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本质教案免费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意识的本质教案免费(推荐5篇)

意识的本质教案免费 篇1

1、知识目标

◇识记:

意识的含义及本质

◇理解:

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2、能力目标:

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重点、难点】:

意识的本质

第一框题

意识的本质

复习提问:

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怎样的?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导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节我们来探究梦的形成。

自主探究:

、动物有意识吗?

2、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各是什么?

3、纯粹[S1] 的动物心理会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4、为什么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而动物脑则不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呢?

合作探究: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物质的或者化学的反应;生命物质包括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对外界刺激做出感应的特性,动物还具有感觉的能力,-但这些反应都属于它们的本能;而人的意识活动则是自觉的,无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的反应有着本质区别。但人的意识活动也要依赖于一定的生理基础,特别是人脑这一高度发达的物质器官。因此,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探究人类意识与非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反应的历史联系,从而说明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堂探究: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应。

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探究提示: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如猴子可以借助木棒获得高处的食物。关于这一点,教材中也有不少事例。

动物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其根本原因是它们缺少意识赖以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因素。

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S2]

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反之,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会形成人的意识。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堂探究: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超过人脑?

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探究提示:高等动物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反应,但是其大脑无论是在重量、构造,还是在机能上,都要比人脑简单。因此,人脑与高等动物的脑有着本质的区别。高等动物的复杂性不会超过人脑。

在脑的机能上,人脑机能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能够形成一定网络系统,而动物脑则没有语言区,这是因为动物缺乏社会性的劳动。因此动物脑在机能上不可能达到人脑水平,不会形成意识。

本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强调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动物脑比人脑要低级,不会形成意识。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只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第一,人脑比动物脑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第二,人脑对外界刺激的条反射不仅包括第一信号系统,而且可以在语言刺激下产生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3.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堂探究:对动物说“梅”,能不能使动物“止渴”?对动物谈“虎”,能不能使动物“色变”?

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映和动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有什么区别?

◇探究提示:由于动物脑对客观事物只能形成表面的感觉等本能性的反应,而不能像人脑那样抽象出事物更深层次的东西,因此对动物说“梅”不能让其止渴,对动物谈“虎”不能使其“色变”。

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映,也即意识,既包括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一感觉,也包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抽象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抽象思维。人的意识是人对事物主动的、能动的反映。而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条反射,不具有抽象概括能力。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目的在于通过动物脑和人脑对事物反映的差别,强调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只能是人脑。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堂探究:离开了客观对象,能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

离开了客观对象,会不会有鬼神观念?

◇探究提示:从内容上来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事物。因此,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意识。

鬼神观念是意识的一种,只不过是错误的意识,也就是说,鬼神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歪曲、虚幻的反映。所以,离开了客观对象,不会形成鬼神观念。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强调客观事物对意识形成的重要性。意识的内容于客观事物。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S3] 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4.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教材插图说明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会产生意识。

◇堂练习: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答案:D

解析:本题仍是在考查意识的含义,但却是从起源、生理基础、内容三个方面!分别设置选项。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A项表述正好相反,故不选。要形成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要通过社会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B项表述忽视了实;践和客观事物这两个要,故不选。意识包括感觉和思维两种形式,感觉是对事i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思维则是对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二者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故项表述错误。只有D项准确揭示了意识的本质,应入选。

意识的本质教案免费 篇2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 但是, 笔者认为, 将道德的一般本质界定为一种受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尚有不妥之处, 其弊端就在于对道德的认识只是侧重从社会存在的角度给予论述, 强调了社会存在对于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而忽视了对道德主体的研究, 从而模糊对道德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认识。

