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传播》的教学反思(精选13篇)
新星小学 邱利芳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声音通过哪些途径传播进行研究。难点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处理。首先,教材的第一步关于用音叉引出“波”的形式就不能操作。我们学校总共只有一个音叉,学生根本无法亲自体验,而若把这个实验放在展示台上演示,是很难看清楚的。因此我改用课件,以播放手机铃声的动态图直观形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在做完土电话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拍桌子,听声音”,演示,既让学生理解了概念(突破教学难点),又为更多固体间的比较作了合理的铺垫。然后,把固体与固体间比较的材料也改动了。我这样的改动是有依据的。我曾参考了很多网络资料,还看了专家们在浙江科学论坛的讨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最终决定把铝箔纸改成铁丝,把木尺改成毛线。因为对比实验只允许一个条件改变,其他条件必需完全相同(如实在做不到,要尽量做到相同),而书上那几种材料显然是违背科学道理的。在事实操作中也充分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学生也心服口服。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液体、固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学生听各种各样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习愿望”, 然后揭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本节课教学中的几个主要的环节如下:
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声音, 想办法让那些原来不发声的物体发出声音, 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一边想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 一边思考:这些物体在我们用力按住、弯曲、拉伸时并没有发出声音, 而当我们敲击或拨动它们之后, 它们就能发出声音, 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和道理呢?
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在学生带着“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发出声音, 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发声物体有什么特点。观察发声的物体和不发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 进行观察比较, 学生发现,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三、了解人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让学生用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 猜测人说话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位学生他知道“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原以为他只会说从书上看来的, 谁知他说可以证明的, 就让他到上面来演示给大家看, 然后让其他同学带着疑问, 跟着这位学生把手放在喉咙处, 试发出声音, 感觉振动。通过个别同学的演示、同学们的实践和讨论, 同学们都能知道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四、课外延伸
在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后, 布置了拓展性的课外作业:人说话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那么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反思
一、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围绕重点展开观察实验活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 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 也有学生群体 (包括和教师) 的讨论切磋。”我认为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经过探究得出结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 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因此在课堂上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感知发声———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延伸拓展。
二、抓重点, 破难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究性活动, 但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来看, 这个活动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为此, 还是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设计教学时, 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 (1) 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 (2) 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 考虑到学生难以理解声音是靠振动发出声音, 故在学生制造声音这个活动环节上, 使得学生能充分地活动起来; (3) 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 拓展引申, 进一步证明生活中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延伸, 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养成科学的研究能力和行为习惯
本节课在新教材中被安排在了绪言课《科学之旅》后的第一节课,是有其重要的意义的。前一节课,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神奇而又有趣的物理实验使学生对物理课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开篇第一课,选取了物理学中声现象作为物理教学的起点,能够使学生在真正学习物理时依然保持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以后学习其他物理知识起到积极的引路作用。
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教学还为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奠定了知识与学习方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
学生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稚气未脱,活泼好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维在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他们对实验感兴趣,但是由于刚刚接触物理,本书的所倡导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还不熟悉,所以有兴趣,乐于动手,是现在学生的现状。本课力求通过多设置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教学实际,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课程标准》要求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使学生全面地发展。而且,针对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特点,应使学生有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物理知识的愿望和能力,真正做到物理课在“玩”中学,轻轻松松学物理。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物理课上,我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了富有启发、培养能力的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本节课我指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用实验的方法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实现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分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学生的社会特征、预备技能、目标技能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声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新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一段音乐会实录片段,让学生仔细倾听。然后提问:在这美妙的旋律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讨论后,教师追问:关于这些现象,你想探究哪些问题呢?
优美动听的音乐,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此时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生要探索的问题可能会很多,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热情和自尊心,给予鼓励的同时,向学生交代:本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其他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继续学习,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探究1:声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向学生指出:我们每天都要说话交流,我们都要和声音打交道。那么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猜想:当物体静止时,你会听见声音吗?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后,进而形成假说:声音,是由于物体发生某种运动产生的。
接着,学生在教师引导学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这里学生可以设计出很多实验:如:用钢板尺在桌子缝隙间振动发声;手摸喉头发声;敲击文具盒;敲击音叉溅起水花;手摩擦桌面;吹口哨;抖动白纸;敲击鼓面纸片跳舞等等。
学生实验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教师适时点拨物体的这种运动叫振动。然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最后得出结论: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说出常见的声音是谁在振动产生的。
为了使学生保持兴趣,同时扩展知识面,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教师提出问题:物体振动发生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吗?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要学习的知识太多,还没有积累太多的资料,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给与鼓励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特殊的发声现象,如:蝉的发声;青蛙的发声;管弦乐器的发生等,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的奇妙。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现在常用的记录声音的方法:包括早期爱迪生发明的机械唱片的原理;现在的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原理等,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信心与热情。
接下来进行探究2。
探究2:声音怎样向远处传播?
教师演示真空铃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猜猜,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集中提炼一个问题来进行探究:声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根据真空铃实验的分析,建立假说: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动手验证假说。这里学生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把两张课桌紧挨在一起,敲击这一侧,另一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侧听声音;把桌子分开一个小缝,再试一次。敲击有金鱼的鱼缸;做玩具土电话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做后得出结论:声的传播需要物质。假说正确。指出: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介质。重点介绍空气也是传声的介质。同时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介绍月球上宇航员间的通话方式。
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这个问题学生不知道。这里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演示水波与声波的类比,使学生明确声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从而突破难
点。
以上教学,我通过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研究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一部分是声速的教学。
利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演示回声现象,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不能马上听到回声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出声速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自学声速表,并请学生思考:从声速表中你发现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归纳后,得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气体中的速度大,而且声速不仅和介质的种类有关,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最后举例说明。
三、课堂小结
本课的课堂小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加以总结:
1.知识:你学到了什么?
2.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
3.拓展: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4.情感: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四、巩固练习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习题的配备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注重动手动脑能力,为此本节课我选取了以下几组习题:
1.夯实基础:选取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习题,强化本节所学知识。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创新训练: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4.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科学技术的伟大作用。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课本习题;
2.开放作业: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和声有关的玩具吗?它利用了什么原理?
