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文及训练
★第一单元——《学弈》
弈秋,通国(全国)之善(擅长)弈(下棋)者也。使弈秋诲(教)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
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拉)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一起)学,弗若之矣。为是其..
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人 专心致志,一人 三心二意,结果 第二个人的棋艺比不上第一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因为第二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答:不是这样的。
★第一单元——《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高温度的汤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判断)也。.
两小儿笑曰:“孰(谁)为汝多知乎?” .
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我们远,而到了中午时分距离我们近。②孰为汝多知乎?
3、从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一句可见两小儿所辩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 观察分析结论。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表现得都很 有理有据、坚决。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不能决断的态度。
4、写出两句你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单元——《匆匆》(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它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它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读文中画“﹏﹏”的句子。在作者反复的追问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时间容易流逝的无奈的心情。
2、仿照画“—”的句子的写法,发挥想象,写几句话。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第一单元——《匆匆》(2)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从我脚边()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
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这些词语写出了时间易逝,不能挽留的特点。
2、文中加点的“叹息”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叹息?
答:“叹息”就是“叹气”的意思。作者因为时间容易流逝,一去不再复返,而自己又无力改变这残酷的事实,所以只能无奈叹息。★第一单元——《桃花心木》(1)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 1
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读画线的句子,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 生活给予的困难和帮助都是不一定的。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 找到水源、拼命扎根 ;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是一种借物喻人人 的写法。
2、联系生活实际,你要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不确定”?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这些“不确定”呢?
答:比如,有一天闹钟没电了,没有按时闹铃,结果„„上学迟到了;那应该及时检查闹钟;
再比如,吃鱼不小心卡了鱼刺,弄得上医院看医生„„那应该吸取教训,在下次吃鱼时要小心
又比如,电脑被偷,里面的资料全没有了„„那应该准备好移动硬盘,随时给自己的资料做一个备用空间等等。★第一单元——(2)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显示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从所填的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
2、为什么种树人“不再来了”?★第二单元 课内阅读训练 ——《北京的春节》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和成的。儿童们喜
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1、用“—”画出带“儿”的词语。
2、查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的游戏项目?
3、这段话中提到了孩子们准备过年的那三件“大事”?把这三件事称为“大事”,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第二单元——《北京的春节》(2)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1、按课文内容填空。读一读,这些描写突出了除夕的。
2、这段话从各种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场景。按要求摘录相关句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香:。色:。声:。这样写的好处是:。★第三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1)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对“我”的问题,父亲平时“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次却“含糊地回答我”,这是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三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2)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读一读父亲的话,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三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3)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
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表的词语,用“——”画出描写父亲神情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三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4)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
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父亲忍受了苦刑,当面对哭泣的亲人时,他为什么还能“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第三单元——《为人民服务》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
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仿照短文中的第一句话,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3、这段话共有句话,主要论述。第一句话论述的原因;第二句话指出;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
第五句话举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4、这段话各个句子之间环环相扣,论述严密。像这样的段落课文中还有不少,请摘录其中一段。★第四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赶紧擦着(zhezháo)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sāishāi)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héhuo)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3、摘录片段中最打动你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
摘录:我的体会:★第四单元——《凡卡》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
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挨(āiái)打挨(āiái)日子挨(āiái)家挨户...
着(zhezháo)火睡着(zhezháo)着(zháozhuó)陆揪着(zhezháo)....
2、照样子,写词语。不知不觉不()不()不()不()大吃大喝大()大()大()大()
3、圈出片段中描写老板、老板娘和伙计虐待凡卡的动词。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选择一个人
物,写出你想对他说的话。
4、用“﹏﹏”画出凡卡乞求爷爷的句子,读一读,并填空。
凡卡“再也受不住了”!他再也受不住,再也受不住,再也受不住!
