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书的作文(精选11篇)
那天上午,我和伙伴们在炎炎烈日下做完操气喘吁吁[注: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我不由地拿起同学录开始翻阅起来,都是些酸酸的话语:什么保重啦,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啦,什么你永远在我心中啦……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注: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中,翻到了我的同桌汪诗雨的那一页,正想低头细看时,没想到这时汪诗雨走了过来,她一把夺过我手中的同学录,而且圆睁着两眼,大声叫道:“曾启星,谁叫你看的?”
“我自己看得,又没看着你的,用得着那么愤怒吗?”我嬉皮笑脸[注: 形容嬉笑不严
为了不影响上课, 我没有过多追究, 但整节课我没少注意这个“特殊人物”。只见他一会儿与邻桌窃窃私语, 一会儿照镜梳头, 一会儿又拿出几本时尚杂志来翻翻……整节课都在展示着他的“风采”, 生怕老师不注意他。
下课后我向学生们了解情况, 他们反映就是这位男生值日从来不擦黑板, 经常违纪, 不是上课讲话、迟到, 就是旷课、打架, 是全校出了名的“八大金刚”的头目, 外号“金老大”。很多老师都教育过他, 但无济于事。难道这个“金老大”真的无药可救?想到自己身为班主任的责任, 我决心做好他的转化工作。于是上午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今天轮到你值日, 为什么不擦黑板?”
“不公平!”
“怎么不公平?”
“别人值日是两个人干, 而我单人坐就让我一个人干!”
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就说:“这点是老师分工不合理, 不怪你, 那你上课坐不安稳, 老违反课堂纪律又是怎么回事?”这时他低着头, 无言以对。我觉得“攻心”的火候到了, 就“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让他明白自己错误的地方, 最后要求他写一份检讨书, 进行深刻反省。他答应了。到了下午, 他把检讨书交来了。打开一看,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标题竟然写着“捡土书”三个字!真是气愤, 满篇是方言, 标题三个字错了两个。下午放学我又将他叫到办公室。这次我没骂他, 还是心平气和地说:“你能交了检讨书, 这很好, 只可惜错别字太多了, 而且满篇是方言, 如果再不努力, 将来走出社会就连个自荐信都不会写。”说完, 我耐心地教他纠正错别字后, 要求重写一篇第二天交来。
第二天早上, 一封信从门缝塞进了我的办公室。打开一看, 标题写着“决心书”三个字, “检讨书”怎么改成了“决心书”?我觉得奇怪, 又把“金老大”请到了办公室。我问他怎么回事, 过了好一会, 他才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知道要改正, 但觉得‘检讨书’太难听了, 改为‘决心书’好听些……”我听后琢磨了一下, 哦, 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位“金老大”特别爱面子, 怪不得他整天要梳妆打扮了。
于是我充满信任地说:“好!老师满足你的要求。懂得‘决心书’比‘检讨书’好听, 说明你同样追求上进, 还是个好学生;你看那些有各种明星的杂志, 说明你有抱负, 渴望向明星学习, 长大后有所作为;你爱梳妆打扮, 说明你很爱美, 注重自身形象。爱美没有错, 但一个人仅仅外表美还不行, 还要心灵美才行呀!你父母亲离乡背井外出打工, 还省吃俭用供你读书, 而你却不努力学习, 对得起他们吗?”通过我这番表扬、鼓励、说理, 他的眼睛湿润了, 只见他哽咽说:“老师, 从小学到初中从没有人这样表扬过我, 他们看不起我, 都说我懒、我坏、没出息, 不是骂我就是说开除我, 只有你这样给我面子、表扬我, 我今后一定改正错误……”
就在这天的下午, 他很早就来到学校, 主动打扫教室, 还擦洗了黑板、门窗, 他桌面上的“明星画”不见了……他真的转变了, 为此, 我在一次班会上还专门表扬了他。由于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得到表扬, 他十分激动, 还主动把决心书念了一遍, 同学们听后都鼓掌叫好。后来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由于他转变大, 进步快, 又有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最近还被推选为班长。就这样, 这位“金老大”成为班级管理的“班老大”, 他各方面的进步也更明显了。
本期导读
可能在现代年轻人看来,这不叫爱情:没有热烈奔放的激情,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更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但是,正是在平静如水中,他们演绎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传世经典,他们创造了爱情不老的神话,他们对爱情的执著、对婚姻的忠贞、对家庭的责任感,给现代人倾向于物质至上、自由至上、自我至上的婚姻观以有力的震击。
品读他们一个个平凡的故事,我们试着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多维度地思考,多层级地理解,并感受当爱情变成亲情后更真挚、更深沉的爱无声地流淌……
父亲的检讨书
父亲退休了,和母亲生活在乡下老家。双休日,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我没打招呼就赶了回去,谁知到家里才知道,父亲骑三轮车带着母亲赶集去了。
打开屋门,在屋里转了一圈,随手拿起父亲书桌上的一本杂志百无聊赖地翻了起来,忽然杂志中掉下几张折叠的纸来,我信手拈来,一看,原来是父亲的检讨书--
我的检讨书
小兰:
遵照你的旨意,我在厨房里反省了一小时,给你熬了一锅红枣小米粥,喝了两壶茶水,没有抽烟,更没有喝酒。以上事实准确无误,请检查,并附上我的深刻检讨。
今天我又去打牌了,还误了吃中午饭,你顶着大太阳满村子找我,我还当着那些老头子的面和你叫,让你难堪,看着你扭身气愤地走了,我也没心思再玩了,赶紧回家。可是,从中午到晚上,你就不再理我了,我刚才熬好的粥你也不出来喝一口。我知道,是我当着外人的面说你,让你很没面子,使你不高兴了。
唉,小兰,我当时只是下意识的,并没料到你会生气。
想当年,你做姑娘时,家里的门槛差点被踏断了。而我家成分不好,虽然顶着个富农的帽子,可家里却是真正的一穷二白,相了好多对象都没姑娘肯嫁给我。令我没想到的是根正苗红、比我小七岁的你却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冲破阻力嫁给了我。你说嫁给我的理由就是我有一张高中文凭。只上过一年扫盲班的你对文化人很崇拜,而我是全村仅有的一名高中生。就这样,你给了我一个家,还有三个聪明乖巧的孩子。
每天,我都要骑自行车赶往20里以外的乡政府上班。你早早地起床给我做饭,打好洗脸水,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至今没有一句怨言。贫寒的日子在你的操持下过去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也退休了。两个星期前,你从外面回家告诉我,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一辈子都过来了,现在却离了婚。于是,你睁着一双昏花的老眼,审贼似的一遍遍问我爱不爱你。小兰,别跟小青年学着说那些很露骨的话,如果不爱你,我会跟你生活几十年吗?
