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精选7篇)
【摘 要】中小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繁荣和扩大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影响了中小企业社会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随着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融资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这成为我们研究解决问题新的突破口。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的逐渐好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逐步释放增长潜能、推动科技进步、孕育新的增长引擎、缓解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占97.3%,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80%,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利税占50%。中国发明专利的65%、企业技术创新的75% 以上和新产品开发的80% 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①。但从现实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企业规模限制、体系不健全、收集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影响着企业的成长壮大;而中小企业资金筹集渠道狭窄、门槛较高、融资难、成本高等因素,也导致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这无疑首当其冲使其丧失发展动力,最终也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邹平座称,近几年来金融主要的投资投向了固定资产和基建,投资进一步强化挤占了大量的民营企业需要的资金,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融资难变本加厉,情况不乐观②。对于全国众多小微企业来说,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当下反映最强烈且最突出的问题。
1.内源融资能力不足
内源融资虽然是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首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还严重不足,并且目前我国关于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方面的官方数据很少,说明内源融资不被重视。
2.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难以拓展
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是随着新融资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平台和成长的空间。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首批8家公司上市,目前(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数量为732家,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406家。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发展较快,但它们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发挥的作用却非常有限,只解决了部分高科技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其他类型的中小企业几乎与之无缘。与我国上千万的中小企业数量及其融资需求相比,中小板和创业板提供的融资可谓杯水车薪。
在债权融资方面,目前仅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发行了公司债券,中小企业很难达到发行要求。
3.银行信贷融资困难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如果贷款的请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形成融资缺口。而事实正是如此――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获得银行贷款困难的问题。目前有一定政策性支持的银行信贷的发放对象主要仍是一些达到一定资产规模并有较高信用等级的中小企业,无法真正覆盖整个中小企业群体。
4.民间融资受阻且成本高
民间融资虽然是中小企业正规金融的一个有益补充渠道,但其运用却受到较多限制。目前34万户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中小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但从业人员20人以下的众多小微企业,存在的困难仍然比较突出。大企业拖欠小微企业货款时,小微企业敢怒不敢言,于是带来一系列问题。民间融资往往还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地域空间,难以满足跨地区、大规模经济活动的资金需求。此外,我国的金融体系中一直都没有确立民间融资的正当性,民间融资大多处于地下或半公开状态,中小企业利用民间融资存在一定风险。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素质阻碍了融资
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经营管理问题、不健全的财务制度以及糟糕的信用体系造就了融资困难的关键内因。
首先,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不仅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困难埋下了伏笔,而且也会抑制正规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甚至成为股权融资的障碍因素。其次,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营风险较大。在战略管理和营销管理方面意识薄弱、手段单一落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在财务管理方面,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规范严格的制度体系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以致财务舞弊严重、融资决策和融资创新能力差、资金运用缺乏科学严密的规划、存货及债权债务管理控制不足等问题在中小企业中十分突出。所有这些问题造成了中小企业平均盈利不高的现实,而且在收益分配方面,中小企业往往注重当前利益分配,长远考虑不够,以致中小企业内部融资非常有限。再次,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缺失,整体信用水平较低。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中,虽然大企业所占的存量较大,但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要高出大企业很多。长期以来大量存在于中小企业中的不诚信现象,使中小企业整体的信用形象大打折扣。最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严重。企业的经营状况信息和财务信息,是各利益相关者做出投资或信贷决策的主要依据,而信息不透明则会阻碍企业的外部融资。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信息披露,二是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所披露的信息在充分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等方面还比较欠缺。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中小企业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2.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
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主要原因。2010年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大步,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就现有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平台来看,中小企业板的运作和主板市场接近,上市条件要求仍很高,“中小”的特色并不突出,而且交易的品种极其稀少,主要是股票现货交易。而创业板本身蕴含了较大的风险,我国创业板市场又刚刚起步,鉴于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对创业板发展过程中的把关还相当谨慎。创业板上市条件虽然较中小板更宽松了些,但也强调了净利润、企业规模、成长性等条件,“门槛”依然相当高。创业板的上市要求有利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对盈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但规模小的企业几乎排除在外。
3.信用评级和担保系统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一切经济交易的基础,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更是如此,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大障碍因素。中小企业可用信用资源缺乏,银行难以获知中小企业的真实信用状况,因而导致不愿放款。
首先,完善的征信体系和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形成。目前,我国有关信用方面的立法还不健全,信用管理十分薄弱,我国独立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征信以及信用评级机构还很少。其次,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担保机构发挥的作用有限。信用担保制度是银行贷款业务中降低银行风险、保障银行债权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是许多国家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通用做法,目前全世界约48%的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从现有担保机构整体来看,其自身发展仍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缺陷。这主要是由于存在担保机构资金少、所提供的担保品种单
