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工作措施报告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落实工作措施报告(推荐8篇)

落实工作措施报告 篇1

工作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政府办:

现将《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重点工作具体贯彻落实措施情况报告如下:

(十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加快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完成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700套,建设廉租房420套、公租房418套。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采取做法有:(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委、建设、财政、民政、国土、物价、税务及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了全县一盘棋,为我县保障性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认真摸底,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格审核,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我县先后出台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由县住建局牵头,且末镇、民政局积极配合,对全县享受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对象家庭的住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核实、建档;(3)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确保分配公平、公开、公正;(4)科学编制规划,确保应保尽保。在圆满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后,科学编制《“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规 1

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廉租住房1974套,总投资16923.3万元;建设公共租赁房1302套,总投资10350.9万元;棚户区改造3156套,总投资45109.65万元。

二、且末县城镇居民小区基础设施完善工程。

完成现有四个小区内的停车场、小区封闭、物业管理用房、庭院路网、休闲座椅等项目的建设。目前已完成设计工作,6月30日前完成楼兰花苑,阿尔金花苑,亚欧花苑和车尔臣花苑的改造。

三、继续完善集中供热续建项目、供排水改扩建二期工程等基础设施。

且末县城集中供热工程为拟建锅炉房一座、新建换热站8座、新建供热管网4492米。为且末县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主要建设内容为在原县城三区锅炉房原址新建锅炉房,供热站占地面积为30669.48平方米,建设46MW热水锅炉两台及其配套设施及建筑物和换热站8座。

项目进展情况:已完成项目选址、环评和土地预审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完成了供热站主题的施工及2号、3号换热站的施工建设。项目可研已上报自治区住建厅和自治区发改委,待项目评审通过后,申报项目建设资金。

排水改扩建二期工程,完成了项目的选址、地质勘探、环评报告的编制、招投标等等。按照项目季度工作节点安排正在做厂区场地平整阶段,2013年3月18日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已进场,并开始做厂区场地放线工作。

具体要求: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完成排水改扩建二期工

程管网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城区建设,设备安装,调试设备投入运营,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该项目建成后,近期污水处理能力5800立方米,远期污水处理能力可达到9200立方米,将扩大城区排水规模、缓解城区排水压力、保障用水安全,可满足县城人口发展到4.98万人的用水需求。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完成排水改扩建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土建,确保设备安装顺利进行。

且末县城排水改扩建二期工程,近期污水处理能力5800立方米,远期9200立方米,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及设备采购,铺设DN200-DN800污水管网16.64公里。4月30日前完成厂区场地平整、城区管网开工建设,7月30日前完成污水处理厂厂区建设,9月30日前完成设备的安装,11月30日前调试设备投入运营。

抓好县城景观带建设,通过玉泉河建设,加快滨河两侧开发。

且末县玉泉河二期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占地面积8公顷。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目前已完成房屋征收评估、项目现场调查和基础资料收集。

(十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且末县吐拉牧场、昆其布拉克牧场、良种场、恰瓦勒墩开发区及21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情况:计划今年4月份完成合同签订,5月、6月份完成地形图测绘工作,8月份提交规划成果。

(十八)加快塔中建镇步伐,集中力量推进萨尔瓦墩牧

民安置新区建设。

1、塔中镇总体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去年12月份通过州住建局评审,计划今年5月份提交规划成果。

2、萨尔瓦墩定居兴牧建设情况。萨尔瓦墩定居兴牧工程自2011-2012年已建设完成了745套。萨瓦尔墩片区2013年建设任务为29套,已建设完成。具体是由阿羌乡、吐拉牧场、昆其布拉克牧场于2012超出任务多建设完成了29套定居兴牧住房,已列入到了2013年建设任务。

(二十七)着力增强社会保障。

推进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情况。

2013年自治州给我县下达的安居富民建设任务是3050套(其中150套的自建户),2030套拆除危旧房。

已制定下发了2013年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关于下达且末县2013年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任务的通知》。严格执行安居富民工程责任制,2月份与各乡(镇)场签订责任书。

目前,已经完成了20种户型设计供建房户使用,完成了14个乡(镇)场、41个安居点异地新建和老居民点改造的规划和选址工作。其中异地新建居民点6个,老居民点改造35个。

(一)“安居富民”工程备工备料及工程进展情况

1、农区乡场备工备料情况:为做好2013年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农区各乡场正在积极着手进行储备建筑材料和联系建筑施工队工作。截止3月29日,全县共累计使用农户自筹建材资金约784.39万元;已拉运多孔砖

865.8万块、水泥1185吨、钢筋189.7吨、门窗624套、沙石料1871方、购置苇板1490平方、苇草136吨。已有联系好110个施工队,约有建筑施工人员1068人。

2、农区乡场开工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农区“安居富民”工程开工数量很少,只有90套开始施工,其中:琼库勒乡开工14套、托格拉克勒克乡开工21套、英吾斯塘乡开工5套、巴格艾日克乡开工25套、阔什萨特玛乡7套、塔提让乡开工18套,多处于基础施工阶段。

