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演讲技巧课程纲要

2024-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演讲技巧课程纲要(精选7篇)

英语演讲技巧课程纲要 篇1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学时与学分

课程代码:《英语演讲技巧》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教学对象:英语专业本科生 总学时:32 学分:2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技能选修课。课程将英语语言训练与演讲技巧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公众演讲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并有利于其开拓思路、掌握沟通技巧。通过该课程,学生将从英语视、听、读、写、说等方面巩固和提高语言技能的应用,并通过教师的系统指导能够基本掌握英语演讲理论和技巧,是一门实践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很强的课程。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将通过对英语演讲技巧的理论介绍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演讲准备(包括确立题目、收集资料、谋篇布局、视听辅助等)、陈述演讲(包括提高表达技巧、掌握演讲方式、克服怯场心理等)和即兴问答等环节来熟悉英语演讲,从而掌握英语演讲的基础知识以及实用技能。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英语演讲技巧》是所有语言技能课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课程之一,要求学生选课前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基本功必须扎实,具备相当程度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较为丰富的语言与文化背景知识。所以本课程的开设一方面依赖于其他语言技能课和文化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又使其他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每周2课时,其中理论授课16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公众演讲

主要了解公众演讲的特点和过程。第二章.选择话题与确定目标

学习选择合适的演讲话题、确定总体及具体的目标、分析听众等。第三章.收集演讲材料 学习使用参考工具书、报纸、期刊、互联网收集与选取有用资料;通过与人交谈获取信息。

第四章.演讲稿的准备、组织与提纲

了解演讲稿组织的要点与战略顺序;掌握演讲稿开头、主体与结尾的写作;学习为演讲列提纲。第五章.利用可视辅助物。

了解可视辅助物的种类和优势;学习准备可视辅助物。

第六章.开始演讲:语言使用与演讲方式;

掌握语言的准确使用、学习使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技巧;了解各种演讲方式。第七章.主要演讲方式技巧训练

通过掌握主要演讲方式的技巧与方法,安排学生课堂做演讲练习。第八章.其他公众演讲介绍

了解各种类型的演讲,如告知型演讲、信息传播型演讲、说服型演讲以及其它特殊场合的演讲。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与与学生活动项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介绍演讲理论与技巧,提供演讲所需的词汇并辅以视听资源演示,布置课外演讲准备、课内陈述演讲等学生活动,并对课堂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考查,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具体分布为:课堂出勤10%、课堂表现40%(包括课堂活动的参与、课堂演讲质量及作业完成情况等)以及期末仿真现场演讲50%。

五.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1.《演讲的艺术》,[美] 卢卡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二)参考资料

英语演讲技巧课程纲要 篇2

1 英语专业《英语演讲技巧》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 大部分有英语专业院校都开设了英语演讲作为选修课, 然而目前的英语演讲教学在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评估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缺欠和滞后, 具体表现为:

1.1 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没有充分重视英语演讲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大影响。

1.2 教育手段比较老旧, 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 使用的材料得不到及时更新。

1.3 没有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 仍然停留在“老师教, 学生学”的填鸭式语言学习阶段, 不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质。

1.4 教学方法和形式单调陈旧, 学生的演讲学习和练习大部分拘束在教室里, 压制了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

1.5 面对不同语言基础的学生, 很难做到“有教无类”, 教师教学时难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1.6 缺少权威的教材, 大部分教学资料由教师自己搜索, 整理, 使得教学缺乏规范性。

1.7学生评估不合理, 往往通过一两次演讲给出总评, 不能充分评估学生的演讲水平和提高程度。

这些教学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演讲技巧》课程的收益, 也制约了学生对英语演讲应有的兴趣。

2《英语演讲技巧》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和内容

《英语演讲技巧》成为部分院校英语专业选修课程由来已久, 但其受重视的程度远远低于语法, 听力等基础类课程。英语演讲的时限性、严谨性、正式性、有准备性、表演性等多个特征。它应该是一门集舞台艺术和交际艺术为一体的高标准课程;应该是一门在导师理论指引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凝练技巧、提升能力的课程。因此, 英语口语与演讲课程以演讲内容、演讲的结构、演讲的语言、演讲的技巧和社会文化因素为教学内容主要出发点, 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板块、多话题情景练习机会, 使演讲理论知识与实践演练有机地结合, 引导学生欣赏语言、体会语言、模仿语言, 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演讲风格。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支撑, 全程记录学生的演讲过程, 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反馈。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有:

