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句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语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 3状语后置4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① 大王来何操 ? ② 沛公安在 ?
③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④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⑥ 吾 谁欺,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
• ②臣未之闻 也(未闻之)
•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无诈尔„)
•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莫欺之)
•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例如:
• ① 宋何罪之有 ?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③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 ④ 我周之东迁,晋郑依焉。• ⑤ 王贪而无信,唯蔡是感。(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责备你)
•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
• 其他语句如:
• 1惟余马首是瞻。(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 2惟陈言之务去。(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定语后置:
•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 〈1〉数量性定语后置
• ① 命子封帅 车--三百乘 以伐京。
•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 ① 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道之。
• ② 客有吹洞箫者
• ③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吹洞箫的客人”“好事的少年”。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要有两种形式
• 一:介词“于”“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古汉语中一般用在动词谓语的后面,翻译时习惯上应该提到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况下,介词于、乎,可解释为:在、把、向、比、同、跟。• 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 2 管仲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管仲列传》 • 3 太子欲图国事于先生也。
《刺客列传》
• 4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淮阴侯列传》 • 5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 6 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六国论》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古汉语中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翻译时也应该提到前面。这时,介词“以”一般可理解为把、用。
• 11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书》 • 12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 13 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高祖本纪》 • 14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高祖本纪》
• 1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 16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孔子世家》
• 17 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賷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滑稽列传》
• 18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刺客列传》 谓语前置
• 主谓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④ 大哉,其之为君也!
• ⑤ 灼灼其华
⑥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一、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在英语中, 介词短语往往放在动词的后面, 但在译成中文时就要将它们放在谓语动词前面。如:
1.Australia Provide muchwool for the world.
译文:澳大利亚【向世界】提供了大量羊毛。
2.I have to go back by thesix o'clock train .
译文: 我得【坐六点钟的火车】回去。
3.I get to work by bus .
译文:我【坐公共汽车】去上班。
在这几个句子中 , “for theworld”“by the six o'clock train”“by bus”都是充当状语的 , 但在句子中放 在了谓语 动词的后面, 而翻译成中文时, 又将它们放在了谓语动词前。
在文言文中, 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 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 组成介词结构。而这些在介词 后的名词 或名词性 短语, 叫介词宾语。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 这些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所以翻译的时候就让它作了状语, 人们常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如
1.青 ,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译文:靛青, 是【从蓼蓝中】提取的, 但【比蓼蓝】更蓝。
2.得双石【于 潭上】。 (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在深潭边】得到两块山石。
3.教【以慎于 接物】。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把谨慎地待人接物的道理】教给我。
不难发现 这几个句 子中“于蓝”、 “于潭上”、“ 以慎于接物”都是充当状语的成分, 但是原句中都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作补语, 而译成白话文时就恢复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动词前面, 让它做状语, 这和英语中的句子是相似的。
二、定语后置
在英语中, 定语一般是放在中心词前作修饰的, 但是在英语语法 中也有这 么一条规定: 短语或从句作定语时则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后。如:
1.You haven't kept yourpromise to write us often.
译文:你没有遵守 (经常给我们写信的) 诺言。
2.Those who want to Tibetare to sign their names here.
译文: (想去西藏的) 人须在这里签名。
3.He is the man whom/thatI saw yesterday.
译文:他就是 (我昨天见的那个) 人。
在这几个句子中“to writeus often”“who want to Tibet”“whom/that I saw yesterday”充当的都是定语成分, 但都放在了它们所修饰的中心词后面, 而译成中文就恢复到了它们原来的位置—中心词前。
在文言文中也有将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的情况, 这样的句子就被称为定语后置句。如:
1. 计未定 , 求人 ( 可使报秦者) , 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主意没有定下来, 寻求 (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 人, 没有得到。
2. 马之 ( 千里者 ) , 一食或尽粟一石。 (韩愈《马说》)
译文: (千里) 马, 一顿饭有时要吃掉一石粟。
3. 缙绅而 ( 能不易其 志者 ) ,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译文: (能够不改变他们意志) 的一般做官的人, 天下之大, 有几个人呢?
