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教案系列
现代文阅读教案系列4
专题四 推断和想象 考点连线 这一部分主要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这个知识点。推断是一种根据已知的事实或前提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新判断的能力。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推断和想象是阅读过程中一种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活动,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 任何推断和想象都不是空穴来风,都必须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沿着文章已有的思路往前延展开来。反过来,由推断和想象而得出的新的认知,也必须与文章的内容观点相吻合,是文章中相关信息的合理延伸。 窍门点击 一、在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可做为“推断和想象”命题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情况: 1.文章提供的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时,文本中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或者作者仅仅对事物发展的某一方面倾向给予暗示。读者须通过推断来揭示结论,或明确指出其发展倾向,达到使隐性信息显性化。 2.文章提供的信息,有单一的信息,也有众多的信息。有时,对若干个内容相关的子信息进行综合,可以得出新的信息,从而推测事物的某一发展倾向,或者得出某一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3.信息还包括有序信息和无序信息。在文本中,有些信息因其叙述内容的需要散见于文本的各个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处于无序状态。读者须将这些无序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以衍生出新的信息,得到新的发现。 二、那么,如何针对这类试题进行解答呢? 1、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需要对文本内容的具体理解、对相关信息的准确索检,以及相关知识的储备和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这四个方面是基本的要求,缺一不可。它不仅要会读,而且要会思考,会探究,会从旧知中获得新知,具有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2、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它是一种推理。有时选项中虽然也引用文本中的某些语言表述,但不是侧重于确认表述是否符合愿意、语言转换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而是侧重于思考由原文能否推断出某一方面的新的认知或结论。因此,仅仅把选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对照的方式,将无法保证推断的正确,还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推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否一致。 3、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是解答这类试题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文本中,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现成的表述,但总该有一定的暗示。解题中就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要细致体会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或者是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的看法;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而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4、注意一些关键语言。语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如:表示事物出现的先与后、主与次、片面与全面和已然、未然、将然以及偶然、必然等等,试题中常见语言形式有“已经成为”,“今后必将”,“有望将”,“都是”,“往往是”,“也许是”……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就可能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 5、推断不能只是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文意,还应当注意推断关系是否成立,它要求考生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由此推彼、由已知推未知的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合理推断。这种推断关系,往往表现为论据与观点的推断,或者是因果推断、条件推断、对比推断、类比推断、取舍推断、承继推断、目的推断等等。要掌握一些逻辑推理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三、推断的要领 推断,就是由已知的判断(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高考的科技文和社科文的推断题,其前提出自文中,结论则往往在文外。 1.牢固掌握推断成立的依据。 考生解答推断题,重在分析推断能否成立,也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是否合乎常理。 例如,全国高考题第10题(原文见“典例精选”《沙尘暴》)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在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造大自然。 其题干为“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其选项C为“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在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其前提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其结论是“人类也就完全在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这一推断能够成立。其选项A为“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前提与结论是强加因果关系,此推断不能成立。 2.准确掌握推断不能成立的原因 高考推断题推断不能成立的具体原因: ⑴推断以偏概全。 例如,“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这只是部分现象,“被人类所利用”则是对全体的断定,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⑵推断混淆不同语气。 “或然”“必然”不分。有时,如果使用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因为使用了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导致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例如,“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若改为“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在其他地区可能被人类所利用”,改为或然语气,限制区域,则能成立。 ⑶推断不合常理。 例如,上一题的选项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不可能“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⑷推断与原文相悖。 例如,上一题的选项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造大自然。”文本引用歌德的名言 “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意在强调“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加剧了沙尘暴,又在警醒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而选项的前提却歪曲理解了原文,推断自然也就同原文相悖。 总之,信息的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只有充分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同时明了命题人设置选项的陷阱,破译了干扰的“密码”,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理性的推断。
