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精选8篇)

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 篇1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使用血液,保障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后要做出输血疗效评价,评估、评价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

二、输血前评估的内容主要是:

(一)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2.慢性出血导致Hb<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患者病情及输血指征评估 1.患者的临床诊断; 2.引起失血或贫血的病因; 3.是否已进行病因治疗;

3.血小板输注指征:

内科系统疾病:若>50×109/L,不需输注;20~50×109/L之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输注;若<20×109/L并伴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输注;<10×109/L,不管病人是否有出血,立即输注。

手术科室病人:若<50×109/L,不能进行手术;产科手术>50×109/L可以进行;如果进行头颅、眼睛、脊柱手术一般要达到100×109/L;70~100×109/L可进行上腹部手术。

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症等,虽然PLT计数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伴有障碍,伴有出血倾向,适当输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ITP:严格掌握。

当伴有下列情况时,输注剂量要加倍。(1)同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应)(2)伴有脾亢(3)DIC(4)严重G-杆菌感染。

因血小板多次输注后会产生同种抗体,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寿命,因此,输用血小板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足量输注。不主张预防性输注。

(四)成份血的适应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量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内容是:(1)患者是否明确诊断;(2)病例是否符合临床用血条件;(3)主管医师是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4)输血品种和数量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输血治疗是否恰当;(5)急性失血是否进行了先晶后胶的扩容、大量输注抗凝血后是否根据病情变化补充了凝血因子(冷沉淀)和血小板;(6)非急症用血是否执行了备血制度和用血审批制度;(7)输血后是否及时进行了输血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如何;(8)输血治疗前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及是否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9)输血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输血病程记录等各种输血文书记录是否及时、规范、完整;(10)输血不良反应治疗抢救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规范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上报。

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质量考核”。

2.医务科应定期开展对各临床科室及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的评价,评价结果与科室质量管理和医师个人业绩考核及用血权限认定挂钩。并针对各临床科室和临床医师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和奖惩意见。

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 篇2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间到本院门诊初次就诊的1 030名人群中选取了绝经后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做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绝经后的女性;②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即骨密度值比当地同性别人群的峰值骨密度值减少超过25%;③排除骨代谢及其他有关疾病。④具有本地户口, 且长期居住本地者;⑤自愿参加调查者。患者年龄最小的45岁, 最大的70岁, 平均年龄61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57人, 初中28人, 小学16人, 文盲19人。绝经年龄最早的38岁, 最迟的58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以健康教育为干预措施。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其教育效果。

1.2.2 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 调查表根据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修订而成, 统一编号, 由护士问, 病人答, 然后由护士帮助填写完成。

1.2.3 健康教育方法

1.2.3.1 教育内容:

①知识宣教:讲授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危险因素、发病原因、高危人群、主要危害和症状, 讲解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对疾病的影响等。②饮食指导:注重饮食的营养平衡, 保证每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钙元素每日摄取量要达到1 200~1 500mg (通过饮食或补钙剂) , 维生素D要达到400~800IU[3].奶及制品是最好的食物钙来源, 含钙质较高的食物还有豆腐、芝麻、鱼、虾米、豆类制品、海藻类、坚果类、骨头汤、黄绿色蔬菜等。维生素D有助钙的吸收, 此类有蛋黄、鱼肝油、动物肝、牛肉。提倡低钠饮食, 避免吸烟、过量饮酒、浓咖啡及浓茶, 少喝碳酸饮料。③运动指导: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制定适宜的个性化运动方案, 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 运动时间, 频率和强度。鼓励患者平时有规律地从事慢跑、步行、打太极拳、游泳、爬山、打球、跳舞等运动, 要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注意安全、有效、持久。每天户外活动2h, 阳光暴露至少0.5h, 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④用药指导:临床上常使用阿仑膦酸钠、降钙素、钙剂和维生素D、雌激素等药物治疗。讲解用药的益处, 告知服药的注意事项和药物的副作用, 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1.2.3.2 教育方式:

①由专家授课, 集中进行骨质疏松症专题讲座每月1次。讲座的形式主要用电子幻灯, 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②印发健康知识小册子, 并根据个体不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对文化程度低者, 嘱其家人帮助阅读并督促执行。③家庭访视教育2~3次, 由健康教育组成员 (每次不少于2人) 定期到患者家里进行访视, 目的在于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行为指导, 了解其执行计划。④电话询问和咨询。⑤开设骨质疏松门诊, 提供咨询及用药指导等。干预6个月后进行第2次问卷调查。

1.2.4 问卷测评内容

参考有关文献,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①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工作状况、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表现;②有关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知识问卷包括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运动、营养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③日常的生活习惯, 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

