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草》教学设计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写《草》教学设计(精选6篇)

关于写《草》教学设计 篇1

今天,妈妈给我抱回来一个大礼物--一小盆嫩绿的铜钱草,让我欢呼雀跃了一番。

铜钱草种在一个典雅的木盆子里,零零散散地向外招了几下手。嫩绿的草梗细而柔弱,却仍然坚强地挺立在风中。

铜钱草的叶子呈花瓣状,均匀地连接在一起,一条条淡绿色的经脉从微凹的中心延伸而来。叶片靠边的地方微鼓,下面似乎有一个气鼓鼓的小气包,让人忍俊不禁想笑。

又一阵阴凉的风吹来,但风中还夹杂了许多淡淡的芬芳,是铜钱草上的“金钱的味道”,可真令人回味无穷。我忍不住伸手去摸铜钱草那泛着光泽的地方,一股清凉从指尖贯穿全身,这不是冰冷的凉,而是令人愉悦的清凉,这种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10月17日星期六天气晴

早晨,几丝小雨洋洋洒洒地飘进窗户,之后,就放晴了。

我走到窗边,铜钱草又开始摇曳了。从无数片微笑的铜钱草中,伸出了一根与众不同的茎——上面开始冒花蕊。顶部还是一个个小苞,两旁的已经微微展开。花是嫩黄的,花瓣是叶状的,前宽后细,尖儿一顺朝下,虽比一颗绿豆还小很多,却是那么精致,看着那么舒服。

关于写《草》教学设计 篇2

一、采用听述结合的教学方式

针对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敞开习作的大门。由于小学生处在习作的起步阶段,识字数量较少,教师要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听故事,故事的来源要多样化,比如,来自教师的口语课上或者家长给孩子讲的又或者小伙伴之间相互讲的,等等。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听完故事后,能够模仿性地复述或者创造性地讲述等。教师利用这种听述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实现从模仿性向创造性的不断发展。例如,教师在教授写话课程之前,可以拿一本封面画面感强的卡通书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告诉学生教师要给他们讲故事,在学生欢呼雀跃声过后,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将故事内容进行诠释,故事讲完后,教师可以请几名同学将故事复述给大家听或者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等,教师也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之间相互进行讲故事,只要学生能将大体内容讲出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一堂学生没有畏难心理的轻松愉快的说话课,难道不会为后面的写话做好铺垫吗?

二、引导学生多阅读、勤积累

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遵循“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原则,更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词和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优美的词句可以及时让学生勾画出来,并进行反复的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课外将这些勾画出来的词句摘抄下来,并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此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程度。虽然语文课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及组织语言的范例教材,但仅仅靠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自己的课外阅读面进行不断的扩大,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遨游。例如,教师可以将有注音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词句,要背下来或抄写下来,并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汇报,长此以往,就会积少成多,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记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更为写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是习作的基础所在,因此,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其充分体会到习作的快乐,才会实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习作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晓红.寓教于乐 轻松识字: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关于写《草》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葎草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单因素试验;二次通用旋转设计

中图分类号: R28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308-04

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Merr.]别称勒草、涩萝蔓、拉拉秧、五爪龙等,为多年生茎蔓草本植物,是广泛分布于我国(除新疆、青海、西藏外)各省份的常见杂草,其嫩茎和叶可作为食草动物饲料。葎草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其味甘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1]。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葎草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炎、止泻抑菌、降压、镇痛等作用[2]。葎草中含有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胆碱、天门冬酰胺、挥发油、鞣质等成分。近年来,对葎草中黄酮化合物、挥发油的成分与药理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葎草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含秋英苷(cosmosiin)、本犀草素-7-葡萄糖苷(luteolin-7-D-glrcoside)、牡荆素(vitexin)等;挥发油主要包含β-葎草烯(β-humul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α-古巴烯(α-copaene)、α-,β-芹子烯(α-,β-selinene)、γ-毕澄茄烯(γ-cadinene)、苯甲醇、苯乙醇等[3],然而关于葎草多糖的报道极为少见。超声波辅助法具有简单、便捷、安全等优点,可缩短提取时间,增大多糖萃取率,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多糖的提取。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葎草多糖,并应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以期为葎草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原料与试剂葎草采自吉林工商学院周边农田,去掉根部及枯黄部分,洗净后于60 ℃干燥8 h,粉碎后过60目筛,保存备用。葡萄糖标准品购自上海华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蒽酮、浓硫酸、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1.1.2仪器KQ200-KDV型超声波清洗器(江苏省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UV-160A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R-301型旋转蒸发器(上海科升仪器有限公司),SHB-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河南郑州长城仪器有限公司),TGL-20M型离心机(湘潭湘仪仪器有限公司),FW177型中草药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原料的预处理将粉碎后的原料按液料比5 mL ∶1 g加入石油醚,回流脱脂2次,每次1.5 h,滤去石油醚,滤渣挥干后获得预处理葎草粉末。

