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共8篇)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篇1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总结:建筑师物理与设备笔试题

1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以下哪种说法是完整、正确的?

A.导热、渗透、辐射

B.对流、辐射、导热

C.吸热、放热、导热、蓄热

D.吸热、对流、放热

提示: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即对流、辐射和导热,

答案:B

2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他们是导热、对流和辐射。下面关于热量传递状况的描述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存在着温度差的地方,就发生热量传递

B.两个相互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可能发生热量传递

C.对流传热发生在流体之中

D.密实的固体中的热量传递只有导热一种方式

提示:两个相互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辐射的方式发生热量传递。

答案:B

3关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叙述,下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材料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B.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随材料使用地域的改变而改变

C.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

D.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干密度的减小而减小

提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干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先减小,然后会增大,

答案:C

4“导热系数”是指在稳态条件下,在以下哪种情况时,通过1mz截面积在1h内由导热方式传递的热量?()

A.材料层厚度为1m,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

B.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差为1℃

C.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

D。材料层厚度为1m,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

提示:“导热系数”是指在稳态条件下,材料层厚度为1m,材料层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时,在1h内通过lrn2截面积由导热方式传递的热量。

答案:D

5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错误的。

A.导热系数[W/(m·K)]

B.比热容[M/(k9·K)]

C.传热阻[(m·K)/W]

D.传热系数[W/(m2·K)]

提示:传热阻的单位应是m2·K/W。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篇2

1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特征与内涵

1.1 技术性

建筑物理环境的第一学科特征是技术性。建筑物理环境的含义即从城市区域生态环境到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涉及声、光、热的可被人体感知的物理环境, 其学科的技术性体现在基于建筑与城市空间载体的声、光、热物理环境应用技术。由于其研究载体的可变范围很大, 因此其技术性特征也体现在从工程微观到宏观策略的不同侧重。针对建筑单体等微观研究载体时, 其技术性具有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技术等工程技术相似的微观、独立特征;当研究范围扩展到整个城市, 甚至国家或整个地理环境区域时, 其技术性逐渐向技术应用的宏观策略性特点转变。随着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 技术宏观策略性越发凸显, 这也是建筑物理环境学科不同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之一。

1.2 人体感知主观性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研究对象———声、光、热物理环境是基于人的感觉器官———耳、眼、皮肤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而产生的听觉、视觉、热觉确定的。而这些感觉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感受, 决非单纯的声、光、热纯物理量所能描述和衡量。建筑物理环境的好坏最终是要人去感受和评价的。人的主观感觉增加了意识、情感等要素, 使得对客观存在的物理环境的评价变得复杂化。这也是建筑物理环境学科与其他技术性学科不同的主要特征之一。

1.3 系统科学性

“环境”二字决定了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系统科学性。过去国内建筑物理学的科学工作者侧重于对单一物理对象———声、光、热的研究, 因此学科具有较浓的工科色彩。名称的变化反映出认识的进步和学科内涵的发展变化, “环境”二字代表研究对象在作用系统中的互联互动, 以建筑光环境为例说明它的研究对象是光 (包括天然光和人工光) , 其作用系统中还包括光的载体———城市与建筑空间介质, 感知其作用效果的主体———人;其研究内涵不仅仅是对建筑中采光或照明本身的探讨, 还有人的主观感知、空间介质的作用特性以及系统各要素 (光、建筑、人) 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筑声环境、建筑热环境亦如此, 并且声、光、热三个物理能量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

1.4 设计性

在我国,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隶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之下, 因此学科的设计性特点不言而喻。应用技术的内涵本质也决定了其设计性学科特征。建筑物理环境设计正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业界所重视。建筑的设计建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能够更舒适的生活、工作、居住于其中, 而物理环境的好坏正决定着舒适性。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在现在的建筑技术设计领域, 对舒适性的关注程度和需求增长态势已经超过对安全性的要求, 建筑物理环境设计正在逐渐取代结构设计成为必要和关键的技术性设计。

以上四个内涵特征是并列的, 又是内在联系, 相互作用的。如系统科学性决定了技术性和人体感知主观性, 设计性又基于技术性和人体感知主观性。

2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发展新趋势

2.1 逐渐向综合性学科发展

近年来,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研究发展方向有许多新的动向, 结合其发展特点, 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其发展脉络, 我们从纵、横两条线来分析。所谓纵向, 就是按照传统的分支学科的角度划分, 从建筑物理环境学科三大分支学科建筑热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出发, 各自作为独立的主体, 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 结合发展, 如图1所示。所谓横向, 即将建筑物理环境学科作为整体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 形成新的科研领域。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横向研究发展方向:

1) 建筑物理环境与人类心理、行为及感觉;2) 建筑物理环境评价与控制;3) 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在建筑物理环境中的应用;4) 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物理环境中的应用;5) 新型材料与建构技术在建筑物理环境中的应用;6) 城市物理环境与绿色、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技术;7) 建筑物理环境系统测试技术。

从以上学科研究方向群的构成分析看,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有几个新的学科发展特点值得注意:

1) 由具有理工性质的学科向综合性学科发展, 由过去单纯的偏重硬科学向软、硬结合的方向发展。主要与心理学、行为学、美学、能源学、材料学、环境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态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交叉渗透, 衍生出新的科研领域。虽然建筑物理环境在我国学科设置上只作为建筑学学科的三级学科, 但其外延非常广泛。这种趋势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机性、交错性和高度综合性的规律。

2) 由过去偏重基础理论研究向基础研究 (Fundamental Research) 、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 、发展研究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综合推进的趋势发展。但在不断拓展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同时仍不能忽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应协调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种研究层次间的比例关系。从学科发展现状来看,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尚有空白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况且我国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比例低于发达国家。我们应抓住机遇, 迎难而上, 研究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基础性成果。在这一点上, 有一定发展基础的科研机构宜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并重, 而新起步的科研机构宜侧重于应用实践研究。

3) 研究群体由过去集中于建筑物理专业人员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员扩展。建筑物理环境学科正逐步渗透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研究领域, 它们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这对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将是大有裨益的。

2.2 面向集约、高效的实验、测试技术发展方向

建筑物理环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实验获得有关建筑或城市空间内外环境的物理参数数据, 作为科学研究的客观事实依据, 这也是该学科科学性的体现。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实验室建设在推动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实验室的发展建设呈现出几个新特点:

1) 实验仪器设备向小型化、便携式方向发展。这大大减少了实验室空间占用面积, 消除了仪器设备固定化的弊端, 使得城市与建筑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变得灵活而方便, 可适应多种实验环境。

