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篇1

陈尚宾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沈阳,110819)

摘 要: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一农民大国,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大、压力大,可能带来的问题也比较多,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

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5—0049—0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多于农村各项

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一般来说包括完全无业的劳动力和工作不饱和,有剩余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两种情况。超过农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供给大于需求的那部分;二是超过社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后备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

首先,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缺失。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劳动者的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

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在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方面的制度保障仍存在不少问题。其次,农民工流动就业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尽管我国针对农民工流动就业暴露的问题加大了

执法力度,但从农民工流动就业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系统

性和时效性看,涉及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政策法规仍存在突

出问题。

(二)劳动力自身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主要问题就是其自身素质偏

低,并且无力或不愿更好的接受培训。目前我国农村劳动

力外出就业主要从事建筑业、工业、餐饮业、商业和运输

业,从农业转到这些行业就业,不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很难

适应。一般来说,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

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越易于为非农产业所吸纳。然而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总体偏低的现状,导致我国农民

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并直接影响到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回流

由于金融危机危害性的显现,首当其冲的我国制造业

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冲击,尤其以沿海劳动密集型、外向型

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然而这一行业正是农村劳

动力进城就业的集中区域。中小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出口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出现资金短缺,开工不足,效

益下滑。导致企业为了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生存下去也不得

不裁员,因此,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失业,他们不得不回 到原来的家园,回到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由此带来 的问题就相继产生,比如劳动力的生活保障问题,农村的 治安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经济的 负担。

三、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途径

(一)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增进城乡互动

统筹城乡就业一体化,实现劳动就业面前人人平等。统筹城乡一体化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 城乡并重,统筹兼顾,协调统一的原则,逐步缩小城乡劳 动者就业的差距,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劳动就业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社会劳动就业制度。它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社 会保障制度及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农民拥有与城镇居 民完全同等的合法权益和应履行的义务,真正成为新一代 城镇居民,充分享受城市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成果。

(二)加大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调整及农村内部就业能 力

从农村内部出发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加大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调整及农村内部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内部消化的状态。

加强农村产业化建设,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内部就业能 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产 业一体化,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 产品附加值,其实质是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 延伸到第二、三产业领域,通过某个农产品,把第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发展农村就业第三方机构,强化劳动力市场信 息服务

发展农村就业第三方机构,强化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更好服务的同时,也使其就业更加规范 有效,并逐渐形成一条链条,促进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应 当制定政策,鼓励、支持发展网上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 动力的培训、转移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要搞好农村劳动 力市场的宏观预测和综合分析,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提高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应发 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 移的宣传引导。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及法律意识的培养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 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对其增强其竞 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城市工业还是乡镇工业,他们对劳动力的素质也越发注重,并且由于技术进步由于 会导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重替代,其对转移的制约作

用日益增大。

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政府要加强对

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构建多层次的法律援助体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时提供帮助。让他们逐步成为懂法、用法、护法的新时代民工,通过提 高农民法律和市场经济素质,逐渐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参考文献: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篇2

1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目前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成熟发展, 农村生产力水平得以提升。与过去生产方式相比, 农民务农的工作效率更高, 农药、化肥等现代化技术应用在农业活动中后, 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活动中脱离。因此, 在农村生产力水平长足进步的情况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 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耕地减少:尽管我国幅员辽阔, 但相对而言, 可用耕地面积极为有限。同时, 中国是人口大国, 在巨大人口基数影响下, 农村人均土地数量较低。此外,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农村土地被占用开发情况时有发生。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 农村耕地减少, 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至城市。

城市经济发展:在国内经济长期发展的同时, 城乡经济水平距离逐渐被拉大。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经济飞速发展, 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中心, 但在另一方面, 国内部分贫困的农村地区, 农民物质经济水平仍处于落后的局面中。城乡间巨大的经济发展差异, 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市的因素之一。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城乡户籍制度成为制约因素:在城乡户籍制度的阻隔下, 农村与城市成为两个单独的个体, 生产要素的流动被切断, 农村的地位逐渐成为城市的附属, 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顺利转移进入城市。同时, 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户口, 很难获取城市居民身份, 而这直接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产生限制。尽管近期内, 国内部分城市在试行政策中, 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制度要求, 但整体而言, 条件仍旧较为严格, 农村劳动力户籍很难转化为城市户口, 因此, 户籍制度制约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显而易见的问题之一。同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我国国情发生冲突, 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开始出现问题。对转移至城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而言, 缺乏时间和精力兼顾耕种, 但农民工户籍属于农村, 无法舍弃土地这一生存保证, 导致被承包的耕地大面积荒废, 严重浪费土地资源。

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就现阶段而言, 国内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相对城市劳动力群体而言, 素质仍需进一步提升。在经济长期发展中, 劳动力资源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条件, 这一观念得到普遍认同, 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不仅需要生产要素的投入, 同时也受到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直接影响。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传统观念影响, 城乡地区教育资源分配具有较大差异, 城市地区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 相对而言, 农村地域教育工作中存在较大不足。正是由于这一情况, 国内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差, 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对缺乏致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过程中, 多选择从事体力劳动, 尤其是在工地建筑、家政、餐饮服务等技术含量相对低的职业与岗位中, 农村劳动力占据极大比例。同时, 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 间接导致这一群体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等弱于城市人口。因此, 整体素质不高同样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之一。

农村转移劳动力合法权益缺乏保障: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因而从事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 尤其在建筑工地务工的农民工, 工作属于高危行业, 且工作环境脏、工作任务量重, 某种意义上, 这一群体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度最高。然而实际情况是, 现阶段国内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近年来, 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讨薪困难等报道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 农村转移劳动权益受损现象已经极为常见, 如何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权益提供保证, 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较为复杂。首先是大部分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相对缺乏, 没有认识到维护自身权利的必要性。其次是部分雇主在雇佣农村劳动力时, 刻意忽略这一群体的权益, 以达到节省企业成本的目标。此外, 政府工作不到位, 同样是造成农村转移劳动力合法权益缺乏保证的原因之一。当前, 政府财政开支巨大, 需解决就业难、老龄化问题、医疗、保险与养老等等问题, 对农村劳动力社会权益保障较为忽视。

