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精选8篇)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 篇1

高中新课改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

作者/ 张少龙

摘 要:新课改前,中学英语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习惯于将注意力只放在学生对随堂知识的巩固上,忽略了作业的完成过程以及作业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作用。结果导致学生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长期得不到提高,制约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个性发展,最终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学生作业的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新课改;作业设计;作业形式

一、传统的英语作业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英语作业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非常有效,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它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作业缺乏个性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作业布置随意性强,缺乏研究;作业形式单一或内容重复,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作业答案绝对,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作业评价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及学生合作式学习能力的培养等。

这些弊端严重挫伤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制约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设计学生的英语作业。

二、合理有效地进行英语作业的设计

针对上述弊端,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如何达到有效性,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 注重个性差异,设计分层渐进式的作业

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根据他们的不同学习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使作业具有层次性:

(1)作业量方面。相比于优等生,教师可以让后进生选做或者不做拓展性作业,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如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优等生将平时所做的单词造句、补充句子等练习提高到另一个层次,要求他们将在这些练习中得到的能力运用到正式的写作任务中去。但对于后进生,则只要求他们按照写作要求和提示信息将自己的观点规范地表达出来即可。

(2)作业难度方面。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这种现实情况,教师可逐级确定作业的完成目标,即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新目标。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求后进生实现基础目标即可;要求中上等学生在实现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达到发展目标;对于优等生,则要求他们努力完成创新目标

(3)作业完成时间方面。将作业的完成时间弹性化,把优等生和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时间分段处理,这样既保证了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独立而有效地完成作业,又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感到轻松愉快,增加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2. 注重学科特点,设计积累拓宽式的作业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对它进行学习时,积累过程尤为重要,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英语每个单元均设置了“Speaking” 和 “Writing”板块,这便要求我们的.积累和学习除了注重听力和阅读训练外,还可以从口语和书面语训练入手。

(1)形式多样的口语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英语笑话、英语新闻播报、英语故事复述等作业形式,每节课课前抽出5分钟时间,让他们分组轮流登台将自己的作业展示出来,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表现参与意识,同时为正式授课做了热身准备。

(2)范围宽广的书面作业。教师组织并督促学生搜集和摘抄名人名言、英语警句、英语谚语、英语名著精彩片段等,为他们进行规范的写作训练作准备。也可以鼓励学生将中文形式的名家散文、叙事文、诗歌等翻译为英文,以此拓宽他们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心灵。同时,使他们通过完成这种形式的书面作业,体会到中英文表达方式和习惯的微妙变化,领略到中西方语言的差异。

3. 注重外界资源,设计实践开放式作业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并利用设计作业的机会引导学生拓宽他们的学习内容,优化他们的学习形式,丰富他们的学习渠道,从而给他们更广阔的英语学习空间。

(1)课题研究式作业。中学生有很大的好奇心且善于探索和发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设计出某些研究型小课题:首先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要求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来解决问题;最后把自己探索的过程以作业的形式写下来。这样的作业不但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他们形成创新意识。

(2)调查总结式作业。这种作业形式要求教师能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可以引发学生去思考、调查并进行实践的东西,进一步引导他们将这些反思、调查和实践过程写下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又增强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二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后,可要求学生调查和收集大熊猫的生存状况、现存数量以及今后的繁衍忧患等情况。再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等形式,总结出更好地保护大熊猫的方法。通过这项作业,还可为学生创设一种语音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网上冲浪式作业。随着信息技术和课程资源整合的深入发展,作业设计必将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学生可通过畅游网络获取更多知识。比如学完人教版必修二Unit2 《Olympic Games》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上网收搜寻My favorite Olympic Game star的有关信息,并记录整理。

4. 注重独特见解,设计创新式作业

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顾及到他们的独特见解。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找出学科间知识的共同点,使英语学习的过程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融会贯通,帮助他们用英语问题解决其他学科问题或用其他学科问题来解决英语问题。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促进了他们在学科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新课改中,英语教师要努力设计出能与之相适应的作业形式,在兼顾基础知识巩固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作业的完成过程和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做作业得到升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做作业得到激发,使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做作业得到改善,使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做作业得到培养,使学生的个性通过做作业得到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做作业得到提高。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 篇2

一、研究教材和课标, 熟练把握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 只有深入研究教材, 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教材, 理清知识脉络, 概括内在联系, 构建起模块之间的知识体系, 从而准确把握教学深度,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现行教材来看, 新教材总体体现了贴近生活、注重能力、体系完整等特点,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内容多、课时紧、容量大、涉及面广、教材内容与课标不符、所选素材落后于时政等,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理性把握教材, 准确领会教材, 合理利用教材。

