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眼光》教学反思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眼光》教学反思(通用13篇)

《文化眼光》教学反思 篇1

——教学反思

朱金琯

(一)对主旨的理解

作者通过实例说明:“文化的眼光”实际上是从有形的事物中看出无形之价值或在无形的事物中看出其另有真实之价值的一种思想洞察力。

(二)对文本内容的解析 1.正确理解“文化”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一词的解释:⑴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⑵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⑶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2.“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话应该怎样来理解?

提示:文化实际上是人们在有形之物上所赋予的思想、情感或审美倾向等,它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创造性、精神追求和审美需要,等等。因而,要从有形之物上看到一种无形的意蕴,就需要一种思想洞察力,即本文作者所讲的“文化眼光”。

3.为什么说“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 提示: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上,都寄托着人的精神追求,或是审美的,或是情感的,或是思想的。如古代的青铜器,不论是作为权利的象征,还是作为生活用具,其中雕刻的纹饰都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追求;丘比特身上的翅膀,表现出的是人类的智慧与理想。只要有意识地去看,就能从任何有形的事物上看到无形的思想或精神。

4.“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文化眼光”是一种思想洞察力,因而要具有文化眼光,首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其次要有发现意识。与此同时,要有一种历史的、辩证地观点——将长城放在古代生产条件下去看,才能真正感受到一种伟大的力量。

5.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一种文化眼光呢?

提示:一是要丰富自己的思想,二是要培养自己思辨力,三是要培养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这些,都必须通过阅读思想丰富、厚重的文本来实现。

(三)对写作特色的认知

本文写作方面值得借鉴的是用浅显易懂的生活实例论说艰深的道理,使作者的观点易于被读者所接受。例如这篇文章所举的酒文化和柏林墙的例子,这两个例子除了具有代表性以外,最大特点就是浅显,让人一读就懂,极易为人接受,使读者很容易地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四)课堂需要引导的

1、学生在思考“探究拥有文化眼光的价值”时,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从理论到实践加以点拔。

《文化眼光》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片断一: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 教师在学生介绍完自己的年龄后, 自然而然切入正题。

师:猜猜老师今年多少岁?

学生猜测。 (略)

师:告诉大家, 我的年龄比小浩 (班上的数学课代表, 今年10岁) 大15岁。现在知道老师有多大了吗?

生:25岁。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小浩10岁, 你比他大15岁, 10+15=25岁。

师:小浩12岁时, 老师多少岁?

生:27岁。

师:如果用a表示小浩的年龄, 老师的年龄怎样表示?

生:a+15。

师:a和a+15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用a+15表示老师的年龄呢?

生: (略)

师:你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小浩的年龄, 同时再表示老师的年龄吗?

学生提出还可以用字母c、h、x等来表示小浩的年龄, 并用c+15、h+15、x+15等来表示老师的年龄。

师:如果你用一个喜欢的字母表示自己的年龄, 又怎样表示你父母的年龄?

学生也提出不同的表示形式, 如用y表示自己的年龄, y+24表示妈妈的年龄等。

师:看来用字母表示年龄的方式有很多, 大家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述。

评析:上例中的教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年龄, 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 教学活动生动活泼, 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可纵观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不够, 思维含量并不高, 教师问题的设计顺应了学生思维的惰性。教学中虽然涉及到了不同字母等抽象符号, 但学生对用符号表示年龄的抽象含义并不清楚, 仍然停留在形象思维层次上, 教学并没有使学生的概括水平得到提升, 缺乏对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易记特点的感悟。学生在解决问题、数学思考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习惯也没有得到培养。

教学片断二:

师:现在咱们一块儿做一个动脑筋的游戏。

教师请小明同学到讲台前, 和他说了一阵悄悄话。

小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a, 问大家:“这是我的年龄还是老师的年龄?”

生:谁都行。

教师在a的后面补充成a+27。

师:这是我的年龄还是小明的年龄?

