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含义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精选10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立春的起源: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天文学划分的立春。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天意味着温暖的天气和鸟语花香。春天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民播种。古书《群芳谱》对立春的解释是:“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建造了它。春天开始建造。”初春期间,气温、日照和降雨量开始上升和增加。但这一切只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春天来临的前奏。
其次来说一下立春的习俗:县里派报春送春牛帖子和立春帖子: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赶春牛:打牛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东郊称为立牛旁边放携带农具鞭牛的假人为耕夫然后农民向其拜击鼓打牛之后人们把土牛的土块带回家牲圈象征收成好促进牛的繁殖。游春:县里活动之后,民间也不甘示弱,他们纷纷装扮起来,开始游行。贴春字画:家家在门上张贴迎春的字画字和春字有关画有腊梅迎春之类。
最后来了解一下立春的意义:标志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到来。立春时间是在每年的二月四号,每当立春到来,也就可以开始春耕,种植农作物,而且天气也开始回暖,万物复苏。
立春是农历哪一天?
立春这个节气一般时间是在2月4日的,但是,可能有的年份是不同的,我们主要还是看当年的节气时间。
2022年立春时间:2月4日 04:50:36 农历2022年正月(大)初四。
2023年立春时间:2023年2月4日 10:42:21,农历2023年正月(小)十四。
2024年立春时间:2月4日 16:26:53 农历 2023年十二月(大)廿五
立春节气饮食原则
1、饮食清淡:消春火。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2、黄绿蔬菜:防春困。“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3、细选食物:少疾病。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
饮食忌辣
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2、立春开始响雷,六畜不安。
3、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意为早春,如果要播种不要过早也不要过迟。
4、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5、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6、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以后便会风调雨顺。
7、立春是睛天,说明以后的天气风雨相宜,适合耕田。
8、如果立春这一天下雨,很容易断断续续下到清明。
9、立春之日下雨,将持续很多天,影响种庄稼。
10、立春以后,天气会逐渐援和起来。
11、如果立春降霜,这一年的整个春天农作物都长不好。
12、立春开始打雷,惊蛰时会连续下雨。
13、如果在腊月里立春,雨水会来得早;如果是在正月里立春,雨水会来得晚一些。
14、立春之后天气仍然很冷,但是温度都在0度以上,水已不结冰。
<<<返回目录
立春的气候特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复苏,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时至立春,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附近一带,已风和日暖、万物开始生长,气温、日照、降雨等,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是季节类节气,标示着进入了春季,代表温暖、生长。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增加,白天渐长,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交节时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位于黄赤交角上的南方岭南,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万物仍萧索,有的地方还在下雪,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并没进入春天。在现代中国气候学(候平均气温)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至10℃以上的始日作为划分为春季开始。
<<<返回目录
立春的象征
立春象征着开始,寓意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同时人们还会制作春饼,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这些节令食俗都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关于立春还有许多的农谚,如立春落雨至清明,寓意立春那天如果下雨,预示着一直到清明节都会多雨。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寓意着立春这天天气晴朗,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返回目录
立春有什么主要的活动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送春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3、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
4、籍田礼
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5、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6、鞭春牛
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7、吃春饼、春卷
立春这一天,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一俗。据《四时宝鉴》说:“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
8、咬春
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在节气中,“立”是开始的意思,所以立春即有春天开始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相差悬殊,“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所对应的地域只是我国华南地区,分界线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立春时(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那一线以南地区,已有春的气息了;但我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才入春。“立”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另《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立春节令,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阳和起蛰,品物皆春。人们对“春”很重视,将有“双春”之年视为大吉年份。
立春的含义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由来
旧俗立春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春节”,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还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等。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现在,一些农村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为娱乐。
立春之后什么时候如春