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不束缚学生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是探究策略。教学中,我将教材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究实验,从问题猜测、形成假说、实验探究到得出结论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给学生营造了创新环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意识。在物理课上,探究实验是分组进行的,个人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本节教学也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借助实验和想象,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难点: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
教师活动材料:土电话、水槽、铃、线、纸杯、尼龙绳、棉线、木条、铝箔。
小组活动材料:纸杯、尼龙绳、棉线、木条、铝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出示“土电话”
师:这是个土电话,你们说这个土电话能通话吗?
师: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师:你为什么做出这样有趣的表情和动作。
生:我听见他说“做鬼脸”的指令。
师:描述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生:略(学生对听的过程进行描述)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振动物体与声波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我们把振动的音叉放在水面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现象?
(若学生回忆有困难,借助教材图片)
生:水面的波动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的。
师:刚才同学描述了纸杯里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其实就像振动的音叉放进水里形成水波一样,纸杯里的声音也是一波一波的从纸筒到棉线到纸筒再到这个同学的耳朵。我们把这称为声波。
引导学生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师:敲击音叉,你听见声音了吗?你知道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你的耳朵里的吗?
生:空气
师:我说话你听见了吗?你知道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你的耳朵里的吗?
生:空气
师:我们知道了原来声音是可以通过空气(气体)传播的。(板书:气体)
师:声音既然可以通过气体来传播,那么大家想一想声音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吗?
师: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操作
听一听在水槽中用音叉去碰铃铛,能不能听到发出的声音。
说一说,有没有听到从水中发出的声音?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略)
师:刚才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板书:液体)
师:这节课老师准备了尼龙绳、棉线、木片、铝箔等四种固体材料。(展示材料时,把材料贴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哪种材料传播效果好?哪种材料传播效果较差?把预测结果记录在记录单(见附录)。
师:有了这些材料,思考怎么设计:可以证明声音在固体中是怎样传播的?
生:讨论
生:汇报(在汇报中形成实验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老师多媒体展示)
生:实验活动
汇报分析整理: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并且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效果也不同。
引导学生小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并且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效果也不同。
四、拓展
师:(媒体出示图片)想一想,鱼儿为什么会跑开呢?
生:(回答)
五、分析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今天仅仅是研究了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研究的材料也是有限的,那么声音能不能在其他的固体中传播呢?在其他液体和气体中呢?这个就需要大家有时间在家里去做这个实验了。
附录:记录单
铝箔(1)
木片(2)
尼龙绳(3)
棉线(4)
预测排序
实验排序
我的发现
六、教学反思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小学科学四上声音单元中的第三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的大小、高低、产生的原因等基础上进一步
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多个活动对声音这一熟悉的事物去进行一番理性的探索,从而构建起对声音的传播的认识,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奠定感性基础。
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觉得学了很多东西,是的,要上好一堂课是需要精心锤炼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争取更多的机会,趁着年轻,好好地学习,以便更早地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静下心来想想,有得有失,在这里结合科学老师们给我的建议谈谈自己不足的地方。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教学用语,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用语方面应该比较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的结构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过程之间衔接语言用得不太好。
其中在数据分析的时候,分析不到位,应该把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数据,而其中又有些数据比较雷同呢?是因为误差的存在,导致这么多的不同,而误差又有很多种,比如线没有拉直,听筒的关系,或者有噪音,或者材料有损坏等等多种原因,有的数据出现的次数多,大概就是因为它的传声效果比较好的缘故。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但是点评不到位,应该用多种形式的语言多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拓展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尝试,巩固运用。教学时,通过师生协同活动,启发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尝试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和掌握科学概念,发展学生智力,激发探究科学的情趣。通过设置情景,表扬激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乐中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获得新知,并加以运用,巩固提高。
一: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惟呢!
二: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三:把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纪律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感觉声带振动,请他们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话;介绍小河流水潺潺,问:河水要是被污染了,还有这个心境吗?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声音的传播条件。(2)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3)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2、难点:
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观察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声音时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活动A:
教师: 播放一段电铃在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气声音变小的实验视频 问题:观看视频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如:声音不能在什么情况下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活动B:播放小儿垂钓的视频 问题:为什么垂钓孩童不理过路人? 学生:讨论回答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演示实验:参照课本图片,一位同学在水中敲击石块,另外的同学耳朵贴在水槽的外面,试试能否听到敲击石块的声音。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让学生交流讨论,并对以上活动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活动C:教材中的图片比较感受“隔墙有耳 ”的内涵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且比气体效果好。随堂练习,知识小结
三、板书设计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从音乐传播角度来考量, 《中国好声音》掀起了社会音乐流行现象, 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之路进行了有效的梳理与总结, 在提高大众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推动国内音乐产业有效合理发展等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这是一次正向的音乐传播活动, 由媒体策划发动 (“灿星制作”和浙江卫视) , 在传播者 (导师与选手) 与受传者 (观众) 之间形成了一条有效的音乐传播链条, 音乐至上理念与音乐情感表达是二者互动的纽带。传播的结果是形成了阶段性的社会性群体狂热和音乐流行现象, 具备正向引导社会音乐发展的趋势与能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乐传播的“正能量”。
一、《中国好声音》:走中国音乐产业良性发展之路
《中国好声音》节目组曾透露, 这档节目以推进中国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自身的目的。 (3)
“据业界公认的事实, 1877年大发明家爱迪生凭借发明留声机成为那个时期的产业霸主, 到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音乐版权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 音乐产业价值生态逐步形成, 唱片公司对市场有掌控能力, 体现在以一体化行为进入唱片分销、零售渠道并获得唱片销售的控制权”, (4) 至此, 音乐作为一个产业获得巨大发展。目前音乐产业具体包括演艺市场、唱片行业、数字音乐和媒体行业等层面。20世纪中叶, 音乐录音替代了记录音乐的乐谱形式, 若以这一技术为标准, “音乐产业”又可被叫做“音响产业”, 以唱片公司的建制诠释其音响录制内涵。世界范围内最有代表性的有三家唱片公司为:法国的环球唱片、日本的索尼唱片和美国的华纳唱片。现如今, 唱片公司的名头一般被传媒公司、经纪公司、娱乐公司所替代, 媒体集团可以运用其下属的各种宣传媒介来影响大众的音乐品味与爱好。唱片公司是音乐产业运行的核心, 音乐产业中的演艺市场、媒体行业以及数字音乐都和唱片公司的运作具有直接关联性。
数字化时代, 唱片公司发展举步维艰, 和国外三大唱片公司拥有庞大的音乐版权体系相比, 中国的唱片公司发展更为艰难, 导致中国音乐产业自身发展困难重重, 盗版猖獗、原创枯竭、产业链断裂、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是其症结。要改变这种现象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以美国为例:美国成熟的音乐产业乃至娱乐产业以及全球化经济支撑了名牌节目《美国偶像》。此节目在播出的前几年就覆盖了150多个国家, 全球总收入超过10亿美元。 (1) 它的盈利方式多样化, 囊括电视广告、转播版权、唱片发行、授权纪念品和演唱会门票等多方面。在资源的深度开掘方面, 用节目创始人富勒的话来说就是“赚尽产业链上的每一分钱” (2) 。《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要推进中国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的。
(一) 演艺市场
就演艺市场来说, 《中国好声音》的演出策划与艺人管理经验大多从国外模式学习而来。美国的Live Nation公司是其学习的范本。Live Nation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现场演出策划者和音乐场馆的拥有者, 他们签约美国著名流行音乐巨星麦当娜和爱尔兰摇滚乐队U2, 负责其演唱会、巡演、广告、电影和其他的音乐活动。它还和美国最大的无线电台——清晰频道传播公司 (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 渊源深厚。媒介资源与演出资源的共有使它成为音乐产业运行中的佼佼者。
《中国好声音》制作团队“灿星制作”所属公司星空华文传媒也是一个具有海外背景的传媒公司, 拥有星空卫视中文台和国际台, 还拥有24小时专业音乐频道Channel V, 并且连续举办了十六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良好的媒体平台和资源为《中国好声音》的学员们创造了施展实力的空间。《中国好声音》制定了国际培训开发计划, 与欧美顶级流行音乐制作人联系, 邀请欧美偶像巨星与学员合作打造音乐。在总决赛“巅峰对决”中, “好声音”学员张炜和《美国偶像》歌手亚当·兰伯特 (Adam Lambert) 的共同演唱就是最好的证明。另外, 《中国好声音》还通过发行专辑、全国巡演、打造音乐节、制作音乐电视等全方位攻略, 为学员拓展音乐发展的道路。
演艺市场中艺人的管理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必不可少, 在美国, 随着现场演出的繁荣, 经纪公司应运而生, 艺人管理者和律师成为演艺市场中的专业人士, 他们是演艺市场良性运行的有效保护。“创新艺人经纪公司” (3) 是全美最大的艺人签约与管理公司, 其严密的管理制度和种类齐全的艺人管理团队, 是《中国好声音》后续工作的模仿范本。《中国好声音》在签约过程中, 遵循平等、自由、真诚的原则, 反对与学员签订所谓的“霸王条约”, (4) 在艺人管理上与国际接轨。这一切为缔造一个良好的、规范的音乐产业发展秩序做出贡献。
(二) 数字音乐
数字音乐改变了整个唱片行业的制作与销售模式, 音乐产业也由此经历了剧烈的震荡。有数据证明, “从2000年以来, 音像行业销售大幅度下滑……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音乐零售商为著名的苹果公司网上音乐商店”。 (5) 数字音乐 (有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网络两种制作与收听模式) 的传播模式, 已经成为了大众欣赏音乐的主要手段。《中国好声音》非现场歌曲传播也采用数字音乐方式。《荷兰好声音》的商业模式在各国的本土化过程中, 都有不同的变异。《英国之声》、《美国之声》和《爱尔兰之声》的单曲付费下载成为了他们主要的盈利模式, 但中国消费者并没有付费收听的习惯, 因此《中国好声音》在数字音乐领域中盈利甚微。“好声音”学员演唱的歌曲在各门户网站、音乐网站以及手机等移动平台上随处可见, 但由于市场原因, 单曲收费一般是奢望, 而都以媒介平台捆绑广告的方式盈利, 这一盈利模式相比起《中国好声音》的冠名广告收入简直是九牛一毛。
和欧美国家相比, 中国数字音乐的发展有其特殊性, 参与各方利益分配方式影响了数字音乐的快速有序发展。数字音乐的运行不单有唱片公司 (音乐的版权方) 一方, 还有电信、移动和网通以及网站、各个移动终端平台等通信行业的参与, 这涉及到增值服务的模式与盈利问题。各个不同的行业被放在数字音乐这个大市场当中, 唱片公司的力量显得格外薄弱。最理想的模式应借鉴苹果的营销模式:终端平台和网上音乐商店的捆绑销售方式——虽然实施起来有困难, 但坚信这是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国家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数字音乐市场, 提高百姓的音乐消费意识, 打击盗版和规范产业链各方。只有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 严厉处罚盗版行为, 中国的数字音乐才会像欧美国家那样健康有序发展, 音乐产业良性发展才会回归。
二、《中国好声音》:激发音乐流行的冲击波
据华商报报道:“《中国好声音》的热播, 带动的不再只是收视率, 现在就连各地KTV的营业状况, 都有显著的提升……这个节目重新点燃了很多人唱歌的欲望……” (1) 一时, 纵观各大音乐网站, 如“QQ音乐”、“百度MP3”、“搜狗音乐”和“一听音乐”等, 位于排行榜首位的, 都是《中国好声音》学员演唱的歌曲, 每日的点击量惊人。“好声音”学员关喆、李代沫和平安的歌曲曾登上“QQ音乐排行榜”前几位;在“KTV榜单”中, “好声音”学员梁博、多亮、平安、李代沫和刘悦的成绩不俗。需要说明的是, 排行榜是业界和学界考察大众音乐流行趋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其实质是考察音乐的流行强度、广度和深度;排行榜上的作品排列次序反映了这个音乐作品在大众当中的被接受程度。世界范围内公认权威的排行榜是美国的“公告牌”和英国的“UK榜”, 其一年一度的媒体歌曲排行可以预测流行歌曲的发展趋势。如果“QQ音乐榜单”和“KTV榜单”数据真实确凿, 那么可见全民模仿《中国好声音》学员演唱的风潮正在形成, 一种音乐流行现象正在悄然形成。
