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也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8篇)

也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本学期,我校推行了三至五年级的语文双班教学,大家更是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着探索与实践。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全州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也正是“有效教学”。于是,新学期伊始,我便积极投入到教学教研中来,每堂课下,我都深入地反思:我的这节语文课堂是有效的吗?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师生和谐——为有效课堂奠基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教师应努力做到:

1、课伊始,情已生。在课堂启动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画面、聊天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调控学生情绪,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

2、课进行,情更浓。课堂要成为充满生命气息的空间,师生真情投入,围绕主题进行平等融洽的对话,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心领神会,精神愉悦,个性潜能得到了发展,这就是我们所向往的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

3、课已终,情犹存。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在课后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让师生的和谐延伸到课外,做到教学相长。

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有了爱心、责任心,便会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深刻、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修正自己的低效或无效行为,努力营造师生和谐和温馨的课堂氛围。

二、目标明确——为有效课堂导航

课堂教学的有效离不开清晰、集中、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那么,怎样才能拟定科学、精当的导向性教学目标呢?

1、要研究“课标”。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把握“课标”的精髓,领会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要求,并认真思考如何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当中。我们只有心中有了目标,前行时才不会迷失方向。

2、要研究文本。课前,我们要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这是一个预设过程。还要本着“教一节课,备一辈子课”的精神,比较全面地掌握教材所蕴含的语文学习资源、所传递的价值取向和编者意图,然后结合学段要求,初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这是一个从宏观到具体,逐渐从想象走向课堂教学的过程。

3、要研究学生。“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所以,我们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对他们的学习状况了然于胸。我们的教学才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要学会整合。我们要做文本与学生的知音,要在把握“课标”、吃透文本、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文本资源进行合理取舍,有效整合,根据教材的路径,尊重学生学习的路径,去设计、去寻找一条既能反映“课标”精神,又能体现语文特点;既能凸显文本特色,又能合乎学生实际的最佳教学路径,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沿着这条路径自由徜徉在文本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地点拨,巧妙解决“生成”,就不会置“动态生成”于不顾、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反而能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

三、面向全体——为有效课堂增效

全面参与、有效参与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离开了全面性和有效性,课堂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失去生命力。

1、全面参与。实现全面参与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参与的切入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适度而又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即每节课最好有上限和下限目标。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设计问题,落实知识点,抓准精练点,组织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参与带来的成功与满足,都有所发展。

2、有效参与。要实现学生主体有效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伴随学生的积极体验,这是一种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中,教师要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探求,深入钻研,充分讨论,使他们思维得到启迪,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四、自主探究——为有效课堂铺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而要通过巧妙的启发诱导,点燃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让学生的创造才华和个性品质飞扬。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它对于学生来说是自由的、是思想的、是成长的。

1、自由的课堂。意味着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得他们的身心获得一种自由和安全感;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得他们对文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主探究的欲望;还意味着我们必须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得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能够在文本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2、思想的课堂。思想意味着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积极的思维活动,要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与文本的脉搏一起跳动,产生共鸣;意味着课堂教学要引发一些矛盾冲突,让学生直面矛盾,潜心会文,熟读精思,交流碰撞,分享收获。

3、成长的课堂。课堂上我们应该聆听学生心灵成长的拔节声,使得他们的语言在读书的过程中变得丰厚,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变得丰富,思想在碰撞中变得深邃,智慧在对话的过程中变得灵动。

在富有智慧挑战的问题情境面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去探索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去实现思维和认识的升华。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种经验对学生尤为重要,这势必将内化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并成为学生日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五、评价适度——为有效课堂助推

课堂上,学生学习最有效的直接动机就是教师的激励性评价,笔者认为评价要适度、客观、公正,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学会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许多优秀教师非常善于运用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交流合作等进行评价,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你的回答虽不全面但可以看出你爱动脑筋的孩子。”“谢谢这位同学,你可以做老师的老师了。”“没关系,慢慢来,相信你会有进步的。”„„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似乎特别智慧,这种智慧来源于天性,更来源于教师润物细无声的睿智点化,它让我再一次体会了教育最本真的一面——点化、润泽、成长。作为教师应该从心灵深处激动,从情感深处常识,不吝啬赞美的语言,通过眼神、手势等,给予学生最恰当的褒奖,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受奖者自豪,从而更自信,更爱语文让他终身受益;让他的同伴羡慕、仿效,激起“你能,我也行”的豪情。

六、持续反思——为有效课堂服务

有位专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从本质上说,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循环往复,是的研究的自我和教学的自我进行对话,又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教育是实践性智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的抬,并把反思导向深入,最终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提升育人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常常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了什么呢?有没有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预设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问题的根源何在?由此,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设计。

也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2

一、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广大教师务必真正转变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尽情表现,将“玩”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究知识,还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

1. 巧妙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问题既是调节和组织课堂教学的手段,又是引领课堂不断进入纵深的法宝。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是离不开问题情境。因此怎样创设问题情境,直接关乎学生能否深入学习,能否有效触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我在揭示课题前,先利用多媒体再现前些年我国南方地区遭遇洪水灾害的情景,然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大家刚刚看到的这一幅画面,你脑海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最多的词语是“人民解放军”,我就此板书课题,继而引导学生质疑:“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人民子弟兵会有什么样撼天动地的壮举呢?”“人民子弟兵有危险吗?”“人民子弟兵是怎样保卫大江的?”……此时此刻,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被激起,自然而然地进入探究情境。

