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学习技巧如何?(共9篇)
如何让你的演讲更吸引人, 如何让你的演讲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作为一名语言文字工作者 (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 笔者通过多年的演讲实践, 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以期与大家共勉。
一、以意胜之
一篇演讲稿, 总是要向听众表明演讲者的态度和看法, 即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演讲的“意” (也叫主题) 。“意”是演讲稿的灵魂和统帅。如果没有独到深刻的思想内涵, 就如同橱窗里的模特, 虽然“楚楚”, 却不“动人”。因此, 演讲成功与否, 取决于你的立意是否高远, 是否深刻, 是否独到。
总体来说, 一篇演讲稿的立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1.正确性。我们在写演讲稿时, 不可主观随意, 要大力宣扬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匡扶正气, 弘扬正义, 坚决杜绝那些颓废、消极甚至反动的思想在听众中传播。
2.独到性。“独创性是美丽的花朵。”演讲亦如此。听众对那些新颖、有独到见解的观点, 会感到茅塞顿开, 同时会产生“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3.深刻性。演讲的立意既要“新”也要“深”。主题不深刻, 就会使人感到老生常谈, 淡而无味。
4.时代性。所谓时代性, 就是思想观点要跟上时代的节拍。
除以上几点外, 在选择和提炼主题时, 还要注意集中性 (一篇演讲最好只有一个主题) 和针对性 (针对场合, 针对听众的身份) 。
二、以情动之
演讲是要讲给人听的, 如果不看对象, 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 听众自然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无动于衷, 甚至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当然也就达不到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目的。
作为演讲者, 要有真挚的感情, 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才能有鼓动性。因此, 撰写演讲稿要在表达上多注意感情色彩, 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要有冷静的分析, 又要有热情的鼓动;既要有所怒, 又要有所喜;既要有所憎, 又要有所爱。叙述时如潺潺流水, 激昂处似大江东去, 动情处可声泪俱下, 说理处当义正辞严。当然, 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 而要发自肺腑, 就像泉水喷涌而出。这也要求演讲稿行文要有变化, 富有波澜;语言要生动感人。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的演讲稿, 算不上一篇好的演讲稿。
三、以技压之
对演讲技巧的把握, 也是演讲走向成功的关键。
1.写演讲稿的技巧
写演讲稿时要做到“上口”、“入耳”。如果演讲稿不“上口”, 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 也不能使听众“入耳”, 完全听懂。为了做到这一点, 写作时, 应把长句改成短句, 把倒装句改成正装句, 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去。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 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2.演讲的体态技巧
演讲时要让身体放松, 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 而且不利于语言表达。诀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 挺稳整个身躯。同时注意可以一面进行演讲, 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 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 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 对巩固信心顺利演讲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3.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 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语调贴切、自然、动情。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 飘忽不定;大声喊叫, 音调过高;音节含糊, 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 音响失度;纯粹朗诵、朗读腔调, 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 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对于演讲者来说, 演讲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就是一个生命, 要讲出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的生命, 演讲才算成功了。演讲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 断句要准确, 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 不要像和尚念经那样低声絮语, 也不要像机关枪扫射般咄咄逼人, 要有快有慢, 有张有弛。比如排比句的读法:第一句可读得平而缓, 第二句可读得快而高, 第三句可读得慢而重。这样处理听众感觉就不一样了。
4.演讲的情感技巧
演讲既要做到“目中无人” (完全进入演讲的意境) , 又要做到“目中有人” (跟听众之间的交流) 。因此, 演讲中尽量少用“你”, 而多说“我们”, 从而拉近和听众之间的距离。比如我校开展的一次“整顿校风校纪, 争做文明学生”演讲比赛中, 有一位同学在演讲时向全体学生发出呼吁:“同学们, 你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不打架骂人, 你做到了吗?不吸烟喝酒, 你做到了吗?不谈情说爱, 你做到了吗?”试想, 如果我们是一位听演讲的学生, 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演讲者等于把自己变成了一位说教者, 远远地站在听众的对立面, 其效果可想而知。但是如果把句中所有的“你”, 都换成“我们”, 结果就迥然不同了。这样, 演讲者才能把自己作为听众中的一员, 置身于听众之中, 进而拉近与听众感情上的距离。
四、以采悦之
出口成章显文采, 慷慨陈词见精神。演讲是十分讲究美感的艺术, 除了立意高远, 以情感人, 技巧高超等因素, 它还要求语言琅琅上口, 铿锵悦耳, 富有文采。文采是演讲者留给听众的“第一感觉”, 听众能从“第一感觉”评价你演讲的好坏。所以, 写作演讲稿的时候, 应多用修辞, 如排比、对偶、比喻等, 让演讲的语言闪耀着智慧之光, 在质朴中求深刻, 在含蓄中表真意。
