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农业园发展规划(共8篇)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项目基本情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建设单位
1.1.4 项目建设地点 1.1.5 项目建设规模 1.1.6 项目建设期限 1.1.7 项目投资规模 1.1.8 资金来源 1.2项目概述
第二章 建设可行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
3.1中国休闲农业市场分析 3.1.1中国休闲农业市场现状 3.1.2中国休闲农业市场前景 3.2海南休闲农业市场分析
3.2.1海南地区休闲农业市场现状 3.2.2示范园建设情况
3.2.3海南地区休闲农业市场需求 3.3休闲农业之社会需求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4.1资源条件 4.2地理条件 4.3原材料条件 4.4交通运输
4.5经营机制及技术情况 4.6经营机制及技术情况
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
5.1项目实施目标
5.2具体实施地点和范围 5.3实施内容 5.4实施计划 5.4.1建设规划 5.4.2建设工期
5.4.3实施进度安排 5.5支持环节 5.6组织形式
第六章 投资估算
6.1投资估算依据 6.2项目投资估算 6.3资金来源
6.4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七章 投资效益分析
7.1成本效益分析
7.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1.2产品成本
7.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2财务效益分析
7.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2.3不确定性分析 7.3社会贡献效益分析 7.4综合效益评价
第八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
8.1项目风险因素
8.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1.2技术风险 8.1.3市场风险
8.1.4资金管理风险 8.2风险规避对策
8.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结论 9.2建议 附 录
附件1 效果图
附件2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表 附件3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件4 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附件5 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附件6 固定资产折旧费计算表
附件7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附件8 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件9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附件10 资产负债表
附件11 资金来源和运用表
海南海大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管理咨询服务公司,主要致力于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各类管理咨询、规划与可行性研究。“海大源”以务实、高效、创新的管理实战团队,凝聚和融入了一批专业化实战派企业精英、名牌高校精英、资深高级管理顾问及海南大学热爱海南、熟悉海南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校博士、教授专家团队,并与著名的北大纵横咨询有限公司等一批成长性、服务性和专业性俱佳的专业机构形成了策略联盟。作为海南知识服务业的一面旗帜,为海南企业的成长与变革提供时效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而成为推动海南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
服务项目:景区、旅游、休闲农业等旅游项目规划、投资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地产项目策划等方面的诊断和管理咨询。
1 贵州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桎梏
1.1 贵州农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 贵州农业有四个特点:一是有效耕地面积少, 贵州省山地占全省面积的93%, 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截止到2012年, 贵州耕地总面积为4485300 hm2, 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69%, 其中, 仅有1/4左右, 面积为1201200 hm2的耕地可以有效灌溉[1];二是农业人口比重大, 2012年贵州省农村人口2256万, 占人口比例的65.04%,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16.31%, 仅低于西藏, 居全国第二[2];三是农业经济水平落后, 尽管贵州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27.46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165.5亿元[3], 但也仅是农业大省黑龙江的15.7%, 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43%, 位居全国倒数第7位。若不计直辖市, 则位居全国倒数第4;四是农民生活水平低, 虽然贵州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09.3元上升到2011年的4200元, 提高了38倍, 可2012年的统计显示, 贵州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位列西藏和甘肃之前, 为3986.4元, 只比倒数第二的甘肃多了不到10元 (甘肃为3976.7元) [4]。可以说, 占贵州人口大多数的贵州农民依然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
1.2 贵州农业发展的自然桎梏
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其自然资本储备的影响, 贵州农业发展的资源劣势主要体现在:
(1) 区位因素。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 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3.6%。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 且高原山地居多,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多山多陵的自然地貌特征, 使贵州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内外陆交通的不便, 导致贵州与其他地区的资源交换并不顺畅, 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与平原和沿海地区相比。省内大部分乡镇基本上没有专业的产品市场, 乡村经济缺乏活力, 农产品与市场需求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也可以解释因何贵州化肥施用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因为农民增加化肥施用, 农产品丰产, 却没有相应的市场消化, 无法实现增收, 与其徒增生产成本, 不如减少化肥的投入。
(2) 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质量差。长期的顺坡耕作, 陡坡开荒, 致使贵州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侵蚀强烈, 原本比较肥沃的表土被冲失殆尽, 剩下的是土层浅薄, 肥力较低的田土。据统计, 贵州上等田土仅占耕地面积的21.2%, 而78.8%的是中下等田土。近年来全省耕地平均水稻单产约5 250kg/hm2, 玉米则只有3 000~3 750kg/hm2, 只相当于同纬度湘、赣、苏等省区的70%~91%[5]。
(3) 自然条件限制, 难以实现机械化耕作。贵州山高坡陡, 坡度大于1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49.82%, 25°以上山地面积超过全省面积的1/5。据1985年土壤普查和农业区划调查分析, 全省有将近一半农田为梯田、山冲田和望天田。这种自然条件十分不利于农业机械耕作的开展。涂妍2000年的研究显示, 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农业运用机械耕种的比例仍不足2%。
(4) 生态环境恶化。地处岩溶山区, 抗侵蚀能力弱, 加上不良的栽培技术和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致使贵州的森林和天然植被遭到破环。贵州曾经水资源丰富, 人均及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平均超过全国的平均值。但是, 由于森林植被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 城乡工矿及居民用水不断增加, 水资源正日趋匿乏。另外, 贵州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目前, 岩溶石漠化面积已占全省总面积的20%以上。
综上所述,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贵州不但很难开展农业规模化生产, 就连发展常规农业都不具有优势。因此, 我们有必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 重新审视贵州农业的发展方向。
2 贵州农业发展方向探索
学术界对贵州农业的发展方向做了许多思考与探索。早在世纪之交, 便有学者指出:山区特色农业是贵州农业发展的生长点之一,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当加快发展山区特色农业[6]。徐静指出:贵州农业综合开发唯一的出路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 发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农业优势[7]。何康宁也认为贵州省自然条件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 发展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 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是推进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8]。李红则更明确和具体地指出: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要抓住机遇, 进一步整合农业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2年国发2号文件) 指出:贵州应当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 走高产高效、品质优良、绿色有机、加工精细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应该说, 结合自身的资源储备特点发展贵州特色农业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前人的研究给出了整体方向性的探索和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只是这些研究偏重于宏观战略研究层面, 近似发展思路而非具体措施, 因而也极少涉及到微观操作层面。另外, 对于特色农业的思考, 无论是国发文件抑或是现有的研究成果都没能摆脱已有农业发展框架的路径依赖。因此, 在回顾和总结前人思考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一种适合贵州开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原生态农业, 期望为贵州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更进一步的探索。
3 原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原生态农业是秉承传统农业的理念, 遵循自然规律, 利用未被破坏的原生态自然农业环境, 在非转基因生物可行性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科学管理手段, 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牧、渔、林或农牧渔林等多种循环互补式生产, 并最终为人类提供更自然、更安全、更健康农产品的农业。
3.1 原生态农业的内涵
原生态农业的内涵包括: (1) 原生态农业的开展空间是未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或被人为破坏极小的自然生态环境, 那些被化肥农药浸染、生态破坏严重、污染程度极深的区域无法开展原生态农业生产; (2) 原生态农业的思路是与传统农业的理念一脉相承的, 讲究对自然规律的认可和遵守, 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观,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要依赖自然, 顺应自然, 利用自然, 而不是人为地改造自然; (3) 原生态农业崇尚传统的农耕方式, 却也不排斥现代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理念。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 任何有益的科学元素都可以在原生态农业中应用; (4) 原生态农业追求内源式发展, 尽量减少外部投入。因此, 它主张抛弃农药化肥, 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牧、渔、林或多种循环互补式生产。通过作物间互补共生的原理和循环使用、变废为宝的机制开展农业生产; (5) 自然提供给我们的都是经过千百年进化而来的自然、安全、可靠的物种。因此, 原生态农业也要求保留自然的味道, 排斥和拒绝一切转基因的元素。
3.2“原生态”的释义
“原生态”是指一种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和干预的自然状态。原生态农业中的“原生态”包括四层含义:
