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精选10篇)

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篇1

韩 丽

一、成绩分析

历史基础比较差,本届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好的成绩可以达到99分,大部分学生在80分以上,有四五个学生在60分上下,这样严重的影响整体的及格率,均分。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错误率较高的选择题有:第6题、第11题、第15题、第16题。学生对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理解能力较差,针对有关时间排列题的归纳能力有待提高。

非选择题。21题:(1)A、古埃及。B、古巴比伦或两河流域。C、古印度。D、古中国。E、古希腊。(2)图1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图2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沿海地区。学生的读图能力比较差,在示意图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导致这个比较容易的题失分率也比较高。22题:(1)和平交往、暴力冲突。(2)马可波罗来华、希波战争等。(3)和平交往。理由: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等。学生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的能力比较差;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时没有注意列举出与这两种主要方式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理由说明得不全面。

(二)造成答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

1、错别字较多,书写潦草,书写不规范。

2、审题不清,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准确。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题不清,缺乏一定的概括和归纳能力。不能认真仔细地阅读,知识的概括、迁移能力尚待训练。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有待提高。答题不准确,有答非所问、问少答多、问多答少等现象。

3、基础知识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张冠李戴,答案不完整。知识点、得分点把握不住,关键的词、句出不来,乱抄书现象严重。

三、下一阶段改进措施

1、加强审题训练

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对审题要高度重视,告诉学生审题——审题——再审题。

2、重视基础,回归课本

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平时教学要坚持左图右书,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加强知识的迁移或重组能力,以便应对新的问题。

3、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学生多想,想知识主干,想思维方法,想命题意图,想时政热点联系,想审题解题思路,想规范答题。

4、不放弃一名学生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学体会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导向;自主性;归纳演绎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81-01

在初中九年级的世界史教学中,我们首要的任务是破除学生因对世界史的陌生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并培养起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要告诉学生们,《世界历史》这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历史》大同小异、异曲同工,整个历史发展主线也同上所述,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原则来编写和排定的:历史主线和文明发展顺序遵循原始社会及氏族组织的演变————亚非欧的奴隶制文明和青铜时代————采邑制及亚非欧的封建化————古代东西方的战争及文明交融————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这一历史主线。再结合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历史的主线: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在横向比较中找到那种熟悉感,因熟悉而破除陌生与畏难情绪,同时也明确了九年级世界历史的学习主线,对学习世界历史有了一个宏观的轮廓概念。同时,在具体的日常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还要注重精细备课,精细化地进行教学设计,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抓住知识重点,做到历史课堂既欢声笑语,又知识严谨,主题突出。

第一,我们要创建问题导向型历史课堂。问题导向型课堂的优点在于能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同学们集中思维重点和思考视角。比如在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的《世界历史》(上)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时我是这么引导学生学习的:“请同学们先把课文通读一遍,读的时候拿着笔,在你们认为应注意的地方做好标记,这是同学们的任务;老师的任务是在黑板上写出几个问题,等同学们通读完课文后,我们来一起追寻答案,好吗?”我板书的问题是:1.人是从何而来的?2.原始人类使用什么工具?和已学过的中国境内的原始人有何异同?3.原始社会组织是如何演化的?4.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贫富分化预示着什么?我们已学过的中国山东境内的大汶口人晚期墓葬所体现的贫富分化又预示了什么?他们有何异同?当学生第一遍通读完课文后,我引领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快解决了问题,但有一部分同学对已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已经陌生,回忆不起我国山东大汶口人的贫富分化状况及当时情形,我就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一问题。最后,又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把课文通读了一遍,我再请同学们畅谈学习心得体会,很多同学都说到了“原来《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是如此的相似:石器时代,氏族组织,贫富分化,阶级产生,国家就要出现”等观点。在讲《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的兴起》时,我亦“如法炮制”:首先给自己下任务:提问题;给同学们下任务:通读课文并拿着笔勾画圈点,通读完课文后我们一起去“追寻”问题的答案。我提出的问题是:1、日本是哪时候进入奴隶制时代的?那时我国处于哪一历史时期?这说明了什么?2、日本是哪时进入封建时代的?通过什么变革进入的?我国又是哪时候进入封建时代的?两相比较,这说明了什么?3、对于阿拉伯,你们知道些什么?请列举出来。阿拉伯的兴起跟哪一宗教有关?学生们通读完课文后,基本都能确定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了,就是关于“日本进入奴隶制时代的公元3世纪我国处于哪一历史时期”仍不甚了了,我是这么做解答的:“公元220,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东汉帝国灭亡,三国时代开始。请问:‘公元220年处于哪一世纪’?”学生们经过思考,都答出:“公元三世纪”,并都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再追问:这说明了什么,请讨论后作答。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并结合日本在公元646年经过大化改新才进入封建时代的史实,得出结论:古代中国比日本先进得多,日本是我们的学生等观点。更有善于总结归纳的学生指出:“古代中国不论哪一文明形态都比日本先进得多,出现得早,日本正是借鉴和学习了中国的先进文明形态后才进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才得以不断进步。甚至可以说,古代中国的很多文明形态,比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出现得早,水平更高”。对于如此精绝的回答,我和其他同学都回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感谢和激励。

