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特殊句式(精选11篇)
(1)宾语前置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处于补语的位置。)
(3)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古汉语语法中“„„,„„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还有如“„„者,„„也” “„„,„„者也”“„„者,„„”等形式。)
(4)省略句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感叹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袒腹卧,如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从伯王导出于政事需要结援太尉郗鉴,郗氏遂以婚姻固结王导,遣门生前往求婚。来人一一察看王家子弟,看罢向郗鉴回禀说:“王家的男儿长得都不错,但一听到是郗公择婿,便忸怩作态,紧张起来,唯独一人仍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吃东西,仿佛听而不闻,毫不介意。”郗鉴听了说道:“此人正是我的女婿。”访之,乃羲之也,于是以女妻之。
【2】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用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世说新语·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
代了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人物______,事件_________等要素。
时间:下雪的日子地点:家里人物:谢安和他的子侄辈事件:讲论文意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其乐融融家庭气氛。(或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选一两个)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人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文章结尾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他赞赏道韫的才气。(《世说新语》只是客观叙述,一般不作评论)
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 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两种意见:
1、”撒盐“一句好。雪的颜色和下降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有物象而无意象,所以不好。
3、谢太傅“大笑乐”,他为什么“大笑乐”,试揣度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即对“公大笑 乐”的不同解释)
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指称呼对方,“家君”谦词,是对别人说自己的父亲,“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讲信用,不遵守约定的人。但他能知错就改。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性格率直,聪明机智,好恶分明。
一般这种问题可以答两个方面其中一个都行,言之有理既可。
不算失礼:“入门不顾”正好表现他的性格率真,好恶分明,符合七岁小朋友的特点,不应责备求全。所以元方还是小孩子,不必对他要求太苛刻,而且他虽小却有勇气提出他人的错误,勇于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元方看似无理的的行为,表达了对父亲友人不守信用的强烈鄙视,人无信不立,这也告诫了人们不守信用的人是得不到人尊敬的。
失礼:虽然友人做错了事,但他知错就改,元方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而且小孩子应该对长辈尊重一点,不应入门不顾。
叶县昆阳中学 王姣婵
我是第一次教语文,虽然以前也听过几节语文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感觉不尽人意。在教学《世说新语》两则时,我在课下花了大量的时间查资料,备课,并请教语文组的老师们。
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做好笔记,然后熟读成诵。我之前到永威学校听过一节文言文教学,凸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这一教育理念,我觉得有可取之处。于是我精心设计了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深刻的体会与感悟。
我先进行学情分析:这篇文章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学习激情高,主动性强,表现欲望强烈,每个学生都带有字典(小学时就有)。我知道学生最怕学习文言文,背诵文言文,但这是两则充满童趣和寓意的文章,学生也刚刚经历过儿童时代,和主人公有共同语言,我就想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学这篇文章,我开始构思怎样设置教学情境。
一、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我鼓励学生四人一个小组,各小组有发言人,发挥大家的智慧,根据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话进行翻译,尽量不让学生感到有畏难情绪,调动全体学生的的积极主动性。结果,每个小组的学生在翻译的时候,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意,虽然有的不够通顺。比如杨鹏举同学在翻译“未若柳絮因风起”时说“没有柳絮被风吹起飘飘那么好”王亚兰同学在翻译“元方入门不顾”时说“元方走进门里不回头了”等等,对于学生的这些回答,我给与纠正后都给予鼓励,肯定。我说:“同学们说得真好,很认真,不用老师教,自学能力真强。”七年级的学生最喜欢老师表扬,一个个小手举得老高,没有发言的撅着小嘴,我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发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很快,课文翻译这一环节就愉快结束了,但我注意到有几个同学一直只做听众,没有发言机会。我想下次能不能换发言人,让不爱说话的同学锻炼锻炼。
二、熟读成诵,即兴表演。
学习文言文更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七年级的第一篇文言文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话,意味着今后教学文言文是否顺利。我也没有更好的方法,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理解了文意,开始熟读课文。我让学生齐读,散读,分角色读后,10分钟就能背诵。如果接下来就分析人物形象,我总感觉太单调,少点什么,我灵光一闪,不如让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我试探着把我的想法刚一说出来,学生一下子炸开了锅,兴致勃勃,立马进入角色,这个说“我演陈元方”有的说“我演陈元方父亲的友人”我把全班分成了4个小组,分别表演《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有的学生的表演有些拘谨,放不开,但扮演陈元方的学生声音很童真,指着“父亲的友人”说的很逼真,真有表演天赋,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样一来,时间就把握不住了,但我认为,只要学生有兴趣,值得。
三、人物分析,激情辩论。
1.学习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习内容: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1、《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南朝·宋〕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世说新语》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等。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4)永。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2、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诵读课文。
1、听录音。
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3、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句读、语调等。
三、探究学习。
1、课文及翻译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a4)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整体分析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衿(jīn)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提示: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陪衬的手法,从感觉(已讶衿(jīn)枕冷的冷字)、视觉(复见窗户明的明字)、听觉(时闻折竹声的声字)入手写雪,尽现雪之寒、大、重。短短四句诗,把夜雪描写得曲折、细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cén)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提示:以“梨花”喻雪,妙哉,雅哉,不愧为千古写雪之名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简单直白注重形状的相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风趣灵动,有春天的生机,富有诗意,形神兼似)
3、解释加红色的文言字词:
1)、下车引之(代词,代元方)2)、去后乃至(才)3)、门外戏(嬉戏)4)、相委而去(舍弃)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没有信用)6)、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没有礼貌,失礼)
4、区别加红色的文言字词:
1)、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2)、待君久不至(“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3)、家君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四、人物形象
1)陈太丘
遵守时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友人
言而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言语无礼(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知错能改(友人惭,下车引之。)
3)元方
懂礼识义(待君久不至,已去)
义正词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童真无邪(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还有“元方入门不顾”都是童贞无邪的表现)
五、课外拓展
假如你是友人,或者是元方,在本课的特定情境中,你在言谈和举止方面应该怎样做?
