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故乡》教学案例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月之故乡》教学案例

《月之故乡》教学案例 篇1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好一个“看月亮,思故乡”,这是彭邦桢的《月之故乡》,他抒发了一位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与思念之情。4月份有幸在南充参加了优秀青年教师陈金龙老师的《月之故乡》教学观摩课,这对我帮助很大,让我对于诗歌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来看陈老师是如何教学《月之故乡》的。

一、抓住关键词句,注重诵读训练。

诗歌教学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诗歌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诗歌的主题。根据不同的诗歌,采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情感去读诗歌,最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掌握诗歌的语调、节奏和重音。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读出诗歌的内涵。比如,陈金龙老师在教学《月之故乡》时,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停顿来表达诗歌的感情,并让学生配合肢体动作帮助理解诗歌的意境,读“天上一个月亮”时,让孩子们抬头看天上,想象天上挂着一轮月亮;读“水里一个月亮”时,又让孩子们低头看“水里的月亮”,这样,就让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融入了诗的情境中,让学生想想怎样读才能读出诗的意境,学生思想达到了,朗读也就达到了。此外,陈老师还让学生找出诗中给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是“看月亮,思故乡”。抓住了这一关键词句,孩子们很容易就明白了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在领悟了情感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训练,效果非常明显。在诵读训练中,陈老师还适当的对孩子进行激励,如,陈老师说:“读读以上诗句,诗句上都是二年级学生就认识的字,你能读出六年级的水平吗?”这句话又把孩子们读诗的激情提上了另一个高度,读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陈老师没有枯燥的讲解,也没有惯例的问答,只是引导学生诵读,让孩子们在读中就把握住了这首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二、利用背景资料,丰富诗歌教学。

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让学生想作者所想,要让学生感同深受。”诗歌教学的难点也就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每一首诗的创作都有特定的背景,如果不了解创作的背景,单一的让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文字中去阅读体会是很难理解的。因此,了解诗歌的背景能为学生理解诗歌做一个很好的铺垫。那么,该如何利用背景材料,了解哪些背景资料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了解作者的经历。每一首诗词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和情感,因而从诗人出生的年代、家庭状况、身份地位、生平事迹、后世影响等诸方面来感知、体验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认识,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重要的意义。陈金龙老师在《月之故乡》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陈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作者彭邦桢这一生的奔波地图,湖北——印度——台湾,辗转一生都回不了祖国家乡。通过对他经历的了解,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体会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诵读诗歌,效果又有不同。

2、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许多诗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就不能深刻的理解诗词。陈老师在介绍了作者彭邦桢后,适时的点拨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继续了解作者的漂泊之路,太湾——美国,就是回不了祖国家乡,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了作者当时不得不辗转数国的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个时候学生的情感被彻底调动,孩子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老人的遗憾,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在理解了作者的思乡之心后,再读起诗歌来味道又不同。

3、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在诗词教学中不妨将该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提供给学生,或者由学生自己查找,然后进行比较赏析,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不是孤立的了,而是成为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根据教学安排的需要,陈老师在这点上只做了简单的提点,让孩子们有了一点全面的意识。

三、适当的拓展活动,扩展学生思维。

拓展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方式。诗歌教学既要教学生诗歌品读的方法,同样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拓展教育。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拓展教学,要让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知识。陈老师在《月之故乡》一课中开展了两个拓展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围绕“故乡月”改写诗歌,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的扩展和发散,写出来的诗歌让台下老师们拍案

叫绝。最后陈老师在歌唱中结束了本课的教学,音乐比较容易把人的思绪和情感带进某一情境,让学生听着音乐,学着唱一唱这一首诗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月之故乡》教学案例 篇2

1.课选自《课标》版音乐教材七年级 (上) 第三单元。

2.本单元教学主要是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思乡情感,

并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 提高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及创造能力。

3.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熟悉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的第一主题;能感受作品所蕴涵的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能拓展、迁移、创新, 学会自主欣赏、感受音乐的美。