生1:也是都有可能的。

生2:a是整数, 不可能是小明的年龄。

生3:这是老师的年龄, 因为老师看上去比27岁大。 (学生笑)

师:结合实际来想, 这是我的年龄, 那a和27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

生:27表示老师和同学年龄差, a表示小明的年龄, a+27表示的是老师的年龄。

师: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联想?比如他1岁时我多大了?

生1:他1岁时, 老师就28岁。

生2:我今年9岁, 老师今年36岁。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小明的年龄?

生:n-27=a, n表示老师的年龄, 27代表他们两人的年龄差, n-27表示小明的年龄。

师:用字母来表示有么好处?

生1:比较简洁。

生2:有时字母能表示一个数, 有时可以表示很多数。

评析:波利亚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难看出, 教学片断二中的教师拿到的参考资料或参考教案与教学片断一中教师拿到的相仿, 但不同的是第二个教师认真地进行了第二次备课, 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了整合, 对教材文本进行了二度开发, 给学生创设了极具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体现了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学生在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 主动地体验, 而认识恰恰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发展。正所谓:“给学生一杯水, 不如让学生自己寻找一滴水。”数学知识可以传递, 但数学眼光却无法传递。

反思: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上面两个教学片断中, 学生的感悟与体验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让课堂成为学生“做数学”的天地。因此, 我们应在比较中反思我们的课堂。

1.深入研究教材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 准确把握教学活动的目标, 这是展开教学活动过程的前提。我们知道, 教材内容的编排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础, 从最初的意义上说, “表示数”就是“代表数”的意思。本段教学内容中, 教材通过对已经学过的运算定律的不同表示方式 (用语言和用字母表示) 的比较, 使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比用语言表示更具有概括性, 也便于记忆, 便于应用。而上述课例中的教学活动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 虽然也有字母表示的形式, 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所蕴含的“简明易记”和“代表数”的含义。

《文化眼光》教学反思 篇3

京东学校

孟红梅

最近去中学听历史课,总觉得我们的教师有点“本本主义”,他们过分依赖教材内容而无法用一种全球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的历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还没有一种“大历史的眼光”,无法为认知古代中国自身寻找一个合适的“他者”。故而我们教出来的历史,只能是片面的、支离的、枯燥的。

举例来说,初中历史开篇第1课名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材以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为纵线,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一内容。不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还是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采取标记年代、地点、人种、工具、生活形式等知识点的模式,完成对中国远古居民的了解。而其所标记的这些内容,课本上已然清楚明了。显然,这样做是完全不够的。

