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指导讲课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后感写作指导讲课(精选10篇)

读后感写作指导讲课 篇1

(一)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

《送东阳马生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写给同乡太学生马君则的一篇赠序。他用自己求学时的艰难困苦勉励马君则珍惜今天的优越学习条件,德能双休。宋濂幼时家贫,无书可读,他借书抄书,终于博览群书;成年时无师可问,他奔走百里之外,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从师学习时,他生活艰苦,以苦为乐。

(用概括的语言简要介绍作品的相关内容是叙述,这叫“引”。)

读完此文,掩卷深思:一个出身贫苦的平民百姓,何来如此大的精神动力?宋濂质朴而深刻的回答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告诉了我们真谛——只有视学习为乐趣,才能放下所有的杂念,学有所成。反思我们的学习行为,我们的学习动机是否单纯?

(对你引述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是议论,这叫“议”。)

站在各位弟子面前,我好像是一位学有所成者,其实我只能算比你们年龄大太多的“大学生”吧。反思自己的学习初衷,远没有宋濂的纯洁。我出生在农民家庭,家庭生活一般。那时读书的目标很明确,父母告诉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和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可别怨爹妈。为了“跃出农门,跳入龙门”,我也曾“晨读鸡鸣,背书三更”。十年寒窗苦,终于有了自己的稳定职业,可糊口度日。想自己的学习,不过为自己的生计而读书,如果非要从中找点乐趣的话,也不过是过早的巴望着生活安逸些而已。哪里有宋濂的“中有足乐者”呢?

面对我可爱的弟子,你们又如何看待学习这件事呢?曾和一位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探讨过学习目的问题。“当一个懂事的孩子”,“让别人看得起自己”„„尤其是他问我那周留作业不,我说不留时,他那喜悦的面容,更让我多多少少知道了“学习在你们心中的地位”。将学习作为自己心中的乐趣,宋濂做到了。我们不知道“父母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的太学生们是否做到了,但我们要反思,我们离这种境界还差多远?

(联系其他相关内容或作品相关情节是“联”,需要边叙述边议论。)

将学习作为乐趣,是学有所成的前提。宋濂如此,“囊萤映雪”、“闻鸡起舞”、“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主人公不也如此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亲爱的“学友们”,愿你早立鸿鹄之志,以学习为乐,插上理想的羽翼,早日翱翔在快乐成长的天空。

指导写作方法 激发写作兴趣 篇2

一、说写结合,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带有浓厚的兴趣色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产生求知欲,努力地去学。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是单调无聊,没有任何效果的,这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知的欲望。”而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写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学生习作素质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有兴趣就有习作的动力。

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寓习作教学于巧妙有趣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口语交际、习作五——科技的利大弊大》,课前我要求学生先去收集资料,如:可以向长辈调查,他们以前没有高科技的生活是怎样的情景?可以观看新闻或查阅资料,也可以观看有关视频。通过各种途径调查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与对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非常有兴趣,收集的資料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我抓住机会开展了一次《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辩论会,学生因为事先准备充分,结果在辩论会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据理力争,不仅做到有话可讲,并能引经据典,学生的热情大大出乎意料,直至下课大家还意犹未尽。这一场辩论会活动,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到习作时,所要写的看图有感(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学生就能把这些素材和观点应用上。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学生收集素材,运用素材,激发写作兴趣有很大作用。

二、读写结合,教给写作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写作与阅读属于两种表象各异而本质相连的心理活动过程。写作是个体的内在的思想对外表达的心理过程,这两种活动方向互逆的心理密不可分。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事物转化为内在认识之后,再引导学生把这些认识按思想感情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转化为书面语言。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习作范文,除能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更是写作方法的示范,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就一定要充分利用我们阅读课的教学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如我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观点。课文第一部分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第二部分运用了具体的三个事例:洗澡水的漩涡的原因、紫罗兰的变色发明石蕊试纸、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的原因,来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我在教学这三个事例时有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这种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的写法,让学生尝试口头表达,并及时进行点评。并在授课后布置了这样一道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在实际写作中。由于与授课的知识紧密相连,所以选择的写作素材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学生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小练笔的任务,而且积累了一种写作方法。