4.教学重点:情感的体验 (思乡情) 。

二、教学思路

1. 初一的学生经过了小学六年的学习,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技能,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理开始发生变化,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 不愿意“随便”接受“任何人” (包括父母、老师等) 的安排、建议, 他们渴望独立, 渴望被别人理解, 被别人承认, 因此, “一言堂”老师说了算的教学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2. 我认为要很好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关键是应该抓住“体验”、“实践”两点,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让学生有“发言权”“选择权”“决定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 去寻求, 这样的感受才是真切的, 也是不容易遗忘的。只有认真实践, 才能有情感的体验、心灵的震撼。因此, 在设计本节课时, 我便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3. 音乐课是学生们喜爱的学科之一, 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我认为应该将音乐课安排得丰富多彩, 因此, 在本节课中, 我选择了歌曲《故乡的亲人》的教唱, 同时又选择了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的欣赏, 最后, 安排了实践创新活动, 有唱, 有听, 有看, 有活动, 始终不会让学生产生单一枯燥的感觉。

4. 情感的培养固然是非常重要的, 但有关音乐的一些基本技能-譬如说识谱的能力也是应该掌握的。在本课的学习中, 我便巧妙地安排了这项能力的训练。

三、过程设计

1. 教学媒体:多媒体

2. 教学方法:欣赏、探究、实践

3.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播放音乐 (《故乡的亲人》) 、画面[Powerpoint]将学生带入神圣的音乐殿堂, 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做好铺垫。

(2) 导入新课:由课前音乐 (《故乡的亲人》) 导入《思乡情》, 并揭示主题。[Powerpoint]

(1) 师:同学们, 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 大家有没有熟悉感?有没有同学听过?在哪儿听过的?

生: (略)

(2) 师:听完这首歌曲, 你认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生:表达了远离家乡的人们, 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孤寂、惆怅的心情。

(3) 师:A.这是由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所创作的歌曲, 跨越了三个世纪, 早已飞越了国界, 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1851年, 福斯特远离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到辛辛那提州工作。他感受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 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 借以寄托思乡之情。

B.作曲家、歌曲创作背景简介

(3) 明确目标[Powerpoint]

(4) 聆听歌曲:《故乡的亲人》要求:认真聆听, 细心体会。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5) 学唱新歌:

(1) 出示歌谱。[Powerpoint]

(2) 让学生选择学歌形式。 (由各学生自主选择, 以多数同学意见为准)

A.老师教唱;B.跟钢琴声轻唱歌曲 (可哼鸣, 可填词) ;

(3) 理解音乐:

A.轻声齐唱歌曲, 并请注意分析歌曲的旋律线总结歌曲特点。 (各乐句之间有何相似点及不同点) (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生A: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与第二乐段的第二乐句旋律完全相同, 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与它们也非常相似, 只有极小的区别:

生B:第二乐段的首句情绪激昂, 出现高潮;

生C:全歌旋律朴实、优美, 节奏平稳, 但却透露出作者远离亲人的孤寂、惆怅和深深的思乡之情。

B.师: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情绪和方法来演唱这首歌曲呢?请作出选择[Powerpoint]

a.演唱情绪:深情地悲壮地活泼地

b.演唱方法:断音唱法连音唱

C.体验歌曲蕴涵的思乡情感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以提示、暗示等方式让学生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自我纠正, 如音准、速度、填词等) 。[Powerpoint]

(4) 请尝试唱谱-《故乡的亲人》 (表扬识谱能力强的个人、小组) 。

(5) 表现音乐———由学生自行对歌曲进行处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以何种演唱形式来演唱此曲, 由大家决定选其中一种来演唱) 。

(6) 拓展学习:欣赏中国小提琴独奏《思乡曲》[Powerpoint]

(7) 资料交流: (前一节课已吩咐同学们收集有关《思乡曲》及作者马思聪的资料、信息)

生: (1) 简介作者马思聪的生平及故事 (2) 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3) 《思乡曲》相关资料

师:总结

(8) 欣赏

(1) 聆听小提琴独奏《思乡曲》, 用心体会乐曲的内在情感, 并同步出示乐曲分析。[Powerpoint]

(2) 请说出欣赏完之后自己的感受。

生:小提琴如泣如诉地叙述着作者的情感, 把思念、忧伤的情绪表现得细致入微。

(3) 能否唱出本首乐曲的主题。 (尤其是主题一)

师:此主题直接来自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出示乐谱。[Powerpoint]

生:在钢琴伴奏下试唱乐曲主题一;听师唱主题二。

(9) 深情体验。 (播放吕思清演奏《思乡曲》的录像。)

师:《思乡曲》采用小提琴独奏的形式, 运用了我国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请同学们再次感受一下其思乡的情感, 体验其旋律、节奏、情绪的变化。

(10) 分析比较两首乐曲 (四人小组讨论)

(1) 共同点:A.二者所表达的情感相同, 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感;B.均巧妙运用了民歌音调。

(2) 不同点:A.作曲家所在国家不同B.风格不同

生:结论:每个人的心里, 都会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都有一片濡染着晨曦的云彩。“美不美, 故乡水;亲不亲, 故乡人。”古今中外, 谁不爱家乡, 谁不爱祖国?这是一种情感, 这是心灵的归宿, 这当然也包括我们!

