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教育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大学教育(共8篇)

当代大学教育 篇1

胥梅

(西北大学 法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的共识,分享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一、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精华

(一)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尊师重教的风气

孔子说:“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或说为十五岁以上能够自己“束发修饰”的、或说为自己送上十条干肉作学费的,孔子都愿意给予教诲。

孔子的教育对象不分种类、贵贱、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学习的都收为子弟。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及《孔子家语》《论语》的记载,有姓名可查的,有80人。颜回是平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路、子张、原宪、曾子、樊迟均为平民。公冶长,坐过

牢。颜涿聚是“梁父之在盗”。这些有罪之人,孔子也收了。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为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为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疾学在于尊师。” 意为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这些均体现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尊重,尊敬师长的良好教学风气。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还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朱熹认为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而时习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含有转化的意思。“时习”能使其所学融会贯

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温故知新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由已知探求未知。这种既重视时习温故,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四书集注》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也有一句名言:“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说,教师如同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在处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教育家多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主张学思并重,但应以学习为基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也强调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也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并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思索以通之”,即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礼记·学记》还明确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里深刻地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立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对教师而言,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也要学,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才能提高教的水平。对学生而言,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

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重视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二、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主要问题还是教育机制落后与官本位思想严重。到底大学主要任务是什么,每年投入的钱到底有什么社会效益,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学放在第几位,如何合理评价教授工作,和教学管理与服务,这些基本问题都搞不实,很难搞好高等教育。

首先是教育体制僵化,忽略了文化学术氛围的培养;在大学校园里人人皆忙,缺乏交流沟通,缺乏活力。大家都怀着一种功利的心态去做事情,看重的是结果,而非事情本身。这种心态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初始阶段,成功的捷径和方法可以总结和效仿,再想获取进一步的成就就相当困难了,很多人都会感到茫然,看不清方向。在这个层面上,没有什么成功捷径可以复制,支持你走下去是依赖于在初始阶段依靠兴趣发掘出来的方法途径。在这种缺乏自我兴趣能力培养的状态下必然无法进步,以至于只能安于现状,临渊羡鱼。由于没有浓兴趣、文化学术氛围和交流平台,使学生丧失了本该在大学培养积极主动和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导致了人人皆为现实谋生计,最终所培养的学生是统一化、标准化的。

其次是官本位思想严重;丘成桐曾对中国大学教育现状进行评价:中国的教育凝固

了学生的灵性,禁绝了创造性的天才。目前高校大行其道的实用主义、与钱权攀亲戚则让人们担心这方净土有变成学店、黑店的危险。由此出来的学生会把非官即商作为人生前途。“中国的学生,做学问达到一个地步,动技能的机器。我们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已不再是各式各样的人才,是类似于标准化的产品。如何实现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创造精神的大学教育的灵魂值得我们去反思。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有不少合理的、有价值足够令他们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便会停下来,他们追求的东西只此而已,对学问根本没有热诚”。由于受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理念的影响,纯洁的象牙塔里受到社会上官本位化的冲击。每一个人读书的目的似乎都是为了做官,小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会有人在意我们的意愿,甚至是我们自己。再次是大学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现象严重;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的课堂上并没有对学生的发展前途做过规划。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疏离民众,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形成了高人一等的意识。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毕业意味着失业,很无奈的一种表达。这里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教育与社会的生产相脱离,那么在这个前提上,我们的国家的引导呢?学校培养的责任呢?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当然所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找到工作啊!其实,尤其是大学,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三、我们的举措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人,而不是培养一批具有劳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今天重视和吸取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大学传统和现代精神融会起来,既不失大学神圣的使命,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壮大。

(一)正确把握大学教育的功利性追求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其所产生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影响,及国家民族的积贫积弱,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断裂与迷茫之中失却了传统教育理念之根,无可奈何地滑人了极端功利主义的泥潭。从此,功利主义就不断困扰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个教育理念又被简化为为经济建设服务,甚至主张向产业一样来管理。

无可否认,教育是具有功利性的,不论是经济功利性还是政治功利性,都属于教育的基本功能或任务内容。因而,大学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种观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我们还应认识到,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虽不能完全排斥功利性但也不能简单追求功利性。正确的把握和理解功利性追求,使当代教育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利益。

(二)致力于大学教育目标,造就健全国民

人类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教育理念,特

定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特定的教育活动及其本质特征。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它决定着教育理念的本质,因而也就决

定着教育活动的本质。所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从而实现其服务社会、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办学目标。

1.建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偏重于记忆和积累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而忽视和淡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旧的办学体制不是让素质教育应鼓励和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发展个人潜能,找到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竞争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们往往学习的功利性较强,把掌握知识技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每天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纷繁复杂的证书证件考试的奔波上,而忽视对个人人格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趣爱好的培养。最终的结果就是毕业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竞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损失。

大学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但要能掌握生存本领的责任,还要承担传承民族传统和文化的重任;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是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思想开放,行为合理;独立思考能力强,能评估他人,且对自己有正确估价,又能掌握明了现实情况。拥有独立果断的判断力,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有强烈的求索、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心理承受力强,能正确的对待挫折。培养这样的同学公民,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这样的人才,才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2.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钱学森:“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学生有创造性,只培养模仿力、接受力,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学教育要改变对知识的复制和模仿,重视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应当成为当今教育思想的变革之一。