三、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前不久,我参加了六年级的习作阅卷,发现一叠考卷出现了“雷同卷”,加上双引号是因为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雷同卷,只是开头、结尾、例子都是统一的套路,例子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它已经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的习作教学存在着为应试教育而教学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让一些学生在短时间内有话可写,但这样产生的后果是学生不写真事,不说真话,套话连篇。那样就失去了我们写作训练的意义,对于学生的伤害不言自明。只有贴近生活,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能力的发展,写作水平的提高才有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小学生习作大部分要求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这就要求学生要写真人真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学生情感最为丰富的时机让学生书面表达。如在六年级下学期,由于学生的身高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所以有的学生向我提出了调整座位的建议,我采纳了学生的建议,调整了学生的座位。当我调整完座位时,我发现了个别女同学眼圈红红的、男女同桌的同学两人把桌子离得远远的,保持距离。我猜测可能会有一些同学内心对调整座位有不同的看法。于是我趁机布置了一篇习作,临近毕业,可能有些学生心中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老师说,平时又没有什么机会,你们就写一封信给老师吧。第二天早上,我收到了许多学生写来的信。信件中有许多学生说出了一些关于调整座位的看法,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还有的同学倾诉了许多心里话。这样学生不仅能写出生活中的真事,能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更好地拉近了我们师生的距离,一举两得。这样的事例证明,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一些事,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只要学生写到了自己熟悉的事,印象深刻的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不仅能把事情写具体详细,也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写真事,表达真感情。学生的习作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消除了害怕写作的心理。

翻开小学语文课文的习作训练,几乎都要求学生抒发真实情感。这是对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即使是写想象习作也要求表达真实的情感。如果习作失去了表达情感的这种功能,文章也就没有价值了。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只有抒发了真实情感,才能打动别人。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特别是引导学生展开细节描写。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文本,掌握这些表达方法,再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如,我在教学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卡罗纳》一课后,我布置了一篇写关于你和你的母亲之间的一件难忘的事的习作。由于我们这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亲都外出打工,只有过年时才能与父母团聚,这些孩子们一年中只有几天享受爸爸妈妈的疼爱。所以,孩子们特别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学生的情感丰富、真实。一位女同学写了在妈妈上车前的几分钟,妈妈帮她梳辫子,边梳头边叮咛要注意安全,要照顾好自己……这个女孩在习作中展开了细节描写,表达了母亲在帮她梳头时心中的温暖及对妈妈的不舍,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这是一种多么难忘的感觉。当我在读这篇习作时,也被她这种细腻的情感感动了。只要老师能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去观察,处处细留心,习作时就能做到我手写我心,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作为一线的老师应当多方开拓习作指导途径,抓住写作指导的最佳切入点,清除学生“畏惧”习作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乐于写作,掌握方法,易于动笔,大胆表达真情实感,真正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中对习作教学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初中读后感写作指导 篇3

关键词:读后感;写作;材料;现实;感受

受认知水平和学习阶段所限,初中生要写好读后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做好读后感写作的指导就需要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

一、结合材料由“感”发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后感的写作训练是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以时常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训练,可以选取一段材料、一篇文章或者一个章节,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读后感的写作有两个关键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领悟:一是紧密结合材料。材料是读后感写作的根基,学生要先阅读材料,才会生发出读后感。学生在写读后感时要有的放矢地引用材料,既可小段引述,也可摘其关键和要点,尽量避免全文引用。无论是怎样结合材料,都要做到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二是有“感”而发。读后感写作的关键在于“感”。阅读材料之后,学生要由“读”生发出“感”,如写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的读后感,学生必须把握作者所讴歌的内容,也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才能写出一篇真正的读后感。由事而“感”,有“感”而发,这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的读后感写作理念。

二、分析材料找“感”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并不一定都能迅速准确地理解材料的内涵。所以在读后感写作的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由“读”生发出“感”之后,还要重新回到材料中去,认真分析、琢磨材料内容,确定所“感”的准确性、合理性。学生所“感”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感受最深刻、契合材料的中心思想的东西。只有当学生对自己所“感”最深刻,才能组织出更多的素材,语言才能更丰富,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深感。这样,读后感的写作也就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在分析材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个性到共性地对材料进行挖掘,从而水到渠成地形成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三、结合现实展所“感”

在内容上,就事论事或者泛泛而谈都是读后感写作的大忌。以材料来论述材料,就事论事,不深入触及材料的深刻含义或本质内容,文章就会显得过于肤浅,没有内涵和思想深度;泛泛而谈,随意地表达许多见解,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会使文章内容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很多理论见解,都是浮于表层的内容,既不能具体结合现实,也不能表达深刻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读后感时,一定要强调结合现实。材料大都是一定的生活现象或者社会现实的反映,读后感的写作要由此及彼地联系生活现实,由古及今地联系生活中类似或者相反的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可以着眼于大的方向,也可以落笔于小的细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进行一定的分析论证,做到基于材料并与之相呼应,由材料拓展延伸自己的所“感”。

