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专题技术报告(通用8篇)
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完成)基本情况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对十八家建筑企业及监理单位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企业的工作任务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的要求;建筑行业用人单位今后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企业文化及职业行为准则等。从而形成了《企业调研报告》。
2)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情况和实验实训开设合理性与条件先进性情况,向2006届、2007届毕业生寄发了50份毕业生调查问卷,收回了40份,形成了《毕业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3)在企业调研及毕业生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我系于2008年11月1日及2008年11月18日分别邀请建设企业/行业专家举行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及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展开了研讨。
4)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及专业建设,以及相关专业群的建设,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我系于2009年4月27日-4月29日组织相关教师赴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进行学习交流;以及系领导及重点专业主任于7月2日至7日随同学院考察团,到浙江省四所高职院校进行了为期6天的学习考察。从而完成了《同类院校调研报告》。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调研和研讨,从而制定和完善了本专业的“专业平台、职业导向、校企合作411”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基于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2、核心课程建设
1)我系与教师签订了《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等6门优质核心 1
课程建设责任书。
2)09年2-6月份,《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课程负责人张凡老师到福建省建筑科学院建材研究所建材检测室进行为期五个月的实践与调研,与企业的专家、工程师一块学习交流,共同探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并制定了《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优质核心课程的课程建设标准。
3)2009年6月我系召开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加的《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课程建设座谈会。各位专家对《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核心课程的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4)现已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与工学结合为特色的《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教材编写任务及配套教辅材料。建成了《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优质核心课程。
已上网的资源有:课程标准、课件、教学录像、习题集、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参考资料(相关规范)。
3、网络课程建设
1)我系与教师签订了《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等6门网络课程建设责任书。
2)2009年2月我系召开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加的《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课程建设座谈会。各位专家对《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网络课程的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共同制定了网络课程建设方案,3)09年2-6月份,《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网络课程负责人丁雪艳老师到建筑企业进行为期五个月的实践与调研,与企业的专家、工程师一块学习交流,制定了《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网络课程的课程建设标准。
4)现已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与工学结合为特色的《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教材编写任务及配套教辅材料。建成了《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网络课程。
已上网的资源有:课程标准、课件、教学录像、习题集、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参考资料(相关规范)。
4、特色教材建设
1)我系与教师签订了《砌体工程施工实训指南》、《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实训指南》等6门特色教材建设责任书。
2)《砌体工程施工实训指南》、《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实训指南》教材建设负责人石晓杰、李萍老师走访调查了福建二建建工集团,福建六建建工集团等著名施工企业,主要调查了包括教师在实习(训练)中的作用,实习实训目标,学习情境设置,市区内教学资源,特别是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情况等方面情况;并会同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了教材建设方案。
3)现已完成了《砌体工程施工实训指南》、《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实训指南》教材编写任务及配套教辅材料。
5、培养专业带头人
1)通过参加学习、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对林起健、张新民等2名专业带头人进行了培养,提高其科研和实践教学能力,以及把握专业发展和改革方向的能力
2)张新民老师从事了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并参与了《钢筋工程一体化教学研究与探讨》、《建筑制图与CAD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3)专业带头人林起健老师09年4月到了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6、培养骨干教师
1)通过教改研究、主持核心课程、网络课程建设及到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培养了李萍、丁雪艳、张凡、叶爱银4名骨干教师,丰富其实践经验,提高其教学和课程开发能力。
2)李萍老师近3年内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企业学习实践,2009年2月至2009年7月,到建筑施工企业省二建融侨项目部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强化实践能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丁雪艳老师近3年内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企业学习实践,2009年2月至7月在企业挂职锻炼。
张凡老师2009年2-6月份到省建科院建材所建材检测室锻炼(调研、实践)。
叶爱银老师2008年暑期及2009年暑期下企业锻炼。09年6月份到了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3)张凡老师负责了《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丁雪艳老师负责了《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网络课程建设;李萍老师负责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实训指南》教材的编写;叶爱银老师2007年至2008年主持《建筑制图与CAD》课程改革、2007年至2008年主持《建筑制图与CAD》精品课程建设、2008年至2009年参与《建筑材料》核心课程建设,并发表教改论文2篇。
7、“双师”团队
1)整体情况
专兼职教师具有“双师”素质23人,占88.8%,较建设前76%增加12.8%。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专任教师10人, 具有“双师”素质9人, 占比例90%,较前70%增加20%。
2)实施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选派专业教师到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为期不少于2个月的顶岗实践,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2008-2009年学年,共选派9人下企业锻炼,其中5人不少于2个月以上。
3)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内的各种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使教师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得到提升和扩展。本学年共有张新民等5人取得CAD等专业考评员证书。
8、兼职教师
