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精选18篇)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1

简 报

第4期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为了营造教师相互学习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始终树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思想。2014年11月24日在文科教研组的极力组织下,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全力配合下,我校开展了优化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有了新的感悟、收获。而且这也为学校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本次教研活动中,我校每周安排了2节作文观摩课,三至六年级周三下午进行,七至九年级周一下午进行。由天津师范大学支教团陈曦老师来担任主讲。本次作文教学课得到学校领导、语文教师的一致好评,也充分展示了天津师范大学支教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水平,显示了他丰厚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陈教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旺盛的精力在课堂上给学生传经送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课堂中着重讲了作文教学的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作文教学的任务;

2、教给学生正确的作文理念;

3、教给学生积累材料的方法;4教给学生写作知识和技能;

5、怎样让学生写人物、事件作文;

6、我去解放以来的主要作文形式。陈老师亲切朴实,教给的方法切实可行,没有一句大道理,没有一句作秀空泛的话。使到会的老师茅塞顿开,以前对作文教学的迷茫,现在终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教学必须要充分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爱好,促使其形成写作的冲动。——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并非难事,写无定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而且能够做到的。——只要学生真正懂得了写作有用而且易学,畏惧心理就会减轻,兴趣就会增强,加上教师的科学指导和推动,学生就会轻松上路了。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2

一、创设情境, 激发活力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 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 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语文课堂要充满活力,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精读《端午日》赛龙舟的片段时, 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参与活动, 一下子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在阅读片段之后, 为了能让学生切身感受比赛的激烈的场面, 我组织学生在我的口令之下为桨手加油助威:我击掌, 学生齐喊“加油”;我的掌声节奏由慢加快, 学生的加油声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响。课堂的气氛很热烈, 学生的情绪也高涨。在这样的情境之中, 我顺势安排学生进行有感情、有气势的朗读, 体会作者精练的语言;又进行了想象式的语言表达:如果你是现场的一员, 你会做什么。学生们大声朗读, 踊跃发言, 课本上静态的文字立刻富有了生命力, 学生从文字中进行了想象的跳跃, 感受到了西部的端午风情, 又体会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身体“动一动”, 如闭上眼睛细心听一听窗外的声音, 深呼吸一次, 用心闻一闻风儿飘来的芳香, 营造一个静谧的氛围, 创设出课文的情境, 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 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注重体验, 展示活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言文字的理解需要读者用心、用情深入到文字的内涵中去体会感悟。学生的情感要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 需要学生一定的生活阅历、想象力、情感相融力, 而学生的阅历毕竟浅, 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一般是浅层感性的, 所以很难去理解感悟文字深层的内涵。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语文课要“注重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情感体验”。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 会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有些课文情节故事性很强, 人物性格鲜明、矛盾突出, 往往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参与体验,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思想的启迪, 享受美的乐趣。

在分析《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形象时, 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他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来理解其性格, 组织学生当场表演胡屠户前后不同的语言或动作。班内总共六组, 经过小组的分工、练习, 三组同学表演胡屠户的语言, 模仿人物粗俗的口吻, 再加上逼真的神态, 把胡屠户演得形神兼具;三组同学表演胡屠户的动作, 先前“腆着肚子”, 后来“低着头”帮女婿拉皱了的后襟, 无声的语言, 鲜明的对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通过现场表演, 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人物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领略到小说语言夸张的特点、辛辣的讽刺意味。

又如在教授《核舟记》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核舟上人物的“各具情态”, 我也设计了一场造型表演:根据文中对人物的描写, 摆出人物造型。学生们一边读课文, 一边安排人物, 挑选合适的同学、安排人物位置、调整人物的姿势和动作、根据人物性格摆正神态表情, 还忙着准备临时的道具等。通过这些表演活动的设计, 学生们不仅兴意盎然, 而且他们对文字有了真正的体验, 直接地、直观地感受文字的内涵, 进行体味、领悟, 从而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安排表演活动, 其目的不是为了课堂上的热闹, 而是通过这种活动方式, 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 更加深入地学习语言, 在体验感悟语言的过程中, 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融合, 和谐统一地发展, 展示语文课堂的活力。

三、尊重个体, 张扬活力

阅读活动离不开阅读主体的心灵体验, 语文阅读教学, 是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那种一讲到底的课堂既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独立理解的权利, 也使语文课兴味索然。尊重学生, 剔除老师繁琐的、肢解式的讲解, 把课堂讲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过去,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藤野先生》一文中藤野先生的形象时, 往往按部就班式地串讲, 一件事例反映某一性格, 也不管学生是否喜欢、是否接受, 最后得出藤野先生师德高尚、令鲁迅怀念的结论。其实, 这部分的内容完全可以安排学生自主阅读, 而且学生自己阅读分析有时比教师讲解还要细致深入。结合文中叙述的有关藤野先生的几件事, 我设计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 让学生根据所给句式分析藤野先生的性格:“先生, 您的言行 (或动作) , 让我深深感受到您______的品格 (或品质) 。”学生利用圈点阅读, 在书上纷纷写上自己的分析体会, 然后进行交流。学生的回答详实具体, 紧扣文本, 分析独到。又如在学习季羡林的《成功》时, 我安排了一个拓展活动: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成功的公式, 你认为成功除了“天资、勤奋、机遇”, 还需要什么呢?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回答。一时学生的思维被激发, 各抒己见, 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

课堂是学生整合信息的场所, 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上设计自主发言、辩论、质疑等活动, 充分发掘学生所拥有的信息, 尊重学生的个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大胆思维、积极发言, 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 建立平等、自由的学习境地。通过课堂的交流, 师生的沟通, 将这些信息进行筛选, 使其逐渐沉淀, 日积月累, 学生就会拥有自己独有的内涵, 从而形成个性。