一、担保机构缺乏充分的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机制、担保方面的专业人才欠缺等方面的原因。
上述种种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担保机构难以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广大中小企业仍然难以得到有力的担保支持。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就目前国内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根治,也非某种单一的方法能够解决,解决这一问题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政府等多方的努力和配合下,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缺陷和固有的一些特点,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还得从中小企业自身入手。长期性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的操作逐步替代了以往应急性、临时性的政策措施。围绕着专、精、特、新加大投入,以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改善经营管理,通过改革转变经营机制,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通过改造增强企业后劲;健全财务制度,规范各项财务制度与规范,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来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加强自身财务水平,讲信誉、守诚信。只有在良好的信用环境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鼓励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服务
政府从政策配套的角度,鼓励支持给予实体经济实质性帮助的金融机构。经济发展面临的下行压力虽然在缓解中,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凸显,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快,推动股票市场、企业债券的借款,并推动IPO上市的融资及保险市场的融资。另外一个就是众筹市场,与网络市场有关,还有就是各种专利抵押,各种保理的抵押等等。
3.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
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的优惠政策,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出台继续支持的政策。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规则建立者与管理者,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大环境,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第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工明确。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央政府要引导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整合相关的资源,协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地方政府要做的是如何聚集本地的金融资源,通过金融工具、扶持政策等倾斜产业,实现地方经济的理性繁荣。第二,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根据已经制定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以及《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尽快推出相应配套法律,例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等等相关配套法律,全面促进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这一系列的政府措施和政策,旨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展其融资渠道,通过政府主导进一步完善宏观市场环境,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创新、升级的温床。
4.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加强政府专项督查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搭建平台,将所有细化的优惠政策和企业所接受到的实际帮扶情况,全部在平台上公开,通过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敦促各级政府尽快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并派出强有力的专项督查小组,真正地贯彻实施惠企措施,加强监管、评估、追踪、反馈,减轻企业负担。
5.大力投入创投引导资金,带动各方资金破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扩大中央财政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的规模,加快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善市场化运行长效机制,实现引导资金有效回收和滚动使用,并带动各方资金特别是商业资金用于创业投资,完善竞争机制,优化市场创新资源配置,破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支持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处于成长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京东方液晶面板的模式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企业到一个地方建生产线,首先要求当地企业认购增发股,然后把融来的资金全部投入到生产线上去。
注释:
①李子彬主编.2009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国际化经营[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年.3-5页.②第十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暨2014金融街论坛.【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中小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 占全国工业从业人员的72.3%, 不仅雇用了全国75%的城乡劳力、每年新增就业机会80%, 且每年创造的增加值约占GDP的70%、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外贸出口的60%及全国利税总额的40%, 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
目前, 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独特功能及重要作用等为中国各界所认可,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强有力的支持,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虽然有所改善, 但“融资难”仍旧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融资的整个体系还存在很多具体的问题有待解决。
二、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1.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限
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 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 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 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 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 外源融资比重过低。
在银行贷款方面, 由于中小企业关系简单, 一般没有上级部门和其他单位为其解决担保问题, 加之其自身抵押品不足, 即使银行认为其有发展潜力, 往往也因担保上的技术性问题受到贷款限制性条款的制约而爱莫能助。而且我国一直缺乏向中小企业融资倾斜的金融政策, 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向金融机构贷款。
2. 中小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由于很多中小企业都是从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发展起来的, 缺少国家等外界的支持, 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不仅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 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 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 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 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3. 融资结构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严重依赖内源融资, 外源融资比重小, 单一的融资结构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 并且在外源性融资中, 中小企业一般只能向银行申请贷款, 主要表现为银行借款;其次, 在以银行借款为主渠道的融资方面, 借款的形式一般以抵押或担保贷款为主;另外, 在借款期限方面, 中小企业一般只能借到短期贷款, 若以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科技开发为目的申请长期贷款, 则常常被银行拒之门外。