(11) 创新体验:请同学们用适当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思乡之情。

要求:由组长组织, 以小组为单位, 共同商量、讨论、协作完成。

(1) 配乐朗诵《乡愁》作者:余光中; (配乐:《思乡曲》)

(2) 为《思乡曲》主题填1-2段词并演唱;

(3) 思乡小品:《望月》 (以《月之故乡》音乐作背景)

(12) 情感升华:师生深情演唱《故乡的亲人》, 并在乡愁绵绵的《思乡曲》乐曲中结束全课。

四、情境描述

本课由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思维活跃、富有激情, 获得了完美的情感体验。在全体同学满怀深情地演唱《故乡的亲人》之后, 教室内被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同学们静静地坐着, 还有些同学轻轻地发出了叹息声, 我被这种情境感动了, 不忍再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在创新体验活动中, 吴镇星同学为我们表演了一个小品———《望月》, 只见他走上讲台, 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轮圆月, 然后坐在地上, 手托下巴, 一言不发, 静静地望着月亮。忧伤的《月之故乡》在教室内回旋着……过了一会儿, 他慢慢站起来, 停了停, 长吁了一口气, 走回座位。猛然间, 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的眼眶湿润了。

五、教学反思

月之梦 篇3

因为爱做梦,她似乎忘了哪些是真实,哪些是梦境。也许是听说,也许曾经确实有过:太阳和月亮是一对恋人,但因为彼此太爱对方,于是他们不停的追赶;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追赶,于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时间销蚀了很久很久以前邂逅的记忆,想要寻找,却找不到远方的方向。

但,那一晚,月儿失眠了。等在树下的痴情而浪漫的人儿焦急地徘徊,“月亮代表的心”的歌声变成了“都是月亮惹的祸”,望穿秋水的伊人小径微叹着,深邃的天幕只剩下那星星点点的裂痕,像是月亮飘过不小心滑落的伤心。

一切的一切,只因那一封来自海的情书。

柔情的海,无垠的海,他的臂弯里也许的确是那个月儿栖息的安静的角落,虽然,他没有太阳的温暖。因为月已不知不觉的把海作为了自己的——家,每天傍晚从这儿出发,每天黎明她疲惫的归向海。月亮忘记了!

月的梦整日呼呼大睡,而月,却整日的失眠。

也许,

也许,

那遥不可及的爱情的确不是冷冰冰的月儿能得到的。

也许,

也许,

关于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之 篇4

主题团日活动

学院:管理学院

班级:法学

日期: 122班 2014、5、21“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主题团日活动

心得体会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在学校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要求。

为了加深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深刻内涵的认识,真正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远大目标,我们开展了以“加强民族团结,营造美好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本次“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四个方面来具体展开,分别是:

1.第一小组是寻找张春贤或者努尔白克力的视频讲话;

2.第二小组是就上面的视频进行剖析,详解;

3.第三小组是就民族团结的优秀文章进行朗诵,传播正能量;

4.班级同学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

我们从多个角度,多面性的针对学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教育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在本活动开展之前,同学们通过查看书籍,利用网络,请教少数民族同学等多种方式积极努力学习各民族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领悟,继而加强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之后,我们开始着手准备此次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民族特色和自我风采的平台,提升各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底蕴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将民族文化交流提升到更深的层次。

此外,我们组织班级同学观看与民族团结相关的优秀影片,通过影片的形式对同学们进行教育,让同学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和氛围,思考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敬老月之慰问退休教师总结 篇5

在2013年10月敬老月之际,为响应国家对老人节的号召,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活动部开展了一系列敬老爱老的活动。其中,近期我们开展了慰问退休老教师的活动。

在与分团委的合作下,近一周我们一共慰问了十六位退休老教师,这体现了我们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对退休教师的关怀,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使退休教师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在慰问中,同学们不仅向老师请教了关于学习方面的事,而且还讨论了学校的光辉历史。