三、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 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 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但是, 像这样的句式在 文言文中 是很常见的, 但在英语中却不多见, 也许只有在疑问句中或是需要强调宾语时才能见到。如: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译文:你们在谈论什么?
这个句子中的“What”就是宾语“什么”, 它放在了句子的前面, 像这样的将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句式, 文言文中就叫宾语前置句。如:
1. 古 之 人 不 余 欺 也 (苏 轼《石钟山记》)
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句中, 否定副词“不”后有代词“余”作宾语, “余”应在动词谓语“欺”的后面, 却置于了它的前面, 是典型的宾语前置。
2.“沛公安在? ” (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句子中, 疑问代词“安”应放在动词“在”的后面, 却处于了“在”的前面, 这也是典型的宾语前置。
四、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
谓语一般是在主语 后面 , 英语中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也有将谓语提前的。如:
1.In came a fat man withwhite beard.
译文: 进来一个胖胖的长着白胡子的男人。
句中谓语“came”就放到了主语“a fat man”的前面, 表示强调。
2.There lived an old man.
译文:一个老人住在那里。
句中谓语“lived”就放到了主语“an old man”的前面, 表示强调。
在古汉语里, 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 有时为了强调谓语, 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如:
1.安在公子 能急人之困 也 ? (《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 公子能解救人危难的精神体现在哪里 (“安在”即“何在”“在哪里”) ?
2.甚矣, 汝之不慧。 (《愚公移山》)
在英语中,千变万化的句子都是由五种基本句型演变而来的,它们是:1.主---系---表;2.主---谓;3.主---谓---宾;4. 主---谓---宾---宾;5. 主---谓---宾---宾补。
倒装是指上述句型中句子成分顺序颠倒这一语法现象。广义的倒装是指谓语、表语、宾语或者宾语补足语的提前,而狭义的倒装则仅仅指主谓顺序的颠倒。倒装从形式上可分为全部倒装和部分倒装两种。前者指整个谓语都放在主语之前,后者指谓语的一部分(即:助动词、情态动词或系动词)或者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放在主语之前。除了语法上的要求外,倒装的原因还有:
1. 为了追求句子的平衡。例如:
Sitting in front of the counter is the young father who wishes to purchase a life insurance policy and agrees to pay a sum of $200 per year for 40 years.(主语部分太长而谓语部分短,如不倒装则显得头重脚轻。)
I’d take into account his reputation with other farmers and business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n make a decision about whether or not to approve a loan.(过长的宾语部分后置,一方面利于理解,另一方面保持句子的平衡。)
2. 为了强调,以达到修辞上的要求。例如:
An apple tree my mother planted in the yard in the girlhood.(强调宾语an apple tree。)
Fifty dollars I paid the repairman.(强调直接宾语fifty dollars。)
Tom she lent her car.(强调间接宾语Tom。)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elected Charles.(强调宾语补足语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笔者通过多年的积累分析,将四、六级考试中全部倒装分为四大类型,将部分倒装(半倒装)分为五大类型。本文主要探讨广义倒装的语法上的要求。
A.全部倒装
(一)表语型:
_____ was a photo.
A) Enclosed in the letter B) In the letter enclosed
C) The letter enclosed in D) In enclosed the letter
本题的正常语序应为 A photo was enclosed in the letter。为了强调,整个表语部分放在句首,引起全部倒装。答案为:A)
(二)there + be 型
_____ a stone bridge across the river.
A) There stands B) Here stands
C) Stand there D) Stands there
there + be(或系动词 stand, lie, exist, remain, appear, seem come等)句型本身便是一种倒装结构。主语应为系动词后的名词,故系动词应与其后的名词的数一致。答案为:A)
(三)句首状语型
1. 当句首为now, then或为here等方位词或拟声词,且谓语动词为go, come 等表示方位移动的动词时,句子可以全部倒装,但主语必须为名词。例如:
Now comes your luck!
Then followed eight years of anti-Japanese war.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rom both suppliers and users.
Bang ! Bang ! Bang! Came three reports of guns.
2. 当句首状语为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时,一般要求句子全部倒装。例如:
In this chapter will be found an answer.
In the south of the old city lies a big factory.
