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发电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秸秆发电(通用12篇)

秸秆发电 篇1

秸秆是农作物通过采摘脱粒后留下来的茎叶,品种主要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大豆等。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其平均含硫量却只有3.8‰,相当于煤的三分之一;而且相对于火力发电会排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其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秸秆生物质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达到碳平衡,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将具有重要贡献。秸秆发电,就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对其进行缺氧燃烧或者直接燃烧以产生电力能源的一种发电方式,是目前及未来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绿色新能源之一,具有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对于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有重大的意义。早在40年前出现能源危机时,国外的科学家和工业家就开始研究发展秸秆发电。现如今,在西欧及北欧发达国家中,秸秆发电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有多家秸秆发电厂已经投产使用,并在其国内的能源结构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

1.秸秆发电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

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农作物秸秆基本上是被作为废品处理,因此每到收获季节,除了少量的秸秆被用做肥料和牲畜饲料外,大批剩余的秸秆都被在露天进行直接燃烧处理。这样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而且还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秸秆是一种清洁的燃料,其灰含量和硫含量都比煤炭低很多。秸秆发电是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大幅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极少有污染物(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可以说在将秸秆变废为宝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大气污染。对比传统的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 的单向线性经济,秸秆发电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2).经济效益

中国对秸秆发电实行优惠电价政策,上网电价高出燃煤发电0.25元/千瓦时,并且还可以享受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政策。随着中国有关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秸秆发电技术的进步和原料收储运体系的形成,秸秆发电产业必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同时,秸秆发电可增加农民收入和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据统计,内地一个百万人口的县,可年产小麦、玉米、棉花及水稻等农作物秸秆100多万吨,约相当于50万吨标煤。1个装机容量为25MW的机组年耗秸秆30万吨以上,若按150元/吨的价格计算,则当地农民年收入约4500万元,惠及的农户数量将可超过5万户;同时,发电本身再加上秸秆的收、储、运工作,建设一个秸秆发电厂可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另外,秸秆通常含有3%~5%的灰分,这种灰以锅炉飞灰和灰渣/炉底灰的形式被收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钾、镁、磷和钙,可用作高效农业肥料。还有,提取秸秆中纤维素来提炼乙醇也成为了未来的一个趋势。(3).社会效益

改善能源结构。在目前中国的能源中,煤炭约占70%左右。大量的煤炭被燃烧用于发电的结果就是对环境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秸秆发电项目在合理有效处理秸秆以及减少直接燃烧秸秆产生大气污染的同时,成为清洁能源的一个有效补充。随着其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不但可以解决我国能源危机,改善能源结构,而且对污染控制、缓解环境压力、减排温室气体。

2.秸秆发电的优势

(1).秸秆资源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规模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作为秸秆发电的燃料,农作物秸秆产量大,覆盖面广,来源充足。

(2).秸秆燃烧产生的污染气体含量很低。国际能源机构的有关研究表明,秸秆的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且低温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较少,所以除尘后的烟气不进行脱硫,可直接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丹麦等国家的运行试验表明秸秆锅炉经除尘后的烟气不加其他净化措施完全能够满足环保要求。因此秸秆发电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经测定,秸秆热值约为15000KJ/Kg,相当于标准煤的50%。其中麦秸秆、玉米秸秆的发热量在农作物秸秆中为最小,低位发热量也有14.4MJ/kg,相当0.492kg标准煤。使用秸秆发电,可降低煤炭消耗。

(4).开采煤炭开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矿井开采,管理难度和劳动强度都很大。农作物秸秆与其相比,收集起来危险性小,易管理,且属于废弃物利用。

3.中国秸秆发电产业

目前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印度的“绿色能源工厂”等,它们都将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

中国农村的秸秆资源相当丰富,主要的农作物种类有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料作物、棉花和甘蔗。根据中国地理分布和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水域多、气温高,适合水稻、甘蔗、油料等农作物生产;北方地区四季温差大,适合玉米、豆类和薯类作物生长。小麦则在中国各地区都普遍种植,播种面积以华中、华东地区最多;棉花产地主要是华东和华中地区,其次是华北和西部地区。各种农作物每年总共产生秸秆6亿多吨,其中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4亿吨,相当于2亿吨的煤炭,年发电量可达5000亿kWh。如加以有效利用,还可为农民增收近1000亿元,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

秸秆直接燃烧供热发电的普及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支农项目、最大的节能、环保项目,是我国最可能迅速大面积推广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为推动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2003年以来,国家先后核准批复了多个秸秆发电示范项目,同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并实施了生物质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等有关配套政策,从而使生物质发电,特别是秸秆发电迅速发展。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未来将建设生物质发电550万千瓦装机容量,已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也确定了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因此,从中央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支持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加快了技术商业化的进程。此外,国家已经决定,将安排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及检测认证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有经济、社会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的秸秆发电产业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4.潍坊市秸秆发电产业前景

