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业务内容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研院所业务内容(精选7篇)

科研院所业务内容 篇1

一、高校科研管理的内容框架

从面向对象的角度来说,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外部的服务单位、科研管理单位和合作单位的科研管理,另一类是面向内部的各个院系、科研团队的科研管理。一般来说,前者面向科研需求单位,而后者面向科研实施单位,因此,要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既要熟悉外部科研需求,又要熟悉内部科研能力。一方面,要基于外部需求,制定高校整体的科研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对具体的科研任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将高校内部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外部需求单位进行反馈。这是高校科研管理的第一大任务。另一方面,要基于内部科研能力,及时与科研需求单位进行反复沟通与反馈,并及时将外部科研的具体需求反馈给高校。这是高校科研管理的第二大任务。这两大任务各自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闭环,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而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以自身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提升作为基础,促进两大循环的融合,进而构成了高校科研管理的内容体系框架(图1)。

二、高校科研管理的具体内容

1. 多层面、多渠道与外部科研需求单位进行广泛式主动沟通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对内科研信息汇总的归口部门和对外科研沟通的主管部门,相当于一般企业的市场部。为扩大学校科研宣传及项目申报,学校应基于校内的科研实力,多层面、多渠道与国家、部委、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大企业用户、合作机构、支撑机构等部门进行广泛的主动沟通,以利于学校吸收外部最新的需求和规划,便于与高校内部进行互动,形成高校内部科研能力与外部科研需求的联动机制[2]。

2. 制定高校科研的整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和领域

高校科研不同于一般研究单位和个人的研究,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对内依托整个高校的所有资源,包括所有的二级院系、学科、科研团队、学科带头人;对外面包括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需求企业及国内外合作单位等,因此,高校科研的运转是在多个单位所组成的庞大体系下进行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有机会和能力调动校内外资源,并可实现内部能力和外部需求的对接。科研管理部门应基于外部需求和内部能力,在反复同外部需求单位与内部能力进行沟通的前提下,制定高校整体的科研规划,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主要领域,这是科研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保证该项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保证高校科研稳步运行的重要前提。

3. 及时、准确地公布科研项目申报信息,积极推荐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等之间的项目合作

一般而言,高校科研分为纵向科研与横向科研两种模式。

纵向科研,主要是指来源于国家各部委、省市、地方等的科研项目,该类科研主要是解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以及影响国家科技创新和能力提升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该类科研属于基础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主要手段。而这也同国家对学校的“面向共性基础研究进行突破”的定位是一致的。因此就目前而言,承担重大纵向项目的级别、数量、经费的多少已经逐渐成为评判高校总体科研实力的主要尺度之一。确保国家重大纵向项目的通知和指南的发布顺利地传达给高校科研一线工作者,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不可忽视的职责[3]。

横向科研,主要指高校科研工作人员与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之间通过签订科技开发(服务)合同而形成的项目合作关系,该类科研主要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具体问题而开展的工作,该类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的水平。由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外情况比较了解,因此积极对外进行内部能力宣传、沟通和联系,推动项目合作洽谈,也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工作。

4. 认真做好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项目论证阶段、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和研制阶段)和结题阶段。当然,由于高等院校的科研项目并不是只开展一年或只有一个,而是多个项目长期存在,因此,这样的一个全生命周期过程也是反复循环出现的,因此本文将在这5个阶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优化阶段,以保证该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形成一个全闭环环节(图2)。

(1)项目论证阶段。项目论证阶段一般是指创意产生阶段,该阶段的主体工作是由科研团队根据国家的科学规划与发展战略,结合多年研究基础、条件和能力,从多学科交叉、理论新颖性和实践可用性等角度形成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想法。而在这一阶段,由于科研管理部门的技术专业背景等条件的限制,科研管理人员无法参与项目的具体设想,但科研管理部门应协助科研团队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上下沟通,提供原则性指导。

(2)项目立项阶段。项目立项阶段主要是指科研团队进行文献检索,确定研究内容、技术方案路线和进行可行性分析的阶段。在该阶段,科研管理团队应充分发挥其外联的优势,虽然科研管理团队无法在技术上给予具体的指导,但可以请外部专家开展指导讲座,并结合自身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从项目管理、财务分配等方面给予指导,并对所有的项目立项材料进行归档、统计、整理,将其作为对外汇报、对内管理的主要素材。

(3)项目实施(设计与研制)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科研实施团队进行项目任务分解、资源分配、进度节点项目预算以及各个项目任务和阶段项目的推动工作。而科研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作为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项目协调(包括人、财、物等资源)、中期检查(组织专家、会议进行评审)、进度监控、成本控制及其他不可控问题的处理等工作,同时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相应的归档管理。总之,该阶段是整个科研项目的最为核心的阶段,该阶段是最容易出成果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失控的阶段。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紧密地与科研实施团队和外部需求单位进行广泛的沟通,对整个科研项目的多个阶段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确保项目的万无一失。

(4)项目结题阶段。项目结题阶段主要进行总结评审,整理实验数据,形成项目成果,提交鉴定和验收产出物等工作。在该阶段,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团队主要负责相关结题会议的组织,评审专家及需求单位的协调,全过程文档的整理、归档和统计。

(5)项目总结优化阶段。一旦项目结题工作完成,对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而言,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而是应针对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后续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

(1)在技术方面,主要研究本校在该领域内的地位、提升水平、人才情况,以便于后续进行对应的培训、指导和推广。

(2)在经济方面,通过对整个项目通盘的事后分析,总结其是否存在项目经费不足或使用大手大脚等不当现象,以利于形成细化的高校科研项目成本结构树,藉此指导后续项目经费的申报与使用。

(3)在人员方面,考虑到人员的稳定是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首要任务,应通过对整个科研项目的人员管理,了解项目成员的结构及各自的需求,并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便于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人员中途退出导致项目终止和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要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整个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4)在风险控制方面,要考虑到,高校科研项目的主要风险有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和实验风险等,而每一类风险的不可控都可能导致项目的不完善。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构建高校科研项目风险结构树,对其进行不断地细化,并将其与对应的项目挂钩,从而对各种风险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快速处理。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这5个阶段是相辅相成、不断总结、循环优化的闭环过程,而该闭环的循环寻优可最大程度地保证高校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5. 研究、制定开展高校科研工作所必须的配套措施

