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控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控(精选8篇)

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控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材料

1 工程质量管理方面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仍然是以手工操作为主, 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操作的专业工程多、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规格品种繁杂;工种间的相互配合情况、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认真执行各种技术规范和规程、是否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责任、程序、方法进行严格的验收;以及开发商、建筑商片面的追求工期和经济效益、以低于工程成本的价格承发包工程或肢解发包工程的行为, 都是引起工程质量通病的因素。例如在有些工程的施工中, 由于施工组织不合理, 造成各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好, 专业工种之间各自为政的进行施工, 结果相互干扰、相互破坏, 影响了工程质量。有些工程主体施工结束后, 水、电等其它专业队伍才开始进行施工, 因此违背了施工程序, 造成在承重墙、梁、板、柱上随意凿沟开洞, 成为破坏主体结构、甚至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通病。由于弱电工程的设计往往与主体结构施工不同步, 有的在装饰工程已经大部分完成后才进行施工, 因此出现的以上问题就更为严重。再有, 由于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 造成混凝土配比计量偏差过大, 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所以要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首先就要从加强质量管理入手, 防控通病的发生。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1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对工程质量

通病危害性的认识。治理通病重在预防。要提高有关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防控工程质量通病重要意义的认识, 要广泛宣传工程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和危害, 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等方式, 提高有关人员对通病危害性的认识, 要切实把防控工程质量通病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件大事来抓, 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质量通病, 更要进行大力宣传, 形成人人皆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人人诛之的局面。

1.2 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 提高施

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 增强其责任心要使其掌握防控通病的主要方法, 并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管理和操作, 要真正做到内业指导外业;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要统筹兼顾各专业的相关问题, 尤其是各专业工种间的相互配合问题。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中要有防治通病的专篇, 且针对性要强, 措施要具体。

1.3 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

章制度, 完善质保体系。以制度做保障,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每个分项的每个施工部位都能责任到人, 且留有记录, 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1.4 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

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验收责任、程序和验收方法进行验收。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并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 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1.5 要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 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 并计量准确;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 必须先进行试配, 调整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配比进行施工。

1.6 要加强对原材料, 建筑构配件和建筑

设备的现场验收。重点检查合格证、试化验单;按规定应进行复试的材料须在投入使用前及时复试,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建筑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一定要履行签字手续, 做到责任到人。

1.7 要加强对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试块

制作和养护工作的管理。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要严格按规范要求的组数留置试块, 现场要配备标养设备, 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养护, 避免由于试块的制作、养护及留置数量不正确影响对混凝土强度评价的准确性。

1.8 建设开发单位在项目开工报建前, 应

按有关规定设置项目管理机构, 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制定有关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制度;在工程发包时, 应向承包单位提出质量目标要求。

1.9 建设单位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 应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 将项目的施工或监理业务发包或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监理单位。不得肢解发包工程。在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采购、供应方面, 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严格按合同约定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由建设单位委托的构、配件制作、安装单位, 应服从总包单位按规定对其进行管理。

1.1 0 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针对工

程特点将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或节点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 纳入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 并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

1.1 1 监理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做好巡视、

旁站和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在材料、构配件进场、使用过程中, 要通过外观检查、批量检查、证、物对照和见证取样、见证送检等监理活动, 把好材料、构配件的验收、使用关。不合格的检验批不能流入下道工序, 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要保证监理活动的公正性及有效性, 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 新材料推广使用方面

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往往带来施工工艺的改革和施工技术创新, 并使建筑物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也避免了许多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例如塑钢门窗、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PVC塑料下水管及可熔接的PPR承压上水管等材料的应用, 克服了传统的木门窗易翘曲变形、三毡四油卷材防水耐候性差、施工难度大、铸铁及钢上、下水管道接头处易跑、冒、滴、漏等缺陷, 大量地减少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而近年来开始采用的外墙外保温构造体系, 则有效地克服了墙体返潮、结露的质量通病。

虽然许多新材料、新技术给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带来了发展和提高, 但是还必须看到, 由于选用一些不符合地区特点或技术尚不成熟、未经工程实践的检验、验证, 而盲目引进、不适于本地区使用的产品或技术, 给工程带来新的质量通病。

所以在对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方面应慎之又慎。尤其是对于需推广应用的新材料, 有关部门更是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周密的考察、论证和严密、科学的实验验证。对于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我们认为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认真调查了解新材料的使用特性, 包

括正反两方面的内容, 尤其要注意材料特性不足的方面, 及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否会对该材料的使用特性产生影响。

2.2 认真调查了解新材料在实际工程中

的应用情况, 掌握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的质量问题, 及有无防控措施。

2.3 新材料如属替代当地大量使用的某

种淘汰产品时, 则需要掌握形成新产品的原材料是否可就地取材, 及原材料的贮量是否可足够供给。

2.4 当推出的新产品需复合使用时, 其复

合体 (如陶粒砌块和抹灰层的结合) 工作性能是否可靠, 如不可靠, 有无其它替代产品。

2.5 对新的建材产品的引进, 最主要的是

首先在本地区进行试点, 经过验证适合于本地区使用的, 方可进行大力推广。

3 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从工程质量管理、新材料应用方面, 对防控质量通病措施的一点浅显的认识。我们认为, 只要下决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 从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好防控工作, 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郭金波, 迟燕华.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质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0-10.