如果说教材是教学的基础, 那么课标就是教学的指南, 研究课标就是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牢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总而言之, 只有熟练把握教材和课标, 提高综合运用教材和课标的能力, 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

二、转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结合学科素养教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理念, 教师应适应形势发展需求, 跳出应试教育的樊篱,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学生的能力提高, 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协调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

理念转变的落脚点是教法的创新。为此, 教师应彻底打破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 力求教学方法与课改要求相适应, 与学生的客观实际相适应。

1. 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解决问题, 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同时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2.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自己的教学定位, 明确扮演好“师长”的角色,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灵活多样地采用启发式、探究式、问卷式、互动式、情感体验式等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思维,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敢抒己见。

3. 注重教学活动形式的综合性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过程, 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新课改下的教学活动要一改过去单一、简单的组织形式, 把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活动来达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目的。一般来说, 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应尽可能地明确活动目标, 丰富活动内容, 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主导、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把教学活动从课内引向课外, 从外显的行为引向内在的思维, 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完善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1)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又可以让学生从图片、声音、视频中更直观地领悟教学内容, 把握学习重点, 提高学习兴趣。

(2) 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在活动中增强对教材知识实用性和信任度的认可。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个单元的“综合探究”, 明确探究主题, 放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资料, 公开讨论、辩论, 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 加强学法指导。政治课的特点是知识的记忆量多而大, 但又不能死记硬背, 要求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这样才能记得久、记得牢。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 概括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都可以进行尝试。但是任何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整体, 理顺知识脉络, 找准知识联系的基础上。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学会概括知识共性, 找准知识个性, 从而找出记忆的一般规律, 使知识的记记变得简单、轻松。

四、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学习: (1) 加强时政学习; (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3) 加强课改理念的学习。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问题;解决措施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的物理课程教学已经开始逐渐将重心从物理知识的灌输和学习转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良好的分析和思考的习惯以及实践技能。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物理的奥秘,遇到问题勤于分析和思考,再结合实践,深化学生的物理知识。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和思考,从根本上学会物理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物理实验、模型以及其他辅助工具的重要性,达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随着学校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多下功夫。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现状及面临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足。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从古至今以来对于教学的明确定位,同时也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以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大多都是照本宣科,在教学方式上也总是采用制定教学计划、制定题海战术等,不仅使自己在教育工作方面上难有创新和上升空间,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艰难、压力大等情况。而随着新课改林的提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重分数、轻能力的教学理念必须发生改变,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价值的教学思想观念才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对新课改理念有着充分、深入的了解,从而加强自身思想认识,转变教学理念。

1.2 角色定位模糊。在进行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时,由于教师对新课改理念认识不足,且所参与扮演的角色存在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没有真正进行良好的互动,导致许多学生存在角色定位模糊现象。学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是共同参与教学并进行互动,这样才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自己在新课改中的角色定位仍然十分模糊,没有紧跟上时代步伐。

1.3课堂氛围较差。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价值,但是一些高中物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与方式影响严重,导致其对新课改理念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为主; 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对新课改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氛围较差,仍然过于单调、陈旧。这样的情况,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一些新的物理教学方式也不能较好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学启发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外,整体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仍和原来一样,不仅无法适应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需要,也使课堂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提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2.1提高高中物理老师的自身素质。高中物理老师是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主体,提高高中物理老师的自身素质是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新时期的高中物理老师不仅需要具备符合新课改标准要求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全面的综合能力。这样,面对新课改中繁多的内容,就能够准确的把握其中的精髓,胜任高中的物理课程教学。当然在物理教学的试验探索、实践活动、调查活动、文献探究等实践活动中,也需要高中物理老师的引导作用,全面综合素质较高的物理老师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实践教学的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跟得上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并不断深化。

2.2注重网络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比比皆是。重视网络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广阔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打造一个更为开阔的平台。这样不仅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大了学生接触的信息量,还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内前沿的物理动态,将原有的物理学习变成生动形象的物理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减小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为辅助教师授课提供了帮助。3.贴近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物理问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研究和分析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在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不仅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这样就能够保持学生在学习中的精力旺盛和集中,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3精心设计习题。在新课改理念下,以往那种教学大纲、题海战术方式必须进行改变,高中物理习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若是学生物理基础偏差,那么面对习题就会感觉手足无措,更不用说是采用题海战术,这样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选择习题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到精心设计、严格挑选习题,将教材中一些不在新课程要求下、专业性知识强、难度极高、答案繁琐的习题进行删除,对于一些经典的、重要的习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并且还能结合实际情况对题型作出改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很好的适应新课改的教材内容,还能充分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面对习题时是一种应对自如的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固有的智力资源,教会他们怎样走,放手让他们大胆地走。只有真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逐步地到达那种“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