从音乐传播理论来看, “音乐流行, 是指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在一定的时间内, 由于受某种特定心理需求的驱使而追求某种特定的音乐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 并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群体性狂热”。 (2) 音乐流行是社会中人们音乐行为连锁性感染与模仿, 从KTV点唱、网站点击可以看出《中国好声音》所带来的流行冲击波。值得关注的是, 模仿群体处于不同的地域、年龄、职业和文化结构中, 喜欢《中国好声音》的观众千差万别, 这种差异性较大的连锁性行为模仿更值得关注, 因为它的音乐传播面更广, 而受众的音乐接受与鉴赏的能力也有可能在不断的模仿与刺激中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 音乐流行现象是可以靠“权威性”的因素激发的, 传播媒体 (电台、电视台、音像出版企业、网络等) 是当代社会中最带“权威性”的音乐传播机构。《中国好声音》在社会上流行的现象就是这些权威媒体激发的结果, 它具备“激发环节”、“社会心理倾向”和“音乐作品本体”这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在激发环节中, 精良的节目制作模式和其“音乐至上”理念引发流行的产生;在社会心理倾向环节, 大众内心渴望音乐、渴望真性情表达的社会集体心理定式刺激音乐的流行;而在作品本体环节, 学员们演唱的一首首好听的歌曲成为了2012年传唱度最高的流行歌曲。音乐流行的内因结构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通过媒体把音乐与受众紧紧相连。依靠媒体的权威性, 依靠人们对音乐的激情, 依靠一首首经典的歌曲, 《中国好声音》制造音乐流行是必经之路也是必然结果。
三、《中国好声音》的“音乐至上”理念
在《中国好声音》“年度盛典”上, 庾澄庆说过一句话:“不管今天晚上谁获得冠军, 我想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音乐本身。” (3) 他道出了这个节目的灵魂所在以及观众的内心之音。音乐至上、好声音至上, 成为了人们对这个节目观感之后的强烈感受。
为突出“音乐至上、好声音至上”的理念, 节目组在“盲选”阶段对声音与音乐的坚持和执着近乎苛刻:聘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总监金少刚团队担纲对现场声音质量的控制;由王笑冬 (原零点乐队贝斯手) 乐队担纲现场伴奏以求音乐品质;对演唱者外形、专业背景的弱化处理, 加强了观众对于“声音”的关注。其结果是在现阶段的“偶像泛滥”时代, 重新强调了以“声音”为标准的音乐基础构成。回归声音本质, 回归音乐本质, 这对于中国流行音乐 (包括传统声乐) 的评价体系和价值观念都是一次重新梳理。这势必对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而且这会不会挑战到央视即将重新启动的“青歌赛”规则也是一个疑问, 我们将拭目以待。
和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相比, 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发展之路显得似乎不那么完整。从20世纪30、40年代老上海的舞厅音乐与电影音乐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的流行音乐发展断层, 再经过80年代初“港台风”和90年代初的“西北风”, 到90年代末以来与港台地区流行音乐界的合作, 这些组成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在断续的音乐记忆中,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须得到梳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好声音》就是在做这个事情。现如今, 流行乐坛陷入低迷, 好歌手好作品匮乏, 中国流行音乐急需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 需要一群热爱音乐、为音乐执着前行的年轻人, 作为流行乐坛乃至整个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一股“正能量”。“毒舌”、“绯闻”等在其他选秀节目中出现的字眼在《中国好声音》学员面前显得一文不值, 唯有对音乐的敬畏与崇拜可以俘获所有人的心。
从音乐传播理论来看, 传播者意图若被受传者很好地接受, 并获得一定方式的反馈, 便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音乐传播活动。作为传播者, “灿星制作”、浙江卫视和“好声音”的学员们, 将精心制作的节目和完美的演唱传播给受传者——观众, 点燃了观众的音乐热情并获得极大的关注, 这些现象完全符合正向音乐传播的规定性。《乐记·乐本篇》说:“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此话的真谛在于揭示音乐的产生发自于人的真情实感, 音乐生产的原始动力是精神需求、情感表达。《中国好声音》正是迎合了音乐是这一根本特点, 激起了人们心底对音乐的激情与渴望。
结语
《中国好声音》节目掀起了2012年的电视收视率新高, 据有关数据显示, 创下了5.036%的收视率, (1) 以绝对优势名列同时段所有电视节目榜首。社会各方对《中国好声音》节目的认可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节目存在的一些瑕疵 (如:在歌手“巅峰对决”中, 99家媒体的评审结果不够透明, 存在节目组操纵评选结果的嫌疑;广告时段过多, 打扰观众观看节目的连续性;制作者有为吸引观众而杜撰歌手经历与故事之嫌……)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目的可信度, 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2012年电视荧屏上传播面最广的一档音乐节目。
在造就传播的话语影响力方面,国力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甚至不是第一位重要的因素。
有一句话叫做“弱国无外交”。这话是有几分道理的——任何有作为的外交都是建立在一定实力的基础上的。传播也是这样。有人把信息的流动比喻成一个连通器中的液体的流动:只有当一端和另一端产生位差,流动才能够产生。换言之,传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和国家的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如果我们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微不足道的小国的话,即使你把你的报纸电视广播送到别人家门口,别人也不会对你有多大的兴趣。只有当你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在世界上举足轻重时,你的声音才有可能是人们“必听”的。
但是,国力并不决定一切,甚至它并不是决定传播影响力的第一位重要的因素。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日本的经济实力早就位居世界第二了,但是,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似乎和它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缺少自身话语的独特的核心价值。它和美国太一致了,用传播学的术语就是所谓传播内容的“同质重复”。这样一来就缺少了人们选择和倾听它的话语的理由——与其听你说,不如听美国说,因为美国的表达更彻底、更鲜明、更到位。事实上,人们在对同一类事物做出选择时,多数情况下是只选第一,很少会选第二的。
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就其经济实力而言,它们所在的国家在世界的排名大约应该在几十名之后,但是,它们在反恐和中东事务上的国际影响力,甚至可以和CNN这样的大牌媒体叫板。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充分有效地利用了阿拉伯世界的资源,向世人展示了阿拉伯世界的视角,让人们看到了事实的另一面,为人们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提供了一个有独特价值的信息渠道。
显然,上述事实其实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力,或者当地发生了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便有可能为其建立世界话语权创造契机。但是,这种可能能否变为现实,则取决于实力和事件以外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传播内容与形式的价值因素。
从目前世界传播的格局上看,不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基本上是由CNN、美联社和纽约时报等少数西方媒体所塑型的,而且即使是我们自己的国际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上述媒体所塑型的。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传播舞台上的声音如此孱弱,以至于严重“失语”?是因为我们的国力孱弱吗?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缺少造就国际影响力的内在品质吗?是因为我们表达的声音不够独特吗?显然都不是。首先,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GDP和综合国力已经位列世界前四强。并且中国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而以儒教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也在相当程度上崛起,成为破解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文化困境的最具活力的力量源泉之一。其次,我国传媒的表达(从内容到形式)不可谓不独特,其旗帜鲜明的党派形象和不加掩饰的宣传腔非常明显地是和西方媒介有着天壤之别的。但是,这种“独特”似乎并没有构成吸引人们阅听的现实价值。显然,除了实力和独特性之外,传播话语的影响力的造就还有着更加重要的因素在起着作用。那么,这个因素又是什么呢?
