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系统复习题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流信息系统复习题(精选8篇)

物流信息系统复习题 篇1

1.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及优缺点

(1)结构化方法(2)原型法(3)面向对象方法(4)CASE方法

(1)优点

1.开发过程阶段清楚,任务明确,并有标准的图、表、说明等组成各阶段的文档资料。

2.吸收用户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参加,每个阶段的成果都经用户审批。

3.采用系统观点和系统工程方法,自顶向下进行分析与设计并自下而上进行实施,强调系统的整体性。

4.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

缺点

1.起点低,开发周期长2文档规格说明难以完善3用户需求模糊,易变

(2)优点:

1.适用于需求事先难确定或变化频繁的情况

2.开发周期短、见效快;

3.开发成本低;

4.适于开发信息系统中的最终用户界面;

5.用户参与,能及时纠正错误,有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

缺点

1.只适用于较简单系统,不能替代生命周期法

2.不适用于处理逻辑复杂的大系统;

3.开发人员较难控制,容易造成混乱;

4.多次扩充、结构不理想、不利于推动变革;

5.常常忽略测试和文档工作。

(3)优点

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模拟,使得系统易于构造和理解;

对象的封装性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系统的模块化有利于对象的重用,使大规模的构件重用成为可能;

可减少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

缺点

需要软件基础支持;

不适合大型MIS开发,易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

(4)优点

显著加快软件开发速度;

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重用性;

文档也同时生产;

缺点:但软件开发只是 IS开发中的小部分

作为重点的系统分析和方案设计无法自动化;

也即 CASE 的输入难以获得

2.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及基本过程中要完成的工作?

一开发过程

1系统分析

初步调查,即可行性调查

可行性分析

系统规定的目标和边界是否合理的分析;社会限制的分析;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

详细调查

各组织机构及功能的调查;业务调查;信息调查;处理调查;

2功能分析

构造新系统方案

确定新系统的目标和范围;实现新系统的目标和各项功能的设想(子系统的划分);确定数据的组织形式,画出数据统计图;进行经济效果评价;

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现行系统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新系统的目标;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支持新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等;

二系统设计

1总体设计

确定新系统的输出内容、输出方式以及介质等;根据系统输出内容,确定系统的数据的发生、采集、介质和输入形式;根据系统的规模、数据量、性能要求和技术条件等,确定数据组织和存储形式、存储介质;运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对新系统进行划分;为系统选择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制定新系统的引进计划

2详细设计

代码设计;

输入输出详细设计;数据存贮详细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编制程序设计说明书;程序说明;输入输出数据和文件的定义;处理概要;

三、系统实施

拟定系统实验方案

设备安装调试程序编码;程序调试和系统测试;

系统转换;

直接转换;平行转换;逐步转换;用户培训

四、系统评价与维护

系统评价

系统性能评价;经济效果评价;开发费用和运行费用的评价;

系统维护

程序的维护;数据的维护;代码的维护;硬件的维护;

三 信息系统的开发有三个难关

一头,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含糊不清

一中,管理过程的不稳定性——变化频繁

一尾,新系统难以进入实际运行——工作量大

四系统工程

S开发是费时、费力、费钱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复杂性大部分在于非技术性问题

IS 不是花钱就能委托他人开发成功的IS 也不是花钱就能买回来用的1-3章 简答

物流信息的定义

从狭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有

关的信息。

从广义的范围来看,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等。

条码的组成静区、起始符、数据符、终止符

(GPS、物流信息化特征出选择)

4章 简答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及方法

作用: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问题,更正确的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方法:CSF法,关键成功因素法BSP法,企业系统规划法E/M法

5章 简答

1.需求分析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1)识别原系统的问题(2)明确信息和功能的需求

(3)改进原系统的流程(4)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2.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和结论

1)管理上的可行性(社会环境和人);2)技术上的可行性;3)经济上的可行性 结论:1)可以立即开发;2.)改进原型系统;

3.)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开发;

3.系统调查要注意的问题?

(1)调查前做好计划和用户培训。根据系统需要明确调查任务,列出必要的调查大纲,规定每一步调查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和方法等。对用户进行培训或发放说明材料,让用户了解整个调查过程,并参与进来。这样便于开发者与用户协调。使调查有序、高效。

(2)调查要结合组织的实际管理现状,了解实际问题,得到客观资料,避免先入为主。

(3)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反映并解决。

(4)调查过程中要深入了解现行组织的各部分细节,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对组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5)为方便开发者和用户进行交流和分析问题,调查中应使用简单易懂的图表工具 6章 简答

1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

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2建设物流企业内部岗位的目的?

7章 简答

物流信息系统切换的定义和方式

系统切换指由旧的、手工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过渡。

直接切换策略并行切换策略试点过渡策略

8章 简答

1物流信息系统运行的任务

一、日常运行管理

(1)数据的收集(2)信息处理及信息服务工作

(3)计算机硬件的运行与维护(4)系统的安全管理

二、系统运行情况记录

1)有关工作数量的信息2)工作效率3)信息服务的质量4)维护修改情况5)故障情况

三、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检查

1)系统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目标是否需要修改2)适应性、安全性3)经济效益评价 2物流信息系统监理的主要方式

