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规划建设局(精选8篇)
关于迎接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迎接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开展的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监督执法检查,我局和受检工程各相关单位要做好配合,确保检查工作有序进行。本次检查组既有市场、质量、安全方面的专家,也有新闻媒体的记者,为确保检查工作顺利有序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查时间
2016年5月10日~20日
二、检查范围
全市范围内所有在建建筑工程。重点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和公共建筑工程(学校、医院、商场、办公楼等)。
三、住建部和省住建厅检查程序
(一)听取工作汇报。检查组到达后,由组长向受检城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介绍检查工作的有关要求,听取地方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汇报。会议时间为40分钟左右。
(二)抽取项目。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为检查重点。
受检工程的确定:至少以“扫马路”方式抽取1个,其余从受检地区提供的在建工程项目名单中随机抽取,尽量只抽取项目,到现场后再随机指定栋号。
(三)现场督查工程。
施工质量安全现场查看施工资料以及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和安全生产。使用混凝土回弹仪、钢筋扫描仪、游标卡尺等仪器对主要构配件进行抽测时,专家应旁站监督,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原则上每半天检查1个工程。
(四)召开督查情况反馈会。
检查完成后,由检查组召开检查情况反馈会,反馈会场应准备投影仪,专家点评采用PPT的形式进行反馈。
四、迎检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颜 帆(市规划建设局局长)副组长:王培宁(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
成 员:韩岛 陈国洲 唐南岳 唐丽霞 符式师 李天龙 庞道满 王笃喜 王槐帅 符乾松 陈辉勇 龚起敏
各在建项目部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
五、检查内容
(一)市场行为方面。
打击建筑施工、项目是否有转包、挂靠、违法分包和违法发包等建筑市场违法行为。
(二)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开展情况。1.落实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情况; 2.贯彻落实国家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情况; 3.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情况;
4.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查处情况等。
(三)工程项目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情况及工程实体质量安全情况。重点检查:
1.施工企业的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情况; 2.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实体质量情况;
3.模板支架、起重机械(已经办理备案登记手续的)及施工扬尘治理等安全管理情况。
(四)建设、施工、监理、质量检测等有关单位及项目经理和总监理工程师等执业人员,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五)建设程序、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设计文件。
六、迎检工作分工及完成时限
(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准备的内容
1.项目表。(负责人:李天龙 配合人:邱曼清,5月14日前完成)
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地点、结构类型、开工时间、检查时形象进度、参建单位、工程类型(公共建筑、保障房、棚改房、商品住宅等)等内容。2.制定迎检方案。(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王笃喜,5月14日前完成)
3.编写《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情况工作总结》。(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李天龙,5月20日前完成)
要求:内容包括本地区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工程质量安全及建筑市场总体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采取的主要措施。
4.收集整理《法定代表人授权书》、《质量终身责任制承诺书》及竣工铭牌资料成册。(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邱曼清 配合人龚起敏,5月20日前完成)
5.收集整理建筑市场非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方案、处罚台账、总结等相关资料。(责任股室:建管股 负责人:唐南岳,5月20日前完成)
6.收集整理建设、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和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等有关单位及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的建筑市场行为的通知、方案、处罚台账、总结等相关资料。(责任股室:建管股 负责人:唐南岳,5月20日前完成)
7.标准化建设。收集整理历年工地观摩会的方案、通知、图片、总结等相关资料。(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龚起敏,5月20日前完成)
8.工程质量安全执法。收集整理下发的通知、方案、隐患整改通知书,总结等相关资料。(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龚起敏,5月20日前完成)
9.塔吊、外电梯使用登记备案的台账。(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龚起敏,5月20日前完成)
10.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提出的要求,针对本地区制定的防治标准规范、技术措施,全面推进样板间制度,专项治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质量问题投诉台账。(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符乾松,5月20日前完成)
11.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资料。(责任股室:建管股 负责人:唐南岳,5月20日前完成)
12.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料。(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王槐帅,5月20日前完成)
1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方面的资料。(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符乾松,5月20日前完成)
14.检测设备。(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王笃喜,5月20日前完成)
游标卡尺、混凝土回弹仪、钢筋扫描仪、楼板测厚仪等检测仪器。
15.各组项目监督人员对项目监督情况的汇报。(责任股室:监督站 负责人:李天龙、庞道满,5月20日前完成)
(二)各项目部准备的内容(含监理、建设单位)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各项目贯彻住建部和海南省住建厅《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
2.工程资料完整,随工程进度整理。
各参加单位以及相关执业人员的资质资格证书,项目报批、招投标、规划、施工许可证等前期资料,施工图和资料、施工日志、监理日志、质量检测报告、专项施工方案等。其余材料见(附件:项目参建各方现场须提供材料清单)
(1)项目部人员配备及在场履职情况、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其运行状况。
(2)施工现场资料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及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是否足额派驻了持有效证件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施工现场是否进行危险源标识,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到位。
(4)施工现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专家论证。
(5)施工现场实体安全状况是否执行有关标准、规定和操作规程,脚手架、基坑工程、模板支架、高处作业、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塔吊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施工机具等使用、操作是否符合规定。
(6)落实防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倒塌等措施。(7)施工现场是否按照规定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用。
(8)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制和相关消防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及岗位防火职责,是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落实现场监督管理。
(9)施工现场巡查、检查记录和应急救援方案,有针对高温、雨季、防台风的各项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10)开展文明施工,是否落实食堂卫生制度。3.管理机构负责人到场并准备好书面汇报材料。
4.是否存在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是否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施工区域内各专业分包的分项工程是否纳入安全总承包管理,总包与分包是否签订安全协议。
5.请各单位自行下载并填报有关工程质量安全信息检查评分表。邮箱:3429619857@qq.com,密码:qhzj123。
附件:项目参建各方现场须提供材料清单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信息系统,珠海市
1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信息平台概述
规划建设管理业务系统供规划建设局的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日常办公使用, 它可以完成从报建到发证的全部表格方面的业务工作。如提出规划设计要点, 填写经办审查意见, 逐级审批, 部门会签, 发“两证一书”等。珠海市城乡规划建设统筹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由五大工程N个主要子系统组成, 如下图 (图1) :
2“一张蓝图”工程建设内容
2.1 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思路与内容
通过业务调研与分析,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从业务上涵盖从规划—建设—房产的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 具有典型的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特性。为此, 本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路将围绕工程建设生命周期这条主线来进行整合, 实现工程项目从规划—建设—房产全过程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以及动态监管。
2.1.1 核心理念: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中国BIM联盟通过对大量BIM相关资料以及中国工程建设行业软件应用状态的调查和研究, 提出中国BIM的技术路线应该是以中国工程建设现有应用软件为基础实现BIM, 核心是将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应用数据通过多级沉淀入库, 建立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BIM数据库, 这样既能调动各方积极性, 充分利用我国已有资源, 又可以延续专业人员的应用习惯。目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批准立项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珠海市住规建局是实践BIM的沃土, 也是难得的机遇。
2.1.2 创新资源整合框架思路
本项目是在BIM思想指导下, 按照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 从管理创新、技术整合模式创新和数据应用创新入手, 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分行业对现有业务和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重新建设、改造和整合;建立全局统一的规划建设房产大数据中心, 依据统一数据标准规范将各个业务系统的管理数据向规划建设数据资源中心进行沉淀积累;基于大数据中心抽取各类业务管理数据, 形成决策支持数据, 通过报表、GIS、BI、三维等多种技术方式进行数据展示、分析与利用并为各业务间协同工作提供共享数据, 满足贯穿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办理需要;建立全局统一的集成整合平台, 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
2.1.3 资源整合平台技术架构
平台采用理正新一代SOA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打破原有的开发平台模式, 将技术元素和业务模型相结合, 实现技术要素的资源化, 系统提供了基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资源化构建技术真正做到面向对象的服务和多元异构系统的整合, 并支持云平台技术, 易于系统维护人员和实施配置人员快速掌握, 自身驾驭。
2.1.4 数据资源中心“一库三平台”架构
本次系统建设将按照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思想, 建立全局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并不是一个或一组单纯的数据库, 它是一个数据管理系统, 是一套软件平台, 即“一库三平台”架构。“一库”即核心的数据资源库, 用来存储经过分析、处置后的有价值的管理结果数据资源;“三平台”即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管理维护平台、数据共享应用平台, 分别解决数据的来源、管理、应用问题, 构成数据资源生命周期的一个闭环。
2系统创新
通过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促进了管理创新、实现了应用创新。
2.1管理创新
工程生命周期 (BIM) 管理使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作为国家经济特区率先实现了围绕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房产三个阶段的统筹管理和数据资源整合, 实现了围绕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内外双核”管理, 即对内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 对外实现数据资源的服务。
2.2 应用创新
业务一体化:通过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规范了住规建局工程项目业务流程, 增强了各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之间的横向联系, 把本来业务之间存在的自然联系通过平台串联起来, 实现了互联办公与协同工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乡一体化:充分整合现有资源, 构建“市局、规划分局、规划所”三级规划审批机制, 共享全局数据资源、技术资源, 实现业务三级协同, 提高了审批效能, 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
数据一体化:通过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 消除工程项目各业务主管部门之间信息孤岛, 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金的严重浪费, 减少了反复录入、反复扫描上传, 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交换。
平台一体化:通过集成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所有业务子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
3 项目目标
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以“智慧珠海”发展规划的落实为契机, 以创新管理为突破, 以现有住房规划建设管理系统为基础, 坚持全面性、系统性、兼容性和拓展性原则,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3S、3G、MO等多种新技术, 搭建系统集成平台、数据资源中心平台, 移动办公平台;在此基础上, 完成数据资源整合工程、系统集成整合工程、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监管决策工程、标准规范工程五大工程建设;达到行业管理集约化、资源整合标准化、服务渠道多样化、审批管理智能化、监管决策科学化, 实现基于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BIM) 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动态监管。
4 示范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4.1 数据资源整合工程
数据资源整合工程是本项目的最重要的工作和目的, 核心是按照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 将目前分散或独立的数据进行整合统筹管理, 建立全局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 覆盖规划、建设、房产、住保及行政办公等所有业务, 实现面向业务和适用对象的数据应用。数据资源整合工程主要包括:数据资源目录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维护平台建设、数据资源采集平台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平台建设。
4.2 系统集成整合工程
系统集成整合工程正是为了解决政府在其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多应用系统资源分散运作和分别管理的状况, 实现系统的统筹管理。
系统维护定制平台支撑各类管理业务应用系统为目的的一套解决方案, 其中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平台基于统一资源对象配置管理模型, 可以构建如事项驱动模型、简单表单列表管理等各类业务定制工具。
4.3 系统升级改造工程
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主要是根据整合的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使之适应集成整合的需要和工程建设生命周期管理监管的需要。主要包括:规划业务管理子系统、规划GIS“一张图”子系统、事务管理子系统、移动办公子系统、对外服务子系统、网上报建子系统、综合智能检索子系统。
4.4 监管决策工程
在规划建设一体化平台运行使用中, 逐步积累了海量的规划建设管理数据, 包括将数据分为现状数据、规划编制数据、业务数据、文档资料数据、共享数据、其他数据等。随着业务系统成熟应用, 为辅助领导决策, 需要建立全局统一的综合监管、决策分析平台, 充分利用规划建设数据资源中心的各种数据, 以列表、统计表、统计图、报告、GIS二维图形, 基于门户配置、多屏显示等, 活灵活现地展示全局系统各类业务数据, 随时掌握业务动态, 实现对全局各项业务工作的综合监管和决策分析。
4.5 标准规范工程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一体化平台建设, 是在BIM思想指导下, 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对全局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再造, 并整合所有现有系统及数据, 建立全局统一的规划建设数据资源中心, 进而实现统计分析决策。这个是一个非常浩大、复杂而困难的工程, 为了能够确保系统建设顺利, 在软件系统开发之前和项目实施全过程中, 需要提前制定各种标准规范, 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管理业务标准规范、数据标准规范及平台建设管理规范三个方面。
5 结语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是城乡规划建设信息化最成功的应用领域之一, 对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提升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及促进科学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通过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平台的运行使用, 规范了我局规划、建设、房产业务流程, 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提升了规划管理和城乡建设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程瑛颖, 侯兴哲, 肖冀.一种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状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测与仪表, 2013, 50 (572) :87-92, 120.