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控 篇2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控措施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点

1、交通受到限制。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在施工中各种交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为场地的封闭性,使得工程的各种线路和设备都比较集中,这样不仅不利于工程的人员组织和物品管理,也不利于各种项目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

2、地理环境差。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一般都面临比较严峻的地理形势,即通常表现为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比较高,并且土质比较差,从而也就严重的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活动的执行,增加了工程的难度,给施工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干扰。

3、工程人员素质不高。即目前市政工程的主要施工队伍是农民工,由于他们是在农闲时出来务工的,所以本身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道路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术水平比较有限,同时从安全防护意识上看也比较薄弱。

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上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些质量通病进行排除,就会严重的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所以有關部门必须要结合我国市政工程的施工实际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对这种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防治和分析。目前虽然一些市政施工单位已经意识到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治,但是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监管,就会导致问题的反复,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以此来应对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防治。

三、当前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

1、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的工程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的路基铺设水平,所以在工程的施工过中,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和沟槽回填土的质量控制,不仅要实现对路基的密实度的管理,还要对现有的回填土的沉降问题进行规避,因为一旦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沉降,就会导致后期施工的不均匀沉陷,进而产生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导致跳车事故的发生。

2、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问题

在施工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最为一种主要的工程材料,如果在拌合过程中的水灰比不合理,就会导致其后期的裂缝问题的产生,不仅如此,还会导致其强度无法满足道路运行的需要,从而出现各种起砂和麻面问题的出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质量问题的出现,在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应严格的控制其各种材料同水的比例,并且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其周围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实现对撒水量和次数的控制。

3、混凝土冻胀引发的质量问题

在一些低温较低的施工区域,混凝土材料容易出现由于冻胀导致的各种质量问题,即要避免由于温度过低导致的混凝土内部的水分的冻结。一般来说,混凝土材料的冻胀可以分为底层冻胀和表层冻胀两种。在对其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不同的土板控制来实现。

四、市政道路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要想实现对各种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的控制和管理,就必须要认真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导致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主要是由于在市政施工的过程中,内部结构的承载力较低导致的。所以,要想规避这种问题,就必须要加强对市政道路的内部结构的规划。

经过行车的长期载荷,路面沉降继续加大,沉降也不均衡,路面结构也会遭到破坏,出现各种断板、开裂、下沉等质量问题。沥青路面还会出现早期破损,施工控制措施不合理是直接原因。现行的路面工程大多强调平整度,而不重视压实度。材料到场或终压温度低,或在低温状态下过度碾压。材料配比不当,基质沥青达不到要求。路面基层、路床、基底负荷力度小,弯沉值大。此外,路面基层材料由于收缩作用可能导致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从而产生早期破损。上述质量问题也是雨雪水顺着路裂缝进入路面基层、土基,减小了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使得局部变形成网状裂缝,最终产生龟裂的根本原因。碾压中出现的细微裂纹和反射裂缝,前期不会影响车辆行驶,不过在水侵及阳光直照的情形下,容易使面层沥青混凝土因过度疲劳而开裂,减少沥青路面的寿命。雨水井、检查井和路面的接缝处产生塌陷,主要在于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基础设施复杂,因此,很多雨水井都建立在行车道上,一些排水管及检查井甚至也装在行车道上。当其井背宽度不足时,回填夯实的难度就很大,压实度检查也难以展开。桥头搭板不到位,在桥台处出现了台阶,对行车的安全性及桥梁产生不利影响。

五、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1、更新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

要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施工企业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现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找到适合的企业进行施工和质量管理、形成与施工企业发展要求一致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在以往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研究、施工管理经验基础上,建立新时期合理的预防施工质量通病的相关质量体系及标准。不断更新自身对市政公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相关理念,重视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并将其贯穿到施工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中去。

2、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要控制施工质量,工程还未进行时就要抓紧。第一,工程施工前,应找出整个项目中的核心控制点,将其标注在直线上的整桩和加桩上,并以各桩点为辅助基线沿垂直方向平移,最后予以确认。测量过程中要找准附近的控制点,并以此为基准,与相邻的控制点进行校对,将控制点与测设点的距离保持在100米间。第二,找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路面基层底基层,要合理调配材料剂量,采用合格的基层施工设备组合,保证材料质量及拌合的均匀性、配比及平整、压实度;土方路基工程,要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处理路基地面问题并进行压实,测量断面并进行施工放样,确保每层的横坡、松铺厚度和填土的含水量的符合设计要求。

3、强化人员培训,实现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

要防治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对其人员的培训工作。要让其员工了解企业的管理体系、管理方法改革及变化,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中员工们的工作重点及难点,以便更快的实现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政道路施工的项目的不断增多,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质量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多,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必须要做好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控制,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钱月香.《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病害的成因及其对策》.山西建筑,2006.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 篇3

1、路基质量通病:

(1)路基平整度差(2)出现软基

防治措施:路槽形成后要对路槽的宽度、标高进行检查,路槽的开挖除有效宽度外还应保证足够的工作面;验槽时,要对标高进行复核,出现软基后要会同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制定出软基处理方案。

2、基层质量通病

(1)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2)水稳的配比不准确;(3)施工时反复出现骨料堆积现

象;(4)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5)养生工作不到位;(6)平整度差

防治措施:原材料进场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材料质量的检查,不得含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大粒径石子,不得含有垃圾、杂物等。在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先做出试验段,不确定碾压遍数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抽查水泥掺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当中要有专人配合摊铺机,处理骨料堆积现象,还要不间断抽查水泥掺量和标高及平整度,水稳层在施工到一定距离后要及时对已碾压完成部分进行养生,保证强度要求。

