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翻译(精选8篇)
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
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
(子路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啊?”
(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
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
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把(这事儿)告诉(孔子)。孔子说:“(这是)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见这位老人。(子路)到(那里),(老人)却(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原则。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行为准则。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至于道术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
5.子路在石门外住了一宵(第二天清早进城)。早晨看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啊)?”子路说:“从孔家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第二课:当仁,不让于师
1.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毁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他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法超越。人即使要断绝自己(与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罢了!”
2.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
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言语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们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3.颜渊感叹说:“(我的老师),仰望他越发觉得高远,钻研他的话语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他的道理有时在前面(遥不可及),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已经实践)。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即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4.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就可以这样说罢了。”
公西赤(字子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
5.孔子说:“遇到做“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6.孔子说:“诸位认为我有所隐瞒吧?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情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孔丘啊。”
7.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怎么用得着宰牛刀!”
(当时在那里做地方长官的)言偃(字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地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诸位!言偃这话对啊!我前面的话跟他开玩笑罢了!”
8.孔子去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他发誓说:“我假如不对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9.孔子说:“颜回多么有才德啊!一竹筐饭,一瓢子水,(住)在狭窄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可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才德啊!”
10.子路、曾点(字子皙)、冉求(字子有)、公西赤(字子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受拘束而不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们平时就说:„人们不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将怎么做呢?”
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于大国之间,有军队来侵凌它,饥荒接着兵灾到来;(如果)我仲由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有勇气,并且懂得礼义道德。”
孔子对他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啊?”
冉求回答:“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方圆)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假使)让我冉求来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衣食丰足。至于那礼乐教化,就要等德行高的人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呢?”
公西赤回答:“不是说(我)能做什么,愿意学习啊。诸侯祭祀的事情,或者诸侯会盟的事情,(我)穿上礼服,戴上礼帽,愿意做一个小司仪啊。”
“曾点,你怎么样呢?”
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指弹奏终了时最后一声高音),曾点放下瑟站了起来,回答:“跟三位说的不同。”
孔子说:“有什么妨碍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啊。”
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夹衣已经穿得住了,我跟五六个成年男子,还有六七个男孩儿,在沂水中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啊!”
子路、冉求、公西赤三个人出去了,曾点后来才离开。曾点说:“那三位说的怎么样?”
孔子说:“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问:“老师为什么对仲由笑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他的话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出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国家呢?”
“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的事吗?”
“在宗庙祭祀,或者会盟,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做小相,那谁还能做大相呢!”
11.伯牛得了病,孔子去问候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死亡,这是命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
12.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要了我的命!老天要了我的命!”
13.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为悲伤。跟着他的人说:“您哀痛过度了!”孔子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第三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孔子说:“仲由,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
2.孔子说:“不念叨„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拿他没办法了!”
3.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错误!”
4.子贡说:“君子犯错,就好比日蚀月蚀:犯错的时候,人们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他。”
5.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6.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
7.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
8.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10.子贡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使食粮充足,使武器装备充足,百姓就会信任政府了。”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这三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武器装备。”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还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剩下的两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没有粮食也不过是死亡而已),(但假如)人民不信任政府,(那政府就)不可能站得住脚了。”
11.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
12.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
第四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到礼,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
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
2.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见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庄重)。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我冉雍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
3.樊迟(名须字子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下来,去见子夏说:“方才我拜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啊?”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啊!舜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4.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
5.子贡问:“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帮助(有需要的)民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吧?”孔子说:“何止是仁,必定是圣了!尧、舜大概还担忧(达不到)这种境界呢!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能够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实践仁的方法。”
6.孔子说:“仁的境界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的境界),仁的境界就到了!”
7.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
8.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的人以及仁义之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9.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中,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即如果实行仁能给他带来好处,他就实行)。”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参考译文
1孔子说:“如果求富而不违背道义,即使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求富而违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喜欢的(道义)。”
2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诉您这话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3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4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5子路问怎样才算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养,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于穷困之中,而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6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考虑看得清清楚楚,听考虑听得明明白白,脸色考虑温和,姿态考虑恭敬,说话考虑忠诚,做事考虑不怠慢、不苟且,遇到疑难问题考虑向别人请教,气愤的时候考虑发怒会导致祸害或冤仇,见到得到某种东西考虑是否合乎道义。”
7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8子路问:“君子推崇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在位者有勇而无义就会作乱,平民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强盗。”
9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10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正义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六、有教无类
1、【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明确: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2)、“有教无类”的意义何在?
明确:“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其实践,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2、子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中人,一般人、普通人;语上,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译文】孔子说:“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以下智力水平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
领会孔子的教育思想
在孔子看来,人的智力水平天生是有区别的,要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即“因材施教”,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了解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1)、颜回曾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表示:“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句话意思是:听说了就表示去实践。即“闻斯行之”。
(2)、现在子路直接问这个问题,想不到孔子竟是另一番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3)、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曰“闻斯行之!”
孔子对同一个问题,竟然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公西华感到有些糊涂,就向孔子请教。而孔子的回答耐人寻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原来,孔子之所以对同一个问题给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
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现代教育上称为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忠、清高与仁相比还差得很远。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了解孔子启发式教育的思想
(1)、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含义?
明确: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
这主要是突出一点,就是启发,这种启发开导的功夫可以称为点化,能给人茅塞顿开的感觉,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代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育。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此话的意思显然是启发弟子学会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学问,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现代教育学要求的举一反三。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去学习。”
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里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和思互相促进,只有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
7、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欺骗、迷惑;殆,危险。
【译文】 孔子说:“光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光思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
分析:这是说学和思不可偏废,能学习且善于思考,学思并重,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8、子日:“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注释】回,颜回;说,通“悦”,喜欢。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一句是我不喜欢的。”
分析: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故孔子多次赞扬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别人),富贵却没有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答道:“可以啊。(但是)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贵却喜好礼啊。”
子贡说:“《诗三百》说„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凿刻之后还要打磨‟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端木赐啊,从现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诗三百》了,把过去的事情告诉他就能推知将来的事情!”