高校科研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线科研团队和工作者的技术攻关和辛勤劳动,而所必需的管理、引导、处罚及奖励等制度与政策也是促进一线科研团队不断进取、勇攀科研高峰的催化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对项目进展情况、外部需求和国内外高校先进管理配套制度综合情况最为熟悉的部门,有责任和能力研究其配套政策、制度和措施,以便于形成高校、部门、团队、个人和外部客户五方协调发展的管理模式[4]。

在这一过程中,课题任务、经费、设施的合理分配,充分保证资源的最高效、规范的利用,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如何建立与高校科研相对应的一系列奖惩制度、政策,也在另一方面给予科研工作人员一定程度的约束与激励,进而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可靠性是,考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智慧的地方[5]。

6. 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应积极充实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针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岗位的特殊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和增强科研管理能力[6]。科研管理岗位不同于其他行政管理岗位,它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管理知识以及极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就是必须“懂”,只有“懂”了,才能“管”好。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收集大家提出的有关项目申请、实施以及审核等问题,加以分析,并及时给予详尽解答,这样既能使得自身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确保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在阐述高校科研管理的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对象——外部科研需求和内部科研需求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内容框架,确立了框架的两个反馈循环和高校科研管理的六大内容,详细论述了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期对广大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系统地认识和实施高校科研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成玉梁.浅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如何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42~243.

[2]刘筱鸥,胡承波.论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357~358.

[3]谢帆,程岩.从资源分配的角度透视科研项目的管理[J].科学研究,2002(5):529~533.

[4]赵颖娣,潘立.基于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高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探讨[J],2010(1):4~6.

[5]Lee J W,Kim S H.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interdepend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sele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19(2)﹕111~118.

科研院所业务内容 篇2

关键词: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校;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40—02

为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水平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财政部、教育部从2008年起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并于当年投入经费1亿元,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4所高校进行了试点,从2009年起,基本科研业务费全面实施,国家财政投入15亿元,对92所中央高校进行了资助。基本科研业务费实施三年来,对于支持校青年教师和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特点

2008—2009年,财政部与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关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的意见》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这两个文件的要求来看,基本科研业务费具有如下特点:

1.支持自主创新。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学术思想新颖、交叉领域学科新生长点等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方面的创新性研究项目,主要用于支持高校开展自主选题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代表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础研究和体现前瞻布局的研究工作。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目的是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将探索符合基础研究基本规律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与人员评价制度,并以此推动高校内部科技体制、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使高校能够建立起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与文化氛围。

2.支持青年教师。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对象一般应在40周岁以下,适度支持引进正在国外学习工作,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专家学者。高校青年教师是未来国家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很多青年教师有志于、有能力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但苦于没有经费支持而无法启动或难于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工作,基本科研业务费就是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种子基金、培育基金和启动基金,通过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前期培育,将为青年教师搭建获取国家其他渠道科研项目经费资助的桥梁,为青年教师迈过艰难的科研起步台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采用项目管理。高校是具体使用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主体,由高校根据本校基本科研需求统筹规划,自主选题、自主立项,并实施项目管理。对基本科研业务费实施项目管理有利于高校明确资助目标,强化立项评审,监督研究进程,监查资助绩效,是被其他经费证明行之有效的经费使用方法。高校可根据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年度预算,制定本校的立项指南,通过校内公开评议、公示等方式遴选项目。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的具体实施,学院、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定期检查监督,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帮助,更有利于整合学校优势力量,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严管经费使用。今后一段时期,国家财政将持续稳定对各中央高校拨付基本科研业务费,由各高校根据本校基本科研需求自主安排使用,但“自主安排”并不意味可平均分配,也不意味可以此提高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必须符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有关财经和科研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除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外,基本科研业务费不得开支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和福利支出,不得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不得分摊学校公共管理和运行经费,不得偿还学校债务,不得支付罚款、捐赠、赞助、投资等。

二、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

1.分类管理,编制方案。要使用和管理好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首先,可对基本科研业务费分类别立项和管理,例如,下设自由探索计划、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四类计划,自由探索计划主要资助各学院围绕本单位学科发展方向,自行组织项目进行科学研究,鼓励各学院组织理工结合、跨院系合作的项目;重大项目培育计划主要围绕学校优势和交叉新兴学科,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背景,着重培育重大项目立项;创新团队培育计划主要资助以优秀青年教师为主要成员,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性研究方向组建的创新团队;学生科技创新计划主要支持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自主选题的科技创新活动。

2.健全机构,分工负责。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对于做好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通常需要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公室和基本科研业务费专家评议组三个机构。其中,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科技、财务工作副校长任副组长,科技、财务、人事、资产、规划、学生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审定基本科研业务费的重要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通常设在科技处,负责对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具体实施进行整体调控和统筹监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家评议组可从校学术委员会抽调人员组成,也可从各学院的教授会抽调人员组成,还可聘请校外专家组成,负责从技术专家角度对拟立项目进行评审,并对项目的进展和结题进行技术层面的审查。

3.申报项目,评审立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采用项目管理制,这使得评审立项成为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评审立项须遵循科学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如前所述,若按照分类管理,则评审立项也需分类进行。也就是说,可以将项目分为“学院管项目”和“学校管项目”两大类,自由探索计划项目的评审主要由二级学院组织进行,通常由学院制定本学院的项目申报指南和评审方案,报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公室批准后,由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按照指南和格式要求申报项目,学院组织本院专家或外请专家组成评议组,对所报项目进行审评,并对通过者予以立项;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和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的评审主要由学校组织进行,通常由学校根据科技发展规划以及重点支持领域制定项目申报指南,由各学院进行先期筛选,并向学校推荐申报,学校可组织本校专家或外请专家组成评议组,对所报项目进行审评,并对通过者予以立项。

