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语文教学设计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雨霖铃》语文教学设计(共11篇)

《雨霖铃》语文教学设计 篇1

201301

教学板块

雨霖铃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豪放派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在我们的心灵之谷中似乎依然回荡着“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的铿然之声。今天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另一个“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的婉约派词人, 柳永的《雨霖铃》。二﹑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 年一约1053年), 北宋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特别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在他之前, 慢词总共不过十余首, 而他一人就创作慢词132首)。他的词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 语言通俗, 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足见他的词,深受市民喜爱, 纪购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柳永也是倍加推崇地说:“ 诗当学杜诗, 词当学柳词”。可见, 柳永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三﹑词牌介绍

《雨霖铃》又名“ 雨霖铃慢”, 唐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牌。相传, 唐安史之乱时, 玄宗西逃入蜀。贵妃在马嵬坡死后, 玄宗日夜思念。入斜谷后, 遇上连日霖雨, 在栈道中, 又听见铃声阵阵, 倍感凄凉哀婉, 于是作《雨霖铃曲》 , 寄托思念之情, 曲调极其哀怨。有前人称“ 一曲霖铃泪数行” , 可见一斑。四﹑写作背景

为了便于理解作品内容, 通常我们要了解写作背景, 那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呢?本词是作者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黄异在《花庵词选》 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宋仁宗颇好词,近臣有意拔摆柳永,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叫柳永按仁宗的旨意填词“柳作了一首《醉蓬莱》, 其中“衰游凤晕何处”一句正与御制的真宗挽词暗合, 仁宗感到不快, 以此对他冷淡。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官职六品, 但无实权, 是虚职), 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 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 更何况还要与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 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 内心充满哀怨, 于是作此《雨霖铃》 以寄别恨。五﹑整体感知

这首词的基调:低沉﹑ 哀婉﹑悲伤﹑凄清。词的上片写在一个秋天雨后的傍晚, 词人和恋人在都门外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写词人想象离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六﹑ 品读鉴赏(串讲)(一)“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这里不能忽视一个小东西---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 一番秋雨之后, 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命在旦夕, 因此这寒蝉更增添了悲凉。“凄 切”一词为本词定下基调。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 十里设一长亭, 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时当秋季, 景己萧瑟, 且值天晚, 暮色阴沉, 而骤雨傍沱之后, 继之以寒蝉凄切: 词人所见所闻, 无处不凄凉。此句虽明写景, 却暗含情, 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二)“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在“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的情境之下, 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宴给他送别, 虽然有酒相送, 但也无心饮用,语文建设

201301

教学板块

想必是一桌子的酒菜, 筷子动也没动。两人心中是百般留恋, 依依不舍。但是人要留, 船家却催促了:“天色已晚, 开船了”。“留恋处﹑ 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一边是留恋情浓, 一边是兰舟催发, 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如何是好呢?正因为如此, 后面进发出:“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这时应有千言万语, 为何却无言了呢?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三)“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话承上启下, 全句写景, 又全句写情, 诗人想到前路茫茫, 自己将愈行愈远, 离心爱的人也越来越远, 心中的愁思也愈来愈深。这里, 浩渺无际的江水与词人心头难以排解的愁肠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 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从眼前所见写起, 又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 写法上是半虚半实。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离别总是令人神伤。这里的“ 自古” 似乎有自我安慰之意, 但紧接着用“更那堪” 翻进一层, 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 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突出当秋而悲, 甚于常情。离愁别绪不断涌上心头, 只能借酒消愁, 但是酒醒之后又会是何种景象呢?(五)“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被明代词评家贺赏称这一句是“千古丽句” , 那么这句俊在哪里呢?(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品读)提示:切入点: 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 哪些景象?)美在: “杨柳岸” “ 晓风” “残月” 四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 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杨柳” “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 物, 但文人却赋予其特殊含义。“ 杨柳”历来为送别诗的意象, 《诗经》 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况且“柳” 谐音“留”, 有不舍之意。“晓风” , 这里是秋天的晚风, 清冷, 让人心生凉意,而“愿为西南风, 长逝入君怀”中的风又有了依恋的意思, 这里“晓风” 两层意思兼有: “月”是“ 团圆”的象征, 而“残月”则是不团圆, 为孤身远行的词人心头添了一层凉意。而在这里的景纯为情设, 虚写, 营造了浓烈的愁思, 有“愁”则需“销” , 借酒吧, 可此时己是酒醒时分, 正应了李白的“举杯销愁愁更愁”。

(六)“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 也如同虚设。纵然有千种的风情, 万般的情意, 又与谁去诉说呢? 这两句道出了 “余恨无穷, 余味不尽” , 然后请学生谈谈感受。词人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 既突出了前景渺茫, 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下片在写法上是虚写。七﹑归纳艺术特色 1.白描手法。没有堆砌辞藻和大量用典, 以本色语言进行铺叙, 告别过程逐层展示, 离别之痛渐次加深。2.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合理意象的选择,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缠绵徘恻的离愁别绪。

3.虚实相济。前后呼应, 层层深入, 眼前实景﹑事。实情与别后虚景﹑ 虚事﹑ 实情相结合。八﹑课堂小结

柳永的一生是充满抑郁和失意的, 一首《雨霖铃》道尽了仕途失意, 落拓江湖, 辞别情人, 把酒浇愁愁更愁的痛苦等等真切的感受”它不是写离愁别恨的一个侧

语文建设

201301

教学板块

面, 词人的情感也没有随着离别戛然而止, 而是被充分抒写并表现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层层推进的过程。(千年风霜纵是无情, 但词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却依旧生动)看来这首词不单纯是写一对恋人的分离, 而是柳永借助分离这个话题来深刻表达他的人生况味。九﹑ 布置作业

1.结合本课第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雨霖铃》, 鉴赏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不同风格。

《雨霖铃》语文教学设计 篇2

课前大家都诵读了柳永的《雨霖铃》, 下面请大家完成一道高考题, 请一名同学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其余同学写在自己的课堂作业本上。

(2010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分)

学生写出答案: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正确, “那”不能写成“哪”)

二.讨论

问题:为什么词人说“更那堪”?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人世间往往如此, 为什么柳永说他“更那堪”, 有什么非常之处呢?