3 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

改进现行户籍制度:国内现行的城乡户籍制度出现于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下, 符合当时国情,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这一户籍制度对中国在短期内建立并完善工业体系、夯实国家经济基础, 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 价值显著。然而在改革开放后, 国家经济水平得到长足发展, 城乡户籍制度开始与当前整体社会环境不符, 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发生, 在二元户籍制的局限下, 城市和农村之间被天然屏障所隔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严重阻碍, 因此对户籍制度进行整改势在必行。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必须尽快对户籍制度进行优化改革, 结合国情和社会需求, 从整体出发, 进行综合性考虑与规划。首先, 应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难度, 放松农村户口进入城市落籍的严苛要求与条件。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后, 使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进入城市就业、定居, 使就业更具公平性,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制度保障。其次, 对于国内现行的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不同制度安排, 同样需及时改进, 可引进国际通用的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 进而在全国推行。在这一制度中, 城乡户籍的区分由居住地决定, 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由职业区分, 使户籍制度具备多元化因素, 实现城市农村一体化。此外, 应积极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农民可自愿选择放弃承包的土地, 由集体进行重新承包, 或经由转让、转包等灵活方式, 使土地经营权的合法有偿转让, 得到许可。通过这样的方式, 既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提升了农村耕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又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更加彻底。

重视农村教育, 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据调查数据显示, 国内农村劳动力普遍教育程度不高, 其中以初中及以下占据人群最多数, 而这极大限制了就业选择。同时, 研究结果显示, 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以及具有专业技术的农村劳动力, 其经济收入更高, 就业选择机会更多, 在城市中的适应能力更强, 并且能够摆脱农村相关保守落后的观念, 尽快融入到城市整体环境中, 转移更为彻底。因此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需要加大农村教育工作力度, 进而提升整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首先, 应进一步落实农村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向农村分配更多教育资源, 扩大师资力量, 提供优惠政策, 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优质的受教育机会, 在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的问题。其次, 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推广。各级职业学校应不断加大招生力度, 优化课程设置, 使物质经济水平相对较差的农村中学毕业生, 能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 学习专业技能, 进而在转移至城市的过程中, 能够做到对口就业。通过这样的方式, 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 进入城市后, 这一群体不再被动接受雇用单位的选择, 或只能选择体力劳动的职业, 而是逐渐形成雇佣双方的双向选择模式, 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扩宽就业空间。

积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就业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后, 由于知识的缺乏和观念的落后, 无法快速适应城市环境, 同时对城市就业、居住身份的转化不彻底, 不能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 接受全新观念。针对这样的情况, 需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积极的就业指导。首先是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的转变。目前, 大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缺乏自我保护观念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对此, 应逐渐向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与讲解, 使农民群体能够认知到, 在就业过程中, 有权利向雇主单位要求自身应享受的权益。不可否认的是, 现阶段国内对农民劳动力的相关权益保护制度不够完善, 而在就业指导过程中, 能激发农民群体的维权意识, 进而推进国内相关制度的尽快建立健全。其次, 企业招聘时, 更多的依赖网络渠道, 而对农村劳动力而言, 对网络的应用程度不高, 无法及时接受相关信息。因此在就业指导时, 不仅要根据其专业技能与特长, 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信息传递, 更重要的是, 应向这一群体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保证劳动力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既满足社会需求, 又为农村劳动力解决就业难题。

结束语

现阶段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 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针对这样的情况, 必须在充分了解现存不足的基础上, 实行对应性解决策略, 重视教育, 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改进户籍制度等, 进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提供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1]方运战.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11 (01) :41-45.

[2]郝辉, 刘日星, 马靖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 2012, 12 (08) :28-31.

[3]王忻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的研究述评及现实意义[J].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9 (05) :170-173.

[4]程名望, 阮青松.资本投入、耕地保护、技术进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11 (08) :27-32.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负面影响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壮年;出外打工;农业生产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尤其是青壮年的大量外流,直接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在數量上的绝对减少,老人种田的现象日趋普遍化,而老人种田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对此详述。

1 对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1.1 老年人体力不足带来的问题

1.1.1 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有机肥和绿肥的合理使用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但绿肥相对化肥来说存在量大、费工费时而且肥效迟缓的缺点,因此体力不足的老年人对绿肥的使用减少甚至不用,而对化肥则越来越依赖,但大量化肥的不科学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合理结构破坏和土壤肥力不断降低。这样一来,我们的粮食增产实质上是在我们超量投入的情况下获得的,逐渐变得瘠薄的土壤也不能持续多久。

1.1.2 劳动效率明显降低

比如花生地的培土,青壮年一上午就可以完成,而老年人则需要一天或者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结果是造成农事、农时的延误,人为的造成了粮食的减产。

1.1.3 管理粗放

由于体力的原因,老年人常常不整地、雨天提前撒施肥料,而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则是能省就省,土地的粗放经营成为当前老人种田中极为普遍的现象。

1.2 老人的学历、技能低带来的问题

1.2.1 良种更换更替期延长

老年人思想、守旧,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宁可用自己用了几年的老种子,也不肯拿品质优良的新种子试一试,这致使良种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更替。其后果是,在新良种的优质效益无法得以实现的同时,人为造成品种的种性和产量的降低。

1.2.2 生产设施难以维护

老年人不愿意学习新技术,技能水平低,对稍有技术含量的设施维护就束手无策了。比如,浇地的水泵不出水了,七八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把水泵翻来覆去的检查,可就是找不到毛病在哪,打听到正好有个外出打工的青年人刚回来,于是赶紧找来帮忙修理,青年人一来上上下下看了看,一次就修好了。

