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搅局”网络视频(共12篇)
2009年3G时代到来之时,手机视频曾被认为是一项“杀手级应用”,电信运营商开始跑马圈地,加大对手机视频业务的投入力度。包括优酷在内的互联网视频网站也纷纷布局手机视频,一时之间,视频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但是在随后的一年时间之内,3G用户的增长情况并不理想。3G应用发展不成熟、套餐收费过高、消费者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等因素都限制了3G用户的增长。而手机视频相对于其他业务种类,对无线宽带的要求更高,而且更加消耗流量,用户增长更加不容乐观。
随着智能手机价格大幅下调,智能手机的销量迅速上升,据易观国际的统计数字,2011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销量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逼近30%,也就是说在新增的手机用户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用户选择智能手机。而且电信运营商为了普及3G,下调了3G套餐的最低额度,3G网络也更加成熟,这些都为手机视频业务的爆发积聚了条件。
根据工信部近期发布的报告,我国手机视频用户数量超过3500万,已经初具规模。不过电信运营商在手机视频业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并不理想,艾瑞咨询发布的《2010年中国手机视频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视频用户经常访问的手机视频网站类型中,选择“综合视频网站”的用户占比为76.2%,用户比重最大;选择“门户类视频网站”的用户比重为43.6%,排在第二位;“网络电视台”的占比为30.4%;选择“电信运营商的手机视频服务”的用户占比最小,仅为12.1%。
优酷、土豆、酷
6、新浪视频、搜狐视频等视频网站在消费者中间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品牌影响力,而电信运营商的视频产品却尚未形成多高的用户认知,而且电信运营商的手机视频服务更多地选择与视频网站合作,例如激动网、土豆网和优酷网等均是电信运营商内容合作伙伴。
不过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7月15日,中国电信天翼视讯网站开始试运营,不同于传统的合作模式的是,这家网站上所有的视频全是购买而来,拥有独立的版权授权。依靠原来在互联星空平台上积累的大量内容合作伙伴和视频业务运营经验,中国电信力争三年内将视讯业务规模进入行业前列。
更早时间,中国移动的互联网视频门户移动视频也已悄然上线。中国联通也在近日与优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出国内首个移动视频UGC平台联通视频分享平台。
电信运营商的相继发力搅动视频业“一池春水”,国内视频业发展呈现变局。
三网融合的必然
2010年通过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将音视频节目的播控权交给广电独家拥有,电信运营商则成为技术“传声筒”,负责视频数据的传输。不过电信运营商还争取到部分视频节目的制作权。
近期,工信部官方网站透露,在工信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强调“尽快发放电信、广电双向进入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定下一步试点范围扩大到省会城市的工作方案。”这意味着三网融合的进程可能会加快。
三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广电、电信的双向进入,广电可以发展宽带业务,电信运营商也可以经营IPTV、手机电视等视频类业务。电信运营商在视频业务上的集体发力,可能与政策的新动向相关。
三网融合迈不过视频这道坎。电视、电脑和手机三屏之上,视频都是最主要的应用之
一、而电信运营商在视频业务上拥有多重优势。
目前视频业务最主要的费用来自于宽带和版权,而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接入和宽带服务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这可以帮助电信运营商降低视频业务的经营成本。
而且电信运营商有超过9亿的手机用户,即使其视频业务可以获得九分之一的用户,其规模也达到了1亿,这样的用户规模足够发展网络广告、收费视频、版权分销等多种业务模式。
电信运营商还有便捷的收费渠道。话费支付简单方便,可以覆盖高达数亿的用户人群,这比利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要便捷得多,也更加安全。
更别说电信运营商本身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它们以前在互联网业务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在整个产业链中拥有终端、应用、渠道等多方面的优势,所缺乏的只是内容资源。而这个缺陷可以通过购买版权或者自制内容加以填补。
正是意识到自身的优势,电信运营商一直试图在视频业务领域分一杯羹,例如之前极力推进的IPTV和手机电视等业务。只是受限于体制因素,三网融合的步伐一直非常迟缓,而电信运营商又无法获得政策支持,其视频业务才迟迟未能形成规模。一旦政策的藩篱得以取消,电信运营商有强大的实力成为视频领域的“黑马”。
多方角力
视频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整个行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脱离“跑马圈地”的阶段,包括优酷、土豆在内的众多视频网站尚未实现盈利,还在烧钱购买版权等内容资源,争夺用户。
越来越多的“角色”加入到阵营之中,有线运营商、电视台、电视厂商都成为视频领域强有力的竞争者。有线运营商在北京市、上海市、苏州市、济南市、杭州市、金华市、新疆等20多个省市通过免费赠送机顶盒、业务捆绑等多种方式发展本地高清双向业务,以“高清”为主要诉求点,掀起高清电视发展的小高潮。
广电旗下的各大电视台也纷纷争抢视频蛋糕,2009年底CNTV实现开播,2011年8月25日,由深圳、苏州、柳州广播电视台等全国19家媒体组成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举行开播仪式,“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柳州台”作为首批成员台也同步正式开播。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表示,鼓励有条件的电视台创办网络电视台,鼓励传统媒体进入新媒体。
与此同时,广电还利用自身手中的视频节目播控权,对其他的视频厂商进行打压。国家广电总局近期下发了《关于严禁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视频网站立即开展自查整改,自行关闭互联网电视平台,停止一切销售、宣传活动。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为了限制智能电视的发展。
而广电限制的对象――电视生产厂商,也是视频领域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在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潮流兴起之后,传统的电视厂商找到了提高电视产品附加值,扩大扩大收入来源的渠道,这对于利润日益摊薄的国内电视产业无疑是利好的消息。而广电从自身利益出发,携监管之名限制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的发展,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遭到很多非议。
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说,视频固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机会,而且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渐推进,电信运营商的获益会更加明显。但是从整个视频业务发展的整体来看,其承担的责任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国内宽带成本居高不下,与电信运营商的宽带垄断直接相关。而电信运营商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造成的国内宽带服务南北分割的局面,更是大幅增加了视频网站的运行成本。解决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在今天视频业务面临十字路口、三网融合推进力度日益加大的今天,电信运营商应该拿出一些更加实际的行动了。
网络营销, 就是基于网络的营销。网络营销的特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 以互联网为营销介质;另一方面它属于营销范畴, 是营销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电信运营商来说, 营销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销售。运营商的销售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传统渠道销售和电子商务的网络渠道销售。两种不同的销售方式, 都可以进行网络营销, 但网络所承载的意义不同。当电信运营商通过传统渠道销售时, 网络将实现媒体的功能, 即通过网络媒体平台, 让目标用户了解运营商相关信息, 提升品牌及产品的知名度, 并促进运营商产品或服务在传统渠道的销售。当电信运营商实施电子商务、通过网络渠道销售时, 网络不仅作为媒体平台, 同时还将作为商务平台, 即可通过网络推广提升品牌及产品的知名度, 还可以直接实现网上销售。
二、网络营销推广与传统营销推广的比较
营销推广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销售。但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 电信运营商会发现, 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投放的广告并没有带来相匹配的效果, 电信运营商面临着营销推广渠道的重新选择。
(一) 传播方式的比较
传统营销推广是以纸介媒体、电视媒体以及户外媒体为传播平台的营销推广, 传播方式为广告、公关以及活动。网络营销推广则是“传统的营销推广基于网络平台的表现形式”, 网络营销的传播推广方式为网络广告、网络公关。
(二) 传播形态的比较
传统营销推广是以传统媒体为传播介质, 在传播形态上属于单向传播, 信息只能单方向传递给接收用户。网络营销推广则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 在传播形态上属于互动传播, 信息会在发送者与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互相传递。
(三) 传播效果的比较
由于传播介质不同,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传统营销, 网络营销推广的传播覆盖区域更广, 且不收时空限制;推广成本方相对较低;推广效果能够量化, 并可以有效监控;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 声色并茂, 可视性强, 交互性强。