面层施工质量通病

(1)路面平整度差、(2)路面裂缝、、(3)路面松散掉渣、(4)路面接茬不平有轮迹

防治措施:对平整度的防治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的问题,因为每一层的平整度对上一层的平整度至关重要;要按照图纸及标准对各层严格控制,在保证压实度和纵、断面高程的基础上控制平整度。路面裂缝有两种,一时碾压当中出现的短小裂缝,一种是后期出现的裂缝。碾压当中出现的短小裂缝造成的原因是摊铺厚度不足、骨料的粒径不均匀造成,后期出现裂缝造成的原因是沥青摊铺时间过长或接缝不当,接缝处压实不到位或者是由于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及冻胀造成,防治裂缝产生要做到:

1、严把沥青材料质量关

2、严格控制碾压适度

3、双层式面料上下两层的铺筑宜在当天完成4、对接缝处的碾压必须到位

5、保证摊铺厚度 附属构筑物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

1、人行道砖松动、破损、沉陷、翘曲

2、侧平石松动、弯道不顺、沉陷

防治措施:人行道砖铺砌时,基层必须平整稳定,干硬性砂浆配比必须准确,灌缝应饱满,铺砌结束后应立即封闭养护。侧石施工前应对基底进行夯实,砼垫层的厚度及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侧石背后应采用砼进行支撑,在弯道铺砌时应提前将侧石打磨圆滑。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

1、沟槽底原土不夯实平整

2、管道接口做法错误、不规范

3、检查井砌筑质量差

4、沟槽回填土原土不合格、不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符合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

1、沟槽开挖后要对沟槽底部进行夯实,保证压实度

2、管道接口有两种,一种是承插口、一种是平接口;当采用承插接口时油麻应提前在沥青中浸泡以及石棉的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要保证口内石棉的密实度,完成后要对石棉进行养护,当采用平接口时首先要提前将接口处两侧凿平并浇水湿润,保证抹带的宽度及钢丝网宽度,水泥砂浆的配比要符合设计要求,完成后要及时覆盖养护。

3、检查井砌筑时要检查原材质量及砂浆配比是否准确,砌筑前应提前将砖浇水湿润,不得采用干砖砌筑,保证砂浆饱满度及灰缝的厚度、宽度;砌筑完成后要对标高进行复测。

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 篇4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屋面渗漏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通知》(乌建发【2011】205号)、《乌鲁木齐市质量监督站2011年工作安排》、有针对性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公司决定将住宅工程屋面渗漏、钢筋“瘦身”、工程外观质量、变形缝施工、后浇带施工、填充砌体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作为专项治理重点,要求各项目在今后的施工中认真执行,严格把关。

公司将在今后的检查中,针对以下专项治理重点进行监督检查,对于执行较差的项目将在全公司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

具体治理要点及要求如下:

一、住宅工程屋面渗漏问题的治理要求:

今年,要重点加强对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和防水工程材料的抽查及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的检查力度。

1、今年,防水材料见证取样必须通知监督员监督,并留影像资料。

2、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屋面防水施工专项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防水附加层必须按照要求设置,不得漏设。

4、出屋面的管子应设置附加层并用铜丝绑扎。

5、地漏的设置必须按照图纸要求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

6、应做好成品保护,施工中,严禁工字钢、钢管、扣件等直接在成活防水卷材上堆放。

7、注意控制屋面的坡度,不得出现倒坡、积水现象。

二、钢筋“瘦身”问题的治理要求:

1、项目部必须至少配备一把游标卡尺。

2、项目人员应对进场钢筋原材是否存在钢筋“瘦身”问题。

3、及时收集三证,并对进场钢材按规定进行取样送检。

4、强屈比等主要力学指标不达标的钢筋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5、外加工钢筋进场后,应及时组织验收。并重点检查钢筋加工后的直径、成品钢筋尺寸和数量、箍筋平直度段长度等容易忽略的细节。

5、对HPB235级盘圆钢筋适当张拉,有利于节约工程成本,但应控制在4%以内。

三、工程外观质量问题的治理要求:

在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今年要加大力度做好工程外观质量缺陷治理工作。

1、项目部对混凝土工程跑模胀模,墙面、地面、顶棚不平整,管道的安装不规范,阴角、阳角不顺直,外墙保温工程表面粗糙等质量问题,要重点采取措施,做好过程控制,及时纠正。

2、施工中,应加强梁柱接头、阴阳角、楼梯间等部位的模板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3、每层施工完毕,应组织检查验收,并及时修整,使工程观感更好。

4、外保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上靠尺检查,防止墙面保温凹凸不平。

5、楼梯间、楼地面等主体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中,应加强成品保护,并养护到位。

四、变形缝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要求:

变形缝包括:抗震缝、沉降缝和温度缝。此部位经常由双柱或双墙组成,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往往由于两侧浇筑高差过大,易造成混凝土构件变形、变形缝歪斜,严重者钢筋骨架被挤压变形,构件尺寸无法保证、承载能力降低等。

为此,要求各项目在此部位的施工中,应注意如下控制要点:

1、根据施工需要,尽量错层或分段浇筑混凝土。例如:先浇筑一侧的框架柱(或墙),待拆模后再加设EPS板或其它填充物,支设另一侧模板,浇筑混凝土。

2、如不能错层或分段浇筑混凝土,可以考虑同时浇筑双柱或双墙构件,但必须严格控制变形缝混凝土浇筑高度,使变形缝两侧浇筑高差不大,一般控制在500mm内为宜。

3、双柱双墙构件混凝土振捣时,变形缝两侧应尽量分层依次振捣,不得将一侧振捣密实后,再去振捣另一侧。

4、对于钢筋配筋较多,混凝土布料困难的竖向构件,首先应采用同标号的接头砂浆座底,应尽量选用细石混凝土浇筑,防止粗骨料被箍筋架空形成孔洞。

五、后浇带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要求:

各施工项目应重视后浇带部位的施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具体要求如下:

1、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应与顶板支撑体系分开,单独支设。

2、后浇带严禁拆除后进行二次支设,防止混凝土构件在强度未达到100%的情况下,出现明显挠度,甚至在支座上表面出现裂缝。

3、后浇带部位的附加钢筋不得漏设。当图纸中后浇带构件设计有附加钢筋的要求时,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仔细审图看图,照图施工,不得私自取消不设。

4、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后浇带(如:筏板、挡土墙),应按图纸要求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带、水钢板等。具体要求以图纸说明为准。

5、对于图纸中要求后浇带部位基础垫层厚度需加厚的,应在验槽前将后浇带部位地基加深到位。

6、挡土墙外侧应按图纸要求设置钢板或混凝土板,不得漏设。具体要求以施工图纸为准。

7、后浇带垃圾及浮浆应在二次浇筑前清理干净。建议采用成品保护的方法,即:在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后,用射钉将废旧木大板钉在混凝土构件上,防止混凝土渣、石子落入后浇带中。

8、后浇带部位混凝土接茬应留直槎。后浇带上的梁、板、墙等所有构件都必须断开。墙、板的后浇带处建议采用15mm厚木板条作侧立模,预留出凹槽避让钢筋位置。二次浇筑混凝土时,如有未清理干净的石子、流浆,必须先清理干净,并用清水冲洗。

9、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规定施工。

六、填充砌体质量问题的治理要求:

对于常见的加气混凝土砌体、空心陶粒砌体等填充砌体的砌筑,应严格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构造》(06G309)的要求进行施工。在这次专项治理工作中,尤其应注意的问题有:

1、填充墙顶部与梁(或板)底之间的连接:(1)当抗震设防为6度、7度时,采用顶砖斜砌的做法;(2)当抗震设防为8度及以上时,必须按照图集要求设置抗震块,砌体顶部应预留30-50mm的间隙,待砌体沉实后(约需2周),用干硬性C20细石混凝土或1:3干硬性砂浆塞满填实。

2、砌体填充外墙,当墙长大于4米时,应在墙长范围内按净距不大于4米设置构造柱。

3、内外墙交接处均应设构造柱。

4、外墙:所有外墙阳台门两侧(门带窗时为靠门一侧)及洞宽不小于4米的窗洞两侧均应设置构造柱。当洞边至侧向支承近边间距小于400mm时,可不设构造柱而改设抱框柱。内墙:墙垛宽度不大于350mm时,应设置加宽构造柱替代墙垛。

5、外墙窗间墙垛宽不大于600mm时应设构造柱;当断面宽不大于400mm时可考虑设加宽构造柱以避免砌筑困难。

6、拉结钢筋应穿过或锚入构造柱、抱框柱180mm,端部设40mm直钩。

7、填充墙的构造柱与顶部梁(或板)之间预留20-30mm的缝,缝内用沥青麻丝或其他防护性油膏满填;设计未做要求时,也可不留缝。

8、当填充外墙净高超过4米时,应在墙半高处附近设置墙中现浇带。

9、当墙净高超过4米且在墙长范围内有窗时,墙中现浇带应设置在窗上口处,并沿墙长贯通。窗过梁和现浇板带应分别各自配筋,一起浇筑混凝土。

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 篇5

1、在切割、下料时,翼缘板尺寸宽窄不一,造成H型钢与牛腿的尺寸不一致,与牛腿联系的钢梁上下翼缘板错位约一个板厚;切割边缘有较深的切痕,板边有明显的凹陷,或有较深的锯齿印,切割粗糙度超标,拼板边缘切割不垂直度,拼接错边等超标。

2、在组装时,焊接H钢无组装胎架,造成H型钢高度尺寸有偏差,腹板偏中心;翼腹校对接后,焊缝未矫平,有明显凹凸;轻钢腹板不平整,组装前未矫正。

3、在焊接方面,轻钢焊接H型钢翼板开料后再拼接,焊缝未安装引熄弧板,造成焊缝不饱满,边缘有凹坑未熔合等,与母材不齐平;柱脚、牛腿的焊脚尺寸小于设计图纸的规定,角焊缝塌边现象严重,收弧处普遍低于母材,气孔较多;使用CO2焊的焊缝成形差,宽窄不一致,高低不一致,忽大忽小:手工焊焊缝不直,宽窄不一;咬边现象严重;焊渣飞溅未清除干净。

4、在钻孔方面,事前未很好会审图纸,在该开单排孔的地方,开了双排孔,结果未补孔就留存在构件上。如柱与牛腿连接处的H型钢为双排孔,而大梁与次梁相同规格的H型钢为单排孔,但开孔时都开丁双排孔,安装后影响了强度和外观质量。

5、总装过程中,钢柱牛腿与H型钢梁连接处上下错位,左右错位,未控制好尺寸。

6、除锈与油漆方面:除锈马虎,未达到等级要求,油漆不久就出现返锈、剥落;漆膜厚度不均匀,阳面厚度普遍超厚,可达250um,但阴面往往在90um左右(室内漆膜厚度规定为125um);油漆前杂质未清除干净,污物多,高低不平,流挂现象较普遍。

