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耳朵叫醒》美文赏析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把耳朵叫醒》美文赏析(精选16篇)

《把耳朵叫醒》美文赏析 篇1

本文的主人公——这位年轻的画家,蜚声世界的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在成名前因几次求职,而平添几许失望与颓废,终因找到工作——替教堂作画而欣喜。正如文中所描述的“但他仍像抓住了一根救命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然而“微薄的报酬入不敷出”,“他如一只困兽”,“他甚至听到了死神的脚步声”,也就在这时,生活的奇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由于这位年轻的画家有这样一段可以说是终生难忘的生活体验,才创作出了“曾经在那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生活过的老鼠会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卡通影片的祖宗”——米老鼠的形象。试想,年轻的画家在极度颓废时变得悲观绝望,不容许小老鼠的叫声,不容许它跳跃,甚至不让它“分享着他的面包”,那么他就没有丰富的情感历程,那米老鼠的形象,也就与他无缘了。由此看来,成功往往垂青于留心生活的人。

细读本文,认真品味,我们不难发现此文颇具匠心。

一是:标题新颖。一个新颖的标题好似是人的一双聪慧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是文章主旨的窗户。《把耳朵叫醒》拟题含义丰富,可谓匠心独运。在举步维艰的漫漫长夜,老鼠“吱吱”的叫声里诞生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是老鼠的叫声改变了迪斯尼的命运?是他自己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

二是:选材精当。作者具有一双慧眼,善于筛选、取舍材料。以短小的篇幅勾勒出画家迪斯尼从贫困潦倒——举步维艰——一举成名的人生历程,把笔墨重点集中在米老鼠的诞生经过上。叙事简洁,不生枝蔓。

三是:立意深刻。作者善于点化,看透迪斯尼的成功,卒章显志:“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轻轻一语,启迪着千千万万在迷惘和失败中祈求命运惠顾的人们:机会永远只属于不屈服于命运并时刻准备着的人。“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含蓄而精警,发人深思。

此文启示我们: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时时留心生活,善于倾听世界,机会最终会垂青我们,成功也永远会属于我们。

《把耳朵叫醒》美文赏析 篇2

作为教师,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倾听的重要性, 我们总是努力培养学生倾听, 更强调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会倾听, 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遗憾的是, 我们的教师却常常忽略自己的耳朵, 放任自己的耳朵沉睡, 使之心中有着太多自己的成见, 成为倾听别人的最大障碍。把耳朵叫醒———听, 决不意味着单纯地接收信息, 而是积极地去理解对方———他说的是什么, 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与情感, 潜台词或者真正的含义乃至想说又不能说出来的东西是什么, 这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很在乎对方, 承认对方的价值, 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放弃个人思维定势甚至偏见。如果说现实生活中听是一种表象的话, 那么理解就是实质!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天真无邪, 在课堂上, 他们总想把自己的意会说出来, 即使心中酝酿的是不成熟的答案, 他们也会举手, 可当他们站起来的时候, 又愣着不知如何是好, 有的甚至重复别人的答案。课堂上, 面对着纷纷举起的小手, 不断嚷嚷着“我来!我来!”的呼喊声, 我们的教师常是为了赶进度, 只要有了与预设相符的答案, 就扬鞭催马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于是, 我们常会听到小伙伴的哀叹声。因此, 作为一个低年级教师, 更应把自己的耳朵叫醒, 不要仅仅以预设的教学方案来圈住自己的教学思路, 从而放弃有可能出现的教学资源与智慧的萌动。

把耳朵叫醒———倾听, 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是一种优良的修养, 一种睿智机巧的教育艺术, 也是新课程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把耳朵叫醒, 就是要求教师认真地倾听, 用眼睛去观察, 用心灵去感受。这样, 教师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才能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 才能与学生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能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展现出他的才华和智慧, 使得学生能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 最终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

因此, 课堂上, 教师把耳朵叫醒———尊重个体, 倾听中采纳, 即在教学中, 把每个学生看成生命的发展个体, 去尊重他们, 爱护他们, 去倾听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方式, 而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例如, 对生字的学习与记忆, 教师可在课前了解中, 倾听学生学习与记忆生字方法, 在学习时, 就让那些识记有独创性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来介绍, 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倾听, 再以组织者的身份进行引导欣赏与学习, 最后以学生的身份汇报自己的感受。这样, 倾听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 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被教师淡漠的尊严, 点燃的或许是行将熄灭的火把。因此,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体验感悟, 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 尊重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 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使学习过程成为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把耳朵叫醒 篇3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画。虽然报酬极低,他又无力租用画室,但他仍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当时,他借用一间废弃的车库作为临时办公室,可事情并没有他期望的那样,命运没有出现一丝转机。微薄的报酬入不敷出,他如一只困兽,在昏暗发霉的车库里等待命运的安排。

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听到死神的脚步声。他熄了灯,陷入了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他失眠了,夜夜失眠,手中的画笔也断然搁下了,没有灵感,没有生机。

更令他心烦的是,每次熄灯后,一只老鼠就吱吱地叫个不停。他想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所以他只好听之任之了。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能听到它在自己的床边的跳跃声。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无人知道的午夜与自己默默相伴。

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放纵着那只小老鼠。不只在夜里,白天它偶尔也会大摇大摆地从他的脚下走过。他没吓唬它,它便得意忘形地在不远处做着各种动作,表演着精彩的杂技。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它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小老鼠也心安理得地分享着他的面包。到最后,它竟大胆地爬上它的画板,并在上面有节奏的跳跃,他默默地分享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意。

不久,年轻的画家离开了堪萨斯城,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的卡通片。这是他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机会,他听到了理想的大门“吱”的一声开了一条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坎坷的,他的作品被一一否决,他再度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他开始怀疑自己真的没有作画的天赋,而且一文不值。

那是一个与平常一样的漫漫长夜,他突然听到一声“吱吱”,那是老鼠的叫声。这一刻,灵光一现,他拉开了灯,支起画架,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

这位年轻的画家就是后来蜚声世界的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

原来,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如果不是这样,谁会想到,曾经在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生活过的老鼠会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卡通影片的祖宗;谁又会想到所有迷惘与失败的声音在耳朵和心头纠缠过的迪斯尼会名噪全球。

