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的财务要求(精选8篇)
公司上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各个方面满足上市的规范要求,而财务问题往往直接关系功败垂成。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财务应当注意的有关问题:
一、持续盈利能力
能够持续盈利是企业发行上市的一项基本要求,可从以下方面来判断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
从财务会计信息来看,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收入的结构组成及增减变动、毛利率的构成及各期增减、利润来源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从公司自身经营来看,决定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核心业务、核心技术、主要产品以及其主要产品的用途和原料供应等方面。
从公司经营所处环境来看,决定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外部因素——所处行业环境、行业中所处地位、市场空间、公司的竞争特点及产品的销售情况、主要消费群体等方面。
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适应市场环境,是否具有可复制性,这些决定了企业的扩张能力和快速成长的空间。
公司的盈利质量,包括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是否存在重大依赖,盈利是否主要依赖税收优惠、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客户和供应商的集中度如何,是否对重大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大依赖性。
二、收入
营业收入是利润表的重要科目,反映了公司创造利润和现金流量的能力。在主板及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规定的发行条件中,均有营业收入的指标要求。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判断公司能否确认收入的一个核心原则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给购货方,这就需要结合公司的销售模式、渠道以及收款方式进行确定。
销售循环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流程是否规范,单据流、资金流、货物流是否清晰可验证。这些是确认收入真实性、完整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上市审计中对收入的关注重点。
销售合同的验收标准、付款条件、退货、后续服务及附加条款。同时还须关注商品运输方式。
收入的完整性,即所有收入是否均开票入账,对大量现金收入的情况,是否有专门内部控制进行管理。对于零售企业等大量收入现金的企业,更须引起重点关注。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等政策。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发生的现金折扣,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发生的商业折扣,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发生的销售折让,企业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关注销售的季节性,产品的销售区域和对象,企业的行业地位及竞争对手,结合行业变化、新客户开发、新产品研发等情况,确定各期收入波动趋势是否与行业淡旺季一致,收入的变动与行业发展趋势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市场同期的变化情况。
企业的销售网络情况及主要经销商的资金实力,所经销产品对外销售和回款等情况,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增长关系。
三、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直接影响企业的毛利率和利润,影响企业的规范、合规性和盈利能力。首先应关注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否规范,核算政策是否一致。拟改制上市的企业,往往成本核算较为混乱。对历史遗留问题,一般可采取如下方法处理:对存货采用实地盘点核实数量,用最近购进存货的单价或市场价作为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的单价,参考企业的历史成本,结合技术人员的测算作为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的估计单价。问题解决之后,应立即着手建立健全存货与成本内部控制体系以及成本核算体系。
费用方面,应关注企业的费用报销流程是否规范,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票据取得是否合法,有无税务风险。对于成本费用的结构和趋势的波动,应有合理的解释。
在材料采购方面,应关注原材料采购模式,供应商管理制度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价格形成机制是否规范,采购发票是否规范,四、税务
税务问题是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在税务方面,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主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均规定:发行人依法纳税,各项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重大依赖。
企业执行的税种、税率应合法合规。对于税收优惠,应首先关注其合法性,税收优惠是否属于地方性政策且与国家规定不符,税收优惠有没有正式的批准文件。对于税收优惠属于地方性政策且与国家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根据证监会保荐代表人培训提供的审核政策说明,寻找不同解决办法。纳税申报是否及时,是否完整纳税,避税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因纳税问题受到税收征管部门的处罚。
五、资产质量
企业资产质量良好,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是企业上市的一项要求。其主要关注点如下:
应收账款余额、账龄时长、同期收入相比增长是否过大。
存货余额是否过大、是否有残次冷背、周转率是否过低、账实是否相符。
是否存在停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产证是否齐全,是否有闲置、残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产权是否存在瑕疵,作价依据是否充分,比重不得超过20%。
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内容,这两个科目常被戏称为“垃圾桶”和“聚宝盆”。关注大额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以下情况:关联方占用资金、变相的资金拆借、隐性投资、费用挂账、或有损失、误用会计科目。关注大额“其他应付款”是否用于隐瞒收入,低估利润。财务性投资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等占总资产的比重,比重过高,表明企业现金充裕,上市融资的必要性不足。
六、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反应了一个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偿债和支付能力,现金流量表提供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无法提供的更加真实有用的财务信息,更为清晰地揭示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主要关注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直接关系到收入的质量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模式,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进行比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的要有合理解释。
关注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与公司经营战略的关系。例如,公司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表明企业实行的是扩张的战略,处于发展阶段。此时需要
关注其偿债风险。七、重大财务风险
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方面,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主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均作了禁止性规定,包括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不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违规担保的情形;不得有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形。
八、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企业上市的一条基本原则。
拟改制上市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由于存在融资、税务等多方面需求,需要由两套账向一账统领过渡。会计政策要保持一贯性,会计估计要合理并不得随意变更。如不随意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随意变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随意变更收入确认方法,不随意变更存货成本结转方法。九 独立性与关联交易 企业要上市,其应当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管理结构,具有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具体为资产完整、人员独立、财务独立、机构独立和业务独立五大独立。尤其是业务独立方面,证监会对关联交易的审核非常严格,要求报告期内关联交易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对关联交易要有完整业务流程的规范,还要证明其必要性及公允性。十、内部控制