今天,又为打牌的事,我说话过火了,惹得你一直不高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怕我打牌血压升高。我也知道自己血压高,我以后要坚定不移地听你的话,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今生今世我们才能相守得更久!小兰,我把检讨书和一盒木香顺气丸给你放在了卧室门口,你如果原谅我了就收下它吧……
检讨书还没读完,我已是泪眼朦胧了,这哪里是检讨书,这分明是父亲对爱的宣言呀!
初中之后,被罚写检讨书是司空见惯的闲事,写检讨书的人也颇多,特别是我们班,老师管得严,犯些琐屑的小错便要执笔拿纸写检讨书了。我也被逼写过几次,在写这些硬编的悔过文字之际,却也感到十分委屈,因为我所犯的或是忘带字典,或是上课时回答不出那些别人也未能回答出的问题。看看外面手拿一支烟,口中吐出的白烟中再加几句粗口的所谓“酷学生”。我是实在不明白他们“酷”在哪里了,只是疑心老师为何从未看过这些“酷学生”,只是诧异为何不让这些“酷学生”尝上一尝写检讨书的滋味。他们写的时候也会如流水直下那么顺,未必像我如此“硬编”。
就这检讨书也曾出现过趣事。今日交上检讨书,明日便会发下来了,老师也不说上几句,但有一次,老师拿着检讨书来到教室,神色也与往常有些不妥,显得可怕。老师竟就检讨书一事说起话来了:“这次交上来的检讨书,有一个同学态度显得有些不认真,写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乱东西。”随后,老师顺口读了读那些不三不四的乱东西。读罢,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也似乎粗略地记得些,如次:
“两千字检讨书,我就跟你废话连篇,垃圾一大推。一个字,两个框,三个屁股,四张嘴,五张桌子,六个头,七条尾巴,八只脚,九九归一,十全十美……作文
这确凿是不三不四的乱东西,的确可笑。当我笑之余,也一面佩服这篇检讨书的作者竟敢写出如此荒唐的“大作”。检讨书发下来之后,大家都想一览为快这篇“大作”,便都从作者手中抢了过来。“大作”已到手,便可细嚼慢咽地吸取精华。我也凑合着看了,才知道老师所读的只是这精华中的极小部分,里面更是包含了骂老师的成分,骂的都是一针见血,无所不包。骂完最后才打了一个小括号,题说:这不是说你的。我们都被这“大作”弄得捧腹大笑,而笑也绝非带有嘲讽之意。
怪了,写检讨书竟感到不怎么羞耻。或许是要写的同学太多的缘故,或许是写检讨书的“常客”,羞耻之心也未必到最后还有,虽然有些对不起“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大家习惯了,也并无出现中伤他人自尊的话语,倘若是有,别人也会迅速地找出反驳之语,因为我们班里的同学似乎都罚写过检讨书,即使是一次。我们写检讨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是无心向学的顽皮学生,整天都弄出点事端,而是老师是我们班管得太严了,复恐我们成为无心向学的顽皮学生,老师就如同守财奴。自己都是如此了,中伤别人的自尊也就如同中伤自己的自尊一般。作文
这令人憎恶的检讨书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烦心之思,费了不少笔墨,更糟蹋了不少时间,这不就等于谋杀我们的性命吗?起初我是认为写检讨书是对我们有多方面不利的,但其实不是的,如果在写检讨书时换个态度思考,再加上后来的体验,你会猛然明白:
我是一位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长相还算凑和,就是身高不足一米六,在班里男生中属于偏低的类型!同龄比我高的,一见我就会说一些“小低个儿!”“营养不良吧!”这些讽刺我的话,我心想:长得高有什么了不起,李小龙不高,不是照样打败两米高的对手,切!