(1) 环境含义。原生态农业开展的环境要求更接近原始的、本来的、未被人为破坏或破坏极少且容易修复的生态环境。一般来说, 应该是远离工业化的污染, 远离城市化的浸染, 森林覆盖与绿化率较高, 极少使用农药、化肥等添加剂, 大体上保持了传统农业时期农业生态原貌的地区。
(2) 生产方式含义。原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要求回归传统, 发扬传统农业生产的精髓, 开展顺应自然规律、利用生态平衡原理、废弃再用、种养结合式的循环生产。原生态农业不主张逆季生产, 不提倡通过科学技术人为地干预和扭曲物种的自然生长状态, 也不赞同外部要素的过多投入。这些都体现了它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尊重, 对自然规律的崇敬, 对传统农业哲学观念的认同和对农业原初状态的追求。
(3) 物种含义。原生态农业种养的品种应是本地原生的物种。它主张充分发挥当地物种资源的优势, 外来物种不应强行引入本地区进行生产, 要尽量避免出现“南桔北枳”的现象。
(4) 原产地含义。农产品达到最佳品质与物种生长所处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由于地理位置不同, 物种获得的光照、温度、降雨都不同, 所以产品品质也不同。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 诸如“五常大米”、“陈仓核桃”、“南江黄羊”等。由于开展的区位不同, 原生态农业就是要凭借最自然的生长环境和最自然的生产方式保持各地域农产品的原汁原味, 发扬其品质的独特性, 甚至打造出更多的原生态产地农产品。
3.3 原生态农业的要点
原生态农业强调三点: (1) 强调开展农业生产需要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原生态农业开展以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为首选要素。生产区以远离大都市, 毗邻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自然风景保护区为佳, 绿化率达到75%以上的地区和山区、原始森林覆盖较好、自然野生动物栖息地周边、其他未被破坏的原始生态环境优越地域以及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较好的农业生产区均可开展。 (2)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的种养结合作业。原生态农业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任何形式的生产都不以违背自然规律和生物生长规律为大前提。同时, 由于原生态农业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因此, 它强调借鉴生态农业的原理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经验, 以种养结合、资源再生、废物利用的方式促进农业生产, 尽量减少外部投入, 真正实现农业的内生发展, 从而保证其产品的品质。 (3) 强调禁止转基因要素。原生态农业崇尚的是自然、天然的农业形态, 因此, 在其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禁止转基因物种及技术的介入, 从整体上保障其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贵州农业发展方向———原生态农业
原生态农业是一种力求还原农业原貌, 保持农业原汁原味, 追求产品品质的农业形态。在开展要求上, 它不像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那样繁琐复杂。在效果上, 却可达到同等甚至更佳的水平。对于贵州而言, 若要开创山区农业新局面, 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特色农业之路, 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设想, 开展原生态农业是合乎理性的选择:
4.1 匹配的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
与其他品质化农业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开展初期, 原生态农业依托优异的自然环境, 规避繁琐的生产环境检测要求, 代之以农户可以自行判断的生态标准。其生态标准主要有:农业生产的开展以生态环境为优先考虑的内容;生产地绿化率达到75%以上;生产地半径50km以内无工业排放或其他大气污染源;生产地半径50km以内无工业排放或其他水质污染源;近2年在生产地上未使用或极少使用农药、化肥等物质;开展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多样化组合式生产。可以说, 这些要求与贵州农业的自然资源情况非常匹配。首先, 贵州山多林多, 水资源质量和空气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虽然略显“欠发达、欠开发”, 但正是由于开发较晚, 使贵州良好的自然生态得以保存, 高出全国1.2倍的森林覆盖[10]与427万hm2可供利用的荒山草坡和6.7万hm2人工草场[11]为贵州开展原生态农业提供了环境与绿化指标的保障;其次, 贵州气候类型多样, 水热资源丰富, 立体气候明显, 有“一山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这为绿色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农业多种经营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再次, 从生态建设的角度看, 贵州省工业欠发达, “三废”污染少, 环境被工业化破坏程度小, 土壤中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残留量很小, 这使得贵州既具有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广阔前景, 又符合原生态农业的开展要求;最后, 贵州生物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作物几乎应有尽有, 为原生态农业的开展储备了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全省药用植物3700余种, 占全国中医药品种的80%, 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另外, 已栽培的农作物植物有近600个品种, 天然牧草1441种[12], 地方畜禽良种39种, 特种经济鱼类10余种[13]。多样的生物资源为原生态农业开展农、牧、渔、林的循环式生产提供了多种组合的可能。综上所述, 贵州的自然资源既满足开展原生态农业的生态要求, 又符合原生态农业对物种多样性和生产方式的要求, 几乎不必人工干预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发展原生态农业。
4.2 贵州农业亟待升级
按照比较优势的经典理论, 不论一个区域处于什么阶段, 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 都能找到各自的相对优势, 即使处在劣势的也能找到相对的比较优势, 从而可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安排生产[14]。因此, 虽然处于落后阶段, 但贵州农业的未来也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时代发展的机遇, 以生态为导向, 重新定位。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贵州无法也无力与其他省份的粮食生产开展竞争。但是如果辩证地看待贵州的自然条件, 我们又会发现, 这种保持了远离工业化破坏, 天蓝、地绿、水净的原始生态环境恰恰为品质化农业提供了极佳的生长土壤。因此, 贵州开展原生态农业不仅实至名归, 更是得天独厚。另一方面, 化劣为优, 充分利用国内稀有的生态基础, 合理配置资源, 将农业发展目标瞄准高端农产品市场, 走品质化农业之路既可以重新打造贵州农业的发展面貌, 又可以使其在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 以质量换取经济效益, 从而提升农业附加值, 拉动农业经济的增长。特别是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绿色”消费浪潮, 不只使无公害蔬菜、有机大米、绿色禽畜水产品被公众所青睐, 还令饮天然饮料、着天然纺织品、用天然物品也成为时尚, 更为“绿色”农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 值此机遇, 贵州推出原生态农业既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又具有极大的市场运作空间。更重要的是能突破山区农业发展的传统路线, 打造出山区的“绿色”品牌农业, 可以进一步推动贵州农业的升级和变革。
4.3 改善贵州农民生计
原生态农业对于农民而言, 既不新鲜又新鲜。说“不新鲜”是因为原生态农业的很多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与传统农业非常相似, 许多地区的农民已经意识到农药化肥的负面作用而自觉地开展着返璞归真的农业生产。说“新鲜”是因为原生态农业毕竟不同于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 它接受科学理念, 借助和利用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和科技手段, 使原生态农业的生产更科学、更高效、更可持续, 它并不是简单的回归原始, 回归低效。对农民来说, 它是一种有着广泛基础和深厚根基的创新型农业, 易于理解, 便于开展。原生态农业会为农民带来传统生产方式的改进和科技意识的提高, 并随之带给农民一系列社会行为的变化, 是对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新打造。
此外, 原生态农业推崇订单式农业生产, 由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收购订单, 专业合作社按要求进行生产。在开展初期, 原生态农业的产量可能由于其生产方式的要求和土壤质量情况, 无法与石油农业的产量相提并论。但是, 产量低, 品质高, 再加上订单农业的价格保护, 农户在种植业上的收入并不会相差太多。同时, 由于原生态农业又主张种养结合, 养殖业的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种植业的收入。因此, 总体上看, 农民的综合收益是有所增加的。渡过土壤调整期后, 原生态农业的产量会和石油农业相差无几, 这在实践中已被中科院的蒋高明研究员证实。不施用农药化肥并不是农业的灾难, 可以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施用农家肥、绿肥、有机肥等来肥沃土壤;可以使用“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采用石灰、硫磺、生物方法来防虫;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机械或电热除草来治草。所以, 原生态农业完全可以摆脱化学添加剂的束缚, 稳定下来的原生态农业生产最终会带给农民综合收益上的提升。
4.4 打造贵州农村新面貌
贵州是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旅游景区面积比例较大的五个省区之一。其中绝大多数农村自然环境优美, 具备结合原生态农业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愈是偏远的山区, 其生态环境的品味愈高, 其发展原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潜力愈大。在宏观上, 原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可以将农田、乡村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形成优美的田园风光, 淳朴的乡村风情,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景象。在打造新时代乡土风情的同时, 真正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和“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设想, 使贵州成为“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的最好诠释。微观上, 通过旅游开发, 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 把原生态农业基地打造成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 既可以进行农业生产, 又可以让人亲近自然、亲近农业, 还可以娱悦于人, 陶冶情操, 使人们不必去风景区就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
按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特点, 可以将农业产业发展界定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即解决吃饱的阶段 (数量型农业发展模式) 、解决吃好的阶段 (质量型农业发展模式) 、解决吃出健康的阶段 (安全性农业发展模式) 和解决吃着快乐的阶段 (休闲娱乐性农业发展模式) 。显然, 这些发展阶段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断演进的。长期以来, 贵州大多数农村将农业产业发展仅仅定位在第一和第二个发展阶段, 其市场竞争性不足是十分明显的劣势。而如果将产业发展定位在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时, 尤其是针对消费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异性需求, 那么, 贵州农村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却有着一般地区不能望其项背的极大优势。简单的例子是, 消费者在鱼塘钓到的鱼的价格要高于市场上购买的鱼的价格, 其中的附加值便在于消费者获得的效用并不是“鱼”这种农产品本身。同样, 原生态农业在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休闲体验等方面效用的价值上是十分巨大的, 而这种价值远远不为贵州农村所认识和开发。一旦这种价值得到体现, 贵州农村展现给世人的必然是一种崭新的面貌。
4.5 潜在的社会效益
除了对农业、农民、农村产生推动作用外, 原生态农业还具有被人们忽视的巨大社会效益:
从生产过程来看, 原生态农业的生产理念要求顺应自然规律, 不过多人为干预和改变自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化学添加剂, 而采用间作、套作、轮作等生产方式为基础, 辅以物理及生物科学等方法, 开展农—牧—渔—林相结合的循环式农业生产, 真正摆脱了化肥农药对农业的绑架。在节省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 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的同时, 又能起到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这是它的环保功能。
从产出结果来看, 在开展生产的同时, 原生态农业要求不破坏自然, 甚至是保护、维护和修复自然。通过对生产方式的改造, 原生态农业实现对土壤养分和生态环境的还原和修复, 可以将破坏的生态环境以自然的方式逐渐修补和恢复, 保障了自然环境在生产生态产品方面的持续性。在理论上, 这种可行性已经被台湾的“秀明农法”和日本的“自然农法”证实。原生态农业的修复功能会“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还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值得一提的是, 2010年, 中央财政预计3年内划拨120亿元中央专项资金治理农村环境[15]。不同于这种污染后再治理的思路, 原生态农业对生态的修复是在农业生产的同时, 不借助外力干预, 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与十八大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的精神是一致的。
更重要的是, 原生态农业的开展是对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黑龙江作为粮食生产大省虽然产量突破5500万t, 但2004年开始, 玉米和水稻的播种面积大幅提高, 大豆播种面积在震荡中锐减。水稻和玉米取代了大豆成为黑龙江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16]。而单一品种的大面积推广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问题不会在原生态农业中出现。
可以说, 虽然是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理念贯穿于原生态农业的始终, 它是一种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两不误, 农业、生态永续发展的农业形态。其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 将是后代子孙一直可以享用的宝贵资源。
5 对策与建议
原生态农业的开展需要各参与主体的多方联动, 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 原生态农业的开展需要一个独立的专业协会作为平台和组织者, 协助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民专合社联动, 并成为各参与主体对话、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载体。具体而言, 应为政府推动原生态农业基地提供论证和发展规划, 为企业的产销信息提供交流渠道, 为科研单位提供研究基地的对接, 为专合社提供科技帮扶和社会服务。
(2) 政府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引领农业的绿色发展, 为推动绿色农业经济的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同时, 加大资金投入, 在县域范围内扶持原生态农业基地, 打造原生态农业之乡, 形成品牌经济效应, 从而拉动整个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和投入程度, 保持和发扬贵州自然生态的相对优势。另外, 协助协会对农民开展生态文化、道德伦理教育, 引导农民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 增强其生态意识、强化其生态责任感。
(3) 协会和政府应引导农业企业重视生态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企业与政府、专合社、科研单位对接, 对有意开展原生态农产品生产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 利用企业的产业技术和营销优势将农民带入市场, 将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 将农业经济升级为生态经济。同时, 企业应严格执行原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规定, 保证其产品的可溯源性和安全性。
(4) 以协会为平台, 联络政府与企业设立更多的横向课题, 鼓励科研单位参与原生态农业研究, 为原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乃至人力资源支持, 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5) 农民专合社或基地应该组织农户进行认真负责地生产, 严格按照原生态农业的生产要求和企业订单, 为企业和市场提供合格的原生态农产品原材料。同时, 会同政府、协会和企业进行监督机制、连带责任制和奖惩制度, 从而保证原生态农业生产的安全可靠。
摘要:自然条件的约束不利于贵州开展常规的农业生产, 而原生态农业是一种与贵州农业自然资源非常匹配与契合的农业形态。它可以推动贵州农业的升级、改善农民生计、打造农村新貌、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贵州欲突破自然资源的束缚, 实现农业的特色发展与腾飞, 就应该大力发展原生态农业;这需要专业协会提供对话与交流平台、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企业提供产业与营销支持、科研单位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农户提供认真负责的生产。
建设生态家园,充分利用当地山区自然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山顶种树、山腰种果、山脚养猪、果园养鸡、小山湾砌塘养鱼、水面养鸭等综合立体种养模式,是发展家庭经济的新途径。其主要特点是:小区域、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开发;科学布局、立体种养、良性循环;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
建立一个中等规模的生态家园,前期投资仅需4.5万元,一般投资回收期为4年,4年后其净收益可达5万~6万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采取以短养长、种养相结合、分年度投资的做法,一般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劳动力的农户都可以发展。
具体地点以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地势平缓,坡度在30度以下,山脚或附近有充足水源的低矮丘小山湾为宜。在开发布局上主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山顶戴“帽”,即自峰顶顺山坡而下,纵向10~30米范围内保留一定规模的自然植被,加以管护,用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 在坡度30度以下山腰开发种植果树。果树幼龄期可套种花生、西瓜、菜、豆、绿肥等经济作物,果树成林后可在果园养鸡等。
3. 在山脚根据当地水源状况围堰筑堤,建立一定面积的鱼塘养鱼、养鸭。塘岸建畜禽养殖栏舍和建造沼气池。利用畜粪作为沼气原料,鸭粪喂鱼,沼液做果树肥料。
4. 在山口选择地势平坦的地点建造农家住房式管理房,从管理房至山上、田间、畜禽栏舍要建立机耕便道,便于管理。
5. 整个园区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园区周围种植绿竹等,以保持良好的气候环境和优质的水源条件,减少畜禽、果树等病虫发生。
6. 在经营规模上,根据当地条件和农户的劳力资源、经济状况而定,可建立大、中、小不同规模的生态家园。具体经营模式要因地制宜,园区内的种养结构要力求合理。
变生态农业为“绿色黄金”
2008年09月17 日
梅州日报
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万亩油茶产业园,广东首个“广东凉茶”药材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优质脐橙生产加工基地,平远脐橙以“广东脐橙”的身份叫板美国“新奇士”并出口至泰国等地„„如今,平远绿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频频亮相,销路看好。仅去年冬至今,该县已实现脐橙、油茶、大米等农产品销售额3亿多元,直接为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生态效益型农业的不断发展,正逐步使该县的生态农业变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黄金”。
平远县坚持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建设生态经济县的基础来抓,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为载体,树立和实践“绿色效益”理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该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园的意见》等政策,由县财政从2007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划拨150万元,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贷款贴息及资金补助;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园建设贷款贴息。至去年底,该县先后培育了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4家。这些龙头企业每年均带动2万多户农户,为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该县依托广东新大地、南台药业、飞龙果业、梅州金穗等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把油茶、南药、脐橙、优质稻“四大农业产业园”建成“布局合理化、设施现代化、生产规模化、管理规范化、成果产业化、产品标准化”的示范基地。去年全县新种油茶5000亩、南药5000亩、脐橙4400亩、优质稻2万亩。今年,该县继续对连片种植脐橙30亩、油茶50亩、南药50亩的大户给予苗木补助,新种油茶5000亩、南药5000亩、脐橙3000亩、优质稻3万亩。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它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特别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立足当代,放眼未来,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以至根除恶性循环,为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经常保持最佳状态的生态环境。实践证明,在当前农业面临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农业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工业“三废”污染、农业自身污染比较严重,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信任度不高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农业自然资源,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内容。
根据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要求,我委编制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本规划以《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国家、省级地方法规与政策为依据,从安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分析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发展概况,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目标、建设步骤、建设重点、主要任务、保障措施。
一、基本情况
(一)生态农业发展概况:我省生态农业建设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相继在全省17个地市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50多个,试点面积38万多公顷,受益人口100多万人。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所提高。目前,全省试点总数增加到150多个,试点面积扩大到150多万公顷,受益人口增长到500多万人,涌现出了一大批县、乡、村试点先进典型。
1、县域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999年,全椒、歙县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建设县。2000年,颍上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近几年,桐城、宁国、广德、南陵、舒城、东至、石台、庐江、泾县、金寨等10个县市被列入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筛选和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点和工程项目,获得了初步成效。
2、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1999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安徽省生态农业建设“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列入《安徽省农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纳入政府行为。2000年,省农委印发《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落到了实处。
