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反思(精选8篇)
1.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为突出教学目标,教师可设计对话互动,做游戏等不同的语言实践活动,设计安排一些任务让同学们通过听、说、读、写不同的训练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参与,在实践中,在真实的语境中掌握语法知识。通过亲身体验,由学生来总结语法规律,这样就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增强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互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创设语境,让语法教学自然有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法教学,利用课件提供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进行练习,形象直观,使学生身临其境,也可以利用课件讲解归纳现在进行进的用法,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语法概论。还可以利用课件提供针对性的练习,多媒体课件的在教学上的使用,可以使语法教学变得兴趣盎然。3.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实践中,对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吸收。这样才能及时巩固,强化记忆。
一、置入语篇语境进行语法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更加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兴趣入手,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并创造语言表达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感知熟悉英语语法的运用以及交流方式,在逐步摸索中培养出语感,以便能够更加深入、更加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在课前,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的安排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在教师有选择的课程设置下,通过教师呈现的某些包含特定语法知识的材料,加以教师的语言讲解和手势说明,体会该材料的意思并完全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辅助性的指导。当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时,教师应该设法引导学生,让学生接受所创设的特定语境,并融入其中,在融入的基础上达到理解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解现在完成时have gone to和have been to的区别时,由于单纯的讲解比较枯燥且不易理解,教师可以这样创设一个情境:“你的爸爸去北京旅游,回来时给你带了很多礼物”和“你的爸爸去北京旅游,正在给你挑选礼物”,这两句该怎样用have been to和have gone to造句呢?然后教师可以将写好的句子呈现出来:“My father has gone to Beijing and was selecting gifts for me.”和“My father has been to Beijing and bought many gifts for me.”让学生对号连线。这样,have been to和have gone to的区别便能在生动的语境中得到充分诠释。
二、结合趣味文章归纳总结语法
教师在讲授语法知识时,切忌照搬书本内容,单纯地给学生讲解教材中的语法知识点,以免在无形之中消磨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好奇心,使其在枯燥无味的讲解下逐渐丧失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绝对会受到影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协调性与关联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架构起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即学生与英语语法之间的联系。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好奇心占了他们天性中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教师需要设法让所讲授的语法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与本课所讲的英语语法知识相关联的小文章。对于这些文章的选取有两点要求,一是必须具备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二是必须包含本课所讲的语法内容,这是选取相关文章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和课堂进度,合理调度时间,鼓励学生进行文章中相关人物及角色的扮演。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自由发挥,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自身所掌握的语法知识对新的语法内容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三、改变教学方式趣味语法教学
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玩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玩,让玩耍在知识的铺垫下更加尽兴,让知识在玩的刺激下更加深刻。例如,教师在讲解动词的不同时态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给出动词原形以及汉语意思让学生就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进行造句。例如,用eat进行造句,句子为“他早饭吃的是面包”、“他早饭吃了面包”、“他早饭正在吃面包”。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进行句子接龙,每一小组内的学生分别造句。答对的话,小组内的成员继续造句,答错的话,小组停止答题。在游戏竞技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紧张感,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同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口头讲述加板书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现代教学之中,是新课改背景下发生的变化之一。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明显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情绪。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英文歌曲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于地道英语语法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播放适合初中生学习水平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语法;高中;英语教学;语法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64-01
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及遵循的原则
1、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随着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引入,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法的作用被淡化。现行的中学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材(人教版)是以交际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采用话题、功能和结构相结合的编排体系,语法项目呈隐性的、螺旋式排列。
2、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应该改革通过大量机械性训练来巩固语法知识的教学方法。且要遵循以下原则:
(1)简要。所谓“简要”,是指语法教学应简明、扼要。“简明”就是简单明了,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泥于语法术语,少讲概念,少下定义,而是要尽可能多地举例,或是提供包含这些语法项目的语篇,让学生先明白语法的具体内容。“扼要”则有两层含义:①注重重要的语法项目。②注重语法的重要内容。
(2)多种方法归纳记忆语法规则。教师可以精选一些包含某些语法结构的格言、谚语、名言等,让学生通过记忆和运用这些句子而起到既能背诵,又能熟悉运用某项语法形式的作用,一举两得。用编口诀、顺口溜的方式整理需要记忆但又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设计,别具匠心。
①仔细挑选例句。讲解语法离不开举例,例句的选择也应研究。选择例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有人生哲理;有时代气息;有幽默感
②教师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创设语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用法。例如,在教授can, may, must 等情态动词时,教师可利用以下对话进行教学:
A: Look! Someone is there.Who can it be?