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教育更应培养一批有创造性而不是有模仿性的人才。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创新的教育思想。这一方面需要学校的指引、老师的教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思想与想法。只有我们学生自己看懂了,再加之学校的引导,才能使创新的思想在大学的校园里传播发展。

3.顺应市场化需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各类大学迎来了一个加速膨胀发展阶段。在现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市场。大学要靠自身的条件吸引学生,两个关键点:一是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二是做到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需。通过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学生能够通过几年的学习适应社会的竞争,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服务于社会。

众所周知,名师出高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主要是培养优秀的学生;另外注重课程安排的完整性,与实际相结合;课程内容和体系,也要从实际出发,使课程体系

更完整、内容更符合实际。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增强实践能力。

古今中外大学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当现代大学教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传统大学精神却开始走向失落,大学似乎越来越

远离其本来的面目。在这种情况下,回顾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结合古代教育理念的优秀传承,加快实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培植社会资本的教育目标。

当代大学教育 篇2

一、公民教育观

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理念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观、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观、社群主义公民教育观和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

(一) 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观。

自由主义思想肯定个人的自主性, 自由权利的优先性, 重视人的平等性和政治中立, 承认价值的多元性。[1]自由主义产生于古罗马、古希腊时代, 早期时由于过分强调个人主义, 认为只要国家的制度制定得合理, 公民就可以在享受个人私利的同时实现国家的共同利益。20世纪末自由主义开始重视个人对于公共领域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强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认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是重点, 在学校的教学中不应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而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教师自身优良素质来熏陶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 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观。

针对自由主义对于个性的过分强调, 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观突出国家的共同利益, 在个人与国家的利益产生冲突之时, 国家的公共利益应作为首选, 个人应该具备可以为国家的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德行。共和主义并非不重视个人自由, 相反其更加强调公民的自主性, 并期望在共和的前提下能得到更好的实现。自由主义不强迫个人参与政治事务, 共和主义则强调公民的践行, 个人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公共领域的事务中来, 承担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在学校的教育方面, 共和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切身投入社会实践来培养个人的德行, 要有公民的责任感和参与实践精神。

(三) 社群主义公民教育观。

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过分强调个性及个体对政治事务的中立态度进行批判, 并在共和主义强调公民践行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上, 社群主义否定自由主义的个人利益优先, 同时也不赞成共和主义的牺牲个人利益而实现公共利益, 它提倡应将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社群主义肯定了共和主义的践行、德行观, 并提出要培养公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强调公民的义务。社群主义者提出了受教育权平等的观点, 并提议建立社区学校, 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所属社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 在实现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完成个人的人生理想。

(四)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

无论是个人主义强调的自由、平等、民主, 还是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强调的公共利益观, 都只注意到单一和均质的社会。社会是多元的, 许多弱势群体的利益需要得到有力的保障。多元文化主义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世界公民, 在个人归属于一个社区、一个国家的同时也存在于同一个世界之中, 所以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变得至关重要, 应该给予各种文化发展的空间, 了解认同并尊重不同民族各自的文化。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 应该教会学生拥有宽容的态度, 并且要有解决冲突的能力, 对待特殊族群的文化应该给予保护, 保证其得以传承。全球化时代下现代社会的成熟公民需要接受多元文化, 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价值。

二、西方国家大学公民教育的模式

西方国家大学公民教育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认知模式、情感模式和经验模式。所谓认知模式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公民知识与能力;情感模式就是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感和公民之间的相互责任感;经验模式即通过各种经验锻炼, 使学生具备公民行为的能力。[2]西方国家的大学将公民教育视为重要的课程科目, 它是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关键, 是国家实现繁荣富强的根本。在教学形式上各国也尽其所能, 通过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一) 认知模式。

政治与公民知识的传授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公民教育领域, 不同国家开设了诸如历史课、人文课、公民课、心理课等相关课程,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等方面的教育。课堂教学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形式, 教师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公民知识。与此同时, 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更注重讨论、研讨等较为灵活的方式, 通过教师的引导, 鼓励学生对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或著名的历史事件等相互交流, 共同探讨, 以增进对于认知的理解和把握。

(二) 情感模式。

公民教育是知、情、意、行多个维度的结合。掌握公民知识并不必然成长为良好公民。现代大学公民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建立对于民族国家的归属感及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在公民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是将公民教育从外在灌输转向内在感悟的重要一步, 有助于公民教育实效的提升。因此, 西方大学公民教师在完成所教授内容的同时, 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与情感体验。通过多种方式的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三) 经验模式。

西方国家的大学民主管理模式允许学生部分参与学校管理, 鼓励学生创办各种诸如学生代表委员会、初级学校委员会等学生组织, 依托学生的自主管理, 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参与意识和公民能力。并且大学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各种实践活动和公益事业, 通过实践来加强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并且在实践中将课堂上深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 将认知内化成为自己的信念, 将情感稳定成为自己的意识。

