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装修小常识

2025-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庭装修小常识(精选13篇)

家庭装修小常识 篇1

家庭安全小常识第一篇

家庭安全

警语:差错与慌乱交朋友灾祸同疏忽结伴侣。事故案例:1999年11月27日10时许,家住某市茶亭东街9巷某栋的一市民发现有热水从该栋202室的水管往外流,上楼敲门,无人应答。202室房主的父亲翻窗入室,发现儿子赤身斜坐在卫生间门口,儿媳窦某和13岁的孙女躺在床上,均已停止呼吸,整个室内弥漫着浓烈的煤气味。报警后警 察赶到现场时,证实3人因煤气中毒已死亡多时。

一、家庭燃气安全

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通常称为燃气,它是一种易燃、易爆、易中毒的气体。当空气中含有管道煤气达3.8%~24.8%或空气中含有液化石油气达2%以上时,则为爆炸性混合气体,不仅遇到明火、电火花或其他激发能量会发生爆炸事故,引发火灾,而且燃气泄漏,还会发生中毒事故。燃气中一般会渗入少量硫化物,形成一种难闻的臭鸡蛋气味,一旦闻到这种气味,说明发生了燃气泄漏。

在燃气灶具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在装有煤气管道、灶具或放置煤气罐的地方,不准搭床睡觉,煤炭炉与煤气灶不能在同一灶间使用。

放置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地方要隔热,严禁用火烤、开水烫瓶提高气压,也不得靠近热源。

使用燃气时,人不应离开灶具,防止风吹、汤沸等原因导致燃气火焰熄灭,造成燃气外泄。

禁止私自安装、移装煤气管道系统,其工作应由专业队伍施工。

停止使用燃气之后,要关闭开关。上班或入睡之前要认真进行检查。

发生燃气泄漏后,燃气灶具不能点火,不得启动电器开关,不得在室内打电话、打手机。要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门窗,严禁明火,严禁打开排风扇等电器设备,防止化纤衣服产生静电火花及鞋底铁钉与地面摩擦产生火花。必要时采取安全措施驱散燃气。

发现燃气故障后,严禁自行随便检修。如发现管道煤气室内支管漏气,用户无法切断气源时,立即到邻居家打电话或在室外用手机求救。在检修或救援人员未来到之前,不能在室内逗留。

使用燃气热水器沐浴,不能将其安装在浴室中,以防燃气泄漏及造成缺氧引起中毒。

新安装或检修煤气管道、阀门后,在接头、阀门等处涂抹肥皂水或用煤气检漏仪检测煤气是否漏气,确保不泄漏煤气后方可使用。

燃气火焰不宜太小,以免不完全燃烧产生C0或沸水造成火焰熄灭。

厨房窗户应开启通风。

整幢楼房停止供气检修、进行管道移改等工作时,必须逐户通告,关闭煤气阀,防止恢复供气后煤气外泄。

同一灶具禁止使用两种燃气。

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送到空气新鲜处,并立即拨打120或110求助。有条件的应将中毒病人施以高压氧舱治疗。

二、家庭装修安全

家庭装修和装饰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家庭装修装饰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固尽量挑选无污染、无毒害、无危害的装修、装饰材料和家具。不能选用有放射性的花岗岩或大理石。

国家庭装修或装饰不能拆除承重墙(柱)。

要防止家具油漆和装修材料中的有机物挥发出的苯、酚、甲醛等气体危害人体健康。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人体允许的承受量时,不能住人过夜。

家庭装修装饰时,要加强房间通风换气,减少尘毒危害。妥善预埋电线,确保绝缘良好。

室内油漆家具时,首先要选择环保型油漆,并采取通风措施,预防有毒气体中毒。

三、家庭触电预防

居家中各种家用电器品种繁多,预防触电事故显得极为重要。

居家成员要普及用电安全知识,全面了解预防触电的各项措施。

居家铺设暗线,须加绝缘套管,不准用单根软线或电线。

电线破损、电线接头修补必须用绝缘胶布,不准用普通胶布。

不准用湿手更换灯泡、灯管,不准用湿布、湿纸擦拭灯管、灯泡。

保险丝的选择要安全匹配,禁止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洗衣机、空调、电冰箱、计算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要采用三孔插座。并要安装地线:配电箱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无法切断电源时,不能直接用手去拉救,要用木棍使人和带电体脱离。

四、家庭传染病预防

家庭成员中一旦生了传染病,一是隔离,二是治疗。

隔离:是指将病人与健康人分开,以切断传播途径。如将病人送传染病院或在家让病人分房住或单独睡,分开吃,有专用的餐具,便盆、痰盂等,做到分用、分洗、分放。及时消毒病人的一切用具,对病人的排泄物也要消毒,以杀死病原体。总之隔离的目的是防止病人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环境感染健康人。