B: It may be our math teacher,Mr.Dong.
C: No, it can't be him. He has gone to Dalian
D:Oh,I've got it.It must be Mr.Wang.They look like twins.
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1、高中语法教学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英语语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英语语法知识,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仍然发现语法教学和学习者在英语语法的运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目前绝大多数英语教科书及课外辅导书对语法项目的编排不像以前教材的语法项目那样有顺序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所以,在教学中遇到需要讲解的语法项目时,教师的讲解也只能是东拼西凑,支离破碎,难成体系。
(2)英语语法意识淡化。许多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导致学生的英语语法知识贫乏,阅读水平下降,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写作能力更不用说了。
(3)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许多学生愿意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些学生更习惯于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语法知识,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
2、高中语法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教授熊川武博士把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反思对语法教学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灵活使用教材,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在学生大量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应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想,不断拓宽和加深学生对同一语法项目的认识,提高其运用能力。
其次,突出重点,集中教授。语法教学要集中内容、集中材料、集中时间、集中一切手段与方法,特别是进入选修教材的语法学习和高考复习备考阶段,更应如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充足语境中反复实践相关的重点语法项目。
最后,提倡发现学习。让学生在所学课文中去发现与本单元语法项目相一致的语言表达形式,并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就语法项目进行观察、归纳和总结,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结束语
黄秀珍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难题。语法是一门语言的使用规则,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语法是基础,而且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教师在教授语法知识时,更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把英语语法的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英语的中最有吸引力的部分。
那么,高中教师怎样教授语法知识呢?我们不防就两种教学方法进行一下对比,传统的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即教师把语法规律按照一定摸式呈现给学生。例如教师在讲授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现象时,首先把语法规则板书:
一、什么是虚拟语气。
二、由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中,从句谓语用过去时,be动词用were,主句谓语用would(could,should,might)do。随后,教师分别举了几个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演绎的教学方法受到批判的因素是:
1、教师 “不累”。即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几乎少动脑筋。教学方式比较守旧和僵化。
2、学生 “机械”。即学生被动而机械地接受语法知识死记条条框框。这和高中生活跃的思维和年龄特征是格格不入的。
3、课堂 “死水一潭”。因为演绎法以教师的说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关系,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与演绎法相对的是归纳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全然不同,即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同是在讲授虚拟语气,首先教师口头造了一个句子: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 in the sky.(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就在天空中飞翔。)“此时学生好生奇怪:主语是I,be 动词却用were,通常情况下是用am或was。于是大家疑惑一阵就纷纷发言了:老师,怎么用were,是不是弄错了。这样,教师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随后老师进行解释:这就是虚拟语气的句式结构要注意谓语动词的变化。教师再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练习。于是学生对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现象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归纳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教材教学特点,归纳法使教师不得不大大增加自己的知识,而且进行充分的备课。“备课”甚至可以认为是“想课”。思考怎样教好 1 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如何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思考的过程,是一个花时间和精力过程。一个聪明睿智的教师,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备课上。
在注意语法导入的同时,让学生全方位学习英语语法也是更加重要的。结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要成功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应做到以下七点:
1、提醒学生预习。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一种有效的接受知识的手段。是一种让学生把瞬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一种方法。在导入一个新语法之前,把预习当作让学生必做的家庭作业。
2、注意传授语法知识的量度。例如在传授“定语从句”这一语法知识时,它涉及的内容多而杂,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全部让学生融会贯通,“填满”为止。在第一课时,教师只需讲定语从句的概念、结构、以及关系代词which, that, who, whom;关系副词where , when, why 至于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具体用法和特殊用法,可在下几节课中去讲解。
3、注意反复。讲完一个语法知识点后,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
4、在语法练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这体现在作业和测验的设计上。学生掌握什么,教师就让他们做这方面的作业。学生会什么,教师就测验什么。让学生体验了成功感,当然他们就对这种语法现象充满自信,从而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注意学生的异体性。“异体性”即个体差异。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传授方法和指导方法。练习难易要适当,要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
6、注意提问时的辅助与提示。无论是在提问,练习或是表演当中,教师都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让他们连续正确地把内容表达出来。而不是去中止或是打断或是过早评判学生是否具有回答这个问题的能力。