1.友人:
1)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2)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
3)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骂人家的父亲
4)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
5)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
2.元方:
1)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
2)1)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
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4)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六、给图片说出寓意――桥的作用:沟通两岸,方便行人
总结课文要点:以信做人以礼待人
六、课后巩固。
1、翻译句子。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完成课后练习
3、熟背课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积累运用】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撒()盐差可拟()()....柳絮()尊君在不()..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 5
(1)舍 太丘舍去()又渐如高舍()(2)不 尊君在不()不一状()(3)是 则是无信()是知也()(4)若 未若柳絮因风起()坊若者()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1)与儿女讲论文义。..
(2)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尊君在不? ...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合作探究】
1.《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3.《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怎样评价元方的行为?
【精读精练】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 5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词语: 日中: 舍去: 无礼: 引之:
2.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5.“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
6.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7.元方入门之后,友人会怎样?
【主题阅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jí]。(窘迫)。
1.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
/ 5
2.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什么?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大未必佳(大:
(2)韪大踧踖)))
(大:
(3)人以其语语之(语:(4)诣门者(诣:
语:))(5)奕世为通好(奕世:
(6)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4.译文:(1)莫不奇之。)
(2)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5.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6.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7.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能力提升】
1、名句填空
(1)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2)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名著阅读
(1)《三国演义》中,“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
/ 5
(2)《水浒传》中,“浑身雪练也一身白肉,没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行似一根白条。”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本文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二、注音:
讲论(lùn)雪骤(zhòu)差(chà)可拟 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
三、解释词语: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2)内集:家庭聚会。
(3)儿女:对子侄辈的统称。(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论:讨论)(5)俄而: 不久,一会儿(6)骤:急速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9)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10)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1)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四、翻译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不久,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问题探究: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参考答案: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参考答案: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有人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描写雪景比“柳絮”一句更贴切,请为他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5、假设你也参与了谢太傅一家对雪的讨论,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出一两句。例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参考答案:梨花飘落差可拟。未若鹅毛风中舞。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资料
一、注音:
尊君在不(fǒu)非人哉(zāi)
二、解释词语:
(1)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
(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4)至:到
(5)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6)乃至:(友人)才到。(乃:才。)(7)时年:这年(那时)。
(8)戏:玩耍,游戏。
(9)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
(11)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12)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3)信:诚信,讲信用。(14)礼:礼貌。
(15)惭:感到惭愧。
(16)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7)顾:回头看。
三、翻译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四、默写:
元方曰:“,。” 友人惭,下车引之。
五、问题探究: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对话描写。
2、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参考答案: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3、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参考答案: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副得对方无言可答。
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参考答案:元方聪敏过人、率真方正、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我觉得元方的做法值得赞赏: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或者我觉得元方的做法不太好: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6、你还知道类似谢道韫、陈元方这样机智聪颖的少年吗?