治疗:积极的治疗,不仅可防止病人本身的病情继续发展,而且可杀死病人体内的病原体,以制止病人继续排出病原体。

预防疾病传播的措施:

勤晒被褥,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充足。

国及时清除室内垃圾污物,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蚊、防蝇、防鼠等工作。注意个人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病人吃剩下的食物。家庭成员中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必须服预防药物或应急接种疫苗。

五、食物中毒及预防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各种“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以急性或亚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

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

发病呈暴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数人或数十人、数百人发病。

中毒病人一般常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

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食物中毒可分四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引起)。

有毒动植物中毒(如河豚鱼、毒蕈等引起)。

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砷和砷化合物等引起)。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毒甘庶等中毒)。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发生在节假日的聚餐和宴席为多。食物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

防止食品被有毒物质污染。选用新鲜食物,选购卫生检疫合格的肉类食品,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过期食品。

食品加工前,食品原材料要彻底清洗处理、烹饪,生熟食品要分开。饭前便后要洗手。

食品加工时要充分加热,烧熟煮透。

熟肉类食品应快速降温后,低温贮存(放置在冰箱或冰库中),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

不吃发芽的土豆、鲜黄花菜或没有煮熟的四季豆,切勿采食自己不认识或未吃过的野蘑菇。

食物中毒急救:

急救原则:快速、及时地设法使毒物排出体外或对症治疗解毒。

主要措施:

催吐:对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以引起呕吐,也可取温水一碗,放食盐0.5~1汤匙、连饮数碗,饮后再刺激舌根部诱发呕吐,反复数次。

洗胃:催吐后用温水反复洗胃。

导泄:加速毒物从大便中排出,但严重腹泻者禁用。可于洗胃后灌人蓖麻油30~60毫升或硫酸镁20~30克(溶于1杯水中)服用。

利尿:加速已吸收的毒物从小便中排出,可用车前草30克,水煎服用。经上述处理后中毒症状未见好转或逐渐加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并要完成下列工作:

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保留好剩余的食物,包括食物所接触的餐具、炊具。

尽可能保存病人的呕吐物及大便,以供检验。

六、家禽饲养的安全与卫生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狗和许多动物(如猫、牛、猪、羊、马、鼠、兔等)都能感染狂犬病毒,而得狂犬病的动物,唾液里含有大量的狂犬病毒,一旦咬伤人,如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得狂犬病。

饲养宠物或猎狗者必须到公安部门登记,并定期为猎犬或宠物注射狂犬病疫苗,以保证猎狗、宠物和自身的安全。人被宠物咬伤后的处理:

处理伤口:这是防止发病的关键,处理越早越好。方法:先将伤口挤压,使含毒血液挤出,用20%肥皂水或消毒剂反复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5%碘酒烧灼伤口,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不要缝合和包扎。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伤者于第0、3、7、14、30天各注射一针(“0”指被咬的当天),全程共5支,对严重咬伤或伤口近头面部的,要在咬伤后3天内注射狂犬病血清,并在伤口周围作浸润注射。另外,有些动物可长期携带狂犬病毒而不发病,健康带菌的狗、猫等动物咬人后同样会使人得狂犬病。在狂犬病流行的地区,凡被狗、猫等咬伤、抓伤、踢伤者,为了安全起见,最好都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

八、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中暑是人在高温环境下(气温超过34℃就有可能发生中暑)发生的急性疾病。由于身体产热量不断增加,能量不能及时散发,体温失调,引起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空气湿度大、风速小或有强烈辐射热也可能促使中暑发生,此外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体弱多病、过度疲劳等也易引起中暑。中暑大多有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心慌、口渴、多汗、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体温升高,血压下降,脉快而细,甚至出现昏迷或抽筋等症状:

预防中暑一般措施: 不要在强烈阳光下暴晒。

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衣着要轻薄透气。

少量多次饮水或多吃些消暑清热的瓜果饮料、清淡盐水为好。

注意劳逸结合,运动量不要过大。

户外活动要戴宽边草帽或颈裹湿毛巾,随身带人丹、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药品。

中暑急救措施:

首先应尽快将病人抬到通风阴凉处躺下休息,解开衣裤。

给饮含盐清凉饮料。

用冷水擦身,头颈部、腋窝、股沟等处敷冷毛巾或放置冰袋,帮助身体散热、同时用风扇吹风。

可选服人丹、十滴水、麝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

如出现昏迷等重症病人在急救的同时,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救治。将中暑病人抬到通风阴凉处躺下休息!