四、结尾点题强“感”悟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一篇文章的结尾则决定着这篇文章的优劣。无论哪个文体的文章,都对结尾有一定的要求,读后感的.写作也不例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读后感时,一定要强调结尾的重要性。那么,读后感又该如何结尾才更好呢?和大多数议论文的总结式结尾一样,读后感的结尾往往也要总结全文,突出自己的所“感”,亮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在保持与前文贯通一致、浑然一体的同时,对文章内容做一次升华处理。这样一来,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也就水到渠成了。

要使初中生写好读后感,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读透材料,找准“感”点,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深入把握材料的寓意,找出所述事件具有的深刻意义。还要告诫学生写作一定要因一个“感”点来生发,结合实际谈深、谈透,切勿囫囵吞枣,泛泛而谈。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一定是立足于材料,在分析、思考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找出感受最深刻的一个点、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层面,结合现实素材,用通畅流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彭小明.语文教学专题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读后感写作的方法指导和 篇4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在读了一篇文章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一篇文章就叫“读后感”,也叫读书笔记。

写读后感的作用:经常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提高分析文章和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

读后感的题目:

1、可以直接以读《

》有感,《

》读后感为题。

2、也可以以自己的感受为正标题,以读《

》有感为副标题,如: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伟大的父爱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阅读材料:

一粒种子的信念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

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她被学生轰下台,灰头土脸的回了家。母亲为擦泪,安慰她:“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得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外出打工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手脚太慢。母亲又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而你一直在读书,怎么快得了?”

女孩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然而每次女孩失败回来,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说过抱怨的话。

30岁的时候,女孩凭着一点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一位辅导员。后来,她开办了一家自己的残障学校,又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孩向已经年迈的母亲问道:“妈,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您为何对我那么有信心呢?”母亲回答朴素而简单:“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撒上些荞麦种子也许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女孩落了泪。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最坚韧的一粒种子。

写作案例:

1.读《一粒种子的信念》有感

自从读了《一粒种子的信念》后,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上课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来台。后来,外出打工又被轰了回来,原因手脚太慢了。

女孩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然而每次女孩失败回来,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说过抱怨的话。

30岁的时候,女孩凭着一点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开办了一家自己的残障学校,又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孩向已经年迈的母亲问道:“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您为何对我那么有信心呢?”母亲回答:“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撒上荞麦种子也许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生活上有许许多多困难我们也要学会勇敢地去面对它,坚持过后,将来就会有你的一片蓝天。

2.《一粒种子的信念》读后感

今天读的一篇短文《一粒种子的信念》非常感人。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女儿工作失败后,母亲一直鼓励和安慰她,经历了千辛万苦,女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开办了连锁店。

文章中的女孩虽然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她并没有自杀,而是不断地尝试另一种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我妈妈就是一个成功人士,她在广东开了三间厂,很有钱。去年六一节的时候,妈妈特地从广东回来,带我们去逛商场,买东西,吃小吃。我们还去游乐场完了大半天,直到累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今年的六一节又快到了,我想,作为成功人士的妈妈肯定也回来陪我们的。

当一名成功人士真好!我也要像短文中的女孩一样,不怕失败,勇敢尝试,走向成功。

3.天生我才必有用

——读《一粒种子的信念》有感

“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会总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读完《一粒种子的信念》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了。

这篇短文讲的是一个在职业生涯中频频失败的女孩在母亲不断安慰与鼓励下勇敢尝试最后走向成功的故事。

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人总是会遇到失败的,总要去面对失败和困难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挫折而选择了退缩。我们要抬起头来面对失败,收拾好心情,再次踏上征程。我相信,无数次的失败过后,你一定会迎来黎明的曙光。

这让我想起了六岁那年,妈妈看到同事的孩子都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并学有所成,就让我去学习电子琴。我学习了一个多月,连最简单的几个音也弹不出来,只好作罢。后来我又去学画画,可是学了一个学期,什么也不会画。妈妈没有责怪我,说,女儿,你想学习什么就去吧,我支持你。最后我选择学习书法,在书法班,我如鱼得水,进步非常快。到现在,我已经参加了好几次市级、区级书法比赛,每回都获了头等奖。