2) 城市和建筑的物理环境复杂多变, 为弥补现实条件下实验测试的局限和不足, 计算机虚拟物理环境实验分析应运而生。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虚拟物理环境下计算机分析检测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某些场合下, 虚拟环境模拟实验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如观演建筑室内厅堂音质设计。同时, 我们应看到现实条件实验测试和虚拟环境模拟实验两种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互补验证作用, 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和特点。

3) 实验教学的亲和力与直观性逐渐加强。各种建筑物理环境状态 (采光照明光环境、室内热环境、室内声环境等) 的营造都可结合实验室建筑自身载体进行, 搭建主观感知评价的实验平台, 这种模式营造的建筑物理实验环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 使实验课变得生动而鲜活。

3 结语

一门学科的发展决定于学科自身内在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两大因素。对于建筑物理环境学科而言, 前者自不用说, 有许多新鲜和前端的课题有待于解决和突破, 学科内在发展动力很大;而后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变化显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建筑物理环境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 社会上屡次出现住区居民因日照和噪声等问题而引发官司的案例, 同时各大城市也争相加大投入进行城市夜景照明建设, 控制噪声污染等改善城市物理环境的实践工程。全社会从上到下对改善人居环境, 更直接的说主要是对改善建筑物理环境的关注和需求与日俱增, 这种现实状况成为推动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发展的巨大动力。

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 人类发展的进程使我们步入了人居环境大发展的阶段,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当占一席之地,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内涵特征和上述发展动向是传统的建筑学学科向人居环境综合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 其发展对于整个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摘要:介绍了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技术性、人体感知主观性、系统科学性及设计性的特征, 并阐述了其逐渐向综合性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指出其发展对于整个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秦佑国.建筑技术概论[J].建筑学报, 2002 (7) :4-7.

[2]鲍家声.新要求, 新导向, 新希望——99全国高校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暨第二届系主任会议综述[J].建筑学报, 2000 (2) :30-31.

[3]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新建筑, 2000 (1) :8-11.

建筑工地旁的物理教学 篇3

2009年11月28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江苏省泗洪县雪枫中学一座新的教学楼开始动工了。刚建的新楼和旧楼之间只有十几米地之遥,这客观上给我们师生教育教学带来一定影响,但就长远考虑,这一举措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们的旧楼时间太久且是危楼,根据省教育厅指示必须重建。为了新楼保质、保量、如期完工,建筑工地引进许多大型机械,这些大型机械,我们师生是头一次看到,大家都感到新鲜好奇,而且这些大型机械的结构原理,以及建筑中许多科学技术都和我们物理知识密切相关。同时这些设备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直观性。

首先,工地建筑过程中有许多力学知识。例如,在进行《简单机械》教学时,我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建筑工地上吊车的结构及吊车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指出其中动滑轮和定滑轮位置,同时说出两种滑轮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提高吊车的工作效率?(减少额外功,多做有用功,加润滑剂)。在课间,挖土机挖土时,可让学生观察、思考挖土机做的功,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如何减小摩擦?如何提高挖土机的机械效率?等等。

其次,声学知识。上物理课时,外边工地难免有机器噪声。此时,可以利用这一现象复习物理学中噪声危害和控制知识。比如,让学生关上门窗,问学生这一措施是在什么位置减少噪声的?这样一来,既复习了物理知识,又收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还有热学知识。大家都知道2009年寒潮来得特别早,也特别冷,建筑工人师傅不畏严寒、起早贪黑,他们在用钢筋水泥做地基时,可组织学生利用课间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如下物理问题:①建筑工人师傅为什么在水泥混凝土中加工业盐呢(降低水泥凝固点,防止冻坏地基)?②他们为什么把地基做得又宽又厚呢?如此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不断地引导他们思考。既使学生学到物理知识,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

现代教育目标提倡三维式教学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筑工地上的劳动场景给我们师生提供一个很好物理教和学的平台。

比如,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建筑师傅的在下楼基的过程中,进行《测量》教学。试问同学们,建筑工人师傅为什么把地基做得又宽又厚?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建筑工人师傅劳动过程。还可以引申到压强知识的教学,为了减小大楼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建筑师傅们是如何设计和操作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解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带上测量工具,自己去测量楼基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地基面积,再带入物理公式计算。这样一来,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

教师应如何利用建筑工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大家都知道90后的学生与六十年代学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①他们不理解、不体谅父母劳动的辛苦。②很少关心帮助他人。③他们和教师之间总是存在教与学的矛盾,说谎、怕吃苦。④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教师可借建筑工地上的劳动场景,向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了让学生体谅父母劳动的辛苦,可编制这样一个童话,取名为:《建筑工人的手和铁钉》

有一天,一根铁钉从高空掉入沙子中。到了晚上,沙子对钉子说:“老兄,你怎么有空到我寒舍拜访,而不去钻入木头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呢?”铁钉说:“老弟,这,你就不知情了吧!白天,有一只牛皮般厚的手捏得我有气无力,幸亏我尖利的前锋猛扎了他一下,这才幸好逃脱。看,我身上还有斑斑血迹呢!说句心里话,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铁钉内疚得一夜没有睡着。第二天,天刚刚亮,一只熟悉的手把铁钉从沙子中捡了起来。此时,铁钉心里很诚恳,它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去呆着,该如何坚守好自己岗位!

听了这一童话故事,同学们被深深感动了,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久久注视着工地,有的学生主动要求帮助困难同学。我们的教育,不一定要把一个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清华、北大的学子,而应该教育我们的学生先做人,再教育其成才。

总之,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物理情缘感天动地。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热爱大自然,物理教学资源随手可取。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篇4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砌体工程中,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进行复验,其检验批的数量正确的为:(2012,29)A.袋装水泥以50t为一批 B.散装水泥以每罐为一批

C.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天进场的为一批 D.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一般建筑阳台、外廊栏杆的最小高度,哪一种尺寸是正确的()A.多层建筑中最小高度为950mm B.多层建筑中最小高度为1000mm C.多层建筑中最小高度为1050mm D.高层建筑中最小高度为1250mm

3、某房地产开发公司2005年获得商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并建设商铺,某业主于2009年初正式购得一间商铺并取得房产证,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国家法规,该业主商铺房产的土地使用年限至哪一年截止〔2010,81)A.2045年 B.2049年 C.2055年 D.2059年

4、《抗震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作出了规定,例如:对烧结普通砖房,8度设防时,按不同楼、屋盖类别分别规定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为15m、11m和7m。其中11m适用于下列几种房屋中的哪一种 A.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房屋 B.装配整体式楼、屋盖房屋 C.装配式楼、屋盖房屋 D.木楼、屋盖房屋

5、根据《高规》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高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下列何值 A.4 B.5 C.6 D.7

6、下列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最低质量控制要求中,哪项不属于其中的规定()