参考文献:

[1] 张涛.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科技论坛,2012 (12)

[2] 陈 琼.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探讨[J].课改前沿,2012(12)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篇4

作者:杨建文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1期

摘 要: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教学设计的概念与作用;其次,分析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最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三方面说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如何开展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教学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四个关键词即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它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学生引出并澄清问题;(2)帮助学生组织材料,帮助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3)作为一种灵活的资源为学生服务;(4)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小组成员而参与活动;(5)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感受。

三、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如何开展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开展教学设计需要注意教学目标设计。(1)全面考虑诸因素,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尤其注意高中生物课程的新课改大纲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的龙源期刊网 http:// 制订与出发点以学生为基础;(3)教学目标需要具有层次性,即需要设定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还要设定单元目标、课时目标。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需要涵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1)导入设计;(2)教学情境设计;(3)例题和习题的设计;(4)提问设计;(5)学习环境的创设;(6)数学学习情感培养设计;(7)学习方式指导的设计。3.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具体包括:(1)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表现分析法、课堂观察、谈话法等方法实现;(2)自评与互评;(3)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成果展示法、智力竞赛法、书面考试等方法实现。在具体章节教学后,教师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结合进行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赵辉.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4).[2]董承敏.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5).(作者单位 贵州省福泉市福泉中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 篇5

新课程改革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全新的视角与理念来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要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应试能力的同时,为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现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浅谈如下。中国论文网 /1/view-12875040.htm

一、渗透STS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强调物理教学应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自然规律和生活现象开始,探索和认识物理规律,进而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与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体会物理科学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明确提出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教学理念。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尤其是高中生具有相当的生活阅历,其认知水平已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机渗透STS教育,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与生产现象入手来引入物理学习,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切感,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第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物理学习。“从生活中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这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提供一个方向,即教学要围绕生活进行,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来学习新知。

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大大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使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致。如在学习“静摩擦力”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上台来亲自操作,用手提课本、玻璃瓶等,学生很容易地提起来了,然后让学生在掺有洗洁精的水里洗手,然后再提玻璃瓶,瓶面很光滑,不容易提起。对于这两个操作,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对此都非常熟悉。此时我告诉学生我们能提起东西是因为静摩擦力无处不在,但是有时却无法提起,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两种情况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曾遇到过,但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理解与掌握知识,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的学科,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与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更强大的学习动力。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提出:要善于运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由传统教学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转变为以图片、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手段来传递信息,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面为立体,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化繁琐为简单的特点。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来参与教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学习的热情,又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更多地接收信息,进而有利于学生能

力的培养与课堂效益的提高。

第一,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一章每一节都有教学重难点,这些重难点问题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的保持与激发。对于重点,在多媒体课件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色彩与特殊的符号或者用动画、图片等来突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物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采用传统教学的静态图片与平白的叙述,很难将一些抽象复杂的问题讲清讲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学生理解起来颇有难度的知识点条理化、清晰化、动态化、宏观化地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从大量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其内在的联系,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如“简谐振动”的教学,此节的教学重难点是回复力、速度、加速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来模拟弹簧振子的振动过程,并动态显示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四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的变

化规律,这样的动态显示形象直观,利于学生理解。

第二,运用多媒体做好实验。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全面清晰而准确地展现物理过程与物理现象,尤其适用于一些现实中不能进行、不易操作或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的实验,如“光的波粒二象性”教材中所给出的实验,我们在现实中无法完成,如果只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文字描述和图形来学习,学生很难得到直观形象的认识,而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以动态而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加强理解与记忆。

三、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判断、总结与概括能力。

第一,以教师的演示实验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整节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精神的集中与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教师演示实验来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第二,重视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实验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尤其是把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从属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加速度的相关内容时,我提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作出了种种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践证明:运用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中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定理与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求学精神。

总之,我们要借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指导思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树立大的物理教学观与学生观,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 篇6

丹寨县民族高级中学生物教研组 余 静

【摘要】作为高中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学科。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当下,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在课时安排上,应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用宽容、激励开展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开展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课堂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字】新课改

高中生物

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生物学科教学有新的目标和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要求,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来看能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我们知道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当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迫在眉睫,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究,下面就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谈谈自己浅薄的几点认识。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重结论轻过程”,即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而忽略知识的形成,忽略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机械记忆“标准答案”;而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和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分析、概括”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学素养的目的。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这是转换教学模式的基础。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老师只是传授口头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这与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生物教学是相违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处于认知年龄段的学生,我们不能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在课堂内外探求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把过去的教育模式转变过来,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去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把过去单纯教学的课堂作为一个培养能力的实践场所,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的新型生物课堂。