当然, 要使演讲文采飞扬, 需要写作者平时多读书, 多积淀, 在实践中不断积累, 不断创新。方法可以借鉴, 能力只能靠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充实, 日积月累, 你的演讲才会富有文采。
五、以理服之
常言道:以理服人。与议论文相似, 演讲也要论点突出, 论据典型, 论证严密。因为没有突出鲜明的论点、典型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可能会使演讲效果不佳甚至失败。特别是那些充满论辩性和议论性的演讲, 它的说服力和鼓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讲内容的逻辑力度和思想深度。
议论是演讲稿写作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表达方式。它在透视人情、剖析事理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优势。议论既可以小中见大, 浅中显深;也可以勾此联彼, 融古通今;还可以援情证道, 因事明理。总之, 恰到好处的议论, 对于演讲者阐发观点、揭示意旨, 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A. 马上去问老师或同学。
B. 放弃。
C. 请教老师或同学后, 再找几道同一类型的题来做, 力求把这一难点攻克。
D. 努力地想, 或查参考书, 坚信凭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找出解决的办法。
选A的人:是只要有答案就呼“万岁”的人,总是怕麻烦而不愿去深究解题的过程和原理,总是不肯多动脑筋,也不肯耐下性子。
选B的人:不仅不喜欢动脑筋,而且是学习战场上的逃兵,遇到难题就举白旗。这样的学习心态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会给自己造成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慢慢地,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最后会将整个学业都丧失掉。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选C的人:是灵活性很高、很有时间观念、很重效率的人。请教老师和同学是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不过,为了弄懂过程与原理,还应找几道同一类型的题来做一做,力求把难关突破。如果某一难关是通过自己钻研而得以攻克的,那么接下来一连几天都会心情舒畅。
出彩的题目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考生应该尽量运用知名的歌曲、歌词、典故、名句、谚语、成语或者其转化形式使标题新鲜动人,比如《给点阳光就灿烂》、《星期八的故事》等等,这个还要靠大家平时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琢磨多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开篇须大气磅礴才是,起笔就写排比句,三句排比后再加两句概述性的.话做小结。第一段的字数大约占作文纸的四行半,这样的长度好似黄金分割一般最让人“赏心悦目”。阅试卷的老师一拿到你的卷子开篇一读便能感到一股气势并被深深吸引住。
作文最讲究的就是“凤头豹尾”,结尾的好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灿然增辉;一个低劣的结尾,可以让全文黯然失色。好的结尾不外乎就是归纳总结、呼应开头、言简意丰、发出号召、重申论点、发人深省这几种。而且结尾在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整散结合。另外考生的字迹一定工整,常言道字如其人,阅卷老师通常不会给写字漂亮的考生太低分。
一、制定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
1、具体。例如,几天内浏览完某本书、每天学习多少内容等。
2、合理。制定自己能够完成的计划,不要使自己闲着,也不要使自己过于紧张。学习计划制定的不合理且执行的不好,会产生不良心态。
3、循序渐进。隔一段时间,就要提高每天完成的学习任务的量和深度。
4、不同科目交叉进行。一般说来,某门科目学习的太久了,容易产生厌烦感,你可以把不同的科目交叉进行,以保持学习兴趣。
5、改变不同科目的学习顺序。开始学习时,可以先学习自己喜欢的、简单的课程,这样,容易产生学习心得和满足感。然后再学习自己不喜欢或学习不好的课程。
二、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1、计划内容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1)全学期学习的总目标和时间安排。
(2)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3)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的安排。
(4)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2、周学习计划的制定方法
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周计划最常用,现说明其制定方法:
(1)统计非学习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总量(确定不可缺少的时间)。
(2)计划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及其分配。
3、学习计划的调整及注意事项
(1)制定的学习计划要避免对自己提出苛刻的要求,不能有急于求成的心理。
(2)在执行学习计划过程中,如果计划不现实,或你的活动和应尽的职责有所变动,修改计划是必要的。因为这是你的计划,所以应该让计划适合你,为你服务。
(3)制定的计划应充当向导。
(4)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各人制定计划的重点和要求是不同的。
(5)在计划安排的学习时间里,有时有学习的愿望,但有时候感到学不进去,积极性没有了,那么就随心所欲地娱乐一下,但应有节制。因为你是惟一主宰你自己的人。
4、制定适合你的学习计划
首先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明确你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夯实基础,还是要提高答题能力,是要应付即将到来的一次性全部通过,还是准备长期作战,这一切,心里总要有个底。
第二,自身的定位。自己掌握了哪些,欠缺了哪些,优势在哪,劣势在哪。
第三,时间的允许,最主要的应该是你的学习计划有时间可执行,而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制定学习计划还有两个操作性问题要考虑到。
一是计划的周期性。周期过长,计划就显得呆板,不切实际:太短了又效果不大。处理这个矛盾我认为可以制定两套计划。一套大计划,处于纲领性地位。主要规定全国统考的总目标、理想的分数必备条件。
二是以月为周期的小计划,处于战略性地位。这就必须尽可能地详细,以至于可达到每天该干些什么的详细程度。
其三,还必须坚持劳逸结合的原则。光工作不学固然不行;只学不工作也是要不得的。毕竟,人的发展是全面性的过程。既有智力素质,还有身体素质,更必须具有坚强的心理素质。
5、随时调整学习计划