2. 引导师生互动,加深学生理解,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二者在此过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能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绝不是主宰。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互动、精神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开发潜能、唤醒对方心灵的所在。教师要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活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如教学课文《狐狸和乌鸦》,在学到课文中狐狸在乌鸦的甜言蜜语的吹捧下上当的内容时,鼓励学生上台和我合作表演这个吹捧的过程,有一个学生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而且我们合作得有板有眼,赢得了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样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很快结束,学生感觉特别开心,既获取了知识,又发展了师生双方的综合素养,使语文课堂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3. 开展教学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积极的课堂评价能够起到助推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评价作为激励学生进步的有效手段,以此体现以人为本,彰显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当然,教师要客观真实,语言要恰当自然,切不可让学生感觉夸大其词,言不由衷。唯有真实,恰当评价才会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整个身心的能量,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教材为本的原则,凸显教材的指导作用。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师生从事教学活动的依据,对教材的研读和领会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关键。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上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自己钻研出味,才能教出味。”研读教材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钻研教材,要做到源自教材,超越教材。

源自教材需要教师深入文本,对文本的内容与情感等因素进行准确、深入、独到的解读,即对于文本的每个语段、每句话甚至每个标点,都要细细品味、仔细揣摩,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与感受,成为文本的知音。超越教材需要教师跳出文本,对文本的结构、语段间的联系、文本的语言风格、表达特色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赏析,感受文章语言表达的魅力,捕捉作者富有个性、灵性的表达。源自教材,超越教材的研读过程,如同下海潜水,潜游得愈深远,领略的风景就愈发美丽,得到的感受也就愈独特。

对于课文的品读,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教师的确也无所谓深度领悟,但作为课堂教学,必然需要教师认真研磨,加深理解,走进作者内心,充分感悟。如学了这篇课文,能为学生的语言、思维等的发展提供哪些资源,学生的情感态度有了怎样的提升,进而从教材中挖掘出适合本年段、本班级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的资源。

三、坚持训练主线的原则,夯实语文教学的根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大凡那些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无不着力于训练,将其有效地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其训练为主线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巧妙实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窦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三个环节,通过对多个文本的补充阅读,让学生经历文化的开放的语文课堂。通过师生对三个环节的总结归纳,借助对补充的内容的阅读感悟,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在不经意间夯实了学生的语言文化根基。

也谈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篇3

笔者多次抽机会和许多不同学校的学生闲聊,发现即使在重点中学,在语文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打游戏的学生也不再是个例,现状令人堪忧。其实,在很多时候,语文老师讲得激情飞扬,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老师满腔热情,学生却没精打采;老师在课下疲惫,上课时精神,学生则在课下活跃,上课时萎靡。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再找学生聊一聊,就会发现我们的劳动收效甚微,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真可谓“事倍功半”,所以我们不得不反思自身的问题,不得不变通教学方式。

就笔者本身而言,在以前的教学中可能存在着诸多问题:照本宣科,拓展有限;机械死板,不够灵活;浮光掠影,主次不分。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面有所欠缺,方法不够灵活。