[2]程瑛颖, 吴昊, 杨华潇, 等.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模糊综合评估及检验策略研究[J].电测与仪表, 2012, 49 (564) :1-6.
三、“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意见》为纲领,按照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总体要求,以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以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提高航运软实力为核心,以集聚货物、船舶、企业、人才、信息、技术等航运要素为主线,不断提高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建成具有较强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二)基本原则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既要注重规模,又要注重质量,并以质量效益为重;既要重视硬件,也要重视软环境,并以软环境营造为主;既要关注自身发展,也要关注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区域发展,并以服务区域经济、推动共同发展为重。
在空间布局方面,要利用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推动“三港三区”、北外滩、陆家嘴、临港、虹桥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吸引航运服务产业在上述区域集聚。
在发展重点方面,要立足航运服务体系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利用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突破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和政策瓶颈,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成有利于提高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重点提升和优化航运优势产业,建立较为完整的航运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环境,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服务效能,加强与江浙主要港口的互动协作,建成辐射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结构合理的集疏运体系。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货物、船舶、企业、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航运要素和资源全面集聚,初步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为2020年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打下框架基础。
2. 具体目标
(1)国际航运业务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国际一流港口,基本确立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
“十二五”期间,上海港货物年吞吐量保持在 t左右;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TEU,继续位居世界前列;在上海登记注册的国际航行船舶达到400艘,运力合计达1 000万总吨。
“十二五”期末,完成港航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构建和优化,船舶、港口装备及海上工程设备制造在国际市场保持领先优势。
(2)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形成门类齐全、市场规范、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口岸通关相关制度逐步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接轨,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环境。2015年,在上海达成的二手船舶交易金额力争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海事仲裁、海事诉讼等配套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上海注册的航运经纪公司数量达到50家以上,船舶管理公司达到160家以上;培育5~10家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航运服务代理企业;船员劳务年输出量突破1万人次。
(3)航运金融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服务优质并具有与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支撑能力和较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国际航运结算的便利化水平有较大提高,航运融资的创新能力和多样化程度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航运融资、航运保险和航运衍生品交易规模在国际市场的占比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4)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出台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航运支持政策,集聚各类航运企业,使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政策“先行先试”示范基地。
(5)集疏运体系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建成公路路网结构完善、铁路货运能力大幅提高、内河航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航空枢纽功能完备、与国际枢纽港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集疏运体系。
2015年底,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5%,铁路集疏运比例有所提高;保障高峰时段浦东国际机场130架次/h和虹桥国际机场60架次/h的飞行量需求,航空枢纽旅客年吞吐量达到0.9亿~ 1.0亿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到500万~550万t,主要基地航空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枢纽的中枢运营网络,经上海运送的中转旅客比例达到20%以上。
(6)邮轮产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将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国际邮轮母港,营造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分工合理、经营环境便利、船供市场开放、行业服务和管理规范的发展环境。到2015年底,力争实现5~8艘邮轮以上海为母港基地,邮轮母港旅客年发送能力达到30万~50万人次,出入境邮轮和邮轮旅客分别实现500艘次和100万~120万人次的规模。
(7)航运人才和文化建设目标
通过各类社会力量,重点培养和引进航运法律、航运金融、航运经纪、邮轮服务、空中交通等领域航运人才,集聚与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航运专业高素质人才,打造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的人才高地,基本确立覆盖整个航运产业链的人才队伍结构。
着力打造有上海特色的航海文化,并与地方文化、产业经济、旅游资源等有机整合,促进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
继续发展国际航运业务,重点培育和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主要包括航运金融、船舶注册、航运经纪、船舶交易、口岸服务、船员服务、航运信息、航运咨询、人才培养、法律服务等领域;利用中央赋予的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力争进一步取得关键政策突破,重点促进国际航运产业链各环节服务功能提升和航运要素集聚。
(一)继续发展国际航运业务
1. 提升船舶运输企业服务能级
中商情报网讯11月2日消息,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2日正式公布。“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在环保上投入约4400亿元人民币,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37.5%。
以下是通知全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9日
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推进本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深刻把握本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发展形势
(一)过去五年的成就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十二五”期间,本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依托环保协调推进机制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污染减排等工作平台,按照率先引领和底线思维的要求,以大气、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重大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青草沙、东风西沙水源地相继建成运行,两江并举水源地格局初步形成。污水厂网建设和提标改造有序推进,完成白龙港二期等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10.9个百分点,达到92.8%。全市16家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实现全覆盖。“一主多点”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基本形成,运行、在建生活垃圾(含餐厨垃圾)末端处理能力达到27000吨/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大力推进郊区林地和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全市绿林地面积不断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6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03%。
2.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主要河道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黄标车淘汰等治理工作,扬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等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4200余项,吴泾、南大、桃浦等工业区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金山、合庆、青东农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并取得阶段成效,区域环境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启动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88家,累计500多个行政村开展村庄改造,受益农户近33万户。桃浦、南大等地区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试点顺利启动。
3.环境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2项地方性法规和10余项配套文件,制订《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2项地方标准规范,落实生态补偿、环保电价、超量减排奖励等一系列政策,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综合执法、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等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体系逐步加强。
4.城市环境质量总体稳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在人口、经济、能源消耗持续增加的同时,主要污染物削减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削减25.1%、18.4%、33.1%和32.1%,超额完成“十二五”国家减排目标。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稳步改善。2015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较2010年提高10.0%,水环境考核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比2010年分别下降9%、19%,劣Ⅴ类水体比例减少7.8%。大气环境主要指标呈改善趋势。2015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比2010年下降41.4%、8.0%和12.7%,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14.5%。
3.指“十二五”期间的2个国控断面,扣除上游来水影响。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为环保部核定数据。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我市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也是打好污染治理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环境保护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层面上,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生态宜居已成为全球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国家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被列入主要目标,新环保法和大气、水、土壤专项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党政同责、终身追究、环保督查等要求更加明确,污染治理标准更加严化,环境保护的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在本市层面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战略位置,把环境保护作为本市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三个导向”和“四个底线”,协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减量化、重点区域综合整治等重大举措。此外,社会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上海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本市环保工作依然存在诸多瓶颈制约和短板。一是环境质量总体与国家标准和市民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突出,主要水体氮、磷普遍超标,部分郊区中小河道污染严重,城乡环境差异明显,城市生态功能不足,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和市民日益提高的环境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高,污染预防和治理能力仍显不足。2015年,本市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能源消费总量达1.14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约4850万吨,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尽管通过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大规模投入,本市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已上了很大台阶,但仍不足以完全消化人口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增量。三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难度增大,更加取决于转方式、调结构。“十三五”期间,本市通过末端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减排空间也更加有限。同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较重、养殖总量和种植强度较大、建设用地比例过高等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除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外,必须在调结构、转方式等源头防控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加快产业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四是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瓶颈约束亟待破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须加快推进。新形势下,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与环境治理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加凸现,重点要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能力,完善基层环保责任体系、环保考核奖惩机制、生态损害追究赔偿制度、市场化的环境治理机制,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栏2 PM2.5来源和监测评价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包括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生成。一次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及粉尘、扬尘。二次转化是指由二氧化硫、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前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人为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船)排放,电厂锅炉、工业炉窑、道路与建筑扬尘、民用分散燃烧等。自然过程也会产生少量PM2.5,如沙尘暴、火山灰、森林火灾、花粉、海盐等。PM2.5也是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和导致霾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上海发布的PM2.5指标的监测数据采集,来自本市10个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普陀监测站、卢湾师专附小、虹口凉城、杨浦四漂、静安监测站、徐汇上师大、浦东川沙、浦东张江、浦东监测站、青浦淀山湖。其中,青浦淀山湖为对照点,不参与全市整体空气质量水平的评价。
二、确立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围绕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源头防控和全过程监管,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把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制度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良的生态环境产品。
(二)基本原则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力度,坚持“四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底线思维”。在转型发展中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导向,把绿色发展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把环境保护作为保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底线,以环保倒逼引导发展动力转换,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变。
——更加注重“接轨国际”和“率先引领”。在环境质量上,瞄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宜居标准,逐步提高要求,水、大气等主要指标在达到国家阶段性要求的基础上,要力争取得更大改善;在环保标准上,按照国内最严、接轨国际的标准推进污染治理,体现率先引领;在环保措施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实施。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依法严管”。坚持依法治理和改革创新并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环保责任和法制体系,强化执法监管机制,健全市场化治污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深入推进环境保护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更加注重“科学治理”和“创新驱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提升科学治污和精准施策水平,强化环境保护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形成产业新高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点。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公众对环境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2.主要指标
——环境质量方面。到2020年,全市主要环境质量指标保持稳步改善趋势。PM2.5年均浓度达到42微克/立方米左右,臭氧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重污染天气明显下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以AQI表征)达到75.1%以上,力争达到80%左右。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优良率(按水量计)高于90%,全市力争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完成20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或提升要求。
备注:1.以国家最终考核要求为准;2.指20个地表水水质国家考核断面完成水质达标或改善要求,其中,13个断面保持水质现状,3个断面水质需提升一个等级,4个断面水质需消除劣五类;3.根据国家要求,在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个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十三五”时期增加挥发性有机物和总氮两个污染物。
