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特色学校申报报告(精选6篇)
新郑市郭店镇武岗小学 2011年2月26日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文学的殿堂,艺术的摇篮”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项目。
一、目标设定
(一)办学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先进性的特色办学特点,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总结一套特色办学的经验,建设一支有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做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命活力!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文学和艺术素养得到提升!让学校的每一位师生体会到成功和快乐!”
(二)目标的选定
特色学校具有独特性,它是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我校在作文教学、文学校园、创办校刊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校的整体氛围等都能集中体现学校的整体风貌。因此,我们认为创建“文学的殿堂”符合特色学校的独特性特征。
另外,我校在艺术方面特别是版画制作方面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悠久的传统,版画这种艺术形式早已在我校深深扎根,根植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曾有多幅版画作品获得省市级奖项,版画制作已经成为我校的的传统。因此,我们把“艺术的摇篮”作为我校的特色建设项目。
“文学的殿堂,艺术的摇篮”这一特色建设项目在以往的课题研究中凸现了我校的特色,得到各方领导的肯定。
(三)目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纵观农村小学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呈现出一派灰色之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疏忽习作教学,一味地迎合“应试”教育的思想,让学生“背抄凑”,即让学生背作文,抄作文,或让学生剪刀加浆糊,东编西凑,敷衍了事。如此以来,则教者轻松,学生乐意,而事实上,学生的习作水平未有长进。为了应试“背作文”,学生在习作时,不要动脑,只回忆就行了。为了应试编作文,学生胡思乱想,东拉西扯,不能成文。为了应试凑作文,让学生养成了惰性,学生只要找到类似的习作,东剪西糊,凑成了一篇类似补丁的习作。而真正的习作水平、能力都没有提高。究其“灰色”原因,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命题的统一,立意的高深,结构的严谨,章次的巧妙,严格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成为束缚学生的灵感桎梏。学生在单一封闭的教室里写作,往往按老师的需求,按书本上的要求,“奉命练笔”“应试作文”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少教师的理念陈旧,缺少丰富的文化底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而且是师生的生命活动。从生命活动层面看习作教学,习作首先应当是学生生命的原生态体现,即真情实感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表达。追求习作的“本真”,倡导“舒畅作文”,这就是我校提出的“绿色作文”的理念。绿色作文,就是要摈弃刻意的矫饰与编造,学会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还学生生活的本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为文做人,让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绿色作文的思想,体现了对小学生人生的关怀,人性的关怀,使习作重归回于展示心灵的自由、宣泄个体情感的本色,成为放飞童心、叙写童趣、彰显童真的自由之作。而不是用套话、假话、空话按照僵硬的套路组装成篇的技术性操作。为了配合绿色作文的实施,我校努力打造“文学校园”,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有文学的气息。并每期举行两次自编作文选评选活动,创办《毛毛虫专刊》,为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文学素质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展示的平台。
另外,针对大多数学校注重文化教育而忽视艺术教育的缺陷,埋没了很多具有艺术天分的人才,结合我校美术方面雄厚的师资力量,把“艺术的摇篮”作为我校的特色建设项目,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四)目标的普遍性和可行性
我校的特色项目是在领导组研究确定,交全体教师论证并通过而最终确立的,并且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切实可行的特设建设规划方案,具体目标如下:
1、近期目标
(1)研究确定特色项目,建立完善领导小组,建立特色项目研究小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2)全面开展特色项目,并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估,形成阶段性经验总结。
2、中期目标
(1)打造校园文化,创建文学长廊,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2)开展各项活动,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如: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词背诵比赛、自编作文选展评、版画作品展评、“绿色作文”教学研究、版画教学研究活动等。
(3)总结开展特色建设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举办汇报活动,迎接上级特色学校的验收。
3、远期目标
(1)使“绿色作文教学”成为我校的一个教学品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
(2)把校刊《毛毛虫》办成一个有影响的期刊。丰富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水平。
(3)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质的突破,阅读量达到或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4)使学生受到艺术熏陶,人人都会版画制作,具有初步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平,有更多作品获奖。
二、创建内容
(一)办学特色
以“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命活力!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生文学和艺术素养得到提升!让学校的每一位师生体会到成功和快乐!”作为我们的办学理念。
(二)教学特色
绿色作文训练上,方法多种多样:
实地观察法。农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纯朴古老的人情风俗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学生的习作辅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遨游,;让学生参加农忙劳动,体味劳动的艰辛与欢乐。组织学生观察,让学生写自己见闻感受,文章才能真切自然。
亲身尝试法。俗话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得亲口品尝。亲自尝试,才能真正体味到酸甜苦辣。如三八妇女节到了,我们结合时政适时提出自制小制作作为献给母亲礼物的要求。并将制作过程、感受、见闻写下来。
比赛竞争法。即设计一系列比赛竞争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比赛活动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力争上游中亲身体验,留心观察,待比赛结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一篇篇佳作便可产生。
随记练习法。提倡学生写随记,就是把平时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养成一个仔细观察、勤奋写作的习惯。定期搞一个随记交流展览评比。随记本上的文章要求完全是自由的、开放的。自己命题,可写各种文体,学生自有乐趣。随记的文章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周记。
改写续写法。古诗言简意赅,每篇古诗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古诗改写,学生兴趣浓。首先引导学生读懂诗意,引发想象,创设情境,进入诗的境界,感受作者当时的思想,才能将一首古诗改写一篇诗意浓郁的散文。这类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作文,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有很大帮助。