当然,提高有效课堂的途径很多,譬如认真备课、深入了解学生、精讲多练、目标明确、主次分明、加强课堂管理等。在此,笔者仅从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一方面,谈谈课堂的有效性。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涉及面广,包容量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所以,课堂的有效性就显得异常重要。笔者从教十余年,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要上好语文课,让所有学生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有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关键。在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一、老师只有“爱其生”,学生方能“信其道”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喜欢你,自然愿意上你的课。你有缺点,他们能理解;你有失误,他们能包容。实践也证明,许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并非都靠高超绝伦的教学水平赢得学生的欢心,而是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博大的爱心。真正的语文老师不是靠维系师道尊严做老师,而应当设法让学生产生对自己道德上的折服、情感上的依恋和人格上的崇拜。要达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近几年,笔者注意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课堂上尽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自觉地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学生就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就会自主学习,并兴趣盎然。二是更多地在课外做工作。教师应抱着宽容、理解和帮助的态度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学生思想上的苦闷,纠正学生思想上的偏差,审时度势,或鼓励,或安慰,或指明努力方向。对于性格内向、精神压力大的学生,教师不妨主动一些,有意地开启他们的心扉,缩小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一旦成功,这些学生对教师会格外信任、尊重,学习兴趣就会骤然大增。另外,适度地和学生一起闲聊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甚至开开玩笑,参加一些学生活动,都是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一位学生曾在给笔者的信中写道:“两年一个代沟,咱们中间已有五条沟,但咱们一年时间就搭起了十座桥……我最怕像玉皇大帝一样高高在上的老师,既然高不可攀,只好退避三舍了。”可见,如若没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纵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凡,学生也难以对他的课产生兴趣。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尽力发掘学科优势,点燃学生对母语的情感火花,自然会使学生乐意学、主动学。具体说来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做。第一,用生动的语言去熏陶学生。文学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语言生动既是语文的特点,又是对语文的要求。语文教师当终生锤炼语言,用语言把一幅幅立体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旦学生对语言的美有了感受,学习语文的热情也会倍增。第二,用优美的意境去感染学生。诗词和散文教学中,“造境”是必需的基本功,学生一旦进入了文学作品描绘的意境,就会流连忘返,会自觉地品读、体味、积累。第三,用饱满的激情去打动学生。有不少语文教师缺乏个性,特别是缺乏激情,讲课如唱催眠曲,学生哪来兴趣?一位学生曾在作文中写道;“当你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你的投入。你的激情令人振奋,我感动于其中,不由得被你带入了一幅幅画卷中,我从此也懂得了应怎样用感情去读每一个形象。我喜欢上了语文课。”老师的激情能带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是促使他们兴趣降生的法宝。第四,用深刻的哲理启迪学生。语文课的主题内容是文学,名文佳作中渗透着人文精神,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人生,“品诗、品文、品有字之文章,悟情悟理悟无字之人生”。读屈骚,悟其“上下求索”的追求精神;读陶潜、李白诗,悟其不向权贵折腰,傲岸王侯的刚直人格;读东坡诗文,悟其旷达的智慧人生……当学生从语文中得到对人生有价值的启迪时,便会自觉地去读、去悟。第五,用崇高的人格塑造学生。语文课本中有一大批爱国志士的形象,他们或埋头苦干,或拼命硬干,或为民请命,或舍身求法;有一批优秀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勤劳善良,或自尊刚烈,或坚持正义勇于斗争;有一批书生形象……这众多形象体现着丰富的人性、正义感。语文教师可以设法用这些形象所具有的崇高人格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达到“教学生三年,育他们三十年,为国家民族三百年”的目标。总之,只要我们切实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就不怕激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不断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以强化学生兴趣

中学生处于较活跃的年龄段,对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深恶痛绝。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需以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为教师变化教法提供了条件。只要老师愿意转变观念,讲课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抓住每课的精要,向深度探求,就能做到形式多样。记得笔者曾经把《记念刘和珍君》上成了朗读领悟课,把《拿来主义》上成了答疑课,把《群英会蒋干中计》上成了对对联课,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上成了说书课,把《阿房宫赋》上成了自主探究课,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上成了导写课,把《念奴娇·赤壁怀古》上成了人生感悟课,把《祭妹文》上成了诵读感染课……这些课都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文言文教学,尽量少用串讲式,多用评点式、改写式、诵读品味式。练习课更应异彩纷呈,生动活泼的练习犹如一支支兴奋剂,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奋点,而且可使之长盛不衰。还记得“说文解字”练习课上,汉字的意蕴让学生惊讶;采用现场打分式的仿例造句练习课上,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对“韩寒现象”的讨论又使他们欲罢不能。实践证明,课堂组织形式中,茶馆式、讨论式、精读式、陶冶式、畅想式、质疑问难式、析题式等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为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机会,从而能激活他们的兴趣,也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引来兴趣之源的活水

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产生了病态的学习观念——学语文就是学课本,学好了语文课本就是学好了语文。因而,他们懒于课外阅读,求知欲被扼杀,自学语文的意识几乎完全泯灭,兴味索然。针对“此症”下的“药”只能是:把教材讲得精要些,使它回归“例子”的地位,让学生读活书以引进语文学习的活水。具体说来,笔者从三个方面做了尝试,一是收看四个电视栏目,它们是“东方时空”、“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焦点访谈”。学生普遍有感触的节目可用一定课时组织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辩论以激活兴趣。通过电视节目这个窗口,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走向了开放的社会,相当程度地解决了作文无米为炊的问题。二是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名著。名著是特定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优秀文化的结晶。阅读名著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推荐阅读《家》、《雷雨》、《简·爱》、《老人与海》、《文化苦旅》等名著,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在讲课时可以穿插有关的精彩片段,可以请读过的同学复述部分内容。学生一旦尝到了阅读名著的甜头,就会主动去阅读,终生受益。此外,推荐学生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同样是激活阅读兴趣的好方法。第三,开设古诗词朗读赏析课。诗词的朗读、鉴赏水平体现着人的文化素养,每两周上一节诗词朗读赏析课对激发学生自觉学习诗词的兴趣有很大作用。课上可以欣赏名家朗读,也可以让学生登台朗诵,还可以由老师传授朗诵方法。总之,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悟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教师设法“开源”,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方面引导学生学语文,上进的孩子们自然会兴味十足。

