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爱情诗歌(共9篇)
1 对彼特拉克式诗歌的批判与继承
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诗歌风格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托马斯·怀亚特将彼特拉克十四行诗引进英国, 彼式风格的诗歌像一股春风吹醒了沉睡已久的英国诗坛。这类诗歌用词典雅, 讲究格律, 崇拜女性, 强调精神恋爱。邓恩不满于彼特拉克式格律严谨温柔婉转的爱情诗, 他摒弃一成不变的格律和华丽的词藻, 客观大胆的批判那种不现实的爱情。他的爱情诗就像一把利剑刺动了彼式诗歌的神经。
1.1 形式上的解构
邓恩首先从形式上对彼式诗歌进行挑战。彼式诗歌主要采用十四行诗体, 通常是抑扬格五音步。而邓恩却破坏这种严谨性, 以多变的音律形成诗歌的不流畅性。这不仅使格律服务于情感表达, 也巧妙的讽刺了彼式诗歌。《歌:去, 抓住一颗陨星》便是一个代表。仅仅在开始的第一个诗节, 受情感因素的影响, 格律的变化就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前四行代替传统抑扬格五音步的是七音节的扬抑格;到了第五行, 突然增加的“ing”音节打破了节奏的稳定性。更为大胆的是, 随后的第七八行, 每行只剩两个音节。这种节奏的不连贯性破坏了整首诗的完整性, 使一首优美的歌变得断断续续, 毫不悦耳。但它却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积郁多时的怒火, 表面是对女人善变不忠的斥责, 实为对自己背叛行为的谴责。诗歌是艺术化了的现实, 邓恩通过这种节奏的变化充分发泄了对自己的幽怨和谴责。随着节奏的变化, 邓恩的情感一泻而出, 同时也使读者在心里产生了共鸣。而这种方式也巧妙地对彼式诗歌一成不变的格律进行了解构。
1.2 传统意象的继承与发展
邓恩的爱情诗虽然在形式上是反彼式诗歌传统的, 但诗中的很多素材像流星, 叹息、眼泪等却都是典型的彼式诗歌传统意象。从这点来看, 邓恩对彼式诗歌还是有所继承的。但对其意象的应用, 相同意象所传递出来的含义及背后的寓意却迥然不同。斯宾塞用星星来喻指女人的智慧神圣以及她对男人的指引作用和男人对女人的崇拜, 而邓恩却用流星反讽女人忠贞的不现实性。眼泪, 叹息在彼式诗人笔下成了男子求爱不得自怨自艾的的典型表现, 邓恩的诗中也有眼泪和叹息, 但他用此意象诠释的不是男人在被女人欺骗伤害之后的凄凄惨惨戚戚, 而是一种洒脱超然无所谓的态度:“我不能用呼吸, 再催动一声叹息, /也不能再恳求一颗眼泪滴流。” (《爱的无限》) [1] (P41)
彼式风格的诗人颂扬的是一种“理想的爱, 至善至美的爱”[2]他们把爱情描绘的过于唯美化, 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诗风使他们的诗歌基调过于单一主题缺乏新意, 令人产生审美疲劳。邓恩巧妙成功的化解了这一瓶颈。他的爱情诗表面上是对女人的讽刺和挖苦, 但从更深层的角度看, “邓恩的驳斥对象实际上并非理想化了的女人, 而是彼式理想主义者。”[3]在对彼式诗歌的继承与批判这对矛盾中, 邓恩以传统的彼式诗歌素材为载体, 通过机智辛辣的语言表达出睿智深邃的哲学思辨, 摒弃女人虚无飘渺的理想形象, 客观再现了真实生动的男女之爱, 用彼式诗歌传统的意象挑开其朦胧的面纱, 直讽彼式诗人笔下不切实际的爱情。
2 爱情观中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2.1 纵情享受的肉体之爱
爱情观中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这对矛盾也是邓恩爱情诗中呈现的一个特点。有些学者认为约翰·邓恩是“色情”诗人, 比如他在《献给就寝的情侣》中写到:“…解下那腰带, 仿佛璀璨的天河之带/…/脱下你所围戴的那缀满珠式的胸衣, 忙碌的愚夫们的目光会被定在那里。”[1] (P213) 诗人用大胆裸露的语言描写情人间宽衣解带的场景。百般的花言巧语, 目的就是要把女友引诱到床上。整首诗男主人公以恣情纵欲寻欢作乐的花花公子形象出现。这种爱情观中的现实享乐主义与诗人的早年生活息息相关。邓恩青年时代放荡不羁, 纵情酒色。他的两个主要爱好就是看戏和拜访女人。