(四)重复型
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_____.
A) and so his brother does B) and so does his brother
C) and too his brother does D) and does his brother, too
在以so, nor, neither开头的并列句中,表示前面一句话中的谓语所说的情况也适合后一句时,采用倒装并且省去与前一句相同的成分。在此句型中,要注意后一句所用的助动词、系动词及情态动词与前一句保持一致。例如:You are not preparing your lessons, neither are we.
答案为:B)
B.部分倒装(半倒装)
(一)句首否定型
1. We have been told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_____the telephone in the office for personal affairs.
A) may we use B) we may use
C) we could use D) did we use
2. Not until the game had begun _____ at the sports ground.
A) had he arrived B) would he have arrived
C) did he arrive D) should he have arrived
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词组或者句子位于句首引起后面的部分倒装。常见的形式有:
1)以little, never, hardly, seldom, rarely, nowhere, scarcely 等否定词引起的句子,要用倒装语
序。 例如:Rarely could she have been faced with so difficult a choice.
2)表示否定意义的介词短语放在句首,句子要用倒装语序。例如:On no account are visitors allowed to feed the animals.
常见的表示否定意义的介词短语有: at no time, by no means, in no case, in no way, on no accoun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3) not only …but (also), neither…nor 结构中的not only, neither位于句首常用倒装语序。例如:Not only has he a first-class brain but he is also a tremendously hard worker.
4)not until引起的时间状语位于句首时, 句子要用倒装语序。例如:Not until all attempts at negotiation had failed did the men decide to go on strike.
5)hardly/scarcely/barely…when, no sooner…than结构中的hardly, scarcely, barely和no sooner放在句首,句子用倒装语序。例如:Hardly had he finished his speech when the audiences started cheering.
因此,两题的答案为:1.A) 2.C)
(二)only+状语型
Only under special circumstances _____ to take make-up tests.
A) are freshmen permitted B) freshmen are permitted
C) permitted are freshmen D) are permitted freshmen
当only + 状语(副词、介词短语和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放在句首,句子要用倒装语序。例如:Only then did I understand what she meant. 再如:Only when you adjust down your p0rice to some extent can we conclude the business. 答案为:A)
(三)so/such型
1. Such a complicated problem _____ that it will take us much time to work it out.
A) it will be B) is it C) it was D) it is
2. So much _____ that he couldn’t sleep at night.
A) he worried about her B) worried about her he
C) did he worry about her D)do he worry about her
在so/such…that句型中,so/such引导的短语放在句首引起半倒装。如果谓语只有实意动词表示,须加助动词do(does, did )。答案为:1.D) 2.C)
(四) 让步型
1._____ as it was at such a time, his work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 Being published B) Published C) Publishing D) To be published
2._____, he does get annoyed with her sometimes.
A) Although much he likes her B) Much although he likes her
C) As he likes her much D) Much as he likes her
在as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和在某些相当于让步状语从句的固定结构中,往往使用倒装的形式。在as引导的状语从句中, 其倒装结构有三种:
1. 表语 +as+主语+系动词。
例如: Young as she is, she has been an experienced worker。
2. 程度副词+as+主语+谓语+宾语。
例如:Much as I admired his courage, I didn’t think he acted wisely。
3. 原形动词+as+主语+情态动词/助动词。
例如:Try as he might, he could not persuade his friends to go。
而在某些相当于让步状语从句的结构中,一般是将从属连词省略,系动词倒装,并变成原形形式be。例如: Be it good or bad, we will set off as we planned.(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将按计划出发。) 另外,还有come what may结构。例如:Come what may, we will finish the work.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完成任务。) 因此,两题的答案为:1.B) 2. D)
(五) 虚拟语气型
1. _____ right now, she would get there on Sunday.
A) Would she leave B) If she leaves
C) Were she to leave D) If she had left
2. The millions of calculations involved, had they been done by hand, _____ all practical value by the time they were finished. (02-6-33)
A) had lost B) would lose
C) would have lose D) should have lost
虚拟条件从句中的连接词if 省略后,从句必须是半倒装结构。答案为:1.C) 2.D)
总之,了解并把握倒装结构不仅便于大家阅读和理解文章,而且利于增加写作中句子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大家可以在大量的阅读中佐证、补充这些理论,在语言实践中多多历练,早日成熟地驾驭这种语言技能。最后,送大家精彩诗歌的片段,祝各位开心!