4. 金融体系不完善, 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平均利率, 一般都要高于市场的平均利率水平。而我国对对利率和收费的规定是固定的, 自由浮动的范围十分有限, 这种机制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许多中小企业为实现融资目的, 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 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这不仅会产生有损银行与投资者利益的道德风险, 亦会进一步损毁企业自身的社会公信度。因此, 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只有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分质量, 否则银行的贷款违约率将会很高。此时银行风险会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宁愿选择不贷款。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分析
1.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关金融体系
政府应放宽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限制, 并最终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贷款利率水平, 并允许对其所提供的便利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 以此来促进商业银行按效益与风险原则, 不断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与优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进一步完善有关金融法规,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和扶持。完善政策法规, 创造公平环境,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机构, 规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及融资措施;规范中小企业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职责、资金来源、运作方式。
2. 我国政府政策应加大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其特殊性, 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立法机关和政府都对中小企业融资给予特殊的支持, 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组织支持、法律保证系统、财政支持系统,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财政援助与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政府为扶持和保护中小企业的普遍做法。
今年来, 很多省份对自身的地方中小企业制定了扶持政策,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种做法应继续下去, 在不违反法律、道德原则的情况下, 可以给予中小企业足够多的外部支持。
3. 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
目前, 融资渠道狭窄是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最大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应放宽股票上市条件, 应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融资, 股票市场应放宽上市主体成分的限制, 真正向中小企业打开绿灯, 特别是对具有发展潜力和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要积极申请创业板上市, 扩大融资渠道。
其次, 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理顺企业债券发行审核体制, 逐步放松规模限制, 扩大发行额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债券担保和信用评级制度, 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
还有应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筹资渠道, 建立健全有利于风险投资的产权交易市场, 以利于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 促进风险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11)
[2]谷亚芹李玉梅:探析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解决对策.社会科学论坛, 2006 (12)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54-1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市场、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据统计,占企业数量90%的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达60%;实现利税达40%,还为社会提供了75%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健康平稳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与安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严重地受到金融瓶颈的制约,融资困难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正常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往往是处于创业或发展时期,自身资金有限。企业的成长壮大是循序渐进的,任何一个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而来的。中小企业通常处于发展的初期,自身的力量十分微弱,自身资本及其有限。
(二)经营上的激烈竞争导致资金紧张加剧。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由于中小企业往往在经营上处于市场开拓和培育阶段,其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远远高于成熟的大型企业。以某国外品牌产品经销企业为例,经销商从品牌产品的制造商进货时,通常需要支付全部货款才可提货,即便是双方合作时间较长,相互取得了一定的信任之后,经销商也只能取得很有限的信用额和信用期限。另一方面,为了培育和发展市场,经销商对客户却往往采取先发货后付款的方式。这使得经销商资金长期占压,面临坏账损失的风险。
(三)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筹资方式及其有限。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资金,但中小企业筹资难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除了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以及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负债外,似乎很难找到适当的筹资方式,即便是最为普遍的银行借款,似乎也很难实现。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途径基本限制在担保借款和抵押贷款。但由于担保人对于所担保的贷款要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因而找到一个合适的、符合银行规定条件而又愿成为担保人的企业并非易事。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是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1.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差,有较高的倒闭或歇业比率。2.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3.财务制度的不规范。4.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能力低,缺乏竞争力, 市场风险高。5.经营行为短期化。
(二)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性缺陷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一方面,从体制条件看,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在信贷供求上存在先天的“体制不适症”。后来复杂的所有制构成决定了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扶持其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在近年来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中,大多数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真正适用并对中小企业有益的并不多。另一方面,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货币政策传导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和误区。
(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存在明显缺陷。当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程序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周转的特点。中小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有需求小、要求急、周转快的特点,机械套用对大企业的贷款程序和审查方式,往往会使中小企业贻误市场良机。由于中小企业申请的每笔贷款数额不大,但金融机构对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都大致相同,致使银行的贷款单位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从而造成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相对较高。
