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新准则核算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新准则核算(共4篇)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新准则核算 篇1

2009-9-4 13:45 李伟毅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般来说,企业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果清查中发现固定资产的损溢应及时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固定资产盘盈或盘

亏的会计处理,也各不相同。

固定资产盘盈

实行新准则后,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旧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盘盈在批准转销前通常是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批准转销后则从该科目转入“营业处收入”科目。按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损益调整”科目。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

益,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漏报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 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前期差错,并根据相

关规定进行更正。

企业在盘盈固定资产时,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将两者的差额贷记“以前损益调整”;其次再计算应纳的所得税费用,借记“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接着补提盈余公积,借记“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最后调整利润分配,借记“以前损益调整”,贷记“利润

分配——未分配利润”。

【例1】甲公司于2009年8月30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5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2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那么该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为:

1.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累计折旧

60000

以前损益调整

60000

2.借:以前损益调整

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00

3.借:以前损益调整

4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500

4.借:以前损益调整

40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00

固定资产盘亏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例2】乙公司年末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发现丢失一台电机,该设备原价100000元,已计提折旧30000元,并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经查,设备丢失的原因在于设备管理员看守不当。经董

事会批准,由设备管理员赔偿15000元。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盘点发现电机设备丢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0

累计折旧

3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2.董事会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15000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3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0

3.收到设备管理员赔款

借:库存现金

15000

贷:其他应收款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新准则核算 篇2

(一) 存货资产盘亏、损失的核算

1.分清存货正常损耗、自然灾害损失与非正常短缺、损失的界限。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及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即应将进项税额转出。这里的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以外的损失, 包括管理不善损失 (如货物被盗、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 和其他非正常损失, 不包括自然灾害损失。如果是正常损耗或自然灾害损失 (如风灾、水灾、火灾、地震等导致的损失) , 进项税额不需转出, 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举例说明如下:

例1: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本月发生A材料短缺50 000元 (假设材料成本中没有运费) , 增值税税率17%。

如果是正常损耗或自然灾害损失,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 000;贷:原材料———A材料50 000。借:管理费用 (或营业外支出) 50 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 000。

如果是非正常损失,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8 500;贷:原材料———A材料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8 500。假定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已无任何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经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58 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8 500。

这里需要探讨的是, 非正常损失的存货如果尚有一部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那么这部分价值对应的进项税额应该是可以抵扣的, 不需转出。但由于发生非正常损失时, 究竟尚有多少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一时很难确定, 因此建议在发生损失时先不转出进项税额, 待确定实际损失后, 再按实际损失数来确定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如上例, 当发生非正常损失时, 按损失材料的账面价值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 000;贷:原材料———A材料50 000。假设损失的A材料尚有部分使用价值, 对外转让, 转让价为1 170元 (含税) ,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 17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余额49 000元, 即为产生的实际损失, 以此计算的进项税额转出数为8 330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57 33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9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8 330。

2.确定非正常损失存货进项税额转出数的计算基数。

一般纳税人在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时, 进项税额转出数的计算要区分以下三种情况:

(1) 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

一般纳税人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时, 如果材料成本只包括买价, 不包含运费, 那么进项税额转出数的确定只需以损失的材料成本为基数, 乘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即可。如果材料成本由买价和运费两部分构成, 则:进项税额转出数=买价×17%+运费/ (1-7%) ×7%。

例2:某企业月末盘存发现上月购进的B材料被盗, 金额为50 000元 (其中含分摊的运输费用1 860元) 。进项税额转出数= (50 000-1 860) ×17%+1 860/ (1-7%) ×7%=8 323.8 (元) 。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8 323.8;贷:原材料———B材料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8 323.8。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材料的日常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 就需要在损失的材料计划成本的基础上加上材料成本差异, 即先计算损失的材料的实际成本, 然后以此为基数确定进项税额的转出数。举例说明如下:

例3: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其C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 材料计划成本为50 000元, 该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1%。进项税额转出数=50 000× (1+1%) ×17%=8 585 (元) 。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9 085;贷:原材料——C材料50 000, 材料成本差异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8 585。