现在想想:在失败面前,只要我们不灰心,坚持下去,定会在这偌大的世界中,找到一条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4.读《一粒种子的 信念》有感

今天读了《一粒种子的信念》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了: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接二连三地做了好几份工作都没有成功,在母亲不断的安慰和鼓励下,后来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并自我创业,最后功成名就的事。

“女孩干过很多工作,但无一例外都是失败了。然而每一次失败回来,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说过抱怨的话。”文中的这位母亲让我十分敬佩。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失败一次两次并不会说什么,但接二连三地失败的话,就算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多多少少也会抱怨和责骂,露出不耐烦的神色,甚至会挖苦孩子。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来。

这个学期的一个晚上,我对妈妈说,学校的少年宫活动又开始了,我想报名参加舞蹈班。妈妈听了,没好气的说,语文数学天天学,日日练,你才考得那么一点成绩,你去学舞蹈能学会吗?我向妈妈保证,一定努力学习,因为我喜欢跳舞,语文数学的成绩我也想办法提高。谁知话音刚落,妈妈就指着我的鼻梁说,提高提高,从一年级到现在,哪一次你考得好,提高了没有?不要学什么舞蹈了,我看你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放完学就早点回家看弟弟吧。我听着母亲的话,眼眶湿润了,心想,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

今天读了《一粒种子的信念》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在失败的时候得到亲人的理解和安慰是多么的重要,我真心希望我的母亲也能够给予我。

写读后感的一般模式:

开头:简介所读作品主要内容,总的感受、体会 中间:具体感受、体会

(1)针对原文重点句子,谈对人物或事物的看法

(2)联系生活实际的人、事作比较,谈感受 结尾: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愿望,总结教训或得到的启示等

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材料,写一篇使你感动、受到教育、启迪的读后感文章。要求:

1、题目自拟,2、用上上面的写作模式。

3、注意写读后感的事项。

4、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有真情实感,400字以上。

阅读材料:

天下父母心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

“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

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乖。”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开会的。”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起来梳洗好,出门。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公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等这么久。”

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终于车来了,我上车。开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

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

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发来的短消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忽然想起一句犹太人谚语:

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

中考作文指导:读后感的写作掌握 篇5

凡是写过一些读后感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了一篇文章,在某一点上有深刻的感触,便很自然地联想到与之有关的许多事情,许多问题。这种联想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联系实际的过程。

从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来看,许多考生在联系实际方面是做得很好的。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谈自己的感想,读来亲切生动。但也有一些考生,所写的读后感尽是一些空洞的说教、政治口号、誓言之类,使人感到生硬、枯燥。

至于联系哪些实际,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大体说来,无非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联系主观的实际,即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二是联系客观的实际,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实际情况。只要是从内容的需要出发,联想哪方面的实际都是可以的。

颁奖词写作指导 篇6

一、大笔写意,突出感动点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只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在这里,引申为一种叙事方法,是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突出人物的感动点,进而勾勒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细枝末节,但要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例如,“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获奖者王茂华、谭良才翁婿的颁奖词是这样的: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这段文字高度概括了侠义翁婿冒死救人的感动事迹——“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至于具体的过程,没有去详细交代,但是英雄的侠义之举如在眼前。这种大笔写意的手法,笔法简洁、描人绘物生动传神,显得气势宏大,撼人心魄。

二、纵深开掘,彰显典型性

对人物精神的纵深挖掘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典型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彰显其典型性。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并要体现一定的哲理意味。

例如,写给公安英模任长霞的颁奖词是这样的: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这段文字对任长霞的精神与责任感提炼得很到位。“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和“嘘寒问暖,扶危济困”便是其精神内涵的典型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崇高的品质、闪光的心灵、忘我的人生境界。

三、综合表达,事、理、情融合。

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要求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自然成趣,才能鼓舞人,感染人,打动人。

如写给跨栏运动员刘翔的颁奖词: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这段颁奖词将叙、议、抒三者紧密结合,将刘翔的形象、贡献、影响完全表现出来。

再如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千手观音》的表演堪称“绝美的舞蹈”,作为聋哑人,邰丽华“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这段颁奖词将叙述、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在一起,浑然天成,不由得观众不感动。

小结 大笔写意成奇句,抓住特征是必须。名句歌词适当引,修辞主题要牢记。

从近些年的高考颁奖对象上来看,一般选取课本人物或与课本有关的人物,所以,我们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紧扣所选人物的典型性、表达的多样性、主题的感染性等三大方面来给颁奖对象“颁奖”。在实际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熟悉课本内容是前提,审清题干是必须,会灵活运用是关键,同时要注意保持句式内在的一致性。当然,颁奖词的撰写还有其他的技巧,比如综合运用排比句、短句、对比等等,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运用中不断积累。

