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推荐12篇)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能看图片尝试仿编1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并懂得运算。
2、在看、听、想、说、做中感受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红、黄、绿队牌三张、统计牌一个,奖牌榜三张、3、红苹果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整齐、响亮地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首先我来介绍今天参加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三个方队,他们是(举队牌)——红队,欢迎你们!他们是——黄队,欢迎你们!他们是——绿队,欢迎你们!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红黄绿队的选手回答数学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红苹果。看哪一队的红苹果个数最多。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提醒幼儿把题读完整),例幼儿:2+3=5 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三位选手依此回答完毕)。
小结:第一关必答题结束,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各队的红苹果得数,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板书),大家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某队现在暂时领先,但某队和某队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快乐数学,第二关。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
师:花园里有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又飞来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幼儿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师根据幼儿口述边讲解边板书:2+2=4,哦,那么这到底对不对呢?那么这两个数字宝宝是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片,师引导讲解理解:2+2=4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考考我小问号.(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2+3=5
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红黄绿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每队找小朋友回答,每队答对一道题目加一个红苹果。
5、小结:在第二关中,三队编的都很好,我给三个队都加上一个红苹果。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红苹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1、第三关,抢答题。我发放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比如:这张图片你会怎么算:(2+3=5)对!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
2、每位幼儿一张练习图片,让幼儿解答。
3、小结:本次环节中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黄队得到几个红苹果?绿队得到几个红苹果?
五、统计
三关过后,我们来看各队的水果得数。(出示统计牌)(幼儿唱数,教师统计)某某队得到水果最多,某某队和某某队水果也很多。今天快乐数学大本营的冠军是——某某队!恭喜!
一、明确复习目标
本单元的复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学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与同学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并能准确、灵活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二、对复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对复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然后学习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全班进行交流,最后老师进行总结,评价每个学习小组的总结结果。具体可归纳整理如下。
不进位加:两位数加一位数(例34+3);一位数加两位数( 例6+42); 两位数加两位数 ( 例32+21); 两位数加整十数 ( 例35+50)。
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例45+62);和的个位为零(例43+27);两位数加一位数 (例28+6)。
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例37-21);两位数减一位数(例36-4);差的个位为零 (例37-17);差的十位 (最高位 )为零(例35-31)。
退位减 :两位数减 两位数 (例41-26);整十数减 两位数( 例60-34); 两位数减一位数 ( 例42-7); 整十数减一位数 ( 例70-6)。
连加:例27+35+21。连减:例74-30-16。加减混合:68-24+29。带小括号的运算 :例73-(46+17)。
笔算100以内加减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三、复习课实施策略
在复习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 在复习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单元的复习。
1.创设有效 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复习课与新授课相比有很大差别,教师要针对具体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要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发现,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设计的复习方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再配合归纳、总结已学的知识,进行计算题训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计算能力。
2.通过复习课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课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中容易出现错的地方,出示有针对性的题目(是平时学生计算过程中的计算结果错误的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所在并进行纠正。查漏补缺不单纯是找出错误进行改正,更重要的是分析出现错的原因,针对错误类型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经过分析归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三种:第一种是数位不对齐,原因是没按法则计算,对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按法则步骤进行计算;第二种是进、退位错误,原因是计算中的重、难点没有掌握,对策:点上进、退位点,并记住加上进位1或减去退位1;第三种是看错加减符号,竖式抄错数字,忘记在横式上写得数等,原因是粗心大意,对策: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知识水平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抓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概 括及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概括和总结已学过的知识, 从而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计算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 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狠抓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时一道计算题会有几种计算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计算规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及计算能力。
4.巩固练习 ,拓展提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设计练习题目,即基础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基础性练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编出题目进行计算,采取小组共同研究、探讨编出各类计算题并进行计算。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板演汇报结果,然后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综合性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如算式填空:在下列算式中的“ஐ”中填上合适的数:24+3=ஐ7;ஐ+31=37;32+24=5ஐ;25+40=ஐ5;43+62=ஐஐ5;43+17=6ஐ;27+6=ஐ3;37 -21 = ஐ6;36 - ஐ =32;27 -17 =1ஐ ;41 -26 = ஐ5;60 -32 = ஐ8;41-7=3ஐ;60-6=5ஐ。编题计算 :用23、24、25、26这四个数 (每个数只用一次)编一道加减混合算式。应用问题解答:1妈妈今年43岁,女儿今年14岁,妈妈比女儿大多少岁? 2大鸡有43只,小鸡比大鸡多38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解答。
进行系统复习后,学生系统掌握了知识内容。通过查漏补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精心设计复习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教学要做到: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计算能力;通过设计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索万以内加法(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掌握其算理。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加法(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计数器、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方法
1.口算。(要求:学生抢答,并汇报口算思路。)
23+34= 43+33= 34+54= 51+25=
18+24= 27+36= 57+13= 39+24=
2.笔算。
师: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我国有许多珍奇的动物。(课件出示主题图。)有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丹顶鹤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类,麋鹿和狐狸属于哺乳类,那么这三类动物在我们国家存在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书中的统计表。)
师:认真观察这份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鸟类271种,爬行类122种,哺乳类31种。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生2: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生3: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生4:爬行类比鸟类动物少多少种?