青壮年的大量外出打工,老年人成为田间的主力。但老年人的体力不足,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老年人的年龄越来越大,那么农村的后继力量在哪里?粮食的产出又在哪里?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饭碗在哪里?这都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2 对家庭的负面影响

2.1 老人的劳动强度加大

目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出外打工,打工地点近的在农忙时节可以回家帮忙,而离得远的只能在过年时回家一次,或者是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外出,孩子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看管, 老人充当了主力军,承受着体力和心力的双重负担,既要忙种地,又要费心看管孩子,基本上没有闲暇时间。而老年人体力不足,精力有限,常常感到心力交瘁。为我们操劳了半辈子的老人,还要为我们的下一代继续辛苦劳作,老人的晚年幸福没有保障。

2.2 孩子教育的缺失

2.2.1 孩子精神生活贫乏

由于父母不在家,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看管,老人对于幼小的孩子一般都异常疼爱,有求必应,导致孩子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如乱花钱、乱交友等。

2.2.2 孩子的学习疏于管理

农村的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知识水平较低,对于孩子学习的辅导是有心而无力。而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一个大工一天开两三百元,一个小工也要一百元,这样的收入在当地使他们有一种自豪感,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念书周期长、投入大,不划算,只要有力气就能赚到钱的思杨。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缺少了必要的引导,孩子们得不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和监督,致使一些孩子学业荒废,甚至出现了违法行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村富足的希望,忽视了孩子的教育,我们的高尖端科技就无从谈起,美丽的中国梦将无法实现。

由此看来,农村大量青壮年的外出打工,不仅使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难以保障,而且孩子的教育也难以有效实施。这些都关系着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做到扬长避短,使农村生活和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桂华.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其发展选择[J].中国市场,2011(33).

[2]李昌平.大气候[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3]黄宗智.中国农业隐性革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篇4

中共丘北县委办公室2010年6月9日

对丘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丘北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县,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工作,对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丘北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由于遭遇百年一遇的持续干旱,上半年全县外出务工农民明显增加,在输出规模扩大的同时,也显露出了组织程度不高、素质偏低、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等一些问题,为推进全县“打工经济”健康发展,县委政研室组织劳动保障、扶贫等部门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丘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丘北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约24万人,且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0.8万人,种养业承载的劳动力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约11万人,富余劳动力13万人。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在全县工业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期内,丘北县 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还将会越来越突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今年以来,面对百年不遇的旱情,为把灾区农民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丘北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党委、政府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各项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抗旱保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抓实抓好。把发展劳务经济的重点放在技能培训、订单输出和就业服务上,主动与省内外用工企业加强合作。1-5月,全县共输出农村劳动力21771人,比去年同期11379人增长191﹪,实现劳务收入1.4亿元。从外出劳动力就业去向来看:广东、福建、深圳等省外就业16112人,占74﹪,省内4228人,占19.4﹪,县内1431人,占6.6﹪。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面对旱情,针对农村存在的“家门难离、穷家难舍、小富即安”等陈旧观念和传统心理。一是及时组织抗旱下乡工作队深入各村寨广泛宣传省、州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种植业损失劳务补”等各项抗旱措施。鼓励因旱灾无法从事生产的农民外出就业,以减轻因干旱造成的损失;二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的作用,采取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三是充分发挥村级各套基层组织作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发动;四是利用返乡农民工进行宣传,用事实说话,让更多的村民看到外出务工给农村家庭带来的实惠。通过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宣传工作,激发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热情。今年以来,共发放招工信息9000余份,农民工外出知识宣传手册1万余册。

(二)抓好转移前培训,提高转移后稳定率。根据目前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压力加大,企业对员工技能和素质要求提高的实际,丘北县切实从抓好培训提高转移人员素质上下功夫,按照用工单位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如,通过

加强与江苏、无锡、江阴等输入地用工企业职业教育机构的沟通合作,积极整合县内、县外两种培训资源,实行两地联合办学。在培训过程中,择录一部分各方面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到输入地职业技术学院(校)进行学习培训,既有效弥补了县内实训设备的不足,又提高了输出人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输出人员就业稳定率得到提高,突破农民工跨地区转移的素质屏障。通过狠抓培训,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初步达到了“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输出一批、成功一批、见效一批”的目标。今年以来,共举办电器维修、宾馆酒店服务、美容美发、外出务工维权知识等培训30余期5399人,培训后转移5399人,转移就业率100%。

(三)强化转移服务工作,确保农民工有序流动。一是在县劳动就业局设立了专门的农民工转移服务窗口,对剩余劳动力的流量和流向进行预测、规划和引导,免费向农民提供就业政策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集中组织受灾农民外出务工;二是与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外的劳务公司开展劳务输出合作,通过中介机构、在外有影响力的丘北人设点组织农民工有序流动;三是开辟农民转移就业“绿色通道”。从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抽调专人为外出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提供快捷服务,避免因证件不全而延误外出。同时,交通部门增加客运车辆,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优质的客运服务,确保不让一名旱灾外出务工人员滞留车站,做到快组织、快输出。

(四)强化转移后续管理。为使外出务工人员“留得住,能赚钱”,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丘北县积极做好后续管理工作。一是从组织输出的劳务人员中选出代表作为后续管理人员;二是加强同输出人员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避免输出后随意返乡;三是加强与用工单位联系,出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四是督促用工单位对劳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劳动技能;五是与当地

职业中介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协助做好务工人员的稳定和劳资纠纷的调处工作。今年以来,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对125个用人单位开展清欠专项行动,共清欠农民工工资460844元,涉及11个工程项目157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劳动力素质偏低。目前,多数用工单位希望使用具有一定技能、个人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而农村劳动力多数没有一技之长,且总体文化程度偏低,今年输出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2242人,仅占总数的10.3%;初中及以下文化19529人,占总数的89.7%。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少,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程度难以适应用工单位的需求。造成一方面是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招不到,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难,而农民工只能在一些脏、累、苦、险行业中补缺或难以找到工作。