本学年专业聘请理论课兼职教师7人,实习指导兼职教师30人,计37人,兼职教师数超过专任教师数,较建设前增加。
9、测量与监测实训平台建设
已投入125万元资金完成了测量实训车间内实训设施购置、安装调试工作;完成了数字化成图实训室实训设施的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满足了本专业有关课程对测量仪器的使用与调试训练、建筑施工测量基本训练的教学需求,并为其他相关专业教学服务。
10、基础工程实训平台
围绕基础工程实训平台建设目标,本子项目目前已完成基础工程实训平台建设方案编制、施工平面图设计及实施方案制定等工作,且已完成桩基检测设备(高低应变动测仪)的采购调试与人员培训工作。
由于我院新校区建设已在筹建中,螺洲校区将会较早迁入新校区,学院经过统筹慎重考虑后认为本子项目建设成果不具有可迁移性,若实施后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遂决定本子项目暂不实施。
1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系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书数量总共有28家,超出建设目标5家。
12、实验实训软环境
1)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建设
结合建筑工程专业特色和校内外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制度,以保障校内外实训的有效实施。
2)加强实验实训企业文化氛围的建设
通过建设,目前实验实训教学与环境具有工程性与高仿真性、能与企业接轨,使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在得到了专业实践锻炼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企业氛围与职业情境,促使学生在将来能很快的容入到企业中去。
3)加强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指导实训能力。结合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及兼职师资建设,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要负责指导并参与专业实践教学、选送教师进修培训、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科研等途径提高教师指导实训的水平以及基地管理水平。具体参见师资队伍建设子项目相关资料。
13、专业群建设
1)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情况:
培养李椋京、陈信华、王群力等三位专业带头人,以及黄丽彬、林君强、肖萍等三位骨干教师。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培训、进修、校际交流以及下企业实践等。例如派出李椋京、王群力、肖萍、黄丽彬、林君强老师等到厦门参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的培训;派出王群力、陈信华老师等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际交流;派出王群力、肖萍老师到厦门参加08清单贯标培训;派出李椋京老师等到苏州参加课程改革的培训。
2)专业群精品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情况:
目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钻探工程技术》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等三门课程已完成了课程及教材建设的调研工作,并进行了总结。主要采用的调研方式有走访企业及用人单位、院际交流、企业专家座谈及问卷调查、查找网络资源等多种形式。其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两门课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已完成。
3)培养方案编制情况:
专业群各专业均已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修订的过程中,不仅经过了专业教师的多次讨论,还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调研,如企业专家座谈、到示范性院校调研以及走访用人单位等。新的培养方案重新规定了学生的总学分、总课时,解决了周学时太多的问题,对主要专业课加强了实践性训练,使理论和实践的比例更加合理化。
二、资金使用情况(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具体支出情况)
目前本项目已使用的资金主要体现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设备购置方面,大约已用了165万,其它大部分子项目的费用正在报销中,尚无法统计资金具体支出情况。
三、项目建设成效
1、已制定和完善了本专业的“专业平台、职业导向、校企合作411”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了基于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08、09人才培养方案已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制定。
2、已完成了一门核心课程、一门网络课程、两门特色教材(不含核心课程和网络课程的教材)。
3、教师的思想观念有较大的改变、实践经验有所提高、课程建设能力有所加强。
09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4、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得到改善,目前实验实训教学与环境具有
工程性与高仿真性、能与企业接轨,使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在得到了专业实践锻炼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企业氛围与职业情境,促使学生在将来能很快的容入到企业中去。
08年,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增加,目前已达到28家。
5、通过下企业实践、参加学习考察,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课程建设能力得到提高。
四、存在问题
1、资金使用难度较大,报销麻烦。
2、部分教师仍不能进入示范建设状态,示范工作落实困难,不能有效开展示范建设。这主要是没有激励机制,建议学校加大这方面的激励工作(如定期考核后,计算工作量等),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愿投身到示范建设工作中。
3、专任教师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4、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安排需进一步细化,需要相关制度及政策跟上。
5、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编制需进一步加快建设,确保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五、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建设思路
1、进一步完成未完的工作,继续提高现有成果质量,迎接验收。
2、按三年期建设方案开展建设。
3、组织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4、组织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团队,共同编写项目化教材,实施项目化课程。
一分布式转码
文件化制播的整体业务流程包括:采集、收录、编辑、播出、归档等,收录产生的素材文件一般为高码率多格式文件,编辑、合成之后产生的成品节目文件也是高码率多格式文件,而在播出域中,文件必须依照视频服务器的要求转码为统一的播出格式文件,通过格式的归一化及降低码率,降低了视频服务器的选型要求及播出域内传输带宽、存储量的要求,从而也提高了迁移效率,减小了关门时间。
为此,我们在媒资系统及播出系统之间部署了一个高效的转码平台。如图1所示。
为提高转码效率,转码平台采用了分布式转码技术。
如图2所示,在文件系统中,节目文件被逻辑切分为N段,转码任务管理软件将每段分派给相应的执行器(Actor),切分的策略主要基于节目本身的时间长度及其任务完成的时间要求。转码完成之后,这些片断再合并成为完整的文件,写入对应存储区中。
执行器数量越多速度越快,当有10个Actor同时参与转码时,转码效率能够达到55.8倍速。
二全流程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节目技术质量检测是确保安全播出及保证节目技术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磁带制播系统,传统的节目技审通常是在节目播放的同时,使用波形示波器及音频监听单元,进行1:1的声音和画面监听监看,人工判断节目是否存在视音频技术故障的技术检查办法,但这种手段存在可能出现人为差错、技审效率相对偏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对于全新的全程网络化制播系统,由于文件封装、视频编码的结构、语法及元数据都是标准化的,因此有条件研究快速准确的节目技术质量检测办法,构建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以满足网络化制播的高效率、无差错、可传递的技术质量检测的需要。
经过不断研究、测试验证,构建一个统一的技术质量自动检测平台完全可行。在这个检测流程中,自动检测软件对入库媒资系统的成品节目进行质量验证,并产生一份QC报告,若此QC报告中关键检测项(必检项)不合格,则媒资系统一般情况下不予接收,制作岛需要进行修改,并再次提交检测;播出域转码之后,也会对转码产生的播出格式节目文件进行检测,此检测产生的QC报告将和成品节目的检测报告进行视音频层面检测结果比对,然后对于转码额外产生的错误项或者报告中存在的长时间视频或音频异常进行人工复核,从而保证播前能够检测出节目故障。QC的检测点及媒体文件QC流程分别见图3、图4。
基于文件的自动技审实现的前提是需要有企业级节目文件规范,以及技术质量检测规范。技术质量检测主要面向文件封装、视频压缩编码、视音频技术指标三个层面,文件封装及视频编码检测主要关注结构的完整性、语法的准确性和元数据的有效性,视音频检测主要关注技术指标是否合格。
提高检测效率的方法包括并行处理和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指的是文件封装、视频压缩编码、视音频三个层面的检测同步进行;分布式处理原理类似分布式转码。
检测布点在入库前和转码后,检测项分为基本项和扩展项,基本项面向安全播出,扩展项面向格式兼容。
三兼容主备的不间断控制模式