分析:孔子希望所有人都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富都能安安分分,便可以天下太平了。
10、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绘事后素。”
日:“礼后乎?”子日:“起予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起,启发;言,谈论、讨论。
【译文】子夏问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绘画。”子夏问:“这是说先有仁义然后才有礼吗?”孔子说:“卜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啊!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了!”
分析:孔子认为,内心的道德情操决定外表的礼节仪式,先有仁义才有礼节。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参考译文
1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生下来就有知识),这种人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道,这种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而去学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不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2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
3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4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
仲由回答:“没有啊。”
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5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即厚待父母、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
6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有信用: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
7孔子说:“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8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己的怒气(或者对某人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再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9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10孔子说:“后生小子进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就要敬重长上,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力量,就用来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11陈亢问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说:“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
伯鱼答道:“没有啊。曾经有一次,(夫子)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表示恭敬)。夫子说:„你学《诗》了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诗》就不会说话(指话说得不漂亮、没有依循)。‟我退回便学《诗》。后来有一天,(夫子)又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夫子说:„你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礼》,就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我退回便学《礼》。就听说过这两件事。”
一.明确教学定位
《〈论语〉选读》的教学定位应该是文言并行的, 要将“文”与“言”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1. 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是学习《〈论语〉选读》的基础, 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
“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 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这是《〈论语〉选读》教材前言部分的具体学习要求之一。继续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 应该是选修阶段相关课程的一个任务。《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 距离今天时代久远, 虽为口语记录, 但对于文言功底不深的高中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加上《论语》中文言句式较为丰富, 源于《论语》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很多, 有的后来意义有所变化, 对这些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所以《论语》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 应该在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阅读上的障碍, 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名句名段, 以帮助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论语〉选读》有别于必修课程中文言文的教学, 其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论语〉选读》毕竟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中的一种, 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既要重视内容的文学性, 让《论语》中那些简明流畅、含蓄隽永的语言, 让那些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也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性, 在教学中以孔子的人格, 孔子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 我们也不能把《论语》当成一般的文言文来上, 更何况课文下面的注解比较详细, 并且课文还有具体详尽的翻译。笔者曾在一次市级高二年级《〈论语〉选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听到一节课, 这位老师在上其中的一篇课文时, 按照高考文言文的考点要求, 从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让学生对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点一一进行归纳讲解, 把《〈论语〉选读》上成了纯粹的高考文言文语言知识的复习课, 偏离了《〈论语〉选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这是要不得的。
尤其是有些字词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字词表层含义的理解或拘泥于课文的解释与翻译, 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上《高山仰止》, 有的老师对“子见南子, 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句中的“见”“说”“矢”三个字, 仅仅让学生掌握分别是“拜见”“通‘悦’”“发誓”的意思, 只停留在“言”的教学上, 不注重“文”与“言”的结合。其实只要在此基础上再深入问三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拜见南子?子路为什么不高兴?孔子为什么要发誓?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的话, 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 另外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仁慈、赤诚, 子路的耿直性格。
同样是《高山仰止》中“颜渊喟然叹曰”的“叹”字, 书上是翻译成“感叹”的意思的, 但是仔细分析, 在这段话中“叹”有二义, 一是赞叹孔子, 一是颜子感叹自己。以下文分三段。“仰之弥高”四句, 感叹孔子的道极其高深。“夫子循循然”至“约我以礼”, 赞叹孔子博文约礼传道有方。“欲罢不能”至“末由也已”, 颜子为自己修道的情形而感叹。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 以文本语言的正确解读为基础, 把语言的学习和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避免离开文本孤立地研讨论著的思想内容。
二.丰富课堂内容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 一块基石, 又是传统文化的启蒙读本。我们不能只根据课本中的注释与翻译机械地教学, 有必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对原始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和联系实际阐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 正确把握孔子的思想内涵。
《〈论语〉选读》前言第四个学习要求是“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 《论语》语言简略, 材料零散, 缺乏系统, 要正确解读文化论著的思想文化内涵, 除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之外, 还要顾及作者的经历, 社会状况, 文化背景, 时代思潮, 前人成果, 时人和后人的评价, 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 等等。作者某些具体观点, 往往需要联系其他论述, 放在整个思想体系中考察, 才能得到准确阐释。