学生走进文本, 寻找“更”的佐证依据。

点拨:这句话是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词人对离别的感伤之情。但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 这首词在词的下阕开始就直接表达出情感, 它是建立在上阕重点描写的基础上的。大家要对上阕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 才能体会到“更那堪”的含义。

明确:这首词上阕是描写了离别的场面, 这是“即事抒情”的表达方式。词人把离别之事选择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的一场暴雨之后, “寒”字更显离别场面的凄清, “初”字更能突出离别的急促与无奈。离别之时告别话语千万句齐涌心头, 但一个“竟”字的转折又道出离别之人的心情伤悲, “无语”则是一个极致, 用“无声胜有声”可谓恰如其分。

除眼前之景外, 词人还通过想象别后情境, 遥远的行程之后, 前途未卜, 世事难料,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绵长无期。有了这样“冷落的清秋节”, 自然这种离别的感伤则显不同寻常了。

不仅如此, 下阕所写“今宵酒醒何处”, 酒深情更重, 即便“良辰好景”也是虚设徒劳, 因为今日一别, 从此知音难觅。

通过以上的分析, “更”字才有据可依, 才有根可寻。

三.拓展

文本的学习不是一个固定的学习,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挖掘文本, 研究文本, 运用多角视觉, 进行专题式阅读。专题式阅读可以指定式阅读和自助式阅读。指定式阅读是教师确定主题, 学生根据主题进行阅读, 开展讨论, 再总结出阅读体会, 这种阅读, 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体现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的主体, 而不是放任自流, 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自助式主题阅读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体阅读选择和确定主题, 进行探究, 这种阅读比较强调学生的自主和主动意识, 自助式阅读不是学生天生具有的, 它是在指定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 而且在学生自助式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也离不开教师提供的帮助。

1.指定式阅读

举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人称“千古俊句”, “俊”在何处?明确 (要点) :运用“点染”, 意象鲜明, 情景交融。

2.自助式阅读

在大家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每个人自己确定一个主题, 查阅资料, 准备交流。阅读主题不要求大, 可以是对本词的整体欣赏, 或与其他词的比较, 也可以对一句话或一个字词进行局部推敲。

操作:每个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列成提纲, 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人一组, 每个人先在小组内进行一次交流, 交流后再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班级交流。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主题阅读写成书面文字。

四.反思

《雨霖铃》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雨霖铃》;教学设计;中国古典诗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学习《雨霖铃》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反复诵读,分析意象,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感受词中的凄清意境和离别愁绪,培养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鉴赏《雨霖铃》的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诗人通常会利用恰当的意象将所抒之情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在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时,若能抓住诗歌中出现的典型意象,那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们就试着用此方法来品读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

(二)知人论世

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适当补充。

(三)整体感知

“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词牌名。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朗读时,我们要用低沉缓慢的语气,带有哀伤的基调,适当停顿。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根据朗读节奏,请一学生试读,其他学生评价。

2.全班学生齐读诗歌,教师评价,并点拨:

(1)寒蝉凄切:“切”字为韵脚,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体现词的凄切情感。(2)竟无语凝噎:要稍重一些,读出哽咽之声。(3)念去去:稍重、稍停。(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3.全班学生再读诗歌。(配乐)

4.教师范读。(配乐)

5.诵读多遍以后,有何种情绪荡漾在心头?最直接表达这种情绪的是哪一句话?

明确:一种深沉的情绪——离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四)重点欣赏

1.词中那些意象能体现出“离别伤情”呢?请大家找一找,共同讨论。

a.明确:

寒蝉:“寒”点明时令,天气寒冷,深秋时节的蝉,预感生命不长,发出凄清苦楚的叫声,给人以凄凉、凄楚之感。(杨万里《听蝉》“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长亭:古代指送别的地方。(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骤雨: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更何况是深秋时节的骤雨。(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兰舟:兰木做的船,往往意味着离别、分别。(华岳《送赵右秋二首》“雁声唤客上兰舟”。)烟波、暮霭:烟波淡淡,云霭浓浓,愁因雾起。这样的景象使人低迷忧郁,愁绪满怀。(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古人往往喝酒送行,举杯消愁,更何况是与恋人分别之后的“酒醒”时呢?(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李清照《念奴娇·春情》“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b.小结:

寒蝉 长亭 骤雨 兰舟 景——情(实景) 虚实结合

烟波 暮霭 杨柳 晓风 残月 景——情(虚景) 情景交融

2.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可分几层?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结合意象,把每一层的内容描绘成一幅画面。

a.明确:

层次侧重点画面

离别前勾勒环境骤雨初停的傍晚,一男一女在京城门外的帐篷下对饮,两人四目相视,忧伤难言

离别时描写情态船夫不停地催促,要出发了。但两人手拉着手,依依不舍,泪眼相看,无语凝噎

离别后刻画心理深秋的夜晚,孤舟在江,酒醉刚醒的词人在舟中怅然四顾,一轮残月照着江面,岸边杨柳在秋风中摇颤。词人悲伤不已

b.小结:

全词始终笼罩在一股化不开的浓情里,开篇这种离情就已慢慢酝酿;离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感到达高潮;离别之后,这种愁情仿佛绕梁的余韵始终萦绕在词人的心头,此时此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赏析完毕,全班同学根据三幅画面试着背诵本词。)