虽然心里这么想,其实我也特别想长高,妈妈说我这是还不到发育的年龄,再过个一两年,准能一米八!爷爷奶奶看我每天吃零食,也说我是营养不良造成的,所以每天的零花钱减半,要求每顿饭要多吃菜少吃肉。我想都没想,只要能长高,让我干什么都可以。有人会说我为什么会这么拼,那是因为——我小时候有这方面的`心理阴影。
四年级那会儿,学校里开展大扫除,所有学生都要分工协作,合理规划。我被老师分到擦电扇组。几个人帮我在桌子上扶着板凳,我踩上去后,桌子轻微晃动,我站在凳子上面拿着抹布,伸展了胳膊,然后发生了一件特别尴尬的事——我竟然够不到,全班顿时哈哈大笑。这时下面的一个高个子把我扶下去,自己拿着抹布连凳子都不用踩,麻麻溜溜儿地就把电扇擦好了,结果我又被老师分到了擦墙组,哎!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发誓: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长得比班里所有人都要高,要让他们都抬起头来看我,要让以前笑我低的人看看,到底谁才是小低个儿!
一、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划分的代表性学说
(一) 损害对比标准。
该学说在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占有重要地位, 其主要观点是, 区分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应当根据违约金与损失额相比较确定。违约金数额小于或者等于损失额时, 违约金表现为赔偿性;违约金数额大于损失额时, 则与实际损失相应的部分表现为赔偿性, 超过的部分表现为违约金的惩罚性。[1]我国《合同法》第114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 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 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学者们据此认为, 我国《合同法》所确立的违约金, 以赔偿性为主、以惩罚性为辅, 具有赔偿性与惩罚性双重属性。
(二) 违约金目的标准。
该说将两类违约金界定为:赔偿性违约金, 是当事人双方预先估计的损害赔偿总额, 于违约行为发生时, 债务人支付此种违约金以替代对债权人的损害赔偿。惩罚性违约金, 是当事人对于违约所约定的一种私的制裁, 于违约行为发生时, 债务人除须支付此种违约金外, 其他因债之关系应负的一切责任, 均不受影响, 债权人除得请求违约金外, 还可以请求债务履行或不履行所生之损害赔偿。判断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的关键, 在于探究违约金条款的目的是损害赔偿额的预估, 还是对违约行为的惩戒。[2]此学说似已成为我国理论界的通说。[3]
违约金划分标准不统一,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学者对违约金的性质、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的概念未能形成一致意见。明确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的划分标准, 是我国合同法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其前提是必须明确, 什么是赔偿性违约金、什么是惩罚性违约金, 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对违约金进行区分的合理标准。
二、对两种学说的分析与检讨
(一) 对损害对比标准的检讨。
在我国理论界, 该说所确立的违约金制度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批判, 认为以该标准所确立的违约金及划分标准存在明显的缺陷:
1. 违约行为并不必然给债权人造成损失。
在很多情形下, 债权人并未因债务人的违约而受有任何损失, 有时甚至会因债务人的违约而获益。若依此标准, 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在违约金不变的前提下, 债务人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越大, 违约金的惩罚性越小;债务人造成的实际损失越小, 违约金的惩罚性却越重。以此标准所区分的违约金明显有悖常理, 有鼓励债务人违约之嫌, 不利于违约造成损失的减少。
2. 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基本一致不符合违约金的特征。
违约金应以赔偿性为主, 惩罚性为辅, 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但是, 由于违约金所具有的预先确定性, 当事人不可能在事前准确预知违约将造成的损失数额, 预定的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之间必然存在不一致。“正是这种不一致, 才使违约金责任成为一种独立的有别其他的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4]。要求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基本一致, 将抹杀违约金与损害赔偿之间的这种差别。其次, 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的部分, 并不必然是对债务人的惩罚, 因为债权人为获得合同履行而付出的心血、时间以及债权人因违约所遭受的非财产损失, 都无法在实际损失的计算中得以体现。“想通过赔偿损失, 使债权人处于如同合同已经履行时那样的状态只能是一种空想”[4]。
3. 对违约金性质的判断。
对违约金性质的判断须与实际损失相比较, 意味着当事人于合同订立时乃至合同履行过程中, 违约金的性质尚无从得知, 只有待违约行为发生后, 对违约金性质的判断才有定论。当事人约定违约金条款, 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在发生违约金时获得足额的赔偿, 或者对相对方履行合同施加一定的压力, 当然更多情况下两种目的兼而有之。但是, 当事人的这种目的即使在违约金条款中得以反映, 违约金的性质仍要待违约行为发生后才能确定, 此时违约金的性质难免与当事人订立违约金条款时的初衷相悖。以实际损失为标准对违约金进行区分, 实质上系以法定性取代了当事人在合同中的意思自治, 有违契约的基本精神。
(二) 对违约金目的标准的检讨。
目前, 违约金目的标准已为大多数的学者所支持, 表明其无论是理论上, 还是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1. 该学说体现了合同自由原则在合同法领域的神圣地位。