笔者认为, 对道德本质是否为意识形态的争论, 其实质就是对道德的工具性价值和内在性价值追问的争论。质言之, 如果把道德本质理解为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态, 那么在实践上必然会侧重于对道德工具性价值的追求。也有人认为, 道德并非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态, 它本身既是目的, 也是手段, 毋宁说, 它本身就是“善”, 是人们自我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所追求的品质, 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终极目标。伦理学家韦伯强调认为, 伦理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不仅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 恰恰是对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道德与纯粹的意识形态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伦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 价值科学与事实科学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解释、分析世界, 它以事实经验为基础, 而价值科学则是建立在事实科学基础之上, 通过分析解释而进一步向人们提出应该如何的价值要求。因此, 道德的特性就是在真实的认识和反映世界基础之上, 向人们提出更高的价值要求并逐步向理想接近。因此, 理想性, 实践性, 是伦理学的主要特点。什么是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 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基于统治者的需要, 颠倒社会现实的神秘的, 隐晦的精神力量, 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 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形成理论体系, 他为政治提供合法性权威性依据, 并发挥着社会的整合, 凝聚, 引导, 价值导向等社会功能。我们来看, 意识形态是根据统治阶级利益的诉求而制定的价值体系, 它是通过国家工具将其灌输于民众, 其本身也具有着应然性与理想性的特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我们知道, 意识形态只是基本的思想、价值信仰。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处于上层建筑的地位, 而且具有着思想意识形态的功能, 但是若将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规定为道德本质, 显然不具有说服力。实践表明,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由国家权利支持的纯粹意识形态在控制和引导人类行为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 另外, 从道德的起源来看, 道德也不是被动单纯论证和教化, 而是在道德主体在生活实践中通过积极的协商而逐步实现的, 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面前具有着创造性和选择性。

另外, 我国的特殊国情也是造成混淆道德与意识形态关系认识的原因。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呈现一元化特点, 比如, 经济制度的一元公有制, 政治制度的下级服从上级, 在道德教育方面倡导单一的“革命道德”, 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革命道德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同。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利益格局出现了重组和变动, 人们之间的利益, 地位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个人自主意识不断提高, 人们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是固守计划经济以来的道德主体单一化而忽视道德主体利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特征, 继续推行单一的道德说教, 就会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比如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 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如果不能得到伦理道德的支持, 道德就很容易被人们当作是某阶级利益的自我表达, 当作是限制个体发展的空洞说教, 这就是道德在我国当前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症结所在。

把道德本质理解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科学结论, 但是仅限于说它在社会结构中, 即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中, 处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地位, 而意识形态不仅不能将道德的核心本质揭示出来, 甚至模糊我们对道德与意识形态二者的区别和认识。

理论上对道德本质把握不清必然会影响道德的实践及其功能的发挥。道德与意识形态二者认识上的混淆, 在实践上, 道德主体就必然会把它当做一种教化的工具, 从而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道德社会本质论告诉我们,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 我国伦理学界长期以来, 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前三十年, 不论是国家, 集体还是个人, 都把道德理解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 理解为国家意志的表现,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求回报等美德被无限制的放大, 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的利益被忽视, 道德被视作约束与规范的代名词, 似乎道德就是为了社会发展不得不对个人自由的一种剥夺。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来看, 也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化、空洞化、单一化的弊端, 脱离群众实践生活, 人民在只谈贡献、牺牲, 不谈索取、利益的道德说教面前成了抽象的群体。道德就被人民群众当成了“圣人之言”, 把践履道德当作是“圣人所行”, 道德成了就以集体名义存在的“传教士”, 将价值、美德以及政治思想一并传达给社会群众, 结果不但人民群众的素质没有得到提升, 反而对道德的理解存在着认识上偏差。道德不但没有成为公民提升主体的方式, 反而成了压抑人性的工具。此外, 大多数伦理学工作者更是以“道学先生”的姿态为其意识形态合法性、权威性进行辩护, 对道德不是看作一种科学和学术, 而是不遗余力的论证和维护主流价值观念。从我国当前学科建设上, 德育并没有单纯的作为一门课程, 而是将道德教育归纳于政治思想教育范畴, 将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思想混淆, 从而导致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发生偏差, 形成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恶性循环。

总结:笔者认为, 道德不仅有它的社会性本质, 同时还有它的主体论本质, 道德不仅仅是用来约束, 限制人的, 同时也是对人的一种积极的肯定, 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也是主体需要的产物。道德形成一种规范体系来约束人的同时, 也是作为一种价值理想体系来引导人, 激励人。它一方面教育社会成员不应该做什么, 更应该教育人们应该做什么, 培养人们的善意、爱心, 同情心, 引导人在实践道德的时候体验自我内心的幸福感和那种人之为人的尊严感, 光荣感。社会本质论伦理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阶