……
So put on a smile,
You’ll live through your pain.
Know it will pass,
And strength you will gain.
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补”,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主+谓),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变成了”谓+主”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⑤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之少年)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者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5、数量词定语后置,组成“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尝贻余核舟一
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宾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如: ①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以帷幕裹)
③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④覆之以掌(以掌覆之)
四、宾语前置
包含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①古之人不余欺(古之人不欺余)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例如: ①(刘)豫州今欲何往(今欲往何)②王曰:“谁可使者?”(可使者谁)
③权知其意,执素手曰:“卿欲何言?”(卿欲言何)
3、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②唯利是图(图利)③唯命是听(从命)
④唯你是问(问你)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
•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例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以何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①余是以记之(余以是记之)②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③夜以继日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例如:
•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向东;向南)•不如决策东乡(向东)•练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3、称心如意,几家能够?
2、请奉命求教于孙将军。
14、足下何以待之?
3、求人可使报秦者。
15、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4、逼兵势耳。
16、君不之信
5、亮见权于柴桑。
17、皆可限以时月
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8、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7、古之人不余欺也。
19、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9、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1、大王来何操?
10、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吾尝疑乎是
11、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一、谓语前置
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前。
否定词是“不、弗、未、非、否、勿”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
古之人不余欺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它们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前提,以加重语气。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2、介词宾语前置
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与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③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三、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求人可使报秦者。.
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而+定语+者”格式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中心词+之+定语”格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介词结构“以„„”(不多见)
裹以帷幕。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如:
英语民族认知客观世界的概念结构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行为标志, 由此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语法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这种句式体现了英语的基本词序, 故被称为基底结构 (邹智勇, 1998 ) 。Quirk等指出SV, SVO, SVC, SVA, SVOiOd, SVOC和SVOA这七种是英语的基本句式。无论是哪一种结构, 他们都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顺序排列, 因为他们认为句子的自然顺序应该如此。什么是英语倒装现象 (inversion) Bimer (1994) 认为倒装是逻辑主语出现在动词 (包括谓语动词/助动词/能愿动词) 后, 而某些其他在正序句中处在动词后的成分出现在句首的位置。虽然语言学家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 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定义, 但是所有的定义都是基于对主语在前, 谓语在后的句子自然顺序的认定。从使用目的区分, 倒装有两种情况, 即语法倒装 (Grammatical Inversion) 和修辞倒装 (Rhetorical Inversion) , 例如:
(1) They can go in now , so can we (语法倒装) .
(2) To such lengths did he speak that everyone got bored (修辞倒装) .
语法倒装即按照语法规则的要求必须使用的。英语中主语和助动词位置颠倒的疑问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倒装结构便属于此类, 或称之为强制性倒装;修辞倒装是指用不用倒装都可以, 用只是为了实现某种预期的表达效果, 如强调, 渲染气氛, 或达到特定修辞目的等采取的倒装语序, 且可以恢复到原先的语序, 也叫非强制性倒装, 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修辞倒装。
什么是汉语倒装现象?汉语倒装的定义为:“修辞方式的一种, 为了明显地达到加强语气, 或突出表现某种内容, 或协调音律, 或错综句式的修辞目的, 有意识地颠倒语句的顺序, 就是倒装。” (《语文知识词典》) 。从历史形成的汉民族的思维模式看, 其线性序列为:行为的主体→行为的各种标志→主体的行为→行为的客体 (贾德霖1990) 。这个模式反映在汉语句子线性序列上, 即行为的标志处于主语与谓语之间。所谓行为的各种标志包括: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 等等。因此, 汉语语序的基本格式不仅仅是“主语+谓语+宾语”, 还包括定语和状语的位置, 甚至各种复合句中主句, 从句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 所以汉语中的倒装不单单指主语和谓语动词的换位, 还包括没有遵循正序句中的修饰语+中心语, 述语+宾语/补语的次序, 而按语用需要把一些成分颠倒过来。可见, 汉语倒装包括的范畴远远大于英语倒装的范畴。
汉语倒装句也包括强制性倒装和非强制性倒装。强制性倒装体现在古汉语的疑问句和否定句中。在古汉语疑问句中, 代词宾语一般位于动词或者介词之前, 构成倒装语序。在古汉语否定句中, 代词宾语一般位于动词之前。现代汉语口语与书面语中的倒装语序基本上均为非强制性倒装。
二、英汉倒装结构对比
从形式上分, 英语倒装有两种:全部倒装 (Full Inversion) 和部分倒装 (Partial Inversion) , 如:
(3) Bang came another shot (全部倒装) .