活动表演法。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快乐地玩个痛快,表演一番自己的才能,然后让学生写。如进行“击鼓传花”小活动、“画像活动”、人人都来“露一手”活动等。活动结束让学生把刚才的所看、所感写下来,往往事半功倍。
实战训练法。我们不但培养学生写的本领,更要让学生感受写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如评选“写作能手”、“每周一星”等等。光荣感驱使学生创造好成绩,激励他们去争夺冠军,争取发表。
讲练结合法。小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有目的地组织他们讲故事,然后再写故事,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书面写作能力。开一个小小故事会,自讲自写,自写自讲,评比名次,其乐无穷。
开展“自编作文选活动”,创建《毛毛虫》校刊,为学生写作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和绿色作文教学研究,我校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作文教学课堂文化。
另外,围绕特色学校建设,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编写特色校本教材,《儿童诗歌欣赏与创作》、《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赏析》、《版画的种类及制作方法》等,每月进行两次专题讲座,效果良好。并开设文学欣赏与创作、版画制作选修课,使每一位学生得到自主快乐的发展。
(三)文化特色
在两年多特色学校建设的摸索与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里自己的文化特色: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艺术氛围,每一位学生都会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自觉主动的去提升自己的文学或艺术素养,并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喜欢文学、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美术等。
三、实施过程
(一)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了特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司建山校长为组长,常晓慧副晓长主抓,成立绿色作文教学研究小组和版画制作教学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定期开展教研,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制定考评方案,为创建提供制度保证。在建设经费上,学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只要是特色建设所需经费,学校总是特批。
(二)运作过程
把特色创建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为特色创建服务的。在这一方面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首先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其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然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最后,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文学的殿堂,艺术的摇篮”。
把特色创建和具体组织和活动结合起来。我校的特色创建除了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外,还和具体的组织和活动结合起来。开学初我们开设了“文学欣赏”、“绿色作文”、“版画制作”三门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这三门选修课分别在每周一、三、五下午课外活动开课。学生参与度在80%以上。同时,为配合特色创建活动,我校还组织各种活动,如:作文竞赛、版画展评、创办《毛毛虫》校刊、自编作文选展评、读书报告会等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校的特色建设自2009年建校以来,一直坚持到现在,两年多的探索与努力使我校的特色创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教育科研
把特色创建和教育科研活动结合起来。每学年初我们就成了特色教研小组,制定了特色教研计划,并定时开展特色教研活动。活动开展至今,较好的体现出:与学校教学常规相结合;与学科组教研活动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教育科研,解决了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们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
四、创建效果
(一)发展要素
“文学的殿堂,艺术的摇篮”这一特色创建工作,促进了我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校有了特色品牌形象,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同时也推动了我校教师个性特长的发展,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二)特色要素
我校特色项目的确立是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我校自身的工作实际、历史底蕴、文化优势和个性资源,具有鲜明的校本性;我校的特色自2009年建校以来到现在,已经持续和发展了两年多的时间,已经成为成熟的教育个性和学校传统,不因校长、教师或其它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我校特色已经具有了在改革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性。
一、冰雪特色学校的理性认识
(一) 客观方面
1. 区域特色文化
区域特色文化囊括了该区域的传统、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全部人文文化以及其植根的物质土壤。区域特色文化对特色学校的建设起到了指引与支撑的作用。特色学校的建设收到区域文化的影响, 在区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特色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特色风格, 利用区域文化的品牌效应进行舆论宣传。如冰雪特色学校的建设, 在冰雪区域特色文化的影响下更易于宣传和得到认可。
2. 区域发展程度
区域发展的程度对教育的发展速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区域的发展会推动教育的发展, 该区域的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的发展, 会为教育的发展指引方向、提供保障;同时, 区域的发展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提出要求, 如冰雪特色地区的区域文化就要求学校能够注重冰雪特色的发展, 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新局面, 培养出冰雪方面的人才力量, 以适应冰雪区域的需求。所以, 区域的发展较大程度地影响了特色学校的发展。
3. 管理方式
以冰雪特色学校为例, 其管理包括两个层次:完成宏观上国家政策对教育的约束和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督以及微观上对冰雪特色学校内部的管理即对与特色学校建设相关的制约。特色学校在管理上有更大的自主性, 自主设置与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有关的各方面保障和规范。冰雪特色学校管理的目的是制定在冰雪特色影响下的人性化、符合学生和老师期望的严紧相济的管理方式。
4. 课程设置
特色学校需要独特的课程体系。如建设冰雪特色学校, 就要求学校课程的设置要紧紧围绕着冰雪特色。冰雪特色相关课程的开发, 能够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冰雪特色产生感知。建构与冰雪特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塑造, 而与此同时, 与众不同的课程体系也能够帮助冰雪特色学校的建设提供依托。
(二) 主观方面
1. 校长的领导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校长的决策和观念会影响特色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校长的办学理念、个人特色都会映射于学校建设之中。首先, 学校的特色会因校长的阅历、性格的不同而不同, 校长通过日常工作作风、价值观念、对社会的责任感而影响特色学校的形成与发展。其次, 校长的决策能力会决定特色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特色学校形成的规划。校长的影响可见一斑。
2. 教师的能力