酒楼上的人生

——《在酒楼上》解读

胡争飞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在酒楼上》, 这部最具有“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

《在酒楼上》, 这部大多数中国人喜爱的文学作品;

《在酒楼上》, 这部在人生边上的彷徨的寻梦之作。

鲁迅, 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致的观察, 谱写了一段辛酸而凝重的人生往事, 诉说了一种世事沧桑的苦味。

时光荏苒, 物是人非。曾经的彷徨, 曾经的失意, 曾经的过去, ……, 曾经的一切, 一去不复返。那种陌生的感觉, 一直萦绕在今天他的心里。对S城的陌生, 对朋友的陌生, 还是对自己的陌生, 他可能不知道, 也可能知道。但他在四处静静地寻找, 寻找曾经的那份执著, 曾经的那份追求, 曾经的那份梦想。

“我”, 漫步在S城熟悉的地方, 本打算寻访几个以为可以会见到的旧同事, 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 畅谈激昂的往事, 找回人生的信念, 但是, 一切好像变得难么生疏和哀愁。

也许, 心中始终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惆怅, 以及冷漠的环境, 正好促使他想起那熟悉的小酒楼, 来消磨这无边的无聊。来到那里, 一切如故在此, 但只是已没有熟悉的面孔, 没有熟悉的声音。一个偌大的S城, 自己完全变成了“生客”仿佛, 这里并不欢迎他似的。然而, 他还是迈进了那曾经不知走了多少遍的熟悉门槛。楼上却“空空如也”。唯有楼下的废园, 老梅、山茶树, 还有一丝的生机, 赋予了人的生机与活力。面对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此景, 愁容满面的他, 欣赏丰富而激烈的此景, 这才算是最大的欣慰吧!“酒肉穿肠肚”,

眼前的一切依旧陌生, 渐渐的感到了孤独, 但又不想被人打扰, 只想一个人静静地看, 静静地听, 静静想。

然而同窗的迂缓到来, 打破了这一切的“和谐”, 但是他并没有懊恼, 只是感到吃惊和奇怪, 曾经的好友却变得如此模糊, 当年思想活跃、敢作敢为的吕纬甫, 却变得如此苍老、衰瘦、颓唐。吕纬甫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让他感到悲伤和失望, 甚至绝望了, 两人人生道路截然发生了剧变。

吕纬甫诉说了一些自认为“无聊”的事, 他只是默默地听, 时不时回应一句简短的话语, 他可能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倾听这个同窗身上发生的“巨事”。第一件事, 为弟弟迁葬时, 找不到弟弟的骨殖, 但仍坚持把旧坟里的泥土装进新棺材;“我”实在是一个庸人, 我这时觉得我的声音有些希奇, 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阿阿, 你这样的看我, 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 “我”发现了他的不同, 变得那么陌生, 变得那么可笑, 变得那么无知, 做了一个欺骗母亲, 又欺骗自己得傻事。现在的他, 是失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真诚。第二件事, 为船户女儿阿顺买来剪绒花, 阿顺却已死于诳言;阿顺, 一个典型的农村传统妇女, 勤劳, 能干, 踏实, 真诚。吕纬甫很喜欢她和她的性格, 从她那里, 他可以找到一个

级斗争为基础, 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将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界定为道德的本质, 这是一种分析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 但绝不是唯一方法。如果我们只是强调道德的意识形态性, 强调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性, 就必然会模糊对道德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客观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论问题, 道德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 他应该是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理想。并“祝赞她一生幸福, 愿世界为她变好”, 尽管如此, 天不佑人啊!可爱的阿顺被那样的贼骨头的诳话害死了。如今仅迫于生计, 教授这种传统的封建毒瘤, 继续危害人间, 危害下一代。这是“我”不愿看到的。意志消沉, 精神颓废, 已经成为他的代名词。他由一个激进者而退化为一个落荒者了, 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可悲的事。

