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护理工作体会(通用9篇)
门诊护理工作是门诊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具体体现医院优质服务的窗口,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服务形象和门诊的服务质量。现就我院门诊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谈点看法。
1、门诊部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护士工作服穿戴要整洁,更不能打堆吹牛,而医院门诊个别护士有时没有按医院护理部要求规范着装,尤其是冬天。
2、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积累不够。门诊涉及众多专科,导诊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及专科知识,掌握常见病的临床特点,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为患者提供医疗知识咨询服务。我院已改变了门诊护士高龄、低学历的服务陈旧观念,但存在新来护士直接到门诊导医台上班,对医院没有详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积累不够,不能很好地为病人服务的问题。措施:岗前学习应有人统一讲课,对我院的分科情况及医院规章制度进行讲解,使新入人员有深刻的印象;到门诊导医台工作的护士应有一定临床经验。
3、学会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意识应加强。由于就诊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种、病情等方面各有不同,特别是农村患者、老年患者等弱势群体,他(她)们对医院的环境感到非常陌生,很大一部分患者来到医院不知应该怎样看病,在何处挂号,挂号后又找不到相应诊室,在加上现在使用新系统,病人更是搞不清楚。护理人员就要学会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与护理对象进行心灵通;作为挂号分诊处工作人员就有
职责主动帮助、正确指导患者就诊。这一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首问负责制,仔细询问病史,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通过准确的初步判断,根据病情选择专科医生,指导病人挂号就诊。
4、巡视观察意识应加强。挂号分诊护士要对门诊大厅前来就诊的病人数量,危急、重症,高龄(>70岁)病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巡视观察和病情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现在使用新系统,导医要随时巡视,叫排队病人准备好身份证,没带身份证的病人先到导医台填写信息表,以提高病人满意度。若发现患者出现病情急重变化,护士还要有具有敏锐的应变能力,随时给予相应应急处理。
5、保护尊重患者隐私,维持良好的就诊秩序。我院门诊量大,患者就诊时间集中,候诊时间长。分诊护士应积极疏导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充分重视患者的隐私,做到一医一患,保护患者隐私,保证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
6、利用候诊时间,开展健康教育。适时的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解释和说明,可消除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顾虑和情绪;为他(她)们介绍宣传医院的基本状况、特色专科和医疗水平,以获得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
7、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在门诊大厅入口明显处设立挂号分诊工作台,严格制定挂号分诊工作台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并认真贯彻执行。要求工作人员根据挂号分诊工作台工作特点和需要提前准时到岗,挂号人多的时候维持好秩序,不间断巡视观察患者,语言亲切,主动询问病人是否需要帮助,耐心细致解答所有患者提出的问题和疑问,发现急症、重伤、偏瘫、盲人、老年、行动不便的病人要主动安排人员护送到急诊科、诊断室、或病房,使病人能够及时得到就诊及治疗,适时的对前来咨询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
8、门诊就医的患者多伴有恐惧、烦躁心理,且在门诊候诊时间长时,往往缺乏耐心,容易激发医疗纠纷。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加快和医疗市场的推进,病人维权意识增强,病人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服务变为选择服务,护理服务如有不满意,易产生护患矛盾。我们工作人员化解矛盾的意识及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门诊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十分重要,这样不但能缓解患者因候诊时间长导致的急躁心情,而且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很好的避免医疗纠纷,消除医疗隐患。
9、以上所说都要护士去完成,但如护士没有工作热情,工作将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工作需要热情,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么怎样才能用热情点燃工作激情开发潜能?那就需要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对新来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给他们讲解护士的职业规划,使她们明白护士也有发展前途,奋斗目标。鼓励她们通过大专、本科、硕士等学历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形成一种专研业务的气氛,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让她们明白通过执业护士、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护理专家职称这一途径实现自身价值;还可通过执业护士、护师、护理专业组长、病房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护理部主任、护理专家行政这
一途径实现自身价值,让她们一生有有理想、有追求、有付出、有回报。让她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取得不断的进步,点燃工作的激情。
10、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我院门诊护理工作也在不断扩大,现已涉及门诊导医、B超、口腔、胃镜、放射科、妇产科、皮肤科等相关科室。通过了解她们工作也需要些帮助,需要有人协调沟通。医院普遍存在对门诊护理工作重视不够,重病房轻门诊,我院也如此。应加强门诊组织管理体系,大医院导医、分诊、内镜室等科室设有护士长,上面还设有科护士长、护理部门诊部主任,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更新观念、知识,加强管理。门诊护士长也应做到每日“五查房”并做好记录,随时巡视各诊室、各科室,经常与病人、医生、护士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院也有必要派护理人员外出学习门诊护理工作,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
实习阶段是护生的必经之路, 护生的临床实习既是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的第一步, 也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最后的关口, 对其今后的工作态度、作风、素质等影响极大。因此, 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 针对护生特点制定以基础护理为基础的详细计划并认真实施, 有助于护生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 使护生在实习阶段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护生的成长过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参与临床带教十多年, 总结临床护理带教经验, 体会如下: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注意与护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 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特别是男护生, 是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前提。而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 则是护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基础。
2 加强计划带教
接到带教任务后, 按实习大纲要求和院校的实习计划, 制定好带教计划, 合理安排实习项目、习时间及重要的技术性操作和基础护理操作。在制订计划时, 注意体现以护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并提前把计划给护生, 使护生、教师双方都心中有数, 避免带教的盲目性, 增强带教的计划性、针对性。营造良好的实习教学氛围是护生实习的前提。帮助护生尽快熟悉病房环境, 为护生提供学习资源, 取得病人的理解, 带领护士与病人及家属及时沟通,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为护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2]。
3 加强基础护理带教
规范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按照医院制定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对护生进行培训, 使护生掌握每项操作目的、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严格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原则, 防止医院内感染。各项操作必须有利于保护病人的安全。通过基础护理培训可全面提高护生素质[3]。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生理需要是护理的主要部分[4]。为使护生克服各种杂念, 帮助患者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老师以身作则,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 如给患者擦洗身体、倒便器等。护生看到老师的行为, 受到感染和启发, 更主动积极关心患者, 因而受到患者家属的表扬。
4 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带教方式
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一定要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对护生坚持放手不放眼, 操作前对护生的操作能力有初步的评估, 做到心中有数。护生操作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她们的技术指导监督和帮助。一旦操作失败, 立即向患者表示歉意, 并由带教老师来完成该项操作, 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传统临床带教分为3步: (1) 学生看, 教师做; (2) 学生与教师一起做; (3) 学生做, 教师看。这种带教方法有合理之处, 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病, 即培养能力少、实践环节少、主动式学习少[5]。临床带教中"放手不放眼"一直是护理带教提倡的方式, 既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也保证了学生有更多的主动式学习的机会。