★第五单元——《跨越百年的美丽》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变成(),变成(),她变成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卓有成效——侵蚀——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指的是。
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短语。这四个“变成”写出了居里夫人。★第五单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
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司空见惯()追根求源()
2、文中加点的“差不多”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里的“?”指的是,“!”指的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人们。文中这样表达的好处是。★第五单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的人,给那些()的人,给那些()的人。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短语。
2、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指、和;而“著”则分别指、和。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跟课文的第1自然段之间有的关系,都向我们说
师:下面我们开始上课。第一, 把书打开;第二, 把笔拿在手上。我们一起来学习《牧场之国》。学习这一课, 重在语言训练, 事情都交给大家去做。拿起笔, 把课文里面注了音的词语圈下来, 边圈边读, 这叫做“记一组词”。开始吧。
(生边圈边读)
师:好, 同学们都很积极, 读书的声音也很好听。下面我们一起来把注了音的词读一下。
(生齐读)
师:读得像唱歌一样, 我们来强化训练。这一次一定要认得并懂得它的意思, 读起来。
(生齐读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
师:看来表扬很有作用。这一次不能唱歌了。读起来。
(生齐读大屏幕上出示的字词及解释)
师:好, 我们来书空。
(师生书空)
师:“远眺”的“眺”、“镶嵌”两个字、“膘肥体壮”的“膘”;“辽阔”的“阔”, 要特别注意三点水在哪里;“无垠”的“垠”, 要注意上面不要有一点;“悠然自得”的“悠”, 一定要注意那个竖不要写漏了。
师:再来一遍。读。
(生再齐读)
【评析:开课就是词语积累的训练, 从读音, 到字义, 到字形, 无一疏漏。学生齐读词语时唱读的味道很重, 余老师以表扬的形式委婉地予以批评, 既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又显得十分幽默, 活跃了课堂。】
二、运用语言
师:好听。我们继续来难一点地学习课文。这个句子可难写了, 要把课文内容全部概括起来。你们翻开这册书的第1页, 把这样一个句子画下来:“那奔流不息的江河, 那连绵起伏的丘陵, 那直插蓝天的雪峰, 那辽远广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我把这个句子改了一下, 省略号改成了冒号。同学们看, 前面写四个方面的景色, 后面赞叹一句。一起读。
(生齐读这段话)
师:现在每个人都要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先有四个方面的描写, 然后一个冒号, 一句赞叹。字数也要一样。其实比较好写, 因为课文里面写景物、写动物、写植物的句子太多了。写4分钟。开始。
(生写句子)
【评析:余老师让学生将课本翻到第1页, 我们都愣住了:不是上第22课吗, 怎么让学生翻到第1页呢?再往下听, 不由得拍案叫绝。余老师对教材的研究之透彻、利用之巧妙, 真叫人叹服!】
师:好。每个人读一读自己的作品, 开始。
(生读句子)
师:好。哪几位同学朗诵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1:仪态端庄的牛犊, 无比尊严的老牛, 辽阔无垠的原野, 膘肥体壮的骏马:真是田园风光!
师:缺点:写了两次牛, 角度有点问题。继续修改。 (指另一生) 好, 你来。
生2:黑白两色的花牛, 悠然自得的绵羊, 成千上万的小鸡, 辽阔无垠的原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很好啊!三次写动物, 一次写草原。同学们听出他的缺点了吗?他没有用六个字来赞叹。
生3:匹匹膘肥的骏马, 悠然自得的绵羊, 正在呼噜的猪群, 成群结队的山羊:这是真正的荷兰!
师:“这是真正的荷兰”, 又多了一个字。“匹匹膘肥的骏马”这个搭配不当, 其实就是“膘肥体壮”嘛。
生4:悠然自得的绵羊, 严肃沉默的奶牛, 辽阔无垠的原野, 膘肥体壮的骏马:真是美丽无比!
师:你看, 这个写得好吧!
生5:黑白两色的花牛, 膘肥体壮的骏马, 成千上万的小鸡, 悠然自得的绵羊:荷兰真是美啊!
师:荷兰真是美啊!六个字, 可以呀, 还要我算一下账啊。 (生笑)
生6:仪态端庄的牛犊, 膘肥体壮的马群, 成千上万的小鸡, 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真是悠然自得!
师:“悠然自得”用得好!你们听出缺点没有?就是山羊, 他还修饰了一下。
生7:悠然自得的绵羊, 成千上万的小鸡, 膘肥体壮的骏马, 辽阔无垠的原野:真是美如仙境!
师:“美如仙境”这是她的创造, 太漂亮了!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鸡, 很多同学都写了小鸡。你们这一组。
生8:丝绒般的草原, 辽阔无垠的原野, 悠然自得的绵羊, 膘肥体壮的骏马:真是江山如画!
师:第一句话是六个字吧?
师:看看老师写的是不是和你们一样。 (出示:仪态端庄的牛犊, 膘肥体壮的骏马, 悠然自得的绵羊, 辽阔无垠的草原:好个田园诗情!) 读一读。
(生齐读)
师:把“田园诗情”与那位同学的“美如仙境”八个字批在“牧场之国”的旁边。这篇文章写的就是田园诗情, 写的就是美如仙境的牧场之国。
(生批注)
【评析: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深入思考和组织语言, 这不就是最好的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么?这样的课堂, 表面上安安静静, 但学生的脑海深处却是波涛汹涌。学生写完后, 余老师并不急于点名汇报, 而是让他们自己读一读。这一读, 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组合语言
师:我们再来更难一点的, 写一段话。写这段话其实也不难, 大家看要求。
(出示:从课文中选取内容写话。把“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这句话用在段末, 或者用在段首写一段话。)
师:从课文中选取内容来写话。可以把“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放在段末, 如第107页这段话, 也可以把这句话放在段首。下面你们就自由地选择课文内容来写话。开始准备, 3分钟!