第一步:仔细阅读, 纵观全文, 整体感知
首先, 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拿到一篇 (段) 阅读材料, 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 理清文章的思路。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一般来说, 在答题前至少要通读两遍文章。第一遍快速浏览全文, 迅速捕捉信息。这一次一般最好不带题目, 在自由状态下获得基本信息, 诸如内容、思路、观点、态度、情感、方法等。建议拿到一篇文章时先读题目和首、尾段, 弄清楚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第二遍精读文章。要善于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重点注意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 结构层次。只有理清思维发展的过程, 才能认识文章的全貌, 准确领会文章的真实本质。另外, 理清思路也必须和文体特征结合。记叙文应着重研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议论文应着重研究论证过程;说明文应着重研究说明顺序。
第二步, 认真审题, 定向扫描, 把握规律
学生阅读理解文章, 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是结合所要完成的题目有目的性地筛选文章的信息, 精挑细选, 最终形成自己的答案。要想提高准确率, 审题是关键。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 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 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 把握题目要求, 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文章作者的话, 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 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 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 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 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 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 锁定答题区间, 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 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 准确抓住关键词句, 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 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思维方式总有点规律可循的, 我们可以依据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明确答题要领。例如对词语的考查, 不管是词语还是成语, 要回答的不是基本义, 都是在本文语境下的具体含义, 要查找上下文的相关信息字样, 结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答出比喻义、引申义或深刻义。近称指示代词“这”的答案肯定到前面去找, 中、远称指示代词“那”或“其”的答案一般要参看前后句子的具体语境内容整合信息来作答。阅读题中还有一些开放性题目, 根据文章内容有关方面加以拓展延伸, 往往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阅读题灵活性较大, 难度不高, 往往言之有理即可。
除了一定的规律, 还有两个小窍门也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失分。一是把握命题者的思路。命题者拟题是从整体上来设计的, 几道题由浅入深, 题与题之间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一般地说, 应从第一题入手, 循序渐进地答题。但有时也可前后参照, 从题目之间的关联性上得到启发, 从而更快捷地找到答案或验证答案。二是看配分。一道题配多少分, 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 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 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 (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 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 则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 (将原文稍作压缩) 作答 (每答对一处给1分) , 这叫做对位配分法。还有一种叫错位配分法, 即“答对一个不给分, 答对两个给1分, 答对三个给满分”的配分法。如果在阅读文章时, 能很好地结合题目的配分及答题要求, 就能很容易地理解文章, 规范表达。
第三步:筛选信息, 合理组合, 规范表达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 有时并不是直接摘抄, 而要进行筛选。可以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或整合相关信息, 把自己消化吸收的结果表达出来。回答问题时力求规范。学生在解题时往往追求简单化, 答案不成句子。或表述混乱, 言不达意。这在语文答题时是一大忌。一般题目要用准确、具体、完整、通畅的语句来表述答案。如答比喻的作用不要只答“生动形象”四个字, 而要解释比喻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 以及该比喻句蕴涵的思想感情, 然后再答“生动、形象使读者容易理解, 增强了感染力, 能引起共鸣”。再如现在主观表述题的“评判标准”不求唯一答案, “符合题意即可”。不管同意还是反对都必须写出充足理由, 理由要从两个以上角度回答, 回答的字数不能太少, 以使答案丰满。
②而在所谓快乐中,有人只乐一会儿,有人乐一小时,有人乐一天之后惆怅半个月。如果把一生的快乐加起来计算人生,有人只活了十年,有人活了二三十年,有人只活了两三年,也有完全不快乐的人,郁闷地过了一生。
③除去值得人们同情并值得帮助的苦之外——这些苦包括疾病、贫困、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人们常常无端地不快乐或自找烦恼。
④快乐都是相似的,而不快各有各的不快。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大脑一转动,烦恼便产生。许多人的脑子被几笔账绊住了,无法理清。如:他有钱我为什么没钱?她漂亮我为什么不漂亮?这样的单子可以长长地拉下去,绕地球一周。他们在毫无意义的比较中丢弃了快乐。有人说,快乐是一只小鸟,它愿意落在轻松的枝头上。脑子一转,小鸟像踩在滑轮上,飞了。还有一种人,忘记了当下已经拥有的健康、地位、钱财和安逸,钻进一线不通的牛角尖,妄想找到新的快乐,结果该快乐的理由渐淡,手里只剩下一个烦恼。
⑤最主要的,是人们不习惯用计时或计日的方式填充自己的生活。没有凯迪拉克车,就别去揣摩开凯迪拉克的快乐,不妨去体味风清月白、胸无宿虑的快乐。追求众乐而不得,独乐也不错,其实快乐的价格并不高,是自己定的追求高。既然“清风朗月不要一钱买”,何苦不接纳它,并享受它?
