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素材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理教学素材(共8篇)

地理教学素材 篇1

语文教学素材: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安徽毫州)人。

(一)人物事略

1.疑杀华佗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2.废除寒食节“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每过“寒食节”的方式,己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

3.提倡薄葬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4.割发代首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5.望梅止渴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

6.煮酒论英雄一日,曹操与刘备边喝酒边评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意即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态,我怎能不怕呢?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不疑刘备。

7.裸足迎才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

8.东临碣石公元207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曹操亲率威武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灵秀独钟,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9.滥杀无辜董卓败乱朝纲,曹操带领儿个人逃回乡里,经过友人成皋吕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个儿子。夜晚听到他们食器碰撞的声音,误以为是想谋害自己,于是在夜里杀了他们。而且还凄怆地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由此可见曹操阴险冷酷的权谋。

10.曹操焚稿《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出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为己能。”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

11.生性多疑曹操死后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一方面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邮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二)名家点评

(晋)陈寿: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梁)钟峡: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卷下)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宋)苏轼: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是故有所重发而丧其功,有所轻为而至于败。(《魏武帝论》)曹操阴贼险艰,特鬼蜮之雄者耳。(《孔北海赞》)

(清)刘熙载: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艺概?诗概》)

章太炎: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魏武帝颂》)

鲁 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昔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毛泽东: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郭沫若:他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史书所载,他能够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沈伯俊:文学形象曹操不是历史人物曹操的真实复制品,但他却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演绎,既有雄才大略、志在统一的杰出政治家的一面,又有极端利己、残民以逞的封建统治者的一面:既有精通韬略、长于用兵的一面:又有忌贤妒能的一面。

(三)素材运用

话题1: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记得历史上常有这回事。比如说某政权到了不得不更替之际,某些人便兴兵起义,等到江山到手,便口口声声称他的“起义”是顺天应命,大势所趋,而当其治下的百姓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起来反抗了,则为大逆不道,是造反,当诛九族!明明同是起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何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事且如此,况于人乎?我不得不怀疑史书上记的某某欺师灭祖,某某体恤万民的真实性。鲁迅曾就关于曹操的记载而说因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曹魏运短,歌功颂德的少了,而作史的又大半是后朝之人,口诛笔伐的多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戏台上那面目可憎的曹操并不是真正的曹操。(2003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偏心》节选)

话题2:规则

材料加工:死守成规也难成方圆。恰当的规则使世界更加有序,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变化,也要有突破才能发展。昔日汉人宽袍大袖,看上去风度翩翩,却被夷狄之人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就霸业。魏武曹操提于禁于亡卒之间,识许褚于荒野之际,得到了大批有才干而身份低下的下级军官,才破袁绍,败吕布,建立强魏,但这种制度使大批士族支持汉帝,曹操一生不得称帝。其子以九品中正制收尽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前面说过秦以严以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可见,突破了陈旧的束缚,才有长足的发展。(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节选)

话题3:宽容

材料加工: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檄,陈琳才气横溢,义正词严。曹操看到后,大为震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头痛病也好了,他笑着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袁氏亡后,陈琳被捕,曹操部下有建议杀陈琳的。曹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袁绍军队大败的时候,曹操的部队在袁的图书中,捡出书信一束,都是曹的下属与袁绍私通、图谋反叛的信。这时有人提议按信中人名一一核对,把这些人全杀掉。但曹操否定了这个意见,并且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即命人把这个“黑名单”付之一炬,不再追问。张郃天荡山失守,曹洪告诉曹操,认为张有罪,但曹操却说:“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曹操退守阳平关,派许褚接应粮草。许褚饮酒大醉,粮草被张飞夺去,自己兵败负伤逃回。曹操没有责怪他,白己承担了失败的责任,并令医生为许褚治伤。曹操曾派人招安张绣,张因过去与曹操有仇,杀了曹操的儿子,怕曹操不会容忍他。贾谢告诉他,曹操是个英雄,为了延揽人才,一定不会记私怨的。张绣遂即见操,拜于阶下。曹操把他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并封张绣为将军。(《论曹操的用人政策》节选)

话题4:人才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材料加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才更是极端的渴望。

首先,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惟才是举,是曹操既出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

其次,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从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下不曾有寸土,臼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郃;或从行伍之中提拨上来,如于禁、乐进。试想曹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魁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怎么能够做到?

因为爱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怜惜他。(《由价值观的角度来谈曹操的爱才论》节选)

话题5:谋略

材料加工: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假谲》里说,曹操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带领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兵士们很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梅树林,到那里摘梅子吃,可以解渴。兵士们听说有梅子可吃,口里都生出了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据此故事,后人引申出了一句成语,叫做“望梅止渴”。

曹操说:“欲攻敌,必先谋。”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三国志》作者评价曹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曹操的军事思想》节选)

话题6:进取心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材料加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

这首诗充满着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东汉末年的战乱,给生产力带来极大破坏,经济萧条,白骨累累,给人带来一种感伤颓废的情绪。曹操的这首诗如一阵春风,吹散了这种伤感的情绪。他的乐观主义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激励人生进取。在闲难时期,曹操能激流勇进,积极向上,敢于向命运挑战,这是一种十分高尚的人生情操。(《论曹操的诗》节选)

话题7:英雄

材料加工:英雄还是奸雄?

你招贤纳杰,知人善用。你聚荀彧、郭嘉、程昱于帐下,收许褚、张辽于阵前,座下文有能臣,武有良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你是想海内之士都越陌度仟来归。

军帐前,盈樽独饮,举剑问天,汉邦才俊,何不尽归我耶?你行于“蒿里”,但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于是从心里悲恸,“念断人肠”;你东临喝石观沧海时,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敞开胸怀想把天地包容:你江心横槊,旋即生发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骚独领:你挥洒笔墨,笑傲文坛。你是那般才华横溢、那般风流满洒!马背上,勒缰援须,豪情满腔,又在酝酿新的诗篇?

你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但仍有人称你为奸雄。是因为你生性多疑,屠吕伯奢全家,还是因为败你诗兴而槊死刘馥,忌才学而杀杨修?抑或是你功高震主,无视汉天子存在?奸雄,时人作下的预言,史学家对你的评判,小说家给你的名号。

孟德啊!只有你自己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功与过留与后人评说,我只管把酒临风,歌以咏志!

话题8:角度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材料加工:罗贯中笔下的《三同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己根深蒂固,……声声笑里藏刀,总让人毛骨悚然。也许是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背上了奸诈、狡猾的恶名,引来千古辱骂¨

”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引起了众人争议。”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不是曹操心软怜惜人才,收留了黄盖,怎会一失足成千占恨,上了周喻的当?

由此上溯,曹操有着一颗爱惜人才的心被世人公认。他不仅爱惜人才,自己也喜爱文学,足智多谋,文章朴实而不华丽,精湛而不罗嗦,使得千古闻名的《观沧海》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

也许因为他的善于用人,才智博学,使得他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使魏日益强大。如果光说曹操善于用人,那我将会说”NO“,他也有充满人情味的一面,好友去世使得家族破裂,惟一的女儿蔡文姬因父亲亡故被迫远嫁匈奴。为了替好友找到女儿,曹操千方百计,派使臣远抵匈奴,多次交涉,几经战乱,终于接回了蔡文姬,为好友了却了一桩心愿。怎么又不让人感动?古今中外,对于曹操众说纷纭,他也以自己独特一面向众人展现着自已,带上一份沉默,一份赞赏,静静地沉静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我们却应多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提笔论曹操》节选)

(四)成品展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04福建卷)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笑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世人口中的”奸雄“,戏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柯。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临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的,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切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己尽,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

“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绳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同演义》,哪个人像曹操这样集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亮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皑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父吟》抒志: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地理教学素材 篇2

一、建立地理素材库的方法

1. 利用多种手段, 搜集地理素材。

如从课本、地图册、画册、杂志、挂历上扫描部分地图、景观图片;利用市面上出售的相关光盘或在互联网上选择、下载部分有用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及AVI格式的视频素材;还可自己制作、录制一些动画、声音等。另外, 地理教师还可以亲自到大自然、社会中去拍摄一些乡土地理素材。这样的素材, 学生看起来倍感亲切, 学习地理的兴趣也会油然而生。搜集素材这项工作比较烦琐, 素材库建立者可以发动全教研组成员共同参与, 也可以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师可先教会学生扫描、改图、下载、编辑、拷贝等基本技能, 然后要求学生搜集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图片 (旧挂历、画报、明信片、照片等) 、文字资料、视频等素材,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又加快了地理素材的搜集速度。