全文件化播出的节目文件长度可能是极短的,我们的播出系统支持最短为5秒的文件播出,对于这种情况,当播出控制机出现故障时,想要用类似录像机播出时代的手动播放方式来进行应急播出,几乎是不可能的。
传统播出系统在控制上一般采用主备控制机倒换控制所有在线播出设备的模式,这种控制方式如果主控制机在两条节目播出衔接时间点附近的极短时间区间内故障时,会同时导致主备播出服务器失去控制;此外,传统的播出系统会导致播出值班人员在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判断故障点,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必然延长故障处理时间,扩大播出事故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兼容主备的新型播出控制模式,实现了节目播出和控制链路中任意节点出现故障,均可通过最终的倒换设备首先确保节目信号的正常播出,然后再检查是何种设备、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实现了“先应急、再查因”的应急处理模式,大大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兼容主备的播出控制模式链路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到,常态下主控制机通过主422倒换器实际控制主链路的设备,备控制机通过备422倒换器实际控制备链路的设备。当主机发生故障时,备机可以控制主422倒换器发生倒换,从而实现备机接管主备链路的所有设备。
采用新的链路控制方式后,为了让主机和备机都能完全获取到主备链路上所有设备的连接状态,软件增加了通过心跳发送设备状态的功能,主机和备机都会通过心跳向对方发送本地控制设备的状态改变消息,同时在设备状态中增加了两种状态来代表非本机控制设备的连接状态。
配合兼容主备的不间断控制方式,我们进一步在视音频链路设计上,采用主信号链路输出主视源信号,备信号链路输出备视源信号,主备信号链路均配备2选1“净静”切换器实现快速应急恢复。
采用这种控制模式后,针对单一设备节点故障,可以不用进行任何故障点的判断,直接通过切换末端2选1设备达到跳过故障点立即恢复正常播出的目的。
四克隆播出技术
传统的播出系统备份机制通常采用1;1或N:1的方式来解决计划性停机和系统故障应急倒换的不间断播出问题,1:1冗余备份方式成本很高,设备空间占用和电力的无谓消耗明显,而N:1的方式对于多通道集群化播出的系统来说,难以支持整个系统组的计划性停机工作。因此,在多频道播出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上,我们提出了分组备份的解决方案,即基于多通道视频服务器系统形成系统组,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统一备份的系统组,通过采用完全代播方式,分别解决其余播出系统组计划性停机维护时的不间断播出;通过采用部分代播方式,解决系统组中单个频道播出系统故障时的应急代播,在系统维护和应急方面,既有安全性,又有经济性。
为实现系统的便捷代播,我们提出了克隆播出技术方案,其本质上是实现克隆系统在节目单数据、节目文件、设备状态等信息与母频道系统完全一致,从而实现同步的克隆播出与快速不间断倒换。
克隆播出原理如图6所示。
五可触发自动倒换的监控系统
当前监控系统对于信号事件的产生及处理,通常是由画面分割器系统对播出视音频链路进行逐级检测,再将产生的信号异态事件报告给上层应用系统,由上层应用系统进行逻辑处理后完成故障定位及报警信息发布,这种方式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一般不基于异态事件触发播控系统进行主备视音频链路的自动倒换处理,因为如仅依据异态事件触发自动倒换,存在依据不足,因而隐患较大;其二是,为了降低误报率,报警延时通常设置为较大数值(5秒~7秒),造成报警提示不及时,报警提示后再由值班员进行应急处理,必然造成故障处理时间较长,一定程度影响了安全播出。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基于视音频异态监测及内容比对等关键技术,提出一种监测信息智能处理算法,从而实现异态情况下,播出系统主备路播出信号可靠的自动倒换,大大缩短信号异态事件的处理时间,从而大幅提高节目播出安全性。
自动倒换的原理如图7所示。
六总结
专题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报告摘要]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试题设计]
1.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想问题、办事情要有全局观点③不同事物互为因果④考虑问题切忌简单化和片面化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这运用了国家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道德手段
3.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增长促进消费发展
B.消费形成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水平和对象
D.生产和消费都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请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巩固扩大居民的消费。
参考答案:
1.B 2.A 3.B
4.①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专题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报告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试题设计]
1.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这说明()
A.只有兼并重组,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
B.兼并重组是增强企业活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C.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兼并重组才能体现出来
D.兼并重组是搞活国有经济的唯一有效途径
2.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要具体分析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认识事物
3.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这体现了国家()
A.行使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B.行使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C.行使经济调节的职能D.行使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4.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重点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在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1)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重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在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C 3.D
4.(1)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注重发挥科技的作用,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2)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履行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的表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民族团结;体现了党和国家贯彻实践“三个代表”思想。(3)①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区的优势及地理环境不同,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设立不同功能区,确定不同区域政策。②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重在”体现了抓主要矛盾、抓重点的工作方法。各地区的特点不同,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也存在差异,所以应有重点地开展工作。
专题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报告摘要]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
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试题设计]
1.在连续6年增产增收之后,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表明()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D.要善于解决特殊矛盾
2.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这体现了()
A.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财政收入
B.财政政策是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唯一手段
C.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内需
D.财政对资源配置起着重要作用
3.深化农村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它()
①适合我国现实生产力状况②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④能促使人们走向同步富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今年再解决6 0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为实现“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政府应该怎样履行其职能?