⑥如果困难当前,苦是一种无奈的话,有人的烦恼——或多数人的烦恼,完全是一种无妄之恼。譬如,在大巴上因为言语打起来,在邮局因为服务打起来,这种冲突的单子拉出来也可以绕地球一圈。打架的人都认为正义在手,其实这一类事只与修养有关,与性格无关,与正义八竿子搭不上一点关系。打不打架是一回事,而打了架满腹怒气是另一回事。哲人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同理,一个人不能同时恼怒与快乐。沾上恼怒就是吃饺子、听戏、让人用轿抬着都消不了气,成本太高。
⑦怒这种东西是不能招惹的。不光不能招别人恼怒,更不能招自己怒。易怒之人活得很苦啊,时时刀山,处处火海。虽然仪态凛然,空手夺刃,但活得还是不舒服。
⑧一生无怒的人恐怕太窝囊。怒应生于大节大义,一辈子摊不上几次。如果一天发好几回怒,不是为国为民,最好离他远一点儿。
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
2.根据第④段,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含义。
①许多人的脑子被几笔账绊住了,无法理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在毫无意义的比较中丢弃了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⑥段文意填空:
生活中总是有许多莫名的烦恼,不小心沾惹上它,就会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快乐是一只小鸟,它愿意落在轻松的枝头上。
快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全文,提出一句关于“快乐一生”的口号(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举出一个名人谈快乐体会的例子。
一、小说阅读
1.明确概念: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2.文体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称为小说三要素。3.阅读要领:
(1)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设题角度有:
①形象的特点。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②形象的塑造。作品的形象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塑造的。
肖像描写: 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描写: 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③形象的地位和意义。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2)理清小说中的故事情节
在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3)分析小说典型环境描写
小说的典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4)把握、透析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分析小说的主题时:
①从小说的人物、情节入手,进行认真的考察; ②联系小说典型环境描写;
③结合作家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5)了解小说的叙事手法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习题。(一)(2009宁夏海南卷)
孕妇和牛
铁凝
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肯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
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好像有点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
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他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 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
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的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
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那个也落着十七个。
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贤亲王神道碑
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黑——呀!”孕妇怜悯的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有删节)
(1)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答案】(6分)①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②有责任心,做事认真;③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思路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格式是:性格+身份(2)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6分)①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②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③通过牛的形像描述,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
【考点】考查小说的构思
【解析】文中写了和牛有关的三个场面:怀孕的牛,牛与孕妇的亲昵,牛的形象描绘。这三个场景都有孕妇在场。考生可从二者的关系中发现牛对表现孕妇性格的作用。
【思路分析】考生可以从作者笔下的牛的形象的角度入手分析,它与主人公的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3)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答案】(8分)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
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观点二: 这样写有些做作。
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描画;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考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评价。
【解析】考生根据文章和题目的提示,可以任选一种情况。答题时一定要紧扣原文。
(二)(2009辽宁)
遗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夜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
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了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 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以后还能来吗?”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 上去了。
(有删节)
1、小说两次写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6分)
① 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②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
2、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分)
①淳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啵救济。
3、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饿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
(三)(2010江苏)
溜索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 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手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 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 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而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地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 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忽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郎的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1、“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解析】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即“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推出“视角变化”,“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解析】作用题,但角度单一,难度较小。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满恐惧感,就是因为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此属侧面表现。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战战兢兢”的“我”,这是映衬;二是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这是反衬。在答题是注意不要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答案】(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 :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解析】鉴赏人物形象题。这一题型也是平时训练重点,只需找出和人物相关的内容,再根据内容概括形象的特点即可。
4、本文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答案】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解析】探究题。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深刻意蕴:①角度一:整体把握。驮队飞渡峡谷代表战胜自然和艰险;②角度二:领队和汉子们。表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以及无畏勇敢;③角度三: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正反对比,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神,而不能想牛 那样软弱畏缩。④角度四:“我”和领队。表现艰苦环境能磨练人。情感取向:分析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需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去发掘。(四)(2010广东卷)
面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他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推动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个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就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了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摔跟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多吃吧,吃吧!”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2010广东卷)
[注]①活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16.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①妻子 深夜被厨房的声音惊醒。②妻子发现丈夫偷面包。③ 妻子和丈夫谈论“厨房的声音”。(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
17.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第①句,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丈夫寻找借口意欲掩盖真相的心理(表现丈夫因偷吃面包而故作镇定的心理)。
第②句,通过与第①句内容上的重复,表现了丈夫内心的慌张与不安。
第③句,通过“头深深埋在盘子上”“没有抬头”的动作描写,表明丈夫不敢面对妻子,写出了丈夫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知道妻子确实会吃不饱;另一方面,如果不接受妻子面包,自己又饥饿难忍。(或:表现丈夫因妻子的大度而羞愧的心理)
18.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主题: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分析:第二段中,妻子已经很明确判断出丈夫偷了面包,但她并没有明言。丈夫在被窝中吃面包,妻子可以安然入睡,也体现了她对丈夫深挚的爱。最后妻子以谎话对谎话,更能体现她对家人和家的深沉的爱。
另外,主题的理解:①这篇小说通过描写战争背景下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常态,表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戕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谴责。②丈夫因为饥饿,瞒着妻子深夜到厨房偷吃面包,被妻子发现以后,又极力掩盖真相。饥饿,让他们“看起来相当老了”,让他们互不信任,让本性善良的丈夫甚至“在结婚三十九年之后开始撒谎了”,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战争。③作品中也描写了一些温情的东西,比如对丈夫心理的刻画,比如妻子为了维护丈夫的自尊而不戳穿真相的对话描写,比如小说的结尾妻子把自己的面包分给丈夫的情节,所有的这些都表现了人性的善良,然而这些美好的人性却因为战争的存在而逐渐消失。
(五)(2008海南卷)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C
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12.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①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②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①重视友情,信守诺言;②乐观开朗,心直口快;③企图逃避法律。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①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②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③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六)(2008广东卷)
河的第三条岸
[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
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它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离开我们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条大河流过,水流平静,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
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父亲没有吭声,他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们一起向河边走去。我强烈地感到无畏和兴奋。“爸爸,你会带我上船吗?”
