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教育随笔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会倾听教育随笔(推荐13篇)

学会倾听教育随笔 篇1

没有倾听意识、习惯和能力,对幼儿的成长会带来多少阻碍,这里先暂且不去深入剖析,但显而易见的是,倾听良好的幼儿和倾听不佳的幼儿在同样的成长道路上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成长路程。

我们班的予予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安安是一个调皮好动的男孩,他们表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予予只要听到老师的声音她就会立刻停止自己的一切活动,开始认真地倾听,甚至连眼神都是极其专注,总会紧紧盯着教师的身影。因此她无论是活动还是游戏时,她自信、快乐,积极投入,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在同伴群中有着很高的人气。而安安的表现则截然相反。无论什么活动,对于教师的声音他似乎从来都是充耳不闻,即便你看他是非常认真地坐在那里,但他的思想是游离的。于是在和吴老师交流中也会听到他每天在园期间总是无所事事,注意不集中,小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所以安安呈现的发展状态就是不太爱表达也不善于表达,活动中也缺乏积极性。

学会倾听教育随笔 篇2

一、教育孩子,必须从倾听开始

如果孩子心目中有一些困扰能向爱自己的人说出来,通常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对孩子来说,随时有人倾听自己、关注自己,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最大支持;把自己心中的烦恼表达出来并且不会得到嘲笑,这更是对问题的一种再认和静化。孩子心中的烦恼就像一场暴雨后的水库,大人的倾听就像是打开了一道闸门,让孩子心中的洪水缓缓流进大人那宽阔的胸膛。如果经常得不到发泄和疏通,孩子的心灵,这个还不坚固的小水库就存在决堤的危险。当然,倾听孩子的谈话也是一门艺术,也是有技巧的。首先应当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由于孩子往往个头较低,大人应当蹲下来或坐下来,面对着自己的孩子,身体微向前倾,表情应当平静、柔和,眼睛平视着他。很多时候,我们只管自己的“教”,却忽视了孩子给予的反馈。不善于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教育内容、方式方法、节奏和步骤,这是需要注意的。

二、倾听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觉得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倾听学生的心情、态度等。让我们的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着被倾听的愉悦,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激发起上进的渴望。《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由传递知识转变为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去思考。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教师就要善于倾听 ,掌握倾听的技巧,在倾听中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善于发现学生探讨过程中富有价值和意义,充满童趣的世界,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学生独特的见解,要灵活应对,认真思考,深入了解,不能以成人的思想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思想,不能将孩子童真的天性扼杀在萌芽阶段。”我觉得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用心去倾听,了解他们的内心,关注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让他们更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四、要学会引导孩子

如果孩子在诉说时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让孩子举一些例子。孩子可能说“老师们都不喜欢我……”,父母可以很平静地接着说“你怎么知道的?”或“你可不可以举几个例子”等,让孩子说得更清楚、更具体一些。倾听之后,了解了孩子的心事,更重要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千万不能讥讽孩子的无知和瞎想,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孩子今后再也不敢跟父母交心了。父母可通过一些引导句子如“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咱们一起想想有没有什么法子”等,来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总之,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会使我们领悟到学生的潜能,体察到学生存在的问题;会使学生感觉到接纳和包容,体验到理解和信任。学会倾听,会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民主、和谐,会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更加精彩,为学生拓展出一片展示自我的自由天空。

学会倾听教育随笔 篇3

一、“学进去”,学会倾听

“学讲方式”是对新课改的创新和对传统课堂模式的完全颠覆,要求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学进去”除了自主学习,还要善于倾听,首先听老师讲,听老师问,听同学的发言和见解,听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听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然后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如果不善于倾听,连老师布置的任务和提出的问题也听不见、理不明,那么,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什么”不可知,学进去就更不可思议。因此,学会倾听是“学进去”的前提。

如小学二年级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时,给出一个思考问题:再一个正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对于这个思考题,显然学生听清楚是前提,弄清楚要求是在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问的是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对于这个思考题,学生们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可以得到答案和结果。如果是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许也不是难题,但未必能思考全面,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是五边形,有的说是四边形,也有的说是三角形,此时,学生们可能会各执己见,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此时,学会倾听,听同学谈论是如何剪下一个三角形,得到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的,从倾听中,开阔自己的思维,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也受到启发和感悟:方法不同,答案也截然不同。