(四)外部环境因素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以上担保机构数量少且运作不规范。目前已成立的担保机构中,大部分行政色彩浓厚,注册资本到位率低,运转很不规范,同时存在担保基金量小,协作银行选择困难等问题。而是中介机构服务功能不到位,存在手续繁琐,收费项目多,重复论证,重复收费等问题。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信誉工程及自身建设。1.企业自身形象的塑造。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 将有助于吸引银行贷款及其他类型的投资,因为企业的预期效益越好、信用状况越好, 投资者越乐于投资;2.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着企业的融资能力,中小企业一定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二)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的力度,发挥中小银行的优势。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工具和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对中小企业贷款设定一定比例的风险损失率,以盈利补亏,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原始动力。中小银行应发挥其地方优势,针对本地客户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弥补大银行空白服务领域。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司法环境。2.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3.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制,政府。核心部分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提升,基础部分则在于金融机制的改进配合相适应和政府积极且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而信用问题始终贯穿于这三个方面,是它们的交集。解决这一课题,不仅仅是资金量上的支持,更要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信誉度;注重金融机制改革;改善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加强制度供给和金融扶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上这些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史建平.中小企业融资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1),45.
[2]郭华,试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J].前沿,2000,(11),21.
[3]张志杰,王进朝.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河南科技,2005,(10),78.
赵妮妮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一、成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资金实力弱,自我积累意识差导致内源融资“源头不畅”。
2.中小企业大多数财务管理不规范, 资信情况不透明, 难以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资料, 使金融机构无法掌握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状况。信息不对称致使商业银行自然对其贷款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加剧了融资难度。
3.部分中小企业短期行为倾向严重。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影响了企业的整体信用环境。
(二)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
1.存在严重的“麦克米伦缺陷”。我国对利率的管制,使得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麦克米伦”缺口。现实中,中小企业往往面临更多的约束性条款, 很难取得长期贷款, 而且其贷款比重明显偏低, 规模明显偏小,利率明显偏高。据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要求的满足率只有50%左右。加上对非国有经济认识上的误区和对“抓大放小”政策的片面理解, 妨碍了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公有制企业信贷市场开拓的积极性,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2.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是与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也没有设立为中小企业提供间接的综合服务机构。
(三)政府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保障。一是有关中小企业的法规立法不规范。二是法律执行环境差。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补偿制度尚未形成, 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机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
2.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融资服务的机构不健全。一是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二是专门扶植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三是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辅导体系;四是高水平、权威性强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缓慢,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资信评估体系不健全。
3.从社会中介的担保功能发挥情况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首先是担保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既制约了资金的扩充,使民间社会资本无法进入,又使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其次是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政府财政资金一次下拨而没有定期的损失补偿机制和来源,基金风险只得采取简单的分担摊派而不是有效的风险分散。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1.加强内源融资,重视内部积累。根据Myers融资次序理论,企业融资的选择应该是先内源后外源。从经济发展历史和企业成长历程来看,企业融资都有从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更高层次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趋势。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从自身的经营特点还是从外部的体制约束来看,外源融资的成本都是很大的,短时期内这种情况是难以得到改变的。因此,加强企业的内源融资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自身的融资信誉度,形成双边信誉约束机制。“栽下梧桐树,不愁金凤凰”。通过上述做法,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意味着融资能力的相应提高。
3.中小企业应认真分析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努力克服一些短期心态和近视心里,不断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化,加强经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加强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二)完善金融市场
1.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出席“微小企业贷款国际研讨会”时指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利率在资金配置中的作用,是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途径。建立一个以央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改革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转变按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贷款的传统观念。
2.发展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有些银行有了解中小企业信息的优势,那么这些银行就可能更多地向中小企业贷款,现实中,地方中小银行就有这种优势。因此,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三)有效地行使政府职能