1.2.2葎草多糖的提取将预处理葎草粉末按一定液料比加入水中,浸泡2 h后置于超声波清洗器,固定超声频率为 40 kHz,以不同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进行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将滤液浓缩至适当体积,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醇沉24 h,离心烘干至恒质量。采用Sevage的方法[4]除去蛋白质,离心并取上清液进行浓缩,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醇沉,所得沉淀用乙醇、丙酮、乙醚反复洗涤,真空烘干后得到葎草多糖。

1.3试验设计

针对影响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固定超声功率120 W、超声温度50 ℃、超声时间50 min,分别按10 mL ∶1 g、20 mL ∶1 g、30 mL ∶1 g、40 mL ∶1 g、50 mL ∶1 g的液料比提取葎草多糖,以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较适宜的液料比。固定液料比30 mL ∶1 g、超声温度50 ℃、超声时间50 min,分别按80、100、120、140、160 W的超声功率提取葎草多糖,以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较适宜的超声功率。固定液料比 30 mL ∶1 g、超声功率120 W、超声时间50 min,分别按30、40、50、60、70 ℃的超声温度提取葎草多糖,以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较适宜的超声温度。固定液料比30 mL ∶1 g、超声功率120 W、超声温度50 ℃,分别按10、30、50、70、90 min 的超声时间提取葎草多糖,以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较适宜的超声时间。在确定各因素的适宜范围后,以葎草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作4因素5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的工艺条件。

1.4分析及测定方法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5],采用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含量[6],多糖提取率按下式计算:

C=m1-m2m×100%。

式中:C为多糖提取率,%;m1为样品中总糖含量,mg;m2为样品中还原糖含量,mg;m为样品的质量,mg。

2结果与分析

2.1液料比对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分别以10 mL ∶1 g、20 mL ∶1 g、30 mL ∶1 g、40 mL ∶1 g、50 mL ∶1 g的液料比提取葎草多糖,研究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随液料比的加大而增加,当液料比超过30 mL ∶1 g后多糖提取率增加不明显(图1)。较大的液料比将为后期工艺带来困难,且能耗较高,因此选择30 mL ∶1 g左右的液料比。

2.2超声功率对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分别以80、100、120、140、160 W的超声功率提取葎草多

糖,研究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随超声功率的加大而增加,当超声功率超过140 W后多糖提取率反而下降(图2)。超声功率对葎草多糖提取率具有双向影响,前期超声功率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产生空化作用,破坏细胞结构以便多糖的溶出;当超声功率超过140 W,超声波的机械剪切作用会加快已溶出多糖糖苷键的断裂,从而导致提取率下降,因此选择140 W左右的超声功率。

2.3超声温度对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分别以30、40、50、60、70 ℃的超声温度提取葎草多糖,研究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随超声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超声温度超过60 ℃后多糖提取率反而下降(图3)。温度越高则分子运动越强,多糖越易溶出;而过高的温度可与超声波破碎共同作用,破坏多糖的某些结构或使其降解,从而影响提取率,因此选择60 ℃左右的超声温度。

2.4超声时间对葎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分别以10、30、50、70、90 min的超声时间提取葎草多糖,研究超声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随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超声时间超过50 min后多糖提取率反而下降(图4)。前期超声波机械剪切作用和空化作用使多糖快速溶出;而长时间持续的机械剪切作用使已溶出的多糖分子糖苷键断裂, 从而降低提取率, 因此选择50 min左

右的超声时间。

2.5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试验结果

2.5.1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显著性检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4个因素,以葎草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提取工艺,试验设计见表1,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表1二次通用旋转试验的因素与水平

因素0水平变化区间X1:液料比(mL ∶g)30 ∶15X2:超声功率(W)14010X3:超声温度(℃)605X4:超声时间(min)5010

2.5.3两因素互作效应分析由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可知,各因素间只有X2(超声功率)与X3(超声温度)存在互作效应并达到显著水平(P<0.05),所以选取其他因素为0水平,分析X2与X3的互作效应(图6)。结果表明,当X2处于较低编码范围(-2~+1),而X3处于较高编码范围(-0.5~+2)时,两因素互作效应明显。在该范围内固定超声温度,则多糖提取率随超声功率的加大而先升后降;在该范围内固定超声功率,则多糖提取率随超声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缓慢下降,表明超声功率与超声温度协同作用时条件不宜过高。