7、在构件运输和堆放过程中,无搁置件垫平堆放,而是随意卸车,杂乱堆放,甚至让构件埋入泥堆水沟中,造成构件变形、碰伤和污染。

8、构件出厂时,钢柱、钢梁的中心线标记未标示,相当普遍,给安装施工矫正检测带来困难。

9、翼腹板拼接长度不符合要求。如翼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翼板宽度的2倍,翼缘板与腹板拼装焊缝应错开200mm以上,腹板拼接长度不小于600mm。但实际往往未达到上述要求。

10、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整改措施:

(1)板制H型钢的尺寸要严格控制,最好相应从整根H型钢截取,防止牛腿高差错位。

(2)严格工艺。H型钢组装时,应有组装胎架。如采用组立机组装,也应随时检查调整。

(3)钢板应整张大板拼接,采用埋弧焊焊接改善焊缝质量,既省时又省料。

(4)切割应提高操作技能和参数正确,防止割缝、啃边、塌边、熄火、粗糙度过大等。

(5)除锈质量尽可以采用抛丸或冲砂处理样板对比检查,使油漆后粘合良好,粗糙度合适利于摩擦系数的保证。严控油漆厚度,不能忽厚忽薄,防止阴面构件小于标准的油漆厚度,油漆过厚超过125um,会增加较大的费用,造成无谓浪费。

(6)构件拼接时,排版要按规范要求,控制好拼接长度,防止过短拼接,尽量避免构件端面板的拼缝间隙。

(7)拼制H型钢,应注意矫正质量,控制角变形值和平整度。

(8)构件油漆后应标注构件中心线标记,构件超过20吨应标注起重点标记。

(9)构件在运输与场地堆放时,应有搁置件垫平堆放,防止构件变形,碰伤和污染。

二、钢结构安装

(一)钢结构安装

1、应有施工工艺或方案(测量矫正、高强螺栓安装、负零度施工及焊接工艺等应在安装前进行工艺试验或评定。

2、安装偏差的检测,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进行。

3、安装时必须控制屋面(墙面)平台等施工荷载,冰雪荷载等严禁超过梁、桁架、楼面板、屋面板、平台铺设的承载能力。

4、在形成空间单元后,应及时对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隙进行细石混凝土、灌浆料等二次浇灌(用钢垫块垫实,点焊厚度不超过5块)。

5、吊车梁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梁其受拉翼缘、吊车桁架或直接承 受动力荷载的桁架及其受拉弦杆上不得焊接悬挂物和卡具等。

㈡基础与支承面、安装与校正:

l、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规定符合要求(标高±3mm,地脚螺栓露出长度轻钢+20mm,国标+30mm)。

2、钢构件运输、堆放和吊装造成构件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3、梁、屋架、桁架、跨中垂直度h/250且不应大于15mm;

侧向弯曲≤30米,L/1000且不大于10mm;

30米≤L≤60米,L/1000且不大于30mm;

≤60米,L/1000且不大于50mm;

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

H/1000且不应大于25mm;

主体结构整体平面弯曲

L/150且不应大于25mm。

4、钢柱等主要构件的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应齐全。

5、当钢桁架(梁)安装在混凝土柱上时,其支座中心对定位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当采用大型混凝土屋面板时,钢桁架(或梁)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6、钢构件表面应干净,结构主要表面不应有疤痕、泥沙等污垢。

7、检查钢平台、钢梯、栏杆等符合国家标准。

8、注意核对图纸,防止C型2型檩条方向装反。㈢压型板安装

1、压型板、泛水板和包角板等固定牢靠、防腐涂料和密封材料敷设完好、连接件数量、间距符合设计与国家标准;

2、压型板应在支承构件可靠搭接;

3、压型板安装应平整、顺直、板面不应有施工残留物和污物,檐口和墙面下端应呈直线,不应有未经处理的错钻孔洞;

4、检查檐口与屋脊的平行度不大于12mm,檐口相邻两块压型板端部错位不大于5mm;

5、安装天沟不水平,有积水现象:

<1)安装天沟与屋面空隙太大,也未按设计要求打硅胶密封,造成虹吸漏水;

(2)天沟排水不畅造成满溢;

(3)天沟忽视安装质量,随意马虎造成倒坍;

(4)建议天沟在外测上部有选择开溢水孔,防止雨水向屋内漏水。

三、安装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

1、钢柱安装时违反操作规程,象蜡烛一根根单插起来,当天又无法形成稳固的框架单元,大风一来,造成倒塌。这样的安全事故多次出现,应绝对避免。

2、施工单位无安装工艺,安装构件无顺序。如有一层厅,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共4层。构件已全部安装到顶,但主钢柱没有进行焊接固定,而边上的辅助小钢柱已全部焊完了。又如,钢柱安装完毕后,应尽快把钢柱底部的垫块垫平焊牢,然后用细石密实。但有的工地彩钢板已开始安装,柱脚却没有封闭。

3、地脚锚固螺栓高低不一,柱脚平面事先未测,预埋时移位,形成柱偏位,应先测后埋。

4、安装高强度螺栓,较多的出现以下一些问题:露牙不足,甚至低于螺母;螺栓未拧紧,扭剪型的未拧断梅花头,大六角的没有初拧终拧标记;安装时摩擦面的防护纸未撕掉;高强螺栓作临时固定用,安装后48小时内未漆封;未做扭矩与轴力复试,紧固力矩未按规定计算;摩擦系数试验不到位,有的不做,有的只做一组。水平拉杆螺栓不拧紧,拉杆不直,腰园孔未用大垫圈,造成螺母与母材接触面太小,极易穿孔。