参考答案:
1.A 2.D 3.A
4.①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③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专题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报告摘要]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人才是第一资源。
[试题设计]
1.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这表明()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社会主义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根本目标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有效调节义务教育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夸美纽斯曾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说明()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C.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D.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教育不普及不提高,国家不可能强盛。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铭记。这句话表明()
A.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人们不能否认和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4.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教育改革是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措施之一。简要说明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C 2.D 3.D
4.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专题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报告摘要]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重视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试题设计]
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这表明()
A.中国古代文化成就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B.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C.中华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D.中华文化的活力来自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
2.一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成长,繁荣文化市场,有效扩大了内需。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重视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这启示我们()
A.文化产业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行政手段加强文化建设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3.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有助于()
①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⑧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④展示民族形象。增强综合国力
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4.政府要更好地履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要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推进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丰富人民
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1)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性。你对此如何认识?
参考答案:
1,D 2.B 3.D
4.(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①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又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②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多样性,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专题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报告摘要]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试题设计]
1.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表明政府()
①高度关注民生问题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④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就业问题之所以尤为突出、繁重和紧迫,是因为()
①人口总量与劳动力总量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低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④就业是民生之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就要求劳动者应树立的择业观念是()
①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择业②社会主义国家,择业要靠政府③工作一定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④不断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中央财政拟安排3 185亿元。要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监管,实现保值增值。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我们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
1.C 2.A 3 D
4.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最困难群体提供了基本生活权利的保障;调节了社会成员之间过大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相对公平;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专题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报告摘要]今年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我们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体系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全面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发展要求,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试题设计]
1.我们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制的核心是()
A.有限责任制度B.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
C.产权多元化结构D.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这表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⑧应当树立全局观念④部分决定整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重点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稳定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敦促发达国家放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主要针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保护主义倾向,限制对基础设施、高新技术、能源、金融等领域的投资,甚至把经贸问题政治化。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
A.非歧视原则B.市场准入原则
C.市场开放原则D.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4.要依法治国,健全法制,特别要重视那些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
(1)上述材料最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哪一方面的基本要求?
(2)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对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D 2.B 3.A