2.5.4频率分析与模型寻优本研究采用频率分析法寻找最优工艺,采用DPS软件对不同设计水平下的组合进行模拟

试验,获得97个大于临界值2.94的方案,各变量取值的频率分布见表5。当X1在0.671~1.041、X2在-0.962~-0.585、X3在0.009~0.362、X4在-0.143~0.143时,多糖提取率高于2.94%的可能性为95%,此时优化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3.36 mL ∶1 g~35.21 mL ∶1 g、超声功率133.38~134.15 W、超声温度60.04~61.81 ℃、超声时间48.57~5143 min。考虑到设备的可操作性,将提取工艺条件更改为:液料比 34 mL ∶1 g、超声功率134 W、超声温度61 ℃、超声时间49 min。对此方案进行验证性试验,获得葎草多糖提取率为3.52%,接近于理论最高提取率3.49%,因此确定此组合为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表5二次通用旋转试验各变量取值的频率分布

3结论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葎草多糖的工艺,获得的回归方程为:Y=3.352 86+0.186 67X1-0.139 17X2-0.094 67X12-0.098 42X22-0.127 17X32-0.214 67X42-0068 75X2X3。葎草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 34 mL ∶1 g、超声功率134 W、超声温度61 ℃、超声时间 49 min。二次通用旋转设计优化葎草多糖的提取具有试验次数少、计算简单、准确可靠等优点,可为葎草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蒋益花,陈敏明. 葎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7(2):150-153.

[2]董江涛,李燕,徐慧强,等. HPD-722大孔树脂纯化葎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2010(3):11-15.

[3]芦雪霞,蒋建勤. 葎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3):230-232.

[4]姚惠伶,蒋林彬. 超声波提取紫薯多糖的工艺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11(14):8357-8358,8361.

[5]王艾平,周丽明,张勇,等. 水溶性茶籽多糖提取条件研究[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32(6):70-73.

关于写好经济新闻的几个问题 篇4

经济新闻,在所有新闻报道中,被认为是比较难以驾驭的一种体裁,人们常说,经济新闻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印象。这固然与经济新闻的专业性强、术语多、数字多不无关系,但根本症结还是在写作上。如果记者把新闻写得通俗一些、贴近生活一些、生动一些,那么读者怎么会难懂、难以留下印象呢?《华尔街日报》的一个主编说:“二流的记者能把事情向专家说清楚,而一流的记者则能把事情向一个中学生说清楚。”著名记者艾丰也说过:“怎样才算把经济报道写好呢?一个人困了,躺在床上,看经济报道,还愿意看,还能看得明白,那样,才算把经济报道写好了。”可是现在的经济报道却是“内行人不愿看,外行人看不懂”。要解决好经济新闻的“三难”问题,还应该从写作入手。

化专业为通俗。应该说经济新闻的专业性和写作的通俗性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化解,这就需要记者做好翻译,化专业为通俗,也就是说,要把比较专业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艾丰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企业、政府三者的关系时,就用了一个比喻:市场是跑道,企业是运动员,政府是裁判。寥寥数语,就把一个抽象的经济学概念说得很清楚。

试比较下列两则报道,国内媒体曾这样报道一件事:沈阳某县气象站,不仅能准确地作出短期、中期、长期的气象预报,而且能作出超长期的气象预报。同一个消息,法新社是这样报道的:世界上大多数气象站能作出一天、两天乃至一星期的气象预报,而中国一个县的气象站却能作出更长时间的气象预报。法新社用一天、两天、一星期这类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概念,通俗地表达短、中、长期气象专业术语,多数读者都能看得懂和理解。而中国某媒体的报道却用短期、中期、长期这些气象专业术语,使读者理解起来比较费劲。

要把经济新闻和百姓生活结合起来,使普通百姓感兴趣。一条钢铁价格上涨的新闻,除了业内人士和经济专家外,一般读者不会太关心。记者大多也就事论事地报道它上涨了几个百分点,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就了事了。但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罗伯特·莱文却用大量事实,揭示钢铁涨价与普通百姓的关系,使本来很枯燥的新闻变成了大众关心的新闻。