7、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我们应明白英语是一门语言,只有在应用中才能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在课后把刚学过的语法应用到交谈中去。在练习当中巧设问题情境,避免学生机械练习,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练习。
1、正确理解教材本节就是要让学生回顾被动语态,由汉语学过把字句、被字句引入,加深对被动语态的理解。
2、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我们的学生来自偏僻的.农村,英语基础较差,但有学习的`热情,有上进的决心。
3、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
4、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练习得出结论。
5、对教学重点难点或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学强化。
但是还有些地方值得改进:
1、没有注意对个别差异较大的同学个别指导。
2、有点注重完成课时内容,没有注重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没有注意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而是更多地关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完成。
3、学生课堂反映不够好。
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真正地促使母语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帮助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教师所做的第一步工作便是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出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相似处,这是为了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运用母语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在讲解完初中阶段的所有英语词类之后,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将汉语和英语中的词类分类分别地进行总结。然后,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找出英语系统和汉语系统中词类的共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便可以马上发现,在汉语系统和英语系统中,词类的划分基本一致,如都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另外,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不同之中的相同,即汉语系统和英语系统中不同的词类是否有相同的用法等等。这样,学生便可以发现叹词在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中都可以做独立成分等等。总之,在第一环节,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做教学和学习中的有心人,只有将两种语法系统多比较、多归类,才能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能够为接下来的运用做好准备。另外,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这些语法知识较为抽象,对于初中的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灌输,而应该先给与学生一些恰当的例子,并这样指导学生 第二,利用母语正迁移作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中的特殊句型。
对于很多初中学生而言,掌握英语中的特殊句型有一定的难度,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可以在帮助学生找出汉语和英语语法相似处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强化学习英语中的特殊句型。比如,倒装句的用法是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点。在讲解这一语法点时,教师便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一组运用倒装结构的汉语句子,如“刚刚又跑出来一个小孩儿。”“昨天剩的饭,今天不用吃了。”等等。紧接着,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改为正确的语序,即“刚刚一个小孩儿又跑出来了。”和“今天不用吃昨天剩的饭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便可以理解倒装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为学生展示一组运用倒装结构的英语句子,如“Therearealotofstudentsinthisschool.”和“Herecomesthebus!”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汉语中倒装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得出这两个句子的正常语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中的倒装现象。
第三,利用母语正迁移作用强化学生对英语中相关语法点的理解。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上,很多学生只是对教师讲过的语法点进行死记硬背,而没有真正理解每一个语法点相关的含义。然而,如果在实际的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英语中相关语法点的理解。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汉语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用来理解英语语法中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得理解更为容易,掌握起来也更加方便。比如,当教师在讲解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每一种基本句型的基本构成和所表达的含义等,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共同讨论语文中所学过的基本句型的种类,再将语文的基本句型和英语的基本句型进行对比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在汉语的帮助下,学生便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每个基本句型的句子成分,以及句子成分功能等等。
结语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意义
现在的初中阶段的英语语法的教学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能使学生掌握语法知识使自己能准确进行英语表达呢?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和寻找初中阶段的语法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试图为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找到一些更加切实可行的、能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服务的更加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
二、新课标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时效性。虽然英语语法的内容是固定的,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以及中考的要求, 教学内容应不断的跟上时代的变化。在英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 应多举一些时代感强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例子, 让学生在己了解实事的基础上来学习语法。
第二、实践性。学生学习语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语法教学重在精讲多练, 讲练结合, 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探索和发现语法规则。
第三、渐进性。教学中应由易到难, 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循序渐进, 分散难点, 特别是对那些语法较多或结构复杂的语法知识和试题。
