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散文《鹭鹚》(精选2篇)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鹭鹚
鹭鹚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鹭太大而嫌生硬,可不用说,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鹭鹚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鹭鹚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鹭鹚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鹭鹚不会歌唱。但是鹭鹚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记得我第一次吃石榴的时候也闹出了笑话:那是70年代末期, 我的堂叔去县城, 回来带了几个石榴, 正巧碰上了我, 就给了我一个, 我接过来一口咬了下去, 又苦又涩, 连声说:“生的, 没熟, 不能吃!”堂叔大笑说:“错了, 先把皮掰开, 吃里面的籽儿。”学生为什么感觉这篇文章难懂, 不好理解呢?我想应该和我一样:没见过, 不知怎么吃。故不知如何下手。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看, 学生的疑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比喻的生涩, 二是描写的奇崛。
比喻的生涩。一代文化大师郭沫若先生, 一生建树众多, 贡献卓越, 其富赡的才情表现在其所涉足的所有方面, 仅以其文学创作而论, 诗歌、戏剧、散文, 无不出类拔萃。尤其是他对古文字和金石方面的研究, 更是令人敬佩。也正是他的博学, 随手写下众多妙句却使人感到十分生涩。例如:“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 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 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盅, 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 它都是具备着的。”这个句子, 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石榴的花, 但喻体却是“希腊式的安普刺”“中国式的金盅”。对此作者仅简单注释是“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这对于初中生来说, 和没有注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 他们根本并不知道这种“安普刺”“青铜器”是什么样儿的。这样, 由这个比喻所要写出的石榴花的妙处自然也就没法品味了。
一般来说,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是想让本来深奥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中所言:“或喻于声, 或方于貌, 或拟于心, 或譬于事”。以“声”“貌”“心”“事”等作喻体, 就是想把人们不熟悉的本体变成熟悉的喻体, 人们在品味作者想象或联想的奇特之中感觉到语言的绝妙, 从而较好地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性, 达到较高的艺术效果。例如,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有这样的句子:“李梅亭多喝了几杯酒, 人全活过来了, 适才不过是立春里的爬虫, 现在竟是端午左右的爬虫了。”此句作者用两个时节的“爬虫”作喻, 写出李梅亭醉酒前和醉酒后的不同形态, 突出一个“活”字。这里的“爬虫”就很好理解, 因为大家都经常见到。
那么, 我们再回过头看郭沫若先生的比喻。以“金盅”作喻, 见过“金盅”的人自然能感觉其比喻的巧妙, 没有见过“金盅”的人, 只能剩下一脸的迷茫啦!这样, 就造成本体和喻体的无法对接, 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描写的奇崛。如果说对“金盅”的没法理解是学生知识问题, 那么, 对“石榴有梅树的枝干, 有杨柳的叶片, 奇崛而不枯瘠, 清新而不柔媚, 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 而舍去了梅柳之短。”这类句子的品味则让教师讲解感觉十分奇崛。
这个句子作者运用对比手法, 但对比之后却不说到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自己去想。这种手法的运用郭沫若在散文诗《白鹭》一文也出现过:“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 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同样, 学生读后到底也不知道白鹭的具体形状。由此, 让人联想到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 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莫非, 作者是仿其道而写吗?然而, 宋玉在虚晃一枪之后, 还有实质的描写:“眉如翠羽, 肌如白雪;腰如束素, 齿如含贝;嫣然一笑, 惑阳城, 迷下蔡。”也许, 郭老太看重这些90后的学生了, 认为他们有超常的想象力, 再往具体里写, 反会被他们笑为迂腐。其实, 不然!
那么,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教师授课时要做的工作。不然, 我们的授课就是无效的, 学生读完后, 仍然感觉“石榴”的生涩、奇崛。具体做法如下:
以看代说, 掰出石榴的深度。每讲到这两处, 我都会把相关的图画陈列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看图读文, 品味作者写作的妙处。
关于“金盅”的描写, 我选择四副图画作对比:
通过这四副图片的观察, 学生自然会明白:郭老这句博喻, 说的不是一种情况, 而是石榴的渐变过程, 他是把石榴的变化过程用几个喻体杂糅在一起了。如果, 我们对照图片, 再去读文字, 其中的妙处自然晓得了:图 (二) 是初成石榴, 和图 (四) 的金盅很是相似;图 (一) 是成长时期的石榴, 不就是图 (三) 的形状吗?如果条件允许, 用动画把石榴的变化过程影映出来, 效果更好。而“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盅”写的就是图 (二) 变成图 (一) 的过程。这样, 我们把四副图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再去看那文字的描写, 那生涩的石榴也就变得很有深度了。原来, 这些盛酒的家伙也是运用仿生学啊!
以写代说, 掰出“石榴”的高度。每当讲到:“石榴有梅树的枝干, 有杨柳的叶片, 奇崛而不枯瘠, 清新而不柔媚, 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 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我都会让学生拿起笔, 对照图片把心中的石榴, 用平实的语言写出, 效果甚好。仅举几例:
生1:石榴兼有梅和杨柳的长处:有杨柳的叶片但要小一点, 有梅的枝干但要更瘦一点。
生2:石榴的叶子和杨柳的叶子外形很相似, 但不像杨柳那样招摇、柔媚;石榴的枝干和梅的枝干外形很相似, 但没有梅那样奇崛、枯瘠。
生3:石榴的枝干叶片奇崛、清新, 表现了它枝干刚劲硬挺、树叶繁茂清新而有生气的特点。
这样, 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和描写, 再去品味郭老的描写, 在对比之下, 便能感受到郭老的高明之处, 也对石榴有了深入的了解。以“我手写我心”, 缩短了与名人间的时空界限, 贴近了与名人间的关系, 增强了学习文学作品的信心。这样, 就掰出了文本阅读的高度。
以“补”代说, 掰出“石榴”的浓度。题目是《石榴》, 但文字却以描写枝、叶较多, 真的要写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石榴了, 作者却又是用几个很概括的词语一带而过, 让人感觉很是不过瘾。为了解决这种阅读的意犹未尽, 我会让学生放开手脚, 写出自己心中的石榴。示例如下:
生1:熟透了的石榴, 有时会炸开了皮, 就像小孩子张大了嘴, 露出了整齐的牙齿。
生2:那石榴个个都长得裂开了缝, 露出像牙齿似的石榴籽儿, 顶端几片叶子全拢在一起, 像蝴蝶结似的, 使它更加美丽。
生3:石榴熟透了, 它们一个个绽开娃娃般可爱的圆脸和笑口, 争相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学生观察角度并不同, 想象力不同, 写出的石榴也不一样。通过具体的描写, 学生明白了郭老的“破口大笑起来, 露出一口皓齿”的“留白”之处。这样, 在学生面前呈现的就是让人垂涎欲滴的鲜活石榴。这样的“石榴”就有了深度, 有了高度, 有了浓度。
总之,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教学实践。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只按文本的文字去解说, 肯定是不行的。教学无定法, 教学相长, 对于那些学生读起来有困难的文学作品, 我们不防多动点心思, 多采用点手段, 我们的教学有效性就回显示出来了。
参考文献
[1]黄修己, 《中国文学简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年版
[2]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3]郭沫若, 《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