A.砂浆、混凝土强度试块按规定制作 B.强度满足验收规定

C.砂浆拌和方式为机械拌和 D.砂浆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7、下列哪条不符合汽车库安全疏散规定?()

A.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汽车库内最远工作点到楼梯间距离为60m B.小于50辆的汽车库可设一个单车道出口

C.50辆以下汽车库可采用垂直升降作汽车疏散出口

D.二层地下车库,平均每层停车数为65辆时,可设一个双车道出口

8、某单层厂房外墙外围水平面积为1623m2,厂房内设有局部两层办公用房,办公用房的外堵外围水平面积为300m,则该厂房总建筑面积是:(2005,19)A.1323m2 B.1623m2 C.1923m2 D.2223m2

9、以下哪种材料燃烧性能最差____ A:丙纶; B:晴纶; C:涤纶 D:尼龙

10、图中的A-A剖面图应是()(见题10图)。A.A B.B C.C D.D

11、以上

12、雅典卫城中采用了女像柱廊的是哪座建筑__ A.帕提农神庙 B.伊瑞克提翁神庙 C.卫城山门 D.胜利神庙

13、下列材料可以作为卫生间、厨房吊顶的罩面板的是()A.水泥石棉板 B.矿棉装饰板 C.防潮石膏板 D.纸面石膏板

14、建设单位工程招标应具备下列各条中的哪些条件__①有与招标工程相适应的经济技术管理人虽②必须是一个经济实体,注册资金不少于一百万元人民币③有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④有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的能力⑤具有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的能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5、当设计条件相同时,下列吊顶中,哪一种的耐火极限最高____ A:厚1.5m的板条抹灰

B:钢丝网抹灰(14水泥石棉浆,厚2m)C:各厚0.8r的双层石膏板 D:1m厚的石棉板

16、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分为:(2007,25)(2009,25)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17、下列保护层的单价(元/m2)中哪一种最贵(2004,11)A.水泥砂浆 B.水泥聚苯板

C.聚乙烯泡沫塑料 D.豆石混凝土

18、下列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期限的表述中,何者是正确的(2011,82)A.使用期限为40年 B.使用期限为50年 C.使用期限为80年 D.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19、室内楼梯梯级的最小宽度×最大高度(280mm×160mm)是指下列哪类建筑()A.住宅 B.幼儿园

C.电影院、体育场

D.专用服务楼梯、住宅户内楼梯

20、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要对各种砌体的强度设计值乘以不同的调整系数,这是由于水泥砂浆的:__ A.强度高 B.硬化快 C.和易性差 D.耐久性好

21、土地使用费属于下列费用中__。A.建设单位管理费 B.研究试验费 C.建筑工程费

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2、水玻璃材料选用在下列哪种介质中是错误的()A.酸性介质(硅氟酸除外)B.非盐类介质 C.普通碱性介质 D.天然水介质

23、关于照度的定义。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____ A: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采集者退散 B: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以人眼感觉为基准的能量 C:被照表面在单位面积上所接收到的光通量

D:发光体在给定方向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24、求至少出版两本以上图书的作者姓名及数量,下列SQL语句正确的是

A.SELECT作者姓名,COUNT(*)AS 数量 FROM 图书,作者;

HAVING COUNT(*)>=2 B.SELECT作者姓名,COUNT(*)AS数量FROM图书,作者;

WHERE作者.作者编号=图书.作者编号;

GROUP BY图书.作者编号HAVING COUNT(*)>=2 C.SELECT作者姓名,COUNT(*)AS,数量FROM图书,作者;

WHERE作者.作者编号=图书.作者编号;

GROUP BY图书.作者编号SET COUNT(*)>=2 D.SELECT作者姓名,COUNT(*)AS数量FROM图书,作者;

WHERE作者.作者编号=图书.作者编号;

AND COUNT(*)>=2;

GROUP BY图书.作者编号

25、预制混凝土板构件,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下列哪条是不符合规范规定的()

A.长度+10mm,-5mm,用钢尺检查

B.宽度±10mm,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较大值 C.厚度±5mm,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较大值 D.表面平整度5mm,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且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2006,27)A.500mm B.750mm C.1000mm D.1250mm

2、计算速动比率时,需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其原因是: A.存货变现速度最慢

B.存货可能存在盘亏、毁损 C.存货可能已充当了抵押品 D.存货可能已降价 E.存货占用资金太多

3、初步设计总说明书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中错误答案为下面哪项(2000,78)A.工程设计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B.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C.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D.施工组织规划

4、城乡规划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什么(2009,74)A.城镇体系规划

B.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D.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5、涂膜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多少倍〔2005,42)(2009,55)A.0.80 B.0.90 C.0.85 D.0.95

6、注册建筑师注册的有效期为__年。A.1 B.2 C.5 D.10

7、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直接用于施工管理的定额是______。A.施工定额 B.预算定额 C.概算定额 D.概算指标

8、底层室内地面以下砌体用泥凝土灌实小砌块孔洞,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__。A.C20 B.C25 C.C30 D.C15

9、下列有关胶凝材料内容中,正确的—项是__。A.建筑石膏凝固时收缩大

B.菱苦土加水调拌时需掺入促硬剂

C.建筑石膏使用前需陈伏,否则因凝结过快而影响施工 D.水玻璃硬化后耐碱性差,但耐酸性好(氢氟酸除外)

10、居住区的技术经济指标中,人口毛密度是指:(2010,15)A.居住总户数/住宅建筑基底面积 B.居住总人口/住宅建筑基底面积 C.居住总人口/住宅用地面积 D.居住总人口/居住区用地面积

11、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内容需要作重大修改时,正确的做法是:(2006,73)A.由建设单位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修改 B.由设计单位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修改 C.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双方共同协商后,方可修改 D.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双方共同协商后,方可修改

12、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场体时,墙底部应砌烷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6,29)A.120mm B.150mm C.180mm D.200mm

13、普通水泥有多少标号?()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4、某分部分项工程,消耗人工费300万元,材料费1500万元,机械台斑费2000万元,现场经费10万元,其他管理费20万元,利润串是5%,则该分部分项工程建安工程费为__万元。A.3830 B.4021.5 C.5745 D.380015、16、甲级资质和乙级资质的设计单位以联合体投标,用__确定资质等级。A.甲级资质 B.乙级资质

C.重新申办资质

D.不可以以联合体投标

17、招标方式中,邀请招标与公开招标比较,其缺点主要有()等。A.选择面窄,排斥了某些有竞争实力的潜在投标人 B.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对较差 C.招标时间长 D.招标费用高 E.评标工作量较大

18、__不是后现代主义作品。A.波特兰市政中心大楼 B.西格拉姆大厦 C.西点办公大楼

D.美国电报与电话公司大楼

19、大型公共建筑工程项目评标委员会人数不应少于__。A.5人 B.7人 C.9人 D.11人

20、城乡规划报批前应向社会公告,且公告时间不得少于__。A.10d B.15d C.25d D.30d

21、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且体积小于等于5000m3的多层仓库,可采用____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A:1支 B:2支 C:3支 D:4支