(二)转移组织化程度不高。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劳务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覆盖面窄,时效性差,劳动力市场在乡镇、村级网络尚不健全;二是劳务输出服务体系不健全。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据调查,丘北县今年外出务工人员中,20%是通过亲属介绍,50%是自发,25%是由社会中介组织转移,只有5%是政府部门组织输出。

(三)培训经费不足。由于工作经费不足等原因,目前,丘北县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的师资不强、设施不全,多数培训没有达到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培训时间,造成有些学员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掌握不牢,不能实现稳定就业,达不到农村劳动力培训所期望的要求。

(四)务工收入普遍偏低。外出务工人员普遍存在技能缺失、素质不高,加之外出距离远,务工成本较高,比较效益低,导致农民外出务工积极性不高。据调查,外出从业人员中,最

高月工资为6000元,最低月工资仅为500元,人均月工资仅达800元左右。

(五)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没有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个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据调查,仅有30%左右务工人员签定了劳动合同,只有20%的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在跟踪管理、服务以及维护外出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有待加强。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一是在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实用技术培训;二是进一步完善回乡创业人员的鼓励政策,对回乡创业业主给予适度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奖励,对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分层培训和定向培训,使其掌握几门专业技能,熟悉务工经商的政策法规;三是增加培训经费,让更多的农民工得到培训机会,满足用工单位产业结构升级的技能需求;四是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人力资源观念、增强自我开发意识。

(二)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管理。一是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门管理机构,避免多头管理、职能重叠,形不成合力;二是鼓励和支持民间职业中介的发展,加强对乡(镇)、村委会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劳动力转移信息畅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用工成本;三是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加大专项检查工作力度,把清欠农民工工资摆在重要位置来解决,帮助农民工切实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一是加快发展民营企业。当前丘北县农村劳动力多数转移到沿海地区,而本地区就业较少,因此应加快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着重发展旅游、商业、运输、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狠抓民营企业管理人员业务培训,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加快企业改制步伐,多方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鼓励能人回乡投资,促进民营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发展民营工业小区,发挥生产要素的规模聚集效益;二是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化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带动农村建筑、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和转移空间。同时向农村传播城市文化、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以中心城区为主,加快双龙营、八道哨、天星等中心集镇建设,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引导民营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

(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一是尽快建立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工各项社会保险全覆盖,切实解决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所补、长远生计有保障;二是加大外出务工补贴力度。由政府出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适当补助,降低打工成本,提高比较效益和务工积极性,提升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

报:州委办《决策参考》 发送: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王丽波副主任、白光

福副县长、尹绍云副主席,政府办、劳动保障局、办存。供稿:劳动保障局编稿:李正和审签:赵鹏程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篇5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一是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近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均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区镇均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小组,部分镇和街道还组建了职业介绍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服务。按照“六到位”的要求,在全区组建了28个社区劳动社保工作站,每个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名,资金、场地、机构、人员、职能等一次性到位。同时,成立15个镇级职介机构和1家民营职介机构,劳动力市场网络基本覆盖全区。汊河街道为了把劳动力转移工作落到实处,先后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劳动服务站等服务机构,把以往分散地转移集中组织起来,既提高了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层次,又减少了转移风险。杭集镇为了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把过去由企管、社保、劳动管理各管一块、分散运行而造成工作难以协调、企业负担较重的模式,扎口为劳动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共同配合的模式,提高了办事效率。蒋王街道制定了每转移一名劳动力奖励介绍人200元的政策。瓜洲镇建华村在村办光华劳动服务站的组织带领下,已输出劳动力700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35%,2002年劳务输出总收入达2143万元,人均超过3万元,占全村人均收入的80%。同时,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种行业协会在劳动力转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槐泗镇、泰安镇在张庆松等人的带动下,有几千人的队伍常年在外从事钣金加工行业,今年一季度以槐泗装潢公司、化工设备厂等企业为龙头组织输出的农村劳动力就达600多人;瓜洲镇涌现出带动劳动力转移的“能人”上百名,戎良兵一次性组织转移100多名农民从事沐浴休闲行业,军桥村农民林爱荣几年来共带出本地农民300多人到广州等地从事“三把刀”业务,年创劳务收入250万元以上。

二是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都把劳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大了技能培训力度。区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安排3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并充分发挥我区职业教育水平较高的优势,主动与广东、昆山等地的外资企业联系,定向培养专门人才,转移人员有的已担任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另据调查,全区外出从事建安工作的人员,90%以上是建安系统统一培训后组织输出的。各镇也积极依托现有的成人教育中心校、职业学校这一载体,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杭集镇针对本镇的行业特点,举办了两期旅游用品生产工艺、技能培训,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培训本镇务工人员230多名,还根据本地企业的需求,与扬州电大、扬州教育学院等院校联合在杭集镇开办三年制财会和经济管理大专班,招收学员100多人。瓜洲镇为了提高本镇转移人员的劳动技能,先后对近200名农民进行沐浴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农业技术专业培训。蒋王街道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奖励政策,每培训一名劳动力奖励街道劳动服务所25元。通过培训不仅满足各类企业对不同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竞争力。

三是转移岗位较为集中但分布范围广。从调查情况来看,本区内劳动力就地转移,主要集中在鞋帽、服装和旅游用品等的生产上。而输出的劳务大多数从事建筑、钣金、餐饮、洗浴业等,由于输出劳务的行业相对集中,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专业“擦背村”、“钣金组”等。同时,我区外出劳务分布范围极广,在国内已遍及全国各地,在国外已涉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香港等地,由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为我区在国内、国际劳动力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四是劳动力就地转移步伐加快。我区在高度重视劳务输出的同时,以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扩大集镇规模,大力发展本地二、三产业、增加劳动力就地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全年共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汊河街道紧紧抓住邗江工业园落户境内的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扩大就业岗位,至目前,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2000万元,完成工业技改投入6000万元,吸纳本地及外地劳动力1万多名在本镇二、三产业从业,其中镇外劳动力达4650人。杭集镇依托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安排了本地劳动力13690人就业,还吸纳镇外劳力5685人。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我区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2003年,全区劳动力转移创收总额超10亿元,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就为全区农民人均增收2390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篇6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问题出现的新变化