5、现场焊缝普遍不到位。如刚性连接衬垫焊间隙太小,无法焊透,结果垫板手一拉就掉;衬垫板规格不符合要求,甚至用钢筋代替:焊缝的成形不好,高低不平,宽窄不一,飞溅、焊瘤未清除,咬肉、气孔较多;弧头弧尾不加引熄弧板,出现凹陷等等。

6、图纸会审不仔细,造成安装质量缺陷。如设计图纸未注明在吊车梁翼板上钻孔,施工单位也未提出,结果在安装轨道时采用焊接,造成吊车梁下挠。违反强制性条文中有关吊车梁不允许下挠的规定。

7、围护彩钢板拼缝不密贴,收边不良,“鼻孔”未封堵,影响对雨水为了消除安装工程中的常见病,安装质量的整改措施:

(1)安装构件时应严格按安装工艺顺序进行,当天应形成稳固的框架单元,当不能形成时,应加缆风绳固定,防止出现倒坍事故。

(2)钢构件柱、梁安装完毕后,应尽快调整钢柱垂直度和高差垫片,然后封闭柱脚,并二次灌浆密实。

(3)高强螺栓要把好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的复试,分别做好制作与安装摩擦面的抗滑移试验。安装高强螺栓控制好施工扭矩,露牙长度2—3扣,不允许高强螺栓当作临时固定螺栓使用,高强螺栓终拧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

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控 篇6

1 监理控制在钢筋工程中的关键点

1.1 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和验收

⑴在钢筋材料进场时, 施工现场土建监理工程师需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钢筋出厂合格证。每捆钢筋必须有铁牌。查看合格证数量是否大于进场材料数量, 如有疑问禁止材料进场。⑵检查钢筋外观质量, 钢筋禁止弯曲、损伤, 表面不得有锈斑。⑶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 对同一规格、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进行取样, 小于等于60吨取一组。弯曲试验2个, 拉伸试验2个。以60吨为基础, 每增加40吨 (不足40吨按40吨计算) 增加弯曲取样1个, 拉伸取样1个。钢材力学性能检验时, 如某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 则应根据不同种类钢材的抽样方法从同批钢材中再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该项目的检验;如仍不合格, 则该批钢材即为不合格, 不得用于工程, 不合格品的钢材必须有处理情况说明, 并应归档备查

1.2 钢筋加工控制

HPB235级钢筋做180°弯钩, 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后平直部分长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设计要求末端135°弯钩时, HRB400级、HRB335级钢筋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弯钩后平直部分长度必须符合要求。钢筋做小于90°弯折时, 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焊接封闭环式箍筋特殊, 箍筋末端需做弯钩, 弯钩形式应符合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 应符合相关规定。

1.3 钢筋连接的控制

根据钢筋直径和接头形式及焊接位置, 选择合适焊条、焊接工艺。在焊接时避免烧伤主筋, 地线、钢筋应紧密连接。焊接电流大小要根据钢筋及焊条直径进行选择。焊接时及时清渣, 保持焊缝表面光滑。焊接处禁止夹渣、气泡等现象。电渣焊、闪光对焊、搭接焊接头处, 在外观质量检查的同时还需要做抽样拉伸试验。监理工程师因在确认设计变更时注意是否需更换钢筋, 如果需要在更换钢筋时监理人员要旁站, 避免施工人员将焊接钢筋改作梁、板筋。督促焊工进行自检, 如发现烧伤、弯折、偏心等缺陷时, 及时查找原因并相应采取措施补救。如果发现焊接性能问题时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批钢筋化学成分检验, 避免钢筋不合格造成质量问题。

1.4 钢筋安装的控制

根据设计图检查受力钢筋, 钢筋级别、品种、长度、规格、数量要符合相关要求, 负筋的位置需要注意。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变更钢筋级别、品种、规格时, 应及时办理相关设计变更文件。监理人员按设计文件及时检查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能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因为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会影响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 所以监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由于钢筋绑扎数量过大, 在进行其他工作时会对其踩踏, 所以监理人员对钢筋绑扎牢固、松动现象检查时一定要认真排查。如果绑扎持续时间过长要对钢筋表面进行检查, 钢筋表面不允许有铁锈现象。钢筋安装允许出现偏差, 但偏差不能超过相关标准。

2 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1) 材料进场由于施工人员保管不当或材料存放时间过长,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锈迹, 严重时会转为红色, 当转化为暗红色的时候会像鱼鳞片, 发生脱落现象。

(2) 成型钢材出现形变, 出现角度偏差现象。

(3) 在绑扎、安装钢筋骨架时, 发现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过多, 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百分值超出相关规定数值。造成同截面接头过多主要有以下原因:造钢筋备料人员疏忽, 没有考虑原材料实际长度;钢忽略部分钢筋禁止采用绑扎接头的相关规定;忽忘记配置构件在同一截面中接头, 其距离大于搭接长度的规定。接触对焊接头, 凡在35d (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 区域内作为同一截面, 不得小于500mm;⑷未了解钢筋使用范围, 是否在受拉区或受压区。

(4) 柱主筋移位:钢筋组装位置不准确、绑扣松脱、钢筋固定不牢、连接点绑扎不牢等造成主筋移位。 (5) 箍筋弯曲变形:箍筋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梁中钢筋骨架自重大, 梁的高度大, 没有设置构造筋和拉筋等, 使箍筋被骨架自重压弯;箍筋加工时尺寸偏大也易造成箍筋弯曲变形。 (6) 组装的钢筋弯钩反向:主要原因是, 操作者不熟悉规范的规定, 施工不负责任, 导致钢筋弯钩方向反向。 (7) 支模偏差引起钢筋绑扎同时偏差, 柱头剔凿不到位引起梁顶标高偏差。 (8) 梁柱节点处主筋杂乱引起梁端截面偏差, 箍筋位置偏差。 (9) 梁箍筋保护层偏小、无保护层, 梁主筋保护层不均匀。