第二,作为九年级历史教师,我们还要直面中考,直面现实,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做好历史知识体系的储备工作。历史是由很多个历史时期、很多历史人物、很多历史事件交织发展而来的,我们初中阶段学习的历史属于“简史”性质,有很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去学习,去解决,去记忆,去掌握。如果我们历史教师不能引领学生学会综合思考、归纳分类、总结整合这些知识点的话,我们自己和学生都会有一种越学越散、一盘散沙的感觉。我们学习历史就像沙里淘金,在千年历史长河中,从很多金沙中不断筛选出一个一个历史知识点,并把它们融化提炼,做成一个一个的知识板块,归纳总结成历史知识体系,做好知识储备,才能养成学生综合思考、归纳总结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能力。比如学习了《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和《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这些内容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善于去分析和比较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美国、法国等确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异同,并从欧美近代民主政治体系中追根溯源,找到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子”和基因,并“倒查”追寻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欧洲中世纪工商业城市和自治城市的关联。通过纵向比较,综合思考,定向分析,我们既能把已经学过的有关联的知识板块联系起来,同时,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知识体系整合过程。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质量分析 篇3

质量分析

一、试题简评

这次试题是一套九年级上册教材的综合试题,涵盖初中数学的五大部分内容,即“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变换、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试题按照代数63分约占42%,几何74分约占49%,概率13分约占9%,基本上是中考命题结构(代数42%、几何43%、统计与概率15%),其中统计未出现;按本册教材内容大致是:二十一章24分、二十二章37分、二十三章21分、二十四章55分、二十五章13分;且各部分都穿插了前面的知识,整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思想和理念,基本上每个试题都来源于其他省市近几年的中考或中考模拟题,无原创试题,题量适中,难易梯度设计基本合理。但在试卷制作中有小失误,这在与第一次比较上有提升,这次只有20题第(2)问叙述有失误、26题字母的标识不很清楚共两处,总的来说不影响大局。

二、试卷简析

这次九年级参考人数988人,试卷满分150分,0分答卷14人,最高分133分,120至133分之间没有,整体平均分约48.5分,难度系数0.32,及格人数98人,60分以下618人。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第一大题选择题36分均分18.7,难度体现在12小题,然而学生得分率却达到49%,学生得分率最低的却体现在8小题22%、5小题25%、7小题34%,这标志着12小题在选题或组合上有待思考;第二大题24分均分6.2分,得分率26%,难度体现在18小题最短路径以及多知识点的融合;第三大题:19小题两个8分均分3.5分,得分率43%,主要考查学生解方程的熟练程度,两个方程预设做题时间不能超越一分钟,柳曦婷第一小题用公式法解至少多用30秒以上,中考中这就是时间,还比如选择题第8小题学生应在读完题后就应直接得出答案,只需30秒,但大部分同学做不起,不会做,这来源于平时知识积累不够或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中考引领不够(比如张冰冰、王子豪、汪宾、柳曦婷、李涛等上等生错误);20小题作图题是解答题九个小题中得分率最高的一题,6分均分近4分得分率为60%,但不按要求作答居多,题中要求作出图形用阴影表示,大多数只有连接的主要线条;21、22、24得分率在30%左右,主要表现书写不严谨,排版不规范;23小题是概率问题,是中考必考题,得分率接近50%,失误主要表现在画树状图不规范,同时穿插方程知识后学生没完全理解题意;从19-24这五个小题是中考中的基础题,易得——属固定模式类型; 25、26、27小题相对来说是一个难点,25、27得分率都只在5%左右,均分不到1分,26题得分率在12%均分接近2分,这三个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综合知识的运用,学生有时找不到纽带串,所以失分率很高,我们前20名表现也很突出,前三名邹木雨25、27丢失一半的分,黎红万25、26丢失一半的分,27未做,唐顺业25、26失分超一半,27不完整,其他的更多。

三、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课堂听课应该不专注,老师所讲知识点没有记下来或记不住。

3、学生计算能力差、不熟练,时间把握不好,不能合理运用。

4、审题不严谨,观察图形不仔细。

5、答题粗糙,不细心,书写格式不规范,不完整,逻辑不严密,试卷空间利用不合理,乱涂乱画。

6、缺乏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答题品质。教师层面:

1、引领不够。主要体现在知识点中考引领与生活中的数学引领。

2、强化不够。主要体现在重点、考点、热点。

四、改进的方向

根据这次考试中两个层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识图、作图、规范解题书写格。

2、关注上等生、关心中等生、关爱学困生,特别是学困生,有广阔的提升空间,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转变学习态度、方式,为我校平均成绩的提升努力。

3、重视特优生的学法和解法的指导引领,让其尽可能的不失分,不丢分。

4、重视研究:研究“两标一本”

课标、考标和教材;研究中考题

过去走势、做中考题、制题命题;研究学生

好、中、差;研究命题人

习惯、喜好学生;学生研究重难点、困惑。加强课标和考标的学习,特别是2018年考标,研究中考,聚五寻规。特别是,解答题中19至24小题的强化训练,仿真模拟,让学生定位,同时关注开放性、主观性试题的演变,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熟悉中考,用十九中商劫老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备课做到“海纳百川”,使教材从厚到薄,从薄到活;上课做到“感动他人之前先感动自己”。

5、学生研究中考的重难点,分析困惑。认真收集、整理纠错本。注重解题技巧,方法,特别是课外知识、阅读材料、学习活动等中的一些公式、规律等。比如杨辉三角,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等。

6、初三教研以月考分析交流为主题开展活动。

五、建议

希望学校关心关注九年级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学生,他们都直接影响着城关中学2018年的中考!谢谢!

以上是针对这次考试谈到的一些肤浅认识和看法,如有不正之处,敬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九年级数学组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篇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1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3、当你参观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如右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应该是用哪种文字刻写的?()A.象形文字 B.拉丁字母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4、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非洲运来黑奴,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可能是()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神圣罗马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5、小勇放假后想去探寻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主要是指欧洲哪个国家?()A.意大利 B.英国

C.希腊

D.西班牙

6、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布匿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称霸意大利半岛 B.称霸欧洲

C.维护民主制度

D.争夺地中海霸权 7、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8、一部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大唐西域记》

9、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A.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B.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C.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10、莎士比亚说过:“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A.理性主义 B.启蒙运动 C.人文主义 D.民主共和

11、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A.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B.此前从未出现大规模的远航活动 C.宣扬了罗马教廷的声威

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12、2011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英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以国宴宴请,但国家的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而不是女王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哪一法律文件()

A.《宅地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共2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等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1)材料中提到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这一变革的性质是什么?(4分)

(2)请至少举出材料中所指的两位“巨人”。(2分)

(3)谈一谈你从这一变革时期的文化名人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 图二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4分)

15、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

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2分)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2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3)上述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西方民主政治从产生起就存在局限性,请举例说明。(2分)

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C

3、C

4、B

5、C

6、D

7、C

8、C

9、A

10、C

11、A

12、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共26分。)

13、(1)、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4分)

(2)、但丁、达·芬奇(2分)

(3)、不畏强暴,勇于探索的精神;追求真理,为科学献身精神。(2分)

14、(1)发现美洲大陆。追求黄金(发财致富)。(4分)

(2)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美洲: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侵略亚非拉地区,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分)

15、(1)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2)文献:《权利法案》。(2分)

核心思想:限制王权(或议会高于王权)(2分)

变化: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转变。(只答到“君主立宪”得1分;完整答出变化过程得2分。)

(3)古代:希腊雅典的政治权力只掌握在少数公民手中,奴隶和妇女没有政治权力。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5

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简析

本份试卷紧扣课本,试题适中。基本能考查出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较为全面.

本次历史试题符合中考命题结构,试卷由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两部分组成,试卷涉及古代欧洲文明、中古亚非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所有试题无繁、难、偏现象,以基础、常规题为主,90%以上试题源于教材中的相似题型。

二、成绩概况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成绩概况:

本卷满分100分,总题量29题(其中选择题25题,共50分;材料分析题4大题共50分。)九一班参加考试人数59,期中何晓燕缺考0分,均分43.3,及格10人,及格率16.9%,优秀人数0.从成绩来看,学生之间差距依然很大,最高分76分;最低分1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得分比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得分好,第一部分中的8.9.11.14.15.18.20.23.题的得分率低于50%,15.18.23这三道题前20名的得分率是30%,这几道题都是设计了时间,学生没有熟练掌握。所以失分较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得分率特别低,试题简单,但是学生不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而且对于时间人物的掌握不是很好。

三、存在问题

(一)教师个人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对一部分优生太放心,关注不够,平时缺少灌输优生意识,导致竞争意识缺乏,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一些平时的优生,这次却没有考进优生行列。

2、前半学期课程耽误较多,基本有两周的课因为学校活动而耽误。

2、上课时对差生不太关注,忽视了对他们的管理,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差生较多,影响了班级平均分。