公司上市可以获取许多的融资机会、融资渠道, 也能够降低债务比例, 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说, 也对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对于财务负责人员的要求更高。公司财务管理的效率, 是以财务负责人的综合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的。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财务负责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素质, 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更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概述
(一) 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公司作为世界经济中的一部分, 企业管理思想、方式和内容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 上市公司要想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就应重视企业的增收、节支、投资、风险控制等工作, 这
规作为行事准则, 做任何事都必须在国家所规定的合法范围之内。制定企业的财政战略等都必须依据法律并结合公司自身情况。目前有很多企业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甚至是已经超出了法律所规定的范畴, 这是十分危险的, 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最重要的还是这将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二) 整体。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指南》中明确表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大重要原则就是“全面性”, 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整体性。整体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协调, 做到“一盘棋”和谐发展。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既要注重企业的当下利益, 又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因此, 在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要放眼全局, 注重制度的长远整体实施效果。
五、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经就日益突出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 财务负责人作为公司财务工作的组织和执行者, 在公司的经营和决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地位不可代替。
(二) 上市公司负责人的范围
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的范围和层次比较广泛, 目前,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没有得到权威的规范。对于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有许多的称谓。例如总会计师、财务经理、财务负责人、首席财务官等。虽然这些称谓岗位的职业有些区别, 但是对于总体的素质要求却具有一致性。因此, 在本文中, 都将公司财务工作管理职责的管理人员称之为财务负责人。
(三) 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主要工作职责
根据公司财务活动来分析, 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应包括: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组织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 不仅要组织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而且还要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制定, 以及公司发展的战略。
三、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现状
(一) 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目前, 我国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大多都是从基础财务核算工作逐渐发展起来的, 虽然在长期的财务工作中, 对财务知识比较熟悉, 也具有很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 但是对于财务以外的知识却很少涉猎, 例如:企业管理、金融、投资等, 甚至不能够掌握新的财务知识, 而有些财务负责人甚至对于企业的经营流程和管理理念都不是很精通。这将会导致公司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 多数情况只能论数字, 而不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 这就不能充分发挥出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职能。
(二) 职业道德缺失
济环境急剧变化。企业做好财务内部控制是当下热议的话题。笔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分析, 对企业内部财务分析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笔者希望借此文章抛砖引玉, 望更多学者关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体系, 使现代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笔者希望不久的将来, 我国企业能够普遍重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并且科学有效地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闫红.杨胜乐.浅谈企业财务内部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3]辛莉莉.浅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J].内部商情, 2011 (09) .
所谓的会计职业道德, 也就是指会计职业中应遵循和表现的会计职业特征, 从而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标准和规范, 作为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如果缺失职业道德, 就不能够正确的坚持原则, 这将会失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时效性, 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做假账。面对这种情况, 就会损害到社会公众、债权人、投资人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相关人员的利益, 对于企业来说, 这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 降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将会面临着被摘牌、停牌、破产倒闭的后果。对于这种现象, 国内外都有例子, 例如美国的安然公司、我国的银广夏等上市公司, 这都是职业道德缺失的典型案例。
(三) 工作态度不踏实
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的工作态度不踏实, 主要表现在缺乏主观能动性, 对财务工作的内涵理解的比较狭隘, 不能积极的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去。由于财务负责人一般都具有长期的财会工作基础, 在工作的过程中, 会出现因循守旧, 缺乏创新工作精神;对财务工作的范围和责任没有正确的认识, 有时会产生领导不交代, 就可以装作不知道而不做。尤其是我国现代企业客观的环境中, 作为企业的负责人, 不重视财务负责人工作的职能, 与财务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管理事务, 一般都不会听取财务负责人的意见或者不重视, 这就会影响财务负责人工作的积极性, 容易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
(四) 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管理能力中, 包括管人能力和管事能力。对于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一般都是从基层财会工作开始做起的, 由于在工作岗位和工作业绩表现较好, 因此才升为主管岗位。基于这种背景, 许多财务负责人缺乏管理工作经验, 也没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实践准备, 只能在平时的工作中依靠自己的天赋、人际关系和经验摸索来开展管理工作, 在缺乏有效性和系统性下, 虽然能够满足管事能力, 但是对于管人能力却不足。尤其是现在的大型公司和企业, 财务管理工作与公司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 如果缺乏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必将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提高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 提高职业道德