当命运迈着嘈杂的脚步,当不幸一路呼啸着向我们奔来,我们除了默默承受,也不能忘记给自己留一只清醒的耳朵:即使,黑夜已来临,所有的梦想都沉睡,你也应该把耳朵叫醒。

——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

(选自《现代交际》2002年第7期)

赏析:

这是一篇颇具匠心的哲理散文。文章标题新颖且含义丰富。选材精当,叙事简洁。立意深刻含蓄而精警,读后发人深思。

如果年轻的画家在极度颓废时变得悲观绝望,不容许小老鼠的叫声,不容许它跳跃,甚至不让它“分享着他的面包”,那么他就没有丰富的情感历程,那米老鼠的形象,也就与他无缘了。

由此看来,成功往往垂青于留心生活的人。文章启示我们: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时时留心生活,善于倾听世界,机会最终会垂青我们,成功也永远会属于我们。

《把耳朵叫醒》美文赏析 篇4

好不容易把产品设计出来了,或许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好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不为消费者认可?为什么花大力气做的终端陈列带不来快速的流通?是哪里出错了?

眼睛见物,出于蓄意,有心视之,方始有见。

眼睛有眼皮,眼睛只能看到前面的景色,眼睛是一个很挑剔的,具有很强选择性的器官,想打动眼睛,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获得了企业内部认可,又经过了消费者测试的包装,会在终端根本不被人瞧上一眼的问题所在,一个是被动的被要求看,一个是主动的寻求看,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效果有天壤之别。许多只能亵玩,不能远观的品牌就这么匆匆诞生,又不留痕迹的消逝,却找寻不到消逝的道理所在。

人的大脑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器官,是由于人的大脑会思考。人的思考使用的是语言,眼睛看到的,都会被翻译成文字进入大脑处理系统,舒服的、压抑的、丑陋的、唯美的、方便的、复杂的、民族的、世界的,种种感觉都被翻译后进入大脑后形成记忆。而耳朵直接获得的是语言,直接进入大脑,少一个步骤,就多了一次被消费者记忆、感知的机会。

双耳听声,却是自发使然。双耳没有耳盖,并且在休息时候依然保持警觉,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闹钟存在的道理。我们的耳朵是知识的大门,我们获得的信息量超过2/3的来自耳朵而非其他器官。

您是否想过,通过不会被任何过滤的耳朵,先使品牌进入消费者大脑,促使大脑指挥眼睛有选择的去看、去体验我们的品牌,产品,去感受我们费尽心思设计的包装、广告。

下面我们就谈一下如何更合理使用声音――这个更有效的资源,让您的品牌能快速的被消费者接受、认可:

一、您的品牌容易记忆吗?

什么是好的名字?什么才算是好的品牌名。我认为:一是要上口,容易读取、容易记忆;二是要关联,能引发有效联想。

这并不是说只有满足了上面两点的才是好名字,但是拥有一个好名字会让您的品牌得到大众认可的速度加倍,程度加倍。一个好名字可以让您不再按步骤去考虑知名度的问题,您的传播到达哪里,哪里就会产生记忆,让您的品牌起步就快别人一步。

太太乐是一个好名字,简单的叠音词非常上口,并且非常容易与家庭调味品形成直观联想,并且太太乐这个名字还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这就使太太乐之后的品牌延伸推广与高品质品牌定位奠定了非常坚定的基础,

国窖1573也是一个好名字,比较上口,并且国窖对品牌的高端定位有非常强的支撑作用,直接带出名门的感受。

二、您的品牌有核心广告语吗?

上文已经说过,人接受信息都是需要翻译成语言再进入大脑,一个优秀的核心广告语不但会让消费者产生记忆,而且会在您的引导下产生相关的定位。

竹叶青茶的“平常心,竹叶青”非常利于记忆,而且把绿茶文化与中国传统的红茶文化区隔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产品)价值。

云南红的“彩云之南,神秘之酿”也非常好,自然的联想,不需要太多文章,神秘的感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私享。

三、进入消费者的印象就成功了第一步。

在快速消费品里,大众对某一品类只会记住至多五个品牌,其中90%的购买是被前两位品牌所占据。如何进入消费者提及品牌,再考虑进入前两位购买品牌是必由之路。做宣传的时候,一定要把目标定的简单些,这样目的性才会更强。否则胡子、眉毛一把抓,往往会什么也抓不到。

这里就只说下如何进入快速做大,进入消费者的五个提及品牌,关于如何做强,成功进入消费者首选品牌就不在此讨论。

“恒源祥,羊羊羊”的简单重复广告,虽然引起了很多恶俗的评论,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重复,再重复,听的多了,也就进入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成都的迅捷通讯连锁在上市初期,满成都的公交车都在传播一个声音“买手机,到迅捷”,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就在西南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做到了老大的地位。

四、打造听觉识别系统。

把听觉系统作为传播系统之一来打造,可以将很多视觉系统不方便、不能够传播的内容传播出来,并且能对整个品牌识别系统形成有差异的支撑。

虽然很多企业都在潜意识的做了些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没有把听觉系统上升到战略层高度。什么样的声音才能代表品牌的历史厚重感?什么声音代表了品牌的年轻时尚?什么样的曲调能代表企业的蓬勃向上?什么样的曲调能代表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建设我们的品牌或者企业形象的时候,给声音一个发挥的空间,消费者的耳朵不会让我们失望。

梦是没有声音的耳朵美文 篇5

About决明子

我是决明子。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一个很简单的人而已。没有风光雄厚的背景,没有清丽脱俗的脸容,也不是天资聪颖的孩子。这么多的没有,造就了一个存在。

是不是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呢。家境平平,容貌平平,什么都不是出水芙蓉,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别又淡然的存在。

大概唯一能够算得上优资的就是性格了。

强势,骄傲,果断,独行。这些都像是血液一样,长在身体里的一部分。

这四个看起来不那么温柔的词,是善意的褒奖,也是恶意的。

一直不喜欢过分亲密的关系。连上厕所都要黏在一起,这让我很讨厌。但也不能够缺少朋友这类人。毕竟是社会群居,习惯并融入是必然也必须的事情。

喜欢一个人旅行。背很大的双肩包,大耳机,帆布鞋和T恤,还有不可或缺的Camera。

戴佩妮的东京雪景,巴黎的信,我都要去做。还要计划进入感情的领域。不在乎多少,过程和Feel最重要。

但不会停留,一杯酒、一个拥抱足矣。然后去下一个有梦的地方。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知道,我只为遇见将来,遇见你。

Boring life

A城总是没办法让人觉得舒适。高温或是寒凉。都是不称心的。

决明子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了十几个年头。

“决明子,一块儿去食堂吧?”