(二)加强建筑市场调控、监管,保持建材价格总体稳定县住建、物价部门随时进行建材价格咨询,对建材价格进行多方位了解,对价格低廉的及时通报到各乡场;加强建材价格监测和建材价格的监督检查、成本监审工作,必要时实行联合检查,重点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行为。有效调整、降低了砖的价格。

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和房屋拆迁居民安置工作,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1、健全房屋征收工作机制,明确房屋征收主体、房屋征收管理部门和房屋征收实施机构,严格按照房屋征收新政

策启动房屋征收工作,切实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2、严格征收程序管理,切实履行征求意见、论证、听证、社会风险评估等程序,保开、透明、规范运行。加强对征收补偿方案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确保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全过程公、补偿费用的监督管理,坚持“先补偿、后

拆迁”,合理制定征收补偿方案。

3、加强房屋征收行为监管,对于采取暴力威胁或断水、断电等非法方式强迫被征收人搬迁的行为,将会同监察机关快查严办。今后,对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十二)(三十三)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继续发扬“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作风和“争创一流的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且末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落实工作措施报告 篇2

一、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 在劳务派遣方面规定比较原则, 实际操作有一定难度

1. 劳务派遣条款规定的比较原则。

特别是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2007年底, 全国人大法工委在关于劳务派遣疑问答复劳动部时明确:国内劳务派遣期不得超半年, 岗位为非主营业务, 岗位须为可替代性岗位。如果这一规定理解为劳务派遣岗位应当是同时具备这三条, 劳务派遣的工作将面临很大调整。《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这一条没有做解释, “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基本概念需要进一步界定。

2. 签订两次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 是否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两次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再续签时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中, 强制性地规定了劳务派遣公司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一规定有两种理解:一方面, 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的应当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一方面, 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的应当是二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本意来看, 从保护劳动者的角度考虑, 应该理解为后者, 但劳务派遣作为劳动合同法的特别规定, 对于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是否适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两次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再续签时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 还是应当予以明确。

3. 同工同酬问题。

法律规定的“同工同酬”的“酬”具体如何理解仍不明确。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部发[1995]309号) ,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 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也就是说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一种或一部分, 同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 “同工同酬”在理解上应该不存在问题, 但在劳务工和劳动合同制用工之间, “同酬”是指“同工资”、“同劳动报酬”或者“同劳动分配制度”, 应当加以明确。

4.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 给被派遣的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22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在现实情形中, 如劳务派遣单位在合同的订立阶段就违法侵害劳动者利益, 如扣押劳动者身份证, 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财物, 或者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等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 是否应判令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在此种情形下, 用工单位既未介入该案存在共同侵权的行为, 又不存在共同过错, 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会过分加重其负担, 尤其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 劳动仲裁可能大量产生的情况下, 用工单位的诉累会大大增加。建议在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时, 可对法条作限制性的解释, 明确用工单位仅和派遣机构连带承担有关工作时间、最低工资、加班限制和加班报酬、安全和卫生、反就业歧视、休息休假等与其行为有关的连带责任。以缩小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

(二) 关于劳动合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将“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作为劳动合同必备条款进行了规定, 同时规定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在部分跨度较大、企业内部行业较多的集团化企业中, 人员的地域流动性比较强, 岗位调整频率也比较高, 如果在劳动合同中对于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作出了明确规定, 并且要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进行变更, 对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将产生很大影响。调查中, 我们遇到这样一个案例, 某企业国外项目急需一个特定工作人员前往, 该人员以劳动合同中工作地点在国内某市某街道某号为由不愿前往, 企业又无法强制,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用工管理权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换一个角度考虑, 如果其前往, 该企业就需要与其书面变更劳动合同, 但国外项目一般都是采取的轮换工作制, 如果该人员工作数月后回来继续工作, 该员工的劳动合同还要作书面变更。企业对员工有内部管理的权限, 在不降低待遇的情况下, 为了工作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作合理调整是比较正常的, 如果每次调整都要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 对于劳资双方都是一种负担。

(三) 人才流失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 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八十九条规定, “用人单位违犯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充分尊重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 一是对企业现行的采用违约金等约束手段留住骨干员工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 规定了劳动者违约金的封顶线, 相当于无成本违约;二是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不用再经企业批准, 提前告知即可;三是企业逾期不予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就违犯法律, 要受到处罚。过去企业依靠行政审批和经济制约留住人才的办法已不符合法律规定。

(四) 个别条款规定与实际操作存有一定差异

第三十九条第四款实质上是许可了多重劳动关系的存在, 法律规定的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情形, 从行为界定和证据采集方面均不好操作。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实现。一方面部分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后不提供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接收单位, 企业无法正常转办;另一方面目前社保关系转移需要停薪次月才能封存账户, 办理转移审批手续, 15日内难以完成。

二、贯彻《劳动合同法》工作的措施

(一)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全员守法意识

《劳动合同法》中首次提出了“诚信原则”, 要积极营造诚信管理氛围, 继续加强《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学习活动, 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 让企业和员工共同明确地认识法律是维护正义, 而不是简单的扶弱, 职工的权利首先要在自身守法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 要宣扬诚信用工、诚信工作的价值理念, 健全诚信体系, 在全社会形成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 依法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依据。在《企业和职工奖惩条例》废止的同时, 《劳动合同法》在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员工的日常管理内容等诸多方面较先前更加细化, 程序要求更加严格, 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工管理制度, 细化岗位管理制度和岗位行为规范。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着眼于管理体系的完善, 现行各种规章制度应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单位管理特点, 对人员招用标准条件、岗位管理规范以及休息休假、日常奖惩具体标准、离职程序等均应及时进行细化规范, 形成完整有效的规范约束网络, 才能保障内部管理行为的有效开展, 避免管理无标准、处理无依据的尴尬问题。