特色学校需要教师传道授课和人格魅力的影响来传递, 特色学校发展需要具备较高能力素质的教师来促进。教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特色学校发展的进程, 配备一只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特色学校能否取得顺利发展的关键。特色学校的发展则离不开教师对特色学校理念的认同、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师正面的道德素养。首先, 教师需要对特色学校发展的事业给予认同, 对于特色学校的特色给予充分信任, 相信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性, 教师通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培养教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践获得教学经验, 最终成长为有一定特色的专业教师。最后, 教师的道德素养则是影响学生的重要途径, 包括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钻研精神等, 在于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相互促进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成长。
3. 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意愿对特色学校的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学生对特色学校认同、配合特色学校发展与建设, 就会促进特色学校的顺利进行。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更好的适应社会, 成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同时, 学生的表现也会成为衡量特色学校发展方向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效果是否显著的标尺。学生乐意参与到特色学校建设当中, 就是说明特色学校符合学生的成长所需, 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
4. 家长的认可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个区域当中的重要成员。因此, 家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剧组轻重的角色。特色学校在创建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家长的需求, 做让家长能够认可的决策。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 一旦家长认可特色学校发展路径, 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切实的帮助, 也能起到辅助学校提供反馈, 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最有力支撑。学校要把学校的真实状况和决定多与家长沟通, 让家长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或者听证、监督, 这样能够回归到为了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冰雪特色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冰雪特色学校数量较少
从全国来看, 冰雪特色学校数量较少, 且分布相对集中, 学校层次不够全面, 长期发展下去, 这不利于冰雪特色项目的宣传和普及。由此, 冰雪特色学校的培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阻碍, 对于冰雪特色学校的发展也不理想。冰雪特色学校多集中与我国北方部分省市, 气候与地域是造成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而即使在北方地区, 冰雪特色学校也寥寥无几, 这主要是由于特色学校相关政策以及专项经费供给不足以及宣传力度不到位造成。
(二) 特色学校经建设流于表面
以冰雪特色学校建设为例, 需要从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多方面开展建设。而此部分经费需要从学校的教育经费中列支, 并没有专项经费作为保障。由此造成冰雪特色学校的物质建设不够充足、课程设置不够标准、师资配备不够专业等,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真正地发展特色, 无法实现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培养冰雪特色兴趣。长此以往, 特色学校趋于形式主义。
(三) 特色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在特色建设时应科学规划各方面因素, 做到全面、合理、均衡。但现实建设中, 特色课程与学生基础相脱节、组织活动参与性不强、为完成特色借用外力而失去特色学校建设的意义等不足。在冰雪特色学校的建设之中, 鲜有学校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多是将既定的设想付诸行动, 没有做出及时调整与检验。特色学校的建设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孕育, 并将总结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来验证, 反复锤炼。然而由于专业教师科研能力不够、主干课程教师专业知识不足等原因, 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 制定出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造成现实之中的建设混乱。
(四) 特色专业与学业相干扰
冰雪特色学校的创办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冰雪特色文化包括冰上运动、冰上艺术两项内容, 学生作为兴趣爱好了解势必会扩充学生的眼界, 然而部分被开发出更大潜能的学生试图更多地学习冰雪文化, 就会出现于学业相冲突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业负担依然较重, 特色学校在开展特色办学的同时依然没有放松对于学生主干课程的培养。因此造成了学生反而被特色专业所累的情况。
三、冰雪特色学校的优化对策
(一) 加大宣传普及认识
特色学校赖于社会各界对于其存在的认同, 才能得意健康发展。因此要大力宣传特色学校对教育的意义, 普及人们对特色学校的客观认识, 拓宽招生渠道, 让社会各界对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途径有清晰的认识。由此, 可以在特色学校的入口处严格把关, 把真正支持特色学校理念和对特色学校特色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招入培养, 实现使学生多边发展的目标和特色学校发展的核心意义。
(二) 为学生搭建对接出口
特色学校要在数量和质量上发展起来, 必须要与学生的发展相适应。加大宣传能够使全社会认可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 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到特色学校的建设中来。然而, 学生的升学和就业, 同样是间接影响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建设特色学校时考虑到学生的出口, 为学生寻求到合于其发展的特色升学和特色就业, 搭建对接出口, 使得被更多学生和家长能够选择, 有利于特色学校的顺利建设与发展。
(三) 提供经费与政策保障
特色学校发展缓慢以及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其他问题, 多归因于经费不够。尽管我国以逐渐增大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 但仅够各级各类学校的正常运转支出, 不足以保障特色学校的发展。政府当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 讲经费留出专门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部分, 用来发展特色学校。但同时也要有保障实施的政策, 以监督经费的专款专用, 不铺张浪费, 提高经费的适用效率。
(四) 统筹管理诸多影响要素
特色学校的建设深受制度、文化、组织结构、评价标准等客观因素和校长的决策、教师的专业素质、学生的潜在能力、家长的配合等主观因素影响。因此, 要充分利用和结合如上因素, 挖掘本校优势和文化积淀, 合理、充分地利用既有资源, 加强对学校的管理, 对于特色学校的建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协作, 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上倾注更多的关注, 投身于特色学校, 切实指定符合特色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营造合于特色建设的校园文化、完善与特色发展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明确特色学校中所需的评价标准, 形成共同作用的系统, 作用于特色学校的发展。
总结