可以是《论语》内部相关材料的联系, 如利用教材上其他相应篇目的材料。我在教学《高山仰止》提到孔门十哲时, 引导学生联系《诲人不倦》中“从我于陈蔡者, 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在讲到孔子为什么会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颜回时, 引导学生联系《诲人不倦》中“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 弗如也。’”和《学以致其道》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也可以是《论语》同其他文献中有关材料的联系, 如《礼记》《左传》《易经》《史记》以及后人对《论语》内容的各种解读。在教学《高山仰止》解释题目意思时, 可以让学生比较汉儒郑玄“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 有明行者则行之”与宋儒朱熹“仰, 瞻望也。景行, 大道也。高山则可仰, 景行则可行”的不同注解。在上《学以致其道》中“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一章时, 可以让学生结合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蔡节《论语集说》、杨伯峻《论语译注》中的有关论述, 来比较人们对这一章内容的不同理解。
联系与比较, 是文化论著研读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各地各校教学条件的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的材料可以有多少、深浅上的区别, 但无论如何, 都应该把联系与比较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来对待, 使学生能够对此获得一定的体验。
2. 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论语〉选读》前言第一第二个学习要求是“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与保守方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所以, 《论语》的解读应该具有时代的气息, 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关心现实, 投身社会, 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为政以德》一文时, 在提到孔子思想积极意义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足食、足兵、民信”的论断不只应用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定, 同样可以应用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学校的工作。比如说, “足兵”可以看作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硬件配套的完善;“足食”可以看作单位经费充裕, 学校的老师不仅工资能按时发放, 福利待遇也要丰厚;“民信”是学校的软环境, 领导有能力, 威信高, 教师就精神饱满, 热情高涨。而这篇文章也表现出消极保守的方面: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重视道德是应该的, 但却忽视了行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在《〈论语〉选读》中, 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还表现在:《克己复礼》一文中有关礼与仁的关系和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中所表现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仁者爱人》中仁爱的基本含义, 《君子之风》中所表现的义利观以及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中所体现的人际交往观, 《高山仰止》中所揭示的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 《诲人不倦》中有关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以及《中庸之道》中所表现的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等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当然, 课本中有些地方还流露出孔子消极保守的思想, 如《诲人不倦》一课中所流露出的缺乏思想的创新和发展的“述而不作”的原则, 《仁者爱人》一课中所流露出的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 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大节大信, 肯定其在仁的认知上是能知权达变的“仁者”, 表明大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
因此, 对《论语》必须科学对待, 批判继承。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现代化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适当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时”,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
⑤有朋:一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恼怒,怨恨。
⑨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简析】
本章是《论语•学而》的第一章,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二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简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现在大家都知道也都会说论语充满了智慧,里面也有很多关于政治的精彩言论。可我读《论语》这部书,从中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孔老夫子,更从中知道很多关于学习的道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从小学就开始听一直听到现在,而关于怎样能够真正意义上“学”的这个问题,从《论语》中的确学到了不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方法。首先是学习的目的。学习,不是空泛的去获得知识,而是以知识来充实自己,推动成功,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便是这个道理。孔子有一段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其次关于学习的态度。从小到大老师家长一直都在跟我们不断的强调要端正学习态度。可这端正二字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除此之外,学习更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等等言论都告诉我们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
第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最后,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必偃(yǎn) 钟磬(qìn) 八佾(yì) 一匡天下(kuāng)
B. 怃然(wǔ) 颛臾(zhuān) 弋射(yì) 曲肱而枕(hōng)
C. 荷蒉(hè) 鄙夫(bǐ) 取譬(pì) 被发左衽(pī)
D. 长沮(jū) 鸡黍(sǔ) 虎兕(sì) 为黍食之(sì)
2.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期可已(一周年,停止) 必不得已(如果) 阙如(空缺,留存不表意见)
B. 遇丈人(对老人的尊称) 众星共之(通“拱”,环绕) 齐之(整治,整顿)
C. 忠以劝(勤勉努力) 孙以出之(同“逊”,谦逊) 喻以义(懂得)
D. 微管仲(没有) 天下归仁(归顺) 游于艺(广泛涉猎)
3.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秋战国这个______的时代,许多政治家和人士都____急功近利的_______,
他们提出的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点。
A. 剧变 充斥 情绪 B. 巨变 充溢 意绪
C. 剧变 充斥 意绪 D. 巨变 充溢 情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所谓“人欲”是指私欲而言,因此,把“存天理,灭人欲”概括为“禁欲主义”并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等量齐观,是不正确的。
B. 西部大开发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C. 儒家反对那种把世界视为苦海,悲观厌世,无所作为的人生哲学;反对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
D. 对烦心的事、不顺心的事、不中听到话应豁然大度,泰然处之,付之一笑,古语中早就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格言。
5.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多次碰壁之后已知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B. 以损人利己手段牟取财富的,无论多少,都是肮脏的、可耻的;而损人利己的致富者,应视为“社会公敌”。
C. 在儒家看来,虽然道德是超功利的,但道德实有巨大的功用,这功用就是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
D. 诚信的缺失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也扭曲了一部分学生,诱发了道德上的堕落或变质。
二、(15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选自《论语》的五章文字,完成7—10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已。”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而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 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饥,用不足 用:用度 B. 何事于仁 事:从事,实施
C. 仅尧舜其犹病诸 诸:以为难 D. 君子君子义以为质 质:根本,基础
7. 选出加点字与“盍彻乎”中“盍”的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
A. 如之何 B. 焉用杀
C. 何如 D. 尧舜其犹病诸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① 君子名之必可信也 ② 礼以行之
B. ① 君子于其所不知 ② 尧舜其犹病诸
C. ①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② 孙以出之
D. ①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② 君子于其所不知
9. 选出与“有是哉,子之迂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 如之何其彻也? B. 子为政,焉用杀?
C. 尧舜其犹病诸! D. 野哉,由也!
10. 对照原句,选出译文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老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足呢?老百姓不富足,您怎么会一个人富足呢?