2. 整理加工素材, 建立地理素材库。

收集到的地理素材会显得比较零散、杂乱,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整理加工, 予以分门别类。首先, 把收集到的大量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然后, 把加工后的素材根据课本章节进行分类, 把与某一章节有关的各种素材内容编辑在一起。编辑时要注意素材的通用性, 尽可能使教学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 从而建立起一个实用的素材库。这样, 教师就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用。

二、建立地理素材库的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通过利用丰富的地理素材库和自制的地理课件,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如讲《人口、资源和环境》一节时, 我通过播放“人口问题”、“物种灭绝”、“大气污染”、“水污染”、“臭氧空洞”等视频片段, 充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加速和改善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 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以往需要教师多次督促和提醒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2. 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素材库中悠扬的歌曲, 生动、逼真的视频片段等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 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 从而创设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时的疲劳和紧张状况。

3. 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 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利用多媒体对素材库中的相关图片进行动态模拟, 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 其间, 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 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

平时我就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各种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录像等地理素材,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我还教会学生扫描、改图、下载、编辑等基本技能,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我的素材库的建立, 学生也品尝到了创造的乐趣。

5. 有利于资源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率。

地理素材本身有着它的通用性, 尤其是那些普遍性的素材, 可以各学科通用;同一学科不同章节也可反复使用;一些优秀的素材还可以发送到互联网上, 让更多的用户使用, 这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6. 有利于制作出实用的教学课件, 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效率, 突出教师的教学特点。

素材库建成后, 教师就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从素材库里选取相应的素材, 以编辑、制作出实用的教学课件。这样编制出来的课件能把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融入进去, 充分反映每一位教师自己的教学特点, 而且内容更新, 针对性更强, 实用价值更大, 并且教师可以随时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特点, 对课件内容进行修改、补充或删除。同时, 这种自制课件可使教学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 使教学更具开放性。

挖掘教学素材 探索智慧教学 篇3

关键词:教学素材;智慧教学;乙醇;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5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育的真谛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所领悟、有所体验,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在当下的教育教学中,人们较多地关注教学的知识传承价值,忽视了通过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价值,使得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都处在“潜伏”阶段。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对受教育者的智慧培养,即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智慧”,已经刻不容缓。

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要以化学知识的学习为途径来掌握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培养智慧”的教学。要实现智慧教学,就需要教师准确深入地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与需要对教学素材进行充分准确地挖掘,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通过素材的学习掌握化学知识,形成学科概念。本文将从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对“生活中常见有机物——乙醇”教学作以下四个方面的设计。

一、生活的化学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和“用”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生活意义,感受化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从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引入本课教学,利用图片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常见酒的种类,让学生认识啤酒、白酒的度数的含义。然后,笔者提供医用酒精的教学素材,在教学设计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医用酒精含75%的乙醇并非纯酒精呢?”原来,当用纯酒精消毒时,由于酒精的浓度很大,很快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结果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而含75%的乙醇的医用酒精并不急于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而是渗入到细菌体内,然后把整个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起来,从而达到杀菌的目。通过此教学素材,可以让学生掌握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酒精浓度。

在进行酒与健康教学设计时,笔者引用最近的社交网络上兴起一股拼酒风为教学素材。自从一名男子以10秒钟的速度喝完一瓶白酒后,网上相继出现了“二斤哥”、“三斤哥”、“四斤哥”、“五斤哥”,最后河南南阳出现了一位一次干掉6斤白酒的彪男,视频编辑者竟问:“七斤哥”还会有吗? 我们知道酒精进入身体,由肝脏生成的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又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人的循环和排泄系统代谢掉。大家都知道,甲醛有毒,乙醛对人体危害也非常大,能引起呕吐、神志不清等症状。短时间内乙醛含量急剧上升来不及代谢,极易发生酒精中毒,甚至搭进性命。通过这样一个生活中教学素材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明白过量饮酒对身体的伤害,也可以培养学生化学素养。以后学生走向社会,对这样的事件就会有基本的常识判断,也不会参与到此类事件当中。

二、有用的化学

丹尼尔·科顿姆尖锐地批评说:“教育无用,因为它让我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外; 教育无用,因为它让我们的心变得麻木;教育无用,因为它让我们的个性变得沉闷;教育无用,因为它让我们成为书呆子;教育无用,因为它让我们沦为奴仆……”事实无情地证明,现在我们的教育正一步步误入了丹尼尔断言的歧途!

那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现状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固体酒精和乙醇汽油两个教学素材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生活中固体酒精在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在教学设计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固体酒精是纯酒精吗?”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对乙醇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就会作深入的思考,得出准确的答案。再引入乙醇汽油教学素材,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使用对雾霾治理有什么作用?”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标志方法是在汽油标号前加注字母E,做为车用乙醇汽油的统一标示,三种牌号的汽油标志分别为“E90乙醇汽油90号”、“E93乙醇汽油93号”、“E95乙醇汽油95号”。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主要成分之一,采用创新的乙醇汽油作为现今汽油的替代品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通过这样的教学素材的运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建立起化学“有用的化学”这样一个理念。

三、真实的化学

按教育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问题情境可以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促进理解和记忆的保持,有利于学习的强化和迁移,拉近学生在校学习与今后社会实践活动的距离。教学素材的真实性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近年来浙江化学高考卷对新题型的尝试,特别是工业流程题的出现,其取材于经典的无机实验、成熟的制备原理、传统的工艺流程或最新科学研究,是一种基于真实化学的试题命题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一定要选取真实的化学素材,在分析真实问题中形成新的化学学科观念。

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引入酒精灯火焰颜色和交警查酒驾这2个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乙醇燃烧是什么颜色?我们知道,酒精灯火焰并非纯净淡蓝色而是夹杂有黄色这并非乙醇燃烧的真实颜色,也并非真实的化学。那如何将乙醇燃烧真实的火焰颜色呈现给学生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改进,用一支粉笔蘸取一定量的乙醇点燃,乙醇燃烧产生的淡蓝色火焰就真实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真实的实验演示,学生对乙醇燃烧的颜色有深刻的认识,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再引入交警查酒驾的教学素材,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交警如何查酒驾?”常见的教学设计对此解释是让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载有经过硫酸酸化处理的氧化剂三氧化铬(CrO3)的硅胶,可测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乙醇及乙醇含量的高低,并且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写出化学方程式。其实这不是真实的交警查酒驾的原理。真实情境中,交警查酒驾一般使用便携式酒酒精浓度测试仪,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化学型燃料电池原理进行设计。燃料电池酒精传感器采用贵金属白金作为电极,在燃烧室内充满了特种催化剂,它能使进入燃烧室内的酒精充分燃烧转变为电能,在电极上产生电压,电能消耗在外接负载上。此电压与进入燃烧室内气体的酒精浓度成正比,可以准确测量驾驶人员体内的血液酒精浓度。通过这样的教学素材的运用,学生可以体验到真实的化学,也为以后电化学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使学生知识得以成长,智慧得以发展,思维得以启发。

四、实验的化学

化学是基于实验的一门学科,化学实验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挖掘化学实验素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把化学知识以更加生动活泼呈现出来。

笔者在乙醇的还原性教学设计中通过图片展示引入银匠加工银器的教学素材,并且提出一个问题:“铜、银器焊接时,为什么先要趁热蘸一点酒精?”我们知道,酒精能将银表面的氧化物除去,便于银器的焊接和加工。然后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将灼热的铜丝插入到盛有酒精的试管中”。学生们观察到铜丝表面的黑色氧化铜消失了,铜丝又变得光亮起来,并且在试管中产生了不同于酒精的特殊气味。通过实验,学生们知道了酒精能将银表面的氧化物除去,也就是在高温下乙醇能被它们的氧化物氧化,具有还原性。并且进一步得出结论,在乙醇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中,可用铜、银为催化剂。乙醇被氧化为乙醛。通过这样的教学素材运用,学生掌握了乙醇具有还原性,也通过实验证明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智慧的鲜花开放在指尖上。”教育之中无小事,小事方显大道理。化学课堂应该是生活的、有用的、真实的和实验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没有花拳绣腿,无须标新立异,不会追赶时髦,有的是在用生活中智慧的力量点化课堂的美丽。有用的课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师生共同享受课堂,享受学习,享受成功。真实的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引导学生追求真正的知识。实验的课堂应该是探索的课堂,变学生的被动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总之,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积极探索智慧教学,共同追求教育之树常绿,生命之花灿烂。