酒后的真言, 吕纬甫凸显了闪光的品质, 而且并没有真正完全丧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些基本的良知。这使我很感激, 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也许, 当时的自身经济处境和时代所迫吧, “我每月有二十元, 也不大能够敷衍。”

一个如此激进的年亲人, 曾经胸怀天下苍生之志, 满腹报国之心。“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 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却变得“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 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却失去了“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当慨叹“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此时更显现了目前的, “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浑浑噩噩的本性了。早把那些旧日的梦的痕迹就忘却了。

“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 这就是促膝长谈的“答案”, “我”, 知道了所谓的答案, 要朝着“正方向”一直走下去。

面对社会, 面对别人, 面对自己。常常会有人说“郁闷”“无聊”“混日子”“我不知道我现在要做什么, 我不知道我将来要做什么。我只感到郁闷之极。这是在无所事事, 但是还能怎样呢?”“这个世界真没有啥意思”“我们所做的都是徒劳”。其实吕纬甫式的经历在现实社会比比皆是, 只是我们不太过多的深思, 不太过多的自责。当然这些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当我们常常产生困惑和迷茫的时候, 会说出“郁闷”的话来。像吕纬甫式的人物, 吕纬甫式的经历, 我们真的要过着吕纬甫式的生活吗?

读完《在酒楼上》, 回想人生, 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但却早已逝去。现在我们只想实实在在地思考, 思考过去, 思考现在, 思考未来。

这些曾经的誓言, 曾经的幻想, 曾经的努力, 只为一生的幸福。昨日的辉煌和荣耀早已逝去, 新的辉煌和荣耀却静静的等待。只是需要你的坚守与努力, 慢慢才会靠近, 才会获得。

把握现在, 就是把握未来;把握喜欢的事, 就是把握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意识的本质 篇3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和形式。

2.理解意识的本质。

3.把握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及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教学难点】意识的本质。

【教学方法】通过课本中的典型事例去分析相关知识,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以讲授法为主,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自问引思】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_______。

(2)意识产生的前提:生物的___________(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__的产物、_______的产物。

(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_________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__________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的本质:人脑是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___。

2、人脑与意识: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_______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本质: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_____。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______,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机能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_______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______。

(4)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______的,意识是______的,物质决定意识。【互问明思】

探究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P35页第一个事例,思考: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探究活动二:学生阅读课本P35页第二个事例,谈谈他所观察过的动物有哪些心理反

应,比较这些动物的心理反应与人类的意识的区别在哪里?

探究活动三:学生阅读课本P36页第一个事例,思考:1.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复杂性上超过人脑?2.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探究活动四:学生阅读课本P36页第二个事例,思考:1.离开了客观对象,会不会有

鬼神观念?2.离开了客观对象,能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 【追问深思】 材料一: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它就任然是这种产物。”简要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材料二:东西方人的信仰不同,东方人信仰玉皇大帝和释迦牟尼佛,西方人信仰耶稣,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一只长着羽毛的动物。如果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切问成思】 判断(1)有了人脑,就能自行产生意识。()(2)意识是人脑的产物。()(3)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4)物质能够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课后作业】学业水平测试八 第二课时

1.人类的文明意识就是人类用语言交往打破了动物封闭心理的产物。“人类社会”就是这个产物的象征。若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突破动物心理的封闭向人类进化。因此,原始的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是完全相通的。只是到了后来,人类借语言文字创造了历史,这才进入了文明社会。由此可见

①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②纯粹动物的心理活动能够自发形成意识 ③意识不仅是自然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④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高等动物的心理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脑中的“海马区”在存储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切除掉海马区,那么以前的记忆就会一同消失。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意识是人脑中“海马区”的生理机能 ②人类的意识来源于人脑中的“海马区” ③人脑中的“海马区”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④“海马区”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近代以来,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人类婴儿,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A.人脑并非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4.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于2017年8月27日在天津开幕,其会徽——“奔向未来”主体形象由“津”“十三”“张开双臂的人形”“海河”等元素组合构成“火炬”的造型,体现“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奔向未来”的设计表明了 ①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存在②艺术设计源自创作者的灵感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如下图)。它既源于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具有能动性,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6.《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录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时髦词汇,如“八卦”“宅男”“宅女”“闪婚”等,尤其是“搞掂”“无厘头”等粤语词汇也被收录。这些词汇