三、西方大学公民教育的内容

大学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要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社会, 积极负责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以维护和发展民族、社会、国家利益为己任。[3]西方大学公民教育内容以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等的教育为核心, 融入到日常课程中。

(一) 政治教育。

虽然每个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政治生活都不同, 但西方大学公民教育中的政治教育一般都拥有着相类似的内核。在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基础上, 西方大学阶段的公民教育都强调使学生在认知层面上进一步了解本国的政治制度, 在情感和意志层面上进一步热爱自己的国家,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事务中来。大学要培养学生对于本民族的忠诚、热爱, 要有认同感, 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能够自觉积极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二) 思想道德教育。

个体公民的道德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民族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发展后劲。西方大学非常注重个体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与教育, 尤其是公德的培养。其核心内容包括:在认知层面上使学生了解社会基本的公共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家庭道德底线;在情感上拥有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的热情与意愿;在意志层面上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在能力方面上具备协助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沟通交往能力。

(三) 法律法规教育。

法律法规的教育是一个国家实行法治、实现现代化的必要基础, 因此也必然成为西方大学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向学生传授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还要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法律体系的权威性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并使学生具备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能力与意识。这些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有的知识、素养与能力。

(四) 国际教育。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公民教育的内容日益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 致力于培养适应全球化进程的现代社会的成熟公民。正确看待其他国家事宜, 处理本国与别国的关系、维护整个世界的和平和共同发展等问题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 西方大学公民教育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国际教育的内容。包括国际知识、国际关系、国际和平等方面。大学公民教育要使个体具备“世界公民”的意识, 在学会本国文化的同时了解世界文化, 并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国际事件有积极的态度与正确的观点。

(五) 环境教育。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与环境相关的内容也成为现代公民培养的重要内容。西方大学普遍在公民教育课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内容, 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形式, 让学生理解和深化环境基本知识及当今社会环境问题面临的重大威胁,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与热情。

(六) 多元文化教。

育西方很多国家都是多民族多宗教国家, 对于文化的多样性问题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在全球化导致的文化一元化或文化同化的客观现实面前, 对于多元文化的保护、尊重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西方大学公民教育客观上扮演了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促使学生对包括自己民族文化在内的多元的文化样态给予必要的尊重与包容, 使学生具备正确处理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的能力。

四、结语

大学作为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 因其自身的优势, 应该对现代社会的整体文明承担更多的责任。大学要培养的人首先应该是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社会生活的现代公民, 其次才作为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因此, 大学教育应该将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提升作为一项基本任务。西方的大学公民教育拥有悠久的历史, 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例如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等等。公民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国大学应该在与中小学公民教育衔接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多元的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增强法律观念, 增进个体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程序的了解, 引导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参与民主政治进程, 最终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胡艳蓓.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 2002, (4) .

[2]唐克军, 蔡迎旗.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的模式[J].环球瞭望, 2009, (1) .

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浅析 篇3

[关键词]审美教育 当代大学生 个人修养

[中图分类号] G40-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18-02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知觉和审美情趣,对个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审美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实现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离不开审美教育,即“美育”。审美思想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实践审美的过程中会激发出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的产生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生理想。大学生从感性出发,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实现自身的理想,这本身就是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此外,审美教育能够净化人的情感。它有利于开阔视野,放松心情,陶冶学生性情,完善学生的人格。

(二)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思维

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在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各种学科碰撞融合,其中美术、音乐、文学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学科与各类基础学科合作,为科学家们带来了无数的灵感。例如,爱因斯坦和袁隆平都精通小提琴,牛顿不仅会拉小提琴,而且在钢琴方面也很有造诣。一些科学家也经常会为了追求美的境界而走向了真理。另外,创新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学生获得想象力的途径之一就是日常的审美教育。“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必然丰富;想象贫乏的人,审美感受必然贫乏。”想象力和美感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也决定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三)审美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审美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其中需要提高人自身的素质,让人们能够发现身边的真、善、美。美育与提高人自身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注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建立一个科学的审美观,保证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强烈的情感投入,实现正常的人际交流。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一个社会人,每个人审美价值、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实现地球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审美的需求是人内在的对于生命的需求,生态意识一旦内化成为人的审美意识,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成为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法律、政治等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当前大学生的审美现状

(一)审美存在误区

首先,大学生对通俗文化和低俗、庸俗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通俗不是低俗,更不是庸俗。文化的通俗化在一定意义上符合大众的需求,但是低俗和庸俗文化是必须要抵制的。当前大学生的关注点不在具有哲学性、文学性的高雅文化上,反而注重充满调侃和低级趣味的网络文化;他们追求的不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是刺激性、娱乐性和消遣性的满足,这体现了大学生审美目的出现偏差的特点。

其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化和时尚文化的认识误区值得关注。部分大学生忽视当代主流思想文化和中国经典传统文化,一味追求非主流文化,盲目跟风,没有自己的辨识能力。他们没有意识到,时尚的东西往往飘忽即逝,能够被沉淀下来作为经典的少之又少。当今大学生热衷于追捧时尚元素,认为时尚的、流行的就是美的,过时的东西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观,这显然是错误的。