(三) 扎实基础, 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员工契约管理

一是以劳动合同为基本框架, 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 授权所属单位根据岗位特性与职工签订《上岗协议》, 明确岗位工作内容、职责、标准、考核条件等内容, 作为劳动合同附件, 推进劳动合同个性化管理, 完善《劳动合同法》规定内容。二是建立职工劳动合同履行情况跟踪评价制度, 如实记录职工年度绩效考核、奖惩、安全健康以及岗位协议履行情况, 并将记录作为职工合同续订、解除和岗位调整的参考依据。三是强化劳动合同日常管理, 依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要求, 按照“走足程序、留下痕迹”的原则, 对职工劳动合同书以及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基础资料进行归类留存, 建立职工劳动合同履行档案。

(四) 适时调整管理思路, 多渠道补充岗位用工

一是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用工机制, 适当通过职业院校引进企业急需的主体工种 (专业) 毕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 做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 确保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为保障队伍发展和规避用工风险需要, 针对生产或经营队伍特性, 对部分辅助性、相对较为独立的、单一的服务性业务, 可发展若干个合作对象, 并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形成相辅相成的合作网络, 建立相应的合作对象信息库, 从目前的完全独立型施工向部分依靠社会资源的合作型队伍转变, 以业务外包的形式借助社会力量, 从而减少自用工总量;三是对关键岗位和技术操作岗位优秀的劳务用工进行可适当转为直接签订合同的企业用工, 一方面解决《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制, 另一方面保障企业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 满足主业技术骨干队伍的接续与培养。

(五) 对企业内部劳动用工进行监督检查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劳动合同》的双向约束的积极作用, 依法加强内部管理, 不定期对《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在保证企业依法管理的基础上, 通过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为员工提供职业咨询、职业心理辅导及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形式, 了解和平衡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积极营造团结、上进、健康的劳动关系环境, 培养员工依法履约的自觉性, 增强员工归属感, 指导员工树立依托岗位成才, 依靠企业发展的忠诚思想, 共同把《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贯彻落实好。

(六) 强化工会组织作用, 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落实工作措施报告 篇3

一、内蒙古“十一五”减排目标

国家环保总局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的减排目标责任书要求:到2010年我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3.8%,控制在140万吨,其中,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68.7万吨,COD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6.7%,控制在27.7万吨,所有电厂必须安装烟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确保正常运行,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5.6万吨,COD排放量为29.7万吨;2006年二氧化硫净增10.1万吨,排放量为155.7万吨,COD净增0.1万吨,排放量为29.8万吨;2007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确定2007年污染物减排目标是在2006年的基础上全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排3.1%以上,控制在150.9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排3.02%以上,控制在28.9万吨。

二、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措施和政策支持

(一)工程减排

1.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都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设施。2007年计划建设投运11家。上半年有370家企业加快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力度;有2家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2.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将完成919万千瓦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改造,2007年完成562万千瓦机组,2008年8月357万千瓦机组脱硫改造动工。

3.非电行业特别是有色金属冶炼、烧结加大硫回收设施的改造和安装力度,积极采用替代能源发展循环经济。

(二)结构减排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达不到国家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的小炼铁、小炼钢、小有色、小炼焦、小电石、小水泥等企业一律予以关闭淘汰。“十一五”关停88台装机237.2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淘汰改造小炼铁、小炼钢;淘汰产能20万吨以下小水泥产能500万吨;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的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炉装置,同时严格控制全区电石、硅铁的产能总规模;淘汰土法炼焦(含改良焦炉)和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的焦炉。

(三)管理减排

1.变电量调度方式。让节能、脱硫机组多发电。通过改变传统的电量调度方式,按“节能、环保、经济”原则确定调度机组电量调度优先次序,间接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

2.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通过清洁生产、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量、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措施,促进工业企业减少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3.加强污染源监管力度。所有国控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现在,自治区环保局已筛选出水气污染负荷占全区排放总量80%的重点监控企业330家,包括168家废气污染源、162家废水污染源和需要重点监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各地按照国家要求对自治区重点监控企业进行监测,并上报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进一步将在线自动监测作为对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管手段。目前已公布第一批安装在线监测设施重点监控234家企业名单。国控重点监控企业、电力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要在2007年底前完成在线监测设施的安装工作,其余自治区重点监控企业要在2008年完成在线监测设施的安装。

4.严格环境执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特别要加强对电力、钢铁、建材、焦化、有色金属冶炼、烧结等行业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采矿、高载能等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已关闭的企业死灰复燃,或向其他地区转移,特别是向农村牧区转移。各电力企业和非电重点排污企业要实行排污情况季报表制度。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案件。特别是要加强对威胁饮用水安全的石化企业污染隐患的监管,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和涉及铅冶炼、造纸行业违法问题。