4.(1)有法可依。(2)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前提。依法治国必须制度化、法律化,坚决反对以人治代替法治,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依法办事,不能因人而变;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掌握着国家和社会的权力,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体现自己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借助法律手段以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专题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报告摘要]一年来,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应对各种困难,我们特别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我们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直接关系政权的巩固。
[试题设计]
1.我们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说明()
①政府应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②政府应坚持
科学管理,坚持对人民负责③政府应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和缺失④政府强化行政管理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
2l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近年来,我国政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监察部和审计署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③
3.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特别要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约束力。凡因政府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导致重大、特大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其行政责任。行政问责制的施行,将促进政府各部门()
A.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B.严格依法行政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管理
D.加强立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4.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做到令行禁止。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
怎样确保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参考答案:
1.B 2.D 3.B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本文以船舶涂料为中心,对我国目前船舶涂料生产现状进行阐述,并与国外进行对比。同时说明船舶各部分对船舶涂料的性能要求。找出提高涂料质量的几种方式方法,并展开形影讨论。说明开发新型船用涂料的重要性,并对几种新型涂料进行说明。关键词:船舶涂料规范要求技术新型涂料 问题的提出
在实习过程中,作者了解到新颁布的规范GBS基于目标船型标准对船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提出了要求,它要求船舶所采取的防腐措施能够达到25年内不进行二次涂装,因而对涂料的质量要求很高,涂料质量的好坏将严重影响船舶的各项性能。进而作者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到船舶涂料的定义是: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各部位,满足防止海水、海洋大气腐蚀和海洋生物附着及其他特殊要求的涂料的统称。而涂料的选用和施工质量对船舶建造及今后的使用,如船舶的安全性能、航速、维修周期及费用、整体使用寿命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故为了获得质量好的涂层,有效地保护船舶,延长船舶的维修周期、航速和使用寿命,科学、正确、合理地使用涂料及涂装配套设计方案,是保证船舶涂装质量的基础和应遵循的原则。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对涂料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实现良好的防腐性、防污性还要考虑美观性,因而船舶涂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船舶行业的发展。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通过国内外船舶涂料生产现状的对比了解我国船舶涂料基本情况; 2.通过对各规范的研究基本了解船体各部位对涂料的不同要求; 3.提出提高船舶涂料质量的几点意见; 4.指出研发新型船舶涂料的重要性; 5.详述几种新型船舶涂料具有不同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船舶涂料研究现状
1)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环氧富锌涂料的出现和环氧沥青涂料的开发,船用涂料体系转向于厚膜长效防腐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除锈用环氧沥青逐步代替油性涂料和氯化橡胶涂料,占据了主导地位。
2)7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船舶涂料行业进入了激烈的研发阶段,出现了浓度低的无机富锌车间底漆,同时TBT(甲基丙烯酸三丁基烯的共聚体)防污涂料也投入了使用。
3)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船舶漆总体水平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生产厂有上海开林造漆厂、大连油漆厂和广州造漆厂等,以生产沥青漆、醇酸漆两大类涂料为主。因此,船舶的整体防护水平低,施工性能差,涂料干性差,漆膜薄,致使远洋轮船一般每年都需进船坞一次进行重新涂装。于此同时由于海洋污染问题,美、英、日等世界性地限制“TBI”(甲基丙烯酸三丁基烯的共聚体)的使用。
4)80年代中后期,国外各主要船队已有一半以上采用自抛光防污漆,而我国的远洋船队此时才开始进入试验阶段,一直到90年代才大量采用。
5)90年代以来,国际海事机关为防止原油泄露事故,规定船为双层船壳。双层船壳采用环氧沥青涂料,但是这种涂料安全性、卫生性及作业环境并不理想。在这一时期,我国的船舶漆和造修船行业有了质的飞跃,并逐步走向成熟,涂装技术也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进而推动了我国造船业的发展。
6)90年代末,世界上各主要的船舶漆集团都到中国投资建厂,在船舶漆生产和涂装方面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果。与此同时,高固体分厚浆重防腐涂料研制成功,在船舶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应用。
7)如今,由于国内企业在引进科学技术方面较被动,所以市场竞争力不强,相比于国外企业生产的多功能、耐冲击性高、硬度高、附着力强的船舶涂料,国内的船舶涂料生产仍需要不断的自主创新,不断地提高质量。2.船舶涂料发展趋势
为了使船舶图层配套系统简化,进而不论船舶任何部位采用任何中间漆和面漆都可以采用同一种防锈底漆。如今的船舶防锈底漆涂料逐步向配套性广的方向发展。为了减少涂装次数,船舶涂料将向厚膜型、超厚膜型涂料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开发速干型涂料,缩短涂料固化、干燥时间,进而缩短造船周期。开发不含有机锡的自抛光防污涂料,防止有机锡化合物对港湾和海洋的污染。发展无溶剂或水性防锈涂料,减少有机溶剂对大气的污染,避免爆炸、火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由于环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还要积极发展低毒、无毒涂料。
现针对防污涂料和防锈涂料进行详细说明:
1)防污涂料的发展方向
a.不含有机锡的自抛光防污涂料;
b.无锡的磨蚀型防污涂料;
c.无毒防污涂料(低表面能涂料、生物防污涂料等);
d.导电防污涂料。
2)船底防锈涂料发展方向
a.以环氧、乙烯、环氧沥青、乙烯沥青和氯化橡胶为主体的高性能船底防锈涂料;
b.改性环氧、玻璃鳞片涂料、氟树脂涂料等。研究与分析
1.船舶各部位对涂料的要求
船用涂料必然要满足船舶各部位对涂料的要求,只有涂料满足要求,船舶在涂装后才能达到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航行性能,才能保证船舶能够正常使用,通过相应的规范要求可以得到船舶各部位对涂料的要求。现详述如下: 船底
由于钢材在海水中易腐蚀,而船底区长期浸泡于海水中,受到长期的电化学腐蚀和海水的冲刷作用。而且船舶停泊于海港时还会由于海洋生物的存在产生污底现象,所以要求船底涂料具有优异的耐海水性、耐碱性、耐磨性和防污性。2)水线区
水线区由于长期处于海水浸泡、冲刷及日光暴晒的干湿交替位置极易引起腐蚀,同时还会受到波浪的冲击,紫外线的照射,极易老化。因而该部位的涂料应具有良好的防锈、耐水性、耐候性、耐干湿交替性,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大气曝露区
大气曝露区指的是船舶的干舷、上层建筑外部、露天甲板与甲板舾装件等区。这些部位常年处于潮湿的大气之中,又经常受到日光的曝晒,有时还受到海浪的冲击,因此要求涂料有优良的防锈性、耐候性、抗冲击与摩擦性能。此外,因上述区域是船舶外观的主要部位,因此其面层涂料还需要有良好的保色性和保光性。对于甲板漆,除上述性能外,还要求有防滑性和耐磨性。4)货油舱
由于需要承载货物、燃油等,所以要求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以满足货油舱的耐油性和耐海水性要求。
5)饮水舱
饮水舱涂料要求涂料饮水性试验合格,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6)压载舱