2.2 纯净脱俗的灵魂之爱
才华横溢的邓恩在那个年代不免有些玩世不恭。但当他找到一生的挚爱——妻子安·莫尔之后, 邓恩的爱情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开始追求理想的爱情, 注重精神之恋。从他临行前写给妻子的《告别辞:莫悲伤》中可以看出邓恩对精神之恋的赞扬。邓恩透过肉体之恋分离的绝对性, 暗示精神之恋的永恒。他与妻子的爱是经过冶炼提纯的爱情, 精神之恋纯净而无污染, 精神情侣便在这纯净中得到真爱, 最后诗人把妻子和他自己比作圆规的两只脚, 妻为圆心角, 夫为圆周角, 两人永不分离, 一起为他们的爱情画上了一个完美而永恒的圆。整首诗意境之美颇有些新柏拉图式纯粹精神之恋的意蕴。
2.3 真正爱情的完美结合
随着诗人思想的不断成熟, 感悟的不断加深, 邓恩在对待灵与肉的问题上, 把“现实主义的追求自由享乐的肉欲之爱与理想主义的崇尚忠贞契合的灵魂之爱糅合了起来。”[1] (P11) 他在迷恋肉体之爱的同时注重精神之恋, 强调灵与肉的结合。《出神》一诗便是此观点最好的诠释。两个情人彼此相恋, 他们双手合十, 目光交织, 融为一体。情到深处, 肉体的合二为一渐渐的升华至灵魂的出窍。如果说灵魂是神明, 那么肉体就是天体, 没有天体的承载, 神明的光辉也暗淡无光。经过一番探寻和领悟, 诗人在最后一语道破了灵与肉的关系, 顿悟出爱情的真谛:“爱情的秘密确实在灵魂中成长, /然而肉体却是那载道的书籍。”[1] (P98) 邓恩用灵与肉相结合的观点很好的化解了他爱情观中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纵情肉体之爱太过低俗, 纯粹的精神之恋又有些飘渺。在他看来, 肉体基础上的精神融合才是真正的爱情。
3 结束语
在文艺复兴这个充满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 受社会因素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 冲突和矛盾充斥着约翰·邓恩的整个心灵。他既是怀疑的又是传统的, 既是世俗的又是虔诚的。。他的这些矛盾与统一在他的爱情诗中的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从对彼特拉克式诗歌的批判与继承到他爱情观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交融, 邓恩从这些矛盾中找到他灵魂的归一, 他的爱情诗歌“不是靠一些纤巧的手法来炫世的, 他的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和一个广大的想象世界”[4] (P137) , 从而显得个性鲜明, 寓意深远,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摘要:玄学派鼻祖约翰·邓恩的爱情诗中充满着矛盾与对立。然而他在表面的矛盾与对立中表达的却是其蕴含在背后深刻而高度的统一, 意寓深远。
关键词:约翰·邓恩,爱情诗,矛盾,统一
参考文献
[1]傅浩译.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邓恩诗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
[2]方汉泉.文艺复兴与英诗——从王佐良先生的《英国诗史》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
[3]李正栓, 南方.邓恩《歌》中的格律音乐与数字命理意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 .