通过对国内外出现了众多的会计舞弊现象的分析, 发现职业道德缺失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职业道德的缺失通常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而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来说, 其危害是难以估计的。因此, 作为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一定要在职业道德上具备忧患意识, 而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 有责任规范自己的道德, 从而避免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为财务负责人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激励制度与奖惩制度等, 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职业道德。与此同时, 上市公司决策层, 应为财务负责人提供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作为财务负责人自身, 也应通过自身的修养来提高职业道德。由于职业道德具有非强制性, 它主要是依赖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以及行业自律性来维系的。因此, 通过自身的修养提高职业道德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财务负责人应深刻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 要严于律己、自我提高、自我改造, 承担起自己的义务与责任。
(二) 培养全面的职业技能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日益明显, 因此, 上市公司应时刻关注国际市场汇率的变化趋势, 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以及能源市场的价格, 都应及时的了解。只有通过正确的战略决策能力和观察判断能力, 才能捕捉到更好的商机,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作为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应深入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 熟悉各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估计, 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尤其是关于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实施, 财务负责人应根据公司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 对会计制度能够正确的运用和理解, 从而选择最佳时机和方法, 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应将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与财务信息相结合, 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为公司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此外, 作为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不仅要面对上级领导者, 还需要面对下属人员以及其他部门的人员, 还有财税部门、银行、客户等。这就需要财务负责人具备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要争取各方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在汇报和交代工作时要明确, 还要及时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反馈结果, 从而使各项财务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而各项财会制度也能够贯彻落实。
(三) 完善财务信息化
如今, 我们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 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络时代, 这也预示着会计工作的手段、工具要进行一场变革。目前, 计算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记账方式, 财会工作几乎都是以计算机来完成。作为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 也应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 而且要能够针对本公司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财务分析和编制报表。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对财务负责人的素质能力要求不同,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 这就需要财务负责人增加新的管理观念和核算观念, 而新知识、新观念的不断出现, 对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素质能力来说也是一项挑战。知识经济时代下, 对财务负责人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 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大财务”模式的形成, 需要财务负责人具有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 财务负责人不仅要站在高度上考虑财务工作, 而且还应分析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资金筹集和运作等, 因此, 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财务负责人始终都应以公司的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 充分发挥出自身不可代替的作用。
五、结语
公司上市虽然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但在上市后, 公司就需要满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严格要求, 无论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 还是资金运用、财务审计等多方面的要求, 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财务负责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上市公司也日益增多, 公司对项目的投资也越来越大, 虽然公司通过上市筹集了许多的资金,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但是公司的管理方式、产业结构和人员的数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是财务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 存在着道德缺失、能力不足、工作态度欠佳等问题, 上市公司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应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素质及能力要求的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素质,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楠.企业集团财务文化建设与财务人员管理[J].财会研究, 2011.8 (01) .
[2]罗果等.试论财务文化对财务队伍素质建设的影响[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5 (05) .
[3]张晓东.古徽商经营理念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12 (02) .
关键词:企业 审计 核心要求
一、引 言
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监查和评价,从而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真实的经济效益,为企业依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是企业财务审计的目标。所谓企业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按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经济运行等情况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对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决定。以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提高审计质量是财务审计的核心要求。财务审计具有它的独立性。社会审计组织、国家审计机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专职审计人员构成了审计主体。依法独立监督是《宪法》赋予审计的特别权力,也是国际审计惯例的基本要求。依法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财务收支情况、相关经济活动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评价厂长、经理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等都属于审计对象范畴。依法审计不仅是对审计对象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自身的要求。因此,提高依法审计质量对加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二、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受体制制约。多年来,我国审计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难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的审计体制是:各地审计机关都是在上级审计机关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人事管理权归地方政府,审计经费均由地方政府负责。例如,有的财务审计即使查出问题,也会考虑到当地政府各方面的关系而搁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很难做到财务审计的客观公正。