三、电信运营商网络营销优势和现状
(一) 优势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 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 网络营销有助于运营商企业开展体验式营销。新业务的营销需要以客户体验为前提, 只有给客户更多的体验机会, 客户才更有可能消费新业务。网络渠道以其便捷、互动、可视以及免费的特性给客户提供了体验的空间, 加深了客户对业务的了解。其次, 网络营销有利于运营商企业扩大销售区域并节约经营成本。传统营销由于地域、交通的制约, 电信运营商的经营范围被局限在固定区域内;而网络营销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为客户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同时也为运营商企业节约了业务推广和营业受理等方面的成本支出。
(二) 现状
目前, 电信运营商主要在品牌宣传、产品信息发布、网上调查、网上业务受理等这些方面开展了类似的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具体表现为:1) 网络营销方式比较单一, 没有充分挖掘网络对企业营销的优势与潜力。2) 宣传力度不足, 未能主动积极地引导用户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电信业务, 用户没有享受到电子商务的便利性。3) 网络竞争意识较弱, 企业仍把竞争重点于传统市场, 没有充分意识到抢占网络市场的重要性。
四、电信运营商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一) 企业内部管理方面
1) 对现有网络业务种类细分, 形成网络产品品牌。电信业务种类繁多, 其目标市场不一样, 因此首先要选择能有效地通过网络来进行市场拓展的产品, 并塑造品牌。2) 从客户出发, 规划网络营销及服务模式。电信运营商可以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将所有的传统业务和数据业务有效展示在电子渠道上, 将所有服务集中在一站内完成。3)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网络营销比传统营销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上网的条件, 实施网络营销要与传统营销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好效果。
(二) 网络营销推广
电信运营商要借助网络载体及企业庞大的客户资源, 通过策划相关网络推广活动, 让更多的用户认识到电信运营商在网络渠道带来的体验和便利性。1) 网络广告的精准投放。衡量广告投放效果的标准不只是广告的投放额度, 更重要的在于广告投放的精准性。例如针对3G这一以数据业务为主的产品和服务, 对客户群的细分、媒介的细分、内容创意的细分要求就更高。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优势, 就是网络广告投放更加精准。例如目前普遍使用的精准投放方式———行为定向技术, 即通过与网站合作, 将代码植入网页之中, 然后跟踪不同网民的Cookie (客户数据) , 记录和分析不同用户的不同网络行为, 根据这些行为数据将用户细分, 进而实现精准投放。2) 整合营销。网络广告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硬广内容+多种网络呈现 (富媒体等) ;另一种是量身定做的内容+多种网络资源的整合。依靠第一种广告形式实现广泛传递, 扩大品牌知名度;第二种广告形式可以放大互动性和精准性, 实现品牌渗透和美誉度。整合营销既要表现在投放媒体的多样性上, 还要表现在投放的内容上、节奏上、大事件的配合上。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在一起, 传播形式包括新闻专题、视频媒体、微博、社区和论坛、个人博客、SNS网站等。同时线上传播与线下活动的配合也同样重要, 实现品牌的口碑提升和用户参与度的提高。例如将整个传播就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专题网站, 体现互动性;第二阶段和发网络媒体联合制造事件效应, 带动更多消费者参与进来;第三个阶段与传统媒体结合, 通过杂志、电视推广;第四阶段是对前三步形成的大量内容进行网络媒体的二次传播, 放大传播效果。
五、结语
总之, 在当今媒介形式日益多样化、广告传播日益同质化、消费者对广告越来越麻木的今天, 网络营销是进行广告创新、挖掘传播潜力的突破口。电信运营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摘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 达到5.13亿, 增长12.2%,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明显, 网络营销日益为企业重视, 如此良好的网络经济发展势头, 同时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营销方式的新机遇。本文对电信运营商网络营销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公司负责人对遏制网络谣言都表明了自己鲜明积极的态度。电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电信开展了绿色网络遍神州、百万家庭健康上网、青少年网络夏令营等网络文明活动,倡导广大网民传播健康有益的信息,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另外,针对网络谣言治理的薄弱环节,还重点开展接入市场清理整顿,对虚拟主机、主机托管、专线接入等互联网接入服务进行全面排查,推动网站落实管理责任。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针对网络谣言传播形态和特点,中国移动大力治理利用短彩信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调整拦截系统参数,加强人工审核,提升了对网络谣言的过滤和拦截效率。按照“未备案不接入”的原则,加强接入网站备案管理、域名真实性核验以及服务器层层转租行为的排查,杜绝接入方利用自有网站和业务传播谣言。另外,中国移动还将继续做好短彩信传播网络谣言的发现、处置工作,密切跟踪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点新变化,有针对性地調整治理手段,进一步增强治理效果。
中国联通集团公司负责人也表示,中国联通高度重视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了治理网络谣言“一把手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建立了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
此外,这三大电信运营企业都表示,将以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切实履行电信运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为网站和网民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电信服务,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艾琳)
高存量的市场特征下,电信运营商开发非传统的新型渠道是必然的趋势。一方面,随着传统话音市场的日渐饱和,通话行为逐渐碎片化,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必须通过开辟新渠道以拓展传统业务的新销售空间;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转型的本质是跳出客户钱包中狭窄的通信份额部分,而进入到生活、娱乐、学习、商务等新份额中开辟电信业的新蓝海。这样的战略意图反映到渠道上,就必然需要电信运营商进入到与新钱包份额契合更紧密的渠道中,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所谓新型渠道,是相对于电信运营商传统的自有营业厅渠道、合作代理渠道、客户经理渠道、自有呼叫中心与互联网渠道的全新渠道形态。选择新型渠道的主要依据,是渠道特征与客户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以此为标准,从匹配颗粒度由大到小,我们将电信运营商的新型渠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目标客户匹配的新型渠道。例如电信运营商在竞争中需要重点维系与拓展的高价值个人客户群,其相对聚集的商务会所、高尔夫球场、机场、高端酒店、高端演出场所、专业协会等,是电信运营商可以考虑切入的新渠道类型。电信运营商还可以通过开展创新的营销手段,如专业会刊邮寄营销、兴趣圈活动营销、支持性服务营销等创新的营销手段,进一步开发客户价值。
第二,生活型态匹配的新型渠道。与目标客户生活型态匹配的渠道拓展,需要建立在对于目标客户群在不同时间、空间状态准确理解的基础上。随着话务碎片化趋势,人们的通话行为往往被更加细分切割,大量的低价短期号卡产品将越来越多。电信运营商可以考虑针对目标客户群的生活轨迹中的时空状态,进行定向传播与触点营销,形成富有特色的“生活圈”营销模式。
第三,消费场景匹配的新型渠道。有很多特定的场景,例如人们相对放松、愉快、激动、兴奋的消费场景中。人们往往处于比较容易受影响的状态,对于小额购物可以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的欲望,这样的场景如果与企业业务又具备比较高的契合度,则可以考虑纳入到新型渠道之中。
第四,体验行为匹配的新型渠道。正如NTT DoCoMo的战略定位由生活助理演进为行为支持者,对于客户行为如影随形般的行为附着与恰倒好处的行为支持,应该作为新型渠道重要拓展方向。资讯助手式的目录销售是对于家庭体验行为以及家庭预算支出有影响力的渠道模式,也让客户理解到纷繁复杂的电信业务与其生活行为本可以建立的更多关联。
1.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已不再陌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榨取我们这些弱势群体包包的电信运营商。借着超高的价格赚得了可怕的利润。(1)办号。没有特别的“待遇”,只是叫你坐下,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然后“哑巴”了。也只要简单的告诉他,办个号码,奉上身份证一张,剩下的就是等。5分钟后,一切完成,大公告成。
(2)很不幸运,没有碰到VIP。
(3)这些人都比较识相,看穿着就知道你的身份地位,然而,不幸又再次降临,那些高端的产品是没有必要向我们展示的。
(4)营业厅的环境着实好,空调软座加无偿上网,真有钱。喝茶的人也不少,柜台的旁边就是个茶座。
(5)营业厅的服务质量只能说是一般,说话也就那调,也就是那些机械的语言,总听不出有什么不一样。所以,所感受到的服务也就一般。说来说去,都是“人”一般。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周三宣布,该公司的网络盈利在1月到9月之间上涨了3.9%。这一增长主要来源于在日趋激烈的电信运营市场中,移动公司推出的第三代移动服务业务。中国移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设备运营商宣布截至到9月30号,之前9个月的网络利润达到了872.5亿人民币(折合131.3亿美元),而去年全年的网络盈利为839.4亿人民币。这表明,在今年前半年中国移动的网络盈利增长有所减缓。与去年同期4.2%的并最终达到576.4亿的增长率相比,显然中国移动承受着巨大压力,其中包括为了推广3G业务而对手机销售给予的巨额补贴。