3、复习时面太窄,没有关注课本,复习效果不好。

4、平时对学生要求太松,落实不够,效率偏低。

(二)学生主要原因如下:

1、个别学生抱着对考试不严肃,对学科考试无所谓的,把题随便一填,就放空的。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较差,知识迁移能力不高。部分学生不会审题或审题能力不强,掌握了知识点也做不对题目。

3、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

4、部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多遍的重点、难点还是未能掌握。

四、改进措施:

1.重视优生培养:

1)灌输满分意识,提高竞争能力,使优生永不满足。2)给优生做好指导,是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主动找题做。3)加强优生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做题、听课、自学、应试等方面不走弯路,不丢冤枉分。

4)保证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

2.弱势生的辅导也是工作重点。

1)加大基础知识的落实,放低起点。

2)给弱势生(50分以下)找互助组,找小老师,规定每天进行辅导,提问。每天提问几个知识点,负责讲解课堂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等等。

3)进行课后辅导。

4)平时上课时让差生白板展示,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让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组员在关注他。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基本的历史思想方法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时间顺序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3.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这次考试成绩不太满意,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进度的安排。在今后的备课中,我要力争细化,在上课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后多辅导,及时查漏补缺。批改方面,要全批

全改,重视二次批改并有落实措施;教风严谨,加大力度,坚决落实。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好的教法,好的做法,多与班主任联系沟通,及时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下次考试中优秀人数要达到5人,及格人数要达到20人。均分提高5分。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的讲与练 篇6

一、讲什么

初中历史共六本书,历史课程事件多,线索繁,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清线索,教师要在“讲”与“练”上求得突破。

1、讲概念

对历史概念挖掘要深,概括要全面。如八年级历史中“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概念,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去理解和讲解:①长征的含义是什么?②怎样形成的?③说明了什么?

九年级历史课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可以这样去设计:①“体系”的含义是什么?②在什么条件下建立,实质是什么?③为什么说这一体系解体是必然的?

2、讲联系

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但内部必然存在着联系。例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必然会联系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等,最后发展为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中总结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3、讲特征

对某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的勾勒和本质特征的概括,是搞好复习关键之处,应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基本的框架和特征,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去理解、记忆。

例:中国近代史特征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史实,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史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用史实概括特征。

二、怎样练

1、精选试题高效练

中考备考时间短,复习内容多,所以练要有数,量要适中,练习密度和强度过大,会导致学生心理烦恼、自信心下降,不能让学生成天处于题海之中。

2、总结方法,突破练

对选择题,材料问答题分类研究,指导练习。选择题,重点培养审题意识,采用排除法,时间顺序法等方法,正确答题;对材料问答题,重点培养从客观上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力求答准答全,格式规范;对开放性试题,要联系史实,结合现在,符合历史发展,有创新的思想。

三、讲与练在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和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注意多项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横向联系,即将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联系。

如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政策与欧洲相比,就可以认识到中国落伍的原因。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相联系,进一步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源。

纵向联系,即将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相比较寻找异同,加深理解记忆。

如讲中国近代史化过程:抗战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可清晰地看出中国近代史是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层层深入的过程,也就是:表面—深层—理性的过程。

3、乡土历史和热点相联系

熟悉本省的历史,熟悉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在复习中要善于从新角度解读历史现象,获得新知识。如“藏独”问题与唐时民族交往(文成公主入藏,长安);台湾问题与大陆解放历史形成问题,涉及国共两次合作;和谐社会与孔子的思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篇7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分)古希腊历史学家曾赞美道:“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 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2.(2分)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上,以宏伟壮丽、经久实用著称。下列不属于古希腊罗马建筑的是()

A.帕特农神庙废墟

B.万神庙

C.

胡夫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第1页(共15页)

D.君士坦丁凯旋门

3.(2分)5世纪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的民族是()A.波斯人

4.(2分)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5.(2分)公元8世纪中期,罗马教会获得了意大利中部一大片地区,从而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罗马教会获得这片土地的方式是()A.宗教战争 B.欺诈掠夺

C.出钱购买

D.丕平献土 B.斯拉夫人

C.阿拉伯人

D.日耳曼6.(2分)查士丁尼是拜占庭杰出的皇帝,最突出的贡献是组织人民编撰法律文献。下列文献与其无关的是()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新律》 C.《查士丁尼学说汇编》

7.(2分)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A.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三角贸易的盛行

8.(2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C.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

第2页(共15页)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交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

﹣﹣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三: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琅城市民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式?

(2)结合材料二,试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比较中古西欧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3)古希腊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古希腊对后来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我们的国体”“全体人民”分别指的是什么?当时“全体人民”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10.(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

第3页(共15页)

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材料二: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老友记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1)材料一是日本中古时期哪次著名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体现了日本怎样的特点?