再次,大学生注重外在美而忽视了内在心灵美。一部分当代大学生把美的标准仅仅定义在外表上,过分注重衣服、头饰、器具方面是否符合潮流,忽视了人的真正价值的体现应该在高尚的内心品格、美好的心灵、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上。过分注重外表极易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利于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二)当代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艺术素养

“从对某专业一年级的大学生艺术素质问卷调查结果看,对何谓‘艺术的回答,其中认为‘是一种专业的占20%,认为‘是一门特殊专业的占调查人数的50%,认为‘就是画画、唱歌、跳舞的占30%。在入学前对艺术的了解情况当中,‘接触多一些的占10%,‘接触一些的占20%,‘很少接触的占70%。对艺术的兴趣程度中,‘很感兴趣的占20%,持‘无所谓态度的占30%,现在‘很感兴趣的占50%。对交响乐和抽象画能‘听懂或者看懂的占10%,‘懂一点的占20%,‘一点都不懂的占70%。对自己的审美能力评价为‘很好的占10%,认为‘一般的占20%,认为‘较差的占70%。”[1]从这个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于艺术的认同度较差,感知力和表现力都很缺乏。艺术对其他能力的提高有潜在的影响,如果缺乏必要的艺术素养,将会直接影响未来我国的人才质量。

三、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措施

由上述大学生的审美情况可知,当代大学生审美现状不容乐观,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增强大学生的识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学生审美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作为指导,通过审美、创美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造就一代有丰富个性、人格完美的新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意志,这同样也是审美教育的内容。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教导学生对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格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这个定位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大学生对自身的审美定位不仅要符合当前作为学生的身份,更要符合未来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在培养学生正确审美定位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只有丰富的内心才能感知丰富的世界,以此培养学生的美感而不是简单的感觉。

(二)用丰富的校园文化实现大学生审美教育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无论学生是否意识到,它都客观的存在并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因此,审美教育应该紧紧抓住校园文化的隐形教育功能以感染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本身的娱乐性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进行科学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正确变化。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这种精神文化建设可以是浓厚的学习氛围,自觉的良好生活习惯,学生对学校秩序纪律的遵守,友爱同学,尊敬师长等。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追求美感,认同健康的精神生活,拓展美育的内涵和空间。

(三)在社会生活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审美实践活动。美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不去进行审美实践的具体活动,是无法获得美感的。当前大学生审美素养普遍不高,需要经过审美具体活动获得对于美的进一步理解。审美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生活中的审美创造,也可以是唱歌跳舞,艺术修养的提高。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是每一个社会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创造出来的作品要“给人以温暖的力量,让人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慰藉”。在具有艺术性的文化作品的熏陶下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四、结语

美育在完善人的审美品格,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扬美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是我们当前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刘丹.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J].新校园,2014(3).

[2] 王莹,王翔.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堂教育[J].大学教育,2014(6).

[3] 吕疆红.加强美育教育,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J].高等理科教育(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0(2).

[4] 王朝元.关于审美本质的新思考[J].大学教育,2013(8).

[责任编辑:陈 明]

[收稿时间]2014-12-20

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初探 篇4

一、对当代大学生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的进行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进而实现当代大学生整体的艺术素养的提升,是高校素质教育进展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进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1、有效的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是作者情感表达十分有效的一种形式,寄托了作者的精神,内涵十分的丰富。优秀的音乐作品其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音乐方面的知识,还会涉及到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在大学生对于音乐赏析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提升了自身的审美能力,更能够对于音乐作品发生的背景有着透彻的了解。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暴风雨》,就需要听者首先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暴风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就要求听众能够对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斗争的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

2、有助于塑造当代大学生完善的人格与品行。音乐是一门比较高雅的艺术,是作者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寄托。音乐教育不仅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更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塑造学生的情感体系,使得学生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人格与品行。音乐通过耳朵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让听众产生舒适的心情,并且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赏析,能够全面的感受与领悟到音乐作品当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3、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造创新意识。不同的音乐作品其具体的形式与内涵也是不同的,每一种类型的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这种形式的多种多样也让所有不同的音乐形式充满了魅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当中思维十分活跃的一个群体,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在鉴赏各种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可以给自身提供一个全方位展现自身才能的机会,对不同的音乐作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教育形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与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高校的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不可避免的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滞后,对于音乐教育认识上仍然存在偏见。其实在中学阶段,学校为了升学率考虑,对于音乐、体育等高考考核之外的课程都不能够加以重视,很多的家长以及教师都把音乐定义为“副科”。这一思想逐渐的被整个社会所接受与默许,根深蒂固,直到现在高校的音乐教学都没有实现完全的落实与普及。很多高校由于自身的经费稀缺,自身的办学条件比较差,对于音乐课程的整体安排都不是很重视,课程安排形式十分的单一,公共音乐的教学环节备受冷落。

2、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目标单一,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高校的音乐教育活动当中,很多教师都是单纯的为了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的注重对于作者、作品类型的分析,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内容仍然是以教师自己的讲授为主,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缺乏学生自己对作品的鉴赏,形式重于实质,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与分析不够透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并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好学生自身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低。

