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推荐13篇)
2、“+”可以省略不写,“-”不能省略。
3、数轴的要素:正方向(箭头表示)、原点(0刻度)、单位长度(刻度)。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
百分数
(二)知识点
1、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就表示十分之八,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
2、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
3、应纳税额 = 总收入×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总收入 总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4、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5、满100元减50元,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圆、圆柱、圆柱必背公式
1、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公式d=2r;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公式r=d÷2.2、已知直径求周长: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公式C=πd,直径=周长÷圆周率,公式d=C÷π
3、已知半径求周长:圆的周长=2×圆周率×半径,公式C=2πr,半径=周长÷圆周率的2倍,公式r=C÷2π
4、已知半径求面积: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公式S圆 =πr2
5、已知直径求面积:圆的面积=圆周率×(直径÷2)的平方,公式S圆 =π(d÷2)2
6、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公式S侧=Ch;圆柱的底面周长=侧面积÷高,公式C=s侧÷h;圆柱的高=侧面积÷底面周长,公式h=S侧÷C。
7、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公式 S表= S侧+2S底。
8、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公式 V圆柱=Sh。圆柱的高等于体积除以底面
积,公式h=v÷s;圆柱的底面积等于体积除以高,公式s=v÷h。
9、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锥体积公式:V=1 /3Sh。圆锥的高等于体积的3倍除以底面积,公式h=3v÷s;圆锥的底面积等于体积的3倍除以高,公式s=3v÷h。
10、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S环 =πR²-πr²
11、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即圆锥的底面积=圆柱底面积×3,圆柱底面积=圆锥底面积÷3
12、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即圆锥的高=圆柱的高×3,圆柱的高=圆锥的高÷3。
比例必背知识点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3
2、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6;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
4、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例如: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5、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例如: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6、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1、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总复习内容多、跨度大、知识的综合性强。教材采用“按学习领域分节, 分栏目编写”的方式, 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依次编排, 适当注意不同领域内容的沟通融合。分领域复习, 便于整理知识, 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由于每个领域的内容比较多, 因而再划分成若干节。分节复习, 有利于把握复习的重点, 合理分配时间, 也便于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教学效果。前三个领域先回忆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整理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再通过适量的练习,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形成必要的技能,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第四个领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 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积淀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应用意识。下面就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中的一些主要做法, 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突出主体, 梳理知识, 优化认知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总复习应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 以达到弥补知识缺漏的目的。因此, 复习课要从新的角度, 把已学的零散的概念、性质、方法等基础知识加以分类梳理,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将孤立与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 连成片, 形成良好的网络结构。这样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得到新的感受, 引发新的思考, 使之灵活运用。
如“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概念术语较多且易混, 可引导学生从其产生的条件辨析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并列出结构表, 显示其联系和区别。
对“三个基本性质”, 应通过比较, 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应用范围与功能;“五个运算定律和两个运算性质”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 应分清异同, 灵活运用。同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 让学生熟练掌握。
在对“比和比例”的内容进行复习时, 引导学生抓住与“比和比例”有关的内容, 从“比”和“比例”的性质、意义入手, 通过回忆、分析、比较, 构建如下网络图。
又如, 在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时, 可让学生把学习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用网络图表示, 然后引导学生从左往右看, 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得出:“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公式, 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又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接下来再让学生从右往左看, 引导学生明白:求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可以转化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又是通过怎样转化实现的。着重强调转化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最后让学生把这张图竖起来看, 使学生明白长方形是干、是根, 是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串点成线, 通过纵向系统梳理, 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 (如下图) 。