(2)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中起纽带作用的是哪种宗教?试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史实。

(3)材料三反映了拜占庭人怎样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材料所反映的国家的发展,说说你有什么启发。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2)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一例。指出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第4页(共15页)

(3)说说“三角贸易”对以上三个大洲各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5页(共15页)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二中九年级(上)第一

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分)古希腊历史学家曾赞美道:“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 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分析】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

【解答】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不仅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充沛的水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滥,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罗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故选:A。

【点评】要注意区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

2.(2分)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上,以宏伟壮丽、经久实用著称。下列不属于古希腊罗马建筑的是()

A.帕特农神庙废墟

第6页(共15页)

B.万神庙

C.

胡夫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D.君士坦丁凯旋门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解答】胡夫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不属于古希腊罗马建筑。胡夫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成果。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埃及文明成果﹣﹣胡夫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3.(2分)5世纪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的民族是()A.波斯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内容。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

第7页(共15页)

B.斯拉夫人

C.阿拉伯人

D.日耳曼

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4.(2分)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分析】本题以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为依托,考查中世纪庄园经济。【解答】据“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可知,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基本自给自足。封建庄园经济是随着西欧封建制确立而形成的经济实体。其基本特征是:封建主用劳役地租剥削农奴,在经济上实行独立经营和核算,内部能自给自足。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相关知识。

5.(2分)公元8世纪中期,罗马教会获得了意大利中部一大片地区,从而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罗马教会获得这片土地的方式是()A.宗教战争 B.欺诈掠夺

C.出钱购买

D.丕平献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丕平献土。

【解答】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出兵意大利。公元756年,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丕平献土”

第8页(共15页)

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6.(2分)查士丁尼是拜占庭杰出的皇帝,最突出的贡献是组织人民编撰法律文献。下列文献与其无关的是()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新律》 C.《查士丁尼学说汇编》

【分析】本题考查了《十二铜表法》。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解答】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法案,与查士丁尼无关。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法案。

7.(2分)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A.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三角贸易的盛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产阶级萌芽产生的知识点,应把握资产阶级萌芽产生的有关知识.

【解答】14世纪,最早在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中,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的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有关内容.

8.(2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第9页(共15页)

B.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C.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

【解答】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即以“法治”代替了“人治”,这是历史的进步。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交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

﹣﹣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三: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第10页(共15页)

(1)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琅城市民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式?

(2)结合材料二,试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比较中古西欧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3)古希腊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古希腊对后来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我们的国体”“全体人民”分别指的是什么?当时“全体人民”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西欧封建城市自治、西欧封建城市以及政治制度与中国城市与政治制度的异同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琅城市民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了赎买城市自治权和武装斗争等形式。

(2)据材料“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交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看,西欧封建城市重新兴起后,经过斗争获得了自治权,中国古代城市则不享有自治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对后来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民主政治。

(4)据材料“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我们的国体”指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或雅典民主制);“全体人民”指的是成年男性公民;当时“全体人民”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

第11页(共15页)

故答案为:

(1)赎买城市自治权和武装斗争等形式。

(2)西欧封建城市重新兴起后,经过斗争获得了自治权,中国古代城市则不享有自治权。

(3)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民主政治。

(4)奴隶制民主政治(或雅典民主制);成年男性公民;公民大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欧封建城市自治、西欧封建城市以及政治制度与中国城市与政治制度的异同点的相关知识。

10.(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材料二: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老友记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1)材料一是日本中古时期哪次著名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体现了日本怎样的特点?

(2)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中起纽带作用的是哪种宗教?试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史实。

(3)材料三反映了拜占庭人怎样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材料所反映的国家的发展,说说你有什么启发。【分析】(1)本题以“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大化改新。

第12页(共15页)

(2)本题以“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

(3)本题以“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为切入点,考查拜占庭衰落的原因。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解答】(1)依据“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可知,公元7世纪,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组建新政府,效仿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改革的成效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改革体现了日本的善于学习、长于模仿特点。(2)依据材料二“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可知,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古代世界,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桥梁,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奔波于亚欧大洲之间,把中国的四大发明出入欧洲,把欧洲的文明成果也带到了东方,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3)依据材料三“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可知,拜占庭帝国不思进取,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仍维持了千年的统治,国力全盛时,版图横跨欧洲、亚、非三大洲,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但是,当西欧文明开始进步之时,帝国却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最终被灭。

(4)本题属于发挥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勇于改革,促进社会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吸收先进文化,将走向衰亡;只有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并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加以改造和创新,才能推动其文化的不断发展”等方面解答。

第13页(共15页)

故答案为:

(1)大化改新;成效: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特点:善于学习、长于模仿。(2)伊斯兰教;改进并传播阿拉伯数字。