压载舱处于舱室内高温、高湿和海水的严重腐蚀环境,加上舱室的结构复杂,使得压载舱的防腐蚀涂层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裂纹、剥落和失效,进而引起船体结构腐蚀。由于压载舱的结构特点,其周期性维护非常困难,因此要求压载舱涂料具有长效的可靠使用寿命。7)机舱、泵舱
机泵舱的顶及舱壁的涂料要不易燃烧,且燃烧不会产生过多的烟,故应需获得船检部门的许可证。机泵舱的底部双层底内经常设有滑油、燃油舱等,因此要求该部位要有良好的防锈性、耐水性和耐油性。8)房舱
用于房舱内的涂料要求装饰性能良好,涂料不易燃烧,且燃烧不会产生过量的烟,也应获得船检部门的许可证。房舱内的甲板涂料除了具备上述特点外,还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9)烟囱、管道
由于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中,因而要求涂料具有耐高温的性能。
2.提高涂料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对涂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涂料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外还要易于施工,不污染环境。因而许多传统的船用涂料都将被禁止使用,新型的高质量的环境友好的船舶涂料将逐步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作者认为要提高涂料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研究,提高技术含量
要提高涂料质量首先要从基础研究着手,提高涂料原料质量,同时要提高研发起点,多吸取国外产品的研发经验,采用质量好的原材料,采用先进的配方与技术,减少产品对环境的破坏,逐步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使现有材料得到更合理的使用。同时要积极开发新材料,使涂料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涂料的性能与质量。加强合作
现如今有许多高校、科研院所和船舶企业都在从事涂料相关问题的研究,国内船舶涂料企业要打破发展的瓶颈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和船舶企业合作,将可以得到许多国际上先进的知识、技术,也可使产品具有创新性,有利于生产水平的提高,进而使生产的产品具有更多的技术含量,更加可靠。注重保护环境
造船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在安全上有一定危险性、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性的产业,尤其在涂装生产领域,除锈作业中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涂装作业中涂料、基料、颜料和溶剂中的某些成分对人体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构成作业的危险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我们提倡绿色造船,那么在船舶涂装领域也必须提倡绿色涂装。涂料作为船体与水接触的主要部分,涂料的成分、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因而,含有有毒物质或含有不利于海洋生物生存的成分的低质量涂料必将被社会淘汰。因而为了更好的发展,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使涂料能够杜绝船舶制造使用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海洋生物生存。
4)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我国在涂料方面投入很大,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是,相较于国外的标准仍然相差很多,因而应多关注国际标准动向,逐步完善国内的相关标准,促进船舶涂料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联合国外的知名品牌,借鉴有效的技术,建立相互合作的平台从中获得相关的经验、技术。人才的培养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船舶涂料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从材料的选用,配方的生成,到实际的生产和实际的应用,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因而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各高校、企业应积极研究相关知识,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培养更多的人才。加强创新意识
现如今科技发展速度加快,由于船舶涂料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殊涂料,因而不能单一的只生产不创新。船舶涂料的开发与生产必须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将其停留在传统的单一的技术层面,这样非常不利于船舶涂料质量的提高。
3.新型涂料
新型船舶涂装材料的研发,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一种科学研究导向。强化漆膜性能不仅可以提高对被涂物的保护功能,同时,也可以节省资源。高性能的涂料,可以延长涂装的耐用寿命,减少涂刷的次数,延长重新涂刷的周期,还可以减少补修的必要性。当然,涂料的性能和涂刷技巧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船厂采用的大多为溶剂型涂料,这种涂料不仅浪费资源,也不利于环境,不利于健康。而采用不含溶剂或含有少量溶剂的涂料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除此以外,应对船舶外壳浸水部分附着海生物的防污涂料也是可以改进的。目前的防污涂料漆膜中所含的毒性物质不是安全性高但性能差、防污时间短,就是性能好、防污时间长但安全性低。而无机质防污涂料则具有涂装次数少、防污防锈性能高、低公害和可简化涂装施工的特点,应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下面对几种新型船用涂料进行说明: 1)水性漆
传统溶剂型涂料含有许多有害物质,由于涂料生产开始向减少污染、节省能源、水性化、无溶剂化方向转变,所以水性漆自在二战期间诞生以来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性漆以水为溶剂,具有不需固化剂、稀释剂的特点,既节省能源,又安全环保。同时具有施工方便,可降低施工成本的特点。
2)船底用无锡自抛光防污漆
相较于传统的以有机锡为防污剂的防污漆,该新型涂料由于不含有有机锡化合物因而对保护环境更有益,同时它具有长期的防污性能,是通过特有的自抛光作用来保持漆膜表面的平整的,并且在施工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
3)多用型环氧涂料
多用型环氧涂料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其具有极高的固体含量,有益于环境保护,具有极好的表面适应性能,优良的防癌性能,极好的耐冲击、耐磨损和耐化性,并且同潮湿的表面有良好的附着力。
4)聚酰氨固化的双组分改性环氧涂料
这种涂料主要用于货舱、甲板及各类相关装备,这种涂料具有极好的物理性能、耐冲击性和耐磨性,具有优秀的耐候性、耐水性和耐海水性。结语
我国造船工业的迅速发展,给我国船舶涂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会,也给予了重大的考验。作者由衷地希望,我国的船舶涂料工业能珍惜机会,经受考验,为我国的造船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新型涂料的开发中取得新收获,获得新进展,用更创新、更绿色的涂料为我国船舶事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参考文献
苏春海
2012年《船舶涂料的发展现状及新标准对行业的要求》 作者不详
2009年《船舶各部位对涂料的要求》
中国船舶报
2012年《洋品牌当道国产船舶涂料如何突围》 贺景敏《船舶涂料概述》
赵琪慧
2010年《船舶涂料与涂装》
娄西中 2011年《船舶涂料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孙立为
2011年《新型环保船舶涂料技术》 作者不详
评议党员情况报告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我公司各支部于2月27日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公司党员领导干部都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由于会前组织得力,准备充分,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得很成功。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党支部4个,参与党员26名,党员领导干部均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参加民主评议的党员26名,党员参与率100%。通过评议,2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4名党员被评为合格党员。
二、认真做好前期组织准备工作
为提高对专题组织生活会重要性的认识,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端正了态度,统一了思想。2月25日,开展了一对一谈心活动,在谈心活动中,全体党员认真谈思想,谈工作,谈学习,谈生活,相互交流了思想,沟通了感情,增进了友谊。2月26日,党员对照党性分析的标准,重点检查了理想信念、宗旨、作风、遵守纪律和立足本职、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刻剖析了思想根源,结合在征求意见阶段和谈心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认真撰写发言材料。
三、专题组织生活会严肃认真
2月27日正式召开组织生活会,会上全体党员端正态度,以自我批评为重点,按照准备好的发言材料,逐一进行自我剖析,民主评议。