我在这几年工作实践中提出了“让学生爱生物,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最终目的,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主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为核

心目标。在课堂中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及时沟通。在课下,我会让学生写一些小纸条,把自己的一些反思和想法写上去,然后交给我,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方便,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多种教学手段巧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照片、动画和视频材料,把课本上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视觉、听觉并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授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时,用flash动画等演示就非常适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我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做成flash,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形象地把细胞分裂过程表现出来,之后只需要我简单讲解,学生们就可以理解得很彻底。利用多媒体,我可以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因为学生们喜欢看形象的演示,而不是老师冗长而抽象的讲解,所以我提倡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堂的容量大,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当然,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对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搜索、筛选和组合;为每堂课准备精美的课件,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等等。

三、培养学生实践中的观察能力

为了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促进课堂的高效性,在生物的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基础。

如果学生不明确观察的目的,就会只看热闹。教师如果事先提出观察目的和重点,学生就会在观察中努力寻求鱼鳍的作用。这样,观察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单、双子叶植物在形态上的差异时,可以让学生到野外采集一些单,双子叶植物,然后让学生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方面来进行对比观察,也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2、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观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直接影响观察效果,无论是课外观察还是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复习或预习有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实验观察应事先安排好实验程序,明确观察的重点和难点,准备好实验材料和用品,必要时演示一次,以便摸索成败的经验。野外观察也应考虑好观察的程序和步骤,观察的要点,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这些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

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中,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较精密的仪器。若让学生自己摸索,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会因操作不当而损坏仪器。所以教师应事先让学生观看一次显微镜操作的录像或亲自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从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观察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心理品质各不相同,因而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只凭兴趣,抓不住重点;有的学生走马观花,观察不能深入;有的草率急躁,观察欠持久;还有的眼光狭窄观察不全面„„。因此,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

导是完全必要的。

对于观察缺乏系统性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外表向本质、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静态到动态的观察;对于观察时依赖性较大的学生,应加强观察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训练。

4、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好记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例如:在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对于所观察的数据要作及时而又准确的记录,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通过实验所得到的是测量值它与真实值之间还存在误差,所以对如何减小误差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是完全有必要的。

四、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高中学生是刚从初中毕业,他们的知识储备水平有限,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应该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课上用简单的图例和动画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重要性。而到了高二高三,我们就要以拓展学生知识为主要目标,可以在讲解完课本内容之后,额外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比如,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可以与化学的物质结构相结合,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与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相结合。

学生之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如何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较好策略。但明显分层又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及消极情绪等,因此,只能进行隐性分层。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低倍镜”,但并不是漠视、放纵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以一种宽容的情感,去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讲小话等,可结合所讲内容插入课外知识,或用幽默的语言吸引他们,等等,绝对不能用过激的语言伤害他们,打击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生物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诚恳的态度唤起学生的兴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对待学生的优点用“高倍镜”,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问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使不同的学生能“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在课堂安排上,应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

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灵活安排。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只是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地点不单单是教室,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地点。有条件可以把教学地点设立在教室以外,可以使学生感到非常快乐,增加学习兴趣。

总之,新课标需要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特点,去探索,去体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使生物教学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创造性的、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的、主动式的学;过程是心灵相通、情景交融、师生互长、平等和谐的交流式的过程;发展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试验教学 篇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又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 因此,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加强科学探究, 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不但没有削弱, 反而提高了。实验既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的保证。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 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实验教学, 落实课程标准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能力, 促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有新的体验与收获。

物理新课程教材在河南省已使用了几年,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教材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区别, 强化了实验的探究性, 还有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等。学生经过科学探究, 不仅在知识的获得、操作的技能上有了更多的历练,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科学方法, 体验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了科学方法, 树立了科学态度。

物理实验改革是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物理实验改革, 不能就实验谈实验, 而应当将其置于整个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加以思考, 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首先, 学生实验时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实验的研究性较弱, 仅停留在能做好实验的层次上, 二是实验量小, 难度不大;其次, 与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不够;再次, 实验内容的范围较窄, 仅以物理实验为主;最后, 实验的学术化倾向较重。目前的物理实验, 无论在实验课题和内容的选择上、实验方案的设计上, 还是在实验教学的要求和评价上, 实验的学术化倾向都较为明显。“过分侧重于学科训练的实验, 不仅功能过于单一, 而且未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未来的科学家, 至少其中大部分不是物理学家”。