2.1 改变教育理念, 充分认识到在国际化, 全球化的今天, 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大学生, 尤其是语言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2.2 改善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 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为学生提供更全面, 更新, 更直观的信息。

2.3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将教师的角色由主导变为引导, 发挥学生的潜能。

2.4 改革教学方法和形式, 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建立学习小组, 演讲社团等活动引导学生对英语演讲的兴趣。

2.5 因材施教, 为不同语言基础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机制和目标。

2.6 编纂网络教材, 制作统一课件, 通过网络平台不断更新教学细节。加强教学规范性。

2.7 完善学生评估制度, 建立学生互评机制, 学生总评将综合出勤, 课堂表现, 报告演出, 同学评价等多方面成绩。

3《英语演讲技巧》课程改革创新点

3.1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提出在英语演讲教学中的改革措施, 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改进英语演讲的教学。作为三种学习形式, 自主学习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自我负责的学习, 强调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研究性学习强调以问题为依托, 以探究、发现的方式来习得知识和技能;合作学习强调以小组为依托, 以群体的分工协作为特征来进行学习。

3.2 教学中的合作性模式

英语演讲的教学过程将包括横向和纵向的教师间合作。横向合作是教授演讲技巧的教师间的集体备课, 共同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案;纵向合作是只演讲技巧的教学和写作, 基础英语等课程之间的配合, 即一个学生将在多个任课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

3.3 学生评价模式的转变

学生的总评不再由教师一人决定, 而是教师评价, 伙伴评价和学生自评的综合。其中教师对学生的出勤, 课堂表现, 演讲表演做出评价, 学习小组成员间对成员在完成课外任务, 课外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 同时学生对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进步程度做出评价。

4《英语演讲技巧》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步骤

4.1 教学设备的准备

在教学中运用摄像、录像和录音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学习者亲耳听到自己说的英语, 还能使他们亲眼看到自己的演讲表达过程, 让信息从不同渠道 (包括视觉、听觉) 到达学习者, 引起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变化。录像能呈现给学员演讲过程的全程反馈, 有效纠正不易发现的不良演讲习惯。

4.2 课堂上的实战练习

现代大学生有极强的表现欲和知识整合能力, 演讲课应该给学员提供大量的课堂展示的机会, 使学员能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练习中。在演练时, 每个学员都应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当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演讲者;当坐在台下的时候就应该是观众、评委、评论员、记分员等角色,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员的能动性和参与性。

4.3 建立学习小组共同进行课外活动和完成课后任务

为合作学习提供保障, 演讲班可按4人一个小组, 建立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 职责是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话题讨论、任务分工;督促小组成员上网、图书馆寻找相关材料;安排小组成员内部展示演讲成果。

4.4 建立QQ群和BBS方便师生课后交流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的了解, 更加便捷地分享资源, 可利用现代通讯技巧, 建立QQ群, 便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课下的交流;建立BBS或博客, 上传学员演讲的音频、视频以及Word文档形式的材料, 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5 建立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体系

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既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学员利用英语演讲评价表实现对自己、他人的量化评价。

4.6 建立学生档案

教师通过学生档案实现对学生表现的实时记录和反馈依据, 并通过档案有针对性的为不同语言基础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

在当今社会, 包括外语演讲能力在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人们赖以生存和竞争制胜的基本技能。英语演讲课程就是要培养一代思维敏捷、语言沟通能力强的建设人才, 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 尤其是在国际舞台上有力传达自己的思想与主张。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目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演讲技巧》课程的缺陷和不足, 并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估手段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细则, 从而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英语演讲,教学改革,高校英语

参考文献

[1]Stephen E.Lucas:演讲的艺术[M].外语与教育研究出版社, 2010, 4.

[2]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 (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学术会议文集.

[3]孙乐乐.中国学习者英语演讲与议论文语篇特征对比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 .

英语演讲技巧课程纲要 篇3

【关键词】讨论 口语技巧 课程设计

一、引言

英语口语中,讨论技巧的学习成为提高口语技巧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骤。一些学者认为讨论经常被教学者忽略或是误用,如此一来就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分析讨论的特征来设计有效的课程给予教学者一些教学启示。

二、讨论

通常人们认为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Dillon (1994)把讨论定义为一种群体互动的特殊形式,群成员会集中在一起解决一些公众关心的问题,交流和解释他们的观点来确定答案,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他们的赏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他们在讨论中所做出的决定能力和行动力。他还指出讨论是一种相互交流想法的方式,期间讨论组的所有成员都有机会加入进来,也会在讨论中达到一种预期的效果。因此,掌握一个好的讨论技巧在很多领域都变得至关重要,例如:学术方面、商务洽谈以及公众论坛。