1、自我剖析全面、深刻。每位党员都严格对照《党章》《条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实事求是,找思想作风中的不足,找工作实践中的差距,找存在问题中的教训,着重检查了理想信念、遵守纪律和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度上深刻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目标和整改措施。
2、民主评议坦诚、健康。全体党员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本着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原则积极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民主评议。大家在评议中坦诚相见,既勇于剖析自己,又敢于批评他人;既充分肯定成绩,又重点指出问题;既有思想交锋,又有感情交流。全体党员相互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大家一致认为,.有问题存在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要勇于正视问题,摆正问题,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3、组织生活会气氛民主、和谐。党员在会上重点谈实质性问题,重点找思想差距,重点进行相互帮助,使得组织生活会始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四、党员对存在问题认识及今后努力方向
1、坚持理论武装与增强党性结合,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坚持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二者并重、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具体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党的教育方针,是行之有效的培养教育方法和途径。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党性分析,分析才能更有力、更深刻;在党性分析中深入学习理论,学习才会更扎实、更自觉。坚持二者相互统一,理论学习才有深度,党性分析才有高度,整个培养教育才有力度。这样才能培养出理论上清醒、思想上过硬、政治上合格、作风上优良的高素质、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2、坚持从党组织实际出发,着重开展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在党性分析活动中坚持了自我批评、自我教育为主,提倡必要的批评帮助。党性分析贵在自觉、重在求实。为突出自我批评、自我教育为主,我们在个人准备和交流的环节上放宽了时间限制,严格了质量标准,加大了把关力.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要求是得当的、效果是好的。绝大部分同志能联系个人实际深入剖析自己,摆问题、找差距、谈教训,积极认真地开展自我批评,触及了思想,相互得到了启发,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08园艺2班 张慧君
连日的高强度补课似乎渐渐的被同学们视为正常,在这种近乎“5+2”,“白+黑”的学习生活状态下,我们都期望着第四周的到来,那将是补课结束以及新生活到来的前奏,虽然预知的实习工作可能并不完美,但终归是改变了的,而我只是期待着这种改变。但是当听到其他同学有很多实践课程并且可以接触专业技术的时候,我们都为失去的学习机会倍感遗憾,所以今天上午的园艺生产技术课显得格外珍贵,大家都早早起床,来到学校门口集合为出发做准备,目的地是歇马农场。一下车便看到熟悉的刘海利老师在路边等着我们,接下来便是对农场的参观,从刘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中我们了解到歇马农场包括我们学校的几大块实验基地,有甘蓝、花卉以及魔芋资源圃等,很多科研工作都在这里进行,这次我们主要涉及的是魔芋领域,虽然我们这里的各种气候条件并不适合魔芋的栽植,但是我们有着强大的科研团队,以及正在发展并将成为全国第一的魔芋种质资源圃,在新建的研究所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魔芋加工的各种设备。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从导师那里了解到我校的魔芋协会,以及魔芋的各种营养价值,魔芋豆腐也是食堂里我很喜欢吃的一道菜。这次刘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魔芋加工的另一种食品——魔芋粉,它的柔韧度强于任何着一种粉,对于爱美的女生,魔芋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减肥食品。而我对魔芋最直观的认识是在去年的一堂园艺生产技术课上,大家一边听着海
利老师讲述在泰国出差的经历,一边翻看他拍摄的关于魔芋的照片,那时的我们心里有无限的向往,也同时对魔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概11点过的样子我们的参观结束,大家分批坐车返回学校,下午继续着高强度的学习,回忆自己走过的大学生活,懵懂无知的大一似乎就在昨天,而今天就感觉自己好像是即将离校的大四毕业生,工作的压力渐渐强于学习压力,选择顶岗实习无非也是希望自己多一些工作经历,为将来做充分的准备,但是另一方面自己的内心却充斥着强烈的空虚感,一学期的课程压缩到一个月,我们放弃了本该学习的专业知识,也放弃了一半大三的学习生活,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却也无从知晓,只是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坚持下去,付出总会有回报。课间同学们都调侃一千五的学费就这样打了水漂,其实也不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认真听课,尽最大可能将自己失去的弥补回来,也是这样才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很喜欢很喜欢园艺这个专业。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花卉,在课堂上每每听着听着就有一种回家务农的冲动,这是一种未有过的感觉,幸福的瞬间。抛开工作的阴影,假设自己拥有一大片土地,我宁愿做一个农民,用自己的所学成就一片丰田,或许是一片桃园,一块菜田,也或许是花的海洋,这不正是自己选择的最原始状态吗,但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她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人总是这样为了生存与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而此时我希望自己可以坚定再坚定,生存与理想并行。
铁路建设应用BIM技术已经取得成效
一年多来, 铁路BIM技术研发试点应用工作, 在王同军副总工程师的带领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牵头组织, 相关建设、设计、施工和科研单位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下, 前期所做的工作有进展、有成效。
一是初步兑现了总体规划的计划安排。BIM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蕴含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 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它涉及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等阶段一系列的创新和变革。如此重要的变革, 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及推进计划。2013年4—5月, 中国铁路总公司先后两次召开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推进会议, 确定将BIM技术作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并研究制定了“以铁路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全寿命周期管理为目标, 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 以BIM技术为核心, 建立统一开放的工程信息化平台和应用”的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规划及推进计划。目前看, 总体规划及推进计划正在逐步兑现, 有些原定计划任务甚至提前完成。
二是研究应用工作取得了进展。中国铁路总公司加大BIM技术科研课题立项和研究, 已经在数据平台、全寿命周期关键技术和隧道、桥梁、客站等专业确定了多项科研课题, 开展了科研攻关。成立了中国铁路BIM联盟, 为铁路BIM技术研发和应用, 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平台。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依托科研项目, 牵头组织铁路BIM联盟成员单位, 开展了站前、站后多个专业BIM标准研究, 初步建立了铁路BIM标准体系框架。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 在石鼓山隧道实现了设计模型向施工模型的转换, 并开展了三维施工技术交底、4D施工进度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在新白沙沱长江大桥取得了BIM模型数据直接进数控机床的成果, 同时开展了钢梁制作一体化技术、结构数字化预拼装等方面研究。
因此, 从这个发展势头看, 铁路建设领域推行BIM技术有基础、有条件, 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铁路建设推广应用BIM技术势在必行
在铁路建设领域推广应用BIM技术, 是时代的召唤, 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 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一是推广应用BIM技术是实现我国铁路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型企业早已开始采用BIM技术, 已逐步形成标准齐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局面。为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在《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 确定把BIM作为支撑行业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来重点发展。客观地讲, 我国铁路行业在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 起步较晚, 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所以, 需要认清现状、坚定信心, 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情况, 大力开展自主创新, 加快完善技术体系, 尽快缩小差距, 早日实现与国际接轨。这方面, 南车、北车已经走在了前列, 希望铁路勘察设计、施工企业迎头赶上。