在国际传播领域,目前的“游戏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的主流媒介所确立的,它塑型了人们信息消费的胃口,决定着传播致效的话语方式。这是我国传媒“走向世界”时必须正视和顺应的。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考察,价值是从“物的有用性”和主体需要的对应中产生的。在传播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力构成了传播产品“物的有用性”的基础,而打造与主体需要相对应的“有用性”,便成为传播产品真正具备价值的关键。
首先,传播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信息沟通和影响力的发生是建立在传授双方“共同经验”适度重合的基础上的。换言之,一切产生现实价值的传播产品必须与人们既有的信息消费经验、信息消费偏好和信息消费模式相切合。如果不切合,传播者就会沦落为“沙漠中的布道者”——再好的教义、再多的资金,也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效果。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国际传播领域,目前的“游戏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的主流媒介所确立的,它塑型了人们信息消费的胃口,决定着传播致效的话语方式。这是我国传媒“走向世界”时必须正视和顺应的。譬如,客观、公正、平衡、独立。这是西方主流媒介主导下的国际传播市场的基本“口味”,是人们对于传播产品进行价值选择和鉴别时的基础性标准。所谓客观,就是要把事实报道与观点评论严格区分开,不在事实的报道中羼进主观的评论;所谓公正和平衡,就是要不偏不倚地对待争议双方,引述一方观点时,一定要同时引述与此不同或者对立方的观点;所谓独立,就是指媒介要不偏、不倚,体现社会良心和社会正义,持有不同于任何利益集团的独立视角,拉开距离报道事实和分析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成功,除去反恐形势凸显了阿拉伯世界的重要之外,一群受过BBC严格培训的新闻人对于西方主流传播规则的熟知和利用,是其制胜的关键因素。
实际上,我们中的一些人,不但对于西方主流媒介的传播规则一无所知,或者不屑一顾,甚至在一些最为基本的新闻学问题上至今仍然是认识不清的。
新闻的价值本质是为社会提供及时、客观、敏锐的环境守望。从传播功能的角度看,是否为人们提供信息的安全保障,这是鉴别一项传播是不是在履行新闻传播职能的最为关键的标准。我们过去的许多“新闻”,其实并不是新闻,而只是一种宣传——它不是为着人民群众的环境守望而传播,而是为着舆论导向和社会控制而传播的——尽管它的“质料”用的是新闻性的题材。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对内传播中或许还有它的某种价值,但如果发生在对外传播中,它对于受众的价值势必是大打折扣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要高举旗帜,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话看上去正确,其实是大谬不然的。首先,我们的报道内容是给我们自己看的还是给别人看的?如果是自娱自乐,你尽管卡拉OK好了。但是,如果你是要给别人看的,你就必须要和别人的需要方式以及偏好口味相“接轨”。其次,从传播艺术的角度看,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然去雕饰”,最好的宣传是最没有宣传味的宣传。实际上,简单地保持口径上的一致是最容易做的,但其实是最没有效果的。信息论告诉我们,顺向流动的信息价值是比较低的,只有错开一定的角度,信息的价值才有可能确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错开一定的角度,才能让人们全面地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我们的工作宗旨不正是要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和把握世界吗?!其实,连广告主都知道简单地、一味地夸耀自己产品的广告是最低能的广告,我们这些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的人难道还不应该比广告主更睿智吗?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上课开始,我先播放了四种声音,(笛声、小提琴声、公鸡鸣声、瀑布声)并提出问题:这四种声音分别是由谁发出来的?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发言。我再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教师小结:自然界处处有声音,通过声音,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如:公鸡打鸣,说明天亮了,要起床了;我讲课学生们可以学到知识等),也可以得到艺术的享受(如:笛子,小提琴等)。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引入本节课课题。
很简单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让学生情绪高昂,觉得物理课好玩并且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效果明显,导入新课有质量!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三个实验和一首歌曲来解决问题。
实验一:学说话
将手指放在自己的咽喉处,并学我说话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说话内容:“我是一个学生,我要好好交作业,不交作业就不是一个好人”。学生们学着学着就笑了。
实验二:音叉
教师用小锤敲击音叉,并将乒乓球靠近音叉。提出问题:用小锤轻敲音叉,会发生什么现象?再用手握住音叉,又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猜想:声音可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三:尺子(学生实验)
目的: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要求:各小组所有成员将尺子放到桌沿处,用手拨动尺子,感受声音。并派出一个代表回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我给出声源的定义: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并让学生们从歌词中找出所有的声音及声源。“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说明声源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固体,还可以是液体!