一般时至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01-25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如果按找气候来讲,春季在北半球的公历为2月初—5月初,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是9—11月。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我国入春时间最早在3月1日之前,最晚在5月15日以后,两者相差在两个半月以上,时间差异可谓惊人。
总体而言,南方入春时间早,最早的是位于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云南南部、海南、台湾和福建南部地区,基本在3月之前就入春。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至南岭地区,包括浙江、江西、湖南、贵州、重庆、四川、上海、安徽、湖北、江苏、河南、陕西南部和山东等地,基本在4月份之前入春。
我国最晚入春的地区位于东北北部地区,漠河附近,由于纬度高入春时间再5月中旬以后。除此之外的其他西北和青藏地区基本在5月份之前入春。
1.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2.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1、气温高,雨水多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期间,阳光充足、气温高、雨水多,梅雨季节与三伏也在夏至之中。
2、日长之至,日影短至
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27’),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 而且越往北白天越长。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但各地的昼长时间从北到南呈递减趋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
夏至这一天,太阳光将直射北回归线。在我国大陆的5处北回归线标志都设有“窥阳孔”,届时人们可以前往验证夏至正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并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分别可以再汕头、从化、封开、桂平、墨江观赏。
夏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夏至节气的含义:一年白昼最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日。“至”是“极”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长至”。过了夏至,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往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在夏至日这一天,整个北半球迎来了白昼最长的一天。我国白昼最长的是漠河,昼长近17小时;最短的是曾母暗沙,昼长12个小时多。我国南北白昼时长差距近5个小时。
夏至节气的由来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的谚语
1、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2、夏至雨点值千金。
3、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4、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
5、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煎熬。
6、芒种晴天,夏至有雨。
7、夏至不雨天要旱。
8、三月茵陈四月嵩,五月过来当柴烧。
9、芒种有雨,夏至晴天。
10、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11、夏至三庚数头伏。
12、夏至有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
13、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
14、夏至不起尘,起了尘,四十五天大黄风。
15、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16、夏至无雨三伏热。
17、夏至农田草,胜如毒蛟蛟。
18、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19、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
“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干,后三天叫淹”。谷雨时节我们在田间地头经常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布谷鸟在谷雨交节前三天叫,那么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雨水比较少;如果布谷鸟在谷雨节气后开始叫,那么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会非常多。
老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时节赏牡丹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重要的节令活动,牡丹花又被称为“谷雨花”,谷雨时节是牡丹花开放的重要时间段,人们赏花游玩,非常有利于愉悦心情。
老话还说“喝了谷雨茶,辟邪又明目”,在谷雨节气还有喝谷雨茶的习俗,谷雨时节茶芽肥硕、叶质鲜嫩,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起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节气喝了谷雨茶具有辟邪、明目的功效。
很快就到“谷雨”节气了,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对农耕生产影响很大,农村老人说“谷雨节气有三怕”,这“三怕”都是农民不希望看到的,那么指的是哪“3怕”?
一怕:怕谷雨天不下雨
农谚说“谷雨有雨是丰年”,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如果谷雨节气下雨,那么意味着农作物会丰收,年景会很好。
谷雨时节是越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此时小麦对水分的需求量大,此时下雨有利于小麦籽粒饱满,可以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对小麦丰收很有帮助。“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时节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好时机,播种、秧苗初插以及幼苗的生长都需要水分,此时下雨非常有利于种子出土,非常有利于缓苗,非常有利于幼苗茁壮生长。
正如农谚说“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说的就是谷雨节气下雨是好事,即便只下一个钟头的雨,也价值千金,谷雨节气下雨是农民迫切期盼的事。
农谚还说“谷雨日头照,大旱四十五”。说的就是谷雨交节这天如果出大太阳,那么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都会很少,这里“四十五”说的是干旱的天气持续的时间长,因此谷雨节气宜雨不宜晴。
二怕:怕倒春寒
倒春寒是指发生在春天的一种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春天是个气候多变的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一旦有冷空气入侵就可能引发“倒春寒”,可以说倒春寒是一种很常见的天气现象。
一般来说倒春寒出现的时间越晚,对农作物的危害就越大,谷雨正值暮春时节,春播春种已全面展开,此时一旦出现倒春寒就会导致小麦受冻害而减产,就会导致大面积烂秧、死苗,会导致果树开花坐果率大大降低,农业生产会受到严重影响。
谷雨后发生“倒春寒”对农业危害极大,这是农民非常害怕看到的。在农业生产中,如果有倒春寒天气即将来临,那么我们可以给农作物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400倍液,或者喷施水溶性硅肥1000倍液,可以有效得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可以有效的缓解倒春寒的危害。
三怕:怕刮南风