物流信息系统复习题 篇2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主要区别在于, 现代物流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及装备对传统的、各自分离的物流基本功能——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处理等业务实现有机组合, 协调运行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管理, 从而使各子系统发挥各自特定功能, 最终实现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现代物流强调过程的信息沟通, 物流的效率依赖于信息沟通的效率。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互动, 从而能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物流服务。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同时完成对物流的确认、跟踪和控制, 它不仅使企业自身的决策快、反应快、灵活机动, 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强, 而且增强了与客户的联系沟通, 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客户的需要, 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易锁定原有的客户, 吸引潜在的客户, 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具体地说, 物流信息系统的引进和完善有效地为物流企业解决了单点管理和网络业务之间的矛盾、成本和客户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有限的静态资源和动态市场之间的矛盾、现在和未来预测之间的矛盾。它通过直接切人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 (车辆、仓库等) 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 降低经营成本, 直接产生明显的经营效益。同时, 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智慧, 赋予了物流企业新型的生产要素——信息, 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 实现了物流企业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供应链的统一管理, 有效地帮助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减少物流完成周期的不确定性。因此存货可得性 (指物流企业库存能力保证满足顾客的需求) 、递送及时性 (指物流过程中物品流动的实际时间与要求时间之间的符合程度) 和交付一致性 (包括质量一致性和服务一致性) 是外部企业对物流企业的要求, 而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柔性 (又称灵活性) 、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是评价物流系统的内部指标。因此, 这些也是物流信息系统应该努力达到的指标。从物流企业管理的要求和发展来看, 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善物流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信息交流方式, 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 使物流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②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市场上的竞争能力。③通过对货物的跟踪与监控, 物流企业的各层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业务进展情况及经营业务数据, 增强对业务的控制, 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④为客户提供实时的货物跟踪, 提供个性化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⑤按照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理念要求, 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处理支持环境。

由于市场是在变化的, 用户对物流企业的要求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 物流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 系统若要有强盛的生命力, 就必须不断进化。

一个经济实用的物流信息系统必须层次结构分明, 满足不同层次上的部门和人员, 需要不同类型的信息的要求。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 主要有四个层次, 自底向上分为:操作管理层 (或称作业层) 、知识管理层、战术管理层 (或称管理层) 和战略管理层 (或称决策层) 。按照物流企业的管理职能, 操作层又分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报关管理、货代管理、采购管理、商务管理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层次与业务管理职能的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

最基层的各职能岗位的作业信息中有关费用、业务量等信息通过系统传递到上一层 (管理层) 的输入端, 如订单、价格等信息作为财务管理的输入;库存量、运输量、交易量等信息作为统计管理的输入;有关客户的信息作为客户管理的输人。中层管理者根据运行信息, 协调、管理、监测和考评各岗位的工作, 并控制服务质量。财务分析、统计管理数据与知识层的各种政策、市场信息通过系统作为决策层的输入, 通过专家系统、决策模型等处理后, 支持决策者分析、制定物流战略计划和实施方案。

总之, 不管是大型物流公司或企业, 还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各物流企业都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技术人员和资金状况等来选择适合自身的物流信息系统, 以提高物流企业效率,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顾自新王炳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策酪研究》.物流科技, 2005年第125期

[2]王怡泓:《企业物流信息系统规划》.市场周刊, 2006年1月.

浅析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篇3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仓储 配送 客户服务 一体化管理

1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 2010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25.4万亿元,比10年前增长了6.3倍,年均增长22%。物流业持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物流信息化的长足发展。由于我国的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理念已经融入物流管理,加上通讯技术如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空间定位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迈入快速发展轨道。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中,在不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同时,积极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和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等的发展与应用,使物流效率大幅度地提高。由于信息化建设时间短,与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物流企业无论是在信息系统的软件还是硬件建设的方面都有待加强和完善。

2 物流信息系统及其特点

2.1物流、第三方物流及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较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本文主要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包括安全完善的仓储、及时准确的配送、全程的货物跟踪、有效的客户沟通等,而要做到这些都必须有功能齐全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行。

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2.2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对物流企业来说,实施物流信息系统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业务流程,规划设计独特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在整体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管理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管理正是通过对物流全过程的统一管理,优化和完善物流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消除重复操作和多余环节,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降低物流成本。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物流计划的驱动下,通过业务协同、消息驱动,为顾客提供最快速和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流程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物流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现代物流技术实现的根本保证,高效和标准的业务流程将是物流系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服务网络化,现代物流服务是一个全球网络化的服务,无论是物流、资金流,还是信息流,都呈网络化在公司与顾客之间、公司与其他合作伙伴之间流动。因此,物流信息系统必须避免信息孤岛,实现物流服务网络化。

系统开放性,系统必须提供标准的业务接口和功能强大的数据交换平台,有助于行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加快物流速度,实现业务信息导入导出,满足与外界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的需要,增强企业与客户的耦合度。

安全稳定性,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很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信息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用户校验策略和权限管理策略,对数据库具备安全的访问策略,对网络访问具备安全的策略来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界面友好性,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减少操作培训,系统必须具备统一的操作风格和方便的快捷键操作方式,从而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3 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采购管理

采购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 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采购既是一个商流过程,也是一个物流过程。信息系统将采购管理主要功能(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价格管理、采购质量管理、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统计、采购目录、采购绩效评估等)纳入信息管理平台,有效保证了企业所需物品与服务的正常供应,保证了采购原材料的质量、采购成本的控制以及供应商管理。

仓储管理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物流企业为了充分利用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物流信息化将其主要功能包括货品储存、装卸作业、出入库过程、库房设施、产品盘点、条形码管理和仓储服务等,实行了电子化管理。管理系统支持仓库、区域、货位等多层次管理;提供物料ABC分类,提供物料的分级、分类管理;支持对库存物品的批次、单件、保质期管理方式;支持分销模式下的内部订单调拨;能够最大/安全库存量,超限报警处理、积压/短缺统计;支持多种仓库盘点,提供存盈、盘亏调整处理;可以动态地查看各种物料库存、各类进/出情况等,使得仓储管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有效降低仓库成本,提高仓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送管理