——环境治理方面。到2020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污水厂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继续加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
——生态空间方面,到2020年,全市生态用地面积达到35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人,湿地保有量37.7万公顷,河湖水面率不低于10.1%,集中建设区外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0平方公里。
——总量控制方面,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相关要求,用水总量控制在129.35亿立方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亿吨标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化肥农药亩均施用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水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1.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
完善水源地布局建设。进一步优化“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水格局,着力解决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开放性问题,2017年,建成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及相关配套工程。积极开展流域联防联控,加快推进太浦河清水走廊建设。深化研究长江口水源地联通体系,完善多源联动的原水系统布局。全面实现郊区供水集约化。到2020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数量比例高于75%,原水供水总量的90%以上达到优良水平。
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落实国家有关水源地规定和《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完成新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警示标志设立和围栏建设等保护工作,落实污染源关停、整治措施。完成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项目的清拆整治,2017年底前,实现全市在用集中式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式管理,率先完成二级水源保护区内“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并转化为生态用地。按照要求完成全市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的关闭调整或截污纳管。
严格控制水源地环境风险。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运输船舶等流动风险源和周边风险企业的监管。在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高污染风险货物或剧毒品的船舶航行、停泊、作业,严格监管各类装卸码头。全面落实太浦河危险品船舶禁运,并持续减少太浦河的船舶航运量。完善并严格实施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应急处置、保障和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多部门联动的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跨界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联防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响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全面提升饮用水供水水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保障饮用水安全。启动以长江原水为水源的中心城区水厂深度处理,2020年底前,完成建设杨树浦、月浦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提升饮用水质量。深入推进小口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市改造管网2050公里。市、区两级政府及供水单位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
2.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按不同功能区域的水环境水质要求达到一级A及以上标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石洞口、竹园、白龙港、虹桥、泰和及郊区南翔、松东、奉贤西部等30余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新建、扩建工程,到2020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60万立方米/日。
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加强老镇区、城郊结合部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城中村”“195”区域等薄弱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配合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一、二级配套管网,加强截污纳管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积极推进非建成区直排污染源纳管,基本实现城镇化地区、“195”区域开发地区污水全部纳管,其他直排污染源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到2020年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全面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和臭气治理。以中心城三大污水片区为重点,加快污水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同步开展污水厂臭气治理。新建石洞口、竹园以及白龙港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郊区新建松江、嘉定、奉贤、浦东、金山、青浦、崇明等区污泥处理工程;新增闵行、杨浦、浦东等区通沟污泥处理设施。到2020年,全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逐步形成以焚烧为主的格局,污水厂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0%。
3.加大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着力推进市政设施污染控制。全面启动城市地表径流和市政排水设施污染控制。开展中心城初期雨水治理,深化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系统工程前期研究并加快建设试验段工程。实施市政泵站污水截流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重点完成中心城区21座雨水泵站的旱流截污改造;制定并完善市政泵站调度运行制度,控制泵站放江污染。新建或完善中心城排水系统,全面消除中心城建成区排水系统空白区,新建泵站同步设置旱流截污设施。开展全市建成区排水管道大排查,因地制宜开展老旧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到2020年,基本解决市政管道雨污管网混接问题。
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符合上海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和管控体系,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郊区新城、重点功能区域、重点转型区域、成片开发区域和郊野公园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注重水田保护修复;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旧区改造、道路和排水系统改造等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保护和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与设施体系,本市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以上。各区和有关管委会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临港地区、普陀桃浦地区、松江南部新城、徐汇滨江等海绵城市试点地区建设。
专栏4 海绵城市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部署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该指导意见指出,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法。该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4.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不断深化河道综合整治。以重污染河道和中小河道为重点,坚持治本为先,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关停拆除不符合规划要求和排放要求的违法企业和违章建筑,采取岸边整治、轮疏、生态治理等综合措施开展河道整治,加强断头河打通和水系沟通,增加水动力。加快推进56条段以上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开展200公里重污染河道治理。以国考断面和市考断面为重点,编制实施不达标水体达标方案,将水质达标治理与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改造等工作相结合,合力推进水质改善,按期完成断面水质达标任务,达标断面力争提升水质类别。对超标控制单元实行严于排放标准的差异化要求,必要时采取限批等措施。到2020年,全市力争全面消除黑臭河道,完成1000公里中小河道生态治理,继续推进镇村级河道疏浚,实现全市镇村级河道轮疏一遍。
持续推进河湖水生态保护。继续落实《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修编)》相关任务,推进青西三镇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计划,完成淀山湖、汪洋湖及周边水系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深化研究淀山湖、滴水湖等主要湖库的富营养化问题,加强主要水体水葫芦、浮萍等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生产使用情况调查。重点监控评估水源地、水产品集中养殖区等重点区域风险,实施相关控制措施。持续实施河湖水生态监测,推进河湖生态健康状况的跟踪评估。
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坚持陆海统筹,以实施污染源防控为重点,实施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海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持续削减本市陆源入海及海上污染负荷。研究实施长江口、杭州湾等重点河口海湾污染综合整治。强化对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环境监管。
加强海上溢油、危化品泄漏等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划定并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确保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功能区面积不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不降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海岸、海域生态修复,实施浦东、奉贤、金山等海岸生态修复工程和金山三岛物种多样性保护及整治修复工程等项目,逐步修复本市近岸海域典型受损的生态系统。研究设立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二)大气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强化防控措施,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1.深化燃煤污染控制
强化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严格控制能源总量,实施全市能源消耗和煤炭消耗双总量控制,进一步压减钢铁和化工等行业用煤总量,合理控制发电用煤总量。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亿吨标准煤以内,确保煤炭消费总量明显下降。增加天然气使用,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2%。
加大非化石能源发展力度,到2020年,力争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达到13%左右。安全合理有序利用外来电,“十三五”期间,市外来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
继续深化燃煤污染防治。2017年底前,完成漕泾电厂1#机组等全市所有30万千瓦以上公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推动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上大压小,鼓励污染物超量削减。推进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宝钢自备电厂燃煤机组清洁化改造,所有燃煤机组实现地方标准排放要求。2017年底前,完成剩余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取消分散燃煤。
2.加强工业污染综合治理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推进石化、化工、涂料、涂装、印刷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VOCs污染治理全覆盖。上海石化、高桥石化、上海化工区、华谊集团、金山二工区、宝钢集团等重点企业实施VOCs综合治理;有机化工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等6个行业按照规程实施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和开停工维检修期间的VOCs控制措施;汽车涂装、船舶涂装、涂料和油墨生产、印刷等行业按要求推进废气达标排放治理。实施重点行业VOCs排污收费试点。
到2016年底,完成全市VOCs重点排放企业综合治理。
深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继续深化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控制相结合管理制度。推进燃气(油)锅炉低氮改造。到2020年,钢铁、石化化工、船舶制造、汽车制造、涂料生产等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
3.加强流动源污染治理
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扩能、增效、加强管理。继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推进集装箱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充电桩和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分时租赁发展。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50%以上,公共充电桩超过2.8万个。适度发展新型无轨电车,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优化慢行交通环境。
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坚持小客车总量控制,优化完善不同号牌车辆的差别化管理政策。适时提前实施新车国六排放标准,推进车用油品升级和监管。加强在用车检测和监管,完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制和检测标准,推广简易工况法环保检测全覆盖。推进国三排放公交、货运车等老旧车辆加装或更换尾气后处理装置。持续推进高污染车辆的限行措施,鼓励提前淘汰高污染车辆。
实施普通柴油用品升级。加强长三角区域在用车公安、交通、环保信息共享,实现在用车异地协同监管。到2020年,在用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
强化港口船舶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上海港船舶污染防治办法》,形成海事、环保、质量技监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船用油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快推进上海港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船舶在靠岸停泊期间率先实施使用低硫燃油,推进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使用低硫油措施。内河船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油品。开展船舶加装尾气处理装置试点研究。强化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动。在完成吴淞国际邮轮码头、洋山冠东集装箱码头等岸基供电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完成内河码头岸基供电标准化改造。推进港口作业船舶统一使用低硫油,全面完成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龙门吊等装卸设备“油改电”“油改气”工作,加快黄浦江、苏州河公务、游览船新能源试点应用,扩大LNG动力船舶试点范围。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分类登记管理制度,全面启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和淘汰更新工作,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质量管理。
专栏5 船舶排放控制区
船舶对大气的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为解决船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建立排放控制区(EmissionControlArea)的建议。
1997年的空气污染防止国际会议通过了MARPOL公约(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1997年议定书,规定了排放控制区。在排放控制区中,船舶排放受到较严格的控制,船舶被要求使用清洁燃料(如低硫油)或达到先进的排放控制水平。
目前,全球已经有波罗的海、北海、北美和美国加勒比海排放控制区。
为了推进绿色航运和节能减排,减少船舶在我国重点区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控制我国沿海沿河地区特别是港口城市的船舶大气污染。
2015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有条件的港口可以实施高于现行排放控制要求的措施;自2019年1月1日起,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后,必须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
4.深化扬尘污染防治
全面加强工地、道路、码头和工业企业等扬尘污染防治,强化监测监管,确保2020年全市扬尘污染水平下降20%以上。
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继续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到2020年,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100%采用装配式建筑。
全面推广绿色建筑。
推进绿色工地和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加强建设工地扬尘污染监管,大力推进建筑、市政、拆房等工地以及混凝土搅拌站等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测系统,强化建筑和市政工地防尘控尘措施的落实保障机制。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到2020年,全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98%以上。继续加强拆房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全市拆房工地须按要求采取降尘措施。继续推进扬尘污染控制区的创建和复验工作。
强化码头堆场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码头堆场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测系统。推进码头、堆场的料仓与传送装置密闭化改造和场地整治。开展建筑建材行业码头堆场扬尘污染治理,全部落实降尘措施。制定并实施内港、外港散货(煤炭、灰渣、砂石料等)码头堆场的扬尘污染整治方案,到2017年,内港、外港散货堆场全部落实降尘措施。
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制订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消纳设施专项规划。推进渣土运输车辆密闭防漏改造,依法严惩违法违规企业,有效遏制渣土、砂石料、混凝土运输滴漏洒落现象。
加强道路清扫,继续提高道路保洁率和保洁质量。
加强工业扬尘污染控制。工业企业内部煤堆、料堆全面实施封闭储存、建设防风抑制墙、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完成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重点企业散装原燃料及废料堆场的整治和改造,强化规范运行。
5.推进社会生活源整治
规范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强化喷涂和干燥作业规范,禁止露天喷涂和露天干燥,严格执法监管。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控制管理,全面推广餐饮油烟气高效治理技术,推进饮食服务业在线监控设施的安装使用,强化治理设施运行监管。鼓励建筑、家具、汽车等行业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料和产品。完成原油和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土壤环境保护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编制实施本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加快建立资源整合、权责明确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1.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估