近年来, 诸多专家与学者将研究聚精于特色学校的相关研究。特色学校是一改“千校一面”的大势所趋, 其意义在于促进学校的繁荣、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成长。特色学校具有独特性、科学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受区域特色文化、区域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以及校长领导、教师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创建基于区域特色的特色学校可以使特色课程与主干学业相互补充, 更利于带有本区域特色的特色学校宣传与发展, 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区域特色之中。在现实创办冰雪特色学校过程中, 要克服出现诸多困难, 如冰雪特色学校数量不多、经费攻击不足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校被要求培养出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因而, 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 创建出独特、整体、科学、稳定的风格, 在同类学校出脱颖而出。然而, 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区域文化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区域文化涵盖了整个地区的资源特点、人文品味、区域需求等。本文透过对基于冰雪文化的特色学校的问题研究, 阐明区域特色文化对特色学校的影响。
关键词:特色学校,冰雪文化,特色建设
参考文献
[1]柳清秀、付光槐.中小学特色学校的保障机制探讨[J].教学与管理, 2012 (03)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外语人才不仅要求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要求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教学目的也明确提出要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目标。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及师资、设备等条件的制约,中小学英语教学一直突出强调基础知识的书面练习,对学生的听说技能、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未给予实质性的重视。很多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根本没受过科学规范的听说训练,他们接触的多为书面文字信息而非言语信息,这就导致他们在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上严重失衡。
###中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英语教学,坚持走“特色立校,质量兴校,和谐发展”的道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学校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习英语成为了学生的一大乐事,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XX年年8月,我校经市教育局批准,率先创设新站区首所英语特色班,以加强英语特色教学实验。
如今,五年过去了,我们凭借坚定的信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稚嫩逐步趋向成熟,总结积累了一些英语教学经验,英语教学已成为我校教学的特色和骄傲,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和支持。初试的成功,让我们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我们积极制定和实施一个全新的更高的目标,努力争创合肥市特色示范学校。
下面就我校选择这一目标所做的准备工作汇报如下:
一、努力创设和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学校是文化的园地,创建英语特色教育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创建浓郁的英语校园文化。英语校园文化是英语特色教育的灵魂。目前六十三中的英语文化氛围已初步形成。
1、处处有英语。学校墙壁布置营造英语氛围,教室布置也有英语气氛,墙报有英语专刊,黑板上有英语角,宣传栏、课程表、挂图等用英语表示,班内建有英语学习角,配有英语图书、磁带等物品;课余时间可到“英语角”进行口语交流。在校园的许多角落里花大力气布置了中英文对照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和美丽的童话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英语。创办英语园地,定期展示学生的创意作业,为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自己的窗口。
2、时时有英语。师生一起学英语,在实践中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早读课,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英语;课余时间师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师生相遇都会用英语问候;而校园广播“英语之声”也定时开播。
3、事事有英语。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大型活动、常规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大型活动有:在全校范围内举办每学年一次的“欢乐英语周”活动,选拔一部分学生成为学校的英语小使者,开幕式的中英文开幕词、歌曲演唱、速读擂台、词语接龙、猜谜、游艺活动和“亲子party”等活动,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和广泛的参与;同时分队进行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以及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举办书法大赛和基础知识过关竞赛、外语作文竞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常规活动有:开展“今天我来讲英语”活动,以诗歌、小故事或者声乐的形式,展示学生学习英语的成绩和风采。让学生定期自编自撰英语小报,用英语介绍异域风情和人文历史。“英语之声”广播站记者编辑组开展每天的采编活动。英语研究性活动有:“奥运体育节目”、“走进奥运”、“卡通”和“我们的邻国”等,在一种主动、探索、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英语知识的拓展。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外语熏陶,用双语主持的升旗仪式别具特色。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英语报刊,英语书籍和视听资料。鼓励学生参加运用外语的社会服务活动。
4、学校通过严格选择优秀教材和每周7节英语课等多种措施保证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同时重视隐性课程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在其他学科中有选择地开展双语教学,如利用沪版《物理》教材上的汉英互注,物理教师要求学生给英语单词加注音标,请英语老师规范读音,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英语学习能力。
另外,我校投入大量的经费购买教学教材、书籍,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带、光盘、磁带等资料,组织教师自编学习教材,保证师生有先进的教学内容。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网页,借助这个平台教师进行了网上交流,提高英语教材的理解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
二、加强师资配备和培训,努力尝试新教法。
我校拥有一支十分优秀的英语师资队伍,在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区级英语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万娴珍带领下,我校英语特色教学由十几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并得到其他学科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长期聘请市区名校名师和教研专家为导师,经常来校开展听评课活动及举行专题讲座,指导工作。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历进修,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和国家级教研活动。一年来,学校用于教师培训投入达四万多元,共八十八人次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与市级以上教研活动,促进了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今的教坛上群星闪耀,万娴珍老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并三次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程晓莉老师XX年参加工作,去年下半年,参加了合肥市第三届“教坛新星”比赛,获得二等奖,被授予“合肥市骨干教师”,新站区“教学能手”。汪涵老师XX年在合肥市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在新站区英语课堂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刘平老师获得新站区英语课堂评比二等奖。沈丽老师在XX年年校内公开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边月老师两次获得新站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等。