1.2.5 统计学处理

发放问卷120份, 问卷回收120份, 有效回收率100%。数据资料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 采用配对资料的χ2检验。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显示: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问卷调查, 健康教育6个月后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比健康教育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特别是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主要危险因素, 科学饮食知识, 身体运动知识, 防治措施等认知情况有显著提高 (P<0.01) 。但健康教育前后对了解什么是骨质疏松症的人数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 可能与患者健康教育前通过多渠道对其已有一定了解有关。

2.2 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行为变化的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生活方式问卷调查, 健康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行为变化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 (P<0.01) , 健康教育前后对按医嘱服药的人数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可能与调查对象对疾病危害有一定认识有关, 并希望能尽快解除自身的痛苦, 从而表现治疗依从性较好。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调查显示, 绝经后中老年女性人群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存在不足, 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 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对该疾病的严重程度认识不够, 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或有关骨质疏松症的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骨质疏松的危害、危险因素、科学饮食、防治措施等几项知识问卷知晓率明显高于教育前 (P<0.01)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提高和掌握疾病的知识, 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防止并发症发生。说明健康教育干预是有效的。

3.2 健康教育改变了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通过调查显示, 健康教育后行为改变人数较多的有:日照、活动、饮用牛奶、食物补钙、运动, 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 。说明疾病知识的提高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虽然在调查中运动的行为改变由原来的35.83%提高到72.50%, 但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人缺乏正确的运动观念及运动习惯, 认为自己平时工作、生活、劳动很忙碌, 不存在缺少运动的问题, 事实上这些人群平时往往只固定于某一种活动方式, 局限于某一部分肌肉的运动, 身体得不到系统的锻炼, 只有一定强度的运动, 在一定张力和压力的作用下, 才可以刺激骨的生长。Borer KT[4]发现年轻妇女经过9~12个月的规律运动并没有明显的骨量提高, 而对绝经后妇女配合钙片使用可以达到提高骨密度的效果。因此, 目前认为运动疗法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的非药物疗法。运动作为一项改善骨密度的干预措施, 应重视其长期性。结果证明, 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 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 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3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及努力方向

护士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5]。但由于相当部分的护理人员缺乏获得专业培训的机会, 并且也缺少相关的专业书籍, 使护士自身的业务知识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因此, 医护人员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强化健康教育意识, 加强护士疾病知识再教育和健康教育技能训练是关键。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知识, 并有效地结合在自己的护理服务实践中,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纯, 杨泽宏.成都市中老年健身女性体成分指标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7, 13 (11) :780.

[2]唐凤元.生活方式干预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22) :65.

[3]杨红斌, 刘忠厚.绝经后中老年女性低骨量要不要干预治疗?讨论 (一) [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7, 13 (11) :825.

[4]Borer KT.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prevention andamelioration of osteoporosis in women:interaction ofmechanical, hormonal and dietary factors[J].Sports Med, 2005, 35 (9) :779-830.

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 篇3

【摘要】目的:探讨狂犬病健康知识宣教对于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患者在狂犬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门诊自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80例被动物咬伤、抓伤的狂犬病暴露病人在疫苗接种后针对狂犬病的病原学、疫苗使用、疫苗保存、接种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和指导。观察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有效接种率、狂犬病发病率。评价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结果:180例狂犬病暴露病人有效接种率98.89%,狂犬病发病率为0%。结论:狂犬病暴露病人在疫苗接种后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可明显提高接种人员的健康知识知晓度,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有效性,从而遏制狂犬病疫情的上升。

【关键词】狂犬病 健康教育 评价

狂降病又称恐水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所致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一系列精神症状,高度恐惧、狂躁不安、四怕(怕水、怕风、怕光、怕声响),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黏膜后,其唾液所含的病毒经伤口或黏膜进入人体。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病死率极高 一旦发病病死率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80例狂犬病暴露病人,男110例,女70例,年龄4-57岁,平均(25.7±10.5)岁。暴露等级:Ⅰ级4人,占2.22%;Ⅱ级124人,占68.89%、Ⅲ级52人,占28.89%。伤口来源:家养动物咬伤130例,占72.22%;流浪动物咬伤50例,占27.78%。既往免疫史:有46例,占25.56%;无108例,占60.00%;不详26例,占14.44%。

1.2 疫苗接种方法:(1)咬伤后预防。对一般咬伤,即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应于0(注射当天)、3(第4天,以下类推)、7、14、30天各注射该疫苗1安瓿,儿童用量相同。对严重咬伤,除应按上述方法注射该疫苗外,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在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体重),浸润咬伤局部和肌内注射。凡使用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疫苗全程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针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分别加强注射1针。 (3)该疫苗供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儿童应在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4)使用前将疫苗振摇成均匀悬液。