“不用了,我不饿。”

“决明子,上厕所?”

“啊?我待会去好了。”

总是这样一抹带过的拒绝。同样的语气,千篇 一律的借口。决明子只是不脱离和抗拒这种群体生活,但也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乐在其中。

她不是个内向软弱的孩子。相反,她有独挡一面的果断、决绝的性格。

你永远看不到她明媚眼眸后的淡然距离。永远听不到她爽朗笑声后的袅袅余音。每一次接触,你都会感觉到围绕在她身边的大大小小的涟漪。可再大的涟漪,也终究构不成波澜。

朋友眼里的决明子,顶多有些难以捉摸,但绝不是无法亲近和接触的。就如同现在,大家一同讨论动漫和长得好看的男孩子。

“决明子,昨天去动漫展了吗?”

“啊?没有,看电影去了。”

“可惜嗳。动漫展还不错,帅哥多多噢。”

最后的话题一直在围绕帅哥和帅T。决明子把头转向窗外,“还可以有那么巧的邂逅吗?”

《the graduate》

一个人坐公交车去很远的地方看电影,然后在街角的咖啡店点一杯”想念“。这是决明子几年以来的习惯。

列车经过各个站点。陌生的脸和妆容。浓淡相宜。云淡风轻。

电影院。

队伍很长。人们寸步不离地坚守自己的位置。踩着前面被灯光设下的黑影,缓慢涌动。

决明子捧着爆米花和可乐百无聊赖地随人潮流动。

电影院的广播。电影宣传短片的反复播放。人群中的吵闹和嬉笑。各种喧嚣的声音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噪点。

25分31秒。进场。

暗黄色的灯光和枣红色的座椅相得益彰。光影投射下来,把人们的脸照得影影绰绰。

七排只坐了不到六个人。决明子的座号是三。她扭头看了看三号和五号之间的四号。陆续进场的人里面,似乎没有它的归宿。于是,决明子索性把黑色的双肩包丢在四号座位。

偌大的双肩包把四号位填补得满满当当。空出来的座位终于不再显得那么突兀和孤独。

暖光灯骤然熄灭。音响在空旷的.房间里震耳欲聋。

一部很经典的原版老电影《毕业生》。

电影中没有多余的镜头。每个镜头都衔接得几近完美。

一首《斯卡布罗市集》。一首《寂静之声》。思绪淹没在电影的情节中。

欲望的诱惑。未来的迷茫。人性的成熟。飞扬的青春。不灭的希望。

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搅乱了一个毕业生的情感。

有一段场景尤为深刻。在主人翁Ben的生日Party上,身着潜水服的Ben缓慢走出。外界一片喧哗。

影片在这里用了一个慢镜头。仿佛行走在看不见尽头的时光轨道中。

视角移焦到Ben的眼睛。

透过厚重的潜水服。在Ben的世界里,所有的喧嚣都是空洞的。只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迷茫麻木的内心使得所有人都是缓慢的、扭曲的、静止的。

好像看到了无数零星的碎片。漂浮,旋转,然后变成看不清的模糊影像。

眼前一片氤氲。

一包白色的纸巾轻轻塞进手心。

决明子被突如其来的陌生触碰吓了一跳。纸巾的清香不痛不痒地撞击着她的心跳。

不自然地转头。惊吓和羞涩。迅速把头扭回原来的方向。

“什么时候坐了个人在旁边的?”决明子皱了皱眉。

拽着残留着余温和沾染眼泪的纸巾,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四号座位的不速之客。

大概比自己大两岁的样子,有好看的侧脸。电影院的不明亮和眼睛的湿润,朦胧了旁边的男生。隐隐约约的一个轮廓。不甚明显。

待注意到男生腿上的黑色双肩包时,决明子除了囧,大概可以用发光发热来形容了。

她支支吾吾的犹豫声像不断冒出的彩色泡泡,被音效的声音绝情戳破,剩下一地水渍。

男生无比自然地把双肩包从身上托起来,轻轻放到决明子的腿上。动作一气呵成,脸头都没有转。

决明子被男生白皙修长的手吸引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细弱呢喃般一声”谢谢“烧红了她的脸。

后来的电影,决明子看得心不在焉。周围的空气凝结成一朵朵的粉蓝色云团。微热的温度晕散开来。

纸巾和手默契地贴合,摩擦出暧昧不明的细微声音。

决明子闭上眼睛靠着座椅,仿佛做了一个冗长的梦。

梦里阒静一片,没有声音和角度切换、一个关于蓦然回首和温暖笑容的邂逅。

Encounter

片尾曲温婉流长。暖光灯再次点亮。

散场的人沉沉嗡嗡地讨论着结束的影片。四周的空气逐渐冷却。

决明子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下意识地向左边转头。双肩包安稳地躺在四号座位,没有好看的侧脸和温热的气息。

把什么留给自己美文 篇6

在古城一家玉石店,我一进门就看中了老板桌上的一方笔洗。老板胖胖的,光头,戴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很单纯。我问这笔洗的价格。他愣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说不卖。我有些纳闷:“不卖?为什么不卖?”他说:“这是个好东西,我留给自己玩的!”