身体和学习状态处于高级阶段者,每天经过调整,就容易的做到学习时始终保持精力充沛、大脑清晰、“狠劲”十足。所以,在每天的哪一段时间学习什么都区别不大。但如果你达不到这个阶段,你应该根据每门课程的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段。例如,你可以在大脑最清晰、思维最活跃时学习最困难的课程。
此外,当你的身体状态和学习状态差时,你要适当调整学习计划,减少每天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减少学习任务;当你身体状态和学习状态好时,你要适当延长每天学习时间、增大学习强度,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
6、改变学习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你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你要改变学习计划:
感觉学习没有进展。这可能是你的学习方法不好,你不妨改变一下学习方法,调整一下学习状态。
感觉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这可能是参考书太多了,你先把一本参考书看完再说。
不会的东西太多了,无法持续学习下去。是不是学习的东西太难了?对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你可以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
明显感到学习状态不好时。先别着急学习,先通过体育运动、严格作息、放松等方法提高学习状态。
经常感到犯困、疲惫、紧张、头疼等。你可以减少每天学习时间。例如,由原来的每天学习10个小时改为8个小时。
学习计划执行一段时期后,要用专门的时间总结和深入思考。
一般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和深入思考,你才有可能找出自己的各种问题,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学习计划。
7、学习计划的进阶
随着学习的进步,你的知识要向“深”、“广”、“灵”、“快”、“准”进阶了,这就是学习计划的进阶。
例如,知识更深入、系统、灵活、清晰化;体味知识的精妙细微;逐步加大更高级学习方法的比例;改变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时间比例;提高学习的深度,加大学习的广度;改变记忆、练习、深入思考的比例;减少练习题的量等等。
三、制定计划的注意点
1、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如果长时间完不成计划,那么计划对自身的激励作用就没有了。
久而久之,你还会觉得计划完不成是正常的,计划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按照内容做计划,而不是时间
计划的具体内容要按照学习内容来制定。
比如“背完p8-p15页的单词”,而非“背一小时单词”。用时间做计划会导致你只是一味地刷时间。
经常是打开书发了会呆,一看时间,到点了,计划完成。但是实际上你什么都没学到。
3、计划内容要与总体目标相一致
网络上有各种经验贴都有提到每个月的学习计划,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适当修改,作为自己的当月学习目标。
然后分配给每一天,让每一天都朝着当月学习目标努力。
4、适当的自我奖励
比如连续一周都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就要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可以是一直想吃又没舍得吃的火锅、可以是周末下午稍事休息。
总之就是要让自己的努力有看得见能得到的效果!
5、没完成目标的时候要问问自己为什么
制定目标可不是早上写出来了就可以了。
等晚上的时候要看一下今天的计划是不是全都完成了,没完成的时候要问问自己为什么。
是效率低了?还是有别的事耽搁了?还是自己偷懒了?记住一定不要自我原谅!自己可以原谅自己,成绩可不会哦!
一份专属于你的考研学习计划!
1、我是谁——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元认知知识的第一个内容便是对自身特点的认识。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偏好怎样的信息加工方式?作为个体而言,我每天需要的休息时间相较于他人长还是短?我喜欢发现式学习还是接受式学习?对于这些有关自我认识问题的回答,是制订我们的学习计划的第一步。
举个例子,在信息加工偏好方面,我属于冲动型,加工信息主要多采用整体性策略,因此,在学习计划里我加入了“每天看书,提取知识要点”这一学习内容,以保证对任何一个细节知识点不遗漏。另外,我也发现自己需要比别人更长的睡眠时间,并且有拖延倾向,于是,计划每天早上9点醒,9点半到图书馆,但在晚上和中午稍微抓紧以补偿这段更久的睡眠时间。虽然每天仍然会比别人少学一到两个小时,但由于对自我特点的顺应,能让我在白天能有更好的精神进行更高效率的学习。我还发现,相较于接受学习,我更喜欢发现学习,于是没有报班看讲课视频,而是自己在书中摸索学习方法。
综合所述,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首先需要对自身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我学的是什么——有关任务的知识
元认知知识的第二个方面,即是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认知。今天我要学的是什么?它难吗?我需要更多的背诵还是理解?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需要你拥有对学习任务有关的知识。例如,众所周知,心理统计学需要理解,偏向理科,而发展心理学更加需要背诵,偏向文科,因此在学习这两种学科时用到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会有所区别,如果在面对这两门科目时按照同样的套路、方法进行学习,那将会事倍功半,因此,你需要根据学科之间不同的特点,适当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科的目标、要求。再如,如果你感觉到《普通心理学》中“人格”这一章比“能力”更难,根据心理学理论:对于更难的学习任务进行分散复习效果较好,那么此时就可以将“人格”这一章分散在学习计划里分阶段复习。
3、我应该怎样学习——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
元认知知识的第三个方面,即个体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选取、调节和控制有所认识,属于过程性知识。不知道各位在考研学习中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自认为把本章知识掌握完善后,做题依然错误连篇。此时,你会因此失去信心、自我怀疑。然而,对错题的分析是开启这学习目标之门的钥匙。之所以做错,是因为理解题意有问题?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还是确实没有见过这个知识呢?于是,根据错误情况,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明白自己的短板,在未来有针对性的注意这方面以减少同样原因的错误呢?那这样我们的学习是不是会变得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呢?