《市场报》登载的现场短新闻《经济学家赶集》,通过经济学家赶集买了活鱼、擀面杖、挖耳勺三样东西,展示了繁华热闹的农副产品市场情况,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发展这一深刻而重大的主题。记者把这重大而深刻的主题隐含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而不是把干巴巴的理论生硬地灌输给读者,不仅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而且拉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经济新闻要有现场感,而非仅仅罗列一些数字,或者只报道结果。1993年,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消息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记者通过几个场景和两位高级代表的几段对话的描写,把现场的唇枪舌剑和谈判背后的钩心斗角刻画得十分传神。

1994年新华社记者苏会志、王进业采写的《菜价追踪》就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亲历式新闻”,它抓住当时社会的热点——菜价高涨问题,顺源追踪,以记者的所见所闻层层剖析菜价上涨的原因——流通环节太多,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

运用对比手法。《从邮局看变化》成功运用了对比手法,消息从头到尾几乎贯穿了对比,而且对比很强烈,很有说服力。在概括对比之后,接着列举了很多事例进行对比,从邮局这个窗口小中见大,生动有力地说明了由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可喜变化。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说服力强,读者易于接受。

在经济新闻中,要写人的活动。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出现,可以使经济新闻“活”起来,“动”起来,这是增加新闻可读性的有效方法。有些经济新闻比较枯燥的原因就是只报道单纯的事件、政策、数字,就像人们常说的“见物不见人,见政策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当然经济活动中写人,着重写经济活动中人的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喜怒哀乐。写经济新闻人物,也与写别的人物略有不同,侧重写人物是如何进行决策和经营活动的。经济新闻中有了人的因素,就会脱离枯燥乏味,从而使人富有鲜明的形象,读者也就更爱看一些。

最受西方新闻界推崇的《华尔街日报》式的写法就是在新闻中融入人的因素。这种写法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倒金字塔法,它是从与某件事或某个问题有牵连的人入手,逐步转到主题,进而一步步加以展开。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比如说,受众也许对某家企业的改革不感兴趣,但如果从一个被提升的年轻工作人员写起,这篇报道就可以吸引读者读下去。有些读者对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摸不着头脑,但如果将一个中老年人作为一个例子剖析,读者就容易理解了。在经济报道中,如果借用《华尔街日报》的写法,能够将数字、机构和泛泛的问题减少,对化解经济报道的“三难”将大有裨益。

尽量运用穿插背景和解释性文字,帮助读者了解经济事件的来龙去脉、内在联系,从而从更广阔、更深层面理解新闻。由于经济新闻的专业性比较强,头绪也比较多,所报道的事件有时又与过去的某个事件有联系。一篇成功的报道就是要通过记者的梳理和联系,使对问题不甚了解的读者有了清晰、完整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成功的报道可以揭示表面现象背后的症结所在,这正是读者最需要的,这样的报道当然受到他们的欢迎。

《湖北日报》在《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这篇消息中一开始就用了一个对比性背景材料:

本报讯长江汉口水文站昨21时提供的水位记录数说,江汉关水位此时达26.94米。

据历史记录,60年前的1931年,江汉关水位在26.94米时,汉口溃堤。

眼下,武汉三镇308公里的沿江大堤牢牢护卫住面临长江大汛的这座城市。

因为有了历史性的对比材料,这篇消息的主题升华了,新闻既赞美了武汉百万军民的抗洪精神,又歌颂了中国共产党英明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97年11月,《中国冶金报》报道宝钢获权威机构的认证——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对其作出正式评级的消息,《宝钢获世界权威机构“主权评级”》一文中,用了这样一个衬托性背景材料:据悉,标准普尔给宝钢的评级比日本最优秀的钢铁企业还要高一级。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宝钢在国际债务资本市场的地位,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消息的主题也得到了强化。

科学地运用数字,让数字为报道生辉。经济新闻数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多数经济记者对数字可以说“爱恨交织”。在很多情况下,不用数字说明不了问题,用多了或用了不合适则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影响传播效果。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在写《时间简史》时曾说:“多一个公式,少一千个读者。”虽然科学公式与数字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但这句话对在经济报道中科学、巧妙地运用数字很有借鉴意义,用好了可以为文章增色。

1999年新华社对外部写了一篇国庆特稿,叫“中国一日:数字与希望”,记者在大量占有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巧妙地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以“中国一日”串串形象鲜明且颇有说服力的数字,展示了新中国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变化,以及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的巨大潜力和压力。全文虽然列举了很多数字,但经过精心组织,却无堆砌之嫌,读者读来生动有趣又令人感奋不已。