四、驾驭文本, 构建活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 更是为了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教师作为学生语文知识的主导者, 不仅要“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 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要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特色的课文去安排课堂环节, 设计教学方法, 让学生去阅读、思考、筛选、评述、迁移,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构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有教师在《甜甜的泥土》一课的教学中, 改变了传统生硬的教学流程, 即感知课文、概括情节、分析人物、赏析语言, 把课堂设计成为拍摄一部电影的情境, 学生是导演。首先是导演把握剧情, 接着是确定剧中的主人公, 给主人公配上动情的朗读, 其次选取感人的镜头, 并按照示例分析拍摄镜头的意图。整堂课就是在这样新颖的活动设计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探究问题, 并不断解决问题。这样, 学生不但学到了分析阅读课文的密码, 而且学到了运用文本的能力, 即自导自演的能力。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优化与创新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现状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面临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和现代中考制度的两大改革,初中语文教师在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以教学活动为方式,以教学任务为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致使初中语文走出了以往死板的老师一人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初中语文利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完善、科学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让初中生远离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然而,在这些新型教学方案的具体实践中,渐渐出现了新的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首先,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不大,教师也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应用不到位;再者,教师的课堂介入不到位,导致学生自己能掌握的知识少,在课堂教学活动过后,原来不会的仍然不会;第三,教师教学手段落伍,很少使用甚至没有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工具等。由此来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仍需继续进行。以上问题的出现,很多因素是因为语文教师课程教学的方案设计过于偏向于语文教学的趣味活动和学生主体性地位,而忽视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重点研究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设计与研究,提高改革方案的有效性。

二、改革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优化语文教学活动方案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动员全体学生参加教学活动

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是整个课堂学习的重要切入点,是学生能否学好本堂语文知识的关键。然而,在这一时段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语文微视频的方式引出课堂话题。一方面,利用简短的搞笑生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集短片话剧,让名著以话剧或电影的形式展示等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语文日记,语文日记的练习也是提高全体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用文字的形式写下对它们的思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改善学生的写作技巧,积累一定的成语及写作素材知识。長此以往,学生也会体验到语文写作的趣味,有利于增加语文对学生的吸引力。

2.教师要适当介入学生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介入要适当、适时、合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不应该亲力亲为,适当地给学生留下个人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也不应该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教师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及时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出现问题时,也不要过于按照教师自己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解决问题,要询问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比如,学习童年趣事一章中,主要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月迹》《两小儿辩日》等等。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及自己的童年记忆,回忆以往的快乐时光,通过提问或让学生写出自己童年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来引出学习内容。

3.利用现代媒体工具,开放性地研究设计

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用到多媒体教学工具、计算机网络等,比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加便利、快捷,更具优势。比如,在学习亲近文学一章时,以往学生只能利用课堂时间来听从教师对文学名著的讲解,而现在只要利用现代网络计算机技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就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搜集自己喜爱的文学、名著等。比如,学生想要了解和研究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那么学生就可以在百度等搜索其相关资料,观看百家讲坛中刘心武对其的艺术解读等视频,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艺术的内涵。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课程教学活动时,就可以采用最新的教学内容,引进最优秀的教学方式,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活动设计提供技术手段和途径。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确保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只注重课堂活动的教学流程,更应该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即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教师要清楚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进行事后总结、评价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生评价标准,对于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要提高评价标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最终按照这些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评价,并要求学生进行最后总结,以确保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高质、高效。

参考文献:

王小珠.运用探究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Z1).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篇4

上午第一节课,一年级语文老师代静给大家带来了《乌鸦喝水》。代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老师语言儿童化,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堂课,孩子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乌鸦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利用现有条件解决困难的精神。代老师的课精彩纷呈,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上午第二节课,一年级语文老师唐静给大家带来的是《小母鸡种稻子》。唐老师的课堂活泼、有趣,整个课堂孩子们的兴趣浓厚。课堂始终围绕主题“劳动”,让孩子们懂得了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好品质。

课后,小学语文组的所有老师在会议室进行了评课、指导。针对这两节课,每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李晶老师就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环节、模式做了全面、系统、深入、具体、专业地指导,从课的导入、初读课文、品读课文到习字教学,无微不至,总之,我们受益匪浅。

小学语文联合教研简报 篇5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基础,同时为了增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活跃教研气氛,以研促改,共同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2017年3月30日,简城一小袁校长及三位教师一行在我校举行小学语文联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一小的三位教师讲授新课,授课内容为《小儿垂钓》、《左公柳》和《莲叶青青》。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各具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周逸老师亲切大方,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学生兴味盎然,课堂氛围轻松、有趣;张兰老师语言干练,教学节奏张驰有度,表现了机智的课堂驾驭能力。古雪梅老师幽默风趣,以情感感悟作为落脚点,带领学生边读、边品、边悟。教学形式活泼生动,很好体现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老师们开展了评课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对各位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教法、学法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负责此次教研活动的袁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并分别对小学低段生字教学和中高段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指导,老师们受益颇多。

此次活动的举行,给我校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6

简 报

第3期

太平镇“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

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创新结合载体强化干部作风

太平镇“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面对扶贫任务十分艰巨的镇情民情,镇党委书记景生旭同志高度重视,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在工作的推动中创新了结合载体,深化了干部思想意识,转变了干部作风,有效的推进了“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主题活动的贯彻执行。

将“双联”与当前工作相结合,提高工作效能。正逢三月,当前农业工作已逐步启动,顶凌覆膜作为一项扶贫产业被提上了工作日程,苹果栽植更是符合我镇实际的经济支柱产业,景生旭同志要求各位干部认真对待,把这两项工作作为“双联”