通过对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复习, 促进学生把知识真正融入知识系统中,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从而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知识可通过练习的方式复习, 进而加深理解。如让学生在验算、解方程中复习加、减与乘、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
二、精选练习, 强化训练, 提升数学思考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重心之一。数学思考是在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而练习是重要的数学活动, 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总复习中要认真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力避教师大量收集习题, 把学生浸泡在题海里, 或是“炒冷饭”, 学生机械重复练习, 使其不堪重负, 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的做法。因此, 教师应当在系统复习基本知识之后, 针对学生实际, 精心选编具有一定基础性、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练习, 做到数量少、容量大, 覆盖面广, 启迪性强, 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升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拓展总复习的功能。
(一) 精心设计训练内容,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知识上的盲点, 在总复习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中存在的知识“盲点”及其产生原因, 切实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比较、辨析, 利用对比题组等形式,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 突出规律, 排除干扰, 防止混淆, 达到熟练灵活、融会贯通的要求。题组训练内容要少而精, 分层次、有梯度, 着眼于由题及“类”, 就题论理, 触类旁通。例如:
1.四则运算的训练重点是: (1) 熟练掌握基本计算。如, 8.26+1.74、40-0.76、0.85×16、0.18×0.11、36÷4.5、6.25÷2.5, 虽然计算难度不高, 却包含了小数四则计算的几个难点。 (2) 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简便计算。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是对小学阶段学生计算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 而计算能力并非单纯看是否会计算, 计算数据是否正确, 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计算技能是否熟练。为此, 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中出现的类型精心设计如下题组, 重点训练简便计算能力。复习时让学生口述题目特点、简算思路与依据。以下题组可供选用:
2.解决问题的练习应以思维训练为主, 通过引申、扩展、改编、合理演化, 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 多向联想探索解题途径, 并通过自我内化完善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 拓宽思路, 以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从而提高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解题的灵活性。
教师可先出示基本例题:“向阳小学买来105本图书, 分给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阅读, 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是五年级的4倍。六年级和五年级各分得了多少本图书?”
当学生在整数范围内用算术方法 (或列方程) 解答后,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在不改变第二个条件的本意的情况下, 还可以怎样表述两个年级分得的图书之间的数量关系呢?如:
(1) 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是六年级的 (或25%) ;
(2) 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占图书总本数的 (或80%) ;
(3) 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占图书总本数的 (或20%) ;
(4) 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比六年级少 (或75%) ;34 (
(5) 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比五年级多图书总本数的 (或60%) ;
(6) 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与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的比是1∶4;
(7) 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与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的比是4∶1;
(8) 六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与图书总本数的比是4∶5;
(9) 五年级分得的图书本数与图书总本数的比是1∶5;
……
从而得出:第 (1) (2) (3) (4) (5) 根据分数 (或百分数) 的意义可用算术方法或方程解答:第 (6) (7) 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答; (8) (9) 用比例知识 (正比例方法) 解答。当然, 也可以改变所求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以上几种解法的特点及其联系, 沟通相关知识与解题思路的内在联系, 提升灵活解题的层次。
通过以点带面, 层层递进, 巧妙地把分数、百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以及比和分数的关系等有关知识融为一体, 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在复习中得到新的收获, 突现新的飞跃。
(二) 精心选编富有生活性与情
境性、探索性与应用性的训练内容,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 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复习中, 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选编训练内容时, 要体现生活性与情境性, 探索性与应用性, 注重选择涉及学校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内容, 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让他们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数学思考。例如:
1.北海市实验小学校园里有一块正方形空地, 面积是6400平方米。 (1) 如果学校要在这块空地上围出一个最大的圆, 并铺上草坪, 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2) 如果学校要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花圃, 使花圃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 (如图1所示) , 你认为怎样设计更美观?请你再设计3种方案 (在图2、图3、图4上用阴影部分表示花圃的位置) 。
(此题把面积计算与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结合起来, 有利于空间观念的逐步形成。)
2.小明家装修新房, 油漆面积为80平方米, 用去油漆100升, 油漆费用6000元, 共用35个工时。结算工钱时, 有三种方案: (1) 按工时计算, 每个工时60元; (2) 按油漆费用的30%计算工钱; (3) 按油漆面积计算, 每平方米25元。请你帮小明家选用一种合适的结算方案。
3.王奶奶家打算把家里堆放的稻谷卖掉, 按市场价格:稻谷每千克1.50元, 大米每千克2.20元, 稻谷的出米率是70%, 稻谷加工成米后, 糠皮可抵加工费。请你帮王奶奶合计一下, 是卖稻谷合算, 还是卖米合算?
