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12篇)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做到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较好的想像力。

教具准备:一盆盛开的夹竹桃、投影仪、录音机、轻音乐磁带、课文录音磁带、vcd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资料,介绍夹竹桃这种植物。

[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二、读中感悟

(一)学生通读全文,指名回答(韧性、幻想)

[自主、合作的学习是现在小学生的基本能力。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以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为主,注重学生对课文的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学习夹竹桃的韧性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小组内讨论交流。

2、汇报找的结果。

3、品味重点语句。

(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1>指名读

<2>圈出“春风、雷雨、清冷”这几个词,说说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

<3>请你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4>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5>练习用“无„„不„„”造句。

(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1>圈出“春天、秋天”两个词,说说它们告诉些什么。

<2>请你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用“无不”造句,比较“无„„不„„”和“无了”两个词的异同。

<3>练习朗读此句。

[通过对得点语唏的“找”、“读”、“品”,培养为主的探究能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语感能力。]

3、小结:夹竹桃不管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夹竹桃都能始终如一的开放,它这种精神是不是可贵呢?

4、自读手段(第4自然段)

(三)由夹竹桃引起的幻想

1、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

2、指名回答,学习二、五两个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1>自由读、指名朗读。

<2>你看到眼前这盆夹竹桃(出示夹竹桃实物)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像)

[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使学生放任想像的翅膀,使他们敢想、会想、想出奇异,发展创新思维。]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制造月光下夹竹桃的情景)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像。产生的幻想 幻想的依据

<3>汇报学习结果。

<4>你最喜欢哪种样子的夹竹桃,读给你的同桌听。

[这一部分教学,通过小组内读、议、填等一系列程度锻炼了组员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水平。]

(四)学习第三节

三、小练笔

写一种花,突出你最喜欢的一方面。

[迁移写法,使学生学会模仿课文进行写作,掌握不同的俄文的写作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2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夹竹桃》。

文本解读

《夹竹桃》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作者季羡林以温情的笔触, 将自己钟情之物———夹竹桃的花色之妙、花期之长、花影令人遐思描写得至纯至美、亦真亦幻,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夹竹桃的浓浓喜爱之情及对夹竹桃品性的深深赞美之情。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 也不是最美丽的花, 但是对我说来, 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作者开门见山指出夹竹桃既非“名贵”又非“最美丽”, 然而却是作者“最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令读者疑窦顿生。夹竹桃花色本平淡无奇, “两盆夹竹桃, 一盆红色的, 一盆白色的”, 然而在作者眼中却奇妙无比, “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 宛如火上有雪, 或雪上有火”。作者用其无比浪漫的想象, 赋予夹竹桃诗一般的情怀, 画一般的美丽, 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浪漫主义的童话世界里。

令读者倍感疑惑的是, 接下来作者却意外宕开一笔, 用极其绚烂的语言浓墨重彩地描写小院内各种花品种繁多、色彩缤纷、香气逼人。细细品味, 我们不得不佩服先生独具匠心:写百花, 只为一花———夹竹桃!“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 一朵花败了, 又开出一朵, 一嘟噜花黄了, 又长出一嘟噜……”尽管花色奇妙, 但是它“无意苦争春”, 悄悄地开, 悄悄地落, 默默无闻, 淡定从容, 从不张扬。这是多么谦逊的品格, 真是“摇摇儿女花, 挺挺君子操”啊!“一朵花败了, 又开出一朵, 一嘟噜花黄了, 又长出一嘟噜。”“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 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无不奉陪”。两个“又”和“无……不”“无不”等字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夹竹桃的另一面:如一位历经风霜的强者, 安静从容地开、始终如一地开、锲而不舍地开、洋洋洒洒地开、顽强不屈地开……“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 月下的夹竹桃另有一番情趣。在月光朦胧的小院里, 在“袭人”的花香中, 作者沉浸在清幽静谧的意境里, 心与神俱飞, 从“远渡重洋”到“水中的荇藻”, 到“一幅墨竹”, 优美的语言、美妙的幻想、美好的情感引领读者徜徉在这亦真亦幻、美妙绝伦的境界里。最后, 卒章显志, “这样的韧性, 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我爱上了夹竹桃”, 水到渠成, 余韵无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子, 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和动人的花影, 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揭题回顾, 整体把握

1.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夹竹桃》。

2. 回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作者非常喜爱夹竹桃。他为什么喜爱夹竹桃呢?