他只是看着我,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个手势,要我回去。我假装照他的意思做了,但当他转过身去,我伏在灌木丛后面,偷偷地观察他。父亲上了船,划远了。
父亲再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每个人都吓坏了。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
河边的行人和两岸附近的居民说,无论白天黑夜都没见父亲踏上陆地一步。他像一条被遗弃的船,孤独地、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从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从没生过火,他没有一丝光亮。他的身体怎样?不停摇桨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滥时,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姐姐生了一个男孩。她坚持要让父亲看看外孙。那天天气好极了,我们全家来到河边。姐姐穿着白色的新婚纱裙,高高地举起婴儿,姐夫为他们撑着伞。我们呼喊,等待。但父亲始终没有出现。姐姐哭了,我们都哭了,大家彼此携扶着。
后来,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亲最后也走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留了下来。我从未考虑过结婚。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尽管他从未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因这件事责怪父亲。
我的头发渐渐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对?我到底有什么罪过?渐渐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踌躇不前,同时爱讲到疾病和死亡。他呢?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终有一天,他会精疲力竭,只好让小船翻掉,或者听任河水把小船冲走,直到船内积水过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我等待着,等待着。终于,他在远方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地叫着: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下去不可,回来吧。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战栗起来。因为他举起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发疯似的逃掉了。因为他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极度恐惧给我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我病倒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
(选自余华《温暖的旅程——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有删改)
16、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4分)
首先父亲需要我替他送食物,我是父亲的精神理解者和支持者,我还是父亲理想的继承者,所以孤独的父亲需要我。
17、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
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18、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教案
[]“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教案 “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教案 【考点解读】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甚至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等,散文、小说中的物象,诗歌中的意象,都属文学作品形象的范畴。 2.文学作品的语言。 不同的表达文体,语言也相对不同。小说的语言讲究形象、生动,多用描写,如人物的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等,细描、白描或侧面、正面描写。环境描写则是对景物、环境的刻画,有社会环境,也有自然环境。 戏剧语言:侧重对话的机智、韵味、内涵、幽默等等。 诗歌语言:含蓄、丰富、形象。借助描绘、比喻、拟人、类比、夸张、想像等手法去让人领悟。 散文语言:讲究散而有神,短小生动,比喻、排比、拟人、类比的手法也常用。 3.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表现手法:想像、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行文结构:领起、总结、过渡、铺垫、照应。 (5)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复、设问、对偶等。 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在阅读文章后,能准确把握文意的基本内容、感情倾向和思想观点。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整体阅读,把握形象,揽旨品趣。 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主,通过形象的.具体描绘来揭示作品主题。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把握作品中所叙写的文学形象,正确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以把握作品的主旨,揣摩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同时,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色,同一时代的作品,也由于作家的思想、性格等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家的不同风格,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旨趣,这样才能品出文学意趣,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 (2)借助阅历,发挥联想,鉴赏创造。 联想和想像是文学作品创作的两种思想规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样需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联系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才能准确地评价、鉴赏文学形象的内涵和塑造形象的技巧。 【考点详解】 一、遣词用字 【命题方式】 文章的这个句子中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 【答题模式】 这个字(词)有“……”的意思,作者用这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词),起到了“……”的作用,表达了“……”的感情。 【技法解密】 (1)把握其内涵,分析其在语句中的结构位置及语法成分,准确理解字(词)义。 (2)分析字词的表达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着手,从生动、形象、准确等角度分析,尤其要注意字词在文中运用效果上的“四性”:①形象性。在描写、叙事中,一些词语起着具体、生动、形象的作用。 ②感情性。词语表达一种思想倾向或感情色彩等。③精确性。词语在概念表达上的精确恰切,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对中心词的严密规范等。④结构性。词语在文章结构上起到照应、过渡、点题、升华等作用。 二、语句赏析 【命题方式】 请赏析文章中的“……”这句话。或:“……”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题模式】 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 【技法解密】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反衬、对比、夸张、设问、反问等。 (2)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等。 (3)句式: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注意;反问句情感强烈,引起读者深思;对偶句可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排比句可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或使情感的表达更充分;句式的前后照应,可使文章结构完整、思路严密; 同时还要注意句式的灵活多变,长短、整散结合等。首括句、总结句、过渡句、呼应句、设问句、反问句以及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等。此外,还可以借助如顿号、分号、句号等表明语句结构的标点符号。 (4)组织答案时要根据内容和题干要求分条陈述,分层分点作答,切忌答案的遗漏和重复交叉。 三、观点评价 【命题方式】 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或: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模式】 语句含意+情感因素(赞同或反对,喜爱或厌恶,冷静或热情等)。 【技法解密】 (1)从分析文章内容入手,注重整体把握。 (2)结合文体特点,抓住关键部位:文体不同,结构特点、表现手法、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方式、位置等也不相同。就位置而言,议论文一般在开头或结尾,表现得相对鲜明集中;记叙文、抒情性文章一般在叙事状物中(后),表现得相对曲折含蓄。 (3)注意标志性词语,抓住显性信息。如“认为、以为、感到”之类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议论文中的中心句或论据前后的总括性的句子,记叙描写类文章中的议论抒情性的语句。 四、文章主旨 【命题方式】 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或:本文的主旨是不是“……”?为什么? 【答题模式】 本文通过对“……”的叙述或描写(手法、内容),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观点、感情)。或:不是。因为“……”只是文章内容的一个方面,并非全文主旨。本文的主旨是“……”。 