(3)骄傲自大、固步自封、封闭保守;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4)认识:要勇于改革,促进社会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吸收先进文化,将走向衰亡;只有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并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加以改造和创新,才能推动其文化的不断发展。【点评】识记大化改新、伊斯兰教和拜占廷帝国的相关知识。

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2)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一例。指出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3)说说“三角贸易”对以上三个大洲各带来了什么影响。

【分析】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文艺复兴和三角贸易,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1)据材料“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

第14页(共15页)

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据材料“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如《神曲》《蒙娜丽莎》《哈姆雷特》等。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但丁、达•芬奇和英国的莎士比亚。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是《神曲》,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英国大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和《罗密欧和朱丽叶》。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使非洲丧文艺复兴运动是失了近亿的人口,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为欧洲积聚了大量资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

(1)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人文主义。

(2)《神曲》《蒙娜丽莎》《哈姆雷特》等;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3)影响: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人口,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为欧洲积聚了大量资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艺复兴和三角贸易的相关知识。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篇8

本次月检测考试历史为闭卷测试,总分50分。

历史月考试卷共两道大题,分别是选择题、综合题三大题型。试题涵盖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8课)的内容,容量不大,难易适中,主要考察学生对第一单元内容,测试题型符合历史测试模式,能考察出学生近一个多月的学习情况。

从得分情况看:实考学生776名,最高分50分,最低分4分,优秀人数 85 人,及格人数 471 人,平均分 31.58 分.从卷面来看:选择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得 分左右,得分率较低的题是第1、4、5、8、14小题,综合题16(3)、(4)做的不够全面,而综合17题(2)、(4)答非所问,对综合题的分析能力较弱。做题习惯差,考试审题不清。

我们七年级历史备课组经过分析试卷,反思近一个月的教学情况,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二、基本做题能力较差,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今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多说、多记、多练习。

2、狠抓基础知识的。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真正会背并会运用。

3、在做题时,强调学生认真审题,学会用排除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做题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做题的方法,特别是辨析题的方法及分点答题等,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4、加强集体备课及教研,耐心地面对每一位学生,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篇9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一、复习计划的制定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讲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综合起来,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产生一方面无可供借鉴的经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宗旨下,我们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了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复习计划的制定,也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一)研究“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要求

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综合了历史,地理,人文,社会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培养学生对整个知识系统的综合认识为目标的课程,是对所有内容的大检阅。因此,要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才有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课程内容包括“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主题。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同时,第一个主题又承载着传授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等学科的概念、要素和线索等基本知识的功能。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

九年级复习内容庞杂,时间又紧,教师要为学生合理的从整体上把握复习时间。另外在复习层次上要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上加以考虑,并有相应具体计划与方案。复习形式上注意精讲。多练,细评,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并采用集体备课。

1落实目标测试

复习时的目标测试主要以课堂练习、反馈纠正为手段。首先应选好练习题,其基本标准是:要有代表性;要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能反映教材知识的系统性:要有培养能力价值,使学生练习后能力有所提高;题目尽可能新颖,能激发学生作题激情。其次在课堂上定时定量,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率。第三,练习后及时评讲。这样才能查漏补缺,又能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

2收集整理信息资料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是我们初中阶段的战略大决战。只有充分地掌握大战前的各种信息,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业考试复习其间,我们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考试说明及其特点变化,试题类型及变化。内容范围及难易深浅,等等。虽然这些信息并非试题本身,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使教和学有所依据,不会如无头苍蝇,盲无目的。

3保证复习模式深入、有效

第一,教师要交待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有目标的学习比搞“复习世界大战”要有效得多。第二,师生要系统回顾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毕竟学业考试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重在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形成知识网络与结构。第三,教师要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注意解题方法和本学科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纵横的联系和比较。第四,要根据学生实际制订适当的复习量。复习课中常看到教师布置了超量的复习内容。而这种复习模式并不可取,教师们可以通过试验比较发现其效果很差,一堂课不可能复习完两堂课的内容。

二、构筑新模式保障历史与社会复习课计划的实施

(一)理清线索,帮助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加深理解在历史与社会复习中要达到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记忆能力。首先,要在复习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例如,讲“和平”问题,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和地理知识。鼓励他们从其他历史、地理书籍中归纳事实。分析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明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讲“发展”问题,可在世界版图上,大体勾画出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并引导学生回顾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征服、掠夺和统治的历史。找出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差距和根源。在复习时,要让学生明白,强调理解地记忆历史与社会知识,可使他们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其次,在复习中采用对比和比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加强记忆能力。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可以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战争的性质、结果两方面来比较,从而加强记忆。再次,复习时还可运用归纳法来加强、加强记忆。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时,可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成一表格,按内容大致分成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及其他内容。这样。按内容分类记忆,可以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了记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图示、顺口溜等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二)确定重难点。构建网状知识结构