4.李老师去买体育用品, 他带的钱正好够买8个篮球或12个足球。他先买了6个篮球, 剩下的钱全部买足球。剩下的钱够买多少个足球?
5.爸爸和4岁的小红生病了, 妈妈要给他们买三天的药。妈妈要买几板才够?
(第2、3、4、5题是把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的开放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与综合应用的能力。)
6.某游泳馆修建了一座标准化的游泳池, 这个游泳池的长是60米, 宽是长的, 深2米。 (1) 这个游泳池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这个游泳池最多能容水多少吨? (每立方米水重1吨) (3) 在池的四周和池底抹一层水泥, 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小强和小华都是集邮爱好者。小强和小华邮票枚数的比是3∶4, 如果小华给小强9枚邮票, 那么他们两人的邮票数就相等, 你知道他们两人共有邮票多少枚吗?
8.东风路第一小学图书室里故事书、文艺书和连环画三种书中, 故事书本数是后两种书本数之和的, 文艺书本数与三种书总本数的比是2∶7, 其中连环画有65本。这三种图书共有多少本?
(本题有一定难度。把“故事书本数是后两种书本数之和的”转化为“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是解题的关键。)
9.周日, 李华全家3人去吃火锅, 打算花200元钱左右。爸爸点的火锅底料是“乌骨鸡火锅底”, 需要45元。现在需要选择火锅菜类, 价格如下:
(1) 2元 (一份) :麻辣调料;
(2) 2元 (一份) :冬瓜、土豆、毛豆腐、青菜、大白菜、油豆腐、豆芽、花菜、菠菜;
(3) 4元 (一份) :粉条、香菜、鸡蛋面、水饺、各种菇类、山药、竹笋;
(4) 8元 (一份) :猪肝、猪肉片、鱼丸、鸡片、带鱼、虾饺、鱼饺;
(5) 12元 (一份) :羊肉、墨鱼片。
如果既要注意营养合理, 又要荤素搭配, 你会怎样选择?
(第9题有愉悦的生活情趣, 解题过程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内,不但要认真完成新知识教学,同时还要加强复习,在巩固既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对于学生来说,知识量多,时间长等问题,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率;而针对于教师来讲,时间短、内容多,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地提升。这些问题关系到复习的效率,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对数学学习进行系统分析
小学六年级阶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末尾阶段,也是小学学习的总复习。在复习阶段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知识的难易点等等,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更加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紧跟其次是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不同的學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激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望,充分的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最后是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
二、牢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阶段最为重要的往往是基础的学习,而也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尤其在复习的阶段,教师们往往会把基础的知识遗忘。而在大多数的考试中,基础知识的出题率比较偏高,也使很多学生在基础知识题上失分。所以,在六年级数学的复习中,要全面的学习数学知识,并夯实基础知识。比如在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让学生复习下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记忆。接下来让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的面积计算的公式;其次是应用这些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一步步的学习,让学生从最为基础的知识复习,打牢基础,由易到难,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更加灵活的应用。
三、抽查摸底,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更完整,不能让学生在按部就班地照着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宣读,因为这样不仅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也浪费了时间,学习效果也不太明显。所以教师要合理的安排学生复习的学习知识,内化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全班的学生进行抽查摸底,摸清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并进行实施。
六年级总复习中学生是否完整地掌握所学知识呢?从整数、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计量单位等等全部内容的进行,而这些知识的学习相隔时间较长,也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参差不齐。所以要针对每一部分的学习内容,从基础、重点、难点以及考点对学生进行测试,从测试的结果中总结学生现在所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学生实际的不足点制定比较有效果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做总结,从而使学生全面的进行知识复习。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对学生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合理、灵活地使用简便的学习方法计算数学习题。如学生在学习统计与比例时,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出现的例子,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能力,并加强学习的技能。
2、培养学生多动手实践。例如,某设计公司需要设计一个能装12瓶饮料的盒子。而这个饮料的形状为圆柱形,底面直径5cm,高12cm。要如何设计出最节省材料的盒子呢?在问题提出后,不是急切让学生进行制作,而是让学生先找一些相似的瓶子进行位置的摆放。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从而更直接地把题解开。最后,将设计好的盒子,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选择出最为节省材料的盒子。
五、复习中利用生活中的例题,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在学习数学时,不仅是看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是看学生是否能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是从生活中而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指导生活。所以在复习课中,习题的设计就必须与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发展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复习“百分数的应用”,我举出一个老奶奶到超市给小孙子买玩具,与营业员讨价还价。营业员说“那这样,我给您打八折优惠。”老奶奶却说:“不行,你必须给我打九折,这样我才可以买”。售货员一愣后,随即笑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营业员为什么会笑呢”?问题地提出,一下让学生产生了兴趣。这时我说到,比如商场、超市、服装店等都会进行打折,而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进行销售的。所以,在以后买东西时,你们就可以帮助妈妈计算折后的价格。紧接着,我又提问道,如果你是商场的老板,恰巧你的朋友带了1000元,在你的商场购买物品,衣服售价500元,背包的价格是衣服的70%,鞋子的价格是衣服的80%,衬衫是的价格是衣服的30%,而朋友所带的钱不够,那你需要打几折才能让你朋友购买呢?,学生纷纷讨论,各抒已见。这样的课堂,使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数学的应用,让他们感受生活中数学所带来的快乐。