春天是一个多风的季节,但是在谷雨节气非常怕刮南风。农谚说“谷雨南风起,三伏多暴雨”,说的就是如果谷雨节气的风向以南风为主,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就预示着到了三伏天的时候暴雨天气会非常多。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此时雨热同期,农作物生长速度非常快,降雨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雨可以有效的防止伏旱的发生,但是三伏天如果暴雨过多也不是好事。三伏天如果暴雨多,说明强对流天气旺盛,农作物很容易因为受涝、受冰雹而减产;像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在遇到暴雨天气时,还容易大面积倒伏,这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谷雨节气饮食养生
俗话说,病从口入,吃什么很重要。暮春时节,气温升高,加上春季本身阳气蓄积体内,很容易诱发“春火”,出现口干口苦,目赤眼花等不适。因此,饮食上不要过补,可以适当吃些天然降火“药”,比如菠菜、马兰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脘腹胀满,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关节疼痛等情况,宜多吃健脾袪湿的食物,如白扁豆、赤小豆、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莲藕等。吃什么,特别重要。
谷雨节气春捂适度
春捂是一种很好的习惯,我们应该重视起来。特别是春季冷暖变化较大,且谷雨时节,湿气较重。当然春捂也需适度,否则体热与湿气相遇容易生病,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即可。运动宜缓:谷雨时节应起居有节,早睡早起,最好伴有一定的运动量。谷雨时节可多出去散散步、放放风筝等,以舒缓的有氧运动为宜,不宜剧烈运动。适当进补:谷雨是春夏相交的节气,春天是肝盛脾弱的时节,但在谷雨时节,脾胃旺盛,正适宜进补,不过还需注意管住嘴,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盐、少糖,晚间不宜过饱,时值谷雨节气,湿气最重,可适当吃些益气补血、有祛湿之效的食材。祛湿是很关键的,多注意。
谷雨节气起居养生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中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5毫米。
大寒节气里,各地农活依旧很少。北方地区老百姓多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作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则仍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因为这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除此以外,各地人们还以大寒气候的变化预测来年雨水及粮食丰歉情况,便于及早安排农事。
大寒节气的习俗
鸡汤糯米饭
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在大寒时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传统的“一九一只鸡”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此外,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
祭灶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间,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习俗。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定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化开,涂抹在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坏话。常用的灶神联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廿三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当然,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买卖人尾牙设宴
过去的习俗,搬家、破土、安葬都要查方向、选日期,禁忌很多,怕碰到太岁。但是大寒后到立春前,是新旧太岁交承之时,这会儿搬家、破土、安葬,不论什么方向都无凶吉。因此,这些事儿都在大寒后办。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是不是就凉快了
立秋后会出现秋老虎天气。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在语言的一连串音素中,每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即是一个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汉语一个汉字字音就是一个音节。
音节是许多乐器曲目的乐理必考之一,听觉感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的基本单位,汉语中一个汉字一般一个音节,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两个部分组成。汉语普通话中的无调音节(不做音调区分)共有400个音节。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1、【开/关】键:待机时按一下开机,进入运行状态,开机后按一下关机,进入关机待机 状态。
2、【模式】键:开机后,按此键,模式按“自动 热 →自动 ”方式顺序循环。
3、【风速】键:按此键,内风机风速按“自动 ”方式循环。
4、【摆风】键:按此键,摆风可设置为连续摆动 和点动 两种方式循环。
5、【温度▼】键:按一下设定温度下降一度,控制范围:16℃—31℃,无连击功能。
6、【温度▲】键:按一下设定温度上升一度,控制范围:16℃—31℃,无连击功能。
7、【小时】键:在定时和时间设置状态下,按一下增加一小时,有连击功能。
蚕食鲸吞是什么意思
【拼音】:cán shí jīng tūn
【解释】: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出自】:《韩非子·存韩》:“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
【示例】: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回:“在乾隆时代,英吉利灭东印度,据孟加刺,渐肆其~手段,兼并那东、中、南三印度之地。”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一点一点被吞食
【褒贬】:贬义词
【英语】:gnaw as a silkworm or swallow as a whale;nibble at or gobble up ;
蚕食鲸吞的近义词
鲸吞虎据 瓜分豆剖
蚕食鲸吞的反义词
金瓯无缺 完整无缺
蚕食鲸吞造句
殖民主义采用蚕食鲸吞的方式,侵略弱小国家。
一个国家若无强大的武力作后盾,便容易成为其他强国蚕食鲸吞的对象。
腐败的清王朝,遭到了帝国主义蚕食鲸吞般的侵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这个国家曾蚕食鲸吞了大片别国土地。
残渣余孽是什么意思
【拼音】:cán zhā yú niè
【解释】: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没有消灭干净的恶势力。孽,邪恶的东西。
【出自】:《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汉书·地理志》),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示例】:社会上的残渣余孽时刻在危害社会。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指坏人
【褒贬】:贬义词
【英语】:dregs of the old society;dregs and leftover evils;dross and remnant evils;evil elements from the old society ;old diehards
残渣余孽的近义词
污泥浊水 残兵败将 城狐社鼠 尘饭涂羹 陶犬瓦鸡 魑魅魍魉 沉渣浮沫 害群之马
残渣余孽的反义词
社会精英 德才兼备 百里挑一 仁人志士
残渣余孽造句
一小撮顽抗到底的残渣余孽,是翻不起大浪的,他们的前面只有死路一条。
【立春的含义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推荐阅读:
立春的寓意是什么意思06-09
立秋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06-22
冬至是什么意思含义09-08
春分时节的含义是什么11-02
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06-02
小雪节气含义是什么10-15
小暑节气的含义意思05-27
大雪节气有什么含义09-09
立春的谚语05-28
立春的作文300字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