三、案例分析

1.背景。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讨论的特点,本次研究针对中国学生的讨论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这个讨论中这名中国学生尽管运用了一些技巧来应对,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Dillon (1994)指出讨论中的对话技巧有很多,比如互动技巧、认知技能以及社交能力。同时也指出一些对话原则,如话轮转换、同时发话、纠正。讨论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功能语言的应用来剖析对话特点。由于讨论特点分类的复杂性,本文根据Geddes,Sturtridge & Been (1991)的研究来分析该中国学生的讨论特点。他们通过观察讨论者的特点设计了讨论任务,例如:鼓励对方扩展话题、改变话题、返回原话题、将他人带入讨论、要求他人或者自己给出解释、打断别人进入讨论中。

2.案例分析。在这段录音中,该中国学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需要改进。第一个是她应鼓励对方拓展讨论内容,她仅仅用像What’s your opinion这样的句子,而没有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让对方进入讨论,使讨论更有互动性。第二个是她没能运用适当的语言将转变后的话题转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来。她仅仅是用I think I partly agree with you中的I think引入,接着用partly来驳倒对方的观点,然后在没有用任何承接用语的情况下又立刻转到她自己的观点中来,例如:but if you don’t speak very fluently,what’s the result。显然,她既没有用到合适的过渡词来评价对方的观点,也没有用合适的词转回她自己的观点。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运用一些词组,例如as you said before,as what I mentioned,这样听起来会更加合乎逻辑。

四、课程设计

1.背景。课堂讨论的质量不尽如意,具体体现在:个人表现比集体表现更受到关注,讨论的结果比讨论技巧的提高更受到重视。因此提高讨论技巧在课堂教学上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2.课程设计案例。

(1)案例一。名称:说出他人的观点

内容:老师在课堂上给出一个有趣的话题,让学生分成4-5人一组来进行讨论。在讨论之前要求学生在最后进行陈述时不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而要发表其他人的观点。目的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能够张口去说。老师会在讨论后教授一些有技巧的鼓励性的语言,这样,学生会先尝试着自己探索一些鼓励性的话。如果以fashion作为话题,学生可以设定不同的场景来讨论,并且可以运用一些像how interesting或者I cannot agree with you more这样的话鼓励其他人加入进来说出自己的观点。

(2)案例二。名称:指引方向。内容: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对地图进行细节上的讨论。学生A手持一份地图,学生B持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几个地点,然后B询问A去不同目的地的方法。由于有些街道、道路被反复提及,A就要熟练地掌握像as I mentioned before,as what I told you earlier这类回归之前场景的用语来激发B脑海里更清晰的图片。最后,老师总结学生在对话中所用的过渡词。

五、总结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讨论技巧不容忽视。国内在讨论技巧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但还不够全面,尤其是在英语口语方面。显然有很多推进口语技巧的方法,但是要发现更多的新方法来促进口语技巧,适合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习者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Dillon,J.T.Using discussion in classrooms[M].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

[2]Geddes,M.,Sturtridge,G.& Been,S.Advanced conversation [M].London: Macmillan,1991.

[3]龙君伟.教师在案例讨论中的定位及组织技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11).

六年级下册英语学科课程纲要2 篇4

张亚娟

一、总册的课程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进行细化,全面而具体;)

1、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2、学生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

3、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4、学生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5、学习中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6、学生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二、课程内容:(结合教材内容,陈述教学内容,罗列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小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小学英语PEP六年级下册 》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结合课程标准填写):

(一)教材概况

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小学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要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词汇和语音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习。为了更加符合这一学期的教学实际,为小学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编者将本册六个单元新语言的学习凝缩成为四个单元;并把学期中的Recycle 1和学期末的Recycle 2合并、扩展成为两个综合复习单元。

(二)学习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包括长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动、旅行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16个单词。

3.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4.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5.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6.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7.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8.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内容及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

周次

单元

题目

1,2周Unit 1 How tall are you?

3,4周Unit 2 What’s the matter,Mike?