配送是指根据用户要求对货物进行筛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及时准确地送达指定地点。在配送的方法和线路规划上,应按照商品重量与体积等各因素拟定的派车计划、体积装载计划以及配送行程计划等作业系统。信息系统的介入使得第三方物流成为可能,使得第三方物流配送不再简单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而是对从生产者、供应商到消费者对产品制造、运输、保管、配置、传递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如何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进行通盘考虑。由于信息系统的介入,订单管理、分拣作业管理、搬运作业管理、流通加工作业、库存管理、进货管理、出货管理、输配送作业管理、线路规划管理等配送管理的主要功能更快捷、合理、科学。

结算管理

根据公司财务管理的规定,对客户供应商的资金收付活动进行的反映、监督、控制和促进,实现与客户之间财务结算和对账,保障结算资金的安全运动。由于物流行业特殊性,其财务管理更具复杂性,信息化将账户管理、费用审核、费用核销、发票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接口等纳入电子管理平台,实现财务系统与采购、销售、应收应付系统集成,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完美协调。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在物流行业中所完成的功能不仅仅是订货和支付,而是扩展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商务过程,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一般都包含着四种基本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未来系统的发展趋势,客户不出门便可通过网站了解物流企业,贸易洽谈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解决,实现企业与客户零距离接触。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包括:网上订单、货物跟踪、电子对账、到货通知、运价发布、发票查询、电子支付、在线客服等。

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主要是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通过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能搜集、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从而知道什么样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做到一对一营销,同时还能观察和分析客户行为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及企业利润得到最优化。主要包括客户分级管理、客户信用评定、客户个性化服务、客户报价管理、销售过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知识管理等。

决策支持

在完成业务操作层面的建设以后,系统将业务数据汇总整理,通过数据抽取和挖掘后,展现为多维分析报表,供领导和管理层参考,协助公司管理层鉴别、评估和比较物流战略和策略上的可选方案。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建立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物流的可视化、实时动态管理,从而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包括模型库管理、客户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财务分析、市场分析、配送路线分析、库存分析等。

4 物流信息系统给物流企业带来的效果

物流信息系统将传统的物流业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

物流信息系统为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差错率,提高业务效率提供了系统支撑,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客户服务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客户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让客户对企业更了解,增加了信任度,从而更放心地将货物委托管理和运输。

在物流信息系统中,客户可以把自己的反馈建议反馈到系统中而航运企业则要根据客户的反馈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和服务品质,做到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物流信息系统中,当仓储低于阀值或者配送出现问题时,系统可以及时提醒业务人员,达到事先预警功能,保证业务安全稳定运作。

5 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及思考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一些物流企业管理层在推进信息化进程时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信息化建设仅仅理解为计算机的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缺乏明确的总体设计、规划思路和策略。另外,还存在如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等这样一些陈旧的观念。

一些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追求“大而全”的现象。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围绕本企业自身特点来建设,信息系统必须与企业流程相匹配。系统开发战略与企业业务的融合以及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应保持一致,切勿盲目跟风,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管理的理念和规范的流程实现,而不是追求大而全的系统,必须坚持以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为主导。

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滞后问题。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不能是封闭系统,而应与客户、供应商、海关、码头、仓库、车队等进行有效的信息互通,避免信息孤岛。应充分发挥网络和数据接口的作用,实现多角度、多格式、多用途的接口。建立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EDI网络服务中心等,实现行业物流信息的发布与共享、物流行业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交互。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

发展的关键因素。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懂物流业务,又懂信息化技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为企业服务。因此,加强物流业务培训和实践,完善人才培养的力度是关键。

6 小结

本文分析研究了物流企业通过信息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和拓展业务。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坚持推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这样才有利于服务的提升和市场的开拓,为物流企业创造出更高品质的服务、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生、何新华,《物流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电子工业出版社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3.马士华、林勇,《企业生产与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信息系统安全复习题 篇4

1、信息安全实现技术包括:

23、防火墙应该安装在内网与外网之间。

4、信息安全的基础是

56密码分析学

8、密码理论研究的重点是算法,包括:

9、AES的密钥长度可分别指定成: 128、位。

10、AAA

二、选择题

1、是典型的公钥密码算法。

A.DESB.IDEAC.MD5D.RSA2、对网络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更改、插入、删除属于A.系统缺陷B.主动攻击C.漏洞威胁D.被动攻击

3、是指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同时,还要使其能被正常利用和操作。

A.可靠性B.可用性C.完整性D.保密性

4、是指保证系统中的数据不被无关人员识别。

A.可靠性B.可用性C.完整性D.保密性

5、MD5的分组长度是

A.64B.128C.256D.5126、下面哪一种攻击是被动攻击?A.假冒B.搭线窃听C.篡改信息D.重放信息

7、AES是。

A.不对称加密算法B.消息摘要算法

C.对称加密算法D.流密码算法

8、在加密时将明文的每个或每组字符由另一个或另一组字符所代替,这种密码叫

A.移位密码B.替代密码C.分组密码D.序列密码

9、DES算法一次可用56位密钥把位明文加密。

A.32B.48C.64D.12810、是消息摘要算法。

A.DESB.IDEAC.MD5D.RSA

三、名词解释

1、数据的真实性---

又称不可抵赖性或不可否认性,指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参与者的真实性,即所有的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和承诺。

2、主动攻击---

指对数据的篡改或虚假数据流的产生。这些攻击可分为假冒、重放、篡改消息和拒绝服务4类。

3、入侵检测----

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他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4、假冒---

指某一个实体假扮成另外一个实体,以获取合法用户的权利和特权。

5、身份认证---

是系统审查用户身份的过程,查明用户是否具有他所出示的对某种资源的使用和访问权力。

2、什么是信息安全?