B.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译文:君子的道德像风一样,小人的道德像草一样。
C.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君子对于那些正名的说法,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
D.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
三、(9分,每题3分)
阅读一则文言文,完成11—13题。
晏子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三年,(齐)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①,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呵也,寡人无复与焉。”
①上计: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治绩。 (选自汉·刘向《说苑》)
11. 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公召而数之曰 数:责备 B. 子退而自察也 察:督促
C.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诸:责问,谴责 D. 再拜便辟 辟:通“避”,离开
12. 句中加点字“请”在意义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B.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D.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3. 句中加点词“而”在意义和用法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景公召而数之曰 B. 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C. 景公迎而贺之曰 D. 乃下席而谢之曰
四、(17分)
14. 把上面文言短文中的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 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渊第十二
此篇论仁政明达、君臣父子、辨惑折狱、君子文为,皆圣贤之格言,仕进之阶路,故次先进也。
1、司马牛--牛兄桓s将为乱,牛自宋来学,常忧惧,故孔子解之。
内省不疚--疚,病也。自省无罪恶,无可忧惧。此章明君子也。
2、人皆有兄弟,我独亡--牛兄桓s行恶,死亡无日,我为无兄弟。《左传哀十四年》:“宋桓s之宠害于公,公将讨之,未及,s先谋公。公知之,召皇司马子仲及左师向巢,以命其徒攻桓氏。向s遂入于曹以叛。民叛之,而奔卫,遂奔齐。”桓氏即向s也,又谓之桓司马,即此桓s也。
商闻之矣--商,子夏名。包曰:君子疏恶而友贤。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此章言人当任命友贤也。此章言人当任命友贤也。】
4、棘子成--旧说云:棘子成,卫大夫。
虎豹之A,犹犬羊之A--皮去毛曰A。虎豹与犬羊别,正以毛文异耳。今使文质同者,何以别虎豹与羊犬邪?此子贡举喻言文章不可去也。言君子、野人异者,质文不同故也。今若使文质同者,则君子与鄙夫何以别乎?
此章贵尚文章也。
5、盍彻--盍,何不也。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彻,通也。为天下之通法。《公羊传》曰:古者曷为什一而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寡乎什一,大貉小貉。什一行而颂声作矣。何休云:多取于民比于桀,蛮貉无百官制度之费,税薄。
二,吾犹不足,--有若意讥哀公重敛,而哀公不觉其讥。二谓什二而税。
君孰与足--孰,谁也。
此章明税法也。
6、听讼,吾犹人--与人等。
必也,使无讼乎--化之在前。此章孔子言已至诚也。
7、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欲,多情欲,言民化于上,不从其令,从其所好。《大学》曰:“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言民化君行也,君若好货,而禁民淫于财利,不能正也。
子路第十三
此篇论善人君子为邦教民、仁政、孝弟中行常德,皆治国修身之要,大意与前篇相类,且回也入室,由也升堂,故以为次也。
1、正名--正百事之名。
子之迂也!奚其正--迂犹远也。言孔子之言远于事。《世家》:孔子自楚反乎卫,是时卫君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而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故子路问之。
野哉,由也--野犹不达。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礼以安上,乐以移风,二者不行,则有淫刑滥罚。
此章论政在正名也。】
2、其身不正,m令不--令,教令也。此章言为政者当以身先也。
3、庶矣哉--庶,众也。言卫人之多。
教之--言当教以义方使知礼节也。【此章言治民之法也。】
3、莒父宰--旧说云:莒父,鲁下邑。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事不可以速成,而欲其速,则不达矣;小利妨大,则大事不成。此章弟子子夏为鲁下邑莒父之宰,问为政之法于夫子也。】
4、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善人善已,恶人恶已,是善善明,恶恶著。正义曰:言乡人皆好之,是善善不明,乡人皆恶之,是恶恶不著。若乡人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则是善善分明,恶恶显著也。此章别好恶。
宪问第十四
此篇论三王二霸之迹、诸侯大夫之行、为仁知耻、修已安民,皆政之大节也。故以类相聚,次于问政也。
1、为命,裨谌草创之--命,谓政命盟会之辞也。孔曰:裨谌,郑大夫氏名也。谋于野则获,于国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辞,则使乘车以适野,而谋作盟会之辞。
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世叔,郑大夫游吉也。讨,治也。裨谌既造谋,世叔复治而论之,详而审之,行人,掌使之官。子羽,公孙挥。子产居东里,因以为号。更此四贤而成,故鲜有败事。此章述郑国大夫之善也。
2、管仲未仁--齐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襄公从弟公孙无知杀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出奔鲁。齐人杀无知。鲁伐齐,纳子纠,小白自莒先入,是为桓公,乃杀子纠,召忽死之。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史记》云: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谷梁传》云:衣裳之会十有一。
此章论齐大夫管仲之行也。】
3、一匡天下--匡,正也。天子微弱,桓公帅诸侯以尊周室,一正天下。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微,无也。无管仲,则君不君、臣不臣、皆为夷狄。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经,经死于沟渎中也。管仲、召忽之于公子纠,君臣之义未正成,故死之未足深嘉,不死未足多非,死事既难,亦在于过厚,故仲尼但美管仲之功,亦不言召忽不当死。此章亦论管仲之行。
4、言之不怍,t之也y--怍,惭也。内有其实,则言之不惭。积其实者,为之难。此章疾时人内无其实而辞多惭怍。】
7、晨门曰:奚自--晨门者,阍人也。奚,何也。此章记隐者晨门之言也。
灵公第十五
此章记孔子先礼后兵,去乱就治。并明忠、信、仁、知、劝学、为邦无所毁誉,必察好恶。志士君子之道,事君相师之仪,皆有耻且格之事,故次前篇也。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当思患而预防之。王弼云:存不忘亡,既济不忘未济也。此章戒人备豫不虞也
3、君子不以言举人--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此章言君子用人,取其善节也.