(4) Only through sheer luck did he manage to get some tickets (部分倒装) .
谓语动词全部位于主语之前的称作全部倒装, 只将谓语动词的一部分 (通常是助动词或情态动词) 放在主语之前的称作部分倒装。语言学家们一直把倒装看作是“语言自然形式的偏离”。需要指出的是, 将宾语、状语、主语补语或宾语补语置于句首, 但不改句子的自然语序 (即主谓语不颠倒) , 在英语里叫做前置, 如下例句:
(5) Their support we don’t need ! ( = We don’t need their support !) (宾语前置) 。
(6) Warmer and warmer it gets. ( = It gets warmer and warmer. ) (主语补语前置) 。
(7) Dishonest I never thought you. (= I never thought you dishonest .) (宾语补语前置) 。
(8) Without fear , she faced the enemy. (= She faced the enemy without fear.) (状语前置) 。
和英语相似, 汉语的主谓倒装可视为完全倒装, 其他的为部分倒装。
(9) 来了吧, 你哥哥? (完全倒装) 。
(10) 吓死人了, 说得! (部分倒装) 。
汉语中, 非强制性倒装也即修辞倒装常见的形式有:谓语前置、补语前置、宾语前置、正句前置、连谓结构颠倒和修饰语后置, 举例如下:
(11) 快说吧, 你! (谓语前置) 。
(12) 都岔气了, 笑得! (补语前置) 。
(13) 那个人住这里, 据说。 (宾语前置) 。
(14) 今晚却很好, 虽然月光也还是淡的。 (正句前置) 。
(15) 吃点儿饭, 到食堂! (连谓结构颠倒) 。
(16) 荷塘上面, 长着许多树, 蓊蓊郁郁的。 (修饰语后置) 。
与英语倒装句对比, 邓奇 (2008:115) 总结出了汉语倒装句的 6个特点, 具体如下:
(1) 所有的倒装成分, 都可以在不改变句式及基本意义的条件下还原到原位。
(2) 一般情况下, 倒装成分和句子其它成分之间都是用逗号隔开的。
(3) 一句话的重音落在前置成分上, 后置成分轻读。
(4) 信息焦点落在前置成分上, 后置成分不做强调。
(5) 后置成分是余外的解释, 填补了句子的信息空缺。
(6) 句中助词都出现在前置成分之后, 而不在后置成分之后。
在结构上, 英汉都有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其最大差异, 是英语倒装一定是主语和动词的换位, 而汉语倒装则不一定。同时英语可以提前一个副词和一个助词甚至是象声词来构成倒装, 如例 (3) , 而汉语没有这种现象。
使用主谓语序倒装句的频率在汉语中较少, 有时为了强调谓语, 或出于修辞的需要, 或者在急促的情况下发问时才使用倒装。这类句子在口语中使用较多, 常见于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它们句式简短, 语气较强, 表达的感情比较强烈。例如:
(17) 快走吧, 小王!