3、生态农业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在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各地总结推广了许多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类型,主要有:“猪—沼—果(菜、鱼、粮、菌)”、“种—养—加—沼”、“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五早‟多熟制栽培”、“小流域综合治理”、“稻田养殖”、“果园立体种养”、“立体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矿区塌陷地综合治理”等。这些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技术类型经过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形成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其技术》,已经对外发布,在全省推广应用,初步构架了适合我省各种生态类型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4、生态农业工作基础不断加强。一是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累计编发各种期刊和技术资料15000多份,在《安徽日报》创办“农业生态环保建设巡礼”专栏,整体报道全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其典型经验,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二是加强机构建设,不断健全工作体系。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县级农业环境保护机构53个,其中:省级站1个,市级站12个,县市级站40个。三是开展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调查与监测,先后完成了农业部、省政府有关部门部署的8次规模较大的农业环境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与监测评价工作,为治理淮河、巢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决策的出台提供了科学依据。四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目前,全省已认证“安徽无公害农产品”385个,总产量100多万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面积3.1万公顷。全省有128个企业18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食品产地监测面积480万亩,产品总量66万吨,产值33亿元。全省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面积4.8万亩。五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积极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目前已在全省52个县市569个村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据统计,我省农村户用沼气池拥有量20万口,建城镇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441处,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万立方米,全省农村省柴节煤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13处,供气达2986户。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安徽位于华东腹地,地处长江、淮河中上游。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4%,其中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水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9.6%、15.3%、14.0%、13.0%和8.1%,耕地面积417.8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0.06%。是华北与华东的过渡地带,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地形多样,土壤肥沃,生态系统多样,是南北物种汇集地和重要的基因库,生态环境质量和物种多样性保持良好,可更新资源恢复能力较强,森林覆盖率达到28.9%,全省农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较好,尤其是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环境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既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又保护了一大批农业自然资源;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质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组织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种田水平不断提高;推广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三)主要制约因素:近几年来,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从整体上看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城市污染、水污染和农田污染事故不断发生。
1、水资源比较缺乏,旱涝灾害频繁。全省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6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0位,人均水资源仅为1125立方米,是全国的一半。水资源分布不均,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省的67%,但水资源只占全省的35.6%。长江流域耕地面积占全省总量的31%,而水资源占55%。水利设施不配套,旱涝灾害交替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危害。
2、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是五十年代的2倍多。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30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65%,土壤流失总量达到2726万吨。淮北平原地区盐、碱化较重,土壤养分下降明显,有效耕层变浅,土壤结构变差。
3、工业污染、农业自身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加剧了农业环境质量的恶化。随着现代化工业、农业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日积月累,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2002,全省废水排放总量14.28亿吨,比上年增加0.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6.4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7.82亿吨。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江、河、湖泊,导致淮河、巢湖、长江流域水污染严重。同时,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养分失调、理化性质变差,造成农业自身污染有逐年加重发展的趋势。据2002年统计,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70.33万吨、7.43万吨,每公顷耕地分别占有647.07公斤、17.78公斤。直接影响到我省农产品的出口率和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到从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4、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非农用占地迅速增加,耕地急剧减少。据统计,全省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509.2万公顷,减少到2002年的417.7万公顷,共减少91.5万公顷,约占18%,人均耕地由0.18公顷,减少到0.065 公顷,而且减少的耕地多是城郊的 一、二类基本农田。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究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目标和基本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针对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实行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原则。我省自然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各地治理、建设的模式和标准不一。因此,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的同时,要结合不同类型区域的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
2、坚持综合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农艺、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种草与造林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林、草、粮、菜全面开发,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重点突出不同类型区域内生态农业试点市县,重点推广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的小微型工程技术,充分发挥耕作措施、生物措施的作用。
3、坚持软硬结合,注重科技、法规等软件作用的原则。在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土流失治理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技术研究、科技推广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软件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法规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作用。
4、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要坚决依法办理申请报批手续,防止出现新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5、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彻底改变“政府要环境、农民要效益”两相矛盾的局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生态农业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创立适合当地资源优势,有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总体目标和建设步骤
2003—2007年,突出发展养殖业和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巩固完善14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新建不同自然生态类型的乡、村、农场生态农业试点150个,试点覆盖面积100万公顷,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的目标。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立有效的生态农业建设管理和技术推广体系,初步控制破土乱挖、毁地取土、开山毁林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防治城镇工业的“三废”污染。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行科学施肥,控制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量,防止农业自身污染。建成100个省级生态村,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公害处理达到30 %,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全省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50—60 %,使安徽成为国内重要的生态农业基地。
2008—2015年,在试点市县乡村,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庭院经济,实行畜禽圈养,粪便、废料、废水入池制沼气,沼气烧饭、点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风能发电等,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状况;推行路旁种花种树植草坪,农田渠沟配套、林网化;发展山区用材林、果木林、经济林立体种植,消灭荒山荒坡,实现全面绿化,将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成一批生态农业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农产品比重达到18 %左右。
2020年,在全省范围,基本实现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全面完成我省生态农业建设目标和任务,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比重达到20 %,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四、建设重点和重大项目
(一)建设重点:根据全省自然资源分布、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自然生态类型,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生态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生态农业建设布局分为五个基本生态类型区域: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分区域生态农业的建设重点:
淮北平原区:主要包括阜阳等6个市,占全省国土面积20 %。地跨淮河中游,本区人少地多,易涝易旱,土壤结构差,部分地区有次生盐渍化威胁,淮河及其支流水系污染严重,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产品污染严重。重点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效率,重视农田防护,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主产区。防止和治理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综合治理污、旱、涝、盐、碱,建立低耗、优质、高产农田生态系统和秸秆多层次利用的农牧结合的生态系统。在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草食性畜禽,提高畜牧业和水果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猪—沼—粮、菜、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和农作物秸秆气化等技术,提高农村生物能利用率。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污染和城镇、工矿企业废弃物污染,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质量。
江淮丘陵区:主要包括合肥等3个市,占全省国土面积25 %。属典型的江淮分水岭易旱丘陵和岗地,人多地少水土流失,地力下降,巢湖流域水系污染严重。重点应实行粮经作物种植与畜禽水产养殖相结合,在保护现有耕地的前提下,发展稻田种养、圩区粮、禽、水果林立体种养生态系统和生态蔬菜大棚等,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计划,发展经果林、用材林,走旱粮(经)、油套种的生态经济路子,大力发展人工牧草和林果业,把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与防治水土流失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高效有机肥的使用量,推广节水农业、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总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大力推广“猪—沼—粮、菜、果、渔”和“五位一体”改圈改厕改厨三结合的沼气池、太阳能暖圈、太阳能热水器、卫生小水井、高效种植或养殖场的生态模式,遏制工业、城镇和工矿企业“三废”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沿江平原区:主要包括马鞍山等6个市,占全省国土面积15 %。地跨长江两岸,境内湖泊众多,是省内重要粮、棉、油、鱼产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加剧。重点应以稻棉、蔬菜等粮经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基础,保持种植业平衡发展,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投入合理的高产稳产低耗农田生态系统和农牧农水结合型良性循环农业经济系统,实施退耕还草、退田还湖计划,充分利用耕地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粮、经、饲、水生动植物和草食性畜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加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猪—沼—粮、菜、渔”和“稻田立体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遏制工业、城镇和工矿企业“三废”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大别山区:主要包括六安和安庆市的一部分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10 %。长江中下游北岸及淮河中下游南岸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山多田少,是省内仅次于皖南山区的第二大林茶基地和重点产茧区域,也是省内中药材主要产地。重点应发展以名特稀优农产品为主体,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改造坡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无公害、绿色、有机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
皖南山区:主要包括黄山和宣城等市,占全省国土面积22 %。是省内最重要的林、茶生产基地和全国著名的茶区。重点应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形成独特的山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优势和山区旅游优势,开拓国际和国内农产品和旅游市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发展草食性畜禽,改善农业结构。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大力推广“山区立体农业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猪—沼—果、菜、茶”等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资源优势。
(二)重点项目:按照《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结合《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围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发展方向,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我省农业资源比较优势,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发展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和有机食品工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1、全省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网建设项目
为提高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的速度与质量,根据国家《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结合我省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手段落后、信息处理传输能力薄弱的实际,重点建设省、市、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和重点乡镇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点,尽快形成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技术培训、监测咨询体系,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有效服务。①建设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中心,选择8个市建分中心,购置监测与技术培训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红外线分光光度计、大气采样器、测汞仪、培训教学器材、信息处理、传输设备等,承担全省及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控和检测、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培训和咨询等工作。②选择5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有较好的工作条件的县市,建设县市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站,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开展日常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控和检测工作。③选择80—100个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乡镇,建设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网点,配备简便易行的仪器设备,获取网点监测数据。投资框算:55000万元,其中: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建设投资5000万元。区域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和监测分中心、县市级监测站、乡镇级监测网点建设投资50000万元。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网建成后,将有效地开展全省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分析,逐年提出各地特别是淮河流域、巢湖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环境质量状况,为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省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以及决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减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及其造成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对全省农业主管部门领导及农业环保工作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逐步开展对全省乡村干部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技术水平。
2、巢湖流域、沿江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党和国家对巢湖水污染治理十分重视,已经投入巨资开展污水治理,控制污水排放。但是,在面源治理方面,由于投资短缺,治理措施缺乏,收效不好。沿江地区水质污染较重,农田大气,土壤、生产用水和农产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在巢湖流域建设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组成生态屏障,提高巢湖治理效果。在沿江地区建设以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①在巢湖流域和沿江地区,扩大市、县、乡、村、户四级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规模。②根据资源、生态优势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同时,抓好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在现有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区域分布和农业产业布局,适当考虑当地工作基础,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市、县,为生态省建设打基础。③在沿江地区,建设无公害水稻、油菜、水产品生产基地,推广“猪—沼—粮、菜、果”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质循环利用工程;④建设农业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种群保护区,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投资框算:194500万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控制和减轻项目区内农业面源污染,显著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彻底改变目前农产品卖难、出口更难的状况,推动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实施本项目,有利于提升全省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水平和优势,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①黄河故道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砀山、萧县是我省酥梨、葡萄主产区。砀山酥梨名满天下,萧县葡萄品质优良。利用黄泛区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水果及其加工品,对推动我省优质果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意义。拟在砀山、萧县区域内,建设无公害砀山酥梨果园3000亩、无公害优质苹果园2000亩、无公害优质葡萄园3000亩、无公害优质桃园3000亩。投资框算:4000万元。②大别山和皖南山区无公害茶叶、山核桃、板栗等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大别山和皖南山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污染源少,生态环境优良,因地制宜开发生产无公害名优农产品,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本项目选择在歙县、广德、泾县、宁国、金寨、岳西、东至等县市的适宜地区,连片开发无公害绿茶、竹笋、山核桃、蕨菜、薇菜、食用菌、青梅、板栗等农产品,严格限制农药、化肥等化合物质的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量,提高品质和市场占有率。拟在歙县、岳西、潜山、金寨、泾县、东至县建设无公害绿茶生产基地,在祁门县建设无公害“祁红”红茶生产基地,在广德、霍山县建设无公害竹笋生产基地,在宁国、歙县建设无公害山核桃生产基地,在金寨、歙县建设无公害板栗生产基地,在泾县、歙县建设无公害青梅生产基地,在祁门、石台、金寨等县市建设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投资框算:15000万元。③无公害小麦、水稻、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淮北平原是我省小麦主产区,占全省小麦面积的78%,在亳州、阜阳、宿州、滁州等市的部分县市,连片建设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具有优势和潜力。沿江平原是我省水稻主产区,质量高、品质优,在宿松、怀宁、太湖、贵池、东至、铜陵、当涂等市县,连片建设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在庐江、居巢区、桐城、怀宁、东至、贵池等县,建设无公害油菜生产基地,具有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投资框算:163500万元。④无公害生猪、家禽生产基地项目。在合肥、六安等四市建设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在宣城、巢湖等四市建设无公害家禽生产基地。投资框算:64000万元。⑤无公害肉牛、肉羊生产基地项目。在阜阳、亳州等四市建设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在阜阳、亳州等五市建设无公害肉羊生产基地。投资框算:75000万元。⑥在合肥、淮南两市建设无公害奶牛养殖基地。投资框算:36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357500万元。