三个最简单的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不仅轻松的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一首革命老歌,不但让人心潮澎湃,情绪高涨,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声源这个定义的理解。
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 提问:(1)我讲课时,虽然与你们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你们仍然能听到我的声音,为什么?(气体传声)
(2)我们在钓鱼的时候为什么要保持安静?(液体传声)给学生时间讨论并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3)动手实验:(固体传声)一位同学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感受。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后进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我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土电话”),介绍“土电话”的使用,我问:谁想上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就此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
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我在口头讲授真空泵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出“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这个结论。由此联想,太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亚语;写字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教学的第四个片段。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查看课本提供的速度数据,比较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其次,介绍回声。本环节主要是通过解决与声音相关的几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好奇心(如:为什么在敲击一下装满水的钢管后,在另一端能听到三次敲击声;为什么在自己家里、教室里听不到回声等等)。
反思本节课教学,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二、分组讨论。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将问题一一解决,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教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三、把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纪律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感觉声带振动,请他们说:“我是一个学生,我要好好交作业,不交作业就不是一个好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是对作业的一个要求。
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如: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振动的音叉声音立即停止,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意识形态 警察形象 民警故事 中国声音
本人长期从事公安题材文学(以下简称“公安文学”)研究,对涉警题材文学作品也有所涉猎。在我所细读过的纯文学作品(包括一些单行本),即大型纯文学期刊,如《人民文学》《当代》《收获》《钟山》等所刊发的作品中,发现50%以上系涉警题材。换言之,多多少少有人民警察在其间活动,而且这些警察形象大都不怎么好,让人看了心寒、心酸、心颤,从而让读者对公平正义失望,甚至会对“中国梦”产生怀疑。
2013年12月,中宣部与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文学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传好中国形象,已成为作家、评论家和文学工作者达成的共识。但是,笔者发现目前相当多的涉警题材文学作品没有讲好中国故事,没有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品中的警察故事与现实严重不符,与“中国梦”相距甚远,所有这些负面警察形象并不能带给读者信心、力量和鼓舞,不能提振国民精气神,不能让读者对人民警察产生尊敬之感、同情之心、理解之意。作家们笔下警察形象为何与现实中的警察形象反差如此大,原因何在?窃以为,作家们没有放下身段(放下架子)、深入警营了解警察生活,才会导致不了解人民警察、不懂公安工作、不知悉办案程序,最终才将人民警察写得不真实,将办案程序描绘得漏洞百出。如此写作,并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不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
以东方学为研究对象的萨义德认为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是欧洲文化霸权的产物。东方并不是实在的东方,它是被西方话语创造出来的“他者”,它是被西方话语想象性地虚构出来的谎言。东方学隐含的前提是:因为你是东方人,所以你有罪,所以你是低人一等的。在西方人心目中,东方形象是和神秘、愚昧、腐朽、纵欲、罪恶等本性联系在一起的。我看了如此多的涉警题材作品,摸出一个大致的规律:大多数非公安系统的作家们心目中的人民警察形象就是一个“他者”,犹如西方人心目中“东方形象”一样,非常不真实。如果这些涉警题材被译到国外,正好迎合了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形象”,正好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尤其是在大力倡导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多层面的文化侵略,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因此,有民族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形象及中国警察形象的重要性,必须提防文化殖民主义,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传好中国警察形象。
著名诗人艾青认为:“任何艺术,从它最根本的意义上说,都是宣传,也只有不叛离‘宣传,艺术才得到了它的社会价值。”且看一些名家名篇是如何宣传中国警察形象,如何讲中国警察故事的:如中篇小说《第四十圈》中的原文:“那个人(人民警察)慢慢地逼近她(牛光荣),从他嘴里冒出的混合着酒精、烟草和其他说不出来的怪味道喷在她脸上,‘现在摆着你面前的只有两条出路,要想保住你自己,就必须承认是齐光禄强奸了你,而不是你自觉自愿的与他发生性关系;要想保住齐光禄,你就得承认自己是卖淫,包括与齐光禄和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都是你自己主动勾引他们的。”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种种迹象表明此作在彰显公平正义这一主题内涵方面是大大的失败。《第四十圈》中的场景、细节等严重地损害了人民警察形象,严重地伤害了那些信念坚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民警察和英烈家属的情感。
《第四十圈》发表在《人民文学》2014年第2期头条,紧接着被《小说月报》2014年第4期和《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等大刊名刊转载,足见此作的影响力,人民警察的负面形象也会大大地被传播。
实际上,不仅仅是《第四十圈》中的人民警察形象被歪曲、被解构,现在全国相当多的名家笔下和名篇中的人民警察形象都走了样、变了味,与现实大相径庭。这些警察要么对群众态度粗暴,恶语相向;要么胡乱执法,“不作为”或“乱作为”。在大力推行阳光执法的今天,在人人都是录音机、人人都是照像机、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当下,特别是刑事诉讼法于2011年进行第二次大修之后,新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肯定会珍惜自己的“饭碗”和前途。且看牛光荣“被锁在铁笼子里。这是一间囚室。”“齐光禄被塞进一辆黑色囚车。”如此叙述,说明作者不懂公安工作,不了解办案程序,不知道刑事讼诉法已经修改了。派出所里从来就没有设过囚室(以前叫“留置室”),后来改为“讯问室”,更没有“囚车”这一说法。
我以为上述文本隐性地宣传人民警察的负面形象。也许有的作家说:我的作品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是现实生活的隐喻。但是,借人民警察来说事,或把人民警察当作噱头,也是不妥的。毕竟,人民警察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事实上,也有一些作家讲好了中国警察故事。如非公安系统作家张笑天的《山地车》(2008年7月5日《光明日报》第6版)讲警察如何人性化执法。小说中的“我”这名父亲生活艰辛。女儿考上了重点中学,必须买一辆自行车。“我”便到废品收购站买了一辆旧车,却被人“借”走了。有人“点拨”我也去“借”。正当我下手时被警察逮现行,我当即给警察跪下,请求他们别告诉我女儿说我当小偷被拘留,不为给我留脸面,只求给孩子留个做人的尊严。警察还真的答应了我的请求,不仅将我偷车的事情隐瞒,还集资为我女儿买了一辆车。我以为像这样的作品就能温暖心灵。
再看邓宏顺的《归案》(《小说选刊》第12期)中的陈副大队长坚决主张帮杀人嫌疑犯李泽洲讨回工钱。其理由是:“嫌疑犯犯了法,该当的罪他必须当,但他的正当权益也应当受到保护!我总觉得我们有责任帮他讨回这笔工钱!”在警察的帮助下,李泽洲讨回了工钱,服服贴贴地跟着警察走。小说突转,遭遇了泥石流,李妻怂恿只伤皮相的他趁机逃跑,他却说:“如果换两个我不很佩服的公安人员,现在我肯定会逃跑……但他俩却冒着那么大风险为我讨要工钱……我要等到毛队和陈副来找我。”由此可见,李已经被警察的行为感化了。用李自己的话来说:是警察帮他讨回了人格和尊严。
……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为“别人设想”,“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上述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亮色不正好艺术地构建了人民警察形象,彰显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么?