3 质量通病的防控措施

(1) 在施工现场进行场地规划时预留材料堆放仓库, 仓库四周排水措施良好, 定时进行通风。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适当缩短材料堆放时间。对出现黄色锈迹钢筋可用手工钢刷清除, 情况严重考虑降级使用或不用。

(2) 对成型钢筋堆放要求较高。堆放场地地面必须平整, 不宜堆放过高。按照成品种类进行堆放, 禁止频繁搬运。在人员配备齐全的情况下, 可适当边加工边使用。

(3) 钢筋骨架未绑扎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立即通知配料人员重新设置方案,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御措施:了解规范中对同一截面定义。配料时按下料单对钢筋型号划分, 对于搭配安装方法不同要文字说明。记住轴心受拉杆件的钢筋接头, 不采用绑扎接头。

(4) 测量放线完毕后, 绑扎墙柱钢筋先根据墙柱边线及控制线将主筋按1∶6打弯, 调整到位后进行箍筋安装、绑扎, 若先安装箍筋并绑扎, 而后进行位置调整, 难度加大。在柱内设置定位卡或定位箍, 保证调整后不再变形。

(5) 绑扎梁筋时及时穿构造钢筋, 每个钢筋交点处都用扎丝绑扎牢固, 及时垫垫块;后台加工箍筋严格按放样进行。

(6) 绑扎过程中, 加强自检和互检, 发现后无条件改正到位, 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

(7) 顶标高偏差:模板提前进行预检, 模板标高偏差及时调整;绑扎钢筋前提前处理柱头, 剔凿到位, 避免出现“枕头”状, 主筋在节点处高于梁中部;顶板马凳正确摆放, 马凳高度根据班厚提前做好备用并做好预检。

(9) 梁柱节点处因为钢筋密集, 常引起墙柱主筋位置重叠, 此时应保证柱筋位置, 调整梁筋, 调整后截面一般偏小, 从柱边开始逐步调整梁截面, 梁筋可按1∶6打弯, 弯曲段在箍筋角部插14或12钢筋, 绑扎牢固, 保证箍筋位置正确。

(10) 梁绑扎完毕后, 及时垫底部保护层垫块, 垫块垫在箍筋与主筋交点处, 采用大理石垫块, 主筋、腰筋与箍筋交点处均绑扎牢固, 上下排丝扣方向相反, 保证梁骨架不变形。

4 结语

钢筋质量通病对钢筋工程影响很大, 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 钢筋工程的质量不断得到重视。在实际施工中, 钢筋工程出现种种问题, 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水平降低。要提高建筑工程钢筋施工质量, 首先要重视施工常见通病, 分析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高施工水平, 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钢筋弊病的出现, 从而保证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崔若飞, 回曦.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报, 2010年12期.

[2]张剑锋.关于建筑工程钢筋施工常见通病的预防措施[J].土木工程, 2011年38期.

[3]郑风云.探讨建筑工程钢筋工程施工要点[J].工程管理, 2012年45期.

探讨小区市政配套工程质量通病 篇7

【关键词】质量问题;控制方法

【Abstract】Be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team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partment other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do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various units, so that effective management controls to ens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chedule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Quality issues;Control Method

1. 前言

(1)目前城市各类小区日渐繁多,对于相应的市政配套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更为严格的施工质量要求。而市政配套工程一般的施工质量通病主要存在于各类管道、检查井、道路等三大方面。而这三方面的施工工序也贯穿于整个市政配套工程,共同组成了整个工程的主要骨架。

(2)因此,一个市政配套工程想要有良好的施工质量,项目部管理人员就必须抓好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每个工序步骤质量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控制。市政配套工程通常有管道漏水、检查井沉陷、路面局部坑洼裂缝等三大质量通病存在。针对上述三处问题,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对应的控制措施。

2. 管道漏水情况

(1)当购买的管材接口存在不平顺、橡胶圈规格不匹配老化等质量情况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时,易产生接口不密闭而造成漏水。管道埋设时沟槽底部垫层回填厚度标高不符合要求,造成管道弯曲变形。当管道沟槽进行回填时,由于回填土中含有较大的碎石砖块的杂质可能会将管道砸破损坏。当管道包封或回填厚度不满足要求,回填后上部遇到挖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经过时产生振动后会使管道产生破裂。

(2)针对上述问题,每次管材进场后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进场检查工作,管材外观不得有明显的变形、破损的情况。进场后还要委托检测单位对材料进行复测检验,确保进场的管材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管道沟槽开挖时施工人员要对照设计图纸做好槽底的标高控制工作,一旦发现槽底土质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要及时作出换土回填等方式进行修复,确保基底有足够的承载力。管道埋设前要安排工人对槽底积水渣土等做好清理工作,在进行管道埋设时,槽底砂垫层铺填时也要做好高程控制工作,现场工人要做到摊铺均匀并按要求进行夯实,避免产生虚铺现象。管道连接时接口部位要用直径尺寸与管道相符的橡胶圈进行连接密封,管道连接时当发生承接口套接困难时不得强行套接,应当使用肥皂水等进行润滑作用,防止接口发生损坏,导致接口漏水。沟槽回填时靠近管顶上部部分应使用无大块碎石等杂质的中粗砂进行回填,对于管顶上部有砼包封要求的部位,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采用配合比达标的砼进行包封施工,同时包封厚度要符合要求规定。包封完成后不得立即进行回填,要做好养护工作确保砼达到规定强度后才可进行天然土壤回填工作。回填土压实时严禁使用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应当采用人工操作小型夯实机械进行分层夯实。