五、引进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成功感中增强兴趣

激励是以社会需要和人的内在期望、动力的结合为特征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激励可用两种方式:一是目标激励。综合分析学生的实力,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制定较切实的目标,当学生通过努力实现了这个目标时,便是一次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愉悦心情可以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倍增。记得去年秋,一位高三的学生找笔者批改作文。看完后笔者说:“以你的文笔高考能考120分以上”,然后就高三复习的方法做了点拨。此后她学习特别用心,期末成绩揭晓,她的成绩竟高达124分,第二学期优异的成绩一直居高不下。老师作为育人者,对所谓的“差生”必须转换视角,变挑剔为欣赏,给他们合适的目标,我们一定会受到丰赡的精神回报。二是成功激励。成功感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尤其是不很成熟的中学生,他们比较容易感情用事的成分较大,及时地肯定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激活兴趣特别重要。比如作文讲评课,笔者的原则是多讲评优秀作文,对不成功的文章则私下交谈,绝不在课上做反面讲评。每次讲评作文都宣布2—3篇特优作文,让这几个学生读作文、谈构思,利用他们想保持优势的心理让其争做作文先锋,同时也诱使其他同学涌动“赶超”心潮;讲评5—7篇优良作文,既让这些同学收获成功,又能明了努力的方向;点名读一批作文中优美的段落或句子,让这些同学发现自己作文的闪亮点。这样,学生不再把作文看做负担,而是从写作中感受成功。学生自主作文方兴未艾,不少人为了写出好文章积极主动去阅读书报,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实践证明,老师的激励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产生怀疑,从而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挖掘自己巨大的潜能。

语文学科有易激活兴趣的优势,它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比其他学科更突出,能否激活学生兴趣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效果。而激活兴趣是一门艺术,惟有艺术才具有魅力,才能使学生着迷地进入角色。希望天下的语文老师都来关注这门艺术,发展这门艺术。

(马涛 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 710077)

也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数学教学论文:也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覃福旺

【摘要】教师在课堂的导入、提问及课堂课后练习等教学环节都要做到有效,使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环节个性培养全面发展有效性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令许多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那么何为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进步,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为无效教学。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导入的有效性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开端

课堂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有效的导入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由旧知向新知的自然过渡,从而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

例如“巧设悬念法”就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法。巧设问题留下悬念,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上课伊始,可根据所教内容的性质及教学目标,把所要讲授的问题设为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例如在教学初一数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我先组织猜年龄的游戏:“同学们,老师能猜中你们中每一个人的年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不信!”“那就试试看,只要你们把自己的年龄除以2再减去4,把计算后的结果告诉我,老师就能猜出你们的年龄是多少。”一位同学很快说出一个数字3,(教学论文 )我马上猜出这位同学的年龄是14岁,这位同学马上说:“老师猜得对!”另一位学生报上一个数字2.5,我脱而出:“是13岁!”这时同学们议论开了,“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呢?”接着让同学们相互试着猜,很快他们找到了“诀窍”。

二、提问的有效性是医交流平台的有效手段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的教学,而思维由问题开始。因此,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有效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可是,现在有的课堂提问存在重形式轻思维本质、重结论轻思维过程、以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等现象,使课堂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与学的关系等因素,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地提出问题。

1.针对性原则

提问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点来设计。一问重点,对重点要反复设计问题,要抓住重点内容、词语来设问,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学生进一步解答相关问题奠定基础。二问盲点,盲点即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在解决问题中又往往会影响人们正确思维的地方,教师应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盲点。三问模糊点,在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相混淆的知识,对学生的模糊认识必须予以澄清。如可设计对比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清是非,也可以设计归谬性问题,让学生在不自觉地一步步陷入明显的谬误之后再帮助他们分析失误之处。对模糊点进行恰当的设问,往往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强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四问发散点,发散性设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

2.层次性原则

提问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的,对某个问题的解决设计一些“子问题”作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这就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问题设计有层次性,其基本要点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成一系列子问题,通过解决子问题逐步消除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终取得原问题的解决。例如,对“怎样分一条已知线段成2:3:4”这个问题可设计下列子问题:

⑴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哪个知识点?

⑵对题目给出的比例,你能联想到什么?

⑶怎样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作图?

⑷若把问题改成把线段分成3:5:7,又该如何作图?

⑸反思这个问题的作图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3.趣味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兴趣,因此如果教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为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因素。例如,在讲“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将定理的引人作如下改编:“小明绕一个三角形花坛的外围走一圈,到每一个拐弯的地方行走方向都转了一个角度(∠1、∠2、∠3),那么回到原来位置时,一共转了几度呢?你想知道三角形的外角和吗?”这个问题来自生活,问题情境学生熟悉,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练习的“有效性”是巩固知识的保证

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特别要注意:

1.关注课堂练习的基础性,适量性,层次性

在设计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考虑到练习的难度和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由易到难进行安排,达到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的目的。课堂练习要力求做到练习量少,重复性少,层次性强。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设计如下问题:先叫学生用自备的火柴搭建正方形:

⑴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

⑵搭三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

⑶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是怎样想到的?

⑷如果用N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

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如何由若干个特例归纳出其中所蕴含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容易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一定的成功感,还通过经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2.关注课堂练习的多样性、挑战性、趣味性

课堂练习的设计如果不具有多样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很难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设计课堂练习不仅在题型上力求多样性,填空、选择、解答、证明分别运用,而且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的情况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到概率的时候,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⑴试着计算我们国家发行的体育彩票中奖的概率;

⑵七位数的彩票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计算发行彩票的赢利率,使他们对彩票,抽奖一类的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当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时,激起学生学习和探讨这个问题的欲望。在考虑问题的挑战性时,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让学生尽可能“跳一跳”就可以摸得着,不能一味增大问题的难度,致使学生望而生畏。

3.关注课堂练习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同一水平的练习很难达到同一效果,同一问题对于数学困难生较难,而对于优秀学生则可能索然无味,因此,优质课堂练习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具有差异性。

例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设计的课堂练习;

⑴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

⑵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⑶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

⑷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多少?