3、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教材内容落后。现在很多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教材整体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滞后性,缺乏时代的特色,不能够充分的把握好音乐教育发展的脉络,与现在大学生群体很强的时代责任感显得格格不入。教材内容的落后使得很多的大学生对于音乐审美与鉴赏缺少了应有的兴趣,自身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不大。因此,今后在教材的选取方面,教师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好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选取一些紧密联系实际的音乐教学内容。努力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多层次、多维度的审美思想。

三、加强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建议

1、改变思路,创新音乐课程学习模式。要真正的培养好、塑造好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必须要改革长期以来树立的音乐为“副科”的观念,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把握音乐自身教育意义的充分发挥。学校要积极的完善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之上灵活的开设音乐课程,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在原有公共课程的基础之上,开展更多的实践性课程,比如音乐欣赏、音乐话剧赏析等等,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与选择空间。最大程度的革新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摒弃固有的观念。

高校普法教育与当代大学生 篇5

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近几年来频频在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介上出现,这个犯罪群体就是——大学生。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体现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水平,高校法制教育作为高校政治思想的一部分,对于增强大学生活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校园是一个开放的多元性的学习环境。学生突然之间缺少了家长的监管与约束,易导致了高校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马加爵案件”尚未平息,广州又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一名大四的男生追求一名女研究生不成,竟趁夜将其杀害;还有被闹得沸沸腾腾的药家鑫事件······不禁让人疑惑高校学生到底怎么了?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人事保障局两名公务员在办公室遇刺,经警方调查确认犯罪嫌疑犯周一超现年22岁,是浙江大学农业学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原因他在该区公开招考公务员中,已通过笔试,面试,但健康检查 不合格,未被利用,因情绪悲观,产生报复念头,迁怒于人事部门的招考人员,导致行凶杀人。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对象,能给予的最恰当的解释是:现行法制教育模式,根本没有让学生真正懂法。那么从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中分析,我认为主要是两点: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2,社会和学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就从我国的教育体系来看,主要重心仍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在乎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导致现在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在内守法概念也就十分淡漠。大学生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忽视。从社会大环境看,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是电视和书报杂志。一些港台不良影响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脱离中学的高压束缚来到大学这个充满自由的地方,思想上的放松,他人的不良居心就极易走上歧途。即便事发之后在如何后悔莫及也于事无补。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仍处于不受重视的处境,关于法制讲座数量甚少。加强高校法制教育亟待解决,1,学生仅能从思想政治课中获取一定的法律知识。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大纲和教学实践中,高校的法制教育一般是从属于德育教育,并没有自身的独立性。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占据了大部分,在有些高校甚至全部是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只是德育教育的一个补充,因此学生的法制教育长期受到冷落,因此学生的法制意识极其缺 乏与薄弱,甚至导致无视法律的存在。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是有一定的关联性,但若将法制教育从思想首道德教育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科目,这将会是一个历史的突破与创新。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法制意识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2,关于法制讲座数量甚少。在当代大学生还未真正的走出社会,没有经历风雨后的成熟之前,除了开设专门的法制课程之外,法制讲座是必不可少的。从广东省十所不同层次高等院校“各学期开设法制讲座”调查,学校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并未对学生加强法制意识方面做出重要安排。可以想像 “亡羊补牢”的讲座或会议对已经发生恶性事件的当事人来讲,有何意义呢?这不得不说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对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一种失职。

从高校所呈现的漏洞不难理解现实大学生犯罪的屡屡发生。因为道德和法律对维系社会秩序有着互补性。所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不能忽略道德教育。任何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都需要道德和法律来维护正常的秩序。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软手段。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把正确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灌输到人 的意识中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行为、品格、习惯,达到自我调节,自我监督的效果。法律代表了阶级的意志,是推行国家,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制手段,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硬手段,是没有任何个人 感情色彩的。法律是以道德为价值取向的,并以道德为社会支持。“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现在要努力转变重智轻德的局面。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创新型的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更有可能地自学受到法律的约束,从而才能在正常的法制社会道路上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大学生在法制教育中,爷应当学会运用法律作武器。如今,社会犯罪率逐年增多,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这未尝不是一种打击社会犯罪率的好办法。在物质化的知识经济型的社会中,竞争日益激烈,若学生拥有良好的法律素质,定能避免因竞争压力带来的邪恶行为,减少很多犯罪事件的产生。

加强法制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制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位置。通过普及法制知识,深入群众传播法制知识,才能让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学会运用法制知识思考个人行为,懂得运用法制知识作武器保护自己。大学生深入了解法制知识,养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可以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撑起一把法律的保护伞,避免因丧失理性,一时冲动之下犯下的终生错误,避免因利益诱惑而误入歧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目前在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疲软情况,而且又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当代的大学生在双重压力的影响下,应当具备良好的分辩能力,正确看待社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社会大舆论,大学生应该持有自己的主见。面对各种情况,大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因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面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并且切忌迷信邪教,杜绝再度出现“天安门自焚”事件。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持与法同行,坚持科学,杜绝迷信。