1.3 健康宣教:

1.3.1 接种疫苗后注意事项:(1)疫苗接种后注射部位和其局部会有疼痛,这属于正常反应,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可局部热敷缓解疼痛。(2)参加城乡合作医疗或其他保险的人群可报销一半以上的狂犬疫苗接种费用,因此被动物咬伤后一定不要怕花钱而拒绝接种,否则得不偿失。(3)注射疫苗期间可照常工作,但切忌饮食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进行剧烈劳动,以避免引起反应。(4)虽然理想的狂犬疫苗接种是在24h以内,但是只要在狂犬病毒的潜伏期内注射都是有效的,潜伏期一般为14-90天,甚至超過一年,因此千万不要错过一切可以预防接种的时间。

1.3.2 狂犬病疫苗的过敏反应与处理: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偶见过敏反应,多为局部过敏,极少数为全身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一是疫苗质量问题,二是个体情况有差异,其本质是机体对异种蛋白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接种后12-24小时注射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增厚、发硬、瘙痒,24-48小时后开始逐渐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全身过敏反应在时间上与局部过敏反应大体一致,表现为颈部、臀部、躯体、腿部有大小不一的荨麻疹,绿豆大至鸡蛋大,有的融合成片,皮肤肿胀发硬、瘙痒,荨麻疹此消彼长,消退后不留痕迹。轻微的局部及全身过敏,可自行缓解,不予处理。对于较严重的过敏需及时送院采取相应治疗。

1.3.3 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程序后抽血检测抗体:每位个体的疫苗接种效果可在全程疫苗接种完成后半个月左右抽血检查血清抗狂犬病病毒抗体水平,如为阴性,应加强注射,使抗体阳转。根据临床经验,完成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大约有90%左右的人血清抗体阳转,另10%左右的人血清抗体始终不阳转或抗体滴度达不到抵抗感染的标准。其原因有多种:一是出厂疫苗质量差;二是疫苗保存不好使效价降低或失效;而更多的原因是受伤者机体本身的体液免疫反应能力弱或存在缺陷。一般而言,全程接种了合格的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同时注射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免疫结束半个月仍未发生狂犬病,则免疫失败的几率极小,一般不会再发生狂犬病。

2 结果:180例狂犬病暴露病例在疫苗接种后的有效接种180例,占98.89%;狂犬病发病率为0.00%。

3 讨论:

根据临床经验,完成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必须了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以期达到预期的接种效果且避免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疫苗接种后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和危险因素,疫苗接种后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消除这些不利于疫苗显效的因素,健康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接种后的禁忌行为(如剧烈运动、饮酒等)、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紧急处理措施、接种后全程免疫程序后抽血检测抗体的效果。由上述实验结果知疫苗接种后进行健康宣教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疫苗有效接种率高,狂犬病发病率低。狂犬病暴露病人在疫苗接种后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可明显提高接种人员的健康知识知晓度,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有效性,从而遏制狂犬病疫情的上升。

参考文献

[1] 贺景云,邱桂华,万桂荣,杜芳. 对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2012,04:406-407.

[2] 杨彩霞. 对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的健康宣教[J]. 现代医院,2008,04:151-152.

[3] 丰刘富,李俊姬,来时明,余樟友. 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12:1287-128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 篇4

王君卿 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学号20101209499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体系、评价标准、对于影响因素,归纳评价内容包括的范围,具体的分类,评价实践方法的总结,思考高校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体系如何构建模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1、有效性的含义

“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能达到预期目的”,它是人们依据 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某项实践活动效果或事物进行证明评价后所得出的积极结 论,即指“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1]它表达的是人们主观需要、愿望的实现和满足程度。“有效性’,一词,在英语中可以用availability、effeetiveness、valiaity、effieaey等词汇来表示,本文主要取其effectiveness之意,即产出对需求的吻合程度。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就其实质而一言,是体现于特定价值关系中的价值属性问题”[2],也就是说,有效性是从特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对相应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应特性。

2、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含义

有效性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理论界对此概念的内涵延伸探讨,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陈敏[3]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实现既定教育目标上的程度,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变化符合教者主观要求和社会要求的真实度。”沈壮海[4]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相应需要、实现人们的相应目的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将其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过程的有效性、要素的有效性三个基本方面。综合以上观点,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言传身教,同时对受教育者授予社会要求思想品德规范,在各种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协同作用下,在受教育者原有认识、意识水平下,自学选择吸收、消化教育者与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将传授、接触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受教育者将个体意识外化为行为,形成行为习惯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的最终标准,从其有效性研究开始,最终通过调整、改革反馈实现、提高其有效性为目的。