4.督促检查,形成闭环。没有监督,必然导致经费使用效益不明显甚至产生腐败。因此,建立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要对经费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对项目任务书中承诺的研究内容进展情况督促检查。对于经费检查,要由财务部门审查项目的经费预算是否合理,经费的使用是否与预算一致,经费的支出是否符合规定的范围,每年度的经费使用率是否合理;对于项目检查,可分为四个层面,首先是自我检查,由项目负责人对照项目任务书按部就班地推进项目研究,及时纠正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是学院检查,由学院从专业角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展,再次是学校检查,学校可聘请专家抽查或定期检查各类项目研究情况,最后是社会公众监督,受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项目均需在教育部指定网站登记公示,既接受教育部的随时检查,同时也受其他高校和社会公众监督。通过这些检查监督制度的实施,将快速发现、反馈并改正项目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闭环,促进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三、需要注意的事项

1.查新。基本科研业务费鼓励和支持创新性研究,研究者申请立项时必须首先明确所做研究具备创新属性,所以申报者应对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检索、查新,避免与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竞争性选题重复,避免与企业单位已有成果、已公布有重大进展的科研项目重复,同时,还应避免重复国际上已做过的工作。

2.保密。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的项目应该具有创新属性,其中不乏关于国际前沿的新领域、新问题或关乎国家国防利益的科学研究。但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受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项目需要上网公示,所以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从申请立项到过程管理,再到结题验收,都必须时刻保持警醒的保密意识,同时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3.资产。使用基本科研业务费进行项目研究过程中,必然要购入小型设备、软件,必然要发表文章,申请专利,也就是说,项目研究过程中将形成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这些资产均需纳入高校资产管理范围,合理使用,认真维护,不得归为私有或擅自处置。

4.标注。教育部要求,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技术文件、专利等)均需标注,中英文标注分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这是很多研究人员容易忽略的问题,如果没有标注,研究成果很难认定为是受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需要引起注意。

基本科研业务费是国家为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制度,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加强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确保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的顺利实施,既有利于形成高校科研特色,培育原始创新,有利于实现科研经费结构向合理方向调整,又有助于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高校科研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从而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冬云.加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6.

[2]刘蓉蓉.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9,(1):18.

科研院所业务内容 篇3

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和发挥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提升学院品牌形象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办学竞争力,为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做出贡献,真正体现技术服务社会、实践融入办学的特色,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基本思路:以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努力实现科研服务教育决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学院科研管理等条例(2009年修订)

一、学院科研内容

我院科研工作的内容是围绕学院各学科(农、文、理、工、经济、管理、社会科学、教育等)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包括产品试制、科技成果转化等);科研管理的内容是: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实施过程监督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认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奖励以及科研经费的管理等。

二、学院的科研工作实行院、系(部)两级管理体制

1、科研信息处是学院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分管院领导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全院的科研计划的制订;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及完成情况的检查;科研经费的审批;科研成果的鉴定(验收)、归档、报奖、推广和转让;以及跨校、跨专业科研项目的组织与协调。

2、各系(部)应由主任负责本部门的科研工作,负责科研项目申报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提供和保证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时间等基本条件;收集、统计项目的有关资料并建立和管理本部门科技档案。

三、学院科研的分类

1、学院科研项目分纵向、横向、院级和自选项目四大类。纵向项目指的是通过国家、国务院各部委和省市政府主管部门和农垦总局下达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省科技厅基金项目、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等。院级项目指的是学院根据需要批准在学院内部执行的科研项目。横向项目指的是不属于以上两种类型的其他一切科研项目,包括合作科研目、科技咨询、产品技术开发项目等。自选项目是由教师自己确定、未列入各级科研计划的科研项目。

科研立项的指导思想是:侧重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突出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提倡 1 跨院、跨系(部)、跨学科合作研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促进成果转化。

2、科研经费包括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学院立项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3、学院设立一定的科研经费(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上年的投入数,并根据情况有所增加),主要用于支持院级项目和纵向自筹经费项目、自选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各项科研奖励以及为科研发展所需的各项开支。根据学院实际,逐步建立专项科研基金。

4、执行学院任务或主要用学院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或其他科学技术成果,均为学院职务发明创造或职务科学技术成果,其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及非专利的技术成果的所有权均归学院所有。学院职务发明创造的实施许可必须按《合同法》签订实施许可合同。

5、学院对于申请获得纵向、横向科研经费或取得一定科研业绩(项目已结题、鉴定)的人员均给予一定的奖励。奖金发放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6、保护本院职务技术成果及职务发明创造权益,本院任何人如发现有侵权行为均有义务报告。

7、本院师生员工应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有关法令,保护本院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权不受侵犯。对违反本规定者,学院将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四、科研项目管理

凡学风正派、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研究生学历和良好业务素质、严谨科研作风的我院教师和管理人员均可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1、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和立项程序

(1)申请者申报的项目研究内容必须新颖、有创意、有先进性;研究方案应切实可行;项目研究要实用,突出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填写申报表格。

(3)申报表格交各系(部)筛选审定同意后,报科研信息处。

(4)申报表经科研信息处进行初审初选后提交院学术委员会相应专业小组讨论审议。院级项目经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必要时要先聘专家评审),由学院下达项目立项通知,并签订合同书。对于申报上级项目的,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

(5)申请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申报项目,逾期不予受理。

(6)院级项目的评审,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由院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项目申 报者在评审时应予回避。

(7)承担横向科学研究项目,事前应同科研信息处协商,并报分管科研院领导批准,在不损害学院权益的前提下,方可签订协议书或合同书。该协议书或合同书须及时交科研信息处立项备案。

(8)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和计划下达到院内各有关部门。自选项目由各自部门负责管理,并及时抄送科研信息处备案。

2、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审批、科研项目的实施与检查、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与成果鉴定、科研档案管理。

(1)已正式立项的纵、横向科研项目和院级项目的文档材料(含上级下达的项目批文,签订的纵、横向合同、协议书等)均作为项目组成员年度科研业绩考核、专业技术考核、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之一,由科研信息处实行建档管理。凡不在院科研信息处备案的项目,学院一律不予认可,也不承担法律责任。