法不禁止即自由, 当事人于合同中明确约定惩罚性违约金或者赔偿性违约金, 只要不存在意思表示瑕疵, 我们即应当假定, 当事人于违约金条款鉴订定时, 已经对自己可能承担的风险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并基于双方的利益博弈而最终确定该违约金数额。毕竟, 个人才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当事人订立违约金条款, 无论作为对违约损失额的预定, 还是对违约的惩罚, 都是当事人在各种利益综合衡量基础上所作的判断, 对其尊重和保护, 是我国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2. 该学说符合大陆法系国家履约的道德观念
大陆法系国家的传统理论认为, 履行合同义务不仅是法律的规定, 更是契约神圣观念下信守承诺的道德义务。在我国, 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发达、违约成本偏低以及诚信、守约等道德观念的缺失, 合同履行情况并不理想, 直接影响了合同当事人预期利益的实现。允许当事人于损害赔偿之外约定惩罚性违约金, 可以有效增强合同稳定性, 增进当事人之间履约的信心, 从而有利于促成“重合同、守信用”的良好商业道德风尚, 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 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
3. 该学说在现行规定中存在适用空间。
我国现行法律是否存在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的适用空间, 取决于我国《合同法》第114条性质上是强制性规范还是任意性规范。从条文的表述可见, 该条只是授予当事人自行决定是否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选择权, 既未明确违约金须为损害赔偿额的预定, 亦未排除惩罚性违约金的适用, 故第114条应属任意性规范。当事人依合意订立惩罚性违约金, 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法律即应认可其效力。
三、我国《合同法》第114条中违约金的性质
基于上文对两类违约金的概念所进行的厘清, 我们认为, 判断第114条中违约金的性质, 关键在于判断法条所规定的违约金目的, 究竟是损害赔偿额预定还是惩罚违约行为。
首先, 第114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从条文本身来看, 立法者将违约金与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相并列, 即表明违约金与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具有性质上的相似性。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是当事人于合同签订时约定的, 用以计算违约所造成损失的方法, 具有简化求偿程序, 使债权人及时得到补偿的功能。相应的, 既然将其与违约金并列, 即意味着违约金也具有与其相似的功能和性质:违约金具有填补损害的功能。
其次, 第114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 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 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该款允许债务人以“造成的损失”为基准请求对违约金进行增减, 即将违约金与实际损失联系在一起, 明确指明违约金填补债权人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的目的。但是, 有学者可能提出质疑, 既属赔偿性违约金, 为何该款只在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时才允许债务人申请调整, 而不是违约金“适当高于”造成的损失?如前所述, 赔偿性违约金虽然是损害赔偿额的预定, 但交易市场变幻无常, 违约损失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失在所难免。第114条第二款之所以不对“适当高于”实际损失的违约金进行调整, 一方面是出于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 防止债权人滥用诉权, 而非为体现惩罚目的。[3]
最后, 第114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 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 还应当履行债务。”由于该款未明示违约金的目的, 我国相关立法也未规定迟延履行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的关系, 根据各国通行做法, 在违约金性质不明时, 应将违约金推定为赔偿性违约金。我国《合同法》制定过程中, 曾经将违约金表述为“违约金为损害赔偿的预定”, 但在正式通过时又将此段文字删除。从上文对第114条的解读可以看出, 文字上的删减并未影响到条文对违约金性质的界定, 第114条所表述的违约金, 系赔偿性违约金。当然, 《合同法》第114条亦未禁止当事人作出与条文规定相反的约定, 即未禁止当事人约定以强迫债务人履行债务为目的的惩罚性违约金, 此违约金于债务不履行、不适当履行或者迟延履行场合均有适用。因此, 我国《合同法》第114条所确立的, 是以赔偿性违约金为原则, 不排除惩罚性违约金的违约金制度。
参考文献
[1].余延满.合同法原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540
[2].王家福.中国民法·民法债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1:250
[3].韦国猛.违约金性质浅析——兼论《合同法》第114条违约金的性质[J].金陵法律评论, 2007, (1) :134, 135
昨天,看了育儿专家小巫的育儿文章,联系自己四个多月来的育儿经历,妈妈很愧疚。自诩为育儿专家的妈妈,其实只是一知半解的半瓶子醋。因为根本没有领悟透真正科学的人性的育儿理念,所以不知就里的犯下了很多错误。
妈妈已责令自己深刻反省,向小猪检讨。
妈妈太自以为是了。养儿育女的学问可深啦。妈妈仅仅凭着自己翻过一本十月怀胎的书,常上育儿网站去遛遛,偶然听过几期专家讲座,就自以为了不起,自称对一切了然于胸了,觉着比别的妈妈都高出半截去了。现在才明白,自己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浅的很哪,不然,怎会犯下这么多错误!