说不定,这就是传说中的一个“局”——想抬价而已。出了店门,我让妻子回去再探究竟。一会儿,妻子回来,一挥手:“算了,他真不卖。”不死心,再让儿子去,他出来时黑着脸,说:“我就想不明白,你怎么看中这么个破玩意儿!”他也碰了壁。

想一想,我觉得笔洗很幸运,没有由价格达成买卖,而因情感决定了去留。

有时候,我也问一问自己,是不是性情中人?是不是把好东西留给了自己?事与愿违,往往把悠闲的时间留给了应酬,把喜爱的东西留给了价格,把精力和激情留给了浮华和功利。

疏忽潦草,权衡盘算,轻浅浮华,致使我用许多好东西,比如美德、健康、情感,去换取了满足虚荣的`瞬间。这种情状,正如一位作家说的:就像一位懵懂的天使,不断地掏出衣兜里的宝石,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我爱看电视上一个鉴宝的节目。每一件宝物的出场,都伴随一段故事,而且都是几代相传,有些持宝人说着说着还流下了眼泪,表示要一生拥有。结局却令我失望,离场的时候,他们不会忘记问价格。专家的估价明显比同类宝物拍出的价要高出许多,可从持宝人的眼中仍然能看出一些失落。潜意识里,他们还是待价而沽。

把耳朵叫醒 篇7

音乐声响起,悠扬的古典音乐就好像一剂最佳良方,让哭闹的小泓瑞顿时停止了哭声,专注地聆听起来。泓瑞的爸妈是一对音乐夫妇,爸爸从小学钢琴,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奖项,现在大学从事钢琴表演专业教学;妈妈擅长声乐,现在中学里做音乐教师。从小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对音乐启蒙有着自己的理解,也将这种理解蕴藏在平日里的育儿当中。从黄岑老师那里,我了解到,学乐器前,一定要先让孩子有一双会欣赏的耳朵。

学乐器不用太超前

父母必读 :有一种说法,要想学好乐器,必须有童子功,是这样吗?

黄岑:这种说法源于我国的传统音乐。我不太懂戏曲,但是对于西方乐器来说,过早学是不合适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从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来看,四五岁的儿童往往不能明白教师的要求,做到也是依葫芦画瓢。2.从生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孩子手部的力量小,弹奏的方法与成人很不一样,那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会不断地换方法,这样不利于技术动作习惯的养成。在我国,很多孩子长大一些,比如10岁以后,经常要面临改弹奏方法的窘境,这其实和他们练习太早有关系。

父母必读:您是钢琴专业的,您认为孩子从多大可以学钢琴?

黄岑:生活是美好的,学音乐应该是一件纯粹的享受美的事情,无关于考级,无关于技巧。比如钢琴学习,我觉得正式学习钢琴弹奏的时间不该早于6岁。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很多孩子从4岁开始练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小学的应试教育压力已经很大了,家长想让孩子早一点开始,能够在5年级或者之前就考上10级。然后就万事大吉,不用学了。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为升学带来好处,但很显然,这样也会有很多问题。因为太早练习,达到级别就放弃的做法会让孩子失去对音乐真正的理解,而只把自己当成是重复劳动的练琴匠。

父母必读:您的意思是不用急于求成?

黄岑:是的。挪威格里格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上个月来我校访问,他的讲座开场白是:“我不是神童,我8岁开始接触钢琴,本科之前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而这并不影响我成为一名钢琴家。”我的感想是,太早学习技能,并不就一定学得更好,当孩子真正有兴趣的时候,才是他进步最大的时候。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会有层次上的不同,一开始可能就是“好听”,然后会开始琢磨“音乐在表达什么”,最后才可能迸发出“怎样表达音乐”的主动性。如果一味地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练习乐器,也就是过早地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并不利于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让听成为感受的第一步

父母必读:如何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

黄岑:感受音乐的美好,不一定非得学一门乐器。音乐的核心是在表达一种情感,把耳朵叫醒,让听成为感受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多了解相关知识,感受西方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并不是否定中国的古典音乐,只是西方的古典音乐保护的比中国的古典音乐更完整,由于我国古代记谱的方式等原因,我们的很多古曲都已经失传了。

父母必读: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黄岑: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音乐启蒙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听,给孩子环境,让孩子沉浸在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之中,孩子的反应可能一时看不出来,但他受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认识各种乐器的音色,以让孩子感兴趣为主。

父母必读: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来欣赏?

黄岑:音乐欣赏的材料可以是多样的,不同时期音乐所表现的思想与社会发展相关。所以当然最好是从早期音乐开始,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然后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派的音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们的思想怎样变革,很多主题是不变的,比如爱情、英雄主义、人文主义。音乐有自己的叙述方式,有自己特定的逻辑。对于小孩子来说,可以选择旋律明确,色彩明显,情感浅显易懂的音乐。

在听什么这个问题上,不用一本正经地把自己的感受灌输给他,告诉他什么是音乐,什么好听,什么叫伟大。因为可能我们自己也还没搞清楚呢。但是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一切都很好奇,所以他们喜欢吃手,喜欢抓东西……因此,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环境,让他们有音乐可听,这本身就已经是在引导了。

之所以建议听古典音乐,是因为古典音乐本身较流行音乐复杂,音响更丰富,更容易引起联想。而流行音乐往往把主题限制得比较窄。

父母必读:一般我们都会从儿歌开始,让孩子接触音乐,相比较古典音乐,儿歌是不是太小儿科了?

黄岑:不,不,儿歌当然也是很好的,儿歌的旋律比较重复,简单,对孩子来说会有很强的参与的意义。唱歌对于孩子来说,能锻炼孩子对音高的把握能力。所以如果要问我4岁的孩子是不是可以学钢琴,我可能更建议他去学唱歌。在唱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感觉。只有让孩子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才能进一步学习好乐器。

感受音乐的美好是孩子的天赋

父母必读:对小琴童们有什么想说的话?

黄岑:对于小琴童们来说,听音乐是很重要的,是比练琴更重要的环节。大多数时候,是对音乐的认知水平限制了孩子学琴的能力。因此,由老师引导孩子感受音乐的意义,体会音乐的美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要想让孩子爱听音乐,父母本身也需要有听音乐的习惯。如果本身并没有这样的习惯,而强求孩子热爱音乐,那是不现实的。

父母必读:什么样的老师是好的老师呢?

黄岑:大多数孩子都能在很小的时候就从音乐中得到乐趣。而那些能够让孩子觉得音乐美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在6岁之前,引导孩子爱听音乐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发现,其实听音乐也很能锻炼孩子的注意力。现代社会的诱惑很多,有毅力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显得非常重要。而音乐,正是上苍赋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只要我们带着喜悦的心,为他们提供音乐环境,大多数孩子都是会受益的。

父母必读:最后,请问您本人打算怎样培养儿子的音乐才能?