前文所述均为典范的颁奖词,在高考实际中,颁奖词的写作有常式题,如“为XX写一则颁奖词”;也有宽泛一些的变式题,如“仿照例句为XX写几句话”,或“以对联形式(排比形式)表达你对XX的认识或评价”,或“对XX人物进行精炼评价”等。

【牛刀小试】

1.挽联是哀悼死者的专用对联。比如网友为因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长江大学三名90后大学生所写的挽联:救少年献生命天地无情;结人梯铸丰碑人间有爱。请结合有关课文,任选下列一篇课文中的人物,为他(她)写一则挽联。

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

刘和珍 《记念刘和珍君》

烛之武 《烛之武退秦师》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挽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鲁迅作品《药》中的夏瑜,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他:革命者,爱国家舍生忘死,哪堪麻木与无知,鲜血被吃更寂寞。请据此评价,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为夏瑜写一则颁奖词。

3.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根据示例的描写刻画,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不少于30字)

备选人物:荆轲 苏武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 国难当头,临危受命,不畏艰险,只身说服秦王。他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解除危机,避免了一场战争,拯救了一个国家,可谓有勇有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苏轼 辛弃疾 张衡

【参考答案】

1.示例:(刘兰芝)请遣归捍卫兰芝尊严;赴清池报答仲卿爱情。

(刘和珍)请愿遭围屠,千载史书留污点;牺牲乏代价,一堂师友吊英年。

(烛之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大吕;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2.他是高尚的,因为他爱国家舍生忘死;他是寂寞的,因为当时的民众麻木而无知;他是可敬的,他敢把大清天下看成大家的天下;他是可悲的,他的鲜血被他要拯救的人所吃。但,历史证明了他的高尚与可敬,时间淘洗掉了他的寂寞与可悲。

3.荆轲 虽不懂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秦之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气概“千载有馀情”。

苏武 奉命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表现出崇高而又令人震撼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已成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英雄定格在人们心中。(此类题目所谓的描写刻画,暗示解题时要把握人物事迹,概括要全面准确)

读后感写作指导讲课 篇7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指导学生讲课法”,能更好地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基本操作过程。

(1)提出要求:即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大纲》精神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

(2)分组讨论:即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进行阅读、讨论、老师有重点地指导,讨论后抽一组,推选一人上讲台讲课。

(3)学生讲述:学生在讲课中,教师除对某些实验和难点进行辅导外,最好不要讲话,而是注意全班同学听课情况、讲课同学的思路和存在问题。

(4)补充答疑:教师要及时补遗答疑,强调重点和要点。

二、指导讲课法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

(1)开始阶段:教师在开始阶段不能马上指导学生讲新课,教师可上完一部分课后,再按照基本操作过程指导学生复习提问,使学生初步掌握讲课的技巧。

(2)第二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讲要点。即在开始阶段讨论基础上,老师可在黑板上写出若干问题,请学生讨论讲解。

(3)第三阶段:指导学生讲课。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自己列出题纲,经过小组讨论后进一步完善。对于其中的实验,教师可带部分同学共同准备,由学生完整讲述新课内容。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可以训练学生表达能力:通过讲课,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当众表达机会。由于是讲课,学生不仅要大胆地说话,还要清楚、简洁、有层次,让人听懂。这种登台表演极易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表达能力得到极好训练。

(2)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讲课”,不仅要有说的能力,更要有内涵,经过积极预习准备和老师的指导可完全记往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记忆能力。

(3)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学生讲课既要从生活实际、实验现象、图表曲线进行分析思考,还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比较抽象,对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对比。因为有“努力把课讲好”的.内动力,极易形成较强的思维积极性,在对不同内容“讲解过程中,使多种思维方法得到训练。

(4)可以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因为讲课的学生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必须亲自动手(包括实验的准备活动),自觉不自觉的便增强了实验能力。

读后感写作指导讲课 篇8

课 题: 市场调查报告 教学目的:

1、掌握市场调查的方法

2、了解市场调查报告的概念、方法

3、了解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

教学重点:写作市场调查报告 教学难点: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教程:

课题导入:

市场调查报告为市场预测提供依据,帮助经营管理者制定适当的经营策略和工作目标。如果要对学校食堂进行一次深人调查,写出一份调查报告,目的是改进食堂管理和经营状况,提高学校的后勤服务质量,你会怎么做呢?