4、绿色食品工程
①拟在皖南、皖西山区建设50万亩茶叶基地,改建、扩建一批茶叶深加工企业。投资框算:20000万元。②拟在亳州、宿州等13个市建设20万亩水果基地和30万亩蔬菜基地,改建、扩建一批水果、蔬菜深加工企业。投资框算:36000万元。③拟在合肥等4个市改建、扩建一批乳制品深加工企业。投资框算:24000万元。④拟在合肥等6个市建设畜禽良种繁殖基地,对部分畜禽深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资框算:24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104000万元。
5、农药安全使用工程 ①拟在合肥等沿江、沿淮地区建设农药精准施用技术开发中心。投资框算:10500万元。②拟在安庆等4个市建设农药残留检测中心。投资框算:10800万元。③拟在合肥等6个市建设农药区域试验站。投资框算:9000万元。④拟在全省36个县建设农药安全使用示范基地,在45个县建设农药降低使用示范基地。投资框算:456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75900万元。
6、乡镇企业污染防治
①拟在我省长江、巢湖、淮河流域和黄山、九华山等旅游风景区域,建设集中治理和防治污染工程。投资框算:30000万元。②选择8个市作为试点,重点建设乡企行业污染防治工程。投资框算:24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54000万元。
7、生态家园工程
①拟在全省17个市建设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建160万口沼气池,进行“一池三改”。投资框算:480000万元。②在全省40个县建设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投资框算:39000万元。③在全省50个县建设村镇生活污水净化工程。投资框算:14000万元。④ 在全省60个市县建设秸秆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投资框算:32000万元。⑤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拟在全省60个市县建设太阳能光电产品开发利用利用工程。投资框算:50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615000万元。
8、退耕还草工程
①拟在阜阳等5个市建设退耕还草工程,退耕还草200万亩。投资框算:10000万元。②在皖西南山区、库区和旅游风景区建设草原保护工程,草原保护面积300万亩。在长江、淮河流域地区建设200万亩草地工程。投资框算:40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50000万元。
9、农田整治工程
①拟在江淮分水岭地区、淮北地区和大别山、皖南部分山区,建设21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县,10万亩节水示范区。投资框算:12000万元。②在全省10个县建设秸秆还田示范区,引进和推广综合利用新技术,保墒增温,培肥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投资框算:10000万元。③在我省皖北平原、江淮丘岗、皖西大别山、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建设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投资框算:12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34000万元。
10、生态渔业工程
①拟在17个市和国家及省优势水产品养殖重点县建水产病害防治工作站30个,投资框算:15000万元。②在全省扩建和新建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0个,投资框算:8000万元。③在国家和省优势水产品区域建设出口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0个,扶持10个水产加工出口龙头企业,投资框算:20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43000万元。十类项目总投资158.29亿元。
五、主要保障措施
生态农业是大农业概念,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综合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行政和技术措施,才能使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更有效地开展起来。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的指示精神,真正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工作,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掀起生态农业建设的高潮。当前,要深入持久地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舆论和自觉行动。要按照国家七个部委局联合发出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建立以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农业、计委、科委、财政、林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参加的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具体办事机构。省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各地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本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生态农业试点县要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县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具体办事机构。各试点乡、村、农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确立一名主要负责人组织、协调和指导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工作。
2、完善政策,健全法规。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等参加生态农业试点和示范工程建设。对“四荒”开发和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采取承包、租赁、购买等形式进行建设和经营,治理和开发成果允许继承、转让。对小型微型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工程等,要推行股分合作制,鼓励支持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在劳动联合的基础上,实行资本联合。允许“四荒”拍卖使用权一定50年不变,对治理难度大的还可以更长一些。积极推广“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和预交工程建设承包金等做法。坚持建管并重,谁破坏谁治理谁补偿,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凡属占用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和对农业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坚持“三同时”原则,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按规定报批和实施。污染严重的造纸、酿造、皮革加工等企业必须提取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的污染治理。
强化行政执法职能,认真解决执法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手段不强的问题,尽快建立起一支懂法律、懂政策、尽职尽责的执法队伍。严厉打击破坏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法案件,执法部门要及时查实处理,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在“十五”期间,将提请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安徽省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补偿办法》、《安徽省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使生态农业建设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3、广辟财源,增加投入。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按照事权、财权的划分,逐步建立起合理的投资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基金制度,尽快研究出台《安徽省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补偿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各级政府都要把生态农业建设投资纳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用于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要逐年增加,其中省级财政每年用于生态农业建设的经费要达到省级财力的0.5%。从省里征收的排污费和土地占用费中划出3%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项经费。同时,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用于这方面的投入。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生态农业建设,优先安排政策性、商业性贷款,逐步增加有关专项贷款规模。积极争取国家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及外商投资。按照责、权、利相结合,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活动,扩大资金来源。
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件事关千家万户、涉及万水千山、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业,必须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省市县都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保证规划的有效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必须按照“整体、循环、协调、再生”的原理和“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求效益”的原则,运用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农业区划的科研成果和科学的设计方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研究,选择最佳方案。要保证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要与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农业综合开发、村镇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林业建设、农村能源建设、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扶贫开发等项目结合起来,在计划中做出安排,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
1.1生态农业是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产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组织为原则进行生产;要以大力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为手段,促进各种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提升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1.2生态农业是以现代工业和高新科技为基础
生态农业是在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在充分发挥和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土壤肥力、持续增产、持续协调、持续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来实现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1.3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1.4生态农业是一个现代农业体系