再如,小学二年级有道思考题:桃树有42棵,松树比桃树少24棵,问桃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这道题如果要求学生分步计算,或许不难解决,学生会想到先求出松树42-24=18(棵),再求和42+18=60(棵),而如果教师给出□○□○□=□(棵)的综合算式的话,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此时,倾听教师的点拨或者个别优秀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路是必要的,通过倾听,实现“学进去”,体现“会学”“学会”。

二、“讲出来”,乐于倾听

自从新课改以来,数学课堂活了起来,学生们也敢于提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教学中,常有以下情况发生:一位学生发言,不等说完,其他的孩子们大声叫喊,“我来,我来”。当老师指定一个学生发言,其他的学生又有种失落感,根本不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这种普遍的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学生不善于倾听关键归咎于教师,对学生缺乏倾听习惯养成的培养,或者是教学中没有新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倾听习惯难以养成。应该让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其他学生在同学“讲”中,耐心倾听,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借鉴,也为自己“讲出来”而积累素材和经验。

三、细化训练,善于倾听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关键在于老师。教师上课善于变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方式等都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促其倾听。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激发兴趣成为教学的重心。教师要让学生在真实、具体、趣味的情境中,善于学会倾听。

如三年级教学《笔算乘法》时,笔者从平时孩子们喜欢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找到“灵感”而设计一个导入语:喜羊羊过生日,美羊羊、懒羊羊等6个人给喜羊羊送了礼物,如果每个人送的礼物价钱都一样,都是16元,那么,六个人一共送了多少钱的礼物?如果每一个都说“祝你生日快乐,天天开心,永远快乐”十四个字,那么,这六个人一共要说多少字?这样,把数学教材中的内容置于孩子们喜爱的动漫情境中,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创新处理,枯燥的数学问题也生动有趣,这样吸引其注意力,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2.教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本身抽象,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学中,教师喜欢难、偏题的讲解,而不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位教师上公开课,执教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其中设计了一个思考题:在一个正六边形里画一条线,使这个正六边形变为三个平行四边形。刚开始,学生还兴致盎然,苦思冥想,这条线应该加在哪儿,两分钟之后,学生们面面相觑,开始躁动起来,课堂上坐不住的孩子多了,紧接着,老师又给出一道思考题:在一个正六方形里画三条直线,能将正六边形分成多少个平行四边形?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有12个,你画画吧”。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出这样的思考题,又有几人会耐心听。

而如果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凸显教学生活化,教学效果就大为不同了。如一年级的“估算”时,让孩子们估计自己的数学课本的长度和宽度,估计一下课桌的高度,估计手中的铅笔的长度等,或者随便抓一把玉米,估计以下玉米的粒数是多少,再数一数,看谁估计最准确。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从“玩”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化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能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问题。在细化的各种训练中,主要抓住教师对生活化问题的兴趣,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为善于倾听;另一方面,在让学生互相讨论中,在同学“讲出来”的过程中让学生更为仔细倾听,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善于倾听的技巧。

冰本无华,石本无光,但相荡则成涟漪,相击就成火花。教师应做一个“荡水”“击石”的高手,课堂上定会不断呈现精彩,遮挡不住魅力,学生因善于倾听而使数学课堂教学高潮不断、精彩连连,数学教学因倾听而飞得更高、更远。

幼儿倾听习惯教育随笔 篇4

一、注重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时,幼儿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投入到倾听活动中去。作为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倾听的内容。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倾听内容。如:对小班的孩子,选择一些简短、有趣、易懂易记的儿歌、故事等。对中班的孩子则选择一些稍长、形象生动、有一定表演性的内容。对大班的孩子,选择一些相对较长、情节曲折、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关心的热点话题。孩子们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比如:讲述活动中,要求孩子能够自己看图书并讲述故事的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个别幼儿在讲述的时候,让其他孩子听一听他(她)是不是和电视里说得一样?应该怎么说?这样一来,孩子们倾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能认真倾听同伴讲的内容,而且还能够让自己对主要内容了解的更多。

最后,教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孩子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对幼儿来说,教师又是重要人物,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特别对于胆小懦弱的孩子更要给予充分地肯定与积极的鼓励。

二、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因此我十分注重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幼儿是否能听清并听懂老师的讲解,将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为了能使幼儿愉快、顺利的活动,在每个活动环节提出要求时,我会提醒每个幼儿都认真倾听。例如:每日的点名就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良好机会。在点名时我要求幼儿仔细听,比比谁的耳朵灵,能一次就听清自己的姓名。开始时是有规律地点名,然后把点名册上的学号颠乱了点名:今天从第一个跳跃到最后一个,明天从最后一个跳跃到第一个,后天则是颠乱了无规则地点名,孩子们对这种点名方式很感兴趣,每次都会安静地倾听是否叫到自己的名字,几次下来,也便在点名时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又如:在幼儿关心的热点讨论中,不仅要求幼儿倾听老师的讲述,而且还注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讲述。我会经常在一个幼儿说完后,问其他小朋友:“你觉得他(她)说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这也促使每个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从而逐渐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创设良好条件,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倾听。