万年前,花前月下,
黑色八脚精灵
正向绿翅红颜的精灵宣读着爱的誓言。
想到千年前枯死的老太婆,
老松树禁不住泪如雨下,
一滴黄色的.眼泪恰巧裹住了俩精灵,
谁都不想走,谁也不回头,
她望着他,他注视着她,
一瞬间被封闭在永恒的时空里,
活化成一颗惊艳的琥珀爱情。
万年后,花前月下,
年迈的月老又喝醉了,
随手一抛,
用一根红绳把一对读书人,
拴在了那棵粗壮的杨树下,
谁也挣脱不开,
她望着他,他注视着她,
一瞬间被封闭在永恒的时空里,
活化成一颗惊艳的琥珀爱情。
万年后,花前月下,
一对异形人,
仔细地端详着这颗琥珀,
她望着他,他注视着她,
深情地说,
在远古时代,
爱情是一朵生长在悬崖峭壁边缘上的花,想摘取就必须要有勇气。
《我的两次微笑》
我活在这个世上
一共有两次微笑
一次是与你无意的回眸
眼神与眼神交接的那一刻
一次是与你梦里的相见
双臂与双臂相拥的那一瞬
这两次欢快在我心里
足足回味了三个春秋
我情愿听心碎的声音
也不能停下想你的心跳
我想忘记那些微笑
却多了数不尽的烦恼
《解白》
不要问,为什么我满怀惆怅
常常在欢乐中闷闷不乐
为什么我对一切都愁苦观望
对生活的美梦也都不在幻想
不要问,为什么我会冷却了心
不在迷恋那欢乐的爱情
也不在把谁叫做亲爱的人
爱过一次,就在也不会钟情
那享受过的幸福,已把幸福失去
给予我们的幸福只是一个瞬息
青春,欢乐和情欲早晚都会消逝
留给我们的却只有一片犹豫与叹息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的秋》
夏天已然悄悄走了吧
满脸的慈祥安然睡去
秋
尾随一阵微风
潸然而来
微凉的露珠
泛黄的叶子
遥远的笛音
一滴
一片
一阵
小河边上依偎在树下的少女
飘然的发丝
清澈的眼神
十一月的故事
埋藏在远处那片白桦林里
《无悔的爱》
就像飞蛾月黑风高的壮烈
就像旅鼠不曾回首的死亡
有一种决裂,有一种绝烈
那千年前秋水暗涌的幽怨悠远
那爱上孤独的香味
渴望一点点温柔却不能施柔
渴望一点点妄动却不能骚动
渴望一点点表白却不能告白
是否爱的太沉重
还是嘴唇太沉重
是否爱的落空
还是灭了瞳孔
寂寞是如此有恃无恐
孤独是如此热爱嘲讽
那千年前轻轻的.爱恋
穿越千年而来……
就像你,在朦朦的时光后,
是不是还会到来?
《思念的对白》
蒙胧中,你离我而远去
孤独的心象风中摇曳的烛火
千万次喊着你的名字
却一次次从梦中惊醒
依稀你又回来
激动的泪水如雪花般纷纷落下
却没有了往日的默契
象火炉旁消逝的雪花
每一次尴尬眼神的交汇
每一次惜痛的擦身而过
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
却因有一丝丝的感动
相互的沉默是因往日的浓烈
征途的归程只有蓝色的忧郁
电话的那一头是你的欢笑
这一头却是面对照片无缘。
《离别的梦》
请忘了你的疲倦
到梦中与我缠绵
风轻轻抚慰着我的脸
让我们荡起秋千
把爱串联成线
让风筝飞得更远
让爱悬在天边
能跟你一起走过沧海桑田
能与你互说我们的心愿
彼此在璀璨的星空立下誓言
我坚定的认为此情不变
可一切都被你化为云烟
我的眼泪在你笑容中搁浅
太坚定了信念
反而容易被受欺骗
看你渐渐消失在我的空间
长发刺痛了双眼
泪水模糊了视线
风还是轻轻抚慰着我的脸
可你却已经离开了我的世界
梦醒了
我也该醒了
是爱情没有永远
开启我国现实主义诗风之先河的《诗经》,其首篇便是一曲爱情咏叹调。描写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些诗句极细腻地展示了先民追求爱情的心理和为了得到爱情的淳朴可爱的行为。男子对姑娘坦诚热切的情感是富于道德和理性的。男子对好姑娘“寤寐求之”,以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男子热烈奔放毫无顾忌的爱情直白,体现出了劳动者之间淳朴健康的情感。小伙子爱慕的是“淑女”,他钟情的是姑娘的纯洁美好,而不是财富和地位。在“求之不得”的时候,他并没有抱有私心强行夺取爱情,而是“寤寐思服”和“辗转反侧”,独自悄悄地忍受爱的煎熬,给予心上人充分的尊重。通过阅读,学生会领悟到爱情是人类正常的感情,追求美好爱情是人的权利,爱的获取亦要“有道而为”,彰显出人的高贵和理智之光。学生感受到《诗经》健康明朗和真挚含蓄的情感表达的同时,对于《诗经》的语言美、内涵美、意境美,会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独到的理解。通过《诗经》,学生感受到了远古时期人类对爱情的认识,通过爱情,学生又更深入地领悟到《诗经》的思想,进一步认识了《诗经》的价值。