(一) 留守儿童问题缓解而留守老人问题凸显

自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浪潮兴起以来,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 农民外出形式出现了结构性转变。已婚的外出农民工由男性单身外出“独闯”为主转变为携家带口的“家庭式”转移为主, 留守儿童问题由此得到缓解。但是, 与此密切相关, 留守老人问题却愈趋凸显。一是农村人口畸形老龄化。权威数据显示, 2005年, 中国乡村65岁以上人口占9.6%, 高于城镇8.5%的水平。农村的7.13%老龄化程度大于城市6.69%。其原因就是农村老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被永远滞留在农村的群体。根据我们在甘肃中部地区的抽样调查, 2009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2岁, 其中16~24岁的占27%, 25~30岁的占32%, 31~50岁的占32%, 50岁以上的人数占9%。二是留守老人田间劳作负担繁重。为了支持晚辈进城, 留守老人们不仅要忍受失去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天伦之乐, 还要无奈地担当耕种承包地的辛苦。三是留守老人生活困难。据老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目前我国老年人中70%患有各种老年病, 其中15%患有严重疾病, 生活不能自理。与此同时,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以化解疾病风险和恢复身体健康。因此, 农村中很多留守老人都面临着各种老年病的威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许多失伴的老人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根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课题组研究, 目前, 我国80.9%的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水平普遍只能维持在贫困层次。

(二) 农民工户籍“瓶颈”缓解而土地“瓶颈”凸显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瓶颈”一直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通过多年的户籍制度改革, 除了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外, 中小城市都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农民工进城定居的限制, 使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实际已经基本消除。并且, 目前很多省份正在对户籍进行大手笔地改革, 预示着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藩篱即将被彻底拆除。然而, 对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 眼下不断宽松的户籍制度并没有促进他们实现市民化的脚步, 没有改变他们只能作为城市边缘人的现实。原因何在?我们认为, 就制度机制层面而言, 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瓶颈”已经由户籍转变为土地。1.集体所有制下的承包土地使用权难以流转。尽管中央政策明确农民承包地可以流转, 但是, 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直至现在仍是一潭死水, 并没有出现中央政策设计的“顺畅流转”。据官方数据显示, 全国农村土地平均流转面积比例只有8.7%。这使农民工在农村的最大一笔财富不能变现, 这就导致承包地不仅无助于他们实现市民化, 反而成了累赘。因为, 在现行土地制度下, 只要土地承包者不放弃所承包的耕地, 即便是采取粗放的经营方式, 就能得到政府按照土地数量发放的直接补贴和土地产出。相反, 一旦放弃土地使用权, 不仅得不到收益, 反而可能增添日后回收土地的麻烦。2.农民住宅难以出售。农民工经过自己多年含辛茹苦营造起来的 (其中有些是经过几代人的财富积累形成的) 住宅成了带不走、卖不出的“死宝”。因此, 几乎所有农民工都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农村住宅, 农村由此出现了大量空载住宅。有的因年久失修, 房舍衰败不堪, 严重影响村容村貌。3.土地市场不规范。颇受诟病的我国现行的土地市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反向制约作用是极其明显的。一是农村土地的非农化远远快于农民的非农化。调查显示, 从1996年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至今, 我国的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6.22亿, 增长了108%, 但同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却从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5.7万平方公里, 增长了338%, 前者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这一方面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要地不要人”的政策有关, 另一方面与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制度有关。二是土地非农增加值分配严重不公平。以苏州市为例, 农民占3%~8%, 村集体占15%~25%, 镇政府占5%~10%, 县及县以上政府占20%~50%, 各类房地产公司、开发区、外商投资公司占30%~50%。劳动力价格随就业压力被压低、劳动者话语权被持续忽视。

(三) 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减缓而工资待遇问题凸显

随着国家就业制度逐步完善和高速工业化带来的企业用工数量的增加, 加之农民工对于城市的日益了解, 使得农民工在城市找工作比较容易, 降低了寻找工作的成本。但是, 目前的实际状况是, 一方面大量企业为招工犯难, “民工荒”的呼声不绝于耳, 另一方面农民工工资一直处于相对下降的趋势。全国总工会调研数据显示, 我国从1997年到2007年, 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 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 相比发达国家, 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低20个百分点。实际上, 这些数据隐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即劳动者报酬被拉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作为我国产业工人主体的农民工的工作待遇畸低。近两年的情况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概观。比如, 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月平均工资1417元, 这个水平比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1431.25元还少14.25元。也就是说, 一个农民工把他的全部收入用于自己一个人的消费, 还达不到城市人均消费水平。该《报告》还显示, 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 每周工作58.4小时。这明显违背了我国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规定。其二是就业机会歧视。再如各个地方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反倒成了很多工厂超低成本用工的政策依据。2010年各地政府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绝大多数不足1000元, 最高的上海市才1120元, 这个标准只是上海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5295.75元的21%, 远远低于40%~60%国际标准。