(2)科研项目的经费凡进入院计财处帐户的,则作为计划内科研项目管理。(3)科研项目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经批准下达的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合同条款,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按时提交年度报告。科研信息处和项目负责人所在的部门要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

(4)科研项目一经立项,不许擅自改换项目的名称、研究内容、人员、进度、技术、经济等指标及协作单位等。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改换的,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更改意见的书面申请,经院科研信息处、分管科研院领导同意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5)项目负责人不得随意变动。如确因工作需要或工作调动等原因,项目负责人不能继续参加研究工作,须由项目组递交更换负责人的申请报告,经院科研信息处、分管科研院领导同意(纵向项目还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更换。更换后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履行原课题负责人的职责和义务,对该项目全面负责。

(6)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年限内完成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必须事先提交报告,经科研信息处核实、分管科研院领导同意(纵向项目还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延期或取消。

(7)因故中止研究工作,须报所在部门同意,科研信息处审核,分管科研院领导批准。

(8)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须提交有关材料,经所在部门初审和科研信息处确认(纵 向项目还须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计划或合同书的要求进行验收、评审或鉴定,归入科技管理档案。

五、项目的实施与检查

(一)项目的实施

1、项目批准立项后,主持人应对所承担的任务全面负责,应严格按照计划或合同(委托书)组织实施,完成项目预定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若出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所在系(部)和科研信息处报告。

2、凡纳入学院科研管理计划内的各类项目,除对其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外,每年由科研信息处组织两次检查,各项目组在自查的基础上,每年六月三十日前须填写《项目执行情况表》,十二月三十日前须填写《项目年度总结》。无故延期三十天不交总结材料的项目组将酌情被停拨或扣拨下年度的研究经费。

3、为了提高我院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科研信息处将根据年度检查结果并结合各项目组工作的开展情况,汇同教务处和系(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研究人员进行表彰。

4、项目中期检查,检查报告须与合同书对照检查,对未按合同书进度计划完成,又无充足的理由给予说明的,视为未完成项目,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在下一次的中期检查时补足完成。若一年内都未按合同计划进度完成项目研究,则暂停或中止该项目。

5、在项目的检查过程中,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项目将予以调整或撤消,必要时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有资料表明,国内外已有相当或更高技术水平的同类科技成果。(2)实践证明,项目的研究内容无新意和使用价值。(3)项目组人员发生变化,致使研究工作无法继续进行。(4)因其他原因致使项目不能按原计划进行。

(二)项目结题(验收)

凡纳入学院科研管理计划内的各类项目,应按计划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并在项目到期之日起三十天内向项目主管部门申请项目结题(验收)。

申请项目结题(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

1、填写项目结题(验收)申请表。

2、提交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3、提供项目立项时规定的成果形式。

4、技术资料齐全,包括项目计划任务书(或责任书、合同等)、实施方案、查新报告、实验报告、测试数据、论文、论著、图表、照片、光盘、录像带、标本样品等,以及其他研究阶段的重要原始记录。

5、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包括成果的运用和推广价值,以及必要的查新报告和用户证明等。

(三)成果鉴定

项目结题后,项目主管部门可根据项目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成果鉴定。

1、结题鉴定、验收:

一是专家评价,原则上每个课题需要请校外同专业资深人员3人作各自做出鉴定意见。二是专家的确定和联系,由学院科研信息处负责;课题组可向科信处提供专家信息,项目组成员不能作为本项目结题验收的专家。三是学术委科研管理组课题验收会议将根据专家鉴定意见,听取课题汇报,核查课题所有原始资料,做出验收结论。结题材料上交齐全视为该项目已结题,不需等论文发表即可申报下一项目;

2、结题鉴定、验收费:

每课题经费预算至少需安排800元的鉴定、验收费。其中,3名专家鉴定费为600元及以上、会议验收费为200元及以上。因课题经费紧张,专家鉴定费超过600元以上部分,可由学术委向学院行政请示给予补助支付。

3、鉴定形式

(1)检测鉴定:由专业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测试性能指标等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2)会议鉴定:由专家采取会议形式,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报告、讨论、答辩及现场考察、测试等方式,对研究成果做出评价。

(3)函审鉴定:由专家通过书面审查有关技术资料,对研究成果做出评价。未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准,项目组不得擅自组织任何形式的成果鉴定。

4、在规定的日期内无法完成计划任务的项目或逾期故不结题的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可在项目到期之日60天后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必要时应做出行政处分和经济处分。

5、凡由我院组织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学院将根据成果的学术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大小,在符合评奖部门报奖条件的前提下,分别申报不同渠道的科技奖项。获奖者的贡献业绩记入本人业务档案,并作为考核、晋升职务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科研档案管理

1、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信息资源,是学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档案管理必须与科研项目的计划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同步进行。

2、科研文件归档范围

(1)项目立项申请表:计划任务书(或责任书、合同)、项目结题申请表等文本。(2)项目的全部技术资料,见第三十条。(3)成果鉴定及获奖有关材料。

3、已申请终止研究的项目相关材料应归档。

4、科研档案管理办法照学院档案管理办法实行。

六、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一)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及核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设备购置费:指科研项目所必须的专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费、运杂费和安装费。

2、实验材料费:指项目研究所必需的实验材料、药品、试剂、燃料等消耗性物品的购置费,标本、样品的加工费、包装及运输费。

3、试验外协费:指项目实施期间,因本单位不具备条件而委托外单位进行试验、分析、化验、检测、加工的费用。

4、资料、印刷费:指为进行项目研究、开发所发生的业务资料、书刊、计算机软件、复印、印刷的费用(含论文版面费)。

5、租赁费:指为进行项目研究、开发而租赁的专用仪器、设备、场(基)地等所发生的费用。

6、旅差费:指为进行项目研究、开发而进行调研或赴外地收集材料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与项目研究有关的专题技术、学术会议的费用。