(二)审计方法落后。财务审计方法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成果。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多数企事业单位财务核算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早已摆脱了手工作业。可审计工作仍然局限于看凭证、翻账本;手工制表、汇总审计数据,造成审计期限延长,审计成本加大,无法满足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再有,由于审计人员缺乏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和综合素质偏低等因素,使审计结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多年来,各级审计工作大多仅局限于财务审计,审计过程主要侧重于财务上的纠弊查错,而忽略企业经济效益、生产经营状况、企业整体情况的相关审计。更缺乏从企业宏观角度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财务審计的目的,更不能为企业设计避免、防范、控制风险的策略和方法。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一)完善体制机制 提高审计质量。
从目前我国国情来看,审计实行的双重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力,阻碍了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改革和完善现行审计体制,推行审计机关垂直领导的体制,是确保和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和要求。
(二)打破传统的审计方式 大胆创新。
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要求财务审计不断改变传统的审计方式,采用联合审计模式,组成综合审计机构,资源和信息共享,监督、纠察企业深层次问题,使审计结论对企业能发挥积极的整改、促进作用。例如,在企业效益审计中,应从资产的完整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利润情况等方面入手,维护国家财经纪律、评价企业管理水平,保证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等;在财务审计进程中应避免对同一单位多次重复的、单方面的审计。应转变审计手段,改变传统手工审计为计算机审计、网络审计,不断提高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创新审计方式,把企业经营财务数据的审计与实地调查相结合,财务审计不仅要对企业各项经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而且要做到全面地了解企业概况,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企业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合法的、合理的、适用的建议。
(三)加强培训 提高整体素质。财务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有较强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严格遵守相关审计的各项法规、准则及政策;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审计人员在熟知各项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学习,获取有关审计、财务、经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专业技术资质。再次,要吸纳既懂业务技术又懂计算机的综合型人才,做到熟练应用各类电子软件的操作及运行原理,从电子数据内容中找出破绽。
四、结束语
现代财务审计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审计。对企业在项目立项、配套资金、项目管理、预期效益等方面给予恰当的、严谨的审计程序及其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其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审计人员要敢于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执业水平,真正肩负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责任,做的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审计。
参考文献:
[1]刘莺.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09(12).
[2]丁婧.浅析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J].大众商务.2009(22).
[3]谢军.对审计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与途径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12).
股票发行审核标准备忘录第4号
一、*“关于《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申请文件》(以下简称”准则9号“)第八章第七节发行人近三年及最近一期纳 税情况的说明。
发行人提供的各年度纳税申报表和完税证明,指近三年及最近一期发行人(股份 公司设立前为原企业)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和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应为年度纳税申报表、也可提供完整的月度纳税申报表或季度纳税申报表替代);完 税证明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或税收缴款书。如果发行人(股份公 司设立前为原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或收款凭证。对于发行人发行上市前享受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可以由税务部门提供证明;对于 发行人发行上市后享受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必须提供相应的有效批准文件。
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税前利润与原企业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存在对应关系,增值税 或营业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税收入与原企业报表的相应收入也应存在对应关系。
二、*”关于准则9号第八章第十一节、第十二节要求提供的最近三年原企业或股 份公司的原始财务报告和原始财务报告与申报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表。
最近三年原企业或股份公司的原始财务报告是指报告期各年度提供给地方财政、税务部门的财务报告。
(一)*“最近三年内发起设立运行不满三年的股份公司提供的原始财务报告包括: 1报告期股份公司设立当年及以后年度的原始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2报告期股份公司设立之前的原始财务报告,该财务报告应包括各发起人(如有 多个投入经营性资产的发起人)投入股份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原所在法人单位的原始财 务报告,如果该原始财务报告已经审计,一并提供其审计报告;如果未经审计,则应 注明”未经审计“。
(二)*”定向募集公司或已经设立运行满三年的股份公司,提供的原始财务报告是 指报告期内各年度公司的原始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三)*“最近三年内发起设立运行不满三年的股份公司,提供的原始财务报告与申 报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表包括:
1报告期股份公司设立当年及以后年度原始财务报告与申报财务报告的差异比 较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差异比较表;
2报告期股份公司设立之前原始财务报告与申报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表,该差 异比较表包括各个以经营性资产出资的发起人(如为多个发起人)报告期各年度的原始 利润表与其分账进入股份公司申报利润表的基础利润表的差异比较表和各个发起人汇 总的合并利润表与股份公司申报利润表的差异比较表。
(四)*”定向募集公司或已经设立运行满三年的股份公司,提供的原始财务报告与 申报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表是指报告期内各年度经审计的公司原始财务报告与申报财 务报告的差异比较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差异比较表。
三、*“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包括首发、增发和配股)应在发行申请文件”其他文 件“一章中提供发行人大股东或控股股东最近一年又一期的原始财务报告。