(五)拓展延伸

苏轼问别人:“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从这一形象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柳永词的哪些特点?讨论、明确:柳永词具有婉约美,它是一种优雅的美,柔性的美,静态的美。

(六)课堂小结

全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通过三幅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一段凄美的离情,听到了一首深沉的离歌。最后,我们一起来听柳永的《雨霖铃》唱词。(多媒体播放《雨霖铃》唱词)

(七)布置作业

充分发挥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雨霖铃》教学设计 篇4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词的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的魅力,体会词人别离时凄凉、哀伤的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柳永词两首》中的第二首,通过上节课对《望海潮》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柳永以及他的个人经历,对词的相关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授课班级是普通校文科平行班,成绩在年级平行班中较好,但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死板。

【学法指导】

预设学法: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

2、把握全词感情基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3、品读课文,仔细品味语言。

即时学法:加强教师引导

【课情前置】

(1)学案批改评分

(2)作业批改评分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情景设置】

介绍“雨霖铃”这个词牌,渲染氛围。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本词的所传递的情感和情境,进而提高自身审美能力。

2、了解词的语言特点。

3、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体会本词的意境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体会本词所运用的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把握婉约词的特点。

二、阅读教材、自主习标

(A级)问题一

反复朗读,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熟读成诵。

拓展:本词的感情基调。

(A级)问题二

词中哪句话是反映中心的主旨句?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多情”是指多情的人。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

三、问题探究、重点讲解

(B级)问题一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语,哪些句子是情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入景?

(B级)问题二

作者选取的这些意象具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凄凉、沉寂。

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情景交融

(B级)问题三

探讨古典诗词中代表性意象的内涵。

(1)意象内涵――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思人、思乡。

意象内涵――柳

“柳”与“留”谐音,古人折柳送别,即挽留之意,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意象内涵――风

古语有云: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B级)问题四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历来被称颂为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

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

(B级)问题五

作者选取的这些意象都是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眼前景,哪些是虚设景?

虚实相生

(B级)问题六

根据以上的分析,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

创读拓展(以下项目供选择):

1、诗意仿写:从词作核心意象中任选一二,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2、为词配画:根据词作意境,为课文配上一幅插图,并说明你的构思。

四、练测拓展、达成目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凄切(qiè)执拗(niù)良辰美景(chén)

B、凝噎(yè)吮吸(yǔn)遂心如意(suì)

C、辑录(jí)恪守(kè)数见不鲜(xiān)

D、血液(xuè)脑髓(suǐ)兰舟催发(fà)

2、下面的诗(词)句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是()

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了柳永和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学会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这两种表现手法。这首词的确具有独特的魅力,让人回味无穷。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了,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感受蕴含其中的无尽韵味!

【布置作业】

1、背诵

柳永《雨霖铃》教学设计 篇5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学难点)

(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方法

1.诵读法。2.问答法。3.讨论法。4.点拔法。

三、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6、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在现实生活中,离别是一种常事。江淹曾经写道: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写离别的名篇柳永的《雨霖铃》。[板书课题]

(二)柳永简介(略)

(三)创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是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柳永原名柳三变,大约在38岁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以自己的才华,柳三变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其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三变这首牢骚歌被广为传唱,竟传到了皇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三年后,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三变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之后,“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才改名为柳永,54岁时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最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反映了他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最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不得不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注意正音和节奏

2。指读,注意诗歌基调。本词是词人与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场景,因此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诀别的悲壮不同,是“凄苦”。

3。结合注释理解词意,描述诗意:

《雨霖铃》

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暴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手拉着手泪眼相望,哽咽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这次要一程又一程的离别远去,舟行千里,水上雾霭朦胧,夜晚浓云笼罩着的南方天空是多么深远辽阔。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悲伤地离别,偏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习习,天空挂着一钩残月。这一去经年累月,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

4。整体把握: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

“多情自古伤离别”, 词以“伤离别”为主线。写离别,抒“伤”情。

2)锤炼诗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结合背景,知人论世)

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自古伤(见下)——多情更伤——秋更伤(见下)——清秋更伤——冷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期难料的纷繁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清秋: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悲苦再加凄凉,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3。围绕诗眼,体会全诗的基本结构:

上片:别时(实写) 晚(黄昏) 长亭(饯别——催发——执手——念)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别后 (虚写) 今宵 杨柳岸

经年 未卜

(五)合作探究赏析(理解文句 ,具体赏析意象和意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角度提示: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注意抓首句的作用以及本句的意象特色来分析)

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元代的卢挚在《沉醉东风》:“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长亭: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的环境中,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让人黯然销魂!首句借景抒情,营造了凄清惨淡的画面,奠定全诗低沉伤感的情感基调。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注意从离人心理的矛盾现实的无情入手)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注意抓离人的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

4。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注意从该句的空间感、色彩感入手体会“念”而难舍的情感)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从白描手法、想象虚写、景语皆情语、意象的特征等等的特色体会)明确:杨柳离,晓风冷,残月缺,更酒醒。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意抓想象、反问、虚词等体会情感中的无限怅恨!)