3、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在我国文字中,“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在英语中,“evaluate”(评价)这个词,在词源学上的含义是引出和阐发价值。从本质上来说,“评价是一种价值判

[5]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

价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社会与大学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已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其有效性的表现层面是十分复杂的,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既有近期的,又有长远的等等。因此,应该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6]

3、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内涵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内涵,目前仍未有定论。张玉海、李田贵[7]认为思想教育评价是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查、总结和评定的工作,是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完善的一种方法。杨国辉,孙梦云[8]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和管理者为了检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有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经验总结而运用测量、统计、分析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等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者、现象。活动程序的价值判断过程。王茂盛,邵莉莉[9]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本质即价值判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用定型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赵租地,张佐[10]则认为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4、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客体及其相关因素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过程论,涉及教育主体、客体是相互作用,其中处于一定的教育环境。关于主体、客体机构组成的探讨,赵祖地[11]认为教育主体包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以及相关二级学院。并且认为对主体评价具备资格应该是具备“中间人”性质,并不是由主体来组成。因此评价主体是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以及丰富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的专家学者。而主体负责制定评价体系、实施方案,通过调控、对评价有效信息的搜集,作出评价判断和总结,评价的过程中,对于主体具有监督权、调控权、鉴定权,以及对于被评价方的信息反馈。张玉田[12]认为客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和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的全面的内容,宏观方面即包含国家整体教育方针政策组织、贯彻和实施、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检验,也包括每个学生个体目标的构建与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微观考察、学生思想、心理、党团社团、校园文化等各项学生工作的考核。韦青松[13]认为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评价机制是对立统一的。关于教育环境,是近年提出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之一,笔者认为主要包含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影响因素

学界较为认同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际展开为序,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情境六要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此观之,前述研究成果所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概括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等因素。教育队伍相对滞后,由于部分教育者基本素质偏低,业务素质不高,没能及时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14]未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甚至宣扬道德的不讲道德,起到负面示范效应,这必将对受教育者造成消极的影响[15],对于教学需求无法满足,结合事务性工作,影响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功能认识偏差对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教育与个体性教育结合缺少。缺乏计划性、循序渐进的引导。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自身自觉意识缺乏,缺少自主地选择、评判、践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自觉意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吸收的内容与形式程度不对应。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第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崭新境遇,对高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和一些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的解释造成了一定困难,使人们“对许多重要的(不是一切的)社会行为难以作出准确的道德判断”,从而导致“在实际上而不是在文字上难以确立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在德育实践上不能理直气壮地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

[16]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影响向度偏差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因素、社会的各

种进步因素,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优良品质的形成;而现实生活中各种消极的因素和不当教育所产生的消极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或削弱了前者的积极效应。需要引导、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效性[17]。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评价的实践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是由各个评价指标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能够反应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整体结构。又划分为两分指标、三分指标、四分指标、五分指标。欧阳康[18]把其分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设置一定的指标系数,或者基本素质、课程学习成绩、实践与创新能力。另外一类则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评价。从教育条件、过程和效果三面建立评价体系。张耀灿、郑永廷[19]认为可以划分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过程、效果评估,细化指标项目,并对其设定权重关系。邱柏生[20]认为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评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评价、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对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的评价。蔡海生、邱龙云[21]等在邱柏生的基础上,提出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评价。

2、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实践方法

目前常用的归类评价,江乐园,苏静[22]认为第一步是理论考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结合通过理论考察的测评。第二步是实践检验,通过对学生实践报告、论文等资料评价,已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第三步,调查实践分析法。除此外,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金军[23]提出用管理学理论和数学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办法,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办法,把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通过数学转换矩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3、评价标准建立及其问题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大家对此看法不一,何有华[24]认为评价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思想道德建设效果、大学生全面发展效果四方面评价,通过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常态与动态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评价。罗增永,王晨[25]等扩展政治信念分为理论基础、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品格分为团结协作与乐观向上、追求真理与民主务求、服务人民与乐于奉献、严格自律与爱国守法;政治能力分为政治明锐性、政治鉴别力、政治思维、政治方法、政治参与。通过对一级层次、二级层次分析。赵光华、钟京凤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四大模块,思想素质包含学习态度、劳动价值观、自律能力、实践能力;政治素质包含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政治行为;道德素质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心理素质包含情感性格、意志品质、身心健康、精神面貌。并且采用五分法设计等级评价。其他也有一些四分法设计等级评价。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着手全面评价,对于版块设立二级层次信息评价,通过设定一定的权重,采用调查或者是观察等多种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采集信息二次数据挖掘,结合内部机制评价和外部机制评价可以获得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结论。