改革教法,提高课堂效率,课内运用活动式教学法、语音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三、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英语特色教学研究小组,积极研究构建中学英语教育活动体系(即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英语沙龙”、“每日一练”、“兴趣小组”和“英语园地”等活动为辅)和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即“教学考核、汇报活动、对外交流、英语考级”等),提高教学质量。
四、五年来,我校培养的学生在参加市区组织的英语学科竞赛、中学英语口语大赛等活动中,获得了优异成绩(见附页)。
鉴于目前我校在英语特色教育教学上打下的扎实基础,特申报合肥市特色示范学校。
特此报告!
合肥市第###中学(申报级别:特色项目)
自2010年4月我校确认申报区特色学校以来,我们继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边学习,边思考,边积累,边创新。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全员行动,踏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工作,并认真总结,积极迎检,现将两年来的有关特色学校工作的亮点做简单汇报。
一、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项目
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有着重要而密切的联系,是体现、释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十五中学以“面向全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三个发展”即“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校发展改革”的教育理念。潜心分析我校的办学理念,不难看出校长注重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我们为不仅要给予学生谋生教育,更要传授谋教育,使教育充分体现发展功能,所培养出来的不只是“半人”,而是社会所需要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承担着如此任。在认真研读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我们决定以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特色项作目作为学校的生长点,学校特色的突破口。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特色项目阶段)
1、创建条件,有保障。
(1)多主体健全机构,实施运作合理高效。
为了更好地凸特色项目和形成特色学校,学校健全了的组织机构:校长垂直管理,教科处主任负责总体调控,兼职心理老师协助具体工作,全体班主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务处和政教处将教学和德育工作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紧紧联系。
近年来,我校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近、中、长期规划,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规定了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为“发展为主、重在预防、加强矫正”,即以预防为主,重在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同时对个别群体实施专门辅导矫治。
2010年9月以来,我们又建立了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心灵沟通”结对互助小组工作制度,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及行动方案。我们还为每个班级聘学生心理委员男女各一名,一个年级设一个组长,心理健康委员和其他学生干部拥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每年定期评选优秀心理心理委员。定期填写心理健康情况调查表,由专兼职心理老师通过设备完好的咨询室、心理信箱、心理网站、心理调查表等形式开展心理辅导,为学生切实解决学业、人际、亲子、适应、青春期、升学等方面的困惑和烦恼。
(2)硬件设施从因地制宜走向规范与高质。
两年前,因为校舍配备等历史遗留问题,我校心理咨询室设在医务室。2010年3月,我们在校长室和支部的支持下,在经费紧张的背景下,创新选址,装修一新,基本符合了心理咨询室的硬件要求。今年暑假,我们再一次自我加压,提高了心理咨询室的专业要求,粉绿的墙壁适合青少年的喜,淡蓝窗帘安抚抑郁和狂躁的情绪,小碎花的墙纸,插花、各色抱枕,沙发,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放松环境。
几年来,学校图书馆陆陆续续采购了为数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书籍以备用、备借。从整体上打造学习型校园氛围。
(3)更新教师观念,师资培训不断提高。
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聘任教科室主任为心理咨询室的科处主任,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其他学科教师中培养了一批兼任心理健康教师,加强班主任的培训,组成了一支参与常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坚强队伍。现在有27名教师取得了C证。更有一批具有实践辅导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平日的心理健康工作中去。
2、分层推进,有针对。
(1)预防层次。
一是制定宣传计划,利用升旗仪式、年级大会、家长会、班会、橱窗、心理咨询网站等载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是抓好新生适应预防。开展形式多样的新生心理咨询预防,给新初一学生发放了告家长书,缩短新生的不适应期。
三是做好初三等毕业预防。预备开展初三学生、学生家长状况调查。开展考前心理咨询,编制中考专刊,为初三学生指导有效的考前复习和心理调整。
(2)矫正层次。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邮箱、班主任推荐、家长推荐等,团体心理辅导主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团体心理辅导。内容有中考考前辅导,运动员赛前辅导,自信辅导,考试焦虑辅导,青春期辅导,新生适应辅导,危机干预等不同类型的辅导。
(3)范围广泛,有辐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围较广,对教师开展知识普及、集体释压、个体咨询;走进社区开展便民心理健康宣传和咨询服务。
3、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创新。
我校在为学生人格发展方面积极思考,不断创新方法,使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活跃有效。其主渠道就是六个一”健心工程:一堂课——心理健康课,一个室——心咨询室,一个剧——校园心理剧,一幅画——校园心理绘,一个征文——校园心理征文,一个网站(箱)——学校心理咨询网站或者信箱、邮箱,发现与预防心理问题。
4、心理健康教育与多个主体活动结合。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其课程的特色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特点,开设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2008年以来,我们开发和实施了学校的校本课程。2009年10月校本课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发计划获得海曙区优秀校本课程二等奖。
(2)、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新课程改革更班主任自身应身心健康,同时也应掌握一心理健康知识,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题,并做好预防工作。我校不定期为班主任培训,使班主任首先的心况、人格魅力保持健康向上。
(3)、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学科教研活动相结合,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来进行教学,在教科室和教务处的重视下,我校成立校本心理教研组,部分教师提供了多篇教案,并及时反思。
(4)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校本培训相互结合。学校也经常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应重视自学和自我提高。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运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部门工作、教育资源等得到有效整合。在平时的学生思想工作中,我们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能主动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把工作做在前,让学生心理服气,行动中争气,遇到困难有勇气。