工作的基本铺垫全面提升巩固,有效的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将“双联”与民情日记相结合,转变干部作风。太平镇从2011年提倡每位干部每个工作日记民情日记,以便了解民情,知获民意,排解民忧。“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民情日记更是成了“双联”行动推进的助推器,每日民情民意都记载于民情日记中。景生旭同志要求每个干部认真对待民情日记,仔细分析存在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为“双联”行动脱贫致富找出新思路,找准新路子。

将“双联”与技能学习相结合,优化发展基础。改进干部作风,提高政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将“双联”行动置于政府职能转变之中,以“双联”行动推政府职能转变,以政府职能转变促“双联”行动开展,太平镇每周三组织领导、干部学习掌握农业技术、科技知识,把科技知识、农业技术带到群众身旁,为脱贫致富打好知识、技能基础。

将“双联”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强化为民意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对操作程序要求很高的工作,是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工作,这就要求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扑下身子工作,与民同患难,同疾苦,深切体会群众的难处,抓民本、解民急、排民忧,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开展“帮”、“送”、“建”、“助”活动,真正做好人民群众的公仆。

太平镇开展“改进作风 提高效能 优化环境”主题活动

简 报

第2期

太平镇“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

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入农户搞对接集体出访做调查

3月11日晚,太平镇党委先后召开党委会议及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研究制定“双联”行动干部联系特困户到户计划,要求全体干部集13、14日两天时间做好入户对接工作,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因户制宜,以“三步骤”法实现帮扶效益最大化。

步骤一:认领联系对象,结成帮扶对子。镇领导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走访入户,开展民情访谈,与全镇困难家庭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并上会研究确定了辖区内357户特困户为扶贫帮困联系对象。同时,通过与省、市、县下派单位、镇直各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联村干部185人,县处级领导干部12人,科级干部57人,一般干部116人与356户特困帮扶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并由党政办安排帮扶领导、干部与帮扶联系对象开展认领活动,了解了帮扶对象基本情况,靠实了帮扶解困目标任务。

步骤二:走访联系对象,分析贫困原因。坚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到位抓与抓到位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民情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联民系户的纽带作用,集体出访,利用两天时间对13个行政村的联系户全面展开调查摸底。通过电话联系问民情、上门交流谈问原因等形式,了解贫困家庭现状,并组织召开行动座谈,就如何做好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工作、如何更长远的脱困脱贫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双联”行动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证。

步骤三:制定帮扶计划,寻找致富路子。全镇帮扶干部积极行动,主动与帮扶对象交流、向帮扶对象问其所需,面对面分析致贫原因,精心制定帮扶计划,坚持既扶贫又扶智,既物扶又技扶,真正让特困群众创业发展的思想活跃起来,致富本领强起来,做到真诚连心,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为特困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硬硬邦邦的实事好事,使帮扶对象得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太平镇开展“改进作风 提高效能 优化环境”主题活动

简 报

第6期

太平镇“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

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书一卷拓渠道双联、作风两手抓

22日,太平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对当前农业生产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了详细安排,会上镇党委书记景生旭同志要求将“双联”行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使之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以期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与各村、镇直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把今年的“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主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中,会上发放了意见征求书和群众访谈调查问卷,征求领导干部群众关于作风转变的意见建议。

一份意见征求书,广纳领导干部意见建议。根据县作风办安排,镇作风办积极制订了主题活动意见征求书,征求书针对领导作风方面、思想建设方面、工作纪律方面、环境建设方面等四方面内容,提倡干部职工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本质愿意,发表自己对整改这些问题的意见建议,共收集到突出问题65件,意见对策88条,涉及工作制度执行、政府机关管理、农贸市场运行、街区环境整治、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双联帮扶计划实施、农村垃圾处理等问题,充分的调动了干部职工对工作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双联”行动帮扶计划的制定实施和作风转变。

一份群众调查问卷,广泛了解民意民愿。为了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意图,解决群众困难,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镇作风办制订了群众访谈调查问卷,以22个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主体,引导群众表达自己的意愿,反映干部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泛的了解民意民愿,扩大了主题活动覆盖面,在全镇掀起了活动的浪潮。通过问卷回收整理,反映出群众两大主流思想:一是对镇村干部日常工作中的瑕疵表示很大的遗憾;二是对“双联”行动的期望很高,信心很足。镇主要领导表示将针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回访,积极与民沟通,做到一切为人民服务。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7

一、做好活动计划、拟订活动方案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拟订适合学生的活动计划, 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 拓展他们的课外知识。活动计划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在初步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必要时抓好一两个典型, 给他们起到引路的作用, 下面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单独去设计、组织、总结。比如, 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推荐自己”时, 具体的活动计划如下。第一, 在活动准备阶段, 布置好自我介绍前的内容收集, 为“活动”做准备。以“这就是我”为题, 在班内开展分组讨论, 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 根据自己的长相外貌、姓名缘由、兴趣爱好, 展现自己的风采。接着引导学生收集内容, 可以是自己的书法作品、收藏物品、唱歌跳舞的音像资料、摄影作品、得意的画作、小制作、小发明等, 还可以根据自己爱哭、爱笑、调皮、撒娇等性格特点来收集资料。第二, 在活动开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为“写作”备素材。让学生在各个小组中先进行自我介绍, 由其他学生集体打分,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提出建议, 怎样使自我介绍更精彩。指导学生设计好介绍的侧重点, 为下一步的写作打基础。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 也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 在指导写作阶段, 教师要进行现场写作指导, 运用口笔结合, 为“评价”打基础。这是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体现, 教师的指导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 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有:写什么、怎么写、具体写作方法有哪些?第四, 在评价修改阶段, 要组织好作文的综合评价, 为“作文展示”做准备。注重运用好学生的自评作文和互评作文, 打好分数, 写出评价意见, 并推荐好作品。要做到有计划、有标准、有落实、有检查。第五, 在展示成果阶段, 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优秀作文。可以设计出墙报、手抄报、电脑小报等, 也可以向学校文学社推荐优秀习作或是向报刊投稿, 从而促使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 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好铺垫。