5 强化护生的心理素质, 增强学生自信心
护生进入临床时, 大多数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病人及其家属、带教老师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表现为不适应;初级阶段对掌握的技术心存胆怯, 对护理工作心理准备不足。作为一名带教老师, 应当掌握护生的心态, 了解护生在操作中的心理反应, 对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护生给予心理支持, 正确引导。语言要和蔼, 要善于把临床环境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法等有机结合起来, 多鼓励, 少批评, 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支持, 使他们短期内尽快消除陌生和不适应感, 形成应对环境突变的心理承受平台, 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实习。教师应认识到, 每一件复杂工作的顺利完成, 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护生的第一次操作成功, 必将带来较大的鼓舞和信心, 因此, 带教老师要协助护生做好第一次操作[6]。
6 加强护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是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专业, 而实际操作是整个实习内容的重点。在带教中发现大多数护生是独生子女, 有的怕吃苦, 动手能力差, 因此带教老师对每一项操作应耐心讲解, 反复示教, 在保证病人安全及不增加病人痛苦的前提下, 尽量给护生创造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既要鼓励护生大胆实践, 又不放松每一细小环节, 放手不放眼, 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要求护生多看、多实践, 要让护生知道护士的工作只有在实践中摸索、积累, 才能有所提高。此外, 带教老师也应多与病人沟通, 消除其顾虑, 因为病人的配合和鼓励能有效地减轻护生的心理压力, 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7 注重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获得病人信任的手段, 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 无接触社会的经历, 面对病人, 不知如何与之交流, 这就需要带教老师带护生深入病房, 指导她们如何接近病人, 示范怎样和病人打招呼, 怎样介绍自己, 如何与病人沟通, 取得病人的信任、理解、支持, 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护生如何去做, 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护生可起潜移默化的作用[7]。同时鼓励护生多接触病人, 主动与病人交流, 只有在实践中学会有效的沟通方法与技巧, 才能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取得病人的信任。
8 带教中贯穿法制观念教育
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介入已广泛开展, 法律对护士本身、对医院、对病人都有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意义。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带教老师应告之护生如不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让护生懂得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的法宝, 是行为的指南, 不论是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 都要严格执行工作标准、操作规程, 以科学的态度和工作作风, 完成护理任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带教老师在护生学习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要为护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积极培养护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并且要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自信心。在护理教育中不能将护生考核的成绩做为带教的唯一成果, 还应重视护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体感受的反馈[8]。
总之, 临床带教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带教老师只要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就能理解和认识护生实习需求的重要性。在临床带教中, 不仅注重知识的直接传授, 而且注重培养护生专业所需的情感、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 培养更多新型的护理人才。通
参考文献
[1]张悦, 王庆珍.中国护理管理.2006, 6 (10) :37.
[2]王力.护理教学与护士考核管理.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 4:243.
[3]丁兰束.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24.
[4]王君俏.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1) :57.
[5]陈幻, 梁岗.浅谈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17 (3) :2602261.
[6]陈珏, 金静芬.护生临床遭拒时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3) :71.
[7]周怡华.影响护理临床带教的因素对策.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 :69.
【关键词】 口腔科;护理;医护配合
要做好口腔科护理工作,要做到做好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工作,做好分诊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等等,做好护理工作需要认真对待每项工作,认真做好每个步骤,要做到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下将对如何做好口腔护理工作进行简要探讨。
1 做好医护配合工作
护理工作做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医生的工作效率,因此做好医护配合工作是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口腔科来说,门诊病人较多,病情不一,较为复杂,病人对于口腔科学的了解程度也不同。口腔门诊经常出现病人对于病症的描述与实际检查结果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情况就需要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做好解释工作。例如牙髓炎病人主诉左上第四颗牙疼痛,而确诊部位是左下第五颗牙,如果病人对诊断结果存在异议,护士应耐心为病人解释,在患有牙髓炎时,对于疼痛部位的定位错误时常有现象;并用牙片为病人做出科学地解释,在病人了解情况后再为病人进行治疗。
另外,口腔科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所需仪器较多,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难度。这就需要护士应在简要了解病人的情况后积极主动地做好分诊工作,减少医生诊疗过程中的不必要工作,并积极为病人解答问题,增加病人就诊信心。在医生诊疗过程中,护士应为医生积极准备好诊疗所需器材和物品,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为病人和医生更好地服务。
做好以上的工作,使医护和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门诊的工作效率,提高门诊的整体形象。
2 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就诊时间
口腔科诊疗工作多在口腔内进行,要求较为精细,耗时也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和患者都会感到疲劳,护士就更要按照医生要求,配合好医生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诊疗时间。在诊疗过程中,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四手操作。比如在根管治疗中,根管的预备难度较大,护士在工作中应首先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并配合医生进行四手操作,即护士根据治疗步骤准确平稳迅速地为医师传递所需器械,随时用吸唾器吸出病人口腔中的血液和唾液,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使医师顺利地进行治疗,避免醫生在等待护士提供器械上浪费时间。
实践证明,四手操作具有积极作用:第一,使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第二,提高了诊疗质量。第三,可以帮助医生节省时间,保留体力。第四,使医护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提高医护的操作熟练度。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懂得统筹方法,真正做到提高工作效率。
3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以下将心理护理工作分为两大类。
3.1 对初诊稳定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一,重视口腔健康,主动就诊。这类患者的特点一般是具有一定的口腔健康知识,重视口腔健康呢,能及早发现口腔疾病,而且能够在治疗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治疗,因此,在进行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时,只需进行基础心理护理。第二,急重症就诊的心理护理。如急性牙髓炎患者会感到疼痛难忍,迫切需要到医院就诊。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尽快安排就诊,进行一定的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增加病人治愈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第三,追求口腔健康完美者。此类患者首先要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医生,对就诊要求较高。因此,护士应该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就诊状态。还可以帮助病人选择适合的医生,使患者得到最满意的治疗。