22、下列哪一种情况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2003,17)A.建筑物内的上料平台 B.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 C.挑阳台 D.管通井

23、塑料门窗工程中,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应采用什么材料填嵌(2006,50)A.水泥砂浆 B.水泥白灰砂浆 C.闭孔弹性材料 D.油麻丝

24、勒·柯布西耶的体现新建筑五点的代表作是____ A:萨夫伊别墅注册建筑师考试 B:马赛公寓

C:黎瑞士学生宿舍 D:昌迪加尔法院

25、在钢管混凝土构件内掺入适量膨胀剂,其主要目的为下列何项__ A.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B.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加强钢管大队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C.延缓凝结时间,降低水化热

建筑物理作业1.2 篇5

(1)

传热有哪几种方式?各自的机理是什么? 答:传热的基本方式分为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的机理:

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固体导热是由于相邻分子发生的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热能传递;在液体中的导热是通过平衡位置间歇着的分子振动引起的;在气体中则是通过分子无规则运动时互相碰撞而导热。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3.辐射传热与导热和对流在机理上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以电磁波传递热能的。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由于物体原子中的电子振动或激动,就会从表面向外界空间辐射出电磁波。

(2)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试列举一些建 筑材料的例子说明。

答: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C时,在1h内通过1㎡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材料或物质的导热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材质的影响

就常用非金属建筑材料而言,其导热系数值的差异仍然是明显的,如矿棉、泡沫塑料等材料的λ值比较小,而砖砌体、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λ值就比较大。至于金属建筑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等的导热系数就更大了。2.材料干密度的影响

材料干密度反映材料密实的程度,材料愈密实干密度愈大,材料内部的孔隙愈少,其导热性能也就愈强。一般来说,干密度大的材料导热系数也大,尤其是像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一类多孔材料,表现得很明显。但是也有某些材料例外,如玻璃棉这类材料存在着一个最佳干密度,即在该干密度时,其导热系数最小。3.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非金属建筑材料常常并非绝对干燥,而是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材 料的含湿量表面在材料中水分占据了一定体积的孔隙。含湿量愈大,水分所占有的体积愈多。因此,材料含湿量的增大必然使导热系数值增大。

(3)对流换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值与哪些因素有关?通常在工程中如何取 值?

答:对流换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当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为1K时,1m*1m壁面面积在每秒所能传递的热量。影响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有: 1.气流状况

不同的气流状况,对流换热系数也不一样。大致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受迫对流两种。2.平壁的状态、传热方向、温差

如果属于自然对流换热的话,平壁处于垂直或者水平状态时,其对流换热系数也不一样。当平壁处于水平状态时,又由于传热方向的不同,对流换热系数也将不同。而温差正式引起传热方向的原因。

3.温差的大小、风速的大小与固体表面的粗糙度

如果属于受迫对流换热的话,风成为主要的扰动因素,但是在受迫对流换热之中必然包含着自然对流换热的因素。受迫对流换热主要取决于温差的大小、风速的大小与固体表面的粗糙度。

(5)何谓稳定传热状态?稳定传热状态有些什么特征?

答:如果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则称为“稳定温度场”,在两个稳定温度场之间发生的传热过程,则称为“稳定传热过程”。稳定传热状态的特征:

1.通过平壁的热流强度处处相等;2.同一材质的平壁内部各界面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

(6)试分析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特性,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如何应用封闭空气间层? 答: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是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封闭间层表面材料的辐射性能(黑度、温度)、空气间层厚度、空气间层位置、密闭性、热流方向等因素有关。

封闭空气间层可以增加热阻,省材料,重量轻。一般空气间层设置在温度低的一侧,以减少热辐射损失;常采用单面贴铝箔,且设在温度较高侧,以防止内部发生冷凝;若技术允许,增加层数较单纯增加厚度要好。

1.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封闭空气间层可以增加热阻,并且材料省,重量轻,是一项有效而经济的技术措施。

2.如果构造技术可行,在围护结构中用一个“厚”的空气间层不如应个“薄”的空气间层。3.为了有效地减少空气间层的辐射传热量,可以在间层表面涂贴反射材料,一般在一个表面涂贴,并且是在温度较高一侧,以防止层内结露。

(7)试求出用同一材料构成的5层厚度为20mm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与1层厚度为100mm的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各为多少?

答:根据垂直封闭空气间层内不同传热方式的热量比较,因空气导热性差,纯导热量随着间层厚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少。尤其是在4cm处变化明显。所以,用同一材料构成的5层厚20mm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大于1层厚100mm的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

(8)在稳定传热状态下,为减少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可采取哪些建筑措施?各自的机理是什么?

答:1.减少金属门窗的使用;金属建筑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等的导热系数比较大,导热能力也因此大。

2.使用保温墙体;利用保温强体可以使墙体两侧的温度差减小,以此减少热损失。3.增加墙体保温隔热层;通过增大热阻来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4.采用隔热或夹胶或反射或双层玻璃; 5.减少采光面积; 6.屋面增加保温隔热层 等等措施。

(10)围护结构材料层表面蓄热系数Y与材料蓄热系数S之间有何异同之处?各适用什么情况?

答:1.在建筑热工学中,把半无限厚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Aqo与温度波动振幅Af的比值成为物体在谐波热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常用S表示,其单位为W(㎡•K); 2.但在工程实践中,绝大多数是有限厚度的单层或多层围护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材料层受到简谐温度波作用时,其表面温度的波动,不仅与各构造层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有关,而且与边界条件有关,即在顺着温度波前进的方向,与该材料层相接触的材料或空气的热物理性能和换热条件对其表面温度的波动有影响。所以,对于有限厚度的材料层,材料层表面的热流波动振幅Aq与表面温度波动振幅Af的比值,称为材料层表面蓄热系数Y。

(13)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相对湿度能够反映空气的干湿程度,而绝对湿度就不能?