中国移动与其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正在争抢3g服务的用户。决定这些通讯运营商未来长期增长速度的关键在于,谁能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套餐价格。中国移动提供的3g服务的平均价格到9月30号为止,下降到了72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75人民币相比,中国移动持续推动在中国不发达地区增加新的用户,其中包括了原来采用比较低廉的2g服务的客户。
中国电信计划于10月28日公布3季度财报,而中国联通将于之前一天公布。
分析家认为,尽管对于销售手机的补贴和降低3g服务费用等举措将会影响今年的收益,但是中国引进新一代的智能手机有利于加速3G业务的发展。
移动在一份文件中表示,由于新用户对于3g服务的使用量较少,该服务平均每分钟使用的费用不得不下降,而增值服务则成为收益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移动的总裁王建宙表示,公司将会继续在客户服务,支持系统和研发等方面投入资金来加强公司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的竞争力。由于中国在2008年进行了电信改革,无线运营商变成了3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的3g用户在8月和9月分别增加了159万和186万,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联通的同期数据则为101万和104万。在今年的3个季度内,中国移动的总体盈利由同期的3269.8亿人民币上涨为352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8%。2.中国电信
(1)这次是陪同学去办号。很简单,带上身份证,复印件柜台员工会帮忙复印,比较轻松。流程大同小异,只是人不同而已。坐下,告之办号,奉上身份证。只见她冰冷的拉着苦瓜脸,好象谁欠了她钱似的。大约也是5分钟的样子,大功告成,带上SIM卡,走人。(2)他们的VIP客户似乎很少,也没碰到,碰钉子的倒是不少。
(3)不想看苦瓜脸,那些 放在柜台里的电话根本没兴趣看,他们也没有向客户介绍,只是看到你对某款电话泛起了笑容才会主动上来介绍。这是比较小的县城里的营业厅,大的营业厅还是会有很多的服务员帮忙介绍,这个是真的,因为曾经参观过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他们的服务态度还是很好的,每个服务员的态度都比较好,但这不知道是不是被憋出来的。有钱真的不一样。大老板一样的办公室可以说是该有的都有,装备相当前沿和技术。电视电话会议和网络实时电视就很好,你只要办理了这个业务,一周以前的电视剧你只要轻轻一按遥控器,马上就可以观看。
(4)有钱就是不一样,他们的环境比较好,不过相比移动就稍微差了些。
(5)服务质量也只是一样。每个地方的服务和员工素质都不一样,所以服务也就不一样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继续吞噬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中国联通在新增用户市场的份额近几个月上升至18%,中国电信维持在30%左右。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9月新增3G用户达到186万户,8月为159万,环比增长16%,3G用户累计达到1528万。
中国联通9月份新增3G用户达到104万,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自8月份新增101万之后,再次攀上百万高峰。业内人士认为,预计在未来一年内i-Phone 4在国内仍将只有联通WCDMA版本供应,iPhone 4仍有望是中国联通吸引高端3G用户的有力武器。
中国电信9月新增移动用户304万户,环比增长16%,在新增市场的份额达到29%,累计移动用户达到8298万。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员任文杰认为,今年前9个月总体趋势是,3G用户数量的稳步提高以及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快速替代,两者叠加预示着移动互联网市场在中国的逐步启动。
在固定电话方面,流失的幅度略有放缓。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计的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为2.78亿户,环比减少0.4%,减少幅度环比降低0.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联通当月的固定电话用户减少41万户,中国电信减少79万户。
工信部2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9个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675.1亿元,同比增长6.8%,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2,748.9亿元,同比增长20.8%。
业内人士分析,从上述数据来看,三大电信运营商前三季度业绩将会维持平稳增长态势。
中国移动(00941.HK)20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总营运收入达到3526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872亿元,同比增长3.9%。中国联通将于10月30日披露三季报。
瑞信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移动今年第三季收入按年增7.7%的表现相对强劲,ARPU(每月每户平均收入)仅下滑4%,但纯利仅按年升3.5%,略逊预期。瑞信报告称,中移动第三季盈利按季下滑8%,但前9个月净利润增长3.9%并未令市场失望,预计中国移动在完成与浦东发展银行交易后,每股盈利将会提升。
探索和研究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电信运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内部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消耗,实现向管理要效益逐渐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实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在此背景下,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通信企业而言,由于通信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短、建设地点散、参与单位多、建设信息杂等特点,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造价的管理方面更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更好地融入通信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以有效指导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实践,在保障工程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确保通信工程建设效率和投资效益的双提升。深圳海博智业也结合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对我国通信运营企业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运营商提供通信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汽车制造业,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而针对企业“粗放式”管理所提出的管理理念。它是一种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从字面上对“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把精细的概念相结合,并投映到现实工作中,精细化管理便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对管理中的每个环节和每道工序都做精、做细、做到位,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的一项管理理念。
二、通信工程建设领域引进精细化管理的背景
1、是落实国家关于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要求,确保工程建设合法合规的重要举措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普遍存在着项目决策不科学不民主、工程采购招标程序不规范、“三边(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和“三无(无立项、无资质设计、无资质施工)”工程众多,违法违纪案件突出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为解决工程建设领域这些突出问题,2009年6月1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用2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09年7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在全国施行。2009年12月8日,工信部下发《关于开展通信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工作的通知》,对通信工程建设领域排查的范围、重点、时间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经过长达两年的专项治理,通信工程建设领域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规范和解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2011年8月15日,工信部通信发展司下发的《关于继续开展通信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 “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相关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努力使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2、是通信网络融合发展趋势下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确保网络领先优势的需要