二、找准活动内容、优化活动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班级和个人的情况选择开展哪些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有计划地选择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提高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明确活动成员参与活动的时间、具体内容、活动项目和分工等等, 教师要做好对合作小组的了解和指导, 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组织能力合理划分活动小组。例如, 在搜集作文中的错别字时, 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探究错别字原因、展示错别字、让大家知道哪些字容易写错, 防止学生们在以后的作文中再次出现。有的学生由于个性偏执平时好同学不多, 可能没有小组接纳他;有的自由结合小组人数不均匀, 不好开展活动;有的小组能力不均衡, 教师要注意协调。教师要安排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间, 根据课时情况协调安排, 力求体现出每一个学生的优势, 让小组成员各尽其长, 发挥好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展示出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 让学生在活动小组中都承担起适合的任务。比如某个学生喜欢摄影, 可以让他以摄影图片的形式, 展示搜集的资料成果;有的学生善于交际, 可以发挥他的优势让他去做实地访问和调查;有的学生绘画和书法较好, 就请他做校刊或黑板报的设计和抄写等。这样, 就能让每一个活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活动, 也可以有效促进他们自身的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我们在选取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时, 还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做好分组指导、调控实施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实施”是对活动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在确定好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后, 教师要做好对活动的监控, 参与活动过程的管理和指导。教师的指导, 起到活动的铺垫作用, 能有效启迪学生的学习动机, 开启学生的既有知识, 让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睛, 渴望知识的心情, 带着合作交流的良好愿望, 逐步进入综合性学习的情境。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指导, 应着眼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全程指导。要做好总体把握, 让学生仅仅围绕设定的主题开展活动。要根据活动进程中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控, 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要做好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活动主题或不同小组加以指导: (1) 指导好小组活动和个人行为。根据活动主题的不同, 确定不同的小组和个人活动方式。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资料收集、访问调查、实地了解和网络搜寻,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观察和记录,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体验。 (2) 指导好对资料的搜集, 整理好采集的实物和搜集到的文字、图片、采访记录和音像资料, 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诗词名句、故事和人物轶事等等, 要做好分类汇总。 (3) 指导好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综合性学习的核心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理解能力。要在活动中指导好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促使学生体验到运用语文的收获。 (4) 指导好活动小组之间的交流。指导小组成员按照计划做好自己的活动项目, 写出自己的探究体会,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经验体会, 进而指导好对小组材料的分析和整合;鼓励他们互相倾听, 互相学习,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巢宗祺, 雷实.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试论中学语文的活动机制及其优化 篇8

一、切实落实生本思想

生命在于运动,唯不断吐故纳新,生命体才得以不断进化,生命力才得以不断增强。全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一次活动,一个学期的教学是一次活动,一堂课也是一次活动。语文教育应当是学生的思想、智能的活动场。要让学生外部和内部行为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就必须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课本为本,更不是以题目、分数为本;离开了“以人为本”的立足点,任何形式的“素质教育”都会立刻变质变味,出现“挂课改之羊头,卖应试之狗肉”的后果。落实生本思想,就须贯彻三条原则:(一)重规律讲方法,力求终身效益。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活动应是教离不开育,育离不开教,教是教学习方法、运用方法,育是对活动的保护、坚持和促进。开展议论文学习活动,不是让学生认识若干的死观点,了解一些死材料,而是要引导学生认识论点、论据、论证及其之间的关系,认识论点论据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及其说理力度,在反复认识与运用的活动中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齐头并进。无论哪种语文知识的学习,策划者只有把“认识原理——发现并运用方法——求实求活、反复磨炼能力”巧妙地结合起来,学习主体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终身受用的效果。(二)重能力讲综合,多方协调发展。学生发展须全面,全面者,往往在一点入手、多方锻炼中形成,活动过程始终具备综合性特征,任何图省事图单纯的想法均有悖于新课改的方向。如举办《药》的演出活动,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剧本编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舞台表演能力;开展一次农村干部实践“三个代表”情况专题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调查报告的写作能力,均应得到切实有力的锻炼。(三)重实效讲量化,活动脚印深沉。语文活动要的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寻求学生思维的活泼,能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知识和能力由量变升级为理想的质变,否则,语文教育又会诞生一个“忽悠大世界”。其量化的标志之一,是学生语文知识及运用的参与值不能太低。对于大型的专项性活动(如全校性演讲比赛等)来说,学生参与量应不少于百分之三;小型活动(如一堂课),学生可观性活动的频率(如发言人数),应有百分之十二左右。标志之二,是活动效果明显。以一个学年为例,经过长期的激发培养,下学期后半,就县(市)中等水平的学生(每班45-50人)而言,应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在每项内容学习的重要环节中有自己的想法,且敢大胆挑战、发言,在场面讨论中有较好的气氛。