本人研究公安文学近20年,倒是发现相当多的出自公安系统作家笔下的人民警察形象是正面的,与现实生活相符合。据我分析,毕竟公安作家自身就是人民警察,当他们潜心沉浸到自己作品中之后,潜意识地会对人民警察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亲近感。
如张策中篇小说《无悔追踪》(线装书局,2013年7月版)用倒叙手法讲故事:“我”父亲(老肖)退休了,且腿残疾了,却执意要我当警察。“我”父亲还说:“我只要求你把那冯静波的真面目查清楚,哪怕是证明他清白无辜而我错了也没关系。”原来老肖是从冯静波的一个地道的立正动作,凭直觉断定这个家伙是一个潜藏的特务,便执著地追查。在调查过程中,老肖死妻、丧子、断腿,但他不放弃、不舍弃,40年来不忘苦苦追踪……此警察人物与瑞士迪伦马特的《诺言》中的马泰依酷似,皆是警察中的“硬汉”,凸显的是忠诚意识,震撼人心!
……
如果这些照亮人心、为时代进步提供正能量的公安文学作品被译到国外,那才是真正地宣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文明,真正地宣传了中国形象和中国警察形象,真正地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内社会转型又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环境大变动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助长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致使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空前的危机。为了争取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理性、平和、恰到好处地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形象,宣传中国警察形象刻不容缓。
新华网北京2015年5月21日消息,习近平同志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此报以创刊30年为起点,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公安部郭声琨部长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公安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要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公安文化作品,发好公安声音,讲好民警故事,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2014年4月9日,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文艺报社、鲁迅文学院共同主办了“中国梦”与文学创作研讨会。此举表明高层领导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与“中国梦”之间关系甚密,可喜,可贺!
但是,如何让文学作品中的警察形象在实现“中国梦”中扮演应有的角色,传播好中国声音才是本文探究的主旨。20多年前,著名公安作家王仲刚等有志之士向公安部建言说荧屏(电影、电视)上的公安题材影视剧泄露了侦破手段、宣扬了暴力和血腥等,有关部门闻讯即改,立马采取措施。
如今,本人作为一名公安文学推介者和言说者,基于倡导意识形态安全、维护人民警察形象的良知和责任感,仅就纸媒(电子媒介也有类似的问题),如大型纯文学期刊所刊的涉警题材作品中的警察形象发表一点感言,但愿在下的阅读感受能对文学从业者们有所触动,希望他们能真正地讲好民警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考察声音传播的特性和人们对声音的感知以及影视广告中声音的诉求, 我们可以看出:
1、人们对声音的感知特性
人们是通过声音感觉器官———耳朵来感知声音的。心理学的测试表明, 听觉器官正常的人们已经习惯生活在有声的世界中;如果把人放到接近无声的环境中, 时间一长人就会不安, 情绪烦躁, 甚至精神失常。声音感觉器官是24小时全天候值班的, 它与视觉感知不同, 视觉器官睡觉时处于关闭状态--即使睡觉时听觉器官也处于开放状态, 甚至有时会更加警醒。
人们对声音的感知反应方式是———听到声音找声源。在正常的声音背景下突然出现明显异于背景的声音, 人们则会对此声音加以注意并主动寻找声源。这个特性是影视广告最关键的一环, 原因很简单, 人们寻找声源不是用耳朵, 而是用眼睛。人们用耳朵听到声音, 会用眼睛去寻找声源, 这个简单的事实却是影视广告发生作用的基本步骤, 由听觉的感知引起兴趣进而到视觉的应激寻找声源, 看到声画共同组织的广告本体, 为广告作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影视广告要的不就是视听元素吸引人们眼球的关注么?退一步讲, 即使广告受众没有认真去看广告文本, 仅通过听觉也可以获知相当的广告诉求。
2、声音的传播特性
声音传播与画面传播有相似之处, 都需要媒体源和传播途径 (媒介) , 但相对画面传播来说, 声音传播的条件要求更加简单, 限制更小。以电视广告来说, 画面的传播需要荧屏, 其传播效果受荧屏本身的限制很多, 荧屏的尺寸、摆放的朝向、所处空间的连续或隔断、现场光线的强弱都对传播的效果有影响———因为受众必须在它前方相对固定的可视区域才能获知画面形象。声音则不同, 只要在这个声场, 不管你在什么位置, 朝向什么方位, 空间是否连续, 光线是强是弱都没有关系, 除接受者本身的因素外, 唯一影响传播效果的是环境的背景声音的分贝。也就是说声音的以声波的方式传播是全方位、穿透性的, 它的传播效应范围比视觉以光波的方式局限要小, 范围要广。从某种意义上说, 声音的传播是不可抗拒的, 甚至是强制的, 暴力的。
3、影视广告的诉求途径
固然, 视觉上的体验对于大多数受众形成广告诉求的印象是极其重要的, 广告的基本信息和诉求在画面上得到了近乎完整的展现。但是, 试想, 声音缺位或错位的影视广告将是什么一种状态呀?就电视广告而言, 我认为在那有限的诉求时间内, 声音的作用绝不比画面低多少。影视广告正是通过声画共同的作用达广告诉求的意愿的。如果不是专门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广告, 那么是谁把受众的目光、注意力拉到荧屏上的呢?