《月之故乡》教学案例 篇6

1 以景物描写刻画情感主题

《故乡》中的景物描写有三处, 作者有意将阴冷昏暗、破败荒凉的现实“故乡”, 明朗神采、富有诗意的儿时“故乡”, 以及朦胧虚幻的未来“故乡”形成三维比较, 以此渗透作者对现实“故乡”的极度不满, 对儿时“故乡”的无比怀念和对未来“故乡”的十分虚妄的复杂情感。一是阴冷昏暗又十分破败荒凉的故乡画面——深冬时节, 天气阴晦又严寒, 刮着冷风, 呜呜的响,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几个村庄萧索且荒凉, 没有一些活气象[2]。二是当母亲谈起闰土时, 通过“我”的回忆为读者闪现了一幅儿时“故乡”的神异图画——天空深蓝, 圆月金黄, 海边沙地宽广, 西瓜碧绿, 一望无际, 少年闰土手拿钢叉, 英俊潇洒, 令人神往。在文章末段, 对“我”离别“故乡”时再度展现了儿时“故乡”的美景——眼前是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 上面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便是“我”历经“故乡”见闻和感受之后在想象中产生的未来“故乡”的画面, 所不同的是, 这个画面比儿时画面添了一种虚幻的感觉。

2 分析人物, 把握课文感情

小说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故乡》主要刻画了衰变的闰土、堕落的杨二嫂, 渗透了作者对因物质穷困而导致精神上堕落的人们的厌恶和憎恨。

2.1 衰变的闰土

闰土变化的更深层原因是由于生活的沉重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他自身的衰老、麻木和他同“我”之间关系的疏离与隔膜。在他自身方面。20年前的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纯朴勇敢的少年英雄。而今20年后的闰土则是一个贫穷、衰老、麻木、迟钝的木偶人——灰黄的脸上布满很深的皱纹, 眼睛肿得通红, 手粗糙、干裂, 活像松树皮;头上戴着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说话吞吞吐吐, 断断续续;说完话的神态是只摇头, 然后沉默, 仿佛石像一般。这些变化导出了闰土衰变的原因——生活的沉重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已陷入苦难深重的境况。从这样的探讨中使学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2.2 堕落的杨二嫂

杨二嫂由于生活的穷困而引起了精神上的蜕变, 变得自私、刻薄, 毫无人情味, 甚至为了获得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 干出了为世人所不齿的行为, 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杨二嫂精神上的堕落使我感到心寒, 20年前的杨二嫂年轻貌美, 人称“豆腐西施”, 然而20年后出现在眼前的杨二嫂竟然是个怪模怪样的“圆规”形象, 容颜衰退失去了吸引顾客的能力;使她的豆腐店买卖处于倒闭状态, 日子越过越穷, 以至脸上和身体各部肌肉变得瘦削不堪, 才出现了“圆规”的模样。然而这并不严重, 严重的是, 她摆着架势和“我”唠叨着的那些怪腔怪调的话语, 着实令人感到吃惊:“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吗?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啊呀呀, 你放了道台了, 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 出门便是八台的大轿, 还说不阔?……”。从这些怪腔怪调的话语与行为来看, 她是尖刻、泼辣、自私、对别人毫不关心, 对“我”的生活状况并不了解, 目的只是想从“我”这里捞到一点好处还染上了小偷小摸、明抢暗拿的恶习。

3 深入文章, 理解“我”的孤独与绝望

小说中的“我”, 有作者的影子, 但绝不可等同于作者。“我”在回乡搬家的过程中看到了破败不堪的“故乡”景象, 见到了令人吃惊的人事变化, 以致产生了十分复杂的思想情感。这些情感是通过对“我”的心理活动的剖析直接抒发出来的。例如, 在描写了故乡萧索破败的景象之后, 直接抒发了“我”对“故乡”既怀念又失望的忧伤情感:“啊!这不是我20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当木偶似的中年闰土站在“我”面前一声声叫“我”“老爷”时, “我”的内心便有了寒颤的感受和可悲的念头。当“我”历经“故乡”见闻, 离别“故乡”时, 作者更是通过“我”连续几段的内心独白, 充分抒发了“我”离别“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所以“我”只有希望“故乡”有个美好的未来, 在那里人们都过上了新的生活。所以最后便这样安慰自己:“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通过以上的分析, 学生们对于整篇课文的内容已基本掌握和理解, 也加深了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并深化了文章主题——不只是“我”的故乡, 当时的中国社会农村都是这样, 当时的农民也都是这样, 这都是辛亥革命后, 军阀割据、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农民的盘剥造成的, 表达了作者的悲哀与愤怒。这样做既突出了重点, 又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由现象到本质, 透彻的领会课文主题。