我们以为,要想更好地了解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必须将其置于人类起源的大环境中。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站在人类历史起源的大背景中观照中国远古历史,才会给学生以完整清楚的知识图像与建构。我们可以把国际古人类学界的主流观点,也是近些年越发被中国学者接受的“非洲起源说”作为理解背景,即在距今约1500万年—2000万年以前,生活在非洲东部、印度北部及欧洲中部原始森林中的一种名为森林古猿的灵长类动物,被证明就是人类与猩猩的共同祖先。之后,随着地球气候与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在距今约500万年—150万年左右,这些森林古猿逐步进化为能够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而他们生活的主要范围据考证就在今南部及东部非洲。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祖先最早都起源于非洲。在这里,教师不仅可以继续给学生介绍现在仍有争议的人类进化“单起源说”和“多起源论”,还应该鼓励学生查资料以作进一步的讨论。比如说你怎样看待“非洲起源说”?关于这个说法你找到了哪些证据?人类为什么最初是生活在热带?又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地球的其他地区和角落?通过这些讲述和讨论,其实教师无形中就给了学生一个大角度的视野看待历史,那么接下来中国远古历史的切入,自然也就顺畅了许多。教师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中国的古人类遗址,如此一来,大小范围的知识学生都清楚并理解,相比背诵简单的几个知识点来说,效果会好很多。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大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其他知识。比如七年级(下)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之“郑和下西洋”一节,我们就可以将这一事件放在15世纪整体的历史情境中去考察。因为站在全球的背景之下,就能为郑和航海寻找一个合适的“他者”,进而就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完整且理性地看待这一航海运动。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15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航海时代,在这个时间段里,西欧与中国几乎同时开展了远洋航海运动。不过由于二者航海的背景与目的不同,故而带来的结果也是迥异。15世纪的欧洲,因为遭受东方穆斯林世界的挤压而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资源匮乏、贫穷闭塞又被动挨打的欧洲人为了生存必须要寻求一条新的出路,即转向海洋,通过海路与东方进行贸易活动以求自救。于是,伴随着航海探险而来的不仅仅是所谓的地理大发现,还有海外利益的最大化。更为重要的是,欧洲人通过航行过程中的比较和认知,确定了自身在世界上的主导位置,从而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把握世界的自信去突破地理界线,以最大限度地进行经济活动及政治扩张。有了这样一个“他者”,我们自然会对郑和航海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其实就是一个自以为“世界文明中心”的帝国为宣扬国威而采取的举动。它的出海,既无意于发展经济交流,攫取贸易利润,也不想进行政治、军事扩张。在宣扬国威的主旨下,郑和船队在经济上只是一个朝贡贸易的载体,即负责将宝物运出以行赏赐,再运回于百姓生活毫不相干的奢侈品(包括珍珠、宝石、沉香、苏木、胡椒、福鹿、狮子等)。在这里,我们要使学生明白,这种“朝贡贸易”的形式不能给国家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相反只能造成国库的连年亏空与国家财政的巨额负担。也就是说,朝贡贸易的规模越大,国家与人民的负担就愈重。另外在政治方面,郑和船队只是一个超级帝国“怀柔远人”的形象代表,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到宣德于外,重塑大国心态。与西方人通过环游世界看清自己的结局不同,远航没有使中国人放眼世界,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反而是实行闭关锁国,直至被西方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在这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为什么中西方的航海效应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一差别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或警示作用?为什么中国会采取这样一种自大的心态来组织航海?它的背景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一直以来被视为伟大壮举的郑和远航?如何看待航海技术上的成就?如此思考,郑和航海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篇4

反思一:关于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

1、选材处理不果断,重点不够突出

胡同文化的内涵,包括两方面内容:胡同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学生读后,就可以从文中摘取精要,概括出胡同的特点和北京市民的心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北京市民心态的理解上,让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觉得最好的片段,但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即使学生回答是正确的,我也逐条进行分析,就怕学生不理解,两部分平均用力,没有把握好时间,没有侧重,因而,没能很好的突出重点,没有多余时间让学生拓展和深化思维,因此,今后上课,应突出在重点上 多下工夫,不要面面俱到,要将要害之处讲深讲透。

2、关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反思

教学中只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我觉得应该更好的采用多中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安阳的老城的衰败其实很多学生是看在眼底的,可以让他们联系实际来谈谈感受,这样更容易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

文化生活教学反思 篇5

------农村高中政治教学情景生活化以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为例

第二周黄嘉凤

“文化”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生活中许多东西、许多现象、许多活动都可以跟文化有关,但是要真要来说“文化”这回事的时候,又显得无从说起。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的“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好像知道文化是什么;而你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倒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对于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文化活动已接触不少,只是缺乏对文化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能以学生生活中的文化,从感性出发,让学生自己在感性认识中体会文化、感悟文化,将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以第一单元为例,《文化与生活》,作为文化生活这本书的第一单元,与我们的生活甚至是学生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现象,就能让学生在感悟中获得真知,对知识点理解透彻。

在第一课第一框题《体味文化》中,从本校校园的文化现象及文化产品出发,带领同学们在感受自己校园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就能总结中生活处处有文化,时时有文化。同时,学生们生活在潮汕地区,对潮汕文化非常熟悉,通过潮汕地区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一个简单对比,学生便能清楚地明白不同地域的文化各有特色。第二框题《文化与经济、政治》,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或哪些现象属于文化现象、哪些属于经济现象、哪些属于政治现象,并通过盛唐的诗及南宋的诗所表现的现象及情感,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及探究中明白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而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中,以当下热门的影视作业为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与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中,以《变形金刚》等美国电影为探究材料,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深入思考“美国、日本为什么那么喜欢推销他的文化作品?仅仅是为了赚钱吗?”