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详查,制定详查方案和技术规定,按照要求公布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化工石化、医药制造、橡胶塑料制品、纺织印染、金属表面处理、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皮革鞣制、金属铸锻加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及使用、农药生产、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及处置等12类工业领域),以及加油站、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等市政行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区域和持久性有机物等特殊污染物质的潜在污染场地调查,摸清潜在污染场地基本情况。
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整合环保、规划国土资源、农业、绿化市容等部门监测资源,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设置,建立完善本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制定定期调查制度。建设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环保、规划国土资源、农业、绿化市容等部门相关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污染地块的跟踪管理、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
2.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预防与安全利用
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按照国家要求,根据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等3个类别,建立分类清单。研究不同类别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实施分类管控。
优先实施耕地和水源保护区土壤保护。对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壤实施重点保护,逐步淘汰区域内的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化工医药、皮革制品、铅蓄电池制造、电镀等项目,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区域周边新建可能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项目。
强化污染预防和风险管控。逐步建立肥料、农药、饲料使用等档案制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严格执行畜禽养殖饲料添加剂有关标准。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根据土壤污染现状动态调整种植作物品种,实现耕地安全利用。加强对严格管控类土壤的用途管理,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落实管控措施。研究交通干线两侧、骨干河道两侧、工业地块及环境基础设施周边耕地使用调整计划,防范耕地土壤环境风险。研究制定“198”区域地块土地复垦调查评估技术规程和农业安全利用技术要求,加强土地复垦风险评估管理。加强林地园地农用化学品投入控制和土壤环境管理,对绿地土壤质量加强监管和检测,控制林地、园地土壤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风险,防止外进客土和改良材料使用产生的二次污染。
3.推进场地污染防控和治理
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善建设用地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制度。根据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建立健全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土壤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场地环境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
防范新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新建项目土壤(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防止新建项目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新的污染。严格控制向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排放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的建设项目。
加强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和园区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加强日常环境监测监管,明确相关措施、责任和监管机制,并向社会公开。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重点行业企业在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
有序开展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土壤治理修复主体责任。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以工业遗留场地为重点,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加快推进南大、桃浦等地区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开展吴淞、高化、金山卫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
建立完善场地土壤(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场地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管。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技术支撑。开展土壤环境污染过程及危害研究,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治理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建立系统实用技术体系;培育一批相关企业,推动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四)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社会矛盾突出的区域,滚动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依法整治,形成合力,坚决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等“五违”问题。力争到2017年,重点整治区域环境面貌得到明显好转。
加强全市指导协调,建立属地为主的职责体系,健全区级推进机制,分级负责,形成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综合执法、长效管理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机制。对清拆后区块,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其土地属性、区域定位等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发展规划。
四、强化产业污染防治,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一)工业污染防治与转型发展
按照强化源头控制、促进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强产业环保准入,着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和结构调整,加强工业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工业园区环境设施建设和清洁生产改造。
1.严格产业环境准入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按照本市发展定位和更高的节能环保要求,制定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产业准入标准和名录,动态更新本市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能效指南,进一步提高钢铁、石化化工等高耗能、高碳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
严格项目环评审批。继续发挥环评“控制阀”作用,104个工业区块外原则上不得新建工业项目(都市型产业项目除外),对符合产业导向及环保要求、发展潜力大且确有改造需求的技改项目,按照不得增加污染排放量和环境风险的要求进行审批。进一步明确104个工业区块产业定位,高标准引进新项目,提高产业集聚度。禁止新建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等行业的高污染项目,禁止建设新增长江水污染物排放的项目,严格控制石化化工和劳动密集型一般制造业新增产能项目。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坚持“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倍量削减方案。加强常态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整顿违反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转型
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加大劣势产业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完成水泥、有色金属冶炼、再生铅、再生铝等11个行业整体调整,全面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电镀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小”工业企业,关停调整小型危废焚烧装置和落后焚烧产能。到2020年,工业园区外四大工艺等7个行业生产点总量减半。落实钢铁调整计划,控制调整全市钢铁产能。持续推进现有工业企业向规划留工业区集中,加快推进104个工业区块外化工企业的调整,优先淘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完成工业区外危险化学品企业调整。到2020年,力争完成3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
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转型。加快推进桃浦、南大、吴淞等地区产业转型,加快推进高桥、吴泾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推动杭州湾北岸地区制造业升级,分类推动普陀桃浦科技智慧城等50个重点区域结构调整。结合“198”区域减量化和“195”区域转型,率先推进外环线以内、郊区新城、大型居住区周边、虹桥商务区及其拓展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崇明生态岛(本岛)等六个重点区域内“三高一低”企业关停调整。
3.加强工业企业事中事后监管
建立健全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制定《上海市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排污许可证制度相关技术规范建设,建立完善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2017年,完成对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逐步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加强许可证管理,建成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系统,全面推行持证单位“三监联动”管理。
制定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制定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限期治理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依法关闭。督促企业履行自行监测、自证守法的基本责任,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制度,开展自行监测或委托第三方监测,如实向环保部门申报并向社会公开。排查并公布未达标工业污染源名单,设立企业环保违法曝光台。
加快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公开基础信息、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环评及其他环保行政许可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完善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以“聚焦行业、突出重点”为主线,围绕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积极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不断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到2020年,推进200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成150家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以及节能环保改造项目,清洁生产审核覆盖率达到70%,国家级循环经济改造园区清洁生产实现全覆盖。
4.完善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体系
完善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限制含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工业废水进入市政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104个工业区块和“195”区域已开发地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严格实施雨污分流,建立完善雨污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排损,防范风险。推进工业园区内部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建设,完善工业园区配套绿地建设,加快推进金山、合庆、老港等重点环境整治区域防护隔离林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区实施集中供热。
强化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全面完成重点产业园区特征污染因子监控网建设,试点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特征因子在线监测,提升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控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全面完成104个工业区块规划环评,完善工业区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有效落实规划环评意见和措施要求。全部国家级和30%市级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5.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鼓励支持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围绕“创新融合、智慧节能、绿色环保”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基本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环保产业基本格局。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垃圾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监测系统等领域环保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汽车尾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油烟净化器等环保产品;持续提升环保服务,重点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强环境工程承包服务,做实环境信息服务,逐步推动环境监测服务规范化、市场化。积极培育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一体化服务的专业公司,重点培育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公司,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咨询服务业。
加大环保产业支持力度。结合本市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落实环保服务企业纳入改革试点范围。修订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出台合同环境服务项目扶持办法,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环保产业投融资体系。着力环保产业增强创新能力,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与绿色发展
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1.严控畜禽养殖业污染
大幅削减畜禽养殖总量。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组织实施本市畜禽养殖业布局规划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削减养殖总量,优化养殖布局。到2020年,全市畜禽养殖总量在2014年的基础上削减180万头标准猪,控制在200万头标准猪(出栏)以内,规模化养殖场总数控制在300家以内,同比例削减养殖污染排放总量。
加快畜禽养殖户关停整治。按照“减量提质”的原则,对布局不合理、防疫不达标、环保不配套的不规范中小畜禽养殖场(户)加大整治淘汰力度。到2016年,全面完成2720家不规范中小畜禽养殖场(户)关停调整。
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以生态还田、沼气工程为重点,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处理、污水发酵处理等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试点推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到2020年,所有规划保留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粪尿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
2.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
按照“源头防控、过程拦截、末端处理”的原则,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节水节肥等种植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优化调整茬口布局,减少夏熟大小麦种植面积,推进大小麦、绿肥、深耕晒垡“三三制”茬口模式,从结构上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鼓励使用商品有机肥,农作物配方肥料和缓释肥料,优化肥料结构,减少化肥使用比例。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安全农药替代,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全面实施“双绿”工程。推广以大型喷杆式喷雾机为代表的新型植保机械,发展水肥一体化装备,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继续开展化肥农药流失定位监测。
到2019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到2020年,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100万吨、推广缓释肥16.5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30万亩次和水肥一体化技术27万亩次;全市大小麦种植面积控制在60万亩以下,全面建立农田休耕提质机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10万亩次,化肥亩均施用量控制在24公斤,农药亩均使用量控制在1公斤以下。
3.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推广种养结合、平衡施肥、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治理技术。到2020年,建立15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完成50个蔬菜基地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设备配套。进一步推进秸秆禁烧与多元综合利用,完善市-区-镇-村四级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体系,形成常态化的“天地一体”秸秆禁烧巡查机制。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转运和处置体系。
4.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优化村庄规划布局,推进郊区村庄布点规划编制。逐步撤并受环境影响严重以及规模小、分布散的村庄点,加快拆除农村非集建区内的工业点。聚焦规划保留的农村居民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环境整治,巩固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综合整治成果,保障“村收集、镇收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系统有效运行,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护机制,改善农村人居水环境。到2020年,完成30余万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全面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规划保留地区村庄改造工作,累计创建评定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核心,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化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实现各类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1.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完善“全程分类体系”,在干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回收利用的基础上,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覆盖区域,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定和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的标准与规范,探索分类后可回收物、湿垃圾处理技术并研究配套政策。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覆盖到500万户以上,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