答:在一定温度及大气压力下,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饱和蒸汽量的比值,叫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所含水蒸气的重量成为空气的绝对湿度,常用f表示,单位:g/m³;饱和状态下的绝对湿度用饱和蒸汽量fmax表示。绝对湿度说明空气在某一温度状态下实际所含水蒸气的重量,但不能直接说明空气的干、湿程度。但是相对湿度反映了空气在某一温度时所含水蒸气分量接近饱和的程度。

(14)露点温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结露现象,并解释。

答: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成为该状态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例如:冬天在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中,常常可以看到窗玻璃内表面上有很多露水,有得甚至结了厚厚的霜。

现象解释:由于玻璃的保温性能低,其内表面温度远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空气就容纳不了原有的水蒸气,迫使其中的一部分凝结成水珠析出,由于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析出,形成露。

(15)已知:ti=20°C;φi=50%。问:若采用如【例1.2-2】中图1.2-20所示墙体,在保证内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室外气温不得低于多少?若增加保温层使其传热系数不超过1.0W/(㎡•K),此时的室外气温又不得低于多少? 解:一:(1)求露点温度:当ti=20°C,φi=50%时,查表可得P=Ps*φi=1175Pa 对照表可知露点温度为9.5°C,此温度相当于θi如图所示

(2)由表查出内表面的换热阻Ri=0.11㎡•K/W

外表面的换热阻Re=0.04㎡•K/W(3)由表查出各材料层导热系数值 石灰砂浆内粉刷:λ1=0.81 W/(㎡•K)钢筋混凝土: λ2=1.74 W/(㎡•K)水泥砂浆外粉刷:λ3=0.93 W/(㎡•K)(4)计算壁体的传热阻

R=R1+R2+R3=d1/λ1+d2/λ2+d3/λ3 =0.02/0.81+0.2/1.74+0.02/0.93 =0.025+0.115+0.022 =0.162㎡•K/W(5)计算平壁总热阻

平壁的总热阻R0=Ri+R+Re=0.11+0.162+0.04=0.312㎡•K/W(6)求外表面温度值

θi=ti-Ri/R0(ti-te)解之te=-9.8°C 即在保证内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室外气温不得低于9.8°C。二:

若增加保温层使其传热系数不超过1.0W/(㎡•K),即总热阻不低于1.0㎡•K/W 同理有

平壁的总热阻R0=Ri+R+Re=0.11+1+0.04=1.15㎡•K/W 求外表面温度值

θi=ti-Ri/R0(ti-te)解之te=-89.7°C

浅谈建筑外窗物理三性的检测 篇6

来源:17baba.com时间:2007-10-08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 我要投稿

文章出处:朱敏 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 要:通过对建筑外窗气密性、水密性及抗风压性能检测运用新标准的贯标评述,阐明了在外窗生产制作过程中规范设计管理要求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前言

深圳地处沿海台风气象地区,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数量及建筑高度不断增加,业主及客户对建筑外窗质量问题的投诉也越来越多。窗体主要受力杆件由于结构设计和选材的不合理性,在暴风雨或伴有台风的季节,雨水渗入室内造成内部装修层损坏。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深建材[2000]17号《关于对建筑外墙窗户实行用前检验的通知》和深建材

[2001]19号《关于加强建筑门窗质量管理的通知》的指示精神,龙岗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于2003年5月6日开始对外窗质量进行强制性的检测业务,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外窗的物理三项性能即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和抗风压性进行抽样检测,抽检比率:同一工程项目外窗面积大于5000m2的,须抽取不同类型(推拉、平开)主规格窗各一组(三樘)送检;由不同厂家生产的,须分别抽检。同一工程项目外窗面积小于5000m2的,抽取用量最大的一组主规格窗送检;由不同厂家生产的,须分别送检。有关标准和规范对外窗物理三性的要求

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建筑外窗物理三性检测的标准,并于2002年对此标准进行了更新,即:GB/T7106-2002《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8-2002《建筑外窗雨水渗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引用的产品分类标准包括:GB8481-1987《推拉铝合金窗》、GB8479-1987《平开铝合金窗》、JG/T3018-1994《PVC塑料窗》、GB/T11793.1—1989《PVC塑料窗建筑物理性能分级》等。对照86版的检测及分级标准,新国标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修改:

(1)增加以单位面积空气渗透率为分级指标值,与单位缝长空气渗透率分级指标值综合定级。

(2)增加检测负压差下空气渗透率的内容。

(3)对水密性能波动加压的使用范围作出规定。

(4)增加抗风压性能有关工程检测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新颁布的检测标准对检测设备本身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如仪表的精度、测量的误差、加压的速度等;对检测设备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检测附加空气渗透量、对特定地区的建筑外窗作雨水的波动性能检验,风压强度试验要求能够作压力的波动试验等。

随着空调进入家庭,提高了对建筑隔热的要求,特别是在地处亚热带的华南地区,使用空气渗透量小的外窗可较大程度地节省制冷能耗。国标或行标中规定塑料窗和铝合金推拉窗空气渗透量小于3.0m2/m.h,铝合金平开窗空气渗透量须小于2.5m2/m.h。

外墙窗户雨水的渗漏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因此雨水渗漏性能对于深圳地区的住户来讲也显得非常重要。已经实行的国家标准中以雨水飞溅或连续溢入室内的严重量渗漏现象所对应的风压值的前一级作为外窗等级的判定依据。塑料窗及铝合金推拉窗均要求100Pa为合格,铝合金平开窗要求250Pa为合格。

在外窗物理三性中,抗风压性能是最重要的,其关系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目前大量劣质的窗用型材充斥市场,因此急需强化外窗风压的检测手段来规范产品制作的选材用料。国标或行标中规定塑料窗安全检测手段来规范产品制作的选材用料。国标或行标中规定

塑料安全检测风压应≥1000Pa,铝合金推拉窗应≥1500Pa,铝合金平开窗应≥2000Pa。外窗物理三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外窗的整体性能,是外窗组装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深圳市建设局于2001年出台了有关建筑门窗的设计管理的相关地方性标准,规定我市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外窗,雨水渗漏性能不能低于2500Pa;抗风压性能按GBJ-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计算,最低抗风压指标不得低于2500Pa。同时规定外窗受力杆件的铝合金型材壁厚须≥1.4mm。低于上述指标的建筑外窗,不准在工程中使用。检测方法概述

3.1 气密性检测

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时,首先充分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缝隙和镶嵌缝隙,或用不透气的盖板将压力箱体开口部盖严,分级施加正负压风荷载,记录达到各分级正负荷载时的空气流量,即附加空气渗透量;然后将密封去除,重复上述过程,测定总的空气渗透量。以两次测量的差值即总渗透量减去附加渗透量作为试件本身的渗透量,并以窗内外压力差值为10Pa时单位开启缝长度和单位面积上的空气渗透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级。

3.2 水密性检测

对于深圳地区的外窗宜采用波动加压法,首先以3L/m2.min的淋水量对试件进行均匀的喷淋,然后分级周期性地施加风荷载,在各级波动加压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每个试件达到严重渗漏时的压力差值。以此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该试件水密性能检测值,并以一组试件窗的综合检测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级。工程检验时加压至平均值设计指标值。