6、当仁不让于师--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言行仁急。此章言行仁之急也。
季氏
此篇论天下无道,政在大夫,故孔子陈其正道,扬其衰失。称损益以教人,举诗、礼以训子,明君子之行,正夫人之名,以前篇首章记卫君灵公失礼,此篇首章言鲁臣季氏专恣,故以次之也。
【季氏将伐颛臾(P198)】
(1)见于孔子:“于”表示对象,不译。
(2)有事于颛臾,“于”是“对于”。颛臾,孔安国曰:伏羲之后,风姓之国,本鲁之附庸,当时臣属鲁,季氏贪其地,欲灭而有之,冉有与季路为季氏臣,来告孔子也。
(3)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一种比较委婉的,以推测的口气表示肯定性意见的句式。无乃,乃也。尔,女也。与,疑辞也。尔是过,犹“过尔”,责怪你。“过”是动词。“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教材叫代词,复指。与,语气词,通“欤”。
(4)夫,语气词兼指示代词。译为“那”。
(5)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过去。者,用在时间词以后,凑足音节。先王,周朝先代的天子。“王”不是诸侯王。以为,以(之)为。任命他做。东蒙主,孔安国曰:“使主祭蒙山也。”
(6)在邦域之中:邦、城,即“邦国”,指鲁国。鲁七百里之封,颛臾为附庸,在其域中。《王制》云: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郑注云:不合,谓不朝会也。小城曰附庸。附庸者,以国事附于大国,未能以其名通也。
(7)“是社稷之臣”的“是”,仍然是指示代词。社稷,国家的代称,指鲁国。
(8)何以……为,……,干什么。为,语气词,犹“乎”。乎、为二字,上古时声母一样。何以……为,是一种反问句式。
(9)二臣者,“者”是停顿语气助词。
(10)周任--周任,古之良史。言当陈其才力,度已所任,以就其位,不能则当止。
(11)不能者,“者”是表假设语气的语气词。不能,没有才能。不能者,如果没有才能。不要译为“不能的人”。
(1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即“(盲人)危而(助手)不持”,“(盲人)颠而(助手)不扶”。
(13)焉用彼相:焉,为何。彼相,那个助手。相,名词,助手,帮助,因前有定语“彼”修饰。
(14)尔言过:尔,汝也。你的话错了。
(15)“虎兕出于柙”二句:第一个“于”,可译为“从”。第二个译为“在”。上下文不同,意义不同。马曰:柙,槛也。椟,匮也。失虎毁玉,岂非典守之过邪?以喻主君有阙,是辅相者之过也。
(16)是谁之过与?指示代词作主语。
这一段是写季康子准备兼并小国颛臾,已毕业做了季氏家臣的冉有与子路二人向孔子汇报。冉有假称此事与已无关.孔子批评他们;指出作为家臣,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从中可见孔子从维护旧秩序出发,对季康子兼并颛臾的不满。
(17)今夫:今,现在。夫,语气词。有的认为“今夫”是语气词。
(18)固,指城墙坚固。马融曰;“固谓城郭完坚兵甲利也。”而,并且。近于费,于,表对象,不译。
(19)今不取,必为子孙忧:今,现在。必为子孙忧,为,成为。
(20)君子疾夫……句:疾如女之言。“疾”是动词谓语。它的宾语,是“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夫。语气词。舍,回避。月,说。欲之,要这样。而,转折连词,却。为之辞,为这样的做法找借口。辞,找借口,前有“为之”这个介宾结构做状语修饰,用为动词。为之辞,是偏正结构。教材认为是双宾语。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
(21)丘也:“也”,是句中停顿语气词。
(22)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国,谓诸侯。家,谓卿大夫。孔曰:国,诸侯;家,卿大夫.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理之不均平.寡、贫二字当互易。只有贫富不均之说。
(23)“均无贫”三句,在均、和、安的后面稍作停顿。政教均平,则不贫矣。上下和同,不患寡矣。大小安宁,不倾危矣。如上所闻,此应云:均无寡,安无贫。而此乃云: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者,欲见政教均平,又须上下和睦,然后国富民多,而社稷不倾危也。故衍其文耳。
(24)夫如是,“夫”是句首语气词。
(25)“故远人不服”句:“故”,犹“若”,假使。见《古书虚字集释》卷五。两个“来”,一个“安”,都是使劲用法。既来之,已经让他们来了以后;既,……以后。而不能……,“而”是转折连词。使远人慕其德化而来。远人既来,当以恩惠安存之。
(26)相:本义“仔细地看”,引申为辅助,又引申为搀扶盲人的人。
(27)谋:本义咨询,引申为“暗中算计”。
(28)分崩离析:孔安国曰;“民有异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古人摹状之辞,不嫌重复,有的多到用五、六个字。如《荀子议兵》:“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圜居而方止,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案角鹿剩duó)陇钟东笼而退耳。”描绘狼狈之状。
(29)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转折连词。干,盾牌,戈,武器,“干戈”借指战争。干一名J,今谓之旁牌。《方言》云:J,自关而东或谓之J,或谓之干,关西谓之J。于,在。邦,国家。
(30)萧墙:郑玄曰:萧之言肃也,萧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敬焉,是以谓之萧墙。人臣走到这里,就要严肃起来,整理衣着,准备进见。
后季氏家臣阳虎果囚季桓子。
【此章论鲁卿季氏专恣征伐之事也。】
阳货第十七
此篇论陪臣专恣,因明性习知愚,礼乐本末,六蔽之恶,《二南》之美,君子小人为行各异,今之与古,其疾不同。以前篇首章言大夫之恶,此篇首章记家臣之乱,尊卑之差,故以相次也。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阳货,阳虎也。名虎,字货。季氏家臣,而专鲁国之政,欲见孔子,使仕。
归孔子豚--欲使往谢,故遗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遇诸涂--涂,道也。于道路与相逢。谓伺虎不在家时而往谢之也。
怀其宝--宝以喻道德。
好从事而亟失时--言孔子栖栖好从事,而数不遇,失时,不得为有知。亟,数也。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逝,往也。马曰:年老,岁月巳往,当急仕
诺,吾将仕矣--诺,应辞也。孔子知其劝仕,故应答之,言我将求仕,以顺辞免去也。】
此章论家臣专恣,孔子逊辞远害之事也。
2、乡原,德之贼--所至之乡,辄原其人情,而为意以待之,是贼乱德也。一曰:乡,向也,古字同。谓人不能刚毅,而见人辄原其趣向,容媚而合之,言此所以贼德。此章疾时人之诡随也。
微子
此篇论天下无道,礼坏乐崩,君子仁人或去或死,否则隐沦岩野,周流四方,因记周公戒鲁公之语,四乳生八士之名。以前篇言群小在位,则必致仁人失所,故以此篇次之。