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和生理基础 ③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的结果 ④说明了意识是对物质的真实反映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所谓“黑色思维”,就是一些人用消极的、极端的观点看问题,只看黑暗而不看光明面,只看支流不看主流,只看问题不看成绩,满眼都是社会的不良现象,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黑暗的、消极的而不是光明的、进步的。这种“黑色思维”是 A.唯意志主义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人脑主观自生的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材料:进入2017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雾霾天气。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出发,中国政府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探求它的成因和本质,梳理其内在机理,才能因势利导、有效解决。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破解环境难题,治理空气污染就是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李克强总理表示,空气污染治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意识的本质教学设计 篇4

《意识的本质》教学设计

北京市日坛中学

任会波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内容。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明白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以及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本框开始学习“意识”。学好本课将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并对下一框意识的作用打下扎实基础。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由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并理解意识的本质;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过程方法目标:

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教学重难点

意识的本质的三个体现 这是由于:本知识点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是本门课程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正确认识意识的本质对于以后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导入新课部分 展示学生小诗词: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什么是意识?没有意识世界将会怎么样?

(这样设计激发学生讨论兴趣,很快可以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讲解新课部分

首先,展示一则材料:《人类进化史》

学生通过讨论,并结合材料发表看法,教师给予总结,并详细讲述知识点

从而掌握: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板书)

(这样设计,视频的运用,直观易于理解抽象的知识,便于学生把握,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接下来,过渡到意识的第二个特征的学习——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首先展示鹦鹉学舌和醉酒男对骂,被一脚踩死的的一图片,并设问探究:这个醉酒男犯了什么错误?

在此基础上思考:动物会骂人吗?

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板书)

进一步举生活实例来讲解引入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并结合书本引导学生体会到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板书)

(这里新闻图片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材料的多维运用丰富知识面,教师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系统把握)

下面,我们将进入最后一目内容的学习----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板书)首先,展示两幅漫画:《画鬼如何取材》《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

并设问问题探究:上帝的形象和鬼的形象都是怎么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针对讲解补充。

最后,时间交给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并结合北京地铁路线示意图,自主学习意识的第三个本质,并邀请个别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讲解知识点

1、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

2、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稍作补充。

(这样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建构知识,把握内涵,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只是结构巩固知识。

意识的本质教案免费 篇5

作者:陈锡喜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摘要:通行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关于意识形态的定义,只是对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描述及其外延的机械规定。依据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内容上反映一定的阶级或集团利益,具有特殊性,在形式上又要说成是体现共同利益,具有普遍性。其根本功能是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即为维护或冲击现成的利益格局的行为合法性提供合理性辩护。意识形态的总体性,需从一般和特殊的辩证关系而并非整体和部分的机械关系上来把握其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外延关系,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包含了意识形态,但不是所有社会意识形式中的思想观点都是意识形态。确定是否是意识形态的根本依据是,是否反映人们之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由此可将意识形态区分为程度不同的政治生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日常生活领域以及国际交往领域。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历了强化意识形态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到“淡化”、“边缘化”,再到逐步意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客观性,并越来越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变化。然而,对于究竟何谓“意识形态”,一方面,学术界意见纷呈[1],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又态度各异,会根据语境变化而赋予其不同内涵;另一方面,通行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定义,却依据苏联版本,把意识形态定义为思想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2]这一定义,只是对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描述及其机械的外延规定,而没能依据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揭示出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从而把握意识形态的总体性及其领域。进行这一工作,对于在理论上依据实践发展和语境变化,丰富意识形态的内涵,在实践上既抵制“去意识形态化”和“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又避免“泛意识形态化”和“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倾向,是有价值的。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其功能

之所以说传统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关于“思想上层建筑”的定义只是对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描述,还没有揭示出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是因为它尚不能解释意识形态概念形成后思想史上存在的四个问题:

其一,为何意识形态很快被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最早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是托拉西(Destutt de Tracy)在19世纪初所著的《意识形态概论》,词义即为“观念学”,其意在于以能否还原为感觉经验为标准重构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观念。但是,拿破仑很快就称托拉西等人为“意识形态家”,即脱离实际、虚构观念的“空论家”。于是意识形态的词义发生了转化,具有了“虚幻性”的含义。