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B层次同学要完成①②③题;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①②题。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课堂练习时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基础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4.关注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

⑴集体反馈订正,即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作业后,师生对答案,教师当堂点评,缩短了错误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的停留时间,有效的把错误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⑵针对性面批辅导,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错误,及时给予面批辅导,并在教师帮助下及时纠正过来。

总之,教师要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真谛和内涵,把握好各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在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方面得到发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5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参考学校教职员工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各级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进行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组织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

(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

(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

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青年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

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有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教导处制定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现规定:后进生成绩每提高5分,过程考核奖励任课教师10分;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还可以进行物质奖励,优先评优评先等。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开学或结业典礼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

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

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第四、教师操作。

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

第五、自我提升。

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

第六、家庭协助。

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各位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执行本措施,由于个人不执行此项措施和执行教学常规不力,导致教学质量滑坡或不达标按学校相关规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接受处罚。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就语文教学而言,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简单地说“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正当的方式和手段,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一、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人们常说医生的功夫在临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一堂好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却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设计教学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必须了解学生。

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处理好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教学生理解“饱经风霜”这个词时,他只是说,“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大家想好后,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几分钟后,学生写出来的话便有饱经风霜的意思了。短短一则案例,便可知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确确实实学到了知识,既高效又简洁,学生不喜欢才怪!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他们活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但一节课40分钟,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要自始至终保持高度注意和积极思维是很困难的,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列宁也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追求。”因此,调动情感,激发兴趣,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根本保证。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认识活动的内驱力,而良好的情境才能激发人的情感。

在课之始创设情趣氛围,使求知成为一种动因。在新课教学之前,要重视新课导入语的设计,让学生尽快地进入特定的情境。如教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课前可展示深圳特区如今的繁荣景象的画面,并伴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如“同学们,这里是现在的深圳特区,瞧,座座高楼大厦琳琅满目,人们穿着高雅华丽;工作之余,各种悠闲方式应有尽有,幸福满足写在人们的脸上。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可是你们道吗?改革开放以前的深圳只是一个小村庄,那里又是怎样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深圳变化如此之快呢?你们想知道吗?这样精心设计的导语,便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探求新知成为动因,良好的开端已成功了一半。

在课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课中,教师除了使用激情的语言外,应积极采用电教、插图、简笔画等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太阳》、《沙漠之舟》《手上的皮肤》等这些较为枯燥的说明文时,可用简笔画适时画出太阳、骆驼、手形的样子。这样便会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关知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课后创设情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地探求未知。下课前,如能留下故事的悬念,设计让人寻味的问题,定能激起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成年人况且常会被“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的提法所吸引,更何妨好奇心极强的少年儿童,不“打破沙锅问到底”才怪呢?如一位老师在教《美猴王》时,曾设计这样的结束语:“学习了课文,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西游记》这部书中,吴承恩又刻画了孙悟空的什么形象呢?请大家课后读一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学习了《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同学们了解了孙晋芳,为了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女排,了解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我这样设计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孙晋芳,郎平,你们一定想了解更多的中国女排姑娘吧,请大家阅读鲁光的《中国姑娘》。这样,教师就达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阅读课外书的目的。

三、加强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课堂训练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并运用好听说读写训练,既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先谈谈听的训练。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录音朗读,听教师范读等,来激发情感,培养兴趣。如在教完《一夜的工作》后,我向学生介绍《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并配乐朗读给他们听,这样便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更深理解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总理就是这样为人民奉献一生,这样“总理为人民,人民爱总理”这一感人至深的主题也得到深化。

其次是说的训练。教师可根据实际,设计“主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然后,让同桌、小组讨论,或是全班性汇报,或是让学生质疑、释疑解难,使学生积极地多动脑筋多动口。这样,一则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二则通过教学信息互通交流与反馈,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再进行有的放矢的“导”,以促进学生认知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最近发展区”获得新知。说的训练形式多样,可采用看课题,说题旨,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看插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口头表达能力;学词语,说句子,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读语句,说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品段落,说段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抓中心,说体会,培养学生语言传情能力。

接着是读的训练。《新课标》非常重视读,总目标,阶段目标都着重指出读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实质就是导读过程。读的形式也很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略讲、精讲的需要等,选择读的时机和形式,而不能为读而读,流于形式。

最后谈谈写的训练。只要我们随手翻开语文课本,就可以发现课后有许多练习都与写有关。如读读写写,听写、默写,造句、小练笔等。教师切不可简单地以讲来代替,应让“写”进入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写,写自己所见,写自己所闻,写自己所感,包括画画、写写、批批改改。加强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充分利用“写”这一练习来巩固记忆。