三、互动新授
1.根据问题,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进位加法,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蕴含的算理: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道题: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谁会列算式?
生:271+122=
师:这道题你为什么用加法呢?
生:求鸟类与爬行类动物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那你为什么选择271和122这两个数,而不选择其他的呢?
生:因为爬行类动物有122种,鸟类动物有271种。
师:同学们理解得都很好,解决问题信息很多时,我们要选择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来解答。结果是多少呢?(学生口算出271+122=393。)
师:口算的结果是393,正确吗?那到底对不对,我们不妨用列竖式的方法验证一下。完成练习纸上的这一题,写完后与同桌交流算法。
师: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小组合作探索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的加法,借助计数器理解算理。
师:再来看这个问题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呢?
自学提示:(1)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2)小组交流计算过程。
师:哪个小组想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计算过程?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1+1=2,在个位上写2;十位上7+3=10,在十位上写0,并向百位上进1;百位上2+1=3,在百位上写3。(随着学生汇报老师进行板演。)
2 7 1
+ 3 1
3 0 2
师:31的3为什么要与7对齐?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因为3在十位上,所以要与271中的十位上的7对齐。
师:百位上的3是怎么来的?
生:十位上3+7=10,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上2加1就等于3。
师:借助计数器,我们再来理解一下:十位上原来有7颗珠子,再拨3颗,就是10颗,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请看,此时十位上一个都没有,所以十位上写0。注意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并画上小1。(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上“1”,重点强调。)
师:对比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你能发现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第一题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第二题是三位数加两位数。
生2:第一题计算时不用进位,第二题是有进位的,但它们都是加法。
3.探索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的加法。
师:看来这两道题都难不倒你们,老师想再给你们出一道更难的,敢接受挑战吗?271+903,先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
师:具体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完成,并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师:你们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吗?是怎么解决的?
生:当百位上相加满十,我不知该怎么办了。想起“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一”,我觉得应该是百位上满十,向千位进一。
师:说得很有道理。同学们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能解决未知的问题,很了不起!虽然加数在千位上没有数字,但千位这个数位依然是存在的,结果千位上的数字要写出来。
2 7 1
+ 9 0 3
1 1 7 4
师:认真观察,你能发现这一题的结果与前两个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我们来看一下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揭示课题:万以内的加法。)
4.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算法。
师:通过上面的三道题,在笔算万以内的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自己先想一想,想好了在小组内说一说。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上课时笔算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除了数位不同以外,其他方法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对于加数是四位数的式子,你们会算吗?五位呢?
四、巩固练习
师:大家自己探索并掌握了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你们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玩玩智力大闯关吧!
第一关:列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476+121= 543+93= 723+426=
第二关:啄木鸟治病。(书上练习八第五题。)
师:说一说哪里错了?为什么会出错?
第三关:解决问题。
养鸡场有公鸡162只,比母鸡少82只,养鸡场一共有多少只鸡?