(四) 农民工“侯鸟”问题缓解而“蜗居”问题凸显

就第一代农民工而言, 挣钱是进城务工的唯一目的, 真正的生活世界始终在家乡。这就决定他们年复一年地奔波于城乡两地, 由此形成了庞大的“侯鸟”群体,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卸甲归田”和新生代农民工队伍的崛起, “侯鸟”问题已经大大缓解, 而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蜗居”问题浮出水面。新生代农民工深深领略了父辈们在城乡两地疲于奔命的艰辛生活方式, 农村情结十分淡漠。他们进城务工的目的不再是单一的挣钱, 而在城里安家立业, 做体面的城里人才是追求的真正目标。所以, 他们宁肯长年“蜗居”于城市, 也不再去像父辈那样在城乡两地奔波。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 目前, 12.3%的农民工住在工棚里, 7.1%的农民工住在操作间, 33.7%的农民工住在工作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 15.7%的农民工与别人合伙租房, 17.1%是独自租房, 另外11.3%的农民工住在家里或寄住在亲友家, 只有0.8%的高收入农民工在城里圆了住房梦。同时, 农民工住房问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据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李斌教授等对宁波市农民工住房状况的调查, 农民工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2000年的3.80m2下降为2004年的3.72m2, 相比之下, 宁波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却从2000年的15.26m2增加到2004年的17.63m2, 是农民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的近5倍。

(五) 农民工当期生活问题基本解决而未来发展问题凸显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对于绝大多数农民工而言, 当期生活问题基本解决, 属于“衣食无忧, 略有节余”群体。但是, 随着用工标准的提升,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要实现市民化的梦想, 农民工本身的发展问题却凸显出来。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近日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各类技术培训的占16.4%, 无技术的占83.6%, 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 获各种技术等级证书的占5.2%。特别值得高度关注的是, 长期存在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至今依然突出。据西北师范大学“三农”问题课题组于2007年底到2008年初对西部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外出打工户高中适学子女的就学率为83.78%, 非外出打工户为86.67%, 相差2.89个百分点;高等教育适学子女的入学率相差更加悬殊, 外出打工户为42.16%, 非外出打工户为83.33%, 相差41.17个百分点。这说明,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形势并不乐观, 若不能加大力度予以扭转, 就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城市聚集起大量的来自农村的穷三代甚至穷四代!这将是未来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在性问题。

二、对策思考

(一) 因地制宜, 科学推进城镇化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农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化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城镇化水平越高, 所形成的公共需求积聚效应就越大, 其吸纳的劳动力就越多, 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也就越快。据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 2009年度全国外出就业和本地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22978万人。这一庞大的群体占据了46.6%城市化率中的16.5个百分点。换言之, 在统计的城市人口中, 农民工占三分之一以上。可见, 我国的偏低的城市化率的统计范围明显偏宽。我们认为,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条件千差万别的国家来说, 推进城镇化也要讲因地制宜。比如在大城市周边地区, 为了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 应积极发展卫星城, 以释放目前大城市只要“人手”不要“人口”带来的社会压力。这应始终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主体, 因为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山区丘陵地带, 因受交通条件的限制, 需要相对多布局几个城镇化建设的重点, 除了县城外, 还应发展几个基础比较好建制镇。当然, 必须避免“乡乡点火, 镇镇冒烟”的做法, 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和负面影响长远发展布局。除以上两类特殊地区以外的其余广大地区, 应重点发展县城。因为县城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吸纳农村人口方面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县城的文化氛围与农民接近, 进城农民能够很快融入进去;二是县城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在县城的农民工, 即使不能将家属带到一起生活, 经常回乡与家人团聚也是极为方便的, 从而避免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

(二) 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对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学界一直处于仁、智各见的争论状态。进一步改革土地制度, 会从根本上使亿万农民工面临的部分问题得到缓解。1.探索多样化的安排方式。方式之一:设立“农地改革实验区”。可考虑指定一些区域设立“农地改革实验区”。具体思路是:以国家所有制替代集体所有制, 赋予承包农户除终端所有权以外的其余全部土地产权 (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抵押等权益) , 使用期限可延长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改革成本小。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意识形态争论, 以保持我党土地制度革命——改革的连续性, 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二是改革绩效高。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对全国土地进行宏观管理的绝对权威, 可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在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诸侯”现象, 对杜绝在农地出让过程中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所导致的“强势分利集团”攫取土地出让收益现象具有釜底抽薪的特殊功效;有利于农民形成长期稳定的收益预期, 有效激励农民保护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规范和加快土地流转, 真正实现农民工的承包地使用权“物权” (货币) 化。方式之二:赋予土地承包者更多的权能, 特别是要允许土地的财产抵押权。现在, 实行土地使用权货币化自由流转已经水到渠成, 其收益可解决他们进城定居的一部分经费困难。多年来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是, 农民工保留承包地使用权可以使他们来回方便, 进退自如。实际上, 随着农民工的换代, 这一观点已经逐渐失去前提。绝大多数农民工保留承包地使用权不仅浪费土地资源, 而且制约农村进一步发展。2.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是学界的共识, 只要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 这对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乃至农村发展意义重大。3.放开搞活农村住宅 (包括宅基地及其固着于其上的建筑物和树木等) 市场。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中关于农民住宅转让的“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 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内容并没有让农民工真正兴奋起来, 也没有激活低迷的农村住宅市场。《物权法》中虽然明确债务人有权处分的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可以抵押, 但同时又明确, 农村宅基地不得抵押, 这使得在目前法律框架下, 农村住宅无法进行物权登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的市民化步伐。因为农民工在家乡都有值钱的住房和大片宅基地, 如果得以顺畅流转, 就可以解决部分落户城镇或创业的资金困难。所以, 放开搞活农村住宅市场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当务之急。

(三) 加快建立广覆盖的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体系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1.提供公共养老服务。自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浪潮兴起以来的二十多年间, 农村留守老人们以超常的努力支持儿媳辈在城市工作, 支持了城市的迅速崛起, 支持了高速推进的现代化。而今面对农村出现的远远严重于城市的未富先老问题, 政府有必要从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巨大收益中, 拿出一部分来用于提供农村的公共养老服务。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放在重要议事日程, 尽快成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 各级老龄组织、民政、卫生、劳动等部门参与的“留守老人”养老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拟定应对措施, 出台相关文件, 制定有关政策。二是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要建立政府救助、社会捐助、社区互助为一体的慈善服务网络。三是建设商业养老院。让部分留守老人入住养老院, 由过去单家独户分散式居住变为相对集中居住, 使老人们能互帮互助、互相照顾, 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健康活动, 让其老有所乐。2.多渠道筹集养老资金。社区要设立特困“留守老人”救助专项资金, 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问题。一是加大政府投入, 二是带动社会投入的机制, 三是从土地流转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养老基金。