秸秆发电 篇2

秸秆发电, 是利用农作物通过采摘脱粒后留下来的茎叶作为燃料发电, 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有关数据显示, 中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7×108t左右, 列世界之首, 每年收获的秸秆除去用于造纸、饲料、造肥还田及收集损失的1.09×108t外, 可作为能源加以利用的秸秆总量达3.76×108t。

农作物秸杆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作为燃料, 直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丹麦开始在研究利用秸杆作为发电燃料, 在这个领域丹麦BIOENER Ap S公司是世界领先者, 第一家秸杆燃烧发电厂于1989年投入运行。此后, BIOENER Ap S公司在西欧设计并建造了大量的生物发电厂, 其中最大的发电厂是英国的Elyan发电厂。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方面, 提出要积极发展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完善农村电网。自中国第一个秸秆燃烧发电厂在河北省晋州市建成以来, 各地也在纷纷上马秸秆发电项目。

秸秆发电缘何蹒跚前行 篇3

美好的发展愿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现有的各类农作物每年产生的秸秆至少有6.5亿吨,如果其中的60%应用于生物质发电,就相当于8座三峡电站的发电量,而且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

事实上,中国从20年前就开始试建生物质发电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积极发展沼气、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完善农村电网。自中国第一个秸秆燃烧发电厂在河北建成以来,各地也纷纷发展秸秆发电项目。

2006年国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公布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补贴。至此,我国生物质发电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随后,国内企业竞相上马生物质发电厂。截至2012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并网容量是5819MW(兆瓦)。

卡脖子的原材料

然而,美好前景的背后,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实际上却一直不温不火。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生物质能源占所有一次性能源的比例仅为13%。从我国“十二五”新能源规划中也不难看出,与水能、风能等新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的投入仍显单薄。

其实,生物质能在中国之所以长时间长不大,原料收集难是首当其冲的障碍。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据测算我国理论上的生物质能资源为50亿吨左右标准煤,是目前中国总能耗的4倍左右。但是,中国生物质原料分布不集中,占生物质原料绝大多数的农作物秸秆收集很困难,如果向农户收购则极易增加收集成本,不划算。

据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透露,江苏省已建成投运的13家生物质发电厂,出现了家家亏损的局面。另外有生物质发电厂因为“填不饱肚子”,只好把能烧的都收集起来,还从外省收来树皮、木材加工厂下脚料、粮油加工厂稻壳,甚至还有药厂的药渣。

为什么原料收集这么难?大多数人将原因归结为收购价过低。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以玉米秸秆为例,电厂每吨付费200~260元,而收购站只按100元左右收购。一名农户有8亩玉米地可产秸秆3吨多,送电厂能卖六七百元,而去近一点的收购点只能卖300多元。扣除油钱、运费,不算劳动力和花费的时间,所挣不多,因此农户更偏向于一把火烧掉做肥料。

针对这些情况,2013年5月底,国家发改委会同环保部和农业部下达了《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政府将“加大对农作物收获及秸秆还田收集一体化农机的补贴力度”、“研究建立秸秆还田或打捆收集补助机制”。这无疑将大大提高农户正确处置秸秆的积极性,有利于生物质能源企业解决既有的原料保障难题,使秸秆收集能够逐渐常规化、规模化。

维护监管成补贴项目盲点

尽管如此,有专家仍指出,长期以来针对生物质能项目“先补贴后建设”的措施容易带来弊端。“不仅补贴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整个机制缺乏能源主管部门、技术部门的参与。”

我国目前80%的生物质能项目都靠国家补贴,每个省不少于50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国家投入近200万元。按照我国现行的补贴政策是先投钱建设,项目竣工后进行简单验收。但是后期维护、监管等程序则很少有人问津了。这样极易造成企业通过以建生物质能项目获得国家补贴,但是主营其他业务来挣钱,无论获利与否都造成专项资金的浪费。国内目前除了一些有雄厚资金和优良渠道的大国企挣钱外,真正通过生物质能业务盈利的企业还很少。

另外,我国的财政补贴还有一定的准入门槛。财政部规定,企业注册资本金要在1000万元以上,年消耗秸秆量要在1万吨以上,才有条件获得140元/吨的补助。这对一些中小企业无疑是一道很难跨越的门槛。

正是由于目前政府补贴对于后期监管的盲点,不少企业往往缺少对较高成本的研发以及先进设备引进的积极性。加上中国农林生物质原料复杂多样,品质差异巨大,因此需要一套性能稳定、可靠的燃烧设备以适应中国复杂多样的燃料。