第四关:在( )里填数
( ) 9 6 2 ( ) 3
+ 1 ( ) 2 + ( ) 5
3 2 8 3 0 8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一、利用旧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因此,本课教学由复习简单的进位加法口算开始,然后复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巩固了竖式计算中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这样的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
二、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开始时我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启发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接着让学生展开新知的探究,在教学例2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这里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讨论、辩论中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发展,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了能力,培养了主体参与意识。但课堂上学生能否有效进行交流和讨论,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我在课堂上力求做到指令明确、任务具体。课堂上只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不会感到茫然。
三、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知兴趣
整个课堂,我一直在注意调节课堂气氛,使用激励性语言,激发他们的好胜心。比如学生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即例2时,很快就完成了。我就说:“这么难的题你们也会啊,没遇到什么困难吗?你们可真了不起呀!老师想再给你们出一道更难的,敢接受挑战吗?”课堂上我还会在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处巧质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因为例1不进位,例2要进位,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什么进位,向哪里进位,学生一定要弄清楚。于是我说:“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百位上的3从哪里来的?”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学生在述说的过程中轻松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四、习题设计有梯度,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根据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在习题的设计上,我创设闯关情境,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安排了竖式计算、改错和解决问题。竖式计算中让学生去进一步理解算理,改错题中学生通过计算很快发现错误原因,再进行改正,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进位加法特点的认识。找错的过程也提醒了学生在自己的计算中也要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学环节上的安排不够详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节节相连,节节紧扣的,但是在具体实施的安排上没有充分详细的安排, 教学设计的预设不充分。对于各种问题的出现,教学设计中没有充分从学生的角度来预设,因此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进行很好的解决,使教学设计超出预期时间,学生没有达到充分理解和锻炼计算能力的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课,不断完善课堂,让学生在今后的课堂中学得更扎实。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民胜小学)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我认为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创造地学习,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本节课《10以内的加减法》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措施:
一、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低年级的重要形式。
1.儿歌复习游戏。上课开始我没有用以前的10的组成口诀来进行复习,而是将口诀填入到孩子们熟悉的歌曲中进行复习,势必比一味地与学生对答效果要好。
2.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我与学生玩“寻找小猫咪”的游戏。我先扮成小猫“喵”几声,然后学生根据我的几声,再接着“喵”与我的凑成10。这样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通过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
精彩的问题情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1.提供思考素材。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思路。出时以一幅图让学生自由提自己的数学问题,简单得一带而过,新知识板书重点讲解,这样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再后来的几幅图一出示,学生基本上能自己读懂题意,并且能按照要求写出一图四式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
三.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口答。
6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2个1组成()
(二)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3.看图写出一图四式
(三)指导练习
1.教材第107页的第5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7+52+95+8 7+4 6+6
2.口算下列各题。
3+2=7+4=5+3=7+8=6+6=8+0=9+0=
5+7=1+6=4+7=4+5=2+7=9+4=5+5=
1+3=2+3=3+3=4+4=6+6=7+7=8+8=
3.填空。
()+ 3 = 6 5 +()= 8 104 = 3
()()= 7
总结方法:若出现进位加法算式,可使用凑十法完成。先凑十位,再凑个位。
1、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法计算;
2、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一些规律;
3、通过一图四式复习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要求(板书课题)
二、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做第1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2、做第2题(出示加法表)通过小动物搬砖搭房组织学生对学过的加法算式进行有序的整理。
提问: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每行1、2、3、4……都是加上相同的数?
提问:竖着看,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同一行里每道题得数都是相同的)
提问: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做第3题
可以组织模拟送信的游戏,仿照前面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方法,对学过的减法算式进行有序的整理,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
4、做第4题
注意交流列式的想法,对照着看这一组算式,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让学生根据一道算式,说出其余相应的3道算式。
三、总结
四、作业
3+44+67–310–2
1、设计意图:本节课内容为5以内的加法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5以内的加法 一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孩子们喜欢的魔术表演引入,通过提问,让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把两个物体或者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看看 摆摆 算算等活动,学习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活动目标:a认识加号“+”并理解加法的含义 b学习列加法算式,会5以内的加法
3、活动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
4、活动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5、活动准备:四个气球 若干珠子
6、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我带了一些漂亮的照片,想给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想看吗? 打开图片欣赏观看
师: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喜欢这里吗?我也很喜欢所以我请来了一个小客人,请看看是谁?
师:为了表示对小客人的欢迎,我们先给他表演一个节目吧,答题表演。答题:5以内的分解和合成。
二、魔术表演(导入)
1、小朋友们刚才的表演他很喜欢,所以他也要给你们展示一个魔术表演
带着问题观看:魔术师先生用神奇的帽子变了几次?每次变了几个气球?