总之,六年级的数学总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特别是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在这个过程中要以精讲为导向,师生齐心,面面反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好六年级质检的准备。
必背知识:
1.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较大的数,如100万个细胞的体积、100万张
纸的厚度,我们可以选择合理的估测方法,将大数与身边较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从多角度感受大数。
2. 估算:从多角度去感受大数,按一定步骤,有条理的估测大数,估测的一般
方法是先分后总。
3. 科学记数法的概念: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4. 扇形统计图
(1)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得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即用圆
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
反映部分在总体中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
图。
1收集数据;○2分析数据;○3计算每部分(2)画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4计算每部分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5画扇形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6写出统计图的名称。统计图,并标出每部分的百分比;○
5.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a:b=c:d或
比例的性质:
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交叉相乘),ad=bc。
正比例:
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扩大或缩小几倍(AB的商不变时),则A与B成正比。
反比例:
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缩小或扩大几倍(AB的积不变时),则A与B成反比。
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
把几个数按一定比例分成几份,叫按比例分配。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详细见重难点分解)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 “×”(乘号)
“占”、“是”、“比”“相当于”相当于“=”(等号)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错题的整理和浏览
有的同学怕麻烦不愿意整理错题集,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学习是如何发展的,就是不断地查找漏洞,弥补漏洞。错题集的整理和浏览就是查缺补漏的一个手段。
复习时先“回忆”
“回忆”是高级的复习。复习时先“回忆”,使你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动脑的习惯,并且做到复习时心中有数。
帮助他人复习
帮助他人学习实际上就是复习的过程,所谓的“教学相长”,在帮助他人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随时纠正,也可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帮助他人学习是“深度学习”。
设定目标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日绝句 [北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咏柳 [唐]贺知章
一、出示学习目标, 落实基础知识, 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时应先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自己学习和了解学习目标, 做到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学习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六年级的数学教学, 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的新知传授;另一方面, 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使学生养成对学习、生活、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在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实践,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二、活用教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现行“九义”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 教师应如何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教材的作用, 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 活用教材, 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1. 改编例题促思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 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对于“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内容, 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 补充了一例, 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我在教学中没有受教材的限制, 而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 出示了下面一道例题计算25555×3333。当学生觉得2与3333相乘比较麻烦时, 我适时地进行点拨:“大家看, 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 恍然大悟, 自觉地先将3333与5555约分, 然后, 再把3和2相乘除以5。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得出了“分数和整数相乘, 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 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计算效果要好得多。
2. 整合例题引发散,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 通过整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 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 在教学“一段公路, 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 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 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 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2.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32。还可将问题改为: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一半?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公路的一半?3.甲队单独修2天后, 剩下的乙队单独修还需几天?