我国虽然长期以来积累了先进的燃煤锅炉设计制造技术,但是对于生物质专业燃烧锅炉设计和制造经验还不足。没有一套好设备,项目难以保证稳定运行或者效率低、能耗高,盈利就很困难。在政府补贴有限、后期监管不到位的前提下,企业很少会购入昂贵的高端设备。

成功经验宜借鉴

面对我国目前生物质能发电的尴尬现状,专家指出,中国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要想成为新能源的后起之秀,首先是要打破燃料收购地域限制、建立新的燃料收购模式。在政府层面来说,可以尝试建立更有效的补贴机制,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比如德国,与中国补贴形式相反的是,其生物质能建设是采用“先建设后补贴”的方式。企业或个人在投产生物质能项目时,是个体的商业行为,政府可以贷款帮助建设,但是不给予补贴。项目建设完毕,每发一度电,或者每产生一立方米沼气,政府开始根据产能进行相应的补贴。项目产生的效能越大,获得的补贴就越多。这样不仅鼓励了企业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和开发,还有效避免了“面子工程”导致政府补贴资金的浪费。

30年前的瑞典就开始对化石燃料征收环境税,如此一来,利用生物质生产热能相对显得更为便宜。目前,瑞典全国只有不足5%的家庭用热能来自于煤炭或石油。此外,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地区,瑞典不仅利用燃烧生物质进行发电,还把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转移到供热网络,为城市集中供暖。

正如世界生物质能协会主席Heinz Kopetz所希望的一样,他曾号召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生物质能协会等国际性组织一起努力,编制已经取得成功的生物质能源政策的案例。这样一来,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学习别国的经验,为他们的国家选择更好的生物质能源战略。

秸秆是什么以及秸秆的使用 篇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再生洁净能源实验室宣布,由朱锡锋、郭庆祥教授等研制的一项最新科技成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他们将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等多种原料进行热解液化和再加工,可变废为宝,将它们转化为生物油,其中木屑产油率60%以上,秸秆产油率50%以上,生物油热值16~18兆焦/千克。这项成果已经过中试,实现产业化已指日可待。

据介绍,中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谷壳等就有7亿多吨,就地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采用这项技术,可将秸秆等生物质直接转化为生物油,作为燃料可以直接在燃油锅炉和工业窑炉中燃烧使用,精制提炼后可作为车用燃料使用,还可以分离提取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

中国科大的专家们根据多年研究经验,提出了该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最佳路线:首先在原料产地将生物质规模适度地分散热解,转化为便于运输和储存的初级液体燃料――生物油,然后将各地热解得到的生物油收集后进行再加工,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生物质资源分散和受季节限制等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

据介绍,热解液化单机最佳规模为每小时处理2吨秸秆(秸秆收集半径约为10公里),产出1吨生物油,生产成本大约为790元/吨。生物油经过简单的品质改良后,热值约增至为18~20MJ/kg,销售价格假设为1000元/吨,用它替代柴油和重油,提供同样的热量,价格分别相当于柴油和重油现有价格的43.2%和63.1%。

发酵饲料

含有水分和糖分较多的秸秆是很好的饲料原料,尤其是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

发酵秸秆饲料要有以下步骤(以青贮为例):

1、把握好收割时间:制作青贮的玉米秸秆既不能收割太早也不能收割过晚。收割早时秸秆水分大,糖分少,发酵效果不好;收割过晚,秸秆水分和营养流失,青贮适口性差。一般密植青刈玉米在乳熟期,豆科植物在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甘薯藤在霜前收割。

2、快速运输:玉米秸秆收割后要及时运至青贮地点,以防耗时过长造成水分蒸发,细胞呼吸及物料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损失。

3、料长合适:一般将原料切成2~3厘米,以利于装窖时踩实、压紧、排气,同时沉降也较均匀,养分损失少。此外,切短的植物组织能渗出大量汁液,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加速青贮过程。

4、撒料装窖:5吨青贮物料用金宝贝发酵剂1公斤。将金宝贝青贮饲料发酵助剂用米糠(麦麸皮或玉米粉)按1:10左右的比例稀释,喷水,物料水分调至60~70%,备用。水分合适与否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见水印不滴水,落地能散开却可。将青贮原料的水分含量调至60~70%,然后开始装窖,随装随踩,一边装原料,一边撒发酵菌剂,每装30厘米左右踩实1次,尤其是边缘踩得越实越好,尽量1次装满全窖。

5、盖草封土:装填量需高于边缘30厘米,以防青贮料下沉。周围用木板等围好,2~3天下沉后除去木板,盖上一层切短至5~10厘米,厚度约20厘米的青草,然后盖土踩实,盖土的厚度为60厘米,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最初几天应注意检查,发现盖土裂缝及时修好。采用塑料薄膜复盖法制作青贮时,其他步骤与一般青贮相同,但应注意最后复盖塑料薄膜后压土或压上其他重物,薄膜应严格密封,防止漏气。