四、*”发行人律师应对发行申请文件中提供的原始财务报告和纳税资料进行核查 和验证,并发表如下明确的法律意见:“发行申请文件中提供的原始财务报告和纳税 资料与发行人各年度报送地方财政、税务部门的一致”。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他既拥有所有者赋予的代表其对企业进行财务方面监督与控制的职能,也有协助企业管理者(总经理)参与经营管理职能,同时还兼有维护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他既拥有所有者赋予的代表其对企业进行财务方面监督与控制的职能,也有协助企业管理者(总经理)参与经营管理职能,同时还兼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在企业中财务总监的地位十分特殊,得同时向董事会与总经理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双方的领导和来自社会的监督。
正由于财务总监职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财务总监是一个高起点、高要求和高标准的职业群体,那么企业对财务总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一、职业道德要求
就任何企业的人力资源来说,职业道德都是选人、用人首先得考虑的因素,尤其是既代表企业股东参与监管企业财务,又配合企业管理者参与企业财务管理,掌握企业战略决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经营机密的财务总监来说,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比一般职务要高一些。
尽管社会上没有为财务总监制订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一般企业对财务总监的职业道德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企业许多管理工作是围绕着企业财务来进行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最高负责人,对企业财务系统的完善和高效运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仅应能应能领导企业财务管理团队对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和控制,计划、预测企业价值,而且要能为企业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承担应有的责任,他所分管的企业财务,既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产生的各种向外报表,又是社会公众了解和评价企业的窗口,既负有对内维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对外提高公众对企业财务情况的可信度,维持企业社会形象的责任,因此要求,财务总监在考虑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确保企业遵守行业准则和规范,保证企业不得侵犯社会公从利益,这就要求财务总监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对企业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得为了企业小团体的利益侵犯社会公众利益,也不为取悦社会公众而损害企业利益,要严守企业的商业机密,不得利用所控企业机密为自己和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2、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财务总监既受公司董事会委派监管企业财务运作,又直接参与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这就使得财务总监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在这个两难境况下,财务总监应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时应不偏不倚,保持独立的精神和意志,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表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受个人的主观意愿,个人的好恶及上级的意见所左右,对待报表及各种利益相关方面不偏不倚、公正、正直,遵守原则,对发现违反国家制度和准则,损害企业、社会、公众及相关利益者利益的事应当及时指出并加以更正,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参与掩饰。
3、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这些风险大部分都首先在企业的财务上反映,财务总监有两个重要责职,一个是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一个是防范企业风险的发生。财务总监在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控制过程中,不单是为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而对经营过程的财务运作与控制,关键还是进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避免企业风险的发生,强烈的风险意识是企业财务总监必备的要求之一。
4、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财务总监之所以被称为一种高起点、高要求的职业,一个很大原因是其从事的工作复杂性较高,财务计划、预测和决策,需要大量、客观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规律作基础,一个疏忽可能给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财务管理的每个过程都应当有充分、适当的证据为依据,没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就难以取得客观、实在的数据资料,这对企业经营决策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专业素质要求
财务总监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经济业务处理和专业判断,每家企业都希望自己所聘得的财务总监兼有会计师、管理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因此,企业财务总监在专业素质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全面系统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
财务与审计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财务总监在组织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财务管理,财务控制时,应确保企业财务处理科学、合理、合法,并及时向企业决策者和外部需求者提供全面、正确的会计报表是每一个财务总监必须完成的日常工作之一,没有深厚的财务、会计知识是不行的,财务总监负责企业审计方面的工作,大量的审核与审计需要财务总监有深厚的审计知识,财务总监是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最高负责人,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大量业务需要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判断,没有系统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知识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的。
2、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
财务总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之一,除了其职责内的财务、会计、审计工作外,他还得参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其涉及的管理工作包括企业方方面面,因此,财务总监除应掌握全面的财务、会计及审计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其他企业管理知识,包括企业战略、计划、价值链管理、产品、人力资源等,只有全面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才能发挥财务总监的真正作用,否则财务总监就会变成一个单独的会计师或财务经理。
3、全面的经济法方面知识
财务总监在主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协助企业外部机构对企业审计评价、主管企业对外融资、资产抵押、兼并、合资、资产处置、缴纳税款,参与企业上市、企业债发行、经济合同起草与签订,处理企业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法律事务等,会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法律事务,需要全面的经济法律知识,因此财务总监除掌握自身专业的财务、会计、审计准则、法规知识外,还需要全面的工商、税务、债券、保险、抵押、担保、劳动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三、工作能力要求
财务总监是企业财务方面的综合管理者,像其他任何一个管理者一样,必须具备综合的工作能力,这些工作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财能力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理财是其工作的基本责职,是财务总监第一需要。处理与管好企业财务,某取企业最大价值,讲究生财、聚财与用财之道,这需要财务总监熟知理财方面的知识,责任心要强。财务总监作为企业管家,全面负责企业现金收支、资金调拨、成本列支,这要求企业财务总监有全面的预算、计划控制、制度建设、投资决策能力,有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应将企业的财务管得有条有序,要促使企业节约该节约的钱,也能赚取企业该赚的钱,并在节约与赚取过程中防止企业风险的发生。
2、组织、协调能力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其大量的日常工作是在组织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成本控制、协调企业内部各单位财务会计关系,协调企业与外部银行、工商、税务、证券等部门所涉及的财务关系,因此财务总监是应熟悉各种组织形式,能妥善地运用组织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人、财、物关系,使其达到动态上的平衡,应采用各种有效控制手段,将企业所有财务活动置于企业的受控范围之内,以达到企业的预期效果,能妥善地处理上级、下级和同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妥善地处理好企业债权、债务人、外部相关利益者、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妥善地处理企业与社会中介机构、咨询机构、证券机构等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3、表达能力