(六)朗诵,总结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雨霖铃教学设计和教案 篇6

课型 讲授课

一、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艺术风格。

2、具体体会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3、认清词作情调过于伤感低沉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体味这首词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2、难点:对词中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朗读背诵,检查落实。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词,不能不提到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简介作者

1、从名句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及柳永,大家也许不像对苏轼那样熟悉,但他的两句名句早已广为传诵。(提问、启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多么炽热如火的爱的情愫!直到晚清,曾受到过西学影响的王国维还震惊于这种爱情表白的炽烈,并将其用来比喻对于大事业、大学问不懈、执着的追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 殊:《蝶恋花》 艰苦探索(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 永:《凤栖梧》 执着追求(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2、明确三点,简要介绍写作背景(略)(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

七、柳屯田。(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三)整体点拨 《雨霖铃》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元十大曲”之一,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词,请结合“自读提示”阅读全词并思考:

1、这首词是按什么顺序写离别之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这首词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怎样情景交融的? 板书:(线索)(重点)离别前: 勾勒环境 离别时: 描写情态 离别后: 刻画心理

(四)重点分析(边朗读边进行)第1句:写景。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第2句:写人。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公却催促登船。两个转折句,足见其留恋之情深。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都是为了勾勒出离别前的环境:凄清、萧瑟(板书:凄清、萧瑟)第3句:写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写出了二人分手时的情况,刻画出“别亦难”时的悲痛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苏轼的《江城子》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提问),简直使人柔肠寸断,悲痛欲绝,“语虽不奇,而意致绵密”。第4句:过渡。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

【提问】此处的景物描写应如何理解?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

【解说】不是。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离人在离别时虽无无语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绵绵之态,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别后漂泊孤寂的联想,承上启下。(板书:留恋、难舍)第5句:点题。用 “伤别离”点题(板书),并用对比手法,衬托出自己的离愁比古人更深更重。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鉴赏见后)第7句:高潮。两个让步假设句,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纵有“良晨美景”,谁与共欢?纵有“千种风情”,谁与共话?设想细腻,语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难。多么伤感!多么苦涩!(板书:伤感、苦涩)

【小结归纳】写离愁别绪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显然,本词脍炙人口不是以题材取胜,而在于它能够“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把“自古伤别离”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结合,把“千种风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结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板书:情景交融)

(五)难点讨论(小黑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作者的名句,它好在哪里? 古人:折柳相赠,暗“留”之意 杨“柳”—“留”的谐音 离人:见柳思人,离愁又生。眼前景 晓 风 —“凉”(特点),衬别后心情之凄凉。别后情(明)(暗)“残”月— 不团圆,透出凄凉冷落之感。景中有情

(六)朗读、背诵 要求:正确流利、感情充沛、熟读成诵、琅琅上口。(尽量当堂完成)方式:检查学生、教师示范。

(七)课外作业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词扩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短文。(3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 寒蝉凄切 骤雨初歇 别前:勾勒环境 凄清、萧瑟

雨 霖 铃 柳永(线索)帐饮无绪 兰舟催发 相看泪眼 无语凝噎 情景 伤离别 别时:描写情态 留恋、难舍 交融(主题)望空凝思 情意绵绵(特点)良辰美景 如同虚设 别后:刻画心理 伤感、苦涩 千种风情 无人诉说

(一)导入

别林斯基说过“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今天我们学习的《雨霖铃》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既是一首绝好的词,又是一幅优美的画。

(二)读画面

1、听示范朗读,注意节奏,同时发挥想象,看在你的想象中,能否看到“词中之画”?、自己研读,注意节奏的把握和情感的投入。

3、大家一起读,读出情感。

4、发挥想象,把词描绘成画面。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明确:三幅画面

a、刚下过雨的傍晚,京城门外的帐篷下,一男一女举杯对饮,桌上摆满美酒佳肴,但两人都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停杯放筷不吃,四目相视,忧伤难言。

b、岸边,一男一女拉手,依依不舍,总不肯放开,而一边船上的船夫不停地催促,说要出发了,要出发了。但两人还是不肯松手,泪眼相看,无语凝噎。

c、深秋的夜晚,孤舟在江,晚风吹拂,酒醉刚醒的词人在舟中怅然四顾,只看到天边一轮残月照着江面,岸边的杨柳在凌晨的秋风中瑟瑟摇颤,诗人感慨万分,悲伤不已。

总结:大家描绘的都很美,我们一起为离别排列一个层次

别前

别时

别后

(二)品情感

刚才我们通过读想象了词中三幅优美画面,下面我们重点来品味这首词的情感,并试着弄清楚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1、找出主旨句?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文中哪些句子体现离别之情?

明确:帐饮无绪

相看泪眼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良辰好景虚设

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作者怎样表达这种离愁别绪的?

明确:寒蝉

长亭

骤雨

兰舟(实景)

烟波

暮霭

杨柳

晓风

残月(虚景)

渲染离别之情

(三)析技巧

1、如果给大家设置一个题目:阅读这首词,试分析其艺术特色?我们应该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通过上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本词采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实景相结合的手法来传达词情的,关键就是咱们语言组织问题。下面每人拿出一张纸,写下你的答案。

2、找三位同学读自己的答案。

3、明确答题要领: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

4、给出示例答案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把景物染上主观色彩,以景传情,达到情景交融。全词表达的是伤离别的情感,作者选取冷落的秋景作衬托,如“寒蝉”“长亭”“骤雨初歇”等,渲染离情别绪。总之,本词写景,都是为抒情服务的,达到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四)探名句

1、本文优美语句很多,不胜枚举,明代词评家贺裳说,柳永此词有“千古俊句”,请问是哪一句?试分析它的妙处?