5,6周Unit 3 Last weekend Weekend activities

7,8周Unit 4 My holiday Holiday activities 9、10周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Trip

11,12周Recycle 2 A farewell party party

13、期末归类复习

各单元计划和课时安排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来谈论自己、朋友及其他人或事物,如:I’m taller than you ,but you are stronger than me.等。

2、学会用英文的长度和重量单位来描述人、物或动物的身高、长度和体重等。如:“I’m 160cm tall.I’m 51kg.A sperm shale is 35 ton.” 等。并能借助长度及重量单位进行精确比较,如:You’re 4 cm taller than me.I’m one year older than you.等。

3、学会用本单元的目标语言分析比较调查的结果并做汇报。

4、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Let’s talk 部分的四会句型;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talk 和Let’s read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了解Pronunciation 中音标的音和形;能够理解并根据指令操作Let’s play ,Group work等部分的活动;了解Story time , Good to know 等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询问身边的人或事物的身高、长度和体重及长度并做比较。课时安排:6课时(第3周授完)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 Mike?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询问他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快,如:“What’s the matter ? How do you feel ? How does she /he feel ?” 能够简单表达感冒期间的注意事项,如:“Take some medicine.Drink some water.” 等。

2、能够简单表达他人或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各种情绪,如:I have a headache/cold/toothache/fever/flu.I feel sick.I am happy/sad/angry/bored/tired/excited.He/She is excited.3、能够简单陈述产生某种心情的原因,如:I feed sad because I failed my math test.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 The Way I Feel.”

5、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Let’s talk 部分的四会句型;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talk 和Let’s read中的

三会单词和句型;能够了解、会唱Let’s chant, Let’s sing 等部分的内容;了解Pronunciation 中音标的音和形;能够理解并根据指令操作Let’s play ,Group work等部分的活动;了解Story time , Good to know 等部分的内容。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心情并能简单陈述原因; 使学生了解常见病的基本特征及进行简单治疗的英语表达。

难点:让学生在各种语言活动中熟练应用不同的句型进行交流。课时安排:6课时(第6周授完)

Unit 3 Last weekend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般时描述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如: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last weekend.2、能够用主要句型询问他人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并作答,如: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read books?”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At the zoo.4、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Let’s talk 部分的四会句型;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talk 和Let’s read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能够了解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了解Pronunciation 中音标的音和形;能够理解并根据指令操作Let’s play ,Group work等部分的活动;了解Story time , Good to know 等部分的内容。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表达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主要句型有:What did you do last weedend /yesterday ? I played football.Did you read books ? Yes, I did./ No, I didn’t.难点: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和读音规则。课时安排:6课时(第9周授完)

Unit 4 My holiday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般过去时询问别人在过去的时间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哪里并作答,如: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 to Xingjiang.How did you go there ? I went by train.2、能够听懂、会唱歌曲:“A Trip To China.”

3、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Let’s talk 部分的四会句型;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talk 和Let’s read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能够了解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了解Pronunciation 部分查字典的步骤和方法;了解Story time , Good to know、Task time 等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些户外活动的英语表达法和一般过去时两个特殊疑问句的问答,主要句型是: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 I went to Xinjiang.How did you go there ? I went by train.难点:A、B部分动词(短语)的四会掌握和四会句子的正确应用。课时安排:6课时(第12周授完)

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把八册学生用书所学的主要语言知识融会贯通,如be going to 句型、there be 结构、一般过去时及有关问路、乘机的功能性语言等。

2、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开拓思维、活学语言并活用到实际交际中去。

3、会唱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主要复习的功能句型在不同的场景中更多地联系已学过的语言,让学生在不断地回忆、巩固中综合应用所学知识。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课时安排:6课时(第15周授完)

Recycle 2 A Farewell Party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组织并积极参与英语欢送会,灵活应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能够了解英语请柬的内容并会模仿书写英语请柬。

2、能够初步使用英汉词典查新词。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We’re Going Back.”

4、能够听、说、认读 Let’s read, Let’s make , Listen ,Write,Match and say 中的句子;能够跟录音朗读

Pronunciation 部分的句子;能够听懂listen and write 部分的录音并正确填写句子;能够了解Let’s play , story time ,Good to know 等部分的内容。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be going to 句型,there be 结构,can/can’t的用法,电话用语,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等功能结构和语法现象。课时安排:6课时(第18周授完)

六、采取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5、继续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及尖子生的培训工作。

总课时数

42课时

三、实施策略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利用好不同版本的教材,选取部分段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扩展。

2.使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使抽象,难以理解的单词短文更容易理解。

3.使用好教学卡片,加强新单词的记忆。

4.充分使学生动手操作,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单元,让学生做成学习资料卡。难点的单元,让学生通过学习资料查阅辅助学习。

(二)教学实施

(一)词汇教学(Let’s learn)