5.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要求,自治区环保局组织研究制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对污染物排放行为的动态监督管理,重点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危险固体废弃物等主要污染物,推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有效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目前已下发该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近期将下发。

(四)减排政策支持

1.强化区域限批,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一是实行新建项目报告和公开制度,建立高能耗、高污染新上项目与地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制度。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方,严格控制国家、自治区安排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区域限批”;二是对超过总量指标、重点项目未达到目标责任书要求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三是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60%和已建成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暂缓环评。 2.加快“考核、统计和监测”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层层落实的减排责任制,考核结果在报经国务院审定后,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依照《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行办法》的规定,作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二是污染物排放量本着方法科学、交叉印证、可比性强的原则,改善了统计分析和数据核定方法;三是投入20亿元支持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监察执法、环境统计和信息传输4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上半年已经下拨了13.38亿元给地方,重点用于污染源自动监控和加强环境监察执法能力方面。

3.实施有利于减排的经济政策。《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运行及电价管理办法》《电量节能环保经济调度办法》《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关于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意见》《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暂行办法》、研究发行用于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市政企业债券的意见,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减排奖励办法。

4.制(修)定有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证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环保设施运营监督管理条例》。

5.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二是提高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水平和标准化装备达标率,完善全国环境监察网络。三是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严格规范职业资格管理。四是继续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加强重点污染源(包括已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五是将减排宣传纳入到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减排宣传。表彰奖励一批减排先进单位和个人,揭露严重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

三、当前污染减排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到位,“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现象仍然突出,“先温饱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认识依然存在,许多地方仍然把追求高速度当作硬任务,把污染减排作为软任务。特别是有些市及以下的政府,污染减排“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很突出。

(二)经济增长数度较快

经济快速增长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上半年全区GDP增长了18%,发电量增长了38.86%,煤炭产量增长了43%,冶金、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和食品制造等行业增速较快,下半年这种增长态势不会有大的改变,直接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增加。

(三)环境法治不健全

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偏软,对违法企业的处罚额度过低,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法权。排污许可证、总量控制等工作的法律支持亟待加强。

(四)减排投入不足

“经济总量要增,污染物总量要减”,减排资金的投入必须确保。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网配套资金,至今没有落实,严重影响了建设进度。

(五)基层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境执法监督不严 各级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机构不健全,监管能力明显不足。环境执法监督偏软,在一些地方执法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执法人员知法犯法,甚至贪赃枉法。由于没有统一着装,基层环保执法人员挨打的情况时有发生,执法受阻的现象较为严重。

(六)政策措施不完善

财税、金融、价格、贸易等政策不配套,鼓励污染减排的力度不够,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仍有较大的盈利空间。资源价格既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又不能反映污染治理成本,对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缺乏应有的调节作用。

四、下一步减排工作重点

(一)要高度重视污染物减排工作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污染物减排的组织领导,明确各地行政一把手是完成减排任务的主要责任人。各地盟市必须将污染物减排总量指标分解到旗县和重点企业。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对盟市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要求,评价各盟市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并将“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落在实处。

(二)坚决落实减排的各项措施

按照《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的《“十一五”关于加强全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大重点污染源减排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减排二氧化硫“双五条措施”和减排化学需氧量“四条措施”,生活源要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节能方面的有关要求,减少燃料煤的消耗量,确保减排任务的完成。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不到60%以及已建成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暂缓审批该地区的项目环评,对该地区不再给予环保治理资金的支持。一是投入政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国家对重点治污工程予以必要的支持,督促地方各级政府都转变观念,舍得在环保上花钱;二是经济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出台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价格和金融服务政策。并对任务完成好的地方给予必要的奖励。

(三)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的监管

各地要切实提高建设项目环保准人条件,严格审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对超过总量指标的地区和企业,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严把项目验收关,对不履行“三同时”制度的,要立即责令其停止生产;对试生产的企业,要重点检查污染防治设施同步运行情况,不正常运行的,要根据污染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安排生产,不能正常运行的,要停止试生产,并责令限期改正;对2004年底前已批准,但仍未开工或在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减排工作的新政策和新要求限期完善整改,不能达到要求的要责令其停止建设;到2008年底前,所有工业园区都要进行区域规划环评,逾期不能完成的,有关部门要停止审批所有人园项目。

(四)加强环境执法监督

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特别要加强对电力、钢铁、建材、焦化、有色金属冶炼、烧结等行业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采矿、高载能等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已关闭的企业死灰复燃,或向其他地区转移,特别是向农村牧区转移。各电力企业和非电重点排污企业要实行排污情况季报表制度。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案件,特别是要加强对威胁饮用水安全的石化企业污染隐患的监管,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和涉及铅冶炼、造纸行业违法问题。要按照“依法、全面、足额”征收的原则,加大排污费收缴力度。各盟市严禁减免、缓征排污费。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因工作不力、监管不到位而引发重大环境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五)加强减排统计工作

加强与统计部门协调配合,分别对燃料煤、原料煤、堆存煤的数量做出统计。对通过循环经济减排下来的二氧化硫要认真统计。各盟市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污染物减排统计工作的统一要求,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快建立和完善排污总量控制台账,按照自治区总量办印发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季报表内容及时填报老污染削减和新污染增加的动态变化情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今后,凡不能及时、准确上报统计数据的盟市,在污染治理资金和环保能力建设等方面一律不予安排,并在全区通报批评。