7、验收、鉴定费:指科研项目在验收、评估、鉴定时所发生的费用。

8、管理费:指学院为了向项目研究提供服务和工作条件等发生的费用。

9、其它费用:指与项目研究、开发直接有关的其它支出。院级科研项目在申报、立项时,学院不提取管理费和验收鉴定费。

(二)纵向和横向项目的科研经费到校后,学院提取一定的科研管理费作为学院科研基金。院级科研项目不提取管理费。

(三)扣除学院提取的管理费后的科研项目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计划使用。经费到学院后,首先由科研信息处将经费分配表(含院管科研项目)送计财处,再由计财处发给项目组经费使用通知。科研经费的使用要严格按照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并需经科研信息处验签 登记、计财处审核、分管财务院领导批准方可开支。

(四)使用科研项目经费购买一次性总额在500元以上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时,需事先由项目负责人列出详细的采购计划,经科研信息处审核同意、主管科研院领导审批、列入统一采购;购买一次性总额在500元以下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时,可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采购计划,经科研信息处审核同意后,列入学院统一采购或由项目负责人自行采购。

(五)科研项目管理实行外出报告制,项目组外出需先提交一份外出报告,注明外出理由、地点、时限等内容。各项目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只计工作量,不计工作量的报酬。

(六)对于科研经费由上级拨款的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结题后剩余的科研经费,可以全部留给项目组做新开项目的预研经费,但事先须经主管科研院领导批准并报科研信息处备案。

(七)项目结题验收时,需将已购置和已领用的设备仪器,以及耐用物品全部交回学院。因故半途终止的纵向项目,为该项目所购置的仪器设备由学院统一调整使用,剩余经费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上缴。因故半途终止的横向项目,则按双方约定的《合同》处理。

七、奖 惩

(一)奖励

1、学院对于申请获得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资助的项目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获1.0—10.0万元/项的项目,给予项目经费总额的2%奖励;获10.1—20.0万元/项的项目,给予项目经费总额的 3%奖励;对于获20.1—50.1万元/项的项目,给予项目经费总额的4%奖励;对于获50.0万元以上/项的项目,给予项目经费总额的5%奖励。奖金的50%从该项目科研经费中的其它费用中支出,另外的50%由学院支付。

2、有经费资助的纵向和横向项目结题并通过鉴定验收后,有经费剩余时,如果项目负责人要求将结余经费分配,可按下列比例给予项目组奖励:(1)纵向项目:35%作为学院科研基金,65%作项目组奖金;(2)横向项目:25%作为学院科研基金,75%作项目组奖金。

3、学院对于申请获得专利、科研成果奖、具有先进(领先)水平的鉴定成果的项目组人员以及有公开出版(发行)的论文、著作、教材、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办法另定)。

(二)惩罚

1、科研项目经费下达后超过三个月,如果项目组仍未开展工作的,学院将取消该项目的研究。科研项目因客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的,可申请延期一次,延期时间为该科研项目研究时间的一半。

2、对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或擅自中止研究工作的或不按时提交项目年度实施报告及 其它相关材料的,除按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处理外,学院将不再受理该项目组负责人今后两年项目的申报。项目到期(包括申请延期时间)六个月内,不提交结题材料的项目,学院将收回该项目的研究经费。对申请终止项目研究的负责人,若要继续申报相近课题,学院将不予受理。

3、申请终止项目研究应在项目实施后6个月内,对于已发生经费的项目,一经批准终止项目研究,将冻结其项目经费,已发生的项目经费将由项目组成员承担。

4、如发现授奖项目有弄虚作假的现象,经查明属实,将撤消其奖励,追回其奖金,并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或处分。

学院科研经费报帐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学院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在学院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内的经费支出,须按以下程序办理报销手续。

1、经办人、负责人在原始单据背面签字,购买设备、图书和材料物品还须有验收人签字。

2、办理有关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登记验收手续,并在原始单据后签字。

3、将原始单据分类粘贴在“粘贴单”上,项目负责人签字。

4、科研信息处处长签字。

5、主管院领导签字。

科研院所业务内容 篇4

河北农业大学2012级本科生。今年报考的是贵校农业水土方向的研究生。现将本人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政治表现

本人在思想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各项工作中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型和立场坚定性,我愿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去。

二、外语水平

本科期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研究生初试英语成绩为53分。英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具有一般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阅读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文章。

三、业务和科研能力

本科期间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壤农作学、水利工程施工、水文学、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壤农作学、水利工程施工、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水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水工建筑物等。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并积极参加活动,获得过“社会活动优秀奖”、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全国水利创新大赛二等奖。

四、研究计划

尽管四年的本科学习使我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我认为自己所学到的还只是皮毛,如果我要想对农业水利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就必须得到更好的指导和锻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的科研和教学处于全国前列,学院先后获部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项目100余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7项。我本人比较倾向于农业水土方向的研究学习,我希望能在曹红霞教授的指导下在我感兴趣的方向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果可以顺利进入西农学习,我希望在有限的3年时间内,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题与项目的研究当中,全面提高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专业领域。当然这个计划只是我学习的一个大的方向,我希望有机会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亲身地实践和不断完善这个计划。

科研院所业务内容 篇5

重研院[2012] 24号

关于开展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研究生科

技创新基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引导在校研究生更多地参与科研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根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以及《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设立“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为我校研究生的科研学术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重庆大学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的申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现将有关实施办法发至各学院,望各学院认真组织并积极动员研究生进行项目申报。

一、项目概况

本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类型分为访学研究项目、自主研究项目和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三类。其中:访学研究项目主要用于资助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自主研究项目主要用于资助研究生开展自主选题的学术研究活动;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主要用于优秀研究生新生科研能力培育。

我校在读研究生均可申请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同等条件下重点 支持推免硕士生、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及提前攻博生。

二、项目申报流程与经费使用

1、访学研究项目的申报与经费使用

申报人填写《“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访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经学院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后,将申报书及相关附件材料提交至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心(研究生院506室)。研究生院组织专家组评审立项后,集中办理经费到立项项目负责人导师专项账号,由项目负责人导师监督其按《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实施细则》(见附件一,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和《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见附件七,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经费使用。

原则上,访学研究项目的境内国际会议资助金额不超过0.3万元,港澳台及亚洲其他地区国际会议资助金额不超过0.5万元,欧美澳及其他地区国际会议资助金额不超过2万元。

2012年访学研究项目申报分两个批次进行,其中上半年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25日,下半年申报截止日期为10月31日。逾期未能完成申报流程者,不能参加评审。