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3、什么是被动攻击?有哪些手段?

被动攻击---指未经用户同意或认可的情况下得到信息或使用信息,但不对数据信息做任何修改。通常包括监听、流量分析、解密弱加密信息、获得认证信息等。

4、画出DES的一轮计算框图,并写出逻辑表达式。

逻辑函数:Li=Ri-1, Ri=Li-1⊕f(Ri-1,Ki)

五、问答与计算题。

Li Ri

解:补充S盒: 计算001011的输出:行号:(11)23列号:(0010)22对应的数:14二进制表示:1110

A1

82

2、在AES加密算法中,对进行列混淆变换。

E171

3、在维吉尼亚多表加密算法中密钥为SIX,试加密明文WINDOWS。解:维吉尼亚表的前4行: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 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 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

表中明文字母对应列,密钥字母对应行;于是有如下结果: P=WINDOWS K=SIX

C=OPKVWTP4、已知RSA密码体制的公开密码为n=55,e=7,试加密明文m=6,通过求解p,q和d破译该密码体制。设截获到密文C=17,求出对应的明文。解:1)

Cmmodn6mod5541

k(n)140k13k1

6k e77

e7

2)分解n=55得,p=11,q=5,φ(n)=(p-1)(q-1)=40 由edmodφ(n)=1,得d取k=2得d=13

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动态 篇5

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动态

佚名 (-6-14 10:13:16)

目前,企业决定外购或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动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源于市场竞争的逼迫。例如,常有企业为了取得物流外包服务的定单而和系统开发商临时挂钩,快速上线一套系统――因为外包的标书里明确:“有现成的信息系统者优先考虑”;其二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应用前景。例如,移动电话的普及使得物流配载状态的通讯跟踪得以实现,从而企业有必要投入一套货物追踪系统。随着中国的产业流通结构和应用科技领域一些新动向的显现,物流市场整体也折射出了一些新的热点。作为物流运营管理重要手段的信息系统,已从过去的学习与尝试阶段,逐步提升到了一个面向客户面向市场、随需而变和应用为先的新阶段。相时而动,对于企业来说,充分了解物流乃至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就显得格外重要。

制造物流风起云涌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重要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规模空前的新兴工业园区,今后这些工业园还将逐渐挥师北上,自沿海地区构筑起从南到北的漫长“制造地带”。这一趋势带动了物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与几年前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引发的物流革命不同,这次是由于制造厂商对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以及成品运输销售的市场需求,直接带来的物流扩张的弹性效应,这也决定了作为与之配套的物流业务具有明显的制造业的特征:譬如说,如果某著名制造企业采取深度直销模式的话,物流企业就要相应地采取“门到门”、“桌面到桌面”的直运直汇运营模式。如此一来,制造厂商自然会从制造的角度进行物流系统战略选择,在ERP和专用物流系统之间进行权衡。从行业经验的角度出发,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业务状况和投资能力,首先考虑以下方式:把物流业务外包出去,交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管理,但是要求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具备物流系统,而且可以与厂商自己的生产计划和财务系统对接;在生产线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考虑先上原材料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系统,然后运作ERP系统;先选择用于生产管理的.模块,然后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包括物流在内的整个ERP系统。

通常情况下,ERP系统只负责定单层面的传递,难以纵向深入到物流的操作层面,特别是涉及到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模式时,则属于典型的物流系统范畴。所以,在实际作业中,有些厂商特别是多工厂的厂商可同时采用ERP系统并配以专业的物流仓储和运输配送系统。

外资物流先行一步

中国加入WTO后,外商对华投资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与过去不同,现在的中国已不再是以加工后出口为主要目的、成本低廉的世界工厂,而是有着广阔腹地和客户容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内销市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应了这句古话,在跨国企业开始策划在中国进行生产和销售之前,那些与跨国企业有着商务渊源的商社或咨询公司乃至物流等企业早已未雨绸缪,在中国做好了外资企业的物流外包准备。由于资金充裕又有过长期信息化的经验,外资企业在物流系统选型时,往往有“起点高、速度快、业务流程和系统同步设计”等特点。

外资企业在物流系统选型时会碰到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在跨国公司总部出资的情况下,一般由总部推荐并最终决定系统的类型。基本上尽量采用原来在本国使用过的系统,以保证集团系统的无缝链接。比如日资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日本物流供应商的系统,台资则愿意选择在台湾有业绩的软件产品;由本地出资决策时,企业非常看中系统供应商的品牌和专业经验,首先招标入围国际著名的物流系统供应商;从核心业务考虑,外资企业往往不会自行开发系统,但对相关的系统接口和技术支持服务要求很高;因为有原材料的国际采购和产成品出口的业务,外资企业对系统的功能要求除了通常的运输仓储以外,强调包括进出口通关在内的供应链物流。追求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合一。

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和外资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系统应用技术、自动化和管理经验三方面。

“汽车物流”引领大潮

近期,国际最著名的汽车集团纷纷抢滩国内市场,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价格和速度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降低物流成本以提高物流效率已成众企业的发展之本。

如果说以前是家电物流配送占据了物流系统领域的高端的话,现在则是汽车物流成为“领头羊”。电子看板、准时制、零库存既是生产方式也是物流方式,并且正在被国内其他非汽车企业效仿。

汽车产业涉及销售门店的网上定货、跨国的零部件采购、广域的装配仓储运输和进出口、维修、环保回收、召回等众多而复杂的环节。由于对零部件和整车物流管理的要求极其苛刻,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能否通过信息系统就取决于“准确及时地接收采购定单和看板指令并反馈送料等物流运转状态信息”。