四、运用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有经验的的老师往往十分善于运用评价的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通过评价,学生得到了肯定与鼓励,增强了学习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轻轻地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当某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生动,教师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示鼓励,或肯定地点点头,拍拍学生的肩膀;当学生精力分散,走了神,教师可用皱眉、沉默、凝视等以提示;当学生自觉性较强,课堂纪律较好时,教师可用亲切的目光主动捕捉学生的视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要吝啬这小小的举动,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五、把创造的乐趣带给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主动的核心是创造,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创设语言文字训练的创造情境,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发表异见,独见,创见,品尝创造的乐趣。在教学了《狐狸和乌鸦》,大家都说:狐狸是个很狡猾的坏东西,专门欺骗其他小动物。有个学生却提出:狐狸是很聪明的,它能够想办法从乌鸦的嘴里得到肉,我们应该学习它遇事多动脑筋。这个学生,打破了定向思维的模式,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分析事物,这是一种超越,是真正意义的创新思维。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的创新。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那么,如何使对话能优质、高效地展开呢?交际学理论告诉我们: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对话”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形态,首先要求的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融洽、亲和,将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此情此景中,学生能大胆展示心灵的自由,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当作学习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其次,要有宽容的胸襟。提问时,教师都希望学生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个时候,一定要宽容,要有耐心。只要学生能沾一点儿边,就要加以鼓励、引导,不要用标准答案去统一学生。即使是违背主旨的回答,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应给予一定的理解。

有效性教学小学语文的论文 篇6

一、生成性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1.教学氛围更加动情、活跃、开放。

生成性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间、空间、思维都可以看作是动态和变化的,教学环境或曰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学的保障,它能够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起到强烈的催化作用。因此教学氛围要更加动情、活跃和开放,允许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拘泥于文字和固定、标准化的思考模式;提高教学环境的活跃度,能够让大家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实现教学的动态性。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变化教学的地点,调整教学的时间和结构,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和改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性教学。

2.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

生成性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出更加灵活化、多样化的模式,不能再仅仅地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而是要师生站在同样平等的立场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教学的人性化思想。比如要实现课文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通过视觉性的教学效果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地激发他们的热情。可以带领学生去游玩,不断地启发他们的学习智慧,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实现新型化教学的需要。语文的教学就是不断开启学生心灵成长之门的关键,实现生成性的教学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

3.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延伸性。

小学语文的生成性教学是动态的教学过程,具有具体性、多元性、互动性等优势,其关键意义就在于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本身的高附加性,以此来不断地延伸教学内容,能够给予学生除了课堂教学内容之外的更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却是无形的,它能够在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地渗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成性教学是动态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形势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会让所教授的课程更加有价值和意义,督促学生来吸收,直接地丰富了他们的语文储备,提高语文素质。

二、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

1.积极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生成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悟能力。朗读诗歌是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重要方式,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多朗诵并记忆相关的诗歌。《诗经》是经典、优美的诗歌,美丽的意境能够吸引学生深入地投入进去。《春夜喜雨》、《西江月》、《天净沙·秋思》,以及现代诗歌《太阳的话》、《白桦》等,不需要刻意地教会学生理解这些诗的含义,而是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增强他们的感悟能力,让他们自己来认识和体会,这就是语文生成性教学最有效的实现形式。语文感悟能力的提高毕竟是一个较慢的过程,需要逐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2.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挥。

语文是一门相对来说灵活度很高的学科,如果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教学方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穷人》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对话描写,那么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来进行练习对话,这个过程学生就会充分地揣摩主人公的心理,这对于他们学习语文是很有帮助的。课文《草原》是一篇很美的散文,里面独具特色的语言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蒙古情怀,在学完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画,这个过程就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教学更加灵活。

3.将语文教学内容延伸,增加思考空间。

也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主动学习状态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懂、学会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这其实讲的就是课堂教学要有实效性。有了实效, 才会有高效, 实效的课堂必定是高效的, 高效的课堂必定是实效的。与之相对应的是“低效的课堂”、“无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永远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是指在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 通俗讲就是学生要有收获。这种收获不仅仅是提高分数, 更应该是,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语文常识的积累、情感思想的提升等。绝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立足点在于学生有没有学懂、学会。下面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 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活生生具有主观能动的人, 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不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要想顺利掌握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进入了主动学习状态, 才能集中注意力, 活动于学习, 排除干扰, 从而对学习的对象产生特别清晰的、准确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们都知道, 学习效果好的学生, 上课特别在状态, 这就是常常讲的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 从技术层面来看, 怎样让学生进入“我要学”的主动学习状态呢?

有的教师经常说某某学生不在状态, 学习效果不好, 其实有时并不是学生不愿进入学习状态, 而是客观的教学情境, 如学习材料的难度、教学的速度等, 不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材料难度大, 学生不知所云, 接受不了, 教学速度快, 学生跟不上。学习材料难度过低, 教学进度过慢, 不能激发学生的成功的欲望, 也不能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教师必须依据学情, 寻找一个平衡点, 就是“最近发展区”。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 一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一是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较高发展水平。所以有实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

这样, 学生具有能够掌握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让学生全身心投入, 进入“我要学”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 学生的身心必然处于积极运转之中, 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学习信心增强, 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 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发展。