1、季桓子--孔曰:桓子,季孙斯也。《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之而惧,曰:“孔子为政必称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犁I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乎大夫,则吾尢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俎于大夫,孔子遂行。
【此章言孔子去无道也。】
2、楚狂接舆--接舆,楚人。姓,名通,字接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佯狂而来歌,欲以感切孔子
往者不可谏,--谏,止也。自今已来,可追自止,辟乱隐居。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也。而皆语辞也。孔已而已而者,言世乱已甚,不可复治也。再言之者,伤之深也。
孔子下,--下,下车。此章记接佯狂感切孔子也。
3、长沮桀溺耦而耕……问津--长沮、桀溺,隐者也。耜,耕器也。《周礼考工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郑注云: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之。今之耜歧头两金,象古之耦也。津,济渡处。
是鲁孔丘与--与,是疑而未定之辞。
滔滔--滔滔,周流之貌。言当今天下治乱同,空舍此适彼,故曰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且而,皆语辞。与,犹等也。既言天下皆乱,无以易之,则贤者皆合隐辟,且等其隐辟,从辟人之法则有周流之劳,从辟世之法则有安逸之乐。
i而不辍--i,覆种也。辍,止也。覆种不止,不以津告。
夫子怃然……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吾自当与此天下人同群,安能去人从鸟兽居乎?怃,失意貌。谓不达己意而便非己也。与,谓相亲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言凡天下有道者,丘皆不与易也,己大而人小故也。
此章记孔子周流,为隐者所讥也。
【子路从而后(P204)】
(1)后,动词,落在后面。
(2)丈人,对上年纪男子的.尊称。不是现代汉语“岳父”的意思。作“岳父”讲,是唐以后的事情。
(3)以杖荷:以杖,用拐杖。荷,挑。莜,竹器。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体,肢体也。勤,辛劳。有几种解释。一指孔子。二指“老者”;三指“子路”“你这人四体……,我晓得谁是你的老师”。子路如此,老师也好不了。古注:丈人责子路。包曰: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殖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邪?
(5)植其杖而芸:植,动词。倚也。除草曰芸。
(6)止,止留。
(7)食之,使之食。“之”代子路。食,使动。
(8)见其二子焉:使他的二子拜见。见,使动,读如“现”。焉,语气调。
(9)以告:犹“以(之)告(之)”。把事情告诉孔子。
(10)隐者也:是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
(11)反:返,古今字。
(12)至则行矣,(子路)至则(文人)行矣。
(13)如之何其废之:“之”,是助词,不是代词。其,表反问语气,语气助词。
(1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洁、乱,都是使动用法。伦,道理也。言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人性则皆当有之。
(15)君子之仕也:主谓之间加“之”取消独立性的结构,作主语;“行其义也”是谓语。道之不行,也是加“之”取消独立性的结构。本是“知”的宾语,现提前做全句的主语,在它原来宾语的空位上,加个代词“之”做形式宾语,不择。已知之矣,是谓语。子路是对谁说的这些话的?隐者不在,当然不可对隐者说的,所以,一是可能对隐士的儿子,一是可能对孔子,一是可能留言,批评隐者。
此章记隐者与子路相讥之语也。
子张第十九
此篇记士行、交情、仁人、勉学,或接闻夫子之语,或辨扬圣师之德,以其皆弟子所言,故善次诸篇之后。
2、更--更,改也。此章论君子之过似日月之食也。
3、公孙朝--公孙朝,卫大夫。
4、仲尼焉学--焉,犹安也。
此章论仲尼之德也。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这是公论,也是定论。孔子对颜回的偏爱几乎是无以复加的。那颜回是不是孔子的“理想”学生呢?颜回有没有什么缺点令孔子不满意呢?其他弟子有没有优于颜回且令孔子感动的地方呢?本堂讲座专就这个问题作一个探讨,旨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精神,同时探讨作为一名学生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教学展示]
一、“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
1.提问:孔子号称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这众多的弟子中,你熟悉的有哪些?而这些人当中,孔子又最喜欢哪个学生?(学生思考讨论)
2.明确:有颜回、子路、子贡、子游、子夏等等;这些人中,孔子最偏爱颜回。
3.展示相关材料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4)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学生思考讨论)
4.思考分析
第(1)则是孔子对颜回的“安贫乐道”的高度评价。“贤哉,回也”的感慨首尾呼应,赞誉之情溢于言表;从吃、住两个点上讲颜回面对的困境,用“人不堪其忧”与“回也不改其乐”作对比,更显出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精神的由衷赞叹。
第(2)(3)则是讲颜回死后孔子的痛心疾首。从“天丧予,天丧予”的重复中,从四次出现的“恸”字及孔子“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的两个反问中,可见颜回与孔子虽是师生关系又超越了师生关系,孔子的挚爱痛惜之情跃然纸上。
第(4)则是颜回死后,孔子与他人谈起哪个学生“好学”时对颜回的唏嘘。孔子高度赞扬他的“好学”,表扬他的“不迁怒”“不贰过”,叹息他的“不幸短命死矣”,在孔子心目中,颜回的“好学”竟是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无人能匹。
5.明确:无论颜回生前还是死后,都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孔子喜欢他的“好学”,喜欢他的“不迁怒,不贰过”。
二、“回也,非助我者也!”——颜回也有不足
1.提问: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是否完美得没有任何不足呢?(学生讨论)
2.展示相关材料
(1)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2)颜回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学生思考讨论)
3.思考分析:
第(1)句孔子认为颜回并不是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人,因为他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喜欢的。孔子很注重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深知即使作为老师的他,也是有不足的。他曾鼓励学生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希望弟子能指出他的不足,然而颜回不能充当这个角色,因为他“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的这种不足,是一种盲目的相信,是一种能力的不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孔子爱颜回时的惋惜之情。
第(2)句是颜回对孔子的崇敬之辞。他崇仰、敬佩孔子,心向往之,仰慕的同时,努力钻研;然而即使“竭”“才”,也始终追赶不上;面对孔子的“循循善诱,又“欲罢不能”,最终是“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一方面见于孔子学问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显现出颜回面对高山般学问的拘谨与无措。桓谭《新论·祛蔽》第八曰:“颜渊所以命短,慕孔子所以殇其年也。……时人虽不别圣,亦复欣慕。如庸马与良马,相追衔尾:至暮,共列宿所,良马鸣食如故,庸马垂头不复食,何异颜渊与孔子优劣?”颜回终究没有孔子的资质,仰不可攀,而又不知难而退,最终累死在路上,年三四十岁发须皆白,穷困而死。孔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颜回是“好学”的,严格按老师说的去做,在个人修养上够合格的了,“不迁怒,不贰过”,然而他只是接受,只“学”而不“思”,在学习的方法上存在问题,没有做到学思结合,所以才会“欲罢不能”,才会“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王阳明曾言:“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阳明传习录》卷下)用王阳明的这句话来评价颜回,也许并不为过。颜回只知道接受,不能真正消化吸收,活学活用,因而“成痞”,孔子应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即《圆觉经》所说的“有觉有照,俱名障碍”,颜回“一明”而生“一蔽”。
4.明确:孔子对于颜回也不是一味的完全的肯定,孔子也知道颜回“才”之不足,知道颜回“于吾言无所不说”的危害,这不足在于过分崇敬仰慕孔子,以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与判断。
三、“当仁,不让于师”——子路、子游优于颜回处
1.提问:孔子其他弟子在面对孔子言论时,能不能做到“当仁不让于师”?他们在这方面有没有强于颜回处?(学生思考讨论)
2.展示相关材料
(1)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2)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学生思考讨论)
3.思考分析:
第(1)则,孔子要去见淫乱放荡、名声不好的南子,子路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情绪,“不说”,反对之坚决,让老师不得不对天发誓。“天厌之,天厌之”,一句话重复说,可见子路的这“不说”不是闹着玩的而是实打实的,而孔子也确实把学生的情绪放在心上。放在颜回身上,颜回是绝对不敢在孔子面前“不说”的,更何况逼老师对天发誓!这是子路优于颜回的地方。
第(2)则,子游依孔子的礼乐教化,把小小的武城治得好好的,孔子“闻弦歌之声”竟然“莞尔而笑”,且言子游是“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此心有不满,于是便抬出孔子说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学学道则易使也”来为自己辩解,以孔子之矛攻孔子之盾,逼着孔子说出“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这句话。子游会较真,子游不惧于老师的权威,子游能做到“当仁不让于师”,这是颜回所没有的品质,这是子游优于颜回的地方。
对“子见南子”这一做法是对还是错,有效还是无效,我们权且不论,但子路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判断,并且能坚持,这是颜回所缺乏的。面对孔子的“戏”言,子游也能以“戏”言对之,既显主见又不失幽默,也是颜回所缺乏的。子路、子游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他们在接受孔子思想方面也许并没有颜回细心、全面,但他们学而会思,思而能用,能够践行。颜回就少了学后的思,对孔子思想言论无条件的全盘接受,却不能践行——即使践行,也只有“忧道不忧贫”几个字。
明确:孔子对理想学生的要求是既要有颜回的“好学”精神,有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达到“安贫乐道”的境界,同时又要能像子路、子游一样能“当仁不让于师”,能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能有自己的主见并能坚持之,而不能如“点头虫”一样唯老师的话是听。
四、“举一隅以三隅反”——子夏、子贡优于颜回处
1.提问:孔子理想的学生除了有颜回的“好学”精神、“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和子路、子游“当仁不让于师”能坚持自己的主见外,还要有什么样的品性呢?(学生思考讨论)
2.展示相关材料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学生思考讨论)
3.思考分析:
第(1)则,面对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的问题,孔子指出“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这一更高境界。孔子明了“无谄”“无骄”着眼点在“无”,是有意为之,尚是“有我”;而“乐”与“好礼”则由“有我”的有意识到了“无我”的无意识,这境界更高一层。对于孔子的这一点拨,聪明的子贡马上想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八个字,想到这就像是象牙、骨头、玉石在精细加工后更完美——人的修养也是一个精雕细琢、逐步提高的过程。因而孔子很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第(2)则,子夏由孔子“绘事后素”(要画画,首先要有绘画材料)这一作答,想到了“礼后”(礼后于人的本性,礼是施于人的本性上面的),由绘画这一生活常识想到了人的品德修养。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这很平常,但孔子在解决子夏疑问的同时,也增进了孔子的认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助我者也”,这就是《礼记·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所以,孔子听后很高兴的说:“起启者商也!”