在此我有几点建议: 1,我认为《学生手册》不应只是学校的摆设和纸上谈兵的文件。学校在开展学生教育时应突出《学生手册》的依法治校性。2,高校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自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所以我建议应当在法制宣传日开展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开展各种活动,如“法制小知识有奖竞答、法制知识现场询问、法制知识情景剧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收获知识。3,适应改革高等教育大纲。法制教育是现在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增设法制课程,可以克服死板教学,以创新形式为我们学生展现法制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传播法律常识,让我们学生贴近法制生活,使我们印象更加深刻,提高我们的法制意识。4,高校应当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养和师德的培养。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其实是非常大的,有些影响可以说是终生的。那么这就要求:”教育人者,必须先受教育。"这也就要求高校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具备一定法律常识的教师队伍。5,关于法制讲座的数量甚少,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当不定期开办相关讲座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法制讲座,提供案例分析,用活生生的案例提醒学生时刻遵纪守法。讲座结束后,也可组织班级开展主题班会。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教育(推荐) 篇6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3级5班

谭东梅2013300528

国防,顾名思义,国家的防卫。而在字典里则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保障。“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安全意识。同时建设和巩固国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关注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自夏王朝建立以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国防建设。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王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便是随从天子作战;秦始皇派人修长城,开灵渠,派蒙恬北击匈奴;西汉时,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率兵攻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唐朝实行府兵制和募兵制;宋朝实行更戍法,“外强中干”;明朝戚继光抗倭,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清末,洋务运动组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左宗棠收复新疆、、、、、、每个王朝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保护国家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却不是强国,因此更需要加强国防建设,实现伟大中国梦。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现代化、科技化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趋势之一,政治多极化使世界大国间保持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微妙平衡。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已然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旧的世界格局已经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早已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中国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想要抓住机遇,就必须迎接挑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冥顽不灵,恐怖主义气焰嚣张,日本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宗教矛盾、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贩毒走私等跨国犯罪屡禁不止、、、、、、国家对此保持高度警惕,提出国防建设现代化。

要加强现代化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先进的科技,二是高素质的军人。可归根到底,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军事科技不就随之提高了吗?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刍议 篇7

大学校园之所以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诚信现状, 既因为社会诚信危机的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的偏颇, 又因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身道德修养的欠缺, 更因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 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意时, 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可见, 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者, 学校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改善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学校首先应给力。

一、学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力表现

1. 学校德育观念存在认知偏差。

有学者认为, 大学的真正成就是使大学生个人在道德与精神上得到完善。人之所以立, 德为其先, 大学生的第一要旨是学做人, 而做人必须先立德。立德必须以诚为本, 以信立身。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诚信现状, 有众多复杂的原因, 但学校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德育存在着将道德认知当做道德行为的认识偏差, 把德育的主要任务定位于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上, 认为只要教育者把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听, 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 学生从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品质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必须经过学生自己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能力的形成, 学生的道德素质才有可能形成, 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能够背诵大量的关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概念, 而在道德实践中却表现出不讲道德。诚信品质的培养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道德认知要通过内化为道德情感, 再通过道德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 因而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是不能简单地画等号的。

2. 学校德育内容陈旧、方式方法简单。

长期以来, 高校德育一般多按照传统的道德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不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只关注道德规范本身, 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 教育内容陈旧且缺乏针对性, 缺乏能体现当前时代特色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素质, 诸如诚信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

(1) 重“教”轻“育”。

“教”只是传授知识, “育”则是培养健全人格。诚信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 是一种道德规范的学习。德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并掌握为人之道。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往往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的, 将诚信教育限制于狭小的课堂教学空间, 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讲授时重在知识的传授, 这些知识以理性知识为主, 试图在“认知积累”和“规则传承”中造就个人的诚信品质, 使得高校的诚信教育远离了大学生集中生活的校园环境, 走向了“科学化”。这种诚信教育, 只能使诚信停留在认知上, 忽视了诚信的体验、实践和反省, 使诚信教育走向了“科学世界”, 而远离了“生活世界”。

(2) 重灌输轻引导。

目前高校德育方法仍然停留在原理的灌输、规则的阐述上,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将诚信教育等同于诚信知识的积累、诚信规则的传承, 试图通过对诚信规范的强制灌输和全盘接受造就个人的诚信品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过程, 使诚信教育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3. 教师失信行为的影响。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及社会角色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经验告诉我们, 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留意教师的每一句话, 并把他所讲的话和他的举止进行着对比, 在教育的名词后面学生时刻想着一个活生生的榜样。”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的深远。目前高校一些老师经常做出一些不诚信的行为, 这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教师言行不一, 不注重维护公平、公正的诚信氛围, 如改作业发现抄袭现象佯装不知, 对考试作弊现象予以包庇等现象使大学生对诚信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

二、学校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的途径

学校德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 作为个体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它在促进人的素质方面, 特别是思想品质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并应用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加强诚信教育, 营造良好的学校诚信氛围, 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诚信品质。