就说喂奶吧,小猪的奶瘾大,吃奶的次数多,不给吃的话就哭闹。妈妈有时候很烦,认为小猪粘人不听话,养了坏毛病啦!常常硬着心坚持定点喂奶,不到时间总是想办法拖延。昨天看到小巫的文章提到国际母乳协会早就主张:看孩子,别看闹钟!诚如小巫说的,每个宝贝因人而异,有的宝贝吃奶快,吃的饱,有的宝宝吃的慢,或一次吃的少,所以中间间隔就短,吃的次数也就多。这些都是正常的,每个妈妈都会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自然地调整和适应的。妈妈真是愚昧啊!怎么能把所有的宝宝一概而论,拿一把尺子统一衡量呢!而且,有时候吵闹着要吃奶,并不是饿了,对么?因为小宝贝刚刚从妈妈的肚肚里来到这个新的世界,肯定会不安、恐惧、烦躁等等不适,所以想躺在妈妈的怀里,寻求安慰,缓解不适,得到满足。是小宝宝需要妈妈了,妈妈好糊涂啊!宝贝小猪,妈妈再不那么干了,以后妈妈保证随传随到。
妈妈还有一个不耐烦的毛病。常常忍着忍着,火“噌”地就上来了,尤其是最近天热,耐力更差。小猪白天睡床,总是一惊一惊的,两只小手直抓,所以白天就要赖在人怀里睡。妈妈嫌热怕累,平时最烦这个了,认为小猪被爷爷奶奶惯坏了,太磨人,常常把你往床上放,放了醒,睡了再放,一来二去,妈妈一身大汗,就窝不住火冲你嚷嚷。其实,妈妈明白小猪是因为还不适应这个明亮的环境,安全感强,不是故意这样的,很多小宝贝都有这种现象。妈妈要改这乱发火的脾气,慢慢培养小猪睡床。
妈妈还喜欢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小猪还没到四个月呢,妈妈觉得有时候奶水不足,怕饿着你,就开始喂果汁和米粉,你不喜欢,总拿舌头抵着勺子,妈妈就怨你不乖、调皮。奇怪,四个月过后,你突然就喜欢吃了。妈妈才明白是自己太性急了,宝贝什么时候吃有自己的成长节奏的,到时候自然就行了。还有,你才多大呀,妈妈和爸爸一出去就抱一推大宝宝的玩具回来,巴不得我小猪是个小神童,一下子都把那些玩具玩起来。妈妈真是愚昧啊愚昧!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都忘了!
妈妈,还记得吗?这个星期您给了我50元钱,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有史以来,您给我生活费最多的一次。是啊,我怎么会记错呢,一下子这么多钱,的确是第一次。我知道您是怕我买课外学习资料资金不够才破例这样做的,但是妈妈,我却辜负了您。
是的,妈妈,本周内,我的确因为买课外学习资料花费了十四元钱,屈指算来,应该还剩三十六元钱。但是,妈妈,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深夜里,宿舍里熄灯后,我们宿舍总是有几个同学在被窝里“挑手电筒夜读”的。是啊,初三的我们都面临着人生路上的第一门槛——中考。大家都在努力,也都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顿时,巨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袭来。因此,妈妈,不甘人后的我,便自作主张地狠狠心花去了九元钱,买了一个手电筒。是的,妈妈,买这个手电筒时,我犹豫过,踌躇过,心疼过,九块钱,这是我半个星期的生活费啊!但是,仔细想想,这钱是为了学习而花的,不冤,一点也不冤,这应该不算是浪费吧?我犹豫再三,还是下定决心买下了。妈妈,您不会怪我乱花钱吧?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心里一直有些忐忑不安,始终感到自己周围危机四伏,仅我们宿舍就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同学们都憋足了劲往前赶呢,谁也怕比别人少学了,谁也怕被同伴落下,大家都想考最高的分数,花最少的钱接受高中教育呢。妈妈,我向您发誓,在这严寒的冬天,我一定会排除一切困难,努力拼搏,一定不会辜负您和爸爸对我的期望,一定要对得起我花掉的每一分钱,我知道那都是您和爸爸起早贪黑挣来的的血汗钱。
话又说回来了,现在还剩二十七元钱。妈妈,本来我打算回家时能剩回十块钱的,这一周的生活费十七元就足够了。但是,现在从我的衣兜里只能摸出六块钱了。唉,原来我已经大大超标了,那多花的四块钱,纯属浪费,本可以不花的,可是看到有的同伴买零食吃,我也忍不住跟着买了。这几天睡得晚,每每下了晚自习我们还要再学一两个小时的.,睡觉前总是会饿得肚子咕咕叫。我的意志不够坚强,有时克制不住自己的馋虫,抵制不了零食的诱惑,那四元钱就这样不知不觉落入了我的“虎口”。妈妈,我从来没有如此疯狂地买过零食,以前买零食一周也不过花个一两块,这一周我真的是有些奢侈了,我向您深深地忏悔,希望您能原谅。
至于这周我的开支情况,已经向您汇报清楚了,妈妈,您最疼女儿了,我想您会谅解我的,对吧?嘿嘿。我保证下次再也不乱花钱了。
上周因为数学课上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课的时候我忍不住向后看,老师就让我去后边站着了,这是我上小学以来第一次站到教室后面,当时连刷的就红了,,感觉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真的很丢人。
回家后也没敢告诉妈妈,没有勇气说,害怕妈妈批评我。但是纸还是包不住火的,昨天上午妈妈去接我放学,问老师我最近的学习情况,老师就把这件事也说了,哎!以后还是有事儿就告诉妈妈吧!别隐瞒了。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今天语文课上,有个同学一直问我数学题,我开始没理他,他一直问我我就告诉他了,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又让我俩站到教室后面了。当时心里还可委屈,放学后老师让我们留校谈话,老师说我最近一段有点浮躁,还有作为班长要以身作则,我虚心接受了老师的话!