二、积极开展大型语文活动

高中语文课标指出,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要实现这一点,一是培养个性,体现鲜明的创新意向。大型语文活动规模大,要求高,气氛浓郁,参与者素质层次较高,在挑战极限的强烈欲望的驱动下,表现往往优于平时。在日常教学中写《我到过最远的地方》,学生的立意大多局限于空间距离的远近,至多是冲出国家、走向宇宙,而开展全校性的作文竞赛,智能爆发力度不同,立意就能突破空间的限制,最远的地方可以是幽远的梦中故乡、幽深的数学境界。二是掂轻量重,不失有力的教育主导。语文活动的教育意义在于改变学生是“知识接收器”的被动状态,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决不是“放羊”,也决不能“放羊”,相反,对教师的指导有更高的要求。譬如开展征联活动,教师首先要举办对联知识讲座,让学生心里的知识形成系统,在学生征联颁奖后还得精选部分作品进行评点,提高学生在对联方面的艺术境界。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反之,活动失去主导,缺乏管理,就会失去语文活动的一切积极功能。三是重视文学,学习精湛的语言艺术。语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语文活动的优质资源:如以《水浒传》为中心,可以讨论作品的艺术构思、人物刻画技巧、背景叙写功力;以《红楼梦》为中心,可以讨论作品主题的深刻内涵、形象烘托等方法……浓郁的文学氛围,让语文学习情趣盎然。四是相辅相成,建立科学的测导机制。开展语文大型活动,会吸引全校的语文人才和语文爱好者,在活动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长短优劣立刻暴露无遗,而认真对他们的语文水平作出准确的数据化的记录,可以生成准确的素质检测结果,远比一纸试题上的分数可信度高得多。如果将此结果与其他语文学习过程构成反馈回路,把课堂教育结果提交到大型活动中检测,又把大型活动的检测结果反馈到课堂教育中扬长补短,那么,一个功能强大的语文教育的有机整体也便形成了。

三、关注课堂小语文活动的开展

如果说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是侧重从外部营造语文学习大气候、形成全方位的能力检测系统的话,那么,以课堂为中心的小型活动则是构造、完善学生智能、优化学生思维的基础工程。其师生互动的情景不仅通形,简直通神,教师持“活动”的观念、立意,课堂便有“活动”的效果。凡热衷于革故鼎新之人,都能发现语文“活动”不同于语文“教学”的鲜明特征。请看两个简单的案例:

(一)《背影》片断教案

1.读朱自清《背影》;

2.每天观察父母新背影半小时,时间一个星期;

3.根据观察写一篇以《背影》为题的作文;

4.教师讲评。

(二)《斑羚飞渡》片断教案

5.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5分钟)

6.问:你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1分钟)

7.不管你选择的是哪一段,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斑羚飞渡是一种什么情景,对不对?刚好我今天带来一盘斑羚飞渡的录象带,大家想不想看?不过这是一盘特殊的录像带,只能用心的人才能看得见;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同学朗读课文,大家在脑子里勾画斑羚飞渡的情景。(3分钟)

8.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60位同学,就会看到60个不同的画面,在你的心目中,斑羚飞渡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

片断(一)的教师原来也引导学生认真理解《背影》这篇课文的艺术表现方法,可是到课堂上一提问,学生茫然,对亲情的理解也只停留在“端茶送伞”的概念上,原因出自何处?脱离学生生活,学生的思想、思维没有真正活动起来!后来,教师指导学生“再读课文、体验妙处——观察自己父母背影——写《背影》的作文”,将课文知识与生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情况就出现好转。有的学生通过一次为母亲捶背情景的描写,就充分体现出对课文的灵活理解、对真情的深切认识;再经过教师讲评,学生的学习就达到深透的效果了。片断(二)看似简单,听一下朗读,描一下情景,但话题明确,活动自由,课堂便生龙活虎。

动态化课堂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活动学生知识、活动学生思想、活动学生思维,其外在表现方式也许与传统课堂大同小异,但灵魂的优化效果却大不相同。

四、全面把握、认真调谐

语文教育过程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是理念的更新,也是方法的优化,更是教育层次的进化,让学生在语文世界中形神都处于全活状态。要使语文教育过程始终充满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天然存在惰性的人类来说,全面把握与认真调谐的工作是相当艰巨的。一是要以点带面,认真组建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对一个集体活动而言,必须有中坚分子,教师要有意识地“激活”他们的作用。一个兴趣小组以7-10人为宜,在活动——譬如演讲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相机提示、指点中坚分子,进而带动全班。二是要鼓励竞争、与时俱进。活动式教学,是让每一个学习主体得到最全面的锻炼,也是最鲜活的竞争,竞争越激烈,活动效能也越强。譬如开展《三国演义》的读书活动,一方面是鼓励学生读懂、读深,立几个课题,看谁理解得透彻,另一方面就诸葛亮是否“英明”问题组织辩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活动效果。三是教师要始终具备公正之心和呵护之情。在活动中,不可能所有学生都相同,势必有的唱主角,有的当配角,但教师对他们须一视同仁,必要时有意改换他们的角色,对其中懈怠者,教师要与其谈心,调谐其学习心理。四是培养习惯,把握好活动的幅度。良好的习惯是促成学习自动化的重要方法,教师要让学生的身心活动习惯成自然。从主观上讲,要不断把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推向高潮,可从客观上说,必须把握好活动的幅度,有高潮就要允许有低潮,低潮没安排好,高潮也不可能出现,一个学期有两个高潮也足以撑大局,一节课有一个高潮也足以出佳效。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9

研修会上,教研组长邬xx带领大家学习了信息提升工程2.0的相关任务要求,观看了关于平台操作、能力点的作业体现、视频课录制技术与运用的相关视频,老师们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了在本次2.0学习中的困难和解决措施。

为帮助老教师全面提高2.0信息技术能力,充分发挥青年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语文组师徒结对子,携手共成长。在青年教师的帮助下,老教师也不断提升学习信心,不断给自己赋能、提升。大家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在互助互鉴中共同提高。

在此次活动中老师们学思践悟,蓄力前行。相信大家一定会发扬谦逊好学、锐意进取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学活动简报 篇10