师:那魔术师变了2次 一共变出了几个气球?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出示气球把3和1用合起来的动作做出来)引导幼儿把3和1合起来数一数。理解加起来的意思。
师:你们非常聪明,知道了把两次变出来的气球合在一起,加在一起,然后再数一数就知道了小魔术师变出了几个气球。
师:你们知道吗?合起来可以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 它就是加号“+”(把两个东西合起来可以用加号)师:三个气球可以用数字表示 幼:数字3 师:一个气球也可以用数字表示 幼:数字1 列式3+1
师:这样我们就把三个气球加上一个气球用数学的方式写出来
2、请小朋友试着读一读这个加法算式 再看着图片说一说这个加法算式的意思(体会理解加法的意思)两个小车 加两个小车是四个小车 写作2+2=4
四根铅笔再放进去一根铅笔是5根铅笔 写作4+1=5
一个蓝色的加上两个红色的是 写作1+2=3
小结:有两种东西合起来可以使用加号,想要东西多一点可以使用加号
3、动物园里的松鼠(如何计算)
看图说一说一共有几只松鼠?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一道加法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 3+2=5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数一数 怎么数的 分开数对不对?从3接着数)、看图列算式(巩固练习)5、看图列式,并寻找规律
总结规律,4与1的位置变换,但结果不变
6、摆珠子(巩固提高)
小朋友们将加法算式尝试用珠子摆出来 并算出结果。
7、延伸(课后练习)
用珠子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写出结果。
活动反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加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5以内的加法》就突出体现了它的基础性、价值性。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总之,感到学生学的认真、轻松,基本掌握了什么叫加法,也能快速的计算5以内的加法。
我感受的教学遗憾:
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要求之后,老师还应该加入一个拓展环节,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生活中,哪些事件也可以用加法式子来表示呢?让学生们明白,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同时,说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大胆回答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摆学具,先摆3个,摆5个,再把3个分两堆,把5个分两堆,分别说说怎么分的。让学生回忆学过的5以内的组成,为5以内的加法做准备。
2、探究新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感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让学生说出图意后,让学生拿出小棒代替气球摆一摆,让学生知道把小丑两只手上的气球合起来要用加法,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学生很想表现自己会了,争着要边说边做“合起来”,这时多让一些学生说一说,加深印象。再请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并指导学生认识加号。算式列出后,再请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什么什么意思,为学习解决问题作准备。在计算出结果时,问问学生是怎么算的。学生有的说想的分合式,有的说数数算出来的,对此不强调某一种想法,对每一种都表示肯定,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待到以后进行大一些数的加法时再由学生自己选择最方便、最合适的方法,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
3、分层练习。
先让学生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问合起来一共有几根,体验把两只手的小棒合并在一起就是32=5.这样的游戏进行几次后,让学生看书p24“做一做”,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对于第三幅图,有的学生会从图上的人物来说算式的意思,有的会从桌上的纸鹤来说算式意思,都给予肯定。
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时,课堂上要求孩子把计算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一开始基础好的孩子能说出来,而有些孩子会算却不会说。于是,在练习时,我有意识地让好孩子当小老师,边算边说,说给其他孩子听,慢慢的,基本上都能把计算过程表述出来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不具备数学语言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不能数学化地阐述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不能运用统计图分析客观事物等,这些现象都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已不再只是纯语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科技语言表达能力在内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相对忽视此项教育的当今学校中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授课人:卢欣宇 听课人:
课型:新授 时间:2015.11.11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一年级教材第八单元第40页例题1和“试一试”,完成第41页
“想想做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具准备
师:课件 ;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复习5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5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1和4组成几?生:1和4组成5。1和几组成3?生1和2组成3。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展开
1、教学例1。
(1)教材出示主题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①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②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③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④
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⑤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教学加法的含义。①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象这样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②
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把3和2加起来,就在3和2的中间加上一个加号(师板书)。③
“+”这个符号叫做加号,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这里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的意思,3和2合起来是5,就在“3+2”的后面写上“=”号,表示是的意思。④
像这样的有加号的算式就叫做加法算式。⑤
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⑥
这个算式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
2、试一试。(1)教材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先走过来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几呢?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的意思。
三、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3只小鸡,1只母鸡,一共有3只鸡。(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
学生自主完成第一题的第二个小问题。教师巡视,适时指导。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2)在书上填写得数。(3)集体订正。
3、完成第4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2个蘑菇,又采来1个,一共有3个蘑菇。(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
4、完成第5题。
(1)首先让小朋友看清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不同的算式。(3)只要符合,都要鼓励。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课时作业
【1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推荐阅读: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1-07
5以内的加法教案.doc11-30
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09-15
20以内进位加法教案01-09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10-24
5以内加法说课及反思09-29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06-08
大班10以内数的大小09-28
10字以内的名人名言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