自2011年以来,余太湖利用开出租车的便利募集了八万余册书籍,五万余件文体用品,在金沙县建立了23个乡村小学图书室。因此,人们送他一个外号“讨书的哥”。余太湖17岁出门学汽车修理,因为文化不高,在工作中闹了好多笑话。一次,顾客来修车,要换个零件。零件是进口的,上面都是英文字母。余太湖根本不认识,结果拿错了。师傅当着顾客的面不停地数落余太湖。当时,他想,没文化太悲催了。从那时起,余太湖暗暗下定决心,等自己有能力了,要帮助家乡的孩子学文化。所以,当他开上出租车后,他就利用接触乘客的机会,为山区的孩子募集图书。
第一次开口跟乘客说捐书,余太湖鼓足了勇气才敢开口。乘客是一对母女,余太湖问小姑娘:“你上几年级了?家里有用过的图书吗?”小女孩说:“有啊,叔叔,你还收旧书啊?”余太湖说:“不是,我就开出租,我想给山里的小朋友做点事,把你们不用的旧书带给他们。”得知余太湖的目的,母女俩都觉得挺好,后来真的捐了一堆书。第一次就碰到好心人,余太湖兴奋极了,以后,每一个乘客都成了他的募集对象。
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让余太湖郁闷至极的事,募捐的事差点就没坚持住。一天,来了一个书卷气十足的乘客。照例,余太湖立马开口了。估计乘客当时正好碰上了不顺心的事,嘲笑说:“你开出租车,还兼职二手书买卖?”临下车,还没好气地说:“我就看不惯打着公益旗号为自己谋利的人!”明明是好心,却得不到理解,余太湖很有挫敗感,打算再也不干了。
当他把最后的一些书送给孩子们的时候,学生们热情地围着他,看着一个个因高兴而涨得通红小脸,他就想,还得继续干下去啊。通过这件事,余太湖开始反思,既然是做好事,就要把好事做好,做得漂亮。和对方聊天,聊得来,便问上一句:“您家里有适合娃娃看的、闲置的书吗?”他不再贸然开口,至于如何开口,他花了一些小心思。一次,有个男孩看到座位上的书兴奋地说:“这本书我们家也有!”孩子的妈妈搭腔说:“师傅,这是你孩子的书吗?”余太湖就乘势说了自己募捐的事。这位妈妈听后大为感动,当即留下电话要捐书。一次,有个女乘客看到余太湖和孩子们的合影,就好奇地打听起来。当她听“讨书的哥”的来历后,当即决定将准备用来去三亚过春节的钱捐出来建了图书室。
在余太湖的影响下,周围的朋友也加入到捐书的行列中,成立了“贵阳爱心公益团队”,不仅为山区学校建立了图书室,还募集到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甚至通过社会力量牵线搭桥救治了得了重病的孩子。山里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余太湖的爱心惠及了不少山里娃娃。
余太湖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讨”书上,但是他不后悔,他说:“有爱的路会越走越宽,我的公益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编辑/张金余)
一、目前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分类
尽管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但是基于我国高校法学院系自身的特点、综合实力、人才培养定位等的不同, 在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与表述上, 其也各有千秋。总体而言, 这种目标定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法律人才指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理论知识, 能够熟练地将相关法学理论知识积极地运用到法律实践中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才。[1]例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从塑造法律职业主义和人文道德情怀兼备的法律人出发, 以培养具有专业典范和社会公义的治国之才为目标。吉林大学法学院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与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要, 德智体美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 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宽泛的法学专业基础, 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法律、法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天津科技大学法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公正、廉洁的品质和现代法律精神,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知识结构全面, 具有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 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 在知识产权法学和环境法学方面有专业特长, 实践能力强, 能广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法学人才。
(二) 复合型法律人才目标
复合型法律人才指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或理工学科的知识基础, 同时具有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和相应的法学理论知识的法律人才。可以看出, 该类培养目标不仅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精通, 还要求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 并能做到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除此之外, 清华大学法学院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法律应用能力, 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知识, 适应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三) 兼具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除了以上两种分类外, 还有一些高校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兼具应用型和复合型。例如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质量为先, 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 逐步建成法学门类学科优势明显, 其他相关学科与法学学科交叉发展, 融通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 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多科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高素质创新人才。黑龙江大学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法学基础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实践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模糊
目标是灵魂、精神与导向, 其直接贯穿了整个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教学的全部过程及学生能力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 教育目标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只有从国家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角度准确分析, 才有利于促进法律院系认清其人才培养使命, 也才有利于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然而, 从我国目前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情况来看, 培养目标定位却并不清晰。如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应该定位于通识教育, 有的学者则认为法律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 因此应当定位于专业培养目标, 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是学历教育等等。[2]
此外, 无论是国内的重点大学, 还是一般本科院校以及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 很多都在其培养目标中提出培养法律人才一说, 然而, 何为法律人才却没有在其培养目标中得到体现。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辉得在该大学法律学院创立之言甚为精辟:我们创办法律学校的目的, 非在造就许多讼棍;乃欲以严格之训练, 提高其程度, 使将来出校之后, 有高深的学问, 有远大的目标, 有高尚的道德, 若再资以相当之经验, 则无论其为法官, 为律师, 为各种公共事业鲜有不成为造福国家的法学者。[3]
(二) 培养目标无特色
在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法学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也在日益加快, 作为基础的中国本科法学教育, 其培养目标自然应当跟上时代的脉搏和国际潮流。纵观我国高校法学本科培养目标, 多以笼统的话语概述, 一方面, 其内容难以展现本校优势以及本地区所需人才的特色, 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推出的“人才产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法律人精神的模糊与缺失。如为给北京市输送法科人才, 北京联合大学侧重于法学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实践, 其要求学生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 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能力, 能独立从事一般法律事务。