完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体系。推进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和郊区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完成“一主多点”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并全量运行,积极推进湿垃圾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优化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到2020年,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维持在2.7万吨/日。
建立有序的建筑垃圾中转消纳处置体系。建立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管理体系,落实源头申报制度,鼓励建筑工地建筑垃圾区域内排放自平衡,推进建筑工地垃圾“零排放”。完善转运网络,提升转运能力,强化建筑垃圾流量流向管理。推进消纳场所及资源化设施建设,研究跨区处置补偿机制,推进建筑垃圾消纳设施布局规划方案落地,形成建筑垃圾产生消纳总体平衡的新格局。
2.完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
完善工业固废管理制度。规范工业企业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分类收集、贮存和处理处置活动。建立一般工业固废管理的“负面清单”,实现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分类与环卫、环保等末端处理处置设施的无缝对接。启动工业固体废物申报信息平台建设,优化整合工业固体废物基础数据信息,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动态管理。
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建设。按照处置利用的合理半径,统一规划建设若干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进现有企业的调整提升和聚集。依托本市工业基础设施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宝钢钢渣返生产加工等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推进老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二期工程。
3.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体系
加快完善多元化回收网络体系。根据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动态更新要求,结合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处置现状,继续依托有关企业和市场化机制,完善多元化回收渠道,建立社区回收网络、区域回收中心、交易市场等,加快形成多元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网络体系。
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深度处理项目建设。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积极开展深度处理、再制造和再生加工,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循环。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工企业,控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简单拆解的新建项目建设,鼓励废物拆解综合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深度加工利用的新改扩建项目。
4.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探索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清运体系的“两网协同”,逐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设施与市容环卫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衔接。优化固废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布局,推进现有企业产业聚集和能级提升。加大建筑废弃物、餐厨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各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力度,加快推进资源化利用设施和改造提升。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主体企业,拓展多元化回收渠道,推进实施再生资源回收示范工程。
五、实施生态空间管控,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一)生态空间分区管控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融合,加强环境分区管治,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导向作用。
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以保障城市生态空间底线为目标,按照“性质不改变、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职责不改变”的管控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控,配套实施生态补偿等相关制度,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比例,有效保障城市生态空间,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2.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基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目标,逐步推进“水、林、田、滩”复合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初步建成“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以城市森林为显著特征的生态网络框架体系,提升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与效益。重点实施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两道”建设,构建健康、多元、互通、易达的都市绿色休闲网络,加快实施城市立体绿网和郊区农田林网建设,以系统均衡布局为目标,按照服务半径要求,继续完善“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公园绿地建设,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
3.实施分类环境管治
按照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开发边界划分,研究完善本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环境功能区划。立足各类主体功能定位,把握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特征、承载力及突出问题,实施分区管理、分类指导。进一步削减都市功能优化区和都市发展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淘汰“三高一低”工业企业,加快推进“195”区域转型和“198”区域复垦,着力推进以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为特点的新型城市化。全面推进综合生态发展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崇明生态岛建设品质。以“区域环境质量等级不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不下降”为原则,构建差异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分区考核评价制度。
(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加快基本生态网络规划落地,千方百计增加绿色休憩空间,系统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加快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全面推动自然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大力推进绿地林地建设
全市新建绿地600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500公顷以上),新增林地30万亩以上。推进实施沿江、沿海、沿路、沿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城市绿道体系,形成本市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的基本骨架。推进实施立体绿化网络空间200万平方米,推动农田林网建设,农田林网化率达到6%以上,构建城乡立体绿网。推进各类公园绿地建设,重点实施3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扫盲工程。推进郊野公园及郊区休闲林地建设和改造开放,构建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依托城市郊野公园建设项目,建设大型生态斑块,并通过生态廊道建设,使斑块之间相互联通;结合“198”区域复垦工作,逐步推进小型生态斑块建设。
积极推进交通干道两侧生态建设,两侧50-100米内加强通道防护林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大型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区域及周边的防护林建设,有效控制区域生态环境风险。
2.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加大对全球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沿江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的全球责任感。研究提出滩涂生态系统分区动态保护要求,确保滩涂生态系统自然发育充分和演替过程完整,使湿地保有量维持在37.7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35%。以自然保护区为重点,提升管理水平,有效保护生物栖息地,修复、恢复受损湿地。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强化长江口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野生动物禁猎区、湿地公园、重要海岛及其他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和管理,拓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空间。
3.深化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总目标,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创新机制体制,深化崇明生态岛建设。创新生态文明制度,试点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理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生态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全面监控岛域生态环境质量,增强预警预报功能;继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中小河道水环境治理,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重点关注农产品基地农田土壤质量,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继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固废处置和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纳管;重点推进农村地区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监测能力、监管能力、应急处理能力。
4.提升生态示范建设水平
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全面提升本市各级生态示范建设水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新方向。积极推进闵行、崇明、青浦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区等创建工作。
根据村镇环境保护的难点和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等工作,推进村镇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改善村镇环境质量。
六、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城市环境安全
(一)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管理
以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为核心,全面提升辐射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健全完善市区两级辐射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降低辐射环境风险。
继续完善辐射安全监管体系。落实环保机构体制改革,合理配置监管力量和资源,调整优化市区两级辐射安全监管体系,提升全市辐射监管整体能力。继续开展辐射建设项目审批简政放权,优化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辐射风险防范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以企业为责任主体的核安全文化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引入核技术利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核技术利用重点风险行业准入机制,合理调整辐照中心、移动探伤作业等重点风险企业的产业布局。合理配置社会公共源库,增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防风险能力,着力解决一批历史遗留辐射安全问题。强化公共基站等电磁辐射设施监督监管,完善电磁辐射宣教科普基地建设。
不断提升辐射监测能力。全面提升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监测能力,实现环境质量监测全介质和全方位覆盖,达到全国环保系统领先水平。加强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新增浦东、松江、闵行等9个郊区监测点,完善预警在线监测体系,增加青浦、浦东等4个预警监测点。完善水源地在线监测系统,推广重点敏感源的在线监测。构建上海电磁环境信息管理平台。
强化辐射应急能力建设。加强辐射应急和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车辆配置,建立第二支辐射应急队伍,提高辐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长三角地区应急协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提升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
(二)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以优化布局、提升能力和确保安全为重点,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和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收运和处置体系,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加强危险废物的源头管理。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危废管理要求,落实新建项目的危废处置去向。危废年产生量大于5000吨的新改扩建项目应配套建设危废利用处置设施。持续推进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危险废物源头分类收集和临时贮存污染控制。推进科研院校等实验室日常产生的化学废液收集和规范处置。探索将危险废物管理要求纳入到排污许可证进行管理。强化市、区两级监管的联动机制。
完善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加强对危险废物专业运输企业的专项评估考核,并建立名单动态调整制度。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危废收集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青浦、嘉定、金山等工业园区的工业固体废物收集与贮存平台的试点示范工作,完善实验室废物源头分类收集及末端分流处置能力。
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以最严格的环境标准,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研究本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布局,调整淘汰技术水平落后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完成上海化工区、奉贤、金山、上海石化等区域集中危废处置项目建设,研究嘉定、宝山等地区集中危废处置设施建设方案。鼓励各区和工业园区结合自身危废处置需求,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加快推进医疗废物第四条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启动医疗废物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医疗废物全部安全无害化处置。启动嘉定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分期建设和合并改建方案研究。
提升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依托宝钢现有的炼钢及处理设施,开展废油漆桶综合利用及危废处理示范建设。建立废催化剂集中综合利用能力。鼓励企业利用危险废物作为原材料安全利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含重金属污泥处理技术与能力。研究建立废酸降级使用和综合利用交换平台建设,拓展废酸综合利用途径。鼓励大型工业基地开展危险废物焚烧与资源化集成处理设施建设。
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行业监管。建立危废处置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运营标准,规范危废处置企业的服务行为,并加强监管。鼓励危险废物处理第三方服务。将危废焚烧设施的在线监测数据及设施运行纳入到日常环境监管范围。结合资质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危废处置企业经营情况的第三方环境审计工作。
(三)完善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
强化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实施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加强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推动重点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落实企业风险防控措施,保障城市环境安全。
完善城市环境应急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市区两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整体应对能力和合作。继续完善重点工业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快提升环境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实现环境应急管理过程信息化。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调机制,健全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实施环境应急分级响应,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挥和指挥协调机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和公开机制。
(四)强化其他环境风险防控
1.噪声污染防治
修订完善上海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完善噪声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加强声环境质量监测,绘制中心城区噪声污染分布地图,加强噪声达标区管理。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新建、改扩建交通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噪声污染严重、群众投诉多的铁路、轨道交通、主要道路沿线区域,加大噪声治理力度。
严格新项目审批和执法监管,强化工业噪声污染源头控制,严格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执法监管,强化夜间施工环保管理,完善执法手段,倡导文明施工。继续推进安静居住小区和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和复验巩固工作。强化社会生活噪声管控,研究制定公共场所噪声控制规约,引导市民“广场舞”文明活动不扰民。继续实施绿色护考行动。
2.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控制
继续推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统计调查和开展环境激素本底调查。做好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六溴环十二烷(HBCD)、汞、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限制和淘汰工作。强化钢铁行业烧结、炼钢、废弃物焚烧、再生金属等重点行业监管,推进POPs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开展氢氯氟碳化物(HCFC)生产、使用、销售配额或备案管理,做好新化学物质、有毒化学品等企业环境管理登记或备案,加快涉有毒有害物质落后工艺、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特征污染物排放监测与能力建设,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
3.重金属污染防治
以铬、汞、镉、铅、砷等为重点,开展涉重企业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状况调查,建立涉重企业全口径环境信息清单。优化涉重行业产业结构,逐步建立重金属总量控制制度,将重金属污染物指标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到2020年,重金属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水平明显提升,重金属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2015年的水平。