提高复习效率。在第一轮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复习之后,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掌握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把历史与社会课本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重点。例如,归纳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条件、根源、主要内容、措施、探讨事件的历史影响,归纳的重点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结果,难点是对改革的评价及其启示。在归纳人物的时候。归纳人物活动事件、观点、主张、后人的评价(人物的作用、地位、影响、贡献和功过),归纳的重点是人物的事迹及其评价,难点在于人物的评价。对具有可比性的人物进行合理的联系、比较,另一方面更需要对专题内各人物进行适当类比,这有利于学生“多视角,多层次”认识历史人物,并做出科学地评价。在构建知识网络的时候,对于考试说明虽已明确删除,但与前后必考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应该讲述,这样有利于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以课本知识和历史思想解答热点问题

在近几年的学业考试中,和谐社会、三农问题、科技创新等都是长效热点。每年考生都会去积极关心热点、关注时政,而平时学校的训练也是为考热点而考热点,但是学业考试试题考察热点的方式却让我们感觉“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不会为了迎合哪个热点而直接去考它。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要跳出热点的框架,把课本中与之相联系的问题都复习到位,形成知识网络。继而来解答变幻的考试题目。

(四)辩证设计作业。突出有效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理念是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要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学生完成才会觉得轻松,作业才会觉得有趣味性。如果历史与社会的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机械式的重复和记忆,题型单一,这样虽然对学生巩固知识有一定作用,但是也可能造成学生思维、实践能力减弱,学习缺乏兴趣。作业的有效性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 篇10

任课教师:梁艳艳

本次月考检测已经结束,掩卷深思,有让人欣喜的地方,也有令人深思之处,为了真正发挥考试评价的合理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现就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本次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集中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试题立足于基础,既有拼写、诗句填空、课文填空等书中基础知识的考核;又着眼于学生发展,选词填空、给加点的词换意思相反的词等形式多样灵活。课外阅读分析及写话练习的设计,体现一定的层次性,由“易”逐步跨越到“难”。下面我对本次期末考试做一次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班上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平均分为65.5,最高分84.5 ,最低分为35,及格率为 65.7%。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试卷从答题的状况看,绝大多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系统,能把所学的知识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但也有个别同学学习懒惰、浮臊,失分较多。下面从学生答题得分情况逐题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都属于基础知识,内容多,比较简单,但由于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容易出错。

(1)二题我会读拼音写汉字。该试题是对教材中生字表里的词语进行常规的抽测,是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的字词知识,在测查“会与不会”的同时,还测查了规范与否,即测查了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得分率高,满分很多,其他学生最多丢2分。

失分较多的是:“仇恨”、“幸福”、“大概’”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不是不会写而是记得不牢固,例如:仇恨的仇和恨加点,再者就是不是多笔画就是少笔画错别字多,极少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个别后进生拼音未过关,因而不能正确填写。这些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和复习的时候都进行强调,但有些同学还是掌握不牢。所以,平时对字词教学应强化训练,把握好识字关,既要鼓励多识字,培养识字兴趣,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字,多指导、多检测、多纠正、多比较。第2小题中看图写字词,鸟写成鹿、狮子写成老虎,个别学生没有仔细的观察图。

(2)四题我会查字典,下面的空我会填。考一考你的查字典能力。此题是在考查学生对汉字的音序,部首和笔顺的掌握情况,因为在平时反复训练、及时纠错、并且,这几个字也是我们平时经常强调,经常练习的几个字,但也有个别同学出现错误,还是由于课堂中没有认真听和打替补认真的结果。

(3)五题的第3小题读句子,我能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此题考察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和运用,如温暖、凉爽,善良、凶恶,危险、安全此题学生对后一个失分交多有12人,有一个学困生由于不认识字,所以不知道该题的要求全错。

第二部分,都是知识运用题。内容灵活有趣,既可以考查小朋友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对语基的理解、运用。(1)在第六大题第二小题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并把句子补写完整。很多同学十分在于没有把它改为青蛙,这在复习的过程中专门进行了练习,这些同学上课没有仔细听或根本没有掌握方法。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都是围绕教材设置的背诵默写填空,它的目的是测查学生的诵读是否达到要求。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滚瓜烂熟,多数学生解答自如,不足的是学生背诵很好,默写却还有距离,失分比较多,第4小题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一样好多同学没有写。“按课文内容填空”错别字较多,有些后进生优美句段还不能正确背诵。通过此次考试,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积累的知识,不能只重视背诵而忽视默写,不能培养“只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平时对学生要有默写的要求,如可以同桌进行,也可以班内集体进行,班长或学习委员批阅等形式。