在新闻实践中,一个为记者广泛采用的手法是,把单个的数据进行换算和折算处理。如《人民日报》的文章《战胜饥饿重在行动》,是这样处理数据的:

目前全世界每天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2.4万,相当于每4秒钟有一个人饿死;据统计,穷国欠富国的债务高达2.8万亿欧元,相当于法国、英国和奥地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报道将每天的死亡人数换算成死亡频率,突出死亡人数之多,比较容易让读者感受和认知。同样,将负债金额折算成几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更利于读者的直观理解。此外,将几个数字进行对比也是常用的方法,对比产生的反差,往往能产生强烈的效果。

现在媒体更多地用图表形式来处理成组的数据,比如用柱状图表示数据的横向或纵向比较;用圆形切割图表示数据的比例分布;用曲线表示相关经济领域数据的发展走势。这样处理数据更直观、形象,从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作者系驻马店日报社副总编辑)

大江是一根草一根草流出来的 篇5

我是从那本书中认识他的。印象中,经过大苦难磨砺的藏族汉子,他应该是高大魁梧的,不苟言笑的,深沉沧桑,有典型藏族人那样细长的眼睛。第一次见面约在北大西南门,我在公交站台等他。一个黑脸的小个子敦实男人走过来,他的异族特征虽然并不显著,但在一众汉族人当中还是一眼便知道是他,即使心里百般不敢相认。书上的照片中,他是粗犷的长头发,我面前的他是小平头;书上的他穿着藏袍,我面前的他穿着名牌的户外冲锋衣;我以为的细长眼睛其实圆溜溜的,透着机灵;我以为的高个子其实跟我差不多。那次只是吃饭,听他说话,妙语不时闪现。

第二次见面就是正式访谈了,我们约在帽儿胡同的朴道草堂,二楼,宽大厚重的木桌,蒲草坐垫,艳红的普洱玫瑰茶,热烈的阳光。这样的环境,让人放松。我们不设主题,没有提纲,扎多说了很多。他说,这样的访问可以让他好好地整理下自己。

童年的既定密码

学习博览:我们了解到,你小时候连衣服也穿不暖,吃百家饭,没觉得苦吗?

扎多:我本身就是野孩子,在长江源头长大的,8岁就没有父母,没有家。看《三毛流浪记》,感觉就是说我的。但不觉得苦。我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歌肯定是大人编的。小孩再苦,比如,饿了跟着别的小朋友去谁家吃点东西,根本不会想着自己是“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孩子不分析原因,那样的话很多孩子会自杀。有的孩子可能摔死,但不会自杀,大人才自杀。孩子不舒服了就哭,冷了就蜷着,有吃的就吃,跟着你们家吃完了也就完了,也没什么感谢的表示。

童年好像给我一些既定的密码,我一直在完成那些东西。比如说,我小时候是孤儿、弱势,现在也特别倾向于儿童、弱势。一说孤儿,我就觉得好像说我一样。我跟孩子特别容易交流,一看见孩子我就来劲了。

学习博览:你后来到西宁上邮电学校,也慢慢走出了童年那种状态了吧?

扎多:但又遇到新的麻烦了啊。邮电学校属于中专,我是综合电信专业,上的课全是数学,最让我头疼,现在都能梦见邮电学校还没毕业呢,又要考数学了。早上醒来发现是梦,不用考试,我太快乐了。

那时到了省城,刚开始的时候,哇!觉得世界这么大,这么精彩,否定自己一切原有的东西,我们那个地方真不是人生活的地方!我们也应该这样,回去以后牧民家里全该变成这样。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有一次索加的支部书记来到北京,回去以后他们说,我们这就不是人活的地方啊,北京的厕所比我们县委书记的房子还好。

自然面前我很渺小

学习博览:从《天珠》里对你的描写来看,你现在对自己那个地方的看法,应该跟当初很不一样了。

扎多:以前,有汉族朋友到我们那边,说,扎多你看天多蓝!我就特别奇怪:这个人有问题!天本来就是蓝的啊!到晚上,他们说,啊,那么多星星,看星星呀!我纳闷,星星有什么看的?一直就是这样的啊!