一、教学检查情况

1、各教学部门都能在开学前科学计划、周密部署,提早安排教师,分配教学任务,确保新学期教学正常进行。各教学部门严格要求,教师课前准备到位。教务处抽查了352份教学授课进度计划和62份教案,大部分教师备课认真,教案完整、书写规范,部分电子教案设计新颖,授课进度计划完整合理。

2、开学第一周,教务处对在校74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巡查,任课教师教学状态良好,没有迟到、早退现象。一周时间,教学督导共听课63人次65节,总体来看,教学秩序良好。大部分教师都能提前备好两周课,准备充分、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知识传授准确,教学效果较好。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缺少教学组织环节,不起立、不问好,对学生不提课堂要求;个别班级学生状态不好,存在迟到、睡觉、玩手机等现象。

2、教学准备不够充分,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重点、难点不突出,授课效果不够理想;存在没有使用投影或挂图等与当堂教学相匹配的设备和教学手段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个别教师教案项目填写不完整,附授课进度计划;有的班级课表公布较晚,影响学生课前准备;个别学生上课期间在走廊接打电话或去卫生间。

三、建议

1、请各系部进一步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本学期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2、各任课教师应着正装上课,严格执行授课进度计划,认真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质量;加强课堂管理,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在上课期间严禁学生随意出入教室。

3、在实训楼上课教师要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好实训教室钥匙,以免造成学生迟到或不能准时进入教室而影响正常授课的情况。

优化教研活动 打造高效课堂 篇11

关键词:创新形式;建立梯队;构建共同体;提升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实施“减负增效”的主要阵地,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高效的教学创造条件。

一、创新研修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习研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加强研训结合,努力推进学习化学校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有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认知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学而有得,学而会用,把学到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学校不断地创新研修形式,优化研修载体,开展研读教材活动,以切实有效提升教师的研修水平。聘请专家对“我读教材”特色校本教研工作作全程、具体、高度指导,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优化现有研究方式和途径,提高研究水平,深化研究成果。引领教师由研读教材到研读教育专著发展,拓展“我读教材”特色校本教研宽度。积极实施教师的读书计划,开展“研读教育专著,播种教育思想”教师读书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研读,定期开展研读交流活动,丰富理论积累,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研读水平,形成了研训一体的“读—写、读—论、读—引、读—制、读—展”校本教研模式。

二、建立发展梯队,提升课例研讨水平

学校立足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平台,实施“三大工程”:“希望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不断优化教研效果。学校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师成长发展梯队,每一个层次有每一个层次的发展目标,每一个层次有每一个层次的评比标准。新进校的年轻教师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结对,要研读新课标,锤炼教学基本功,要参与教学基本功的考核,成为教学新秀,即“希望工程”;进校五年之内的教师与学校已取得“教学能手”“教坛新星”的名师结对,要过教学技能关,积极参与各级教学技能大比武,成为教学能手,即“青蓝工程”;学校为在各级教学评比中获奖的教师聘请区、市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等担任师傅,引领他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三、构建多元化共同体,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共同体建设已成为当前学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抓好教师共同体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复杂的教学问题的解决处理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1.新青蓝共同体:在传统的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精心安排的官方“师徒”以及同伴间的学习大多流于形式,而感情相投的教师自发组成的共同体却产生了很大的效应:合作研读教材、合作备课、合作探讨教学中随机生成的新问题等,为了促使这种学习共同体持续、稳定地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将原有的“青蓝工程”加以革新:一是工作未满3年的新教师可自主选择“师傅”;二是工作5年以上的青年教师可自主选择合作搭档;三是共同体成员学校的骨干教师可自主牵手结对教师。这一改革,创新了原有的师徒结对,一来强调教师的内需,二来突出教师的自主,三来由校内拓展到校际,改变了由以往的重点打造到人人发展,由行政安排到自主搭配,由一节课的环节结对到全程合作,由校内合作到校际联动,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新青蓝共同体”。

2.科研共同体:利用课题研究促进科研共同体成长。每一项课题的研究都由一批智能型教师所承担,他们目标一致,共同研究和实践教育教学的新思想、共同探讨灵活先进的教学策略;每一项课题的研究推进都凝聚着一个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努力。在这些团队中,各学科共同体不分家,课题一起研,成果共同享,继而形成了“小课题大研究”的氛围。

3.互助合作共同体:教师基于专业发展的需求、着眼于课堂教学实际而构建的解决常态教学问题的共同体。在各互助合作共同体中,其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有效备课”;有的侧重于“有效课堂”;有的侧重于“有效作业设计与评改”;有的侧重于“有效复习”;有的侧重于评价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还有的侧重于班主任工作研究。此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共同体两校教师自主构建的跨校互助合作(备课)共同体,通过网络平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开展交流、研讨,实现了“共研、共享、共创”,有效地促进了共同体成员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4.自主发展共同体:在逐步形成的互帮互助、团队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下,一些兴趣相同的教师自发组建了“经典小诗社”“丹青社”“教育专著鉴赏社”等自主发展共同体,他们自主开展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发展特长的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队伍日渐壮大。

所有的这些共同体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年级教研组、备课组的基本架构,将教师重新洗牌,以团队为单位构建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共同体”。

通过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与结对教师“共读教材”“同上一课”“反思交流”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团队互助作用及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了教师群体的教科研水平。

四、实施课题研究,提升课堂效率

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素质,搞教育科研绝对是一条“终南捷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教师不仅要学会分析、钻研和思考,而且必须要会实验、会写教育研究论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依托多项课题,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促进教科研工作有效开展,探索出一条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自主开展校本研修的模式,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研究实验,探讨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做法,优化了课堂效益。