2、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

赠柳惜别,缕缕离愁

“晓风” 清秋的晓风是凉的,写出别后凄凉

“残月” 透出凄清冷落之感

词人写风之凉、月之残,都是为了倾诉离情别绪。

3、发问:把“酒”换成“梦”,“晓”换成“凄”,“残”换成“冷”,变成“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凄风冷月”,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回答

4、明确:“酒醒”写出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呢?伤感离愁更浓。

“晓风”秋日早晨之风,风凉,古人出行多在黎明时分登程,送别也在这一刻,“晓风”意味着“离”。

“残月”月光是冷的,残月的光更冷,而早晨的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

“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正是这样,才渲染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雨霖铃》语文教学设计 篇7

“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 也是柳词和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因为是婉约诗, 所以这首诗的意象特别多, 而且都是离别诗中特别典型的意象。这是本诗最大的特点, 也是鉴赏本诗的难点。所以, 我把本课的教授重难点定位为鉴赏本诗典型意象。为了激发学生探究诗歌意象的兴趣, 我还专门为这一教学环节起了个标题“破译意象的密码”。受时间限制, 本堂课我引导学生重点赏析三句写景名句: (1)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别前) (2)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别时) (3)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别后)

我让学生找出了三句名句分别对应的典型意象“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酒、杨柳、风、月”等。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一一品味这些意象的内涵。在这一环节中, 我还按照惯例要求学生运用两个双音节词把这三句诗歌的感受表达出来, 也即诗句的意境。第一句诗句学生把握起来比较容易, 我们用了“凄切悲凉”来形容。但学生在把握第二句时受“千里”“楚天阔”等字眼的影响, 认为这句诗给人一种“宽广雄伟”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一个特点——共同指向性。这时我抛出问题:“这是一首离别诗, 说诗歌有宽广雄伟的感觉合适吗?”“如果不合适又如何理解‘千里’‘楚天阔’呢?”从而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学生也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值得探讨。接着, 经过学生的讨论, 他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实际是把离别之情形象化。离别像烟波般绵长;离别如暮霭般沉重;离别又像楚天般无尽。甚至有一位学生还理解得更理性, 他认为诗人故意把一个人放在广大的天地间, 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渺小, 更符合这种离别时的落寞感。学生的理解能力可见一斑, 让我有一种收获惊喜的感觉。最后, 学生们把这一句的感觉定位为“苍茫落寞”。接着学生在分析第三句诗句时就有点轻车熟路了。最终, 学生们把第三句诗歌的意境定位为“清冷孤寂”。

这时, 课堂氛围几乎达到了高潮。学生在把握意象方面有了很好的经历, 并认可了古人的情感审美, 而且对于意象的把握积极性也很高。经过对离别诗常见意象的探究解读, 解开了学生对诗歌的神秘感。这时, 我想如果能激励学生试着创作出一两句简单的诗歌, 则不单对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有巨大提升, 而且也能较好地达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

基于这个想法, 我又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 给学生再补充并小结了一些古代离别诗常见意象, 让学生去拓展了解离别诗更多常见的意象, 并理解这些常见意象的内涵。 (1) 空间意象:长亭、桥、南浦、渡口、古道; (2) 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秋; (3) 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 (舟) 、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美酒、春草、风、烟波、雾霭、远山、箫声、笛声。接着, 我鼓励学生向柳永学习, 试着在这些意象中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加以组合, 尝试着在课堂上创作一首简单的离别诗。这个环节我把它叫作“小试牛刀——你行的!”。学生原来就特别怕读诗歌, 更不用说尝试写诗了, 现在经过对意象的探秘, 可以说是摘下了诗歌神秘的面纱。他们发现诗歌并不是原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创作诗歌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 对这些意象进行了排列组合, 结果因为有了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的加入, 他们也能写出一些像模像样的诗歌了。因此, 学生有了较大的成就感,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这时, 课堂才算是真正达到最高潮。学生积极踊跃地在课堂上读着自己创作的诗, 虽然可能有的学生只有一两句,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热情。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 让整个课堂俨然成了一个“赛诗会”, 这是我在课前万万没有意料到的效果, 而且有些学生的作品很有韵味。

在这堂课上, 我原本只是想尝试着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并没有对学生抱有太高的期望, 结果却让我惊喜连连。可以说, 这堂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而言, 这也是一种“体验成功”的极好经历。我想这也契合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雨霖铃”的教学让我明白:许多时候教师都是被所谓的经验所困, 在教学上缩手缩脚、保守拘谨。其实, 如果教师勇敢尝试, 也许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收获无限惊喜。有了这次难忘的体验,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定会有更多的勇气去尝试。

《雨霖铃》赏析 篇8

关键词:柳永 雨霖铃 离情别绪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173-01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又称柳七,精通音律。少年应试汴梁,宋仁宗年间的进士,是北宋词坛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当时有人向宋神宗举荐柳永,宋仁宗只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柳永上进之路被堵,以戏谑的态度接受,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只好在杭州、苏州、汴州等城市过着近似于流浪的生活,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为乐工、歌妓们写下了大量适于歌唱的词作,成为婉约派的创始人。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雨霖铃》是柳永词的代表作,是婉约派中的“千古绝唱”。

相传,《雨霖铃》本是记叙唐明皇李隆基在蜀道上闻铃,铃声与山相应和。唐明皇为了寄托对惨死的杨贵妃的哀思,从文雨霖铃中得到灵感写成了这个曲子。没有资料能够显示柳永用的《雨霖铃》曲调是唐明皇的原曲,但是从低沉哀怨的音调上看,二者应有很大接近之处。

这首《雨霖铃》是描写柳永要离开汴京去各地飘泊时,与恋人惜别的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将主人公的情感表达得缠绵悱恻,悲悒凄切,凄婉动人。这种离愁别绪贯穿全词始终,让人读罢不禁悲从中来,愁肠百结,却又沉浸在一种无限的柔情之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分别主角尚未出场,凄清的离别之情却被尽情渲染出来,将读者带入浓浓的离情别绪之中。萧索的晚秋时节,苍茫的黄昏之际,寂寥的送别长亭,暴雨之后的一片凋零,伴随着一声声寒蝉的悲鸣。此情此景,怎能不触动别人的心绪?让他们本来难舍难分的情绪酝酿、发酵到无法抑制。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且巧妙地交代了分离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为全篇渲染了浓重的悲悒氛围,为下文的叙事、抒情奠定了情感基础。

词人在对“长亭黄昏”的独特景物进行描绘、渲染后,以简略的笔法叙写了分别前的“对饮”: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此处省略了别离情人“都门帐饮”的详细情节,迅速将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留恋处兰舟催发。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是虽是知音,在这依依惜别、哀痛萦怀之际,二人哪还有心情去饮下这别离酒呢?正当二人依依不舍之际,词人却被人催着要求上船马上离开。此情此景,怎不让一对有情人肝肠寸断?