一般青贮饲料发酵40天左右就可以饲喂了,要从上直下垂直分层取料,每次取10厘米左右,取完密封。初喂牛羊不习惯不爱吃,经过一段试喂调整,牛羊习惯后进行正常饲喂。

秸秆发电 篇5

着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

近几年来,由于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燃料由稻麦秸秆转变为液化气、煤气及沼气等方便燃料,稻麦秸秆由宝变为废,大部分农民在夏收和秋播期间,将麦稻秸秆大量露天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土壤严重板结,有机质含量大量下降,严重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广大市民的居住、交通和正常生活,交通事故在这期间大量发生,飞机不得降落的情况屡见不鲜,大量的树木被烧死,不少未及时收割的稻麦被烧光,严重时焚烧秸秆者被自已点燃的大火烧死,秸秆焚烧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危害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秸秆禁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解决这一共性问题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这一涉及面广而又十分艰难的工作。

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也十分重视,从2007年开始将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作为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一,先后出台了《关于2008年全市秸秆机械还田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夏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实行社会监督的通知》等文件,市委书记、副书记及二位副市长亲自调研部署这项工作,领导重视,文件出台、严格考核,大力推动了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政府各职能部门和镇村干部在这项工作中用科学发展观认识这一问题,重视这一问题,落实这一问题,通过狠抓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措施到位、奖惩到位,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全市夏季秸秆没有出现大面积露天焚烧和连片焚烧的现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达到了预期效果。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对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杜绝秸秆焚烧、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是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必须大力宣传,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改善地力,实现农田生态良性系统循环,同时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现代农业必须大力解决秸秆还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我市今年从5月中旬开始就全面部署这项工作,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印刷公告、下发文件、配备宣传车、层层召开动员会、下派12个督查组全天候督查及群众举报等多种形式着力将秸秆禁烧的意义和措施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二是大力推广秸秆机械还田和秸秆收购工作。秸秆机械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最主要的途径,也是省工和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我们在去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全力推广,市与镇、镇与村都签定了购机责任状。全市在去年购买中拖还田机械103台套、小型还田机械197台的基础上,今年夏季又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46台,配套还田机械140台,小型还田机械870台。同时我们还加大先进适用机具的引进和示范力度,引进了全喂入式收割机秸秆粉碎配套机械和中拖秸秆粉碎机械。在大力推广购买机具的同时,农机部门加强了秸秆还田的现场技术指导,在市级召开大规模现场会的基础上,各镇都召开了100亩以上的机械还田现场会,培训人员达万人以上。让广大群众目睹了这一成熟技术。以事实来教育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禁烧秸秆的认识。为了解决广大群众秸秆的去路问题,市农机局主动与如东县发电厂联系,在我市设立了36个秸秆收购点,收购秸秆万吨以上。如城镇为了方便群众出售秸秆,在全镇设立三个直接收购点的基础上,各村都设立了二级收购点,由专人负责收购储存,集中后再向直接收购点运送,整个夏季全镇共向老百姓收购麦秸秆2000吨以上。有力地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提高。

秸秆禁烧发言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

秋收即将开始,秸秆禁烧工作“集结号”又将吹响,为确保实现我村“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禁烧目标,我村将克服秋收面积大、收割时间长、群众思想难统一等不利因素,攻坚克难,突出重点,严格措施,落实责任,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确定责任、加强领导。我村将及时成立秋季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坚决执行镇党委、政府的决定,从全村的党员做起,从干部做起,从党员干部的亲属、朋友做起,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田,带动全村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禁烧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感化群众。

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村将及时召开全体村组干部、共产党员、农机手参加的会议,传达镇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正视禁烧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克服怕苦畏难、悲观松劲、等待观望、对上依赖、盲目乐观等“五种消极思想”。在言行上做到“四个不准”,即:不准散布不利于秸秆禁烧的言论,不准对禁烧工作阳奉阴违、表里不一,不准在禁烧过程中表面应付、敷衍塞责,禁烧期间不准擅离职守、失职渎职。千方百计完成秸秆禁烧任务。

三是广泛宣传,全面动员。今天的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后,我村将迅速开展禁烧氛围营造工作。秸秆禁烧工作不是个新生事物,我们将坚持做到舆论先行,及时张贴标语,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把宣传工作做深做细,深入到户,宣传到人,以政策法规教育群众,从而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秸秆禁烧的自觉性,为打赢禁烧攻坚战打好群众基础。