参考资料

[1] 杨承印.中学化学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梁绮思.有机化学学法指导[J].教育导刊,2001,(17)

中学地理教学视频素材库 篇4

《中学地理教学视频素材库》,内容涵盖了初高中地理,多达近29GB,视频格式主要有MPEG、AVI等,(赠送视频转换软件一个,软件可转换、可合并视频,免费升级)视频清晰,内容典型,适合各种版本的地理教学,可直接用于多媒体课件制作。需要的老师请与钟老师联系,电话:***,邮箱:***@zj165.com。

中学地理教学视频素材库(共1493段,29GB)

详细目录

世界地理视频全集(共193段,1.22GB)第一章地球

1.经线和经度 2.纬线和纬度 3.赤道与南北半球 4.地球的公转及四季的划分 5.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6.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7.地球五带的划分 8.地球自转的证明 9.地轴和经线 10.经纬网 11.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大小的测量 12.地球的公转 13.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14.地球的公转及四季的划分 15.地球形状的认识 16.地球在宇宙中 17.宇宙天体与太阳系 18.高中低纬的划分 19.东西半球的划分 20.地球自转 21.公转轨道 22.厄瓜多尔赤道两侧上的奇特现象 23.太阳高度角一年中的变化 24.经度 第二章地图

1.地图的方向与比例尺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 4.一般地图上的方向 5.指向标地图上的方向 6.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板块运动与大陆漂移 2.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3.地震与地壳运动 4.地形的变化 5.海底地形一 6.海底地形二 7.火山的喷发 8.陆地表面的基本地形 9.陆地地形 10.外力作用 11.褶皱和断层 12板块运动 13.唐山大地震 14.各大洲地形特点 15.地震引起的地壳变动 16.地震产生的断层现象 17.地层中化石的形成 18.大陆漂移 19.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20.著名的火山

第四章世界气候和世界景观

1.自然景观与自然带 2.降雨的形成 3.世界的洋流 4.对流雨、地形雨和锋面雨 5.气温测定与气温的分布 6.气压与气压带 7.温室效应 8.云的形成 9.热带荒漠 10.热带雨林 11.亚寒带针叶林 1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源

1.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森林的破坏 3.水资源与水资源的利用 4.冰川和生态环境 5.风能 6.核能 7.矿产资源 8.森林资源 9.石油的开采 10.石油资源 11.水污染 12.太阳能 13.土地沙化 14.土地资源 15.我国对风能的利用 16.我国对水能的利用 17.西北地区的荒漠.18.新能源的开发.19.自然资源.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1.城市的清洁问题 2.城市化城市的食品和城市安全 3.城市垃圾的处理 4.世界的民族与语言 5.世界的主要人种 6.世界的宗教 7.世界人口分布 8.世界人口问题 9.世界的语言 第七章 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 第八章东亚

1.北海道渔场 2.日本 3.日本人工岛的建设 4.神户大地震一 5.神户大地震二 6.亚洲的自然环境 7.日本的人文景观 8.日本的文化 9.一衣带水的邻国 第九章东南亚

1.东南亚 2.华人与华侨 3.热带雨林的分布 4.热带雨林的开发与破坏 5.新加坡 第十章南亚

1.珠穆朗玛峰和尼泊尔 2.印度 3.珠穆朗玛峰和尼泊尔 4.南亚季风气候 第十一章 中亚 1.丝绸之路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1.埃及金字塔 2.埃及与尼罗河1.3.两河流域.4.尼罗河的泛滥 5.埃及的位置 6.埃及的文字与文化 7.埃及及尼罗河2 8.西亚概况 9.两河流域的文明

第十三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东非大草原 2.非洲的器乐 3.好望角 4.南非的黄金开采 4.南非概况 6.中国与南非 7.撒哈拉以南非洲 8.中国与南非 9.迷人的撒哈拉 第十四章 欧洲西部

1.阿尔卑斯山脉 2.白金汉宫的卫兵交接 3.伦敦掠影 4.峡湾 5.欧洲西部概况 6.地中海沿岸森林 7.德国概况 8.德国鲁尔区 9.德国生态农业 10凯旋门 11.法国概况 第十五章 欧洲东部和北亚

1.俄罗斯的地形 2.俄罗斯范围和人口 3.俄罗斯气候 4.欧洲东部和北亚的范围和国家 5.俄罗斯矿产与工业 6.俄罗斯的艺术表演 7.俄罗斯的地形与河流

第十六章 北美

1.北美地形对天气的影响 2.大都市纽约 3.东北部地区 4.加拿大的工农业 5.加拿大的资源 6.加拿大概况 7.南部工业区 8.五大湖与尼亚加拉大瀑布 8.西部工业区 9.美国的历史和组成 10.美国城市的发展 11.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美国的华人 第十七章 拉丁美洲

1.巴拿马运河 2.巴西高原 3.拉丁美洲的经济 4.拉丁美洲的人口分布 5.拉丁美洲的种族 6.水闸式运河 7.伊泰普水电站 8.巴黎掠影 9.巴西的桑巴舞 10.巴西概况 11.巴西工况工业的发展 12.巴西人与巴西足球 13.保护热带雨林 14.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 第十八章 大洋洲

1.澳大利亚的采矿业 2.澳大利亚的动物 3.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4.大自流盆地井水自流的原因 12.澳大利亚概况 13.澳大利亚海岸与大堡礁 14.澳大利亚居民及人口分布 15.澳大利亚的地形 16.澳大利亚的位置和标志 第十九章 南极洲

1.南极的冰川 2.南极的探险和考察 3.南极气候 4.冰雪高原

第二十章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1.北京时间 2.区时的计算 3.日界线附近日期的变换 4.时差与地方时 5.缩小的世界

中国地理视频全集(共119段、746mb)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辽阔的海域 2.中国的疆界和邻国 3.星罗棋布的岛屿 4.中国的地理位置 5.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 第二章人口和民族

1.华人与华侨 2.民族分布 3.民族政策 4.中国的民族 5.中国的人口数量 6.中国的人口问题 7.中国人口的分布 8.傣族泼水节 9.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征 2.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唐山大地震1 4.唐山大地震2 5.喜马拉雅山脉 喜6.马拉雅山脉与秦岭 7.中国的高原 8.中国的火山和地震 9.中国的盆地 10.中国的平原 11.中国的丘陵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城市天气预报 2.季风的形成 3.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4.梅雨 5.南北温差 6.气候风暴 7.气象卫星的作用 8.气象资料的获取 9.天气预报 10.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1.中国的气温特征 12.中国的灾害性天气 13.中国降水的分布 14.中国主要灾害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长江一 2.长江二 3.长江洪灾 4.长江三峡 5.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6.黄河 7.黄河及黄河的治理 8.京杭运河 9.龙羊峡水电站 10.鄱阳湖 11.青海湖 12.塔里木河 13.中国的湖泊.14.中国的内流河与外流河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1.白云鄂博 2.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3.水污染 4.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 5.中国的海洋资源1 6.中国的海洋资源2 7.中国的矿产资源 8.中国的水资

源 9.中国的土地资源 10.中国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 第七章 中国的农业

1.农业机械化 2.种植业 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

1.工业前景 2.主要的工业中心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第九章 中国的交通运输

1.宝成铁路 2.长江航道.3.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4.海洋运输 5.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6.京杭运河航道 7.远洋运输 8.高速公路1 9.公路运输2.10.沪宁高速公路 11.京杭运河 12.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13.沿海航运 14.水路运输1 15.水路运输2 第十章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1.港台贸易 2.革命纪念地 3.集市贸易 4.旅游业的意义 5.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6.民族风情 7.商业的概念 8.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 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地理