学生处于“我要学”的状态, 自然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体会到强烈的收获感和进去心, 那么反复从事学习活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主观投入程度就会加大。为此, 教师的教学内容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 “一定”, 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由于这是学习材料本身所引发的主动学习状态, 所以特别有力、持久。此外, 还要让学生明晰地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当一个人主动积极从事某项活动时, 通常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如果看不到学习的“利益”, 怎么会进入“我要学”的状态呢?因此, 教师的教学, 不仅仅讲授知识点, 还要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意义和学科知识体系中地位。

当然, 教师最想看到的现象是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但这种状态不可能时时发生。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入这种状态, 有时甚至要“强制”。这种“强制”, 不要过多的考虑学生的意愿, 用一种情境的力量, 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首先, 通过设计有效的预习“强制”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预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 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知道运用这一手段, 教材也有预习的要求。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 大部分学生对预习敷衍了事, 究其原因, 语文课的预习常常处于一种大而空状态, 不着边际的问题, 让学生无从入手, 自然而然的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学生没有好好的预习, 也就失去了最先进入学习状态的机会, 所以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预习。教师要在预习设计上下功夫。预习题的难度不能大, 不要设计深层次的问题, 所提的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比如《祝福》预习:1.了解鲁迅小说集《彷惶》的相关情况。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解决) 2.了解江南习俗“祝福”相关情况。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自己的一些生活知识可以解决) 3. 思考:推测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熟悉故事情节, 引发对主人翁命运的思考, 即使回答不准确也没有关系, 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收获一定的思维成果) 。这份预习设计应该说是有效, 能够帮助学生进入主动的学生状态, 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卷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为下一步研习课文做有效的准备。教师要检查, 一是看看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何, 一是为“以学定教”获取重要的信息。

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 要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唯其如此, 课堂教学才有真正实效。我认为, 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 要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现在的语文课堂大多是教师说的多、说的细, 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认为与我无关, 他们关心的是结论。在预习过后的语文学习中, 只有通过对过程的参与, 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真正形成学习的能力。一个可行有效的办法, 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讨论”并不是要求学生发现真理, 而要把学生带进教学情境使之有局外人变为当事人, 使之对知识有更上课的体验。我在《祝福》教学中, 围绕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通过设计一些问题, 展开充分讨论, 带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 让学生完全进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比如, 在研读“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 分析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出来”这一教学内容。师生间讨论过程如下:

教师:我们看看她第一次到鲁家来的情况。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出来。先请同学门找出描写祥林嫂肖像的句子。

学生讨论:1“.头上扎着白头绳”, 表明她是寡妇的身份, 说明她是死去祥林的妻子。这个身份特别重要, 不仅是社会对她身份的认定, 而且也是祥林嫂自我认可, 于是祥林嫂一生都要注定在这个名份下生活, 不得越雷池一步。

2.“顺着眼”说明她很善良, 精神上有负担。

3.“脸色青黄”是生活艰辛的烙印, 红润的面颊显示她毕竟才二十几岁呀!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嫁给了十六岁的祥林, 江浙一带称为“等郎媳”, 是一种落后而残酷的畸形婚俗。这种非人性的生理与心里痛苦被封闭起来, 使得祥林嫂“不很爱说话, 别人问了才回答, 答的也不多”。

教师:在鲁家做工干得怎样, 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文中写到在鲁家非常能干, 所有的活“全是她一人担当, 竟然没有添短工, 她“反满足, 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

教师:来的时候, 带着刚死去丈夫的悲哀, 但现在这种繁重劳动反而使她“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明明是付出好多, 而得到却很少, 反而满足,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说明祥林嫂对生活要求实在是微乎其微, 只要能做奴仆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这样生活下去, 祥林嫂也许回感到无憾的度过了她的一生。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 自然也为她欢心, 但同时也感到悲哀, 因为她所希望满足的生活, 只是这样起码的生活, 其实对于她来说是很不公平的生活, 因而这希望和满足的本身, 便是带着悲剧性的。

教师:不过这种片刻的安宁很快被打破了, 新年过后, 她在河边淘米, 发生的情况能不能再帮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逃出来?

学生讨论:“忽然失了色”, 这一反常态的恐惧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从后来卫婆子的嘴脸我们知道, “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 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这是祥林嫂逃出婆婆家的原始动机:是为做祥林的人出逃, 生为祥林人。[板书]死为祥林的鬼, 绝不再嫁贺老六。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 她的婆婆卖儿媳是为了小儿子去媳妇, 看看卖到什么地方?