随着3G牌照发放、电信行业重组,中国通信行业迎来全业务运营时代,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和新型服务的兴起,带来移动数据流量的爆发性增长,而频谱资源受限使得由多频、多模(2G、3G、LTE和WLAN)以及层叠覆盖组成的立体异构网络成为移动网络融合演进的必然趋势。在新的网络融合发展背景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复杂性日益增高的特点,而客户层面要求进一步缩短建设周期,加快业务开通速度,这进一步增加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难度。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成为通信运营企业在保证网络建设质量的同时,快速适应业务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三、通信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思路、步骤和方法
基于国家关于通信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的要求,系统梳理企业内部各类通信工程(总部主管、省管省建、省管市建等)的建设管理流程,明确需要管控的重点环节/关键场景,细化制定相关利益主体(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厂家)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造价的相关行为和管控机制,建立健全通信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精细化闭环管理体系。
深圳海博智业通信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模型
下面以深圳海博智业辅导某省级电信运营企业推行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咨询项目为例,说明通信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提升的步骤和方法。
1、基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生命周期管理模型,结合企业内部工程分类,以价值链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企业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所需开展的任务活动,理顺任务活动之间的关系,系统构建企业内部通信工程建设职能/流程框架。
深圳海博智业提出的通信工程建设管理职能/流程框架
2、基于该公司通信工程建设管理职能/流程框架中确定的各职能/流程模块,制定该企业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框架。
3、制度规范作为规范工程建设任务活动的依据和载体,并非以撒胡椒面的方式对所有任务活动进行细化管控(这样会增加管理的复杂度),而是根据“二八法则”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场景进行管控,因此需要细化梳理通信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场景,明确对相关行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要求。
4、在明确工程建设关键环节和重点场景管控要求的同时,健全省公司和建设单位两级分层管理体制,明确省、市两级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管控责任、管控要点和管控方式,特别是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各个阶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和维护单位的能动作用,严格对工程服务单位的合同履约行为的监督和考核,提升管理效率。
——省公司层面,从“引、审、计、检、考、促”六个方面对工程建设单位和合作单位的行为进行管理控制。具体落实为标准规范管理、关键节点管控、计划进度管理、日常监督管理、关键指标考核、工程评优奖励等方面的工作。
——建设单位层面,从“审、监、验、考”四个方面对合作单位的合同履约行为进行管理与控制。具体落实为:加强对企业资质、人员资质、关键环节的审查;通过随工监督、质量抽检、工程监理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严格对设备材料、单项工程与隐蔽工程的验收程序和标准;对合作单位合同履约行为及成效进行多维考核。
四、通信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特点
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方法,构建完善通信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了通信工程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有力提升了建设效率和管理效益。
1.实现建设流程“双闭环”管理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实现通信工程建设从规划、计划、立项、设计、采购、施工、初验交维、试运行、终验、后评估的“大闭环”;基于“二八法则”,系统梳理识别工程建设关键环节/重点管控场景,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化,明确每一个重点管控环节的具体管控要求,实现流程关键环节/重点管控场景的“小闭环”。
2.实现精细化的工程建设过程管控
围绕公司通信基层设施投资建设活动的全过程,系统清理涉及网络规划、投资计划、建设方案、工程立项、设计、工程采购(含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结算、审计、档案管理及投资项目后评估等环节的法律法规控制要求,将法规控制性要求融入公司现有管理体系,确保了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合规性。
同时,针对对不同建设模式的通信工程项目(总部主管、省管省建、省管市建和市管市建工程)分别制定了工程建设管理流程,细化不同工程类型的流程执行管控要求,以提高流程运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五、通信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成效
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方法,构建完善了通信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了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有力提升了建设效率和管理效益。
项目实施一年后,该公司工程进度指标相比项目实施前提升15个百分点。
工程实体质量抽检/验收一次性通过率从75%提升到87.2%。
由于建设质量提升,网络运维部门后续维护压力减小,当年内部满意度指标提升19个百分点。
项目实施后省通管局历次检查未发现不合规问题,获得省内嘉奖通报。
六、未来展望
实践证明,通过实行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精细化闭环管理,能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与管理效率,是企业实现工程建设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当前, 中国移动在流量市场中的形势稍显落后, 在以往GSM语音业务为主时代建立的市场优势已经有所下滑。以主要竞争对手来说, 中国联通拿到了比较好的3G牌照, 处于一个积极的刺激流量增长的阶段;而中国移动正处于四网融合, 通过四网融合尽可能使用户的流量价值化;中国电信的情况则与中国联通相类似。
但是, 中国联通凭借WCDMA制式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智能终端支持, 其流量的绝对数值已经远远走在前面, 中国联通每用户的月流量平均值超过150M, 中国电信以80M次之, 中国移动以38M处于落后位置。
近年来, 中国移动不断发展WLAN的规划建设, 取得了显著效果:2011年底时WLAN在四网协同中的流量占比是2%, GSM占90%, TD网络占8%。2012年中期TD网络占到7%, GSM占77%, WLAN占比上升到16%, 分流作用显著。
从流量经营的角度, 虽然当前部分省市移动公司已经采取了抢夺流量的措施, 例如, 全球通G3用户每月可以享用500M省内3G免费流量 (限于使用TD网络上网时, 若在2G网络中产生的流量将继续按照正常资费收取) , 对于一般的手机用户而言, 每月500M流量免费无异于3G上网不用钱, 不过这也使得中国移动3G业务目前还处于“增量不增收”的状态, 这种粗放式流量经营模式必然无法持久。
流量经营“用户级”
运营商需要将流量经营做到“用户级”, 也就是说, 调研不同用户的不同业务需求, 提供不同价位、不同资源的服务以达到用户需求、资源负荷、资费收入三者之间的合理平衡。
1.制订用户等级, 对于资费敏感度较低、业务需求较高的VIP用户群体, 可以提供较高资费、享受较高带宽资源的套餐服务。
2.建立透明、实效的流量资费查询体系, 使用户能够及时、准确、便捷地获知当前的费用情况, 提高用户感知满意度。
3.在中国移动终端上内置UCM (用户管理) , 结合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网络制式、业务请求信息来决定为其提供怎样的业务和套餐推荐。
4.提高数据流量的单位价值“ARPD” (类比于ARPU, ARPD-Average Revenue Per Data) 。制订理性化的数据业务流量资费套餐, 应逐渐减少那些盲目增长流量规模却收益微弱的方案。可以针对不同价值业务、不同时段、不同用户群体制订套餐种类。具体来说, 可以选定业务类型、忙闲时间段、热点/冷点、流量带宽等选项, 制定不同选项的关联价位, 用户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档位, 从而生成适用于用户自己的资费套餐。
5.调整流量经营下的商业模式, 扩展业务范畴, 增加新的业务收入点。可以发挥中国移动自身品牌与角色优势, 加强与交通、银行、医疗等机构的移动业务对接, 为中国移动的用户提供最周到、最细致、最便捷的生活服务。
6.研究自适应网优软件, 为快速反应业务模型的变化, 以往依靠人工经验优化的方法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多种业务类型、分析维度的要求, 制订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化模块。考虑开发能够根据指标变化, 自动调整相关参数的自动优化调控软件, 提高网络的自适应能力。
WLAN为LTE查缺补漏
从网络技术角度, 中国移动必须充分发挥TDLTE以及WLAN的流量吸收能力, 逐步将流量承载重心转移到具有更快速率、更大带宽的34G网络上来。而GSM网络主要确保基础的语音业务, 利用PS下行功控、下行DTX、基于PCC的无线资源调控等技术适当降低数据应用, 提高PDCH承载效率, 减缓对语音资源的挤占, 将流量业务引到更高速的34G网络。
精确动态管理, 用好用足现有资源, 加强动态资源调配,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共享。同时, 由于GSM网络的基站站点分布相对密集、成熟, 在当前站点资源日益紧张时, GSM网的基站机房资源也能够作为一种稀缺资源, 为TD LTE网络的基站站点建设提供便利。