3. 检查井沉陷

(1)检查井井座与井盖施工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在各类车辆行驶荷载作用下容易破碎、 松动,造成井体破坏,导致井周路面下沉。检查井施工质量不达标,井筒砌筑砂浆配合比达不到要求、砂浆厚度不均匀、砖块质量不达标等因素造成检查井逐渐下沉。井边基层回填密实度未达到规定要求。

(2)井盖和井座的质量对整个检查井的施工质量及寿命有重大的影响。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厂家作为供货商,选择正规的产品能够保证井体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工人对井盖进行安装作业时要确保平稳牢固同时井座施工要保持顺直,并且按照规定的设计要求,井口严禁高于井周路面。针对井体下沉我们还可以通过改进井框与井体的连接方式来增强整体稳定度,在井框的外围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板,使井框与周围路面结构形成一个牢固的稳定体,从而减少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井盖框位移。井边土方回填密实度对于井体沉陷有着重要的影响。按照规定在路床以下部分井周围回填采用含水、泥沙量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且级配符合要求的沙砾进行回填,做好压实工作对防止检查井下沉做好铺垫,同时在检查井上作好标记控制厚度。工人在砌筑检查井时不得一次砌筑到井顶标高,井筒的砌筑应当要随着道路结构层回填压实逐步完成。检查井周边的路面碾压遍数应按照计算试验中确定的碾压遍数进行碾压,才能保证每层压实度保持均匀,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

4. 路面开裂

(1)在路面进行摊铺施工时若选用了夹有较多风化料或细料的石料,并且当含泥量也超出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就会导致路面整体强度大幅下降,从而导致路面出现局部沉陷和裂缝现象。除了在材料选用上要注意外,现场工人在实际施工中也要对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沉陷和裂缝问题的发生。一是现场的沥青摊铺作业,项目部在路面沥青摊铺前要对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运输及摊铺能力进行预先的分析,尽量的减少摊铺作业时间同时避免在摊铺作业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间歇停止情况,在道路新旧接头处摊铺时,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关的处理工作保证接缝紧密、平顺,防止产生由于施工原因而造成的纵向裂缝。二是路面碾压工作,在对实际工程量及施工条件能力预估基础上,项目部要对碾压机械的型号数量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在摊铺后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碾压工作。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要点,就是当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过高或摊铺速度过快时路面容易产生横向裂缝,因此,压路机等碾压机械行进压实时要保持低速匀速,同时在施工时初压温度不得过高,应当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是粒径与配合比,如果大颗粒粒料尺寸过高造成混合料配比不当,就会在摊铺过程中极易产生表面裂缝,因此必须要合理控制上层面料的粒径。

(2)除了以上几个主要问题外,管线埋设完成沟槽回填时回填土压实度不充分,回填部位后期会产生自然沉降,造成上部路面结构层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产生撕裂裂缝。因此,管道沟槽回填时要采用人工操作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分层回填夯实,确保管道部位回填土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从而保证上部道路结构有足够的强度,确保道路的整体稳定性。

5. 结语

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控 篇8

(一)涂料流坠

现象:涂料在自重作用下,往下流淌,其形态如泪痕。

原因分析:

1)基层或基体过湿,表面太光滑,吸水少; 2)涂料本身粘度过低,或积水过多; 3)一次施涂过厚; 4)施工环境的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

防治措施:

1)抹灰墙面施涂水性和乳胶漆时,其含水率不得大于 10%; 2)根据涂料的性能,控制好涂料的施工粘度; 3)控制施涂厚度,一般控制在膜厚 20~50μm 为宜; 4)普通涂料的施工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10℃以上,湿度应小于 85%。

(二)刷纹或接痕

现象:涂层出现毛刷辊筒的痕迹,或在施涂搭接部位接痕明显。饰面干后,存在一丝丝高低不平的纹痕。

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当,基层或腻子材料吸水过快;

2)刷子、辊筒过硬,或刷子陈旧,毛绒短小,涂刷厚薄不均;

3)涂料本身的流平性差;

4)施涂操作不当,搭接部位接痕明显。

防治措施:

1)基层处理后涂刷与面涂配套的封闭底涂,采用经检验合格的腻子,薄而均匀地满批腻子。腻子干后要用砂纸磨平,清除浮粉,方可进行涂料施工;

2)根据所用涂料选用合适的刷子或辊筒,及时清洗更换刷具;

3)使用流平性好的有机增稠剂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能;

4)涂料施工应连续进行;每个刷涂面应尽量一次完成;在辊涂过程中,向上时要用力,向下时轻轻回带,为避免辊子痕迹,搭接宽度为毛辊棒长度的 1/4;一般辊涂两遍,其间隔应在 2h 以上。

(三)

起粉、泛碱、脱皮、咬色

现象:墙面涂料涂刷完成后,出现起粉、泛碱、脱皮、咬色的现象。

原因分析:基层处理不到位,含水率过大;施工时的温度、湿度未控制好,或者施工完后门窗未及时封闭。

防治措施:

上一篇:再塑生命的人初一作文读后感下一篇:创卫小主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