【技法解密】 (1)弄懂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2)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 (3)把握作者主要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4)在筛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和归纳。 五、景物特点、人物形象 【命题方式】 请简要分析文中的景物特点(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 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景物或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结。 【技法解密】 (1)景物形象要从把握形象特征、情感蕴涵及领会形象内涵、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 (2)人物形象首先要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包括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细节描写等;其次要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精神风貌、思想感情及形象意义等。 六、层次安排 【命题方式】 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或:本文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答题模式】 材料上以“……”为中心,内容上由“……”到“……”逐层深入,按照“……”顺序展开。 【技法解密】 (1)化面为点,连点成线,切线为段。也就是首先概括每一段的基本内容或找出每一段文字的中心句,使其成“点”;然后据此分析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作者的逻辑思路,使其整体贯通成为“线”;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思维的阶段性变化,把握文章结构,最终成“段”。 (2)分析首尾,注意过渡和照应,材料上详略主次的安排,思路上行文线索的贯串以及相关的写作顺序。 (3)运用过渡词语,如“之后、然后、以及、最后”等;运用结构类术语,如“由浅入深、前后照应、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形散神聚、先抑后扬”等。 七、句、段作用 【命题方式】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形式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技法解密】 形式上:(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内容上:先回答其在整个句段中的作用,再回答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八、选材组材 【命题方式】 文章的题目是“……(写作重点)”,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答题模式】 这些话看似游离了主题,实则运用“……”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文章“……”的内容(主题)。 【技法解密】 (1)运用相关、相似联想,注意被问对象的位置。如果被问对象在重点写作内容的前面,则是为了形象地引出写作重点,更利于人们接受,或为下文作铺垫,或烘托写作重点。如果被问对象在重点写作内容的后面,则是为了丰富文章写作内容,深化文章主旨。 (2)运用相对联想,对写作重点或反衬、对比,或突出、强调。 九、修辞手法 【命题方式】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 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最后揭示修辞对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技法解密】 一般来说,描绘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为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具体分述如下: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或反衬):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十、表现手法 【命题方式】 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 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技法解密】 (1)常见表现手法:想像、烘托、讽刺、渲染、象征、照应、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先抑后扬、寓褒于贬等。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事物的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 十一、表达方式 【命题方式】 本文在记叙(描写或抒情)上有什么特点?其作用何在? 【答题模式】 表达方式的确认+在内容上的具体体现+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 【技法解密】 要明确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的具体分类及作用
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文体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记叙文】: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几种重要表达方式:
记叙文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考查最多的应该是描写、议论和抒情。
1、描写:是记叙文中写人状物常用的一种手法。好的描写常常可以使形象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根据描写的对象,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
人物描写:其中又有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
景物描写:其中又有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等。(①提供背景和场所 ②烘托人物,渲染气氛 ③暗示人物性格 ④暗示人物心情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特点:①情景交融 ②抓住景物的特点 ③抓住景物的顺序 ④生动的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文章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描写单位。它把事物最细微、最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根据描写的方法,描写又有白描、工笔,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主观描写与客面描写等。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应该掌握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两种方法。
直接描写,也称“正面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所作的直接地刻划。间接描写,也称“侧面描写”,就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作直接的刻画,而是借助于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这种描写方法比较含蓄、委婉,能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像空间,更加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抒情:即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常用的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理、寓情于事)。在记叙文中,间以抒情性的文字可以使文章的情感更加丰富、强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议论:即作者对某个对象或问题发表见解,表明观点和态度。它是议论文中的主要表达方法,但用在记叙文体中可以起到点染主题,评价事物,折射作者理念的作用。
三、记叙文记叙的顺序:
记叙文的常用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
(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补充(文章)情节,丰富人物性格。
(3)插叙。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吸引读者的兴趣,留下悬念
(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
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5)总叙和分叙。
总叙,即总的轮廓性的叙述,它常用在人物或事件的具体叙述之前,先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给人一个整体印象。
分叙,是在总叙之后对若干人物或事件的并列叙述手法,它可以使叙述条理分明、层次清楚。
四、记叙文的人称:
①第一人称:亲切感、真实感、心理描写
②第二人称:比较亲切(不容易考到)
③第三人称:客观冷静地叙事,较少心里描写
五、对记叙文阅读的考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
②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 ③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 ④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写作手法(三种文体都有的):象征、悬念、铺垫、衬托、对比、夸张、正侧面描写、先抑后扬、照应、以小见大……
★象征:具体物来体现某种品质精神
★以小见大:通过细微的事情表现……(文章主题、中心或是其它的东西)
★对比:不是修辞手法的一两句的对比(典型的例子:《变色龙》)
★衬托:一般是自然环境衬托人物(主要人物衬托次要人物或是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八、结构: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过渡:承上启下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燕 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 “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