三、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1.重视语境的交际策略。重构语法内容, 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策略。顺应新教材的变化,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构语法内容, 在教授新课时采用“观察一发现一讨论—归纳一巩固一运用”单元常规教学模式。利用认知策略, 重构教材内容, 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专项梳理, 使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使学生体验、实践与运用, 在运用中掌握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同时, 通过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把所复习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促使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完成知识内化和能力的迁移。
2.自主学习的认知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语法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构建。充分利用认知策略, 重构教学内容, 才能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应起到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 使学生能系统化地掌握语法知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 能让学生把所复习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式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法的能力。从学生的情感特点出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标》把情感态度的发展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仔细阅读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就会发现这些教材的编写模式都是遵循任务型教学的模式, 以话题为载体呈现知识, 教学内容涉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不同的题材,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更加贴近生活, 更有实用性。
2.激活语法教学课堂。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激活语法教学课堂。初中生接受新事物能力普遍较强, 记忆力较好, 但都有反复学, 反复忘的学习特点。这就要淡化对语法概念、定义的讲解, 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例、实践、实用。并且启发、诱导、点化学生在反复接触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 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 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创造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
要激活英语语法课堂, 提高课堂活动的时效, 首先, 要创立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要用坦诚、热情、有耐心, 平等、无拘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用恰当的鼓励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较容易地创造特定的融真实性、交际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语言环境。最后, 要把握好语法教学内容的量。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地学习, 就要在设计一节课时, 针对本班学情, 量不能多但要充分且突出重点, 最好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3.从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出发。初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广泛参与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在教语法时可以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 如音乐、体育活动等, 而不是单纯的讲解和练习。设计的活动要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 活动的形式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时间安排上要合理。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探索、学习和归纳语法。
4.使语法教学多渠道化。从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出发, 使语法教学多渠道。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并且让学生广泛参与, 必须做到: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参差不齐, 兴趣爱好的不尽相同, 活动形式要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等等。
如果将语法比喻为语言的支架的话, 那么任何通过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语法这个支架支撑的。这一现象的存在也就决定了语法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因此, 还可将学生的语法学习同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译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这些语言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和归纳语法知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到语法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探究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重知识,轻能力”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而英语教学界或多或少把问题归因于语法知识的学习,于是大力推广了交际法,一时间交际法成了最时髦的教法,讲解语法知识成了落后教法的同义语。
我们中国的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可能不学习语法,语法教学能让学生对英语语言规则有明确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语言规范。英语不仅是听和说的,也是读和写的,没有英语书面语的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可能有质的飞跃。所有最基础的语言现象在初中阶段大量出现,没有这些最基础的语法依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不可能提高的。
二、如何教学语法
“语法隐形,功能为纲”是新课程英语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既应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又使语法知识内化成正确应用语言的能力。
其做法是“精讲多练,促进内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淡化对语法概念、定义的讲解和记忆要求,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践和应用,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启发、诱导、点化学生在反复接触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语法项目的学习设计成一项项简单易行的口语练习活动,按照“为用而学,学了就用,在用中学”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把它们掌握下来。
(一)为学而用。如教学第三人称单数的疑问句和否定句。老师先安排学生学习生词:play basketball, play the piano, fly a kite, listen to music, swim, watch TV,然后讨论目标句型: Does he play basketball at the weekend? No, he doesn’t playbasketball.在探索问题时,老师充当陌生者,假装不知道,引发学生挑战、合作。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探讨中,学生得出结论。老师的作用就是肯定一下这个结论:肯定句中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应该加s;疑问句和否定句中因为有了does和doesn’t表示第三人称单数,动词仍然是原形。
(二)学了就用。教师展示给学生图片:play basketball, play the piano, fly a kite, listen to music, swim, watch TV等,让学生成对地在课堂上操练目标句型:Does he play basketball at the weekend? No, he doesn’t play basketball.