TD/LTE作为覆盖型网络, 受限于频段衰耗和空间无线环境的因素影响, 仅仅依靠室分系统是无法提供高速数据流量服务的, 这点在GSM网络时就已经得出了结论。因此, 在前文提及的流量“管控”的技术层面上, 之前作为GSM覆盖补漏的WLAN被推上了舞台, 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为固定场景内相对稳定、便利的无线接入方式, 相对于固定入网方式, WLAN的优点包括:随处接入, 正类似于手机与固话之间, 无线接入方式必然要比受限制的固定宽带接入方式使用方便;成本低, 对移动大网无影响, “AC+AP”的部署方式更加灵活, 易于调整优化;便于捆绑用户级服务, 例如各省市移动推出的校园通账户就可以享受较普通中国移动WLAN用户更低廉的资费。
关注网络安全与业务运营
当WLAN网络逐步建设成为可运营电信级网络时, 需要注意的是, 网络安全隐患和业务运营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非法言论管控、非法流量管控、用户/应用/AP的精细化分析和维护、各类型终端WLAN的需求统计、WLAN用户使用业务统计、合理的流量管控等等。因此, 为了有效的保障WLAN网络使用安全, 控制非法流量, 追溯非法言论, 对WLAN的网络进行深层次分析, 为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数据, 进行合理的流量管控, 需要加快建设WLAN的数据流量监控系统, 提高WLAN的网元优化、运维等级。
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移动支付产品因其“随时、随地、随身支付”的独特优势以及广泛的用户基础,已逐渐成为推动当今信息化产业和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而金融产业自身网络已经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用户需求,也必须依赖于成熟的电信网络。为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电信发挥其独特的网络、硬件和服务优势,致力于移动支付领域的探索。2009年5月26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召开了天翼移动支付产品发布会,正式宣布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商用。该产品是基于中国电信天翼手机的新型电子支付产品,其面向政企、家庭、个人客户,通过短信、WAP、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利用电信账户、银行卡、行业支付卡等多种支付账户,为电信用户提供账单支付、手机充值、公共事业费缴付、商品订购、自助金融等多种便捷的服务,标志着中国电信已全面进入了移动支付领域。在此基础上,上海电信进一步加快与商户洽谈,促进与第三方的合作,于2010年2月5日在南京路商业街发布了“翼支付·手机刷卡”产品,通过产品开发运营,进一步切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市场和产业链,联动商业合作伙伴逐步构建商业模式,填充天翼互联网手机内涵,抢占移动电子商务制高点,实现了多方共赢的产业链模式。
移动支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业务,横跨多个产业链,涉及用户、商户、第三方SP、银行、运营商等方面。对于中国电信来说,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便捷,如何在服务社会与保障自身盈利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设计出合适的商业模式乃重中之重。
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商业模式分析
任何一个产品的商业模式都是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赢利方式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型,以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为例,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一般需要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商业模式要能够提供独特的价值,通常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的组合,向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使客户以合理的价格获得最大的利益。中国电信移动支付的名医导航业务是极具竞争力的电信特有业务,通过预约专家挂号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就医;移动支付的手机缴费业务,通过手机即可方便支付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费账单、电信账单,还可为手机充值,账单订阅推送功能更是独具特色,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另外,手机银行和即将推出的手机刷卡等业务,都是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优质的产品内涵,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目前电信移动支付业务暂不收取功能费)为广大的电信客户提供了独特的产品价值。
第二,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导致其商业模式是难以模仿的。中国电信具有丰富的电信网运营经验和齐备的电信产品线,无论在资金、网络、渠道还是客服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2008年12月,中国电信开始运营CDMA“天翼”移动业务,在融合cdma2000 EV-DO、Wi-Fi宽带技术的同时还绑定了固网,一举成为中国电信参与3G竞争的有力武器,而且电信网络的覆盖大大超过金融业务服务范围,几乎全部的金融企业和有支付需求的商家都已经关联在电信网络上,这就保障了电信特色的支付服务必将是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全天候和全覆盖的支付服务。因此,无论在全国范围内的3G网络部署,还是在未来网络演进的FMC战略和能力方面,中国电信的资源和优势都为其产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作为定位为战略性业务的移动支付产品,中国电信以自身强大的运营实力和无与伦比的实施能力,全面开展了与各大SP、金融企业的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支付产品与稳定的后台支撑。凭借电信完整、无法复制的资源和产品流程,保证了移动支付产品商业模式的难以模仿。
第三,如何发展商户,快速建设覆盖面广的可消费网络是吸引用户的关键。中国电信在长期的产品运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商户资源,具有极强的社会竞争力。电信将凭借这一优势,以双赢为契机与各大商户展开合作。通过与大型商圈的试点合作,总结运营经验,完善产品形态及合作模式,通过模式复制快速推广到其他商圈,并进一步覆盖其他消费网络,从局部到整体快速形成规模,达到电信移动支付普遍服务的目的。
第四,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要脚踏实地,企业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中国电信长期经营电信产品,积累了丰富的前端产品运营经验,对资金流的掌控、业务目标的科学制定和实现极具经验,不盲目开发和投放产品。电信移动支付产品的开发和推出经过了前期长时间的酝酿、调研、分析、借鉴,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分析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市场情况,重点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和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产品体验,在制定了完善的业务流程和充分分析产品预期市场表现后才正式全力推出。
因此,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具备了成功的商业模式的所有特征,必将开拓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2.1 移动支付产品商业模式要素分析
在分析了商业模式的三维立体模型后,我们再进一步探讨移动支付产品商业模式的9大要素。目前,业界对商业模式的概念化有很多版本,在综合了各种概念共性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业界普遍认可的包含9个要素的商业模式。
·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即移动支付产品所能向客户提供的价值。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为客户带来了全新的支付体验,客户通过天翼手机可预约挂号专家门诊、购买热门电影票、支付公共事业费账单、购买和使用金融产品等,涉及生活、娱乐、理财、保健等各方面,摒弃传统繁琐的支付方式,尽享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全、便捷的支付感受,充分满足了客户“随时、随地、随身支付”的产品需求。
· 消费者目标群体(target customer segment):即移动支付产品的消费者群体。中国电信移动支付各类子产品面向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定位清晰,§2.3将对此作具体分析。
· 分销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移动支付产品依托中国电信完备的分级分销渠道,面向家庭、个人、企业用户,可通过电子渠道、营业厅、代理商、客户经理、合作伙伴网络及电信广泛的宣传渠道获取产品咨询。由于移动支付产品的主要功能均无需开通即可使用,更是大大方便了客户。同时,中国电信优质的客户关怀将伴随客户整个产品使用过程,免去了客户的后顾之忧。
· 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中国电信拥有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移动支付产品上市前梳理、分析目标客户的情况,主动进行针对性产品推介;上市后加强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意愿,根据客户使用和咨询的问题打造电信温馨、体贴的关怀式服务,“主动、温馨、体贴、实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帮助中国电信的产品不断取得良好的客户口碑。
· 价值配置(value configuration):移动支付产品是中国电信重要的战略性产品之一,也是电信转型和配合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产品之一,因此中国电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营销活动配置,不遗余力打响移动支付第一炮。通过注册有奖、使用抽奖、低价抢票等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让利于客户、推介产品,同时通过赠送无线宽带上网免费时长、电信手机报等相关电信产品,让用户更好地体验天翼3G互联网的无线魅力。