财务总监在日常工作中包括大量的计划、报告和总结,不可避免地会需要将自己的职业决断与有关方面交流,有时甚至需要反驳总经理的决策或游说董事会成员,没有很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是不行的。财务总监需要出色的文字功底,还要掌握演讲、对话、报告、讨论与谈判方面技术与艺术的运用,要能用简短的语言与文字将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因此,应多看书学习,注意知识的积累,在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上多下功夫,在实践中多学多练。
4、决策决断能力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最高负责人,经常要遇到拍板定案的事,财务总监的许多决策、决断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财务总监在工作过程中有较高的决策决断能力,它要求财务总监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要系统、有顺序地
综合思考企业生产经营,洞察企业价值链与增值过程,准确进行事态发展预测,迅速作为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判断和决策。
四、战略能力要求
如果一个财务总监仅具备以上三方面的能力,他仅可能是一好的财务经理或财务主管,与企业财务总监的要求还差一些,企业财务总监除处理日常财务控制,协调财务关系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项是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并根据企业战略需要制定出服务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战略,从战略上来领导企业的财务工作,整合企业拥有资源。
财务总监的战略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战略分析能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质变是量变积聚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作为财务总监是应具备从以往的企业财务数据、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分析其规律性的能力,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中分析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的机会与挑战,总结出那些是企业有别于自己的竟争对手,并被市场所接受,可为企业带来持续增值的核心竟争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战略需要财务战略,从而更合理地分配企业资源,促使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战略选择能力
条条大路能罗马,企业战略确定后,实现战略的道路可能有很多条,如何在多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最适合企业的方案,往往是罢在财务总监面前的一个刺手问题,财务总监应有较好战略选择能力,应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企业选择一条资源耗用少、风险低、易于操作控制的战略实现道路。
3、战略控制能力
战略确定,实施方案选择后,如何能更好地将所选定方案进行实施,战略控制就成为关键,财务总监应有能力根据战略要求调整组织结构,理顺相应的指挥关系,建立适合战略实施需求的各项管理系统,合理使用和控制各项战略资源,协调和处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活动及活动所带来的冲突与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的使用效能,确保企业战略的全面实现。
一、中期财务报告及其构成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定义
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构成
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附注。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一)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与财务报告相一致的会计政策原则 2.遵循重要性原则(1)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不得以预计的财务数据为基础。(2)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应当保证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
(3)重要性程度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和职业判断。3.遵循及时性原则
(二)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1.上编报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其中期财务报告中也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且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原则、编制方法和合并报表的格式与内容等也应当与上合并财务报表相一致。但当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有新的规定除外。企业在报告中期内新增子公司的,在中期期末就应当将该子公司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中。
2.上财务报告包括了合并财务报表,但报告中期内处置了所有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应包括当年子公司处置前的相关财务信息。
3.企业在报告中期内新增子公司的,在中期末就应当将该子公司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4.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如果在上财务报告中除了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外,还提供了母公司财务报表,那么在其中期财务报告中除了应当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外,也应当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
(三)比较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以下比较财务报表:(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末的资产负债表;(2)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可比期间的利润表(其中上可比期间的利润表是指上可比本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年初至上年可比本中期末的利润表);(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初至上年可比本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四)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和计量
1.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则(1)中期财务报告中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应当与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相一致
(2)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3)企业在中期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2.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对于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除了在会计末允许预计或者递延的之外,企业都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计或者递延。
3.会计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对于会计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除了在会计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之外,企业都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
(五)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企业在中期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并按照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
三、中期财务报告附注的编制要求(略)
【例题20•多选题】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的比较财务报表包括()。
A.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与本中期末相同日期的资产负债表
B.本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可比本中期的利润表