3.2 对初诊不稳定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一,初次就诊产生恐惧心理。很多患者在就诊前通过某些渠道了解到很多不正确的情况,认为口腔治疗过程是十分痛苦难忍的,这给患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压力,让患者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甚至有患者看到诊疗器械就无法继续治疗。护士一定要为患者讲述治疗的步骤,并耐心介绍治疗的作用,缓解患者恐惧心理。第二,病痛导致的烦躁心理。很多口腔疾病产生的疼痛较为剧烈,使患者产生烦躁心理。护士应该耐心的询问病情,分散患者注意力。第三,对于治疗的不满心理。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疼痛加剧,或者修复失败,使患者产生不满心理。护士应耐心了解患者的情况,了解影响治疗效果的原因,并仔细向患者解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获得治疗的信心,使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
4 预防交叉感染
4.1 口腔是发生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对口腔科治疗中的整个操作过程和消毒工作更应该加强监督管理。
4.2 在口腔门诊的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双手与患者接触频繁,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各种病原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尤其是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与唾液。为了消除交叉感染.我科采取的措施为:医护人员操作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每次操作前后要洗手。手套一次性使用。
4.3 患者使用一次性漱口杯、一次性吸唾器和一次性口腔治疗盘。一般牙科器材先采用浸泡消毒:一般患者污染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时间30min;乙肝病毒污染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时间60min;污染严重时作2次消毒;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用2000mg/L的古氯消毒剂浸泡后,做无害化毁形处理。
4.4 高速手机、牙钻、扩大针等牙科器械均采用高压蒸气消毒。
4.5 各诊室消毒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2次/d诊室紫外线照射,60min/次;每天用500mg/L有效氯对工作区域进行擦试及地面湿拖2次;随时清理痰盂血迹、痰渍等。
5 积极进行宣教工作
护士应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口腔健康进行呢积极的宣教工作,让病人了解口腔疾病产生的途径,以及如何做好日常口腔保健工作。利用图片录像模型资料向病人讲解常见病多发病情况,病因危险性和防治方法,向病人推荐使用口腔保健用具,广泛宣传保健牙刷和牙线的优点,正确的刷牙方法,预防和重视口腔疾患。在口腔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健康宣教并向病人交代治疗后的注意事项,防止感染再发生。口腔专科有很多药物的用法比较特殊,局部用药较多往往在口腔内用药,如碘甘油口疮膜漱口液等,病人担心吞下肚而拒绝使用,宁愿服用口服的药品。如有这样的病人,护士应介绍局部用药的益处,可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同时保证了局部药物浓度。对于儿童,建议用棉签蘸药液擦洗,医护共同宣讲使病人了解其重要性。
6 总 结
统计工作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局长曾强调说:“做好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深化统计改革,全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是广大统计工作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并做到以下几个方
面:
(一)着力突破统计服务的难点
在各级党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经济发展更加关注的新形势下,统计服务的超前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前一些县统计局的服务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要选贤重能,切实改革早已过时的论资排队的用人方式,加强统计部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现有资源的整合,要为那些能力较强、素质较高,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统计工作者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和环境,切实建立有利创新的利益分配制度。
二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以科学而诚信的制度鼓励基层统计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要切实构建学习型单位,建立有竞争的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引导基层统计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和统计业务知识学习,使职工通过学习提高演说和写作能力。要加大职工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投入,增强职工的统计发展与创新意识,结合实际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二)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
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各行业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在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过程中: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计工作的“心本管理”。在推进统计改革与发展中,要切实建立民主管理和统计政务公开制度,充分相信和依靠职工,以制度提高职工参与统计改革与服务的积极性。
二要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要认真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从政治发展和经济利益各方面关心中青年干部的成长,鼓励统计部门中青年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
三要关心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要从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关心统计部门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统计,让他们老有所为,促进统计事业发展。
四要提高统计网络运行质量和整体水平。切实争取党政重视,加大对县、乡统计网络建设的投入,尽快实现基层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切实建立基层统计网络管理与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党政决策提供优质、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和服务。
(三)加强统计先进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统计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变革的文化、进取的文化。只要我们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发展观加以科学的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切实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按照新的需求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熔铸与淬炼,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世界统计文化多样性和激烈竞争格局中,捷足先登世界统计文化高峰。创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最具时代性的中华优秀统计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必须在具有广度、深度、高度和精度的创新中,完成这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多样性并存的全球统计文化生态,其本质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充满考验与选择的竞争机制。在这样的统计文化生态环境中,任何一种统计文化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凸显自己的个性,形成自身的强势与优势。当前,建设统计文化的惟一办法就是创新、创新、不断地创新,真正从创新中实现统计文化的变革与升华。为此,一要加强统计文化的内涵研究,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用好用活统计资源;二要培育和发展统计文化生态环境,用创新的思路建立有利统计文化发展的载体和机制;三要建立推进统计文化建设的保障体制,切实解决发统计文化面临的政策措施、人才匮乏、经费投入等困难。
(四)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必须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一要建立统计工作的“跨越式”调研机制。县级统计局要在认真掌握各乡镇(街道办)基本情况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村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切实帮助解决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数据审核等突出问题;地(市)级统计局要开展对乡镇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及时总结基层成功经验,推进基层统计队伍及制度建设。
二要加强重点调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力量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统计调研,每季度写出1——2篇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着力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超前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
三要加强部门协调。要争取党政主要领导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视,建立和完善部门统计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业务培训与信息沟通。