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
“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1954年迁居台湾,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初中语文教材选了她的《乡愁》一诗。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4分)①
②
[答案]①“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②“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本题4分,每个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容要点的概括。首先,我们要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确定写了哪两件事:从时间(一是“初中的时候”,一是“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上可以很容易地找出文章中记叙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与其相关的主要事件则是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第二件事情的主要人物应该是“我”,与其相关的主要事件则是把“乌秋”误认为“燕子”。然后,将主要人物与主要事件进行合理地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第一件事与第二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思路的把握。解答本题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先记叙了两件事情,然后在最后三段针对这两件事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及对生活的思考。显然,这两件事情应该是有着共同的特征的,正是这共同的特征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3、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什么?(2分)
[答案]可惜那首歌唱的不是自己的家乡,可惜自己感动了这么多年竟然是听错了。(本题2分,每
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理。首先要找到题干所涉及的原文的答题区域,即文章的第七段“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然后分析其内涵,应该有两层含义,即“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然后对答案进行概括即可。
4、文中划线的一段文字连用了四个问句,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表现了作者突然发现“燕子”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修辞作用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然后才能结合全文的中心思想判断其作用。根据这一思路,首先判断出划线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就是强调突出,强化感情,然后结合文章中心,不难得出答案。
5、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2分)
[答案]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本题2分,可摘录原文,也可用自己话回答,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思想的归纳和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文体特征,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最后两段抒情,并阐述自己的“体会”,其中观点性的句子就是答案。
6、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2分)
[答案]作者从小就远离故乡,“燕子”早已成为故乡的一种象征,寄托着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所以作者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自己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本题2分,答出“象征”1分,答出“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文主要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评价。解答本题要注意整体阅读,把握与题目相关的重要信息。比如题干中“联系作者生平”的要求就提示我们要注意文末的[注],这样联系文章所叙第一件事及全文中心不难得出答案。
寂静除夕夜
(1)每当___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___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2)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3)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这____的打击个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
(4)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5)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分工。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有个怪癖,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后来由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
(6)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7)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早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永年好运的预兆。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的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8)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
(9)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她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
(10)“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
(11)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
(12)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13)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即将面临的灾难。先是将乡亲们偷偷援助的物品—一转移到母亲够不着的地方,然后让年幼的我上床休息,他们四人则和衣而坐,围着小火炉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14)那一夜好长好长,躺在被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11岁的哥哥守后门,她和姐姐则设法招架母亲,二姐和哥哥的任务是坚决别让母亲跑出屋。
(15)时间一分一秒地慢慢过去,我终于热不住睡着了。
(16)也不知过了多久,公鸡的啼鸣声将我唤醒。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热在一般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17)以后的日子好过得多,被判刑15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____。父亲出狱前母亲奇迹般康复了。再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就此我们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18)20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乡亲们善良的义举时时感染着我。熟识的人都说我特富同情心,因为我被乡亲们关爱过。我深深懂得,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一如我,一如我们全家。
(19)我再次遥望远方,默默祈祷:
(20)愿你们永远平安。
1.依次加到文中__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清脆 响亮 情不自禁 意想不到平反昭雪
B.震耳欲聋 不由自主 突如其来 报仇伸冤
C.清脆 响亮 不由自主 意想不到 报仇伸冤
D.震耳欲聋 情不自禁 突如其来平反昭雪
2.对本文记叙要素和记叙顺序表述有误的是()。
A.文章所叙主要事件发生在20年前的那个寂静除夕夜,地点是在我们家当时居住的那个村庄。
B.本文叙写的人物是“我”的一家及众乡亲。
C.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文革给我们一家带来的灾难。D.全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3.下面对文意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7)段中姥姥吩咐我们的话,意思是求求乡亲们除夕之夜别放鞭炮,以免触发了母亲的伤痛。
B.(11)段中“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这句话表现乡亲们对我们一家的遭遇深表同情。
C.(13)段写我们一家人“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这个灾难是指母亲疯病发作,给自己给家庭以毁灭性的摧残。
D.(16)段写“好心的人们……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夜也没放鞭炮”。这一义举表现了乡亲们善良、无私的美德。
4.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① “寂静除夕夜”那件往事对我的影响是
使我特富同情心
② 文章最后两段的祝愿,表达了“我”对乡亲们_ 和__ __怀念、祝福
5.造成母亲精神失常的原因是什么?导致母亲对破败之家进行毁灭性摧残的原因又是什么?