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达到以美悟真、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扬善之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真正的认识爱情,最终使学生形成成熟、健全的人格。教材中所选篇目可谓“文质兼美”,通过爱情题材经典篇目的鉴赏,我们敞开心扉与学生一起感受爱情的百般滋味,认识爱情所承载的广阔的社会内容,领悟爱情包含的责任与义务,这对高中生是非常有意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在诗歌《氓》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延伸:“《氓》讲述的是一个古老的生活事件——痴情女子负心郎。这样的爱情悲剧在当代社会依然在上演,谁之过?通过学习这首古老的诗歌,你对爱情有哪些理解?”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我觉得爱情不是乞求不是无原则的付出,双方必须懂得尊重、珍惜。这一点,诗中的主人公也是明白的,所以她最后的态度决绝而又平静,表现出一个女子的自尊,值得我们学习!”“诗中说: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其实男女都一样,一旦一味地沉溺于爱情中不能自拔,就会影响学习,甚至消极颓废,心情黯然。这样一份坏感情,作为男子也必须舍弃。”“爱是平平淡淡,这是我从父母身上看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了,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了。”“爱情还是责任和义务,是婚姻中的相互扶持,是一生的守护。所以在你负不起责任的时候不要轻易言爱。”学生透过这首诗,从个人、家庭、社会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对爱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旧礼教的迫害造成了男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从焦刘二人的情感经历中,学生会领悟到,爱情不是财、色的简单结合体,而是真诚、忠贞、挚爱、理解、崇高的具体体现,美好的爱情来源于高尚的人性美、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思想境界。梁启超在他的文学讲义中写道:“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情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学生在老师导出的爱情观念中,会有一个潜在的“内化”过程,爱的“神圣”“伟大”这些词,不管学生真正理解多少,起码他的潜意识里能受到正面的影响,长大后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去珍惜身边的幸福。爱,是一种珍惜;爱,更是一份责任。当学生处于对爱情的好奇、疑虑、困惑、对爱缺乏理解时,教师的这份正面引导无疑是最及时有力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十五六岁这样青春萌动的时节,他们对爱情开始有了朦胧的不成熟的意识,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难免对爱情产生好奇和向往。在此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不仅是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需要,同时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摘要: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对爱情有着朦胧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中爱情题材的诗歌,引发学生对爱情的深入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飞舞,飞舞
飘然,飘然
冬天的情话