1.澳门的位置和人口 2.北方地区的范围和人口 3.黑土 4.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5.京津唐工业区 6.南方地区的民族 7.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8.青藏地区的农业 9.青藏地区畜牧业 10.青藏高原 11.台湾的城市 12.台湾的经济 13.台湾的居民 14.西北地区的地形及自然景观 15.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 16.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17.西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 18.香港位置和人口 19.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0.沪宁杭工业基地 21.中国一汽1 22.中国的畜牧业 23.中国的四大牧区 24.三北防护林 25.煤炭基地山西 26.水产业 27.辽中南工业基地 第十二章 中国在世界中

1.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中国在世界地位的变化

世界地理教材视频(共25章2.11GB)

第一册

第一章地球 第二章地图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四章世界气候和自

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七章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第八章东亚 第九章东南亚 第十章南亚

第二册

第十一章中亚 第十二章西亚和北非 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十四章欧洲西部 第十五章欧洲东部和北亚 第十六章北美 第十七章拉丁美洲 第十八章大洋洲 第十九章南极洲 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中国地理教材视频(共20章1.99GB)第一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大高原和四大盆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册

第七章中国的农业 第八章中国的工业 第九章中国的交通 第十章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国旅 第十一章中国区域地理 第十二章中国在世界中

高中地理视频大全(共226段、4.35GB))必修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银河系1 2.银河系2 3.银河系3 4.仙女座星云 5.哈雷彗星 6.地球 7.我国对哈雷 8.彗星的观测 9.狮子座流星雨一 10.狮子座流星雨二 1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12.太阳系八大行星 13.河外星系 14.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5.宇宙天体与太阳系 16.旅行者号和伽利略号对木星的探测 17.太空生命维持系统 18.人类登陆火星 19.太空殖民 20.拓荒者号火星探测 21.河外星云 22.日冕和太阳风 23.色球层与日珥 24.太阳黑子的观测 25.太阳黑子与太阳活动 26.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27.太阳热量的测定 28.宇宙的诞生 29.行星的运动 30.探索宇宙的眼睛望远镜 31.日

珥一 32.日珥二 33.日珥三 34.日珥四 35.太阳黑子一 36.太阳黑子二 37.太阳耀斑 38.太阳结构 39.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40.太阳的性质 41.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42.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来源 43.太阳的能量 44.太阳可能的结局 45.太阳系的组成 46.太阳的简介 47.太阳的能量 48.傅科摆 49.天体运动地球自转和天球 50.太阳的中天高度的变化 51.地转偏向力 52.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53.地球自转的证明 54.划分四季的依据 55.地球

第二章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浆岩 2.地层中的各种构造 3.火成岩的显微镜观察 4.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层 5.由湖泊形成的地层 6.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层 7.板块构造学说一 8.板块构造学说二 9.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0.板块撞击形成山脉和山峰 11.大陆漂移说12.海岸的隆起与沉降 13.断层 14.花岗岩的风化 15.褶曲 16.倾斜的地层 17.生物形成的沉积岩 18.世界各地的火山与火山喷发物 19.陶土 20.岩浆岩的成因分类 21.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岩 22.南极艾利伯斯火山 23.地层中的煤 24.地层形成的过程 25.火山喷发物 26.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层 27.从地层和化石探求地球的历史 28.变质岩 29.沉积岩与变质岩 30.地层的对比 31.地层的构造 32.地层上下的判断 33.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34.大气圈的构造 35.气候变暖的影响 36.温室效应 37.大气的运动 38..风的形成 39..高气压的性质 40..低气压的性质 41..低气压的移动与天气变化 42..锋面与天气 43..大气的运动 44..海风和陆风 45.海岸带 46.海洋 47.钱塘江潮 48.潮汐 49.水的重要性 50.海水的循环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全球变暖 2.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3.温室效应产生原理 4.温室效应 5.气候变暖的影响 6.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 7.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 8.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3 9.世界自然带 10.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11.热带草原 12.苔原群落 13.地中海植被 14.热带雨林 15.亚寒带针叶林 16.自然景观与自然带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变暖 2.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3.厄尔尼诺 4.厄尔尼诺现象2 5.厄尔尼诺现象及影响 6.2003年袭击欧洲的热浪 7.2007

年极端气候事件之二—雷电、暴雨 8.2007年极端气候事件之三—洪水 9.东方田鼠 10.2007年极端气候事件之四—干旱、台风 11.2007年极端气候事件之一——列车侧翻、暴雪 12.2008年1月31 一些地区普降大雪 13.2004年10月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的影响14.2004天气风云榜 15.巴厘岛路线图 16.基里巴斯 17.1931年水灾 18.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的大地震 19.危害-我国重大的几次地震 20.1556年陕西华县因地震发生的瘟疫 21.1976年唐山大地震2 22.1976年河北唐山市发生的7.8级大地震23.1993年日本地震和海啸灾难 24.1999年台湾南投县发生的地震 25.1999年土耳其发生的地震 26.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 27.最大的智利地震 28.陷落地震 29.构造地震 30.火山地震 31.1998长江水灾 32.长江中游洪水形成原因 33.长江形成洪水灾害的原因 34.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海啸 35.海啸1 36.海啸2 37.海啸3 38.1983年夏威夷岛的火山喷发 39.暴雨 40.飓风 41.台风 42.旋风 43.洪水 44.龙卷风 45.地震产生的原因.46.火山的形成与构造 47.火山的资源 48.地震波的种类和性质 49.火山的灾

必修Ⅱ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1.中国人口增长 2.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3.印巴分治 4.三峡工程二期移民情况 5.世界人口迁移 6.我国的人口迁移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1.光污染 2.光污染的危害之一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土地荒漠化 2.土地荒漠化的警报 3.警惕身边的电子辐射 4.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 5.埃克森油轮事故 6.臭氧层破环 7.辐射污染 8.电磁辐射污染 9.核泄漏 10.大气污染的分类 11.酸雨1 12.酸雨2 13.酸雨3 14.酸雨4 15.环境问题 16.荒漠化 17.蝗灾 18.土壤污染 19.赤潮的深思20.赤潮的形成 21.赤潮带来的危害 22.珠江口赤潮 23.赤潮的由来 24.土地沙漠化 25.土壤及沙子 的定义

必修Ⅲ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经济全球化视频 2.欧盟诞生 3.亚太经合组织 4.南水北调工程1 5.南水北调工程2 6.西气东输工程1 7.西气东输工程输气运行实现全线贯通 8.西气东输工程运行 9.一项大工程东西都受益、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我国西北地区不合理开垦导致沙漠化严重 3.中国湿地--认识湿地(上)4.中国湿地--认识湿地(下)5.中国湿地--红树林(上)6.中国湿地--红树林(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GPS 2 GPS-GIS 3.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 4.遥感技术 5.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6.中央电视GPS的介绍 7.中欧伽利略计划 8.泰州长江大桥沉井建设(用GPS接收机)9.我国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10.全球定位系统 11.数字地球

精品初高中地理视频素材(共910段18.55GB)宇宙与地球

1.2004年太阳耀斑2 2.2005年1月16日太阳风暴 3.超星 4.超星星 5.地球1 6.地球2 7.地球3 8.地球4 9.地球概况 10.盖天说 11.彗更斯号探测器 12.浑天说 13.霍金与黑洞 14.牛郎织女星 15.日耳和耀斑 16.日冕太阳风 17.神州五号飞船从设计、建造、升天、监测和顺利回收的过程——实践… 18.神舟飞船 19.生命起源 20.十字连星 21.苏梅克·列维慧星 22.太阳 23.太阳 24.太阳的命运 25.太阳的能量来源 26.太阳的外部结构 27.太阳风暴上 28.太阳风暴下 29.太阳辐射原理 30.太阳高度 31.太阳活动 32.太阳与银河 33.天文观测星空指南 34.同样的极光 35.新闻调查-地外文明探索 36.新闻调查-地外文明探索 37.巡天——神六回家 38.银河系 39.宇宙 40.宇宙的构成

41.远古的诞生(上)42.远古的诞生(下)43.找北极星 44.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 45.地球 46.地球的宇宙解释 47.地球公转 48.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49.东方红一号卫星 50.多姿多彩的地球 51.黑洞 52.宇宙形成的初期 53.TERRA卫星 54.奔月 55.常娥一号 56.常娥一号发射成功 57.黑洞.58.火星 59.日心说 60.神舟五号飞船 61.苏梅克.列维彗星 62.太空行走 63.太阳的东升西落 64.太阳的外部结构 65.太阳的总结 66.太阳高度 67.我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 68.宇宙的认识过程 69.1976年吉林陨石雨