七、深化环保体制改革,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一)强化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负总责,建立健全职责清晰、分工合理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制定明确责任清单,各相关工作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实施监督管理,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探索建立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分级责任机制,分解落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各区污染减排指标任务,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环保责任离任审计、环境保护督察和履职约谈等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加快推动环境保护责任的全面落实。
(二)完善环境治理体制机制
按照“统一、权威、高效”的原则,推进实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市-区-街镇三级环保监管体系。
探索建立跨区域监测执法机制,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
强化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深化环评等环保审批分类改革,建立健全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的总量控制和污染源全过程管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深化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多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确保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支持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机制,在高风险行业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加大对重点区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
(三)加强环境法规标准建设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立法研究,研究修订《上海市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研究制定本市排污许可证管理规定,推动辐射、危险废物等领域相关立法工作。完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参照国际先进水平,以污染物排放控制为重点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制定出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排放、建筑扬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排放、恶臭污染物排放、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电镀废水排放等一批地方标准,修订《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燃气锅炉排放标准,继续完善VOCs排放重点行业排放标准研究制定。探索废水中重金属、微量有机物等新型污染物标准规范研究。持续提高在用车污染排放标准,内河船舶、非移动机械油品标准实施柴油车同等标准。
研究制定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场地调查、修复治理、验收、监测等技术规范,开展VOCs控制运行管理、畜禽固体粪和污水还田、关停企业突发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技术规范研究。加强与标准衔接的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制定,完善特征因子在线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完善电磁辐射环境标准体系。
(四)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执法
全面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监督网格化建设,构建市、区、乡镇的三级环境监督网络,切实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围绕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等目标,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河道黑臭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力度,专项执法与“双随机”执法检查并举,强化联合联动综合执法,继续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落实环境生态损害赔偿制度,通过诉讼等方式对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损害的单位追究环境生态损害赔偿责任。
(五)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逐步构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立以PM2.5、臭氧为重点的监测网络,完成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基本形成功能完备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以省界来水、水源地和区级断面为主的上海市地表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完善自动监测站点布设,实现水质、水文数据实时共享;整合完善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建成覆盖全市各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完善辐射应急及在线监测网络,提升辐射预警监测和应急能力;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污染源现场和周边环境监测能力;大幅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测覆盖范围,污染源在线监测体系全面覆盖国家、市、区三级重点监管企业,与环保部门联网并向社会公开;逐步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加强卫星、航空、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实现对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跟踪监测;全面完成重点产业园区特征污染因子监控网建设;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水平;填补现有标准的环境分析能力空白,优化水质分析能力,扩展化工特征因子环境监测能力,开发金属形态分析能力,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体系;制订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和质量管理方案,开发社会化服务监管考核信息平台。
(六)全面提升环境信息化水平
完善环保数据中心,构建“环保云”平台,建立污染源统一编码体系,加快推进智慧监测、智慧监管、智慧门户建设以及环保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撑能力。组织推进污染源一证式管理、长三角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水环境监测预警、环境应急、移动执法、辐射管理、固废管理等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构建全市环保管理“一张图”,实现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监管等信息的可视化。推进环保大数据建设和应用,通过环境质量、污染源、风险源、环保舆情等数据融合和外部关联分析,促进环境综合决策的科学化;通过监测、执法、信用评价、信访投诉等信息的综合分析,促进污染源监管的精准化;创新“互联网+环保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一站式”网上办事平台,促进环境公共服务的便民化。
(七)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力度
以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和破解环境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为重点,加大环保科技研发支持力度,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继续推进环境保护部复合型大气污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加快长三角大气污染预警预报中心二期建设,建设上海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上海市环境标准科创中心建设。加强区域和流域环境科技协作。
(八)积极推进社会共治共享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发布公众环境友好行动指南,鼓励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形成低碳节约、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建设完善一批环境宣传和科普教育基地。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和各类新媒体宣传作用和舆论监督,推动全社会共抓环境保护。完善企业环保诚信体系,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扩大企业环境责任报告发布范围,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试点。探索建立环保志愿者制度,积极推动环保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完善有奖举报制度,搭建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珠府案[2010)32号
市人大常委会:
现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关于完善我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情况
为全面提速城镇污水处理百分百达标、河涌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保证我市“十二五”期间实现治污侏洁持续性达标,市政府加强领导,成立了由霍荣荫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区两级治污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市、区两级“涉水治污”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市政府研究并批准了《珠海市2010—2012年各区治污工作任务表》,作为对各区治污工作目标、年度计划进行全面考核的指标。市治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区及水务集团研究制订《西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推进计划表》,排出重点工程的节点,明确各个节点的完成目标、时间、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截至2010年9月底,我市已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8座,设计日处理总规模达46.8万吨.其中:
东部中心城区5座。吉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4.8万吨、香洲污水处理厂日处理8万吨、拱北污水处理厂日处理13.5万吨、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
西部地区3座。斗门井岸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5万吨、高栏港南水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三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3万吨。
目前已完成调试的污水处理厂2座,将在年底前投运。其中,平沙水质净化厂日处理3万吨、新青水质净化厂日处理3.5万吨。
预计至年底,全市投运污水处理厂10座,实现日处理能力 53.3万吨,建成污水管网总长58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东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拱北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改扩建工程。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5.5万吨,于2008年8月动工,2009年7月完工,共完成投资 9191万元。
2.前山、拱北污水管网工程。一期工程包括拱北A、B标段和前山标段,项目批复概算投资8725万元。其中:拱北A标段建设水湾头、粤海东路2座污水泵站和粤华路等5条道路污水管;前山标段、拱北B标段实施白石冲、桂花路、翠屏路排洪渠和拱北情侣路沿岸截污,配套湾六路转输管,扩建岱山路污水
泵站,截止2009年12月底已全部完成三个标段并通水。二期工程主要对上冲污水泵站、梅界区域排水规划控制范围的污水次干管、支管配套街坊井接驳;对具备实施条件的排洪渠进行截污改造。二期工程总投资10573万元,现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南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东线、西线污水主干管共23公里,以及8座污水提升泵站,总投资1.18亿元,已于2009年1月完工验收。
4.北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工程总投资1.17亿元,建设污水主干管10公里和污水提升泵站3座。具备施工条件的路段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528万元。剩余路段待建管网按该项目工程规模调整方案批复后再行建设。
5.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消毒工艺改造工程。该项目累计投资总额945万元,其中香洲厂一、二期和拱北厂三期除磷脱氮工艺均完工通过环保达标验收。吉大厂消毒工艺已完成,除磷脱氮改造工程总投资约为650万元,现已完成施工图及概算编制,拟上报审批。
6.污水厂污泥集中处置工程。市政府已授权伟力高生物科技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合同规模为每天100至150吨,总投资4095万元。工程现已进入环保验收阶段,目前已达到每天处理污泥130吨,待生产运行稳定后,逐步增加污泥的运送量到该厂处置。
7.情侣路沿线排水口整治改造工程。包括情侣路污水系统及沿线排污口整治、侨苑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线、湾仔沙泵站及配套管线、吉大路和景山路污水管网改造、海滨北路雨水渠修复整治。工程概算投资约3985万元。于2010年7月8日动工,计划2011年6月完工。
(二)西部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金湾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三灶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三灶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吨,概算为9461万元。于2008年12月施工,2009年11月全部完工,2010年6月21日通过环保验收。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道20公里、泵站2座,清淤及修复旧管20公里,概算为8953万元。项目分三个标段,累计完成投资4028万元,总体工程完成45%。
(2)红旗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工程。现已完成初步设计编制,概算已报市发改局审批。
2.斗门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新青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新青水质净化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
3.5万吨,概算为11176万元。于2009年4月底施工,截至2010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0952万元,总体工程完成98%。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道12公里,总投资6619万元,截至2010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288万元,总体工程完成95%。
(2)白蕉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4万吨,总投资10048万元,目前处于前期阶段。项目于今年9月27日完成施工招标,中标价为6274万元。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道40公里、新建污水泵站2座,总投资1.8亿元,工程于10月8日上网施工招标,预计10月29日开标。
(3)富山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4万吨,概算为11779万元,现正对施工图初稿进行内部审查。配套管网工程计划投资4.2亿元,目前正进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
3.高栏港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南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5万吨,概算为11767万元。于2008年4月动工,2009年7月完工调试,10月29日竣工验收。进水管工程完成投资694万元,总体工程完成60%;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污水收集管道 13.7公里,目前总体工程完成99%,现已完成闭水试验;南水镇污水管道提升泵站工程总投资3600万元,总体工程完成99%。
(2)平沙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吨,概算为7078万元。于2009年10月施工,现已完成清水调试,等污水进场后可进行污水调试,总体工程完成 98%。该厂进出厂管工程总投资650万元,现正进行进厂管与原平沙镇施工完成的污水管网接口施工,总体工程完成95%。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1.项目建设用地问题。由于西部地区多项污水处理项目规划建设用地属于农用地,相关征地办理手续较为繁琐,耗时较长,加上征地拆迁、青苗补偿难度大,有少数村民社会意识薄弱,阻挠施工队进场,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为此,市政府霍荣荫常务副市长牵头协调,决定由国土部门先办理相关临时用地手续,在年底前完成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报批手续,以保证厂网项目能够按时动工建设。同时,要求斗门区政府配合,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工程按期推进。
2.项目前期工作审批程序进展缓慢。富山水质净化厂管网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至今仍未通过斗门区政府审批。市政府要求斗门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协调,加快前期有关手续的办理工作,保证工程按时开工。
3.项目融资问题。为解决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谈判在付费标准、进水水质、保底水量等方面存在的争议,市治污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本市、区污水处理的实际,制订了《西区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合同付费标准意见》并专题上报市政府审定,积极推进特许经营谈判和合同签署工作。
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情况
我市现有7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即市垃圾发电厂、西坑尾垃圾填埋场、斗门黄杨山垃圾填埋场、桂山岛垃圾填埋场、外伶仃岛垃圾填埋场、东澳岛垃圾填埋场、大万岛垃圾填埋场。2009年共处理生活垃圾78.37万吨。其中,西坑尾填埋场处理34.08万吨,垃圾发电厂处理18.09万吨,黄杨山填埋场处理17.52万
吨,四个海岛垃圾填埋场处理1.82万吨,其余通过分选回收6.86万吨。目前,我市只有垃圾发电厂和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基本符合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斗门黄杨山垃圾填埋场和四个海岛垃圾填埋场为简易填埋,不符合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标准。因此,2009年我市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6.18%,基本满足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检要求。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百分百的目标,我市今年投入2亿元,明年计划投入6亿元,重点推进垃圾发电厂设备大修及技改项目、茶冷迳垃圾处置场建设等9项改造建设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项目规划和建设情况。
1.垃圾发电厂设备大修及技术改造项目。2000年7月,市垃圾发电厂建成投产,每天处理生活垃圾600吨。根据2002年1月开始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市垃圾发电厂的环保设施需进行锅炉炉膛和烟气达标改造以及飞灰固化改造,工程总投资为5886万元,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2010年9月底基本完工?进入试运营。
2.西坑尾垃圾填埋场续建工程。该场B区续建工程(含洗车台、计量站等),填埋库容116万立方米,投资3112万元,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11月底完成。
3.西坑尾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工程。该工程处理规模为每天1000立方米。首期规模为每天340立方米,投资3500万元,于2009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11月底完成。
4.沥溪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该工程封场面积10.74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1130万元。包括封场覆盖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封场绿化、环境监测等工程,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现已完工。
5.沥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改造工程。该项目于2008年1月单独立项,总投资300万元。包括改建调节池、处理车间、供电系统、道路及绿化等。2008年4月,国家公布了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提高了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原立项方案需要调整,现进行调整方案的报批工作。
6.斗门黄杨山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该填埋场为过渡时期简易填埋场,每日收纳斗门区生活垃圾500吨,待茶冷迳垃圾填埋场建成启用后,由斗门区政府开展封场工作。