2、自主研究项目的申报与经费使用

申报人填写《“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自主研究项目申报书》报学院评审;学院依据《实施细则》及学部其他相关要求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项目填报《2012年“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自主研究项目评审汇总表》(见附件二),于2012年6月25日前报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心(研究生院506室)备案。

研究生院根据学院评审意见,集中办理经费到学院研究生教育主管院长专项账号,由主管院长按《实施细则》和《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管理各项目负责人的经费使用。

各学院不能超过本学院经费分配额度审批(见附件二,学院经费分配额度)。原则上,自主研究单项资助金额不超过0.5万元,6月25日前未完成的额度计划,视为自动放弃。

3、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的申报与经费使用 申报人填写《“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申报书》报学院评审;学院依据《实施细则》及学部其他相关要求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项目填报《2012年“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评审汇总表》(见附件三),于2012年10月31日前报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心(研究生院506室)备案。

研究生院根据学院评审意见,集中办理经费到学院研究生教育主管院长专项账号,由主管院长按《实施细则》和《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管理各项目负责人的经费使用。

各学院不能超过本学院经费分配额度审批(见附件三,学院经费分配额度)。原则上,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单项资助金额不超过0.3万元,10月31日前未完成的额度计划,视为自动放弃。

三、项目结题

项目形成的论文及专著等成果须标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CDJXS12 XX XX XX”字样(英文:Project No.CDJXS12 XX XX XX 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根据立项要求完成结题(项目编号规则详见附件六)。

1、访学研究项目的结题

向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心(研究生院506室)提交《“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访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经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完成结题。

2、自主研究项目的结题

学院组织自主研究项目的结题验收后,填报《2012年“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自主研究项目结题汇总统计表》(见附件四),于2012年12月31日前报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心(研究生院506室)备案,完成结题。

3、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的结题

学院组织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的结题验收后,填报《2012年“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结题汇总统计表》(见附件五),于2012年12月31日前报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心(研究生院506室)备案,完成结题。请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网站(http://innobase.cqu.edu.cn/)下载中心栏目下载:《“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访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自主研究项目申报书》(参考模板)、《“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申报书》(参考模板)、《“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访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

咨询地点: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心(研院506)咨询电话:65112440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二〇一二年六月四日

附件目录:

加强科研机构外协业务管理的思考 篇6

一、现阶段科研外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外协管理意识薄弱,普遍不够重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科研院所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 然而由于传统机制的一些固有特点, 不少科研院所还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强、 管理工作不科学、风险认识不足的现象。 科研外协发生问题时往往就事论事、表面化处理,缺少深入分析和严肃整改,致使同类问题反复出现,管理体系处于非常不良好的运行状态,为科研外协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 同时一些科研外协业务承担单位( 以下简称“ 供应商”) 对科研外协业务的高技术要求认识不足,对如何控制管理更是没有较系统的认识,致使科研外协过程失控,指标和性能无从保证, 很大程度上又进一步加大了科研外协风险隐患。

2、科研外协技术指标不清晰,协调沟通不畅

一般而言,科研外协是由具备一定资质的外单位供应商承担。 实际实施中,由于受到空间距离、时间协调、人员素质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往往出现双方理解偏差, 科研外协交付验收后才发现存在质量问题, 只能返工修补。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工作进度,无形中也增加了科研外协的经济成本。

一方面,由于科研工作的专业性和不确定性,在研发之初,科研人员往往也不能很精确地把控科研外协的每一个性能和技术指标,这自然而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供应商的理解差异。 再加上科研外协的高要求和保密性,供应商承接的只是整个系统很小的一部分,其在不了解整个系统特性的情况下,很难对科研外协进行透彻的理解和过程分析,对风险及难度亦认识不足,编制的工艺文件也不够明确、清晰,无法对科研外协业务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另一方面,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科研院所与供应商, 科研院所各部门间,供应商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不畅。 具体表现在供应商与科研院所之间没有及时沟通,理解出现偏差;科研院所内各部门没有有效协调,科研外协疏于管控;供应商生产工人没有及时将信息反馈,延误了及时分析处理的时机等方面。

3、科研外协内控制度不健全,过程监督不到位

一方面,科研院所对供应商的资格评审和专业能力的确认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甚至一些科研院所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将一些管理体系不健全的民营小企业纳入合格供方名录,致使科研外协业务管理处于失控或半失控状态。 同时,大多数科研院所一旦将科研业务外协给供应商后, 很少会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管控,致使外协供应商管理不规范。 由于科研外协单件、小量生产的特性难以为供应商带来规模效益,因此有的供应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了量化考核措施,对科研外协设计、生产、工艺、操作等没有相应的控制要求和规范,甚至对关重工序和特殊过程都没有进行控制。 员工们也往往为追求眼前利益,不按工艺要求完成,在时间参数、 温度参数、应力参数、工艺环节方面偷工减料,无法保证科研外协质量要求。 另一方面,科研院所内部各部门职责分工的不同,也未尽到对科研外协全过程严格监督管理的责任,再加上科研院所全成本核算的压力,一些科研院所为了节约人员成本,尽力压缩管理人员编制,致使科研外协业务管理无法有效实施,过程监督不到位。 特别是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只能是能修复就修复,能返工就返工,实在不行,就只好报废,对出现的问题也不认真进行分析整改、总结经验、采取措施等一套完善的手段,根本没有办法溯源, 更无从改进。

二、加强科研外协管理的思考

1、全员参与,增强管理意识

加强科研外协管理,首先要发挥每一位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要求科研院所与供应商全员参与,从一线职工到单位领导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增强管理意识。 在开展科研外协业务时,不仅仅需要科研院所和供应商双方领导的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更需要广大一线职工的正确认识、全员参与,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与科研外协业务管理, 确保科研外协满足项目研发需求。 同时,科研院所和供应商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注重科研外协业务管理的宣贯培训,将管理体系作为科学管理的平台,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逐渐建立起科研外协控制标准及程序,有意识地引导一线职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科研外协质量标准和控制体系文件,逐步加强实践应用,并不断持续改进。