大气

1.雾淞 2.冰灯 3.大气环流 4.地球大气 5.对流雨、地形雨与锋面雨 6.反气旋 7.锋 8.锋面系统 9.锋面雨1 10锋面雨2 11.寒潮及其危害 12.积雨云、暴雨、冰雹、龙卷风 13.季风的形成 14.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15.季风环流 16.季风与航海(上 17.季风与航海(下)18.季候风 19.降水 20.降雨的形成 21.露 22.梅雨 23.气候卫星 24.人工降雨 25.天气趋势预报 26.天气谚语1 27.天气谚语2 28.天气谚语3 29.天气预报的观测项目 30.微风 31.雾 露 霜 冰雹 32.行星风系 33.学校的气象观测 34.雪花的形状 35.雪花飞舞 36.雪景 37.阴天 38.雨 雪 霜 露 雾 39.雨过天晴 40.云的形成 41.城市风 42.热力环流 水圈

1.海洋环境破坏 2.港口的重要性 3.海洋资源 4.填海造陆的危害 5.海洋与经济 6.北大西洋流的影响 7.承压水 8.地球上的水 地下水 9.地下水的来源 10.风海流 11海岸带 12.海岸线上的绿色长城—红树林 13.海浪 14.海南 15.海水温度 16.海水盐度 17.海洋的形成 18.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19.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20.海洋石油开采1 21.海洋石油开采2 22.海洋渔业资源 23.海洋舟山渔场 24.海洋资源1 25.海洋资源2 26.华北过渡开采地下水危害 27.蓝色的海洋——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28.密度流 29.钱塘江潮1 30.潜水 31.深海锰结核 32.水循环 33.水战争 34.水-战争与和平(上)35.水-战争与和平(下)36.我国水污染事例 37.洋流 38 阿瓦呼湾北岸是世界最佳冲浪区 39.波浪

(破浪、海啸)与潮汐 40.波浪图解 41.海潮和洋流的搬运_ 42.海流(台湾)43.海宁潮汐 44.潮汐 45.潮汐成因解说(全日潮与半日潮)46.大潮和小潮特点(解说 47.大潮和小潮特点(解说)48.杭州湾涌潮的成因 49.天下奇观钱塘潮 50.海啸 51.海啸的形成及成危害 52.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特大地震和海啸 53.海啸 54.地球上的水 冰川 55.地球上的水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详解)56.地球上的水 河水 57.地球上的水 陆地水 58.海水的盐度(解说)59.海洋是什么 60.通过卫星观察海面水温的变化 61.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 62.南澳海水资源的利用-盐田 63.深海奇珍锰结核 64.海边渔民的生活 65.南海资源 66.沈家门渔港 67.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 68渔人码头 69.舟山的养殖业 70.舟山盐业的发展 71.类型-风海流、密度流 72.分布-富兰克林洋流图(北大西洋暖流)73.潮汐的成因 74.海流 75.拉尼娜 76.水循环 陆地自然资源

1.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3.矿产-金伯利区的地理位置及资源 4.能源-地热能 5.能源-核能的利用 6.能源-火电-大庆油田 7.能源-火电-黄土高原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能源-火电-黄土高原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9.能源-水电-黄河梯级开发 10.能源-水电-青藏高原水资源 11.能源-温泉 12.温泉的产生 13.陆地环境 地质作用与全球大地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学说 2.地壳的变动 3.地球的内部圈层 4.地热喷发 5.地质作用(主要是内力作用)6.海底扩张学说 7.外力作用 8.板块 9.板块的各种活动 10.板块构成及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1 11.板块构造学说 22.板块运动学说(全球构造理论详解)12.海底扩张说 13.巍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 14.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地貌 15.外营力与地表形态变化 16.岩石形状的形成主要受外力作用 17.侵蚀-海蚀示意 18.地球的圈层结构 19.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质灾害

1.日本火山的形成 2.构造火山构造与喷发 3.1556年陕西华县因地震发生的瘟疫 4.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的大地震 5.1960年日本大海啸的来历 6.1976年河北唐山市发生的7.8级大地震 7.1983年夏威夷岛的火山喷发

8.1996年冰岛因火山喷发而发生的洪水 9.1999年台湾南投县发生的地震 10.1999年土耳其发生的地震 11.泥石流的形成 12.冰川崩塌 13.地动仪 14.地球构造及地壳的变化 15.地球内能的释放-火山地震详解 16.地震(二)17.地震 18.地震前兆及我国唐山发生的大地震 19.地震先兆和预报 20.地震要素 21.海底火山 22.滑坡 23.滑坡的形成 24.火山 25.火山爆发 26.火山爆发概述 27.火山爆发及其危害 28.火山爆发引起地震 29.火山成因及其喷发景观 30.火山的喷发 31.火山灰地形 32.火山喷发 33.火山喷发及其危害 34.火山喷发景观1 35.火山喷发景观2 36.火山喷发景观3 37.火山喷发是壮观的地质景观 38.火山喷发特点1 39.火山喷发特点2 40.火山沿裂缝喷发 41.火山知识 42.老黑山火山 43.历史地震分布地区及重大地震统计 44.泥石流1 45.泥石流2 46.唐山地震 48.我国新疆的火山爆发 49.夏威夷火山 50.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 51.意大利维苏威火山 52.地震(一)53.科技博览—滑坡 54.地震 55.地震的产生 56.地震的危害1.57.地震的形成 58.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59.地震横波的特点 60.地震火灾发生的原因 61.地震相关知识 62.地震之后 63.地震纵波的特点 64.构造地震起因及危害 65.古代-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 66.古代-张衡的地震仪 67.湖北省巴东县出现大面积滑坡险情 68.火山地震的起因及特点 69.火山喷发 70.科技助力地震救援 71.泥石流 72.泥石流 73.皮纳图博火功山喷发 74.人工地震的起因 75.四川泥石流 76.唐山大地震1 77.唐山地震2 78.为地球把脉 79.中国地震震中分布 气象灾害

1.2004世界气象日宣传片 2.2006年为我国气象灾害重灾年 3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4..暴雨 5.城市天气预报 5.地球气候 6.干旱 7.洪水爆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8.洪水爆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9.气候灾害 10.台风 11.台风来临 12.雪崩 13.重庆之旱 14.洪水的警示.15.风暴潮 第一时间 渤海湾 16.风暴潮 17.副高与台风 18.近几年影响我国的台风 19.历年登陆浙江台风 20.美国黑风暴 21.气象灾害 22.热浪 23.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 24.沙尘暴1 25.沙尘暴2 26.沙漠化-原因-我国03年春沙尘爆减少原因 27.台风 28.台风来临时,防台小知识 岩石与化石

1.变质岩 2.沉积岩1详解 3.沉积岩1 4.沉积岩2 5.地层中化石的形成 6.地壳 7.花岗岩 8.矿物 9.岩浆岩 10.岩浆岩详解 11.岩岩 12.岩石的生物风化 13.沉积岩-化石的形成1 14.沉积岩-化石的形成2_ 15.各种化石001 16.各种化石002 17.化石成因 18.恐龙化石 19.岩石的化学风化 20.岩石的物理风化 21.岩石风化现象 喀斯特地貌

1.侵蚀-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2.承德丹霞地貌 3.庐笛岩(喀斯特)4.七星岩(喀斯特)5.亚洲第一洞__丰鱼岩(喀斯特)6.侵蚀-喀斯特地貌 7.溶洞、石笋、钟乳石 地质构造

1.褶皱 2.褶皱形成拱桥式岩层 3.背斜与向斜 4.地壳运动 5.地质构造 6.断层1 7.断层2 自然地理环境

1.自然带 2.自然景观与自然带 3.热带荒漠 4.热带雨林 5.苔原带 6.针叶林 7.荒漠带 8.热带草原的分布 9.温带草原 10.温带阔叶林 11.陆地自然带(全解:水平、垂直、非地带性)生物

1.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荷花生产 4.解密恐龙灭亡 5.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 6.恐龙的灭绝 7.碳循环和氮循环 8.生物圈(详细)9.苔原群落 土壤