四要整合统计资源。一方面,要充分用好用活人口、经济、农业等各项普查资料;另一方面,要调动部门和基层广大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用活月度和季度统计数据,加强非公经济、劳务经济、信息经济、文化产业等新经济运行情况的研究,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要加强与电视、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的协调,主动与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出版、网络、共青团等方面的工作联系,树立统计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推进区域性先进统计文化建设。
(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统计人大胆创新
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做得好,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精神上的各种刺激,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残留症状的产生,对精神疾病的康复意义重大。要做好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家属一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理解精神疾病,正确对待精神病人。家属要正确看待精神病人,不可过分娇惯或冷淡病人,态度要自始至终如一。尽量为病人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尽量减轻病人的思想压力。
二、多了解相关的精神病学知识,尽力配合医生作好病人的治疗工作,如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定期陪同病人复诊;妥善保管病人药品,严格按医嘱增减药量,防止病人过量使用药物;发现病人出现药物副反应,及时与医院取得联系等等。
三、配合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工作,尽量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对待不能自理的病人,要督促并协助其料理好个人卫生,如定期帮助其洗澡、理发、剪指甲、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等。对情绪低落,意志减退的抑郁患者,因常有自杀企图,家属应将居室中危险的物品如刀、剪、绳之类妥善保管,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对吵闹不休、行为紊乱、兴奋躁动的病人,居室设置应简单牢固,防其乱砸乱扔,并避免让其与外界接触,防止伤害他人等。难以控制时可将病人约束起来,遵医嘱给予适当处置。
四、做好病人病情的观察工作。如做好病人有无幻觉、妄想、怪异行为、药物副反应等症状以及饮食、睡眠、大、小便等生活情况的观察工作等。
中心在支部书记的组织下,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大关于开展以为民务实,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路线。
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了多次专题学习生活,通过学习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时间活动的重要性和政治意义,在工作中必须在中心领导干部中兴起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的“四风建设”,这将保持党与群众的紧密联系,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这一党群关系的核心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将理论逻辑融合到实践行动中去。
一、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指 :
1、工作流于形式,不求实效 ;
2、意识淡化、安于现状;
3、履职不够、服务不周。反对形式主义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求中心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密切联系群众。配合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前要紧紧抓住以下两个个基本点做足做实做好。
(一)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二)自觉做到为民服务。
二、反对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指: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反对官僚主义走群众路线就是对职工负责的路线,必须是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路线。为此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在全中心兴起求真务实的作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1.一切为了群众 2.一切依靠群众 3.从群众中来 4.到群众中去。对中心要求:要求班子成员及党员设身处地的为职工排忧解难,深入了解本质工作,了解中心群众情况,倾听群众呼声,职工想的领导先想,职工做的领导先做或者曾参与做,解决困难领导当先,享受福利职工在前。
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
(一)反对享乐主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勤劳节俭的民族。因此,十八大后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在中心内兴起艰苦奋斗之风,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党不断强化的勤俭品格中看到希望、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1.要首先做到思想上的艰苦奋斗;2.要厉行节约;3.要惩戒公款消费中铺张浪费的行为;
(二)反对奢靡之风。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典型表现。从中心出发要真正做到对职工负责,我们就必须首先对自己负责。尤其是要保持好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为此,强化党内的自我监督约束显然是必要的。因此,开展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客观上就必须在党员和领导干部中贯彻反对奢靡之风的精神。
夜间护理是妇科护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病房的日常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护理工作有很强的连续性, 做好夜间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从时间来计算, 它占有14h (两个班次) , 而白班仅占10h;从工作量来看, 夜间每班次一名护士不仅要负责全病房的护理工作, 还要接纳急诊入院的患者, 据有关调查显示2/3的急诊患者是在夜间入院。而且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是护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笔者通过亲身的临床实践及相关调查, 根据夜间护理的特点和规律, 对做好妇科夜间护理工作有如下体会。
1夜间护理的特点
1.1 独立性
目前, 国内各医院的排班情况是夜间护士大多为单独值班。值班者集病区的治疗、护理及管理工作于一身, 工作量也大于白班的人均工作量。夜间发生的许多临床护理问题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均由值班者单独解决。
1.2 应急性
夜间入院的患者大多为急诊。妇科患者夜间最易发生急诊的宫外孕大出血, 以及各种原因的阴道、腹腔大出血, 情况危急。这些患者入院即应受到严密的观察、抢救、手术或对症治疗等紧急处理。
1.3 隐蔽性
夜间护理观察与白天明显不同之处在于被观察者多处于睡眠状态, 病情变化不易发现导致病情的延误[1]。
2慎独精神的培养
护理队伍逐渐年轻化, 没有良好的慎独精神, 导致责任心不强, 培养护士良好的慎独精神是做好妇科夜间护理工作的基础。要做到: (1) 按医院要求管理病区; (2) 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或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细致; (3) 不提前书写病情记录及护士交班报告; (4) 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5) 紫外线照射后准确记录时间; (6) 无菌器械按时更换; (7) 部分病区将体温表 (腋表) 不能固定存放于患者处, 要做到每次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消毒; (8) 一次性物品用后及时毁形处理; (9) 个别护士严格进行物品、器械的清点交接及对患者进行床旁交接班; (10) 认真执行“三查七对”, 避免发生护理差错发生等。
3培养综合业务能力
妇科夜间入院患者情况复杂, 各方面情况都有可能遇到, 对各种症状应予以判断并迅速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 必须具备综合的业务能力, 护士虽然经过岗前培训但未经科室的轮转和规范化培训, 缺乏实战工作经验和应急能力训练。在抢救妇科危重患者的关键时刻, 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技术操作欠熟练, 不能迅速、准确地配合实施抢救措施。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技术水平, 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理论培训, 由资深老师讲解并示范技能操作的要点、难点, 可定期派年轻护士到全院各科室进行轮转学习, 要加强职业道德及基本素质教育, 教育护士要有责任心, 忠于职守。制定严格的岗前培训计划, 重视毕业生职业道德及基本素质教育, 请优秀医护人员介绍亲身体会及经验并使毕业生对护理工作的性质及其艰苦性有一定意识, 培养爱岗敬业的思想, 树立质量第一, 服务第一, 患者第一的理念。通过以上措施, 锻炼队伍,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应急能力。
4注意夜间护理两大规律
4.1 对失眠患者的护理观察
失眠是妇科患者夜间最多的主诉。住院患者入睡或持续睡眠困难往往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以及术后的疼痛所导致。妇科护士应把对睡眠的护理作为夜间工作的重点之一, 首先应注意医院环境对睡眠的影响, 如减少噪音、光线刺激;并按医院要求管理及清理陪护和探视者, 制止陪护家属在病区走廊吸烟或大声喧哗, 制止陪护家属与患者同睡一床现象发生。夜间进行治疗或护理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影响其他患者的休息等, 把对患者睡眠的干扰降至最低限度, 其次是对失眠患者进行分析, 找出各自不同的原因, 给予对症处理, 适当应用止痛剂和镇静剂。加强对失眠患者的心理护理, 增加患者自身的适应能力, 当其适应疾病和住院环境后, 情绪好转, 焦虑减轻, 睡眠便可随之改善, 教育患者要保持清醒和睡眠的规律性[2]。
4.2 对安静患者的护理观察
睡眠有时会掩盖症状, 所以不能忽视对安静患者的观察。应严格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房, 仔细观察病情, 个别护士接班匆忙, 不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 导致对患者在位及病情情况的不了解。
5妇科夜间护理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5.1 设置妇科夜间质量检查内容
护理质量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 检查项目的设置不同于日间。选择夜间易忽略的内容作为必要的检查项目, 比如无菌观念、在岗在位、着装仪表、服务态度、办公室的微机管理、病区的肃静清洁、陪护及探视人员的管理、晚间护理、夜间熄灯情况、消毒隔离制度及各种制度落实情况等。