7.万山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目前,我市海岛垃圾均采取简单填埋的方式处理。为保护海洋环境,市政府计划参照香港离岛的做法,在万山、桂山、东澳和外伶仃岛建设4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对海岛垃圾进行压缩、打包,并购置一艘运输船,将垃圾运输上岸,送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进行处理。项目投资 2600万元。现四个海岛垃圾压缩中转站的建设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由于涉及方案调整,正在进行方案调整的论证工作。待垃圾处理设施建成后,即结束四个海岛的垃圾简易填埋,并开展封场工作。
8.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原茶冷迳垃圾处置场项目)。该中心位于斗门镇八甲村茶冷迳山沟,项目总投资48857万元,包括垃圾焚烧、填埋、利用余热发电和市政配套等项目,焚烧规模为每天1200吨,填埋规模为每天1000吨。2009年6月,市政府明确水务集团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等工作。目前,正在加紧推进项目审批,首期应急填埋工程将于今年12月底前投入运营。
9.医疗垃圾焚烧厂项目。该项目位于斗门镇八甲村茶冷迳山沟,分两期进行,共建设2条生产处理线,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 10吨,项目投资3000万元。首期工程计划于2011年年中投入使用,处理能力为每天5吨。目前正在加紧审批。
(二)存在问题。
1.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的环评、征地工作受阻,尤其是环评公众参与方面的工作。当地村民特别是在影响范围内的汉坑村村民不同意该项目选址斗门镇八甲村茶冷迳,致使该项工作进展缓慢。
2.万山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和沥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改造工程,由于涉及方案调整,正在进行方案调整的论证和设计工作。
3.医疗垃圾焚烧厂项目与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相同,由于环评、征地工作受阻,难以在今年建成。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市政府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沟通、密切配合、特事特办,争取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首期应急填埋工程于今年12月底之前投入运营,保障万山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和沥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改造工程建设尽早开工建设,力促医疗垃圾焚烧厂项目首期工程于2011年年中投入使用。
2.完善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启动西坑尾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项目,每天处理能力150吨,投资估算1680万元。计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每天处理能力100吨,投资估算7300万元。
3.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市政府已经批准《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施方案》,争取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实现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建设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
珠海市人民政府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都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要求,依据《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与2020年长远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上海防震减灾基本情况
(一)上海地震灾害概况
上海地处长江口南岸,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的东部边缘,西北沿郯庐断裂和胶南断裂与华北地台相接;东南以江山—绍兴深断裂为界,与华南褶皱系相邻。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比较活跃。据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上海曾受到有感地震影响20多次。历史上,对上海造成6度破坏影响的地震就有4次,其中,1624年9月1日发生在上海行政区域内的4.7级地震,造成了部分房屋的较严重破坏。地震活动趋势表明,未来5—10年,我国大陆仍处于强震活跃期,东部地区将是地震多发区之一。上海高楼林立、人口稠密、财富集中,若发生同样大小的地震,其危害程度要比其他地区大得多。2001年国家发布的第四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本市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确定为7度。2006年,又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含上海地区)判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二)上海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通过“十五”、“十一五”的努力,本市已初步建成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地震科技创新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
1.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上海的地震监测发展已实现从单台到台网、从模拟到数字的根本性转变。到目前为止,本市已初步建成上海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动观测网、地震前兆台网、地震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和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与之相配套的先进的上海防震减灾技术支撑系统基础设施工程和市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工程第一阶段项目正在实施。
2.地震监测速报能力不断增强。依托较为完善的地震台网,通过不断优化地震信息处理系统,本市的地震监测速报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上海区域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地震定位速报时间达到12分钟以内,上海地区网内地震自动定位速报时间已提高到5分钟以内。震后趋势判断进一步科学化、程序化。
3.防震减灾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在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市地方防震减灾法规体系。继2001年发布《上海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2003年发布《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后,2010年1月1日起《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施行,使本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法制化管理迈上了新台阶。
4.震害预防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过强化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不断提高震害预防能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新建、改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标准,逐步开展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和抗震鉴定加固工作,使本市建筑工程抗御地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本市完善抗震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和支持抗震防灾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上海隐伏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城市震害防御基础资料。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逐步走向社区,全市建立了30所防震减灾科普特色示范学校,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科普知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应急救援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应急预案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市、区(县)两级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框架;组建了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及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与华东各省地震部门建立了地震应急协作机制,有效提高了地震应急综合能力。完成了全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整体规划,首个大连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已完成。地震应急演练日趋常态化。开通了“12322”防震减灾公益热线。
6.防震减灾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以防震减灾联席会议为平台,不断推进防震减灾综合管理。建立了市、区(县)两级政府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了联席会议规章,为防震减灾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全面推进提供了组织体系保障。
分析未来地震形势及其潜在的地震危害,对照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防震减灾工作要求,本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全市的抗震设防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市仍有大量既有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要求,部分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没有经过专门的抗震设计和审 查,使用年限已长达数十年,且具体数据及分布情况不清。郊区(县)自建农居抗震能力薄弱,大多数郊区(县)农居未经正规设计与施工,无法达到7度抗震设防要求。二是地震监测站点资源需进一步整合优化。台站布局尚不尽合理,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仍然较弱,地震强震动的观测站点密度过于稀疏。三是地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还需提高。与国际先进国家城市应急救援队相比,本市地震应急救援队基础性软硬件装备还有较大差距。地震灾情快速评估与地震应急指挥平台还有待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有待加快实施。四是居民防震减灾知识与避震技能有待进一步普及与提高。市民的地震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的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但对地震谣言的辨别能力特别是地震发生时的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防震减灾管理体制仍待进一步完善。区(县)地震工作机制有待优化,防震减灾联席会议议事功能需进一步强化,多部门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六是抗震设防标准体系有待完善,抗震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有待增加。
二、“十二五”上海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社会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提供良好条件和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坚持全面预防观,落实社会共同责任,使防震减灾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2.以国家2020年防震减灾工作总规划为目标,充分运用本市多年来防震减灾的成果,注重实际、着眼长远,分段实施、逐步推进。防止因规划脱离现实而无法实施或造成浪费。
3.努力满足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高期望,加强基础工作,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为社会提供可靠、有效的服务产品。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本市基本建成全方位的地震监测网络,本市区域的地震监测能力优于1.0级,增设和调整地震前兆观测的手段和站点,新增强震观测点100 个,满足1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的技术要求。城乡建筑工程抗震能力明显增强,新建、改扩建(构)筑物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完成部分重要公共建筑的抗震鉴定和加固工作,强化基础设施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其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农村民居和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逐步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和社区居民教育,完成适应上海特大城市特点的中小学、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的编印和发放。地震应急救援队的软硬件设备争取达到国际大城市先进水平,建成20个Ⅰ类应急避难场所,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造成7度影响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受灾市民能在24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安置。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明显增强。为使上海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到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打好坚实基础。
三、“十二五”期间上海防震减灾主要任务
(一)社会管理方面
1.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制订完善相关规章和标准,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法规体系。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强化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落实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法律责任,完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2.进一步健全市、区(县)两级防震减灾规划机制。发挥规划引领约束作用,从全市战略高度,统筹各项资源,明确本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加强规划的实施监管,适时推行规划届中评估。将落实防震减灾规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责任制考核范围。
3.加强抗震设防监管。进一步完善抗震设防管理的行政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制度和程序,加强在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管,推进抗震设防要求与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技术衔接,修订抗震设计规范和分类设防标准,完善工程建设抗震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确保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4.扩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度。逐步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和社区居民教育,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队伍,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完成适应上海特大城市特点的中小学、居民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的编印和发放,不断丰富地震科普作品,利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加大地震知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地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力度,形成基于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的常态化公益性宣传模式。
5.健全地震应急救援的常态工作机制。加强市、区(县)两级政府抗震救 灾指挥机构建设。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应急检查制度,大力推进地震应急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逐步形成跨部门、跨区域地震救援联动机制。地震应急演练制度化,组织开展不同层级、不同方式的地震应急演练。重点抓好学校、社区基层地震应急演练。健全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建设。逐步完善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基层“三网一员”建设,建立乡镇、街道防灾助理员和震时灾害速报制度。
(二)公共服务方面
1.开展城市既有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和改造加固工作。全面开展对既有建筑及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的普查,掌握本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现状,完成学校、医院、大型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大型公共商业、大型交通枢纽、城镇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的普查工作。研究抗震改造加固的机制,制订抗震改造加固计划,逐步完成抗震改造加固工作。
2.强化基础设施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其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严格落实公路、地铁、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设施抗震设防标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输油气管线、储油(气)罐、核设施、重点江河堤防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的抗震能力,优化抗震设计、施工,加强管理和维护。加强核心通信机房、无线电检测站、重要通信基站和主干基础通信管线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抗震保障机制,增强紧急情况下信息通信网络畅通的恢复能力。
3.加强农村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建筑、中小学校、统建住宅的抗震设防管理,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并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建设的抗震设防管理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组织开展农村民居防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民居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术培训,积极开发和推广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农村民居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水平。
4.不断丰富地震监测信息的产出。增加地震“三要素”以外的地震速报内容,开展震源机制、震源破裂方式等地震参数产出研究。继续提高地震监测数据信息共享服务能力,加强各学科地震科学数据信息的整合,加强数据信息产品的研制、产出与分析、利用,逐步建立科学、完善、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切实满足防震减灾和社会公众对地震信息的需求。
5.建立地震科学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建立包括强震动、房屋、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在内的全市防震减灾基础数据共享机制,推进上海市活断 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项目的成果转化,向社会提供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资料。开展新建城区、大范围改造区的地震小区划工作。加强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和推广应用,及时把震灾预防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
6.进一步提升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结合本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适应城市地震应急救援需要的设备,建立地震应急演练和专业培训机制,使其软硬件装备水平逐步达到国际大城市先进水平,具备援外救援能力,完善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形成较为完善的纵向、横向地震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市、区(县)地震应急处置平台功能。
7.加快应急避难防灾场所建设速度。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等公共资源,大力推进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建成市级应急避难场所示范点,开展室内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研究工作。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建成20个Ⅰ类应急避难场所,各区(县)建成30%的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和50%的Ⅲ类应急避难场所,为民众紧急避险和疏散安置提供保障。