· 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y):中国电信的网络运营经验和市场运作能力为移动支付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电信“固网支付”产品成功的运营经验也证实了电信具备运营支付类产品的能力和资质。
· 合作伙伴网络(partner network):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的合作伙伴网络包括金融机构、世博办、电子商务、医疗、票务、互联网、福彩等各个行业,目前已与多家银行、南京路多家大型商户及大量中小商户、杉德公司等达成紧密合作关系,未来凭借中国电信的品牌和实力将全力发展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完善的战略合作关系网,开拓更广泛的支付领域。
· 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中国电信完善的成本结构保障了移动支付产品持续、有效地运行。
· 合作共赢(revenue model):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的合作共赢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两种,直接收益包括产品功能费(目前暂免)、与合作商户的交易分成及通信费;间接收益包括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对电信其他增值业务的拉动、填充天翼互联网手机产品内涵、对商户的拉动及对产业链的掌控等。从目前移动支付产品战略性业务的定位来看,其间接收益大于直接收益。
通过以上对移动支付产品商业模式要素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以及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确立了产品的战略定位和价值主张,以中国电信整合高效的核心竞争能力、分销渠道、价值配置、客户关系管理为手段,协同合作伙伴,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同时,产品的合作共赢也描述了产品的赢利点,将来是否能持续赢利(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可检验产品商业模式的合理性。
2.2 移动支付产品价值链分析
在分析了移动支付产品的商业模式以后,本节重点对移动支付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分析。
移动支付价值链的关联方有电信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厂商、设备提供商、商家、消费者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状况见表1。
价值链其他成员中,客户与商家的意愿在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第三方支付厂商:第三方支付厂商是银行和运营商之间沟通的桥梁,独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厂商具有整合和协调各方面资源的能力,其存在的价值是为消费者提供适合、市场反映良好的移动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厂商的利润来源主要是通过向银行、商户、运营商收取技术使用费,为运营商招揽移动支付用户,提取佣金。
· 设备制造商:设备制造商为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支持移动支付的终端设备等,同时提供移动支付业务的解决方案。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商会选择通过与运营商结成合作伙伴的关系,加入到产业链中。
· 商家:商家在移动支付的产业链中基本属于从属地位,它提供与传统支付相同的产品和服务。主要的作用在于通过部署便捷的移动支付终端,减少支付 的中间环节,提高用户满意度,扩大移动支付的使用范围。商家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商品和服务,同时通过与运营商签约进行对某类商品的特许经营等与运营商进行分成。
· 客户:用户作为移动支付服务的最终使用者,他们的使用习惯和接受程度是决定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电信的固话用户资源对移动支付业务也有一定的帮助,从日常生活中的用户需求入手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
2.3 移动支付产品目标客户群分析
根据对目标市场的调研情况,我们把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的目标客户群分为4大类。
第1类:引领时尚型
群体:专业技术人员和白领群体
特征:年龄集中在26~30岁,每天PC上网2~5小时,每周手机上网8小时以上,愿意考虑移动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
第2类:中年高效型
群体:中老年群体
特征:年龄集中在46~50岁,大部分用户不上网,愿意考虑移动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
第3类:稳定保守型
群体:中青年群体
特征:年龄集中在28~35岁,大部分用户不上网,不愿意考虑移动远程支付,但愿意考虑现场支付。
第4类:潜在成长型
群体:高校学生群体
特征:年龄集中在20~25岁,每天PC上网2~5小时,大部分用户不用手机上网,愿意使用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
在对目标客户群进行分类以后,我们针对移动支付产品的具体应用对目标客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意愿进行了调研分析,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表明,稳定保守型和中年高效型用户比较偏好公共事业缴费业务,引领时尚型用户偏好购买虚拟电子产品,而潜在成长型用户则比较偏好电子票务和相关理财服务。
在非接触式移动支付领域,我们也对用户的使用意愿进行了调研分析,如图2所示。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50%的用户希望通过手机现场支付公交、地铁、出租车费用和超市、商场、药店以及公共事业缴费等。
根据对目标客户群的分类以及使用意愿的调研,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推出了4大领域的子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 手机订购——名医导航、移动票务;
· 手机缴费——公用事业缴费及电信账单支付、手机充值;
· 手机银行——手机金融产品购买及账单支付等;
· 手机刷卡——非接触式RFID近场支付功能。
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商业模式设计
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品具有传统支付产品所不具备和不可替代的特点:移动支付业务可为用户提供及时开通、冻结、停机、详单查询、短信消费通知等各种服务;各个子产品都为用户带来安全、便捷的全新支付体验。
(1)手机订购、手机缴费
·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 名医导航、专家挂号是中国电信特有业务;
· 手机支付公用事业费、账单订阅推送,在行业处于领先。
(2)手机银行
· 手机充值、账单支付等电信应用功能都集成在手机银行客户端软件中;
· 与交行合作的客户端方式的手机银行业务,在全国处于领先。
(3)手机刷卡
方便实用、安全可靠,通过与知名行业卡公司及金融机构联手,打造应用丰富的RFID支付功能。
结束语
中移动:欲成立互联网公司;中电信:八大基地公司化运作
正当中国电信(微博)通过独立化运作八大基地公司,试图为自己加入互联网基因时,又一个通信运营商巨头开始了走互联网道路的尝试:近日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微博)正准备将9大业务基地合并成立第五个专业子公司——“互联网公司”。继移动、固网领域之后,两大运营商很可能在互联网领域再次正面相遇,这一次,谁会走得更快一点呢?中移动学会花钱了
8月17日,中移动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度财报,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移动营收达2665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622亿元,同比增长1.5%。与这份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的报告同时披露的,是中移动将与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认购新股和战略合作展开初步协商,加上此前媒体报道的“互联网公司”,以及正在研究统一标识的增值业务,可以看出,中移动最近的互联网战略动作频频。
“中移动正慢慢学会如何花它手中持有的巨额现金。”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认为。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爆发,中国移动在短短几年内积累了巨额现金,尽管此前也曾投资凤凰卫视、浦发银行,对中广传播的投资也将于近日敲定,但付亮认为,这些投入更多是出于资本和政策的考虑,对于移动自身业务的支撑却有限。可以佐证的是,前几次投资后,曾被业内普遍看好的中移动支付、视频等业务,却并没有与投资对象有太多的直接关联,而推出CMMB业务的中广传播,近两年业绩也并不好看。
但科大讯飞不同,这个有着中国Siri之称的互联网公司,不仅业务产品成熟,而且与移动业务有着天然的契合,“中移动对它的注资,将对已有业务形成支撑。”付亮认为,这说明移动正试图增加自己在互联网领域的份量,“成立互联网公司的意义也是如此。”两大运营商面临共同阻力
然而,与中国电信尝试注入互联网基因一样,中国移动的转型遭遇了同样的质疑:传统运营商的思维能否改变,互联网公司与各省公司的关系如何协调,新公司是否可以不拘一格
引入人才„„在成立独立分公司的道路上,中国电信走得略微早一些,它所面临的问题和阻力,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除了利益之外,业务审批的流程也在拉长。电信某省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以往IDC资源建设,只要省公司内部审批通过即可,现在集团要求必须上报,并由云计算公司一起审核项目,“今年到现在,一个项目也没批下来,而以前最多三个月就能完成。”
“电信遇到的问题不会是孤例。”付亮认为,同样的阻力将摆在中移动面前,尤其是今年中移动经历了换帅,奚国华时代的中移动,已经展现出与前任不太一样的风格,而这种变化必然会使移动对中高层管理者任命更加稳健,“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束缚互联网公司的手脚。”
电信将走得更快
当然,尽管存在各种阻力,但成立专业子公司、专注发展互联网业务、摆脱成为纯粹管道的思路,已经成为运营商的共识。从目前模式来看,中电信、中移动走得并不一样。电信更偏向单一路径发展,一个业务成立一个独立公司,移动则侧重整合,九大业务基地将并入同一个公司,谁会走得更快呢?