黄岑:放任。多给他听音乐,现在他8个月,我基本上每天让他听一个小时的古典音乐,我也会弹给他听,等到他主动提出来要学的时候,我会教他一点。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他会自发地想去表达点什么。我觉得,真正的天赋就是能体会到音乐的伟大,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如果他不愿付出,那么说明他不是真正喜欢。

编后语:

把上半杯水给别人美文 篇8

结果两人一滴也没喝进嘴,筋疲力尽,求生的勇气全无,很快被黄沙埋葬。

也许,相当多数的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哈利的做法。

其实把半杯水给别人,同时也救了自己。倘若把上半杯给别人,还给了自己成功的最大机会,还可能成为上帝一样的恩人。

再以一个故事论证。

乔治起先不过是英国一家手工作坊的小业主,按照马克思资本积累原理,完全有可能转化为大资本家。但是很不幸,一场经济危机使他陷入了困境,产品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不开,物价暴涨,他面临破产的威胁。友人劝他赶快裁员,以减轻负担。乔治思考良久,准备采用友人的建议。

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老乔治的耳朵里。

第二天清晨,老乔治来到办公室,勒令他收回成命。

乔治不服,老乔治便现场解除了乔治的职务,中午,老乔治走进了工人餐厅,看见大家一脸憔悴、苍白,碗里是白水煮的青菜和几片豆腐,老乔治立刻从街上的小餐馆花三英镑买回两碗红烧肉,端进餐厅,哽咽着说:“兄弟们受苦了。现在,我已解除了他的职务,并且从今以后,每天中午我和你们一起吃饭——当然,价值三英镑的红烧肉必不可少!”工人们欢呼起来。

那时候,三英镑是个不小的数目——可以供老乔治夫妇一天的基本生活。

每天三英镑,所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计算的,因为工人们心存感激,便拼命干活,努力降低成本,竟然使这个手工作坊慢慢过了难关,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全英一家著名的电器公司,拥有资产过千万。

细细想来,老乔治不过是把上半杯水给了工人。老乔治朴素的语言和行为,是深谙经营之道的,从小事做起,从半杯水开始,从最打动人心的角度入手,他创造了一个奇迹。

时光、把我们变成回忆美文 篇9

我是一片云,等着风儿将我吹散……水中花,镜中月,真真假假,虚虚幻幻。时光,把我们看过的风景淡然了;把我们欣赏的月色模糊了;把我们曾经的曾经丢弃了,只留下了斑斑点点的痕迹……

———题记。情抒

望向窗外,雨水依旧滴答滴答的拍打着陆地。让人是不是联想到泪。

泪的意境是如此疼痛而生动啊,可谁知道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回忆的蒸发。这些蒸发是那么微弱,可是,当无数的蒸发凝聚在了一起又是那样的感人。

走在回忆的世界里,我看到了一幕幕漆黑的.画面,原本深深的红色,成了浓浓的黑色,嫣然间,才发现,原来记忆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不堪一击。荡漾在人生的旅途上,现实的社会把我们从环境中毫不留情地拉了出来。也许是现实太过乏味,让人不得不去幻想一些美好的事物。

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是怎样的,但是我知道我的每一天就是我的未来,我的未来也许会在这一天一天中改变,慢慢的,慢慢的,我的未来会一天比一天好。

也许我们不能决定我们的出身,但我们能决定我们的未来,就算时光把我们变成回忆,我也有能力将回忆变成未来。流连真的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时不时将你带到你从未想过的地方。

我一直坚信人生不会一直败落,一直败落的不是人生,而是你把人生败落了。我们是可以掌握一生的人,在未来与现实的交接中,差别只有那么一段,只是这一段的路程非常得艰难。

时光,如水一般地流向远方,而我们的记忆也随着时光一同远去。当欢笑淡成沉默,当信心变成失落,我走近梦想的脚步,是否依旧坚定执着;当笑颜流失在心的沙漠,当霜雪冰封了亲情承诺,我无奈的心中,是否依然碧绿鲜活。有谁不渴望收获,有谁没有过苦涩,有谁不希望生命的枝头挂满丰硕,有谁愿意让希望变成梦中的花朵。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甩掉世俗的羁绊,没谁愿意,让一生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整理你的行装,不同的起点,可以达到同样辉煌的终点。人生没有对错,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

每个成功者的背后是放弃了多少留恋?又失去了多少青春?

把耳朵叫醒 篇10

【关键词】听写 逆向法 耳朵 质变

一、影响因素

1.发音不准,含糊其辞。自身语音语调不好,会影响到听,听到的音和自己发的音不同,会认为不是同一词而造成理解障碍。若不会连读,辨不出一句里有几个词,也是一道坎。

2. 缺乏“量”,不知所云。辨音不清不行,而缺乏词汇量、语法不熟悉以及对英美文化的不了解也会造成听不懂。因为这样,在听的过程中,就不能把原来存储于大脑中的语音、语法与所听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和利用,对声音就不能做出积极反应,所以要想提高听力必须从以上这些方面入手。

3. 母语的障碍,第一反应不当。许多学生听到语音后马上反应中文是什么而不是整句听完理解,易造成理解错误,影响判断。

二、听写的对策

1.听写,实实在在把耳朵叫醒。听写是听力训练的重要形式,它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通信工程专家、逆向英语创始人、复读机发明者钟道隆先生总结创造出了“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的“英语学习逆向法”,他45岁自学英语,一年后成为翻译;设计发明了电脑语言复读机。他的刻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听力水平,比较现实的方法是按照逆向法的要求,踏踏实实听录音带。

2. 把听写贯穿到课堂中。我初二的学生就基本可以做到这一点。每个单元有“Integrated skills”部分,每次学习之前,我让学生课外把这部分的内容听了磁带后记下来,第二天上课边放磁带,边让个别学生逐句复述,然后在电子白板上校对答案,分析里面的词句。学生一开始觉得很难,但有能力的学生在几次熟悉流程方法之后,如今可以把文章八九不离十地记下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中间,他们体会到了一词一句记录的艰辛,尝到了终于听懂的甜头,听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三、听写的方法和技巧

1.精挑细选材料。常运用的听写内容是课文的句子和概括课文大意的短文。不仅内容及形式丰富,表达精准而通俗,并配有磁带,在听写过程中既可以重复记忆重点词汇和句法,复习旧知识,达到巩固并加深理解的功效,还能练习自己的听力,可谓一举多得。对学生自己而言,枯燥的时候,可以听一些笑话以及诙谐的小短文,还可以把自己的口头作文和复述录下来,仔细审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老师上课,亦可根据上课内容需要,在课件中以音乐方式呈现听写内容,即播放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让学生缺词填空。总之,要选适合于或略高于学生水平的材料。