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今天听这个故事非常认真,明天听那首诗歌又不认真了。因此,作为教师,要坚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指导幼儿倾听,让幼儿慢慢地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学会倾听教育随笔 篇5

课程作业

姓名:蔡小莲 学号:121001101 班级:教育1201

此时无声胜有声——学会倾听

蔡小莲 121001101 【活动年级】

八年级 【目的要求】

1、结合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倾听的重要性,了解倾听听的不仅是语言,更多的是非言语。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及他人在倾听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倾听态度和倾听习惯带给别人的不同感受,领悟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在人际关系中的不同影响,辨别什么是良好的倾听行为。

3、引导学生探索和练习正确的倾听方式,帮助他们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做到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应心。【活动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关于“花雨”的音频。

2、蒙眼工具、粉笔、学生自备纸笔。【活动方式】

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体验、全班交流。

【重点难点】

1、重点:作为一个合格的听众必须具备的要素。

2、难点:倾听技巧的揣摸和练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启示(5min)(1)故事意图:

通过小故事及回忆平时生活中沟通的各种环节引导学生领悟倾听的作用。(2)故事梗概:(1min)

《小金人的故事》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3)学生思考讨论:(2min)

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为什么第三个小金人最有价值?

教育随笔:让幼儿学会与交流 篇6

我们班很多幼儿非常喜欢把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唯有小乐舍不得带,而且还总抢别人的书。

一天,他跑来告状:“老师,小帅不让我看书,还打我。”我找到小帅问原因,小帅委屈地说:“小乐不带书,总是抢我的书看,还把书弄破了。”听了这话,小乐赶快解释:“我不是故意撕的!”我问:“小乐,你很喜欢小帅的书,是吗?”他点了点头。“你该怎么向他借书呢?”我问。“我和他商量了,可是他还是不给我看。” 小乐不高兴地说。“两个人都想看一本书,怎么办呢?”我又问。旁边的小佳搭话说:“两人一起看。”我又继续问小乐:“你这么喜欢看书,为什么不从家带书来?”“我怕别人弄破书。”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友好地看,都像护自己的书一样爱护别人的书,就不会破了。”他说:“那明天我也带一本书来。”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本新书,并且特意让我看:“老师,这是我昨天新买的《脑筋急转弯》。”我高兴地说:“这本书我真喜欢。”并特意向大家介绍这本书,还随及向大家出了一个急转弯题目。为了激发小乐的读书兴趣,利用游戏时间让他给大家出脑筋急转弯题,并和大家一起猜,他非常高兴。下午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这本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本。”

从此, 小乐经常到图书区来,他不仅在这里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怎样与同伴共享与交流,也改正了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

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7

一、讲清要求, 明白倾听方法

要求学生学会倾听, 就必须向学生讲清听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明确地告诉学生, 学会倾听要有“五心”, 即倾听时做到一要有专心, 无论是听老师讲课, 还是听同学发言, 都要仔细听清老师或发言人的每一句话, 思想要专一, 心无杂念;二要有耐心, 听别人讲话时, 你要有耐性, 他人未说完不要去急于发表意见, 要让他人把话说完, 学会尊重他人。让别人说完后, 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 听别人发言时, 要边听边思考, 同时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 在不重复他人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四要虚心, 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时, 要虚心接受,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五要用心, 在听取他人看法时不要盲从, 要有选择地吸取。在专心倾听完他人的发言后, 再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加强训练, 培养倾听能力

1. 听说训练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 倾听能力更多的是要通过说表现出来。只有专注地听, 才会有准确地说。于是, 我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来讲故事, 选择趣味性强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似真似幻的童话故事给孩子们撑起一片想象的天空。学生们听完故事后, 我就要求他们复述。开始, 我只是向他们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 如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主人公是谁, 结果怎样等, 以使孩子专心听, 认真记。渐渐地, 我提问的内容越来越多, 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延伸到一些精彩的对话。随着提问的不断深入, 孩子们倾听的时间越来越长, 记住的内容越来越多。开始时, 只是少数孩子能回答。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 大家听故事的兴趣越来越浓, 认真听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们相互补充, 一个完整的故事便再现出来了。有精彩的故事做训练材料, 也使学生在复述故事时兴致盎然。