具体而言,汽车企业或者相关物流企业在选择系统合作伙伴时,十分重视对方在汽车行业的专业背景和成功案例,所以往往只有那些具备全面实力的著名系统供应商才能成为候选;从实际情况来看,外资汽车企业都有较为完善的物流模式和系统支持,国内企业则主要是生产现场管理为主,基本上没有成熟的系统;当前,汽车企业对系统的选择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物流管理系统、分销结算系统、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系统。生产控制系统、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统、广域采购配送系统和维修服务管理系统则会成为今后的重点。

&nbs

p;

另一方面,由于汽车企业牵涉到的上下游厂商很多,所以这类企业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管理及系统。

“自动识别”催生商机

目前,以条形码特别是二维条码为主的识别系统在物流和制造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物流识别技术手段也有发生重大突破的迹象。具体表现在新一代的电子标签系统(RFID)和自动分拣系统两大方面。

在电子标签系统领域,非接触式可读写的RFID很可能取代纸张印刷的条码而率先在物流领域掀起一场革命。尽管在读写距离制作成本等方面还存在障碍,不过从读写特性、信息容量和反复使用方面比较,RFID具有巨大的技术优越性。

沃尔玛要求其主要的供货商从起在集装箱上加挂电子标签,美国和日本的电子标签推广中心也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日本也已开发出能够同时读写条码和电子标签的识读设备。平台软件厂商纷纷在自己的产品中预设有电子标签的标准驱动接口。

中国最近宣布,将把“加快电子标签的研发和商业应用步伐”作为国家战略。可以预见,一些高端的制造和物流企业将率先从条码系统切换到电子标签系统,打造自身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日前,北京富士通已研制出大容量、可以随时对储存内容进行追加、删除或修改的RFID――具备安全、可靠等特征。应用该系统后,企业将加速业务流程,进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无限的商机中不断挖掘出新的业务。

在自动分拣系统领域,传统的DPS系统需要电源布线施工,成本比较昂贵,适合于出货频率高、种类多的商品;现在新的系统采用不分正负极的电子标签,不需布线,与库内的无线射频装置组合起来,可实现分拣线上或者仓储区域内的拣货作业的高度自动化,而且安装十分简单,系统成本大大降低。

物流软件重新洗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国内从事物流软件开发的公司有500多家,但具备规模的并不太多。国内专业的物流软件公司数量很少,拥有自己的物流软件产品,主要是产品的销售和二次开发,通常难以全面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以外的系统需求。

通过近几年的磨合,许多优秀的软件和咨询公司逐渐从软件产品转向物流业务本身,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咨询服务能力。物流企业也从务虚到务实,悟出了信息化的核心是应用加服务的道理。因为对于大型的物流软件企业来说,要开发一个适合各类企业的软件并非易事。所以,与其说是物流企业选择物流软件,不如说是选择长期的IT合作伙伴。系统供应商之间也已不再是单纯的软件产品竞争,而是品牌质量和服务整体实力的比拼。成熟的市场只能留下少数的优秀供应商,可以说:一场优胜劣汰、强者恒强的系统供应商之间的淘汰赛已经开始。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心得 篇6

在大三的第二学期中,我们的课程表中赫然写着物流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我们知道在现代物流运作过程中,我们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大大加快了物流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从而使物流活动的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现在的各种物流企业正在从单一的储运功能向综合物流整合,从一般化服务定位转变到个性化满足服务定位,从局域化竞争布局向国际化竞争布局转化。这样的转化就需要物流信息,需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也说明了开展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管学习实操的时间只有四周共计16个学时,很短暂,但是我们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管理经验。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真正把我们学过的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模拟实操,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学过的物流知识。

这一年来,我们学习了大量的物流专业知识,但是这些都没有运用到实践中去。学院和老师安排我们进行物流信息系统实操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实操也为了让我们对物流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仿真教学系统直观性强、动手能力强,增强了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有效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我们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工具,提高其在企业适应能力。以便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四周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进行模拟操作的是深圳华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一套专门针对配送行业实现销售管理的软件系统,全面适用于物流配送领域中的各级各类经营企业(如:纯净水、饮料、牛奶等等)。该软件完美紧密跟踪配送业务的特点;实现完善的销售管理;生成丰富多样的销售报表;具有严密的操作使用权限控制;应用最新独特的来电显示技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出问题的原因,首先还是专业的知识不够扎实,对公司运营和控制经验不够,市场分析出现差错,在货位货架或者商品的存放中都曾出现过许多错误导致后面的操作出现问题或者无法继续操作下去。另外一个我们还发现了模拟系统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比如系统默认的货位名称是电子标签货位,但是我们发现在后面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商品实际上都是普通货位标签,所以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商品没有货位可以存放,出现操作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此外还曾出现过配送车辆无法派遣、货架不够以及货区货位等问题,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幸好在听取了郑老师的介绍和讲解操作后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解决不了系统难题。

在物流信息系统实操中,我觉得这运用我们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升华实践经验,很好地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模拟企业的相关运作形式,企业的运作业务等,有助于我们为踏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先熟悉企业运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在有一定的准备后,以后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到应付自如,随机应变。