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组织例如政教处、学生会、团委、少先队把自身的工作与特色项目紧密结合。例如,10月份开展的“心理绘画”比赛,画出“我的情,我的心”大型绘画活动;志愿者进社区宣传活动,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分阶段铺开。并把这些活动与班主任考核、有些班集体和学生“校园之星”的评比有机结合,有点有面,逐渐融合。
5、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实施心理教育。
利用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把它与特色色教育相结合。加强校园心理建设,如设立心理教育专题板报,教室布置中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从而营造一种浓厚的心育气氛,起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6、成立家长学校,形成心理教育网络。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不仅来自于学校,也来家庭。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延伸到家庭中立家长学校应采取“家长与学生同时接受”的策略,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年级段的家长写信,坦诚交流教育经验和成果,家校互动,效果显著。
7、特色建设在课题引领下进行有效的实践。坚持科研先导,结合实际设计了特色建设科研课题,我校的校级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了中期研究阶段。
8、媒体关注,学生家长、社会认可。东南商报曾以新闻图片方式,报道了我校心理委员培训的新闻;多位家长来电表示为选择十五中学感到放心,为找到诸如唐慧萍这样的有爱心和心理技能的老师感到幸运!学校还经常为多种层次的会议、活动提供现场,进行活动展示。2年来,我校为区内部分教师提供了心理健康课评比展示的课堂多次,受众师生达到近千人。
三、我们的下一步——从特色项目走向学校特色。
在2010年的新学期,全校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意义和价值,完善了创建的行动方案。例如,正在计划中的趣味心理运动项目(2010年11月)、心理健康手抄报评比,道出成长的烦恼(2010年12月)、“我知我生”——我和学生的故事征文(2011年1月)、校艺术节中"校园心理剧”比赛(2011年1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辅导的个案收集成册(2011年6月)、一次大型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2011年8月)等都在筹划中。
一、学校概况
**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占地90亩,建筑面积718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26个,中小学生919名,学校现有教职工89名,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100%,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环境优美,装备了多功能阶梯报告厅、远程教育系统、广播听力系统、校园网、微机室、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室、实验室、“留守儿童之家”、“梦想教室”、“阳光书屋”、“乡村少年宫”等教育设施设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学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质量优质化,教师队伍优秀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校园环境育人化”为办学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严谨求真,自信进取”的校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立志博学,善思切问”的学风。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省绿色学校创建先进学校”、“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学校”,市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
二、主要经验
(一)、以优化设施环境为基础,凸显校园物质文化。美好的校园环境是师生的精神家园。近几年,学校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教学设备的更新换 代工作,先后建成2700㎡教学楼一幢,405㎡师生食堂一座,生均25册的图书室一个,引进阳光书屋、梦想教室、乡村少年宫和留守儿童之家等项目,使学校的硬件建设跻身于凉州区乃至武威市农村一流学校行列,为教师提供了优越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兴趣的培养,特长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学校以建设园林化校园为目标,本着四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五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育人性的原则,对校园自然环境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调整绿化布局,扩充绿地面积,广栽花草树木,精心搞好品种的搭配和花草树木的修剪,使校园里绿叶红花相互映衬,高树低树俯仰生姿,创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
在优化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设计布置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旨的校园文化墙80多米;在楼道走廊装帧名校简介、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和书法绘画作品等80多幅;布置名师风采、星级学生和学校荣誉等展板。向师生开放图书室、阳光书屋、梦想教室、乡村少年宫和留守儿童之家;开通校园文化广播站,开展每天10分钟古诗文诵读和书法练习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题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事,事事做楷模”、“教师十德”、“求知十法”、“德育三从四会五不忘”等墙面标语。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对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 的教育作用。
(二)、以创优管理机制为动力,建设校园制度文化。我校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努力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思想,以“民主、科学、和谐、高效”为核心优化学校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使学校管理有了新的推进。一是积极推进学校教学管理改革。修订了《学校教师岗位职责》、《学校教学常规实施意见》、《学校教师工作量考核办法》、《学校优秀教研组、年级组评选办法》和《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鼓励教师探索教学创新,对教师考核实行常规考核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制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制度,科学记录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二是深化学校内部激励机制改革。完善了《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学校考核细则》和《学校教师评优选先细则》,用激励机制推动人,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积极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建立了《学校学生发展性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学校星级学生评选办法》和《班级联动小组考核办法》等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规范。
(三)、以“三风”建设为核心,培育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的表现。它通过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和心理环境等方面体现出来。