2、“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 答:(1)我认为元方失礼。父亲友人不守信,不礼貌的行为确实让人气愤,但是他毕竟是元方的长辈,而且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元方惭愧道歉,元方还是应该尊重对方,原谅对方。(2)我认为元方不失礼。父亲友人不守时的行为已经让人生气,却还对着元方说出“非人哉”的恶劣话语,非常不礼貌,所以元方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
答:
1、前者好。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形似,然后才是神似,所以我认为前者比喻好。
2、后者好。此比喻意象(物象和意蕴的统一)优美,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缺乏意蕴,仅有物象,所以我认为“柳絮”一喻好。
4、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本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春雪的美好姿态,给人以春的气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春雪飞花”的欣喜。)
5、关于雪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6、古代计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7、敬辞: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赐教:别人指教自己华诞:别人的生日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谦辞:家父、家母、舍弟、舍妹、老朽、愚兄、愚见、拙见、鄙人、寒舍、犬子、抛砖引玉、笨鸟先飞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主要记述了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2、“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 答:(1)我认为元方失礼。父亲友人不守信,不礼貌的行为确实让人气愤,但是他毕竟是元方的长辈,而且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元方惭愧道歉,元方还是应该尊重对方,原谅对方。(2)我认为元方不失礼。父亲友人不守时的行为已经让人生气,却还对着元方说出“非人哉”的恶劣话语,非常不礼貌,所以元方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
答:
1、前者好。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形似,然后才是神似,所以我认为前者比喻好。
2、后者好。此比喻意象(物象和意蕴的统一)优美,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缺乏意蕴,仅有物象,所以我认为“柳絮”一喻好。
4、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本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春雪的美好姿态,给人以春的气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春雪飞花”的欣喜。)
5、关于雪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6、古代计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7、敬辞: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赐教:别人指教自己华诞:别人的生日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谦辞:家父、家母、舍弟、舍妹、老朽、愚兄、愚见、拙见、鄙人、寒舍、犬子、抛砖引玉、笨鸟先飞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主要记述了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2、“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 答:(1)我认为元方失礼。父亲友人不守信,不礼貌的行为确实让人气愤,但是他毕竟是元方的长辈,而且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元方惭愧道歉,元方还是应该尊重对方,原谅对方。(2)我认为元方不失礼。父亲友人不守时的行为已经让人生气,却还对着元方说出“非人哉”的恶劣话语,非常不礼貌,所以元方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
答:
1、前者好。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形似,然后才是神似,所以我认为前者比喻好。
2、后者好。此比喻意象(物象和意蕴的统一)优美,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缺乏意蕴,仅有物象,所以我认为“柳絮”一喻好。
4、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本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春雪的美好姿态,给人以春的气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春雪飞花”的欣喜。)
5、关于雪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6、古代计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7、敬辞: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赐教:别人指教自己华诞:别人的生日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一、语言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3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②()待君久不至,()已去。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二)咏 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编著的《 》一文。
1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⑴儿女()(2)差()(3)未若()(4)即公大兄无奕女().
1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1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1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 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15、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
1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
译文: 《咏雪》:
谢太傅(即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在一起,召开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又急又大,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即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朋友约定,约定在正午碰面。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只有七岁,正在门外嬉戏。朋友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您很久,而您没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做的事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译文: 《咏雪》:
谢太傅(即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在一起,召开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又急又大,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即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朋友约定,约定在正午碰面。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只有七岁,正在门外嬉戏。朋友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您很久,而您没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做的事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世说新语>两则》小测答案 1.xù nǐ fǒu zhòu 2.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快速、急速 高兴地、愉快地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凭借 不再等候就走了 回头看
3.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4.如:去:(古)离开,(今)前往; 顾:(古)回头看,(今)顾及; 儿女:(古)子侄辈,(今)儿子女儿; 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 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二)6.(1)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拉 7.①太丘 友②家君 家君③君 君 8.(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
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10、刘义庆、《世说新语》
11、子侄辈 差不多 不如,比不上 是
12、(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3)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3、寒雪日,谢太傅家,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14、C
15、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3)陈太丘与友期行.(4)太丘舍去.(5)去后乃至.(6)君与家君期日中..(7)相委而去.()()()(8)元方入门不顾.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
B.尊君在不(通“否”).
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
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5.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讲述的都是少年儿童聪敏机智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
6.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咏雪》,回答7~9题。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0.写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译文:
12.文中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写出来。
答:
13.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家庭聚会(2)大致、差不多(3)约定(4)离开(5)才(6)对人称自己的父亲(7)丢下、舍弃(8)回头看
2.【解析】选A。儿女:子侄辈,指年青的一代。
3.答案:(1)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丢下我走了。
(2)您跟我父亲约好中午一同出发。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4.【解析】选C。正确的停顿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5.答案:谢道韫 陈元方
6.答案:(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入门不顾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7.答案:(1)讲解(2)紧,急(3)相比
8.答案:(1)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9.答案: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10.答案:(1)称赞,赞许(2)效法
11.答案: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12.答案: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问元方“我”和他父亲究竟是谁在效法谁。
13.答案: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附【译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学法指导: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导入:请同学讲述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古代小说所记得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刘义庆编著。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疏通句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请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三、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
1、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提问:大家对于课文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入下面的问题组)(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怎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明确:文章交代咏雪背景只有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别看这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书官宦之家,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当然是谢太傅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2)“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明确;下面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主讲人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来了两个答案,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但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4、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都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一大特点。
四、拓展延伸: 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词,都与飞雪有关:“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陶潜。„„”这两首词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的是什么情感?(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不同的雪景。
五、布置作业: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篇的学习情况。
二、疏通句篇:《陈太丘与友期》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请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三、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
1、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讨论)
1、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3)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2)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4)《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就是刚正不阿,为人正派的意思。为什么没有列入“夙惠”一门?(“夙惠”是专门记录聪明儿童的故事。这一则故事虽然也表现了他的聪明,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两个词的是全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责备客人,从反面来说“信”、“礼”的重要性,所以„„)(5)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4、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5、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
6、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四、拓展延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为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问题:(1)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内容。(2)陈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亲有无功德吗?
五、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客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时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世说新语》两则特殊句式】推荐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06-11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含答案)07-28
世说新语《期行》、《乘船》11-05
世说新语二则说课稿05-24
世说新语排调有感07-07
世说新语的翻译和原文10-18
8《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反思10-19
世说新语读后感500字11-12
读世说心语2有感11-01
之江新语正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