1.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我国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使中小企业在就业、技术创新和搞活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和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已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人民银行也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使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许多实施细则并未颁布,以后还应更加完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2.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中小企业事务。大胆借鉴国外经验,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从2003年起,我国各地政府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局,为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3.完善社会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确保担保公司得到协作银行、再担保机构的支持。首先是各级政府要在本级预算中编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支出预算,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其次是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最后是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制度和自律制度,并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从业证书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政府、银行和企业必须协同努力。首先,政府要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银行改革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快改革,积极为中小企业服务。最后,要从根本上解决融资困难,企业还要从自身努力做起,不断改善自身区别于大企业的缺陷,提升自身实力。只有以上三个方面很好地协调起来,才能使我国的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参考文献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在我国中小企业数目约占企业总数的99%,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一)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初期使用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二)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透明度差,相关机构进行审查时的困难非常大;再加上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又非常小,商业银行所能得到的贷款利差相应很少,就更不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调查中小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这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得到信用贷款。
(三)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
从银行对抵押物的偏好来看,一般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抵押,往往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四)过分依赖银行贷款
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的资金支持是不一样的:在初始阶段筹措的资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外部融资成为关键,但是目前受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限制,中小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直接筹措急需的资金实现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只能将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锁定于银行贷款,从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集中度,制约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一)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作用非常有限
中小企业融资来源主要分为内部融资渠道和外部融资渠道。在美英等资本市场发达国
家,中小企业外部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在我国中小企业板刚刚发展起来,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作用非常有限。截至2007年1月30日,共有111家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但经过分析发现,如果根据资产规模判断企业类型,这111家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均为大中型企业,说明中小企业板上市资格存在严重的规模歧视,未对小型企业起到融资支持。今年3月24日中国证监会向社会公开征求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的意见。考虑到创业企业规模小的特点,创业板的标准对创业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标准在主板市场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降低。但是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和投资者的成熟程度,企业申请在创业板公开发行并上市,仍需达到规定的条件,比如家族制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转变、在内部管理与规范动作、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整改与完善。同时必须认真考虑企业的主营业务及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并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等等。此外考虑到在征求意见基础上还需要对该办法进行修改和一系列配套规则有待发布,创业板也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推出。
(二)正规金融特别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
由于直接融资市场的狭窄,尽管从银行获得贷款困难较大,但是银行借贷融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共有98.7 %来自银行贷款。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金融系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均在尝试开发中小企业授信业务,但真正形成特色产生规模效益的并不多。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审批效率方面均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尤其是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了2008年执行货币从紧的信贷政策,包括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扩大国债、提高贷款门槛、加大发行央行票据、扩张股市直接融资等,都给银行资金带来很大压力,银行在2008年信贷规模大幅萎缩,向企业发放贷款更加谨慎,中小企业要想从银行得到贷款扶持更加困难。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的修订,《物权法》等法律的颁布,今年1月1日起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施行,全国10多个省市《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出台,20多个省市“非公经济36条”实施意见的出台,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完善,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如,创业门坎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滞后等等。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选择部分省市进行试点,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地也都出台了《关于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并安排了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资金。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3366家,累计担保总额8051亿元。这对便利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质量不高。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三是具体运作管理方式缺陷。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苛刻。由于担保人资产抵押及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苛刻条件,使较多的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政
策的优惠,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按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现行的规定办理贷款的户数与金额,与中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差距甚远。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自身要建立健全融资管理
真实、全面、准确的会计资料是银行评价企业还贷能力的主要依据,健全的财务制度也向银行展示了企业健康发展、诚实守信的良好印象,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此外,企业要加强对融资的认识和管理,强化信用观念,在融资前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融资的必要性,认真分析测算融资成本和收益;融资成功后应专款专用,制定明确的还贷计划,根据项目的收益情况,可适时对还贷计划进行修正,争取贷款到期按时偿还。这不仅是企业守信的表现,从长远来看,对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都有很大帮助。