(18) 正在这时候, 一个便衣莽汉闯到了大门口。“干嘛的, 你?”李大个子把他拦住。
三、英汉倒装的语篇功能对比
语言为同一语义提供了不同的句子结构,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说话人可以选择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语序来表明意图、交流情感、传递信息。倒装语序的选择必然隐含着与正常语序不同的某种语用意图, 并最终服务于说话人在具体语境下的交际目的或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语言效果。
在英汉语语篇建构过程中, 倒装句这一语用重组手段都具有如下语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话题导入 (topic-introducin) 功能、情境设定 (situation-setting) 功能、诗体中压韵功能、焦点凸显 (focus-highlighting) 功能、焦点对比 (focus-contrasting) 功能、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textual cohesion and coherence) 功能等。
1.话题引入功能
在语篇的建构过程中, 倒装句可以将某人或者某物作为新信息置于句末, 以供下文展开谈论之用。
(19) In a little white house lived two rabbits. They/ The rabbits were named Flopsy and Mopsy, and they spent their days merrily invading neighborhood gardens.
上例 (19) 中, 一方面, 凸显句末后置主语“two rabbits”, 另一方面, 也是为语篇导入新话题, 为下文围绕新话题展开叙述提供一个出发点。如果这里要叙述的新话题是the little white house, 那就不必使用倒装句, 常式句反而更自然和让人接受。
汉语是话题表达非常丰富的语言, 变动语序可以满足话题需要。在“主—谓”对应的倒装句中, 主语与谓语传达的信息相同, 唯一变化的是话题。通过易序, 从而使谓语成为话题, 满足话题变化的需要。
(20) A:回来了吗, 你妈妈?B:还没呢, 爸爸回来了。
例句 (20) 中“回来了吗, 你妈妈?”和常式句“你妈妈回来了吗?”语义相同, 但信息结构不同。倒装句的信息焦点落在“你妈妈”上, 成了下一句的主位——即整个语篇的话题。同时, “还没呢”与“回来了吗”形成了语法衔接, “爸爸回来了”与前面的话语形成了语义对比。这里的倒装结构的使用使语篇衔接更得当, 话题引入更自然。所谓话题 (Hockett, 1958) , 乃是说话者提出来, 接着要继续谈论的一个“人、事、物” (The speaker brings up something and goes on to talk about it) .
2.情境设定 (situation-setting) 功能
倒装句的情境设定功能就是为语篇设定一个空间或时间范围, 使其能够在这一情境内叙述发生的事情, 从而保证语篇的平稳发展。
(21) On one of the islands was a lighthouse; and there, all through that stormy night, Grace Darling had listened to the storm.
(22) 早晨, 一个小姑娘, 默默地读着一本书, 在拥挤而又喧嚣的电车上。
例句 (21) 中的后置主语a lighthouse是以信息焦点的方式为下文所设定的空间情境, Grace Darling所听到的、看到的和想要做的都是在这一空间情境范围内发生的。例句 (22) 的整个句子状语“在拥挤而又喧嚣的电车上”是诗人要强调的语义重点, 所以倒装, 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3.诗体中压韵功能。例如:
(23) The Crickets sang/ And set the Sun/ And Workmen finished one by one/ Their Seam the Day upon.
(24)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23) 句中的第二句倒装使相同的韵脚得到了保持, (24) 中的“江晚正愁余”是“江晚余正愁”的倒装, 倒装后“余”和“鸪”押韵。
4.焦点凸显功能
在构建语篇的过程中, 倒装句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可以把语言使用者想要传递的重要信息通过变换语序, 改变原来的位置, 使之成为信息焦点, 引起读者或者听者的注意。语言使用者把句子中准备作为信息中心的成分从其他成分中分离出来, 移至句子的句首或句末, 以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 这就是焦点凸显功能。
(25) Came frightful days of snow and rain. He did not know when he made camp, when he broke camp. He traveled in the night as much as in the day.