心中总有千言万语,在兰舟即将扬帆离岸之际,二人竟不能说出一句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全词具体描绘男女主人公惜别场景的点晴之笔,是对离情别绪最触动人心的诗情的展现:纵有千言万语也被凝噎限制在喉咙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对方的手,含泪相望。此处,以无语写有语,以无声泪写有声情,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尽显男女主人公的难舍难分,哀伤满腹。

上阕的结语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的发出者是谁?词人没有交代。有人认为是远行者,有人认为是送别者。我认为这两种认识都有失偏颇。从情感上来看,应该包括远行者和送别者两个方面。“念”字之后,连用两个去字,寄托了对情人的无限情思和不舍。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近景、远景相连,实景虚惊交融。“暮霭”与前句的“对长亭晚”中的“晚”字呼应,正因为送别的时间是黄昏,苍茫的暮色和迷蒙的水汽笼罩着江面,站在岸上凝眸遥望,只看到浩荡的江水和沉沉的暮霭,想到:烟波千里,楚天广阔,慢慢天涯,何处是归程?在这特定的环境和情感氛围中,怎能不激发词人对未来前途渺茫飘忽的无尽担忧,对今后人生未知惆怅的悲叹呢?看到一个扁舟飘荡在烟波浩渺的江水之上,怎能让送别者不为远行的人要经受颠簸劳顿之苦而担忧,因而愈加悲伤难忍。

下阕写离别之后的孤寂感伤之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对上阕词意言简意赅的概括,也由个人的离别之苦而推广到一般人的思想感情。寻古觅今,在难以表达的凄凉悲苦中,深沉地思索、体验人们普遍的情感感受。同时,赋予了男女清秋别离特定情境一种永恒的形式,强化了情人在清秋时节别离的冷落和痛苦的内心感受,成为具有典型性的别离画面。词人将自己的离愁别绪,放到阔达的历史空间来咀嚼、品味,显得愈加感伤、哀怨且让读者感受到那份离愁的浓重,那种别绪的沉郁。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千古吟诵的名句。“酒醒”二字照应了上阕的“都门帐饮无绪”,让读者自然将此时的情形与送别时的情形联系起来,加深对此人离别后悲伤心情的感受。词人并不写酒醒后的感受,转而写景,寓情于景,借岸边的杨柳、黎明时分清冷的微风、和天空中的残月,表达自己的内心复杂的感受,让读者自己去体味此时主人公的孤寂、落寞以及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去经年”四字更是拓开一笔,有离别后的一天想到了离别后的意念,想象得愈加深远,情感也显得愈加悲痛、深沉。想到与心爱的人要经历这么长久的分离,即使再美好的是的时光,在美丽的景色,也如同虚设,没有心情去欣赏领略它。“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万种风情,无人可以诉说。让人不由得想起分别时的“无语”,分别时千言万语说不出;分别后,千言万语无处说。更能表现出这对有情人的离别之苦,相思之深。词到此处,戛然而止,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未止,韵味悠长之感。尤其是让人对“更与何人说!”产生无限的凄婉、惆怅之感。

这首词是我国婉约派词作的经典之作,也是情景交融写法的成功典范,它以景写情、融情入景,情景结合,取得了极高的文学造诣,成为后来历代人们吟诵的经典。但是,由于词人上进无门,一生混迹于乐工歌妓之间,导致他的词作有明显的消极颓废元素在内,难以成为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理想。因此,在高中阶段,对本词的学习应重点赏析其语言美、意境美上,淡化那种离愁别绪的过程分渲染。

参考文献

[1] 范青.雨霖铃赏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6.

《雨霖铃》课堂设计 篇9

【课程分析】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词从风格上分为两大流派:豪放派、婉约派。提及婉约派,当首推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结束唐诗单元的学习、鉴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歌。要鉴赏词的艺术魅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词的发展脉络,掌握诗与词的联系与区别,把握词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深入鉴赏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教两个文科班,学生的思维活跃,感悟能力强,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较活跃。因此只要老师创设出浓郁的鉴赏氛围,搭设好层层深入学习的台阶,学生就能够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在课堂上充分展现每个人的风采,做学习的主人。

【设计理念】

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老师的诱导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和研究中掌握知识,学会总结,学会反思。诗歌鉴赏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考查两方面的内容:

1、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于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诵读、感悟、理解、分析,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形成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这既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需要。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媒体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展示本课的教学流程、知识及方法规律的总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本节课的容量,力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

(教师)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我们已经走进唐诗的王国,接受了艺术的熏陶。今天,让我们再走进宋词的家园,继续这美的巡礼。

(点评:利用导语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对本节知识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实录:学生听老师解说,有的同学脸上露出认同感,求知的欲望。)

(投影):雨霖铃

柳永

二、分析探究

1、(教师)要想很好的鉴赏宋词,就必须了解词的发展史,词的文体特点。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0页内容。师生一起边看边总结。

(点评:了解词的文体知识,才能为鉴赏词作扫清障碍,这也是读懂作品的最基本的条件,教师要给与适当的讲解、补充。)

(实录: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在教师的指导下勾画重点语句。最后教师总结。)

2、(教师)投影:词的发展史及文体特点

(点评:让学生识记有关词的知识,为深入鉴赏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录:学生看投影,结合老师的讲解仔细体会,识记重点内容。明确学习的方向。)