在另一方面, 人才培养目标的狭隘性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国际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 这一趋势必然会对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素质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对国际法律的实践能力即运用法律知识来分析、处理复杂多变的具体涉外关系的综合能力, 应成为法学人才的一项重要素质指标。因此, 培养目标不仅仅应考虑国内环境, 还应当紧跟国际化潮流, 展现国际特色, 如何引导法学人才综合发展和培养处理各种涉外法律关系能力则正是各法学高校本科教育应当考虑的问题。[4]目前来看, 很多高校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学历教育目标, 与世界名校的法学教育相比, 其差距彰而不隐, 这一点充分影响了其教学模式。在英美法系国家, 其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律师, 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多采取案例教学法, 亦被称之为学徒制的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有两大特点:一是课程设置上的职业针对性、教学内容上的重实践而轻理论性;二是上课时用苏格拉底式讨论问题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系统讲授。[5]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法律逻辑思维的形成。相比较而言, 我国许多高校法学本科教学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台上讲, 学生台下听课的“孔夫子”教授模式, 其教学目标的毫无特色也自然造成教学模式的雷同及中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高, 从而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 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名不副实
从我国高校的培养情况来看, 近年来法学教育逐渐呈现出虚热的现象, 其因在于许多高校以扩大生源和提升毕业率为目标, 鼓励学生以过司考、考公务员为法学培养最终目的。这种过于实用的法学教育不仅导致受教者将法律当成驭人之术, 更严重的是, 它也导致高校学生缺失法律的信仰精神。从2005年1月1日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服务面向和特点, 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状况, 大力推进因材施教, 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来看, 许多法学院实际的培养目标与该文件的主旨相背。因此, 学校自身提出的目标多成了应付政策规定的空文, 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降。由此, 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 实现理论基础与适用的有机结合, 着力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基础牢靠、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正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大体上, 法律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外乎以下三类:一是职业型法律人才培养;二是通识型法律人才培养;三是精英型法律人才培养, 培养具有法律实际运用能力和广泛的法律知识的精英人才。从国外来看,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均将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人才的培育。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高起点、高层次的教育, 相当于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 学生只有获得学士学位以上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才有机会进行法学教育。德国的法学教育虽然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 但是其包含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司法实务训练两个阶段, 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或者说德国的法学教育实际上是融合了本科层次的基础教育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两种形式, 因此其教育时间会更长。日本的法学本科倾向于通识 (才) 教育, 为学生进入职业实训阶段打好人文和法学等多方面的基础, 其可归结为“本科基础教育+本科后的职业训练”的培养模式。由此可见, 主流的国家多将法学教育目标定位为法律从业人员的培养, 即一种精英型教育模式。[6]
基于我国的历史传统及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本质上属于通识教育, 即大学教育通常作为现代普通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 我们应将中国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的法律通才, 即指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法律人才培养的首要价值标准, 平等、公平、正义的民主思想应是法律人才职业道德品质的核心内容。在此标准下, 所培养的学生应在法学学科上既有一定的专长, 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厚实的专业基础, 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以增强其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这种高素养, 既是相对于中等教育的基础素质而言, 同时也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培养的法学本科生的素质及大学专科层次的素质而言。然而, 应明确的是这种高素质教育并不等同于精英教育, 本科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是培养现成的法学家、法律家, 它是大众教育中基础性的个体素质教育。虽然我国有不少学者也提出了精英教学目标, 但是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础, 法学本科毕业生是未来我国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法律服务队伍的基本力量和主力军。是故, 精英式人才培养更适合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教育。具体而言, 我国可从以下方面来完善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一) 制定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
2012年5月,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工作会议, 落实于2011年12月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 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 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 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 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突破口, 着力培养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对此, 季立刚教授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2年年会上的发言中指出, 我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宗旨在于通过改革现有的经院式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根据当今中国法治社会建设和国际发展需要, 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全面、法律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处理国际法律事务能力的高层次法律人才。[7]
客观上, 对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应当是以“创新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观为指导, 优化现代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 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语言能力与实践能力强、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应用型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复合型人才是相对于单一型人才而言的, 其特点体现为多学科知识复合与知识与能力复合等;应用型人才是针对理论型人才而言, 特指具备一定的复合型和综合性理论和技术, 并能将其应用于该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类专业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法律人才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如与以前相比, 律师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 非诉业务也逐年递增, 这些都需要律师在掌握完善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具备更多计算机、工商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方面学科的基础知识。