“电信的步子将更快。”付亮分析道,此前中电信剥离中通服、号百公司,已经在成立独立分公司的模式上有了成功经验,而且单个业务成立公司,会对主要业务方向集中支撑,“集中火力跑得更快。”而中移动互联网公司与几大基地之间的管理模式将很可能制约其前期发展,“如果总公司与基地之间是松散管理,那么合并的意义并不大,如果是紧密管理,资源可以共享固然好,但由于不同业务方向对资源需求有差异,如何合理分配是个问题。”记者手记
运营商走互联网道路要学会的两节课
三年后,三大运营商会不会在互联网领域重新成为竞争对手呢?答案是必然的。向互联网转型,是三家企业都在做的事情,成立增值业务基地,并将其公司化、独立化,试图通过体制上的变化,为自己注入互联网基因。但问题在于,大家走的路太相近了。看看各家的增值业务吧,无外乎都是应用商城、阅读、音乐、动漫、云计算、手游等等,试想,如果真正
独立运作,抛开各自的运营商背景和用户优势,这些业务作为纯粹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投入市场,必然将正面遭遇,再加上已有的其它移动互联网公司,竞争之惨烈,现在便能想象一二。因此,在着手打造全新互联网公司时,电信运营商首先要学会的第一课,应该是创新。能不能找到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能不能让这个生态圈里的开发者们都能够赚到钱?能不能颠覆苹果模式,不再为其打工?想清楚这些问题,想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可能比单纯成立公司更重要。
电信运营商要学会的第二课是适应互联网环境。看看近日京东和“美苏”大战吧,几条微博便能引发一场整个行业的价格战,几天之内便能一决高下;再看看优酷和土豆的“联姻”,两家纳斯达克(微博)上市公司从打官司到合并,中间相隔不过一两个月„„这个市场风云变幻如此之快,竞争手段如此诡谲多变,习惯于走流程、做PPT的运营商,你们准备好面对了吗?
今年3月底,中国电信成立了云计算公司,其定位是独立运作整个电信集团的IDC、云计算、CDN等业务,负责这些业务的规划、技术研发、运维等工作。如今低调运转近5个月的云计算公司,在与各省公司的职责划分上仍然没有理清。
评估体系现状堪忧
考察现有的节能技术方案, 有的方案节能比较明显, 但投入较大导致回收期过长、节能不节钱;有的方案节能效果虽好, 但影响现网运行质量;有的方案虽然节能较少, 但有助于提升网络的供电质量;有的方案在某种特定场景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别的场景却适得其反……各运营商试点的节能减排方案虽多, 但由于没有较科学的、适合的评估体系, 致使节能技术在推广时无从下手, 达不到预期效果, 甚至成为资金黑洞, 降低了运营商推进节能减排的热情。因此, 构建一个较全面的节能减排评估体系, 从而验证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的成效, 评估节能降耗的效果, 是直接影响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关键。
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已对节能减排相关技术方案进行了试点和推广, 也对一些技术方案进行了评估, 由于评估的实施方多数为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的提供方, 这也决定了评估体系侧重于能源耗费、经济性2个维度, 注重于投资回收期, 而疏于对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的影响力、风险性等维度的关注, 使得评估体系在完备性、系统性等方面有所欠缺。运营商可引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对节能减排方案进行评估, 形成客观的评估结论供推广决策参考。
另外, 评估体系的建立也受较多因素的影响。由于节能减排技术涉及面和专业众多, 外围环境因素对节能减排技术方案以及评估体系的影响较明显, 比如节能技术的属地化特性, 决定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必须依赖现场的环境条件, 很难在实验室仿真, 可比性也比较差。
通信网络的差异性和时效性, 如地域、机房面积、设备型号、设备配置等因素也会造成评估的差异。测试评估的时间也会对评估效果造成影响, 如空调和建筑的节能效果评估在夏季、秋季或冬季测试的不同效果。这些因素都影响节能减排评估体系的构建。
四维度构建完善评估体系
除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外, 运营商更需从技术性能、经济、影响力、风险等4个维度构建节能减排方案的评估体系。
1.技术性能评价
技术性能评价关注的是节能减排方案本身, 比如技术指标、性能指标等是否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重点考察节能效果、设备性能、能源的利用、运行及维护等5个方面。
节能效果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 主要关注能源消耗的降低。设备性能强调整机系统综合配制, 关注不同节能减排方案会有不同的设备性能指标。能源利用维度重点关注替代能源使用状况, 节约不可再生能源, 开发利用绿色环保能源如风能、光能等。运行及维护主要关注节能减排设备的运行维护量, 每边际单位所需单位维护工作量。
2.经济评价
节能措施同时受热力学基本定律以及经济性的限制。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主要关注成本指标和收益指标。
成本指标指投资某项节能减排方案措施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支出, 包括建设初期的一次性投入以及以后每年的使用成本、维护成本等支出。大多数的节能减排方案都是不会直接产生业务收入, 通过“节流”来降低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成本, 节省下来的运营成本就是节能减排方案的收益。
3.影响力评价
影响力评价可以从企业形象、产业影响、资源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
有些节能减排方案虽不会产生明显的节能效果, 但由于它是直接面向消费者、面向社会, 因此可以给客户、产业链、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从而达到提升电信运营商企业形象的效果。中国移动实施的“绿箱子环保计划”就为中国移动树立了绿色、环保、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扩大了社会和市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风险评价
节能减排方案的风险因素主要有4类。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对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投资方向改变、物价涨跌等。环境风险包括周围环境的干扰、水电的供应状况等。工程实施风险指由于实施方对新方案缺乏足够经验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风险。技术风险包括该节能减排措施的技术先进性、成熟度等。
评估结果需量化
经过上面4个维度的研究分析, 运营商可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节能减排方案评估体系, 具体实施还需对节能减排方案的评估进行量化。量化表格应该包括技术性能评价、经济评价、影响力评价、风险评价等一级指标, 若干二级、三级指标以及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和分值。评估指标重点考虑全面性, 具体节能减排方案对具体指标应可增加或删减, 对各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和分值进行调整;可设置有针对性的三级指标, 也可不设三级指标。
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年以来,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整体KPI考核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其他工作也保持良性发展态势,近日又锦上添花,成为全省第二个市场份额突破20%的本地网公司,省分熊总亲自来电祝贺。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不易,离不开大家长期以来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这一切都凝聚着大家的智慧、汗水、才干和艰辛。
在此,我代表公司班子及本人向你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在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你们的专业和专注提升联通品质、推动公司发展;感谢你们在工作中的一丝不苟、真情相待,用你们的微笑和热情提升联通服务、塑造联通品牌;感谢你们强烈的责任感和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业绩。我相信以你们的奉献、执着、智慧、勤劳,必将能开创江汉公司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同时,公司也将努力改善大家的办公、生活条件,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水平,加大员工关怀力度,让全体干部员工享受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最后,再一次衷心感谢大家为公司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趁势而上,携手冲刺“四超”目标,奋力谱写江汉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柯玉贵
2014-2018年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2014-2018年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潜力预测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 国外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轨迹综述
一、国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历程
二、国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国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全球移动市场发展现状
一、全球移动用户地区分布概况
二、全球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 部分国家移动市场发展分析
一、美国移动市场分析
二、日本移动市场分析
三、韩国移动市场分析
四、德国移动市场分析
第四节 国际运营商发展动向分析
一、沃达丰发展动向
二、DoCoMo 发展动向
三、英国电信发展动向
四、德国电信发展动向
五、A T&T发展动向 第二章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分析预测
一、全国通信业发展现状
二、国内移动运营业发展分析
三、中国通信市场发展走势预测 第二节 移动运营商的业务发展情况
一、中国移动业务发展状况
二、中国移动国际化转型
三、中国移动固定资产投资策略评估与分析
四、中国联通业务发展状况 第三节 中国移动运营商发展策略
一、运营商品牌经营探讨
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分析
三、电信运营商 3G 发展策略建议
四、移动运营商品牌细分策略建议
第四节 中国 SP 发展分析
二、中国 SP 发展分析
第三章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外移动增值业务发展对比
一、移动增值市场发展概况
二、V odafone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分析 第二节 市场环境及发展策略
一、移动增值业务概述
二、增值业务市场分析
三、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
四、移动增值业务渠道功能的转变 第三节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趋势及探讨
一、移动增值业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二、移动博客市场分析及盈利模式探讨
三、行业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
四、移动数据新业务 USSD 第四章 中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消费分析 第一节移动用户研究分析
一、用户特征概括
二、用户特征研究
三、用户上网行为研究
四、主流品牌用户特征研究
第二节 中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分析
一、市场概述
二、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整体市场分析
三、市场关注度分析
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五、行业发展策略
第三节 中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季度分析
第五章 中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短信彩信彩铃业务分析
一、短信业务发展概述
二、中国彩信业务发展现状
三、中国彩信业务发展分析
四、中国彩铃业务发展分析
五、彩信市场调查与研究
六、彩铃市场调查与研究
七、短信彩信彩铃业务发展趋势 第二节 W AP 业务分析
一、W AP 业务概述
二、W AP 业务发展状况
四、中国 W AP 业务发展分析
五、W AP 市场调查与研究
六、2014-2018年 WAP 市场规模预测
七、2014-2018年 WAP 业务发展趋势 第三节 IVR 业务分析
一、IVR 业务概述
二、国内 IVR 市场发展现状
三、IVR 语音增值业务研究
四、中国 IVR 业务发展分析
五、IVR 市场调查与研究
六、2014-2018年 IVR 市场规模预测
七、2014-2018年 IVR 业务发展趋势 第四节 3G 业务分析
一、3G 业务概述
二、3G 业务发展分析
三、3G 时代的增值服务市场分析
四、中国 3G 业务发展分析
五、3G 市场调查与研究
六、2014-2018年 3G 市场规模预测
七、2014-2018年 3G 业务发展趋势 第五节 移动位置服务(LBS 分析
一、移动位置服务概述
二、移动定位业务发展概况
三、移动位置服务发展现状
