思路

“各因其材,琢玉成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基于“琢玉”理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努力使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玉之品德的人。

2. 以“玉之五德”为主线编写教材,细化目标和内容

围绕“玉之五德”这条主线,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和“新中小学生守则”的时代主旋律,我校最终确立了以“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内容为主题班会课程框架。根据各年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课程又分为三个篇章:璞玉篇———低年级,培玉篇———中年级,琢玉篇———高年级。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标原则,各年段围绕同一个主题,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班会课程实施,传承琢玉文化

1.加强队伍建设,是实施班会课程的关键

班会课程能否实现其教育目标,关键在于班主任。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班主任队伍不够稳定。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端正思想,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会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学校成立了青年班主任发展班,为青年班主任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搭建平台,让他们多锻炼展示。发扬“琢玉”精神,让他们在精雕细刻中获得成就感。

2.打造常态班会,是落实班会课程的载体

怎样才能让班会课程成为班级管理的常态化工作?首先,定制度。在班主任每月的考核中,德育处会将班会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区级“先进班主任”和学校“十佳班主任”评比中,也要将班会观摩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其次,定时间。每周五的班会,不仅有年级组自查,德育处和校长室都要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再次,定内容。每月至少上两节“琢玉”班会课。在实践中,班主任要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课程中的不足。最后,定观摩。每学期,各年段都要分别安排两节班队观摩课,课前,德育处会组织相关教师讨论班会课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观摩后,要及时总结班会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三、班会课程评价,彰显琢玉特色

1. 以赛促研,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班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学期,德育处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班会校本课程大赛。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目的是引导班主任深挖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真正提高班会课程的质量。比赛中,我们不仅关注活动内容,也会关注活动形式。使我们对班会课程的实施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2. 专家引领,不断完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材,以及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往往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去年,我们特别邀请了德育研究室的姜主任为我们举办了“如何上好班会课”的专题讲座。上学期,我校申请了片级德育现场会,会上,我们安排了两节班会课,两人分别做了班级和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后,德育研究室孙主任和所有听课的领导和教师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也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将两节班会课拍成了视频,制作成了光盘,作为重要的班会课程资源。有了专家的指点,我们对“如何搜集整合班会课程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3. 深化课程,规范言行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 篇8

1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分类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指有利于武术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因素与条件。其既包括形成武术课程内容的要素来源,如武术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经验、身体练习、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武术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要素,又包括了决定武术课程内容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如武术场地、器材、武术师资等。〔2〕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指满足武术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器材设备、环境等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武术课程外部因素。从狭义上讲,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形成武术课程内容直接因素来源,包括武术教材内容的挖掘、可转化的格斗项目、可引进的地方传统武术、可创编的武术动作等。

辞海中对“开发”词条的注解使“用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荒地或天然资源。”〔3〕将这一注解引申,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武术课程内容的过程。这里所言的开发,是一种广义的开发,对开发的理解是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还涵盖对引进资源的适应性改造以及借助外界事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学者李林根据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构成要素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分为知识资源、经验资源、身体练习资源以及其它等。〔3〕因此,本人认为根据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构成要素把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分为武术知识资源、武术经验资源、武术身体练习资源以及其它等。武术知识资源包括武术运动概述、武术文化与武德教育、自卫防身基本理论与方法、动作术语与图解知识、太极拳健身原理、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介绍、武术类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内容;武术的经验资源包括武术教师和学生的武术经验,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积极意义在于拓宽了课程资源的内涵,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使课程真正具有生活意义和价值;武术身体练习资源包括武术类运动的踢、打、摔、拿等基本技术动作,徒手单练组合或套路,器械单练组合或套路,徒手对练组合或套路等。

2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

所谓主体,就是“在活动或关系中起着主要作用的人”。长期以来,由于武术教材编写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等所编制、开发的文本性材料及教学用具,经常被作为学校主要的课程内容资源,所以人们也就认为他们是开发课程内容资源的主体。但是随着教育与课程理念不断更新,教育与课程实践不断发展,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己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除了包括原来的课程与教材的编制者、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外,首先应该包括最重要的主体——教师,此外还应包括学校管理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等。〔4〕

武术教师是学校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这是因为:第一,武术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这是武术课程活动的重要素材,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第二,学校武术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利用、去开发,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武术教学服务。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拓宽武术教师的视野,为武术教学准备更丰富的内容,帮助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促进师生、同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交流。

学生是武术课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学生的思想、情感、经验、知识、身体状况、体能情况等都是武术课程活动中的最基本的资源;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就是武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教师研究的资源对象。因此,学生也是武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5〕

综上所述,在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师和学生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主体,学校管理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等能否成为开发主体还要受活动的内容、方式及大背景的影响。

3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原则

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武术课程本身的学科特性,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学校和学生的武术需求。由于武术学科具有从简到繁、从基础到提高的逻辑体系,使得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学习顺序的限制,而且由于运动素材多而宽泛,使武术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特征,给学校选择适合的武术课程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武术课程内容的开发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体现武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的统一。(2)体现武术文化知识、运动技能的传递与武术技能、情感、武德的培养。(3)体现健康价值与学生兴趣相统一。(4)体现科学性、地域性、民族性及学校的差异性。〔6〕因此,提出以下高校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原则:

3.1 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原则

武术课程内容体系应符合当前高等武术教育的改革思路、改革目标,应体现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并与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保持一致,在内容选择上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内容选择与课时分配要保证重点,突出师范特点,也可以吸收融合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格斗类项目,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也是要受社会的道德标准、法律制度和发展趋势的限制而呈现出正反和优劣之分的。如果是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资源我们就要开发它作为正面的课程资源,反之,我们就要开发那些呈现反面特性的资源作为负面的课程资源。

教育的终极关怀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只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社会是人的社会,应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离开了人,社会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个人的发展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只有通过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才能实现。”〔7〕所以,我们要进行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有效开发就应当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身体到心灵、从知识到能力、从行为到道德、等等。

3.2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任何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都要以学生为本作为最终的落脚点。〔8〕但是以往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错误的估计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导致所设计的武术课程内容是竞技武术进课堂。现在要求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不再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而是把它们看作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成为武术课程活动的主人。

3.3 教师自主开发的原则

国家、地方、学校都应对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负有重任,但教师却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最终实施者,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环。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最终是要开发出以学生为本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所以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也是最终要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当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教学实践与学生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当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进行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并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进程中,不断的调适和加工各种武术课程内容资源,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4 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在信息时代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任何一个人、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所获得的信息,所开发的可资利用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开放与资源的共享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一切有益于武术课程与武术教学活动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价值得到最有效的实现。

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能单纯为开发而开发,要注意使开发与实际利用结合起来,使开发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通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进入武术课堂而发挥其作用与功能。〔9〕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武术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利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所以,开发与利用武术课程内容资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

3.5 科学创新的原则

由于武术是民族传统性武术项目,为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新要求,武术课程建设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打破单纯套路教学的模式,针对目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吸收当前国内外武术科研与教学成果,吸收相关学科新知识来丰富、发展、完善武术课程内容体系。武术课程内容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和深度,并随时补充武术运动发展及教学的新知识,同时要反映当代武术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评价能力的发展。

4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李林认为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方法主要有筛选、改造、整合、拓展和总结等,各种方法在内涵、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具体的运用步骤上都是不同的,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10〕田菁认为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引进、改造和创编三种方法。〔11〕

本人认为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包括筛选、引进、改造、整合、创编等方法。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有:

4.1 引进武术精品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教材

武术教材是学校根据武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的教学内容,它是武术主要的内容资源之一。武术方面的教材,可谓种类繁多,做好武术精品教材的筛选、建设、规范,鼓励教师积极编写、引进和使用先进教材。为了严把教学质量关,以免劣质教材流入课堂,武术教材的使用一直按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选定的是国家统编的、获奖的武术教材,并配备了相应的参考书,同时在教学中,深挖教材,对教材经行二次开发,从而保证了武术课程教学用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2 现有武术项目的改造

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对现有武术项目进行改造。如简化动作技术、精简套路内容、降低难度要求和融合其它格斗技术等。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及时通报武术教学、科研动态,鼓励和扶持武术课程专任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武术教研项目,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竞争向上的态势。同时为了适应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吸收融合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格斗类项目,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4.3 引进本地特色的传统武术

将本地特色的传统武术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这既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也符合学生的特点,应通过选择、加工等方式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幅员辽阔,许多民间传统武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既各有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在创编中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开发和利用。

4.4 武术套路的创编和开发

创编和开发的指导思想要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选编内容要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文化内涵,要重视武术类运动的教育性和健身的科学性,选编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攻防技击特点,反映武术类运动的规律和新进展;同时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动作简单实用、易学易练,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5 课堂教学也是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途径〔12〕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平台。一方面,武术教师在实践中所开发的各种武术课程内容资源,都可通过武术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来检验效果、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有些武术课程内容资源(如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开发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动态性特点,需要武术教师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领悟、探究、实践才能完成。

5 结论

5.1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就是根据体育课的需要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炼、转化为武术课程内容的过程。

5.2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情况、学生武术需求与兴趣,以及教师专业能力,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进行的一个持续和动态的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5.3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教师自主开发、开发和利用相结合和科学创新的原则。

5.4 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包括筛选、引进、改造、整合、创编等方法。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有:引进武术精品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教材、现有武术项目的改造、引进本地传统特色的武术、武术套路的创编和开发、课堂教学也是开发武术课程内容资源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9〕〔10〕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2〕辞海.词语分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

〔3〕陈淑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6.

〔4〕〔11〕田菁,刘振忠,郑颐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81-83.

〔5〕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6.

〔6〕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福津师范大学,2006.

〔7〕孟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及其开发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6):70-72.

〔8〕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55.

〔12〕陈毕栋.论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J〕.高教研究,2008,(5):56-57.

上一篇:我长大了一岁课件下一篇:我的读书历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