1.黑土的形成 2.黑土地的作用 3.红土改良 4.黄土的形成(中国)5.黄土高原 6.南方的红壤 7.土壤的形成 聚落

1.云南的竹楼 2.城市规划 3.城市化 4.城市化问题 5.傣族的竹楼 环境

1.面临环境污染严重 2.生态保护 3.广东怀集破坏环境的苦果 4.人类关注环境问题 5.02年西班牙海域石油泄漏事件 6.酸雨 7.空气质量指标 8.52年伦敦烟雾事件_福建两重天 9.阿拉善盟生态移民 10.白色污染 11.保护热带雨林 12.别让北极熊的家园变成汪洋 13.不该消失的草原 14.草

场退化 15.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6.草方格 17.城市的清洁问题 18.赤潮 19.赤潮的形成及危害 20.臭氧层-蒙特利尔议定书 21.臭氧层-抢救我们的天空 22.臭氧层-拯救臭氧层 23.大气的污染 24.噪音的危害 25.大气污染 26.地球发烧了 27.二氧化碳的保温效应 28.放射性污染-黑三角 29.放射性污染-切尔诺贝利的儿童 30.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 31.光污染 32.国外酸雨的危害 33.过垦 34.海洋石油污染1 35海洋石油污染2 36.海洋石油泄漏 37.核泄 38.呼吁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 39.环境问题 40.环境污染 41.黄河的水土流失 42.黄河泥沙 4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1 44.蝗灾 45.建造防护林治理风沙 46.揭开赤潮的面纱 47.喀斯特地石漠化 48.科技博览—光污染 49.挪威海域发生严重燃油泄漏事故 50.气候变暖 51.气候变暖_2 52.气温升高 53.汽车尾气的检测 54.全球变暖1 55.全球变暖 56.全球变暖-什么是温室效应 57.全球升温 58.全球性环境问题 59.热带雨林生态 60.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6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宣传音乐短片)62.为破坏生态环境 63.人与自然 64.认识自然自然保护区 65.日本水俣病 66.日本痛痛病 67.三废 68.沙尘暴(一)69.沙漠形成的原因 70.陕西省一年入黄河的泥沙8亿吨 71.温室效应3 72.温室效应 73.温室效应引发的严重后果(二)74.温室效应引发的严重后果(一)75.我国海平面持续上升 生态安全影响加大 76.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日本的环境教训 77.污染对人的危害 78.吸烟有害健康 79.油轮事故 80.榆林人种沙柳 81.中国21世纪议程 82.臭氧层空洞成因及危害 83.臭氧空洞 84.浮尘、扬沙、沙尘暴 85.红树林 86.环境污染的危害视频.87.黄河断流 88.京都议定书 89.哭泣的湖泊(青海湖)90.垃圾 91.绿色新城迎奥运 92.伦敦烟雾事件 9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94.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95.全球变暖 96.人类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及危害 97.人类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98.日本水俣病1 99.日本水俣病2 100.日本痛痛病 101.陕西榆林市治理沙漠.102.酸雨 103.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104.威望号油轮事故 105.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 106.温室效应2 107.温室效应 108.印度博帕尔事故1 109印度博帕尔事故2 110.珠江三角洲咸潮(2007年12月22日-24日)111.走进绿色彭阳 人口

1.人口的增长 2.人口寿命 3.人口问题-人口并非数字游戏 4.人口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环境问题是益严重 5.人口与就业 6.人口增长 7.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的影响 8.三峡移民百万,创世界水利史之最 9.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 10.我国的人口迁移 11.我国的人口政策 12.中国的人口分布 13.中国的人口数量 14.中国人口 15.中国人口问题 16.世界的主要人种 17.世界人口分布 18.世界人口问题 19.中国内地人口达13亿 民俗风情

1.春节 2.端午节 3.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4.民族风情 5.啤酒与狂欢节 6.泼水节 6.台湾人民过端午节 7.2008凉山彝族火把节 8.傣族泼水节2 9.火把节 旅游

1.布达拉宫 2.茶文化 3.长城 4.成都 5.大同云冈石窟1 6.大同云冈石窟2 7.敦煌莫高窟 8.敦煌石窟 9.峨眉山 10.峨眉山万年寺佛像 11.桂林市 12.哈尔滨冰雕艺术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14.九寨沟 15.乐山大佛 16.旅游外汇收入 17.旅游资源 18.旅游资源-长城 19.旅游资源-长江三峡 20.旅游资源-承德山庄 21.旅游资源概述 22.旅游资源-古代历史遗迹 23.旅游资源-古代陵园 24.旅游资源-古代石窟艺术 25.旅游资源-古代园林 26.旅游资源-故宫 27.旅游资源-桂林 28.旅游资源-海岸线 29.旅游资源-杭州西湖 30.旅游资源-湖泊 31.旅游资源-名山 32.旅游资源-气候 33.旅游资源-秦皇陵 34.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35.旅游资源-日月潭 36.旅游资源-十大景点 37.旅游资源-石灰岩 38.旅游资源-苏州园林 39.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 40.钱江潮 41.青城山 42.乌蓬船 43.武侯祠 44.悬空寺 45.云冈石 46.中国旅游景观 47.中山陵 48.黄果树瀑布 49.科罗拉多大峡谷 50.钱江潮 宗教

1.佛教文化与传播 2.古罗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3.青真寺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合众思壮总裁郭信平谈GPS应用之一 2.合众思壮总裁郭信平谈GPS应用之二 3.合众思壮总裁郭信平谈GPS应用之三 4.互联网 5.经济信息战 6.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7.卫显遥感 8.信息 9.信息的飞速发 10.信息

发展史 11.信息高速公路产生的垃圾 12.信息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13.中国卫星基地上 14.中国卫星基地下 中国地理

1.各种地貌 2.98长江洪水 3.2001年上海的发展 3.2001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 4.2002年上海的发展 5.安徽 6.宝成、成昆铁路线 7.北方地区的气候与农业 8.北方地区的种植业和林业 9.京天津 10.冰上运动.11.采煤的机械运输 12.藏北高原 13.藏南谷地气候 14.草原 15.长江2 16.长江 17.长江航道 18.长江航运能力 19.长江和三峡工程 20.长江洪水 21.长江洪水何来 22.长江洪灾 23.长江流域1 24.长江流域的防护林工程 25.长江三峡 26.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27.长江水利 28.长江水系水电站 29.城市交通 30.大豆 31.稻米之路(1)32.稻米之路(2)33.地热 34.东北人活雷锋.35.东北种植业 36.冬季捕渔 37.对自然改造—坎儿井 38.纺织工业分布 39.福建 40.甘肃 41.钢产量排名 42.钢铁工业 43.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44.工业发展 45.工业增长前景.46.公交线路的网上查询 47.公路运输 48.古代石油的发现 49.广东 50.广西 51.贵州 52.海洋运输2.53.海洋运输 54.海洋运输 55.航空运输 56.河北 56.河南 57.核能发展概况 58.黑龙江 59.洪水(二 60.洪水(一)61.洪灾概况 62.壶口瀑布 63.湖北 64.湖南 65.化学工业分布 66.黄河1 67.黄河 68.黄河地上河 69.黄河断流 70.黄河及黄河的治理 71.黄河开发 72.黄河流域1 73.黄河水利 74.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75.黄河治理 76.黄土地上的种植业 77.黄土高原 78.黄土高原的垂直节理与地貌特点 79.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1 80.黄土高原沟壑的形成-与气候关系 81.黄土窑洞 82.机械工业分布 83.吉林 84.江苏 85.江西 86.江厦潮汐试验电 87.交通类型 88.交通运输1 89.交通运输2 90.交通运输3 91.交通运输4 92.交通运输5 93.交通运输6 94.交通运输7 95.交通运输工具 96.京杭大运河 97.跨流域调水 98.矿产的故事 99.辽宁 100.灵渠 101.龙羊峡水电站2 102.陇海、兰新线 103.绿满浦东情系申城 104.煤的发现 105.煤炭工业分布 106.内蒙 107南水北调工程 108.宁夏 109.农业1 110.农业2 111.农业3 112.农业4 113.农业5 114.农业6 115.农业7 116.农业 117.农业9 118.农业10 119.农业发展的条件和农业带 120.农业机械化 121.农业景观 123.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124.气温的差别 125.青藏高原的农业和藏民 126.青藏高原高寒区 127.青藏高原高山气候 129.青藏高原水资源 130.青藏铁路 青131.藏铁路到拉萨 132.青藏铁路环境保护 133.青藏铁路开工建设 134.青藏铁路通车 135.青海 136.热带农业 137.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138.三峡船闸 139.三峡大坝135米水位景观 三峡发电140 141.三峡工程动画展示 142.三峡工程二期移民情况 143.三峡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 144.三峡库底清理情况 145.三峡水电站 146.三峡水利工程枢纽 147.桑基鱼塘 148.山西 149.上海 150.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151.上海现代农业园区掠影.152.深圳城市 153.沈阳 154.石油的开采 155.石油工业分布 156.石油开采 157.首钢搬迁 158.水稻制种专家(刘文斌)159.我国的耕作制度 160.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161.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163.巫山 164.物流 165.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 166.西部与西部大开发 167.西藏 168.西气东输 169.西气东输工程 170.乡镇企业 171.香港澳门 172.香港回归 173.香港码头的进出口贸易 174.小三峡 175.新疆 176.新疆的绿洲.177.新能源——核能的利与弊 178.新世纪的海南 179.蓄水前三峡大坝全貌 180.羊八井地热站 181.印刷术 182.用煤美化生活 183.油气管道分布 184.油田气田的形成 185.雨天 186.云南 187.造纸术 188.赵州桥 189.浙江 190.植物-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图 191.中国的地理分区 192.中国的民居 193.中国的民族概况 194.中国的气候概述 195.中国对外贸易 196.中国发展中的邮电事业 197.中国防护林分布 198.中国核电发展概况 199.中国核工业大事记 200.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1.中国近海石油资源 202.中国气温最高和最底的地方 203.中国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204.中国台风(上)205.中国台风(下)206.中国铁路分布1 207.中国铁路干线-第一列 208.中国铁路干线-第一纵干线 209.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 210.中国铁路运输干线 211.中国沿海盐场分布 212.中国政区 213.中国主要工业基地 214.中国主要商业中心 215.重庆 216.珠江三角洲工业 217.竺可桢上 218.竺可桢下 219.壮观的冲积平原 22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221.1974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基本建成 222.1975年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223.北京城中轴线 224.钓鱼岛 225.歌曲 黄226.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成 227.南浦大桥 228.能源-潮汐能 229.秦山核电站 230.上海浦东开发 231.田湾核电站 232.我国的矿产资源 233.经济特区 世界地理