九、游泳安全

游泳既可消暑,亦可锻炼身体。游泳者要掌握游泳安全知识。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症状人员及患有传染病、神经系统等疾病人员不要参加游泳:

游泳前要救好充分准备活动,防止气短、肌肉痉挛或心慌等症状发生:

游泳时动作由慢到快,游距由短到长,要逐步适应,如游泳过程中发现不适,要适时中断游泳。

水中严禁打闹开玩笑,防止发生意外。

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中和禁游区域游泳。不得在禁区游泳,预防发生溺水事故

十、登山安全

登山是一种享受自然风光的体育活动,登山要注意安全:

登山要穿防滑鞋及紧口衣裤。带上绳子、指南针、手电筒和拐杖,以供备用。

登山或进山严禁烟火。

登山尽量结伴而行,轻装上阵。

登山出汗休息时,要披上衣服,以防受凉感冒。

不能走冒险路,防止滑跌滚落。遇到看不清路面的地方,可用拐杖、树枝或木棍探路。

遇到雷雨时不能在高峰处停留,不要在树下、屋檐下避雨,以防雷击。

登山或进山要防止迷路,手中没有指南针时要沿途做好记号,以便返回时识别。

十一、放风筝安全

放风筝也容易发生伤亡事故,放风筝要注意安全:

放风筝应选择在操场、广场、涔育场、草坪或其他场所进行,确保放飞安全:

不要在架空电力线路的两侧300米范围内放风筝。在电力装下放风筝,风筝线会缠住电力线,电力线也可能扯断风筝线。下雨时风筝线受潮会变成导体危及人生安全,造成线路短路,引起大面积停电,危及电网供电安全:

不准在堤坝上、水井旁、河塘边等危险区域放风筝。

不准在大街上、大桥上、铁道线上放风筝。不能在楼房平台上放风筝。

不准在飞机场附近放风筝。

家庭装修小常识 篇2

冬季门窗紧闭,减少了空气对流,使室内温度上升;但也导致不洁的空气增多,空气中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大量增加,对呼吸道有不良影响,使人易患感冒、咳嗽、咽炎等疾病。

2、皮肤发痒切勿用手抓

冬天因干燥感到皮肤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性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剂或肤轻松软膏。

3、不可蒙头睡觉

蒙头睡觉会使被子里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与不洁气体越来越多,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

4、不要用热水洗脸

在冬季冷空气的刺激下,面部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而遇热水时会迅速扩张,待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如此一张一缩,易使面部产生皱纹。

5、手脚冷冻勿立即用火烤

冬季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若立即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淤血。轻则形成冻疮,重则造成组织坏死。

6、不要舔嘴唇防干燥

嘴唇干燥不舒服时,用舌头去舔,结果越舔越干,导致口唇皮肤粗糙变厚,嘴唇肿胀,形成“舌舔皮炎”。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黏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无机盐类物质,舔嘴唇时,犹如在嘴唇上抹了一层糨糊,水分蒸发后,这层糨糊发生干缩,感觉更干燥,直至造成嘴唇肿胀、破裂流血。

7、不可“全副武装”防冻疮

入冬,穿得太厚以御寒,会削弱机体对寒冷的适应力,而且因限制了运动,末梢血液循环不够,反倒更容易长冻疮。正确的作法是,衣物适当,多进行运动,经常搓手、跺脚,用热水泡浴等。

8、不要戴口罩保护呼吸道

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若依赖戴口罩防寒,会使人体变得娇气,反而更易感冒。

9、喝烈性酒并不可防寒

家庭节电小常识 篇3

照明节电小常识

日光灯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线柔和、寿命长、耗电少的特点,一盏14W节能日光灯的亮度相当于75W白炽灯的亮度,因此用日光灯代替白炽灯可以使耗电量大大降低。另外,在不同地方应安装不同的电灯,例如走廊和厕所可以安装小功率的日光灯。看电视时,只开1W节电日光灯,既节约用电,收看效果不又理想。当然,还要做到人走灯灭,消灭“长明灯”。

电视灯节电小常识

电视机的最亮状态比最暗状态多耗电50%-60%;音量开得越大,耗电量也越大。因此,看电视时,亮度和音量应调在人感觉最佳的状态,不要过亮,音量也不要太大。这样做不仅能够节电,而且有助于延长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有些电视机只要插入电源插头,显像管就预热,耗电量为6-8W。因此,电视机用过后,应把插间从电源插座上拔下来。

电风扇节电小常识

选购电风扇最好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一般扇叶大的电风扇,电功率就大、消耗的电能也多。在北京以30cm左右的电风扇为好,广州天气热,可选用约40cm的,杭州可选用35cm的。同一台电风扇的最快挡与最慢挡的耗电量相差约40%。就是说,在快挡上使用1小时的耗电量,在慢挡上可使用将近2小时。所以,常用慢速度,可节省电风扇的耗电量。

洗衣机节电小常识

洗衣机的耗电量取决于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的长短。电动机的功率是固定的,因此,恰当地减少洗涤时间,就能节约用电。洗涤时间的长短,首先要根据织物的种类和衣物脏污程度来决定。一般洗涤丝绸、羊毛等精细衣物的时间可短些,洗涤棉、麻等粗厚织物的时间可稍长些。如果用洗衣机漂洗,可以先把衣物上的肥皂水或洗衣粉泡沫拧干,再进行漂洗,既可节约用水,也减少了漂洗次数,达到节水、节电的目的。