4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传统的教材篇目, 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教学中没有走“介绍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程序, 而是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1) 遵循作者写作思路, 走进作者心境, 把握小说主题,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作品。 (2) 对于本文主题的把握, 重点放在对杨二嫂、闰土、“我”三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上。不足之处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进行探讨。 (3) 加强作品与现实社会的链接, 为作品注入时代的活力。鲁迅作品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 不仅仅作用于小说所属的年代, 而是永久性的。在教学中, 我注意了作品与现实的链接, 由作品中的“新生活”联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中去理解。

参考文献

[1]刘燕, 尚学文, 严喜长, 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 (下) 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10.

《月之故乡》教学案例 篇7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12级团总支年级会

二〇一四年三月

雷锋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习和传承的美德。无论是助

人为乐还是勤俭节约,都是我们应当努力要求自己的方向。而在2013年1月我国提出倡议光盘行动以来,全国媒体和民众、餐厅和院校纷纷响应,我校也是积极提倡,反对浪费。鼓励学校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12级秉承学校与学院的宗旨和号召,意在教育年级同学,提倡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大学生素质。特在三月雷锋月组织雷锋月之寻找“光盘班级”的主题活动。在平时发现优秀的个人以及班级,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有利于大家学习和认识到光盘行动的重要性。

三、活动主题

雷锋月之寻找“光盘班级”

四、活动对象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12级全日制本科生

五、活动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12级团总支年级会

六、活动时间与地点

1、时间:照片征集时间 2014年3月20日-27日

照片展示时间 2014年3月29日 15点-18点

2、地点:湖南大学天马学生公寓篮球场

(一)活动前期

1、由年级会宣传股制作活动海报,公关股负责海报的张贴工

作。

2、年级会办公室下发通知给各个班级,积极号召班级各位同

学参与。

3、年级会公关股向学校申请租借3月29日天马篮球场的场地、棚子以及桌椅等物品。

4、年级会公关组组织采购活动展示当天所需物资。

5、年级会官方媒体(人人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长期跟进

宣传本次活动。

(二)活动中期

1、在3月20日-27日的照片征集时间内,年级同学可将自己或身边同学在食堂或餐馆就餐时的照片,备注姓名、学号、班级。以邮件的形式发送至bnjx2012@126.com;或者发送至人人网@12级一我爱机械院。

2、征集时间过后,由公关股全体成员负责将照片整理,按照班级分类,打印。

3、公关股于3月29日下午2点在天马篮球场对场地进行布置和准备工作。

4、由活动现场各位同学自主投票参与评选“光盘班级”。

5、活动期间现场为路人分发倡议书。

6、活动结束后,公关股根据活动期间的投票情况和投票记录评选出三个“光盘班级”。

7、对“光盘班级”分发证书。

(三)活动后期

1、活动过后,积极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并做好后期总结。

2、跟进各个部门宣传工作,包括新闻稿和网络宣传等。

3、做好后期账单结算工作,与预算严格进行核对。

八、活动预算

活动经费预算申请表

注:1.此表需填写三份,一份由本股留有,一份交由秘书处保存,一份交至生活股。2.活动后实际使用金额(以发票为准)与预算金额误差不得超过5%。如有特殊原因,向辅导员请示并获批准后方可报销,否则由该股自行承担。

九、注意事项

1、调查活动满意度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辅导员。

2、公关股总结本次活动,并召开总结会议。探讨活动中的不足以及经验。

3、由宣传股负责跟进活动后期的宣传情况以及新闻稿的发布情况。

4、及时应对突发状况以及问题,提高应变能力。提前做好物品的准备工作。

《月之故乡》教学案例 篇8

学雷锋,需要规定时间吗?这与我们看到的很多现象颇为相似:重阳敬老,教师节送花,母亲节做家务——都是一段时间的事,这段时间过了,一切都恢复原状。试问,这和不做有多大的区别呢?是不是过了3月份,学雷锋做好事就可以不理会了呢?正如毛主席所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做好事,用不着规定时间;做好事,是时时处处都需要的。只有我们时时处处都能学雷锋做好事,社会自然更加和谐了。

学雷锋,需要铺天盖地无限宣扬吗?学雷锋,做好事,惟恐天下不知,此举的目的无非是告诉大家:我做了好事!这种“有意而为之”的行为本身就和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相去深远。雷锋是我们树立起的一个榜样,但我们所倡导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并不是做秀,而是希望我们能把做好事变成生活中的一部份。当我们不再“做秀”,不再将学雷锋作为一个宣传点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归“学雷锋”的本真。