1.注重词汇的呈现方式

教师在教学词汇的过程中创造性运用教具,通过各种方式呈现新词,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要仔细研究课堂,开动脑筋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使单词教学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教有实效。

2.利用Let’s start部分引入话题、引出新词和新句型

本册书的Let’s start是一项brainstorm式的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与话题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时,除了使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之外,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出一些新词,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朗读、拼读新词,这样会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实际交流当中教学单词

教师应力求在语言交流当中教新词,用旧词练习新语言,融会语言和词汇的教学,使之相辅相成。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用书和教师教学用书当中可供选择的游戏,在丰富的语言活动当中操练新词,将词汇和句型的教学融会贯通。教师除了用好学生用书,活动手册和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设计多样化的交际性语言活动教学新词。

4.充分发挥单词卡片的作用

单词卡片不仅可以用来做各种复习巩固词汇的游戏,还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认读之后再描红,进行单词的拼写。

(二)对话教学(Let’s talk)

1.在听力活动中感知新的语言(Let’s try)

这个听力练习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Let’s learn部分学过的新词,并在进入Let’s talk新句型的学习之前先从听觉上感知新语言,方便了教师针对目标语言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循序渐进式达到教学目标。

2.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学说、操练语言

1.抓住主句型,替换关键词操练住句型。

2.在趣味游戏和任务型活动中学说、巩固新句型。

3.在会说的基础上运用重点句型。

4.在会用的基础上进行句型书写。

(三)阅读教学(Let’s read)

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活动。在这里,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巩固重点词汇、句型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复习巩固本部分重点词汇和句型,可以采用游戏、竞赛或师生自由会话等形式。

2.教师设计情景,自然引入阅读内容,并且尽可能引入阅读内容中的新句型。

3.教师解惑答疑。

4.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

(四)语音训练(Pronunciation)

六年级上册编排了40个国际音标的听音、认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例词和完成单词、音标、图连线的活动初步建立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语音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1.了解音标的读音。2.

朗读例词。3.

完成连线活动。

(五)歌曲与歌谣教学(Let’s sing/Let’s chant)

歌曲与歌谣既可以用来导入或巩固学习各单元的重要词汇和基本句型,让学生在活泼轻快的旋律当中熟练掌握目标语言;又可以用来扩展语言、加大信息输入量,尤其是为后面课时的重点、难点做好铺垫。要使歌曲与歌谣真正起到活跃教学,并服务于语言学习的作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每节课中渗透

歌曲与歌谣可以在每节课的课前欣赏或演唱,以营造英语学习的气氛;以反复欣赏,略将主要词义,逐步跟唱的自然习得形式进行。

2.灵活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

除了用于Warm-up,营造学习气氛,还可以灵活调整,用于呈现语言或词汇的教学当中。也可以用于教学中途的放松和调节,更可以用来巩固语言和词汇的学习。

3.唱演结合,培养艺术素质

小学生好动、好表演。教师应尽量给歌曲与歌谣配上相应的简易动作,让学生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乐起来。

4.巧妙替换,服务于新知识的教学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熟悉的歌谣进行改编,把新词汇或句型替换进去,增强词汇教学的创造性和趣性.(六)趣味故事教学(Story time)

趣味故事不仅仅是给学生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扩展语言和对不同学生分层次教学的作用。

(七)阶段复习教学(Recycle)

阶段复习密切围绕各单元话题展开,將所有需要复习的语言点融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之中,并增加了考察综合性阅读理解能力的语篇,以增进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四、评价策略

(一)教师课堂中的评价,要促使学生有参与的需要,有表现的欲望。不要压抑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通过活化教材,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设计符合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知识水平及表现能力的教学活动,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儿童的智力差异因素,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接受能力好、表现欲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样要加以鼓励,保护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在活动中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要根据该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如果是以听力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听力评价活动上;如果是以说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说的活动上。至于在以某种技能为主的活动中,穿插其他技能的活动,教师就不宜占过多时间面面俱到都加以评价。如听力活动课出现读的练习、写的练习,就无需对读、写一一加以评价。

如何英语演讲及演讲技巧 篇5

1.演讲前的准备

准备是搞好演讲的前提。首先是要确立一个题目或一个话题。一般演讲赛都分为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如要进行演讲比赛则必须对各个方面加以准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找好立意点,拟定题目,如政治方面的演讲主题:WTO、统一、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经济方面演讲主题:西部大开发、农村经济、再就业;教育方面演讲方题: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枪手;文化方面演讲主题: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校园文化;环保方面演讲主题:man and nature;科技方面演讲主题:网络、克隆、基因;卫生方面演讲主题:keep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体育方面演讲主题:Olympics„„有些方面题目太大,可从多角度和多侧面思考,找好切入点,将题目细化和具体化,写出演讲稿的提纲,构思和组织演讲稿结构。