电冰箱节电小常识

电冰箱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决不能靠近热源,以保证散热片很好地散热。使用时,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和时间,电冰箱内的食物不要放得太满,食物之间要留有空隙,以使冷气对流。准备食用的冷冻食物,要提前在冷藏室里慢慢融化,这样可以降低冷藏室温度,节省电能消耗。电冰箱内的温度控制品,上标有1、2、3、4、不停、冷等字样,通常数字越大,表示箱内温度越低。在夏天,一般要调在3处,在冬天,要调在1处,春、秋天调在2处。如果使用不当,往往引起压缩机频繁起动或连续工作,不仅浪费电力,而且影响电冰箱的使用寿命。

家庭燃气安全小常识 篇4

1、使用燃气具前要仔细阅读便用说明书,按要求正确操作。

2、使用燃气设备的房间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3、定期检查户内燃气管道是否漏气,检查方法为用肥皂水刷在管道接口处,如果有气泡冒出,证明该处漏气,需要进行修理。

4、对灶具连接胶管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磨损立即进行更换:更换液化石油气钢瓶时,减压阀与钢瓶接口处的胶圈是否脱落、老化、坏损,减压阀是否上紧,严禁用管钳等工具拧迸。

5、发现漏气时,立即关闭气源,清除火种,切勿启动排风扇、抽抽烟机,打开门窗通风,进行检修。

6、使用燃气灶具时,不要长时间离开,防止火被溢出的汤水或风扑灭,造成漏气。

7、燃气热水器、灶具发生故障时,不要强行使用,需立即请专业人员修复。

8、燃气热水器禁止安装在浴室内。

9、不要在安装燃气设备的房间内再使用煤炉或其它灶具。

10、如果长时间外出,一定要把表前截门关好。

11、燃气灶周围不要放置易燃杂物。

12、安装燃气设施、管道的.房间内严禁住人。

13、不要长时间使用燃气热水器。

14、要教育儿童不要拨弄燃气具开关和划火点灶,防止发生意外。

15、使用燃气具时,要确认燃烧正常后才能做其它事务,使用完毕后,请检查开关是否关好。

16、使用燃气管道设施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改、迁、装燃气设施和用具。

17、装修房屋时,不要把燃气设施封闭起来。

18、天然气置换煤气时,黄色胶带封闭的火眼禁止使用。

家庭安全合理用药小常识 篇5

一、家庭安全用药

市民在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防止滥用药物,什么叫滥用药?滥用药就是不管病情、用药对象(老人、儿童、成年人)、药物性能而任意使用药物。这种做法轻者无效,延长治疗时间;重者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导致死亡。

(2)尽量少联合用药。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加作用,使疗效提高;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减作用,使疗效减低,或毒性增加。因此,家庭用药最好使用单一品种,即便有需要两种药联合使用也就足够了。

(3)按药品说明书使用。不要忽视药品包装上的注意事项。衡量使用某个药物时,不能仅看它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对非专业的家庭成员来说,其注意事项则更显得重要,它是安全有效用药的保证。

(4)防止药物过敏。凡是过敏体质者,或过去曾有药物过敏史者,服用药物都应格外小心,尤其是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解热镇痛类去痛片等。同时还应该注意,以往对某种药有明确过敏史者应禁止再次使用。

哪类药品需要防热

(1)胶囊或胶丸。如维生素E胶丸、鱼肝油等,这类药品受热会出现软化、破裂、漏油,甚至整瓶粘在一起,有时还会发出异味。

(2)糖浆剂、眼药水。要注意对光看一下是否依然澄清,如果有絮状物、沉淀物、变色、霉变、结晶以及出现大量气泡等,就不能再使用了。

(3)冲剂类药品。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糖分,受热易发黏、结块,密封不严的还容易生虫。

(4)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此是中药制剂的特点,蜂蜜、红糖等是其中常见的添加剂,在夏季容易发霉生虫,而且那些用白蜡封住的药丸也可能在高温下裂开,导致变质。

(5)栓剂。由于其特殊的用药方式,在人体37℃的体温下会被逐渐融化吸收,当然在酷暑里也容易发生质变,如出现酸败、颗粒干涸、稀薄、色变、水油分离,甚至出现臭味。另外,眼药膏在受热后也容易出现类似于栓剂的变质特征。

二、家庭合理用药

药物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治疗疾病,另一方面也可产生不良反应。那么,怎样做到安全用药呢?