1. 更新德育观念和方法。

现在学校的德育方法多采用灌输法。柯尔伯格认为灌输既不是一种传授道德的方法, 又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教育毕竟不同于灌注香肠, 只需朝里面灌满各种现实规定性即可了事”。 (1) 可见灌输的方法不是一种好的德育方法, 但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抛弃这种方法。一方面, 我们可以坚持必要的正面教育灌输,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认识, 为学生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品德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教育者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均衡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除晓之以理外, 更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投身实践, 促使他们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

2. 积极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

“道德不仅仅是知识, 还是情感、意志和行动, 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 (2) 仅仅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诚信教育是不够的, 这只是一种表面形式的道德教育, 目的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道德的概念而已, 其实学生是非常厌恶这种说教式的教育的。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是道德概念的记诵, 实践已经证明,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熔炉, 是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有效途径。道德教育应该区别于一般学科教学的教育, 教育者不能只注重于说教, 应该要求学生付诸行动, 让学生形成言行一致的习惯, 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 做到知行统一, 言行一致, 注重养成教育、体验教育, 才能使学生的诚信教育起到实效。高校应该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 如观摩有关诚信方面的电影、名人访谈、名家讲座、征文、辩论等。

3. 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修养。

教育应该以教育者完善的人格为基础, 为人师表是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体现的道德要求。“学高方可为师, 身正方可为范”。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 不仅要在学术上有造诣, 而且在人格上也应有感召力, 这种感召力较之学术上的影响力更为重要。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教师应该以身立教, 以德育德。江泽民同志曾说:“大学的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 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 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追求, 完善自身道德修养, 在学生中发挥榜样人格的作用。在平时要做到不欺骗学生, 及时兑现对学生的承诺, 鼓励并倾听学生的真心话, 不和学生之间搞金钱交易, 等等。

4. 营造校园诚信氛围。

德育环境的实施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无声教育”、“隐形教育”, 它依靠环境育人的一些特殊功能对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作用。“大学生诚信教育与管理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与其工作结合起来, 做到资源共享、载体共享、形成合力”。 (3) 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可以为大学生遵守诚信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例如在校园内规划诚信教育专栏, 在公共场所适当的位置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等校内新闻媒体, 加强对诚信的宣传。大学生是使用网络频率较高的群体, 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网络对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了有效途径。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 在网络上宣传诚信、弘扬诚信, 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监督, 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思想素质、文化水平都相对较高的知识群体, 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诚信状况, 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值得欣慰的是, 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状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 应当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当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摘要:当前大学校园里诚信缺失现象频频出现, 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力是原因之一。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者, 为改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各种给力措施, 帮助大学生养成诚信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品质

参考文献

①鲁洁著.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10.

②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修订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37.

浅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篇8

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使人们开始改变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逆境和死亡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存能力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坎坷和死亡,增强他们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中图分类号:B845.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8)04-0039-04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场灾难在瞬间夺去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也让无数人的心灵遭受了强烈的震撼。一时间,有关“生命如此脆弱渺小”、“珍惜生命”、“享受生活”、“懂得感恩”等诸如此类的感慨涌现于网上、报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生命,思索自己究竟该怎样生活。几家网站的在线调查都表明,85%以上的人认为这场地震改变了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并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我们也曾在大学生中做过类似调查,得到的也是同样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给当代大学生上一堂生命教育课,是非常必要的。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状况不甚稳定。面对日趋激烈的学习、就业、情感压力,他们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学校、家庭、社会有关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难以正确对待生死问题,如当个人情感受挫、学习成绩下降、工作难找时,个别大学生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因此,注重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我们可以通过生命教育来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学会珍惜生命,正确对待挫折与死亡。

二、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他于1968年在加利佛尼亚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并倡导和推行生命教育的思想。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甚至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以加强学生对人生和生命的认识。近年来,辽宁、上海等省市率先颁布了有关推行生命教育的大纲和方案,生命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即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们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紧张”,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丰富性,从而能够正确地体认生命的可贵,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去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进而实现自我;增进学生人际沟通的技巧,增强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体验多元的生命形态;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激励学生探讨人生的价值观与理想,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及体验生命的能力,充实学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并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生命教育旨在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使知情意行整合,教导学生了解有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三、生命教育的内容

1.生命价值观教育

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生命及其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生命价值的存在直接决定了个人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理想价值实现的可能性。

生命对于人是最重要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即是对大学生进行关爱生命与敬畏生命的教育。关爱生命,首先要珍视生命的本体价值,脱离生命本体存在来实现生命价值无疑是荒谬的,维持生命存在是每个人最自然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尊重他人的和承认他人的价值,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认识到任何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的亵渎和践踏。要教育大学生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以敬畏的态度善待一切生命。在科学认识生命价值的同时,还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有限与脆弱,从而加倍热爱和珍惜生命。