其二,马克思为何对意识形态持强烈的批判态度?[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1844年)中,批判了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将所谓对“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作为人的本质和历史本体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虚幻”的意识形态。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中,更是通过对以往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揭示了意识形态在本质上的虚假性,即是颠倒的社会意识。直到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才把“社会意识形式”界定为“思想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4]

其三,为什么现代学者依然存在对“意识形态”的“否定性”解读?除了把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中性”解读外,某些现代西方哲学、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依然对意识形态持“贬义”态度。如曼海姆(Karl Mannheim)认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一样,都是关于“存在之超越的观念”[5],即意识形态往往表现为以想象的方式去描写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又因为要反映政治集团的利益而竭力掩盖存在的真实关系,因而是消极的精神现象。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则突出“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对立,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出发点是幻想的现实还是从真实的现实,而马克思主义通过“理论实践”而超越了原有意识形态,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其四,为什么中国现代社会对意识形态的态度会跌宕起伏?“文化大革命”存在严重的意识形态“崇拜”现象,使社会生活“泛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不断被强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又产生了某种“意识形态恐惧症”,无论在政界、学界,还是平民百姓,大多对意识形态“唯恐避之而不及”。而在对外交往中,则公开宣称“不划线”(不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在对台宣传中,也往往以“搞意识形态”为罪责来斥责台独势力的某些言行。

上述现象表明,对意识形态仅从社会结构层面作描述性的定义(反映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并在这一定义基础上推论出它的根本特征是阶级性(经济基础是有阶级性的,因而意识形态也具有阶级性),而没有进一步从社会需要和历史发展两个层面揭示它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便不能很好解释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变化,以及人们对意识形态的不同态度。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无疑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揭示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的入门。遗憾的是,几乎所有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在阐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时,均忽视了如下两段经典论述,那就是:“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所有的历史编纂学家,主要是18世纪以来的历史编纂学家所共有的这种历史观,必然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6]

马克思恩格斯上述两段论述,除了强调夺取政权对于阶级统治的必要性外,还包含了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信息:无论是夺取政权还是掌握政权,都需要在观念上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从特殊利益的合理性证明推导出阶级统治的合法性(或相反,以敌对阶级利益的不合理性来证明其统治的不合法性);而这一合理性证明的理论表达则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这些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

从意识形态的本质看,它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利益诉求,因而并非是纯客观的或“价值中立”的科学理论。不管如何给意识形态下定义,其最基本的要素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首先,它是一种价值观,是反映不同利益关系的价值判断;其次,它又不是一般个体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和追求,而是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因而需要理论论证,需要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形式,来论证其所代表利益的合理性。

意识形态的这一本质,决定了其特征是内容和形式的矛盾统一,即内容上都反映一定的阶级或集团利益,具有特殊性,而在形式上又要说成是体现共同利益,具有普遍性。据此,我们可以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这一本质,与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这一关于社会结构的描述性定义,以及是对社会存在的“虚幻”反映等“贬义”表达统一起来;把意识形态在内容上具有“阶级性”的“个性”,与意识形态作为对特殊利益的合理性论证的“共性”统一起来。意识形态在形式上的普遍性,使其在一定历史阶段表现出“虚幻性”,在内容上的特殊性,使其在一定历史阶段表现出“阶级性”,而形式的普遍性和内容的特殊性的统一,则决定了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基础的相对独立性。

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功能,是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即为维护或颠覆现存利益格局的行为合法性提供合理性辩护。在一个社会中,只要存在不同阶级、阶层或利益群体的利益矛盾或冲突,从而存在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矛盾,就需要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来对之批判或为之辩护。某一利益群体在表达某一特殊利益时,为了获得社会对这一利益最大程度的认可,便需要尽可能“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即是通过“言说”的理论要素,以便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或“共同利益”。一旦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冲突完全消失,不再存在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矛盾,也就不再需要意识形态了。