2、明确需求,加强协调沟通交流

明确科研外协需求,是加强科研外协管理的先驱条件, 科研院所提供的外协技术要求越详细、清晰,供应商制定的实施方案才会越合理、可行。 但科学研究未知因素较多, 研发之初不确定性较强,科研院所不可能提出非常具体的需求,而是在双方不断沟通、协调、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明确。

一是科研院所应综合考虑项目总体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发展应用等多方面因素,对系统指标参数进行详细分解,尽可能制定详细、完善、准确的外协技术要求及验收准则。 继而在双方协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签订科研外协合同及其附加协议,详细明确双方的职责和考核指标,包括技术参数、性能要求、数量、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验收依据、验收准则和验收方式等,确保科研外协顺利交付。

二是双方应针对科研外协具体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深入沟通与协调。 首先,科研院所应协助供应商对外协技术细节的理解,积极介入和跟踪外协过程,了解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工艺工装和设备投入等情况,对供应商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指导,使其能够对外协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识别及控制。 其次,供应商也应逐步规范自身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针对科研外协的具体特点,创建协调交流管理平台, 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解决问题,逐步完善自身的科研外协控制手段。 最后,随着研发工作的逐步深入,科研外协的具体需求也会有不断的更改,科研院所与供应商双方应在原型科研外协基础上,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沟通,深入探索讨论变更后的需求及其实现途径,逐步明确外协具体需求,推进科研工作。

3、完善内控,强化全过程管理

一是在开展科研外协业务之初,科研院所应严格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加强外协前的审批管理。 科研院所外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和科研技术部门应依据科研外协具体要求和单位内控程序,从合格供应商目录中选取并确定满足要求的供应商。 具体地,当科研工作需要外协时,应综合考虑科研项目研制目标、研究内容、项目周期、项目经费等各方面因素,重点关注供应商的专业资质、技术水平及供货业绩等,考核其是否具有满足技术要求的能力,初步确定满足要求的供应商。 特殊情况下,若要选取合格供应商目录以外的临时供应商需按程序进行审批,临时供应商除提供具有能力、质量资质证明的相关文件外,还应有良好的技术服务,能确保科研外协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二是在实施科研外协业务之中,科研院所应对供应商实施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外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和科研技术部门的作用,加强科研外协过程监督管理。 具体地,科研院所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外协管理部门负责合格供应商评价与科研外协流程审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的考查及科研外协过程质量跟踪,科研技术部门负责明确具体的技术指标与要求等。 同时科研院所还应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外协管理部门应会同质量管理部门、科研技术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管理、质量、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检查。

三是在交付科研外协业务之时,科研院所应按标准程序严格组织验收工作。 科研院所应详细规范科研外协验收制度,编制验收大纲,对供应商交付的科研外协进行全面复检,确认其合格后才能用于科学研发工作。 首先,应按合同要求进行外观、数量、文件资料( 供应商提供的使用说明、检验报告、检测数据、出厂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的检查。 然后,由专职的检验人员按照验收大纲,对合同技术指标、功能性能、规格尺寸、外观和缺陷等内容逐项检查, 做好原始记录并存档,经验收人员验收合格及签字后方可办理出入库手续。 最后,经验收确属不合格的,应视情况做出退货、局部返修后回用等解决方式。 同时将验收信息反馈给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分析原因,限期整改,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出现。

三、结语

科研外协作为研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研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加强科研外协管理对于推进科研院所各项工作、促进国家科技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加强科研外协管理工作需要科研院所和供应商二者密切配合,只有从全员参与增强管理意识做起,加强执行协调沟通,强化科研外协科学管理和过程监督,才能使科研外协全过程处于持续受控状态,确保科研外协满足项目研发应用需求。

摘要: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外协将是科研院所集中精力致力于高、精、尖研发工作,加快研发进程的重要推进剂。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科研外协的管理现状,通过对科研外协存在的诸如管理意识薄弱、协调沟通不畅、过程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的深入阐述,提出加强科研外协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科研外协,过程监督,加强沟通

参考文献

科研院所业务内容 篇7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02.6;F810.4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434-02

收稿日期:2013-12-26

作者简介:汪毅勇(1972—),女,江苏扬州人,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E-mail:2277398233@qq.com。

通信作者:单成玲(1973—),女,江苏扬州人,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E-mail:shanchengling@163.com。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就开始关注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工作,20世纪90年代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财政理论界开始对财政效益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思路,21世纪初初步形成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1]。但现有研究表明,我国对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开展了经费管理研究和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没有明确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局限于对评价指标与程序的理论性探讨,缺乏对操作层面实施方案的设计。本研究通过对农业科研经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以期解决农业科研院所占有财政资源的公平问题,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农业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1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

农业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行为方式及生活得到了极大转变,农业科技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国家经济增长。为适应这一需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财政支出一直以法定比例增长,目前农业科研财政支出在各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支出结构中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在实践中农业科研经费支出与绩效考核相脱离,导致农业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虽然财政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对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有一整套法规制度,但未能将绩效评价纳入预算编制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在一些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被批准、落实后,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控制,个别项目经费甚至被改变使用方向,忽视了投资绩效和科研成果的实现,更没有明确的经济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盲目投资[2]。虽然农业科研工作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但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财政部发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对科研项目实施动态跟踪,提高农业科研资金支出绩效,建立健全农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是当前农业科技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3]。

国家财政资金是稀缺资源,目前还无法通过市场配置解决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问题,必须由政府参与农业科研经费的管理,弥补市场缺陷[4];同时,农业科研经费支出是政府预算投资的重要部分,加强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对提高农业科研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该在完善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调整总量支出、优化内部結构的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逐渐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支持农业科研发展。农业科研财政机制体制的构建和创新,保障农业科研发展符合效率的制度安排,选择正确的财政支持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政策法规