3.3 抗风压检测

抗风压性能检测可分为变形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和安全检测三部分。变形检测时,风压荷载分级施加,以主要受力杆件的相对面法线挠度达到杆件长度的L/300时的风荷载值作为变形检测压力差值P1,以此来评价建筑外窗保持正常使用功能的能力。以1.5P1作为反复加压检测压力差值P2,检测在正负交替风荷载P2作用下构件的反应。以2.5P1作为定级检测压力差值P3,检测在阵风荷载P3作用下构件的反应。

工程检测是考核实际工程的外窗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检测。检测压力差为P3、。当工程设计值小于或等于2.5P1倍时,才按工程检测进行;并以0.6倍工程设计值(P2、)进行反复加压检测。当工程设计值大于2.5P1倍时,以定级检测取代工程检测。

在抗风压性检测时需注意一点,就是有的窗子气密性太差,而检测系统的鼓风机最大风量是一定的,当送风量已经达到极限,压力箱内还无法达到被测杆L/300面法线挠度值对应的压力差时,就没有办法计算出该窗子的抗风压性能。检测设备设计功能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经过对多家门窗试验机供应厂商的考察论证,我站现采用了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ZMC-5000微机控制门窗试验机,本机的材料试验系统具有外观造型美观,结构简单紧凑、试验功能完善、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具体性能指标如下:

(1)由微机与工控机上下两极控制系统组成,上位机主要完成数据处理、图形处理、数据管理、控制试验过程,下位机完成采集数据,动作执行,根据上位机的指令,控制动力系统正、负向的加压。可进行手动试验与自动试验的切换;

(2)微机控制系统实时动态显示压力值、三路变形、挠度、试验时间、温度值、空气的渗透量和试验状态;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风压变形性能三个试验可分步完成,也可全程自动完成;

(3)采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试验结果可自动保存,并提供了数据分析辅助工具。全中文的Windows平台下的试验软件,可即时打印出完整的试验报告和试验曲线;

(4)设备标定功能。本机具有简单的标定功能,可方便地通过软件对设备进行标定工作。5 不同种类外窗三项性能的比较

建筑外窗综合物理性能等级按标准共分为高性能(A1-A3)、中性能(B1-B3)、低性能(C1-C3)三大类九个等级。下面将铝合金黄色窗和塑料窗的物理三性做一综合比较分析:

5.1 空气渗透性

空气渗透性简称气密性,主要与框扇之间的密封程度有关,即框扇之间缝隙大小及密封材料的性能有关。平开塑料窗框扇之间的缝隙小,且又采用橡胶密封条,因此气密性最好。铝合金推拉窗框扇之间的缝隙较大,框扇之间的密封条又采用毛刷,因此气密性相对较差。塑料推拉窗框架之间的缝隙较大,但多用橡胶密封条,密封性能较毛刷好,因此气密性较铝合金推拉窗好。

5.2 雨水渗漏性

雨水渗漏性能主要由框扇之间缝隙、框扇密封材料和玻璃密封材料性能决定。平开塑料窗框扇构件是焊接的,框扇之间缝隙小,玻璃密封材料多是PVC条,框扇密封材料是橡胶条,密封较好,且玻璃与窗框扇之间,及窗框与扇之间大都是内外两道密封,因此雨水渗漏性能最好。而推拉铝合金窗框扇之间的底部有导轨,缝隙大,因此雨水渗漏性差。

5.3 抗风压性能

抗风压性能是框扇刚性和框扇密封材料性能的综合反映。塑料窗的密封材料一般是硅胶加橡胶密封条,其窗框(扇)达到一定长度必须加衬增强型钢,以提高窗体本身的强度和刚度。铝合金窗由于其型材壁厚较薄,采用平开窗刚度不足,且接头处不易处理,因此多采用推拉窗。铝合金推拉窗一般是硅胶加毛刷密封,但由于塑料窗的衬钢并未在其型材内腔角部联接成完整的框架体系,窗框、扇四角及丁字节点的塑料焊接角强度比较低,因此铝合金窗的抗风压能优于塑料窗。物理三性对外窗设计者的具体要求

目前,很多建筑设计单位对外窗的设计仅限于建筑立面的效果,确定外窗的形式和规格,而很少对外窗进行结构计算和对空气渗透、雨水渗漏、抗风压以及保温、隔声、采光等重要性能提出具体要求,更无节点详图。这一方面使施工单位在制作加工和安装时无依据;另一方面也使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在质量检查验收时,无质量检查依据。而作为质检部门对外窗的测试也只能依据是否达到国标或行标中的最低级C3级予以判定,无法对是否满足实行工程需要作出评价。由此生产企业提供的外窗也难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楼层的质量要求,使外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隐患。因此设计单位必须根据工程使用功能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确定外窗的物理三项性能指标。对于深圳来讲,一方面要注意选用优质的密封材料和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保证建筑外窗的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另一方面,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要考虑台风的平均度,按不同的建筑高度、建筑体型计算出本地的风荷载标准值后,确定建筑外窗的抗风压性能。P3值与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WK值相对比,应大于或等于WK。

目前,各省市在控制建筑外窗的质量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如上海实行准用证与生产许可证制度,即当地企业获得由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后,当地建设部门发予准用证。武汉从1999年开始实行准用证及针对每项工程的抽样送检制度。对于我区的情况,按着深圳市已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政策:

(1)建立建筑外窗产品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及早发现和解决产品设计中的缺陷。特别是高层建筑使用的建筑外窗,更应严格审查。

(2)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该行业的管理力度。对承包单位的建筑外窗业务实行资质等级管理制度和生产许可证制度。对好的生产企业及型材产品实行扶持政策。

(3)强化建筑市场铝合金和塑料窗用型材的监督、检测。我站已开展铝材的壁厚、氧化膜厚度、韦氏硬度和封孔质量的检测业务。PVC塑料窗应进行角度的检测。

目前我区门窗制造行业存在着现场拼装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因此必须加强从生产厂原料开

浅议地下建筑的物理环境 篇7

关键词:地下建筑,空气环境,光环境,声环境

建造在岩层或土层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 称为地下建筑。地下建筑的所有六个界面都包围在岩石或土壤之中, 直接与介质接触, 这使得内部空气环境、光环境和声环境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空气环境

1.1 空气环境的舒适度

(1) 温度与湿度。

地下建筑周围的岩石和土壤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不过地温的恒定并不等于地下建筑室内温度也使恒定, 因为室内温度还要受引入的空气温度的影响。只是将引入的室内空气温度调节到适宜的程度, 要比在地面有窗建筑中容易得多, 这也是地下建筑能够节省能源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地下建筑室内自然温度在夏季一般都低于室外温度, 冬季高于室外温度, 而且温差较大, 故进入地下建筑往往有冬暖夏凉之感, 但这种冬暖夏凉只是一种相对的感觉, 与舒适标准还有很大距离。因此, 必须对地下建筑的温、湿度实行人工调解, 在冬季一般应采取升温和增湿措施, 夏季与地面建筑不同, 应采取升温和降湿措施。