讲授:

一、市场调查报告的概念、特点

市场调查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市场中的消费者、产品、竞争者等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写成的书面报告,叫做市场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是调查报告的一个分支,它是以了解市场情况,反映商品供求及企业发展状况,总结经验,提示矛盾,指导工作为目的的专业性调查报告,其主要特点有:

1、真实性

市场调查报告的调查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市场真实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必须如实地、客观地反映市场真实情况,不夸大,不缩小,报告中所用的事实与数据都真实、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增强市场调查报告的可信度及说服力。

2、针对性

市场调查报告是为了研究、分析市场存在的问题、经验。因此,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如有关市场的生产、需求情况,有关市场行情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深入市场调查之前,目的越明确,针对性越强,撰写的市场调查报告作用越明显,其价值也越高。

3、时效性

市场调查的目的是反映市场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市场形式瞬息万变,对任何一个企业,时间就是金钱和效益,任何过时的信息与报告,都会失去其应用价值。所以,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必须讲求实效,调查要及时,报告要迅速。

4、指导性

二、种类

市场调查报告属于专业性调查报告,依据调查的内容和作用,可分为:

1、市场产品情况调查报告

以产品调查为主,重点介绍市场对产品的数量、规格、型号、品种、性能、价格、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评价、建议和要求,从而了解产品的市场地位及其占有率等信息。

2、市场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突出介绍产品市场分布,消费人口构成,销售规模,销售渠道,销售能力,仓储运输成本,广告费用及效果等等。

3、市场竞争情况调查报告

以调查市场竞争情况为主,具体说明市场上同类产品在质量、价格、品种、交货期限、零配件供应、经营推销方式、服务特点等方面的情况。

广义上的市场往往泛指商品交换和流通的领域,如“金属市场”、“化工市场”等,有时也指对某种产品有需要和有购买能力的人们,如“xx产品有市场”等。从本质上讲,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可见,市场调查的对象是极其广泛、庞杂的,涉及到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全过程。要写好市场调查报告,处理好材料、安排好结构是艰巨而又关键的一步。

市场调查报告的种类有很多,但常见的是一种以反映某个产品在(某个)市场上供求情况为主要内容的调查报告。

三、市场调查报告写作前的各项准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写好市场调查报告,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并做好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

1、选好调查课题

做市场调研首先要根据调研的目标、内容和范围确定调研主题。市场情况是纷繁复杂的,市场的情况变化不定,因此要密切注意市场状况,抓住典型课题,有针对性地去调查、分析,以适应市场环境。

2、搜集资料

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所需要的资料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2(l)企业内部资料

这是指企业本身的统计资料和经验材料,包括历史资料和现有资料。对一个企业来说,这类资料应该是非常丰富的,如本企业生产技术和供应方面的资料;产品成本、价格和利润方面的资料;销售方面的资料,包括销售数量、销售渠道及用户资料等。

(2)企业外部资料

企业外部资料包括政府机关和领导部门的计划、总结、统计数字;兄弟企业的生产、销售资料和经验介绍;报刊杂志刊载的调研报告、统计资料;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等。此外还有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资料,国内外同类企业生产、价格、库存、运输、消费资料,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情况等。这些资料来源于平日的积累。

(3)实际调查资料

这部分资料是市场调研中需要取得的资料,它是最现实、最生动、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调查中常常用到的调查方法主要有:

访谈法:加强对典型事例的理解和把握

问卷法:采集有关数据,为调查分析和结论打好基础 文献法:采集相关数据,增强分析的说服力。

举例:国外名企的市场调查策略 市场调查要有深度。美国雪佛龙公司是一家生产食品和饮料的企业。为了摸清市场行情,做到准确决策,他们在进行市场调查时,选择的调查对象不是商店和商品,也不是消费者,而是垃圾。他们把不同地方的垃圾进行分类,从包装物、残渣料和其它废弃物中窥探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并对垃圾进行“线型”分析,预测消费走向。结果,该公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英国的乐富豪音箱是驰名世界的优质产品。该公司曾经派人到我国市场进行调查,而选择的调查对象却是住“解困房”的普通家庭。针对城市很多居民住房面积小的实际,设计出一种“油画型”挂壁音响,既是画,又是音响;既不占空间,又美化了居室,一上市便大受欢迎。