(生选取句子写话)
师:好的。每一个人都先读给自己听。开始读。
(生小声读)
师:好。再来一遍。我来听一听谁的声音好听、响亮, 我就选谁。读起来。
(生大声朗读)
师:停!我先选一位。 (指一生) 你的声音很响亮, 来, 说吧!
生1:沉睡的牲畜, 无声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 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师:先描述, 然后再赞叹一句。这位同学做得很好。 (对发言的同学) 你的声音也很好听。
生2:极目远眺, 四周全是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师:有诗意!请你来。
生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成群的骏马, 匹匹膘肥体壮。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师:这位同学要表扬。她第一句话是什么?
生: (齐)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多好啊!抒情式的开头, 赞美式的结尾。
师: (对一生) 我看见你先举手了, 请你来。
生4: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极目远眺, 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 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师:真好啊!他把“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放在段首来说, 然后引出下面的内容。还有谁要说一说?
生5: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成群的骏马, 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评析:由写句过渡到写段, 对学生进行了巧妙而富有实效的语言表达训练。余老师不断带给我们惊喜。原来, 这篇课文本身就蕴藏着这么丰富的语言宝藏!】
师:多好听啊!老师也给你们组合了很多精美的段落。 (出示段落) 让我们一起来诗意地朗读吧!
生: (有感情地齐读)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 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 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 无比尊严。极目远眺, 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师:这一段重点写的是——
生: (齐) 牛。
师:很聪明!一下子就把握住了关键。再来, 要陶醉一点!
生: (深情地齐读) 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成群的骏马, 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 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师:这一段描写的对象是——
生: (齐) 马。
师:先写牛, 再写马。你们看, 我们竟然可以利用课文创造这样的美文。继续来。
生: (齐) 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 白色的绵羊, 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 不停地呼噜着。成千上万的小鸡, 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 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 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师:这一段写的是——
生: (齐) 羊、猪、鸡、山羊。
师:是不是又变化了一下呀?
生:是。
师:先是一类一类地写, 然后写很多类。如果像这样来写文章, 它就是有变化的, 就好看了。
生: (齐) 到了傍晚,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 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 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运河之中, 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 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师:这里写的是——
生: (齐) 傍晚。
师:还写的什么啊?
生:船只。
师:我们从船只还想到谁啊?
生:挤奶的人。
师:对啊。这一段写的是人和景。虽然写的是船, 但是人就在里面。对吗?
生:对!
师:所以像这样的文章, 如果不写人, 那就一点味道都没有啦!是人营造了这样的氛围, 所以把人放在最后一段写。
师:好, 继续旁批。学习方法:组合课文中的句子, 再写美文。这是重要的、有益的学习方法, 你学到的都是优美的语言。
【评析:对孩子们而言, 老师的示范就是最好的指导。同样的语言材料, 经过余老师的整理, 就变得如此清楚明晰、富有诗意。从表面上看, 只是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从更深层看, 这又是对文本的理解与消化吸收的训练。一箭双雕, 再次令人击节赞叹!】
四、揣摩方法
师:识一组词、写一句话、说一段话之后, 我们接着该干什么?
生1:说一篇课文。
师:你看他推出来啦, 还有“篇”。你说。
生2:读一遍课文。
师:再读一遍吗?多好的建议啊!
生3:把《牧场之国》这篇课文总结一下。
师:把这篇课文的重点提炼出来。
生4: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师:都是好建议!你还有建议?
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都记下来。
师:背一遍对不对?都是好学生。还有更难的问你。一起看这四个字 (出示) , 把它读出来。
生: (齐) “答一次问”。
师: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运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个句子?
生1:因为作者想突出荷兰很美很美的优点。
师:突出, 用反复的方法来突出。这是一种答案。
生2:不仅要突出, 还要用这句话代表不同的优点和特点。
师:用这样的句子反复强调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
生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每一次的意思都不同。第一次写的是牛, 之后写马、羊、猪、小鸡, 最后写的是船只和挤奶的人。
师:这个“这”, 指的对象是不同的。
生4: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荷兰的赞美。
师:多好啊, 用这样的句子反复地抒情。
生5:突出荷兰的美, 每一段都在突出荷兰一部分的美。
师:嗯, 更加突出荷兰的美。
生6:表现出每一个景点的美。
师:每一个地方都值得作者去赞叹。回答得真漂亮! (出示句子) 一起读。
生: (齐读) 原来, 我们可以在文章中反复用相同的句子抒发感情, 同时又美化文章的结构: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注意, 这个句子反复出现, 既抒情, 又美化结构。看到这句话, 我们就知道这一部分写完了。请同学们把这四个字批在课本上。 (出示:反复咏叹) 这就叫做“反复咏叹”。
(生批注)
【评析:识一组词、写一句话、说一段话, 这本身就是一组非常整齐的短语, 学生根据余老师的这组短语, 很自然地想到了说一篇课文、读一遍课文等任务, 不能不说, 学生的思维已经被充分激活了。在回答余老师的最后一个问题时, 学生的思考之深入、答案之丰富, 再次让我们领略了余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精湛!这就是语文本体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师:好, 谢谢同学们!我们很快乐地学习了《牧场之国》。我们进行了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啊? (出示)
生: (齐) 识词, 写句, 说段, 品析。
师:谢谢大家!下课!