(2) 界面的热、湿辐射强度。

由于地下建筑的界面直接与岩石或土壤接触, 故建筑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既受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地温的作用。当内表面温度高于室温时, 发生热辐射现象, 反之则出现冷辐射;温差越大, 辐射强度越高。

岩石或土中所含的水分, 由于静水压力的作用, 通过围护结构向地下建筑内部渗透, 即使做了比较有效的隔水层, 结构在施工时留下的水分, 在与室内的水蒸汽分压值有差异时, 也会向室内散发, 称为湿辐射。如果由于结构内表面达到露点温度而开始出现凝结水, 则这些水分又向室内蒸发, 形成更强的湿辐射, 对热湿环境的不良影响就更为严重, 故应尽可能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3) 室内的气流速度。

室内空气流动的速度, 影响到人体的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 虽然并不能使气温升高或降低, 但如果人体散热和皮肤的蒸发通畅, 则主观感觉会优于对单纯湿温环境的反应。因此, 保持适当的气流速度, 是使空气环境舒适的重要措施之一, 也是衡量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1.2 空气环境的清洁度

(1) O2、CO、CO2浓度。

空气中O2、CO、CO2这三种气体的含量, 是衡量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标准。

在地下建筑中, 除从外界引入的空气中有少量的CO, 在一般情况下, 不存在很多使CO浓度升高的因素。目前, 常见的地下停车库中的CO浓度会出现迅速升高到人员无法在其中停留的程度, 因此对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和运用, 必须符合CO含量的允许值的要求。此外, 当地下综合体中的停车库位于下层时, CO含量较高的空气有可能通过了楼梯等开敞部分进入上层空间, 所以这也要列入地下建筑物里环境设计的考虑中。

人对空气中CO2浓度升高的不适应感, 往往是与因含氧量减少的不适应感同时发生, 因此加强通风, 保证人所必需的新鲜空气量, 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2) 空气中的含尘量。

地下建筑没有窗, 通过空气渗透进入室内的尘量比地面上有窗的建筑容易控制, 这也是有些精密性生产适合于在地下环境中进行的原因之一。除空气中带入的尘粒之外, 还应注意在地下建筑中有没有其他尘源, 例如地铁车站中空气含铁粉的浓度较高, 日本的地铁车站和我国北京地铁车站都有过这样的记录, 在通风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到这种情况。

(3) 空气中的细菌含量。

在自然空气中, 总会悬浮着少量细菌, 如链球菌, 霉菌等, 浓度很小时对人无害。室内环境容易造成细菌聚集, 因此应当保持一定的清洁标准, 即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的总数不超过1500个。当地下建筑内空气含菌量较高时, 应采取适当的灭菌措施。

2 光环境

衡量光环境质量的指标有照度、均匀度、色彩的适宜度等。地下建筑在后两个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但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使这些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地下建筑中的照度标准, 至少应不低于同类型同规模的地面建筑, 在这个前提下, 在某些部位还应有所提高, 例如室外环境的照度在晴天是在5000勒克斯以上, 比室内人工照明条件下的照度高出几倍到几十倍, 人们从室外环境直接进入地下环境时, 强烈的光线反差会使视觉受到较大刺激, 甚至在短时间视力很不适应。因此在出入口部位白天的照度应高于内部照度, 使之尽可能接近天然光照度, 而且应形成一个强弱变化的梯度, 使人逐步适应;夜间则相反, 出入口部分的光线应由强变弱, 以适应地面上比较暗的光环境。

室内环境中的天然光线不但起采光作用, 对人体健康也是有益的。设置下沉广场或庭院, 设置天窗或部分玻璃屋顶, 都可以使地下建筑得到一部分天然光线。

室内色彩是视觉环境的内容之一, 对人的心理状态有一定影响, 和谐淡雅的色彩使人精神爽适, 刺激性过强的色彩使人精神烦躁, 比较好的效果是在总体上色调统一和谐, 在局部上适当鲜艳或对比。在地下建筑中, 宜以偏暖色调为主, 避免多用灰色或蓝色。

3 声环境

地下建筑与外界基本上隔绝, 城市噪声的影响很小, 在室内有声源的情况下, 由于地下建筑没有窗, 界面的反射面积相对增大, 使噪声声压级比同类型地面建筑要高一些。

为了把室内噪声控制在容许值以下一般采取两个主要措施, 及隔离和减弱, 也就是隔声和吸声。通过孔、洞、缝传入室内的噪声比透过界面传入的要强得多, 因此应注意这些部分的隔声问题;如果室内有噪声源, 吸音措施只能减弱反射声的强度只有隔声才可能减弱噪声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结语

通过对地下建筑+的空气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的分析, 对地下建筑的物理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可以看出地下建筑的优点与缺点往往是对应存在的。因此, 若要是地下建筑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就应当从建筑本身的功能特性和使用者的适应程度进行评价, 选择那些在功能上能较好的适应地下建筑的优点, 同时又较少受其局限性影响的建筑类型建在地下空间中。

参考文献

[1]关宝树, 杨其新.地下工程概论 (第1版) [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6.

[2] (美) 约翰·卡尔莫迪, 雷蒙德·斯特林, 于润涛, 皮声援[译].地下建筑设计 (第1版) [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3, 5.

建筑功能评价与建筑价值评估 篇8

一、建筑功能的评价

1、建筑功能

功能是指研究对象能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也即产品的具体用途,它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建筑功能是指建筑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性能的总和,一般指必要功能。

2、建筑功能评价

建筑功能评价是对建筑产品能够提供的功能效果加以分析和评价论证,衡量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不同的建筑产品,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例如,工业厂房要满足生产一定工业产品的要求,既要考虑设备的布置、安装的场地和条件,又要考虑必须的空调、采暖、照明、给排水等功能,以便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因此,任何建筑产品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建筑功能评价是价值工程理论的核心。价值工程理论是本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其创始人公认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价值工程的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人力、财力和时间获得必要功能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目的是要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去改进和创新产品,使产品既要在技术上可靠实现,又要在经济上所支付费用最小,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建筑功能评价是对已建成建筑的功能效果加以分析和评价论证,目的是评价建筑产品是否符合人们的各种功能需求,是否达到预期的建设目的,也即建筑产品是否物有所值。所以建筑的功能评价更注重于结果研究。

3、建筑功能评价的主要内容

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分为这两个部分),在功能评价方面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

(1)社会性功能:建筑的功能不仅要满足建筑本身使用的要求,而且必需满足与外部整个环境协调的需要,定位应与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这在建设项目市场可行性研究——市场分析与项目SWOT分析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如住宅要考虑环境条件、交通、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及文化公共配套设施;商业建筑要考虑商业集聚度、交通便捷度等。