出示:这样的韧性, 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我爱上了夹竹桃。

评析:“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领”就是文章的眼, 凝聚着作者最纯粹的情感。“领”也是教师与学生、文本展开对话的切入点。课始开门见山切入课文末段:“这样的韧性, 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我爱上了夹竹桃。”正是找准了本文的“领”。教者抓住了这个文眼, 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为组织教学理清了思路, 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二、品词析句, 感悟韧性

1. 思考:

提到韧性, 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或事物?

(坚忍不拔、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2. 研读:

那我们就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画出有关语句, 反复阅读, 写下体会。)

3. 指导:

预设一: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 一朵花败了, 又开出一朵, 一嘟噜花黄了, 又长出一嘟噜。

重点体会两个“又”:

(1) 一朵花败了, 如果你是夹竹桃, 你心情会怎么样?

(2) 可是, 夹竹桃伤心了吗?绝望了吗?气馁了吗?自暴自弃了吗? (生:没有) 哪一个词看出来? (生:又)

(3) 这是一株怎样的夹竹桃? (生:不服输、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4) 指导朗读。这是美的接力, 生命的接力。夹竹桃没有衰败, 只有烂漫。它用美丽延续美丽, 生生不息, 散发着蓬勃的生机。让我们好好读一读这句话。

评析:一个“又”字看似简单, 其实意蕴颇丰:花开花落, 花落花开, 循环往复, 且乐此不疲。它又是那么顽强———败了, 再开;黄了, 再长……抓住这个“又”, 引领学生仔细咏, 反复追问, 重锤敲击。在品味中, 学生真正走进了夹竹桃的内心, 触摸到了夹竹桃的情怀, 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温度。

预设二: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 也不看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 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 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无不奉陪。

重点体会“无日不迎风吐艳”:

(1) 这句话什么意思? (天天都迎风吐艳)

(2) 这可能是一个怎样的日子? (和煦的一天、狂风暴雨的一天、下着冰雹的一天……)

(3) 引读:无论什么日子, 无论是在和煦的春风里, 盛夏的暴雨里, 还是在深秋的清冷里, 夹竹桃…… (读)

(4) 讨论: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指导:变的是天气, 不变的是夹竹桃的笑脸;变的是季节, 不变的是夹竹桃迎风吐艳;变的是温度, 不变的是夹竹桃的精神;变的是伙伴, 不变的是自己。

(5) 再读: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 怎样的风雨, 怎样的挫折, 它都一如既往, 始终如一, 这就是韧性。让我们读出这种韧性。

评析:“无日不”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了夹竹桃始终如一、决不放弃的品质。抓住“无日不”, 依托文本语言, 借助丰富的想象, 强化感知, 引领对话, 使得夹竹桃的坚韧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预设三:每年春天, 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 报告春的消息……总之, 一年三季, 花开花落, 万紫千红。

通过对比, 感悟韧性———

(1) 院子里其他花又如何呢?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花团锦簇、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2) 他为什么将小院写得如此美? (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

(3) 让我们把这种强烈的对比读出来。师分春、夏、秋三次读第三段文字, 生读反映夹竹桃韧性的重点语段, 通过对比朗读, 进一步感受韧性。

评析:衬托、对比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 仅仅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带领学生重组了教材, 通过师生对比朗读, 使得对比的效果更突出、更形象。在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 夹竹桃的形象已定格成一幅幅画面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三、读写结合, 欣赏幻想

1. 过渡:

夹竹桃的妙处还体现在它能引起作者的幻想。读第6节, 用“”画出作者的幻想。

2. 交流:

分别写了哪些幻想?

3. 展示:

简直太神奇了。你喜欢哪一次幻想, 好好读一读, 然后朗读给大家听。

4. 思考: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幻想呢? (着重理解“袭”、“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5. 练笔:

在朦胧的月光下, 在夹竹桃的浓香里, 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沉迷其中, 沉醉其中, 也一定会产生许多幻想, 那就让我们写下来吧。

6. 交流小结:

多么美丽的花影, 多么美丽的幻想, 难怪作者说:这样的韧性, 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我爱上了夹竹桃。

评析:优美的文字无需多言, 只需美美地读, 慢慢地品, 让学生“慢慢走, 欣赏啊”,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从而体会夹竹桃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 受到美的陶冶。让“写”挤进课堂,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走近作者, 拓展升华

1. 文如其人, 本文的作者季羡林, 有着像夹竹桃一样的人生经历。出示相关文字, 你能发现一点夹竹桃的影子吗?介绍作者季羡林。

2. 作者喜爱夹竹桃, 实际上是喜欢夹竹桃的精神, 实际上是希望自己做一个像夹竹桃一样的人。最后让我们再读课题, 愿夹竹桃的精神对我们有所启迪。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3

一、 由此及彼,温故知新

1.听写词语:应有尽有、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花开花落。

2.你发现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是呀,那些花开得热热闹闹、万紫千红,可在季先生心中,这两盆花是——(引读并板贴)“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是为什么呢?