各位领导,秋季秸秆禁烧攻坚战即将打响,为打赢这场硬仗,我村全体村组干部坚决发扬“敢打、敢拼”的“二敢”精神,坚决不辱使命,保证完成任务,向党委、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浅谈秸秆发电技术 篇7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正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从人均化石能源资源量看,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5%。从能源生产和消费来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第二大国,由此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环境、扩大乡镇产业规模、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国必须大力开发利用包括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1]。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简称生物质发电)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风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秸秆发电是生物质能源利用中最具开发潜力和利用规模的1种形式,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秸秆发电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且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

1 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唯一1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据生物学家估算,地球陆地生产1 000×108t/a~1 250×108t/a,海洋生产500×108t/a生物质。生物质能源的年生产量远远超过全世界总能源需求量,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的10倍。中国可开发为能源的生物质资源到2010年可达3×108t。随着农林业的发展,特别是炭薪林的推广,生物质资源还将越来越多。

2 生物质发电技术

生物质发电技术是利用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的1种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1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发电燃料,因此,又称为秸秆发电技术。

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后,丹麦开始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秆等生物质发电。如今,国土面积只有中国山东省面积1/4的丹麦,已建立了15家大型生物质直燃发电厂,提供丹麦全国5%的电力供应。自1990以来,生物质发电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始大发展,特别是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以来,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正在全球加快推进。截至2004年,世界生物质发电装机已达3 900×104k W,发电量约2 000×104k W·h/a,可替代标煤7 000×104t,是风电、光电、低热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总和。

3 秸秆发电技术

秸秆是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2 t秸秆的热量值就相当于1 t标煤,在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具有很大的贡献。秸秆发电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种。

3.1 秸秆直接燃烧发电

直接燃烧发电是指把秸秆原料送入特定的蒸汽锅炉中,生产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目前,全中国有10多个生物质能直燃发电工程项目在建,装机规模超过200 MW。

3.2 秸秆混合燃烧发电

混合燃烧发电是指将秸秆用于燃煤电厂中,使用秸秆和煤的混合燃料进行发电,其主要方式有,a)将秸秆原料直接送入燃煤锅炉中,与煤共同燃烧;b)先将秸秆原料在气化炉中气化成可燃气体,再送入燃煤锅炉中与煤共同燃烧产生蒸汽。这2种方式中,生物质原料的预处理技术是非常关键的,被处理过的生物质原料才能符合燃煤锅炉或气化炉的要求。

3.3 秸秆气化发电

将秸秆在缺氧状态下燃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品质、易输送、利用效率高的可燃气体,气体经过净化供给内燃机或者小型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秸秆气化发电工艺流程复杂,难以实现大型化,主要用于较小规模的发电项目。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条件差异很大,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发展秸秆发电产业,不能采取单一的模式,应根据当地秸秆等生物质原料的种类和特点,针对不同的用途,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发电技术,鼓励秸秆发电的多样化,在规模上应大中小同时并举。

4 秸秆发电的优势

秸秆已经被认为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规模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推动秸秆发电的主要优势有:a)农作物秸秆量大,覆盖面广,燃料来源充足;b)秸秆含硫量低。秸秆平均含硫量只有0.38%,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0%,且低温燃烧产生的NOx较少,除尘后的烟气不用进行脱硫。丹麦等国家进行的试验表明,秸秆锅炉除尘后的烟气不加其他净化措施完全符合环保要求;c)秸秆的发热量较高,经测定,秸秆热值约为15 000 k J/kg,相当于标煤的50%。其中,麦秸秆、玉米秸秆的发热量在各种秸秆中是最小的,但也有14 400 k J/kg,相当于0.492 kg标煤;d)秸秆通常含有3%~5%灰分,灰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K,Mg,P和Ca,可用作高效农业肥料。

5 秸秆发电的效益分析

5.1 生态效益

秸秆发电有利于环境的改善。长期以来,秸秆都被当作废物来处理。到了收获季节,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秸秆遍地、烽烟四起”的局面,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且存在安全隐患。若将这些秸秆变废为宝,可减少不必要的大气污染。此外,秸秆发电是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CDM项目,装机容量为12 MW机组的生物质发电机组CO2减排当量约3.85×104t/a,可大幅度降低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5.2 经济效益

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据调查,中国内地人口为100×104的县,可产小麦、玉米、棉花及水稻等农作物秸秆100×104t/a,相当于标煤50×104t。装机容量为25 MW的机组耗生物质秸秆30×104t/a以上。按150元/t的价格计算,农民收入约可增加4 500×104元/a,再加上生物质秸秆的收、储、运工作,可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

5.3 社会效益

改善能源结构。中国的能源是以煤炭为主的,约占70%左右,燃煤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急需增加清洁能源比重,才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秸秆发电可消除农村大气污染和河水污染,随着农村燃料结构和肥料结构的改变,现在中国农村绝大多数农作物秸秆基本就地燃烧或者推入河中,不仅污染了大气,还使得河水变臭,导致水生物死亡等灾害[2]。