父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看到别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就会触及母亲精神的创伤,因而导致疯病发作
6.作者用较多笔墨记叙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的事情,这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 不惜笔墨写小年,是为突出“寂静除夕夜”作铺垫② 二十三那天,乡亲们已做了一次牺牲,三十晚上再次成全我们,更见人心的善良和无私
7.(18)结尾写“我深深懂得了……”我懂得了什么道理?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善良的内心产生的行动,能给受创伤者以慰藉
B在最艰难时得到帮助,最值得珍爱
C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
D善良的义举都是出自对精神病人的关爱
8.读过这篇文章使你想起了什么?谈谈你对文章的体会。
1.D 2.C3.A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
想过没有?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的事,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很长时间过去了,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是那家发起部门寄来的。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已是天大的面子。这同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不久,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选自《时文选粹》2004年第一辑,有删改)
1、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4分)
①儿子如此执着地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其动机竟是为了能去日本买一台游戏机回来玩。对儿子的好玩你是如何看待的?
②“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你赞同母亲的说法吗? 为什么?
[答案](仅供参考)①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玩使孩子身心更健康,更富有创造力。
②成绩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学生还应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创意与成绩并不矛盾,有了好的创意能使成绩更好。
2、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1)敢于参加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赛。(2)敢于靠自己的力量去日本。(3)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4)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3、倒数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儿子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列出两点,并作简要分析。
1)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2)天真,把不得金牌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3)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4)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洒,看问题与众不同
4、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
(1)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2)
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有创造性的想象)。解析:此题只要根据“创意”一词从文中找就能得出答案。
5.《儿子的创意》中,“男子汉”的形象鲜活可人,你认为它在写法上最成功的一点是什么呢?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极富个性的人物对话描写等,言之成理即可。
一.做题时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阅读, 宏观把握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理清文章结构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或主题就必须着眼全文, 整体阅读, 宏观把握, 只有这样在做题时才不会断章取义, 以偏概全。
2、详审题目, 明确要求
审对题目要求是做对答案的前提。一般题干本身会或多或少地提示阅读范围、答题思路、角度, 所以审题务必详细认真, 关键之处用笔标出, 以确定好思维角度, 否则就会文不对题, 答非所问。
3、尊重原文, 找准答案
考试题目是从文章中来, 其答案也必定隐藏在文章当中。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张建华先生曾在全国高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说:“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 不要凭空去想。”事实上,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参考答案, 也多是用文章中的词句来组织的。即使有一些明确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的题目, 其答案也是对文章中相关词语、句子的组合。所以解题时要坚持尽量从原文当中找答案, 或者搜寻与答案密切关联的词语、句子进行组合加工。切不可撇开原文, 另起炉灶, 凭空编造。
4、主题在胸, 注意联系
中心或主题是整篇文章的灵魂, 文章的各个部分无不围绕它来组织, 考试题目涉及的材料也不例外。因此答题时心中要装着文章的中心或主题, 时刻注意向它靠拢, 这样做必然就多了几分胜算。
5、据分答题, 宁多毋缺
考试题目赋分的多少是有根据的, 这其中包含着对答题要点个数的要求, 近几年高考试卷显示, 一般2分一个要点, 相对简单的题目则1分一个要点, 因此在做题时要根据赋分来组织答案。同时, 在题目没有字数限制的情况下, 尽可能多的组织答案要点, 宁可多答, 不可缺少, 以增大与参考答案的交集。
二.作答时应运用的方法
1、通读全文, 标出段落, 掌握结构;划出要句, 把握主题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是作品重要的表现形式。把握住文章的结构, 是探究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方法。一边阅读一边标出段落序号, 这样做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实际上都能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并能很快地掌握文章的结构。