1.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 2.安第斯山脉 3.澳大利亚 4.巴比伦花园 5.巴黎掠影 5.巴黎圣母院 6.巴西概况 7.冰雪高原南极洲 8.城市的远见-蜕变中的鲁尔工业区 9.大自流盆地井水自流的原因 10.第一次海湾战争 11.东德和西德的统一 12.东非大裂谷 13.东非土著居民 14.东南亚1 15.东南亚2 16.俄罗斯.17.二战后的民族运动 18.梵蒂冈 19.非洲:大裂谷 20.高度发达的美国农业 21.绘制地形剖面图 22.鉴真东渡 23.凯旋门 24.里海石油 25.两河流域的文明 26.美国城市的发展 27.美国的工农业概况 28.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29.美国的华人 30.美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31.美国的组成.32.美国概况1 33.美国概况2.34.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 35.南极的科考和生活 36.南极的日全日 37.南极企鹅 38.南极气候 39.南极洲的天气观测 40.南极洲概况 41.欧元.42.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43.七大洲和四大洋 44.气温测定与气温的分布 45.日本 46.日本的高科技工业 47.日本的工业发展模式 48.日本的位置及组成 49.日本概况 50.日本经济 51.日本偷袭珍珠港 52.日本樱花 53.圣保罗大教堂 54.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55.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56.世界主要粮食作物 57.丝绸之路 58.死海 59.亚马孙河 60.亚太经合组织 61.樱花与富士山 6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63.战神广场与艾佛尔铁塔 64.中国入世了 65.鲁尔区的衰败 66.北海道渔场 67.八国峰会 68.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69.北约 70.春天的故事 71.德国鲁尔工业区 72.东非裂谷带 73.硅谷 74.尼亚加拉瀑布 75.上海合作组织 76.索马里海盗 77.泰纳线 78.五大湖及尼亚加拉瀑布 79.烟大铁路轮渡客滚运输.80.以色列建国 81.越南推进泛亚铁路 82.中国入世了 83.中哈原油管道累计输油突破500万吨 其它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素材 篇5

《七律、长征》的背景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感性资料的运用。上课之前,布置预习,让学生查有关长征资料,初步了解长片。教学中谈话导入:“有一个词,或许对你们来说有点陌生。但是,这个词,它是用血与火写就的。它深深地烙在我们伟大民族的丰碑上,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一个词,就是——长征。”之后让学生谈你了解到的长征。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调动学生的情感是必要的手段之一。课上,我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展示,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使他们和课文融为一体。

这首诗毛泽东主要是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路上的千难万险在红军眼里却是只等闲。“等闲“是全诗的主线,我以此为线索,紧紧围绕诗的首联进行展开教学。初识“等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长征路上所遇到的难与险:千山—五岭、乌蒙、岷山;万水—金沙江、大渡河。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产生共鸣。

感悟“等闲”,体会了长征途中的险山恶水,可是他们却不怕,只当成是平平常常的事,很自然地感悟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再读全诗,从诗词的几个词中加深体会。对“腾细浪”、“走泥丸”、“暖”、“更喜”、“尽开颜”这些词也都有了很好的理解,正真做到了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这首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从课始到课结束,学生都精神抖擞,个别读到整体读,他们读出了诗的气势,从而很也很好地领略到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教学小故事ppt素材 篇6

那段日子,我老是失眠,脑袋里总觉得混沌,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让我应接不暇。有一天晚上我梦见了妈妈,她温柔的眼,含笑地看着我,说,回老屋去住住啊!

以前妈妈总是跟我说,将来不管在哪里生活,总不能忘记了山里的老屋,要记得常回去住住。

大山里头,那荒废了几年的老屋里,封存了童年的记忆,还有爸妈的音容笑语。

小学数学教学素材的选择 篇7

一、注重教学素材的情境味

1. 情境的生活性

一位老师在教学“升与毫升”一课时, 采用这样一个导入情境。

师:“我们每个同学面前都有一瓶矿泉水, 现在喝, 记下来你喝了多少。”接着, 师生自由喝矿泉水。老师举起矿泉水瓶子问:“刚才你们喝了多少水?”学生迫不及待地答“我喝了两口”、“我喝了10克”、“我喝了3毫升”、“我喝了5毫升……”“哦, 你们怎么知道用毫升来计量?”“瓶子上标有毫升的单位。”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多少也是用升或毫升作单位?

师:刚才你们例举的牛奶、油、洗手液等, 它们都是———液体。

师:那就是说, 液体的体积和容器的容积一般用升或毫升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升与毫升的知识。

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喝水”的活动中, 通过观察, 师生交流, 让学生感受升与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学习升与毫升的必要性。从中我们看到, 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重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指向学习目标。

2. 情境的趣味性

一位老师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屏幕动画先后出示:白雪公主和草地上并排站着的七个小矮人, 每个小矮人手里拿着一个气球。

师:请看屏幕森林里, 有一位漂亮公主, 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

学生脱口而出:七个小矮人。

师:数一数, 他们都来了吗? (随着学生数数, 小矮人下方依次出示1到7。) 七个小矮人每人手里拿有一个气球。 (气球上出现7、14、21三个数, 后面四个小矮人手中的气球上是一个括号。) 观察气球上的三个数,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一下子被这美丽的情境所吸引, 在观察、推理、记忆中, 经历了探求几个7叠加是多少的过程, 并为学习后面的口诀作了充分的准备。

3. 情境的合理性

情境中的背景信息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 其蕴含的数学关系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 就如同一粒正待发芽的种子, 除了需要水、阳光和空气以外, 还必须选择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因此, 情境素材的选取恰当与否, 对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教学一年级的“分类”时, 一位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将教室布置成超市的样子:从图书室搬来两个图书柜, 当作货架;在讲台上放着三个大箱子:第一个箱子里放满了各种随意摆放的玩具, 第二个箱子里放的是一些带有包装袋的小食品, 第三个箱子里放的是苹果、橘子、梨等水果。课堂上, 教师依次请两个学生将每个箱子里的物品分类摆放到货架上, 并说说分类的依据。由于只有六个学生有参与活动, 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认真观察、体会, 活动的效益可想而知。