2.借助的工具。复读机、听写程序都是不错的选择。复读机可以按了一个键反复听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优势在于即放即用,有了磁带放进去就可以练了。听写程序有着更广泛的功能,比如Media Study Player,不论你的学习材料是课文还是新概念,不论你想精听还是泛听,不论你要听写还是要跟读,都能在此程序中实现,非常方便快捷。

3.精听为主,多听多写。听力试题已变得越来越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所以平日里踏实的听写训练才是提高听力的基本守则。听第一遍的时候抓住大意,第二遍放一句,听写一句,对于难懂的词,就不断复读,直到写下来为止。

4.泛听为辅。建议广泛看英语节目,听新闻,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但是英文歌最好以听乡村音乐为主,因为乡村音乐的英语比较地道。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对英语的兴趣,以保持经常接触英语的环境。

5.不厌其烦,锲而不舍。听写的过程其实是很繁琐的,刚开始可能每一句要听20遍,这是一个过程,直到最后每一句话一遍就可以了。当然,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和你讲话时会重复那么多遍,因而平时的精听都是为了一时的泛听而准备的。只有通过这个方法,才能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错误,是单词量不够,还是语法不行,还是语音不过关,没辨别出来。

6.反复检查,查漏补缺。听完后的深刻分析才是解决听力的关键,因为在此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生词,和不太确定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去。然后通过发音我们能够大致拼写出来一些单词的字母,接下来我们可以先用字典或金山词霸等网络工具核实一下我们拼写出的那些词是否正确,最后再和文本对照。通过这样的分析才能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出了问题,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7. 归纳整理,以备后用。我们最后听写完毕之后其实还需要做一些工作。比如把里面的生词、短语等专门摘录出来,选取固定词组和实用性强的句型作复习之用。里面一些好的句子可以用来背诵,在写作和会话的时候可以运用。文章的构思,语言等等都可以用来研究一下。更不要忘了要认真模仿听力中的各种知识点,包括语音、语调、习语、俚语、句式等,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上美文 篇11

第一次问,是在去日本游玩的歌诗达邮轮上,你上小学一年级。你的回答是,游戏机房的收银员。在你看来,如果自己当上了收银员,那该有多爽呀。

后来,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这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你一次又一次地更换自己的“理想”。有一次是海豚训练师,还有一次是宠物医生。我记得的还有文化创意、词曲作家、花艺师、家庭主妇……

16岁的秋天,你初中毕业后就去了温哥华读书。因为我和你妈签证出了点状况,你一个人拖着两个大箱子就奔机场去了,妈妈在你身后泪流满面。我对她说:“这个孩子从此独立,她将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工作和城市,当然,还有喜欢的男朋友。”

在温哥华,你过得还不错,会照顾自己,有了闺密圈,第一次独自旅行,还亲手给你妈做了件带帽子的运动衫。你的成绩也不错,期末得了全年级数学一等奖……

又过了一年,我带你去台北旅行,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在夕阳西下中漫步长长的椰林大道时,我又问你:“你以后喜欢干什么?”

你突然说:“我想当歌手。”

这回你貌似是认真的,好像一直在等我问你这个问了好多年的问题。

作为一个常年与数据打交道、靠理性分析吃饭的父亲,我提醒你说:“如果按现在的成绩,你两年后考进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学,大概有超过七成的把握。但是,流行歌手是一个与天赋和运气关系太大的不确定行业,你日后成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也只有10%,你得想清楚了。”

你的目光好像没有游离。你说:“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欢。”

我转身对一直在旁边默默无语的妈妈说:“这次是真的。”

我打心眼儿里认同你的回答。

接下来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就特别“乌龙”了。你退掉了早已订好的去温哥华的机票,在网上办理了退学手续,我为你在上海找到了一所音乐学校。

“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这是台湾黑松汽水的一句广告词,大概是12年前,我在一本广告杂志上偶然读到。在遇见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我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则是无效的。是这句广告词突然间让我明白了什么,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后来,当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便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18岁的女儿。

情感美文:把幸福捧在手里 篇12

从激情到亲情,从感动到感恩,从浪漫到相守。时间越久,越不愿离开你,这才叫爱人。一个女人最好的嫁妆就是一颗体贴温暖的心,一个男人最好的聘礼就是一生的迁就与疼爱。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有的人在初见瞬间,就能一眼认定对方是自己要找的人;有的人感情却温吞,时光兜兜转转后才知这些日子来是谁陪自己相濡以沫。如果你追的人也慢热,那么就给他多一点的时间来让他发现自己不能没有你。别着急,时光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愿你始终相信爱情,不受世事桎锢,找到一个不是“将就”的人,拥有一场叫“因为爱情”的婚烟。

我们都渴望白头偕老的爱情,但有时白头偕老却无关爱情。人生最难过的,莫过于你深爱着一个人,却永远不可能在一起。那些嚷着要爱情的人,只有在被爱情伤害后才会明白,忍耐是一种深沉的爱,不是每个人都能懂得珍惜。和一个愿意忍耐你的人牵手,远比那些只会给你风花雪月的人来得更长久

三样东西最考验爱情:距离、时间、亲情。有多少感情,因为距离的遥远,慢慢变淡;有多少感情,因为时间的遥远,慢慢遗忘;有多少感情,因为亲情的干预,慢慢消失。是你的,就是你的。越是紧握,越容易失去。我们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命运。

有一种人怎么都不愿说我爱你 但就是关心你照顾你保护你 相爱的方法有千万种 但最好的方法只有一种 那就是对你好 并且只对你好。

有些人走了就是走了,再等也不会回来。有些人不爱了就是不爱了,再勉强也只是徒然。有些人很幸福,一眨眼,就一起过了一整个永远。有些人很幸运,手一牵,就一起走过了百年。有些人明明很努力了,却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不是一辈子的人,不说一辈子的话,不勉强,能放下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是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窗户。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我。

如相爱,那就奔着结婚去,不要用青春赌爱情。时间越长爱情越淡青春越少,用青春赌爱情,输定了。爱情不是一阵子,有责任的爱情,是一辈子的。所以,白头偕老,就需都爱对方,都愿去为对方牺牲