6 秸秆发电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生物质发电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部分技术实现了商业化,产品、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秸秆发电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障碍。

6.1 成本高

秸秆发电是全新的事物,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不成熟、项目造价高,总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尽管国家给予了电价优惠政策,但盈利水平还是不如常规火电。据测算,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生物质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燃煤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5倍。究其原因,a)单位造价高;b)燃料成本高;c)生物质发电企业实际税率太高[3]。

6.2 技术不成熟

目前,中国用于秸秆发电的锅炉及燃料输送系统的技术和设备大部分依靠进口,有可能在技术和设备引进以后造成消化不良,使得机组无法安全、满负荷地运行,同时,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投产后很有可能长期受制于国外企业。

6.3 秸秆储运组织困难

与国外相比,中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秸秆的收购和组织面对着千家万户的农户,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循,比较困难。a)收购难。农民出售秸秆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且秸秆的收购往往在农村收获的大忙季节,收集秸秆的人力不足;b)储存难。秸秆的收购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无法均衡收购,再加上秸秆比重轻,体积大,堆入存储占地大,且需要一系列的防雨、防潮、防火等配套设备,储存场地的投资建设和维护费用昂贵[4]。

7 结语

中国秸秆资源丰富,秸秆发电技术成熟。随着秸秆发电在中国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危机,改善能源结构,且可控制污染、缓解环境压力,减排温室气体。秸秆发电技术正在形成新的朝阳产业。

摘要:叙述了生物质发电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秸秆发电技术的原理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概况以及各种秸秆发电技术的特点、优势、效益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生物质发电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发电,秸秆发电

参考文献

[1]吴志坚,叶枝全,沈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梁宇宏,申仲涛,余英,等.(绿色电力)生物质发电及其效益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马永贵,钟史明.秸秆发电技术综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1-3.

秸秆腐熟剂坑沤秸秆还田试验研究 篇8

【关键词】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有机质

1 秸秆腐熟剂应用

1.1 玉米秸秆坑沤还田

2010年在建安、安恕等8个农业站。粉碎77.5hm2玉米秸秆坑沤。2011年在渭津等13个农业站,粉碎196.5hm2玉米秸秆进行坑沤。

1.2 秸秆坑沤技术

3月28日将玉米秸秆拉到挖好的坑边,用饲料粉碎机将秸秆切成5~10cm小段,(按75捆玉米≧667m2地秸秆产量计)加入腐熟剂2kg,尿素5kg对水100kg,分层撒施到压实的秸棵段上。坑满后再高堆1.5m,用稀泥埋严抹平,留好通风口自然发酵。

1.3 使用方法

秸秆经过1年发酵,达到发黑,腐烂程度於第二年整地前,667㎡撒施发酵秸秆肥2m3。随即进行机械旋耕碎茬与8cm耕层土壤、根茬混合,然后起垄、播种。

2 腐熟秸秆还田效果调查

为研究秸秆肥效果,在腐熟秸秆还田示范区,建立了5个土壤养分固定监测点。每年播种前、秋收后按时采集土样进行化验分析。两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施用秸秆腐熟剂处理的秸秆肥还田地块,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较好效果,与秸秆还田前基础肥力相比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增加,容重略有下降。

2.1 土壤有机质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5g/kg~24.9g/kg,秸秆肥还田2年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升至22.02g/kg~26.3g/kg,提高0.52 g/kg ~1.40g/kg,平均提高0.96 g/kg,幅度为2.42%~5.6%,平均为4.01%。

2.2 土壤容重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的土壤容重在1.47g/cm3~1.52g/cm3之间,秸秆肥还田后土壤容重为1.39g/cm3~1.43g/cm3,降低0.08g/cm3~0.09g/cm3,平均降低0.085g/cm3,降低幅度为5.75%~6.29%,平均为6.02%。

2.3 土壤全氮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土壤全氮含量为0.84g/kg~1.16 g/kg。秸秆肥还田后,土壤全氮为0.95g/kg~1.31g/kg,平均增加0.15g/kg,幅度在12.9%~19.2%,平均为15.58%。

2.4 土壤有效磷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为43.50mg/kg~52.10mg/kg,秸秆肥还田后土壤有效磷为46.27 mg/kg~54.50mg/kg,平均增加2.58mg/kg,增加幅度在8.67%~4.6%,平均为6.64%。

2.5 土壤速效钾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土壤速效钾含量为82.74mg/kg~110.07mg/kg,秸秆肥还田,土壤速效钾为84.69mg/kg~117.35mg/kg,平均增加4.6mg/kg,增加幅度在2.36%~6.62%,平均为4.49%。

2.6 土壤pH值

秸秆还田前5个测点土pH值分别为5.50、5.70、6.10、6.20、5.90,秸秆肥还田后的土壤pH 分别为5.54、5.72、6.41、6. 3、5.5,均有0.02~0.39pH上升。

2.7 土壤CEC

项目实施前5个监测点的土壤CEC 在14.31 cmol/kg~17.76 cmol/kg 之间。秸秆肥还田后的土壤CEC 为14.53 cmol/kg~18.01cmol/kg,平均增加0.32cmol/kg,增加幅度在1.4%~2.7%,平均为1.98%。

参考文献

[1]王吉春,陈玉芳等.不同配方复混肥在玉米上施用效果对比分析[J].辽宁杂粮作物,2005,25(4).