3.文章中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谁找到了?(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4.在季老眼中,夹竹桃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之处就在于——(板书:韧性 幻想)

【点评】从复习到新授,由词语到句子,自然、合理、巧妙地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显现出来,学生既温习了前一课时学到的知识,又在老师无痕的引导下捕捉到了需要感悟的重点段落。

二、 循序渐进,品读“韧性”

1.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那么夹竹桃又具有怎样的韧性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2.轻声朗读第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体现了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再读读画的句子,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

3.交流:

(1) 句1:“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抓住“又”,感受夹竹桃一朵接着一朵,常开不断的韧性;抓住“嘟噜”感受到每朵花都很饱满、很可爱,一串花挨挨挤挤,热热闹闹的景象,进而感受语言大师用朴实的数量词展现花开的活力与韧性的高明之处;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感受夹竹桃旺盛却毫不张扬。)

(2) 句2:“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3) 句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4.在夹竹桃身上,韧性是什么?(出示“韧性就是……”的句式引导联系文本说话)

5.延伸拓展,边出示资料边在音乐声中叙述:

1936年他找到了自己毕生要走的道路,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生冷的印度学及中亚古文字学。

1945年,他身处物质匮乏的德国,“在饥饿地狱中”挣扎,经受着战祸之苦,却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十年浩劫使他饱受磨难,可他却偷偷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

1992年,81岁高龄的他完成《牛棚杂忆》的修改,此书被认为“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2003年,92岁的他因病住进医院,每天清晨6点起床工作。凡输液,必伸左手,留下右手写东西。著成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

2006年,精通12国语言的他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6.同学们,回忆着季先生生命中难忘的片段,你对“韧性”是否又有了新的理解?(出示:韧性就是……请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用上“无……不,无不……”写下自己的感受。)

7.是呀,韧性就是从清晨到傍晚,从青年到老年,无不笔耕不辍。韧性就是不管生活如何变化,认准了目标就始终如一,无一日不奋进。正是因为夹竹桃有着与作者相似的一份难能可贵的韧性,所以在季先生心目中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点评】理解夹竹桃的“韧性”,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读读品品,感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推想这些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出示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平资料,学生读后,有了一种“顿悟”之感:作者喜爱夹竹桃,赞美夹竹桃的韧性,是为了告诉我们“韧性”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困难低头,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在细细地咀嚼和领悟中,学生走进了季羡林的精神世界,加深了对“韧性”的感受,也加深了对人物的情感体验。此时,结合造句的训练,让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夹竹桃的韵致和作者的情致都融入其中了,学生理解与鉴赏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三、 融会贯通,感受写法

1.既然夹竹桃是季先生心中认为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那他为什么还要在第三自然段写那么多别的花?

2.对比、衬托的手法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接触过,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就是为了衬托高原上那一株柳顽强的生命力。那么,季先生笔下的衬托有何特别之处呢?你可以把3、4自然段放在一起,细细读读,看看字里行间有什么微妙的联系。(对比、衬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呼应、联系的。)

3.引读:正是因为有了一年三季十四种花的花开花落的衬托,才显出了夹竹桃从春天(引读)——一直到秋天,从(引读)——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的可贵。正是因为有了一年三季十四种花团锦簇的衬托,才显出夹竹桃一年三季既看不出(引读)——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的顽强。正是因为有了小院中十四种花的争奇斗艳,才显出夹竹桃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悄悄地(引读)——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的谦逊朴实。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部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领悟”既是学习过程,也能体现掌握知识的能力。教者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于“对比”“衬托”的写法的认识,而后又通过“一唱三叹”式的朗读,进一步加深了对这种表达效果的印象。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应凭借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既感受到文本的语言之美,又领悟到文章的形式之美,这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

四、 删繁就简,品味“幻想”

1.季先生会爱上夹竹桃,还因为——

2.让我们走进课文第5自然段,看看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闭眼听老师读)