如前所述, 影视广告发生作用的秘密在于人们听声音找声源。影视广告是一个视听元素结合体, 它在受众的耳畔诉说着, 不就是那个受众循声要找的声源么?不就是影视播出终端正在播放的流媒体么?这个媒体不仅有声音, 当然还有引起视觉记忆的画面元素:图像、文字及其时空组合。具体讲, 广告的第一步要你记住它诉求的对象, 这个对象不是虚幻的, 要是具体可感的。对于广告本体来说, 就是广告里面的主体的名称、标志、形象, 进而是它具体的特点、功能、效益等。这些广告诉求的元素通过声画关系, 运用视听语言和传播策略在很短的时间里有组织的有秩序的有目的的呈现在受众眼前耳畔, 广告发生作用的第一步———到达———就算是完成了。在这个过程当中, 声音、画面已经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 相互作用, 相得益彰。
为什么说影视广告最大的秘密在于人们听声音找声源, 还有一个原因, 人们主动看电视广告的几率很小, 换句话说, 绝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看电视广告都是被迫的, 被强制的。很少会有人端坐在那里等着看广告。影视广告要发生作用, 就要把人们从广告媒体作用的媒体场的各个角落里拉到荧屏前, 接受广告的强暴, 至少要把你的目光吸引过来;恰巧的是, 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 迎合了这种企图的实现:就是耳朵听到声音眼睛就要找声源, 尤其是对那些不熟悉的声音、异于环境声场的声音;当然, 熟悉的声音也会引起一定程度上的关注。
总之, 影视广告通过声画两种的途径共同传达广告文本的诉求, 二者传播途径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影视广告流媒体的时间特性, 在看一遍和听一遍或者看几遍听几遍的传播历程中, 具体形象的记忆与抽象诉求的获知使画面和声音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传播效应,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甚至相当程度上, 声音传播比画面传播更加有效。当然, 不针对具体的文本, 很难分出二者作用的轻重。
4、影视广告的声音类型
有过课堂上课经验的老师都知道, 在课堂上要引起同学的注意, 常用的不外乎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高嗓门, 一种是突然静默。这两种都是利用声音来做出的。知觉心理学告诉我们, 突然的高声或突然的静默, 都是打破声场恒常性的做法。这种做法能够极大的引起人们的兴趣, 捕获注意力。影视广告中捕获注意力的当然也离不开声音这个武器。
广告片用声音成功吸引人们的注意, 与通常的影视剧一样, 广告中的声音类型无非也是三种:乐音、人声和音响。
乐音, 即有节奏有旋律有调式的音乐, 最能愉悦人耳, 在广告中起到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作用。能引起音场中受众好感的乐音所具有的则共同特点是:节奏感强、旋律轻快, 调式优美。很多广告的旋律已经标准化为其标志性的语言了。从受众群体分析来看, 大多数人, 尤其是少年儿童对这种声音 (下转第88页) (上接第89页) 几乎不可抗拒。
语声, 在广告中起解说诉求的作用。针对不同目标受众设计相应的音色、音调和语言, 其中最重要的语言被称为广告语, 它是广告声音中核心的部分, 广告的诉求往往包含其中。根据记忆规律, 最重要的广告语或诉求点往往被放在广告的最后, 利于人们的记忆。
音响, 这里指的是除乐音、人声以外的所有声音。特定的音响能够极大的烘托气氛, 渲染情绪, 广告中恰当运用, 可以起到标志性的作用, 听到这个声音, 就想起某个形象。
还有一种就是声音的特殊表现形式———静默,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正常声场中的声音的休止会引起受众强烈的关注兴趣。以上种种声音的表现形态, 在广告中往往不是孤立运用的, 而是组合交叉共同作用, 因为生活声场本身多种声音混响在一起的。
5、影视广告的声音设计的重视及其作用
影视广告以视听语言作为传播媒介, 包含了声音与画面两类元素, 声音在广告的先导吸引方面功不可没, 与画面一样是广告创意的实现手段。
声音和画面分工协作, 同时满足人们声画两个感知器官同步获取认知的需求, 最大程度的实现影视广告的媒体优势。不同的影视广告声音设计的原则是根据不同的广告主体、不同的广告传达对象、不同的媒介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以产生最大的媒体效应。
一般来讲, 声音相对于画面, 声音先入, 能给随后出现的画面渲染预定的气氛和制造预定的情绪, 语言的叙述能够明确广告的诉求。因为声音的特点在于, 音乐强于渲染情绪调节气氛, 语言强于直白叙述诉求, 这二者都能够在广告的极短时间内弥补画面解读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 画面的功效在于显现那些有明确形象却有语言难以尽述的元素;声音可以帮助画面表达一些情绪和心理, 这时声画面共同作用在时间流上完成广告的创意想法。这二者在此合二为一, 密不可分。
而且, 作为画外音的声音还可以扩大画面的信息量, 拓展画外空间, 赋予画面深层次的诠释, 为广告创意的实现开拓无限的意境空间。声音与画面这种互补式的感官功能相作用, 使影视广告形成“1+1>2”的声画合一的媒体的功效。
结语:从声音本体来说, 它构筑了人类一个重要感觉器官体验, 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人类相互交流的最重要的渠道。影视广告基于声音和画面创造的视听形象, 无论想要传达出什么样的的认知体系, 其文本必然离不开对人类认知世界这一感官的充分认识和开发。越来越成熟的受众造就了越来越成熟的影视广告媒体, 从儿童喜爱看广告已经显露出人类与生俱来的听声音找声源的听觉感官经验的奥秘, 随着人们对听知觉心理、经验以及对广告本体的深入研究, 影视广告在这声音一环节中必将有更多领域有待开拓。
摘要:影视广告以视听语言作为传播媒介, 它包括了声音与画面两大元素。本文从声音的感知、声音的传播以及影视广告中声音诉求的途径和作用等方面, 论述了在影视广告中声音传播先于画面引导受众视线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声音感知,影视广告,传播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许行明.现代传播与影视文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在宽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我的《声音的特性》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视频、多样的活动、丰富的联想,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声音的特性》一节中,教材力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听声为主线,通过黄河交响乐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结束曲播放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性。
第二,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第三,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
第四,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声音的传播》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09-20
不同的声音科学课教学反思06-11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09-10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片段及反思10-15
用多大声音教学反思06-13
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10-07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06-02
论专业实践在新闻传播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