1、建设优良校风。近几年,学校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 基”为办学理念,把“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严谨扎实的治学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爱校如家的团队精神”作为学校的教师精神,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以此激励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奋斗。学校坚持不懈地进行校风教育,使校风内化为全校师生的精神,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行动。
2、建设优良教风。学校立足校情,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提出了“育人师表为首,教书严谨为要,敬业爱心为本,爱岗勤苦为先”的师德要求。建立师德师风承诺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进一步规范从教行为。二是加强教师学习培训。学校积极为教师学习创造条件,派专人负责接收远程教育学习资源,订购学习光碟、征订各科专业性学习刊物,为教师理论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经常开展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过“外引内树”、“拜师结对”、“名师共享”、“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三是扎实开展“课、研、修”一体的校本教科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以“同伴互助,个人反思,骨干引领”为核心要素,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交流研讨,协作解决,专题讲座,说课、听课、评课等基本形式,逐步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新型教研风气。四是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学校用感情温暖人,领导从各方面关心教职工生活和身心健康,尽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既重视教师的工作,又重 视教师娱乐休闲的需要,为教师运动健身配备的必要的器材,开辟了场地,规定了时间;重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千方百计为教师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3、建设优良学风。学校十分重视优良学风的培育:一是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了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祖国有用之才。二是加强学法指导。通过开展学习方法讲座、学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经常性的检查、督促、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和提问等学习习惯。四是建立班级学习联动小组。营造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学习氛围,达到“兵教兵、兵学兵、兵练兵”的目的。
学校在抓好“三风”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优秀年级组、优秀备课组、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先进集体评比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校园之星、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员”评比活动;在教职工中开展“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评比活动,展示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努力构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互信的新型人际关系。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设校园德育文化。
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合力唱响德育的主旋律。一是注重德育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主题班会、橱窗匾牌、班级特色文化专栏等开展宣传教育。二是狠抓德育常规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发展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实施德育工作,把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的基础工程来抓,努力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了文明督察队,对不文明的言行进行督察,在学生中开展“当文明人,做文明事”活动,制定细则,要求学生用文明的标准衡量自己,说有准则,行有目标,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推进德育工作。在活动内容上,利用国旗下讲话和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等主题教育。在活动形式上,主要有“读”: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等各种主题读书活动,进行读书心得、征文竞赛;“看”:看新闻、优秀影视片、图片展览等;“听”:听先进人物、英模事迹报告、安全教育讲座、法制教育讲座等;“做”: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进村为民服务活动、假日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赛”:开展各各有意义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在受启迪、受感染、受教育。四是关注弱势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学生中的弱势学生主要指学习成绩差和思想品德有问题的“双困生”,这些学生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学校在“双困生”教育上,要 求教师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虐待,态度上不粗暴,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点滴进步。学校要求各班建立完备的学生成长档案,对“双困生”的教育指导要有系统的计划、精当的措施和跟踪记录。长期开展“爱心三帮”(思想上帮贫、学习上帮难、生活上帮困)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集中辅导4-5名“双困生”,逐步增强弱势学生的实力,同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弱势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学校还设立“成长进步奖”,每班每学期评选5名成长进步较大者,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增强学生成长的决心和信心。
(五)、以校本课程为依托,构建校园特色文化。
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努力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的校本课程。一是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开设了国学文化必修课。学校每周开设一个课时的国学文化课程,根据学生年龄大小、能力高低分层教学。小学段主要是诵读和讲成语故事,诵读的内容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成语故事主要讲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如:“闻鸡起舞”、“程门立雪”、“囊荧映雪”等。中学段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解读,解读内容包括:《论语》、《弟子规》、《诸子格言》、《中国文化名人》等,通过解读让学生走近名人,聆听圣贤教诲,学习名人品格,净化自己心灵,涵养健全品格。二是为了充分发展学 生的个性特长,学校推出了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以年级为单位开设了文学、舞蹈、书法、葫芦丝、二胡、绘画、田径、武术、乒乓球、篮球和计算机等特色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三是依托梦想教室和阳光书屋开设梦想课程和阅读课程。梦想课程是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三大模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课程借助“晓书”阅读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国教育家布莱森认为:任何一所学校环境,其实都在默默地对学生发表演说。优良的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品德素养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创建了平台。今后,学校将结合时代主题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师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美好的空间。