听众通过演讲活动接受信息主要诉诸听觉作用。演讲者借助口语发出的信息,听众要立即能理解。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有人说,书面语是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立即被听懂。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以下特点: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一、培养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
要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要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了兴趣, 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 才能积极地开动思维, 这样才会以轻松自由的心态去学习。
比如, 在教学《视频信息的加工》时, 要介绍动画产生的原理。有一位教师是将原理的概念用文字形式口述, 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而学生完全没有听明白, 不仅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反而使学生失去了对这个内容的学习兴趣, 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以致该教师在后面开展实践操作时几乎没有学生完成任务。而另一位教师在讲授同样内容的时候, 拿出了小时候的玩具———翻动卡片, 翻动展示给学生。儿时的玩具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形象的演示取得了直观的视觉冲击。没有一个学生不全神贯注地看着教师的演示, 聆听教师的讲解。紧接着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引向计算机。将一个喜羊羊变换动作跳舞的小动画配以耳熟能详的音乐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再次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 促使他们愉悦地融入课堂, 当然也促使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计算机动画的原理所在。
由此看来, 要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教师首先要抓住他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好奇心理, 进而引发求知欲望。例如, 在教学《网络应用中的安全》中的“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时, 我先是跟学生讲了一则新闻:“世界卫生组织2月16日敦促各成员国, 警惕一种类似‘非典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然后谈谈前几年曾在我国肆意疟行的SARS病毒, 这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病毒。这时学生都表现出了兴趣, 但不知道这些和上课的内容有何联系。然后我再说:“大家知道在2011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推迟飞行的原因吗?学生或交头接耳, 或用探寻的目光注视着我, 我接着讲到:就是在长达几十万行的命令中发现了一个错误, 所以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今天讲的计算机病毒就是数据安全问题中的重要内容。”这时绝大多数学生都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期待着我的讲解。学生不但听得津津有味, 而且还同我共同讨论怎样防治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气氛非常热烈, 教与学完全融合,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地运用分组竞争的合作模式, 提高学习效率
素质教育告诉我们必须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应该能做到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在新授课中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在教学中, 在营造了一种学生自主创新、探索学习的学习氛围之后, 将学生分组, 安排每组中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作为“小老师”, 上课时, 每位小老师都必须要认真地完成每一次练习, 才能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小老师定期更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探索与实践, 我很高兴地看到: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 所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许多, 特别是很多后进生养成了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2. 在实践操作课中采取竞赛形式
采取竞赛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 在学完CSS样式表的一些基础知识后, 练习课采用竞赛形式:“我们已经学会了CSS样式表的几种基本样式, 但大家达到什么样的领悟程度, 下面我想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网页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比赛结束后, 再让优胜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方法, 经过几次比赛后, 学生对CSS样式表的领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在复习课中采取奖励的形式
大部分高中学生渴望独立思考后得出结论, 有时还能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 如果通过思考产生新想法又得到鼓励或奖励, 就能促进他们探索精神和行为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 使学生在心中腾起求知和创造的烈焰。比如, 在“编程信息加工”的复习课中, 我采取了这种方法, 将完成的最快最好的学生誉为“编程小专家”并且允许他们玩一次五子棋游戏。当一位平时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这个奖励后, 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喜悦。从那以后这位学生每次上信息技术课都非常认真。课堂上采取奖励措施,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率。
经过教学实践, 我深深地体会到: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虽然不难, 但要上好这门课并不容易, 必须认真地分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研究教学对象, 探索出一套可行性很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摘要:新课程的开展已经很多年了, 在教学中如何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付诸实施已成为当前探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不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并且要善于点燃学生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乐在学中。介绍在经历了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以及研究其他信息技术教师的成功经验后发现可以利用竞争模式、加强整合、利用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 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 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竞争合作,互动
参考文献
[1]吴晓阳.对信息技术课新课改实践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7) .
[2]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特点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 2005 (04) .
[3]孔维宏, 高瑞利.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2003.
[4]彭绍东.论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中小学电教, 2002 (11) .
是的,别让你的技巧胜过品德。这不仅适用于耶鲁法学院,也适用于所有受教育者。如果技巧胜过了品德,法学应该具有的公正无私、慷慨正直就会受到世俗交易和利欲熏心的污染。法官应该坚守的社会良心、社会公共品质和公益性格也就会大打折扣。而这些与人的道德沦丧、信仰的扭曲不无关系。
为此哈罗德在法学院开学的典礼上这样讲:“一个法律人仅仅倚仗法律技巧是不够的。你必须自问:我的技巧是为谁服务的?在耶鲁法学院,你们将会渐渐获得什么呢?你们将逐步掌握各种法律技巧,这些技巧会让你们有本事把人们扔进监狱;挽救或者毁灭人们的生命;就天文数字的标的提出理据,等等。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巨大的力量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这类技巧和工具都有其时空的限制。你们会在学校发现以往耶鲁学生所没有的新的有力工具,如互联网。但请记住,别滥用技术的巨大力量去攻击在线的他人,不要侵犯别人的隐私,或将你的同学作为恶作剧的靶子。我们致力于挑战成见,但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记住你的职业生涯始于今天,你在此所作的选择将影响你的职业声誉。当品行和操守委员会决定是否接纳你进入业界时,不但要考察你的法律职业素养,还要考量你在执业过程中的行为是否正当、道德。你们所发送的每一封E-mail;你们所开设的每一个博客都会留下文字痕迹;你们所公开散布的有关你们自己和他人的所有信息将永久记录下你们的品行。所以,永远别让你的技巧胜过你的品德。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你们的技巧将突飞猛进,但千万要记住让你们的品德行在头里。这就引出了我的最后的忠告:在求索自己为什么而奋斗的同时,也请深入地思考一下如何服务于社会,你将投身于怎样的公益事業?”