另外,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法律行业以外的岗位, 如企业中的文秘、人事管理、产品营销等, 对既具备有一定的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知识, 又具有必要的法律知识人才也有较大的现实需求。此外, 法学专业毕业生广阔的就业方向对法律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本科后阶段教育角度来看, 具有复合型人才特征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法学院的课堂, 意味着不同知识的交融和对法学发展的推进。那些已经受到其他学科本科教育的人们进入法学院之后, 过去的专业背景并不是他们理解法律知识的障碍, 反而表现出一种动力。可以肯定的是, 伴随着司法制度因社会关系的日趋细腻和专业化, 涵盖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与法律专业交叉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将会越来越明显地发挥他们自身的复合优势。这也进一步表明创新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正是法学本科通识型教育所应当有的目标。
(二) 依据自身特色培养社会所需的开放型法律人才
在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目标的总指导下, 充分利用其高校所有的地理优势以及其师资力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例如渤海大学法学院以立志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辽西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法律事务咨询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培养目标。武汉东湖学院经过多年建设, 已凝练和培育了知识产权法的特色, 知识产权方向培养具有普通高校法律专业基础知识, 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专门学科知识, 能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 同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 或者在版权局、商标局、专利局、科技局、大中型企业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 应注意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法学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其自身特色, 培养出法律知识系统、全面且具有某一方面专长的特色法律人才。但培养方式上的特色化并不等于片面化, 而应在法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法学知识的系统性, 避免学生存在某一领域法学知识的盲区或不足。此外,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也应当体现出当今时代特色。我国已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标志着我国已步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法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观念的复合应用型的开放性法律人才是治国所需。以湖南大学法学院为例, 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阶段+课程群组”的课程体系, 并设立英语实验班, 对学生采取选拔制, 实施“2+2”模式, 即在法学专业学生完成第二学年的学习后, 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综合测试, 语言能力强者进英语实验班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通过对外语能力训练的加强, 从而促进学生更快更准地把握国际要求, 提升自身素质。
(三)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明确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通识教育的本原, 并不意味着应将法律职业教育的内容从法学教育中完全剔除。世界范围内, 随着各大法系之间日益明显的交叉融合, 我们也应当看到, 模式的划分也并不是绝对的泾渭分明, 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国外大学更加倾向于法学教育和职业教育衔接的培养机制。因此, 在肯定我国法学教育应当包含必要的通识性教育的同时, 我们也应当认可法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性质, 而这也符合法学教育的本质。
从法律的发展来考察, 法律职业的存在与需要推动法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源流上, 自一开始, 法学专业就是为培养法律职业人员服务的。随着我国法学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 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际进入法律职业序列, 但是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是他们选择法学专业学习时其实是期望从事法律职业的, 因此, 职业教育性质是法学教育应当具有的特性。[8]此外, 法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同法律职业的结合实质上正是通识教育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体现。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和深化, 必将导致法律知识的复杂性不断加深, 这样便使得专业知识与一般常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从内在的特质看, 法学本身便明显表现出了一种实践理性, 它不仅仅是一整套学术性很强的知识体系, 更是一套以针对社会问题为指向的解决冲突与矛盾的方法。它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 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作用, 否则法学教育就不过是一套空洞的理论, 无法与社会实际生活发生真正的联系和契合。[9]
四、结语
勿庸置疑的是, 培养目标是法律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理念性的核心问题。对于其重要性是如何夸大都不为过的, 缺乏了目标的法律人才培养不仅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而且也会以一种釜底抽薪的方式使一国的法治文明处于一种摇摆不确定的状态。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呢?这是一个拣选的问题。虽然美英日德等比较成熟的法学教育似乎已给我们提供了现成的模式, 但是全盘移植, 还是中为体外为用式的借鉴? (下转第19页) (上接第16页) 这是时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客观上, 法学教育最终是服务于法律实践的, 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为一国的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量体裁衣的。法律的本土资源性也决定了中国的法学本科人才教育必须契合自己的国情, 服务于时下改革开放与依法治国的要求, 而这也是指导我国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的目标。
[编辑:苏慧]
摘要:依法治国理念下,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当下中国法学教育中的前置性问题, 因为目标定向直接影响与决定了法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与量。在表象上, 在各种版本的培养计划中, 这一原则性问题似乎已得到解决, 但是源于区域、环境、综合实力、境界等方面的原因, 目标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立于国内与国际的双层视角来剖析具有规范性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我国法学教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进才.应用性、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137.
[2]刘定华.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26.
[3]向佐群.中美法学教育之比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 (6) :132.
[4]汪习根.论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政治与法律, 2001 (1) :12.
[5]万春梅.比较两大法系的法律教育制度——对中国法律教育制度的启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6 (5) :145.
[6]杜志淳.国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EB/OL].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org/article/show.asp?id=152, 2012-08-23.
[7]季立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探索[EB/OL].http://www.law.fudan.edu.cn/cn/index/show/?d=124&m=115, 2013-03-05.
[8]邵俊武.再论新时期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J].法学评论, 2004 (5) :150.
【检讨书的作文】推荐阅读:
公务员违纪的检讨书-检讨书09-15
一封特别的检讨书作文05-27
晚归的检讨书06-01
北漂的检讨书06-10
打牌的检讨书06-25
冲动的检讨书07-16
大头的检讨书09-09
旷课检讨书的格式06-30
给单位的检讨书07-13
打游戏的检讨书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