参考文献

1.2.3.4.5.6.7.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校教育出版社,1999:27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校教育出版社,1999:29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及其评价标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教学与研究》,2001(4)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陈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39-40 张玉海,李田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探微,河北示范大学学报,1999

(2):39-44

8.杨国辉,孙梦云.思想政治教育评估问题研究状况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6(3):57-59

9.王茂胜,邵莉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

(21):19-21

10.赵祖地,张佐.关于高校德育评估的几个问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5):84-86

11.赵祖地,张佐.关于高校德育评估的几个问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5):84-86

12.张玉田等.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13.韦青松.新形势下搞笑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改革创新,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

(1):62-63

14.刘仁钊.试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现状及成因,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15.张明仓.“知行矛盾”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6.潘懋元.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高等教育研究,1996,(2)

17.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 80-87

18.欧阳康.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98-99

19.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20.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问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7-19

21.蔡海生,邱龙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910:25-26

22.江乐园,苏静.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问题研究综述,前言,2005(11):97-99

23.金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及方法叹息,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3):98-101

24.何有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研究,科技信息,2010(18):476-477

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 篇5

对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的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更好改进教学工作,从而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对于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缺少评价,任何管理都是不健全的不科学的。

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要进行一项教育改革,首先要进行改革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在改革进程中,必须加强形成性评价,在某一改革告一段落时必须经性终结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确保教育改革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可以对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情况获取反馈的信息,及时总结成绩,纠正偏差,使教育教学工作经常全面地保持良好状态,从而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存在的不良现象及问题 :

1.评教者过于注意课堂教学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教师过分追求“形似”,从而使教学的本质被异化、扭曲。

2.“学生评教”在有些中小学被滥用,甚至被誉为创新之举。

3.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中,量化评价表格的应用仍占据主流,居主导地位。作为工具性的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格,由于其具有易操作性、省时、省力备受评教者的青睐,从而仍然在现今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占主导地位。教育目标与评价标准的设定问题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确定测量和评价教育质量指标的依据。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中,教育(教学)目标分类学受到特别重视,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上述目标的划分反映了教学目标的心理行为侧面,真正落实到教学 1

中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此,斯克利汶曾提出了“目标游离评价”理论,主张评价不受目标的局限,而关注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有学者进一步将目标划分为“期待目标”和“到达目标”,前者是宏观的、概括性的目标,反映了通过教育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期待和基本方向;后者则是微观的、具体的目标,具有通过教育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确定完成的性质。我们认为在确定评价目标时应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抽象概括化,用简单空泛的公式去套生动具体的教育实践;另一种倾向是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用琐碎、孤立、繁杂的目标集合冲淡总体目标这一本源。正确的方法应是以总目标为理论核心,具体地制定动态的、结构性的目标体系,而对其实现程度的评价则以可测度的、可操作的、不一定与教育目标一一对应的指标体系来进行。一般考察三方面的指标:

1、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与否

教师的教学概念和教学设计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教师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了解程度,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整体把握,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等都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不是单纯地提供某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简单教学内容。

2、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

学生的参与状态指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任由教师摆布。

3、教学过程对学生创造性的激发程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贯彻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答问题以及提高有没有独创性。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的反思

1.认真思考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出现的形式化、片面化甚至绝对化的做法,其根本原因是许多中小学领导,教研员和部分教师对新课改及其理念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比如,将提倡启发式等同于不要讲授法;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推向极端,要求课堂每节要有“合作”、每节要有“自主”、每节要有“探究”等等。上述理解完全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