(二)完善健全金融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的间接融资,但是银行的贷款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多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各金融机构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此,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断开发和探索创造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和机制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刚刚开始成立,业务管理和经营模式都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一方面要在不断摸索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担保基金的管理、监督,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市场化、规范化的步伐。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登记制度;谨慎选择担保对象,建立起信用担保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立起担保风险预警系统;深化担保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担保机构的外部约束,加强担保业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起科学严格的担保操作管理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不同模式的信用担保机构,推动担保产业化发展。
(四)建立和运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方式比较单一, 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 据统计,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总量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以上;其次是借贷期限较短且数目普遍不大, 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 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另外现在整个社会包括许多商业银行信贷观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对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 普遍认为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风险高、成本高、工作量大且收效不大。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 内部原因
1.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经营风险高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技术落后、缺乏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及生产效率低、营销水平差、市场狭小、销售不稳定等因素导致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另外中小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 存货积压严重, 也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 抗风险能力较差。
2. 信息不对称约束中小企业融资
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信息透明度差, 内部治理不规范, 不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当一部分企业为避税, 做虚假报表。同时企业领导层治理能力较差, 往往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的管理模式, 相关机构进行审查时的困难非常大, 银行很难获得真实会计信息和经营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导致银企关系疏远,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
3. 信用观念淡薄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不高, 不注重维护自身的形象。一些中小企业恶意骗、逃、废贷款, 使银行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 影响了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 严重损伤了银行贷款积极性, 考虑到资金的安全性也不敢轻易放贷。再加上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又非常小, 商业银行所能得到的贷款利息相应很少, 就更不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调查中小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状况, 这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得到信用贷款。
4. 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
从银行对抵押物的偏好来看, 一般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抵押, 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普遍比例小, 特别是高科技企业, 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比例, 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 又难以找到有实力的大企业作担保人, 这些都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5. 过分依赖银行贷款
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的资金支持是不一样的:在初始阶段筹措的资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外部融资成为关键。但是, 目前受资本市场滞后的限制, 中小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直接筹措急需的资金来实现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 只能将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锁定于银行贷款, 从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集中化, 制约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 外部原因
1. 融资渠道缺乏多样化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太单一, 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金融方式为企业筹得资金。在美英等资本市场发达国家, 中小企业外部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但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设制了很高的门槛, 使大部份中小企业望尘莫及。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无法在融资方面拓展更大的空间。
2.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
近年来, 尽管中小企业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但银行信贷支持的力度不够。如中国人民银行自去年底以来的多次加息提准, 以及货币政策的由宽松转为趋于紧缩, 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更加谨慎, 由于贷款额度受限, 银行在分配过程中偏向于大型国有企业, 这直接造成了对资金需求强烈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渐渐紧张, 从而导致了中国的中小企业包括大量的民营企业处境的艰难, 使一直存在的融资难问题更加现实和迫切。
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2008年1月1日起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施行, 全国10多个省市《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出台, 20多个省市“非公经济36条”实施意见的出台, 2009年国务院36号文件里共29条政策意见的出台。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完善, 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有些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例如, 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滞后等等。
4.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够健全
各地都出台了《关于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 并安排了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资金。截至2008年底, 全国已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4200多家, 累计担保总额1.75万亿元。这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质量不高;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三是具体运作管理方式缺陷。例如:目前政府主要在通过行政支持手段让官方背景的担保公司做中介桥梁。但可以想象, 背负着扶持中小企业的官方使命, 担保公司将难以完全按市场化规律选择中小企业给予担保, 这对企业、银行和担保公司三方来说都不是最佳结果, 这也是中小企业依然觉得融资难的原因所在。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 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 树立社会信誉