五、开展网络教研,提升教研实效性

网络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研讨平台,利用网络平台交流教育信息和共享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研形式。学校创设平台,为教师的网络研讨构建了丰富的渠道。如,数学组在教育局网上论坛专区建立了“苹果树下的思考”交流专区,语文组建立了“同在一片蓝天下”等论坛专区等,并做到每次集中研讨有教研专题,引领教师开展网络教研,促进教师成长,也进一步提升了教研的实效性。

总之,学校“优化”教研活动,能够让教师牢固生成“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思想,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构建有效平台,扎实开展活动,使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师风格的形成,有助于有效教学的提升,最终使校本教研服务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 合肥市永红路小学)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篇12

一.授课老师应该从整体角度进行学习任务设计

老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应站在全体学生的角度考虑。如果老师在上课之前仔细研读课本上的内容, 做好充足的准备, 可以帮助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保持清晰的思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还应该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善于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例来提高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清晰的讲课思路和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必备因素。

二.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无数的实际案例证明,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同时还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所以, 老师们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学质量, 更要注意处理好和学生们的关系。老师们在与同学们交流的时候, 应该注意维护学生们的自尊心, 要多鼓励学生,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另外, 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 老师还应该经常和学生们谈心, 了解学生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帮助他们解答心中的疑惑、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应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合理科学的教学观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还可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如果缺乏科学的教学观念, 即使具有再好的语文教科书, 再先进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教育发展仍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 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 努力建立起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体系。在转变教学观念时, 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 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育方式已经渐渐地被时代淘汰了。老师们在给学生们上语文课的时候, 应该采用新的素质教育的方式。另外, 老师们在教学生们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小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二) 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

老师们在语文课堂上, 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 鼓励小学生们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过去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会使得学生们感觉自己像一台机器, 每天被迫接受老师们灌输给自己的知识, 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而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正好可以弥补传统的教育方式的缺点, 让同学们可以在兴趣的推动下快乐的学习, 从而大大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 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语文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语文的课堂学习中, 不断地教授给学生们新的语文学习的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为只有这样, 老师们才能更好地通过学生们来展现出自己的教学成果, 才能让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效率最大化。

四.因材施教

由于从小生活环境的差异,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会有所不同。老师们如果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就应该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类别,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因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还可以有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为小学生们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们都比较活泼好动, 过于枯燥的学习内容和过于压抑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活泼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 氛, 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语文的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13

智慧课堂

聚焦教研

月 23 日上午,我校英语科组进行了常规的校内公开课教研活动。此次公开课是由刘明老师执教的一节阅读课,授课内容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 Read and write。全体教师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

课堂上,刘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智慧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言“Where are the keys? Can you find them?”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

他还运用了思维导图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做到了读、说、写相结合,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刘老师的这节课例展示也是对罗慕华老师的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问题设计”进行了二次教研,刘老师根据文本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遵循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内化信息,对主题意义进行探究,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挖掘阅读语篇中的隐含点,培养他们分析、推断的能力。

与传统课堂相比,智慧课堂充分展示了平板教学的优越性。在刘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的圈单词和连线等练习利用平板拍照展示学习成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充分发挥平板教学软件的评改功能,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智慧课堂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后全体教师集中会议室进行评课。通过听课和评课,各位老师都在积极谈论,如何开展高效的课堂提问。

教师们还纷纷表示智慧课堂既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现场方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充分发挥教师智慧。还能助力学生提升学习自主性,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空间。

初中语文线上教学简报 篇14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分享线上教学经验,提高线上课堂效率。首先,王文老师把自己总结的困惑及解决方法和大家做了分享,组里每一位老师都献计献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线上教学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大家也都自行摸索,慢慢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在此次的教研活动中,柏艳老师、李成坤老师提出的家校本的有效利用、持续多方位的追踪学生。非常值得借鉴。

教研组长王文老师指出,教师要转变思维方式,做到逆势顺办,从各个角度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线上教学的工作当中,并做好家长及孩子们的心理疏导。教务处赵主任针对线上辅导探讨,要求老师们做到加强组内教研,利用远程教学进行师生互动,保证作业的复批复改,保证特殊时期学生在线上的学习效果。最后,王校长要求各位老师在特殊时期做到认真负责,充分保证教学质量,增强疫情的防控意识和教学的责任意识,立足教学岗位,加强教学研究,适应特殊时期的工作方式,保证教学质量及各项工作的平稳进行。

此次语文组教研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领会了“停课不停教”的精神,也对新模式的教学流程有了清楚的了解。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1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对话,优化对话

苏辙在《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中说道:“两汉之间经各有师,师各有说,异师殊说,相攻如仇。”传统教学的对话,教师君临天下,其话语具有绝对的权力色彩。虽然在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和观摩课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情感互动几乎成了语文界的口头禅,但静心一想,在这“热闹”的背后,似乎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对话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科价值的实现。走向对话,是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所在。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对话,进一步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对话的策略,以求建立起共同参与、真诚合作、互相欣赏、互相分享的对话型师生关系。

一、我国目前课堂教学对话的弊端

1. 对话重心知识化。

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限于现实的束缚,而过分重视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导致对话的重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偏重和取舍。

2. 对话结构程式化。

语文备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一种个性化的艺术。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把说什么、问什么、有哪几个学生回答、怎样回答等问题都预先设计好了,貌似对话,实则独白。

3. 对话内容教条化。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都是先读教材,接着看教参,然后写教案。课堂上的对话基本都是教材、教参设计好的,教师只是依案问答,也就谈不上创新、改造、生成。

4. 对话方式静态化。

很多教师预设的问题缺乏梯度和深度,仅仅是将一些常识或者文本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提出,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回答,轻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徒具对话的形式,没有思维的空间与时间,更无情感、心灵的碰撞。