在第二课第二框题《感受文化的影响》,这一框题跟生活现象联系是十分密切联系,可以更多地由学生来说出生活中的相关文化现象,教师只需进行点拨跟及时的总结。第二框题《文化塑造人生》中,可以用学生所喜爱跟熟悉的乐队BEYOND作为例子一串到底,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该乐队歌曲,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歌曲的过程中,明白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同时,通过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最深的社团活动的经验,让学生体会到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文化眼光》教学反思 篇6

大政治眼光是相对于日常的政治学习而言的, 在日常的政治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够获得许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 但这些知识往往不能用来分析或解决实际问题。在判断事物的是与非时, 还都是凭生活经验或者直觉, 而不是依据所学到的政治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来分析: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二是我国的军事力量发展;三是钓鱼岛事件。在教学过程中我曾与学生讨论过这三个问题, 让人深思的是, 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 都觉得民主建设与自己的关系不大, 各级政府选举一个领导班子似乎没有他们的事;关于第二点, 有学生想不通国家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的精力与资金去发展军事力量, 反正不打仗, 钱不如花到别的地方去;第三点, 有学生认为反正钓鱼岛的面积也不大, 为什么要争来争去的呢?值得重视的是, 附和这些观点的学生还不是个别的, 这就说明我们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大政治眼光才能发现这些问题的实质。

大政治眼光, 意味着我们的政治学习应当将所举的事例放到大的政治环境下去分析。只有背景大了, 我们分析得出的结论才能更为精确合理, 大政治的眼光也才能真正形成。

以人教版 (下同) 的“经济生活”的教学为例, 我向学生讲授消费、生产、分配和生产背景等知识体系, 如果分别对学生施教的话, 这样的知识是零碎的、分离的, 不利于学生形成大政治的眼光。但实际以时间为序的教学又不可能让我们在每个知识的学习中都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宏大的背景。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 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分析与学习的机会, 如在本册教材学完之后,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来达到目的:结合教材, 选择一个具体的商品为分析对象, 判断它的价格走势。而在这个例子中, 要做出准确的判断, 学生就要从商品成本、商品利润、商品数量、商品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在经历了这样的综合思考之后, 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宏观的眼光, 形成了大政治眼光下的综合判断能力。

再以“政治生活”为例, 我们在向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时, 要强调“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因为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 只凭语言讲授学生非但不认同你的观点, 还会有一些相反的观点出现。与其如此, 不如将教学的目的放到一个大背景下让学生去分析。笔者选择的是当下热门的“城管”事例。学生都知道当下城管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语, 谈到城管就想到一些典型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提出问题“城管应该取消吗?”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应该”, 而在深思之后就会发现问题:如果没有了城管, 城市又会如何?不少城里的孩子都知道如果小区没有了管理者, 如果城市道路没有了管理者, 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与推理, 学生终究发现:要做的不是取消城管, 而应该依法管理城管, 城管也应该依法管理这个城市。于是, “法治”渐渐成为讨论的主旋律。而通过这样的学习, 以后他们在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 就会依照大政治眼光下的高水平直觉去判断问题。

《文化眼光》教学反思 篇7

重庆清华中学冯健

《项链》是高中语文教材里的传统经典篇目。高中英语教材也选它做课文,学生在高一时已学过,对内容较为熟悉。怎样学这篇小说呢?备课前,问一些与考试脱离干系的人对玛蒂尔德的看法,他们对她更多的是同情,是遗憾,而不是反感;课前,问学生对玛蒂尔德的印象,他们异口同声:“这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呢?由此,我决定带领学生换一种眼光来赏读这篇小说。