5.2 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
做到没完成的不交, 不清楚的不接, 夜班护士接班后, 应全面巡视病房。在巡视过程中, 要注意患者的主诉, 特别留意腹痛、出血多和术后患者, 结合病历了解病情及白天的治疗情况, 估计患者在夜间潜在的护理问题, 便于及早预防和采取措施。
5.3 利用“备忘录”, 防止工作遗漏
妇科夜间护理工作虽然不多, 但时间长, 值班人员要严防因精神倦怠等原因而造成工作遗漏。笔者每次夜班接班后都要拟一份“备忘录”, 用表格形式把要完成的工作按时间的顺序, 针对不同的患者有计划的排列。每完成一项工作, 即用笔划掉, 采用这种方法, 便可以避免工作的遗漏。
5.4 护士应加强夜间查房, 切忌走马观花
护士加强查房是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进行抢救的重要途径。查房中应掌握要点, 切忌走马观花, 要全面细致观察病情, 有时要亲手触摸, 对术后卧床患者、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的患者、营养状况不佳的患者务必要在床旁翻身进行皮肤的交接班。
5.5 合理安排班次, 增设加强班
科室在患者多、任务重的时候, 晚加强班18:00~22:00;早加强班6:00~10:00, 这样既能减少夜班护士的工作负荷, 又能提高护理质量。
5.6 注重护士自我保健, 确保精力充沛
由于夜班体力消耗大, 上岗前要吃好吃饱, 宜进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食物, 以保持旺盛的体力。在睡眠时间的安排上, 切忌养成先欠后补的不良习惯, 以免产生恶性循环, 夜班前保证足够的睡眠, 这是生理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通过临床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要做好妇科夜间护理工作, 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较强的慎独精神, 很强的责任心, 准确的判断能力, 良好的服务态度。对待妇科夜间护理工作要切实深入而不只是在其位, 只有做到深入, 才能真正成为患者夜间的生命守护神。
参考文献
[1]莫爱礼.夜间护理观察的特点及规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6, 04:045.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84-01
班级是管理学生的主要场所,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得力助手,指导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学校的很多工作都需要通过班主任来落实和安排。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要以学生的健康为目标,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为此,就需要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在班主任的影响下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围绕平时的班级管理,从以下五点展开分析,希望为其他班主任管理班级提供好的建议。
一、用赏识激发全体学生的上进心,推动班级的发展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综合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班主任用赏识的眼光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有助于学生更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每一位班主任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果将“赏识教育”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也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细心观察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表扬或者赞赏他们,进行有效的赏识教育,这样也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学生都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赞赏,更渴望受到一个集体或一个群体的赏识,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营造出赏识的氛围,创设赏识情境,充分发挥班级的群体作用,用赏识来激发全体学生的上进心,使得学生都能用心学习,用心做人。
二、组建一个得力的班委会,帮助管理班级
班委会可以说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不可能不时刻跟着班级,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干部要发挥出应用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得力的班委会呢?笔者认为,信任是最好的办法。班委会的学生如果能够得到班主任的充分信任,他们也都能自觉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同时,班主任也要在信任的基础上将一些权利交给班干部,让他们既有责任又有一等的职权,这样,也便于在学生中间树立起一定的威信,再加之班干部的自觉行为,班级纪律和班风自然也就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当习惯一旦成自然,学生也自然会形成一个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凝聚力,整个班级也会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班主任的工作也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手忙脚乱的现象也就极少发生了。
三、班主任要注意自身形象,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形象一般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初中教师,在工作中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自身的形象是作为一个教师修养、素质、品位和生活习惯的直接反映。良好的个人形象,也能快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有助于班主任树立威信。所以,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要避免一些不良习惯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班主任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增加亲和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爱护自己的学生,这样,学生也才会更尊重班主任。此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喜欢模仿的时期,班主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等产生积极影响。
四、班主任要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这也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性。当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处理好了,必定会喜欢上他的课,这样,教师也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想讲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也能取得理想效果。为了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也可以抽空与学生聊天,有时和个别问题生谈话。批改作业的时候,多写一些勉励学生的话,有时候尽管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学生尊师、教师爱护学生的真挚情感关系,教学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各科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要主动和其他任课教师加强沟通,很多学生大都怕班主任,但是不怕任课老师,在班主任面前和在任课老师面前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表现的两面性一定要有个足够认识,多和任课教师取得联系,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作出更恰当的评价,思想教育的施展也才更具有针对性。其次,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比如说,他们在上课时,多去看看、瞅瞅,一旦发现有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一定要严厉批评,对一些不良现象要及时纠正等。任课教师们对学生的各种要求也要协助去完成,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也要协调处理,各种活动必要时多请任课教师参与其中,这些途径都有利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教师集体的威信树立起来了,班级工作也就会无往而不胜了。
总体上来说,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思想、智慧、心血和情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学风,集中班级的力量,让班级形成合力,集体一起努力,才能推动每一位学生不断前进。因此,班主任要尽可能创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受到影响,有助于强化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进而再形成一种内在的自觉。在此,也坚信:只有献出自己的爱心与责任心,一定能得到学生更多的拥戴,充满温暖、友爱和团结的班集体也才能出现。
参考文献:
[1]姚毅.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3(03).
[2]王宏驰.班主任怎样才能管理好班级[J].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02期.
[3]田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整合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质量管理一般分为以下几部分:来料检验(IQC),制程检验(IPQC),出货检验(OQC),品质工程(QE),品质体系(QS)。一般来说品质工程(QE)除了负责分析解决现场的问题之外还要肩负起实验室的重大使命。
很明显,以上每一个部分几乎都是为检验、发现问题而存在的!所以说品质部的核心工作是发现问题!当然我们需要解决问题,但是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许多重大问题的发生,不是我们解决不了,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发现!或者说发现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发到了市场,引起了严重的后果。这样问题也就等于没有发现。
发现问题须从哪里着手呢?三个方面,按重要性排序,它们依次是设计阶段,来料阶段,制程控制。