真正爱你的人,总是去惹你生气,你却是发觉不了他到底是做错了什么;真正爱你的人,只是会在你一个人面前流泪;真正爱你的人,是会在你忘记回复他短信时狠狠地说你一顿;真正爱你的人,很少当面赞美你,可是心里肯定你是最棒的

很多起初看来很糟糕的事情,结局或许会出人意料的好。人间起起落落,各有各理所当然。可以筹谋,不必较计,接受该接受的,努力该努力的,放弃该放弃的。人人追求好心态,而心态的“态”字拆解开来,就是心大一点。一颗大容量的心,是人生最可贵财富

从前有一个人突然闯入你的生活,教会你什么是爱了,然后他就离开了。 我一生之中最幸运的两件事情,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耗殆尽,另一件事,很久很久前有一天,我遇见你

我不是你第一个牵手的人;不是你第一个拥抱的人;不是你第一个亲吻的;不是你第一个拥有的人。可我希望我可以是你遇到痛苦第一个想倾诉的人;是你遇到快乐第一个想分享的人;是你遇到挫折第一个想能依靠的人;是你今生以后第一个可以相伴的人。我真的可以是你心中某一个可以第一的人

所谓的成熟,是你出远门总会自己带伞,很少再把自己淋湿;是你能控制自己的眼泪,很少再把自己感动哭;是你学会善待自己,照顾好自己。你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将生活侥幸地寄托于外在的一切。没有人,一定会在雨夜接你。没有人,一定会读懂你的心。

把耳朵叫醒 篇13

【关键词】低年级;倾听;习惯;培养

镜头一

课堂上,小手林立,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间的一问一答顺利进行。然而在一位小朋友站起来回答的时候,一部分同学都已经跃跃欲试,小手升得老高,嘴巴里还不时地说着:“我来,我来”,另一部分同学则事不关己地沉进自己的世界。他们只在乎自己的表达,而没有注意聆听别人的表达。

镜头二

在新授单词“This/That”时他们只是重复跟着磁带或者老师,甚至是自己的模糊印象来朗读单词。最后导致读音上产生大的偏差甚至错误。在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朗读时,一个同学出现这样的错误后被纠正后,随后接二连三地还是会有同学犯同样的错误。说明他们只对老师对自己的那一刻特别关注,而常常忽视倾听老师与别人的交流。

这些现象的源头就是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习惯的养成和倾听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更是严重影响了今后的英语学习。倾听是交流的良好渠道,更是文明交往的必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学习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怎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前提

(一)策略的培养,引导倾听

晓之以理,引导倾听。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听和说一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

(二)安静的力量,乐于倾听

要保证有好的聆听效果,那必然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听的环境。给人“屏气凝神”的空间,让学生的神经处于“绷紧”状态,这样老师才能把最清晰的信息传达出去,学生才能接受到最精准的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要求学生聆听时,不必急于信息的传送,先来创造一个最适合耳朵聆听的环境,在新授单词时,不急于让学生跟读,老师可以把手指轻轻地放在嘴巴上,告诉学生“Be quiet, please.”,再指指耳朵“Listen to me ,please”要求学生在安静平和的气氛中把耳朵轻轻地叫醒,在听清楚的基础上练习说。

二、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步骤

(一)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倾听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必须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叫倾听。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细化倾听要求,让学生努力做到四心:1.专心。在听别人发言时,要做到神情专一,把别人的话听清楚,并能够进行简要的转述。2.耐心。要有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克服冲动心理,等别人发言结束时,再以“我想为某某补充”等方式参与交流。3.虚心。如果同学发言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点头表示认同,如果和自己的想法不同,或没听懂,则摇头,并继续听别人补充。4.用心。听取别人的观点时,不盲从,要进行归纳分析。

(二)多种手段,使学生享受倾听

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意识和习惯,可以通过普通课堂教学进行,但要提高学生倾听的潜能,则可以适当进行强化训练。游戏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针对教材本身特点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在课堂中穿插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游戏来培养他们倾听的能力,就能省时高效地完成任务。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因此,有效地利用各种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Magic ears”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口型猜测老师所说单词,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听力还能复习巩固单词。“Loud and Low”大声小声的灵活转换,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竖起耳朵,仔细听,即时反应。在课堂上让老师变身成“指挥家”,让沉睡的耳朵在欢快的“乐章”中慢慢苏醒。

三、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的方面

(一)针对个别,逐个击破

针对学生性格特点,对正下药。首先多在课堂上提问他们和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学英语所带来的快乐,满足虚荣心,建立自信心。其次和他们多次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是否受家庭环境影响,并耐心劝导,从而慢慢改掉不良习惯。让每个孩子都在听课时专心致志,轻松自如。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一个过程,要有耐心的等待。

(二)趁胜追击,加强训练

在学生倾听习惯慢慢被养成的同时,可以趁热打铁地分别在课上和课余时间开展了针对以下的活动训练。用活动锻炼的方法让学生尽情游戏,科学地提高倾听能力。

1.听问训练。这是培养倾听注意力和倾听判断力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它要求学生对各种提问做出准确的判断,教师使用简练敏感的语言进行提问。

2.听写训练。这既能培养听知注意力,又能培养听知记忆力,还能培养学生耳、脑、手三者并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选用适当的课文或教材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听写。

3.听后复述。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

4.听记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边听、边想、边记录的能力。

5.改变倾听条件训练。可在具有诱惑力的声源旁读一些有意思的材料,让学生设法集中注意力仔细听。

学生学会倾听,既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意志的锻炼。我们要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我们要适时地引导,反复的加强学生聆听的意识。尤其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地提醒,督促和指导。只有坚持不懈,学生的聆听意识一定会逐步加强,良好的聆听习惯也会逐步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素养。

把热爱当事业的数学天才美文 篇14

陶哲轩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很容易让人想到他是一位苦坐书斋的数学家。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还像一个孩子,喜欢打电子游戏,一打就是几个小时。他博客上有一篇题为《量子力学与古墓丽影》的论文,其中一系列妙趣横生的类比,是他从打游戏中获得的灵感。