2. 听写训练

听写训练对于培养学生倾听注意力、倾听记忆力, 提高耳、脑、手三者协调能力有很多好处。我们可以选用语文教材中经典的课文语段让学生听写, 着重训练学生对字词句的反应能力、快速书写能力。我采取了听写词句的训练方法。听是前提, 写是听的结果。只有认真听, 才能写得正确。我先选择了一些生词、优美的句子进行听写训练。接着, 听写的内容越来越多, 听写课文中写得好的语段。如在听写课文的词语时, 可以将要听写的词语分组, 第一次听写一个, 第二次听写两个, 第三次听写三个, 每次只报一遍, 这样不断增加听记词的数量。随着词语的增多, 我要求学生先听后写, 想象词语之间的关联, 以便于记忆。如听写“奖、严”这组词, 目的在于区别“励、厉”这两个字;“伤心、高兴、悲痛欲绝”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心情的。这样持之以恒地训练使学生养成了专注倾听的习惯, 倾听的目的性和连续性也随之增强。

3. 听辨训练

听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倾听的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听一个或一组意义相近的材料, 边听边进行分辨和判断。

第一, 听优点。训练学生听优点的能力。寻找他人优点, 有利于发现他人的长处, 为自己找准努力的方向;第二, 听缺点。通过发现他人的缺点, 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可以帮助说话者及时发现问题, 并加以完善, 培养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优良品质。通过这样的训练,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第三, 听异同。让学生听内容相近的语句, 寻找异同点, 这样会使学生倾听时精力更集中, 提高其听觉的敏锐性。

三、评价激励, 养成倾听习惯

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赞美 篇8

班主任工作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个思维定势。和同学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教育,或者指点人生迷津,或者指出缺点和失误。这样的做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事与愿违,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总结了一下的方法。

第一, 学会倾听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可是我们许多班主任,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例如:我班有个学生叫王涛,经常看到她落落寡欢,好象有许多心事,我找她多次,就是不说话。有一次,我找到她他说:“老师,有些事情我不愿意说,我感激你对我的关怀。但是我不愿意说我的心情。”过了许多时间,她自己找到我说,“老师,我想和你谈谈。你能替我保密吗?”我看着她的眼睛说:“你不相信我吗?你可以不说。”接着她就谈了她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就离开了家庭,妈妈和她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母女两人相依为命,走过了清灯孤影,日子过的比较含辛茹苦。今年她妈妈为她找了个继父,可惜他们两个人,经常为她的上学问题发生口角,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继父想让他的孩子上学,母亲为此而争吵。她为自己的母亲担心,怕她母亲因此失去了丈夫;又为自己担心,怕她自己因此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她好害怕,好害怕,好矛盾,好矛盾。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她很想告诉老师,又怕老师笑话;很想告诉老师,有怕同学们知道了,不好意思;很想静下心好好学习,可是回到家,一看到母亲的愁容,就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心就乱的不行了。

我在倾听时,不插话,不打叉,她有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始终看着她的眼睛,关注她的事情。她心理平稳,说罢了,就有放松的感觉。我听了以后,也陷入了深思。心想: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不仅影响到她的求学之路,而且影响到她的家庭。我想了一会,就对她说:“你問你爸爸叫过爸爸吗?”她说:“没有”,我又问,“为什么”?她说:“叫不出口”。心想可能问题就出在之这里。就告诉她:“问题实际上出在你身上。你在感情上,不能接纳你爸爸,是你们家庭出现问题的总根源。你回去后,给你妈妈说,我爸爸对我很好,你主动和你爸爸打招呼,有什么问题不便与交流了,你可以给你爸爸妈妈写信,表达你对家庭的看法。你就说,你们对人到中年了,你们的安宁幸福,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家庭的和睦,是我最大的祝愿。主动关心你爸爸,关心他的工作,关心他的情绪,让他回到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享受到家庭的温馨。你要能做到这些,我想你们家庭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上学的问题,也就不是什么困难了。”后来,我又在电话中,把情况向她的父母说说,特别是她的爸爸,感受到女儿对他的关心后,十分感动,在电话中给我 表态,女儿上学,就是我们困难在大,也要供应。现在,孩子没有什么心里负担了,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了。期中考试,她已经跃居班级的第三名了。现在已经成为活泼乐观、奋发向上的好学生。

第二, 学会欣赏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 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不知道是那位名人说的,“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可以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对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差生毛病多多,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所以教师就要在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了赞美学生,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 学会赞美