首先,在男同学面前摆上问题①:

假设两个年龄相同的玛蒂尔德站在你面前,一个是十年前的模样,一个是十年后的模样,你会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空前活跃,男同学权衡比较,女同学积极参谋,各自为自己寻找理由。

这一步实现了对玛蒂尔德形象的整体把握:她由一个漂亮、高雅、迷人、活泼、单纯、富于幻想的可爱的人变成了粗壮耐劳的、不爱梳妆打扮的、高声大气说话的普通人家的坚强、质朴、吃苦的妇人;而且,“善良、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始终贯穿着她的人生。

这就避免了学生片面看待玛蒂尔德:只将她定位为爱慕虚荣的人,而对其良好品质视而不见,就好比鲁镇的人认定祥林嫂是个不洁之物一样。

紧接着抛出问题②:

玛蒂尔德梦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对现实生活不满意的她产生这样的梦想错了吗?

这一问,让学生理解虚荣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人们“毕生都在跟和他处于平等地位或者高出他的人攀比”(斯达尔夫人语),这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特别突出,以至于成为社会的时尚、时代的特色,这也正是19世纪的法国的社会心态。这点从佛莱思节夫人身上可以得到印证。

然后引出问题③:

路瓦栽带回家的请柬给玛蒂尔德实现梦想带来了机会,玛蒂尔德克服种种困难利用了这次机会,她利用这次机会的资本是什么?她成功了吗?

问题④:

玛蒂尔德的失败证明一个人(不管男女)仅凭外表的“漂亮、高雅、迷人”就想挤进上流社会是不可能的。那你认为玛蒂尔德还缺少哪些资本呢?

在讨论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引到小说的第一自然段。玛蒂尔德进入上流社会的最大拦路虎是她出身的阶层、社会地位。因为社会是分阶层的,各阶层之间森严壁垒,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生活乐趣,正如贾府中的焦大之于林黛玉。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如果混同了生活中的角色,就注定会成为悲剧角色,如付出了十年艰辛的玛蒂尔德,《红与黑》中的于连,《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玛、《羊脂球》中的艾丽萨贝特鲁西,他们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见,玛蒂尔德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她爱慕虚荣,还在于她只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出身卑微的小人物。

这一问,使学生不再把玛蒂尔德的不幸仅仅聚焦于她的虚荣心,理解玛蒂尔德的悲剧在于混同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在时机未到、条件不成熟时企图超越现实,实现梦想。将人物的命运置于现实社会中去审视,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的人生启迪会更多。

问题⑤:

玛蒂尔德的人生遭际,是不是启示我们今天必须恪守现实秩序,甘居下层、安于贫穷、过最平淡的生活呢?

将学生眼光从19世纪的法国拉回21世纪的今天,明白今非昔比。社会虽然仍是分阶层的,但也给那些勤于奋斗乐于奋斗敢于奋斗的人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些机会,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在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是千万别忘了: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最后一个问题:

莫泊桑对玛蒂尔德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讽刺?是同情?

此问的目的在于回归文本,品味作者的感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人生变幻,命运无常,难以把握。社会残酷,人生残酷!

邮编:400054

联系地址:重庆清华中学语文组

联系人:冯健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 篇8

通过本科教学,能让学生明确文化创新的途径,同时通过教材探究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并能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

本人认为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做到一案到底,没有引用太多的材料而喧宾夺主,并能通过奥运开幕式图片及相关内容突出重点,攻破难点,能做到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但同时,在课堂安排上,,个别地方的问题设置上不够明确,交代不够清楚,这样可能给学生理解教材增加了难度。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努力,明确问题,真正做到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争取自己能有更大的进步。

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反思 篇9

一、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文化的反思

(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文化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准,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 并以考试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内容要提前一学期完成教学任务,以备中考. 这种单纯迎合应试教育的教学,其文化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功利化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而忽略了对学生认知方面的开发与拓展,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缺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学习文化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体,掌握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文化. 实施数学文化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 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求知探索的精神. 而当前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如同军事化管理一般,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命令并完成任务,没有主动发言的权利,这就致使学生对课堂枯燥的理性知识不感兴趣,缺少主动学习思考的热情, 进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开发与培养. 纵观当前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文化主体的严重缺失,最终导致学生的发育不健全.