(2)适用性功能:建筑是否符合建设目的,首先体现在其适用性方面,例如:住宅应满足日照、水电、保温隔热、私密性等要求。

(3)安全性功能:指在建筑的结构、构件、使用的材料以及建筑建造等方面的安全效果。

(4)艺术性功能:主要指建筑的建筑艺术效果,如建筑的式样、色调、风格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

(5)经济消耗:建造费用、维护费用等。

4、建筑功能评价的方法

建筑功能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有多种,比较简单而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专家评议法和综合评分法。

专家评议法是指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由专家评议组拟定评价内容,通过对各种建筑功能的定义、分析、比较和调查后进行的综合评议,确定建筑功能的评价结果。

综合评分法,是将建筑功能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其中定性指标采用专家评分确定分值,定量指标按照实现功能的满足程度转化为相应的评分,最后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求出建筑工程的功能评价综合得分。

二、建筑功能评价与建筑价值评估的关系

不同的建筑产品,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购建某项建筑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购买者所需要的功能。

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是指作为某种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可表示为一个数学公式:

价值(V)=功能(F)/费用(C)

由于功能量化的难度,我们无法直接通过该公式来计算建筑的价值,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功能的评价分析,来比较判断建筑的价值大小。这在房地产评估中对房地产价值的分析判断中具有非常大的实用意义。

很显然,经济消耗相同的建筑工程,其达到的产品质量或满足使用要求的程度(功能)往往不相同;而建筑满足各种要求的功能不同,其体现的价格(确切的说是被社会认同的价格)也应该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成本投入的大小来评估判断房地产价值大小,还应结合功能大小和差异对房地产价值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估。很显然,如果两幢建筑物功能相同(相近),即使投入成本不同,它们的价值应该相同(相近)。这一点,我们在成本法评估运用中,往往忽视了。

因此,正确评价建筑的功能,对于评估师对建筑价值的判断十分重要。例如:成本法中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选择及功能性贬值的评价;收益法中,房产实际功能对收益影响和改进功能增加费用等的考虑;市场法中,功能差异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等。

三、建筑功能评价方法在价值评估中

的运用

虽然,建筑的价值是由建筑本身功能大小决定的,但是单纯通过对某一建筑的功能评价来直接评估建筑物的价值,在评估实务中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运用建筑功能评价的技术方法,对房地产的价值内在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测算出房地产较为客观合理的价值。

建筑功能评价方法中的专家评议法一般不进行定量分析,所以专家评议法带有较强的专家个人的主观性。而综合评分法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所以相对而言,综合评分法在房地产价值评估中具有较为实际的应用意义。下面就综合评分法谈谈在房地产市场法中的运用:

(一)基于市场法的功能评价参考指标体系的建立

影响房地产价值的因素很多,市场法评估中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选择对房地产价格影响明显的因素来构成。为了更加客观合理分析评价房地产价值,可根据市场法和建筑功能评价的基本内容,建立两级评价指标体系:

1、主因素体系

可归纳为交易因素、期日因素、区位状况因素、权益状况因素和实物状况因素。其中:

区位状况(也称区域因素)主要包括:繁华程度、交通便捷度、环境景观、公共设施完备程度(指评估对象以外的部分)、临路状况等。

权益状况是指对房地产有影响的房地产权益因素的状况,主要内容包括占用土地的使用性质(划拨还是出让)、土地使用年限、规划限制条件以及房地产设置的出租、抵押等他项权利。

实物状况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规模、建筑格式(层高、开间、层次)、附属设施设备、装修、朝向、平面布置及成新状况等。

在现行市场法评估操作中,一般把权益状况和实物状况归结为个别因素。

2、因子体系

因子体系是指建立在主因素体系下,并对房地产价值影响明显的功能评价指标。用途不同的房地产,因子的体系也不同(由于交易情况、期日因素影响较为单一,所以下文不对其因子进行分析)。如:

(1)商业房地产

区位状况包括临街状况、繁华度、交通、环境等因子。

个别状况包括建筑格式(分开间、层高、层次等)、平面布局、装修、面积规模、设施等因子。

(2)住宅房地产

区位状况包括交通条件、生活服务设施、教育医疗配套设施、环境质量等因子;

个别状况包括建筑格式、装修、设施设备与朝向等因子。

(二)主因素和因子的重要性系数确定

上述已分析了影响建筑价值的主要功能因素,但由于不同的功能因素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不同,既是相同的功能因素对不同的房地产(包括不同地段、不同用途的房地产)的价值影响也不同。所以客观合理评定房地产的价值,不仅仅要对影响房地产价值的功能因素、因子进行分析,而且要对各因素、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即确定功能指标重要性权数。

由于在市场法评估中,对上述四个主因素的比较是分别单独进行的,既四个主因素对房地产的价值影响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在确定市场法评估中的修正系数不对四个主因素赋予权重,只是在分析比较因子对主因素影响程度上进行功能重要性权数的确定。

参照建筑功能评价方法,因子重要性权数的确定方法有:强制打分法(0-1评分法或0-4评分法)、多比例评分法、逻辑评分法、环比评分法。

以上确定重要性权数方法各有优缺点。鉴于篇幅关系,这里对各种方法的原理不再进行叙述。在评估实务中,多比例评分法比较简单易行。多比例评分法是将各功能要素一一对比,并根据对比后的重要程度,按(0,10),(1,9),(2,8),(3,7),(4,6),(5,5)六种比例来评定重要性权数。

(三)功能评价方法在比较法评估中运用的

步骤

下面仅就市场法中区位因素修正系数的确定步骤,来进行说明:

第一步:确定影响区位因素的因子

假设评估专业人员经分析后认为影响区位因素的主要因子为:繁华度、临街状况、交通和环境四个。

第二步:选择功能评价方法

这里我们选用多比例评分法(即采取上述六种比例对各因子之间相对的重要性进行比较)。

第三步:确定权重系数

经一一比较各因子的重要性,越重要评分越高,然后取该因子的合计得分占总分的比例作为该因子的权重系数,如下表所示:

第四步:确定各参照案例与评估对象之间关于各个因子的相对比例

假设评估人员经比较三个参照案例后,确定了各案例的区位状况相对评估对象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第五步:确定区域因素的修正系数

案例A:100/(0.45×90+0.27×125+0.17×105+100×0.11)=100/103

案例B:100/(0.45×100+0.27×110+0.17×100+100×0.11)=100/103

案例C:100/(0.45×80+0.27×90+0.17×110+100×0.11)=100/91

第六步:确定评估对象的评估值(略)

上一篇:高二英语教师听课心得体会下一篇:航空机电维修专业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