赞美是欣赏的结果,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漏,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他和表扬不同。他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他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和试验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归于乌有了。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迈出步子。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的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例如:我班有个学生,性格暴躁,好打架。我仔细分析了他的问题后,认为,他个人品质不错,在一次班干部会议上,我有意识的对该学生进行评价我说:“+++,尽管好打架,但是他有许多好品质,并不是一无是处。他见义勇为,办事情雷厉风行,敢于承担责任;他人际关系好,有号召力;他喜欢帮助别人,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正义感。如果他要遇到事情了,能够冷静想一想,采取比较好的办法,就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了。”当有干部把我说的话说给他听之后,他很想不到,一个多次打架的学生,老师会有如此评价。从此以后,他在也没有动辄发脾气了。

学会倾听教育随笔 篇9

学会倾听,当不被理解在黑暗中无聊的探索时。

遥想当年李清照那位“千古第一才女”人比黄花瘦时的凄凉,我不禁叹息道:如果当时有那么颗“启明星”为她而亮,让她把酒酌谈时,或许她便不会对长亭晚,叨念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那般寒心之作。或许也不会因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而黯然神伤。

学会倾听,当历史的盘让她孤独终老。虽心有不甘,但也是一种解脱。

屈原的灵魂在呐喊着“吾将上下而求索——”挥酒着竹的高洁“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或许,屈原生错了时代……楚王亲小人远贤臣,屈原被谗言不得志,国破跳汨罗江殉国!

学会倾听,当英雄的舞台谱着华美的姿态时。

“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站汗青。”文天祥站在战争的领域里向世人喧召着赤胆忠心,忠于祖国。虽然他走了,然而,他的短暂生命,不屈的灵魂,不拘的气节,视死如归的神情永存后世!岳元帅,您**亭的气息将驻扎在我心中,激起了我胸中的澎湃。我听到了你愧于母亲的无奈,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听到你对奸臣昏君的愤恨!“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我明白了你对祖国的一片忠心!精忠报国!

“贵妃磨墨,力士脱靴”不羁的李白啊,你将权贵戏弄与手间,使我乐在其中。但你忘了有势权宦的三言两语吗?我明白你为文人不平则鸣——深渊的舞台注定是无法抗拒的空洞!

学会倾听教育随笔 篇10

开学典礼致辞››传承优秀文化

做文明一中人

国旗下讲话››珍惜生命,关注安全

第五周国旗下讲话››成长路上,与法同行

第十二周小学国旗下讲话››关爱生命

注意安全

小学

五年二班››做个优秀的人(第六周国旗下讲话)

章来源免费

教育

w

ww.Edu

wg.Co

m文稿网

同学们,在上学期,我站在这里,曾讲过一篇《请养成良好习惯》的文章。提到影响一个人的事业成就与否,一个重要的因素不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低,而是他是否有良好的习惯。古往今来,每一个名人成就事业的背后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支撑着。一个人事业是这样,一个人的学习也是这样。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同学成绩很差?是你智力不好?不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没有养成课堂40分钟良好学习的习惯。课堂40分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什么呢?主要有上课会专心听讲,积极提问,真诚的交流。上课专心听讲就是要认真倾听别人讲(包括老师讲和同学讲)。你不懂要听别人讲,你认为懂了更要听别人讲。通过听别人讲,你会不懂变懂,会不理解变成理解,会理解不全面或不正确会变成理解全面或正确,这样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反之,在别人讲的时候,只做自己的事,那么,即使你原来是学习上的优秀生也会成为学习上的后进生。如何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呢?第一要坚持听,就是集中注意力听,要经常提醒自己“我要听”,也可以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比一比,看谁专心听的时间长。可以预计,开始时你专心听的时间肯定比不过成绩好的同学,但没关系,只要你经常提醒自己,经常比,你上课专心倾听的时间就会逐渐增长。如果在一周内能够保持每节课比原来多一分钟,那么一周内你的注意力就会多集中半个小时,如果下一周再多一分钟,可以肯定,你的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第二要会听,要听懂别人讲话的意思,他讲这些话主要是什么意思,与我想的是不是一样,谁有道理。上课除了听,还要会问,不懂的地方要问。懂的地方要不要问?要问,要深入思考,找出问题来。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不断的思考,那么,我们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学习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不过当你要提问的时候,请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才能提问。当别人讲话时,要放下自己的手,专心听。上课时,你还要学会交流。现在老师上课时,对一些疑难问题让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是你该怎么做呢?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见解,在征得大家同意的基础上先讲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别人也要发言,应主动先让别人发言。如果你对问题一时没有见解,可以让别的同学先讲,之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别人讲述时,自己要虚心倾听,眼睛应看着发言的人。每一次小组讨论你都应该发言,千万不要做自己的事情,因为小组讨论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既能提高你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你语言表达水平,又能增强你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我国“神州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它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合作的结果。我们要组织班队会,没有大家的合作行吗?不行。所以合作能力的好坏也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同学们,怎样使自己的学习好起来,一句话: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一句话,先要保证在课堂40分钟中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学会交流。