拟定好话题后的第二步就是演讲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计划地阅读大量的英语原文以及各类英语报刊杂志,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英语思维的过程,对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利用有关资源与材料(如图书、报刊、杂志或网络资源等)收集所需的内容。然后对材料加以整理或进行梳理,舍弃不太重要的内容或用不上的材料,准备写演讲稿。演讲稿的写作

演讲稿首先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

演讲稿的写作有严格的要求,就内容而言要主题鲜明,表达完整;就文章组织结构而言要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就语言而言要有感染力、形象生动。写作时可根据需要有效、正确地使用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恰当地运用明喻、暗喻、夸张等各种修辞方法,用词要准确,尽量避免使用生僻、模糊、晦涩的字词。总之,要考虑听众对象,注意演讲的措辞,但又要简明扼要、有理有力、结构紧凑。许多著名的演说家的不朽之作都有振奋人心、扭转乾坤般的力量。从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美国总统林肯所作的著名的盖茨堡演说,到克林顿在北大的演说,不少句子都成为不朽的佳句,值得认真研读.3进行演讲

具备演讲的知识和技巧,演讲稿的完成只是演讲的序幕,要进行成功的演讲则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训练时,分析演讲要领,训练演讲技巧和姿势语,观看CCTV杯和爱立信杯等英语演讲的录像,了解并按照比赛评分标准进行严格的模拟训练,观察演讲过程是否具备以下特点:主题鲜明,表达完整(演讲内容);思维清晰,逻辑性强(文章组织结构);感情充沛,富有表现力(演讲气势);发音正确,语音语调标准(英语语音);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心理素质);着装整洁,仪态大方等等。

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多进行模拟演讲,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取得演讲的良好效果。有的同学能讲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怯场,甚至在比赛中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或有一些不良的举止而被淘汰出局。有了充分的准备,进行演讲就不太难了。在演讲的整个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演讲的要领与技巧,如演讲者与听众目光的接触(eye contact),声音的抑扬顿挫(vocal variety),和肢体语言的配合(hand gestures and body language)等等,但要恰当,不要太多,否则会喧宾夺主,影响演讲效果。

掌握了这些要领,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再加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会成功的.演讲技巧

No,nos in public speaking

演讲切忌

语速太快声音单调声音尖细; “谈”得太多,说得太少;

感情不充分;对观众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夸张的词语使用得太多;使用抽象概念而不给出事例加以说明;使用别人不熟悉的技术术语;

使用俚语或粗俗语; 演讲无组织,散乱无序;说话绕弯子,不切中主题;How to gain confidence

怎样变得自信

Smile and glance at the audience;

微笑并看着观众;

Start very slowly, with your shoulders back and your chin up;

开始发言时要慢一点,身体保持昂首挺胸的姿态;

Open your speech by saying something very frankly;

开场白说一些真诚话;

Wear your very best clothes;

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

Say something positive to yourself;

对自己说一些积极的话;

------------------

使用卡片;

在卡片的右上角标上数字; 在第一张和最后一张上写上完整的句子;

其他卡片上最多只能写五个关键词; 用颜色来标记你想强调的词;

在某一处提醒自己查看时间。

------------------

How to cope with brownout

如何对付忘词

只需要微微一笑,继续下一张卡片上的内容,不是摆在你目前的那张卡片,而是下一张。看一下卡片上的第一个单词,这就是你要继续的要点。当然你会遗漏一部分内容,但是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一点。听众只会责怪自己没有跟上你的思路。

------------------

如何开头

讲个(自己的)故事; 对大家能够聚在一起表示感谢; 称赞一下听众;

引用名人名言; 使用一些不平常的数据;问观众一个挑战性的问题;

播放录像带或看幻灯片。

-----------------

如何结尾

重复你的开头;

概括你的演讲;

以趣事结尾;

以号召行动结尾;

以反问结尾;

以一个陈述句结尾;

展示演讲大纲。

------------------

眼神交流

慢地从一个移动到另一个人,在每一个人身上停留两到三秒钟时间;

眼睛直视听众,或看着他们的鼻梁或下巴

找到那些看起来比较友善的听众,逐次朝他们微笑;然后目标转向那些有些怀疑的听众,也逐渐朝他们微笑;