生态农业通过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过量使用化学合成的物资
农业增产增收,一靠科学、二靠化肥、三靠农药来保证。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污染了环境和产品,而且造成土地板结,不能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造成作物品质下降,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2.2生态破坏现象较突出
一是农村大修大建损坏了天然植被,导致山体滑坡;二是农业综合治理忽视了生态保护,导致田埂山坡“遍山红”;三是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破坏自然环境,如坡面杂草一扫而光等。
2.3废异物处理技能有待提高
废异物如垃圾、工业废品、养殖场粪便残渣等污染较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亟需处理。
2.4废物处理资源化技术有待提高
1 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领导,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建设生态农业,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各个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为此,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 将其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是成立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 各司其职, 切实做好工作,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制定有关生态农业建设投入、考核、协调、补偿、投融资等方面政策, 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导向, 以达到城建、农业、生态共赢。
2 突出生态农业的工作重点, 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
2.1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奠定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条件
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实施“放心菜”、“放心肉”工程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扶持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 创建绿色超市 (网点) ;努力发挥这些基地、企业、产品的辐射功能, 使生态农业形成气候。
2.2 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提高生态农业整体水平
把科教兴农战略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 建立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运用自然界的转化循环原理, 建立无污染、无废物的生态体系。积极实施种子种苗工程, 大力引进、选育、推广优质高抗品种, 改善种养业的生态环境;加强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力度, 提高农业标准化档次, 努力和世界标准接轨;进一步创新农业科研体制, 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 逐步增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形成农业科技开发项目“法人投资, 产业化经营, 企业化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 加强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及农业企业开展生态农业知识的培训, 更新知识, 掌握国际国内生态农业发展动态, 吸纳当今最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知识, 从源头提高生态农业整体水平。
2.3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监管, 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一是加强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监控。在大力提倡、推广使用有机肥的前提下, 积极运用检测手段, 对肥料使用量、肥料质量和土壤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二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对农产品质量要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管理, 对基本农田要开展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监测工作, 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制度, 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条码管理追溯制度, 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向消费者作出安全承诺, 并负责对不合格农产品召回、销毁、理赔和退出市场的处理。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以保障上市农产品的安全。
3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 全面提高民众的生态农业意识
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 民众对此认识尚浅。因此, 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一是运用现代化宣传舆论工具, 大力宣传生态农业, 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确生态农产品的健康性和优越性, 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认知度, 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将生态农业作为对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 以生态农业的原理为指导, 引导农民采用生态优化组合技术, 实施生态型种养模式, 延长物质转化和利用关系, 使之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良好生态系统。
4强化农业行政执法, 为发展生态农业保驾护航
严格执行国家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强化农业行政执法, 加强对农资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主要农产品产地进行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确保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安全, 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资源环境、损害农产品安全和假冒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
5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 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农业和粮食生产依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日益受到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农产品安全问题持续增加,削弱了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增长赖以维持的根基,我国亟待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取而代之,这种模式就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不是传统农业,作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生态农业更需要科技的支撑。生态农业科技体系是基于现代农业、能量和物质循环、生态学和营养管理等科学技术体系,其合理地利用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和动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增长动力接续提供了广阔发展路径。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国频繁曝出问题农产品安全事件,从“致癌草莓”到“问题西瓜”,从“蛆虫橘子”、“催熟香蕉”到“毒韭菜”,层出不穷的问题农产品事件让很多消费者“谈之色变”,产地农民遭受损失,给整个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可以说,我国现在已经农产品的生产体系亟待改善。
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也屡次成为中国两会上的焦点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国家对此也越来越重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在政策的指引下,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生态食品、无公害蔬菜、无污染水果、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很多地区优先支持的产业,我国生态食品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正在大幅度提高。比如湖北鄂州市是我国著名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当地就依靠生态农业迅速致富。据报道,湖北鄂州市已经培育出有机稻、生态鸡、绿色茶等无公害农产品84个,绿色食品24个,有机食品26个,生态农业新格局初步显现。当地的“梁道”牌有机大米“喝”的是山泉水,施的是有机肥,用生物方法杀虫,2015年预计能产150万斤大米,价格每斤58到98元,已经预订一空。当地的 “梁心”牌有机番茄,每斤以近20元的价格,畅销武汉中百等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这是“生态农业”的力量,也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过,对于“生态农业”,很多人还存在着误解,以为生态农业就是不施农药、化肥、甚至不用机械电力,以为只有这样才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实际上这只是单纯地倒退到传统农业阶段,而不是真正的生态农业。
真正的生态农业不是向原始农业的倒退,不是仅仅不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甚至对作物生虫得病采取听之任之态度的“靠天吃饭”式的生产,而是基于现代农业、生物、管理等科学技术综合应用的现代化高科技生产方式,是基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和动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达到保质保量、稳产高产的农业形式。
生态农业所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和无污染,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才能实现,比如种养优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使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有足够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量流动通量,同时避免那些重污染、难以降解的、易于通过食物链富集的物质进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
比如种养优化技术就包括利用生物共生原理的间作套种技术、和模拟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营养生态位的立体种养技术等。田间管理技术则包括水肥一体的喷灌、微灌、滴灌系统等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及精确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以及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还有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主要是利用循环原理和生态系统“闭路控制”原理,采用废物再生利用方式,将彼此不相关联的生产形式整合为循环式无废物生产形式。
可以说,生态农业发展一定需要技术支撑,随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技术如无土栽培、新能源生产和利用、污水处理等工程技术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农业,这些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必将会更大地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更强调高新技术的应用
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需要依赖不断发展的技术与工程投入在保持产量和效益。现代农业突出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还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绿色性,因而现代农业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也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