两家企业的市场调查虽然风格各异,却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对市场调查必须要有深度,不能敷衍了事,道听途说。社会上假话、谎话盛行,而垃圾是不会说谎的;商店里的商品虽琳琅满目,但畅销品和滞销品混杂在一起,良莠难分,而到消费者家中看一看,就会对他们的真实需求得出结论。

3、整理分析资料

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搜集来的资料尽管是大量的,但还是分散繁杂的,需要经过整理、分类加以鉴别、筛选,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谓“去粗取精”就是要区分主要和次要、本质与非本质的资料。

“粗”指一般化、表面化的资料;“精”指真正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所谓“去伪存真”就是鉴别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舍弃虚伪的成分,留下能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材料。

经过整理的资料,还要经过分析、归纳得出最本质、最科学的结论。这就要做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外部联系,包括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分析事物的纵向联系,可以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分析事物的横向联系,则可以使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更为鲜明、突出。任何事物又都有它的内部联系,所以,义要作由表及里的分析、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又要深人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矛盾诸方面间的关系。

市场调查,国际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著名营销经典《营销管理》中给出了准确全面的定义:市场调查(marketing research)是系统地设计、收集、分析和提出数据资料以及提出跟公司所面临的特定营销状况有关的调查研究结果。一份好的市场调查报告可以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如《做任何生意之前首先要做市场调查》。

四、结构

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一般由标题、前言、正文和结尾四部分构成。

(一)标题

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根据市场调查的目的、内容、范围及结论来确定。从形式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公文式标题

通常由调查范围、对象、内容和文种几个要素组成,前边加上引导词“关于”。如《关于海尔冰箱在北京市场销售的调查》、《关于2002年全省农村服装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这类标题简单明了,但过于平谈,缺乏生动性。

2、新闻式标题

采用新闻式标题的拟题方法,将调查报告的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这种写法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

单标题,如《红富士苹果在西安市场畅销》;

双标题,如《传统商业走向现代商业的探索——北京市连锁商业调查》、《竞争在今天,希望在明天——全国洗衣机用户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市场在哪里 4 ——天津地区三峰轻型客车用户调查》等。正题在上,副题居下,副题前用破折号引出。正题:揭示调查的主题;副题:说明调查的对象、范围或时间、地点等。

无论用哪一种形式作标题,都必须简洁、准确、新颖、醒目,概括出全文的基本内容。

(二)前言

是市场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它主要概括介绍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范围、目的以及所采用的调查方法等,也可以简略介绍调查的结论。写法上一般是点到为止,不需要详细说明。有的市场调查报告也可以不写前言,而把它放在正文部分。

长篇的市场调查报告都需有前言,一般不外乎下列三个内容,或兼而有之,或单写一项。

1、简要介绍所调查产品的情况,分两类:(1)介绍性能、用途,如一篇关于合成纤维的市场调查报告,开头就介绍了合成纤维的品种,并介绍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在纺织、装饰、建筑行业的用途。

(2)介绍该产品行业(在我国)的兴起、发展情况。如调查洗碗机市场就可先说说洗碗机制造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等。

2、简要叙述所调查国家或地域的经济情况。比如一篇调查南非工艺品市场的文章就写了这么一些话:“南非是一个发展中的发达国家,它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消费水平,对来自外部的商品的需求逐年增加„„”

3、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及组织等情况。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率先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抽样调查,并应用工业工程、系统工程和市场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人的分析和研究”。

(三)正文

正文是市场调查报告的主体。正文主要是根据调查所获得资料的性质和内在联系,集中反映调查的成果,对分析预测及所提建议等加以详尽阐述。从内容上看,正文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情况介绍

对调查对象作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一般是以文字说明为主,必要时也以图表及数字进行补充说明。

2、分析下结论

通过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在充分占有翔实的材料、准确的数据、典型的事例的基础上,全面剖析,综合衡量,以得出正确的调查结论。市场调查报告虽不 5 以预测为重点,但也往往对市场的变化趋势有所展望。分析内容包括产品需求量,新产品的开发,消费习惯的变化,市场走向等。

3、对策与措施

对市场调查中发现的各种矛盾,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各种不利条件,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参考意见,如《南非的工艺品市场》一文,文章最后写了我国工艺品打人南非市场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商品质量,南非人对商品质量很讲究;2.包装,陶瓷等商品要求彩印零售包装;3.批量,要求订货量不大而交货及时。”

(四)结尾

结尾是全文的终结,通常与前言相照应,起到概括结论,强调主旨,加深印象以及响应开头的作用。有的市场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在主体部分已阐述,可以略写或省去。