(26)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强调定语) 。
上述例句都是通过后置成分句尾焦点 (ending-focus) 来凸显要强调的信息。 (25) 英语句子的主语成分被后置, 既突出了“下雪下雨天气的威胁”, 同时又遵循了英语末端重量原则, 如果采用相反的自然语序, 句子反而会显得平淡无味。同样汉语倒装句 (26) 句中的定语“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倒置其中心词“生活”之后作为焦点凸显, 是说话人想要凸显的强调信息。
虽然英汉倒装都具句首焦点和句尾焦点调节信息的功能, 但是基于英语末端重量和汉语前端重量原则 (金积令, 1998) , 汉语倒装句出于语用表达的需要, 更多的时候把焦点放在句首, 在汉语口语中尤为常见。陆俭明 (1993) 指出, 汉语口语中倒装句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其语句重音和表达重心均在前置部分, 后移部分必须轻读, 不能成为强调的对象。在这类倒装句中, 前置部分总是说话者急于要传递出去的句子的新信息或者说话者意欲传递的对比焦点, 所以往往是被强调的部分;后移部分大都是对前置部分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把整个句子的表达补充完整, 如:
(27) 我找到了他, 在电影院门口。
在 (27) 句中“我找到了他”, 是说话者要表达的主要信息, 往往脱口而出, 但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说话者再将本该在状语中表达的次要的信息补足于后。这是带有原始状态的口语, 反映出人们说话时思维活动的过程。与主谓倒装不同, 倒装至句末的状语包含着新信息, 是对前面部分进一步的说明补充, 这在汉语口语中是非常普遍的。这就是汉语倒装句的信息追补功能。在汉语倒装句中, 状语尤其是副词和介词短语做状语倒置到中心语之后, 是起到信息追补的作用。又如:
(28) 通知所有的教师来这里开会, 下午两点。
例句 (28) 急于交代“通知教师开会”这件事, 但说出后发现刚说过的话漏掉了重要信息“何时开会”, 所以在后面作了补充。
5.焦点对比 (focus-contrasting) 功能
有时作者出于对比的需要, 会连续使用两个倒装句, 把所要凸显的两个成分并置于句首或句末, 使这两个成分所承载的信息形成对比性信息。
(29) Great was the excitement in Alba Longa, and great was the alarm of the false king Amulius. All through the land close search was made for Rhea; but no sign or trace of her could be found.
在 (29) 中, Alba Longa的居民和非法的国王Amulius对于同样的一个消息, 其反应完全不同, 这里的两个倒装句将两种不同进行了强烈的对比, 使人感觉描述栩栩如生, 接受到的信息清楚明了。
(30) A:昨天奥运会摔跤比赛你看了吗?—— B:没有, 怎么了?
A:比赛结束后两个选手都哭了。——B:怎么都哭了?
A:一个赢了哭了, 激动地。——B:那个呢?
A:那个输了哭了, 伤心地。
例句 (30) 中, 两个句式对称整齐的中文倒装句体现了两个选手巨大的状态反差对比, 胜利者喜极而泣, 失败者伤心落泪。
6.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
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则既可由前置成分体现, 也可由后置成分体现。这就是说,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用重组手段, 可以将句子成分前置或后置, 对新旧信息编排的先后顺序进行重组和调整, 从而确保语篇信息编排上下衔接、前后连贯, 使语篇成为一个统一的语义整体。
(31) The picture shows an engine partly cut away so that the cooling system can be seen. Around the engine cylinder is a water jacket. This jacket is an. . .
例 (31) 句使用倒装句将a water jacket作为新信息放在句末, 为后续语句提供起始点, 后续语句围绕这一话题加以展开, 这就保证了语篇话题的自然连贯性。
在汉语中, 倒装句同样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重组手段, 调整了常式句的语序, 与上下文形成语法、词汇或是语义上的衔接, 从而达到整个语篇的连冠, 如下列例句:
(32) 完成这项任务需要资金与智慧。资金, 周虎有;智慧, 周虎没有。
例句 (32) 中前一句的词语“资金”“智慧”被置于句首重复, 形成意义的自然过渡。倒装句是有标记的句子结构, 运用有标记主位性前置可以使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的意思衔接得更紧密, 意思过渡更自然, 语言表达更清楚有力。
从上述的英汉倒装句对比可以看出, 英汉倒装句都有以上6种相同的语篇功能。其中, 话题导入功能、情境设定功能和诗体中压韵功能一般通过其后置成分体现, 而焦点凸显功能、焦点对比功能、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功能则通过成分的左移或右移变成前置或后置成分来实现, 这些共性说明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特点的产物有着许多的相同点。同时, 英汉倒装句的语篇功能也存在着差异。其中, 最主要的是汉语倒装句还具有信息追补功能, 这反映了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
摘要:本文从英汉倒装句的定义入手, 分析英汉倒装句的结构异同, 英汉倒装句的语篇功能。通过对比发现, 英汉都有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 其差异是:英语倒装一定是主语和动词的换位, 而汉语倒装则不一定。同时, 英汉倒装句都具有话题导入、情境设定、诗体压韵、焦点凸显、焦点对比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等功能。
【关键词】倒装句 形式 考法
一、完全倒装
1.表示方式或方位的副词或介词短语,如there,here,now,up,down,in,out,away,off,in the room,on the wall等,置于句首表示强调,要完全倒装。
(1)There goes the bell. 铃响了。
(2)Out rushed the children.孩子们冲出来了。
(3)In came the boss. 老板走了进来。
(4)In the house lives an old man. 在这座屋子里住着一位老人。
(5)Between the two buildings stands a tall tree. 在这两栋大楼之间有一棵大树。
注意:句子的主语为人称代词时,句子不倒装。
Here it is. Away they went.