2.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领导、教研员和教师形成了政策怎么说,领导怎么评,教师就怎么教的思维定势,在实践上很少主动钻研有关教育理念及其文化内涵,更缺少创新。再加上许多中小学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很少静下心来钻研新课程改革,致使在新课程评价中依据旧标准评价新课堂,或者只关注表面现象而忽视其本质。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课程理念,都要通过教学来实现。而在本质上,教学永远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养成良好个性的特殊认识过程,它的核心功能就是促进学生发展。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缺乏对中小学领导、教研员和教师有针对性地培训是新课改实施“不利”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教师培训的最大特点和最大缺点是不管领导、教研员还是教师都是被迫参加培训,应付差事,培训中学习的东西侧重于政策导向,被培训者很少专心去研究新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及其文化背景。而且,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课程不系统。所以,我们要健全教师、教研员和领导的培训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调动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钻研新理念的积极性,克服他们将自己放在课改对立面的消极思想,使他们不仅成为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力量,而且成为研究新课程的主要力量。总之,只有形成一支“研究型”领导队伍和教师队伍,新课改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2.对于学生评教应持谨慎的态度,将学生评教视为教育的创新之举未免过于荒唐。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深奥的认知实践活动,教师如何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选择教学方法,以怎样的理念去组织教学等,3.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要遵循以质性评价为主,以量化评价为辅,坚持评教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的原则。质性评价在操作层面应涉及课堂师生活动的如下方面:一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方面,包括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解释的正确性;教师对教材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选择教法的能力;教师创造教学情景的能力;调控课堂中师生人际互动的能力;教师的敬业精神以及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等方面。二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包括学生如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及其参与程度;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及深度;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程度等。这些方面只能从质的方面去评价,而不能用数字来描述。质性评价在本质上不排斥量化评价。量化评价对教学中诸如教师讲授时间和学生

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学中知识点的密集程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数量、老师和学生提问的次数、学生掌握某一技能所用的时间等能做出精确的数字化描述,这些是质性评价所不及的。因此,在质性评价的基础上辅以量化评价可以更为客观地对课堂教学做出价值上的判断。

二、对策

根据当代国际教育评价的特点和趋势,针对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开展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应采取以下基本方略。第一,在教育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上,应坚持实事求是,注意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统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评价制度和评价理论。同时,也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需要为依据,以教育目标为准绳。美国学者豪斯在分析西方现代各家评价理论时提出,它的理论基础是 “ 自由主义 ” 或者说 “ 自由 ”、“ 民主 ” 精神,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因此,我们在学习西方评价理论与技术时,必须仔细地加以鉴别。在理论基础上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认识论;在研究方向上应坚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指导方针上应坚持以我为主,合理地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评价理论和经验。

第二,在教育教学评价的目的观上,应坚持以 “ 形成 ”、“ 改进 ” 为主,真正使评价成为教育改革的推动因素,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纠正、改进、激励、强化等教育功能,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有力的措施。

第三,在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方法上,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教育评价改革的实验研究,构建适合管理的教育评价模式。

第四,在教育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上,应实行 “ 官民结合 ”,以保证评价的学术权威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项目后评价细则 篇6

司计〔2005〕35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石油计字[2005]218号),规范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建设项目,根据投资项目管理权限,分为股份公司及专业公司审批管理的限上项目(以下简称限上项目)和分公司审批管理的限下项目(以下简称限下项目)。限上项目和限下项目的范围,参见分公司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竣工投产,并经过一段时间生产运行的建设项目,就该项目的前期论证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以及生产运营等全过程和项目目标、效益、影响及持续性,按照股份公司规定的内容和标准进行的客观的、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第四条建设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环节。建设项目后评价以投资决策层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第五条建设项目后评价分为简化后评价和详细后评价。详细后评价包括建设单位自评价和咨询单位独立后评价。

第六条所有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简化后评价。

第七条根据项目管理权限,在简化后评价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对全局影响较大、能以点代面的项目进行详细后评价。

第八条进行详细后评价项目应该具备的条件:

(一)项目全部建成后经有关审计部门进行了审计;

(二)项目由主管部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并经过1-3年的生产运营;

(三)建设项目具备前期工作、建设实施和运营效益等方面的资料。

第九条对长期不能建成(超过设计工期1年以上)或建成后长期(1年以上)不能投产的项目应进行详细后评价。

第十条技术改造项目,应在编制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前,对原项目进行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造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一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分公司及分公司所属单位。

第二章项目后评价管理体系

第十二条分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实行以规划计划部门为主导管理,业务部门密切配合,科研单位技术支撑的统一制度、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十三条分公司规划计划处是分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归口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制订分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价规章制度;

(二)指导和检查二级单位建设项目简化后评价,上报限上项目简化后评价成果;

(三)落实股份公司或专业公司后评价计划,组织限上项目自评价工作,并上报自评价报告;

(四)制定分公司限下项目详细后评价计划,组织限下项目详细后评价工作,委托限下项目独立后评价咨询单位,组织验收和交流限下项目详细后评价成果及评价成果的利用与反馈;

(五)组织分公司后评价业务培训。

第十四条二级单位规划计划部门是本单位后评价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应在部门内设置后评价岗位,专人负责项目后评价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完成建设项目简化后评价工作;

(二)完成股份公司或专业公司后评价计划下达的限上项目自评价;

(三)编制建设项目后评价建议计划。

第十五条勘探开发研究院是分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技术支撑部门。负责总结和分析简化后评价结果,提出分公司详细后评价建议计划,指导限上项目自评价和限下项目详细后评价。