(四) 进一步改革城镇住房制度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不要说在大城市, 就是在中小城市, 收入低廉的农民工很难通过市场购买来拥有自己的住房。根据我们2009年对甘肃中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收入和城镇住房价格的追踪调查, 当地重、脏、累、险行业的农民工月工资在1200元~2000元之间, 一般行业的农民工月工资在600元~900元之间。如果除去冬季闲月和其它各类误工, 上述两类工种的年收入分别在8400元~14000元和4200元~6300元之间, 而当地县城住房 (毛坯房) 价格在2800元/m2~3400元/m2之间。按此计算, 假设一对农民工夫妻分别从事重、累、险和一般工种, 每年全部家庭收入12000元~20000元。如果把这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当地城市楼房, 也只能买得下4m2~7m2, 若要购买一套90m2的住房, 则需要积攒12~23年的全部收入。因此, 农民工市民化急切呼唤进一步改革城镇住房制度。1.将农民工纳入到城市住房的保障体系之中。农民工只要符合基本条件 (比如有稳定职业或在当地城市务工达到规定时间) , 就可以与市民同等享受一切保障性住房政策优惠。2.发放农民工城市住房特殊补贴。作为一项过渡性的激励政策措施, 可考虑在目前财税制度下, 对已经拥有住房的农民工给予特殊住房补贴。可以按户头一次性补贴, 也可以规定期限 (比如5年) 逐年补贴。3.制定城市经济适用房的建造分配法律法规。反观近几年来城市经济适用房建造分配现状, 急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 切实遏制经济适用住房建造分配中存在的准入、退出管理机制不完善、日常监管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防止有钱人和有权人侵占老百姓利益, 避免农民工住房领域又成为一些官员利用公权力谋取私利的重灾区。4.实行城市房产亦征亦补的财税政策。我们认为, 为了防止出现房市“泡沫”和解决老百姓 (主要是农民工) “住无所居”问题, 需要在现在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 实行亦征亦补的财税政策。基本思路是:各个城市的地方财政按每户一套住房予以补贴, 从第二套开始, 依据套数和面积两个因素, 征收累进的房产税。相信这一措施除了固有的公平意义外, 还具有防止“房市泡沫”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双重作用。

农村留守老人

(五) 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发展难题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篇7

我们提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键出路,就是要提升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行业化分流,以农业开拓行业为主,以劳务输出为辅的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一、培育农业商品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不是一个农业强国。更不是现代化农业强国。一则农业人口众多,而人均土地少。农产品杂而多、原料丰富,而农产品的拓展空间则小的可怜,成为商品的工业农产品很少,下游产品开发不足,这些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阻碍农业工业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实现农业产品的商品化转移,是解决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抓住了这个关键,不仅可以解决农业上的诸多问题,也是解决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一个主要环节。

农业的基本生产方式是以原料生产的中、短期循环为主,整个农业人口的劳动操作集中在作物的播种、生产管理、成熟收获几个阶段,粮农、果农一般是以中期循环为主,菜农、花农大多以短期循环为主,就是一个职业的农业劳动力人口,一年都有四分之一的农闲时段,而且由于农业人口的相对过剩,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是农村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目前,农产品市场在流通上,以原料流通为主的农产品市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随着农业市场的不断拓展,这种现象有了大幅度的改观,总体上是增加了家庭、作坊的数量,简单地扩大了从业人员的数量。但在农产品的加工方面,现代科技含量上没有发生

根本性的转变,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的中小企业更多的聚集在物流相对活跃的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市)里,或者在城乡结合部,从业人口不是以原来的农业人口为主,而是以城镇失业人口在就业过程中的职业转移人员为主,农业人口在农产品加工方向上的实际投入量仍然不高。

从唐山以及冀东地区来说,工业化进程比全省其他区域相对要快,但是,整个唐山地区的农产品的商品化转移的进程仍然比较缓慢,区域性的集约化的农产品的工业化的前景,仍然是整个区域急需发展和开拓的空间。就唐山路南区荷花坑批发市场来看。“市场从业人员达5957人,去年该市场成交额达到36,2亿元,名列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百强第22位和蔬菜批发市场20强第3名”。但是,市场交易的对象基本是粮食、油料、蔬菜、肉蛋、干果原料型产品。或者是简单的手工加工产品。原材料流通仍然占当前农产品物流的主要份额。大型商场的高端食品专柜更多地陈列着是外埠企业的商品,当地的食品企业的商品寥寥数种。这种物流现状的最大弊端在于原产地的农业原料大量的外流,而当地富余的劳动力人口因为丧失劳动资源条件而陷于赋闲状态,不得不采取自发性的务工流动。然而这种自发性的劳务输出发生回流的比例是最大的,他们人数多、流动性大、给社会造成的压力也大。

提升农业生产原料的商品化进度,促进农业产品向农业商业化发展,积极促进地方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并且在科学技术方面获得政府或科技单位的有力扶持,开拓和发展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发展,促进农产品上游商品向下游商品转移,农业原料产品向工业商品转移,原材料向多元商品的转移,从而促进农业人口实现新产业化人口的转移,而不是区域的单纯劳务人数的流通。

实现了农业工业化道路,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新的农村市场一旦被工业化挖掘出新的行业,农村的劳动力就会出现大幅度的职业化人口转移,这对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

二、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转移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

目前首要任务是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转移、新行业开拓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农业人口实现新产业化人口转移,而不是区域的单纯劳务人数的流通。