作者简介:

王纯杰 女 1968.6出生 农艺师 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从事肥料应用研究

三夏秸秆禁烧简报 篇9

全力做好“三夏”秸秆禁烧工作

全县“三夏”工作动员会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全民参战、源头防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强化防控措施,细化工作责任,五措并举,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一抓组织,夯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政委、乡长任指挥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村支书为成员的“三夏”生产指挥部,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同时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保证书,即:农户向村委保证;村干部向村两委保证;村两委向党委、政府保证;包村干部向党委、政府保证,全面落实乡领导包村、乡干部包组、村干部包地块制度,严格落实秸秆禁烧问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抓宣传,营造禁烧氛围。自5月中旬开始,***积极开展“三夏”禁烧宣传月活动,并制定印发了宣传月活动方案,同时向每户发放一张禁烧宣传单,每组张贴两份禁烧通告,利用平安大喇叭每天三次进行宣传。止目前,已出动秸秆禁烧宣传车50余辆次,发放宣传单7000余张,张贴宣传标语800余张,悬挂宣传横幅70多条,防火巡逻500余人次,全力营造浓厚禁烧氛围。

三抓督导,严肃工作纪律。成立了乡长为组长的“三夏”生产督导组,着力构建乡党政办、综治办、派出所“三位一体”的督导检查网络,并配备宣传车2辆、警用摩托车3辆,不定时检查各村“三夏”生产组织情况,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和乡、村、组干部到岗到位情况,定期通报督查结果。同时下发了《***党委、-1-政府关于加强“三夏”生产工作纪律的通知》,规定“三夏”期间所有乡村干部通讯工具24小时保持畅通,否则每次罚款50元;所有乡村干部要昼夜巡查,不能脱岗,出现脱岗一次罚款100元;凡出现焚烧秸秆现象的,罚村委5000元,包村乡村干部从重处罚,并给予主要责任人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免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四抓利用,转变禁烧思路。按照“堵疏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促疏,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工作思路,全力做好“疏”字文章。着重引导教育群众转变禁烧观念,实现由禁烧工作“禁烧+处罚”向“教育+收益”转变;鼓励引导农民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帮助和鼓励养殖户进行秸秆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研究焚烧秸秆背景 篇10

然而现实却呈现出巨大的反差,前几年每到夏收、秋收季节,江苏各地都会陆续出现程度不同的集中焚烧秸秆现象,产生如下几点危害。

危害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危害二: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危害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缩小,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危害四: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危害五: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国家和江苏省虽三令五申禁止焚烧秸秆,各级政府及发改委、农业、环保等有关部门对秸秆焚烧行为采取高压严打措施,但仍屡禁不止。

在即将到来的六月份,又将有大量的秸秆产生,而今年又恰逢亚青会在南京召开,环境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我们小组正想以此为契机,调查各级政府部门对秸秆焚烧的治理情况、农民对于秸秆的处理情况以及公民对于秸秆焚烧状况及治理的看法。

秸秆发电 篇11

关键词:秸秆,发电,混烧,技术改造

1秸秆资源特性

秸秆作为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 (主要是一年生农作物废弃物, 如玉米、高粱、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等的秸秆) , 在我国分布广泛, 据不完全统计, 近期可供开发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约为5亿t标煤。

秸秆热值低, 每千克秸秆的最低热值约为15MJ (秸秆含水量≤15%时) , 大约相当于0.5kg标煤。

秸秆平均含硫量为煤的15%~20%, 含氮量为煤的30%, 替代燃煤时能有效降低SO2, NOx的排放。

秸秆中富含碱金属, 灰分软化温度低, 容易发生腐蚀。秸秆密度低, 松散, 运输相对麻烦;秸秆含沙土、石块、水分的比例较大。

2待改造小发电机组现状

目前, 小发电机组平均发电煤耗在400g标煤/ (kW·h) 以上, 有的甚至超过500g标煤/ (kW·h) , 比大型先进发电机组的煤耗高30%~40%, 是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户。因此, 其正面临“上大压小”的结构调整。