一般来说,一个质量好的产品一定会有良好的设计做基础,设计没有搞好,生产会问题百出,天天救火,天天改模,质量投诉还很多。当然没有人有这么好的大脑把一个产品设计好后就不会出问题、不用改的,重要的是在产品小批量生产前期做好足够的非正常测试、以及寿命测试,并且重视每一个可能的隐患,在产品前期就把产品改好!这就是QE的责任了,一定要作好新产品的交接工作,实验改善一定要到位。
其次呢,就是来料了。这就关系到供应商的选择、评审,要及时到厂家进行指导,光电话沟通是不行的,见了面人与人之间会有感情,作事情也会更有动力。另外,有些事情当面沟通会减少很多误会,工作进展会快很多。而且还可以到现场了解工艺,增长见识,说不定还能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当然自己公司的检验标准、检测设备也要齐全,人员配置也要到位。一些很少出问题的配件或厂家也可以实行免检或放宽检查,具体自己把握。实际上很多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本身的势力也只一般般,没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一些好的供应商。就必须要派技术人员到厂家指导改善,而且要意识到这些帮助指导是长期的,不可能马上解决。要和供应商共同发展,一步步下苦工夫,指导供应商生产,甚至帮他们调整工艺、设计夹具等等,不甚烦琐,这也是自身发展必经的阶段。
最后就是制程控制了。一般来说,如果前面两部分没有问题,后面是很少有问题的。主要是注意对一些关键仪器、关键设备、关键工艺进行监控就行了。这只需要作一些定时的、常规的检查就行。但是,一般来说,设计、来料很少没有问题的,很多特许放行也就给了制程控制相当大的工作。所以制程控制人员要对产品设计缺陷、来料放行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及时针对问题拿出应对措施。
所以,首先要发现问题,然后才是解决问题。但是如果两者功能合并就会因为不能及时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隐瞒问题,这正是很多企业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体制上的问题!不是没有事先发现,而是解决不了而隐瞒不报,导致问题进一步扩大。
我是做生产的,我单单只针对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重点要抓好以下的几项工作:
1、加强工艺管理
严格工艺纪律,全面掌握生产制造构成的质量保证能力,使生产制造过程经常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工艺。
2、组织好技术检验工作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根据技术标准,对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以至工艺过程质量都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保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制品不转序,不合格的半成品不使用。质量检验的目的不仅要跳出废品,还要收集和积累大量反应质量状况的数据资料,为改进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信息和情报。
3、掌握好质量动态
为了充分发挥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预防作用,就必须好掌握车间、班组在一定时期内质量的现状及发展的动态。掌握质量动态的有效工具是对质量状况的综合统计与分析。
为了有效的做好质量状况的综合统计与分析,要建立和健全质量的原始记录。合格品的转序,不合格品的返修,报废,都要有记录、有凭证,并由质量检验人员签证。根据原始记录定期进行汇总统计,有关部门应做出质量变动原因分析,使工厂领导和员工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4:加强不合格品管理
按不合格品的不同情况分别处理,要建立保存原始记录
定期召开不合格品分析会议,通过分析研究,找出造成不合格品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并采取措施,以防在发生
建立包括废品在内的不合格品技术档案,以便发现和掌握废品产生的规律性,从而有计划地采取防范措施
实行工序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在不合格品发生之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不合格品发生,为此必须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1、检验员应熟悉并理解产品图纸、工艺文件,了解受检产品的结构,性能及使用要求。
2、按照技术标准对受检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工作。
3、严格批量产品的检验工作,检验员有权根据受检产品的质量要求就生产条件、使用材料、检验设备等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
4、检验员有权拒检某些严重违反技术要求,不负责任、粗制滥造的产品,以免不良产品的大批量出现。
5、向有关部门领导及生产工人提供质量方面的反馈数据;根据产品或零部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预防和改进的意见供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6、按照工艺流程卡,技术标准条件做好每个项目的检查记录,防止错检、漏检,及时发现产品中出现的不良品并打上标记,要求并监督制造方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管理,防止不良产品、不合格产品混入合格产品而埋下质量隐患。
7、签发产品或部件合格与否的质量证明。
8、指导和管理所属成员的检验工作。
9、完成上级领导指派的其他任务。
10、对检验结果负责。
质量管理者应该如何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从事质量工作十余年,和很多人探讨过质量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如何有效的开展,从6SQ论坛上也看到很多质量人的困惑,质量工作太难,难于开展更难于落实,更重要的是很多国内工厂的老板对质量的管理意识淡薄,不重视质量管理,认为质量管理是不增值的,只会花钱。认为质量无非是事后检查而已,对于培训、校验、体制改革、新的管理模式、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导入都是没有用的,也不排除有些老板对质量管理视为企业的生命。在前者作为质量管理者在开展工作中有很多的烦恼,说不完的酸楚,也有很多的抱怨,一出现质量问题就是质量部门的,一连串的问题都对着质量讲,为什么没检出来?为什么控制不好?为什么这么多检查员还流出?进料怎么检验的?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也许会有更难听的话等着你,出现的成绩往往是生产、技术或是销售的,为此我看到了质量论坛中一些质量人的心声,如”面对质量,我真的哽咽无语”“跳出质量圈,是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十年质量管理路,支离破碎的梦想”以及大师9596968611写得质量工作者的境遇,都一一道出了做质量管理的无奈。
其实自己也是有很多的无奈,作为质量人我有话说,我谁给谁听?谁会听?说了会有改变吗?无论质量管理工作由多难展开,但是国内的质量提升还是需要质量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前赴后继的完成这项使命,为中国的质量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想针对自己从事质量几年来的一些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论述一下自己是怎么看待质量管理工作的,应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思考去展开质量管理工作。
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质量工作应如何开展:
这个月不良怎么这么高啊?你们质量是怎么控制的啊,客户抱怨这么多,你们做了哪些工作啊?面对老板的质问,你会怎么回答呢?
老板要的是效益、产值,关心的是纯利润,至于你是怎么做的我想他最多会多看一眼你的KPI指标,然后语重心长的说一句:要加强管理啊,然后再给你一个指标,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客户抱怨、质量索赔等巨大的质量损失。其实老板也知道质量的重要性,但也许是太多的质量问题、索赔让他看到的是更多的质量投入,更多的是管理会议中其他部门对质量部门的质问和抱怨,自然质量成了老板的心病,久而久之使老板对质量的认识越来越差,甚至有的企业老板把质量部门撤销,由技术来管理,生产来检查,(如果这样做管
理到位的话也是很牛的管理方式)从而质量也就受不到重视,甚至丢掉我们的职位。
作为老板的想法,他想让她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应体现出他的价值,甚至创造更高的价值,所以作为质量管理者在质量改善中的每一分投入、变革,一定要进行缜密的思考,为什么要投入?为什么要变革?为什么现在做不好?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方式?为什么不能少投入或不投入而改善问题?这些都是老板关心的,固所有的投入、改善、增加设备、全检人员、必须用理论、数据、投入、收益、损失来说明你的行动是必要的,这样老板才会认可你、支持你,因为你是站在他的角度上思考的。作为质量管理者不要认为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先进的管理方法、世界一流的质量工具才能救质量,那就特错大错了,少投入或不投入并且能有好的改善才能赢得老板的认可,例如:一家香皂生产厂家,经常接到市场抱怨出现空包装流入市场,为了解决此问题,聪明的工程师在生产线末端增加了一个全自动称重识别系统,当出现空包装时机械手会把空包装拿走,此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而另一家的工程师只是在生产线末端增加了一个气管进行吹气,空的包装重量轻自然被吹掉了,老板是怎么想的呢?
另一方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质量部门的KPI指标,什么产品不良率啊、什么十大不良啊、客户抱怨、质量索赔、客户退货、审核不符合项等等,在我看来这些东西都是谁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的数据,多愁一眼都心烦,而生产、销售部门呢,生产率、稼动率、订单量、销售额等等全是老板愿意看的东西,有一点点的提高老板都会乐呵呵的,而质量的数据“高一点”老板就拉着脸骂娘了,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输在了指标上,是因为我们不会制定指标,那个不好看汇报那个吗?其实作为质量管理者,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方式汇报呢?可不可以展现自己部门的绩效呢?好看一点的内容,不要让大家看到的只是我们统计的一些数据,描述了一些事实,应该让老板看到的是对于这些指标的提升和降低,我们质量做了哪些改善,我们制定的哪些措施为生产技术部门提供了多少分析和建议,我们有多少提案改善,多少项技术改善,多少6S改善,为生产提供了什么样的改善,是否降低了搬运、加工浪费、成本等,其实质量部门不只是针对不良率大眼瞪小眼的,我们涉及的面很广,降低劳动强度、去除多余的操作、重复动作、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操作台、生产线、工具,位置合适的灯光、便于理解的标准等等,这些改善也会促使生产、技术部门达成一种合作和共识,在老板眼里这才是增值的,聪明的话在你的KPI里增加一些色彩吧,其实这里有很多学问的。
少花钱、不花钱还的有的搞头,没办法只能牺牲你的脑细胞了;不要让你的KPI每次都哭着面对大家,尽量展现自己的业绩(生产和技术认可的话,你一说他比你还想说)不然对不起你死去的脑细胞。
站在生产的角度思考,质量工作应如何开展:
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怎么做才行啊?质量就知道挑毛病!质量就知道下规定改标准,一点都不体谅我们一线的工人!一帮人也不知道天天的干嘛?什么都不懂还在这指手画脚的,作为质量管理的你,在现场有没有听到这些指责呢?听到这些话你又作何感想呢?