任凭天地酝酿
怡然自在
玉韵清弦
不会久留云天
雪要追寻自己的爱情
谁又是它燕然向往的情人
冰封,蕾突
雪至,花开
这样的期待
情的真谛
爱的承渃
梅己经有久往的情人
相约就在冬季
雪感谢有如此多情的情人
雪梅喜欢枝头红白萦绕
互悦尽显亲昵
雪喜欢梅的傲骨纯情
梅为雪独秀清姿雅性
梅是雪忠实的情人
这样的情人让雪不在孤单
与情人相拥虽短爱却永恒
梅在雪滋润下不畏冷寒
梅是雪岁岁期待的佳丽
双双拥有着最美的爱情
风悄悄为情侣独奏最动听的歌声
情人对雪说真心爱你
雪知道情人对他无比的.忠诚
情人永远在冬季期待雪的到来
情人愿做雪永远的新人
情人不争春来弄俏
只在雪离去的时候
流泪告诉情人
记住我们的爱情
然后封闭了自己的心灵
梅雪的爱情并非凄凉
只要是冬季
双双就会为爱
可我每走一步
它就后退一步
我把它追逐得越快
它就逃脱得越急
爱情是个什么样子
我一直想要把它看清
它是个青涩的少年
还是个俊朗的青年
它是个害羞的姑娘
还是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女子
爱情是个什么样子
我一直想要把它看清
有人说,它是一见钟情
可遇而不可求
有人说,它是日久生情
难能可贵
有人说,它是素未谋面
就可以让你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相思成灾
爱情是个什么样子
我一直想要把它看清
可是,月明高照
他隐在月光之中
连微笑也若隐若现
我知道,我终是看不清他的样子了
我的爱情
我那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
一辈子牵挂的爱情
再回不到原来的样子
那年
你对我说
你要用爱的脚步
追寻地老天荒的相依
我的目光在象牙塔的壁上
搜寻錾刻我的童话的.地方
我知道我设置的俗世爱情结局里
充满了死离生别
我却用祝福的目光
为她起行的背影送行。
那年
你对我说
你要用柔情编织的网
打捞海枯石烂的的诺言
我的身影停留在杨柳岸边
怀想晓风残月执手相对
无语凝噎的泪眼里
望穿天涯无归人
用我钩沉史海的铁笔
为她写下言不由衷骊歌。
那年
我踏上雪花飘飞的苦寒之地
你却到盛产爱情的梦乡
我的脚步常常在冬日的炉边停留
在烈酒里笑语喧哗俗世的温暖
你渐断的音信
让我的回忆
停留在轻佻柳絮飘飞的季节里
我的童话赢得了几滴眼泪
1无言的雪
你是否还记得
记得是那无言的约定
相约在这个冬季
一起去看漫天飞雪
看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看那一袭白衣的大地
你是否还记得
记得那唯美的誓言
执手共度余生
就如被白雪覆盖的大地
我们慢慢一起变老
顶着满头白发
看那岁月的变化
这一切我仍记得
望着漫天的白雪
就是你纯真的笑脸
我够不到你的手
多想嘶声呐喊
亲爱的回来吧
我来陪你看雪
可一切就是那么的虚幻
我的过不去
你也回不来
无言的雪
代表着我无言的爱
愿你安好
2城心语
一直以来都相信
这份感情和你
就算遥隔千里
也不会变心
哪怕就是年少许下的言语
哪怕未来还不能预计
我都不会在意
因为你还是你
丁香花一般的你
3迟来的祝福
我学会给自己找些借口
好活的不累
爱的无忧
地球有着它的地轴
我也有属于我的轴
爱你之前,我一转了十几周如今将你放在心口
生怕别人偷走
天真的姑娘
谢谢你选择我抚平你的眉头
善良的姑娘
我祝你恣意无忧
这份迟到的祝福
在不知能否带走你的忧愁
日后请让我撑舟
带你游遍江南的每个渡口
让爱没有尽头
品茶不要带愁
爱你本就是无忧
此刻我坐在床头
将这份祝福
其实不然
只有在最幸福的时候死去的人的灵魂才会变成流星
划过的痕迹是他最幸福的泪痕
不曾消失…
死了也愿化作灵魂陪着你
让你的心也一起飞起来
一起穿梭在梦幻的宇宙星空
忘记过去的不愉快
让最幸福的瞬间定格
最后等待星空的一个角落
等待着…
一颗灵魂化作的流星划开了夜空
里面跳动着两颗炙热的真心
永远地相爱厮守
不曾分开…
相信我等待的结果不会是一片空白
相信流下的眼泪不会跟雨水一样没有味道
相信你我没有忘记我们曾经许下的诺言…
向流星许下最后一个心愿
我在等着你回来
不管是等到海枯石烂之后
我都在等…
就算死了
也会化作灵魂守护这份爱
不曾放弃…
直到宇宙幻灭
相守宇宙灵魂
【丽江爱情诗歌】推荐阅读:
小语丽江散文10-17
走进丽江12-03
夜色丽江优美散文05-30
丽江旅游计划06-08
丽江古城介绍11-07
丽江生态旅游调查11-02
丽江旅游开发报告10-29
云南丽江游记小学作文12-14
云南丽江作文600字01-08
丽江市 自然保护区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