孔子重视启发式教育,他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子贡是启而有发,能举一反三,由已知推未知。子夏这一引申不仅是“举一隅”“以三隅反”,也促进了孔子的认识。相比之下,颜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喟叹倒显出几分拘谨,有几分唯夫子之话是听的感觉。
明确:孔子的理想学生还必须有子贡、子夏所具有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由已知推未知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自己的理解运用,对老师也有所启发。
五、结论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但并不是“理想”的学生,他身上有令孔子欣赏的优点,也有令孔子怜惜的不足;子路、子游、子夏、子贡等学生,虽并非如颜回一样得宠,然其闪亮的思想光辉亦让孔子感到高兴,感到欣慰。我们作为学生,既要学颜回的“好学”精神,学习他“不迁怒,不贰过”的品性修养,同时也要学习子路、子游“当仁不让于师”,学而能用,学习致用,有自己的判断与主见的精神,还要学习子夏、子贡所具有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教学后记]
本讲座是在讲完高中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论语>选读》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讲座。因为《<论语>选读》部分已讲完,学生对课文内容较为熟悉,因而讲座中多引用《论语》原文,并且对原文字词没有过多分析。
《<论语>选读》以专题的形式分为七课,七个主题,各自独立。本讲座围绕“孔子‘理想’学生是什么样的?”这一主题,把七课当中相关的文段综合起来,着重探讨做“理想”学生所应具有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品德,这对于高二阶段的学生学习方法与品德的指导有一定的作用。“好学”是一个方面,质疑是“好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需要“当仁不让于师”的勇气,而“举一隅”“以三隅反”的迁移能力,是创新的前提。同时,人处社会中,“迁怒”“贰过”是我们常犯的错误,“迁怒”涉及人际关系,“贰过”涉及的人事更广,这对于人格逐步建立、更注重自我与独立的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以为,提出这个主题,专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无论是对于学生将要面对的高考,还是对于学生之后的人生,都将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当下中国的教育,我们对孩子、对学生,最强调的是“听话”与“好好学习”。在家听父母的话,在校听老师的话,出了社会听领导的话。“好好学习”,所学习的内容多是父母、老师和领导所说的话、所讲的内容。这本身没错,但我们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忽视了孩子的质疑精神,忽视了孩子所应具有的独立人格。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向孔子学习,除鼓励学生“好学”“听话”之外,还要能思考、会思考,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性地学习,同时敢于因不同意见而质疑权威,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有潜力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现在我们提倡国学,探讨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吧。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论语》;心得体会;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近两个月我潜心研读并教授了《论语选读》一书,真正体会到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可谓是受益匪浅。《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和早期儒家学的最为可靠的史料。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其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许多基本观念成了整个社会的规范,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人们的言语行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受着它的影响。即使到了今天,它对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不可小视。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际,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鉴别。既要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与保守方面,又要分清“原生”的孔子与后人“改装”的孔子,还孔子以本来面目。文中的精华我们要借鉴和吸收,例如“民无信不立”“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等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当今社会更应提倡以人为本。又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道,尊老爱幼的传统至今都不能缺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勤奋、执着、乐观向上处世态度等等处世之道、教育思想、修身哲学方面都很值得去探讨和学习。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也有一些思想是不可取的。如“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阶层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这种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是不可取的。又如在治理国家中过分强调德治忽略了法治,“知其不可而为之”从斗争策略上是不可取的,我们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与此同时,我们应使学生区别原始的孔子和后世改造过的孔子。例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通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懂得要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实事求是,既不能像封建时代那样顶礼膜拜,也不能像某些特定历史时期那样全盘否定。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心社会,投身社会,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文言阅读能力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继续加强文言阅读训练,应该是选修阶段相关课程的一个任务。在教授此书时,每节课都通过自主学习与老师点拨相结合来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解决那些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逐步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另外把课后习题与许昌教研室编著的《学与练》相结合进行有效的训练,夯实了学生的文言基础。最后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难易的程度要适宜。讲究科学性,反对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笔者觉得这一段时间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突飞猛进,尤其对一些常用通假字如“女—汝,道—导,弟—悌,没—殁,知—智”等等了如指掌,对一些古今异义词、文言虚词(焉、诸、然、与等)、古今异义的成语、特殊句式等等更是牢记在心,翻译时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确实《论语》中有很多典型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帮助很大,对于学习文言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通过这个重要的平台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借助《论语》,提高个人精神品格
孔子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建设,重视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意义有着执著不懈的追求,这对我们及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论语选读》的5-9章重在对修身的论述,例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教导我们对人应尽心竭力,待人仁爱宽厚。“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告诫我们只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怕没人赏识自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让我们懂得功名利禄变幻无常,应淡泊名利。“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告知我们应尊敬父母长辈,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作风。像这种加强自身修养的名句在《论语选读》中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教书的同时应及时达到育人之目的。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四、《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他在《论语选读》中论述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饭疏食,饮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这些名言让我们懂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应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淡泊名利,坚守住那浮云之志。其次是引导我们注重先做人再做学问,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再次传授于我们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如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材施教原则,如子路、冉有同时问孔子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但孔子的回答却前后截然不同,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还有学思并重,学行并重的学习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其言观其行”。
最后在教育中还形成“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孔子一贯主张“当仁,不让于师”,他强调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有助益,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学生在积极思索后作出的反馈,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思考与教学。
五、注重诵读积累,采撷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星
《论语》的语言简明流畅,含蓄隽永,其中的许多语句后来演变成了格言、警句、成语,典故,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敬鬼神而远之”等等,丰富了民族的语言宝库,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所以,在教《论语选读》时,诵读尤为重要,每一课中都有不少的名句,让学生标画出来,重点背诵和默写,尤其是《君子之风》和《周而不比》这两课,要求学生全文背誦。另外还让学生整理每课出现的或源自这些课文的成语、熟语,注重积累。
六、结语
在教授《论语选读》过程中,其乐无穷。它像睿智老人,慰藉我的心灵;它像缕缕清风,净化我的内心;它像一抹阳光,给我以生命的涌动。在这本书中畅游,可谓是得到美的享受、仁的感染、爱的熏陶。
【论语选读翻译】推荐阅读:
国学之《论语》选读教学计划11-03
论语及翻译12-02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10-12
文言文论语翻译及原文09-30
论语·先进篇原文、翻译及赏析11-22
论语第三篇原文及翻译12-19
选读四暑假05-29
必读选读书目07-10
各年级选读书目06-15
famousworks名著选读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