由此,我想,我们可能成为事业成就不高者,但别成为道德追求不强者;我们可以淡化技巧的刻意追逐,但不能忘记对道德的精雕细刻;我们可以放弃作为人应该享受占有的物质豪华,但不能放弃应该坚信的真善美和人格高傲。未来青年时刻用一种凛然不屈、独立担当的责任切入社会和未来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给社会带来繁荣和谐。这就是爱因斯坦曾经谈到的,“当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学习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技巧、知识都会忘记,而唯有深厚的道德、品质、习惯才能“剩下来”,成为终身受用的“教育无形资产”。
看看我们当今的教育,真正将道德发展放在第一位的,还有多少。我们不知不觉掉进了哈罗德“技巧崇拜”的预言中:强化升学率,推崇“分数好才是真的好”;有的孩子智商非常高,可感情却非常自私,不愿分享,不懂分享,只在自我小圈子中沾沾自喜;更有孩子不会感恩,成为了市侩主义的追随者,个中折射的正是公共品质和理想信仰的迷失。
“这就引出了我的最后的忠告:在求索自己为什么而奋斗的同时,也请深入地思考一下如何服务于社会,你将投身于怎样的公益事业?”哈罗德是在提醒人们,教育不是为了将孩子造成“工作机器”,而是鲜活的道德信仰者;不是赚钱的工具,而要成为公民理念的倡导者;不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社会和事业带来发展愉悦。哲学家约翰·罗斯金曾经说过:“人劳碌一生,其最高奖赏不在于他从中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借此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编辑 张金余
E-mail:beiyuan98@126.com
让我稍微说得更详细一点: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因此,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应该这样来衡量:当遇到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脑海中“蹦”出来,最起码——能否通过有意识的搜索将它们提取出来。
这可不像它听上去那么简单,否则就不会有“掉书袋”、“读死书”这种修辞手法了。
为了更深入地说明这一点,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关于学习与记忆机制的实验:
《找寻逝去的自我》上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假设这样一个任务:给你一个单词(如brain),要你寻找它的押韵单词(如train)。一段时间之后问你记不记得当时给你的单词是什么了。你可能会不大记得了。现在,如果当时不是要你寻找押韵单词,而是要你联想该单词的含义或功能(如brain的功能),那么你事后回忆起来当时是什么单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对此一个靠谱的解释是:后一种记忆编码方式(称为精细编码)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线索。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个线索被触发都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鱼记忆来。
一个非常类似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这是 Craik&Tulving 于 1975 年做的一个关于记忆的浅层深层加工的经典实验,参考这里,论文原文可参考这里):
给出同样一组单词,让一组被试的人数一数每个单词有多少个音节,让另一组被试阅读单词的含义(或者设想单词可以被使用在哪些场景中),之后让两组被试回忆列表上的单词,猜哪一组能够回忆出更多?
这是一个被广为认可的记忆机制,即: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原则上,在上面提到的两个实验中,两组被试都接触到了同样的单词,都记忆了同样的知识,但取决于在记忆的时候将哪些线索,多少线索和该记忆进行了挂钩,就决定了事后回忆(提取)该记忆的成功与否。
联系我们日常的经验,不难注意到,死板的记忆方式和我们常说的“理解记忆”正对应了不同的编码方式。书呆子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到最后如果你问他某书某章节讲了什么内容他能倒背如流,问他哪个例题怎么解也能倒背如流,但遇到具体的问题或问题的变种就傻眼了,因为他记忆的时候根本没有深入理解知识,在他眼中的解题过程其实和电话号码簿也没啥区别,也许他唯一编码了的提取线索就是这个答案来自哪一章、哪一节或者哪一个问题。
然而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当然,众所周知理解记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则是记住一般性原理之后,其他细节即便遗忘了也可以自然推导出来,从而无需费力去记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数学牛人们的轶事》(荣耀属于ukim)里面讲了希尔伯特的一个故事:一次在Hilbert的讨论班上,一个年轻人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Hilbert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wunderbaschon)的定理呀,是谁发现的?”那个年轻人茫然的站了很久,对 Hilbert说:“是你.……”)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古希腊(或者古罗马)有一种著名的记忆法就是利用空间位置线索来辅助记忆,我曾经用过类似的手法,在小规模临时记忆任务中似乎相当好用,具体是这样的:我有一个习惯,经常跑到实体书店看看有没有新书,浏览之后觉得不错的再考虑从网店购买。有时候我会一下看到好几本书,手头又没有带纸笔,怎么有效地记住几本书的书名呢?我发现要记4本书以上就比较困难了(具体数目可能因人而异),至少回头要想好久才可能想全。但我发现通过回忆当时手拿这本书翻看时所站的位置、面朝的方向等信息能够有效地帮助将记忆“拉出来”。
事实上,不仅是位置,有研究表明就连当时的环境、味道、声音都被作为提取线索和记忆编码在一块了。例如,考试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致可能会影响发挥(记忆的提取)。
科学松鼠会上有一篇科普《气味与记忆——非一般的亲密》中提到:
我们的回忆很多都是和气味连接在一起的。当闻到某一种味道时会突然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比如端起一杯香热的巧克力饮料,想起了最初品尝巧克力的情景,将一块黑褐色的糖放入嘴中,浓浓的滑滑的,有一些甜蜜和温馨;再比如,夏天在暴雨来临之前,浓郁的泥土和小草味道,会不会让你回忆起小时候因为没有拿伞被大雨淋透的感觉,甚至串联起回家挨揍的记忆,屁股上还有点火辣辣的痛。而当我们想起过年,鼻腔里是不是也会有厚厚的爆竹烟火味道,仿佛立马置身于热闹的大年夜。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因为某一种味道想起一个熟悉的人,甚至是几十年没见的老朋友。