落实整改措施情况的报告 篇4

尊敬的党支部:

2005年工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在思想、党性修养、政治觉悟、学习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了个人的整改措施,现向党支部汇报近一年来落实整改措施的情况。

1、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识,适应新形势。近一年来,在学习方面我发扬“钉子”精神,努力挤时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本职业务,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使认识深化、思想升华。

一是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系统地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认真学习了党的基本理论,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宗旨意识,端正了工作态度,激发了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质量。

二是全面学习业务知识。扎实认真学习业务,克服了满足现状的思想,并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知识层面的要求,增强了争创一流的意识,近一年来,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2、进一步加强了党性锻炼,自觉地增强大局意识。近一年来,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工作中自觉服从、服务于铁路市场的大局,严格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热爱本职、恪尽职守,工作高标准、勇于创新,增强了为铁路市场服务的意识,增强为业务员服务的意识,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

3、勇于剖析自己,虚心接受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争取了更大的进步。我没有滞留于现状,做到了真正剖析自己,为自己定好了位。没有把自己降低为普通老百姓,时时刻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能够正确地对待大家对我提出的各种意见,从这些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报告3 篇5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是民主生活会的保证。

我学区党总支高度重视民主生活会的召开,对讨论主题、时间安排、征求意见形式、自我剖析内容和会议要求等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为防止民主生活会“走过场”,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奠定了基础。全体同志充分认识到这个会议是一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基层组织整体素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会议。并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问题,使这次民主生活会成为一个求实、鼓劲、团结、创新的会议。

二、严格程序,精心准备是民主生活会的根本。

1、提高思想认识。党总支坚持将理论学习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采用“研读原著自主学,聆听报告辅导学,分类多样灵活学,结合调研深入学,组织研讨思考学”的五学方式,多渠道、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通过支委会、行政会等学习方式进行集中学习,同时分头参加各教研组、备课组的学习会。通过研读原著、撰写学习体会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理解。把学习有关文件同剖析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密切结合起来,提高了认识,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广泛征求意见。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开展以“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把梳理归纳意见与深入调研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围绕如何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创建育英德育特色学校的完善,绩效工资实施的方案等课题,多次组织座谈等形式深入教学一线、在师生、家长、社会上开展了调研活动。

三、查找问题,增进团结是民主生活会的深化。、认真撰写发言提纲,深刻进行自我剖析: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在自觉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及征求的意见结合本人负责或分管的工作认真回顾,对照检查,准备发言提纲,着重检查在党性党风方面和本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认真撰写发言提纲。

2、梳理归纳:学区党总支针对调研当中发现影响和制约学区科学发展的问题认真逐一梳理,全面客观分析归纳,汇总的问题有5个:

(1)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学校年青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促进年青教师专业化发展;

(2)在学区财力、物力许可的范围内,因地制宜地建立图书室,解决师生课外阅读的要求;

(3)自学校迁入后,因为施工部门的电缆未接通,微机课学生无法上机,家长颇有微词;

(4)学校规划设计中未建造升旗台和旗杆,使周一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不能顺利开展;

四、制定措施,及时整改是民主生活会的提升。

落实工作措施报告 篇6

生产业务风险管控落实措施报告

##县供电公司 2013年2月

一、概述.....................................................................1

二、过渡期间安全生产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1

三、人员流动、岗位调整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3

四、业务外包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5

五、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调整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7

六、业务交接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8

七、故障抢修风险防控及处理预案...............................................9

八、档案、资产移交带来的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11

九、MIS大检修调整风险防控及处理预案........................................12

一、概述

“大检修”建设期间,公司人员、输变电设备、工作业务流程均发生变动,对于安全稳定生产带来相应风险。安全是“大检修”体系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面对各类安全风险,要采取“反违章、治隐患、控风险”的策略,开展“抓执行、抓过程、建机制”安全风险管控活动,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流程控制为手段,以防范事故为重点,以安全可靠为目标,严格责任落实。

风险管控的原则和目标:确保公司实现“八个不发生”全年工作目标,坚决杜绝人身伤害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大安全”意识,确保“三集五大”期间的安全生产。

生产业务风险管控就过渡期间安全生产风险、人员流动和岗位调整风险点、业务外包风险点、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调整风险点、业务交接风险点、故障抢修风险点、档案、资产移交带来的风险点MIS大检修调整风险防控及处理预案等八个方面的风险点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及实施流程。

二、过渡期间安全生产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

(一)风险分析

1.在“大检修”体系建设过程中,部分设备管理职责进行调整,在组织变革和管理职责移交过程中,可能出现设备监视、缺陷处理和运行维护工作不到位,带来安全风险。

2.监控业务从检修体系划入运行体系后,监控业务与现场运维操作业务的安全分界点需要长时间优化磨合。

3.“大检修”与“大营销”体系运行维护分界点的划分,给大检修低压抢修及时性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会给行风投诉带来一定的影响。

4.信通专业由大运行体系划入大检修体系,相应的业务调整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二)防控措施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 实现“全方位覆盖、全过程闭环”,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