三、在用中学。用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不断地出现Do he play…? Does he plays…? Do he plays…? 等错误,老师也不纠正,因为其他学生听了,会帮他纠正。当学生没能意识到错误时,老师就把错句子重复一遍,出错的学生可能自己都能改了,这时再给他一次机会。通过“在用中学”这一重要环节,不用老师使劲讲解,不需大量的练习题,学生就能轻轻松松地掌握目标句型中体现的语法内容。以后用的过程可能还会出现错误,但我们要相信认识规律是一个循环往复地向上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语言能力强了,有些不易操练到的语法现象,例如so与such的区别,形容词与副词的区别等等,老师一点,学生就透。这个时候学生才不会把语法学习当成一个包袱。学生只有在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谈起语法来才不抽象空洞,才容易接受语法知识。
三、教学语法应坚持用句子对比操练
我们只有做到词不离句,即把词汇和时态用于句子中来教学,在对语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不会因老是孤立地学习一项项语法会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用起来也不会由于学得死板僵化,而老是出错。只有到这时语法才会真正活起来了。比如学习形容词short,long,fat,thin,tall,old和young,我们可以把它放在目标句型中操练:A:He was fat then.B:Now he’s thin.所展示的图片人物又有高、矮、胖、瘦、年轻的、年老的等特征上的区别,还有单数男性、单数女性、单数事物和复数的人物等数量上的区别。这样学生所表达的句子就会有he、she、it、they等人称的变化;was/were、is/are、等数的变化;was/is、were/are等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变化;以及根据图片内容而选择不同的形容词。通过把这几个形容词放在句中来学习,学生不仅练习了它们的发音,熟悉了它们的含义,而且学会了形容词做表语的用法,即不会把be动词给丢掉;同时学生还操练到了人称、数、时态等语法项目。由此可见,这种通过用操练句子来立体化地学习语法的教学方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师的单一讲解所无法媲美的。
语法学习的教学设计不仅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还要带有一定的对比性。
如复习名词。物品的设置要包含单数和复数,名词的发音既要有元音开头的,又要有辅音开头的。目标句型可以为:Can we eat a plane? 学生说出的句子就会有 Can we eat an elephant? Can we eat lions? 等。
如学习形容词。物品的特征要明显相反(如轻→重),并且既有单数又有复数。目标句型可以为:The green bag is heavy. 操练过程中,学生会根据情景设置表达出The white shoes are dirty.等复数句子。
如学习第三人称单数。展示的动作要注意s的读音变化。如:goes,plays,helps,reads,watches等。目标句型可以为:He/She…on Sundays.
如复习一般过去时。一是要将规则变化动词和不规则变化动词对比操练,目标词可以为:climbed,went,saw,ate,bought,目标句型可以为:They went to the…;二是要将肯定句和否定句对比操练,而要让学生说出肯定句或否定句的方法就是在每一副动作图片旁加上“√”“×”,目标句型可以为:I made a cake. I didn’t…;三是要将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对比操练,把动作图片分为两大类,时间为usually和last Monday,目标句型可以为:He usually walks to school. But last Monday he went to school by bike.
设计语法操练内容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次把所有的该项语法内容操练完,应该一次练习一两种情形,最后再综合。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误区及有效对策11-02
初中英语语法综合习题05-26
初中英语语法代词习题11-18
初中英语语法总结(从句)03-1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01-30
初中英语语法重要知识点11-01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反思11-24
初中英语期中考试教学反思12-03
初中英语教学与反思12-09
初中英语教学课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