C.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可比期间的利润表
D.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一、熟悉单位运作流程
各行各业的运作都独具特色, 而对单位财务人员的首要要求是熟悉单位的操作流程, 只有在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流程的前提下, 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的核算监督职能。担任管理职能的财务人员还要根据单位的运作流程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一系列财务制度, 使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制定的财务制度去执行, 做到有章可循。
二、熟悉单位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财务管理要发挥其关键作用,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 是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是企业的总目标, 企业无论做任何活动都必须以实现企业总目标为中心来开展, 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财务管理理念, 企业的管理活动也就围绕着这个管理理念来进行, 企业的各项活动均以财务管理的要求来制定和执行。
鉴于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要求财务工作人员要充分理解企业当前的战略背景、内涵以及当前的优势与存在的障碍, 只有这样财务管理部门才能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履行部门的职能, 找到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战略方向。
三、财务人员也应熟悉单位的业务, 与业务部门紧密结合, 共同为企业的目标努力
财务管理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它还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管理活动, 它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分离的问题, 这就使得财务控制和业务工作脱节的现象产生, 严重影响了财务作为监督和管理的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也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与经营水平的提高。
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之间如果能够达到相互融合的关系, 那么针对经营环境中的成本费用、市场变化、生产要素、经营风险等方面的信息就能够准确、及时地反馈到财务部门, 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资源的合理运用和配置。从另一方面来看, 财务管理的控制作用和价值分析也能够顺利进行, 这样更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财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消长情况, 所以财务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体现在对风险的防范与监督控制措施上, 这就要求财务与业务紧密结合, 随时掌握市场的动态, 以便调整监管的方向。
四、良好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一) 正确认识资金回收的风险, 管好应收款、预付款, 规避收款风险
1.对赊销商品必须严格管控, 根据客户的商业信用等级等制定赊销的范围, 以及单位内部的赊销审批程序、赊销审批人员和权限、折扣销售规定等多项措施, 将其内容纳入财务制度中, 各部门人员共同遵守, 严格执行。
2.对应收账款实施必要的催收和奖惩制度, 对如期或提前收回款项的员工要给予奖励, 以提高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反之则惩罚, 这样有奖有罚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促进工作的开展, 还有利于更好地及时地收回资金。
3.保持与客户适时的交流沟通, 定期对账, 随时了解客户的销售情况, 以促进赊销款的尽快回笼。
4.加强对赊销合同的评审工作, 合同执行过程中做好跟踪。
5.采用多项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进行财务分析, 必要时调整赊销的规定和策略, 从源头上减少坏账的产生。
(二) 存货管理
存货对商贸企业来说在总资产的比重较大, 它的存在既是销售的需要也和存货购买价格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大批量购买的价格会比较划算。但企业同时也承担着存货的仓储费、维修费、保管人员工资和保管费等等, 存货是企业资金的实物反映, 也同样占用企业的资金, 它一方面加大了企业资金的成本, 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因而存货应有合适的存货量, 既要使企业能正常运转, 也要节约成本。
五、税务筹划能力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 但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可以使企业减轻税负, 从而提高收益。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国家的税务政策, 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减轻企业税负,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促进企业的发展。
六、资金使用的统筹规划能力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 如何解决资金的供需矛盾, 降低资金的筹集成本, 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是企业财务的重点任务。企业要合理地筹集资金, 并加强资金的管理, 有效地运用资金, 以减少资金使用风险和追求资金的最大效益。
(一) 资金筹集管理能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想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正常运行的保证, 资金就是一个企业的命脉。所以作为企业的财务, 其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资金的筹集问题。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形势下, 资金市场也越来越广阔, 因而企业筹集资金的选择性更大了, 这种情况下, 财务部门更加要把握好筹资的尺度, 务求使筹资向着规范化、多样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二) 资金的使用管理能力
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就要努力强化资金使用的管理。资金的沉淀和流失都会增加企业的生存危机, 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控制失误和防范风险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将企业财务进行集中管理, 有利于集中财权和利用财权, 使企业财务发挥更好的效益。 (2) 优化资金结构管理。为了确保资金能够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 做好资金的合理占用工作是首要条件, 对资金进行计划性调拨, 有利于防止资金的收支失衡, 有利于加速资金的周转。加强对资金在生产经营阶段占用情况的分析, 可以有效地避免材料积压、超储、负荷过重等弊端, 同时也改变了财务部门的被动局面, 财务部门主动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 对做好及时收回货款, 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3) 开发资金潜力。不同企业对资金的利用方法不同, 但总而言之要充分利用资金, 减少无效的投入。
七、良好的财务分析能力
财务分析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财务分析必须在整体上对企业资产运营、盈利以及市场拓展、把握、创造等能力进行动态分析。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针对企业财务经营成果和状况进行剖析与评价, 从而体现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得失利弊, 改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
八、专题研究能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 尤其是快速发展中的企业会面对很多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 对财务人员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也为财务工作增加了很多新的工作内容。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工作呈不断发展的趋势,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以企业的发展为指导, 不断提高自己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九、良好的财务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
作为一个财务管理工作者, 良好的专业水平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在面对我国税法和财务准则频繁变动时, 能够快速学习提高、深刻理解变动原因和目的, 并科学有效运用, 这将是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立君.试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J].中国总会计师, 2011, (3) .