第十六条分公司机关业务部门按其业务范围,在后评价工作中履行相应的业务指导职责。

二级单位业务部门按其业务范围,协助和配合完成后评价工作。

第十七条项目后评价应落实责任。二级单位应将后评价工作落实到责任部门和个人,对后评价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负责。

第十八条项目后评价工作应建立定期交流制度。规划计划处在每年底组织召开分公司后评价工作研讨会,总结项目后评价成果,交流后评价工作经验。

第十九条项目建设单位要依据后评价意见提出改进措施,认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规划计划处。

第三章建设项目简化后评价

第二十条所有建设项目,在建成投产一年内,由建设单位完成简化后评价。

第二十一条简化后评价按股份公司规定的简化后评价模板编制。主要是针对项目建设前期、建设实施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第二十二条二级单位应在每年5月底和11月底将简化后评价成果以文件形式上报规划计划处。

第二十三条规划计划处在总结和分析简化后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按项目管理权限以分公司文件形式报股份公司或专业公司。

第四章限上项目自评价

第二十四条分公司根据股份公司或专业公司下达的后评价计划,开展下达计划限上项目的自评价工作。

第二十五条油气勘探项目、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油气管道项目、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和销售项目自评价报告应按股份公司颁布的后评价报告编制细则的要求进行编制。其它项目自评价报告可参照编制细则编制。

第二十六条限上项目自评价应在股份公司或专业公司下达计划规定时间内完成,其工作程序是:

(一)编制阶段。建设单位按照下达计划的要求,成立项目组,制订工作计划,收集、整理资料,编写自评价报告初稿。

(二)审查验收阶段。项目组将自评价报告初稿提交规划计划处,规划计划处组织有关业务处室和专家对自评价报告初稿进行初审,审查通过后,由规划计划处将自评价报告提交计划下达单位验收;

(三)修改完善阶段。项目组按照计划下达单位的验收意见修改、完善自评价报告,最终形成正式文本。

(四)完成上报阶段。规划计划处按管理办法规定行文上报计划下达单位。

第五章限下项目详细后评价

第二十七条分公司管理的限下项目详细后评价包括建设单位自评价和咨询单位独立后评价。

第二十八条限下项目详细后评价工作程序。

(一)规划计划处在每年1月底,下达详细后评价计划;

(二)规划计划处在下达详细后评价计划后10个工作日内,择优选择并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单位进行独立后评价。

为保证后评价的公正性,承担项目后评价的咨询单位与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单位原则上不能为同一单位,项目后评价的主要负责人不能是该项目前期评估的负责人。

在委托系统外咨询单位开展独立后评价工作时,应与其签订委托合同和保密协议;

(三)规划计划处收到建设单位自评价报告后,组织有关业务处室和专家对自评价报告进行验收;

(四)规划计划处收到咨询单位独立后评价报告后,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对后评价成果进行交流。

第二十九条限下项目建设单位自评价工作程序。

(一)建设单位应在分公司下达的后评价计划规定时间内,组织完成建设项目自评价报告,并对提出的评价结果负责;

(二)报告编制要求。从项目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采取“前后” 对比方法。突出实施效果评价,侧重前期工作、建设实施、生产运行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评价,对项目预期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并为开展项目独立后评价作好准备。

(三)限下项目自评价编制程序参照本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

(四)建设项目自评价报告经规划计划处验收后,以建设单位文件形式上报规划计划处,包括文件5份,自评价报告15份。

第三十条限下项目独立后评价工作程序。

(一)咨询单位独立后评价应在合同约定时间(一般为30个工作日)内完成,编制完成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并对提出的评价结果负责;

(二)独立后评价必须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咨询单位应从项目投资者和项目业主以外的第三者的角度出发,独立地进行。

(三)报告编制要求。独立后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深度须达到股份公司后评价项目编制细则的要求。应在分析自评价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采取“前后”对比和同类项目“横向”对比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影响评价,重点对项目前期决策、经济效

益、影响和持续性、项目竞争能力和成功度进行评价。报告所提的建议应具操作性。

(四)独立后评价报告完成后,以咨询单位文件形式送达项目委托单位,包括文件5份,独立后评价报告15份。

第六章信息反馈

第三十一条建立后评价成果信息反馈制度。为使后评价成果在分公司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规划计划处应及时将已经完成后评价工作项目的结论性意见,反馈到有关领导、项目管理部门、建设单位、项目前期咨询评估、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

第三十二条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馈后评价信息的主要方式有:定期在网上发布后评价情况报告、后评价综合报告以及后评价工作研讨会等。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分公司限下项目详细后评价经费由管理费用渠道列支。