而一旦当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存在冲突,那么,意识形态就具有“虚假性”。正因为如此,拿破仑会称托拉西等人为脱离实际、虚构观念的“意识形态家”,马克思对传统的意识形态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会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认为它们是对现实的“虚幻的反映”,许多现代西方学者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会坚持“意识形态与科学是对立的”观念,而当代中国会存在“去意识形态化”的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具有一切意识形态的共性,即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要把自己所代表的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它与历史上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剥削阶级用形式上“虚幻”的利益普遍性,来掩盖其实质内容上的利益特殊性;而马克思主义则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以及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科学揭示,旗帜鲜明地表达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同资产阶级利益的冲突性,同时指出自己所代表利益在本质上和长远意义上同人类普遍利益的一致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产党宣言》中表明的那样:“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一未来就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当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共产主义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时,当列宁称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时,都在表明,这一理论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但这一利益的实现,是同人类解放的客观进程联系在一起的,它反映的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正如马克思一直强调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则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于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便具有无可置疑的科学性。

当然,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既不能否认意识形态存在着阶级性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斗争性,也需要超越传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思维。从理论上说,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只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在价值观上的理论表达的部分表现,意识形态斗争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欧洲资本主义客观上已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重点是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马克思所论述的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还是着眼于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关系,只不过资产阶级是“虚幻”地表达了两者的一致,而无产阶级将真实地实现两者的统一。

由此,我们应该把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拓展到对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关系的表达。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在其夺取政权与掌握政权的不同条件下,对自己的意识形态在内容和形式之间相统一的表达是不尽相同的。为了夺取政权,它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所代表的群体利益同其他剥削阶级利益的冲突性,以便更充分地动员更广泛群体的投入。然而,自己成为执政党后,应该逐步表达自己所代表利益在现实上的普遍性,以使自己不断巩固并扩大长期执政的合法性资源。“文化大革命”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教训之一,就是继续强调无产阶级利益的特殊性,不断人为制造利益矛盾和冲突,通过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以及“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其结果是损害了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使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就业形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的多元化,并由此决定了反映不同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多元化。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其要反映的经济基础,已非完全的公有制或国有制,马克思语境中作为无产阶级主体的产业工人也已非社会的主要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意识形态问题,须以两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为前提:其一,我们不可能做到各个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利益实现完全均等和一致;其二,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意识形态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话语,宣称自己没有特殊利益,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普遍性,并尽可能为协调各种利益矛盾提供理论上和价值观上的根据,而不应该在观念上强化利益冲突或强调自己只代表某一阶级的利益。

二、意识形态的外延:总体性及其领域

根据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定义,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面,作为“形式”的社会意识,是系统的、自觉的、抽象化的社会意识,包括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科学。

要界定意识形态,需要对外延有所规定。但是,之所以说把意识形态定义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只是机械的外延规定,是因为它没能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根本功能的考察,来把握意识形态的总体性以及由此所区分的领域。它在理论上带来的困境是,不仅把人们具有社会性的情感、意志等社会心理都剔除在意识形态之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内部关于社会科学是否是意识形态的长期争论。[8]持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论观点的重要理论依据,便是意识形态的定义里只把属于社会科学的政治法律思想和哲学列入意识形态,却没有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列入其范围,而一般在学界被视为人文学科的道德、艺术等,反而都被列入意识形态。它在实践上带来的困境是,将除科学以外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作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被泛化了,它同各种社会思想文化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复杂关系被简单化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甚至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把所有思想文化艺术和人们精神活动都打上“非无(无产阶级)即资(资产阶级)”的阶级标签,把各种艺术欣赏趣味甚至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唱歌是否用“气声”、在舞台上是“站着唱”还是“走着唱”、女孩穿衣服的最上一个纽扣是开在锁骨上还是锁骨下,等等),把在一定历史阶段形成所有私德,都当作意识形态,都

定性为非无即资,从而造成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扩大化。总结其教训,在理论上对意识形态所作机械的外延规定,是重要原因之一。

诚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中确实说过:在考察社会形态的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并不是写哲学教科书以给“意识形态”下定义,而是对自己已经形成的唯物史观作总体阐述时,列举了所涉及的对经济生活的变革能够发生影响的“意识形态的形式”。