首先, 要使中小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其次, 要强化内部治理。真实、全面、准确的会计资料是银行评价企业还贷能力的主要依据, 健立完整的会计制度, 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而且企业还要加强对融资的认识和管理, 强化信用观念, 银行才会放心的对企业放贷。从长远来看, 对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都有很大帮助。再次, 要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要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 必须充分利用其灵活的优势, 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提高科技含量, 使中小企业从依靠量的扩大转变为质的扩张。
只有先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形象, 才能增强银行贷款的信心, 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拓展融资渠道。
(二)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我国最近几年就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颁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这在引导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起了很大的作用, 使一些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中小企业范围界定不清、政策指导性不强、法律强制性不足等缺陷。国家应该对现有的一些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政策进行调整, 增加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规定, 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
(三)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中小企业融资不能过度依赖四大商业银行, 四大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是能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民营银行相对于四大商业银行来说, 对本地的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更为了解, 民营银行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方面, 应扮演主力军的角色。降低民营银行的进入门槛,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这一行业, 但要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而且要通过设立相关制度, 以增强民营银行的信用度。例如可考虑设立存款保险公司,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使民营银行数量得到增加, 才能极大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 完善健全金融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的间接融资,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组织。资本的趋利性决定它热衷于追逐大客户大项目。而且银行的贷款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多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各金融机构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努力改进金融服务, 转变服务作风,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 扩展服务领域, 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 调整信贷结构,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 采取多种形式, 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此, 应该通过一系列国家的举措, 使金融机构改变自己的一些认识, 提高一些水平。应根据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断开发和探索创造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从未来发展看,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也是金融机构未来竞争最为激烈, 最有发展潜力的客户群体。所以应完善健全金融体系, 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
(五)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和机制
中小企业之所以贷款难, 首先难在担保上。只有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机制, 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时的担保问题, 从而保证贷款的顺利进行。首先, 政府要引导中介机构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 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和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档案, 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其次,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结合其它国家的经验,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应该是一个以政府担保为主, 其它担保形式并存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成立多种形式的信贷担保机构, 开辟多种渠道筹集担保基金, 由政府加以引导, 从而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担保资源。最后, 完善贷款担保机制。让政府出资建立风险基金, 对担保公司进行风险补偿, 一方面为担保公司和银行规避风险, 另一方面也放权担保公司自由选择有潜质的企业做客户。有放有收, 让担保这个新生业务在市场上盈利、成熟、发展, 这样才能为更多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六) 完善风险投资市场
中小企业上市难, 但是如果能得到政府的支持而上市, 对企业而言, 则如虎添翼。既可提高知名度, 又可增发、配股、还可转债, 使企业的融资能力空前提高。因此, 应引入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取得企业的一定股权, 等公司股票上市, 风险投资套现获取高额回报。但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资金缺口大、退出机制不健全等特点, 因此, 应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完善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 培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
(七) 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 通过政策设计和引导, 调动金融部门的积极性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通过招商引资, 为中小企业引进外资, 搭建好舞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扮演好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当好企业的参谋, 不搞行政指定, 把决定权留给企业, 从而真正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制定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以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一是政府在税收、采购方面也应该向中小企业倾斜, 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财税政策或者税收这块非常强, 如果能对中小企业采取适当的措施, 可能会刺激更大。二是政府可以在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同时, 赋予区内风险企业税收优惠。三是应取消股东权益转增资本金时征缴个人所得税的法外征税。四是应加快给中小企业的出口退税, 对中小企业生产并代进口的产品以及进口生产经营所必需的高尖端机器设备给予关税优惠, 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从而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总之,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也需要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条件下的信贷市场的创新。政府需要提供相关政策,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而企业则必须提高自身的信用度, 适当利用金融产品, 从而达到融资的目的。只有相关各方协调利益、互相合作, 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欧新黔副主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中小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Z].在2007年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10-14.