3.你最喜欢哪一处幻想?多读读。

【点评】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读议议背背,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在这一段的教学中也是最有效的。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读书,才能将作者对于夹竹桃奇妙的幻想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只有这样反反复复的朗读,才有可能将书本中的美词佳句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才能对文字中所表达的韵味、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

五、 拓宽延伸,引导读书

1.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打开课本第99页,自己读读“作家卡片”。

2.(引读)季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夹竹桃》便集中体现了这种风格。著名作家宗璞读过这篇文章后称赞季先生“写活了夹竹桃”,是“夹竹桃知己”。

3.其实,季先生的《老猫》《槐花》《清塘荷韵》都洋溢着他的质朴、典雅、率真、睿智。课后,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世界,读读这些作品,去收获更多的感动。但愿季先生的作品能成为你生命中一道值得留恋、值得回忆的风景。

4.最后,把季先生的写作心得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

【点评】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又将带着新的追求走出课堂。语文本身就是要读书的,教师借助课堂上学习的动力及时地给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无限的美景就在眼前,孩子们怎么会不感兴趣呢。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即积累拓展:增加积累量,拓展积累范围,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19、夹竹桃 第2课时教学设计 篇4

(第2课时)

皇宁小学

符丽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文字之美。

2、初步认识对比的作用,通过朗读感受对比的独特表达效果。

3、通过重点语句的研读、品析,感悟夹竹桃的特点和内在品质,感受作者对夹竹桃浓浓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2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12人,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教学重点:

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特殊的情感,感受季老的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课件出示)课题,板书:

19、夹竹桃

2、听写新词

3、(课件出示)齐读新词。

二、回顾课文,整体把握。

1、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非常喜欢夹竹桃,他为什么喜欢夹竹桃呢?板书:花色美、韧性、幻想。

2、(课件出示)齐读: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三、品词析句,感悟韧性。

1、思考:提到韧性,同学们想到了哪些词语?哪些人?

2、研读:那我们就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它的韧性呢?

3、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4、(课件出示)a夹竹桃却在那里„„又长出一嘟噜。(1)“一朵花败了”,如果你是夹竹桃,你的心情回怎样?(伤心、难过)可是夹竹桃伤心了吗?难过了吗?(没有)你从哪个关键词看出来?板书:又

(2)说明这是一株怎样的夹竹桃?(不服输、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3)小结:对,这是美的接力,生命的接力,夹竹桃没有衰败,只有烂漫。它用美丽延续美丽,生生不息,散发着蓬勃的生机。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话。

5、(课件出示)b在和煦的春风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表示什么意思?(天天都迎风吐艳)板书:无„不„

(2)请用“无„不„”进行口头造句。

6、(课件出示)c从春天一直到秋天„„无不奉陪。板书:无不

(1)讨论:请同学们看b和c句话,想一想:这里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2)小结:变的是季节,不变的是夹竹桃的迎风吐艳,变的是温度,不变的是夹竹桃的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怎样的风雨、怎样的挫折,它都一如既往,始终如一。这就是夹竹桃的韧性。让我们读出这种韧性。(齐读第b和c句话)

(3)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是个什么句子?请把它改成陈述句。

7、请同学们来看看院子里其他的花又如何?(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1)请各用一个词来形容下,春天及夏天,花的景象。(2)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画面。

(3)思考:作者为什么将小院里其他的花写的如此美呢?(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

(4)那么,让我们把这种强烈的对比读出来。(可分组读第3、4自然段)

三、欣赏幻想,感悟情感。

1、过渡:夹竹桃的妙处不仅体现在它的韧性,还体现在它能引起作者的许多幻想。

(1)请同学们字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作者的幻想。(2)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幻想?板书:地图、荇藻、墨竹

(3)简直太神奇了,作者为何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幻想呢?(因为浓浓烈烈的香气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加之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所以引起了作者的许多幻想。)

(4)小结:多么美丽的花影,多么美丽的幻想,难怪作者说:“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5)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走近作者,拓展升华。