通过这次实习,我掌握了不少有关物流方面的专业的东西。以前学过的课本上知识,只是对物流的一个表面的了解,一个理论的接触,而且比较单一的,运输、仓储、分拣、包装等物流步骤的联系都不很大。而在这次模拟操作实践中,把这些管理、运输、分拣调度、仓储管理等等进行了融合和连贯,将书本上的理论与这些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了我们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们对物流的操作流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物流信息系统复习题 篇7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新兴物流发展模式,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关于物流园区的实践和相关研究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从1998年在深圳建立国内第一个物流园区 (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到2008年我国物流园区的数量已达到475个,2012年更是达到754个[1]。其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各级物流园区企业孤立运作,信息共享机制缺乏,无法实现协同互动,还远没有上升到物流节点的信息协同和业务流程优化及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的层面上。

本文将以江苏省淮通物流园为例,在明确物流园区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针对物流园区作业节点的任务情境引入情境感知计算分析模型,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角色驱动模式,以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为导航,探讨面向情境感知的物流园区物流信息集成服务协同平台的需求分析与规划设计,系统将构建起可针对性的提供主动的信息分类智能推送服务模式,为物流园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1 相关研究背景

1.1关于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比较主流的研究方向有两方面:一些学者从理论方面入手,将研究重点放在物流园区信息传递与共享的价值以及对供应链的绩效影响上,最为知名的就是“牛鞭效应”问题;另一些学者则从技术实现入手,着重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递和共享进行研究,包括物流园区信息系统的构建,新技术 (如工作流技术、多智能主体技术) 的应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仝新顺提出从共用信息平台、基础信息平台和作业信息平台进行物流园区信息系统建设[2]。薛飞从物联网与综合型物流园区的融合角度提出搭建物流园区综合公共信息平台,并通过云计算中心为企业制定决策和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3]。肖亮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台决策层、平台业务层、企业业务层和应用支撑层的物流园区信息系统体系结构[4]。梁世翔通过研究物流园区物流活动,建立了分布式数据仓库结构的数据挖掘技术,并以武汉丹水池物流园区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5]。

1.2关于物流园区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随着物流园区逐步成为物流企业大量集聚的空间区域,园区数据海量特征日趋突出,如何对海量物流数据进行智能挖掘与处理,支持企业在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准确地获得合适的信息或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孟霞通过对移动用户在位置、时间、业务需求即用户所处情景的综合挖掘分析,进行业务信息的主动推荐[6]。潘旭伟等探讨了实现基于情境的知识共享与重用方法的两个关键技术:情境建模和情境相似性评估[7]。肖亮分析了供应链物流计划过程中的知识情境,将其嵌入到物流计划过程Agent模型中,描述了集成情境的供应链物流计划知识管理模型[4]。

随着物流园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园区物流业务的深入开展,物流园区信息处理平台将面临着移动工作任务频繁、专业分工高度化、海量数据服务需求及智能信息服务需求等问题[4]。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物流园区信息公共平台开发,大多数只能提供园区内基本的数据响应服务,难以提供实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不能满足园区的实际应用需求。

2 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需求

物流园区是物流服务聚集的场所,是物流产业集聚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从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看,传统的物流园区的区位特征及地方扶持政策的优势已很难显现,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物流园区企业的供应、生产、配送、营销等环节,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合理分配和调度相关物流资源成为了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要求[8]。

现代物流园区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3]: (1) 在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方面。进行物流园区内部资源和组织的整合,以及业务流程的操作管理等方面工作时,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和交换的快速准确化、标准化和低成本化。 (2) 在园区内外部信息衔接方面。进行与园区外部信息的交换,以及与应用层 (主要是客户) 的信息系统的对接等过程中,能够搭建并形成以整个供应链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同时兼顾内部操作使用。 (3) 在园区信息处理方面。能够通过对大量信息数据的挖掘、处理和分析,形成有效地理论依据为以后进行决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有利的支撑和帮助。

这三个层次的需求,也是现代物流园区信息化需求的关键,充分体现出物流园区在整个物流产业链中重要的承接作用,也说明现代物流园区在整个物流产业信息化的核心地位,利用现代物流园区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信息标准化、智能化等更高层次的目标。

3 面向情境感知的物流园区智能信息处理解决方案设计

针对物流园区作业节点的任务情境引入情境感知计算分析模型,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角色驱动模式,以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为导航,针对物流园区作业节点提供主动的个性化自适应物流服务,建立协同的网络化的物流信息服务管理机制,以提高对园区内外部物流资源整合利用与优化配置效率,推动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物流产业协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3.1 物流园区泛在网络构建与异构数据处理

(1) 支持物流园区信息集成的数据采集网络构建。由于物流园区作业任务的特征,需要建立满足物流园区连通并支持RFID/EPC和移动终端的多种数据采集和交换的移动泛在网络体系。为此对于一般的商务数据,如各种单据、物流资源的状态等静态数据采用有线/无线网络进行集成,而对于实时状态数据则可以采用基于Zigbee协议和成簇拓扑体系设计的物流园区传感网进行采集和交换,并通过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集成,以合适的方式在园区内外相关业务主体间传输和交换。

(2) 移动泛在网络环境下的物流园区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由于开放的Web服务和数据源的自治性,形成了一种半结构化的数据表现形式,使得底层数据融合缺乏统一标准,应用整合困难。为此采用基于本体的数据描述方法,建立独立于异构数据源访问的统一数据集成中间件,通过中间件中的数据格式定义、源数据解释、数据迁移管理和数据质量控制,提供标准接入功能,并将分散存放的上述数据抽象为结构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利用从数据库中的表和字段名到本体中概念节点及其属性的映射实现从语义角度有效地整合分布式异构数据资源。

3.2 物流园区物流服务网格系统建模

(1) 针对物流园区业务过程涉及的工作流及信息流,在信息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对物流园区物流服务的需求、物流园区物流服务信息共享的内容、传递方式以及任务环境等进行深入分析,构建物流园区物流服务信息协同的策略及实施要点。