四、中国移动位置服务业务发展分析
五、移动位置服务市场调查与研究
六、2014-2018年移动位置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七、2014-2018年移动位置服务业务发展趋势 第六节 手机游戏业务分析
一、手机游戏业务概述
二、手机游戏的类型
三、手机游戏产业链及收费模式
四、中国手机游戏业务发展分析
五、手机游戏市场调查与研究
六、2014-2018年手机游戏市场规模预测
七、2014-2018年手机游戏业务发展趋势 第七节 手机电视业务分析
一、手机电视业务发展概述
二、手机电视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三、手机电视前景分析
四、中国手机电视业务发展分析
五、手机电视市场调查与研究
六、2014-2018年手机电视市场规模预测
七、2014-2018年手机电视业务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 行业竞争格局
第六章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结构分析
一、行业的省份分布概况
二、行业销售集中度分析
三、行业利润集中度分析
四、行业规模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竞争分析
一、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品牌竞争分析
二、国内外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竞争分析
三、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竞争分析
四、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集中度分析
五、国内主要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企业动向
六、国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拟在建项目分析
第七章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主要潜力品种分析
三、现有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四、潜力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品种竞争策略选择
五、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二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金融危机对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后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2014-2018年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竞争趋势
四、2014-2018年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五、2014-2018年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六、2014-2018年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重点企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六节 企业六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七节 企业七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八节 企业八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九节 企业九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十节 企业十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经营状况
四、发展战略
第三部分 行业前景预测
第九章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研发趋势分析
一、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研究开发新趋势
二、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主要品种发展趋势 第二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趋势
一、全球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产业前景分析
二、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前景预测
三、无线产业发展趋势
四、中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增长预测 第十章 未来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2014-2018 年国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预测
一、2014-2018 年全球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产值预测
二、2014-2018 年全球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需求前景
三、2014-2018 年全球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价格预测 第二节 2014-2018 年国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预测
一、2014-2018 年国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产能预测
二、2014-2018 年国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产量预测
三、2014-2018 年国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需求前景
四、2014-2018 年国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价格预测
五、2014-2018 年国内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集中度预测 第四部分 投资战略研究 第十一章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投资规模情况
三、投资增速情况
四、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外商投资情况 第二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投资规模情况
三、投资增速情况
四、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外商投资情况 第十二章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二、2014-2018 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三、2014-2018 年投资趋势及其影响预测 第二节 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政策环境
二、国内宏观政策对其影响
三、行业产业政策对其影响 第三节 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内社会环境发展现状
二、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三、2014-2018 年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电子产业振兴规划
一、电子产业振兴规划概述
二、电子产业振兴规划细则
三、电子产业振兴规划三大任务
四、电子产业振兴规划六大工程
五、电子产业振兴规划十项措施
六、电子产业振兴规划的意义与作用
七、电子产业振兴规划对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的影响 第十三章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第一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趋势预测
四、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的投资方向
五、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的建议
六、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影响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影响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影响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三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技术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六、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四章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通讯产业行业投资战略
二、我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战略
三、2014-2018 年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行业投资战略 图表目录 图表:2010-2013 年全球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销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0-2013 年中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销售量及增长率 图表:2010-2013 年中国移动运营及电信增值市场销售额及增长率 图表:2010-2013 年各月电信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图表:2010-2013 年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图表:2010-2013 年各月电话用户增长情况比较 图表:2002-2010-2013 年我国电信业投资收入比 图表:2010-2013 年各区域主要指标发展情况比较 图表:2010-2013 年电信业务收入前十名的省份 图表:2010-2013 年固定电话用户总数前十名的省份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前十名的省份 图表:2010-2013 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前十名的省份 图表:截至 2013 年 1 月 31 日中国移动用户数 图表:移动增值业务渠道功能 图表:IMS 的业务系统总体框架 图表:JAIN 的业务系统总体框架 图表:ParlayAPI 的体系框架 图表:网络中的 Parlay/OSA 图表:2010-2013 年中国个人用户移动应用现状 图表:2010-2013 年中国移动 IM 用户规模 图表:用户对移动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比例情况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全国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北京市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天津市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内蒙古区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辽宁省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吉林省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上海市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江苏省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浙江省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福建省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江西省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山东省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湖北省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广东省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广西区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产量重庆市统计 图表:2010-2013 年移动电话机
【电信运营商“搅局”网络视频】推荐阅读: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11-01
电信运营企业现状11-09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工程07-18
中国电信cdma网络报告05-26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语征稿启事06-20
网络游戏运营12-05
网络运营每日工作计划07-11
医院网络营销运营方案10-18
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10-27
网络运营系统操作手册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