三、及时复习, 完善知识体系, 创设学生终身发展的空间与平台
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于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对知识的遗忘较多, 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成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寓复习于平时的教学之中, 帮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是许多教师的经验之谈, 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只有这样, 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与平台。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策略;有效教学
小学教学是学习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结合,更要注重培養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长远学习打下基础。随着减负政策的提出,小学教学更加注重高效性和全面性。本文就讨论有效数学课堂的可实施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多少对于教学效率的影响是直接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类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都是对学生采取“强迫”性质的教学,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厌恶心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平复学生的反抗心理和排斥心理,正确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真正地爱上学习。尤其是当学生处于六年级这个特殊阶段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创设新型教学策略
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势必要突破传统,做出教学变革。比较简便易行的方式就是倡导合作式教学。所谓合作式教学,就是将学生分为固定的几组是前提条件,这不仅是合作式教学开展的基础,更是以小见大的典范,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人际沟通和理论研究,就能有效地扩大到更多更大的集体中,这不论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是对学生个人学习效率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在固定的时间点,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解答进行学习成果的检验,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有效地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深了学生对于合作式学习的理解。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成绩提高都十分有利。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学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活动关系着学生一生的教育发展。而数学学科作为一门不仅仅是以理论见长的学科,更是以实用性著称的学科,其教学有效性更是重中之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每一位教师的不懈努力。也真心地希望各级教师能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教学活动之中,为教学的有效性贡献一份力量。
2、工程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4.5千米,20天完成,实际每天修6千米,实际几天可修完?
3、200克的海水可以晒出6克盐。照这样计算,6吨海水可以晒出盐多少吨?
4、同学们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多站4人,要站多少行?
5. 有一堆煤,每天烧5吨,可以烧180天,如果每天烧4.5吨,可以烧多少天?
6. 一辆汽车3次可运货物450吨,照这样计算,再运4次,一共可运货物多少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培养兴趣;自主参与
数学是我们的必考科目之一,我们应该要学好数学。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数学这门学科是无数学者研究的成果,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同时对于人类经济以及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好数学对我们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来学好这门学科。
“有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目标就是建立有效、高效的课堂。所谓“有效”,主要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能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者发展;所谓高效,就是在有限的资源、环境、时间内,学生能够获得超出正常知识量的成果。也就是说,检测我们的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有没有发展或者进步。高效课堂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1)教师需要教的有效、高效。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2)学生学得有成效并且学习兴趣浓厚,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来学好六年级的数学呢?
一、改变教育理念,适应新课改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不能仅仅固守着过去老式的教育理念不放,而是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我们教师已经从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交往者、督促者以及研究者。我们需要从自己的心理层面上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只有心理层面上发生了改变,才会引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生变化,才会做到处处以学生为根本,处处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集中体现了“为教而教,为知识而教”的理念。而现代的教学观念集中体现的是“为学而教,为育人而教”和“为人的发展而教”的理念。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去引导、去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无论学习什么科目都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为主,我们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各个不同方面来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自主地去探索。我们可以假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加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教学面,引导学生思维的多元化。
三、多种鼓励式教学
如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也是新改革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假如不能够恰当地对学生给予评价,就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失去对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式教学是我们所必须实行的。评价的真正目的就是最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正常的考试,我们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可以有的放矢地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同时在学生取得进步后,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积极地鼓励学生,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正确的复习方法
复习不能是盲目地全篇复习,要有一定的方法,可以采用综合复习的方法,就是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复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做:(1)统观全部,看到所有的内容,通过前后对比整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2)加深理解,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3)分析巩固,前后加以整理、疏通,多加巩固练习。
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外,还要找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完成作业,做好总结,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多做课外题。总之,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尽量照顾到每位学生,争取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富春.浅谈如何建设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07).