(三 )教师的主权文化是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主导者

目前,数学教学的“主权文化”是阻碍学生发挥主体学习文化的最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变成要求,不断地要求学生复刻原有文化,这就使学生的思维永远地局限于教师的思维领域中, 这就是所谓的教师主权文化.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面对大量需要掌握的知识,教师一味地在讲,学生就无休止地在听,即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对教学方法等做了改变与创新,但是在“讲”与“听”之间并没有建立真正的沟通与互动,其形式上的互动交流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本质上依旧是教师的主权文化的具体体现,忽略了对学生除知识技能以外的培养.

二、建设初中数学教学文化的途径

(一 )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整体 出发 ,向 “发展本位 ”的价值取向过渡

初中数学教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应该是融合了知识技能与综合能力以及理性精神, 并将其完整地体现出来,保持其可发展性. 这就要求必须以“学生本位”为教学出发点,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向能力与精神层次过渡,即由“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的价值取向过渡,在认知层面的飞跃,能够使学生在转变学习地位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从而使学生从知识、能力到精神领域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 )以数学的理性精神为教学文化的内容

德国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所注重的是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如代数、几何的公式、定理以及理论等,而要想建立数学教学文化,就应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着手,为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奠定基础. 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关键时期,也是其理性思维向成熟区转变的起点,可见,初中数学对于培养学生理性精神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与作用,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文化的建设需要以理性精神培养为主旨.

3.1.1体味文化教学反思 篇10

第一堂课总是很重要的,第一堂课如果上的好的话,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确实很困难的。

《体味文化》这一框是《文化生活》这本书的起始,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个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为了上好这节课,让第一堂课有个好的开始,我是结合学生暑假生活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来说明文化现象就在我们身边。

事实上,如果老师能够持久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堂课算是成功一半了。因此,为了持久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如视频、故事、图片。在这一框中,我就设置了一个故事和视频,关于李云迪的故事和视频,用以解说“人的文化素养是靠后天逐步培养而得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也用这个故事和视频来解说“文化的力量”这一知识点。

此外,利用了课本第7页的插图,问“在镜头中的两个人谁更有‘文化’些”。借用这个插图来引出“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这一额外补充的内容。

这一堂课的内容其实十分的简单,重点是要讲清楚“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力量”这三个知识点。为了巩固这堂课的知识,我还相应地设置了练习题,在练习中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运用。这里要提到的是,我专门找了一道题,是与课本第七也“专家点评”相对应的。借此来强调我们所讲的“文化”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最后,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加强学生的印象,为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框架,帮助学生梳理课本的内容。我主要是让学生不看课本,回忆整堂课的过程,之后强调了这个框的重点。

尽管精心准备,但还是经验不足,很多地方有待改进。

第一,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不过有一点不足,就是我讲解的太多,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证明,老师如果在教学时把知识像剥柚子一样,一层一层撕开,喂给学生,实际上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挤掉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确实,什么都是老师在说,学生也不会主动的去思考、动手。这是一个讲授的度的问题,需要好好把握。

第二,在这个框的设计上运用到了多媒体,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只有1个班的多媒体可以使用,其他的班的多媒体出了些问题,所用没有用上。所以在教学效果、课堂气氛上可能比不上用多媒体的那个班。刚开始时还没反应过来,对于李云迪的故事、视频的内容只能用嘴讲,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也是我的一个不足。吸取了这次教训之后,以后一定会记得要两手准备,防止出现多媒体不能使用的情况出现。