教后反思
我在阅读教学中追求以下教学境界:
充分利用课文, 在教学之中让学生增加知识、学用语言、提升能力;
教学过程呈板块式, 学生活动由“主问题”或“任务”领起, 基本上做到不提问;
非常关注集体训练, 注意动笔训练, 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都能得到训练;
课堂教学有动有静, 动静相宜, 有读有写, 读写结合, 师生和谐对话;
教学设计讲究富有创意, 讲究教学细节的精致, 讲究诗意手法的运用。
《牧场之国》的教学, 能够比较好地表现我的教学追求。
六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词语及课文内容)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ànɡ dí)(fēnɡ cǎi)(ɡuàn ɡài)(qì ɡài)(bǔ yù)(pánɡ bó)(chén āi)(yánɡ yì)(xùn sè)(shōu liǎn)(méi ɡui)(yuán ɡù)(nínɡ zhònɡ)(xī xiào)(hài xiū)(ɡuò lǜ)(qiè yì)(tián jìnɡ)(shí dènɡ)(zhàn lán)(mánɡ lù)(luó diàn)(dù juān)(yóu tónɡ)(tún bù)(qī hēi)(shí sǔn)(kǒnɡ xì)(wān yán)(fēnɡ huǒ)(wànɡ tú)(wěi jūn)(hóu lónɡ)(línɡ chén)(nà hǎn)(jiān miè)(kònɡ zhì)(tiǎo xìn)(qīnɡ xiâ)(wâi láo)(chénɡ nuò)(xī miè)(chú fánɡ)(zhú xīn)(lóu tī)(èyùn)(wú ɡū)(hé ǎi)(pú sà)(jīnɡ kǒnɡ)(cán rěn)(yāo ɡuài)(zhāi fàn)(há mɑ)(zhòu yǔ)(yǐn mán)(ǒu huā)(tánɡ lánɡ)
(zhū hóu)(bǐnɡ bào)(ɡù zhí)(yōu xián)(huò huàn)(miáo zhǔn)(biān fú)(zhànɡ ài)(ēn huì)(qīnɡ yínɡ)(bǔ zhuō)(bó mó)(huí móu)(kānɡ kǎi)(yùn cánɡ)(wēi xié)(jìnɡ wâi)(chù lì)(hū yù)(dī lián)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赞美长江,我们。
2、活跃了一天的太阳,.它歪,在大海上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
3、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4、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向人们道了再见。
5、告别了冬日的秋天的平添了,渔家 ……
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7、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没有,才说……
8、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着,6、烟台的海,是,是,是。
9、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是
10、。
11、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展开了。
12、我八路军本着,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13、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14、15、蝉、螳螂、黄雀,它们。
16、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 而且还要,心中,有。
17焉得虎子。满招损。,闻过则喜。
从善如流。
良药苦口利于病。
18、人类要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首先
19、请写出有关读书的两句名言警句或诗句。
20、请写出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
1.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 2.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儿童节、妇女节 3.莺歌燕舞、冰天雪地、桂子飘香、赤日炎炎 答案: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2)、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3)、莺歌燕舞、赤日炎炎、桂子飘香、冰天雪地
4、电视机、电器、国产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器、彩色电视机 答案:(4)、电器、家用电器、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国产彩色电视机
5、大发雷霆、一本正经、怒发冲冠、喜笑颜开、怒形于色
6、国庆节、儿童节、劳动节、建军节、植树节
7、东亚、福州、中国、亚洲、福建 答案:
(5)、喜笑颜开、一本正经、怒形于色、怒发冲冠、大发雷霆(6)、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7)、福州、福建、中国、东亚、东亚
8、国庆节、儿童节、劳动节、建军节、植树节
9、林则徐、李白、朱元璋、陆游、泰始皇
10、大发雷霆、一本正经、怒发冲冠、喜笑颜开、怒形于色
答案:(8)、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发生时间先后)
(9)、泰始皇、李白、陆游、朱元璋、林则徐(所在朝代的时间先后)
(10)、喜笑颜开、一本正经、怒形于色、大发雷霆、怒发冲冠(发展顺序)
11、晌午、黎明、午夜、黄昏
答案:
(11)从早到晚:黎明、晌午、黄昏、午夜 从夜到明:黄昏、午夜、黎明、晌午
12、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元宵节
13、广东、亚洲、广州、中国、东亚
14、微波荡漾、水平如镜、波涛汹涌、波澜壮阔
15、桃花、梅花、荷花、菊花 答案:
(12)、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按先后顺序排列)(13)、亚洲、东亚、中国、广东、广州(从大到小)(14)、水平如镜、微波荡漾、波涛汹涌、波澜壮阔(程度由轻到重)(15)、桃花、荷花、菊花、梅花(按春夏秋冬排列)
16、手机、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茶几、衣柜、钢笔、、毛笔、文具盒
答案:
(16)冰箱、彩电、茶几、钢笔、空调、毛笔、手机、文具盒、洗衣机、衣柜
17、小学语文课本、书籍、语文书、书。答案:
(17)书籍、书、语文书、小学语文课本
18、桃花、荷花、迎春花、蜡梅花、桂花
19、鲸、动物、齿鲸、哺乳动物
20、龚自珍、曹植、于谦(古代的)、王冕、杜甫、陆游 答案:
(18)、迎春花、桃花、荷花、桂花、腊梅(按开放时间)(19)、动物、哺乳动物、鲸、齿鲸(按类别从大类到具体)
(20)、曹植(三国)、杜甫(唐)、陆游、王冕(元)于谦(明)(按人的朝代)
21、包制、擀皮、和面、煮熟
22、传送、编码、译码、接受
23、荷花、桃花、菊花、水仙花