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治疗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止痛药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

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后一种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常见病的错误服药

(1)头痛使用止痛药。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头痛都源于血管和肌肉,尤其是血管的牵拉。在情绪紧张、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偏头痛时,由于脑动脉血管收缩,随着每次心跳,动脉血管受到牵拉便会产生跳痛。因此治疗头痛时,首选药物和最有效药物并不是止痛药而是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2)流行性感冒使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显然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用的。只有当并发细菌感染时,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3)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前者当然应选用抗生素,而后者用抗生素则无效。消化功能紊乱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对牛奶、鱼虾过敏等)、生活规律改变、外界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均无效,应当采用饮食疗法,或用一些助消化药物。

(4)丙种球蛋白预防传染病。丙种球蛋白对部分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如:麻疹、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风疹等。和上述病人有接触者使用丙种球蛋白亦有效。但对乙型肝炎、流行感冒、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使用则无效。

(5)皮炎、瘙痒症用激素。由于肾上腺皮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因而对某些皮肤疾病、瘙痒症有一定疗效,但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是无益的。而且长期使用或经常使用,可能诱发感染,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溃疡不愈。只有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牛皮癣等才选用激素。患皮肤病、瘙痒的患者不要首选激素或激素制成的外涂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类药。

三、增强健康意识

人类的健康长寿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还与社会、休息、运动、医疗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但重要的应该是自我保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类健康长寿气候条件占7%,医疗条件占8%,社会因素占10%,遗传因素占15%,而60%取决于自己”。可见自我保健何等重要。

婴幼儿家庭的急救小常识 篇6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二、切割伤

家长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日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儿童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三、烧伤

家长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而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在立即送儿童去医院救治的过程中,要用于净的床单盖在儿童的身上,以免感染。

四、扭伤

家长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五、碰伤

家长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六、中暑

儿童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

资料

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家长应为中暑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中暑时,家长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儿童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

2、设法降低室温。

3、多让儿童喝水。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七、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眼时进人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儿童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家长应为昆虫进入耳道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八、眼内有异物

家长应为眼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妈妈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九、鼻内有异物

儿童鼻内有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呼吸发生困难,甚至窒息。

家长应为鼻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动物性异物进入时,可能1%地卡因将其麻醉后再用鼻钳取出。

2、较大异物进人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急救。

十、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家长应为休克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十一、惊厥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

家长应为惊厥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让患儿平卧,头恻向一边,以防舌后坠和口腔分泌物反流而堵塞气管。

2、在上下牙齿间可填垫毛巾或手帕,防止咬破五义。

3、给予头部物理降温。

十二、误用药物

儿童误服药物可表现为:用药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发生灼热感、胸闷、心慌、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用药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固定性红斑(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常有殖),兼有发热。突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嗜睡等症状。

正确的处理原则是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家长应为误用了药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一旦发现儿童误用了药物,紧急送医。

摘要编写小常识 篇7

国家标准对摘要有明确的规定, 国际著名检索刊物对摘要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即使刊物被收录, 若摘要不符合要求, 也将影响到论文的收录。写好摘要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基本要求, 也有利于论文被引用和收录, 因此,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摘要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1.摘要应集中反映本文作者所做的工作、获得的成果和作者的观点, 不应出现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性的内容, 不应对论文进行 (自我) 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论文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常见的错误是摘要第1句与题名重复) 。

3.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 不用“本文 (this paper) ”或“作者 (the author (s) ) ”作主语;一般也不用“本文中 (in this paper) ”作定语或状语。

4.内容应具体, 诸如“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几点有益的结论”等, 均是不具体的表现。

5.摘要中一般不应出现引文、图表号、复杂的数学公式等。

6.英文摘要的时态:通常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所做的工作, 用一般现在时叙述所得的结果和结论。

7.应使用公知、规范的符号和名词术语;缩略语 (缩写) 第1次出现时, 一般中文应给出其完整的含义, 在英文中则应全部拼出。

武术小常识 篇8

答:其实,《内家拳法》是一部武学古籍,乃清代浙江黄百家所著。黄百家自幼从王征南学内家拳,他于王征南死后第七年著成此书。其中记载有“打法”、“穴法”、“五不能”、“禁犯病”、“练手者卅五”、“练步者十八”等内容。

李中林(甘肃兰州)问:请介绍一下《手臂录》以及有关大枪术方面的古籍著作。

答:《手臂录》是清代吴殳著,康熙元年(1662年)刊行。此书以精解枪法而著名,在后世出版的《借月山房汇妙》、《指海》等书中均有收录。此书4卷后附1卷,除卷3的“单刀图说”和卷4的“诸器总说”、“叉说”、“狼筅说”、“藤牌腰刀说”、“大棒说”、“剑诀”、“双刀歌”、“后剑诀”外,均讲枪法,并附有图解。

《阴符枪谱》作者不详(据唐豪考证,是清代山西王宗岳著),此书记述了枪法秘诀,如高下、左右、刚柔、虚实、进退、动静、阴阳、黏随诸理,与太极拳理论完全吻合。

另外,武学古籍中尚有《三才图会》,乃王圻著,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刊行,其中亦有“枪法图”等,只是多录自《纪效新书》(明代嘉靖年间戚继光所著,该书收录有“杨家六合八母枪法”等功夫)。还有明代程宗猷所著《耕余剩技》,其中内容四篇中即有“长枪法选”(余三篇: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和蹶弥心法)。

刘文长(吉林榆树县)问:有关太极拳源流的争论由来已久,而其中之一说创立者为陈立庭的始作俑者为唐豪,请介绍一下其人其事?