1、“文如其人”,本文的作者季羡林先生,有着像夹竹桃一样的人生经历。

2、(课件出示):季羡林先生的简介。

3、小结升华:作者喜爱夹竹桃,实际上是喜欢夹竹桃的精神,实际上是希望自己做一个像夹竹桃一样的人。

4、最后请同学们在读课文第4、5自然段,愿夹竹桃的精神对你有所启迪。

五、总结全文

夹竹桃平凡,却具有顽强而持久的韧性;夹竹桃默默无闻,毫不张扬,却始终如一,却持之以恒,这就是作者眼中的夹竹桃,这也就是我们眼中的季羡林。他爱上的院子里的夹竹桃,却让我们爱上了像夹竹桃一样的他!作者的文字清新,犹如夹竹桃一般,课后同学们把文章的4、5自然段积累下来,如果你对本文中其它的文字也爱不释手,那也可以尝试着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19、夹竹桃

花色美 红似火 白似雪

又、无„不„、无不

灯(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高二1&3班语文课教师:田克君

A.课时安排:11月21日共1课时。No.66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以灯为线索组织材料,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思想教育目标: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灯》,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对中国人民的胜利仍然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3.能力培养目标: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C.教学重点:散文的欣赏。

D.教学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提高赏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风格特点。

E.教学方法:新授课,《灯》,“形”较散,起笔便写感受;接下去,又从对眼前灯光的观察写到与灯光有关的故事与传说,议论感慨杂列其间,学生不大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象征手法连贯全篇,含蓄抒情的语句也较多,增加了学生理解作品主旨的难度。因此,在讲解课文之前,要让学生了解巴金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及有关的时代背景。课上应指导学生梳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F.教具使用:相关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检查背诵

《灯》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具体的材料或语句弄清象征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一课时布置的作业(结构及内容概括),完成“教学要点”中第1项所提出的任务。

1.复习提问:《灯》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教师以板书形式展示学生回答的要点:

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

教师小结:

作者正是以“灯”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将现实的感受和一些故事贯串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

2.检查作业完成情况(请两至三名学生谈文章的结构,并说出划分的根据--亦即每一部分的内容提要)。

如果学生回答有不合理的地方,就结合已板书的“线索要语”进行后发、校正。

板书如下:

第一部分(1-3段):从噩梦中惊醒,看到黑夜中的几点灯光(“眼前”)。

第二部分(4-8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行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第三部分(9-12段):讲述有关灯光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情转变(结束了“回忆、联想”,再次写“眼前”--“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教师在小结时要指出以下两点:

第一,从上面的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虽然伫立在一个定点上,但思绪驰骋,选取的材料不受时空限制,有所见也有所想,有切身体验也有他人的故事,虚实相济、古今结合。如果在这个意义上说“散”,那《灯》可谓“形散”之典范;但这些材料都聚向一个中心--尽写对灯光的特殊感受,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艺术特点。

第二,要注意,作者写眼前的灯光时,即对议论、抒情,其意都比较显露,可以说是“直抒胸臆”(注:可以让学生读这些句子)。写传说及友人的故事时,不多议论,讲究含蕴,留给读者品味的空间。

二、理解全文的象征意义。

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时,要安排好启发性较强的思考题(题目宜小不宜大)通过口询、讨论进行。

1.第1段中“窒闷”一词真是指居室空气不足吗?

(“窒闷”一词的含义很深,暗指当时的政治空气很沉闷,失败主义情绪给人们造成的精神上的重负。点出了时代背景,为全文以象征手法行文奠定了基础。)

2.灯光,本来是作用于人们视觉的,但作者着力写灯光在感情世界上的作用,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以明了作者就是要以灯光为象征,向人们指出抗战的光明前景。必胜的信念犹如黑夜的灯光,犹如迷路行人的标灯。)

3.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写灯光给予他特殊感受的词语并体会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例如:第6段“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

4.作者写了两个古老的传说,颂扬灯光(火炬)的伟力,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请讲讲第11段在文章的作用。

(这一段写得必要、精湛。没有这一段,两个传说就会游离开文章的中心,只不过是“凑凑材料”而已;有了这一段才能说明作者出于抒情、说理的需要才精心采选了这样的材料。这一段的设置反映了作者驾驭材料的高超能力,放得开,收得拢。“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这几句话是全文的精髓,灯光的象征意义至此已基本揭示出来了。如果读者能体会这几句话,也一定能产生与作者共同的感受─《灯》不单属于巴金,这篇文章中透射出来的“光”与“热”也会“恩泽”每一位追求光明前景的中国人的!)