2.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议,综合研判安全生产趋势,总结事故(违章)教训和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预防事故的对策。

3.结合季节特点、违章趋势、事故规律、员工思想动态和队伍稳定情况,针对春季检修预试、迎峰度夏、大修技改工程集中施工等阶段性工作,定期进行春季安全大检查和不定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落实安全重点措施。

4.落实国网公司《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11‟137 号)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11‟139 号)规定,开展“大检修”体系建设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活动。

5.强化反违章督查机制,各级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深入班组、现场,做好日常安全监督工作。关注“大检修”体系建设进程中暴露出的违章趋势,建立反违章常态工作机制,实行违章

行为分析、曝光、说清楚、“安全诫勉谈话”、连带责任处罚制度,力促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

6.充分研究制定“大检修”体系下快速低压抢修业务流程,做到低压故障抢修及时,抢修时间有效控制、提升服务效率,降低用户投诉。

7.加强低压抢修、信通专业等新专业的培训和沟通机制,确保新专业管理及时到位。

(三)处理流程

1.按照《河北省电力公司变电站大型现场作业精益化检修流程》及《河北省电力公司变电站大型现场作业精益化倒闸操作流程》做好变电站大型现场作业精益化工作,防止安全风险。

2.提高低压工单短信系统运行效率,对用户低压工单及时进行回复,加快速低压抢修的流程,做到低压故障抢修及时,降低用户投诉。

3.加强低压抢修、信通专业等新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工作水平,加强新岗位适应性管理。

三、人员流动、岗位调整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

(一)风险点分析

1.随着“大检修”体系的实施,部分人员岗位发生变化,分配到新的部门、岗位,对环境不熟悉,同事交流沟通存在一定不便。

2.调整到新岗位,新的工作内容、新的业务范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岗位要求,增加了安全风险。

3、部分车间、班组面临重新调整组合,可能造成工作质量降低并出现安全风险;

(二)防控措施

1、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引导其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宣传、培训,保障队伍稳定性。

2、保护员工切身利益,合理调整划拨人员,避免出现不合理的人员调动情况,消除员工后顾之忧,防止因人员变动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

3、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做好职工队伍的思想工作,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保证队伍协调和谐。

4、建立新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专业之间的安全责任。明确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制度、工作流程。

5、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提升业务水平,对转岗人员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特殊岗位持证上岗,保证员工队伍稳定。

6、建立严格的人员上岗程序,严格落实。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及时掌控员工思想动态,加强沟通和疏导。

(三)处理流程

1、提早介入,组织人员召开座谈会,安排各专工讲解原工作和对新岗位的认识,并组织集体学习,加深彼此相互了解。

2、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动态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清理,针对性地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3、把好工作交接关,离岗人员对原岗位工作要详细、明确、完整的移交岗位新员工,否则纳入考核。

四、业务外包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

(一)风险分析

“大检修”体系实施后,除了变电站及重要联络线运维、状态检测评价、保护校验、带电作业、电缆运检等生产核心业务,其他运维检修业务委托系统内外满足资质要求的专业化运维检修队伍实施。主要项目包括:

1.输电线路综合检修、事故抢修、杆塔迁改、导地线更换、集中调爬等工作,杆塔防腐、绝缘子防污喷涂等专项检修。

2.变电站构架防腐、防污喷涂、接地网开挖检查、安保消防、绿化保洁、建筑物修缮、土建施工、大件吊装运输等工作。

3.配变、柱上开关等配电设备轮换检修、配电线路综合检修、线路切改、导线更换、低压故障抢修等工作。输配电线路通道巡视、清障、防外破等电力设施防护业务。

4.承担外包业务的队伍因其管理及技术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造成外包业务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抢修不及时、检修质量差,造成电网设备故障增多、经常发生重复性检修等考核性事件。

5.由于承担外包业务的队伍不熟悉公司设备,容易发生误碰带电设备、误上带电线路、等事件,导致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6.由于承担外包业务的队伍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技能差,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二)防控措施

1.针对外包队伍管理和技术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的防控措施。严格按照《河北省电力公司电网生产业务外包管理规定》(冀电生[2008]54号)执行,选择施工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队伍;对承担外包业务的队伍实行淘汰制度,定期对其进行评价,对信誉差、能力低的队伍进行淘汰。设备运行单位加强对外包业务的监管,监督其按照施工工艺开展检修业务,按期进行通道巡视、清障、防外破工作。

2.针对承担外包业务的队伍不熟悉公司设备的防控措施。开展工作前,组织外包队伍勘察现场、熟悉检修现场情况;在变电站生产区域内和输配电线路杆塔上进行的生产业务外包时,工作票必须由运行管理单位签发;生产业务实行劳务分包时,应由运行管理单位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和专责监护人;由承包商担任工作负责人的外包业务,运行管理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需要设立安全监督人员;检修现场安全安全措施必须由运行单位布臵,工作许可人必须向工作负责人指明临近带电设备及安全注意事项。

3.针对承担外包业务的队伍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技能差的防控措施。选用安全管理规范的外包队伍以降低安全风险;在

签订和同时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加强对外包队伍的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外包队伍严格按照电力部门的各项安全工作规定开展工作,加强人员安全教育、技能培训、足额配臵安全工器具,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三)处理流程