答:唐豪(1897~1959年)字范生,江苏吴县人。幼嗜读书,兼爱武术,在上海曾从德州刘震南学六合拳。1927年去日本习法政,学柔道、劈刺。回国后,积极提倡武术,重实用,斥花假,访求各家,以亲身体会比较其短长。1930年,率朱国福、朱国桢、杨松山、杨法武、郭世铨、张长海等去日本考察武术。1932年在上海从事律师业务时,仍以节余搜购体育武术图书,从事著述。唐豪曾力辟达摩造少林拳之妄、张三丰传太极拳之伪。他在20世纪三十年代曾印行《太极拳与内家拳》、《少林武当考》、《少林拳术秘诀考证》、《戚继光拳经》、《中国民族体育图籍考》、《中国武艺图籍考》等十多种著作。遗作《廉让堂本太极拳谱考释》收入《太极拳研究》(1962年,人民体育出版社)中,但《峨嵋考》数万言,则不知流落何处。

1955年1月,唐豪由华东政法委员会调往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研究中国体育史,主编《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共八辑。

吕成(江苏南京)问:亚洲第一个进入国际奥运会的项目是日本柔道,据说,其术亦受我国明代人陈元斌影响,是这样吗?

答:陈元(1587~1671年)日本古籍记载,陈元于1644年明亡后,由中国流寓日本。1660年(日本万治三年,即清顺治17年)归化日本。

1625年,陈元居江户麻布国昌寺,将摔跤、少林寺拳法传授给福野七郎右卫门正胜、三浦与次右卫门义民和矾贝次郎左卫门等三人。其后三人各有传授与发展,形成了称作福野流、三浦流、矾贝流的三个流派。日本安永年间(1772~1780年),在东京爱岩山立“起倒流拳法碑”载:“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明人陈元学得其术,是即起倒流。”讲道馆学员柔道九段山下义韶而起。《拳秘书》亦说:“福野等三人,从陈元在《讲道馆之沿革》一文中说:“嘉纳治五郎(1860~1938年),以本人所习之天神真扬流、起倒流为基础,集合各派之长,创日本现行的柔道。”并说:“起倒流者,即将对手投倒于地下,以制其自由为主之技术。”可见,柔道亦受陈元所传摔跤之影响。

陈元斌能诗,有《元元唱和集》。其书法、绘画、烧陶、建筑、医药、针灸、茶道,亦为日人所称道。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

校园安全小常识 篇9

1、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在楼梯扶手上面滑到下面。

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

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7、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9、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独自在家的安全防御知识

我们独自在家时,应及时把门锁好。如果听到有人敲门,要通过门镜辨认来人。对不认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

有的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他坏事。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的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

如果来人声称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来告诉父母。

如遇到坏人以各种理由闯入家中,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与坏人斗智斗勇。如将自己的屋门反锁后,用电话报案,要注意说清楚自己的详细地址;也可用计将坏人吓跑,但要记住坏人的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跟他们争吵。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说回家取钱,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别的大人大声喊“救命”。

(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2)言谈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避免引起问题少年的注意。

(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

消防安全小常识 篇10

1、爆炸、火灾应急

◆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答:四种。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发生火灾拔通“119”后,应向“119”台报告哪些情况?

签:应报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液体石油气起初火灾如何扑救?

签:用湿布保护好手迅速关好气瓶的截门,然后再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人穿着衣服着火怎么办?

答:(1)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2)就地翻滚把火压死。

◆发生火灾后,您有几种逃生的方法?

签:(1)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逃生;(2)逃离火场的路线上遇有浓烟烈火时,必须把自己的衣服淋湿;再找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起到隔热滤毒的作用;(3)在有浓烟的情况下,采用低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徐徐撤离;(4)楼道内烟雾过雾,无法冲出时,应利用窗户或阳台逃生,并注意拴上安全绳逃生;(5)上述情况不具备时,不能盲目逃串应等待救援。

2、化学品泄露应急

◆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区,隔离并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用现场的应急物资对泄漏进行处理,防止污染范围扩大

◆将外泄化学品或油品尽量收集于容器内

◆清理现场产生的废物送入危险废物收集站

3、化学品伤害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4、消防知识

◆当你发现液化石油气瓶,灶具漏气时应怎么办?