戴明质量管理十四条中的第七条写到:质量不只是管,更多的是帮。也许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被定义为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查稽核的性质,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个人观点以及结合我自己多年来的质量管理方式认为,要做好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你应该站在生产的角度更多的去和他们一起去做,一起发现问题、一起分析问题、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严厉的稽核、不做调查的盘问、指责改善的不足等,这只能是你越来越远离现场,远离问题的根本,问题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所以首先我们做质量管理的要改变的是质量部门在企业中的定位、职责和立场,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转变。
“质量不是惊人之举”并非需要什么伟大的变革、先进设备的投入、高端人才的引进才能有所转变,我认为现场的作业人员从很多方面都能给予提供质量提升、改善的建议和方案,因为只有作业者最清楚产品的制造工艺、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问题反映的正确你才能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远离现场所得到的的数据和信息往往不能正面的、客观的体现出问题的所在,大家可能会说,我们的制程管制人员会收集我们工程师或是管理人员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出现大的问题现场也不敢隐瞒不报,那就特错大错了,此刻反映的问题或许只是表面问题,只是现象,具体什么原因导致的没有体现出来,这里面可能会有生产人员这样的一些想法:排斥、你越是挑我毛病我越是不告诉你!我告诉你一些问题你也解决不了!我告诉你了,你就会去领导那里告我们的投诉我们!这些问题有没有,肯定有,必然有,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问题出在质量稽核、制程管理、质量工程师、质量管理者这里,为什么这么说呢?质量人员总是用强硬的方式去管理现场的问题,只是找出了问题,对问题所导致的后果进行批评,处罚,没有更多的去了解问题的所在,没有去帮助生产解决问题。双方没有有效的沟通,更对的是监督与被监督的角色出现。使双方失去了沟通的耐心、失
去了互信,成为了对立方,各说各理。
我在开始做质量工程师的时候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发现每次制定的对策总是无法有效的执行,甚至生产人员根本不执行,我就去现场问作业员,你为什么不按照标准去做?作业员说你来做一下试试!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干?你考虑我们的作业环境了没有?你考虑我门的劳动强度了吗?你知道我们每天有多少工作去做吗?一下把我给问蒙了,我很无奈的离开了现场,回到办公室一个人抽闷烟,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开会制定的标准是由技术、质量和生产的相关主管会议决定的,为什么执行不了呢?问题出在哪里?其实问题的根本就是出现在会议人员的组成,多数的会议只是由基层主管甚至更多的是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工程师或是经理)部门主管和更高领导层组成,很少会把相关工序的作业员叫来一起分析问题,会议分析的结果和对策缺少客观性,主观性太多,没有还原出当时的情景,人员的操作,环境的受限等等因素。所以后来出现问题开会之前我会第一时间到现场确认、和作业员了解、沟通,以便于得到第一手资料,这也使我在质量分析会议中好出风头,后来质量经理要求会议必须将发生和流出工序的作业员请到现场进行分析讨论。后来的工作中我所有的空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现场,和他们一起工作,帮忙,沟通,分析改善,因为帮助检查部门设计改善了流水检查线,提高了检查效率和降低了工作强度,我从一个现场讨厌的人、不愿意看到我在现场出现的人变成了每次都是他们邀请我去现场帮助他们查找问题和改善问题,并且在公司的QCC活动竞赛中成了竞争团队的项目指导。我想所有的这些改变都来自于我自己的改变。
作为质量管理人员,我们更多的是服务于生产,我们的成绩也是来自于生产的改善和提高,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思想。
不要对着那些不合格的抱怨、数据、报告发呆,站在作业员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多去现场、亲身体会、有效沟通,也许问题没有那么难。
不要抱怨生产做的有多差,多么不配合。要想自己付出了多少,帮助他们解决了多少问题,质量不只是管,更多的是帮。
站在质量的角度思考,质量工作应如何开展:
公司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素质差、员工技能低,客户要求严,责任风险大、压力太大,有没有,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就像一开始提到的质量人的困惑一样,”面对质量,我真的哽咽无语”“跳出质量圈,是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十年质量管理路,支离破碎的梦想”,直到今年,我也对自己的质量工作产生了怀疑,想到了跨行择业,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质量人在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中该了解的经验”,同时有想到了高铁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每一次事故都把质量推上了风口浪尖,中国的质量受到了严重质疑,就连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深有体会,因为自己以前做的就是汽车的制动系统零件,也曾发生过质量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提升产品质量,才能系统的管理质量,怎么做才能做到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呢?
目前多数的企业都通过了相应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行业标准认证,但实施的效果大家都知道的,不尽人意,有人说质量管理体系对中国企业来说只是一张皮,不知道确切不确切,但是在我见到的企业确实开展的不尽人意,并且大多数的体系工程师都在抱怨体系的难于推动,公司高层不注重等,基本上都是质量部门的事情或是一个人的战争,这一点我深有感受。体系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模式,有人说把体系搞懂了就可以开公司了,足以说明体系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我想体系搞好了,所谓的人员素质差,公司管理不规范,员工技能低类似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认为对于搞体系管理难于开展问题主要出现在过多的强调体系的原则性和过于依靠体系细则的规定照章办事,有些企业的体系文件几年都不改一次,有的就是规定了但无法实施,有的是体系的指导文件怎么规定我就怎么编写公司体系,过于呆板不灵活,这些也是导致体系难于开展的问题所在,体系是活的,是不断在成长的,要不然也不会不断的更新,公司编制文件时在不违反原则性的问题基础上可以灵活的根据企业自身的企业体制和需求进行编制,做到文件规定系统化、写能做到的,做文件写明的,作业标准灵活化按照作业员的实际操作去编写,对于体系的宣导教育要从公司具体的公司运营的收益方向举例进行教育,让大家知道体系运作的真正益处,而不是宣导手册中的体系的优点,那些东西没有多少人理解。
质量管理者不要将时间全部花在应对质量问题和客户抱怨上,应该更多的面对员工的教育问题,很多公司招聘质量工程师时都会有一条规定,要求能够指导和教育作业员和检验员进行作业,但实际的运作还是有
一定的问题,比如教育也就是当面说说,看看而已,对于其个人的工作技能没有进行持久的确认追踪和持续提升,认为上岗了就可以了,所以导致公司内部或外部的要求发生变化时员工得不到及时的素质更新,从而导致问题的复发,在员工教育方面要做好五点: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讲给你听、做给你看、总结经验落实考核。针对已上岗的员工进行周期性的持续培训,不断增加其技能,也可以向多技能工方向进行培训,从自己会操作到熟练操作到能够指导他人操作。
在制定作业标准时应做到图文并茂,做到作业流程化,并定义每一步操作的特性要求,作业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出现了问题怎么处理?怎么上报?怎么记录?也就是和FMEA一样将失效模式及对策提前分析出来,使作业员在出现任何问题时都知道依据什么去作业,怎么作业,也就不会出现擅作主张、私自处理和以不知道该怎么办为借口推脱责任了,所以要摆脱以往标准的制定思路,只规定正确的做法,一旦出了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这时候对经验不足的作业者来说就容易出现问题了。