《月之故乡》教学案例 篇9

一、教师缺失学情视角所存在的问题

(一) 课前缺少学情分析, 忽视学生学习起点在备课的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往往将自身解读, 结合教参, 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对文本难易点进行把握, 从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而这种备课方式更多是一种经验主义, 因为文本自始至终都由相同的文字构成, 但不同的学生对于任何一次阅读教学来说都是陌生的。用固定的教学内容去面对动态的教学对象, 结果可想而知。因此, 课前缺少学情分析, 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没有针对性, 从而导致学生与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关联性, 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 使学生学习需求在课堂中得不到满足。就像有些学生评价语文阅读课:“老师讲的我全都懂, 我想知道的老师却没讲。”这样的师生课堂错层现象, 可谓屡见不鲜。

(二) 课中缺少教学调控, 忽视学生学习状态

学者龚启昌曾说:“一般教师们共同的缺点, 总是把学生看作和自己一样, 把自己所喜欢的教学生, 自己懂的认为学生也一定可以懂, 这在教学上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而这种错误使得教师在阅读课堂行进的过程中, 不能认真去倾听发现学生产生的疑难与困惑, 仍然一厢情愿地依据既定的教学设计推进, 却无法根据动态的学情来进行教学调控。缺少这样的教学调控, 阅读课堂只会剩下教师唯“教”独尊的身影, 学生却因为课堂缺乏“学”的活动而无法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而学习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学生学习状态关注点建立的重要基础, 只有满足学习需要, 才会呈现出较好的课堂学习状态, 反之则不然。因此, 教师如果只站在自身立场来进行阅读教学, 忽视学生学习状态, 不管懂与不懂, 不管学习需求, 都一股脑儿教下去, 那么在课堂中学生真正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 这是造成阅读教学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 课后缺少教学评估, 忽视学生学习结果

如今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往往是教师利用现成的教辅作业本, 进行一课一练, 其中练习的形式也多与统测试卷、中考试卷的题型相似。因此, 很多时候学生在作业本中所做的内容和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关联性并不大。作业的本质就是课后的教学评估, 它通过教师设计的一定内容来检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掌握新知的程度。缺少与课堂内容相配套的作业, 其实就是缺少了教学评估,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长此以往, 一方面学生则会反向作用于课堂, 既然你老师的课堂内容都不是课后作业重点, 那我们又何必还要上课认真听讲,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疏远课堂。另一方面, 教师也无法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结果的情况以发现自身课堂存在的问题, 进而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

二、基于学情视角的阅读教学循环圈的构建过程

循环圈是指事物在环形轨迹中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而所谓基于学情视角的语文阅读教学循环圈, 就是指教师基于学生在学习起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三方面的学情, 使阅读教学的课前设计、课中教学、课后评价这三个教学步骤彼此联系、环环相扣、循环推进。

(一) 了解分析学情, 明确学习起点, 制定教学目标

1.依据文本特质, 设计学情问卷

课前, 笔者依据《故乡》小说文本的特质, 设计学情问卷。问卷的内容如下: (1) 读完这篇小说, 依据小说三要素, 你认为这篇小说的重点是什么? (2) 你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3) 读完这篇小说, 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4) 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 你有哪些疑惑需要教师帮助, 请陈述。

之所以在设计学情调查问卷时要依据文本特质, 是因为文体往往折射出作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等。一个作家选择哪种文体来进行表达, 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而他所要表达的重点其实已经通过文体特质得以显现。《故乡》作为一篇小说, 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握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以及小说背后的写作意图。否则, 无视文本文体的教学, 就会使散文没有散文的情思, 小说没有小说的内涵, 诗歌没有诗歌的意境, 阅读教学很可能千篇一律。

2.分析把握学情, 明确学习起点

经过对学情问卷的梳理分析, 结果如下:

全班89.7%的学生认为这篇小说的重点是其中的人物。

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最感兴趣的共同点有两点: (1)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 变化如此之大。 (占34%) (2) 中年闰土再见“我”时, 为何脸上露出欢喜而凄凉的神情, 却不做声? (占32%)

全班74%的学生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学生提出的主要共性疑惑: (1) 最后的一句话该如何去理解? (占48%) (2) 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指的是什么? (占32%) (3) 小说中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样的? (占25%)