二是推广应用BIM技术是建设数字铁路的必然选择。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十二五”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左右, 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9万km, 线路速度目标值、气候条件等错综复杂, 给铁路运营技术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 为运营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铁路BIM技术承载了铁路构筑物的数据模型, 包含了丰富的设计信息、施工信息, 运营和维护单位依靠这些数据和信息, 作为一种新的手段, 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BIM在铁路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其核心就是数字化、智能化, 通过数据分析、精细利用、资产盘活, 为运营安全、企业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技术保证。所以说, 加快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切实抓好建设模型向运维模型的移交和运用, 是构建数字铁路的必然选择。
三是推广应用BIM技术是提升铁路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大规模铁路建设以来,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 极大地提升了铁路参建各方管理水平。今天, 推广和应用BIM技术, 不是另起炉灶、另辟蹊径, 而是不断丰富完善标准化管理的四个重要支撑手段, 进一步提升铁路建设质量、安全、投资等的管控水平。实践证明, 在设计、施工中推广和应用BIM技术, 能够收到十分明显的效果。例如, 通过BIM技术实施协同、可视化设计, 可以大幅减少设计中的“差、错、漏、碰”, 尤其对一些超高、超常、大跨等复杂工程, 采取BIM技术进行高精度分析、优化和控制, 能够有效发挥其辅助决策作用, 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通过数字化施工技术和手段, 对BIM模型进行任意剖切, 可以将管理的视角延伸到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 甚至具体到每一根钢筋, 真正实现与现场技术、安全、质量管理的紧密衔接, 这些对于强化人、机、料、法、环各要素的控制, 提升现场管控水平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均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铁路建设推广应用BIM技术任重道远
一要澄清模糊认识。思想不统一, 认识不到位, 行动就不会积极。从前期实践看, 在一些同志, 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对推广应用BIM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有必要澄清。一是看画论。有的同志认为BIM是“花瓶”, 是给领导决策看的, 这种看法主要是没有认识到BIM的大数据承载能力, 没有深刻理解和切身体会到BIM技术对设计、施工、制造和运营企业的重要价值。二是三维论。有的同志认为BIM就是三维动画、就是翻模, 至于翻了有何用处, 不是很清楚。其实质是没有看到BIM是与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的智能应用, 缩小了BIM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壁垒论。有的企业认为, BIM模型过于精细具体, 可能泄露企业核心技术, 不愿意与其他企业共享, 由此造成多次转换。这与当前BIM交付标准不明确、族库建立缓慢等问题密切相关。随着BIM标准体系的建立和BIM技术的深入应用, 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二要强化组织领导。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指导协调, 统一组织推进, 根据铁路BIM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实际情况, 补充完善现行的铁路建设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和合同文本等;要积极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 加快国内、国外专业软件的二次开发和成果转化, 尽快形成一套适合铁路建设需求的BIM技术解决方案。中国铁路BIM联盟成员单位特别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要紧紧依托立项科研项目, 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进一步加大承担科研课题研发力度, 严格按照既定的总体规划及推进计划, 切实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 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取得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并认真总结研发及试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为铁路BIM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三要落实工作责任。各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作为铁路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 肩负着推动铁路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 尤其在铁路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上更应责无旁贷。建设单位应认真落实BIM试点应用的主体责任, 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的统一组织协调下, 坚持以建设项目为依托, 扎实做好BIM试点工作。
在报告会上,徐宪平以“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从‘十二五’规划实施看‘十三五’战略取向”为主题,全面回顾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的方针目标,认真总结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发展环境、总体构想、战略重点、“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提出了要重点考虑的导向问题、动力问题、路径问题和目标问题,并结合辽宁实际,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
陈求发指出,“十三五”时期,是辽宁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是加快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关键期。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研究如何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准确提出“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以及坚持“四个驱动”共同发力和积极培育壮大“六个新的增长点”的具体政策措施。
陈求发要求,省和各地区、各部门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要做到“五个衔接”:一要与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二要与国家和上级的“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三要与省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四要与各个专项规划相衔接;五要与各级政府在“十三五”期间要偿还的政府债务和财政刚性支出相衔接。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使规划目标更加符合辽宁实际、科学可行,使政策措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陈求发强调,编制“十三五”规划,要解放思想,勇于进取,破除小富即安的意识,着力解决好发展观念问题。要大胆创新体制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切实解决好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问题。要大力推进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激发生机和活力,切实解决好振兴发展的动力问题。要统筹推进新型“四化”同步发展,解决好振兴发展的路径问题。
【市政工程专题技术报告】推荐阅读: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11-07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探讨论文06-09
市政工程安监评价报告11-04
船舶与海洋工程实习专题报告10-11
市政工程工程概况09-21
市政工程法规10-15
市政工程论文11-03
市政工程河道清淤07-13
市政工程认知实习09-30
市政道路路面技术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