8.完善科普宣传教育平台。加强地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借鉴世博成果,开展集数字化、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为一体,以动感体验、互动参与为特点的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设。开展防震减灾科普门户网站建设,创新防震减灾科普传播平台。
9.规范信息发布和实施正确舆论引导。建立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制度,实现震后信息的快速发布服务,加强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健全重大地震灾害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提高地震突发新闻报道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地震谣言应对机制,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传闻,确保一旦发生地震突发事件后,社会秩序不乱。
(三)基础能力方面
1.进一步重视地震监测的基础建设。在总结“十一五”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建设第一阶段项目成效的基础上,在奉贤、崇明等地继续开展综合深井站点建设,初步形成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网络。加密优化地震监测站点和网络的布局与功能,开展地震监测台阵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强海洋地震观测,开展近海海岛地震台的数据联网,开展远距离海域的地震观测研究;保障地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研究开展基础地震监测网的专线网络建设。科学探索和实践震情速报的方法,完善地震自动速报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地震速报定位能力,网外地震速报定位在地震波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
2.加强强震动监测设施建设力度。合理增设地震强震动监测站点,加速建 成地震烈度速报网络。研究确定地震烈度速报方法,达到1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要求。开展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地震灾害情况快速获取报告系统研究建设。
3.推进防震减灾科技创新。广泛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建设研究创新平台。主攻对上海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科技课题。努力完成市震害预测技术系统和本市重点目标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研究。利用地震监测产生的数据和观测资料,结合上海地区构造特征,开展地震预测模型与长、中、短、临及震后趋势预测研究,探索地震预测新方法。开展上海及邻近地区中强地震的预测与研究,研究开发应用于地震预测的技术系统。积极开展城市区域性的抗震防灾研究,开展建(构)筑物减隔震技术研究、重要工程设施地震感应监测控制和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研究。
四、“十二五”期间上海防震减灾重点项目
(一)地震监测设施优化提升建设工程
1.上海市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建设。地震深井综合观测系统是为减小城市建设对地震观测的干扰,结合本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稠密、地面覆盖层厚的特点而开展的建设项目。该系统总体设计建设27个地震深井综合观测点。根据专家提出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议,“十一五”期间已开展第一阶段项目2个观测点的建设,在总结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大台站覆盖面,优化台站布局,规划新建新海农场、罗泾镇、五四农场、长兴岛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点。将现有测震台网中具备改造条件的崇明竖河台、虹桥台、南汇台、佘山台、秦皇山台、大洋山台、天平山台升级改造成地震综合观测点。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建成13个观测点(见下图)。在“十三五”期间,完成14个观测点的建设。到2020年,完成整个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的建设。
“十二五”上海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点建设规划示意图
2.上海数字地震台阵改造。上海数字地震台阵是我国第一个永久性用于地 震监测的宽频带三分向地震台阵,为监测上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地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上海数字地震台阵的监测运行率,“十二五”期间对上海数字地震台阵中心软件系统和子台地震监测仪器进行更新和升级。
3.上海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优化改造。上海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现有形变、流体、电磁三大手段,结合上海地震地质背景情况和部分台站设备老化及受环境影响比较严重的情况,亟需进行前兆台站的优化布局和中心及台站设备的升级改造。“十二五”期间,增设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系统,用于监测上海及邻近地区地壳运动。按照《地震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新建8个地震前兆观测台站。其中,在小昆山、天马山、佘山、查山等地,新建形变台站;在松江、青浦、崇明东滩,布设3个地下流体观测点,在浦东南汇新城,新建电磁观测台(站点位置见下图)。与此同时,升级改造前兆台网数据库系统。
“十二五”上海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优化改造规划示意图
4.海洋地震监测系统的完善。目前,上海已有1个东海海洋地震台和大洋山、佘山岛2个海岛地震台,具备一定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十二五”期间,继续完善海洋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实现海洋地震观测数据资源共享。“十二五”期间,将浙江舟山地震台等海岛台的数据并入上海海域地震监测系统。
(二)地震烈度速报网络和地震灾情快速判定系统建设工程
地震烈度速报网络主要用于地震发生后,快速提供地震烈度的分布情况,这对快速判定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上海已有强震动观测台站38个,现有的站点密度过于稀疏(1点/200平方公里左右),还不能达到烈度速报的要求。到2011年年底,本市的强震动观测台站可增加到56个,但仍与世界发达国家(1点/20平方公里左右)差距较大。计划通过10年左右 的努力,使本市强震动台站的数量达到316个。“十二五”期间,按照《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规程》的要求和上海地震特点、每50平方公里1个强震动观测点的技术要求,在崇明、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奉贤等区(县),新建100个强震动观测台(见下图),并在市区建设1个强震动监测中心,满足上海对有感地震烈度速报的初步需求。“十三五”期间,继续建设160个观测点。到2020年,使强震动台网密度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积极开展地震烈度速报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地震灾情快速判定系统,对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情分布快速给出初步结果,为政府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十二五”地震强震动观测点建设规划示意图
(三)研究建设地震预警系统
在优化整合测震台网和建设地震烈度速报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台站资源,结合本市的地震观测台网资料,研究建设适合上海特点的地震预警系统。同时,开展重大工程的地震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特别是对磁悬浮列车、高铁、输油输气主干管网、核设施、电力枢纽等重要工程设施的应急自动处置系统的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工程进行试点,使地震预警系统成为市预警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市应对破坏性地震的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害。
(四)地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推进建设一个与上海特大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的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定期为公务员、领导干部、居委干部、志愿者、学校老师等各类骨干群体提供各类灾害防御知识教育,为市民掌握灾 害防御知识起到引领作用,从而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五)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抗震鉴定和加固改造
全面开展对既有建筑及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的普查,梳理本市城区和郊区既有各类工程的现状及抗震设防情况。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参与,完成学校、医院、大型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大型公共商业、大型交通枢纽、城镇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的普查,并完成1992年前设计建造的约300万平方米学校、100万平方米医院、40万平方米大型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10万平方米大型交通枢纽的抗震鉴定。根据鉴定情况,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严重后较轻”的原则,制定加固改造实施计划和方案,积极推进抗震加固改造工作。
五、“十二五”期间做好上海防震减灾工作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系
健全和完善市、区(县)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加强区(县)基层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理顺区(县)地震工作机构的管理关系,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编制。强化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机构的功能与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规定,认真组织好规划的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市、区(县)两级政府和各部门合力推进、确保落实。同时,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搞好规划实施的衔接与补充,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二)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投入机制
把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对各类工程设施和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的投入力度,建立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尤其是要加大基层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以及对中长期防震减灾规划研究的投入力度。
(三)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队伍建设
关键词:规划设计,企业文化,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彼得﹒德鲁克说过, 对于企业来讲, 靠什么来凝聚成员的精神, 最重要的是企业员工对企业使命的共享程度。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当代企业管理理论, 要求将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提炼升华, 整合成为全体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以文化的力量激励企业员工共同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背景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81年, 目前是隶属于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管理, 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企业化管理的“半事业半企业”式单位。建院三十多年来, 先后完成各层次的城市规划编制, 各类市政工程设计和建筑工程设计4000余项。
近年来伴随着珠海经济特区“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战略的迅速推进,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也实现了短期内的跨越式发展。自2012以来, 短短五年内员工规模从80多人迅速增长到370多人, 生产产值从几千万迅速增加到2.3亿元。企业规模迅速扩张, 员工规模爆炸式增长, 但明显感到的却是员工的满意度不升反降, 氛围也没有早几年那么好了。
规模化经营需要高的管理效能和高的企业综合素质, 这就需要有更加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强化我们的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需求就显得很紧迫。
三、问题分析
1.企业文化建设表层化, 重形式轻内涵
多停留在统一着装、佩戴胸牌、内部报刊、搞搞庆典、评优颁奖、组织旅游等较低水平的层次上, 甚至过度追求表面景象, 不能将企业的精神、价值观融入员工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过程中。
2.企业文化建设务虚化, 流于形式
职工生活保障问题还不能完全解决, 就开始对为生计而成日辛劳的员工大谈愿景、使命等精神层面的概念。不能真正从物质层面上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积极性, 结果只是形式上热闹内涵上空洞。
3.企业文化建设孤立化, 没有有机地贯穿到企业整体工作中
文化建设往往是一阵风, 忽视企业文化深层价值观体系的系统培育, 简单地等同于活动, 等同于制定一些规章制度, 或是赶时髦的提出一些口号、目标, 结果就是纸上一套, 实际工作还是老样子。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规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依存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与骨干人才个人成长的统一等与企业文化“两张皮”。
4.企业文化建设盲目化, 宏观战略缺失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全局规划, 没有长期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热衷于赶时髦追逐短期的形式表现, 没有真正融入到制度和员工行为中, 文化建设落地难, 生根更难。
四、对策
面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结合规划设计类企业的行业特点, 我们的策略考虑是: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结合适当的管理策略, 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类员工的需求,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文化定位上需要将单位性质背景和行业特色相结合, 根据员工的需求层次进行设计, 把思想政治工作、规章制度补强、薪酬福利分配、工会活动开展等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
2.从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建设入手, 引导员工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与企业共同长期发展, 实现个人与企业共成长的“双赢”式循环
尤其针对员工队伍中年轻一代比例不断增大的状况, 在企业文化提炼和企业氛围建设中充分体现新生代员工的群体特点。在开发企业内部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同时,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职业发展体系, 优化调整薪酬激励结构, 充分考虑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的平衡设计, 让员工既抓得到眼前的又看得到长远的, 在物质基础有效保障的基础上引导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再塑。
五、措施建议
单纯依靠简单人员增长带来的规模增长是无法有效提升企业效益的, 企业必须思考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如何通过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提高效益。事实上, 如果观察优秀企业的成长路径大都经历过规模快速膨胀企业文化建设压力骤然上升的发展阶段。
1.设置机构, 强化载体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构建协调有力的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编制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搭建企业文化基本框架。丰富和强化载体设计, 注重利用网络新媒介, 开展企业宣传, 结合思想政治工作, 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文体活动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 利用声音、文字、影像等多种载体将工作做到每个员工的心坎儿里。
2.建立企业标识体系
导入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促进企业形象识别标准化, 打造企业品牌, 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优化企业内部环境设施, 在现有办公场所的基础上美化办公室工作环境, 因地制宜做些小的改善, 设置理疗保健室、茶水间、多功能活动室等, 借鉴国外知识密集型企业, 如google等的做法。
3.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是个调研-诊断-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评价等不断循环的过程, 要探索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坚持导向性, 体现科学性, 具有操作性。
4.组织落实好人、财、物的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是战略投资, 要从长远着眼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落实必要的资金预算和物质保障,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5.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系统工程。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概念的认知逐步转化为指导工作行为的指针并贯穿于各项制度中, 内化于心, 外感于行, 固化于制。
六、结语
打造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企业文化品牌, 需要更深的文化底蕴做实管理, 让管理真正产生效益, 让管理规避风险, 用制度来保证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与实施, 使企业成为满足员工事业和精神追求的家园, 这是企业核心利益的最大体现也是企业文化的真正精髓。
参考文献
[1]张英霞.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探析[D].西安理工大学, 2010.
[2]滕海燕, 王丽君.勘察设计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 (14) :60-61.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食品工业和医药制造业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食品药品产业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上海作为拥有2 300多万人口的特大消费型城市,75%以上食品依赖外省市供应;同时还依然面临食品产业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程度较低,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备,食品安全规定、标准建设不够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基础较薄弱,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和社会各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监管的科技手段不够先进等一系列挑战。
据了解,按照规划,上海市相关部门将努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科学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注重各环节有机衔接;全面加强药品监管,提高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监管,保证公众使用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多管齐下,加强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管;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夯实监管基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监管职责,不断提高监管能力。
《规划》提出了体现与国际水平相衔接、国内一流的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十方面的具体指标。食品方面主要包括:主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平均合格率达95%以上;力争实现农产品无公害认证量占地产农产品上市总量的60%;高风险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达标率高于80%;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控制在每10万人6例以下;公众食品安全知晓率评分达80%以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