(2) 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一般纳税人发生在产品、产成品非正常损失时, 进项税额转出数的确定不能以在产品、产成品的成本为基数, 而应以在产品、产成品中所耗用的外购材料、外购动力、外购燃料成本等为基数, 因为直接人工等费用是没有进项税额的。举例说明如下:

例4: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本月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100 000元 (其中耗用的外购材料等货物和应税劳务的成本为80 000元) , 在产品发生非正常损失200 000元 (其中耗用的外购材料等货物和应税劳务的成本为120 000元) , 增值税税率为17%。进项税额转出数= (80 000+120 000) ×17%=34 000 (元) 。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34 000;贷:库存商品80 000, 生产成本1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34 000。

(3) 外购免税农产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按照税法的规定, 采购免税农产品进行生产经营的一般纳税人, 其进项税额是按照购进免税农产品买价的13%确定的, 在不考虑运费等采购费用的情况下,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买价×13%, 存货成本=买价× (1-13%) 。因此, 购入的免税农产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 进项税额转出数的确定不能以其存货成本为基数, 而应将其存货成本先除以 (1-13%) , 换算成含税成本 (相当于买价) , 然后再乘以13%。如果免税农产品成本还包括运费, 则进项税额转出数的确定还要考虑运费中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例5: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外购免税农产品一批, 成本为27 588元 (其中含分摊的运输费用1 488元) 。进项税额转出数= (27 588-1 488) / (1-13%) ×13%+1 488/ (1-7%) ×7%=4 012 (元) 。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1 600;贷:原材料———B材料27 58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4 012。

(二) 固定资产盘亏、损失的核算

1.分清固定资产盘亏和毁损核算需要用到的科目。对于固定资产盘亏,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对于固定资产毁损, 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例6:2010年6月30日, 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盘亏机器一台, 该机器于2007年6月15日购入, 当时确定的价值为5 000元, 折旧年限为5年,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假定不考虑净残值。已提折旧=5 000/5×3=3 000 (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发生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 000, 累计折旧3 000;贷:固定资产5 000。经批准转销时, 借:营业外支出2 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 000。

2.分清盘亏和毁损的固定资产是否有进项税额需要转出, 不能抵扣。由于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因此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 如果固定资产是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 且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或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但固定资产的购入时间是在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 由于其购进时支付的进项税额计入了固定资产成本, 因此固定资产发生盘亏或毁损时, 其进项税额不需转出。 (2) 如果是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且固定资产的购入时间是在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期间, 或者固定资产是在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 就要区分固定资产的类别。如果是机器设备且是非正常损失或管理不善造成的, 发生盘亏或毁损时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如果是机器设备且是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或是房屋、建筑物等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的固定资产, 其进项税额不需转出。

例7:2010年6月30日, 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发现盘亏机器一台。该机器于2009年6月15日购入, 买价500 000元, 增值税85 000元, 运输费5 000元, 折旧年限为5年,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假定不考虑净残值。

由于固定资产的购入时间是2009年6月15日, 因此要计算不能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根据《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第5条的规定,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笔者认为, 如果运输费金额很小, 按此公式计算对企业应交增值税额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如果运输费金额较大, 按此公式计算会使企业多交增值税, 对企业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因此, 建议买价、运输费等部分分别计算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500 000+5 000× (1-7%) =504 650 (元)

已提折旧=504 650/5=100 930 (元)

固定资产净值=504 650-100 930=403 720 (元)

买价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500 000/504 650×100%=99.08%;运输费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1-99.08%=0.92%。

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403 720×99.08%×17%+403 720×0.92%/ (1-7%) ×7%=68 280.55元 (企业可以减少交纳增值税351.85元) 。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当发生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472 000.55, 累计折旧100 930;贷:固定资产504 6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68 280.55。经批准转销时, 借:营业外支出472 000.55;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72 000.55。