2015(第三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在“农业生态科技与粮食安全”专题研讨会上向大家展示了德青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引起了参会者广泛的兴趣。
德青源蛋鸡的养殖规模增加到300万只后,每天鸡粪的产量得212吨,洗蛋、液蛋加工所产生的废水产量为300吨。为了解决蛋鸡的排泄物问题,2007年,德青源的一期沼气工程就开始产气。工程把鸡粪、废水混合发酵,每天产沼气1.5万立方米,除厂区自用外,还通过铺设地下管道,输送给距离厂区最近的水峪新村使用,村里500多农户是德青源清洁能源的第一批受益者。
2009年,德青源沼气二期工程竣工。这一次,德青源利用沼气发电,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以鸡粪为原料的沼气发电工程,将鸡粪转化成为清洁能源,每年可发电1400万度,输送到华北电网。德青源作为全球环保基金在中国投资的生态农业项目,不仅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有机肥料、订单农业、有机种植的循环。同时本着“取之自然,回报社会”的原则,通过沼气发电、污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生态科技,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和保护,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独创的“订单农业—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有机肥料—有机种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认定的首批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同时,鸡的饲养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动物福利,这更需要技术的支持。鸡如果吃劣质的饲料,在很恶劣的环境下长大,就容易得病,需要用大量的抗生素,导致鸡蛋内抗生素超标、农药残留超标和激素超标。而德青源对于鸡的健康除了重视鸡的饲料和成长环境之外,还非常注重鸡的免疫,一只蛋鸡从出生到第17周,德青源要通过点眼睛、点鼻子等方式,对其进行23次免疫。仅为了防止禽流感,德青源就要对蛋鸡进行3次免疫接种。鸡蛋生下来之后,蛋壳上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菌,德青源是目前中国唯一对蛋壳进行清洗、烘干和消毒的企业。
从德青源的案例可以看到,现代农业是生态科技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是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现代技术来操控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及其生长发育,促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对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抗生素等化学品的依赖,以及自然环境的束缚,最终获取优质、高产、无毒农产品的环境调控型农业。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还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正是新的农业技术的应用,让现代农业不仅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也让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核心是实现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
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到现在,已经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不过纵观这些技术的作用方式,可以发现主要是通过生态技术的改进和科学应用,缓解资源的有限性与农业生产发展的资源需要增长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其中的核心理念则是实现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的产生。
这里以三个案例来说明农业生产中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的主要过程。
第一个案例来自北京通州区宋庄奶牛合作社。两年前,这个合作社外的牛粪堆积如山,一公里外都能闻到臭味;现在这里每天产生的牛粪生产的沼气却可以直接用来发电,刚好满足 500 头牛挤奶的用电消耗,发电后的粪渣也变成了无污染高效能的肥料。此外,沼气发酵需要温度,在冬天发电机产生的热可以传导回沼气池,为池内不断加温,保证冬天照常供应沼气。在欧洲,很多国家都对牛粪排放收重税,北京目前也规划将养牛场迁出六环外。不过,随着沼气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养牛场达到一定规模后,大量的牛粪是可以通过内部循环达到低排放的,事实证明此技术可以在京郊推广,养牛场利用牛粪发电进行微循环使用的方法也逐步被更多的企业采纳。
第二个案例则是江苏金太阳奶业公司。同样是奶牛饲养企业,这里的240多头奶牛每天产生的牛粪超过3吨,牛粪污染一直是公司经营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处理好牛粪,该公司引进了“农业固体废弃物无公害化处理技术”,用蚯蚓“吃”牛粪。不过,牛粪并不能直接给蚯蚓食用,而是需要经过沤制无害化处理。“沤制过的牛粪,更有利于蚯蚓消化。奶牛场每天产出的3吨牛粪被它们消化后,就转化成1.5吨左右的蚯蚓粪。”于是,金太阳奶业公司又多出了一个重要的增收环节,即用蚯蚓粪种植葡萄。由于蚯蚓粪是上好的肥料,种出的葡萄口感非常好,也是绝对的绿色食品。葡萄上市后,每亩收益将达万元。
第三个案例是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我国每年产生秸秆近八亿吨,主要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五大类。近年来,由于大量燃烧秸秆,我国每年入秋以后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都会经历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秸秆的多渠道、多模式综合利用就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食用菌生态农业,在食用菌的核心作用下,秸秆资源被多级利用、多级产出。辽宁田园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秸秆、畜禽粪→蘑菇菌料→蘑菇→废菌料→有机肥→还田”的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蘑菇等真菌菌丝体将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分解成葡萄糖等小分子化合物,生产出美味营养的双孢菇产品。十年来,辽宁田园累计转化利用畜禽粪80万余吨,转化利用秸秆50万余吨,生产鲜菇17万余吨,生产有机肥50万余吨,有力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辽宁田园的发展过程,证实了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生命力。
从以上的案例可看出,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关键是将食物链理论、生态位原理、资源稀缺性序列替代理论等渗透于农业生产过程,提高资源配置中生物资源比重,以多层次的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空间,实现劳动投入更密集、能源利用更有效、土地生产力发挥更充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在保护和提升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活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农业产品,从而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让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以更低的代价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是有十几亿人口的人口大国,而且人口还在增加,消费水平还在提高,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的背后,是拼投入、拼资源、拼消耗,过度开发农业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的结果,这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那么,能不能以生态农业科技的应用来代替农药和化肥的巨大投入,并解决粮食增产速率明显变缓及资源环境代价越来越高的双重挑战呢?
答案来自中国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舍弃农药和化肥的巨大投入也能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
2014年9月4日,国际顶级刊物《自然》(Nature)发表研究论文《以更低的环境代价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农科院、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共同破解我国农业高产高效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文章指出,依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产栽培与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农产品套种技术等,可以在农药和化肥投入较小的情况下实现粮食的稳定高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比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应用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可以使水稻、小麦、玉米单产平均分别达到8.5、8.9、14.2吨/公顷,实现了最高产量的97-99%,这一产量水平与国际上当前生产水平最高的区域相当。研究证明,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在大幅度增产的同时,能够大幅提高氮肥效率。
根据这些可靠的数据,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魅力。相关专家分析指出,到2030年,我国农业只要在保持2012年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实现这一产量水平的80%,不仅能保证直接的口粮消费,而且保证不断增长的饲料粮需求。同时可减少活性氮损失30%、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1%。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更多的生态农业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地推广。比如作物套种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上千种套种模式在神州大地上推广。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著名的香蕉生产企业。金穗集团将火龙果和柑橘与香蕉进行套种,使土质结构得到改善,也会让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休整,最大限度抑制“香蕉巴拿马病”的发生和蔓延。云南玉溪市发展种植芒果套种三月瓜、芒果套种豇豆、青枣套种茄子、青枣套种辣椒、青枣套种毛豆等多种套种模式,取得了稳定的收入和效益。在浙江诞生的武义油茶套种山稻模式试验成功后,引起浙江省政协、省林业厅等部门高度重视,这种技术无需浇水施肥,更不使用除草剂、农药,生长中期只拔一次草,每亩居然能收获200公斤以上山稻。武义山稻套种技术已推向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北京等15个省市及浙江省内25个县市。
还有近来发展迅速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正逐步由棉花、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扩展到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每年推广应用面积3000多万亩。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每亩节水150方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50%,节肥20%—30%,肥料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大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突破水肥资源约束,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型转变。
【某生态农业园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06-26
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05-23
生态农业规划设计12-23
生态农业科技园规划09-19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论文10-17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12-12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01-12
推进发展生态农业调研报告01-11
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06-30
温岭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思考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