学生:深山野墺。倘许给本村人, 财礼不多, 惟独家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 卖了八十千。倒过来还赚了许多钱。教师:从“血浓于水”、“无后为大”的名分来将, 祥林嫂的“贞洁”也应排在其次, 所以祥林嫂的婆婆一定要把她嫁人的。祥林嫂是毫无人的尊严的, 他的价值只在为婆家换取80千钱, 这简直就等于变卖一头牲口。然而, 作者特意写了祥林嫂被抢回没有一个人认为有什么不对。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拓展 篇8

一、由教学现象引发的思考

1.作秀型

一位教师在教学《可贵的沉默》时,由于课文写了学生们前后的态度变化,于是教师请孩子们画出学生的表情变化图。学生上台作画。

评点:文本的拓展无非是为了达到扩展教学内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因此,拓展先要立足文本,要注重拓展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一个触发点。与语文无关或只是想当然地从某处随意生发开去的内容,要忍痛割爱,弃之不顾。案例中拓展环节的设置就显得非常随意,没有真正审视拓展的内容的质量,只是过多地关注了拓展形式的新颖。这样的拓展毫无意义、流于形式,充其量也只是表面的“作秀”和“表演”。

2.自我放逐型

一位教师在教学《将心比心》时,先针对课文内容提了几个问题,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默读文章,同桌之间交流问题的答案,等同学理清问题。其后半节课通过多媒体播放十个社会新闻案例,有为了获得企业利益不顾环境,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当然也有出资修学校的捐款资助穷人的,然后带领学生围绕这些社会新闻案例讨论:现在的人们还能不能将心比心?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避免?

评点:显而易见,如此的文本拓展,既泛化了语文课的内涵,使语文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又消解了文本的特定性和约束力,文本成为了一个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成什么样子就捏成什么样子。新课改施行几年来,阅读教学有一种倾向非常明显和突出,这就是泛语文和伪文本。这种倾向对语文教育来说是致命的,简直可以说是“阅读教育的自我放逐”。

3.牵强繁冗型

一位教师在教学《月球之谜》一课前,请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曲、神话传说以及人类登月的资料。上课伊始,该教师请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信息。我们发现学生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于是课堂成了“月亮诗会”“月亮对歌”“月亮神游”“登月备忘录”……整节课教师和学生无暇顾及课本。

评点:整节课,看似热闹,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令人目不暇接。可是一来由于拓展过宽过泛,文本根本就无暇顾及,更不用说对其进行深度研析!二来整堂课过分注重搜集和展示,对搜集到的材料却未加以处理和利用,整堂课像是个资料展示厅,丰富却没有深度。纵观整个课堂,只有展示,没有思考,没有加工和分析,更没有点评和指导。这样的课堂脱离了文本去拓展问题,脱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去进行拓展教学,对文本的主体知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学生无须琢磨语言文字便可侃侃而谈,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空空洞洞。

二、让有效“拓展”走进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笔者以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课外材料的拓展,必须把握住以下两点:

l.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

(1)从情节角度中延伸。

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小木偶奇遇记》一课后,让学生想象小木偶会做些什么,或者会遇到什么事。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从主题角度延伸。

类似的情节,在不同作者、读者(学生)的心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

如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时,可找来王维的《渭城曲》、高适的《别董大》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离别诗,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这样,教师有意识地查找这样的资料,让学生课后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道理,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做到视野开阔,观点独到。

(3)从文体的角度延伸。

拿科普说明文为例,我先从课本中选取一篇比较典型的说明文——《蝙蝠和雷达》,分别从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精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点拨。然后又选择另一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经过反复讨论、分析、总结,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说明文有的介绍事物的特点,有的是说明一个道理,要介绍明白这些特点和道理要用到不同的说明方法,而且语言必须准确”。这样的一种阅读思路,也就是帮学生拿到一把开启说明文阅读大门的钥匙。

2.利用生成,适度拓展,提升语文素养

(1)在错误中拓展。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善于从这些错误中找准豁口,因势利导进行拓展,在对错误的暴露中辨析,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在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中的小女孩因为饥寒交迫的生活,她只能盼春天到来,才能自由自在地挖荠菜填饱肚子。这时,一位学生却不以为是,举手说:“我在大酒店里吃过荠菜,味道非常好,我还跟爸爸说,下次我还要吃荠菜呢!”像发生了连锁反应似的,一个说:“是啊,荠菜比平时家里吃的菠菜好吃。”另一个又说:“荠菜真的好吃,课文中小女孩说,荠菜下在玉米面糊糊里吃,味道肯定不错,饭店里餐桌上的玉米糊也很好喝呀。”……面对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教师不慌不忙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荠菜好吃”四个人字,适时地拓展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让学生再仔细读课文,围绕“荠菜好吃”四个字讨论:小女孩吃的“荠菜”和我们吃的“荠菜”有什么不一样?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觉得“好吃”,而我们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觉得“好吃”?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通过这样一个“荠菜好吃”的质疑拓展,不仅深入理解了在当时荠菜并不好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对文本的理解也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具体的语境。

(2)在质疑中拓展。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在阅读文本时,总会产生很多老师预设以外的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而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给予解答,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较难或者很有价值的质疑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松鼠》一课时,预习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有一学生人胆质疑道:既然松鼠也吃鸟雀,为什么说他们不是肉食动物,是不是矛盾了?(有几个学生也跟着附和)于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于是,有的说:“我认为不矛盾,因为课文中说它们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这说明松鼠的主食不是肉类。”有的说:“我在词典中查到了,肉食动物是以肉类为主食的,而松鼠常吃杏仁等植物的果实。”于是得出松鼠主要吃植物果实,应该归为素食动物。学生的质疑应该说是他动脑筋想问题的结果,也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拓展,不仅解了惑,也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肉食动物与素食动物的区别。

(3)在发难中拓展。

上一篇:调度员班组建设年终总结下一篇:我与医院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