24、纺纱、织布、制衣、种棉花 答案:(21)、和面、擀皮、包制、煮熟(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22)、编码、传送、接受、译码(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23)、桃花、荷花、菊花、水仙花(按花的季节先后顺序)(24)、种棉花、纺纱、织布、制衣(按生产的步骤顺序)
25、苹果树、植物、果树、树 答案:
(25)植物、树、果树、苹果树
26、国庆节、劳动节、教师节、妇女节、儿童节(由日历的先后顺序来排列)
27、端午、除夕、元宵、中秋(按节日的先后顺序来排列)
28、土家族民居、吊脚楼、建筑、民居(按从详到略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答案:
(26)、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27)、土家族民居、吊脚楼、民居、建筑(28)、除夕、元宵、端午、中秋
29、凉爽、寒冷、酷热、炎热、温暖
30、元宵节、除夕、重阳节、端午节、春节 31.植物、苹果树、果树、树、红富士苹果树 答案:
(29)、凉爽、寒冷、温暖、炎热、酷热
(30)、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31)、红富士苹果树、苹果树、果树、树、植物 或者:
(29)、酷热、炎热、温暖、寒冷、凉爽
(30)、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31)、植物、树、果树、苹果树、红富士苹果树
32、小学语文书、书、语文书、书籍
33、男人、男孩子、小学二年级男生、人
34、全部、没有、少数、一半、多数
35、录取、报名、考试、注册、查分
36、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除夕、春节(写出这些节日的日期)答案:
(32)、书、书籍、语文书、小学语文书【包含关系】(33)、人、男人、男孩子、小学二年级男生【包含关系】(34)、没有、少数、一半、多数、全部【递进关系】(35)、注册、报名、考试、查分、录取【时间顺序】(36)、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时间顺序】
37、清明、除夕、元宵、中秋、重阳
38、土家族民居、建筑、吊脚楼、民居
39、鲸、动物、哺乳动物 答案:
(37).元宵、清明、重阳、中秋、除夕(时间顺序)(38)、建筑、民居、土家族民居、吊脚楼(包含)(39).动物、哺乳动物、鲸(包含)
40、小肠、食道、嘴、大肠、胃
41、花布、纱、布、棉花、衣服
42、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月亮、地球 答案:
(40)、嘴、食道、胃、小肠、大肠(41)、棉花、纱、布、花布、衣服
(42)、第一种:从大到小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 第二种:从小到大 月亮、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43、一道红霞、晨曦初露、万道霞光、红日薄发
44、冲向敌阵、调兵遣将、全歼顽敌、英勇出击
45、而立、花甲、耄耋、弱冠、古稀、知命、不惑、豆蔻 答案:
(43)、晨曦初露、一道红霞、红日薄光、万道霞光(44)、调兵遣将、英勇出击、冲向敌阵、全歼顽敌
(豆蔻:13弱冠:20而立:30不惑:40知命:50花甲:60古稀:70 耄耋:80-90期颐:100
46、纸、甲壳、计算机、竹简、纸 答案:按人类记事工具的发展排列
(46)甲壳、绳子、竹简、纸、计算机
47、左宗棠、范仲淹、诸葛亮、郑成功、黄道婆
48、语文课本、书籍、小学语文课本、教科书
49、打开网页、浏览内容、开机、关机、关闭网页 50、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答案:(47)、诸葛亮、范仲淹、黄道婆、郑成功、左宗棠(时间)(48)、书籍、教科书、语文课本、小学语文课本(范围)
(49)、开机、打开网页、浏览内容、关闭网页、关机(操作顺序)(50)、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时间)
51、①憎恨②埋怨③仇视④不满⑤怨恨 排列顺序:
理由:
52、①优秀②尚可③优良④较差⑤良好 排列顺序:
理由:
53、①酷爱②喜爱③喜欢④热爱⑤满意 排列顺序:
理由:
答案:(51)不满、埋怨、仇视、怨恨、憎恨(程度低到高)(52)较差、尚可、良好、优良、优秀(程度高到低)(53)酷爱、热爱、喜爱、喜欢、满意
54、镇、省、县、乡、市、村
55、小学语文课本、书、教科书、语文书
56、面包、主食、牛奶面包、食物
57、树、苹果树、植物、果树、生物 答案:
(54)、村、乡、镇、县、市、省
(55)、小学语文课本、语文书、教科书、书(56)、牛奶面包、面包、主食、食物(57)、苹果树、果树、树、植物、生物
58、海洋、山泉、江河、小溪
59、银河系、太阳系、月亮、宇宙、地球
60、劳动节、建军节、儿童节、教师节、党的生日 答案:
(58)、海洋、江河、小溪、山泉(按大小)。
(59)、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按大小)。
(60)、劳动节、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教师节(时间顺序)。61、①高速信息公路②电子管计算机③集成电路计算机④半导体计算机⑤大规模集合电路计算机 答案:
(61)排列顺序:4 5 3 1 2 排列理由:按照科技发展顺序排列
62、①目录卡片②阅览室③目录柜④图书馆⑤目录抽屉 答案:
(62)排列顺序:4 2 3 5 1 排列理由:从大到小
63、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端午⑤清明 答案:
(63)排列顺序:2 5 4 1 3 排列理由: 从先到后
64、争奇斗艳、枯枝败叶、落英缤纷、含苞欲放 答案:
(64)含苞待放、争奇斗艳、落英缤纷、枯枝败叶、(按花的时间顺序来排序 从花开到花败)。
65、山海关、长城、中国、世界、亚洲、答案:
(65)山海关、长城、中国、亚洲、世界
(山海关在长城上,长城属于中国,中国在亚洲,亚洲属于世界)
66、森林资源、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白桦树 67、拂晓、日中、过午、午夜、傍晚
妇女节、元旦、教师节、儿童节、建军节 69、除夕、元宵、中秋、重阳、清明、端午 答案:
(66)、从小至大:白桦树、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自然资源(67)、一天内从早至晚:拂晓、日中、过午、傍晚、午夜(68)、先后顺序:元旦、妇女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69)、先后顺序: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
70、桃花、荷花、迎春花、腊梅花、桂花。71、没有、多数、少数、一半、全部。72、词、字、段、句、篇。73、元、唐、清、宋、明 答案:
(70)、迎春花、桃花、荷花、桂花、腊梅花(按照时间季节排序)(71)、没有、少数、一半、多数、全部(按照范围大小排序)(72)、字、词、句、段、篇(按照篇幅长短排序)(73)、唐、宋、元、明、清(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74、水彩笔、足球、瓜子、钢笔、牛奶、脸盆、鞋子、篮球、手套、杯子、羽毛球、圆珠笔、话梅、象棋、花生、袜子、衬衫、铅笔、牙膏、筷子。答案:
例如:
1、水彩笔、钢笔、圆珠笔、铅笔、(文具)2、足球、篮球、羽毛球、象棋(课外运动)
3、瓜子、牛奶、话梅、花生(食品)
4、鞋子、手套、袜子、衬衫(衣着)
5、杯子、牙膏、筷子、脸盆(洗涤用品)
75、父亲、儿子、曾祖父、孙子、祖父 答案:
(75)曾祖父、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按辈份的大小顺序)。
76.公共汽车、车、交通工具、汽车 77、双色圆珠笔、圆珠笔、文具、笔 78、苹果树、果树、植物、树 79、昆虫、动物、蚊子、生物
80、小钢刀、小刀、刀、旧小钢刀 81.字典、工具书、《新华字典》、中文字典 82、男人、男孩子、小学二年级男生、人 83、小学语文课本、书、语文书、书籍 答案:
(76)、交通工具、车、汽车、公共汽车;(77)、文具、笔、圆珠笔、双色圆珠笔;(78)、植物、树、果树、苹果树 ;(79)、生物、动物、昆虫、蚊子;
(80)、刀、小刀、小钢刀、旧小钢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
1.《我们爱你啊,中国》(重点:默写全文)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中国!这段话选自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全诗采用“总—分—总”的常规结构,首尾呼应,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
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第二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赞美了祖国壮丽山河、丰富物产、多样民族、光辉历史、伟大成就,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壮丽山河、江山如画、幅员辽阔、山清水秀。2.《郑成功》
《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我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些民族英雄:文天祥、霍去病、林则徐。
载歌载舞:载:又、且。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波兰(国籍)音乐家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我国也有这样的音乐家,如:聂耳、冼星海。
悲愤欲绝:欲,将要 绝,死亡,气息终止。与世长辞:辞,告别。
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特殊的礼物”是指祖国的泥土,它代表着祖国。老师用意是要让肖邦永远记着祖国。此时的肖邦会想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会收藏好这特殊的礼物,我一定会时刻记挂着祖国。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住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弥留之际”的意思是病危将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情感。4.古诗两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示儿》的作者南宋陆游。虽然这两首诗一“喜”一“悲”,但从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能感受两位诗人都是爱国主义诗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第三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思想感情。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 ”、“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绝笔,以遗嘱的口吻告诉孩子,他为祖国没有统一(用自己的话回答)而“悲”,叮嘱孩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填诗句)。意思是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感情。
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青春:明媚的春天 ◇示:告诉 ◇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只。◇王师:宋朝军队。◇九州:祖国。◇同:统一。◇定:平定,收复。◇: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不要。◇乃:你们的。◇翁:父亲。
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四届 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 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壮族、苗族、侗族、藏族等,我们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我们又壮族、苗族、侗族、瑶族等,请简单介绍你了解的一个民族:(重点写壮族)5.《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主人公分别是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表示愿受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的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宽容大度,廉颇的知错就改,光明磊落。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6《最后的姿势》本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7.《船长》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他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课文按(遇险—自救—牺牲)为提纲分为三个部分。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轮船在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动作再快点!”船长又叫道。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里把哈尔威船长沉入大海时的形象比作黑色雕像,这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品质,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我能用这样几个成语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永垂不朽、忠于职守、舍己为人。8.《爱之链》课文以“爱之链”为题是因为:乔依关爱老妇人,老妇人关爱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形成了爱的链条。也传达了作者希望这种关爱能如美丽的链一样,连续不断的传递下去。