>>《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学会交流

学会倾听 篇11

就是这么一段著名作家魏巍写的《我的老师》里的一处细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直至我走上讲台还时时提醒着自己“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深深地记着师生之间只有这样的和谐,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我认为,做好学生工作,不仅要观其行而且要听其言。班主任学会倾听很重要。

一、学会倾听,意味着老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对象不再以教师的言论为圣旨,不再惟教师的马首是瞻,教师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此时的教师如果还是一味的想要凭借几千年的“尊师重道”的传统、自身教师的特殊身份来获取学生对你的尊重,那么势必会适得其反,无形中造成师生间的距离感。

这个时候,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该是第一步的。要理解首先要倾听,这种倾听必须是面对面、心贴心的主动行为,而绝不是自上而下的关照。上海某机构的有关资料表明:平均每两分钟就会接到心理咨询电话,其中95%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在电话里,学生们大胆倾诉忧愁与快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苦闷。可是,我们感谢电话咨询的时候,是否意识到如果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不是更好吗?前面的调查数据表明:61.3%的教师愿意和所有的学生交朋友,而仅有4.8%的學生有了心里话最想找老师说。这样,老师和学生能成为朋友吗?孩子们不满意现有师生关系的理由是:“老师对我们不理解,不知道我们的想法,而只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听听学生们的呼声吧!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和谐融洽的。因此,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

二、学会倾听,要摒弃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怀以宽容

由于目前家长、学生对职业学校认识上的局限性,成绩优秀的学生家长和学生一般都不会考虑职高就读。在我们职业高中里就读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家长们出自对学生管理上的考虑,与其让他们在家里或社会上呆上几年,让家人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不如让他们在学校里,至少知道孩子在哪里,在干嘛”(一名家长亲口说的)这样的话,听起来真的有几多辛酸。然而,的的确确,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让家长担心的,甚至不放心的孩子们,也可以想象平时的管理工作有多困难。我们的许多老师平时面对这样的学生就常抱有怨言,因此,就不怎么注意跟学生多做沟通,当有事情发生时,往往有先入为主的属于自己的主观判断,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就充当了主导的角色。那样的沟通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询问者,那么获得的信息也仅仅是老师想要获取的关于某事的有限的信息,甚至更少。因为学生是很聪明的,尽管或许他们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没有什么要求,但观察起老师来,他们是十分敏感的群体,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都会落入他们的眼中,形成他们对你的态度及反应的根源。

因此一旦教师开始学会倾听,就意味着一种接纳,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这首先要求老师能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学生的一切,并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诚意。摒弃以自我为中心,以一种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往,这种平等不会让学生感受到你的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是感受到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从而关怀、了解、接受对方,鼓励他或帮助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学会倾听要注意反馈信息,适时引导学生,必要时要帮帮学生

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倾听学生的欲望和情感,还要努力倾听言语和动作背后的思想和观念,并能对这些思想和观念做出恰当的分析和疏导。这时的老师应该如同一位医者,心就变成了听诊器,通过倾听去寻找学生存在于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舒服,尤其是一些心理问题,及时捕捉最佳的时机,协助学生尽快地解决问题,使他们从阴影走向阳光。

曾经有一位学生,到我办公室来向我借200元人民币,因为我与该学生平时走的很近,也了解她的家庭情况,觉得十分意外,因为住校生返校才几天的工夫,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资金缺口的,望着学生信赖的眼神,我边答应边将其引到了办公室的外面。经过一番交谈之后,这位学生告诉我,她是代另外一位同学借的钱,至于用途,学生支支吾吾不肯坦言。我肯定了其帮助同学的出发点,也告知了我的顾虑:并非是怕学生还不了钱,而是担心这位借钱的学生好心办了坏事。一段诚恳的话语打动了借钱的学生,她告诉我,是另外的那位同学交友不慎,怀孕了,想借钱到什么地方去解决掉孩子的问题。真相大白之后,我真的出了一把冷汗,万一……我来不及想什么,只是提醒自己,孩子们信任你,你的肩膀就应该借她们依靠。我帮她们联系好正规的医院及医生,并陪同学生解决了她们的难题,这之后的一个月里,我和这几个学生无话不谈,当然也包含了我给她们补上的一课——青春期的交友。今年的春节,我收到了那位已经毕业多年的曾经的问题学生的祝福短信及她特意为我精挑细选的喜糖——她结婚了,很幸福,我很欣慰。