学情问卷的结果已经给出学生明确的学习起点: (1) 学生认为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想深究造成这一原因的社会背景。 (2) 学生认为这篇小说着重展现的是人物, 其中闰土前后的变化、与“我”之间的隔阂是重中之重, 但不清楚造成闰土这种变化的原因。 (3) 对于能否理解小说最后一段话将对整篇小说的理解起到关键作用。

学习起点的明确, 为之后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确定提供了事实依据, 它不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假想预设, 是实实在在建立在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之上, 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3.根据学习起点, 制定教学目标

在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后, 笔者制定与之相应的教学目标, 与以前教《故乡》时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对比。

比较这两个教学目标后就发现, 后者的教学目标有了明显的聚焦和针对性, 目标产生的认知逻辑清晰。因此, 在经过学情分析后, 教学就清楚知道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需求, 这颠覆了以往我们假象的教学目标, 同一个教学设计不再是任何学生身上皆可套用的万金油。

(二) 关注课堂学情, 积极调控推进, 改善学习状态

依据课前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后, 教师在课堂中仍然不可忽视学生动态的学情, 因为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新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是源于之前基于学情的课堂设计, 仍然与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存在着距离。并且这种课堂学情往往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 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效益。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课堂过程中的真实学情, 进行积极调控, 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1.对话诊断学情, 提供弹性途径

在课堂行进的过程中, 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 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表达, 这样才能在师生对话中显露出学生的理解与需求。然后教师通过对学情的及时捕捉、诊断, 为学生提供弹性可变的教学途径。

如在分析品读小说通过对比写法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教学环节中, 教学设计是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分析闰土前后的差异。然而, 在分析外貌描写时, 笔者就明显感觉学生兴趣不大, 有学生认为这样的分析没有什么难度, 小学已经学过《少年闰土》, 那时老师就已经讲解得很透彻。于是笔者让学生从这几种人物描写中选择一个角度更进一步进行精读赏析,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语言角度。而这与课前的学情也不谋而合, 学生提问中有两个问题就是围绕语言角度的: (1) 为什么见到闰土的时候, “我”很多话却说不出来? (占27%) (2) 为什么少年闰土对“我”有那么多话要说, 长大后就没有了? (占14%) 之后笔者的阅读教学就以12-33、55-76自然段中多处的省略号作为突破口, 让学生读出了其中的语言留白, 人物说话的速度、表情和内心活动, 人物前后性格变化等诸多信息。并且通过学生朗读模仿人物语言来进一步强化, 使其强烈地体会到闰土前后的巨大差异。

2.捕捉兴趣需求, 拓展探究空间

有时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点, 往往就是课堂的生长点, 它一方面构成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构成了学生可能获得的知识能力的发展。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捕捉利用学生兴趣这一学情, 帮助其拓展探究空间, 提供发展平台, 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如在探究造成闰土前后变化的原因时, 笔者预设是将小说的社会背景作为阅读背景资料在PPT上直接呈现, 只以了解为目的。然而在发言中, 有好几个学生对小说中“多子, 饥荒, 苛税, 兵, 匪, 官, 绅, 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的“多子”很感兴趣, 疑惑既然生活如此穷困, 闰土为何还要生那么多的孩子。于是笔者顺水推舟, 将问题反抛给学生, 这激起他们不小的兴趣。随后学生从小说最后成文的日期, 文中的环境描写, 一些人物从“我”家拿走的物件对“多子”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小说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推断, 认为小说描写的是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生活画卷。而这与之前准备出示的背景资料相差无几, 但这是学生通过自身学习而获得的, 价值要远高于之前的简单出示。

上述教学过程中猝不及防的变奏曲, 虽打破了原有的课堂进程, 但作为教师不能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对其视而不见;而应该关注和把握这种稍纵即逝的真实学情, 通过因势利导的课堂调控, 激发阅读兴趣, 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三) 重视作业设计, 检测学习结果, 建立有效关联在结束课堂教学后, 笔者对于作业内容的设计围绕课堂存在的重难点来进行, 以此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测, 为教学查漏补缺, 同时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厘清学习起点。

在结束《故乡》第一课时的学习后, 除巩固字词基础知识外, 笔者还设计了两项作业内容: (1) 阅读小说39-52自然段, 着重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的性格。 (2) 结合第一课时内容, 请你谈谈对“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理解。这两项作业内容的设计, 前者的意图旨在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中通过语言描写来分析闰土性格的教学内容, 并能对杨二嫂这一人物分析进行能力迁移;后者的意图是想在第二课时解决学生之前对小说结尾的阅读疑惑, 所以需要了解他们在第一课时后对小说结尾的理解程度, 明确第二课时的学习起点。