如果你感到紧张,不妨想象听众都穿着浴衣的样子。

------------------

如何使用话筒

即使是用话筒,也要声音响亮并运气发声;声音要有回声并能稍持续一阵儿;

音调要定得比正常讲话时低一些,听众往往把可信度与权威性与一个相对低沉的声音联

系在一起;

尽量用降调结束陈述句,但不要减弱音量;放慢语速。

------------------

紧张的典型特征

Hands in pockets 手放在口袋里

Increased blinking of the eyes 眨眼次数过多;

Failure to make eye contact害怕眼神的接触;

Licking and biting of the lips 舔嘴唇和史嘴唇;

Finger tapping 敲叩手指;

Fast,jerky gestures 手势又急又快;

Cracking voices 粗哑的声音

Increased rate of speech 讲话速度加快;

Clearing of the throat 清嗓子;

Buttocks clamped tightly together 臀部崩得紧紧的;

The way to over come nervousness is breathe in deep and breathe out slowly for some times.克服紧张的办法是调匀呼吸,深吸气,慢呼出。

------------------

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流畅自然; 不要把手插在口袋里;

将手和手臂自然地在身体两侧下垂,轻微屈起食指,不要扭在一起或紧握拳头;

手想要怎样就让它怎样,直到它不再回到你的口袋或在听众面前做一些惹人讨厌的手势。

英语演讲技巧 篇6

A Keynote speech is to outline the subjects to be addressed by other speakers at an event,and to establish the tone of a meeting or program.

基调发言也称主题演讲,目的就是限定一个集会上其他演讲者演讲的主题,奠定一个会议或活动的基调。基调发言也直接关系到确立大会的感情基调。

14、演讲指南

Plan well in advance;

预先计划好;

Make sure you fully understand your role in the program;

保证自己充分了解在活动中的角色;

Devote care to structuring your speech logically;

认真地构思演讲,使其结构符合逻辑;

Devote care to setting the proper tone.

认真设定适当的基调。

15、如何使用设备

Check light bulbs,electrical power,cable connections,outlets and contacts,switches and any moving parts;

检查电灯、电源、线路的连接、插座和触电、开关以及一些移动部件

Confirm twice that all your equipment will be available on the time of the day that you need it ;

保证设备能在你使用那天正常工作,至少要确认两次;

Arrange to have back-up equipment close by and be prepared to present without visuals;

准备一些后备设备以防万一,并做好没有图像资料仍能演讲的准备;

Remember to carry your equipment and ensure it will not be lost.

记得带上所需要用的设备,不要弄丢了。

16、紧张的典型特征

Hands in pockets 手放在口袋里

Increased blinking of the eyes 眨眼次数过多;

Failure to make eye contact害怕眼神的接触;

Licking and biting of the lips 舔嘴唇和史嘴唇;

Finger tapping 敲叩手指;

Fast,jerky gestures 手势又急又快;

Cracking voices 粗哑的声音

Increased rate of speech 讲话速度加快;

Clearing of the throat 清嗓子;

Buttocks clamped tightly together 臀部崩得紧紧的;

The way to over come nervousness is breathe in deep and breathe out slowly for some times.

克服紧张的办法是调匀呼吸,深吸气,慢呼出。

17、如何穿着得体

Dark colored suits or dresses;

穿深色西装;

Red ties or scarves;

空朴素的白衬衫或上衣;

Black shoes,freshly polished;

戴红色的领带或丝巾;

Very little jewelry -worn discreetly;

穿刚刚擦亮的黑色鞋子;

Calm,slow gestures and slow movements;

尽量不戴首饰,要戴的话要非常小心;

Shoulders back,chin up.

挺胸抬头。

18、如何使有手势

Make sure all your gestures are smooth and natural;

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流畅自然;

Dont put your hands in your pockets;

不要把手插在口袋里;

Let your hands and arms drop naturally to your side ,gently fold both indes fingers together,without wringing or gripping your hands in any way;

将手和手臂自然地在身体两侧下垂,轻微屈起食指,不要扭在一起或紧握拳头;

Let your hands do what they want to do as long as they dont go back into your pockets or make obscene gestures.

手想要怎样就让它怎样,直到它不再回到你的口袋或在听众面前做一些惹人讨厌的手势。

Point at imaginary objects and dont point at others with your index finger;

手可以指点着假想的物体,不要用食指指着别人;

Size or quantity can also easily be shown by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the hands;

心寸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也可以通过两手的扩张和收缩来演示;

Gracefully show your audience the appropriate number of fingers by holding your hands at a 45 degree angle from your head;

手抬起并与头成四十五度角,优雅地用手势表示出数字;

TO emphasize physical size such as length,width,hold your hands out in front you widely apart to move them up and down.