二、课堂教学对话的优化策略

1. 导学探究,走入文本

导学案是初中教学中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体现了“抓住了学生,也抓住了课堂”的新理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切身感受到了“导学案”的较多优势。因此,教师应精心编制、合理使用好学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及与文本、与学生、与教师间的对话能力。

例如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一文,我编制的导学案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①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

②相关背景知识:包括作者、作品或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知识构建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③学习内容: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化解成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④随堂练习:如文中写家中境况与描写背影有什么关系?分别说出在车站送别过程中父亲说的四句话的具体含义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⑤拓展延伸:写一篇自己和父母之间最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在下节课堂上一起分享。

2. 先学质疑,激情入境

先学质疑是指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学文章之后,提出问题的一类教学方式,其中最核心的环节便是提问的环节。由于学生对文章的自学程度不同,往往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能把握到文章中心思想,导致提问的无效性和片面性,也就谈不上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因此,先学质疑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寻的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设计如下:

①反复朗读,在理解中提问:文章思路清晰,安排有序,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是百读不厌的佳作。因此,我让学生首先带着感情反复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如: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点?试着想一想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等?

②知识整合,在同类中思考:引导学生对比朱自清的《春》进行思考,如:两篇文章在语句修辞手法上有什么相似点?同是借景抒情,有什么异同?来引导学生思维,帮助他们把握课文。

③开拓思路,在想象中探求: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交流讨讨,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 有效引导,整体感知

对话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自学阅读课文,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助等教学情境,一步一步达到求知解惑的教学目的。尤其是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和古诗词,应该用相当的时间来分析诗歌的意境,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体验,帮助学生领略其中不同的韵味和丰富的哲理,从而提高多重对话能力。

例如高尔基《海燕》一文,教师可以介绍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并整体感知课文,才能真正体会“海燕”的艺术形象。再例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逐步在想象的画面中理解到诗词所散发出来的内涵,学习作者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总之,对话教学是双向、共振的。我们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发出真实声音的过程,只有这样的对话,才能起到交流的效应,达到沟通的效果,否则现场再热闹,那也只是表演。

参考文献

[1]刘延金,林莎.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1-23

[2]钟一娜.课堂教学对话实效性攻略[J].教学月刊,2011,11: 34-36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篇16

一.授课老师应该从整体角度进行学习任务设计

老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应站在全体学生的角度考虑。如果老师在上课之前仔细研读课本上的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帮助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保持清晰的思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还应该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例来提高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清晰的讲课思路和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必备因素。

二.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无数的实际案例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老师们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学质量,更要注意处理好和学生们的关系。老师们在与同学们交流的时候,应该注意维护学生们的自尊心,要多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另外,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老师还应该经常和学生们谈心,了解学生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答心中的疑惑、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应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合理科学的教学观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如果缺乏科学的教学观念,即使具有再好的语文教科书,再先进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育发展仍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建立起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体系。在转变教学观念时,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育方式已经渐渐地被时代淘汰了。老师们在给学生们上语文课的时候,应该采用新的素质教育的方式。另外,老师们在教学生们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二)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

老师们在语文课堂上,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鼓励小学生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过去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会使得学生们感觉自己像一台机器,每天被迫接受老师们灌输给自己的知识,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而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正好可以弥补传统的教育方式的缺点,让同学们可以在兴趣的推动下快乐的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语文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语文的课堂学习中,不断地教授给学生们新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为只有这样,老师们才能更好地通过学生们来展现出自己的教学成果,才能让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效率最大化。

四.因材施教

由于从小生活环境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会有所不同。老师们如果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就应该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类别,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还可以有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小学生们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们都比较活泼好动,过于枯燥的学习内容和过于压抑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活泼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语文的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是为了满足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也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课堂结构的优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17

明惠中心学校于 9 月 12 日至 16 日举办了“教学开放周”活动。月 14 日举行校际教学开放日活动,县教研室相关人员及相关学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此次活动,就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本次活动开放周活动在明惠学校拉开序幕。活动期间,学校共有 7 门学科 17 位授课老师进行了教学展示。

有优秀骨干教师的精品课,也有校“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校领导和各学科教师深入课堂,积极参与听课、评课;“青蓝工程”指导教师课前认真指导,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每一位老师都认真对待、精心准备,立足课堂,立足学科,探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共同构建了创新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每节课后,各学科组都组织教师开展了评课活动,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效评价,并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共同研磨教育教法。

此次活动中,展示了我校教师良好的教学水平:1、授课老师精心备课,重难点、易错点突出,围绕知识

点内容讲解详细,并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迁移,促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习惯; 2、授课老师语言流利,表达清晰,教态自然,灵活使用多媒体上课,并有适当的板书补充; 3、部分教师能够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提出探究的问题既适时又适度; 4、授课老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情,并积极辅导,充分体现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双主体特点; 5、部分老师课堂组织能力强,思路清晰,善于鼓励表扬学生,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次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个别教师上课语言不够严禁,板书设计也不够工整。

2、个别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语调平淡,师生互动少,学生不活跃; 3、个别教师备课不够深入、全面,对教材挖掘不深,对学法思考不足等等。

小学教师线上教学活动简报 篇18

为扎实做好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工作,落实“一人一策”的托底方案,全面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4月7日上午,罗屯镇中心小学组织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走访、辅导、慰问,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

此次走访活动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特殊家庭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在走访期间,校长冯海舰带领教师们通过看学生作业,询问家庭网络环境,针对学生线上教育存在的问题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操作讲解,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做到线上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校长冯海舰带领教师们了解学生近期的生活作息、学业完成情况和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劳逸结合;绿色上网,杜绝沉迷网游。同时还向学生进一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鼓励学生不要恐慌,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加强个人的卫生保健。

上一篇:创建和谐社区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供水管网巡查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