2.Such在句中做表语,置于句首且系动词是be,句子用倒装形式。
Such are the facts; no one can deny them. 事实就是这样,没人能否认。
在某些表示祝愿的感叹句中,要用完全倒装。
Long liv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二、部分倒装
1.含有否定意义的副词或连词位于句首时。这类动词常用的有:few,little,never,not,not until,nowhere,rarely,seldom,hardly / scarcely…when…,no sooner…(than)…,not only…but(also),at no time,by no means,in no way等放在句首时,需用部分倒装。
(1)By no means can he catch up in such a short time. 他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赶上来。
(2)Never have I been to the USA. 我从没去过美国。
(3)Seldom does she get up late in the morning. 她很少睡懒觉。
(4)Not only is she smart but also she is beautiful. 她不但聪明而且漂亮。
2. so(肯定句)neither或nor(否定句)放在句首时,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也适合于另一人或物时,用部分倒装。其句型是“so/neither/nor+系动词/情态动词/助动词+(另一)主语”。
(1)If she doesn’t agree to the plan. Neither will Tom.如果她不同意这个计划。Tom也不会同意。
(2)We went to see the film last Sunday. So did they .我们上个星期天去看这部电影了。他们也去了。
3.当“only+状语(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位于句首时,主句须用部分倒装,从句仍用自然语序。
(1)Only then did I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 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2)Only when he reached school did he find out that he had left his textbook at home. 直到到了学校他才发现把课本落在家里了。
(3)Only by discovering what we do best can we hope to reach our goals and truly make a difference. 只有了解我们的专长,我们才有希望实现我们的目标,真正的有所作为。
注意:如果only强调的是主语部分,虽然位于句首,句子仍用自然语序。
Only a doctor can do that. 只有医生能做这件事。
4.在 “so…that” 和 “such…that”结构中,将“so+adj/adv. ”和“such+(a/an)+(adj)+n. ”提到句首时,句子须用部分倒装。
(1)So terrible was the storm that the whole roof was blown off. 暴风雨如此厉害,整个屋顶都被风吹掉了。
(2) Such a clever boy was Jack that he was able to work out all these difficult problems. 杰克是如此聪明的孩子,他能解答所有这些难题。
5.在as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必须用倒装,即将表语、状语、或动词原形提到as前面。其结构为:“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原形+as+主语+谓语……”该句型中as可以用though代替。
(1)Child as he is,he knows a lot.虽然他是个孩子,却懂的很多。
(2)Clever as he is,he doesn’t study hard. 尽管他很聪明,但他学习不够刻苦。
(3)Much as I like it ,I won’t buy it,for it’s too expensive. 尽管我很喜欢它,但我不会买,因为它太贵了。
(4)Try as he might,he couldn’t open the door.虽然他试过几次,但仍不能把门打开。
6.表示虚拟语气的条件状语从句若省去if时,要将were,had或should置于从句的主语之前。若从句是否定句,否定词留在主语之后。
(1)Were I you (If I were you),I would go there at once.如果我是你,我就立刻去那儿。
(2)Had you come yesterday(If you had come yesterday),you could have helped us. 如果你昨天来就能帮上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