陶哲轩喜欢摄影,他目前居住在阳光灿烂的南加利福尼亚,常在周末和家人郊游,用数码相机给家人留影。一次,他的相机淋了雨,很多相片由于没有来得及放置到电脑中,看不清了。他动用了数学家的思维,思考能否在丢失了大部分的数据后,去重建原始图像。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并完成了几篇论文。这就是压缩感知研究。由于陶哲轩的介入,压缩感知已经成为应用数学里最热门的研究之一,吸引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陶哲轩最想做的事情不是待在研究室里,而是将数学在普通人中推广,他的计划中有一项是教那些非数学家如何数学性地思考,“这对日常生活大有用处,譬如算一算怎样抵押贷款更划算,我相信可以教会所有人。”他还说有很多人以为数学是穷人、卑微者主攻的学科,其实它同样能制造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在美国,许多数学家通过运用数学赚到了大钱并赢得人们的尊重,Google的创始人就是数学博士,他设计了一套数学运算法则来搜索网页,然后成了亿万富翁。”

陶哲轩喜欢与人交流,他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善于向别人学习,他同时也擅长向别人清楚地解释自己的想法。他在工作中从来没有和别人争执过,他想的都是怎么开开心心地和别人合作,而不是互相指责,争权夺利。他觉得如果中国的数学家们多一些合作,少一些争执,中国的数学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13岁时,陶哲轩曾参加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他说,数学研究和奥数所需的环境不一样,奥数就像是在可以预知的条件下进行短跑比赛,而数学研究则是在现实生活的不可预知条件下进行的一场马拉松,需要更多的耐心。在中国,有学生将奥数视为升入大学的一条捷径。陶哲轩认为,如果参加奥数比赛只是为了升入一所好的大学,“这个目标太小了”。

与陶哲轩一起工作的人,都认为他在工作上所花的时间远远低于在其他方面花费的时间。陶哲轩也承认了这点,他常说:“热爱就是我的工作。”

把条件开给自己美文摘抄 篇15

问得好!是啊,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于先要求别人怎样,然后我们再怎样。总是先把条件开给别人,说只要你怎样了,我就怎样。我们常常拿一句古话为自己开脱——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于是,在人际交往中、在家庭里、在婚姻中,往往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把关系弄僵了。为什么不是我先敬你一尺呢?

现在的人,都是现实的人,对我们开出的空头支票,往往是不肯买账的。这样的空头支票,首先给人一种要挟感,其次缺少真诚感。其结果不言而喻,你看,节目中的那位单身妈妈就是鲜活的例证。

那么,先把条件开给自己吧。

先改掉自己的坏毛病,金龟婿也许会不请自来。

先主动承担一些家务,你的丈夫或者妻子也许会自然而然地对你更好。

先从自己做起,选择为对方付出,也许尴尬的人际关系从此渐入佳境。

把耳朵叫醒,让对话有效 篇16

关键词:倾听;有效对话;生生互听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对话交流自然成了“宠儿”,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声、学生的回答声此起彼伏,语文课上总是热热闹闹,甚至轰轰烈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点绝对不能忽略,那就是师生之间缺乏倾听,耳朵进入了“睡眠”状态。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在阅读教学中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更有效,就应该“唤醒”沉睡的耳朵,凝神倾听,有效对话。

一、耳朵失聪:倾听缺失的现状分析

1.倾听文本的缺失

倾听文本也可以粗泛地理解为用心灵感悟、理解文本。倾听的过程是围绕文本展开的个性化的阅读过程。

对学生来说,倾听文本是读懂课文的关键之处。但由于缺乏一定的阅读方法,他们在课前对文本的阅读大多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注意用心体会。到了课堂上则更是以倾听老师的“权威”发言代替了自己与文本的对话交流。这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就少之又少了。

2.师生互听的缺失

虽然课改一直没有结束,“学生主体地位”一直在强调,但是一到上课铃声响起,老师总喜欢“抢角色”,自觉扮演起主角来。为了掌控住教学过程与节奏,尽快实现预设情境,很多老师喜欢自说自话,急于把教参上的东西搬运给学生。这时,如果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与课前预设有一定距离的问题,教师往往会故意“装聋作哑”或者干脆忽略。教师一个人撑起了课堂“独角戏”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成了“摆设”。长此以往,他们也就忘了要自己去进行独立思考与感悟。所以,现在很多老师总是抱怨学生上课不会回答问题,不懂提出问题,大概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此吧。

3.生生互听的缺失

面对老师,大多学生会努力做到认真听讲,可如果倾听对象一旦变成自己的同学时,我们的学生也往往会缺乏倾听的耐心。

很多课堂上学生的发言貌似挺多,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了,课堂气氛煞是热闹。但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发言者总在一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以迎合教师心中的标准,却不关心其他同学在说什么,不懂得要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更不注重观点的整合、提炼。这样一来,课堂上就出现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的现象,造成了课堂教学难以聚焦的局面。

二、把耳朵叫醒,学会倾听

1.学会倾听文本

时下,老师们手头都备起了电脑,网络上各类教学资料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倾听文本,切忌用阅读各类参考资料来替代。“书不读熟不开讲”,任何一篇课文,教师都必须要充分阅读,倾听文本,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学会倾听学生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曾经说:“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于教师的耐心倾听。”“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学会竖起耳朵倾听学生。

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倾听也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会倾听的学生往往是会学习的学生。表面上看来,大多数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能够表现出认真听课的样子,但实际上听课的效果却参差不齐,有的差强人意。

碰到这种情况时,老师总是责怪学生记性不好,讲过好几遍的字词还记不住。但实际上,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心不在焉的假倾听造成的。所以,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也需要教师本身采用一定的技巧,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等来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等。

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与其他同学的互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课堂上,学生不能迷信教师的权威,也不能小觑其他同学的意见,要学会与同学的互听。而对文本的各种个性化解读的观点也将在这样的“交响乐”中相互碰撞、融合和提升,形成一种更成熟、更全面的文本阅读感受。

倾听是一种尊重他人的态度,是一种拓展语文视野的方式,也是一种机智敏锐的教学艺术。有人说:“一名教育者如果只长一张告之别人的嘴,而缺少一副倾听的耳朵,那么他所进行的教育必定是残缺的教育,低效的教育。”那么,就让我们把师生的耳朵一齐叫醒,学会倾听,让课堂对话更有效,让文本阅读更深入,让课堂更显活力。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建军.对阅读教学对话的再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6(11).

[4]楼佳钰.如耳周听,十方无遗.教学月刊,2005(9).

[5]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教育科学,2001(4).

上一篇:世界清洁地球日主题班会活动方案201下一篇:留守的哑巴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