3.自营工程建造完工的固定资产盘亏或毁损时进项税额的计算。 (1) 如果自营工程建造完工的机器设备所耗用的工程物资是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的, 且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或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但工程物资的购入时间是在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 由于其购进时支付的进项税额计入了工程物资成本, 因此固定资产发生盘亏或毁损时, 其进项税额不需转出。 (2) 如果是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且工程物资的购入时间是在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期间, 或者工程物资是在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 就要区分完工固定资产的类别。如果是机器设备且是非正常损失或管理不善造成的, 发生盘亏或毁损时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如果是机器设备且是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或是房屋、建筑物等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的固定资产, 进项税额不需转出。 (3) 自营工程建造完工的机器设备所耗用的外购材料, 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需要转出。 (4) 如果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其计算不能以固定资产净值为依据, 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外购工程物资的净值, 建造过程中领用外购材料且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净值, 并且要分别买价和运输费按不同的税率和比例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例8:2010年12月10日, 企业因管理不善毁损自营建造的于2009年12月31日完工的机器一台。该机器初始成本为400 000元, 其中建造过程中领用的工程物资的成本为204 650元 (该工程物资于2009年6月15日购入, 买价200 000元, 计入工程物资的运输费4 650元) ;领用材料的成本为20 465 (买价20 000元, 计入材料成本的运输费465元)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假定不考虑净残值。

固定资产成本=400 000 (元)

已提折旧=400 000/5=80 000 (元)

固定资产净值=400 000-80 000=320 000 (元)

工程物资买价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200 000/400 000×100%=50%;工程物资中运输费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4 650/400 000×100%=1.162 5%。

材料买价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20 000/400 000×100%=5%;材料中运输费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465/400 000×100%=0.116 25%。

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320 000× (50%+5%) ×17%+320 000× (1.162 5%+0.116 25%) / (1-7%) ×7%=30 228 (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350 228, 累计折旧80 000;贷:固定资产4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30 228。借:营业外支出350 228;贷:固定资产清理350 228。

二、实物资产盘盈、溢余的核算

实物资产盘盈、溢余的核算相对于实物资产盘亏、损失来说比较简单。存货资产盘盈、溢余时, 按其资产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批准转销时,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固定资产盘盈、溢余时, 按《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的规定作前期差错处理,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提到“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重要的前期差错, 需要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前期报表数据。但在具体处理时, 笔者认为有不完善之处, 举例说明如下:

例9:2010年7月10日企业盘盈设备一台, 估计七成新, 同类设备的市场价格为3 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计提盈余公积的比例为10%。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2 1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 1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25。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 57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 417.5, 盈余公积157.5。

盘盈盘亏(小编推荐) 篇3

(1)盘盈:但属于能查明原因的,要查明原因,如是未进账,属于应付个人或者单位的款项未付未入账等 会计处理: 盘盈时: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溢余

批准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溢余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 等

盘盈但无法查明原因的,应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会计处理: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溢余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溢余

贷:营业外收入(2)现金盘亏

现金盘亏能查明原因的,应查明原因,并做“其他应收款”处理,无法查明原因的经批准后做”管理费用“处理,具体处理如下: 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短缺

贷:库存现金 处理时:

借:其他应收款--XX(查明原因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部分,经批准处理)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短缺

B:存货盘盈盘亏(1)盘盈: 会计处理:

借:存货(具体什么产品或者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存货一般是收发差错造成所以冲管理费用,注意与现金盘盈相区别)(2)盘亏: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材料、产成品、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扣除残料价值和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计入“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盘亏时)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部分)

管理费用(一般损失)

其他应收款(应收的各项赔偿)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时)

C:固定资产盘盈盘亏:

(1)盘盈:固定资产盘盈一般都为差错造成,所以要通过”以前损益调整“核算,此处注意和前述资产盘盈相区分,具体处理如下: 1.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损益调整

2.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盘亏: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核算,批准后做“其他应收”或者“营业外支出”处理,具体处理如下: 1.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固定资产

2.借: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金额)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新准则核算 篇4

实际工作中月底盘点时工作量相当于大,如果仍然采用报损报溢单显得力不从心。为此我们提供了库存自动盘盈盘亏库存管理模块。自动盘点分总量盘点和分量盘点两种模式:

总量盘点模式下,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修改处理,总量模式,往往是盘点汇总处理。