乔依愣住了,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9.《小草和大树》这个故事折射出勃朗特三姐妹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和胆识。勃朗特三姐妹分别是:夏洛蒂(人名),她的代表作是《简·爱》,艾米莉(人名),她的代表作是《呼啸山庄》,安恩(人名),她的代表作是《艾格尼斯·格雷》。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这句话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仙人掌花,突出了她的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看出她的一生都是奋斗的一生。
“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这句话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夏洛蒂三姐妹的意志比作了钢铁,把成功前的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比作小草,把成功后的三姐妹比作大树,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三姐妹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句中的两个“硬是”突出了她们付出的艰辛努力。从他们身上受到的启发有:要敢于和保守观念、偏见作抗争;要不畏生活的艰难,环境的恶劣,发奋努力;要具备顽强的意志,不怕挫折,才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1)节衣缩食:节,节省;缩,减少。词语的意思是省吃省穿,形容节约。(2)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词语的意思是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3)要强好胜:好,喜欢。词语的意思是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4)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词语的意思是形容名气很大。(5)脱颖而出:颖,尖子。词语的意思是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6)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词语的意思是非常稀少,没有几个。(7)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词语的意思是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词语的意思是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10《轮椅上的霍金》 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头,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很出名,他是人称“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他是(英)国人,他不仅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还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它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感动了大众。抒发作者由衷的(赞美)。命运对他很残酷,突出了霍金(勇敢顽强)的顽强意志,对科学(不断求索)的探索精神。从本文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不断探索)的人。
11.《鲁宾逊漂流记》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一本男孩必读的书》作者是(杨红樱)。介绍的这本书名叫《鲁滨逊漂流记 》属于历险小说。主人公是(鲁滨逊)他是(英)国人,我喜欢用(聪明机智、勇敢顽强)等成语赞美他。因为从他身上我学到了(敢于探索、积极发明、善于创造)等男孩健康成长必须具有的能力。我最喜欢文中的一句名言是(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句名言告诉我(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12.《姥姥的剪纸》“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姥姥的手比作眼睛,用姥姥两根延长的手指比喻好使的剪刀。写出了姥姥剪纸得心应手、心灵手巧,技艺高超。姥姥是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人。她剪纸技艺高超、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有:剪纸逼真;姥姥心地善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刁难:故意使人为难。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13.《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体裁)。它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织女——(心灵手巧,善解人意)。老牛——(知恩图报)。王母娘娘——(心狠手辣)。14.《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鸣。这一段从侧面写有腰鼓舞引发的联想。作者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展示这人、声、舞融为一体的“茫茫一片”的壮观景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写柳树,也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能创造奇迹。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霍金、桑兰、张海迪、夏洛蒂.勃朗特......16.《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课文段落默写)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中何是: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17.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我国古代小说《封神榜》中把它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动静。销声匿迹: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课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漂泊不定: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颠沛流离: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这是巴金(谁)写的一封书信,信中表达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诚关怀和亲切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原名李尧堂,又名李芾甘,他的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风》、《雷》、《电》;《寒夜》、《萌芽》、《随想录》等。