5.“友人的故事”写得很细,二、三十年前的情景与最近的晤面一一交代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把“真实”的材料用“繁笔”写出来,一是强调作者对灯光的特殊感受是长期形成的,灯光与作者的感情早已融为一体-“物我同一”,因此作者由“窒闷”到欣慰“微笑”的感情转变是完全合理而可信的;二是加重“真实材料”的力度,使象征意义落到实处避免“虚幻化”,如果全文都写畅想,便会显得“轻飘”,作品的现实意义也将被削弱。

几点说明:

第一,这节课难度较大,应多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尽量抓课文中的原话来分析、阐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和练习〕的第四题(含5个小题)应让学生在课下笔答,并安排专时逐题讲评,讲评前教师应抽检部分学生的作业。这一题的参考答案在“教参”中有载,这里不再重复。

第三,如有必要,可以再安排一节课进行比较阅读(与《白杨礼赞》、《海燕》作比较,进一步弄清象征手法的行文特点及作用,区别一般的比喻句与有象征意义的比喻句,不要把象征与比喻混为一谈)。

第四,在讲课中应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这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倡的科学的教学原则)。把写作背景先交给学生,是“大”,让学生先把握住全文的象征意义,也是“大”;没有这种先“抓大”的基础,对含义深刻的语句是难以彻悟的,对一些关键性词语的含义也体会不深,甚至会忽略过去。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6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在设计教学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提出,解决不懂的问题“要靠你们自己反复读,用心想”。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这节课学习的主人,应该按照老师指出的方法主动去探索知识。,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要读得让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些句子。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还比如学习新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设计中我们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都愿意领读,那为何不能让他们当老师,教师来作学生呢?这种角色的转换,所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学生被动跟读的常规做法。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应该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朗读背诵课文的练习,包括最后的说一段话练习,都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

二、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解了钱塘江潮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比如课文语言的积累,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对课文中的新词,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先集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生进行理解。在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意思说出词语,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教学词语不仅节约时间,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因此教师教学词义时就要有这种意识,尽可能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教师先在课堂中创设出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这样教学词语,无疑为学生以后运用这些词语搭了一级台阶。不仅解决了意思理解的问题,更为学生以后的独立运用作好了准备。

从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学过的词语、句子用一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个练习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第一课时。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第一课时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优化第一课时的教学,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中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是这样安排课时的: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先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读懂理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

一.教案内容:《观潮》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感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

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大潮录象

八.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结束语

八、板书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7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教师:课文录音、卡片若干

板书设计:

现实:悲惨

凡卡

回忆: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凡卡》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你从凡卡回忆的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爷爷身边时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回忆快乐)

3、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爷爷把他带回村子里去。)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板书:现实悲惨)

4、今天,你想进一步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凡卡的生活悲惨在哪儿?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

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

1、快速读信,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

2、默读第8小节,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a、学生交流

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挨打,被伙计捉弄。

c、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

d、我们那可怜的凡卡正在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选择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亲爱的爷爷,„„”

3、默读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地写一些标注,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就在旁边打个问号。

a、交流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和体会。

b、学生质疑(估计):“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凡卡在乡下的生活很苦,可是当学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亲人疼爱的孤独。

c、在10和15节中选一个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两小节各指名一人读、评读。

4、讨论第二个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呢?结合课文及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

三、再问再议,拓展练笔:

1、自由读20、21两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

2、重点讨论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

a、学生联系“地址不详”,认为他爷爷不能收到信。

b、讨论:就算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带回去吗?

c、是啊,对于凡卡来说,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播放最后一节课文录音)

3、练笔(任选一题)

l 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l 读了课文,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凡卡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如教学时间不充裕的话,就作为作业。)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篇8

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3)

1、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么?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三、教学第二段(4-10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屏幕显示松鼠的话,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老师把找到的句子一个一个放在对应的图片下面。)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1、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2、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么?发最佳表演奖。(敢于花时间)

3、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四、学习第三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都对。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9

教学设想:

一个距离学生一千多年的故事,怎样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那时那刻,那景那情,唯有将学生带入文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方能体验。所以,此课的教学思路,就是创设情境,师生同步进入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进入戴嵩作画的地方,进入不同的角色,去让故事重现,实现学生与文本最近距离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悟不同人物不同时刻的心理想法。

2、从文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并有所启发。

学习过程:

一、联系学生实际,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

2、从了解学生的爱好出发,领会什么人才称得上是画家。

3、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知道什么人是牧童。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导语:一边是画画得很好的画家,一边是放牛的小孩子,这两个人似乎毫无关联,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反馈读书所得: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3、师生一起小结并板书:牧童批评画家。

三、创设情境,进行文本对话。

导语:一个画家的画,居然被一个牧童批评,是不是他徒有画家的虚名,其实画画得根本就不好呢?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看画家的画好在哪里?