质量管理者还有一个角色,那就是代表客户的立场。如何站在客户的立场进行质量管理,站在客户的立场是不是对公司不负责呢?如何平衡这个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完全依照客户的要求去做,企业的不良就会增高,产生质量过剩,不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做,又怕出现质量问题,客户抱怨,所以我们要在这两者之间搏斗,我想这里我们更重要的是做好一个桥梁的作用。其实客户的标准不一定是完全合理的的,即使是合理的,也有周旋的余地,当然了这里指的是非特殊特性的标准项目,特殊特性的肯定是不容置疑的。我做过一个关于本田汽车的项目,产品是铸件,其中针对铸件外观的砂眼不良要求十分严格,但是作为我们供应商来看,有些砂眼缺陷按照标准不合格,但是按照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以及使用性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所以我们就对客户提出了我们的要求,一开始客户是不同意的,后来我们讲在A面(加工面)上的砂眼只要深度不超过0.5mm时,在加工后时是可以去掉的,并提出了我们对于缺陷的分析和验证,没想到的是客户同意了,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利用我们的分析和验证说服本田降低对外观缺陷的要求,后来我们和客户成立了一个QCC小组,就降低铸件表面砂眼判定标准问题进行了改善,最终客户同意了我们的方案,我们厂内的不良也降低了很多,好像是10%左右。所以说面对问题我们要从客观角度理解,正确的面对并提出我们的设想,但这里面要做好自己的基础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和证据来说服客户的。本身供需双方就是共赢的,所以没有什么不能谈的。
搞体系要结合实际,写能做的,做要符合写的,体系不是搞搞文件就可以的,需要系统的分析改进。
员工教育要持续不断,即使会了也要不断提高,坚持五部教育法。
作业标准要详细,图文并茂好理解,标准要向FMEA看齐,操作、异常、提报、处理全都有。
做好桥梁勤沟通,数据证据以理服人,一切皆有可能。
现场管理的三不原则
2013年06月17日 不详
关键字:现场管理|三不原则
一、现场观念
现场管理的6个观念就是:以现场为中心,全员参与管理4MEI和QCDMSS;以下道工序为客户,待续改善达到零缺点。从现场质量管理的角度,“兰不原则”(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其实就是对这些观念的阐释和实施。质量是从组织内的每一个人,承诺绝不将不合格品或不完整的信息,送至下一流程开始。因为下一流程就是客户,绝不应把不合格品送至下一流程的客户,以免造成他们的不便。当每一个人都能认同、实现这个理念时,一个良好质量保证体系就能存在了。
“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流出不合格品”的“戒不原则”是许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或者宣传口号,常在公司的墙壁或柱子上高高悬挂。
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分工合作,任何产品都不太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全部完成,产品总是分工序、分流程,包括职能部门间的工作协助,这些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只要其中的某一环节出问题都将影响整个产品质量或工作质量。“三不原则”就是每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原则。
“三不原则”的实施,意味着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是主角,是全面质量管理(TQM)认真贯彻的要求和结果。“三不原则”的实施,导入了“供应商一客户”的市场关系,每个人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既是产品的使用者,也是制造者、供应者,因此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下道工序是客户”的观念。要实现“三不原则”,要做到“不制造不合格品”,这就要求我们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要求我们以“零缺点”的观念和方式工作。因此,要实施“三不原则”,使“三不原则”不仅仅是顺溜的口号,现场管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二、基本做法
“三不原则”的基本做法是:
不接受不合格品,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道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前道工序。前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对策,使质量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的继续加工所造成的浪费。
不制造不合格品,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时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几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品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不流出不合格品,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处置和防止对策。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否则会被下道“客户”所拒收。
每个员工必须对本丁序的产品何为‘“合格”、“不合格”以及“异常”的二种状况界定得非常清楚明确。知道标准化作业是制造合格品的关键,但同时还必须知道制造不合格品的原因,也就知道避免不合格产生的措施,并进一步去认真落实这些预防措施,执行标准作业。
“三不原则”的实施使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都建立起“生产出使自己和顾客都满意的产品”的信念,一根无形的质量链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制约着每个操作者,使流程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进人有序的良性循环。通过全体员工优良的工作质量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三、实施要点
“三不原则”是现场质量保证的一个运行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要点:
1.谁制造谁负责的要点:一旦产品设计开发结束,工艺参数流程明确,则产品的质量波动就是制造过程的问题。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从接受上工序合格产品开始,规范作业确保本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是员工最大的任务。一旦在本工序发现不良或后道工序反馈不良,该人员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原因,采取对策,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到底。
2.谁制造谁检查的要点:产品的生产者,同时是产品的检查者,产品的检查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通过检查,确认生产是否合格,也确保合格产品流人下道工序。通过自身检查,作业者对本工序加工产品的状态了解得更清楚,也有利于员工不断提升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3.作业标准化的要点:产品从设计开发、设定工艺参数开始,就要对所有的作业流程中的作业步骤、作业细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并不断予以完善。每一个员工也必须严格贯彻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是该工序最佳的作业方法,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唯一途径,否则制造一大堆不良品并且找不到不良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三不原则”只有制造混乱,而不是质量。
4.全数检查的要点:所有产品所有工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必须由操作者实施全数检查。
5.工序内检查的要点:质量是制造出来的,如果安排另外的检查人员在工序外对产品进行检查或修理不仅是浪费,也不能提高作业者的责任,反而姑息作业者对其产品质量的漠视。
6.不良停机的要点:在工序内一旦发现不良,操作者有权利也必须有责任立即停止生产,并立即采取调查对策活动。
7.现时处理的要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合格品时,作业者必须从生产状态转变到调查处理状态,马上停止作业并针对产生不良品的人机料法环信等现场要索及时确认,调查造成不良的“真正元凶”并及时处理。
8.不良曝光的要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必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有真正解决了发生不良的每个原因,才能不制造不合格品,实现零缺点,才能让客户真正满意。因此,对于发生不良不仅作业者知道,还必须让管理阶层知道,让品质保证的人员知道,让设计开发的人员知道,大家认真分析对策,并改善作业标准。而不是简单地由作业者对不合格品自行返工或报废,否则下一次还会发生同样的问题。
9.预防和防错的要点:产品的质量不能够完全依赖于操作者的责任心来保证,任何人都会有情绪,会有惰性,会有侥幸心理,以及一些意外因素的干扰,从而使产品质量出现波动。因此必须尽可能科学合理地设计使用防错装置来防止疏忽。同时在现场管理中,认真进行细节管理,尽量把工作做在前面,周全的计划,充分的准备,事先的预防,减少各种差异变动,把质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如何做好护理工作体会】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社区工作心得体会07-16
如何做好办公室本职工作谈体会10-08
如何做好班长工作07-16
如何做好水保工作07-22
如何做好政工工作10-02
如何做好编辑工作?11-20
如何做好招聘工作12-04
如何做好企业档案工作06-07
酒店如何做好质检工作06-29
如何做好单位信息工作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