通过对作业的批阅, 笔者了解到班里大部分学生对闰土的语言描写分析掌握情况良好, 能够迁移进而读出杨二嫂这一人物性格中“势利贪财”的一面, 还能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然而对于小说结尾的理解, 大多数学生主要集中依托小说的写作背景, 对“路”内涵进行解读, 不能抓住关键词“希望”去理解, 与理解作者本意还存在着一些距离。

在分析作业中学生反映出来的学情后, 第二课时的教学, 笔者针对学生如何来理解小说结尾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结合课文的导读文字, 请思考结尾的“希望”是对于什么来说的? (2) “希望”和“路”之间是什么关系? (3) 在作者眼中, 实现心中的“希望”究竟是“有”还是“无”?经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和阅读课文导读, 学生明白了结尾中的“希望”是对“理想的故乡”来说的, 同时也明确“希望”与“路”之间是类比的关系, “路”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含义, 就是指希望之意。至于理解“希望”的“有无”, 笔者引导学生阅读体会87自然段中“我想到希望, 忽然害怕起来了”和结尾段中“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两处文字中作者心理的对比, 从而理解作者认为只要心存希望并去奋斗就有希望, 如果内心放弃则希望渺茫。这样, 阅读教学解决了学生这一阅读疑惑, 其对小说结尾段的理解就较为全面而准确。

因此, 在课后教师必须设计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作业内容, 因为只有重视对课后学情的掌握和分析, 教师才能及时对之前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并且在之后的课堂中结合作业中的学情开展教学, 从而形成循环。

三、研究的成效与思考

(一) 聚焦学生学习, 促进阅读教学走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基于学情的阅读教学, 教师不仅从原来研究教材入手, 到如今更聚焦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思考影响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的各种因素。课前的学情分析、课中的适时调控等一系列教学行为与环节, 无不凸显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情为基础、学生为主导、学习为核心, 避免之前阅读教学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状况, 学生在课堂中进入真实的阅读和真正的学习, 使“学”成为课堂中的一种自发状态, 从而有力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 重视作业设计, 促进阅读教学与学习结果的融合教师通过作业的设计和评估, 与学生在课后形成深度对话与交流, 真正了解在阅读教学之后他们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状况, 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教学实施的适切性, 从而有利于教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改进教学。同时, 这也是教师进行新一轮课前学情分析的依据, 从而实现教学与评价的相互融合。因此, 避免了学生作业因充斥大量无针对性的内容而带来的低效无效, 既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 又让教师能结合连续性的学习过程来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 以此来构建一个可以循序向前的持续过程。

(三) 注重个体差异, 促进学生共性学情与个体学情的结合

现阶段研究, 循环圈中的教学环节是建立在共性学情分析的基础上, 使个别学生提出的非常有价值的、个性化问题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 这对于阅读教学不得不说是一种资源流失。因此, 如何在重视共性学情分析的基础上, 也能顾此及彼, 注重个体差异, 使共性学情与个体学情更好的结合是笔者思考和深入的一个方向。笔者的想法是将共性学情中的学习需求设计成为阅读教学的一条主线, 在课堂中贯穿始终, 起到“以一问抵多问”的作用;然后在这一主问题链的分支上, 让个性学情建立起与之相关的联系, 从而主次问题形成共振, 层层推进深入, 真正做到阅读教学对个体阅读体验的尊重。

(四) 细化学情分析, 促进教师对学情解读利用能力的提升

现阶段研究的学情分析主要是根据文本体例, 通过对学生阅读初感和阅读疑惑梳理得来的, 因而获得的学情内容还不够全面, 因为笔者缺乏更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学情关注内容和一些学情分析的科学方法。接下来, 笔者想从下表中的这些内容角度更进一步细化学情分析, 从而促进教师对学情解读利用能力的提升, 使学情的利用更细致更全面。

摘要:要解决现今阅读教学的低效问题, 就必须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学情视角, 使学情分析与教学过程从割裂状态走向相互融合。通过《故乡》一课的教学案例, 从课前、课中、课后来聚焦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等方面的学情, 阐述基于学情视角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循环圈的构建, 旨在为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效益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考。

上一篇:励志演讲稿高中生下一篇:学校教育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