第三部分,阅读与写作。检测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独立阅读短文进行简单问题思考的能力。

(1)我能读懂短文。阅读感悟能力还有待加强。如短文写发生在——与——之间的事,还有学生不清楚,根据语境补写句子,有的孩子不会紧密联系上下文想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失误较多。

(2)“写作”,既考查学生认真观察能力,又考查学生写话,以及标点就用本领。

此题关注儿童的生活,密切联系了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容易牵动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好习惯,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此题失分最多,最少得分6分。要求写一个有趣的游戏,多数学生作文内容较为平淡,鲜见想象丰富,表达生动,充满童趣的好作文。少数学生没有抓住重点内容详写,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再则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出错很多。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写话教学有待加强。,从而也暴露了学生平时所学之死。由此可见我还是没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学习的习惯欠佳

1、课堂效率不高,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讲,个别学生爱开小差,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会从别人的发言中学到知识。

2、学生作业时精力不能完全投入,经常有抄错题现象,应付作业的现象严重,作业做完后不能认真检查,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质量不高,几乎每天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出现错误。

3、学生没有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不积极动脑,思维滞后,不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遇到难题,常常持观望态度,等着老师把答案告诉他。

(二)、班中的后进生还是偏差了一些,对于他的辅导还得加强一些。如有时做一些题目,学困生们有些题目做了几次以后,他们有时做起来也不看题目,一看是这个内容,就以为是这样去做,所以讲过的内容做了改了,再做,还是错了。

(三)一些细节的地方有待加强。如班中学生的错别字较多,有一些刚讲,刚强调不久,又错了,另外标点问题也是讲了又讲,但学生好像还没引起重视。所以我想只是说一说,讲一讲还是不行的,还得让全班学生强化性的练习。

(四)、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待加强,阅读面也应该增大,这样的话对于学生语感及语文素养也能有较大及较快的提高。特别是文章分析和作文类的,平时还是缺少方法的指导与练习。所以到了考试时,学生做起来出现了问题。我想这种题目以后要让学生平时多读,多看,增加语言的感受力,单靠老师上课时讲的是不行的。

(五)、部分学生学习方法较死板,对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有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分析判断能力差。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下学期的措施:

(一)、抓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将利用课前几分钟,课余时间深入学生当中,给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多与学生谈心,使亲近教师,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我的数学课。

(二)、抓学生的学习习惯

从细小处入手,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自觉性的提高。我们班上有一部分学生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对于这一点我想在本学期中。

1、课堂上认真听讲,精力集中,主动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2、认真对待课内外作业,书写干净整齐,做完后认真检查,提高作业的正确率。能独立完成作业,不会的请教他人。我想还是采用赏识的方法,多给予关心与帮助,让他们能对作业做到尽快的完成。另外对于习惯的培养如认真、仔细等方面,我想还是得内化在每一次的作业中,让他们把每一次的作业当成一次小小的考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小小的错误与失误,尽可能的改正过来。再则我想作为我也得给学生以身作则,每一次的书写,每一次的批改,都要尽可能的做到认真,仔细,一丝不苟,这样学生就能在有意无意间学会各种良好的习惯.(三)、钻研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准确把握目标、重难点,不随意拔高,也不能随便降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综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做到教学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多与其它学校同年级教师联系,从中找出差距,自加压力,改进不足,拼搏向前!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精心设计,多种题型结合出现,并有一定的层次性,让后进生也能消化吸收。及时批改反馈订正、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关注记名后进生,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读后进生耐心细致,多提问他们简单问题,不厌其烦,抓住闪光点,鼓励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平时注意加强学生的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求学生多读书,提高自学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写话方面能力的训练,而且还有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细心积累的好习惯。通过“空间想象,发散思维,大胆创新”等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继续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辅导。重视差等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差等生的识字和积累词语的题目学生得分较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他们在记忆力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在单元听音复习时,从差等生方面多考虑,一边整体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知识的记忆能力。上学期对于班中的一些后进的学生自已也花了不少的力气,有的学生是有了明显的进步,挤到了好同学的行列,让我还是感到满意的。当然也有考得不太好的学生。在下学期中,我觉得对于后进的学生,我还是要坚持不懈,采用灵活的方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困生的类型是不一样的,如果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补差,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我今后准备深入了解每一个学困生的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确定补差策略。同时也要更多和他们家长联系,多利用校讯通,或是打电话,多和家长沟通,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另外对于后进学生的本身,我觉得还是要找准他们的弱点,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与内容,以此来更快更好的提高他们的成绩.(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质量分析,让我深入地了解了自己、了解了学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会在不断地钻研、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一篇:美国研究生申请时间表下一篇:班主任交流汇报会2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