学会倾听,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感受最真实的学生情感,触摸最真切的学生脉搏。她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她将使我们的工作事半而功倍。

让孩子学会倾听 篇12

一、父母要做孩子学习倾听的榜样

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首先父母要有倾听习惯。父母在平时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不要随随便便打断孩子的话,要做一个耐心的听众,多和孩子聊天,做专心听对方讲话的表率。如孩子想要告诉父母在幼儿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要忙家务而嫌孩子啰嗦;当孩子说话不够流利而吞吞吐吐的时候,父母要耐下性子,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把想说的话说完。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在孩子想讲话的时候,父母认真倾听,长此以往,孩子必定会学习父母的样子,耐心倾听父母讲话,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就在双方的互动中逐渐建立起来。所以,在家庭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话语,做孩子学习倾听的榜样。

二、教给孩子一些倾听的礼仪

孩子不能认真倾听,与他不知道如何去听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应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倾听的礼仪,这是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提高孩子倾听能力的重要保证。首先让孩子懂得: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说话的人。幼儿园里常教孩子说的“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在训练孩子上课常规的同时,就是教给孩子倾听的礼仪。其次要告诉孩子:当别人说话时,我们不能乱插嘴,要静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儿歌“要说话,先举手”也就是要培养孩子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的习惯。第三,不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而表现欲却很强。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喊“我、我、我”,当老师请其中一个孩子回答时,其他孩子都热情顿失、唉声叹气、心不在焉,有的甚至做起小动作,讲起悄悄话……根本顾不上听讲,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别人讲话时,我们不要做无关的事情,学会尊重他人。

三、创设适宜的倾听环境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差,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如处于嘈杂环境中的孩子是不会认真倾听的。所以,为了让孩子学会倾听,父母应努力创设温馨安静的倾听环境。一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父母要做民主型父母,充分尊重、理解、欣赏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做到与孩子情感上相交融,使孩子乐于和父母亲近,营造和谐、愉悦的家庭气氛。在这样宽松、平等的氛围中,孩子才能愿意倾听、学会倾听。二要创设静谧的物质环境。如在家里为孩子开辟一个倾听角。孩子在家时,家长可以为孩子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生动有趣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对表现欲强的、爱插话的孩子进行适当控制,让他们明白只有认真听,然后才能说得更多。对于那些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要提醒他们不要走神,积极参与倾听活动。

四、多渠道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

1.聆听自然,激发倾听兴趣

亲近大自然是人类的本性,更是幼儿的灵性。大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脚踩落叶的沙沙声、树叶随风摇曳的唰唰声、各种动物的叫声(如蝉鸣、鸟叫)、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如汽车的嘀嘀声、火车的轰隆声),等等。所有这些,都会使孩子心旷神怡,孩子自然会兴趣盎然地去倾听。

2.借助故事,培养倾听习惯

孩子都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特性。而讲故事也是我们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幼儿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所以父母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陪陪孩子,多给孩子讲一些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如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等,让孩子在积极地听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当然,父母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不时地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孩子在听故事时开动小脑筋。同时,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声音、语调,并利用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孩子倾听的积极性。

3.运用游戏,提高倾听能力

游戏是孩子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时,因为孩子十分投入,所以跟孩子说话,孩子乐于接受,也乐意倾听。父母在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亲子游戏,使孩子在玩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倾听能力。如:在游戏“小小录音机”中,父母和孩子可以轮流扮演录音机,把听到的一句话、一种声音原封不动地进行复述、模仿。复述正确、模仿像样,可以亲一下以示奖励;反之,说明录音机坏了,需要修理,可以点点鼻子、拍拍肩。在这个游戏中,由于父母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孩子会兴趣盎然。在“改错”游戏中,父母故意说一些错误的语句,让孩子来纠正,如“小鸡喜欢吃小鱼”、“老鼠抓了一只大花猫”等等。另外,我们还可以自编一些如“说相反”、“谁多了、谁少了”、“我说你做”等游戏。这样,通过有趣、愉快的游戏,孩子倾听的兴趣被激发了,倾听能力也逐渐提高了。