对意识形态外延的辨析,俞吾金的《意识形态论》给出一个重要思路,即:“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是由各种‘意识形式’———哲学、宗教、伦理、政治、法律等等构成的有机整体。”遗憾的是,俞著尚未就“总体性概念”的“总体性”和“有机整体”的“有机性”,作深入阐述,而仍然是依据传统教科书的定义,列举了所“包括许多具体的意识形式,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等。”[9]

首先,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1年)中还讲过:“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这意味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思想方式和人生观中,包含着意识形态。

其次,更重要的是,对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作总体性把握,有两个不同的思路:其一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其二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这两个思路在逻辑上恰好相反:作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而作为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则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特殊包含了一般。以往对意识形态作外延规定时,说意识形态“包括”除科学以外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恰恰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是形式逻辑意义上的机械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说传统教科书对意识形态所作的外延规定,只是机械的外延规定)。

而要真正理解意识形态的总体性,需要从一般和特殊的辩证关系上来把握意识形态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外延关系:即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除自然科学外,下同)中,不同程度地包含有意识形态成分,但并非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的所有思想、观点、看法或判断,都是意识形态;而作为总体性的意识形态,则存在于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中,但它不是横向地机械地呈现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而是综合地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内容表现出来,并通过纵向的领域体现出层次性。

辩证地而非机械地把握意识形态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根本功能的思想,来揭示其总体性并区分其领域。如前所述,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它是对不同阶级、阶层或群体的利益关系所作的价值判断,但又包含着对其利益合理性的论证;其根本功能,是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即为维护或颠覆某种现存的利益格局的行为合法性提供合理性辩护。

于是,在所有的社会思想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确定是否是意识形态,其根本依据是两条:其一,是否反映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凡是不反映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思想和精神,都不属于意识形态;其二,对于反映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思想和精神,还要看其是否体现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只是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或者即使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只要不涉及某一群体的特殊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这些思想和精神也不属于意识形态。

这就是说,意识形态存在于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之中,凡是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中包含的反映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内容,便是意识形态,凡是不反映这一内容的,就不属于意识形态。它可以通过单一的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形式表现出来,但更多地是几种社会意识形式综合的表现,甚至包含社会心理。这就是所谓意识形态的“总体性”。如此对意识形态的外延考察,避免了机械的外延规定,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它既可回应日常生活是否具有意识形态的问题,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同意识形态关系的论断,不至于把日常生活都剔除在意识形态之外;又可回答社会科学是否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意识形态作为总体性的价值观理论,需要理论论证和逻辑表达,这就同科学并非是绝对对立的,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存在交叉性,但不等于所有的社会科学内容都是意识形态。

在实践上,我们可以根据意识形态所反映的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矛盾和冲突关系的密切程度,区分不同的领域:政治生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日常生活领域以及国际交往领域。政治生活领域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直接体现人们的利益(基于物质利益,还衍生出政治权利、文化利益和社会权益)关系,属于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程度不同地具有意识形态性,即在以不同的理论范式和价值取向来反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不同程度上为一定的利益关系的合理性或必要性作论证。日常生活领域的利益关系复杂和多样,很多是不同个体之间或个体与某一群体的利益矛盾,如不涉及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冲突,则是具体矛盾,并不都能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形态或“主义”,故不应将日常生活领域意识形态化。当然,由于社会转型中诸多问题的集中爆发或凸现,背后往往存在“主义”的影子,而如何化解这些矛盾,也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因此,日常生活领域没能完全脱离意识形态的影响。国际交往领域,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日益频繁,但也存在着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冲突,存在着意识形态的交锋。

这样在纵向上作意识形态领域的区分,避免把除自然科学外的所有社会意识形式所表达的内容都当作意识形态,对于在实践上既抵制“去意识形态化”和“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又避免“泛意识形态化”和“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倾向,从而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归纳过16种定义。参见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5-36页。[2]如1983年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2009年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在这个意义上,观念上层建筑又被称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013年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3]一般认为,马克思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而笔者认为,与其说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不如说马克思形成的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是其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表现。[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91页。[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6、537、552页。[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65、53页。

上一篇: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下一篇: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