后来我来北京,有时候试图想象如果自己身为北京人,早上怎么去挤挤地铁。那时候我在北大有一个合作伙伴,我要从宣武区一个宾馆赶去上班。地铁里面简直是塞东西一样,晚上下班看地铁里面坐的这些人(做出面无表情的样子,把地铁里的下班族模仿得惟妙惟肖),玩笑也不开,都拿着一本书,耳朵里塞着耳机。他们一天到晚赶时间,回来以后最多洗个澡,第二天又这样。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那些人口高密度的地方,人最智慧的、最聪明的地方也是人折腾人、研究人、琢磨人地方。对别人要文明礼貌啊,说话要注意啊……你稍微一个眼神,我就明白了你的心思,或者你的一句话,我可以理解出好多层而。在那里,人的环境就是人。

可是在我们人口低密度的地区,人是傻乎乎的,但我们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对待自然,特别了解一块石头,一条河,一种动物。我们对高密度地区的人谈自然,人家看来简直是神叨叨的。

从这里面反观自己的文化和地方,就越来越偏向自己那边了。真的,我现在觉得身为藏族人特别骄傲。为什么呢?我觉得那个地区比较人性化一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好。

我做自然保护,和自然接触的机会特别多,自然会让你觉得很渺小,很无知。真正的安静的自然,闭上眼睛听,好像往罐子里面吹风一样。我特别知道是有声音的,嗡,嗡,嗡……有些地方有特别奇怪的现象,比如青海湖有一段没有乌鸦了,措池村好几年兔子见不了。有一种花,我们叫额巴喇智,到处开在草原上,那个花在措池也有一段时间看不到了。我现在真的觉得青藏高原特别重要和奇特。

每一根草都含水

学习博览:大家知道你,首先就是三江源保护协会的负责人,可实际上了对你解很少,能不能介绍一下你们的工作情况?

扎多:我们现在是做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很多人认为就是保护水,保护三条江。其实,水是不好保护的,大江是一根草一根草流出来的,每一根草都含水。三江源的生态包括水、动物、石头、植物……这是一个整体。

按照三江源下游地区的利益视角看起来,水是特别重要,它其实只是整体生态的一个反映。三江源头是青藏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不应该只从水的角度看,还要从草的角度看,从人的角度看。大家总是把生态误解为除了人类文化之外纯自然的东西,把人类文化跟自然生态割裂开。

我们现在做的自然保护没有本国化或者本土化,还是学国外。国外设自然保护区,比如美国黄石公园,人家人口少,发展程度又到这里了,那块地方就可以绝对保护,不能有人类干扰。中国的自然保护条例规定也划分核心区域、缓冲区域、外围实验生活区。

但三江源18个核心区,那么大面积,你说怎么弄?其实,在三江源地区,很多地方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非常和谐。把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相隔离,把人去掉,就不平衡。

学习博览:你在做三江源保护的过程中,哪些做法,让你觉得对人忽视得不合适?

扎多:三江源没有草原保护区。草是谁在用?牛在吃,羊在吃,还有山羊,还有马,还有狼这些。牛羊是谁在用呢?是牧民在用。青藏高原80%、90%的面积都足草原啊!

说草原现在开始荒漠化,沙化。是沙化了吗?是荒漠化了吗?

什么标准?你觉得今年天干了,大自然下了一场雨,都恢复了。你的维度怎么去衡量这么大的宏观气候?人类和地球才玩了多少年?真正知道环境有问题了,就是这两年才开始的。

不知道哪年哪月开始,藏人生活在这里,不依赖任何科技力量,不要任何聪明,不仅生存下来,还唱歌跳舞,一定是顺从自然的,不然早完蛋了,无论哪个种族、什么物种都不行。三江源有很多都是神山圣湖啊!我一直认为牧民是靠生态文化活下来的,不是靠高科技活下来的。

有人认为气候变化、生态变化一定是这里的牧民和牛造成的,所以把牛去掉,把牧民去掉,就会一片繁荣,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这简直是环境唯心主义思想啊。

这个地方无论叫“中华水塔”也好,“亚洲冰塔”也好,“生命禁区”也好,反正它重要,大家公认。所谓“自然保护”是因为人在里面,那里的人是谁?从数量看牧民可能不是最多,但是97%、98%面积上都是牧民,所以一定要从牧民的角度看。我觉得这是保护三江源的最科学的角度。

可是现在主流的角度,是农耕人和城市人的角度。他总是替你考虑:你们应该怎么发展,你们应该修什么什么的。那边生活的又不是你,说不定原来本身平衡的还会被打破。

学习博览:你对于草原保护的现状有什么感觉?

