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00字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00字(精选5篇)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00字 篇1

周星星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评价?

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平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历尽劫难、矢志报国的宽阔胸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平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二、阅遍繁华,波澜不惊的强大内心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篇2

“知行合一”,给我最大的体悟是:知道的一件事或一个道理,就要用心做到,不要找借口或拖延。如现在的我尝试开创某个对社会有价值、给人们带来益处的事业,知道这需要某个领域知识或人脉资源,我就得去用心学习和沟通;我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就得坚持锻炼身体,保证睡眠质量。从这点理解,“知行合一”恰恰就是对现代人拖延症的一副良剂。从另一方面理解,“知行合一”还表示当在“行”某件事时,一定要对“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为什么“行”?“行”的意义是什么?,即要“知”,不可以盲目的“行”。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无论是对内修养或对外处世,良知都是无可替代的准则。举个例子,在这个车水马龙的繁华的社会里,诱惑实在太多太多,最多的要数追求名利和财富,每个人都想有车有房有权,都想发财。心学中虽然针对此有提到过“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即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过从自己的内心获得,无需向外所求。但这里很容易被误解,它根本目的并不是告诉我们不要有追求,恰恰相反,阳明心学是支持我们去追求的,但在追逐这些事物的过程中需要能时刻能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内心,不要患得患失,不要被外物控制自己的心智,所做的一切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这样名利和财富才会长久,即“合天理”。

“心即理”,心就是良知;理是指天理,在明朝,天理的意思大概等同于圣人行事准则,或者可以理解为当时存在于朝野的那套连皇帝都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这套道德规范当时更多的是为了约束皇帝而不是百姓,认为通过这样可以对权力进行监控,给国家带来和平强盛)。回到现代,“理”即社会风气,只不过有些人往好的方向实践维护,有些人则认为是法制社会无需如此,甚至因一己私利做出有损社会风气的事情,如扶老人被讹事件等。仔细想想,中国老祖宗们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却从未间断是不无道理的,无论是道德规范还是社会风气,都要正,正即需要良知,“心即理”表示只要我们遵循良知,就是合乎天道的,强调了良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世间万物的道理都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诉求,如仁孝礼智信等。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所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这四句从字面意思即可大概理解其含义,这里就不再赘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篇3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共) 篇4

文|大山洞社区服务中心 刘新萍

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司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是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水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读王阳明 传记有感 篇5

读王阳明先生的文字,还是始从于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起,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大加赞扬,引起了我对王阳明先生哲学体系的极大兴趣,后来,在网上搜集了相当多的资料,幸好公司图书室也有王阳明先生的书籍,所以如获至宝的借阅拜读。

历史和哲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由于共产党是中国执政党的缘故,现代历史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大肆宣扬,这导致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和哲学课本对中国传统的哲学确实一扫而过,以至于中国的许多学生也不知王阳明先生何许人也,或者也许是王阳明先生的学说与唯物主义相悖吧,但总体来说,中国自成一体的哲学和历史是相当富有内涵和生动有趣的,但教科书的呆板去让我们这一代人深受其害。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孔孟之学、程朱理学等重要学说体系,然而在中国学说体系中,还有一样学说在中国历史中大放异彩,那就是王阳明先生的心学。

一、王阳明先生的事迹

王阳明先生在12岁时就立下要”读书做圣贤”的宏大志愿,并以此一直身体力行,他的一生经历了多少坎坷,多少磨难,在这些磨难中,他将他的思想发扬光大,影响至今。

从龙场悟道到平定宸濠之乱以致后来的两广新命,王阳明先生在极端的困境下不断的探索人生哲理,为中国的学说增添异彩。

可以这样说,他深深影响了明朝的中后期,从后来他的门徒对当时的社会的影响可以看出来,坚定信念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我们处事必不可少的指引。他在古人推崇至备的“立德、立功、立业”三方面均有成就、更凭借赫赫武功在有明一代的文臣中,领兵迅疾平定宸濠之乱而名垂青史。纵观阳明先生,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

二、立志

王阳明先生非常喜欢讲学,所到之处,都遍布了他讲学的痕迹,同时王阳明先生非常重视学生志向的培养,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圣人”,就必须先立“圣人”之志。他说:“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立志犹如“舟之舵”,志立天下无不成之事。他曾经对自己学生说:“学问不等长进,只是志未立。”如果一个人不立下志向,就“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立了志,更要持志不移,笃行不渝。

三、知行合一

王阳明先生不仅是知行合一的倡导者,也是知行合一理念的坚定执行者,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取字行知也是为了告诫自己要做到知行合一。

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实践,动作不能停留在想的后面,要在行动中去揣摩,很多事情是瞬息万变的。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以去牺牲一些东西,也是必须去牺牲的,知道自己想要的,以行去实践,以知为导引,达到知与行的合理统一。

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察。---传习录

四、相信自己

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古人所惯用的卜筮,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我的心变得神明而已。研究《周易》是向天请教。人有了疑惑,又信不过自己,所以用《周易》来向天询问。

对自己有高度的自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信心这种力量,可以把深藏在内的潜力和才华发掘出来,让自己获得一个无比辉煌的人生。

每件事情都需要经过周密的计算,才是自信的来源。

五、致良知

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於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二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於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於体用之外乎?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真知即是未发之中,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怛不能不昏蔽於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於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帕损於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既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於体用之外者乎?-----传习录

良知是我们作为人存在的依据,他是我们生命的本源,良知是我们之所以可能获得知识的根据,他是理性的本源,良知是我们之所以有道德的根据,他是德行的本源。---董平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引自当年明月。

六、心学之大成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使得人的精神愈来愈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使人趋向于“物质化”,在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又不至于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修养之道,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地位、名利那些东西,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承受了太大的压力。然而牵累太大,做事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反而难以达到理想的人生目标。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灵也有一种高度,那是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引自明朗之阳光。

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是人欲----引自当年明月。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以本人之学识,不足以道出一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阳明先生之心学,一切尽在”传习录”。

上一篇:重阳节致辞1000字下一篇:工作总结五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