人生在世,总会不断地追问这样一些人生课题: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虽然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但在有限的生命存在中,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却决定了生命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当代一些大学生失却了精神家园和人生路标,失却了人生的参照系,彷徨、无奈、消沉,觉得“活得没意思”。因此,高校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教育要顺应大学生生命观念的发展趋势,引导其对生命的价值作现实的解析。首先,应让他们明白生命是一种对父母、亲友、社会也是对自己的承诺,是一种责任。拥有生命,就必须履行生命的职责和义务。在任何挫折和不幸面前,个人都没有任何权利草率地处置自己的生命。其次,生命是一个过程,自然会遇到许多艰辛、挫折和困难,这些苦难和幸福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选择的。要让他们学会挑战困难,磨炼生命的意志,这样生命才会有价值。最后,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生死决非个人之事,而是与家庭社会密切相关。自杀对本人也许是一种解脱,可是对亲人和社会无疑是极大的伤害。通过教育,应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真正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存在,更在于其所表现出来的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意义。

2.对生命逆境的认识和死亡教育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挫折和打击。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从生命的逆境状态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教育他们正确认识人生道路的顺畅与坎坷,正视生命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认识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正确对待挫折失意和成功辉煌,学会面对鲜花与荣誉,更要学会面对怀疑与冷落;要教育学生学会坚强与抗争,积极发现生活的真谛;要让他们坚信,困难总是暂时的,矛盾总是会解决的,使他们形成对生活的自信和坚忍不拔的勇气,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走好生命历程中的每一步。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言之,它是不可避免的。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讳言死亡,认为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而西方一些国家的学校常常会让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其实这就是一种死亡教育,使人们在面对死亡时,能显得坦然。相对而言,我国的“死亡教育”却是一片空白。人们除了直观地从生活中接受一些死亡实例的感性教育外,就很少有其他的死亡教育,这对公民整体认知世界,全面认知人生,无疑是个缺憾。通过加强死亡教育,首先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珍视生命,享受生活,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其次,当生命回天乏力时,了解了人生的要义,他们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也能减轻家人失去亲人带来的痛苦。

3.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学会保护生命的技能,确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提高保护生命的能力。

生命的价值首先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作为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让他们远离危险,健康地成长。

5·12汶川大地震对灾区很多中小学校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有许多正在上课的中小学师生没能脱险逃生。然而,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有一所紧邻重灾区北川县的乡镇中学——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却创造了全校2300名师生没有一人在地震中受伤或者遇难的奇迹。那么,这种神话般的奇迹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呢?原因就在于,桑枣中学自2005年起就按照校长叶志平的要求,对全校师生开展灾难防避教育——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疏散演习。这种生命安全教育的举措增强了师生们求生的能力和求生的意识,在生命遇到威胁的时候,他们用学过的生存技能让自己脱离了危险境地。因此,5·12汶川大地震充分说明了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008年6月30日上午10时,教育部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和教育部官方网站等媒体,向全国中小学生播放预防地震、溺水、交通事故和拥挤踩踏的专题安全教育节目。这也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

4.生存能力教育

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积极评价自己,正确认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自知、自爱、自信、自尊,积极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其次,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学会与人交流和交往,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大学生的成才和生命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学会沟通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最后,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身心健康素质、安全防范意识、生活自理能力、艺术审美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等,因为这些都是一个人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1.培养生命关怀意识

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在具体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实施人性化管理,尊重人、理解人,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针对大学生自杀的问题,学校尤其要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积极发现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不足,对有自杀和轻生念头的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开展生命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命存在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念,使他们懂得重视和珍惜生命。

2.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人生与生命的认识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体系,关注生命价值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这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组织成立生命教育委员会,由各级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先以高中及初中学生为优先对象,逐年推广到小学及大学。台湾东海大学从2004年开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大二以上学生必修“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及“自然科学与信仰”三门课程以及宗教、伦理、生死教育、自我成长与人际互动和服务实践五大领域的选修课程。

与此相比,我们的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显得十分滞后。鉴于此,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开设一定的生命教育课程。在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可设置一些具体化的情景,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比如,可以让学生针对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对生命的探讨展开讨论,或者通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展开辩论,通过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人生价值的探讨,使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也可以通过死亡话题讨论、开展死亡游戏以及临终关怀渗透等形式,让学生领悟生命、珍惜生命。此次汶川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遇难,一些学校和组织通过举办烛光哀悼晚会来悼念亡者,这就是进行死亡教育的一种形式。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深入理解生命教育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与学校自身特点,设计适宜的活动内容及形式,如组织讲座、开设课程、宣传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个性予以尊重,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如组织以生命为主题的社团、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受生命的美好。对于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学生的活动设计应有针对性,如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可能更多地要强调他们对人体与生命本身的尊重,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对人生价值或意义的思考与探索,而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则要培养他们对生命更深的感悟及体验生命的神奇与坚忍。

4.对大学生进行生存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活动,以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通过拓展训练,参训者在如下方面会有显著的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学会了关心别人,能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会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

通过生存拓展训练,给大学生创造一定的困境、逆境,可以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使大学生认识到痛苦磨难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当接受别人帮助时,要学会感激;当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时,要学会感恩。通过生存拓展训练,让大学生学会自救互救的技能,锻炼生活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五、结束语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体系和干预机制的重要一环。生命教育在转变大学生对生命态度方面不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可能降低他们对应激源、应激反应的感受程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积极的情绪能不断强化,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应对方式和健康人格会有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全面开展生命教育,将有助于预防或降低心理危机的发生频率,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

上一篇:海淀区生育保险医疗费用申报须知下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