扎多:前几年有个叫“游学草原”的活动,北京一些关注草原的人开着大巴从北京过去,一直走到海拉尔。那次我就感觉,哦,草原最后没有的时候原来是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在青藏高原看不到,因为那里还是在变化当中,我就不知道将来打句号的时候会是什么状态。

后来我借个DV拍了一段长长的片子。我就看着蒙古人把马鞍子放在玻璃柜里面了。每个家里还有成吉思汗的像。草原一片一片转移,牧民走了以后,采石油、开煤矿的这些人一批一批到来。这些景象给了我内心比较大的触动。

之后,我从海拉尔飞到北京,第二天又飞拉萨,在飞机上看到左边的雪山,就觉得雪域、高原是什么概念,雪有多么重要,草原有多么需要保护。

如果说早先我还会觉得走出这片土地多好啊,那么现在我甚至想走回去。

宗教文化的影响力

学习博览:高原的神山圣湖背后,是藏族独特的宗教文化,我想了解一下,对你们在那里推动环保有什么影响?

扎多:青海玉树有一座叫尕朵觉悟的神山,神山脚下有一个寺庙叫赛康寺。现在他们成立了尕朵觉悟生态保护协会。他们的影响力围绕那座神山,跨两个县。圣山在藏区很重要。

在藏地,一个重要的活佛,他的影响力其实是跨省的。比如德格的宗萨寺的佛学院出了35个堪布,是藏区最重要的35座寺院的住持人。堪布是同一个师傅带出来的,一辈子都是脉络,何况现在信息这么畅达。我到宗萨寺,里面的人说,昨天囊谦那边有人打白唇鹿了。那次我是从玉树过来的,一点都不知道。

学习博览:普通民众有跟随你们一起做环保工作的吗?

扎多:在三江源地区我们目前有30名乡村环保协力员。他们是力所能及地在当地做自然保护工作。我也会找机会带他们出来看看。2010年,我领他们到川西这些藏族人做旅游的地方转了一圈,白天看,晚上讨论,怎么好,怎么不好,要是我们做会怎么办,出来转一圈,回去他们就不一样了。

项目项目

学习博览:你们这些NGO组织,拿着企业和个人给的钱,做事情有压力吗?做到什么程度,捐助人会觉得比较满意?

扎多: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想过从别人那里要钱来做事,而只是想着我们家乡应该这样那样的。

第二个阶段是看到别人拍了一张照片去展示环境,我也要那样做,还是没有想到钱的问题。从最初到现在,都是学着别人做,也学会了一些词。NGO这个英语,也学会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做项目了。本来乡村没觉得需要多少钱,甚至他们觉得有点多,不知道怎么花。但是后来越来越不够了。

另外,后来一个机构要生存,那就真的需要钱了。那个时候就觉得好像被钱控制了,整天就是项目、项目。

前些年我拿不到任何钱的时候,可能也没做成什么,但我真是特别好、特别可爱、特别开朗的一个人。我电脑也不会用,什么都不会。我只知道我想做这个事情,听说谁跟我差不多,我就去找你,瞧你怎么弄,那样我就碰见了很多人。这些人也没有钱,但是有的人特别鼓励我,说你这个想法不错,你一定要怎么怎么做。我是那么干下来的,到现在我拥有了很多资源,很多朋友。

怎么会是我

学习博览:我们知道你现在还有了响当当的名号,比如“中央电视台年度人物”。

扎多:那时候我在海南参加一个合作伙伴的会议,接到电话,说中央电视台打来的,我说中央电视台一个人也不认识。他们说你获得了“年度人物”,我说不可能,你肯定搞错了名字,我跟经济没关系,他说就是你,不光是经济人物,里面有一个公益人物,我说那也不应该是我,环保人物我都不敢往前靠。公益,全中国多少人呢?这个年度我就是第一号啊?

刚开始我是怕,觉得肯定不是我;后来别人说就是你,觉得那可能是我;再后来觉得好像也就是我了。

我只是在时间的位置上靠前了,如果可以置换,我确信有很多人在扎多这个位置上,用这个平台和资源,会有成倍的效益。

学习博览:在这种压力下,你自己打算怎么样更进一步呢?

扎多:现在急的是时间啊,我快50了。接下来我想把资源整合,现在社会上有意做环保的人和组织越来越多,这都是有效能量。还有认识的朋友,各行各业都有,稍微弄得有序一些,集合能量往一个方向,力量蛮大的。现在做不起来,这就是压力。

而且现在好像也没有以前那种自我欣赏或者说理想主义的积极状态了,有点越来越软,所以使劲跟自己说要站起来(拍着自己胸脯),但是又找不到一个特别创新的方法。

我现在的一个进步是,我会把扎多分成两个,时常用一个比较安静的扎多看那个有时候陶醉、有时候傲慢、有时候贪婪、有时候愤怒的扎多。有时候被别人说两句好话高兴得呀,有时候别人给你使了一个眼色吓得呀,那时候会觉得伤心,呀,扎多,你怎么这样子?