21世纪以来,财政部陆续制订和修订了相关绩效评价制度和办法,2001年重新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制订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2004年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2005年开始实施《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2004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对“公共教育资源效率问题”正式立项,并在广东省开展高校财政绩效评估体系工作。2005年江苏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江苏省教科文部门支出绩效评估方案,江苏省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对“政府教育支出绩效评估”立项,组织开展课题研究。这些文件的制订和实施为农业科研经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反映出农业科研经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制创新领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3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

对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进行客观评价,首先应该明确绩效评价原则,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作为农业科研单位支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研经费支出有其自身特点,进行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该坚持以下4个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在进行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时,应依据农业科研内在规律,围绕农业科研职能,将科研绩效尽可能进行量化分析,获得数据支撑,系统地反映农业科研的投入、产出、发展潜力等总体性的重要业绩,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业科研单位的特殊性,从而根据绩效指标对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的绩效进行客观判断,在此基础上作出的评价结论才有现实意义[5]。

3.2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是开展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动力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经费支出活动中资金分配不均和资金严重浪费等问题,以便在农业科研财政资金的配置中建立更为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化排序机制。经济性首先要考虑可操作性,即所选取的绩效评价指标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即在成本合理的基础上收集信息,充分考虑指标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考虑可比性,即任务相似的项目有共同的指标,不同项目之间可相互比较,避免单纯追求结果而忽视效率或单纯追求效率而不顾结果的现象。

3.3效率性原则

效率性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率性是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核心,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一是要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即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不但要检查财政支出的合规性,更要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为未来决策提供依据;二是要明确绩效评价的目标,即绩效评价指标要与财政投入的政策目标、农业科研目标紧密联系。

3.4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其他预期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是否达到目标。考虑有效性是因为有些支出可能很有经济性、效率性,但却不是有效的。有效性原则要求对农业科研资金管理要从重收入管理转变到加强支出管理上来,通过实施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也就是说,在进行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时,仅从当前效益来衡量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的好坏,不充分考虑其长远效益是不够的。如果不将评价工作重点放在支出的有效性上,会使同样的支出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6]。

4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思考

4.1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

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跻身在农业生产前沿,农业科研院所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区域内农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完成其职能,用于农业科研方面的财政资金支付活动,是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而采取的一种经济行为。因此,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是,根据国家财政部门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总体要求,结合农业科研院所实际,明确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方法、程序,在此基础上构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安排科研经费拨款的主要依据,从而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7]。

4.2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依据

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依据一般包括3类:一是与评价对象和目的相关的政策法规,如国家农业科研方面相关政策、法规,国家和省(市、区)相关农业科研发展规划、农业科研单位规章制度等;二是直接反映农业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的数据资料,如农业科研单位事业发展计划、部门预算申请报告、部门预算批复文件、农业科研资金使用报告、农业科研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等;三是为了实施绩效评价,由执行评价的部门、机构或第三方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专门采集整理或来自评价对象外部的信息资料,如專家评估意见表、抽样数据、公众调查问卷等。

4.3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象包括资金分配决策者、资金管理者、资金使用者,对不同对象评价的重点有所不同。通过绩效评价,在部门预算要求和绩效之间建立联系。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应是资金使用者,通过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为资金分配决策者进行资金分配提供依据。

4.4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探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大多界定在微观层面,同时具有多重价值标准和多向维度,包括目标考评、支出评价、绩效与影响评价、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实施与管理评价。笔者认为,作为财政分配资金的主要依据资金使用者使用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绩效评价应包括对科研经费投入绩效、科研经费产出绩效、科研项目发展潜力绩效、科研经费效果绩效等4个方面的评价。

5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

5.1绩效评价结果是安排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的依据

多年来我国财政管理实践中缺乏对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的绩效考核机制,也不重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各农业科研院所相互争项目投资,但却忽视了资金使用效率。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模式的逐步建立和趋于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各农业科研院所仍然抱着“财政资金是无偿资金,争取一点是一点,不用白不用”的观念,财政资金“饥渴症”有增无减。当人们主要关心能够无偿使用多少财政资金,较少计较这些财政资金能够发挥多大效益,且在没有权威机构追究低效甚至无效使用财政资金造成浪费和损失责任的情况下,资金供给不足与资金使用的浪费现象必然会同时存在。另外,多年来预算制度不严,预算编制不细,在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经常出现迫于人情和权威而追加预算的现象,致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财政资金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因此,应将政府对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资金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联系起来,有利于促使各科研院所更好地根据自身情况,节约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5.2绩效评价结果是加强科研经费内部管理的依据

在农业科研工作中,政府作为委托人,科研院所作为代理人,承担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任务,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中职责不清, 造成了许多科研院所内部管理的

混乱,在人、财、物的管理中凭经验进行管理活动,管理目标不清,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反映出各科的研院所内部管理水平,并依此建立对各院所以及具体责任人的奖惩制度,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提高财政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须要使用财政资金的微观主体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因此,财政部门应当关注财政资金使用单位的绩效评价结果,针对评价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向资金使用单位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率的合理化建议。

从各科研院所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对影响这一绩效评价结果的因素进行认真排查,分析是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了评价结果的提高。在细致查找原因基础上,认真总结本单位在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同时,还应通过对某项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剖析,举一反三,特别是对存在问题要引以为戒。此外,还应结合对农业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检查本单位在整体基础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以锐意改革的精神,通过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开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新局面。

5.3绩效评价结果是各级政府分配财政资金的依据

财政资金分配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级政府和农业科研主管部门在平衡各科研院所部门预算时,可以将往年各科研院所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确定当年预算水平的基本依据之一。为了鼓励各科研院所更好地运用稀缺的财政资金,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安排当年预算时,对绩效评价总分较高的科研院所可以考虑安排更多资金,反之也可以考虑降低部门预算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志刚.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商中水,陆耘,程琥,等.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416-417,422.

[3]刘华周,陆学文,郭媛嫣,等. 财政支持农业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农业科研机构新实验基地建设项目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1):50-53.

[4]马国贤. 政府绩效管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林明辉,桑朝炯. 农业科研院所合理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J]. 科技创新导报,2012(31):213-215.

[6]朱靖,邱巧根. 农业科研单位如何应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 上海农业学报,2012,28(3):108-110.

上一篇:写给大四学生的一封信下一篇:18二年级下册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