当前,唐山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比全省其他地区相对要快。又是全省的人口大市,由于政府投入的力度较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力度也相对大于其他地区。2003年以来,唐山市“重新整合原来分散设置的就业服务资源,从上到下建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体系,市县成立了就业服务局,街道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社区派驻了劳动保障协理员,全市形成了‘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网络体系。各级相关部门帮助农民考察用工单位,然后组织农民到经过筛选的用工单位打工,并帮助农民签订用工协议。”如果单单考察劳务输出的成就和经验来说,这样的举措确有可推广之处,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这是一种缺乏根本性、长远性、可持续性发展的补救措施。在这样的思路下,更多地是为了消除或缓解当地富余劳动人口对当地劳动力市场占有与冲击的压力。

政府在这种劳务输出的操作上,把解决问题的目光始终放在“输出”上,无论是对就业人口的职业培训上,还是经济政策扶持上,都是以劳动力输出作为最终目的,认为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外地”就是解决了问题的根本。但是,仅仅依靠“输出”不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在这个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在农业的行业化开拓和科技培训服务,农业原料转移提升为农业商品的政策服务和技术服务,以促进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商品化比例,促使农业人口的行业化转移,减少大幅度的异地转移所支付的移动成本,惠农于生存之根。

三、着眼整体战略转移。整体调整大于局部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战略性的全局问题,而不是一个局部可以解决的问题。一个县,一个区无论把局部问题解决的如何好,输出的人口如何的多,但是对于整体富余劳动力不断上涨的趋势,都是一种临时的补救措施。我们面对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环境,必须建立起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战略思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构成。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随着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或进城就业,留在农村特别是留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人口。主要是老人、儿童和中年以上的劳动力。”这一亿人口就是三分之一流向城市也是一个庞大的人口流动群。且不说务工置业。就单单人口流动的成本也是极大的。09年春运的巨大压力就是例证。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仅要把着眼点放在“输出”上。重要的是做好“农本”文章。为此,有的地区调整了战略思想,提出实施区域振兴的五大工程。“一是农村市场建设工程;二是现代商业发展工程;三是便民利民服务工程;四是市场秩序整治工程;五是现代物流建设工程。”从战略高度来调整和梳理当前社会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流通组织的结构。

农业人口大量地向大、中城市迁徙流动,城市对于富余劳动力的吸纳、消化的承担能力出现了明显的压力。进城务工的农业人口的置业给城市的下岗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带来了明显的挤压,以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又出现了城市就业人口的压力。甚至高学历人才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且出现毕业生就业荒。许多高校不得不把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教育让位于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从而不得不把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学科知识向就业、创业方面调整。

小结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惠民政策,“继续深入推行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农村社会基层自治;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组织;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㈥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党的政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为本”的基本思想,认真分析与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问题,寻找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元渠道,研究农业工业化发展,扩大农村生产领域,促进农业人口的就地行业化转移,就可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唐建勋,赵志远唐山农村劳务输出调查,为农民搭建致富”平台”,环渤海新闻网,2008-7-10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困境;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但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收入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农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城乡差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使得目前还有大量农业剩余人口滞留于广大农村地区,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对于维护农村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

1.1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失调和教育结构不合理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投资方面,主要表现为:城市教育投资不断加强和农村教育投资不足矛盾。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而农村教育由于缺乏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而困难重重。在教育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村教育中基础教育被摆在第一位,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没有被较多提及,但在技术水平提升需要懂知识、懂技术的农民和农民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具有重要意义。

1.2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发展较为缓慢状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一部分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农业剩余人口基数庞大,城市只能吸收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而很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农村经济的凋敝一方面使得滞留于农村的劳动力只能束缚于土地,不仅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而且也阻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阻碍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限制了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空间,进而导致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转移更加困难。

(2)城乡社会制度的差异损害农业剩余人口进城就业积极性。长期以来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差别的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在城乡间、产业间的顺利转移。从就业制度方面看,由于户籍的差异,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在就业上呈现很大的不平等,比如农民工进城就业常常面临着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而且在待遇方面也呈现较大差别;从教育制度上看,城市户籍人口无疑在接受教育方面更有优势,而“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女往往出现就学困难问题。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农民工由于非城市户籍而被排除在城市社保制度外。以上反映的由于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的差异,导致目前农村剩余人口进城就业激情受到很大影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1.3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结构调整带来的用工标准变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在加强。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型、技术型劳动力,而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无法适应产业素质提升所带来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企业用工困难,而另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就出现了企业“用工荒”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并存的局面。

(2)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能力不足。第一,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内部企业发展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一些原来靠大量劳动力投入的企业也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多地运用先进机械设备作业,而单纯的靠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却由于无法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面临减产甚至倒闭危机。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显然不能适应这一新要求。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一般认为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获得很大提升,但是目前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却呈现相对不足状况。

2.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2.1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

针对目前农业剩余人口就业难问题,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在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多途径、多形式的差异化的培训力度,按照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剩余人口的职业技能教育。

2.1.1发展技能培训

培育适应于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只有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同时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应该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其能够自由的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行业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给的切身利益,在税收贷款政策,给予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较大支持,而在培训费用方面,坚持政府与个人分摊形式,即政府为参与培训的农民工支付一定的费用与农民工自费培训相结合。

2.1.2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

由于缺乏创业的相关知识,使得农民工在创业时面临较多问题,而把创业培训推向市场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实际,因此政府必须在创业培训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政府应该对有意愿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或提供免费咨询和信息服务。其次,建立农民工创业档案,对其创业过程和情况进行登记和跟踪,以便于了解其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对其提供咨询帮助。

2.2深化经济制度改革

2.2.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由于身份问题而面临就业的不公平待遇,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进入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由于户籍问题使其面临不公平待遇,权益受到侵犯,所以深化户籍改革势在必行。

2.2.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制度。保障进城农民工也能平等享受到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劳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切实减轻农民工城市生存成本,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

2.3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上一篇:春天和希望下一篇:法院检察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