第三十四条本实施细则由分公司规划计划处负责解释和修改。

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潜江市园林办事处工农新村旱地内 (积玉口镇、老新镇为分试验区) 。紧临农用交通要道和排水沟, 运输便捷。土壤为轻壤土, 前茬作物为油菜籽。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棉花, 品种为鄂杂棉13F1。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密度处理, 分别为19 500株/hm2 (CK1) 、22 500株/hm2 (A) 、25 500株/hm2 (B) 、28 500 (株/hm2C) 、31 500株/hm2 (D) 、34 500 (E) 、37 500株/hm2 (CK2) ,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20 m2, 四周设保护行。试验总面积420 m2。

1.4 试验方法

试验田4月16日播种,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5月19日移栽, 8月9日统一打顶。肥水及病、虫、草害管理按当地种植水平进行[4,5,6]。各小区棉花分捡、分晒、分称, 计算籽棉产量[7,8]。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生育期

移栽密度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不大, 各处理现蕾期、开花期相差不大, 只是吐絮期CK1较其他处理提早4~9 d。

2.2 生育指标

果枝层数、总果节、成铃率与密度具有相关性。密度越高, 单株果枝层数、总果节数越少, 成铃率越低。9月15日田间调查发现, 种植密度由19 500株/hm2增加至37 500株/hm2, 单株果枝层数由23.8层减少为20.4层, 单株总果节由130.6个下降为92.0个, 成铃率由31.1%下降为22.4%。但株高、脱落率、烂桃率与密度无相关性 (表1) 。

2.3 产量分析

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比较, 处理A产量最高, 较CK1增产110 kg/hm2, 增幅2.32%, 较CK2增产160 kg/hm2, 增幅3.41%;处理B产量次之, 较CK1增产95 kg/hm2, 增幅2.00%, 较CK2增产145 kg/hm2, 增幅3.09% (表2) 。根据Duncan新复极差多重比较结果, 处理A、B与处理D达到显著水平, 其他处理相互间无显著差异。所有处理差异均未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3) 。

3 结论

(1) 棉花产量与移栽密度具有相关性, 但因棉花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相关性不显著。杂交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应加强肥水管理, 合理密植, 充分发挥个体优势, 在湖北潜江地区栽植密度以22 500株/hm2左右为宜。

(2) 杂交棉因品种生物学特性不同, 其株型、结铃性、丰产性各不相同, 具体到单个品种的种植密度, 应加强引种前试验、示范, 以确保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1]杨平华, 唐先维.以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带动棉花生产[J].中国棉花, 2004 (7) :42-43.

[2]杨平华, 唐祖宁.涝灾对棉花生育的影响及抢管措施[J].江西棉花, 2005 (6) :45-47.

[3]陆明.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J].农村科技, 2006 (11) :21-22.

[4]高胜, 夏绍南, 柯兴盛.棉花不同密度对铃重和衣分的影响[J].江西棉花, 2009 (5) :22-24.

[5]叶瑞.棉花油后直播合理密度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0.

[6]李玉芳, 李景龙, 杨春安.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江西棉花, 2009 (5) :31-33.

[7]宋美珍.我国棉花栽培技术应用及发展展望[J].农业展望, 2010, 6 (2) :50-55.

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篇8

在干预区,对高危人群以村为单位以讲座或讲课的形式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和高血压综合防治措施。同时辅以发放宣传高血压知识的挂历、张贴画;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不定期播放宣传材料。基线和干预后分别选取部分干预区、对照区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访谈式调查。

调查结果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高危人群: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血压病;体质指数≥25;每日饮白酒≥100g,且每周饮4次及以上者;血压水平SBP130~139mmHg和(或)DBP85~89mmHg。以上条件之一者。

结果

本次调查对照区64人,干预区63人。

干预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结果见表1、表2。对照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结果见表3、表4。

健康行为流行率:干预人群干预前饮食食盐偏淡行为22人,健康行为流行率34.9%;干预后饮食食盐偏淡行为46人,健康行为流行率73.0%。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

对照人群基线时饮食食盐偏淡行为38人,健康行为流行率59.4%,2年后饮食食盐偏淡行为45人,健康行为流行率70.3%。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不良行为改变率:干预人群干预前饮酒者16人,干预后饮酒者5人,不良行为改变率68.7%。

对照人群基线时饮酒者25人,2年后饮酒者22人,不良行为改变率12.4%。

干预区与对照区不良行为改变率,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

讨论

上一篇:承包水暖合同书下一篇:写银杏叶的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