[2]郭玉平.新课改下如何学好小学数学[J].教育革新,2012(09).
一、小学与初中数学学习差异对比
1. 学习内容由数学知识向代数知识过渡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分为三个体系: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到了中学知识体系更为深化, 分成了数学、几何两部分。空间与图形划归到几何学科, 数学学科则从对数的研究过渡到了对代数的研究, 也就是我们小学说的比例和方程, 而相对于数的学习也扩展到负数、实数和虚数等。
在小学阶段每一个体系学习都是皮毛, 进入中学后就会从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除了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 更重要的是,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学习中的自主能力对数学学习越来越重要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比较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教学外, 学生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 自学能力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 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
3. 学习习惯在不断摇摆, 形成稳定的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小学阶段, 学生的学习在学校里依赖老师的安排, 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无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小学阶段的学生带着明显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一旦离开家长不少学生就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无法自觉地安排学习活动。
而进入中学以后, 学生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就会变得有目的性, 反而会受到更多的外界的影响, 若家长和老师管理稍有松弛就会无法自制, 将学习抛诸脑后。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学生会在不同的感悟中逐步形成稳定的目标和自制力。显而易见, 学生能够更早地明确学习的目标, 使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巩固, 对学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从数学课堂教学入手, 做好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1. 改变数学课堂的讲授方式
(1) 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应该说, 到了六年级数学知识的传授已经接近尾声, 章节少、内容少。但是这并不是说六年级的数学学习就可以掉以轻心, 反而更要格外留心, 因为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要在这一年里把它完整地串成知识网络。
这种网络的建立是从小学数学的三大体系为最初目录开始的, 学完一部分就将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小范围的汇总, 当所有知识全部学完的时候一张知识点“罗列图”就完成了。进入总复习阶段后, 要改变以往的回顾知识、实际应用的老方法, 着重指导学生通过实际题目的解决寻找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运用分层、合并等整理方式建立起知识的“网络”, 从而将大量的知识汇总成一张简单的、重在知识之间联系的“网络图”。
这种建立网络的方法对学生进入中学的学习有很大的益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能逐渐建立知识的逻辑关系, 边学边思边整理, 时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网络关系, 取一牵百, 层层递进, 事半功倍。
(2) 培养系统的做题技巧,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建立知识网络的根本目的是会用、能用。有知识网络, 但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会用、不能用, 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很多学生做题喜欢东想想, 西想想, 一道有些难度的题目, 即使他做出来了, 也自己感觉没底, 觉得是蒙出来的, 下次看到同样的问题也没有把握能够做出来, 练习题做了一座小山, 头脑中也没有系统的做题技巧, 把自己变成了做题的机器。
课堂上每出一道题我就引导学生想求什么 (运用知识网络图寻找相应知识点) , 再想怎样求 (在知识点后建立的解决相应知识点的方法) ;综合的题要讲清怎样求的具体步骤, 接着想还可以怎样求 (不同的解题方法) , 最后想哪些题和此类题相同相似, 可以改变条件不改变问题或不改变条件改变问题,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从一道题入手深入思考建立完整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系统解题技巧的培养。
2. 改变数学课堂的管理方式
(1) 将数学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还给学生
前面提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的, 在自己的内驱力和目标性驱使下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这样的学生进入中学后是不能够适应初中的管理方式的, 改变首先要从这里开始。
每节数学课开始的时候都要用各种方式提醒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 是为自己负责的行为。课堂结束后要给5分钟时间回顾: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听懂什么?不会的要:自己主动问同学、问老师, 及早解决, 不欠账, 不断努力, 持之以恒。对于不懂的问题坚持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 你不问我不解答, 这种训练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学生会出现不敢问、不会问的障碍, 通过传纸条, 交给提问的方法等训练, 学生逐步开放, 不再羞于问, 懒得问, 达到了提高学习自觉性的目的。
(2)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小学阶段有些学生做数学题时习惯用眼一扫, 会做的2~3分钟就做完了。要是看一会儿找不到门路就会扔到一边, 认为自己做不出来, 等着老师讲答案是最多的学生选择。这样的习惯如果带到中学, 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会严重影响数学知识的学习, 因为上面谈到, 初中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了。