答:

1、首先关闭气瓶角阀,并开窗通气,使可燃气体敞开;

2、严禁动用电器

和一切火源;

3、立即找液化石油站及时修理或更换。◆使用液体石油气炉时为什么先点火,后开气?

答:如果先开气后点火,先喷出的大量石油气,就有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这时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危险,因此必须先点火后开气。

◆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几种?

答:(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

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电压;(7)涡流热。

◆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

答:先拔掉保险箱,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点,另一手压下压把。◆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什么?在带电时,可用什么灭火器扑救? 答:切断电源、二氧化碳和ABC干粉灭火器。

◆泡沫灭火机不能扑救什么火灾?

答:

1、不能扑救电器火灾;

2、不能扑救忌水性物品火灾;

3、不能扑救贵重物品、仪表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 一旦发生火灾,一方面要组织人采用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选用适当的灭火工具积极扑救。在密闭的房间内起火,未准备好充足的灭火器材时,不要打开门窗,防止空气流通,扩大火势。另一方面要赶快打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讲清楚着火单位、区县、街道名称、门牌号码、着的是什么东西、火势怎样、报警人姓名及使用电话号码。报警完后派人去街道路口迎候消防车,以便使消防人员及时到达着火地点。

灭火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人们长期与火灾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灭火经验,总结出4种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

2.窒息法。

3.隔离法。

4.抑制法。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防止燃烧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防火的基本措施是: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清除火源。

武术小常识 篇11

答:明清两个朝代产生过许多著名武术家,同时也是极负盛名的武术著作家,涌现出了数量可观又在武术史上影响甚大的武学专著。以前本栏目介绍过一些这方面的人和相关资料,今辑之资料是本刊以前尚未刊发的。

①程宗猷,号冲斗,安徽休宁人。生于1561年(明嘉靖四十六年),卒年不详,是明代著名武术家之一。著有《少林棍法阐宗》三卷、《蹶张心法》一卷、《长枪法选》一卷、《单刀法选》一卷。以上六卷合辑总称《耕余剩技》。民国18年(1929年),吴兴由取家藏版本重印,改名《国术四术》。

冲斗练兵主张胆量、意志、武艺三者并重。其著述在承继前人的基础上,不拘古法,力求符合时代需要,从而博得明末清初许多武术家的好评。《耕余剩技》被誉为继《纪效新书》之后的古代技击重要文献之一。

《耕余剩技》主要介绍了少林棍法,并附有动作图解。本书有千顷堂影印本和周越然影印本,近代改名为《国术四书》刊行。

②《正气堂集》,明代俞大猷著,有“余集”、“续集”,又名《北虏忌讳》。此书“余集”卷四载有《剑经》,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转录。

③《武备志》,明代茅元仪费时15年、参考兵书二千余种编写而成,共分五部240卷,其中第84~92卷载有弓、弩、剑、刀、枪、钯、牌、筅、棍、拳等图解,并收录有戚继光、程宗献的部分武术著作。

《武备新书》,明代谢三宾对《纪效新书》进行修订而成。其内容与《纪效新书》大同小异,只增加了“秘传短打法”一篇。

④《唐荆川先生文集》是明代唐顺之的随笔和文集,其中涉及武术的有“游嵩山少林寺”、“杨教师枪歌”、“峨嵋道人拳歌”等。

《武编》,明代唐顺之编。介绍了明代以前各种武术器械和各派拳术的练法,并与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一样,也介绍了中国各派武术的情况。

⑤吴殳(公元1611~1695年)又名乔,字修龄,明遗民,江苏娄县(现昆山、太仓一带)人。

吴殳自幼读书习武,对武术各种兵器均有心得,所著《单刀图说》是石敬严所传“倭刀法”,殳以斫削、粘杆之法补其不足。1635年,从健壮老人项元池学双刀法,作《双刀歌》,表彰了项师四川石跓瓦氏女将“亲战挥双刀”助戚继光平倭之功。年五十,从渔阳老人学实战剑法,写成《剑诀》、《后剑诀》,阐发已经失传的剑法是“直行直用”、“直进当胸”,对狼筅、藤牌、腰刀、大棒、筅枪、叉等兵器,概括其特点、性能,收集在《手臂录》中。

⑥《三才图会》,明代王圻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刊行,此书“人事部”载有“射法图器”、“马箭图”、“拳法图”、“枪法图”、“棍法图”、“旁牌势图”等,多录自《纪效新书》。此书“器用部”又从《武经总要》中转录了不少武术器械图解。

⑦《万宝全书》,清代烟水山人编,后由毛焕文修订刊行。此书记述体育、文艺、游戏、养生法等,涉及武术的有“拳棒跌解法”和“要家临危解法”,并介绍了拳术和擒拿护身法等。