贯彻纲要精神尝试游戏课程 篇7

【关键词】 区角;数学;音乐;游戏;幼儿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广大幼儿教师顺应时代改革潮流,树立“以幼为本”的教学新理念,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大胆尝试区角活动以及数学、音乐等课程的游戏化,激发了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凸显了幼儿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效果事半功倍。所谓课程游戏化,并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课程实施活动,而是在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的基础上,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活动中去。正如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注重课程游戏化的灵活应用,充分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将教学目标隐含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之中,具体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区角活动游戏化——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所谓区角游戏就是幼儿在游戏活动区中所进行的某种特定活动,它主要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美工区、音乐表演游戏区、语言图书阅读区和科学发现区等。其中,通过合理应用角色游戏区,能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人际关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协商、合作等友好交往的技能,有效培养幼儿大胆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情感,合理调整与伙伴间的相互行为关系。如果灵活应用好好积木区,那就可以拓展幼儿的空间思维,初步感知基本形状与数量关系,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拓宽创新视野。如果用好语言图书阅读区,既培养了幼儿说、听、读、写的基本技能,又有利于幼儿逐步养成说、听、读、写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数学领域游戏化——培养幼儿的科学创新精神

数学属于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幼儿学习数学是自身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但数学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因此,我们只有把生活本质的具体形象性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紧密的结合起来,并合理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游戏之中,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抓住两个“结合”:

1.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创设数学游戏。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日常生活活动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许多家长期盼教师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我们只有把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才能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譬如:幼儿在吃点心的时候,我就启发他们开动脑筋让可口的大饼“变魔术”,即让孩子们观察大饼由大变小的过程,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椭圆形,一会儿变成方形……。在幼儿吃大饼的活动环节中,让他们不仅体验到吃的乐趣,而且初步认识各种图形的形状,从而培养了幼儿开动脑筋思考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2.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开展数学游戏。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活动时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尤其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心不在焉,注意力往往不能一下子集中起来。在一次观看魔术表演时,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津津有味地观看精彩节目。事后,我颇受启迪,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尝试开展游戏化活动,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的过程中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诸如将各种大小不同的几何物体进行辨认性复习时,就刻意用比较夸张的动作将各种图片藏到背后,并大声说:“一、二、三,变、变、变!”此时,孩子们都睁大眼睛静观变化的结果,注意力高度集中,活动效果尤为显著。

三、音乐课程游戏化,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孩子一般从呀呀学语开始就喜欢音乐的,假如我们在音乐活动中适度渗透相应游戏,就能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音乐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游戏化的方式:

1.插入式游戏,引人入胜。 在开展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实际,适时、适度插入相应的游戏活动,以利提高教学的效果。譬如,我在执教《乔尼用一个钉锤干活》这一活动时,在大部分幼儿初步会唱的基础上,就安排了三个小游戏:①让幼儿装作神秘的样子,采用说悄悄话的方式来演唱;②让幼儿把自己看成乔尼,在帮助父母干活受到表扬情况下,采用欢快的声音来歌唱;③让幼儿想象乔尼忙碌一天后又累又饿的情形,采用缓慢较粗的声音来学唱。类似系列化的表情游戏,能使更多的幼儿乐此不疲。

2.串连式游戏,生机盎然。所谓串连式就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设计成一连串的游戏,而每一个游戏都有需要重点达成的教学目标。譬如,我在执教打击乐《拔根芦柴花》中,就进行了“看动作拍节奏”的游戏:我先做擦玻璃的动作,幼儿立即拍出相应的节奏;我又模仿切菜的动作,幼儿就用小木板打出相应的节奏。这些小游戏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欢乐的情怀,学习兴趣倍增。

3.融合式游戏,其乐无穷。所谓融合式就是把整个音乐活动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游戏。一旦游戏结束,幼儿会从中获得相关的有益经验,高效达到教学目标。譬如,我在组织幼儿参与歌唱活动《伸伸转转》时,就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学做木偶人”的游戏来完成:先让幼儿通过熟悉的语言游戏《木头人》来激发学习兴趣,接着让幼儿按照相关要求学做木偶人,初步识记歌词,掌握歌曲节奏,然后在新的语言游戏中学唱歌曲,最后高效达成活动目标。

上一篇:会计专业的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思念的现代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