[2]邵奎, 刘忠宏, 杨旸等.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分析[J].商业经济, 2007, (7) .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建立新型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保持财务会计的独立性。财会的独立性要依靠财会管理模式的改革来保证,要使财务会计从体制上、经济上、人事上等与所服务的会计主体相脱离。以行业、部门为依托组织独立的財会组织,并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管理部门领导的、统一独立的会计组织和一杆子插到底的财会工作管理模式。
1、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多数单位的会计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以财税体系为中心而设立的,其工作重点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记帐、核算、编制财务报告。会计人员埋头于大量的会计基础工作,预测分析少,甚至没有条件和机会进行预测分析,往往造成所提供的数据资料不及时、完整、缺乏准确性,致使单位的经济发展滞后。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往往由单位指派,会听领导话的会计就上岗,不会听领导话、坚持原则的会计很可能下岗。这样会计人员只顾跟随领导的意志
而丧失原则性与法制观念;会计人员的开拓精神也受到了限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因此,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与不断完善,这种单纯的“记帐型”会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2、明确职能,深化改革
财务会计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对单位的整体财务活动负责,包括资本金的保全制度,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水利建设投资的监督检查,水费成本的测算与控制,财务报告的分析,多种经营项目投资的预测分析以及制定决策计划和管理等。控制单位资金流动,提供会计信息,共同提高经济效益。其职能可具体分为财会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方面,它们的主要区别:
(1)在服务对象上,财务会计侧重于为单位外部提供所需信息,如: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所需资料,而管理会计侧重于为单位内部提供(2)、从工作时效上:财务会计侧重反映单位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着眼于资金运动轨迹的“描述”。而管理会计侧重于规划和控制单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着眼于资金运动的“引导”。
(3)在核算依据上:财务会计必须遵守国家会计总则的会计制度,管理会计只遵循为管理服务的原则。
(4)在会计主体上,财务会计只反映整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不仅注重整体,更兼顾各责任单位的经营情况。
(5)在会计程序和方法上:财务会计必须执行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采用同一种方法。管理会计则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根据工作的规律结合单位实际自行设计,方法灵活多样。
(6)在信息特征及精度上:财务会计具有传统的格式,数字必须精确,报表对外公开发表,并负有法律责任。根据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职能以及当前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现状问题。本人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革。
(1)加快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由“记帐型”向“管理型”转变,购建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系统,前者进行事后核算,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最终做出财务报告:后者需对经济事项进行事前预测,分析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依据,在实现两者统一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活动。
(2)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由委派机构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由于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处理会计事务,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单位的各项资金运动,提高经济效益,调动会计人员依法理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维护财经纪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减少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行为发生,促进反腐倡廉,保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为开辟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投资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实行会计委派制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被委派的会计人员首先要符合《会计法》规定的条件,必须有从业资格证书,然后由委派机构经过认真细致的考核确认发上岗证(委派证)。定期报告制度,规定被委派的会计人员每半年向委派单位报告所在单位的国有资产营运和财务收支变化情况,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业绩考核制度,委派单位对被委派的会计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考核结论记入档案,作为续聘、解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定述职制度,被委派的会计年末要进行一次述职,详细报告其工作情况。定期轮换制度,委派单位可根据工作情况结合考核结果进行定期轮换。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本领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政治素质就是要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要依法处理会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执行好党和国家财政方针政策,维护好财经纪律。过硬的业务本领就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能正确处理好单位与国家、单位与单位、单位与所属各部门、单位与职工个人等新的财务关系,又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熟练的全面掌握财会理论知识、管理会计知识以及相关行业的会计知识,如:税务、金融、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等,特别是水利行业的会计不能只局限于水利事业型的会计知识,还应当熟练掌握水建企业的会计知识,并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对每项工程进行投资效益分析,真正纳入企业化管理轨道。财会人员还应当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为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重要业务工作的财务会计来说,需要选择能力较强、工作细致的专业会计人员来承担。高尚的职业道德就是在履行会计职责时,其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财务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思想、职业技能、职务责任和职业纪律。一个好的财会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职业责任感,严格遵守职业纪律,这样才能取得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财会人员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财会工作既要执行国家的政策及有关的规章制度,又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在大量的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往往因各种法律制度的制约和资金紧张而导致许多矛盾,造成一些人对财务人员的不理解,财会人员应当有分析问题和果断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增强做好财务工作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公司上市的财务要求】推荐阅读: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分析09-29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12-15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案例07-16
上市公司财务XBRL分析论文11-17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思考10-29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调研报告07-08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的分析09-27
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的思考12-16
试析上市公司的金融特性与金融风险论文07-22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的若干意见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