3、(教师)由对宋词的了解中导入到对《雨霖铃》的学习,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点评: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一个必备条件。)

(实录:学生看课下注释,认真识记教师补充的内容。)

4、鉴赏诗歌内容(读—思—议—悟):

⑴师:结合注解自读诗歌,整体感悟。读时注意思考: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什么内容的词作?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点评:抓住关键词句,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是正确鉴赏诗歌的前提。)

(实录:学生自读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

⑵师: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其他同学作点评。

(点评:诵读的过程也是鉴赏的过程,要让学生敢于读出来,大声地读,声情并茂地读,有感情的在众人面前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实录:学生范读文本,情感的把握较好,其他学生的点评到位。再让大家推荐一位擅长朗诵的学生读一遍,非常好,全体鼓掌。)

师:全体学生齐读文本,让每个人都初步感知作品的艺术魅力。

(点评: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文本内容。)

⑶赏析上阕别时情境(边朗读边进行)

师:第一至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学生先自主思考,形成答案,然后小组讨论,完善答案,最后发言。)

生:深秋时节的傍晚,一阵骤雨过后,离别的人儿对这长亭,耳边传来凄凉而急促的蝉叫声。表达了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

小结: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凄。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营造了离别前的凄凉氛围。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点评: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中对抒情方式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师:第四至七句写了离别之人怎样的心情、动作?(生思考、探究并回答)

生: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夫却催促登船。足见其留恋之情深。

“执手”告别,手握着手,紧紧不放,泪眼望着泪眼,此时忆昔日欢聚,想他日离分,无语中又有多少叮咛嘱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伤心泪流,千言万语,塞满了喉咙挤满了牙缝,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执手……凝噎”是情态的细致刻画,应属于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哀婉缠绵、无比依恋、难舍难分的离别场面。而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拓展探究,苏轼在悼亡词《江城子》里,这样写他梦见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课本P64)异曲同工,也具有特别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那位同学能鉴赏一下?

(知识积累丰富的学生,能够与老师共鸣,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其他学生也拓宽了视野。)

师:(过渡)这是在凄凉、凄楚的氛围之下,所展现的离人离别时刻的动人场面。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的未来又将处于怎样的情景之中呢?我们往下看。

师:第九句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暮霭”为何“沉沉”?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生思考、探究并作答)

生:江面上,轻烟笼罩,浩淼空旷,傍晚的云气重重地下压,所以是沉沉的暮霭。给人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

⑷赏析下阕别后想象: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和上阙哪些语句相应?本句的作用是什么?

师稍作引导:重点看“伤离别”和“冷落清秋节”。(生思考作答)

生发言,师点拨总结:“伤离别”总括上阙“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的情。“冷落清秋节”与上阙“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相呼应本句既承上又启下,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用“伤别离”点题,“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

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点评: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诗句是深入鉴赏诗歌的基础,这一点也正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实录:生踊跃发言,精彩者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生甲:今夜喝了别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胧胧的,酒醒后,将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晓,到了杨柳依依的岸边,冷风吹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

生乙:倚着船舷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习习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别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

师:这两个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岸柳(谐音“留”)晓风(寒),残月(冷),景物是孤单单、清冷冷的。这里虽不言愁,但景物已经打上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

师:第五至八句:“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千种风情”怎么会无处倾诉呢?

生:离开了心爱的人,自然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其实,不只是虚设,每遇“良辰好景”反而会引起对情人的思念,勾起无限的伤情。两情分离,欢情难再,知音难觅,凄凉倍至。因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结:这是下阙离人设想的“今宵”和“经年”所处的景与情,是想象之境,是离愁的进一步拓展。

⑸全词总结: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词在抒发离别之情时,主要运用哪些表达技巧?

①全词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情景分合,景为情设,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②虚实结合。上片的别时为实,下片的别后为虚。设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回味余地。

⑹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深入领会了本词的思想情感、艺术技巧,下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一次背诵全诗,感受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

(点评:教师只要抓住了引导作用的要害,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就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发挥极大的创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录:全体学生完全投入到诗歌的境界中,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3、老师播放音乐,师生一起饱含深情地诵读《雨霖铃》,要求不要看文本。

【课后反思】

1、这节课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体现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是互动的、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只要诱导得法,设疑贴近学生的实际,他们会表现出高涨的探究热情,课堂上从始至终都涌动着活跃的思维和热烈的情绪。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暴露出自己的一些知识缺陷,及时得到了纠正。

2、这节课最大的不足是指导诵读的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既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审美理念,形成健康人格。这确实需要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要上出高质量的课,既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更离不开再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做教学的有心人。教然后知困也,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相长。

【《雨霖铃》课堂设计】相关文章:

1.《雨霖铃》的教案设计

2.课文《雨霖铃》教学设计

3.《雨霖铃》语文教学设计

4.《雨霖铃》教案设计范文

5.《雨霖铃》的教学设计范文

6.《雨霖铃》教案设计模板

7.雨霖铃的教学设计

8.课文雨霖铃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学反思 篇10

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共鸣,古典诗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古典诗词由优美文字构成,饱含优美的意象组合,意境幽深,汇聚了很多语文要素。不讳言的说,诗词鉴赏课是一种让人陶醉的演绎。

诗词赏析是学生,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学习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失。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以学生选曲吟唱为能力提升的切入口,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分成三大块:首先是知人论世,主要是背景、作者介绍;其次,是作品的品读和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和对作者抒情方式的分析,尤其注重意境创设和语言的体悟;最后,是选曲吟唱,相和而歌的环节,选择《送别》一曲的曲谱,引导学生填词歌唱,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这样一种富有趣味的尝试。教学环节的一些失误总结如下:

1.诗词的讲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文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训练鉴赏表达,感觉时间很紧张,不够舒展自如。

2.在课堂上,教师一定不能只做客观的引领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所讲授的文本之中,因为只有和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才能把真实的情感注入进课堂中,真正地和文本和课堂融为一体,才能引领学生获得美的体验。我在课堂上很多时候情感投入的并不够,特别是朗读上不够到位,这一点,作为语文教师的弊病,一定要加以改善。

3.在引导学生感悟词人表达情感的教学中,稍显生硬。学生拥有感情、拥有感知感情的能力以及拥有发现美、表达审美体验甚而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的各个阶段的目标。我奢望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变成灵动的语言。

《雨霖铃》语文教学设计 篇11

“经年”到底是“年复一年”,还是“经过一年”,抑或二者均可呢?浏览我国古籍,不难发现,作品中不但有“经年”,还有“经宿”“经日”“经月”。这些词形式上都是由动词“经”加上“年、月、日、宿”等名词构成,意义上都表示时间。《汉语大词典》只对“经月”一词作了解释:“指太阴历月亮经历一次朔望的标准时间;整月。”

那么,其余的词分别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对其在古籍中的意义的梳理、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经宿”“经日”分别是“(经过)一整夜”“(经过)一整天”的意思。

先看“经宿”:

(1)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世说新语》)

(2)因令贵妃三人赍珍馔、宝器就寂第,宴乐极欢,经宿而去。(《旧唐书》)

(3)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白居易《早夏晓兴赠梦》)

(4)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宋史》)

四例中,“经宿”均为“(经过)一整夜”之意。例(1)例(2)意思最明显。例(3)“经宿”与“隔年”对举,例(4)“经宿”与“三日”对举,意思也不难明白。

再看“经日”:

(1)吴国富阳人马势妇,姓蒋。村人应病死者,蒋辄恍惚熟眠经日,见病人死,然后省觉。(《搜神记》)

(2)马湘,字自然,杭州盐官人也……后归江南,而尝醉于湖州,堕霅溪。经日而出,衣不湿,坐于水上而来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云笈七签》)

(3)贾充妻郭氏,为人凶妒,生儿黎民,年始二岁。充外入,就乳母抱中呜撮,郭遥见,谓充爱乳妪,即杀之。儿恒啼泣,不饮他乳,经日遂死。(《太平御览》)

(4)唐袁志通……年二十,被驱为军士,败走岩峻,经日不得食。(《太平广记》)

很明显,四例中,“经日”均为“(经过)一整天”之意。例(1)说蒋氏整日恍惚昏睡。例(2)意谓马湘在水下呆了一整天。例(3)说小儿不饮其他乳母的奶水。一天后便死去。例(4)是说袁志通一整天都没吃过东西。

“经月”一词,《汉语大词典》已作解释,且有例证,在此不再赘述。

那么,“经年”到底是“年复一年”,还是“(经过)一整年”呢?先来看两个意义较为明确的例子:

(1)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今宵帘幕飏花阴。空余枕泪独伤心。(冯延巳《忆江南》)

从词上片“去岁”,下片“今宵”等语的暗示,可断定“一梦经年瘦”中“经年”应指“去岁”至“今宵”的一整年。

(2)(韩公圭近有提举广东市舶之命,假道清江,执别年余,忽尔相逢,喜甚,因赋是词云)我入三摩地,人疑小有天。君王送老白云边。不用丹青图画、上凌烟。喜揽澄清辔,能同载酒船。相逢忽谩别经年。好是两身强健、在尊前。(向子諲《南歌子》)

词前小序“执别年余”与下片“相逢忽谩别经年”时间上相互印证,可知作者与韩公分别一年多后,今又相逢。显然。“经年”指经过一整年。

再看柳永的其他三首含“经年”的词作:

(1)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睛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迥、凉生襟袖。追旧事、一饷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倾杯乐》)

上片写男子良宵睹物思人,追念往事。下片低诉与心上人离别后的思念与痛楚。“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写男子在与女子离别后的一年里,时时牵挂对方。“度岁”与“经年”同义反复,意谓一年之中。

(2)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自、慵抬眼。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凤衔杯》)

纵观全词,“经年价”,当指在男女分别一整年的日子里。

(3)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少年游》)

“王孙动是经年去”,意谓女子抱怨心上人重功名而轻感情,动辄一别整年不归。

由上可见,“经年”在柳永词中并非指“年复一年”。

因为古人的交通方式十分落后,所以,在友人、亲人们,特别是热恋中的人看来,分别一年已是十分漫长,难以忍受了。故而,古诗词中常有“经年别”“一别动经年”,及信件“经年到”之叹。我们还可从下面的例子中得到佐证:

(1)自从昔别春燕分,经年一去不相闻。(北周·王褒《乐府诗集》)

(2)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王维《送平澹然判官》)

(3)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

(4)雷觞淡于水,经年不濡唇。(苏轼《饮酒四首》其四)

以上“经年”也同样都作“(经过)一整年”讲。例(1)说双方分别一整年。例(2)说经过一年的时间才到达瀚海。例(3)指牛郎、织女一年才相见一次。例(4)中苏轼说秦观已一年没饮过酒了。

此外,古人还有“两经年”“九经年”等说法,更足以证明“经年”不是“年复一年”之意。如:

(1)记相逢,一似昨,两经年。风波闹处,推出心胆至今寒。(魏了翁《约李潼川饮即席赋》)

“记相逢,一似昨,两经年”,当为从上次相逢到现在已经两整年了,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2)明月照多景,一话九经年。故人何在,依约蜀道倚青天。(韩元吉《水调歌头》)

“一话九经年”中,“九”或虚指,或实指。总之,该句意谓“自上次话别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上一篇:勤学善管,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下一篇:银行职员的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