通过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我们让孩子们了解到了更多的足球知识、掌握了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也积极探索校园足球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活动模式,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和活动的保障措施,有效推动了校园足球活动在我校师生中的广泛开展。
一、学校概况
灌南县堆沟港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具有一定的体育特色基础。加上学校周边的群众一直以来都有良好的运动氛围,很大一部分家长愿意孩子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所以,学校在上级的号召下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安排专职人员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并以此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如今,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校园足球氛围,“班班有球队,月月有比赛,人人一只球”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张名片。
二、营造氛围,强化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创建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两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健体”的校园足球理念,以校园足球活动为平台,形成了浓厚的学校足球文化特色,提升了办学品味,学校通过校园足球运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树立了师生的团队意识,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班子成员都很重视这一特色项目,意识到校园足球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品质等方面的优势,逐步确立了“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品牌,让足球教学影响孩子一生”的目标,将足球教学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学校根据《灌南县堆沟港中学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规划》《灌南县堆沟港中学足球特色创建方案》等有步骤地开展足球教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我们通过发放告家长书、邀请家长参观学生训练、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向家长宣传足球训练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还在各班都建立了“三册一报”,即荣誉册、活动册、展示册和足球报,营造了浓郁的足球氛围。
三、夯实过程,强化校园足球素养提升
(一)“足球进课堂”,普及校园足球技能和知识。
让学生了解足球知识、参与足球运动、掌握足球技能,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态,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是我校开展校园足球的目标。为此,我校积极探索校园足球教学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开展“足球进课堂”活动。
学校将足球教学纳入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
在足球课中,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礼仪和足球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德育教育贯穿于足球运动技术训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及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
教练组还通过课外体育运动、大课间等形式,更好地巩固和提高在体育课和足球课中获取的足球技能和知识。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掌握足球基本要领,教练员自编自创,将颠球、踩球、控球、传接球、运球射门等基本动作包蕴在节奏鲜明、简洁易学的足球操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0xx年10月,在灌南县首届“县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中,我校的足球队获得较好成绩。得到了县局领导一致好评,为宣传灌南县校园足球活动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抓好足球队伍建设,提高足球训练水平。
我校在普及足球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学校足球队训练工作,以足球第二课堂活动吸引热爱足球、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在训练中,我校从抓学生兴趣与提高学生基本功有机结合,在有趣的训练活动中提高学足球基本功,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学到基本的足球知识和技能。目前学校已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足球队,每一级都有男、女两支队伍,并正常开展训练和竞赛。
学校能认真做好队伍梯队建设,做好队员信息注册工作,保证足球教学课时,每周从地方课时中抽取一节作为专门的足球课。学校还结合学校体育竞赛、大课间等活动积极开展足球活动。学校体育组在月竞赛活动中能够组织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友谊赛,并积极参加县教育局、体育局每年组织的校园足球联赛。通过进一步规范训练及比赛,我校校园足球活动逐步普及,学生足球训练水平也不断提高。
(三)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营造舆论氛围。
学校在师生中倡导“校园足球文化”,通过玩足球、画足球、讲足球、舞足球、赛足球、足球啦啦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宣传足球知识,普及足球活动。
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等广泛宣传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观看学校足球活动,让更多的家长给予支持。通过两年的尝试,学生的运动热情及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参加了足球活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敬业的体育教师队伍。
学校要创造机会,安排所有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足球培训,增强教师的“造血”功能,要求每他们必须加强足球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并上好每周一次的`足球课。同时,切实保障他们的装备和训练费用。
2、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
学校要积极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在校园足球宣传工作上花心思、下功夫;在足球校园文化建设上动脑筋、精布置;在足球特长学生训练上想对策、出成绩。积极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让踢球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和爱好。
3、不断创新和发展学校足球特色。
满足于现状,没有创新,校园足球特色就不会发展。我校足球特色还有许多需要创新、改变和发展的,比如:学校足球比赛成绩还需更加优秀,怎么做好优秀队员的培养、输送工作,怎么让更新颖、更具特色的足球活动在校园内开展等。学校要静下心来研究足球特色活动现状,找到制约校园足球特色发展的瓶颈,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的足球特色发展之路。
【冰雪特色学校申报报告】推荐阅读:
心理特色学校申报材料06-15
申报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总结09-19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申报材料06-14
特色学校自查报告示例12-11
基地学校观摩特色调研分析报告11-04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10-09
冰雪运动07-26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05-27
冰雪活动主持稿09-17
冰雪世界作文350字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