书信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9.《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刻不忘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所作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20.《詹天佑》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要挟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围绕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一中心句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突出詹天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赞扬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从中看出詹天佑是一个工作严谨、身先士卒的爱国人士。21.《鞋匠的儿子》课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从中知道林肯是一位宽容大度、仁慈正义、谦虚诚恳的总统。22.《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朝代)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前两句诗是“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诗人用这两句来教育儿子,明白:要抓紧时间读书求知,坚持不懈,全身心地去学习,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的道理;后两句是“纸上得来终觉浅_,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习的人。这首诗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
《观书有感》 南宋(朝代)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体会的。后两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直接点出了题目中“感”,它给你的启示是: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无遗力:遗,保留。老始成:始,才。渠:方塘。为:因为。绝:极,最。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亲自。
我以一则网上视频作为训练内容, 进行“细节描写”习作专项训练尝试。视频主要讲一个小女孩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哥哥一份惊喜, 义无反顾地剪下了自己的头发送给哥哥。短短43秒的视频, 主题凸显, 情节生动, 深深感染着学生。然而学生的初次习作就像预料中的一样:篇幅冗长, 笔墨均分, 乏味而平淡, 就像一篇流水账。我的执教过程就是以学生习作为例, 从精心锤炼字词、巧妙抒情、巧用修辞、围绕主题等几个方面介绍细节描写的方法。现采撷课堂中的几个亮点与大家分享。
1. 细节描写有主题才有意义。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 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如果只为写景而写景, 为写物而写物, 那就毫无意义。选用典型细节, 选择最佳的“点”进行细节描写, 这样才有利于突出文章主题, 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教学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抓住最打动人的镜头来说一说。学生们有的说从小女孩凝望的双眼中读懂了她的神情;有的说从她看着自己的秀发犹豫着要不要剪下去的动作中明白了小女孩的内心想法;还有的说从她开门见到父母带着哥哥回家的笑容中, 似乎听见她在说些什么……显然, 学生们将目光聚焦在了视频中的几个凸显镜头上, 也依稀触摸到了小女孩的内心。由此可见, 细节描写必须是围绕主题而进行的一种匠心独具的写作行为, 只有“点”到位, 才不至于跑题和偏题, 接下去的具体描述才有意义。
2. 细节描写有细微才有血肉。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眼神、语言等, 只要细细咂摸都有丰富的意蕴存在。教学中, 我先引导学生聚焦小女孩对着镜子剪头发这一镜头来谈一谈哪几个细节与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有关, 学生们提到小女孩照镜子、犹豫、剪头发、兜头发等一系列动作细节很明显, 尤其是“犹豫”这个特写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如何对这个“动作点”进行描写呢?我告诉学生, 要写好细节, 就要先学会在头脑中播放“慢镜头”, 把连续动作分解开, 把动作细节延展开。从学生们聚焦此“动作点”呈现的例文来看, 教学是有成效的。一个学生写道: “小女孩望着镜子中的自己, 摸着自己那美丽的金发, 似乎十分留恋。她终于收回目光, 垂下了眼睑, 操起剪刀, 将头发一缕一缕地剪了下来, 兜在衣服上。”正所谓“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细节描写要做到“细微”, 一是取材要小而具体;二是描写要细致入微, 有时可调动多种感官。唯有细节生动形象, 文章才能血肉丰满。
3. 细节描写有修辞才显生动。运用修辞手法, 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 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变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教学中, 我让学生就其他几个镜头进行试写、修改, 细腻的文字就从学生的笔端倾泻而出:“我把头发给你, 你的病就会好了吧……”小女孩笑着把头发递给了哥哥, 她的眼神中溢满了浓浓的欢乐, 嘴角的弧度自然而美丽, 露出洁白的小虎牙, 脸上的笑容仿佛一朵盛开的鲜花。小女孩的单纯掩盖了她对病痛的认知, 却又撑起了一片亲情与爱的天空……恰当的修辞手法等描写技巧的运用, 把学生的观察和感悟有效而艺术地传递了出来, 使语言更富形象性, 情感更浓烈, 主题也更凸显。
【六年级课文及训练】推荐阅读:
六年级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04-05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填空训练10-06
六年级上英语课文翻译05-30
六年级课文重难点10-14
六年级第七组课文07-01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文10-05
六年级课文詹天佑原文11-05
六年级课文《月光曲》教案设计03-09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的预习方法05-24
六年级下册语文需背诵的课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