归纳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体现文章中心和主题的重要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过渡段中, 有的文章标题就体现主题或者论点。而每一段的中心句或在段落的开头、结尾, 或在过渡句中。再者, 体现文章中心和主题的句子往往是议论性较强或者抒情性较强的句子。第三, 文章题目、作者及文后注释往往也能很好地帮助理解文章主题。一边阅读一边划出这些重要的句子, 就能在短时间内把握住文章的主题。
掌握了文章的结构, 把握了文章的主题, 这就为后面解答题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详审题目, 标出关键;对照原文, 划出区间
通读完全文后, 把所有题目都详细看一遍, 特别是选择题的选项, 它往往能很好地帮助考生理解文章结构与主题。一边审题一边标出提示阅读范围和答题思路、角度的关键词语, 然后对照原文, 划出相应的区间。划区间时务必准确、全面, 这是做好下一步的重要前提。
3、再读提取, 精心组织;三读检验, 修正答案
根据划分的区间, 再次细读原文, 根据题目要求, 提取相关词句, 根据赋分来组织答案要点, 并注意联系文章的中心或主题。如果时间充分可以多组织几个要点, 以增大得分的可能性。
答案要点组织完毕后, 我们需要三读文章, 以检验我们的答案是否漏掉了要点、对文章中心或主题的理解是否与原文矛盾, 如果是, 我们就马上补充, 对矛盾之处仔细斟酌, 以修正答案。
方法一:读。
“读”,是现代文阅读解疑、答疑的前提和关键,轻视甚或抛弃了“读”,则其解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有关专家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均在原文中,可见,“读”是何等重要。这里,我们要解决的关键是如何“读”的问题。
首先应仔细认真地阅读原文。通过多年的实践得知,社科类常常是提出一个问题,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科技类则往往是介绍一个概念,全文沿着“提出概念——解说概念——归结概念”的思路行文。因此,阅读时,我们必须准确地找出这些“问题”或“概念”,理清全文的思路,做到整体把握。
其次,应边读边划。阅读过程中,应该画出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暗示内容的过渡句、关键句、标题、注释和关键性词语,以免解题时现找,既耗时又费力。
方法二:审。
“审”,就是审题。现代文的阅读总是在考查对“问题”或“概念”的概括是否准确,对有关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相关事理的推断是否合理等。因此,考生必须牢固地树立高度的审题意识,认真研究题干的特点和审题方法,从题干中求得启示,以便遵循题干指令,圆满地完成答题任务。
首先,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题干包括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创设情景、设问角度属于显性因素;命题意图属于隐性因素,而隐性因素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我们只有通过显性因素去揭示隐性因素,才可以准确揣摩命题意图,得出正确的答案。
其次,题干能够显示答题方向。答题方向具有隐晦性。我们只有捕捉到题干的某种暗示,并紧紧抓住这个暗示,再综合题干中的其他有效信息,做一下分析和挖掘,才能使方向正确,少走弯路,命中答案。
再次,题干能够显示答题区位。答题区位是指原文中形成试题答案的句子或语段,亦即阅读区间或支撑句。在分析题干时,我们必须依据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挖掘题干的隐含信息,以题干的隐含信息去求索、确定原文中的有效答题区位,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
方法三:找。
“找”,就是找准与试题或选项相对应的原句,即所谓的支撑句或阅读区间。这是筛选信息的关键。这里必须注意两点:第一,在筛选信息过程中,有时可以找到几处原文,但却只有一处是符合题干要求的,要注意比较分析;第二,有时筛选出的几处原文又可以相互补充,综合起来才可形成答案。
方法四:比。
“比”,就是在找准支撑句后,要注意对支撑句的语意做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然后再拿试题中的每一个选项与之比较、辨析。凡是符合原文语意的选项,无论它变成了哪种类型的句式,其答案表述都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说的“同义变形”;但如果将“同义”弄成了“异义”,即表述成为“异义变形”,则其答案表述就都是错误的。
方法五:排。
“排”,即去伪存真,排除干扰项。众所周知,高考试题总要设置一些“伪项”,即干扰项,这就要求我们在筛选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必须采取对比、辨异的方法,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的答案。现将常见的干扰项略举如下:
①张冠李戴。即将甲的观点、发现和发明说成乙的观点、发现和发明。
②误划类别。即将本属于同一类的拆开,说成两类或几类;或者将本不属于同一类的合并成一类。
③指代有误。即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解释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
④混清范围。即把部分说成整体,把偶然说成必然,把将然说成已然,把可能说成肯定,把偶尔说成往往,把轻度说成严重,把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等。
⑤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但在试题表述项中却凭空 捏造出某种意思。
⑥混淆因果。一是因果倒置,即将原文中的“因”说成“果”,或将原文中的“果”说成“因”。二是强加因果,即将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因果关系。
⑦偷换概念。是指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原文中的概念不统一,或在类别上,或在范围上,或在程度上。
⑧随意推断。我们知道,正确的推断是把原来的意思再向前推进一步。它要求合情、合理、有度、有据,必须依据原文来进行。高考试题往往考查两点:信息是否准确,推断逻辑能否成立。而随意推断则是指推之过远和凭空臆造。
“读、审、找、比、排”“五字”阅读法,是现代文简便易行的阅读方法。
【作者简介】
陆希致,河北省特级教师,执教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一中学,省模范教师,所教班级高考、联考多次获得全市第一名,发表论文多篇。
责任编辑 任占华
【现代文阅读教案系列】推荐阅读:
《现代文阅读小说》优秀教案06-06
课外现代文阅读09-30
春晖现代文阅读答案07-14
高考现代文阅读方法07-15
脸谱阅读答案现代文09-25
现代文阅读细节描写10-09
窗花现代文阅读答案10-17
现代文阅读必修一10-18
珍藏现代文阅读答案12-07
上海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