[2]国家中信部部长李毅立: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记者答问, 2009-10-14.
[3]薛静.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况、成因及对策[J].河北企业, 2010, 10期.
[4]杨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经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5]唐磊, 张宪平.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式[J].现代管理科学, 2007, 7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趋势,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逐具规模的中小企业达34万多家。为我国的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发明专利,提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资本和技术力量薄弱,使其在融资管理方面出现了众多障碍,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在充分把握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同时,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化“危机”为“转机”,不断完善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及现状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融资方面具有融资规模小,周期短,需求急切等特点。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资金的优化配置过程中,由于相关比率存在差别,造成资金投入不断变化,使资金流向效益高的商品中,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据最新相关数据表明,截止2013年底,全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80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他们创造了60%以上的GDP,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和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新增了70%以上就业岗位。并且,我国专利的66%和技术创新的75%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发明完成的,已经成为技术与创新的领军企业。
二、 中小企业融资需要遵守的原则
(一)融资成本最低原则
融资成本是指企业实际承担的融资费用,具体包括两部分:融资费用和使用费用。比如向中介机构支付的中介费属于使用费用,而向股东支付股息、红利则属于融资费用。由于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从而造成融资成本的构成不同。迫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尽最大的可能将融资成本降到最低。
(二)风险适中原则
任何的融资也是企业间接的收益,然而收益与风险往往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控制风险的首要举措就是控制企业的财务杠杆。负债比例越大,财务杠杆的收益越大,但同时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企业在融资时要调节好负债与收益,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在风险适中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
(三)资本结构最优原则
企业资本最优结构是指使企业资本成本最低而企业价值最大,并且最大限度的资本结构对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营运资本效益。企业的最佳负债率一般在25%-40%左右。
(四)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
由于融资渠道多种多样,每种融资渠道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也会给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说,通过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本实力,增加了与对手的竞争能力,扩大商品的市场份额等等。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需要,适时的选取企业所需要和适合的融资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企业更上一层楼。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强有力的支持。企业的资金就如同血液般,需要源源不断的供给和支持,一旦出现问题就如同心脏缺血一样,瞬间就会使企业失去活力与正常运转的动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体系。但是,据银监会统计,全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额超过22000亿元,而中小企业只得到其中的3000亿元的贷款,仅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4%。融资难、担保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现来具体介绍其发展近况如下。
(一)企业抵押与担保贷款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在贷款上主要是抵押和担保两个方面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在抵押方面,可抵押物相对较少,且由于评估部门服务相对垄断、办理手续相对繁琐、收费相对昂贵、对抵押的物品并不能按市价来准确评估价格,使得抵押物的折扣率相对较低,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既得利益;而在担保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可靠性不强,使得其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各个企业都从自身考虑,避免在经济和法律上产生不必要的纠纷,都尽可能的规避风险,进而使得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担保来筹措资金。此外,对于担保贷款收费不合理、偏高,也是限制中小企业采用担保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融资的方式单一和渠道狭窄
由于我国的相关规定,企业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需要达到很高的要求,并且公司上市需要达到较大的企业规模和较好的发展前景,门槛相对较高。虽然深圳中小企业板已经建立,但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仍然占少数。因此,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从而导致企业融资方式相对单一,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三)向银行贷款融资受到限制
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其申请成功的比率却相当低。银行主要通过对企业的实力、信用、资产担保等方面的评估来提供贷款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小、信用等级较低、财务状况不好,使得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提供贷款的道路上受到很大的阻碍。
(四)主要以商业性融资为主
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除了几个国有商业银行外,主要靠地方性股份制银行来筹措资金。这些地方性银行自身也是中小型金融机构,体质相对灵活,对贷款的企业要求相对较低,进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较好的服务。
四、 我国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存在问题的可行措施
为了更好的使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就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社会等多方的共同支持与配合。就上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提出相关的可行性措施,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一)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分析06-2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对策09-0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06-05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和对策07-17
论我国私营企业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05-26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