第三,板书方面,由于有些紧张,板书有些凌乱,不够清楚明了。

第四,在上5班课时的时,漏了“文化的特点之一:文化以物质为载体”;虽然最后补充上了,不过使得课上得不够连贯。

第五,对知识的运用不够,思想深度不足。在讲“文化的转化性”时,没有具体解释“文化是如何从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

黄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反思 篇11

不同于《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中的内容,涉及到四大发明,《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宋词元曲和书法,绘画,典籍上,这就给本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化“古板”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便是我在教学设计和备课过程中始终思考的问题,而且由于学生的语文积累较薄弱,平时对于元曲,书法,绘画的了解又知之甚少,这就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本课的导入环节,我采取了直接导入的方式,并在介绍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后,将其与司马迁的《史记》进行简单的对比,对学生进行了语文常识的普及,详细解释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区别。

在对宋词,元曲进行了简单的讲述之后,让学生跟读朗诵诗词;而对于绘画和书法则以观赏为主,同时插入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认为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他们不需要高深的历史结论,他们需要的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经过自身的经验,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史书的体例和特点两方面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从而帮助学生的掌握,归纳系统化知识,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对宋词的学习,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经学生自主参与,跟读朗诵,让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其中,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文化修养提供了平台,不仅赏析了杰出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代表作及其词的艺术风格,而且对宋词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文字兴趣和鉴赏能力。对于元杂剧的学习,以讲述《窦娥冤》的故事为主,结合学生与历史对话的实际反馈,加深学生对元杂剧的了解,感受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结。但是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仍从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些都需要我在每节课后多做反思与总结,争取呈现给学生一个最有效的课堂。

《文化眼光》教学反思 篇12

(一)教学反思

荣程中学

陈宝华

本课自我感觉比较成功。文化史部分,讲解起来比较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有困难。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通过大量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增强了历史的立体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回答问题、填表、讲故事等多种新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形成归纳整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通过大量图片展示,和中外史料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纸的优点,从而深刻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传播与发展所做的贡献。在讲张衡与地动仪时,我展示了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有关图片,以加深学生印象,便于他们理解地动仪的功能(作用)——测验地震发生,监测地震方向的仪器。

不足之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因为后面有老师听课,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略具雏形,但还不够完善,考虑到课堂环节的紧凑性和时间关系,某些地方有些粗糙。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反思 篇13

张爱红

时间匆匆而过,不经意间两个月的教坛生活即将过去。回想一下自己在这两个月的教学生活,感触良多,感觉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难以掌握的艺术。报到的第一天,在第一次例会上,一看教师授课(工作安排表),我大吃一惊:怎么是高二三个班的教学呢?本以为会是初

一、初二或者是高一的,对于毫无准备的我,这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高二的学生现在是文、理科分班了,是一个关键期。理科班要进行会考,他们的会考成绩的等级直接关系到高考的填报志愿,文科班的地位就更不用说了,对此本人觉得还是挺大压力的。但是由于偏远山区,实在是缺乏教师,所以新教师担任高二的教学也就不足为奇。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教学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才能与时俱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展开。下面本人对自己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第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在正式上课之前必须花时间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内容。通过钻研,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对一些知识进行扩展。尤其是要分清重点和非重点,这对教学是非常的重要。在时间分配方面,要注意合理利用,把与高考考点有关的知识一定要分析细致,讲解透彻。对一些知识的补充也是必要的,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读懂教材,深挖教材。例如,在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软实力”的补充是必要的。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比较热的词,本人觉得主要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措施”也有必要讲解。上完一节课,我觉得一定要对重难点的把握进行反思,问问自己重点讲透了吗?难点化解了吗?等。同时对于理科班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不能忽视,因为他们要进行专业水平测试。

上一篇:有趣的童年-作文下一篇:爱国卫生运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