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课堂上首先教给学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如, 从问题入手层层推进法、从条件入手归纳整理法、从题型入手举一反三等法。针对学生遇到问题不思考的问题, 我要求学生向我求助之前必须要把自己的想法先说一说, 没有自己的想法就来问老师的, 我常常采用提醒的方法, 即点到为止, 等到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针对他的思路进行点拨。应该说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再遇到困难时总会先自己思考一段时间, 往往这种思考就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
3. 建立学数学的方法体系
《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新课内容,内容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及圆锥的体积四小节,本节复习课旨在通过回顾梳理,交流互补,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联成片,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加深各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中对本学段的教学要求是:认识并掌握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明白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通过操作、实验、转化、类比、推理等逻辑方法得到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计算一些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器的容积),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根据此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交流,我会说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相关的计算公式。
2、通过练习、展示,我会运用公式正确解决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取 “练习法”,让学生在回顾整理、交流互补、巩固练习、展示自我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锻炼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复习课”作为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成”的独特功能。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明确目标。本学期,我们结识了小学阶段几何形体中的最后两位朋友,他们是——(圆柱和圆锥)。我们通过努力,知道了它们的来历,摸清了它们的特征,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体会到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自己的收获,重温一下它们相关的知识吧!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圆柱和圆锥。谈话中,我把圆柱和圆锥比作朋友,拉近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知道了它们的来历,摸清了它们的特征,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体会到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这几句话既简要概括了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又给学生的复习活动提供了线索。
第二环节:回顾梳理、形成网络。课前交流,(先独立写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圆柱的侧面积、体积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成果。)。这个环节当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进行全班汇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知识的结构不断完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第三环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本环节习题的选择,我经过了精心考虑,题目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启发性;交流展示,本环节习题具有综合性、代表性与典型性,有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也有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检验学生的复习情况。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通过复习,你对哪些知识掌握更牢固了,还有没有疑点没有解决,说一说吧!
七、说教学板书
特征:圆柱、圆锥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
第一道是:一个数的分子比分母小72,约分后是十三分之五,这个分数是多少?
第二题是: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3,如果分母加上17,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六分之一,这个分数是多少?
我拿着作业本去问爸爸怎么算?爸爸说“你看,第一道题约分后分子比分母小8,约分前分子比分母小72,可以求出约分时,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了9倍,把它反过来通分就是十三分之五等于十三乘九分之五乘九最后等于一百一十七分之四十五。一百一十七分之四十五就是这道题的答案,很简单吧。”“嗯,是很简单呀!那第二题题我会了。”我说。“你看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3,如果分母加上17,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六分之一,这个分数是多少?嗯,它的结果是四十三分之十。因为原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为53,分母如果加上17,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为70,符合这个条件还能还能化成六分之一的分数只有六十分之十,分母减去十七后是四十三分之十。所以答案是四十三分之十。”
【六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推荐阅读:
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数学09-21
六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09-26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0-31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重点12-21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10-05
苏版数学六年级下知识点07-13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10-06
六年级数学课文知识点10-31
苏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0-12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