二、注重教学素材的数学味

1. 数学的开放性

小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意识, 因此对与自己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 对“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 这使得我们在教学中, 在学生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上多关注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

如:“两根同样长的铁丝, 第一根用去它的25, 第二根用去米, 剩下的哪根长?为什么?”这道题的常规解题思路是:要求剩下的哪根长, 必须先知道两根铁丝原来有多长。但是铁丝原来的长度不知道, 怎么办?这时教师设计探究性问题:“在什么条件下, 用去的铁丝同样长?什么情况下, 不一样长?”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尝试探究。

2. 数学的探索性

课堂上学生是在生动活泼地、有滋有味地开展探究活动, 是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数学概念的引进、定理的证明、数学习题的解答等过程, 无一不与探索相联系。在对学生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中, 如果缺少了探索, 那就会变成完全的灌输, 失去了数学课应有的味道。

“三角形的分类”一课中教师在简短的导入之后, 就让学生自由地按一个三角形中锐角、直角、钝角的个数进行分类, 老师将10种情况都一一板书出来, 让学生经历:分———画———分组画——重画。在画的过程中学生验证哪些情况存在, 那些不可能存在, 因为画不出学生才有更深的体会, 在不断的探究活动中, 学生得出了只有三种可能情况 (三个都是锐角、一个直角两个锐角、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 这也让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得到了完美地突破。这是一个非常枯燥泛味的教学内容, 可是整节课却在学生不断的探究中变得生动有趣了。

3. 数学的应用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 此时, 在教学中, 在对学生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上, 更应关注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学数学是有用的, 必要的。如学过“利息”后, 让学生去银行查一查各种存款方式的利息, 帮助家长理财。学过“平均数应用题”后, 让学生确立一个感兴趣的内容, 进行一次实践活动或小课题研究, 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合作分工。在几天后的数学活动课中, 教师也可以结合有关数学知识提供一些数据, 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如“学校开展进公园游览活动, 教师26人, 学生203人, 门票价格为:成人每位30元, 学生每位15元;团体30人以上 (包括30人) 每人20元, 按照这种价格, 我们怎样购票最省钱?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学生设计后, 将不同的购票方式公布于众, 并进行比较, 选优, 让学生从中选出一种大家都认为最好最省钱的方案。这种数学活动的设计, 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 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提高了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

三、注重教学素材的文化味

1. 文化的渗透性

在教学中,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介绍数学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史料, 介绍一些著名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和经典的数学名著, 介绍一些数学小知识等等,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数学文化。

“生活中的负数”一课中, 老师介绍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 比如在记帐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 有时要记进粮食, 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 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 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 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 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教师通过这样的介绍其实就是给学生传递数学文化, 让学生知道数学的人文价值。

2. 文化的审美性

一位好的数学教师应具有醇厚的“文化味”, 体现在对数学及古至今脉络形成的了解, 对璀璨瑰丽的数学史的深刻认识, 对数学现实应用的审美把握。有“文化味”的数学老师, 应让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加罗华等数学大师成为学生经常讨论或崇拜的人物, 应让学生有破译哥德巴赫猜想的冲动, 应让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察看身边的世界。

例如, 张齐华老师“走进圆的世界”、“轴对称图形”等课都充溢着浓烈的“文化味”, 比如水的涟漪、美丽的光环、神奇的电磁波、桂林山水都放射出文化的气息, 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比如引入墨子对圆“一中同长”的描述, 让学生从古代文化中体悟数学的准确和悠远。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的数字诗, 也有了孩子们充满童真的愿望“我想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我想知道最大的数到底是多少?”“我想知道数是谁发明的?”……在这样的课上, 学生会感到学习不再乏味, 他们眼神里都透出惊喜, 满脸都荡漾着激情。

3. 文化的教育性

挖掘生活素材提高教学效能 篇8

一、生活素材实用性强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充满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种现实生活素材将其演变为课堂教学实例。

如在9Amodule 3中,Using English(P88)章节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并填写表格。但是课本教材设计的是让学生阅读一段内容浅显的由68个单词组成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填写6个空格。按照9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我感觉课本教材对于这一章节的内容设计过于简单,没有实效,缺乏语言实际应用性。

我就想起暑假有学生去马来西亚旅游,在办理签证的时候,面对全英文和马来文的签证申请表很是犯愁,竟然连国籍、全名、性别这些很简单的信息都无从人手。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缺乏锻炼,使用英语的能力很有限。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填写信息表格的能力,我对9A Module3中UsingEnglish章节的教材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

我设计了新教学情境:假设你要去马来西亚度假,请正确填写出入境签证申请表。我从网上下载了马来西亚出入境签证申请表。遵循创设教学情境的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的原则,发给学生申请表原件,没有删除影响学生理解的马来文。

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的活动中,学生把正确填写一张小小的签证申请表当成要出国的一项重任来完成。有了迫切完成任务的内驱力,学生们通过小组交流与协作,出色填写了自己的出国签证申请表。当我在他们的表上象征性地盖上戳印时,他们感受到了真实生活中英语学习的魅力,学习成就感大大提升。同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自主积极地将表中所有单词熟记于心并长久不忘,比起通过默写记单词的方法更高效,更实用。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能力,增强了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生活素材实践性强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乐意学;只有乐意学,才能形成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只有提供学生参与性和实践性强的课堂生活素材,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中。

以九年级A册课本中Module 1的Using Eng-lish章节为例。这一章节就是要帮助学生如何理解简单的商品信息广告中对于商品的描述,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理解广告册上的产品使用描述(说明书)。

本章节教学目标的初衷很好,就是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使用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收到广告单子很常见。但是文本提供的素材会让学生只是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学习层面,并不能完全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英语实际能力的教学目的。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提供的某些素材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需求;二是提供的某些素材不能勾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面对备课中所思考的问题,我对这一章节的素材做了调整,充实进实践性强的生活素材,本着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体验、去实践、去参与语言学习,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让学生进入英语国家真实的日常生活中。我在课前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学生观察自家厨房,然后登录美国麦德龙超市网址;另一组学生走进自己的卧室,并登录宜家家居澳大利亚网站,查看购物目录,挑选所需物品并摘录相对应的英语描述,整理图片。在课堂上,一组学生将准备好的物品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并用简单而精准的英语描述物品的特性,让另一组学生从图片中找出相应的物品。

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他们的视野里所体验到的英语国家的购物风俗、广告文化、语言表述是丰富的。他们的感官被一幅幅斑斓的图片、诙谐的广告语所充斥,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上课时使用的素材是学生自己查找的感兴趣的物品,不同于成年人的眼光。这些物品所引发的学习共鸣在学生们开心的面容、滔滔不绝的议论中便可得知。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展示自己找到的物品。当学生用流利而精准的、非中国式英语描述物品时,他们的语言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

三、生活素材时代性强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教师要善于根据时代的需要,巧妙利用外部课程资源,将时代变化和英语语言学习有机整合,创设置于真实生活背景之中的教学活动,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发生了特大火灾,当学生都沉浸在火灾新闻的沉痛氛围中时,我就学生在八年级学过的一篇关于盲人火灾逃生的文章作为教学引入,让学生归纳基本消防常识及消防逃生常识,并向学生展示了ChinaDaily在11月16日关于“1115火灾”的几段报道,告知学生消防防范的重要性。其中一个自保的方法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建筑物中,首先要查看消防通道和消防方位图。于是,我创设情景:假设你毕业后去英语国家旅游,到达宾馆后,任务一:查看方位图和认清安全出入标识(给学生提供了消防标识的图片及英文标注,一张宾馆平面图)。任务二:当出现火情时,请简述你的策略或者撤离路线。

这节课的教学素材是学生高度关注的敏感话题,我恰当地捕捉了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生活素材,利用安全教育达到了英语教学目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消防标识的英语标注,在身临其境中设计逃生路线。以真实的社会大事件作为铺垫,以生活现实作为背景,并融入时代性强的生活素材是本节课能够调动学生情感、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因素。

学以致用,是学习英语的目的。这节课的意义远胜于英语的学科知识教学,升华为一次卓有成效的生命教育。当学生具备了这些安全常识,以后碰到火灾就知道该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生命的责任感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教师还要尽量设计实践性强、有时代特性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素材,以激发学生最真实的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自主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上一篇:财产保险公司岗位职责下一篇:火炬接力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