1.发生因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抢修不及时、检修质量差,造成电网设备故障增多、经常发生重复性检修等风险事件,由运行部门提出申请,外包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请主管领导同意,对承担外包业务的队伍进行罚款、解除合同、直至淘汰等处罚;同时追究设备运行部门的责任。

2.发生承担外包业务队伍人身伤亡事故,设备运行部门应将情况立即向业务主管部门、安监部和主管领导汇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执行。

五、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调整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

(一)风险分析

1.随着“大检修”组织架构和生产管理模式的调整,需要建立配套的管理、工作和技术标准体系作为支撑,在制度体系建设、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由于缺乏经验或考虑不足造成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风险。

2.原有的生产业务流程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对新流程不适应,会给安全生产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风险。

(二)控制措施

1.采取“不立不破”的原则,在新制度体系没有确立之前,仍按原有的制度体系运行,确保电网安全和队伍稳定。

2.以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为主线,加快关键管理制度和标准的修编,建立完善的制度、标准、流程支撑体系。

3.加强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执行和管控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处理流程

尽快完成涉及职责、业务流程的业务的界面分工,提前开展业务流程的宣贯培训,提升员工的岗位适应能力。

六、业务交接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 风险分析:

1、岗位变动人员思想波动,影响工作开展。

2、业务交接时,拟移交的资产(基础资料、设备维护权限、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工器具等)账目明细不清,导致交接内容不全,为后期业务运转带来风险。

3、过渡期间,原业务单位人员责任心下降。

4、业务移交后,新的业务流程运转不畅。防控措施:

1、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消除因岗位变动带来的思想浮动、人心不稳,稳定职工队伍。

2、制定详细的业务移交方案,原部门做好移交内容相关清册,保证账卡物的一致性,确保没有遗漏。

3、原部门做好过渡期间的运维工作,继续执行绩效考核机制,保持运维人员责任落实到位,确保业务平稳移交。

4、新的业务流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处理流程:

1、发现职工有思想波动和不稳定苗头,及时进行教育,沟通协调,对于影响到安全生产的人员,停止期间的相关工作,并及时上报分公司,纳入绩效考核或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理。

2、发现业务移交有漏项,运维检修部召集相关输电、变电、检修、配电、电缆运检工区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移交方案进行优化,补充移交内容清册。

七、故障抢修风险防控及处理预案

(一)风险分析

1、“三集五大”体系在建设期间,各生产部门基本都会发生人员调整、职责变动、流程改变等,故障抢修人员因岗位变换、职业发展、工作环境以及管理细节等方面的变化,极有可能发生思想浮动、注意力分散和安全意识淡化,易发生违章事件,造成安全风险。

2、各生产部门管辖范围调整,运维人员对新管辖设备不熟悉,抢修人员对于线路走向不了解,可能影响故障抢修到达现

场时间。

3.随着机构调整,抢修工作会出现新的管理交叉点,特别是“大检修”与“大营销”之间,低压表前线由“大营销”划归“大检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于不能确定是否属于客户计量类的故障,如配电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确实属于客户计量类故障,再通知营销表计抢修部门处理,会造成故障时间延长,可能发生违诺事件。如配电抢修人员进行处理,可能造成表计管理混乱问题。

(二)防控措施

1.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议,综合研判安全生产趋势,总结事故(违章)教训和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预防事故的对策。

2.落实国网公司《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11‟137 号)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11‟139 号)规定,开展“大检修” 体系建设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活动。

3.“三集五大”调整过程中,所有抢修人员基本保持稳定,不进行调整,确保抢修工作不受影响。尽量减少抢修流程的变更。

4.加强体系建设调整过渡期间故障抢修现场安全管理,全面实行“生产领导或管理人员故障抢修现场到岗到位”措施,重点治理和防范“抢时间,忽略安全措施、无安全措施作业”造成的事故风险。

5.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严禁不合格或超期未检验安全工器具进入生产现场。做好便携式有害气体检测仪、正压式呼吸器等安防器具的保管和使用前检查,确保安防器具可靠有效。

6.加强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调整过渡期间违章和不安全事件的考核,严肃执行“说清楚”制度,严格按照奖惩规定的上限处理违章行为和不安全事件。

(三)处理流程

1.出现应急事件,安全运维部、调控中心、各供电所并组织故障抢修工作。

2.安全生产应急事件处理由生产副经理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具体组织,安全运维部负责技术支持和部门协调工作。

3.应急事件处理完毕后,安全运维部主任将故障情况及处理方案、处理情况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

八、档案、资产移交带来的风险点分析及防控措施

(一)风险分析

档案移交中可能会造成档案丢失、遗漏、混乱等问题。

(二)防控措施

1.严格档案移交手续,认真编制档案移交清册,交接逐件核对移交清册和实体档案。交接主管领导、负责人或经手人应在移交说明中手写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2.加强档案案卷质量管理。认真撰写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详细说明公司的全宗档案概况,以便接收单位了解资产及