随着物理课程与教学目的由精英教育向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变, 高中物理实验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1. 物理实验的趣味化。

物理实验具有动机功能, 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但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的物理课程与教学, 导致物理实验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 甚至一些学生放弃了物理学习。因此, 如何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 成了物理教学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为此, 采用“趣味实验”这一新的物理实验形式, 并注意积累、总结、梳理已有的一些做法, 使趣味实验系列化、多样化是物理试验教学改革深入的一大课题。

2. 物理实验的生活化。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物理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物理现象、物理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进程与物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人们本身就生活在物理世界之中。因此,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 要创设一些新的物理实验形式, 如“生活中的物理实验”、“家庭小实验”等, 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3. 物理实验的微型化。

微型实验同常规实验相比, 具有仪器简单、材料少、省时省力、现象明显的特点。由于微型实验一般取材容易, 操作简单,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自制仪器和动手做实验, 既训练了动手能力, 培养了创新思维, 又增强了自信心, 体验了成就感, 同时增强了参与意识, 大大激发了进行物理实验的兴趣。

因此, 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告诉我们, 非常有必要对新课程下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

1. 把握教学要求, 优化实验器材的教学方法。

实验器材是进行实验的物质保障, 能够正确使用器材是进行实验的基础。新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器材有很多种类, 对实验器材的编排, 可以使实验器材的教学更科学, 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过去我们总是要求学生按步骤操作、按要求、照教师的讲解去做, 阻碍了学生的探知, 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际上, 学生今后生活中、工作中需要摸索新器材使用方法的时候是很多的, 这种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 改进验证性或测量性实验的教学方法。

老教材中的大部分验证性或测量性实验都被转化为新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虽然教材中的验证性或测量性实验较少, 但这些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 要切实加强验证性或测量性实验教学方法的研讨学习, 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 加强学习研讨, 增强科学探究的教学效果。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 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方式, 而且是教学内容, 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精神贯穿于新教材的始终, 新教材中的探究实验教学要求就体现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搜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探究理念。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新论 篇8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实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94

物理作为一门理工类科目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时期,想要促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成长成才,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当下正值新课改大力推行的重要时期,想要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教学形势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以便于更好地助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好物理,进而提升物理学习成绩,并养成自觉学习物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能否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本身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关,与教师自身具备的个人素质休戚相关。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自身的教学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更为上心一些。立足于具体的物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助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佳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兴趣和习惯呢?接下来笔者将主要与大家一同探究这个话题。

第一,调整教学模式,变单向度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将翻转课堂新模式很好地应用到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去。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选择采取单向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位置,而教师则占据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位置,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安排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一般来讲,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是埋头苦读苦记的角色,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理论知识和定律,学生则千篇一律地记录笔记,双方之间的互动往往比较少,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物理教学,但却与当下的教育教学新形式不相适应。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在当下,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培养的是综合素质强的人才。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于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做到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诉求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减少教师自身在课堂上发言和讲课的时间,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对知识内容进行消化和理解,给学生充分地发问和探究的时间。

此外,教师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时的应用到物理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实施之后开始流行于各地区学校的新的教学模式,它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教学业绩,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变得更为广泛,教师的教学思路变得更为清晰,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一目了然,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控课程内容,继而提高学习能力。

第二,实验教学是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当合理采用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寻找真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个人主讲物理课程理论的形式为主,学生在这期间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但是新课改背景下,由于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素质已经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实验的形式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实用而有效的模式。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拥有更优秀的表现。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实验在教学中的使用,在讲解理论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边讲解边观察实验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避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形式,这对于学生的物理成绩提升以及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策略。

当然,除了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更多的实验过程,我们还要给学生更多动手锻炼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课程及做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问一些相关的内容,也可以在课程总结部分,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其进行实验过程的大胆尝试,这是对学生课程学习内容效果的检测,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学效果的自我检验。与此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要给每一位学生更多亲自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使得学生们能够在亲自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对实验内容有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进一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的把握和理解,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格外注意的一个方面。

第三,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自我和表现自我的平台,也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我们当下教好高中物理课程的好方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既要尽己所能尽可能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验的机会,同时还要不断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和考查,以便于更好地为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定期组织物理实验竞赛的形式,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互相了解和学习的平台,使得学生们能够在竞赛中及时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并及时地汲取他人身上的优长,便于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当然,除了实验比赛之外,我们也可以采取知识竞答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自我检验和互相学习的平台,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调整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知识,最终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

上一篇:二年一班日记下一篇:怀旧的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