(学生汇报时,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一„„就„„”进行说话训练。另外还让学生体会其它反映画家画画得好的词:没有不、争着、大价钱)

[这种抓重点词的体会,本身就是一种朗读的指导。学生知道了这些词所蕴含的意义,自然在朗读时能把握感情。]

2、指导学生对第一自然段朗读。要求:读了让人觉得画家的画确实画得好。

(学生练读,汇报读,师生互相评价)

导语:第一自然段让我们明白了,其实戴嵩的画画得挺好,但是还是被牧童批评了,不过,牧童批评的不是画家的画得不好,而是画错了。那么,戴嵩画错的是一幅什么画呢?

1、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要求用笔画出描写戴嵩作画的句子。

(读,体会,谈:轻松、认真、速度快等)

2、围观的人什么反应?

(学生抓词抓句)

2、师扮演戴嵩,学生扮演围观的人,对戴嵩的画进行夸赞。

[引导学生体会夸赞人的语气、神态,并由此拓展:围观的人还有哪些?他们又会怎么夸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导语:在人们夸赞声中,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谁出场了?

1、请一学生扮演牧童,其他学生帮助分析牧童该如何出场。

(抓出文中牧童的动作:挤、喊语言:画错了!画错了!)

2、牧童出场,人们的反应如何?

(学生表演。师朗读: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人们一下子都呆住了。)

分析:为什么会呆住?

3、在人们呆住的时候,如果你是戴嵩,你心情如何?文中的戴嵩是什么态度?

(抓重点词“和蔼”,学生表演当时的戴嵩。)

4、请学生扮演牧童回答戴嵩的问题后,讨论:牧童的批评的对吗?为什么?

[可以用提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如果说“画错了“的不是牧童,而是你们中间的一位,你们会相信吗?为什么牧童说的就令人相信呢?]

导语:戴嵩把《斗牛图》画错了,你们认为原因在哪里?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借此机会阐明两点:一,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从文中“传说”一词可以看出;二,戴嵩是唐朝有名的画家,擅长画牛,画得栩栩如生,原因在于能认真观察,细心揣摩。

2、尽管戴嵩把《斗牛图》画错了,但文中两个主要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生分析人物的品质。在分析时师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具有相似品质的人进行回忆,再次整体感知。如:打碎花瓶的列宁、动手做做看的伊琳娜等。)

四、剧情表演,升华情感体验。

1、师生共同确定剧情需要的角色。

(在确定角色时,可以把围观的人根据课堂上的拓展多确定几个。)

2、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背诵或改编台词。

3、师生同台演出。

(师可选择一个没有台词的演员:戴嵩的朋友,进行台词编写,作为第一个人物出场,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4、师生评价首场演出,然后分小组表演。

五、知识拓展,丰富语文积累。

1、学习这篇课文,你获取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10

一、复习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a一样。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

b不一样。

(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

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评析]至此,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书:迫不及待)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评析]教者眼光独到,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听课的老师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6、指导朗读

四、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

讨论: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小朋友又学到了哪些新词语?

[评析]这个问题问得好!放手让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学习(5——9)自然段,然后带着巨大的成就感与同学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憨厚:请你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模仿)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评析]词语教学很有特色,真实到位,一改机械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模仿、朗读、表演等形式中真正掌握了词语。

2、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xx(分角色朗读)

[评析]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五、总结全文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有远见)

[评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六、拓展延伸。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教学感想:

《三袋麦子》(苏教版第五册)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远的考虑。文章语言通俗,情节简单,但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和所描写的小动物鲜明的个性,学生感悟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因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指导学生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

本堂课没有使用任何电教媒体,仅仅自制了文中各主人公的图片精心设计了一幅板书,可谓朴实无华。但是扎实到位,尤其是字词教学颇费苦心。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什么“虚”?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体会特点。

①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什么问题要提?

②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么?)

③练读第3节。

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①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蝉 ← 蟑螂 ← 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

少年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 篇12

吴汀秀

[教学目标] 1.听写词语,正确读写“维持、财富、属于、迷惑不解、馈赠”等词语。2.引领学生通过品读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深入人物心灵,体会父亲崇高的精神世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懂得守信比财富更重要。

3.联系实际,理解母亲说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体会作者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懂得守信比财富更重要。[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彩那天》这篇文章,谁能来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呢?