分量盘点模式下,操作员只能对自己的盘点数据进行修改处理,直到分量盘点结束转为总量盘点。分量盘点往往针对多人分批分次进行盘点。

操作:“数据查询”-“库存查询”-“自动盘盈盘亏”

在进行盘点前,先进行选择盘点仓库、截止日期和盘点模式。如下:

特别说明:此处的截止日期只对移动加权平均有用。截止日期的意义在于获得当时的库存,方便进行比较。对于非移动加权商品,则进行倒推计算后,批次信息可能存在偏差。

一、总量盘点模式

总量盘点模式:是将所选仓库中的所有商品的库存情况均显示出来,用户将该报表打印出来,进行库存盘点,核对实际数量。然后,将盘点数量直接录入总量盘点中的“盘点数量”处(见下图),系统自动生成盈亏数量。盘点结束后,点击“存为草稿”按钮后,系统会根据盈亏数量生成报损单或报溢单,以便进行处理。该模式的好处是,直观,方便,简单易用,但如果盘点数量量过大时,建议使用分量盘点模式。

总量盘点窗口如下:

新增:即添加要盘点的商品,可以选择一个、一类和全部。如果是加权平均的商品,则直接选择,只有一条信息;如果是其它成本算法,则需要指定批次或系统自动将库存中所有批次展示出来。

对于非加权平均商品,则如果选择某一具体商品,则弹出批次表进行选择,如果不是批次表中批次,则点退出,新增一个批次信息;

如果是选择一类或全部,且是非加权平均的商品,则自动将所有批次展开,不需要一个批次一个批次进行选择。

如果要删除某一行商品,则在商品全名栏选中,清除全名,则鼠标点开后,此行信息就自动删除。

未盘点表:即将所有未盘点到的库存可能存在的批次或商品罗列出来。此功能用于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账面上有数量,而实际仓库已经没有了,我们则在已经盘点表中不再将其它商品信息进行盘点,从而可能漏掉一些商品,从而不能够准确地盘点。

未盘点表中,库存数量为实际库存量,盘点数量为0;

全选:即对未盘点商品表中某一商品或批次商品选中,方便将这些选中的商品信息转换到已经盘点表中,形成完整的盘点。

未盘转已盘:即将未盘点商品列表中已经选中的商品信息,以盘点数量为0添加到已盘点列表中。

已盘点表:即从未盘点表切换到已盘点商品列表;

存为草稿:即根据盘盈盘亏情况,生成报损报溢单草稿,完成实际的盘点,修正账面库存;

刷新库存:该功能主要用于对库存数量的刷新。使用该功能后,盘点表中的库存数据将按照截止日期重新显示,默认情况下,该库存数据是盘点开始时的库存情况。

二、分量盘点模式

分量盘点模式是将盘点数据以多人同时录入的方式进行登记,当所有盘点完成后,点击“全部分量盘点结束”按钮,系统会自动将多人录入的盘点数量根据商品进行合并,与库存数量进行对比,从而生成盈亏数量。该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多人同时录入,提高了盘点及盘点录入的效率。

分量盘点模式下,每个操作员录入的数据,只有自己可以看到,也只有自己才能修改。

分量盘点下,对于加权平均的库存数量都一样,对于非加权平均的商品,如果发现某一批次已经

被其它人盘点,则你再盘点到此批次时,商品库存数量自动从已经盘点批次处获得,你只需要录入你的盘点数量。

全部盘点录入完成后,点击“全部分量盘点结束”按钮,系统才将所有每个人盘点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此时,盘点模式自动转换到总量格式下处理。汇总量,库存数量不变,只是盘点数量进行汇总处理。

分量结束后,系统将各分量盘点结果进行汇总处理,从而得到准确的盘点结果。

说明:如果操作员没有成本权限,则相关库存单价与金额不能查看。

刷新库存:即盘点过程刷新截止日期时的库存数量。此种操作往往用于在盘点进程中又补录截止日期前的物流单据,从而更好地符合自己盘点的需求。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自我介绍下一篇:辅警自查自纠整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