(2)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园区物流服务网格体系构建。基于Globus Toolkit version 4构建物流园区物流服务网格体系结构及数据提取、集成、处理与分析方法,构建异构系统数据整合框架、集成策略和实现技术,并在OGSA-DAI中间件的基础上,通过工作流技术、Web语义标注及本体描述的方法建立基于虚拟视图法的数据访问与集成方案。

3.3 物流园区面向任务情境的上下文感知计算与自适应服务匹配

(1) 采用基于Cortex-M3平台与分类传感器模块集成的数据采集软硬件平台并结合时空语义数据模型完成对任务情境数据的采集、分类、结构化表示与存储,利用任务情境来标记与任务对应的物流服务需求信息,并通过情境资源的空间划分,建立面向任务情境的分布式情境感知管理模型,完成对任务情境的上下文语义感知计算与情境推理过程[9]。

(2) 在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园区信息物流服务网格系统环境下,设定任务情境触发规则,并利用Agent技术完成复杂任务分解,采用层次化分析方法构建基于Agent的任务描述语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支持物流服务需求Web语义自动组合和调用的Multi-Agent个性化物流服务响应组合框架,实现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物流服务组合与自适应物流服务匹配,具体实现原理及过程已另文发表。

4 物流园区物流信息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江苏省淮通物流园主要由八个功能区组成:分别是企业基地区、采购交易区、公路货运区、专业市场区、仓储配送区、公共仓储区、保税物流区以及综合服务区等。目前,通过园区物流信息化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本文是在其第一阶段的信息化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其作业节点的业务耦合与协同运作机制,通过建立面向任务情境的自适应物流服务匹配与协同运作模式,构建其面向情境感知的园区物流信息服务集成系统的框架,并从整体解决方案和框架结构上对其进行简要的相关介绍。

我军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初探 篇8

关键词: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1-0116-04

Abstract: Analyzing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military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paper establishes military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PLA.

Key words: military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logistics management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外军特别是美军后勤信息化建设将向“配送型后勤”转变。“配送型后勤”是一种动态的军事物流系统,为了管理这种动态系统,美军正在发展一种全新的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与整个后勤系统联结,形成“无缝隙”后勤,并实现全资产可视化的目标。

按照物流系统的思想实施军用物资保障,其根本的区别和标志就是建立军事物流配送中心。在一个联勤分部的区域内,不仅从经济效益角度看需要实施物资配送,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保障效益看,只有实现物资配送,才能够使物资保障更加及时、准确和方便部队。实施物资配送,是物流企业的发展成果,也是建立在物流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一个保障区域内,建立一个或多个军事物流配送中心,并且构建军事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是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1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及结构

1.1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

军事物流信息系统是通过对与军事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实现对军事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军队后勤指挥员提供方案及运作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军事物流信息系统是提高军事物流运作效率,降低军队后勤保障成本的重要基础设施。军事物流信息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及其他系统,包括大量快速采集信息的条形码及POS系统,射频及标签系统,军事地理信息及全球定位系统等。

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军事物流信息系统中进行军事物流信息处理的管理子系统,它通过对系统内外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获得军事物流管理中有用的信息,并以表格、文件、报告、图形等形式输出,以便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组织军事物流活动,协调和控制各作业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联勤分部范围内,保障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协调,是以军事物流的系统思想推进军用物资保障的“即时与配送”功能的实现,实际上是扎扎实实的联勤作用。因此,在联勤分部系统内,实施对驻区部队军用物资综合“即时与配送”,这是当前军事物流的核心内容。即时需要军用物资信息的在线采集、传输和处理;配送(捆绑式配送)需要对物资资源、保障力量的精确掌握和运用。因此要实现“即时与配送”在操作层面上就是物资配送中心与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其中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可谓迫在眉睫。

1.2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分析成功运作的大型物流公司的经验和模式,其追求效率和效益的目的是与军事物流系统的目标相一致的。对于军事物流系统而言,高效率的物资供应即代表了有力的保障能力,好效益的物资供应成本即代表了物资保障系统的协调与统一,这正是后勤保障的目标所在。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基础上,提高保障的效率和效益,不是单纯地增加保障资源,而是要按照物流企业的模式,在系统信息改造上进行。信息改造就是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确保物资信息在所有环节中的准确、及时的采集、传输和控制。根据物流配送中的含义和军事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本文以构建联勤分部物资配送中心的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规划和设计为例。

1.2.1功能结构规划

军用物资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联勤分部中心数据库、专业数据库、辖区和任务保障地域的地理信息库(空间数据库),建立网络化、信息化联勤分部物资保障指挥与调度中心,实现军用物资的显示、控制、统计分析,达到在掌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为业务人员科学、及时、高效地制订配送预案和辅助首长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实现上述的数据支持,军用物资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见图1)。

(1)即时抽取与分析物资及其保障资源,如资源可视查询和资源随机统计等;

(2)物资及其保障资源等的维护,内容包括数据安全管理、专家数据维护等;

(3)物资配送预案与方案的生成与实施,如专业物资配送方案和物资综合配送方案。

1.2.2功能设计

由需求设计联勤分部物资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构成:

(1)基本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管理、人员资源维护、设备资源维护、运力资源维护、仓库环境维护、专家数据维护和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构成。

(2)专业数据管理。仓库物资作业信息、地理信息等的获取和维护。

(3)资源保障可视分析。基本数据抽取、资源显示与控制、资源可视化查询和随机可视化统计与分析等构成。

(4)配送方案生成。综合配送方案生成、配送任务区分、配送力量的组织与使用、物资配送方法和通信保障等构成。

(5)专业配送方案。军用物资配送方案、弹药物资配送方案等构成。

2构建我军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阶段包括系统调查,建立系统模型,进行可行性分析。