“十一五”期间, 全国将累计关停5000万kW以上的小发电机组, 其中2006~2008年, 累计关停小发电机组3421万kW。2009年, 国家发改委扩大小火电的关停范围, 对时间长、能耗大的小发电机组, 将关机容量上调到20万kW机组。

但是, 对小燃煤发电机组一味简单地关停和淘汰, 也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还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因此, 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 利用秸秆与煤混烧改造小发电机组, 为我国小型燃煤发电机组的技术改造和再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 又推动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3适合进行秸秆与煤混烧改造的小机组规模

在选择用于进行秸秆与煤混烧发电技术改造的小燃煤发电机组的规模时, 应注意考虑以下两条原则。

a.改造机组每年所需秸秆量及其收集半径要适中。这一问题可参照新建生物质 (秸秆) 发电机组每年所需秸秆量进行选择, 容量为2×12MW或1×25MW的燃秸秆发电机组每年需要燃烧秸秆15~20万t, 秸秆收集区域半径为20km。这样的秸秆需求量和秸秆收集区域半径是较合理的, 一般不要超过这个范围, 否则会导致秸秆的收集和运输困难。

b.在任何时候, 燃烧秸秆的热输入量不得超过锅炉总热输入量的20%。秸秆中的碱金属含量较高, 超出这个比例容易造成锅炉炉膛腐蚀损坏。

根据上述两个主要原则, 对单台125MW或200MW燃煤机组进行秸秆与煤混烧的技术改造, 是比较合适的。其秸秆需求量为每年10~15万t, 约等同于新建2×12MW机组或1×25MW机组, 每年可替代原煤7~10万t, 实现节能减排。

如果在当地有125MW或200MW机组, 同时又有可利用的秸秆资源, 则利用秸秆与煤混烧来改造小机组是可行的, 但太小的机组不适合这样改造。

4基本工艺要求

a.在进行技术改造的相关设计时, 原则上掌握秸秆水分不要超过15%, 在运行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可适当放宽。

b.对原有燃煤锅炉进行改造, 其燃烧系统 (包括燃烧器等) 保持不变。其它工艺设备主要包括秸秆上料、秸秆燃料制备、燃料仓、燃烧器, 以及相应的电控设备等, 所有设备均可以实现国内采购, 改造成本低。

c.利用秸秆处理线 (包括进料切碎机、磨锤、气力传送管道) , 将秸秆制备成适当长度的粉末碎片;由燃料仓中转收集、排放秸秆粉末燃料;一次风机将燃料送入一次风管道, 再送入生物质 (秸秆粉末) 燃烧器进行燃烧。

d.注意保证所收集秸秆燃料的质量, 如秸秆水分不能过大, 要避免泥土、沙石和其它不燃烧杂物的混入, 以减少燃料传输过程中对设备的磨损。

5结语

对于125~200MW小燃煤发电机组, 利用秸秆与煤混烧方式进行技术改造是经济、可行的。可以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推动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体现了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禁止焚烧秸秆作文 篇12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有一天我和奶奶还有两个弟弟去田边散步,我们悠闲的走着,和奶奶讲最近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两个弟弟也无忧无虑的追打嬉闹,好不开心。这时我们忽然感到一股呛人的烟味,熏得我们眼泪直流,咳嗽不止,刚才悠闲的心情顿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怎么回事?”我问了一句,奶奶叹了一口气说:“唉!肯定是他们又在焚烧秸秆了。”我环视了一下四周,果然看到了不远处一位农民伯伯,他正在用打火机把田边的一堆堆的秸秆点燃,顿时整个的田野里一片烟雾,火光冲天。并且烟雾随着风飘向了附近的村庄,和不远处的高速公路,这倒造成了人间仙境,道路上烟雾萦绕,颇有“瑶池”的韵味,只是熏得各路神仙眼睛发胀,眼泪直流,狂咳不止,对面都很难看到人。

我想现在国家不是在进行“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环境”的大力宣传,怎么还有人在焚烧秸秆呢?而且镇中心学校前不久还给我们发了禁止焚烧秸秆的宣传单,然我们带回家向家长宣传。老师也给我们开了“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环境”的主题班会,向我们介绍了焚烧秸秆的危害,我都还记得这些危害: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当吸入颗粒浓雾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管炎发生。不仅如此,焚烧秸秆还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一旦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焚烧秸秆时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我问奶奶:“怎么现在还有人焚烧秸秆呢?”奶奶说:“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不再用柴火做饭了,这些大量的秸秆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还有就是因为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里又影响耕作,只好在田里把它烧掉。”我不由得痛恨起焚烧秸秆的人来:你们真是太愚蠢了,为了省点钱,就把焚烧秸秆,这样既污染环境又害人害己!但同时我更想向他们宣传:“ 禁止焚烧秸秆,好好爱护你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上一篇:鼠标市场分析调查报告下一篇:心态与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