不能总自己“扛着”地球

学习博览:现在你已经上到一个高度,但是想进一步突破,找到新的路径也很难,是不是?

扎多:对,我的机构也是。现在我知道时间特别重要。

现阶段中国的环境保护是有很多问题,那边水污染了,这边山被挖了,其实也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有的变化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有人说,扎多,你不做这个,那你是什么人啊?你是环保主义者,你应该跳进去啊!我说,凭什么?你为什么不跳进去啊?

还是想继续干,但也经常想是不是该停下来了?或者换个状态。不然以后不做事情了,都没有什么爱好。虽然经常在大自然当中,但是你没有分享自然,总是好像你“扛着”地球一样(做出吭哧吭哧用力扛着的样子)。如果能变化一些,我希望依然做这些事情,但是春光满面地做,健康地做。

学习博览:你现在募集款项,是向基金会募集,还是企业或者组织?

扎多:原来就是几个合作伙伴,现在没有特定的,就是碰。从前年开始,我有意地接触企业。

抚平伤痕的一种方式

学习博览:怎么样概括这么多年你做的这些事儿?

扎多:我给自己判定是,我做自然保护也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是一种病态的方式。这些年下来,有人说我一直继承索南达杰的遗志,在自然保护这条道路上没完没了。其实静下心来想,就是那个时候有一种东西执着了:他死了,我活着,一种哥们义气,我得做下去。最后别人给贴标签:“你是环保英雄”。也有媒体报道,有时候还舒服一下。后来,也只能这样往前走了。

一个人生命的轨迹有各种因缘巧合,你们干记者也不一定是因为原本就想干这个。什么NGO、公益、媒体啊,一层一层剥开,里面都是活生生的各种各样的人,而且各种生活里都有自己的快乐。

你看我们做这个事情,不一定得到特别多的金钱,但是游山玩水的,心态很好,上下级关系也不明显,产品也不需要很多。另外,我们这些人有点无政府主义,喜欢自由,也没有太多的欲望。

关于写《草》教学设计 篇6

关键词:生本教育;写话;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8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39

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入手,调动家长参与的热情,营造有利于发展语言的氛围,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掌握正确的写话方法,提高写话的质量。

一、以读为源泉,丰富语言积累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以“培养兴趣、积累语言”为目标、“课堂引领、交流展示”为抓手、“亲子共读、微信互动”为有益补充的读书活动,成为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阅读积累习惯的主要途径。教师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阅读、赏析、积累的方法;成立班级图书角,开展“漂书”活动,并将每天下午上课前的20分钟定为集中阅读时间;定期组织“好书推介会”“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通过家长会向学生家长阐明读书的重要意义,为家长提供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和习惯的方法,积极倡导亲子共读;开展阅读记录卡、采蜜集、读书小报、最美读书照等评选活动;建立读书微信群,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群内进行交流展示。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为写话教学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以教为根本,夯实写话指导

要在对“生本教育”理论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深入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字词、句子、标点的分项训练和说话、写话基础训练,注重观察顺序的指导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写话中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使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写,如何写。在写话的指导过程中,切忌急躁和拔高,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

三、以练求发展,拓展写话素材

低年级学生对写话存有畏难情绪不仅是因为缺乏语言,还因缺少素材,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正如当代著名作家池莉所言:作文一方面是文字功夫,另一方面就是生活功夫了。因此,要充分调动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喜爱的方式引导和培养他们留心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一是开展“童眼看世界”活动,家长引导孩子注意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表达,并用手机将孩子的说话内容录制成视频或语音文件发送到微信群,群里的教师和家长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开展“班级采风”播报活动,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在家长的微信群里,播报班级当天的新闻,介绍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能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的能力,培养他们悦纳他人、赏识他人的美德。

四、以评促提升,发挥多元优势

目前的低年级写话教学存在着评改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且评价主体只局限于教师这一问题。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家长也参与到学生写话活动当中,开展多元评价。在学生自我修改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互评、家长评、教师评三个环节,将学生的写话从结构、内容、书写、标点四个方面逐一进行星级评价(好3颗星,较好2颗星,一般1颗星),细化问题所在,给出非常详细而又明确的修改要求,力求指令明确具体,针对性和操作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并倡导伙伴间的合作修改。

上一篇:浅析居住区绿化设计下一篇:为你而歌第16部观后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