2.1.1系统调查

系统调查分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首先进行初步调查。初步调查是明确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用户对系统有什么要求,并进一步了解用户单位可能提供的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条件,改进原系统的时间要求等。然后对系统的工作内容进行初步了解,明确新系统的内容和目标,提出几种方案供评价选择。这些方案可能是全新的系统,也可能是对现有系统改革的设想。

初步调查的目的是论证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调查结束应提出设想,写出调查报告供有关部门审批。报告应对设想进行必要的分析,包括技术上、经济上和行政上的可行性分析。初步调查的分析报告被审批同意后,方得进行详细调查。详细调查包括系统业务流程调查、系统环境调查、信息调查和实现新系统的条件调查。

2.1.2建立系统模型

(1)确定系统目标

确定系统目标就是明确系统的任务和对系统的要求,即规定系统做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如物资分配系统的目标,可以是完全模仿手工作业的操作型系统,也可以是运用线性规划、投入产出技术进行优化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但两种系统都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给管理人员创造良好条件。

(2)进行功能分析,划分子系统和功能模块

功能分析以详细调查和业务流程图为依据,根据系统内部各功能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个功能模块所组成。然后画出系统功能结构图,这种图清晰地表明了系统内部各功能间的隶属关系。如图2为某联勤分部物资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数据流程图。

(3)绘制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是分析阶段所提供的重要技术资料之一,它反映了系统内部的数据传递关系。数据流程图与业务流程图不同,它是对系统的一种抽象和概念化,只表示数据、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如何实现的问题。图3为物资分配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4)明确数据处理方式

数据处理有成批处理和联机实时处理两种方式,可根据对数据源和系统功能的分析进行选择。成批处理的特点是费用低,却不够及时,联机实时处理比较及时,但费用高。

2.1.3进行可行性研究

系统分析阶段的最后一项任务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即对在系统调查基础上提出的新系统进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只有在这一报告得到决策机关的审批同意后,才能开展系统的设计工作。被批准的系统分析报告也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新系统的成本估价,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对这一点,如果效益补偿不了所花的成本,还应考虑系统能否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给管理人员带来的方便程度,以及改善服务质量,间接提高经济效益等。

(2)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包括硬件、软件的能力,经济数学模型的完善程度,人员技术水平等。

(3)社会环境的可行性。管理体制的适应性,组织领导者的决心等。

(4)信息资源的可行性。原始数据是否及时可靠。

(5)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分析报告除对以上各项分析进行说明外,还应对系统实现的计划步骤和完成时间予以明确。

2.2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根据决策机关审批同意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进一步实现分析阶段提出的系统模型,详细地确定新系统的物理结构,也叫物理设计。具体地说,系统设计就是确定系统的输出、输入,制定数据的组织方式,进行数据编码、绘制各处理功能的数据关系图、系统流程图、程序框图,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作为下阶段程序设计的依据。

2.2.1输出、输入设计

系统设计的顺序是先进行输出设计,然后进行输入设计,正好与信息传递的方向相反。输出设计的内容包括:

(1)输出信息的内容(输出项目、位数、数据形式)。

(2)输出设备的选择(行打、终端屏幕显示、卡片输出机等)。

(3)采用的介质(磁盘、磁带和输出用纸)。

(4)输出报告的格式。

数据的输入是系统中人机界面的主要部分之一,是最易引起差错的关键环节。因此,输入设计的重点是使工作人员操作方便,避免差错。输入设计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输入方式的选择。有键盘输入、读卡机输入、光电输入等。

(2)原始单据的格式设计。设计的格式要求填写方便,填写量小,有利于简化输入操作,保证输入精度。

(3)输入数据的错误校验。数据出错校验可采用人工校验和计算机程序校验,方法比较多。

2.2.2编码设计

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必须对系统中处理的事物按其名称、属性、状态分别用不同的字符来表示。这些代表事物的字符就是编码。编码的最大好处是唯一性,即一个代码只代表一个唯一的事物,同名称的事物使用编码后就不会发生混淆了。

编码设计的原则是:

(1)代码代表的事物是唯一的。

(2)逻辑性强,直观性好。

(3)代码值尽可能小。

(4)留有空位,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5)尽量照顾现有的名称和习惯。

2.2.3绘制数据关系图和系统流程图

数据关系图是按处理功能分别绘制的,它表示与一个处理功能有关的输入数据、中间数据以及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将各功能模块的数据关系图按功能结构联结起来就构成了整个系统的数据关系图,称为系统处理流程图。

图4为数据关系图中常用的符号。

这里的系统流程图比系统分析阶段绘制的数据流程图要详细得多,它具体地描述了处理的各个步骤和所有数据之间的关系。

2.2.4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程序设计说明书以一个功能模块为单位进行编写,它是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的依据。说明书务必清楚明确,使程序员能正确无误的理解。

程序设计说明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程序名、所属子结构,程序的功能、数据关系图、输入输出文件的格式、程序处理过程说明(包括计算公式、控制方法)所用计算机语言等。

3结束语

我军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是在后勤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下进行的,除了借鉴、引进和模仿外,还需要根据我军的作战样式、部队编成、传统特点等因素,有创新地发展建设。建设具有智能化的工作方式、综合化的执行功能、网络化的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走有特色的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小平. 军事物流信息化理论与应用[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2] 张绕辰. 信息技术构筑现代物流新结构[J]. 中国物流流通,2002(3):120.

上一篇:(提纲)优化经济环境会讲话下一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