2.听写词语。(维持、财富、属于、迷惑不解、馈赠、橡皮、奔弛、拨电话)

二、直面“道德难题”,感知父亲心情。

过渡:父亲以抽奖的方式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奔驰汽车,这本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可是,他却是怎样的表现呢?(神情严肃)父亲的表现让我也闷闷不乐,这时母亲安慰我说——

出示: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A、读句子。

B、读了母亲的话,你的脑海里产生了哪些问题? 预设:(1)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为什么说是难题?(2)父亲解决这个难题了吗?他是怎样解决的?

4、梳理问题:同学们很会提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思考再一次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3-9自然段,想一想,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到底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难题”,父亲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划一划有关的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1)交流:道德难题指的是否把中奖得来的汽车送还。(这辆不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到底是留还是还?)

(2)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父亲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道德难题? A、交流一:

出示句子: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从“神情严肃”看出了什么?(体会父亲此时内心的闷闷不乐,虽然中彩,但是他知道车子其实不该属于他,但是他又很想要这辆车子,因此并不快乐。)

指导朗读。(请你读出父亲此时的心情)B、交流二:

出示句子: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理解:“赶”

引:说得非常好,父亲的哪个动作就告诉我们此刻他的内心是焦急不安,很不踏实的。(赶)

为什么会被父亲“赶”下来?此时父亲的内心在想些什么?体会父亲此刻正在接受内心的煎熬和道德的洗礼,非常痛苦。

指导朗读。C、交流三:

1.出示句子: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2.用心去读一读,哪个词让你有了新的感受?从“擦”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1:我从“擦”这个动作体会出父亲当时很想要这辆汽车。体会2:我从“擦”这个动作体会到父亲很矛盾的心理。

3.创境体验:是啊,父亲也不是圣人,他的内心也非常挣扎,假如,现在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承担家庭重担的父亲,每个月你都要计划着如何省吃俭用,维持家庭开销。或许,此时,你就在为下学期两个孩子的学费问题而忧心冲冲呢!当你面对这辆你梦寐以求都想得到的崭新的汽车时,你悄悄地擦去中奖彩票上的“K”,此时此刻,你都想了些什么?

4.联系上文,给出材料,进行小练笔。

当父亲想到自己梦寐以求——————,当父亲想到全家六口————————,当他想到库伯——————,当他想到买彩票时——————,他忍不住将那“K”字轻轻地擦了。

小结:是的,面对这笔财富,到底是还还是留,父亲就如你们所想的那样犹豫不决,难怪母亲会说(回到中心句: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二、抉择“道德难题”,引发矛盾冲突

1、同学们,此刻是你,面对这样的道德难题,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请大家再一次默读课文,找到依据,摆出自己的观点,和同桌伙伴交流一下。

(1)正方:把汽车还给库伯,因为诚实和信用比金钱更可贵。

(2)反方:把汽车留下来。因为,库伯是有钱人,不缺一辆汽车。而我们家穷,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养活,我们很需要这辆车。再说,这辆车子又是父亲梦寐以求想得到的。

2、教师引导:此时文中的我和你们想的一样,我们家穷留下车子为什么不可以呢?当母亲告诉我事实真相时,我激动地说——

出示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评价朗读。

3、仅仅是穷就要留下车子,擦去中奖彩票上的“K”字吗?同学们想一想,这擦去的还是什么?(诚实、善良、友情和做人的美德)

三、处理“道德难题”,感受人格魅力

过渡:文中的父亲最终是怎么处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

引: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我们拿好书,一起读一读课文。

想象情境,当父亲打完电话,库伯派人把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小练笔:当库伯派人把车开走时,爸爸————;当库伯派人把车开走时,妈妈————;当库伯派人把车开走时,我————。

设问:现在,你学懂了吗,为什么说中彩那天,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小结:是的,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待人处事,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父亲没有留下车,却得到了精神的升华和道德的洗礼,他为家人做出了榜样,使子女从中受益。这个经济拮据的家庭得到的大笔财富就是心灵的坦荡和诚信的满足。而

这种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珍贵。正如母亲说的——

回中心句,升华主题

引出句子: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指导朗读。(谁愿意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这句话)

小结: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记住这虽贫穷却不平凡的一家,记住母亲说的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把它作为我们人生路上的座右铭。全体起立,一起把这句话背下来。

上一篇:旅游党建工作总结下一篇:校长述职年终小学校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