的确如此,我有时候会在看小说的时候放上一段背景音乐,之后每当听到这段音乐就想到当时看到的那段情节。
我们甚至会把语言背景作为线索编码进记忆。一项有趣的研究使用双语询问有多个答案的问题,例如:
“说出一个举起一只手并遥望远方的雕像”(“name a statue of someone standing with a raised arm while looking into the distance”),或者“在一个著名的悲剧爱情故事中,双方因为家庭不同意最终双双殉情,故事的主角是?”(“In a famous love story, what were the names of two lovers who died because of family disapproval?”),被询问的人皆是熟练的双语使用者。
结果显示提问所用的语言能够影响答案,例如第一个答案可能是“毛泽东雕像”或者“自由女神像”,第二个的答案则可能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或者“罗密欧与朱丽叶”。用英语询问能够导致被试更可能给出英文环境中的答案,中文同理——当然,是相对于基线而言,而非绝对,具体可参考这篇(PDF Paper)
另一方面,在回忆的时候如果不能呈现当初记忆的时候某些关键线索,就可能导致所谓的线索依赖性遗忘( cue-dependent forgetting ),在线索依赖性遗忘中,你的大脑中并非没有存放目标记忆,只是线索不对,无法提取出来而已。
对此有一个生动的比方是:你要到图书馆去找书,如果你不知道索引号、作者名、书名等信息,你是无法找到你要的那本书的,尽管书就大摇大摆地站在图书馆里的某排书架上(注:严格来说你是可以找到的——一本一本翻看,看到那本书你自然会注意到是你想要的,不过很可惜对于我们的记忆系统来说似乎并没有这么一个方便的线性遍历机制——如果我问你,“对于数学你都记得哪些东西?”你能有次序地一个不漏地告诉我吗?)。
我有记笔记的习惯,我的电子笔记本里面有大量的文本片段,我按照主题组织他们,方便检索。然而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我记得有某段材料,记得它的主题和大致说什么,但是缺乏某个关键字,结果就是遍寻不着,往往只能到处翻,同时提醒自己下次在上面多加几个自己熟悉的关键字,比如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主旨,因为自己的习惯用词和作者的习惯用词往往不一样,在阅读作者的文字的时候,你也许下意识里会用自己的习惯词汇来重新表述这段文本,并存放在记忆中,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当要寻找的时候大脑中只记得自己的说法,却不记得作者原话了,然而为了检索到原始文本你必须要知道作者是用什么词汇来表述的。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可以在存放文本的时候加上自己的一段概述,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我们平时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也经常听到类似的提倡: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实际上是更容易记住和提取出来——知识还是那些知识;此外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常常触发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这也是另一个好处(《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另一个经典实验则是关于抽象在知识的学习和提取中的作用的:
(其实这个实验我已经在博客里用过两次了)先让被试(皆为大学生)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是说一小撮军队如何通过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的。事实上这个例子的本质是对一个点的同时的弱攻击能够集聚成强大的力量。然后被试被要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医生想要用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这个肿瘤只可以通过高强度的X射线杀死,然而那样的话就会伤及周围的良好组织。医生应该怎么办呢?在没有给出先前的军队的例子的被试中只有10%想到答案,这是控制基线。然后,在先前学习了军队例子的被试中,这个比例也仅仅只增加到30%,也就是说只有额外 20%的人“自动”地将知识进行了转移(自己就能触类旁通)。最后一组是在提醒之下做的,达到了75%,即比“自动”转移组增加了45%之多(需要别人提醒)。
这个实验说明,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推广),在这个例子中,两个问题领域表面上是不相似的,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然而就是因为表面上不相似,而我们的记忆提取又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些表象上的线索来提取的,因此这些表面不相似性便阻碍了我们在问题之间进行的类比,阻碍了我们将在一个情境下掌握的道理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下。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另一方面,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
通俗的来说,这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解释。
前文说的是记忆的机制、为何记忆的质量有高低、什么样的记忆和学习是更有效的。下文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从日常经验中总结知识,以及如何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自动从大脑中“蹦”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半天还是没有头绪。
1)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老生长谈了):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长时记忆,而且一段时间之后的回顾你可能已经因为新的知识学习从而对原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看法,通过回顾,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2) 创造回忆的机会:我知道第一条不顶用,没有人(好吧,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坚持执行。所以有了第二条——创造回忆既有知识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通过:
2.1) 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经常和朋友讨论交流,说说一段时间总结的东西,这样别人也学到新东西,你也从别人那里学到新东西,并且彼此在表达的过程中都强化了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双赢的事情。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外,一个好的邮件列表和BBS也是不错的途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第三节:”教是最好的学“)
2.2) 整理笔记:经常整理你的笔记——如果你没有做笔记,现在就开始——整理之前的笔记一来巩固已经淡化的记忆,二来给你重新审视知识的机会。我常常发现对知识的首次记忆往往是有偏颇的,或者只看到了一个方面,或者只关注了一个点,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看往往能够和这段时间以来的一些新思考和知识结合起来,得到更多的东西。留心一下你会发现记忆实际上是很脆弱的东西,而且我们对事物的首次理解几乎肯定是不深入的。Tip:我知道你懒(我也是),所以为了更好地创造整理笔记的机会,你可以使用一个不整理就难以检索的电子笔记软件,这虽然乍看上去是麻烦了一点,但他迫使你对知识隔一段时间就进行重读,并分类——你的记忆同样如此:良好分类的信息更容易提取。
2.3) 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大大地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我经常做这个事情,这个博客上的文章几乎都是此类文章,例如我始终关注一个主题:学习思维相关的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等)如何能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判断、决策、学习、记忆和生活,我将这个大的主题分为一些小的主题,例如“逃出你的肖申克”主要是总结思维中的盲点,以及如何避免这些盲点从而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作出更好的判断与决策。“BetterExplained”系列则是按照小主题总结一些思维相关的知识,目的仍然是如何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对事物进行更理性的判断;这些小主题都归结在“思维改变生活”这个大的主题之下。(关于书写的好处,详细解释可参考《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3) 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我们的自传式记忆似乎是有某种单独存储机制的,一个证据是一些因基因上其他缺陷而导致所谓“天才综合症”的家伙具有超强的自传式记忆(注意,不是超强的一般记忆,而是自传式记忆)。另外我们在日常经验中也知道,我们的记忆中关于哪些是自己的性格或做事方式,哪些是我们所了解的朋友的性格或做事方式,我们可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可以在不同场景中非常快速地揣测“某某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这被称为 theory of mind ),却不会将其与“我自己会怎么想”混淆起来,证明在我们的记忆中,关于自己的知识和关于别人的知识是泾渭分明的。
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来说,光是看着别人做或者听着别人说还不够,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来,结果就是你虽然学到了知识,它却不会在恰当的时候从你大脑中蹦出来,属于“死”的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可能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也许是“别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在大脑中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样的,别人撞墙你也许不仅不疼还会幸灾乐祸,自己擦破皮就龇牙咧嘴了;别人的糟糕事情似乎永远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所以我们总是难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自己的教训。一个弥补的办法在于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地,经历别人所经历的事情,感受它们,使它们和你的情绪记忆挂钩(进化赋予我们的情绪是提取的绝佳线索,也是强化记忆的最佳催化剂),虽然仍然不够亲身经历那么深刻,但似乎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办法了。由于我们真切地设想了自己处于这些场景中,在我们设想的场景中我们是第一人称视角,所以当以后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就更容易回忆起当时的感受。
当然,另一个经常被号召的方法就是实践,比起刚才提到的“虚拟实践”而言,实际实践的印象自然要深刻得多。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时候实际实践都是必须或者可能的。例如你并不需要自己去倾家荡产一次才能领会到什么是金融市场中正确的风险控制——你甚至只需要在纸上演算一番就有数了。有证据表明非洲的一种鱼甚至都能使用简单的推理来替代实际经历,例如,如果它和鱼B有过一次冲突并失败了,如果它观察到鱼B和鱼C有一次冲突,鱼B失败了,它就能直接意识到它自己不是鱼C的对手,从而避免所谓“直接去经历一下”而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这里的进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很多时候你也无法真正遍历每条人生路径看看会发生什么,你没有这样的时间资源,取而代之的是你只能通过别人的“替代经验”,自己的“虚拟经历”,来获得尽量多的信息。