档案概况,更好地对其进行管理和利用。加强档案案卷管理,移交实体档案时,应同时移交电子档案。尚未完成归档的文件材料,在完成档案编目、输机等整理工作后进行移交。

(三)处理流程

发现档案移交过程中出现档案丢失、遗漏混乱情况,应立即根据档案移交清册及档案移交说明确定档案经手人,并责成经手人逐级进行档案梳理,并对档案移交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核对梳理,并根据公司档案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臵。

九、MIS大检修调整风险防控及处理预案

(一)风险分析

1.实施进度风险。根据“五大”总体建设实施方案,时间进度要求紧迫,必须保证实施方由经验丰富的业务专家、技术专家队伍组成,并保证参与人员的投入足够的工作时间。

2.技术风险。由于MIS系统在设计上基础数据和组织机构关联紧密,功能位臵、业务数据都紧密关联,因此组织机构调整牵扯模块众多,存在调整中引起数据混乱、丢失等风险。

3.变更风险。在数据库调整期间,由于需要避免数据冲突,需要停机进行数据调整,但由于目前尚未整理出数据清单和测试调整,停机时间并不能确定时间。原有变电站、间隔、线路的功能位臵编码需要变更,需要双方进行大量的人工核对,容易引起设备层次关系混乱、数据不同步等情况。

(二)防控措施

1.对于现场的实施工作,提前合理安排人员配合和资金的投入,保证系统调整能够顺利展开。

2.一是在测试系统上进行充分测试,全面模拟正式数据调整方案;二是做好系统备份工作,在数据调整期间,做到及时备份,发现问题及时恢复;三是全面清理涉及的模块、数据库等相关内容,形成列表清单和调整方案;四是做好应急预案。

3.一是充分在测试库上进行测试,确定停机时间;二是做好停机预案;三是做好数据中心恢复备份工作;四是做好接口数据变更分析,开发程序自动刷新数据,减少人工处理出错的机率。

(三)处理流程

1.如出现施工方专家不清楚公司实际而影响实施进度的的情况,由公司安全运检部协调有关单位,派相关人员协助解决。

2.在测试系统进行模拟、清理模块及数据库期间等等环节中要准确把握停机时间,如果遇到系统存在异常情况,由安全运检部协调相关人员处理。

落实工作措施报告 篇7

孙政才部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 2009年秋冬种生产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强化政策扶持, 加大资金投入, 依靠科技进步, 狠抓关键环节, 加强分类指导, 促进明年夏季粮油生产稳定发展。在稳定面积上下功夫。力争冬小麦面积稳定在2 220万hm2以上, 冬油菜面积稳定在667万hm2以上, 南方冬种马铃薯面积超过133万hm2, 因地制宜扩大鲜食玉米、蔬菜等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在主攻单产上下功夫。力争小麦单产超过320 kg/0.067 hm2, 比上年提高1 kg/0.067 hm2;油菜单产超过128 kg/0.067 hm2, 比上年提高2 kg/0.067 hm2。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和“双低”油菜, 力争小麦优质率达到71%, 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油菜“双低”率达到84%, 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结合实施《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 加强标准农田建设, 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能力。

电话会后, 农业部又进一步安排了秋冬种督导工作, 要求全国各地认真贯彻全国秋冬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全力落实七项措施:一是抓好政策落实。今年小麦良种补贴首次实现全覆盖, 油菜良种补贴实行长江流域全覆盖, 并增加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抓好面积落实。要力争全国冬小麦面积稳定在2 220万hm2以上, 冬油菜面积稳定在667万hm2以上, 南方冬种马铃薯面积超过133万hm2, 因地制宜扩大鲜食玉米、蔬菜等高效作物种植面积。三是抓好技术落实。按照农业部《2009/2010年度小麦、油菜、马铃薯秋冬种技术方案》, 进一步明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四是抓好高产创建落实。今年秋冬种共安排小麦、油菜、马铃薯万亩 (666.7 hm2) 示范片1 200个、350个、200个, 力争小麦万亩 (666.7 hm2) 连片平均单产达到600 kg/0.067 hm2、油菜达到200 kg/0.067 hm2、马铃薯达到3 000 kg/0.067 hm2, 并带动所在县单产提高5%以上。五是抓好秋冬种种子落实。针对夏收期间部分地区遭遇连阴雨天气, 小麦出现穗发芽现象, 要引导各地切实加强种子调运和调剂, 确保秋冬种用种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六是抓好小麦药剂拌种落实。力争全国小麦药剂拌种比例超过75%, 比上年提高5%。七是抓好责任落实。要指导各地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 精心组织, 周密安排,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研究, 一项措施一项措施地落实, 确保今年秋冬种各项目标的实现。

落实工作措施报告 篇8

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全党智慧结晶和实践经验总结,是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了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科学精辟地总结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和信心;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完善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全面清晰地部署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任务,将有力推进各个领域的工作;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报告》坚持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概括、新举措,具备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今后伟大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大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确了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和根本任务。十七大报告在回顾工作时指出,安全生产和其他一些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在部署社会建设任务时,强调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学习十七大报告,我们深感责任大、担子重。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2008年及今后五年,是我省安全生产状况在持续稳定好转的基础上实现明显好转、并向着根本性好转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挑战和机遇同在。我们决心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持续努力、埋头苦干,更加扎实成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向前推进。

上一篇:副井提升机制度下一篇:案例分析三:项目经理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