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父母能做一个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对孩子加以引导、训练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一定能养成,孩子的倾听能力一定会朝着我们所期望的目标发展。

摘要:倾听是孩子的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缺乏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会影响孩子今后学习的有效性。学前阶段的孩子受年龄特点的影响,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所以,让孩子学会倾听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会给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使孩子终身受益。作为父母,应做孩子学习倾听的榜样,教给孩子一些倾听的礼仪,给孩子创设适宜的倾听环境,从多方面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

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13

课堂上,我们总以”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其实正如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醒老师“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教师学会倾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氛围,自己的生命也在倾听中理解与丰富。

一、倾听应该真诚真实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真实的倾听,不是仅用耳朵在工作,更多的是心的敞开与吸纳,只有心灵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但留心观察课堂,可以见到许多关于倾听的生命元素流失的状态。

1.心不在焉。课堂上,老师提问时,许多学生举手,被点名回答的同学昂起胸脯很兴奋地说着。可是老师一会儿眼睛紧盯着书本,一

会儿目光游移不定,一会儿忙着板书,或者,在学生回答的中间含含糊糊的发出一些“奥、啊“的言辞敷衍了事。有些连学生说完了没有都不甚了了。等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准备,轻描淡写的将刚才问题的答案说一遍,就继续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至于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则被不知不觉的遗忘了。

2.拦腰截断,由于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动的,于是,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总是在潜意识深处,要让学生能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回答问题。单处分时做选择题或是非判断题,否则很难如老师所愿。时间与教学任务的焦虑感让教师失去了倾听的耐心,他们常常迫不及待的打断学生的话语,很少去注意学生是否显得不安与不自在。

3.断章取义,自作解人。一位老师在上《幸福是什么》引导学生读导读要求:学习这篇课文,想想,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再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当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幸福是什么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有的说学习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和朋友在一起感到好幸福。

学生们的体验可谓五彩缤纷,可教师为了突出中心总结道:对,我们就要像文章中的孩子一样,因为,幸福就是帮助别人,否则一切都不幸福。扪心自问,幸福真的只是这么狭窄吗?孩子们所说的教师听而不闻,那么幸福的感觉被书中的观点轻而易举的代替。这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心中已经有了既定的答案,于是,孩子们讲得再有道理,再精彩,与“我”不符就不理,与“我”相同就赞同。诸如此类的倾听,在课堂上层出不穷,他使我们课堂生活的魅力与吸引力日渐衰减。所以老师在聆听时,应该知道何时保持沉默,何处应该给予支持,以及如何提出一个问题,以便让双方分享的思想和感情的意义更加明了。

二、倾听应该尊重学生

从知识的占有量来看,学生的储备可能会有不足,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发问,有时听起来会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作为老师,当学生的见解、行为出现错误时,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就会让学生获得信心与鼓励,这方面,于漪老师的课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于漪老师有一次讲《宇宙里有些什么》,让学生自由提出疑问,有一名学生问道“课文中说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大家都笑起来,提问的学生也后悔自己提了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深深地埋下了头,于漪老师见状,微笑地说:“同学们不要笑,也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它里面有学问呢,谁能说说这里面的奥妙?”于老师这么一问,课堂上一下子沉寂起来,大家开始思考,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万万读起来响亮许多,顺口许多。”另一个学生说:“其强调作用,好像万万比亿多。”于老师在确认没有不同看法时,总结道:“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仅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今天这个知识的获得,应感谢谁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刚才发问的同学身上,这个学生也如释重负,针对这个学生提出的层次较低的问题,如果老师引导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混乱,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对于提问的那个学生而言,自尊心、上进心必然受到伤害,很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问题了,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面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看起来幼稚的问题,也能够不讽刺,不嘲笑,化腐朽为神奇,变幼稚为有益,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也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尊重他人的教育。

三、倾听应该善于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倾听如果只是充当一般的旁听者,或者在参与学生的对话是缺少对学生的专业引领,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都有道理的现象,就会使学生因缺乏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缺乏从字词到内涵的深层体验,造成教学场面虽“十分热闹”但学生的认知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最终导致对话的低效或无效。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倾听的实质,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生成性教学的种种前提条件,没有认真备好课就走上讲台,因而对学生的发言无法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而有意回避,让学生自由漫谈而有意不进行引导。倾听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需要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过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借景抒情,借题发挥,或是沉静中的回味、思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又要以个人的经验丰富学生的思考,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理解,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系统研究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设想。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的最优化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

上一篇:旅游景区策划方案精下一篇:你是我心里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