4) 抽象和推广:如果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学习到“未来”的知识,结果就是每堵墙都要去自己撞一遍试试硬度。人类大脑最杰出的能力之一就是强大的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或者我们常说的:泛化、推广、举一反三、抽象。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将特例中得到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前面关于激光杀死肿瘤的那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抽象的价值所在,不加抽象的话,知识总是会和无关紧要(irrelevant)的细节挂钩,被约束在狭窄的一个特定场景中,无法传播,抽象使其在知识树(for non-geeks:设想一颗倒长的树,根在上)上上升一个或多个层次,从而能够被运用到更多的分枝上。同样,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别忘了将问题也抽象一下,剔除不相关细节,使问题也从一个特定的分枝往上抽象,从而碰到之前泛化过的结论。
以上这段介绍本身就有点抽象,不妨举一个例子:我们从大量的经济决策中得到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规律——经济决策可以抽象为对投入/回报比例的考量。这是知识获取阶段的抽象;而在问题求解阶段,我们遇到决策问题就可以从投入/回报这个维度上来考量,而不是没头苍蝇一样这边看着想想也对,一忽儿又觉得那个选项看看也对。如果不懂得看到问题的本质(如:经济决策),便很难利用之前推广出来的结论(如:投入/回报,风险估计等等),而是会被我们的原始大脑的一些可预期的非理性所控制(例如从众、从权威、甚至最可怕的行为陷阱——“推迟决策”),成为正常的傻瓜。
5) 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将别人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和观察得来的经历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常常能够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论。“观察”和“比较”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我之前做过某件事情,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失败了;有一天我看到或阅读到某个人做类似或同样的事情,他成功了。我通过比较两人的差别,可以比较靠谱地推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成功概率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1) 样本大小很关键:比较的个体样本越少越容易产生错误归因,最好多多观察,多多比较和总结。2) 警惕“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利归因:读他人的传记的时候,不管传记是本人写的还是传记作家通过访谈写的,都会有意无意地犯事后偏见,例如最常见的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忽略机遇因素。将偶然看作必然。
有一天我在书店看巴菲特的那本最近很火的自传《滚雪球》,开篇就提到巴菲特小时候第一次滚雪球的场景,“1939午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虽然你可以说这只是一种修辞或衬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归因倾向)这种手法读来令人倍感深沉,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条强大而确定的因果之线,穿越60年光阴,将人一生所有的事情穿在一起。令人肃然起敬。然而这并不是事实,从一个单个个体的观察角度来说,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实在太多了,机缘巧合的事情太多了。然而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客观”作家都很难抵抗这种演绎手法的诱惑,可叹的是这已经是我们能够了解他人的经历,拥有“虚拟”的多重经历的唯一途径。
不论是谁,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都能显示出优异的记忆力。有这样的人,他把亲密的朋友或老师的名字,甚至把家属的出生年月日都忘记了,却只对有关篮球方面的事显示出惊人的记忆力。如某处某球队某队员,在某年被另外某球队所击败,在那以前于某年在决赛时以几比几被击败,在同一年,到某球队去的某某球员,某某俱乐部出了多少钱,进了什么队,他的防御和进攻能力怎样怎样……
他一翻开报纸,首先就看体育栏。而且把可看可不看的记事放在后边看,先看得分。对工作方面的数字等觉得麻烦的东西连记都不想记,可是对打球打得最好的前十名的命中率,随口就可以说出来。此外有这样的人,在电影、音乐、文学各个方面,一旦说开了头就说个没完,还有人对一些市场的股票行情了解之详细,也十分惊人。
但是相反,也有人连篮球都不知道。因为他对此毫不关心。尽管身边朋友或家人每天都在看电视里的篮球表演,手机上看的篮球消息,而他却毫无感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只有爱好它,才能十分精通它”这样一句话,说的是有了兴趣,才能有好记性。老人缺乏记忆力,这与其说是由于生理上的衰退,倒不如说是由于失去兴趣和好奇心,更为有理。
有人虽然厌恶英语,但是在非学不可的时候,如喜欢推理小说,就把英文推理小说选为教材,那他就会多少发生些兴趣。有人一面看电影,一面从中学习英语会话。生活中和那个人很合不来,但是又不得不和他一道工作,怎么办好呢?那只有设法喜欢他。只要对方在趣味上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那就通过这一点建立同对方的关系,只有这样克制自己才能渐渐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都愿意找趣味相投的伙伴。在运动、唱歌、骑车、昆虫、照相、动画片、电视栏目、游戏、网络……方面的记忆力不亚于大人的孩子多得很。我们也应该向孩子们学习,要使自己对记忆的对象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就能相应地提高脑细胞的活动能力,集中自己的精神。兴趣与好奇心也是相通的。若是在街上走时一点好奇心也没有,头脑里只想的胜作,就会把对工作上有用的信息也错过去。
理解大有助于记忆
我们常常有这种经验:对应该记忆的东西未能记住,甚至完全忘记了。这多半是由于我们只去注意枝节,对本质的东西,比如对原理或大纲等没能理解。在学校准备考试时,有时想死记硬背,这样得来的记忆量固然很多,不过很容易忘掉。完全靠死记就可作答的考题,暂且不去说它,如果出应用题,就会一筹莫展。靠死记硬背得到了满分的人,并未懂得所答的内容,这种情形,时有所见。
【你的学习技巧如何?】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学习汉语拼音技巧11-10
高效学习技巧11-22
高中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11-28
Solidworks学习技巧05-29
ASP学习技巧10-11
初一学习方法技巧07-18
雅思学习方法技巧10-01
学习高中物理的技巧11-17
管理沟通技巧学习心得11-24
高效的高中学习技巧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