⑧《马槊谱》,作者不详,是中国隋代的枪法书,后来亡佚,内容已不可考,但其序言在《古今图书集成》中尚有收录。《书杂俎》,明代谢翩跹浙著。此书一部分内容记述了当时的武术情况,并把少林拳称为“少林寺拳法”。此书有万历如苇轩本,中华书局曾重印。

⑨《清稗类抄》,清代徐珂编撰。此书是一部有关清代史实的笔记集,全书分92类,其中技勇类记述武术较多。

⑩《续文献通考》,明代王圻著,此书兵考“总论军器”篇中记述了枪、刀、弓、弩、棍、杂器等各种武术器械。

⑾姜容樵,河北沧县人,幼习少林拳械,尤精于鞭、剑,后从张占魁习技,乃精于形意、八卦。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成立尚武进德会,后出任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参加北伐、抗战。晚年居于上海,寄寓前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家中,20世纪70年代末以八十余高龄卒。生平提倡武术不遗余力,门人众多,著述甚富,主要有《写真青萍剑》、《写真形意母拳》和《八卦掌》等。

⑿向逵,字恺然,湖南平江人,著名小说家和武术家,清末留学日本。初从王志群习八拳,后来研练太极拳,颇多心得。民初在长沙创办国技学会,研究和传习武术,以“不肖生”的笔名写作了不少具有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武侠小说,代表作有《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等;武术著作有《拳术》、《拳术传薪录》等。

⒀石达开,太平天国将领,精武术。道光中于衡阳授技,其拳术高用“弓箭装”,低用“悬狮装”,擅连环鸳鸯步,能环踢四周之敌,尝与名拳师陈邦森较技,陈三击石腹,腹软如绵,不能伤,迨石还击,陈适立石碑前,闪身让之,达开拳到,碑石即碎。

⒁陈鑫(1849~1929年),温县陈氏十六世孙,字品三。清贡生,靠教蒙馆糊口,一生清贫。研究太极拳精妙入微,著有《陈氏家乘》、《安愚轩诗文集》、《太极拳图画讲义》、《太极拳引蒙入路》等书,后二种虽曾付梓,但印数甚寡,故流传不广。

冯武安(广西省永福县三皇乡米珠屯541808)

问:近来,常在《精武》浏览到有关张三丰、韩慕侠两武术名家,请介绍有关二人的习武之事。

答:张三丰,道号武当丹士,元明间人。清末和民国时期一度被称为内家拳(武当派)和太极拳的创始人。

据记载,历史上道号“武当丹士”或曾居武当山并名为张三丰(峰)者不下十几人。有宋时的张三峰;有元明间的张三丰;有道号三峰子,元季人,善书画、工诗词的张三峰;还有被称作武当派、内家拳的祖师张三丰,以及武术专著中所称的张三丰(峰)等。

电镀涂装职业危害小常识 篇12

(1) 油漆作业中的主要危害是有机溶剂蒸气的吸入。

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 (各种树脂) 、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 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 浸漆主要含甲苯, 也有少量苯。喷漆 (硝基漆) 及其稀释剂 (香蕉水) 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 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 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 对喷漆工人的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2) 电镀作业中的职业危害主要是与多种有害气体和溶液的接触。

英语小常识 篇13

小编摘要:新白领标准是网友根据当前社会生活现状而总结出来的白领达标要求,贴子出现于2012年,因此被称为“2013年新白领标准”。以下是网友对新白领标准的调侃:

“没一项达标的,本来我也没想当什么白领。” “这哪里是白领的生活,是二奶的。” “除了领子偶尔会白,其它的都有差距。” “对我而言,再过10年估计都难达标。” “虽然我穿着白衬衫,但原来我只是个伪白领。” “为了突破零,我觉得先重视低碳生活吧。”

我们来看一段相关的英文报道

In Chinese concept, white-collar is related to a decent life and a desirable living style.What kind of person can be called a qualified white-collar worker in China? Chinese netziens give people a new standard for people living in China big cities, and below are the ten standards:

1.With monthly salary of more than 20,000 Yuan;2.Keep up the fitness routine and physical training;3.Own a two-bedroom apartment;4.Possess a 150 thousand Yuan car;5.Have a fixed circle of friends;6.The work is not limited to be completed in office, working at home is the new trend;7.Work from nine to five, there is enough leisure time;8.Enjoy unique entertainments;9.Pay great importance to low-carbon life;10.Have favorite fashion brands.中国人的观念里,白领代表着体面的生活及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什么样的人可称为高标准白领呢。中国网民给生活在大城市中里的人们一个新的标准,以下是十大细则:

1、月薪2万元以上;

2、健身和运动;

3、至少有两居室;

4、有15万元左右的代步车;

5、有固定的朋友圈子;

6、工作不局限于在办公室完成,工作远程化是未来趋势;

7、工作朝九晚五,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8、有独特的娱乐方式;

9、重视低碳生活;

10、有钟爱的时尚品牌。

【讲解】

上一篇:物理本科论文下一篇:在英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