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要为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服务,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不必要也不可能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写市场调查报告。

五、写作注意事项

1、市场调查报告必须客观如实地介绍情况、说明问题,反映出被调查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掺入个人的感情,不夸人,不缩小,坚持实事求是。

2、市场调查报告属经济应用文体裁,并非文艺作品,因此,语言要准确、简练、朴实,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精巧的修辞,只要清楚明白地、实实在在地表达内容

3、市场调查报告依据的事实要确凿,提供的数据要精确,表述的观点要鲜明,并且重点要突出,这样才可能充分发挥市场调研的作用,使委托调查者或企业决策人易于了解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4、讲求实效

语文作文写作指导 篇9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师指导;写作方法;作文评改;语文素养

想让学生真心实意地喜欢写作,需要教师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而要写好初中作文,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的要求、要求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甚至达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发展等级,就需要让学生有生活体验,并把这种生活体验倾注笔端,结成文字。

如今学生的考场作文多因为缺乏生活的真切体验,阅读量又非常有限,靠着臆想,写出的文章干巴枯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为文造情;或者空洞无物,抒情议论“空对空”,缺乏情感的载体和落脚点,这样的文章自然无法感染读者或者评卷老师,更加无益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此,教师只有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感知、感受、感悟。在有限的校园学习、生活空间,积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第二课堂”活动来延展体验的范围。或者组织好文情并茂的朗诵比赛、唇枪舌剑的辩论比拼、心旷神怡的校园采风、满怀爱心的社区服务,布置语文课外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任务,设置独特的语文家庭作业等等,有了这些真切的体验,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积淀和升华,建成写作的情感素材宝库,成为写作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

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作文的评点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及时、科学的评点和评价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写作的不足,弥补写作的缺陷,巩固写作的技巧,延续学生的写作热情。但现在有些教师作文评改已经习惯于慢条斯理,经常拖两三个星期,然后打一个分数,写上一些空泛、简单的评语,结果是学生都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大作”写了什么内容,激情全无的时候教师再来讲评,效果也好不到哪

里去。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评改,主要采用了学生“互助评改”模式,激发写作正能量。在学期初就通过作文例文分析,明确互助评改的原则、评改方法和评语标准写法,设置初评和复评两个步骤:

初评,要求学生用红笔重点圈出并修改学生习作中的错别

字、病句和不规范标点,达到人人在评改中互相学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效果;

复评,要求学生用红笔勾画出习作中的结构、材料、遣词造句和语言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然后每位同学给评改对象写一个突出的优点和明显的改进点,最后教师将习作收齐审阅一遍,以免错改、误评。这种方法较好地改变了由教师一人包办评改,学生反映平淡,甚至冷淡的“凄凉”状况。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从学生出发,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有兴趣、重体验、勤参与,欢畅地表达,让作文教学回归写作的本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读后感 篇10

书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是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是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我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有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只觉得工作的哭和累,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己的的追求。结过是每天疲于应付工作,更谈不上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李镇西老师说:“我以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但在爱好学生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被遗忘的角落----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因为不可爱的孩子,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搁浅的冰川,需要温暖,需要阳光,需要融化。”“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老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

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能长期像李老师那样对待每一位学生难。我反思自己并定下目标:能不能较长期的关心帮助后进生?李老师把自己融入到班级中,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赢的学生的信任与敬佩。在他的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魅力,我深受启发:

1,班主任应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李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主张应做一名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周围的舆论并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自我解放。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要力争做到不因领导的表扬而欣喜若狂,不因领导的批评而气急败坏。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对于中肯的批评,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对于别人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的对待。对待家长的批评要要平和,以宽容的胸襟平和的接纳家长的各种意见,包括尖锐的批评或刺耳的话语。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唯有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的班主任,才能有宽阔的胸襟与自由舒展心灵去带好一个班集体。

2.展开小组竞争增强班级活力。

一是分组合理,设立综合小组,一但建立,便永久不变,而且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卫生小组和体育小组,文娱小组,以便于增强凝聚力,并看到自己的发展情况。这个方法我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效果不错。二是竞赛全面,竞赛内容尽可能包括纪律要求和班级学校各种活动。三是规则统一,学期初有班干部开会,拟定竞赛规则。四是严格监督。便于积分,公正的产生优秀小组。

3.培养班干部的自治能力

上一篇:年画文化艺术赏析下一篇:我国个人证券投资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